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古代洛阳都城空间为核心,从“国家—空间—社会”的视角,对夏宋间的洛阳都城空间形成演变状况及其机制进行了论述。内容上没有采取面面俱到的方式,而是以历代王朝建立后所要解决的都城空间建设的四大基本共同问题(都城选址、政治中枢的建立、都城社会系统的控制、都城经济生活中心的建构)和中国古代都城空间模式三大结构单元(宫城、里坊、市场)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对古代洛阳都城空间与中国古代都城空间模式之关系进行了讨论。
     首先考察了古代洛阳的都城建置。在前辈学者古都定义的基础上,借鉴现代政治学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衡量古都的具体标准以及西周实行多都多都并存并重制、偃师商城和唐东都洛阳都级动态变化等观点,在此基础上,重新考定了洛阳在古代的具体建都朝代与年代,得出了新的结论。
     在确定了本文讨论中心“洛阳都城空间”的时间界域和特征后,对古代建都洛阳的原因,进行了相当全面的论述。对以往认识较为粗略的周公“天下之中”说的考察,明确提出了周公“天下之中”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较系统的建都理论,其内容包括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4个方面的内容,它不仅构成了历朝建都洛阳的独特理路的基础和神圣性、合理性的依据,而且还发展引伸出“择中立宫”和“择宫之中轴线立朝”观念和制度,对后世王朝选址建都及都城空间结构形态规划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有关宫城的讨论,是本文着墨较多的部分,分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讨论宫城的历史过程及阶段特征,以说明古代都城的核心空间是怎样形成,又是在何种背景下进行重构的。二是讨论宫城的形成与阶段性变动对古代都城空间形态结构的影响。通过讨论,提出我国古代都城的最早形态是“非城郭形态”宫城,这也是我国古代城市的最早形态;“非城郭形态”和“城郭形态”是宫城的基本形态;宫城制度经历了多宫城制、双宫城制和单一宫城制3个发展阶段,其演变体现了古代都城核心空间建构与重构的基本过程,也反映了不同的政治变化;宫城既是都城空间发展的起点和原型空间,也是其它空间定位展开的原点和定位维度。
     对里坊和市场的讨论,主要围绕发展形态和形态——功能展开,内中既有对里坊和市场微观结构的考证复原,也有对其发展形态的中观分析和把握。通过讨论,认为古代洛阳都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西周洛邑里制形成、北魏洛阳城里坊制和隋唐洛阳城坊里制是其中的3个关节点;隋唐洛阳城里坊并非如传统认识
This dissertation surveys the spatial formation and evolvement of the ancient capital of Luoyang, including its formation, development, peak and decline. The author attributes the process of the spatial formation and evolvement to a combination of such factors as politics, economics, history and geography— the capital as a spatial entirety.Focusing on the most essential four questions(selection of the capital site, establishment of the political nucleus, control over the capital's social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apital' s economic center) that have to be settled by every ruler in history, and on the three frames of the spatial mode in all ancient capitals(palace city, Li system as the social managing system and market), the author elaborates on the spatial formation and evolvement of Luoyang from the history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aiming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beneath the ruling power's allocation of the capital space.The contents are as follows:Chapter One reviews Luoyang's organizational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ers' definition of the ancient capital and related researches' findings in modern politics, the author proposes specific standards measuring and judging this ancient capital, and points out there had been a co-existence of many equally important capitals within it. After a research on the specific periods different dynasties founded their capitals in Luoyang, a new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through out the ancient history, altogether 14 dynasties founded their capitals in Luoyang, such as Xia, Shang, Western Zhou, Eastern Zhou, Western Han, Eastern .Han, Wei, Western Jin, Northern Wei, Sui, Tang, Later Liang, Later Tang and Later Jin, and 12 dynasties established accompanying capitals there, such as Shang, Xinmang, Later Zhao, Northern Zhao, Sui, Tang, Later Liang, Later Jin, Later Han, Later Zhou, Song and Jin. The former lasted 1693 years; the latter, 498 years. The total is 2191 years. This sets a clear span for the studies of the space of Luoyang.Chapter Two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processes the ancient dynasties founded their capitals in Luoyang. After an all-round careful study of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theory by Zhougong, the author considers it the first theory in ancient China on the
    plan of the selection of capital sites. Its geographic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notions resulted in many dynasties' inclination to choosing Luoyang as capital. This theory gives positive evidence on the foundation, inviolabil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unique idea of choosing Luoyang as capital. The massive overwhelming and expanding power of this theory also influenced the space layout of the ancient capital, from which had evolved a system of choosing the central place to establish palaces, which had long been a guide line for ancient rulers to decide on the locations of the palace city, palaces, etc.. Most of the various later ideas on choosing a capital are the development and supplement to this theory.Chapter Three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ancient capital space. Through the inspection on palace city,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earliest capital in China appeared in the form of palace cities, i.e., capitals were the earliest cities. At least during the pre-historical period, palace cities were in their infancy.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Xia Dynasty, the formation of a country, palace city as the form of the earliest city was originally formed in Xia's capital, Erlitou. Later, during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as Shang city in Yanshi and palace cities in Zhou Dynasty formed the city-like palace cities, the basic formation of palace cities was established.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alace cities was in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rulers established and strengthened their reign, controlled and manipulated the whole country, as it was the result of effective control over the programming of the capital city, undoubtedly palace cities will be the carrier of ruling dynasties which greatly embodies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f the capital's political function. Therefore, the layout of its spatial formation reflects political changes. The palace city, the political nucleus of the ancient capital,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its spatial development and the antitype space after Luoyang was chosen as the capital city.Chapter Four mainl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palace cit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space. While constructing a capital, rulers always followed a principle that the palace city should be built first, i.e., all the other building constructions should be centered on the palace city. Specif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was infused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palace cities, which occupied a central position i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capital space, which was the starting point from which other capitals' locations were being orien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capital's organizational system, and its middle axes are all directly 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cities.
引文
[汉]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汉]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晋] 陈寿撰、[刘宋] 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
    [唐] 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
    [唐] 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北齐] 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 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唐] 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2年版。
    [唐] 令德狐棻等,《晋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后晋] 刘昀,《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 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 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唐] 令狐德棻,《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元] 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元] 脱脱,《金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宋] 司马光撰、[元]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
    [唐] 孔颖达等编纂、[清]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
    贾二强校点,《逸周书》(新世纪万有文库),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 徐天麟,《西汉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版。
    [宋] 徐天麟,《东汉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
    [清] 杨晨,《三国会要》,中华书局,1956年版。
    [清] 朱铭盘,《晋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宋] 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
    [宋] 王溥撰,《五代会要》,中华书局,1998年版。
    [唐] 李林甫等,《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
    [唐] 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宋] 郑樵,《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版。
    [北魏] 郦道元撰、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清] 王先谦校,《水经注》,巴蜀书社,1985年版。
    [唐] 李吉甫,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清朝光绪八年五月金陵书局刊行。
    [宋] 王存撰,《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 李泰撰,贺次君辑校,《括地志》,中华书局,1980年版。
    [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南朝梁] 萧统撰,[唐] 李菩等注,《昭明文选》,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
    [唐] 欧阳询等.《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唐] 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
    [宋] 李防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55年版。
    [宋] 李防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
    [宋] 李防等,《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版。
    [宋] 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版。
    [清] 严可钧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清] 董浩等辑,《全唐文》,中华书局,1985年版。
    [清] 赵冀《廿二史札记》,中国书店,1987年版。
    [北魏] 杨街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唐] 韦述撰,《两京新记》,南箐杂记本。见[日]平冈武夫编《唐代的长安与洛阳·资料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清] 徐松辑,《元河南志》,涵芬楼《藕香拾零》本。
    [清] 徐松辑,高敏点校,《河南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
    [清] 徐松撰,张穆补,方严点校,《唐两京城坊考》,中华书局,1985年版。
    [清] 程鸿诏,《唐两京城坊考补记》,涵芬楼《藕香拾零》本。
    李健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
    阎文儒、阎万科编著,《两京城坊考补》,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清] 顾炎武,《历代宅京记》,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 李格非、范成大,《洛阳名园记 桂海虞衡志》,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汉] 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演义校释》,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汉] 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清] 施诚修、童钰、裴希纯纂,《河南府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刊本。
    [清] 龚松林修、汪坚纂,《(重修)洛阳县志》,清乾隆十年刊本
    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皂角树》,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报告—1950—1960年洛阳涧滨考古发掘资料》,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北窑西周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1979—1984年考古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河南省文物局等,《黄河小浪底水库文物考古报告集》,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门峡漕运遗迹》,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徐旭生,《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考古》,1959年第11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1959年河南偃师二里头试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2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5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2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三、八区发掘简报》,《考古》,1975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偃师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的铜器和玉器》,《考古》,1976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考古》,1983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0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1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墓葬发掘简报》, 《考古》,1984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偃师二里头遗址1980—1981年Ⅲ区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7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2年秋偃师二里头遗址九区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1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7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二里头遗址田野工作的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通讯》第1期,200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二里头遗址宫殿区考古取得重要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通讯》第5期,200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宫城及宮殿区外围道路的勘查与发掘》,《考古》,2004年第1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4号夯土基址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第11期。
    许宏、陈国梁、赵海涛,《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考古》,2004年第1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偃师商城的初步勘探和发掘》,《考古》,1984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1983年秋河南偃师商城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1984年春偃师尸乡沟商城宮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1982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九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1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第五号宮殿基址发掘报告》,《考古》,1988年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偃师商城第Ⅱ号建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1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东北隅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Ⅳ区1996年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队,《河南偃师商城小城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 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队,《河南偃师商城宫城北部“大灰沟”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7期。
    杜金鹏、王学荣,《偃师商城近年考古工作要览》,《考古》,2004年第12期。
    郭宝钧,《洛阳古城勘察报告》,《考古》,1955年第1期。
    郭宝钧等,《一九五五年秋季洛阳东郊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5年第5期。
    郭宝钧等,《一九五四年春洛阳西郊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55年春洛阳汉河南县城东区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4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洛阳涧滨东周城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2期。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窑村西周遗址1974年度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7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东周王城内的古窑址》,《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1975—1979年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的发掘》,《考古》,1983年第5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瀍水东岸西周窑址清理报告》,《中原文物》,1988年第2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东周王城遗址发现烧造坩埚古窑址》,《文物》,1995年第8期。
    叶万松、赵振华,《洛阳市东周王城城墙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年)》,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王炬,《洛阳东周王城内发现大型夯土基址》,《中国文物报》,1999年8月29日。
    阎文儒,《洛阳汉魏隋唐城址勘查记》,《考古学报》,1955年第9期。
    黄士斌,《汉魏洛阳城刑徒坟场调查记》,《考古通讯》1958年第2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考古》,1973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东汉洛阳城南郊的刑徒墓地》,《考古》,1972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南郊的灵台遗址》,《考古》,1978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魏故城工作队,《洛阳汉魏故城北垣一号马面的发掘》,《考古》,1986年第8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北魏建春门遗址的发掘》,《考古》,1988年第9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北魏洛阳城内出土的瓷器与釉陶器》, 《考古》,1991年第1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洛阳汉魏故城北魏外郭城内丛葬墓发掘》,《考古》,1992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北魏洛阳外廓城和水道的勘察》,《考古》,1993年第7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汉魏洛阳故城城垣试掘》,《考古学报》,1998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汉魏洛阳故城金墉城址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河南洛阳汉魏故缄北魏宫城闽阖门遗址》,《考古》,2003年第7期。
    洛阳博物馆通讯组,《洛阳发现唐城厚载门》,《考古》,1960年第5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隋唐东都城址的勘查和发掘》,《考古》,1961年第3期。
    河南博物馆等,《洛阳隋唐含嘉仓的发掘》,《文物》,1972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隋唐东都缄址的勘查与发掘”续记》,《考古》,1978年第6期。
    洛阳博物馆,《隋唐洛阳含嘉仓城德猷门遗址的发掘》,《中原文物》,1981年第2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1981年河南洛阳隋唐东都夹城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3年第2期。
    洛阳博物馆,《洛阳发现隋唐城夹城之墙》,《考古》,1983年第11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隋唐东都应天门遗址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8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唐东都武则天明堂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洛阳隋唐东都城1982—1986年考古工作纪要》,《考古》,1989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1987年隋唐东都城发掘简报》,《考古》,1989年第5期。
    王岩,《隋唐洛阳城的近年考古新收获》,《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唐东都乾元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洛阳唐东都履道坊白居易故居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8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洛阳宋代衙署庭园遗址发掘简报》,《考古》, 1996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隋唐洛阳城永通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河南洛阳唐东都上阳宫园林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河南洛阳市唐宫中路宋代大型殿址的发掘》,《考古》,1999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河南洛阳唐宮路北唐宋遗迹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1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洛阳唐东都圆壁城南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河南洛阳隋唐城宜仁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1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隋唐洛阳城城垣1995—1997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等,《定鼎门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4年第1期。
    武志远,郭建邦,《千唐志斋藏志》,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王壮弘、马成名,《六朝墓志检要》,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
    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出土历代墓志辑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洛阳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新获墓志》,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洛阳古代石刻艺术馆,《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余扶危、张剑,《洛阳出土墓志卒葬地资料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版。
    谭其骧,《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历史教学问题》,1982第1、3期。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版。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马正林,《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孝聪,《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1983年版。
    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顾朝林,《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顾朝林,《城市社会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顾朝林等,《城市管治》,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版。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考古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杨育彬、袁广阔,《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古都学会,《中国古都研究》(1—18辑),浙江、山西人民出版社、三秦出版社等。
    陈桥驿,《中国七大古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
    叶骁军,《中国都城发展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叶骁军,《中国都城历史图录》,兰州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郭湖生,《中华古都》(增订再版),(台湾)空间出版社,2003年版。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江苏科技出版社,1990年版。
    贺业矩,《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版。
    贺业矩,《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版。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年版。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刘庆柱,《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
    刘叙杰,《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一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
    杜金鹏等,《偃师商城遗址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杜金鹏,《偃师商城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学勤,《西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张国硕,《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论》,中华书局1984年版。
    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徐金星,《汉魏洛阳故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姜波,《汉唐都堀礼制建筑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程存洁,《唐代城市史研究初编》,中华书局,2002年版。
    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
    杨鸿年,《隋唐两京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杨鸿年,《隋唐宫廷建筑考》,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洛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志》(文物志、城市建设志、交通志、龙门石窟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1997年版。
    郭建民、郑金亮,《伊洛河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洛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地理志》,红旗出版社,1992年版。
    崔静一,《洛阳历代城池建设》[内部发行],1985年3月
    李健人,《洛阳古今谈》,洛阳史学研究社,1935年版。
    苏健,《洛阳古都史》,博文出版社,1989年版。
    李振刚、郑贞富,《洛阳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许索孚、张宝剑《河洛定鼎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薛瑞泽,《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考古四十年》,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考古发掘与研究》,《中原文物》,1996年增刊。
    洛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洛阳市历史学会等,《河洛文化论丛》第1、2辑,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1991年版。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河洛文明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洛阳市文物局,《洛阳博物馆建馆四十年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赵振华,《洛阳出土墓志研究文集》,朝华出版社,2002年版。
    武则天研究会、洛阳市文物园林局,《武则天与洛阳》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李文生,《龙门石窟与洛阳历史文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张文彬,《简明河南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申畅、申少春,《河南文化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宋豫秦,《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江林昌,《夏商周文明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0年版。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三联书店,2001年版。
    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5年版。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外一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冯吾现,《隋唐人物志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周宝珠、陈振,《简明宋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
    朱瑞熙、张其凡,《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陈长琦,《中国古代国家与政治》,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周书灿,《中国早期国家结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袁刚,《中国古代政府机构设置沿革》,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徐连达等,《中国皇帝制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朱子彦,《后宫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余华青,《中国宦官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彭兴业,《首都城市功能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孙志刚,《城市功能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三联书店,1980年版。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1996年版。
    吴慧,《中国商业通史》第一卷,中国財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张弘,《战国秦汉时期商人和商业资本研究》,齐鲁书社,2003年版。
    张泽咸,《唐代工商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郭庠林,《中国古代宏观经济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俞伟超,《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文物》1985年第2期。
    王仲殊《中国都城概说》,《考古》1982年第5期。
    杜瑜,《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1期。
    [美]张光直,《关于中国初期“城市”这个概念》,《文物》1985年第2期。
    李孝聪,《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几点看法》,《北大史学》第2辑(1994年)。
    朱士光,《中国古都与中华文化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朱士光,《中国古都理论建设刍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期。
    朱士光,《论我国古代都城礼制建筑的演变及其与儒学之关系》,《唐都学刊》1998年第1期。
    朱士光,《中国七大古都始都年代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葛健雄,《论中国的大古都的等级及其量化分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期。
    丁毅华,《周秦汉唐文明中心的周期性摆动现象初探》,《周秦汉唐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1年。
    侯丕勋,《中国古代建都思想述略》,《天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李绍连,《试论中国古代都城性质的演变》,《史学月刊》1989年第3期。
    陈爱平等,《略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政治文化意蕴》,《台州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刘君武,《中国历代都址变迁与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城市问题》,1982年第4期。
    焦书乾,《我国古都城市的历史地理特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龚良,《我国古代都城选地刍议》,《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庞德谦,《试论我国古都变迁的地理轨迹及其规律》,《宝鸡师院学报》1991年第1期。
    林立平,《六至十世纪中国都城东渐的经济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陈勇勤,《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移动引发的思考—两宋定都作为总变化轨迹上一个关键点》,《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李白智,《先秦陪都初论》,《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6期。
    李自智,《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的中轴线问题》,《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4期。
    李白智,《略论中国古代都城的城郭制》,《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2期。
    王维坤,《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构造与里坊制的起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
    李锋,《中国古代宫城概说》,《中原文物》1994年第2期。
    管维良,《我国古代陪都建置纪略》,《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何志虎,《“中国”称谓的起源》,人文杂志2002年第5期
    杜永吉,《“天下观”与“文化中国”的历史建构》,《河北学刊》2002年5期。
    龚胜生,《试论我国“天下之中”的历史源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1期。
    关增建,《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地中概念》,《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年第3期。
    史为乐,《简论洛阳古代都城遗址的变迁》,《历史地理》第9辑。
    段鹏琦,《洛阳古代都城城址迁移现象试析》,《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4期。
    刘家和,《说洛阳为“天下之中”》,《文史知识》1994年第3期。
    米士诫,《洛阳历代国都年代计时》,《河洛春秋》1985年第1期。
    豫乔,《正确看待洛阳在中国古都中的地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杜金鹏,《华夏文明之根—嵩山地区在华夏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中的地位》《中原文物》2002年第2期。
    赵芝荃,《论二里头遗址为夏代晚期都邑》,《华夏考古》1987年第2期。
    方新庆,《夏王朝建都洛阳初探》,《中原文物》1987年第3期。
    赵青春,《新砦期的确认及其意义》,《中原文物》2002年第1期。
    李令福,《中国古代都城的起源与夏商都城的布局》,《太原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李令福,《周秦都邑迁徙的比较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4期。
    蔡运章、郭引强,《汤都西毫略论》,《华夏考古》1988年第4期。
    方酉生,《论偃师商城为汤都西毫》,《江汉考古》1987年第1期。
    安金槐、杨育彬,《偃师商城若干问题的再探讨》,《考古》1998年第6期。
    杨育彬,《再论郑州商城的年代、性质及相关问题》,《华夏考古》2004年第3期。
    许顺湛,《中国最早的“两京制”——郑毫和西毫》,《中原文物》1996年第2期。
    王学荣,《偃师商城布局的探索和思考》,《考古》1999年第2期。
    王学荣,《偃师商城“宮城”之新认识》,《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杜金鹏等,《偃师商城近年考古工作要览—纪念偃师商城发现20周年》,《考古》,2004年第12期。
    杜金鹏等,《试论偃师商城小城的几个问题》,《考古》1999年第2期。
    徐昭峰,《从偃师商城始建时的布局设计看其性质》,《考古与文物》先秦考古专号(2002年)。
    赵芝荃,《偃师商城建筑概论——1983年—1999年建筑遗迹考古》,《华夏考古》,2001年第2期。
    王震中,《甲骨文毫邑新探》,《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杨宽,《西周初期东都成周的建设及其政治作用》,《历史教学问题》1983年第4期。
    李民,《说洛邑、成周与王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李民,《洛邑成周与王缄补述》(《中州学刊》1991年第2期。
    史为乐,《西周营建成周考辨》,《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1期。
    陈公柔,《西周金文中的新邑成周与王城》,《庆祝苏秉奇考古五十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杜勇,《周初东都成周的营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4期。
    王晖,《周武王东都选址考辨》,《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
    卢连成,《论商代西周都缄形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1期。
    曲英杰,《周代都城比较研究》,《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2期。
    童书业,《春秋王都辨疑》,《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
    卢连成,《西周金文所见京及相关都邑讨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
    蔡运章,《周初金文与武王定都洛邑》,《中原文物》1987年第3期。
    林沄,《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式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6期。
    王玉哲,《殷商疆域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点’,和“面”的概念》,《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
    唐晓峰,《中国早期国家地域的形成问题——读史札记》,《九州》第二辑(1999年)。
    马世之,《关于西周都城遗址的探索》,《中州学刊》1987年第5期。
    王健,《试论夏商周三代政治疆域的主要特征》,《殷都学刊》2002年第12期。
    朱志先等,《析东汉定都洛阳的原因》,《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张鸣华,《东汉南宮考》,《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
    曹金华,《东汉前期统治方略的演变与得失》,《安徽史学》2003年第3期。
    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文物》1978年第7期。
    钱国祥,《由阊阖门谈汉魏洛阳城宫城形制》,《考古》2003年第7期。
    段鹏琦,《汉魏洛阳城的几个问题》,《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骆子昕,《汉魏洛阳城址考辨》,《中原文物》1988年第2期。
    孟凡人,《北魏洛阳外郭城形制初探》,《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2年第4期。
    王铎,《北魏洛阳规划及其城史地位》,《河洛文化论丛》第1辑,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
    刘曙光,《汉魏洛阳研究四札》,《中原文物》特刊(1996年)。
    许金星,《关于汉魏洛阳故城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1997年第3期。
    段鹏琦,《汉魏洛阳与自然河流的开发和利用》,(庆祝苏秉奇考古五十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赵福汝,《北魏洛阳里坊制度浅识》,《洛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潘民中,《试论曹魏重建洛阳的三个阶段》,《洛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钮仲勋,《论北魏孝文帝之迁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尚志迈,《也谈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迁都》,《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阎文儒,《隋唐东都城的建筑及其形制》,《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6年第4期。
    宿白,《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考古》1978年第6期。
    徐苹芳,《唐代两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考古》1982年第6期。
    马得志,《唐代长安与洛阳》,《考古》1982年第6期。
    叶万松等,《略论隋唐东都城遗址的考古收获与文物保护》,《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3期。
    杨焕新,《试谈唐东都洛阳宫的几座主要殿址》,《汉唐与边疆考古》第1辑(1994年)。
    黄永年,《从文献记载看6世纪中期到7世纪初年的洛阳》,《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5辑。
    牛致功,《武则天与洛阳》,《人文杂志》1986年第2期。
    郭绍林,《洛阳与隋唐政治》,(河洛春秋》1989年第1期。
    郭绍林,《唐高宗武则天长驻洛阳原因辨析),《史学月刊》1985年第3期。
    王维坤等,《论隋唐洛阳城的设计思想与影响》,《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雍际春,《隋唐都城建设与六朝都城之关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1期。
    曹尔琴,《洛阳从汉魏至隋唐的变迁》,《中国古都研究》第3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吴涛,《盛唐时期的东都洛阳》,《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6期。
    吴涛,《唐“安史之乱”至五代时期的洛阳》《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5期。
    吴涛,《北宋时期的洛阳》,《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杨焕新,《略论北宋西京洛阳宮的几座殿址》,《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
    程民生,《宋代洛阳的特点与魅力》,《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周宝珠,《北宋时期的西京洛阳》,《史学月刊》2001年第4期。
    周宝珠,《朱梁建都开封及其历史意义》,(开封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刘连香,《张全义与五代洛阳城》,《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王水照,《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地域环境的关系》,《文学遗产》1994年第3期。
    葛剑雄,《人口视野中的秦汉洛阳》,《河洛史志》1994年第1期。
    葛剑雄,《宋以前的洛阳和移民》,《河洛史志》1992年第1期。
    米学斋,《洛阳历代人口考索》,《河洛春秋》1991年第2期。
    陈长安,《邙山北魏墓志中的洛阳地名及其相关问题》,《中原文物》增刊(1987年)。
    张金龙,《北魏洛阳里坊制度探微》,《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
    陈久恒,《唐东都洛阳城里坊之考证——从唐代墓志看东都坊里名称及数目》,《中国考古学第五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赵超,《唐代洛阳城坊补考》,《考古》1987年第9期。
    张枕石,《唐两京坊宅补遗》,《古籍整理与研究》第2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李健超,《<千唐志斋藏石>校补唐两京城坊》,《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张玉石,《东周王室危而不亡——从金属货币的流通谈古代洛阳的商业贸易中心地位》,《中原文物》2002年第3期。
    孙家洲等,《不为都畿亦为重地:论洛阳在战国、秦、西汉时期的特殊地位》,《中原文物》1995年第3期。
    王珍,《东汉首都洛阳工商业的畸形发展》,《史学月刊》1985年第6期。
    朱和平,《试论西晋商业的发展及其特征》,《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朱和平,《试论魏晋南北朝商业的特征》,《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张旭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商业的曲折发展》,《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王珍,《略论北魏首都洛阳的工商业》,《史学月刊》1984年第6期。
    袁家芬,《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后期贸易情况》,《北京财贸学院学报》1980年第12期。
    陈有忠,《隋唐时期的洛阳商业》,《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贾广兴,《龙门石窟群中的商业石窟》,《中原文物》1989年第2期。
    赖琼,《唐代以前都城市场的布局与管理探究》,《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宋镇豪,《中国古代“集中市制”及有关方面的考察》,《考古》1990年第1期。
    [日本] 五井直弘著、姜镇庆、李德龙译,《中国古代史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日本] 伊藤道治著、江蓝生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日本] 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年版。
    [日本] 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英] 克莱夫·庞庭著、王毅、张学广译,《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 刘易斯·芒福德著、倪问彦、宋峻岭译,《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福柯专辑:空间的权力》,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列斐伏尔专辑: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美] 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美] 爱德华·W·苏贾著,王文斌译,《后现代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德] 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加] 怀履光,《洛阳古城古墓考》,上海凯利和威尔斯有限公司1934年。
    [日本] 平冈武夫著,杨励三译.《长安与洛阳》,陕西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
    [日本] 平冈武夫编,《唐代的长安与洛阳·行政地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日本] 平冈武夫编,《唐代的长安与洛阳·资料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日本] 伊藤遒治,《西周王朝与雒邑》,《华夏考古》,1994年第3期。
    [日本] 服部克彦,《北魏的洛阳》,《历史教育》14卷12期,1966年12月。
    [日本] 服部克彦,《北魏洛阳的社会和文化》京都书房A5正篇1965年4月。
    [日本] 服部克彦,《北魏洛阳的国际的性格》,《奄谷史嬗》1962年49期。
    [日本] 森鹿之,《评劳干先生的“北魏洛阳城图的复原”》,《东方学报》(京都)20号,1951年3月。
    [日本] 森鹿三,《北魏洛阳城的规模》,《东方史研究》11卷4期,1952年2月。
    [日本] 砺波护,《中国都城》,上田正昭《都城》社会思想社1976年。
    [日本] 冈崎敬,《隋大兴城唐长安与隋唐东都洛阳城》,《佛教艺术》51,1963年。
    [日本] 清木场东,《隋东都的皇城——城、门、街》,《久留米大学商学部40周年纪念文集》,199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