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前汉语颜色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词汇场的历史演变研究是建立完整的汉语词汇史的重要内容。颜色词是从词义角度划分出的一大词汇类聚,这个词汇类聚所具有的封闭性使得对其进行尽可能的穷尽性研究成为可能。将隋前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时期(以东汉为界),研究隋前汉语颜色词场的历史演变,并描写这一时期汉语颜色词的语义聚合和组合关系,是建立完整的汉语颜色词发展史的基础,也是建立完整的汉语词汇史的基础,同时还是探讨相关词汇现象和规律的一个重要平台。
     隋前颜色词系统主要由赤、黑、白、青、黄五大色彩范畴的语词组成。从上古到中古,五大颜色词场的单音词总体上是稳定的,主要表现为中古承用了上古的大部分单音词,且大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词。从上古到中古,五大颜色词场的复音语词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复音语词在数量上激增,共有的成员所占比重不大。总体看来,复音颜色语词的构词以并列式和偏正式为主。通过对隋前五大颜色词场的语义聚合分析,可将各色范畴的颜色语词划分为不同的语义类聚,还可观察到某一色彩义与别的语义结合的倾向性,主要是与邻近色彩义和伴随特征义的结合。这种结合既有单音词的形式,也有复音词的形式,前者被结合的语义隐藏不露,后者被结合的语义表现为现实的语形。
     通过对上古和中古各色彩范畴的主要单音词与六大语义类别的对象搭配情况的观察,可了解同一词场的主要成员在搭配对象上的异同。共同之处体现了各成员意义同一性的一面,不同之处多是因为各成员在色彩上具有细微差别以及色彩义的来源不同。如“缟”本指白色生绢,后色彩义与名物义脱离,表抽象的白色,受其色彩最初所附名物的限制一般只修饰织物类对象,而几乎没有在其他语义域发展搭配对象。又如“骍”、“骊”主要搭配动物类对象则是因为这两词最初分别指红色的马和黑色的马。
     我们还可从使用频率及搭配对象观察某些颜色词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而这两个方面往往是相互说明、相互印证的。最为明显的是中古“红”在使用频率、搭配范围、构词能力等方面都体现出取代“赤”的强劲势头。另如伴随“纁”、“苍”、“玄”、“缁”在中古地位的下降,其搭配对象一般都是承用上古的而没有新的发展;伴随“绛”、“绿”、“黑”、“皂”等词在中古地位的提升,搭配范围都有很大发展。
     综合考虑颜色词的使用频率、构词能力、搭配范围等因素,我们认为上古赤、黑、白、青、黄五大颜色词场的基本颜色词分别是“赤”、“玄、黑”、“白”、“青”和“黄”;中古这五大颜色词场的基本颜色词分别是“赤”、“黑”、“白”、“青”、“黄”。可见,黑类词场的基本词从“玄、黑”两个变成了一个。另外,赤类词场“红”有替代“赤”的趋势,青类词场“绿”有替代“青”的趋势。
     上古色彩与名物常融合于一个单音词中,到了中古时期,不少色物词的色彩义从原词溢出,以颜色词的形式附加于原词之前,产生了一批“颜色词+原词”的语词。这主要是由于原词色彩义的磨灭和原义的泛化,为了表义的准确完足而促使色彩义溢出;另外,也有字形、修辞、认知等方面的原因。中古色物词中色彩义的溢出是中古词汇“从隐含到呈现”变化现象中的一个类别,是符合汉语词汇发展总体趋势的。
     受先民形象性思维的影响,色彩成为名物命名中很重要的一种特征理据。上古以色名物主要表现为一系列以色彩义为语源义的单音节同源名物词。从中古开始,以色名物主要表现为以颜色词为参构语素的复音复合词,其中的颜色词起分类界定的作用;另外颜色词的借代用法也可实现对事物的命名。我们可利用转喻和隐喻两大思维模式来解释这两种命名方式的认知机制。
     通过对30个常用单音颜色词词义演变模式的梳理,我们发现在隐喻和转喻思维的作用下,30个常用单音颜色词从色彩义出发,引申出分属八大范畴的195个义项,各范畴的意义与色彩意义之间有或远或近的语义关联,在此基础上以家族相似性为特征构成了颜色词的词义系统。
     某些辞书在颜色词收词、释义方面存有一些疏误,多是因为对颜色词的复音化进程、颜色词的模糊性、颜色词的文化特性等情况认识不足造成的。颜色词辞书释义问题的探讨有助于促进相关辞书的完善。
The historic evolution research of vocabulary field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for establishing complete Chinese vocabulary history. The color term is a big divided part of vocabulary gathering from the acceptation angle which has some abjuration with a limited research possibility. With the Pre-Sui dynasty divided into ancient times and mediaeval times(based on the Dong-han times), researching on pre-Sui Chinese color terms’historic evolution and describing its acceptation gathering and combinative relationship is the base of establishing a complete Chinese color terms history and Chinese vocabulary history, and also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discovering interrelated vocabulary phenomena and regulations.
     The pre-Sui color terms system mainly comprises five categories of phraseologies: red, black, white, cyan, and yellow. From ancient to mediaeval times the system’s single syllabic words are generally steady with exhibition of a large quantity in common and highly frequent usage rate. Meanwhile, the system’s complex tone phraseologies change greatly in rapid quantity increase and a relatively low proportion in common, which generally speaking, have the formation models of apposition and affixation.
     Through the previous analysis all these five categorized color terms can be divided into diverse acceptation accumulations in addition to the tendency observ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one certain color term acceptation and other one, especially the adjacent color term and accompanied diagnostic one. This combination has the forms of single syllabic words and complex tone words, in which the former has a hidden combined acceptation, while the latter showcases the realistic shell.
     Through observation on the objective arrangement situations of all main single syllabic words and six categorized terms we can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in arrangement objectives of main members within the same term field. The common point represents the side of identical acceptation within members, while the different is due to minute difference and diverse origins among one another. Take this word“缟’’as an example, which originally means white raw silk. But later it only means abstract whiteness after separation of the color acceptation from the objective meaning. Restrained by its acceptation origin and modifying only the fabric objects it develops no arrangement ones in other terms fields. As for this word“骍’’, which originally means the red horse, it is used to modify animals when developing the abstract red acceptation. So is the word“骊’’.
     We can also observe some color terms’evolution from ancient times into mediaeval times in terms of usage frequency and arrangement objects which can explain and corroborate each other. The most obvious example is that the term“红’’showcases the prominent tendency to replace the word“赤’’in terms of usage frequency, arrangement ranges, and word-building capabilities. With the declining status of such words like“纁’’,“苍’’,“玄’’and“缁’’, they develop no new arrangement objectives in succession to ancient ones. With the ascending status of such words like“绛’’,“绿’’,“黑’’and“皂’’, the arrangement range of these words develop greatl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of color terms’usage frequency, word-building capabilities and arrangement ranges, we think that the five-color terms group including“赤’’,“黑’’,“白’’,“青’’and“黄’’has a basic color terms of“赤’’,“玄,黑’’,“白’’,“青’’and“黄’’in ancient times, while they are“赤’’,“黑’’,“白’’,“青’’and“黄’’in mediaeval times. It’s easy to see that the black categorized terms“玄’’and“黑’’change from two into only one, the“红’’has the tendency to replace the“赤’’for the red terms, and“绿’’to replace“青’’for the cyan ones.
     Colors and nominal objects usually have a fusion form in ancient times and a batch of phraseologies take place in mediaeval times consisting of color terms plus original word with color acceptation having spillage over the original word due to the latter’s wearing away and expansion for accurate expression or because of word shapes, rhetoric and perceptions. The mediaeval times vocabulary develop from enfolding into unfolding with color terms’acceptation spillage as its one sort, which conform to the general Chinese vocabulary developmental tendency.
     Nominal objects are denominated on the basis of colors impacted upon ancestors’visualizing thoughts, which is represented in a series of same-origin single syllabic nominal terms with colors’meanings showcasing the derivations in ancient times, while in mediaeval times which is represented in the complex tone terms with color terms as the constitutional elements functioning as delimita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or by means of metonymy. We can explain the two methods’cognitive mechanisms utilizing the intellective modes of metonymy and metaphor.
     Through the pectination over the acceptations evolution modes of mostly used 30 single syllabic color terms we discover that featuring the family similarities, the color terms acceptation system is formed by means of metonymy and metaphor, which is based on different far or near meaning correlations between categorized acceptations and original color acceptations with derivations of 195 items which belong to eight categories.
     There are some dictionaries having neglects in color terms’gleanings and explanations mostly due to lack of knowledge in color terms’complication processes, haziness, and cultural specialities. The discovery in the problems of color terms’paraphrases can boost the related dictionaries’consummation.
引文
3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7页。
    1蒋绍愚:《两次分离——再谈词汇系统及其变化》,《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
    2参见汪维辉:《撰写〈汉语100词基本词简史〉的若干问题》,“汉语词汇学首届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五届全国研讨会”(武汉大学,2004年4月)会议论文
    3据黄先生本人告知。
    4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414页。
    5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67页。
    6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7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年,240页、252页。
    8四川大学送往导师处的评审论文,未署名。
    1叶军:《再议“物色词”——从上古“白”色词群谈起》,《汉字文化》,2007年第4期。
    2张清常:《汉语的颜色词(大纲)》,《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3期。
    3见cnki,未提供所载之处的信息。
    4见cnki,未提供所载之处的信息。
    1该图引自符淮青译述:《基本颜色词,其普遍性和发展》,《国外语言学》,1981年第1期。
    1刘丹青:《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数量及序列》,《南京师大学报》,1990年第3期。
    2李红印:《汉语色彩范畴的词汇化过程》,《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二)》,商务印书馆,2004年。
    1黄金贵:《古代文化词语考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4页。
    1张清常:《汉语的颜色词(大纲)》,《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3期。
    1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2符淮青:《汉语表“红”的颜色词群分析》,《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
    3张清常:《汉语的颜色词(大纲)》,《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3期。
    4转引自李红印:《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商务印书馆,2007年,42页。
    5详见张永言:《上古汉语的“五色之名”》,张永言《语文学论集》,语文出版社,1984年;解海江:《汉语编码度研究》,厦门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徐朝华:《上古汉语颜色词简论》,《语言研究论丛》1999年;符淮青:《汉语表“红”的颜色词群分析》,《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2004年。
    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6年,118页。
    2同上,128页。
    3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207页。
    1参看李红印:《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商务印书馆,2007年,21—27页,37—38页。
    2王福祥、刘润清:《我国语言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外语界的研究》,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3期。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年,55页。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年,58页。
    5关于转喻与隐喻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可参看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年,96—119页;束定芳《隐喻和换喻的差别与联系》,《外国语》,2004年第3期;杨波、张辉《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模式、分析与应用》,《外语研究》,2008年第5期;刘正光《论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现代外语》,2002年第1期;陆俭明《隐喻、转喻散议》,《外国语》,2009年第1期;等等。
    1陈平:《现代语言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实施》,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3页。
    1蒋先生举的例子里,当“揖”变为“作揖”时,“作揖”的“揖”已具有名词性,所以表面上是一样的符号实质上并不一样。
    2John I.Saeed: Seman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245—249页。
    3洪堡特:《论汉语的语法结构》,《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4徐通锵:《编码机制的调整和汉语语汇系统的发展》,《语言研究》2001年第1期。
    5张清常:《汉语的颜色词(大纲)》,《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3期。
    
    1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27页。
    2转引自张博:《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法》,商务印书馆,2003年,117页。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119页。
    2实线箭头表示直接引申类型,虚线箭头表示间接引申类型。
    3参看程裕祯:《中国文化中的颜色迷信》,《山西师大学报》,1992年第2期。
    1程裕祯:《中国文化中的颜色迷信》,《山西师大学报》,1992年第2期。
    2许嘉璐:《论“同步引申”》,《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
    3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82—87页。
    4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82页。
    1张清常:《汉语的颜色词(大纲)》,《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3期。
    2尹泳龙:《中国颜色名称》,地质出版社,1997年,16页。
    1(法)麦里筱:《汉语颜色类词的产生》,《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4期。
    1.《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7年。
    3.《尔雅义疏》,(清)郝懿行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4.《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中华书局,1983年。
    5.《方言笺疏》,(清)钱绎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6.《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撰,上海书店,1994年。
    7.《广雅疏证》,(清)王念孙着,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
    8.《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
    9.《汉语大字典》(缩印本),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年。
    10.《汉字古音手册》,郭锡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11.《集韵》,(宋)丁度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2.《经义述闻》,(清)王引之,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本,2000年。
    13.《说文解字》,(汉)许慎,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年。
    14.《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15.《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中华书局,1936年。
    16.《宋本广韵》,(宋)陈彭年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17.《小尔雅集释》,迟铎集释,中华书局,2008年。
    18.《宋本玉篇》,(梁)顾野王撰,(宋)陈彭年等重修,中国书店影印本,1983年。
    1.蔡镜浩《汉语史札记》,百家出版社,2001年。
    2.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3.曹炜《现代汉语词义学》,学林出版社,2001年。
    4.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5.陈平《现代语言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实施》,重庆出版社,1991年。
    6.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7.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8.程湘清主编《先秦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9.程湘清主编《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10.董为光《汉语词义发展基本类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年。
    12.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3.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年。
    14.符淮青《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论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
    15.高守纲《古汉语词义通论》,语文出版社,1994年。
    16.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17.郭珑《〈文选·赋〉联绵词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
    18.韩陈其《汉语羡余现象研究》,齐鲁书社,2001年。
    19.洪诚《训诂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
    20.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1.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考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22.黄金贵《古代文化词语考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
    23.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4.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25.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26.蒋绍愚《蒋绍愚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27.蒋绍愚《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
    28.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29.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
    30.李红印《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商务印书馆,2007年。
    31.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
    32.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
    33.刘云泉《语言的色彩美》,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
    34.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35.潘允中《汉语词汇史概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36.色彩学编写组《色彩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
    37.石安石《语义研究》,语文出版社,1994年。
    38.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39.史存直《汉语词汇史纲要》,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年。
    40.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41.宋永培《古汉语词义系统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
    42.苏宝荣《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商务印书馆,2000年。
    43.苏新春《汉语词义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44.苏新春、苏宝荣编《词汇学与应用(二)》,商务印书馆,2004年。
    45.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商务印书馆,2001年。
    46.王力《汉语史稿》,商务印书馆,1980年。
    47.王力《汉语词汇史》,《王力文集》第11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48.王力《同源字典》,《王力文集》第8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49.王凤阳《古辞辩》,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50.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51.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重庆出版社,2005年。
    52.王云路《词汇训诂论稿》,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3年。
    53.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54.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
    55.向熹《简明汉语史》(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56.徐朝华《上古汉语词汇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
    57.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
    58.徐通锵《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59.徐通锵《汉语结构的基本原理—字本位和语言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
    60.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6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62.叶鸿盘《颜色科学》,轻工业出版社,1988年。
    63.殷寄明《语源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64.尹泳龙《中国颜色名称》,地质出版社,1997年。
    65.张联荣《古汉语词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6.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
    67.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
    68.张诒三《词语搭配变化研究》,齐鲁书社,2005年。
    6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年。
    70.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
    71.周荐《汉语词汇研究史纲》,语文出版社,1995年。
    72.周荐、杨世铁《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73.朱庆之《佛典与中古词汇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
    74. (英)杰弗里·利奇,李瑞华等译,《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1年。
    75.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6年。
    76. (美)E·拉兹格,闵家胤译,《用系统的观点看世界》,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77. (苏)列维-布留尔,丁由译,《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30年。
    78. John I.Saeed.Seman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蔡英杰《白、佰、魄、柏、舶同源说》,《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
    2.常敬宇《汉语词汇的网络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3.陈白夜《“白日”与“红日”》,《中国语文》,1981年第4期。
    4.陈建初《试论汉语颜色词(赤义类)的同源分化》,《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3期。
    5.陈家旭、秦蕾《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范畴化及隐喻化认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6.程裕祯《中国文化中的颜色迷信》,《山西师大学报》,1992年第2期。
    7.范晓民、崔希亮《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5期。
    8.崔凤娟《颜色词的认知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9.符淮青译述《基本颜色词,其普遍性和发展》,《国外语言学》,1981年第1期。
    10.符淮青《汉语表“红”的颜色词群分析》,《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
    11.贺振江《走进传统文化的迷宫——简论“苍黄”之用典》,《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2期。
    12.胡朴安《从文字学上考见古代辨色本能与染色技术》,《学林》,1941年第3期。
    13.胡敕瑞《从隐含到呈现(上)——试论中古汉语词汇的一个本质变化》,《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一辑,2005年。
    14.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现代外语》,1997年第4期。
    15.蒋绍愚《两次分类——再谈词汇系统及其变化》,《中国语文》,第5期。
    16.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四期。
    17.李爱华《隐喻机制下多义词的义项间联系及其词典表证方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8.刘丹青《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数量及序列》,《南京师大学报》,1990年第3期。
    19.刘浩明、张积家、刘丽虹《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1期。
    20.刘兴均《“名物”的定义与名物词的确定》,《西南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21.刘兴均《〈周礼〉双音节名物词词源义探求举隅》,《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2002年第4期。
    22.刘正光《论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现代外语》,2002年第1期。
    23.李红印《颜色词的收词、释义和词性标注》,《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第2期。
    24.李红印《汉语色彩范畴的词汇化过程》,《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二)》,商务印书馆,2004年。
    25.李尧《汉语颜色词的产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1期。
    26.李燕《汉语基本颜色词之认知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7.林秀君《汉民族色彩崇拜意识与色彩词的的等级观念浅探》,《汕头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8.龙又珍《语言羡余信息的性质、特点、分类及应用》,《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29.陆俭明《隐喻、转喻散议》,《外国语》,2009年第1期。
    30.刘兴均《“名物”的定义与名物词的确定》,《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31.潘先军《汉语双音词羡余现象分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2.彭利贞《论语义成分的溢出与隐入》,《语言科学》,2004年第5期。
    33.彭宣维《认知发展、隐喻映射与词义范畴的延伸——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形成的认知机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4.邵敬敏周芍《语义特征的界定与提取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
    35.沈家煊《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1999年第1期。
    36.石毓智《〈女人,火,危险事物——范畴揭示了思维的什么奥秘〉评介》,《国外语言学》1995年第2期。
    37.宋亚云《古汉语词义衍生途径新说综论》,《语言研究》,2005年第1期。
    38.宋永培《对〈说文段注〉有关“引申的系统性”论述的整理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2期。
    39.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
    40.束定芳《隐喻和焕喻的差别与联系》,《外国语》,2004年第3期。
    41.王福祥、刘润清,《我国语言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3期。
    42.王宁《汉语词源的探求与阐释》,《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43.王宁、黄易青《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论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44.王龙方《从“红日”与“白日”说开去》,《江苏教育》,1999年第6期。
    45.王强《中国古代名物学初论》,《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46.汪维辉《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若干问题》,《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第1期。
    47.汪维辉《撰写〈汉语100词基本词简史〉的若干问题》,“汉语词汇学首届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五届全国研讨会”会议论文(武汉大学,2004年4月)。
    48.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2期。
    49.吴世雄、陈维振、苏毅林《颜色词语义模糊性原型描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50.伍铁平《论颜色词及其模糊性质》,《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2期。
    51.伍铁平《论词义、词的客观所指和构词理据——语义学中命名理论的一章》,《现代外语》,1994年第1期。
    5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综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53.吴玉璋《从历时和共时对比的角度看颜色词的模糊性》,《外国语》,1988年第5期,。
    54.许嘉璐《说“正色”——〈说文〉颜色词考察》,《古汉语研究》,1994年增刊。
    55.谢耀基《香港话语的颜色词》,《方言》,2000年第1期。
    56.徐坤银吴海平《也谈颜色词的隐喻与转喻》,《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18期。
    57.徐朝华《析“青”作为颜色词的内涵及其演变》,《南开学刊》,1988年第6期。
    58.徐朝华《上古汉语颜色词简论》,《语言研究论丛》,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
    59.徐通锵《编码机制的调整和汉语语汇系统的发展》,《语言研究》,2001年第1期。
    60.徐玉如《古代诗词与色彩词》,《修辞学习》,1997年第4期。
    61.杨波、张辉《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模式、分析与应用》,《外语研究》,2008年第5期。
    62.杨端志《中国尚黄文化及‘黄’词族的历史考察》,《民俗研究》,2003年第2期。
    63.杨林《色彩语码的文化含义阐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8期。
    64.叶军《论色彩词中的特殊成员——物色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65.叶军《从色彩词的规范谈规范化工作中的语用原则》,《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二)》,商务印书馆,2004年。
    66.叶军《再议“物色词”——从上古“白”色词群谈起》,《汉字文化》,2007年第4期。
    67.姚小平《古代汉民族的颜色观念》,《百科知识》,1985年第6期。
    68.姚小平《基本颜色词理论述评——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期。
    69.杨永林《色彩语码研究——进化论与相对论之争》,《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5期。
    70.闫亚平《外来文化对词语象征义的影响——以颜色词黄红绿为例》,《修辞学习》,2005年第5期。
    71.张金生《我国色彩语码认知研究的一次突破——评杨永林的两本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72.张清常《汉语的颜色词(大纲)》,《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3期。
    73.张万有汪化云《也谈“白日”与“红日”》,《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74.张旺熹《色彩词语联想意义初论》,《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8期。
    75.张永言《上古汉语的“五色之名”》,张永言《语文学论集》,语文出版社,1984。
    76.詹卫东《确立语义范畴的原则及语义范畴的相对性》,《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2期。
    77.张博《词的相应分化与义分同族词系列》,《古汉语研究》,1999年第2期。
    78.张博《组合同化:词义衍生的一种途径》,《中国语文》,1999年第2期。
    79.张福德《谈词义引申中的义素遗传和突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80.张京菁《隐喻在词汇系统发展中的作用》,《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81.张联荣《词义引申中的遗传义素》,《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82.张联荣《论词的核心义》,《语文研究》,1995年第3期。
    83.张志毅《词位的语义结构》,《鲁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84.赵红梅《“红”对“赤”的替换及其原因》,《云梦学刊》,2004年第9期。
    85.赵红梅《义位组合中的羡余》,《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6期。
    86.赵红梅、程志兵《〈尔雅·释木〉名物词理据研究》,《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87.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3期。
    88.赵艳芳、周红《语义范畴与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郑州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8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一)》《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90.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91.赵艳芳《认知的发展与隐喻》,《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10期。
    9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及形成过程》,《外国语》,2000年第1期。
    93.周光庆《汉语命名造词的哲学意蕴》,《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1期。
    94.周光庆《汉语词汇研究的认知学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95.周国光《语义的缠绕和词汇体系的必然性》,《南京师大学报》,2002年第3期。
    96.周国光《语义场的结构和类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97.周建设《亚里士多德的语义理论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98. (法)麦里筱《汉语颜色类词的产生》,《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4期。
    99. (韩)金福年《不同性别表达者选用汉语颜色词的差异》,《修辞学习》,2004年第1期。
    100. (德)洪堡特《论汉语的语法结构》,《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姚小平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龙丹《汉语“颜色类”核心词研究》(硕士论文),2005年。
    2.谭宏娇《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博士论文),2004年。
    3.王洪涌《先秦两汉商业词汇——语义系统研究》(博士论文) 2006年。
    4.解海江《汉语编码度研究》(博士论文),2004年。
    5.佚名《汉语商贸词汇研究》(博士论文),2009年。
    6.赵倩《汉语人体名词词义演变规律及认知动因》(博士论文),2007年。
    1.《周易》,《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2.《尚书》,《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3.《诗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4.《论语》,《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5.《墨子》,《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06年。
    6.《左传》,《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7.《庄子》,《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06年。
    8.《孟子》,《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9.《仪礼》,《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10.《周礼》,《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11.《荀子》,《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06年。
    12.《韩非子》,《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06年。
    13.《礼记》,《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14.《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著,(汉)高诱注,(清)毕元校,《〈十大古典哲学名著〉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5.《楚辞补注》,(宋)洪兴祖撰,中华书局,1983年。
    16.《淮南子》,(西汉)刘安著,《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06年。
    17.《说苑》,(西汉)刘向撰,《诸子百家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8.《史记》,(西汉)司马迁撰,顾颉刚等校点,中华书局排印本,1973年。
    19.《尔雅》,《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20.《汉书》,(东汉)班固撰,西北大学历史系标点,中华书局排印本,1972年。
    21.《后汉书》,(刘宋)范晔著,中华书局排印本,1972年。
    22.《三国志》,(晋)陈寿撰,(刘宋)裴松之注,陈乃干校点,中华书局排印本,1972年。
    23.《宋书》,(粱)沈约撰,王仲荦点校,中华书局排印本,1972年。
    24.《南齐书》,(粱)萧子显撰,王仲荦点校,中华书局排印本,1972年。
    25.《魏书》,(北齐)魏收撰,唐长孺点校,中华书局排印本,1972年。
    26.《洛阳伽蓝记校注》,(北魏)杨衒之撰,范祥雍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27.《论衡》,(东汉)王充撰,《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06年。
    28.《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着,缪启愉校释,农业出版社,1982年。
    29.《世说新语笺疏》,(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
    30.《搜神记》,(晋)干宝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3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中、下),逯钦立辑校本,中华书局,1983年。
    32.《〈太平经〉正读》,俞理明著,巴蜀书社,2001年。
    33.《六度集经》,(三国·吴)康僧会译,《中华大藏经》第18册,中华书局,1986年。
    34.《生经》,(西晋)竺法护译,《中华大藏经》第34册,中华书局,1988年。
    35.《普曜经》,(西晋)竺法护译,《中华大藏经》第15册,中华书局,1985年。
    36.《撰集百缘经》,(三国·吴)支谦译,《中华大藏经》第50册,中华书局,1992年。
    37.《贤愚经》,(元魏)慧觉等译,《中华大藏经》第51册,中华书局,1992年。
    38.《杂宝藏经》,(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中华大藏经》第51册,中华书局,1992年。
    39.《百喻经》,(南齐)求那毗地译,《中华大藏经》第51册,中华书局,1992年。
    1.《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晋)葛洪撰,王明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
    2.《抱朴子外篇校笺》,(晋)葛洪撰,杨明照校笺,中华书局,1991年版。
    3.《本草纲目》,(名)李时珍,张绍棠重订,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九年(1930年)。
    4.《博物志》,(晋)张华撰,(宋)周日用等注,《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5.《大戴礼记解诂》,(清)王聘珍,中华书局,1989年。
    6.《丹铅续录》,(明)杨慎,《笔记小说大观》第13编,台北新兴书局有限公司,民国七十二年(1983年)。
    7.《古今注》,(晋)崔豹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8.《管子校释》,颜昌峣校释,岳麓书社,1996年。
    9.《国语集解》,(清)徐元诰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
    10.《急就篇》,(汉)史游撰,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11.《孔丛子》,(汉)孔鲋撰,《诸子百家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2.《孔子家语》,(魏)王肃注,《诸子百家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3.《梁书》,(唐)姚思廉著,中华书局,1973年。
    14.《穆天子传》,佚名撰,(晋)郭璞注,《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5.《清史稿》,(清)赵尔巽等撰,中华书局,1976年。
    16.《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
    17.《全唐诗》,(清)彭定求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8.《素问注释汇粹》(上、下册),程士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
    19.《山海经笺疏》,(清)郝懿行著,巴蜀书社,1985年。
    20.《太平广记》,(宋)李昉等编,中华书局,1961年。
    21.《太平御览》,(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
    22.《太玄经》,(西汉)扬雄撰,《诸子百家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3.《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中华书局影印本,1977年。
    24.《文心雕龙注释》,(梁)刘勰著,周振甫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5.《西京杂记》,(汉)刘歆撰,(晋)葛洪集,《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26.《一切经音义》,(唐)释慧琳撰,《中华大藏经》第57—59册,中华书局,1993年。
    27.《幽明录》,(南朝·宋)刘义庆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