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作用与反馈: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受到目前国内外学界正在出现的一些研究趋势的启发,并基于对本学科核心研究对象、当前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不足的一些认识等,本文认为在当前的国际关系研究中,我们应该以对国家行为及其动因与后果等的研究为核心来构建一种关于国际政治的国家行为理论,以阐明国际关系的本质及其运行与发展的根本规律。
     为贯彻这一研究思路,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导论部分,主要分为五个小节,内容包括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意义、核心假设、全文结构、研究方法等。该部分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对一些与本文研究主题直接相关的问题首先进行了必要的澄清,主要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国家行为、为什么要进行国家行为理论构建以及应该如何进行国家行为理论构建等。
     接下来是正文的三个章节,依据逻辑顺序分别研究了国家行为的动力、国家行为的本质及其作用方式、国家行为的体系性后果及其反馈性影响等,贯穿所有这些研究始终的是本文所致力于发掘的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概念。第一章认为研究国际政治中国家行为的动力问题非常重要,因为这涉及国际关系为什么会产生,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从逻辑上说我们不能认为国际体系结构构成了国家行为的根本动力,同时我们也不能直接认为国家行为的根本动力就是国家自身的利益追求,因为国家还有一个自身起源问题,最终,通过历史追寻我们发现国家行为的根本动力乃是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构成单元的人类自身的需求,正是人作为一种生命有机体的自身需求推动了人类作为一种行为主体采取各种行为从而导致了国家的产生,所以说,作为国家行为直接动力的国家利益追求在本质上乃是人类自身的需求。
     相应地,第二章认为国家行为的本质就是人类自身的行为,不过并非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构成国家行为,而是只有处于国家的科层制组织结构之中并基于其组织规则行事的行为才能被称为国家行为,国家主要是通过对其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的运用发挥出作用效果的,国家行为发挥作用效果的主要方式包括暴力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宣手段等,但主要是以暴力手段为后盾,拥有对暴力手段的合法性垄断使用权是国家的本质属性,同时也是国家因为具有强大的行为能力从而能够主导国际政治生活的关键。
     第三章认为正是由于人类自身需求推动人类行为从而导致了国家的产生、国家的行为、进而国际关系的产生、运行与发展,国际关系产生以后作为一种不同于自然环境的社会环境反过来又影响着国家的行为及其具体利益目标的实现与否、实现程度如何等,这种反馈性影响主要通过两类因素体现出来,即国际政治系统的基本状态和国际政治体系的结构,这些体系性因素发挥反馈性影响的根本机制是社会化和自然选择。
     在以上所有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结论认为国际关系的本质乃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源于人类作为一种生命有机体存在为维持其自身生命存继所必然具有的物质需求,由人类为满足这些需求而必然要采取的行为所推动和建立,其产生、运行与发展主要体现出人类社会产生、运行与发展的三大根本规律,即客观因果规律、目的—能动规律和历史合力规律,虽然国家因为直接掌握了人类社会中最强大的行为能力暴力手段而直接框定了国际关系的具体运行与发展,但是人类自身的行为无疑是国际关系产生、运行与发展最根本的决定性力量,所以国际关系的未来发展必然也将主要取决于人类自身的认知与选择。
Inspired by the emerging research trends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and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e subjects of the discipline, deficiencies in the current western dominan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its fundamental law of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we should build a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ry of state action as the core of the study of the state action and its motives and consequences in the current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o implement this idea,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main chapters:the first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contains five main parts, including the origin of the topic, research significance, core assumptions, the text structure and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rt combed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initially clarified some issue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topic of this research, mainly answered why state action is under discussion, why and how to build a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ry of state action, etc.
     The next three chapters, according to a logical order, respectively studied the driving force of state action, the nature of state action and its mode action, systemic consequences of state action and its feedback and so on, throughout all these studies is the concept of state ac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first chapter argues that studying the dynamic problems of state ac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it involves the doubt wh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as emerging. As a result, logically speaking, it can't be said that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of the state action i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it can't be directly believed that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of the state action is the pursuit of the state interests, because there is a problem of why state was born, finally, through the historical quest, we found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of the state action is the human needs as man was the most basic unit of human society. As a living organism, it is human needs that promote the human beings as actors to take a variety of acts resulting in the generation of the state, so the pursuit of national interests as a direct driving force of state action in essence is human needs.
     Accordingly, the second chapter argues that the state action essentially is the action of human beings, however, not all the human action can be regarded as state action, but only those who were state officials and based on the rule of state bureaucracy to act; their action can be called state action. States mainly use their own resources to play a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the main ways of state action including violence, diploma, economy, propaganda and so on, but are backed by violent means. It has the legitimate monopoly right to use violence a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state; also it is the key that state dominates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life.
     The chapter three argues that it is human needs that promote human action resulting in the generation of the state, state action, and then generation,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s a social environment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natural one. In turn, it affects the state action and whether and to what extent its specific interests goals can be realized. This feedback is reflected mainly by two types of factors, that is, the basic state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ystem.
     In summary,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is a social relationship, which stems from the needs of humanity as a living organism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ir own lives. It is constructed by the action of human beings, during which there are three fundamental laws:objective causal laws, purpose—active laws and historical resultant force laws. Although state directly controlled the most powerful means of violence in the human society and directly framed in the overall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ill human action is undoubtedly the most fundamental decisive force in the generation,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o futur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re destined to depend on the cognitive and selectiv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引文
① [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1页。
    ② 许嘉等:《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时事出版社2008年版,序,第8-9页。
    ③ 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165-166页。另可参见: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研究问题”及其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第48-53页;资中筠:《理论创新从研究新问题中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3期,第1页;石斌:《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式探索”的几个基本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5期,第12-13页;等。
    ④ 林定夷:《科学哲学: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方法论导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9页。
    ⑤ 许嘉等:《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序,第8页。
    ① 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第173页。
    ② 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第174页。
    ③ 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第175页。
    ④ 秦亚青等:《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
    ⑤ 关于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前后三期,文章的数目和所涉及的问题领域已经越来越广泛,学者们的研究也在日渐深入。
    ⑥ 具体参见:朱立群、聂文娟:《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向”》,《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8期,第98-115页;朱立群:《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实践解释模式》,《外交评论》2011年第1期,第19-33页;朱立群、聂文娟:《社会结构的实践演变模式——理解中国与国际体系互动的另一种思路》,《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1期,第5-18页;朱立群:《中国与国际体系:双向社会化的实践逻辑》,《外交评论》2012年第1期,第13-29页;等。
    ⑦ 罗伯特·考克斯:《社会力量、国家与世界秩序:超越国际关系理论》,[美]罗伯特·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秦亚青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231页;[加拿大]罗伯特·考克斯:《生产、权力和世界秩序:社会力量在缔造历史中的作用》,林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理查德·阿什利:《无政府状态下的强权:理论、主权与全球生活的治理》,[美]詹姆斯·德·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39页;lver B. Neumann,"Returning Practice to the Linguistic Turn:The Case of Diplomacy", Millenniu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31, No.3,2002, pp.627-651; David Oven, "Reorient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On Pragmatism,Pluralism and Practical Reasoning", Millenniu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31,No.3,2002, pp.653-673; Emanuel Adler,"The Spread of Security Communities: Communities of Practice,Self-Restraint, and NATO's Post Cold War Transform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14, No.2,2008,pp.195-230; Viticent Pouliot,"The Logic of Practicality:A Theory of Practice of Security Communiti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62, No.2,2008, pp.257-288.相关评述参见:朱立群、聂文娟:《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向”》,第98-115页;朱立群、聂文娟:《社会结构的实践演变模式——理解中国与国际体系互动的另一种思路》,第5-18页。
    ① 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对这一论战部分成果的评述参见:哈里·古尔德:《行为体—结构论战的实质意义》,[美]温都尔卡·库芭科娃、尼古拉斯·奥鲁夫、保罗·科维特主编:《建构世界中的国际关系》,肖锋译,张志洲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4-119页;Roxanne Lynn Doty, "Aporia:A Cri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atiqu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3, No.3,1997,pp.365-392; Colin Wight, Agents, Structure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olitics as Ont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② 其实处于“实践转向”最前沿的学者事实上也认为实践就是一种行为,例如朱立群教授就通过考察明确指出:“当代社会学家将‘实践’界定为具有某种稳定性的一系列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行动,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的行为和言语的联结。他们将‘实践’看做一种常规的行为方式,‘其中包含了身体的运动、事情的处理、问题的解决、对事物的表述以及对世界的理解。’总之,实践是行为体在一定的时空、认知和情感背景下展开的活动,是实践者和与之相关的环境与资源相互作用的说与做的行为。”具体参见:朱立群:《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实践解释模式》,第24页。
    ③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第20-21页。
    ① 罗伯特·基欧汉:《世界政治理论:结构现实主义及其超越》,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第149页。
    ② 基欧汉:《世界政治理论:结构现实主义及其超越》,第150页。
    ③ 基欧汉:《世界政治理论:结构现实主义及其超越》,第176页。
    ④ [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胡少华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文版序言,第
    1页;[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苏长和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⑤ 基欧汉:《世界政治理论:结构现实主义及其超越》,第161-162页。
    ⑥ 基欧汉:《世界政治理论:结构现实主义及其超越》,第145页。
    ① 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Nye, eds,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3;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 基欧汉:《世界政治理论:结构现实主义及期超越》,第178页。
    ③ [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世纪集团2006年版,第4页。
    ④ 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第25页。
    ⑤ [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邓正来、乔娅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⑥ 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第16页。
    ⑦ Alexander Wendt,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1, No.3,1987,p.335.
    ⑧ Wendt,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pp.340-349.
    ⑨ Wendt,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pp.364-365.
    ① Alexander Wend,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6, No.2,1992, pp.391-425.该文中译本参见: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第140-194页。
    ② 该文原发表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后收录于论文集《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详见: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第5-10页;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5页。
    ③ [美]莫顿·卡普兰:《国际政治的系统与过程》,薄智跃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8页。
    ④ [美]罗伯特·杰维斯:《系统效应: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李少军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中文版前言,Ⅲ。
    ⑤ 这说明米尔纳与基欧汉一样致力于解释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合作行为,不过与基欧汉不同的是她致力于从国际—国内双层博弈、内外互动的角度来解释国家的这种行为。参见:[美]海伦·米尔纳:《利益、制度与信息: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曲博译,王正毅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中文版序言,ⅩⅧ,第1-3页。
    ⑥ 米尔纳:《利益、制度与信息: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第1、2、259页。
    ① 斯蒂芬·沃尔特:《国际关系中理论与政策之间的关系》,刘丰译,刘永涛校,http://www.irchina.org/news/view.asp?id=1350。
    ②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129页。
    ③ 张季良主编:《国际关系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④ 张季良主编:《国际关系学概论》,第77页。
    ⑤ 胡宗山:《国际政治学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⑥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另外,李巍、王勇的《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问落》一文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各种理论流派以及各领域的研究都是在研究国家的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详见:李巍、王勇:《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回落》,载《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3期,第112-142页。
    ⑦ 同时印证我们这一观点的还有秦亚青教授的看法,他指出:“作为科学,国际关系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国际关系的一般性规律和有序的行为模式。”参见: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科学的国际关系研究》,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第243-244、251页。
    ① 参见: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前言,第1页,第1、20-21页;王鸣鸣:《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第1-40、190-222页;康绍邦、宫力等:《国际战略新论》,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李景治、罗天虹等:《国际战略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如:[美]约翰·柯林斯:《大战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士出版社1978年版;[英]克里斯托弗·希尔:《变化中的对外政策政治》,唐小松、陈寒溪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等。
    ③ Glenn Snyder and Paul Diesing, Conflict Among Nations:Bargaining, Decision-Making, and System Structure in International Cris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 pp.21-22.
    ④ Glenn Snyder and Paul Diesing, Conflict Among Nations:Bargaining, Decision-Making, and System Structure in International Crises, pp.21-22.
    ③ 多尔蒂、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20页。
    ⑥ Stephen M.Wal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One World,Many Theories", Foreign Policy, Vol.110, No.1,1998, pp.29-46;沃尔特:《国际关系中理论与政策之间的关系》,http://www.irchina.org/news/view.asp?id=1350。
    ⑦ [美]斯坦利·霍夫曼:《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林伟成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日]星野昭吉:《变动中的世界政治》,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85页;王逸舟:《学会在“理论岛”之间穿行》,《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7期,第1页;沃尔特:《国际关系中理论与政策之间的关系》,http://www.irchina.org/news/view.asp?id=1350;宋伟:《国际关系领域的理论、战略与政策》,《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3期,第80-92页;等。
    ② 具体分析参见:周兴泰:《论科学行为主义对国家利益研究方法的革新》,《国际论坛》2012年第4期,第56-61页。
    ③ [美]彼得·卡赞斯坦等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译者前言,注释39,第21页。具体的例子比如基欧汉等从跨国主义、内外互动向新自由制度主义(体系理论)的转变,温特从前期注重施动者对结构的建构作用到此后转向注重体系层次的因素对行为体属性的建构作用等,具体可对比:《权力与相互依赖》和《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Wendt,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和《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关于温特理论主张的前后差异另可参见:[挪威]伊弗·诺伊曼、[丹麦]奥勒韦·弗尔主编:《未来国际思想大师》,肖锋、石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9-408页。
    ① 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科学的国际关系研究》,第244页。
    ② David Singer, "The Level-of-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orld Politics, Vol.14, No.1(1961), pp. 77-92.
    ③ [美]肯尼思·沃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倪世雄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年版。
    ④ 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24-171页。
    ① 如上表所列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内外互动视角的分析,其成果的详细梳理总结和介绍参见:苏长和:《跨国关系与国内政治:导读》,[美]罗伯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主编:《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姜鹏、董素华译,门洪华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页;[美]本杰明·科恩:《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思想史》,杨毅、钟飞腾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34-141页;Peter A. Gourevitch,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 Walter Carlsnaes, Thomas Risse and Beth A.Simmons,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AGE,2002, pp.309-328;等.
    ② 具体参见:李巍、王勇:《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回落》,第112-142页;左希迎:《层次分析的反思与研究领域的拓展》,《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7期,第62-66页;等。
    ① "A gener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s other have noted,requires a theory of state action. " 具体参见:Michael Mastanduno, David A. Lake and G. John Ikenberry, "Toward a Realist Theory of State Acti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3, No.4,1989, p.471.
    ② 对比这两篇文章:Robert D. Putnam, "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2, No.3,1988, pp.427-460; Michael Mastanduno, David A. Lake and G. John Ikenberry, "Toward a Realist Theory of State Action", pp.457-474.
    ① 具体参见:卜翔国:《主权国家的行为——从被解释变量到解释变量》,《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第51-52页。
    ② 具体参见:徐长春:《国际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该文已由世界知识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
    ③ 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532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② 具体参见:李爱华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徐长春:《国际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孙伟:《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体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第52-67页;等。
    ③ 李百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208-241页;朱立群、聂文娟:《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向”》,第98-115页。
    ④ 具体参见:[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洋奇、张茂元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沃尔特:《国际关系中理论与政策之间的关系》,http://www.irchina.org/news/view.asp?id-1350。
    ⑤ 唐晓、杨帆:《政治科学基础》,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⑥ [美]小罗伯特·埃克伦德、罗们特·赫伯特:《经济理论和方法史》,杨玉生等译,张凤林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第3页。
    ⑦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①例如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对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等的借鉴;《超越国界的行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对社会网络理论的借鉴;《利益、制度与信息: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大国对外援助——社会交换论的视角》对社会交换理论的借鉴等。参见:[美]玛格丽特·凯克、凯瑟琳·辛金克:《超越国界的行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韩召颖、孙颖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丁韶彬:《大国对外援助:社会交换论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① 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7页。
    ① 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成分有3个相互关联的步聚,首先是对现有理论的借鉴与批判;其次是在讨论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与研究的问题密切相关的理论假设;第三是对这些假设进行验证,从理论角度分析验证结果,得出结论。参见: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①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的内涵以及坚持和运用它们的重要性,参见: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3-35页。
    ② 关于科学实在论的具体内涵参见:张镇寰:《实在与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93页;[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1-84页。
    ③ 关于批判,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④ 这方面的一些具体讨论参见:秦亚青:《第三种文化:国际关系研究中科学与人文的契合》,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第363-373页;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8页。
    ① [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苏长和校,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1页。
    ② 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页。
    ③ 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7页。
    ④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10页。
    ⑤ 参见:宋伟:《因果性、决定论与科学规律》,《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9期,第25-26页。
    ⑥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⑦ 周方银:《假说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国际论坛》,2004年第5期,第8页。
    ⑧ 宋伟:《因果性、决定论与科学规律》,第25-30页;韩爱勇:《因果关系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1-6页;亚历山大·温特:《国际关系中的建构关系和因果关系》,[英]提莫·邓恩等主编:《八十年危机:1919-1999年的国际关系》,周丕启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184页。
    ⑨ 参见华尔兹对归纳法的批判,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5-10页。
    ①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科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7-59页。
    ② 温特:《国际关系中的建构关系和因果关系》,第165页。
    ③ 温特:《国际关系中的建构关系和因果关系》,第158-184页;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96-102、469-470页。
    ④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科本),第56-86页。
    ⑤ 唐晓嘉、涂德辉编:《逻辑学导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327页。
    ① 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98页;曲博:《因果机制与过程追踪法》,《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4期,第100-101页。
    ② 参见:温特:《国际关系中的建构关系和因果关系》,第164页。
    ③ 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翻印1981年版,第134-141页;[美]帕特里克·赫尔利:《简明逻辑学导论》,陈波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年版,第385-404页。
    ④ “归纳问题”也称“休谟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无法从或然性中推出必然性”或者“我们无法从对单称命题的不完全总结中获得全称命题”,具体参见:冯契、徐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176页;林定夷:《科学哲学: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方法论导论》,第27、31、83页;等。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3页。
    ⑥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① 秦治来编著:《国际政治学简明教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2页。
    ① [英]爱德华·卡尔:《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青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② Richard Little,"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s a Social Science",in R.C.Kent and G.P.Nielsson, eds.,The Study and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Perspective on Mid-Career Education,Frances Print,1980,p5.
    ③ 李少军:《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事实与观察》,《国际观察》2008年第1期,第1-8页。
    ④ 周兴泰:《理想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观之争》,《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第20-27页。
    ⑤ 徐良英、范岱年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62页;马名驹、林立、熊先树:《现代自然科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的层次进化——关于爱因斯坦科学方法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第17-30页。
    ① 林定夷:《科学哲学: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方法论导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3-74页。
    ② [美]罗伯特·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秦亚青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6.页。
    ③ 张镇寰:《实在与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④卡尔:《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第24-61页;周兴泰:《理想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观之争》,第20-27页。
    ① 详细论证参见:[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昕等译,王缉思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周兴泰:《理想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观之争》,第20-27页。
    ② [美]肯尼思·华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倪世雄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③ 姑且不论其对错,事实上本文认为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原因在于它谈论的是抽象的人性而不是“现实的人”,马克思早已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哲学研究中的这一做法进行了批评,不过在客观上它却使华尔兹抛开人性假设构建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从而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具体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④ 华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第105页。
    ① 华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第137页。
    ② 华尔兹对这一问题的提炼参见:[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苏长和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③ 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18、124、137-138页。
    ① 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22页。
    ② 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34页。
    ③ 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22页。
    ④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译者前言,第9-15页。
    ① [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世纪集团2006年版,作为结构自由主义的代表作,该书出版于1984年;罗伯特·基欧汉:《研究国际制度的两种方法》,[英]詹姆斯·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1-332页,该文发表于1988年,首次总结提出了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反思主义思潮;关于反思主义的核心主张,温特后来总结指出虽然其内部的各流派观点分歧极大,然而在涉及理性主义的一个主要问题上它们却是相同的,即都关注理性主义者不予考虑的认同和利益的形成问题,参见:亚历山大·温特:《无政府状态是由国家造就的: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第143页。
    ② 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22页。
    ③ 温特:《无政府状态是由国家造就的: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第141页。
    ④ [美]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袁正清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⑤ 温特:《无政府状态是由国家造就的: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第146-150页;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六章,第313-396页。
    ⑤ 温特:《无政府状态是由国家造就的: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第147、152页;此后温特对这两个基本原则有所发展,参见: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1页。
    ① 温特:《无政府状态是由国家造就的: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第152-156页;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143-162页。
    ② 我们说温特可能曾经意识到过这一问题依据是他曾经意识到非观念性因素在国家认同和利益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利益最终要有一个物质主义基础”,而且认为这个物质基础就是人性,即人是天生就有满足自己需求的本性的,人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实现各种各样的需求。但是很快他就抛弃了这个物质主义基础,并认为生物因素相对而言所起的作用很小,基因不能定义利益,人的利益主要还是由观念建构的,这就又回到了观念认同的生成问题,回到了国家之间为何要互动为何要首次相遇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国家行为的根本动力和国际政治理论推导的逻辑起点问题。同时,在《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日的论与无政府状态》一文中他也曾经论述过必将导致世界国家出现的两个动力,一个是自下而上的动力即主体争取承认的斗争,一个是自上而下的动力即无政府状态的压力,他认为推动国际体系发展(世界国家的出现)的是这两个动力同时在起作用,不过我们仍然必须要问个人或国家在它们相互之间的互动中为什么要争取承认?他指出是为了获得主体身份和由此而来的社会自由,但这些个人和国家难道是为了身份而身份,为了自由而自由?身份和自由本身的含义从何而来?这就又回到了为什么要互动和初次相遇的问题。参见: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162-165页;[美]亚历山大·温特:《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目的论与无政府状态》,秦亚青编译,《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第57-62页。
    ①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① [德]黑格尔:《逻辑学》(上),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1-67页;冯振广、荣今兴:《逻辑起点问题琐谈》,《河南社会科学》1996年4期,第56-59页;周越、徐继红:《逻辑起点的概念定义及相关观点诠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6-20页;韩丹:《略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逻辑起点问题》,《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第22-24页。
    ② 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胡宗山:《国际政治学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40页;秦治来编著:《国际政治学简明教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严强:《国际政治理论的性质、效用与变革》,《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第104-110页;王存刚:《化理论为方法,化知识为智慧——亦谈如何学习、研究和运用欧美国际关系理论的问题》,《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2期,第179-185页;等。
    ③ 与此不同,华尔兹就主张理论假设的有用性而非真实性,根据逻辑学的常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假设一:所有的鱼都是卵生的;假设二:鲸鱼是鱼;结论:所以,鲸鱼是卵生的。这个推导从大前提、小前提到结论完全符合逻辑推导三段论的要求,但是对于结论,根据现实经验我们却发现它是错误的,原因在于它的假设二错误,所以说,逻辑的作用在于把前提的真实性传递到结论上去,前提都不是真实的,那么结论自然值得怀疑。华尔兹的看法参见: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7-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① Alexander Wendt,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1, No.3,1987,pp.335-370;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③ 韩丹:《略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逻辑起点问题》,《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第22-24页;赵绥生、高凤香:《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74-79页;杨耕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42页;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① [英]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8页。
    ② [美]斯坦利·霍夫曼:《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林伟成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3页。
    ③ 王义桅:《国际关系理论的人性》,《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4期,第79-80页。
    ④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78页;华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第105页。
    ⑤ 赵敦华:《西方人学观念史》,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① 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翻印1981年版,第8-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页。
    ③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① 必须指出的是这种身心缺乏感或痛苦感在事实上可能、也可以只是一种主观体验,而不一定非要是实际的缺乏或痛苦。
    ②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第54-61页;竺乾威等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1-69页;:王伟光:《利益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5、181页;皋古平:《行为的动因》,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0-11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163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0页。
    ① 如[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美]乔纳森·哈斯:《史前国家的演进》,罗林平等译,余灵灵校,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林耀华主编:《原始社会史》,中华书局1984年版;等。
    ② [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家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建构》,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111页。
    ③ 林耀华主编:《原始社会史》,第50-51页;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3-65页。
    ① 竺乾威等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② 于显洋:《组织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
    ③ 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4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
    ⑤ 林耀华主编:《原始社会史》,第77页。
    ⑥ 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0页。
    ① 于显洋:《组织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5页。
    ② [英]皮尤:《组织管理学名家思想荟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09页。
    ③ [德]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 [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家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建构》,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下),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关于近代国家的起源与发展参见:[美]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魏洪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澳大利亚]琳达·维斯、约翰·霍布森:《国家与经济发展》,黄兆辉、廖志强译,黄玲校,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9-148页。
    ① 《马克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② 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另参见::王伟光:《利益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① 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② 对这两种利益的区别的详细论述参见: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第4-6页。
    ③ [美]威廉·奥尔森、戴维·麦克莱、弗雷德·桑德曼:《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王沿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7页。④ [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6-35、82-85页。在中国,根据《孟子》的记载,一次孟子去拜见梁惠王,梁惠王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虽然孟子的回答主张的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儒家利益观,但这一问一答之间却清晰的展现了当时的社会各阶层都已有了“利益观念”,而春秋史实则更清楚地表明各国之间的利益争夺关乎国家的盛衰兴亡,具体参见: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63页。
    ⑤ 李景治、罗天虹等:《国际战略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8-67页。
    ⑥ 国家利益概念最初被称为“国家理由”(Ragione di Stato),由意大利16世纪的一位大主教和人文主义者乔瓦尼·德拉·卡萨于马基雅维里之后的1547年第一次正式提出并逐渐传及当时的法国、德意志和英格兰等地,其影响所及及于普通民众。具体参见:[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马基雅维里主义》,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郑红:《“国家理由”的缘起和历史意义》,《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第23-27页。
    ⑦ [苏]波将金等编:《外交史》第一卷(上),三联书店出版社1979年版,第341页。
    ① [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② 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252页。
    ③ 胡宗山:《国际政治学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④ 胡宗山:《国际政治学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214页。
    ⑤ 俞正梁等:《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⑥ [美]斯坦利·霍夫曼著,《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林伟成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4页;[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苏长和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123页;[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邓正来、乔娅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Alexander George and Robert Keohane,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Interests:Uses and Limitations", in Alexander George, Presidential Decision Making in Foreign Policy,Westview,1980,pp.217-238;[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页;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① 关于国家的这一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理论和以韦伯等为代表的社会学理论都有论述,下文我们还将具体论及,参见:[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5、P730-736页;[美1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66-67页;[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8-17、22、66页;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0-191页。
    ② 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第113页;唐晓、杨帆:《政治科学基础》,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195页。
    ③ 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
    ④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7页;[奥地利]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的行为》(上),夏道平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版,第53页;皋古平:《行为的动因》,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⑤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类似的定义参见:李剑锋编著:《组织行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① 不过由于这一定义涉及国家行为的本质,因此在下文我们还将具体论及。
    ② 他们论及社会行为的主要著作分别是:[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奥地利]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的行为》(上、下),夏道平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邓方译,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该书译自韦伯巨著《经济与社会》第一章。
    ④ [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邓方译,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⑤ 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导论,第10页。
    ⑥ 米塞斯:《人的行为》(上),第53页。
    ⑦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科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⑧ 这里的是不是有意而采取的指的是意图而非意识,有意图与否属于行为动机的范畴,作为一种有意识能力的类属,即使人的某些行为是下意识的,也就是说主观上没有什么自己可明确感知的意图,然而客观来说人们还 是可以通过对其外部环境和主观状况的分析来辩明其行为的客观意图的,同时,这也可以使我们把某一行为主体的实际行为意图与他所宣扬的意图区别开来。
    ① 有学者总结韦伯的观点指出:“一项行动被确认为社会行动必须具备两大要件:(1)行动个体对其行为赋予主观的意义;(2)行动者的行动指向他人,因而与他人的行为发生意义关联。”我们的看法是对这一观点的综合,参见: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② 由于韦伯特别强调这一点,所以他的社会学理论也被称为理解社会学。参见:[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0页。
    ③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0页。
    ④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2-64页。
    ④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66页。
    ① [美]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周启朋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美]海伦·米尔纳:《利益、制度与信息: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曲博译,王正毅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Gideon Rose,"Neoclassical Realism and Theories of Foreign Policy",World Politics Vol.51,No.1,1998,pp.144-172-, Steven Lobell,Norrin Ripsman and Jeffrey Taliaferro.eds.,Neoclassical Realism,the State.and Foreign Poli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美]彼得·卡岑斯坦编:《权力与财富之间》,陈刚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等。
    ② 米尔纳:《利益、制度与信息: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第9、10页。
    ③ 米尔纳:《利益、制度与信息: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第9页。
    ④ 华尔兹指出在国家内部各单元之间是按照等级秩序排列的,并且各单元之间是一种等级制的分工合作关系,这与韦伯所阐述的理想型科层制组织所具有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中最主要的两个相吻合,即“基本职能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有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也就是说在对国家内部结构的看法上华尔兹与韦伯是一致的,认为国家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组织结构是科层制形式的。不过华尔兹并没有将其认定的国内政治中的这一国家结构概念运用于其对国际政治进行理论化的努力之中,而是通过将国际政治理论区别于外交政策理论的方式排除了这种国内政治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国际政治理论中的运用,从而其国家行为也就是“黑箱”式、“弹子”式的国家行为,而未深入考察国家行为的本质及其可能给国际政治带来的重要影响。基欧汉和温特等为构建体系理论实质上也采用了与华尔兹一样的“黑箱”、“弹子”国家概念,他们也没有深入考察国家行为的本质。参见: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09-146页;[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78-286页。
    ⑤ 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49页。
    ① 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57页。
    ②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第79页。
    ③ [美]詹姆斯·费斯勒、唐纳德·凯特尔:《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陈振明等译,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④ 对此韦伯指出:“没有科层体制的机构,除了那些自己还占有供应物资的人(农民)外,对所有的人来说,现代的生存可能性都将不复存在:”。有学者也指出:“在当今社会,科层制已成为主导性的组织制度,并在事实上成了现代性的缩影。除非我们理解这种制度形式,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今天的社会生活。”参见:韦伯:《经济与社会》(下),第294-295页;[美]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马戎等译,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⑤ 科层制的英文对应词是"Bureaucracy ",有时也被译为官僚制,不过为免引起误解(因为官僚制还有其他意指,且带有贬义),中文中一般使用更具中性意义的科层制一词,有时也会使用等级制或层级制(Hierarch)两词,这方面的概念厘清参见:布劳、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译者序言;王春娟:《科层制的涵义及结构特征分析——兼评韦们的科层制理论》,《学术交流》2006年第5期,第56-60页;等。
    ① 韦伯:《经济与社会》(下),第278-286页。对韦伯理想型科层制组织六特征的总结参见:布劳、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第17-19页;于显洋:《组织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② 韦伯:《经济与社会》(下),第287页。
    ③ 波齐:“国家是‘一种组织’……被赋予和实施一套精心设计的安排——一套规则、角色和资源体系——被看作是关注和保障一套独特的、统一的利益和目的的体系。”;维斯、霍布森:“用麦克·曼的定义加上埃利亚斯主义的观点,现代国家可以定义为:一套由公共和职业化的人员(如官僚)组成的分门别类的政治机关,使中央集权通过政治关系覆盖特定的领土范围,并通过垄断规则的制定来垄断税收和武力。”书中注明这是韦伯的观点。具体参见:[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20页;[澳大利亚]琳达·维斯、约翰·霍布森:《国家与经济发展》,黄兆辉、廖志强译,黄玲校,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80页。
    ④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8页。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01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② [奥地利]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的行为》(上),夏道平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91页。
    ③ [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邓方译,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④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第40页。
    ⑤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第40页。
    ① 马克斯·韦伯:“要想考察任何有意义的人类行动的根本成分,首先应从‘目的’和‘于段’这两个范畴入手。”参见: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扉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8页。
    ② 科学的研究表明:“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被定义为对外部和内部刺激的觉知。”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参见: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页;《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7页。
    ② 这方面的有益概括参见科尔曼:“纵观人类历史,自然人的出生通常伴随着三类先天条件的结合:遗传天赋,它的发展形成人力资本;物质性的先天条件,其表现形式为土地、货币或其他商品,它们构成了物质资本;第三个先天条件是自然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即社会资本。”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第33-53、351-378、758页;[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世纪集团2005年版。
    ③ 参见:[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听等译,王缉思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201页;黄硕风:《综合国力新论——兼论新中国的综合国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166页;Michael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The Free Press,1990;[日]星野昭吉编著:《变动中的世界政治——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沉思录》第七章,刘小林、王乐理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332页;等。
    ①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
    ②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第91-93页。
    ③ 这也是国际认知心理学致力于研究知觉、错误知觉对国家间互动进而国际政治的影响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参见:[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秦亚青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张鸣鸣:《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第四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162页。
    ① 张鸣鸣:《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页。
    ② [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秦亚青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译者前言,第13页。
    ③ 对于行为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区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行为环境:客观的内外刺激——感觉,心理环境:主观的内部感知——知觉。参见:H.&M. Sprout, Man-Milieu Relationship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④ 张鸣鸣:《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10页;Richard Snyder, H.W.Bruck and Burton Sapin,cds.,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Free Press of Glencoe,1962,p.90; Robert Behn and James Va.upel,Quick Analysis for Busy Decision Makers,Basic Books,1982,p.20,转引自:[美]詹姆斯·费斯勒、唐纳德·凯特尔:《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陈振明等译,第251-252页。
    ①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594页。其中,“选择行为总是在当前几种不同的情况中作一决定”,“选择,是人的一切决定之所以决定”,也就是说,所谓的选择就是判断多个选项以挑选出更值得选取的选项的决定,人的选择能力的具备则是源于人的意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存在,“在必然性所规定的可能性范围内,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具有选择性,选择性使人不再像动物那样凭本能活动,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想在多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并通过实践活动把选择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的自由。”参见:[奥地利]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的行为》(上),夏道平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42、94页;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②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扉页。
    ③ 米塞斯:《人的行为》(上),夏道平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19-20页;[英]科尔巴奇:《政策》,张毅、韩志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88页。
    ① 孟亮:《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软实力》,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① 关于国家的行为能力,历史社会学和比较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对这一概念界定的比较狭隘,它们主要从国 家一社会关系的角度关注国家在采取对外行为时的国内资源汲取能力以及国家针对社会采取自主行为时的行为自由度等,并试图以此解释不同国家的相对行为能力与它们的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界定是一国组织、生产和利用一切可能与可用的资源追求其自身利益目标实现的能力,这与日本国际关系学者星野昭吉的界定相近,并囊括了前者狄义界定的内容,本界定试图突出的是国家对其综合国力的组织运用能力。具体可对比: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维斯、霍布森:《国家与经济发展》与星野昭吉编著:《变动中的世界政治——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沉思录》第七章。具体参见:[美]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徐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澳大利亚]琳达·维斯、约翰·霍布森:《国家与经济发展》,黄兆辉、廖志强译,黄玲校,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黄清吉:《国家能力基本理论研究》,《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4期,第45-53页;》日]星野昭吉编著:《变动中的世界政治——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沉思录》第七章,刘小林、王乐理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332页;等。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② 《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2-63页。
    ③ 韦伯指出想以组织行动的目的来定义国家是不可能的,就其本意来说应该是指国家和其他一切社会组织一样存在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利益,这与本文的根本看法是一致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手段本身也“会提升为自身存在的目的”则与摩根索等传统现实主义者总是强调权力是国家行为的直接目的是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的。参见:[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④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30-731页。
    ①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35-736页。
    ② [美1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2-13页。
    ③ [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2页。
    ① [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听等译,王缉思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② [美]戈登·克雷格、亚历山大·乔治:《武力与治国方略——我们时代的外交问题》,时殷弘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74-298页。
    ①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57页;[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詹讵茂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科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7-114页。
    ② 当前的一些研究详细考证了理性主义一词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含义流变,具体参见:李景治、罗天虹等:《国际战略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胡宗山:《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256页。
    ③ 罗们特·考克斯:《社会力量、国家与世界秩序:超越国际关系理论》,[美]罗伯特·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秦亚青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193页。
    ① [美]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袁正清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② 张鸣鸣:《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另可参见:胡宗山:《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250页。
    ③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科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8页。
    ① 张鸣鸣:《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44页。
    ②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08页。
    ① [奥地利]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的行为》(上),夏道平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53页。
    ② [英]皮尤:《组织管理学名家思想荟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09页。
    ① 于宝林编著:《中华历史纪年总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69-78页;[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3-22页;等。
    ② 于宝林编著:《中华历史纪年总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86-90页。
    ① [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页。
    ① [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家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建构》,刘德斌主译,在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出版;史继忠:《地中海—世界文明的漩涡》,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非洲史研究会《非洲通史》编写组编:《非洲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刘德斌主编:《东北亚史》,吉林出版社2006年版;徐海山主编:《美洲历史》,线装书局2006年版;[澳大利亚]斯图亚特·麦会泰尔:《澳大利亚简史》,潘兴明译,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新西兰]菲利帕·梅因·史密斯:《新西兰史》,傅有强译,中国出版集团、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
    ② 这些社会性互动是各种国家或非国家组织获取关于对方的信息并评估是否要与对方进行有组织互动的前提。
    ③ 方豪:《中西交通史》(上、下),岳麓书社1987年版。
    ① 因此很明显,“威斯特法利亚和约并不是与过去的决定性决裂。与其说它创造了什么新的东西,不如说是它将已经存在的规则整理成典;与其说它是将如何安排国际体系加以统筹性的概念化,不如说只是反映了战胜国法国、瑞典的近期利益。只有在回顾历史的时候,威斯特法利亚才成为一个象征,可以用来证明主权国家在反对敌对形式的政治组织时其地位的进一步巩固。”参见:[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基欧汉编:《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刘东国、于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页。另可参见:[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世纪集团2005年版,第3-4页。
    ①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②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7页。
    ③ “涂尔干通过这个术语来理解社会中运行的交易数量、交易速度与交易多样性。”参见:约翰·鲁杰:《世界政治体制中的继承与转换:走向新现实主义综合》,[美]罗伯特·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秦亚青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143页。
    ④ 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并且这些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也体现着其他学科领域研究的渗入性影响,但本文认可华尔兹的观点,具体参见:[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苏长和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薛力:《国际关系的结构概念》,《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第3期,第130-154页。
    ⑤ 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07页。
    ① 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09、137-138、141、110页。
    ② 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34页。
    ③ 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18、124、141、129页。
    ④ [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世纪集团2006年版:[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在这方面的详细总结参见: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第5-10页: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2页。
    ② 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9页。
    ③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④[美]托马斯·谢林:《冲突的战略》,赵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基欧汉、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10页。
    ① 同样,它们也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的,即它们相互之间并没有等级制约关系,否则最终结果就是由等级较高的一方决定了,而不会出现策略互动和均衡解,现实国际关系中各个主权国家之间的互动与此类似,所以它们都是国际政治系统的基本状态。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7-315页。
    ②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页。
    ③ 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11页。
    ④ 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37页。
    ⑤ Robert Art and Robert Jervis,International Politics, Little Brown,1986.
    ① [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苏长和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6页;理查德·阿什利:《无政府状态下的强权:理论、主权与全球生活的治理》,[美]詹姆斯·德·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39页;亚历山大·温特:《无政府状态是由国家造就的: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英]詹姆斯·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194页。
    ② [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苏长和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151页;[美]约瑟夫·格里科、约翰·伊肯伯里:《国家权力与世界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王展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4-97页;[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世纪集团2003年版,第42-78页。
    ③ 亚历山大·温特:《无政府状态是由国家造就的: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英]詹姆斯·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页;[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4页。
    ①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② 基欧汉、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9页。
    ③ 华尔兹在论述其国际体系结构的第二个基本特征即国家的功能同一性时也以如此术语对国际国内做了区分,不过他却没有注意到韦伯曾经指出过的所有社会行为体的功能在本质上其实都是同一的,即追求利益、维持自身存继,而他所说的国内行为体的功能分化、国际关系中的各国功能同一只不过是对国内组织的功能抽象的不够深入而已,这本质上是混淆了国内行为体的利益实现手段(即分工合作)和它们的本质功能(即追求利益、维持自身存继)。参见: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38页。
    ① 吉尔平受布尔研究成果(对无政府国际社会中控制形式的研究)的启发对国际体系本质的论述已经潜在的表明了我们这里所提出的这种观点,具体参见: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邓正来、乔娅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44页。
    ② [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1页。
    ③ [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听等译,王缉思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5页。
    ①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0页。
    ② [美]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袁正清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③ 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基欧汉、奈:《权力与相互依赖》;Stephen Krasner, International Regimes(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美]罗们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世纪集团2006年版;[美]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编:《国际制度》,黄仁伟、蔡鹏鸿 等译,上海世纪集团2006年版;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等。
    ① [美]托马斯·谢林:《冲突的战略》,赵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② 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3页。
    ③ 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第4页。
    ④Stephen Krasner,International Regimes;马丁、西蒙斯编:《国际制度》;玛莎·费丽莫:《国际规范的动力与政治变革》,[美]彼得·卡赞斯坦等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95-332页;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等。
    ① Stephen Krasner, International Regimes(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1.
    ② 参见温特对建构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之间关系的评述、对“制度”的界定,以及尼古拉斯·奥努弗的规则建构主义、克拉托赫维尔的规范建构主义等对规则、规范的界定。亚历山大·温特:《无政府状态是由国家造就的: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英]詹姆斯·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194页;秦亚青主编:《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③ 苏长和:《解读(霸权之后)——基欧汉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自由制度主义》,[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世纪集团2006年版,第7页。相关总结另可参见:[美]约瑟夫·格里科、约翰·伊肯伯里:《国家权力与世界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王展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9-262页。
    ① 温特称为文化选择,具体参见:[美]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409-422页;另:[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苏长和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7-103、124页;[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秦亚青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299页。
    ② 对于行为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区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行为环境:客观的内外刺激——感觉,心理环境:主观的内部感知——知觉。参见:H.& M.Sprout,Man-Milieu Relationship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① 华尔兹对“结构选择”中竞争机制的概括、温特对身份形成中自然选择机制的概括、罗伯特·杰维斯等对国际战略互动中系统效应的概括本质上都属于这一机制,具体参见: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97-103、124页;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405-409页;[美]罗们特·杰维斯:《系统效应: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李少军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Mathias Albert, Lars-Erik Cederman, Alexander Wendt,eds.,New System Theory of World Politics, Palgrave Macmillan,2010.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丁韶彬:《大国对外援助:社会交换论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5、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方豪:《中西交通史》(上、下),岳麓书社1987年版。
    7、臯古平:《行为的动因》,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胡宗山:《国际政治学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胡宗山:《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1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科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2、金应忠、倪世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翻印1981年版。
    14、李爱华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李百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16、李景治、罗天虹等:《国际战略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李难编著:《行为与进化:人类和动植物行为的奥秘》,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18、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8、李少军:《国际关系学研究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1、李慎明、刘国平、王立强主编:《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基本原理》(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2、林定夷:《科学哲学: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方法论导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3、刘德斌主编:《东北亚史》,吉林出版社2006年版。
    24、林耀华主编:《原始社会史》,中华书局1984年版。
    25、康绍邦、宫力等:《国际战略新论》,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
    26、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秦亚青主编:《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30、秦亚青主编:《理性与国际合作: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31、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2、秦亚青等:《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
    33、秦亚青:《关系与过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文化建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4、秦治来编著:《国际政治学简明教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沈长云、张渭莲:《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7、史继忠:《地中海—世界文明的漩涡》,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
    38、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0、唐晓、杨帆:《政治科学基础》,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41、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2、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3、王伟光:《利益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4、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5、王逸舟主编:《中国国际关系研究(1995-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7、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8、徐长春:《国际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49、徐海山主编:《美洲历史》,线装书局2006年版。
    50、许嘉等:《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时事出版社2008年版。
    51、许嘉等:《“英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时事出版社2008年版。
    52、徐伟新:《新社会动力观》,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3、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4、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5、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6、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7、于宝林编著:《中华历史纪年总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58、于显洋:《组织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9、俞正梁等:《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0、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1、张季良主编:《国际关系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62、张鸣鸣:《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3、张铭、严强主编:《政治学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4、张镇寰:《实在与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5、赵敦华:《西方人学观念史》,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66、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8、中国非洲史研究会《非洲通史》编写组编:《非洲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69、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0、[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王正毅、冯怀信译,上海世纪集团2004年版。
    71、[英]爱德华·卡尔:《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青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72、[美]爱德华·托尔曼:《动物和人的目的性行为》,李维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74、[法]埃哈尔·费埃德伯格:《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张月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5、[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著:《世界历史中的国家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建构》,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6、[美]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孙耀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77、[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陈景彪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
    78、[美]保罗·肯尼迪编:《战争与和平的大战略》,时殷弘、李庆四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79、[美]本杰明·科恩:《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思想史》,杨毅、钟飞腾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
    80、[美]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马戎等译,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81、[美]彼得·卡岑斯坦编:《权力与财富之间》,陈刚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82、[美]彼得·卡赞斯坦编:《国家安全的文化:世界政治中的规范与认同》,宋伟、刘铁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3、[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讨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世纪集团2006年版。
    84、[美]布鲁斯·拉西特、哈维·斯塔尔:《世界政治》,王玉珍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85、[美]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魏洪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86、[美]大卫·鲍德温主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7、[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88、[法]蒂埃里·蒙布里亚尔:《行动与世界体系》,庄晨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9、[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0、[新西兰]菲利帕·梅因·史密斯:《新西兰史》,傅有强译,中国出版集团、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91、[美]戈登·克雷格、亚历山大·乔治:《武力与治国方略——我们时代的外交问题》,时殷弘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92、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储复耘译,王沪宁校,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93、[美]海伦·米尔纳:《利益、制度与信息: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曲博译,王正毅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
    94、[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昕等译,王缉思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5、[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96、[日]横山宁夫:《社会学概论》,毛良鸿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97、[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98、[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与政策》,曹佩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99、[美]加迪斯·戈德斯坦、罗伯特·基欧汉编:《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刘东国、于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0、[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101、[美]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周启朋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102、[美]卡伦·明斯特:《国际关系精要》,潘忠岐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103、[英]科尔巴奇:《政策》,张毅、韩志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4、[英]克里斯托弗·希尔:《变化中的对外政策政治》,唐小松、陈寒溪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105、[美]肯尼思·奥耶编:《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田野、辛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
    106、[美]肯尼思·华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倪世雄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107、[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苏长和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8、[美]肯尼思·汤普森:《国际思想大师——20世纪主要理论家与世界危机》,耿协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9、[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10、[美]莉萨·马于、贝思·西蒙斯编:《国际制度》,黄仁伟、蔡鹏鸿等译,上海世纪集团2006年版。
    111、[澳大利亚]琳达·维斯、约翰·霍布森:《国家与经济发展》,黄兆辉、廖志强译,黄玲校,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112、[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世纪集团2005年版。
    113、[奥地利]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的行为》(上、下),夏道平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
    114、[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吴坚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5、[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邓正来、乔娅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6、[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上海世纪集团2006年版。
    117、[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世纪集团2006年版。
    118、[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9、[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世纪集团2006年版。
    120、[美]罗伯特·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秦亚青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1、[美]罗伯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主编:《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姜鹏、董素华译,门洪华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2、[加拿大]罗伯特·杰克逊、[丹麦]乔格·索伦森:《国际关系学理论与方法》,吴勇、宋德星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3、[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秦亚青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124、[美]罗伯特·杰维斯:《系统效应: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李少军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125、[加拿大]罗伯特·考克斯:《生产、权力和世界秩序:社会力量在缔造历史中的作用》,林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126、[美]罗伯特·马克斯:《现代世界的起源——全球的、生态的述说》,夏继果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27、[美]罗杰·希尔斯曼等:《防务与外交决策中的政治》,曹大鹏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28、[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29、[美]玛格丽特·凯克、凯瑟琳·辛金克:《超越国界的行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韩召颖、孙颖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0、[德]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131、[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33、[美]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袁正清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4、[美]迈克尔·罗金斯等:《政治科学》,林震、王锋、范贤睿等译,宁骚校,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135、[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6、[法]米歇尔·克罗齐耶、埃哈尔·费埃德伯格:《行动者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张月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137、[美]莫顿·卡普兰:《国际政治的系统与过程》,薄智跃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138、[美]乔纳森·哈斯:《史前国家的演进》,罗林平等译,余灵灵校,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
    139、[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140、[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141、[美]斯蒂芬·沃尔特:《联盟的起源》,周不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下),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3、[美]斯坦利·霍夫曼:《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林伟成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44、[澳大利亚]斯图亚特·麦金泰尔:《澳大利亚简史》,潘兴明译,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 中心2009年版。
    145、[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146、[瑞典]汤姆·伯恩斯等:《结构主义视野;经济与社会的变迁》,周长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47、[英]提莫·邓恩、密切尔·考克斯、肯·布斯主编:《八十年危机:1919-1999年的国际关系》,周丕启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148、[挪威]托布约尔·克努成:《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余万里、何宗强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9、[美]托马斯·谢林:《冲突的战略》,赵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150、[美]威廉·奥尔森、戴维·麦克莱、弗雷德·桑德曼:《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王沿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51、[美]温都尔卡·库芭科娃、尼古拉斯·奥鲁夫、保罗·科维特主编:《建构世界中的国际关系》,肖锋译,张志洲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2、[日]星野昭吉编著:《变动中的世界政治——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沉思录》,刘小林、王乐理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153、[日]星野昭吉:《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与结构》,刘小林、梁云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54、[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下),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55、[美]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徐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56、[英]詹姆斯·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7、[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158、[美]詹姆斯·费斯勒、唐纳德·凯特尔:《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陈振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9、[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邓方译,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0、[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基欧汉编:《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刘东国、于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1、[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62、[挪威]伊弗·诺伊曼、[丹麦]奥勒韦·弗尔主编:《未来国际思想大师》,肖锋、石泉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3、[澳大利亚]约翰·伯顿:《全球冲突:国际危机的国内根源》,谭朝洁、马学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64、[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世纪集团2003年版。
    165、[美]约瑟夫·格里科、约翰·伊肯伯里:《国家权力与世界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王展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6、[美]约瑟夫·拉彼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与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67、[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世纪集团2005年版。
    168、[美]约瑟夫·斯特雷耶:《现代国家的起源》,华佳等译,王小卫校,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卜翔国:《主权国家的行为——从被解释变量到解释变量》,《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2、曹德军、陈金丽:《国际政治的关系网络理论:一项新的分析框架》,《欧洲研究》2011年第4期。
    3、陈宗权:《国际关系互动理论初探》,《国际观察》2008年第2期。
    4、丁韶彬:《国际政治理论中的无政府状态假设:不同流派的比较》,《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2期。
    5、高尚涛:《个人行为体与国际体系分析》,《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8期。
    6、胡宗山:《国际交互结构与国家对外行为——国际层次分析的新视域》,《江汉论坛》2005第11期。
    7、黄清吉:《国家能力基本理论研究》,《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4期。
    8、李巍、王勇:《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回落》,《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3期。
    9、聂军:《无政府状态与复合相互依赖》,《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0、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1、石斌:《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式探索”的几个基本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5期。
    12、斯蒂芬·沃尔特:《国际关系中理论与政策之问的关系》,刘丰译,刘永涛校,http://www.irchina.org/news/view.asp?id=1350。
    13、宋伟:《国际关系领域的理论、战略与政策》,《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3期。
    14、孙伟:《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体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15、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研究问题”及其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
    16、谭再文:《国际无政府状态的空洞及其无意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11期。
    17、王卓宇:《构建“中国学派”的观念困境:基于比较视野的分析》,《当代亚太》2012年第2 期。
    18、王义桅:《国际关系理论的人性》,《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4期。
    19、王逸舟:《学会在“理论岛”之间穿行》,《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7期。
    20、薛力:《国际关系的结构概念》,《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第3期。
    21、信强:《“无政府状态”证义》,《欧洲研究》2004年第3期。
    22、杨敏:《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与东亚三国集体结构的锻铸——关于现时代中、日、韩关系的一种社会学理论构想》,《河北学刊》2005年第2期。
    23、朱立群、聂文娟:《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向”》,《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8期。
    24、朱立群:《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实践解释模式》,《外交评论》2011年第1期。
    25、朱立群、聂文娟:《社会结构的实践演变模式——理解中国与国际体系互动的另一种思路》,《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1期。
    26、朱立群:《中国与国际体系:双向社会化的实践逻辑》,《外交评论》2012年第1期。
    27、资中筠:《理论创新从研究新问题中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3期。
    28、左希迎:《层次分析的反思与研究领域的拓展》,《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7期。
    1、Arthur Stein, Why Nations Cooperate:Circumstance and Choi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
    2、Barry Buzan, Charles Jones and Richard Little, The Logic of Anarchy:Neorealism to Structural Re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3、Charles Kegley,Jr.ed., Controversi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Colin Wight,eds., Agents, Structure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olitics as Ont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5、H.&M.Sprout,Man-Milieu Relationship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6、Glenn H. Snyder and Paul Diesing,Conflict Among Nations:Bargaining.Decision Making and System Structure in International Cris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
    7、Graham Allison and Philip Zelikow, Essence of Decision:Explain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Kenneth Boulding,The World as a Total System, Sage Publications Inc,1985.
    9、Mathias Albert, Lars-Erik Cederman, Alexander Wendt,eds.,New System Theory of World Politics, Palgrave Macmillan,2010.
    10、Michael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Nations,The Free Press,1990.
    11、Richard Rosecrance,Action and Reaction in World Politics:International systems in perspective, Little Brown,1963.
    12、Richard Snyder, H. W.Bruck and Burton Sapin,eds.,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Free Press of Glencoe,1962.
    13、Robert Jervis, Jack Snyder,eds.,Coping with Complex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Westview Press,1993.
    14、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S. Nye Jr., eds,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2.
    15、Robert 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Westview Press,1989.
    16、Stefano Guzzini and Anna Leander,eds.,Constructiv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lexander Wendt and His Critics, Routledge,2006.
    17、Stephen Krasner, International Regimes (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Steven Lobell,Norrin Ripsman and Jeffrey Taliaferro,eds.,Neoclassical Realism,the State.and Foreign Poli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19、Valerie Hudson,Foreign Policy Analysis: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Theory, 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7.
    20、Alexander Wendt,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1, No.3,1987.
    21、Alexander Wend,"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6, No.2,1992.
    22、Alexander Wendt, "Bridging the Theory/Meta-Theory Gap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17, No.4,1991.
    23、Alexander Wendt,"Levels of Analysis vs. Agents and Structures:Part Ⅲ",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18, No.2,1992.
    24、Andrew M. Scott, "The Logic of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21, No.3,1977.
    25、Benjamin Herborth,"Challenging Anarchy:Pragmatist Perspectives on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the Theory of Alexander Wendt", Paper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42.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in Los Angeles 21-25 February 2001, http://www.soz.uni-frankfurt.de/hellmann/mat/herborth_isa2003.pdf.
    26、Bruce Russett,"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 and Processes:The Internal vs. External Debate Revisited", in Ada W. Finifter, ed., Political Science.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1983.
    27、Colin Hay,"What Place for Ideas in the Structure-Agency Debate? Globalisation as a 'Process Without a Subject'", http://www.raggedclaws.com/criticalrealism/archive/cshay_wpisad.html.
    28、Colin Wight, "State Agency:Social Action without Human Activit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30, No.2,2004.
    29、David Dessler,"What's at Stake in the Agent-Structure Debat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3, No.3,1989.
    30、David Levy,"Chaos Theory and Strategy:Theory, Application,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5,1994.
    31、David Oven,"Reorient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On Pragmatism,Pluralism and Practical Reasoning", Millenniu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31, No.3,2002.
    32、Emanuel Adler,"The Spread of Security Communities:Communities of Practice, Self-Restraint, and NATO's Post Cold War Transform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Vol.14, No.2,2008.
    33、Ethan B. Kapstein,"Is Realism Dead? The Domestic Source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9, No.4,1995.
    34、Ewan Harrison, "Waltz, Kant and Systemic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8, No.1,2002.
    35、Gideon Rose,"Neoclassical Realism and Theories of Foreign Policy",World Politics,Vol.51, No.1,1998.
    36、Hidemi Suganami,"Agents,Structures,Narratives",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5,No.3,1999.
    37、Iver B. Neumann,"Returning Practice to the Linguistic Turn:The Case of Diplomacy", Millenniu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31, No.3,2002.
    38、John S. Dryzek,Margaret L. Clark,Garry McKenzie,"Subject and System in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3, No.3,1989.
    39、Jonathan Joseph,"Hegemony and the Structure-Agency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Scientific Realist Contributio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No.34,2008.
    40、Klaus Knorr and Sidney Verba,eds.,"The International System:Theoretical Essays", World Politics, Vol.14, No.1,1961.
    41、Kenneth N. Waltz,"Letter to the Edit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6, No.3,1982.
    42、Martin Hollis and Steve Smith,"Beware of Gurus:Structure and Ac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17, No.4,1991.
    43、Martin Hollis and Steve Smith,"Structure and Action:Further Comment",Rt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18, No.2,1992.
    44、Martin Hollis and Steve Smith,"Two Stories about Structure and Agenc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0, No.3,1994.
    45、Martin Hollis and Steve Smith," A Response:Why Epistemology Matters in International Theory"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2, No.1,1996.
    46、Michael Mastanduno, David A. Lake and G. John Ikenberry, "Toward a Realist Theory of State Acti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3, No.4,1989.
    47、Nitsan Chorev,"A Fluid Divide: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actors in US Trade Policy Formation",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Vol.14, No.4,2007.
    48、Peter Gourevitch,"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The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Domestic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2, No.4,1978.
    49、Peter A. Gourevitch,"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 Walter Carlsnaes, Thomas Risse and Beth A.Simmons,eds.,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AGE,2002.
    50、Richard Rosecrance,"Review:International Theory Revisite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5, No.4,1981.
    51、Richard Rosecrance,"Reply to Waltz",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6, No.3,1982.
    52、Robert Powell,"Anarch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The Neorealist-Neoliberal Debat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8, No.2,1994.
    53、Robert M. Cutler,"The Complex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Orders and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Transition,Interjournal Complex Systems", in Y. Bar-Yam and A. Minai,eds., Unifying Themes in Complex Systems, Westview Press,2004.
    54、Robert D. 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2, No.3,1988.
    55、Roxanne Lynn Doty,"Aporia:A Cri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atiqu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Vol.3, No.3,1997.
    56、Stanley Hoffmann,"International Systems and International Law",World Politics, Vol.14, No.1, 1961.
    57、Stephen M.Walt,"International Relations:One World,Many Theories", Foreign Policy,Vol.110, No.1,1998.
    58、Walter Carlsnaes,"The Agency-Structure Problem in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6, No.3,1992.
    59、Valerie M.Hudson,"Foreign Policy Analysis:Actor-Specific Theory and the Ground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No.1,2005.
    60、Viticent Pouliot,"The Logic of Practicality:A Theory of Practice of Security Communiti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62, No.2,2008.
    61、Vivienne Jabri and Stephen Chan,"The Ontologist Always Rings Twice:Two More Stories about Structure and Agency in Reply to Hollis and Smith",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2, No. 1,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