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文献学及其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献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记录;文献学是人们围绕文献展开的科学研究。周秦时期人们在长期的文献活动中,形成了基本的文献观和方法论,文献学因此萌生。文献学在汉代成为专学,它以周秦遗产为资本、从时代土壤汲取养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学者的倾心研习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自觉而形成为学术思想理论。汉代文献学以校雠学、经学、辨伪学为主要学术形式,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多闻阙疑,无徵不信”、“崇广道艺,融会和合”为主要理论内容。汉代文献学主张积极入世、追求经世致用,并受时代思潮的影响,显示出与“大一统”、“天人感应”相呼应的思想特征,同时。汉代文献学思想的最大时代缺陷,是对政治的屈从。汉代文献学及其思想确定了中国文献学的基础和发展路向,在学术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Literary documents are the records of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s of the human society, and the documentation science refers to scientific studies on these documents. Basic documentation concepts and methodology took their origins from the documentation activities throughout the Zhou-Qin period, and gave birth to the documentation science. In the Han Dynasty, the documentation science became a specialty science based on heritages from the Zhou-Qin period and drawing nutrients from the era. It achieved substantial development due to the strong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hard studies by scholars, and created a self-disciplined academic ideology and related theories. The documentation science in the Han Dynasty took the forms of Jiao Chou (校雠学)、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经学) and Literature Discrimination (辨伪学), and used various academic approaches such as "categorize documents to trace the sources of different sciences"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justify by consulting all references and keep unanswered qu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多闻阙疑,无徵不信) and "promote and consolidate various sciences" (崇广道艺,融会和合). Influenced by the cultural climate of the era, the documentation science in Han Dynasty also features such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s "great unification"(大一统)" and "correspondence between man and universe" (天人感应). In the meanwhile, it encourages people to play active roles in the national affairs and serve the ruling class. The biggest defect of the documentation science in Han Dynasty is its submission to politics. The documentation science in Han Dynasty and its ideology provided the basis and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cumentation science in China, and exerted a far reaching influence in the academic history.
引文
1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下文引《论语》版本同。
    2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下文引《礼记》版本同。
    3 《论语·八佾》何注引郑注。
    4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下文引《说文》版本同。
    5 清·阮元:《清经解》,第四册,第33、82页,上海书店,1988年。
    6 刘师培:《文献解》,《刘师培全集》第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
    7 张富祥:《宋代文献学研究》,第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8 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下文引《诗经》版本同。
    9 上海师大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吴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下文引《国语》版本同。
    10 《国语·周语》。
    11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下文引《左传》版本同。
    12 。
    13 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第85页,岳麓书社,1988年。
    14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第92页,中华书局,1990年。
    15 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五《八佾上》,第1册,第164页,中华书局,1990年。
    16 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五《八佾上》,第1册,第164页。
    17 《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下文引《史记》版本同。
    18 据目前材料,自汉至唐“文献”于谥号之外不见他用。
    19 。
    20 宋·周必大:《文忠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 宋·吕祖谦:《东莱集》,卷8,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 宋·文天祥:《文山集》,卷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 宋·谢枋得:《叠山集》,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 有学者提到金代耶律楚材之父耶律履 (《金史》作移刺履)有《文献公集》15卷传世,且耶律履生卒年钧早于马端临。但此“文献”实为耶律履的谥号。见元·脱脱等:《金史》卷95《移刺履传》,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
    25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第1册,第3页,中华书局,1972年。
    26 元·杨维祯:《东维子文集》,卷5。《四部丛刊》初编本。
    27 元·脱脱等:《明史》卷98《艺文志三》,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
    28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485《朱筠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29 张元济:《四部丛刊征启》,《四部丛刊书录》卷首。
    30 尚克聪:《文献概念的演变及其科学定义》,《情报学刊》,1983年第2期。
    31 邵胜定:《说文献》,《文献》,1985年第4期。
    32 朱建亮:《论文献观》,《图书情报工作》,1986年第6期。
    33 周文俊主编:《图书馆学情报学辞典》,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34 谢灼华:《关于文献定义的哲学思考》,《图书情报论坛》,1993年第3期。
    35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第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6 国家标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
    37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18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
    38 郑鹤声、郑鹤春撰,郑一奇导读:《中国文献学概要》,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9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05~106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
    40 张君炎:《中国文学文献学》,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41 彭斐章、谢灼华:《目录文献学论文选》,第9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42 贺修铭:《文献生产的社会化及其管理》,第1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43 袁翰青:《现代文献工作的基本概念》,《图书馆》1964年第2期。
    44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国学季刊》第1卷1号,1923年1月。
    45 周彦文:《中国文献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
    46 南梁·皇侃:《论语义疏》,第234页,四部要籍注疏丛刊,中华书局,1998年。
    47 宋·戴栩:《浣川集》,卷8,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8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618引《别录》,中华书局,1960年。原引“书”作“析”,据《文选·魏都赋》李善注改。李注:“《风俗通》曰:按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
    49 明·宋濂:《文宪集》,卷2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0 明·俞汝楫:《礼部制稿》,卷51,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1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第4页,中州画社,1982年。
    52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第4页。
    55 张立文主编:《中国学术通史》,总序,第7~9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
    56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卷,第31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57 冯浩菲:《我国文献学的现状及历史文献学的定位》,《学术界》2000年第4期。
    58 中州画社出版社初版于 1982年。
    59 齐鲁书社初版于 1982年。
    60 重庆出版社初版于 1990年。
    61 武汉大学出版社初版于 1993年。
    62 中华书局初版于 1994年。
    63 杭州大学出版社初版于 1997年。
    64 武汉大学出版社初版于 1992年。
    65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初版于 2000年。
    66 中华书局初版于 2001年。
    67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初版于 2003年。
    68 福建人民出版社初版于 2005年。
    69 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于 2005年。
    70 黄山书社初版于 2006年。
    74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第8页,商务印书馆,1959年。
    75 《庄子·马蹄》。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下引《庄子》版本同。
    76 童恩正:《文化人类学》,第123页,商务印书馆,1991年。
    77 详见陶阳等著:《中国创世神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78 李近春:《浅谈纳西族史诗〈创世纪〉》,《民族学研究》第六辑,1985年
    79 《少数民族文字的进一步发展》,《光明日报》1955年12月16日3版。
    80 刘志成主编:《汉字学》,第29页,天地出版社,2002年。
    81 陈兆复:《中国岩画发现史》,第37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82 《光明日报》,1993年8月21日。
    8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非洲通史》,第1卷,第425页,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84年。
    84 《公羊传》隐公四年何休注。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下文引《公羊传》版本同。
    85 何介钧:《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研讨会纪要》,《考古》1996年第2期。
    86 陈来:《中国古代巫 文化及其特质》,《陈来自选集》,第14页,广西师大出版社,1997年。
    87 吴锐:《中国思想的起源》,第一卷,第182页,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
    88 黄绍箕:《中国教育史》,卷四,清光绪二十八年本。
    89 《国语·吴语》。
    90 《史记》卷47《孔子世家》。
    91 《淮南子·本经训》。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
    92 王志俊:《关中仰韶文化刻划符号综述》,《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王蕴智:《史 前陶器符号的发现与汉字起源的探索》,《华夏考古》,1994年,第3期。
    93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第186页,文物出版社,1963年。
    94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考古》1972年第1期。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文物》1973年第2期。李孝定:《中国文字的原始与演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集刊》第45本第2分册、第3分册,1974年;《再论史前陶文和汉字起源问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集刊》第50本,1979年。王志俊:《关中仰韶文化刻划符号综述》,《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张光裕:《从新出土材料重新探索中国文字的起源及其相关问题》,《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12卷,香港中文大学,1981年。李学勤:《中国和古埃及文字的起源》,《文史知识》1984年第5期。
    95 甘肃省博物馆等:《一九八○年大地湾—期物化遗存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2期;徐大立:《蚌埠双墩新石器遗址陶器刻划符号初论》,《文物研究》总第5辑,黄山书社,1989年9月;青海省文物处考古队、中国科学院考古所:《青海柳湾》,文物出版社1985年;宜昌博物馆:《宜昌县杨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江汉考古》,1984年第4期。
    96 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文物》,1973年第2期。
    97 《专家笔谈丁公遗址出土陶文》,《考古》,1993年第4期。
    98 《左传·昭公十七年》:“故《夏书》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
    99 《礼记·礼运》。
    100 《吕氏春秋·先识览》,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下引《吕氏春秋》版本同。
    101 刘起釪:《尚书源流及传本》,第1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102 陈久金、张敬国:《含山出土玉片图形考释》,《文物》,1989年第4期。陈剩勇:《东南地区夏文化的萌生与崛起》,《东南文化》,1991年第1期。
    103 (旧题)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多士》,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下引《尚书》版本同。
    104 董作宾:《民国十七年试掘安阳小屯报告书》,《安阳发掘报告》,第1期,1929年12月。李学勤:《关于甲骨的基础知识》,《历史教学》,1959年第7期。
    105 《礼记·玉藻》。
    106 《礼记·祭统》。
    107 《隋书》卷42《李德林答魏收书》引《墨子》。今传本《墨子》不见此语。
    108 早期的“书”为“书写”之意,如“君举必书”、“书于竹帛”、“书之于册”等。《左传·襄公十四年》“子孔当国,为载书,以位序,听政辟。大夫、诸司、门子弗顺,将诛之。子产止之,请为之焚书……”,《左传·昭公六年》“郑人铸刑书”其中的“书”,很明显都是指“书籍”。“典籍”一词首见《孟子·告子下》:“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赵岐注为“先祖常籍法度之文”。汉赵歧注,宋孙爽疏《孟子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下引《孟子》版本同。
    109 《韩非子·五蠹》。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下引《韩非子》版本同。
    110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第4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111 郭沫若:《金文丛考·金文余释·释坙》。
    112 冯天瑜:《中国元典精神》,“导论”,第1~3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3 《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
    114 清·章学诚著、刘公纯标点:《校雠通义》,卷1,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
    115 《论语·季氏》。
    116 《荀子·劝学》,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
    117 《礼记·经解》。
    118 《韩非子·显学》。
    119 谭戒甫:《墨辨发微·墨经正义》。
    120 《黄帝四经》指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四篇古佚书。其名称和成书年代从唐兰、龙晦、李学勤、余明光等说。详见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龙晦:《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前古佚书探原》,《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李学勤:《马王堆帛书与〈鹖冠子〉》,《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第17~20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21 《汉书·艺文志》录以“黄帝”为题名的书计12类26种。见《汉书》卷30《艺文志》。
    122 《庄子·盗跖》:“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123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第162页,王造时译,三联书店,1956年。
    124 [德]格罗赛:《艺术的起源》,第205页,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
    125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 (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26 《孟子·离娄下》。
    127 胡适曾说“从前第八世纪,到前第七世纪,这两百年的思潮,除了一部《诗经》,别无可考。”话虽偏激,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早期诗的价值。见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导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28 《史记》卷5《秦本纪》。
    129 《史记》卷46《田敬仲完世家》。
    130 吴大澄:《说文古籀补》。
    131 王国维:《释史》,《观堂集林》卷6,《王国维遗书》,第四册。
    132 金毓黼:《中国史学史》,第10~11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
    133 劳干:《史字的结构及史官的原始职务》,《大陆杂志》,第十四卷第三期,1957年12月15日。
    134 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135 《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
    136 《说文解字·叙》:“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137 《吕氏春秋·先识览》。
    138 《尚书·洪范》。
    139 《周易·系辞下》。
    140 《国语·鲁语上》。
    141 《左传·成公十三年》。
    142 《礼记·祭义》。
    143 罗振玉:《殷墟书契续编》,卷二,第6页,第3片。
    144 《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
    145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3卷,第230~23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6 《史通·史官建置第一》,清·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下引《史通》版本同。
    147 吴怀祺主编:《中国史学思想史》(先秦卷),第215~219页,《春秋战国史官职名及活动一览表》,黄山书社,2005年。
    148 《汉书》卷30《艺文志》。
    149 晁福林:《西周时期史学的发展和特征》,《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4期。
    150 刘渝生:《商代藏书——我国最早的图书馆》,《图书馆学研究》,1986年第4期。
    151 李致忠、周少川等:《中国典籍史》,第28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52 《周礼·天官·天府》。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下文引《周礼》版本同。
    153 《周礼·地官·司徒》。
    154 《周礼·秋官·司寇》。
    155 《逸周书·尝麦解》。
    156 《周礼·春官·龟人》。
    157 《史记》卷63《老子韩非列传》。
    158 《汉书》卷14《十二诸侯年表》。
    159 《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
    160 《史记》卷15《六国年表》。
    161 《礼记·曲礼》。
    162 《周礼·春官·宗伯》。
    163 《周礼·地官·司徒》。
    164 《周礼·秋官·司寇》。 赵王曰:‘子,南方之博士也。何以教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166 王国维:《汉魏博士考》,《王国维遗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张汉东:《论秦汉博士制度》,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附录》,第410页,齐鲁书社,1984年。
    167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168 《说文解字·叙》。
    169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纪要》,《考古》1992年第6期。
    170 甘肃省博物馆等:《一九八○年大地湾一期物化遗存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2期。徐大立:《蚌埠双墩新石器遗址陶器刻划符号初论》,《文物研究》总第5辑,黄山书社,1989年9月。青海省文物处考古队、中国科学院考古所:《青海柳湾》,文物出版社1985年。宜昌博物馆:《宜昌县杨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江汉考古》,1984年第4期。
    171 《汉书》卷30《艺文志》。《说文解字·叙》。
    172 王国维:《〈史籀篇〉疏证序》,《王国维遗书》,第6册。
    173 王国维:《战国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王国维遗书》第1册。
    174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48~51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
    175 唐兰:《中国文字学》,第155~15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176 《诗经·小雅·北山》,《十三经注疏》,第463页。
    17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第8册,第13页,中华书局,1987年。
    178 《殷周金文集成》,第16册,第181页,中华书局,1994年。
    179 《殷周金文集成》,第15册,第277页,中华书局,1993年。
    180 《殷周金文集成》,第8册,第47页,中华书局,1985年。
    181 《殷周金文集成》,第5册,第124页,中华书局,1985年。
    182 《殷周金文集成》,第4册,第285页,中华书局,1986年。
    183 《殷周金文集成》,第5册,第36页,中华书局,1985年。
    184 《殷周金文集成》,第4册,第294页,中华书局1986年。
    185 《说文解字·叙》。
    186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187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188 《汉书》卷30《艺文志》。
    189 《说文解字·叙》。
    190 李昭和:《青川木牍文字简考》,《文物》,1982年第1期。
    191 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文物》,1989年第2期。
    192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
    193 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科学出版社,1997年。
    194 《汉书》卷30《艺文志》。
    195 《说文解字·叙》。
    196 《晋书》卷36《卫恒传》。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
    197 《汉书》卷30《艺文志》颜师古注。
    198 唐·张怀瑾:《书断·大篆》,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5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
    199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69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
    200 王学理:《秦俑专题研究》,第556页,三秦出版社,1994年。
    201 周晓陆、路东之:《秦封泥集》,第17~19页,三秦出版社,2000年。
    202 秦始皇陵秦俑坑考古队:《秦始皇陵西侧赵背户村秦刑徒墓》,《文物》,1982年第3期。
    203 清·章学诚:《校雠通义》,卷1,《原道》。
    204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卷1,《诗教》上,第18页,中华书局,1985年。
    205 《史记》卷128《龟策列传》。
    206 《韩非子·和氏》。
    207 《孟子·万章下》:“北宫铸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
    208 《史记》卷4《周本纪》。
    209 《史记》卷26《历书》。
    210 《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
    211 李致忠、周少川、张木早:《中国典籍史》,第2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12 《史记》卷121《儒林列传》。
    213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
    214 《墨子·公孟》。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下引《墨子》版本同。
    215 《汉书》卷24《食货志》。
    216 《礼记·王制》。
    217 《论语·泰伯》。
    218 《隋书》卷32《经籍志》,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
    219 清·崔述:《洙泗考信录》,卷三,第30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20 《论语》中引《诗》9处,论《诗》11次。
    221 姜广辉:《古〈诗序〉的编连、释读与定位研究》,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卷,第49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22 孔子自己也曾强调:“而丘也,殷人也。”见《礼记·檀弓上》。
    223 《论语·雍也》。
    224 陈梦家:《尚书通论》,第36页,中华书局,1985年。
    225 《尚书》伪孔传。
    226 《荀子·劝学》,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7页,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
    227 陈梦家:《尚书通论》“重版自序”。
    228 《史记》卷13《三代世表》:“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日月,盖其详哉。至於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不可录”;卷47《孔子世家》:“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汉书》卷30《艺文志》:“《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卷88《儒林列传》:“(孔子)于是叙《书》则断《尧典》”。
    229 《论语·述而》。
    230 《论语·为政》。
    231 《论语·宪问》。
    232 《尚书》伪孔传。
    233 《左传·隐公十一年》。
    234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235 《左传·襄公三十年》。
    236 《左传·成公十三年》。
    237 《左传·昭公七年》。
    238 《左传·成公十二年》。
    239 《史记》卷121《儒林列传》。
    240 《左传·昭公十七年》:“仲尼……见于郯子而学之”。《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史记》卷47《孔子世家》:“孔子问礼于老聃”、“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于大树之下”。
    241 邵懿辰:《礼经通论》,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42 陈公柔:《士丧礼、既夕礼中所记载的丧葬制度》,《考古学报》1956年第4期。
    243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 (上),第15页,中华书局,1994年。
    244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
    245 陈大来:《郭店简可称“荆门礼记”》,《人民政协报》1998年8月3日。李学勤:《郭店简与儒家经籍》,《重写学术史》,第117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郭店简与〈礼记〉》,《重写学术史》,第176页。
    246 《论语·述而》。
    247 《论语·泰伯》。
    248 《礼记·乐记》。
    249 《论语·八佾》。
    250 李学勤:《郭店简与〈乐记〉》,《重写学术史》,第260~266页。
    251 方克:《中国辩证法思想史》,第45~50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
    252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中录赵汝谈《南塘易说》三卷,“专辨十翼非夫子作”。
    253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中说“《鲁》读‘易’为‘亦’”,如此这句话则意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但这与《论语·为政》记孔子自言“吾十有五 志于学”相去太远,反之“五十以学《易》”与《为政》中“五十而知天命”相互呼应。故此读不从《鲁论》。
    254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要》,文物出版社,1976年。
    255 《孟子·滕文公下》。
    256 李学勤:《论新出简帛与学术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1期。
    257 《国语·楚语上》。
    258 《国语·晋语》。
    259 《墨子·明鬼》。
    260 《孟子·离娄下》。
    261 《述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262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要》。
    263 《史记》卷121《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传易於瞿,瞿传楚人肝臂子弘,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竖,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何传东武人王子中同,同传菑川人杨何。何元朔中以治易为汉中大夫”。
    264 赵岐:《孟子题辞》。
    265 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
    266 陆晓光:《中国政教文学之起源——先秦诗说论考》,第13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267 梁启超:《要集解题及其读法》,第43页,中华书局,。
    268 如刘起釪认为《荀子·大略》中所引的“汤旱而祷曰”一段文字可能系“荀卿据(《汤誓》)原文发挥写成”。详见刘起釪:《尚书学史》,第33~34页,中华书局,1989年。
    269 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第102页,长春出版社,1992年。
    270 李学勤:《〈春秋事语〉与〈左传〉的流传》,《简帛佚籍与学术史》,第276~286页,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
    271 清·汪中:《荀卿子通论》,见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
    272 蒋善国:《尚书综论》,第1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73 罗根泽:《由〈墨子〉引经推测儒墨两家与经书之关系》,周勋初编:《罗根泽说诸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74 刘起釪:《尚书源流及传本》,第5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275 《汉书》卷30《艺文志》。
    276 余英时:《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第62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277 《淮南子·要略》。
    278 《论语·为政》。
    279 《论语·阳货》。
    280 《荀子·劝学》。
    281 《论语·八佾》。
    282 《孔子诗论》,第4号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一)》。
    283 《孟子·滕文公下》。
    284 《论语·宪问》。
    285 《孟子·万章下》。
    286 《孟子·滕文公下》。
    287 《论语·学而》。
    288 《论语·八佾》。
    289 《孟子·劝学》。诗句见《诗经·小雅·采菽》,原意形容君子接受天子赏赐时的表现, 此处荀子用以证明慎教。
    290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事实上夔原是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大荒东经》及《庄子·秋水》中都有关于一足兽夔的记载,孔子以其荒诞而断章取义。
    291 《大戴礼记·五帝德》,第35页,四部最刊初编缩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黄帝是史前部落联盟首长的通称,并非指一个个体。宰我此问,是因其对传闻中的黄帝过于长寿而对黄帝是否人属产生怀疑,孔子却偷换概念答疑解惑,既讴歌先贤,又自圆其说。
    292 廖名春:《中国学术史新证》,第513~515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293 浦卫忠:《〈春秋〉与三传》,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卷,第549页。
    294 参见张富详:《韩非子解读》,第197页,泰山出版社,2004年。
    295 姚明达著,严佐之导读:《中国目录学史》,第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96 清·王夫之著,王孝鱼点校:《庄子解》,中华书局,1964年。
    297 姚明达著,严佐之导读:《中国目录学史》,第51页。
    298 《荀子·非十二子》。
    299 《孟子·尽心下》。
    300 《韩非子·显学》。
    301 《汉书·艺文志》小学类中著录有《八体六技》一书,但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书的了解仅限于书名。本文作者曾通过对传世文献与考古文献的梳理,得出结论认为:《八体六技》是成书于先秦时期的一部早期字书,主要内容是当时通行的汉字书写方式和所知汉字构造方式的的汇编;《八体六技》至迟在王莽时已佚。详见陈一梅:《〈八体六技〉考》,《碑林集刊》,2005年12月。
    302 周桂钿:《秦汉思想史》,第16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303 《史记》卷85《吕不韦列传》。
    304 《汉书》卷36《楚元王传》。
    305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第469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
    306 徐复观在《〈吕氏春秋〉及其对汉代学术与政治的影响》一文中说:“但两汉人士,许多是在《吕氏春秋》影响下来把握经学;把《吕氏春秋》对政治所发生的巨大影响,即视为经学所发生的影响;离开了《吕氏春秋》,即不能了解汉代学术的特征”,见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07 《淮南子·本经训》。
    308 《周易·系辞上》。
    309 《论衡·骨相》。
    310 《说文解字·叙》。
    311 《礼记·王制》。
    312 《礼记·礼运》。
    313 《殷契拾萃》四五○。《殷契释编》七八四,
    314 《召伯虎敦》。
    315 《周礼·天官》。
    316 《礼记·曲礼》,郑玄注“不欲人亵之也”。
    317 《吕氏春秋·先识览》。
    318 《尚书·多士》。
    319 《国语·楚语上》。
    320 《周礼·秋官·司约》。
    321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322 《庄子·天运》。
    323 《荀子·非十二子》。
    324 《荀子·儒效》。
    325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要》,文物出版社,1976年。
    326 陆晓光:《中国政教文学之起源——先秦诗说论考》,第13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327 马银琴:《战国时代〈诗〉的传播与特点》,《文学遗产》,2006年第3期。
    328 张海晏:《‘诗云’时代:先秦诗学》,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449页。
    329 刘起舒:《尚书源流及传本》,第7~8页。
    330 “引据大义,正之经典”语出《后汉书》卷62《荀爽传》。
    331 《说苑·政理》。向宗鲁:《说苑校正》,中华书局2000年。下引《说苑》版本同。
    332 《左传·哀公三年》。
    333 《周易·系辞上》。
    334 《墨子·非命下》。
    335 《论语·述而》。
    336 《礼记·祭统》。
    337 《左传·成公二十三年》。
    338 《史记》卷47《孔子世家》。
    339 《论语·为政》。
    340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341 《周礼·天官冢宰》。
    342 《史记》卷37《魏康叔世家》。
    343 《文史通义》卷1《易教》。
    344 清·龚自珍:《古史勾沉论二》,《龚自珍全集》,第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345 《论语·卫灵公》。
    346 《史记》卷66《伍子胥列传》。
    347 《史记》卷63《老子韩非列传》。
    348 《史记》卷47《孔子世家》。
    349 《墨子·鲁问》。
    350 《文史通义·史释》:“三代盛时,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下之学备矣”。
    351 清·汪中:《述学·周官征文》,四部备要本。
    352 《论语·雍也》。
    353 《论语·阳货》。
    354 《礼记·经解》。
    355 《汉书》卷51《贾山传》。
    356 《史记》卷15《六国年表》。
    357 《说苑·反质》。
    358 《说苑·反质》。
    359 《论语·子路》。
    360 《论语·阳货》。
    361 《论语·子张》。
    362 《荀子·大略》。
    363 《战国策·秦策一》。
    364 清·孙诒让《墨子闲诂》卷10引清·毕沅《墨子注》云:“术,同‘述’”;“诛,疑当为‘述’。”
    365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5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366 《论语·为政》。
    367 《论语·子路》。
    368 《论语·为政》。
    369 《论语·述而》。
    370 《论语·卫灵公》。
    371 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古史辨》第二册,第13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72 《论语·卫灵公》。
    373 [德]雅斯贝尔斯:《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第79页,李瑜青、胡学东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
    374 《史记》卷47《孔子世家》。
    375 《孟子·离娄下》。
    376 《荀子·儒效》。
    377 《论语·子罕》。
    378 《论语·述而》。
    379 《论语·为政》。
    380 《论语·述而》。
    381 《周礼·地官·大司徒》:“大司徒之职……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遂以名其社与曰医。”
    382 《史记》卷13《三代世表》。
    383 这一点从《左传》中也有所体现。《左传·成公二年》载“孔子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
    384 《荀子·非相》。
    385 《荀子·正名》。
    386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上册,第32~34页,中华书局,1994年。
    387 关于“意”、“志”之解,参见汉·赵岐《孟子注》及宋·朱熹《孟子集注》。
    388 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389 《文史通义·书教》。
    390 《幼学琼林·文事》:“荣于华衮,乃春秋一字之褒:严于斧铖,乃春秋一字之贬。”
    391 《公羊传·闵公元年》说:“‘冬,齐仲孙来。’齐仲孙者何?公子庆父也。公子庆父,则曷为谓之齐仲孙?系之齐也。曷为系之齐?外之也。曷为外之?《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392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第181~186页,三联书店,1987年。
    393 《韩非子·显学》。
    394 《荀子·议兵》:“武王伐纣,以仁义之兵,行於天下,故兵不血刃”。《说苑·指武》:“兵不血刃,汤、武之兵”。《太平御览》卷329引桓谭《新论》:“武王伐纣,兵不血刃,而天下定。”
    395 张立文主编:《中国学术通史》,总序,第9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
    396 李学勤认为:汉代“辉煌的文明所造成的影响,范围绝不限于亚洲东部,我们只有从世界史的高度才能估价它的意义和价值。”见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第7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397 《汉书》卷2《惠帝纪》颜师古注引张晏语。
    398 《史记》卷5《秦本纪》。
    399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400 《史记》卷7《项羽本纪》。
    401 《史记》卷55《留侯世家》。
    402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403 《吕氏春秋·不二》。
    404 《韩非子·显学》。
    405 《韩非子·定法》。
    406 黄留珠:《重新认识秦文化》,《秦汉历史文化论稿》,第146页,三秦出版社 2002年。
    407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408 黄留珠:《秦文化概说》,《秦文化论丛》第1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409 《史记》卷23《礼书》。
    410 《汉书》卷19《百官公卿表》。
    411 《说苑·反质》。
    412 《隋书》卷49《牛弘传》。
    413 《史记》卷53《萧相国世家》。
    414 《汉书》卷23《刑法志》。
    415 《史记》卷74《孟子荀卿列传》。
    416 《史记》卷63《老子韩非列传》。
    417 详见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
    418 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第175~179页。
    419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第4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20 《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
    421 《史记》卷99《刘敬叔孙通列传》。
    422 《史记》卷99《刘敬叔孙通列传》。
    423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一册,第131页,中华书局,1958年。
    424 《汉书》卷30《艺文志》。
    425 《汉书》卷36《楚元王传》。
    426 《汉书》卷30《艺文志》。
    427 《史记》卷118《淮南衡山列传》。
    428 《汉书》卷44《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429 《淮南子·叙目》。
    430 《汉书》卷44《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431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以上均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定县汉墓竹简整理小组:《河北定县40号汉墓出土竹简简介》,《文物》1981年第8期;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县文化局《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
    432 《汉书》卷36《楚元王传》。
    433 《汉书》卷40《张陈王周传》:“汉十二年,上从破布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以死争太子。上阳许之,犹欲易之。及晏,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问曰:‘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其姓名。上乃惊曰:‘吾求公,避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辱,故恐而亡匿。今闻太子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愿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
    434 《汉书》卷1《高帝纪》。
    435 《汉书》卷49《爰盎晁错传》。
    436 《史记》卷8《高祖本纪》:吕后“生孝惠帝、鲁元公主”,裴驷注引服虔曰:“元,长也。食邑于鲁。”
    437 《史记》卷60《三王世家》褚先生曰:“会武帝年老长,而太子不幸薨,未有所立,而(燕王)旦使来上书,请身入宿卫於长安。孝武见其书,击地,怒曰:‘生子当置之齐鲁礼义之乡,乃置之燕赵,果有争心,不让之端见矣。’於是使使即斩其使者於阙下。”
    438 《汉书》卷36《楚元王传》。
    439 《史记》卷58《梁孝王世家》。
    440 《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
    441 《隋书》卷49《牛弘传》。
    442 《后汉书》卷79《儒林传》。
    443 《汉书》卷36《楚元王传》。
    444 《文史通义》卷2《言公上》。
    445 《汉书》卷30《艺文志》。汉代礼乐制度自叔孙通已经建立,此言“礼”“乐”系指礼乐文献。
    446 《汉书》卷30《艺文志》。
    447 《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
    448 参见傅璇琮、谢灼华:《中国藏书史》,上册,第68~78页,宁波出版社,2001年。
    449 《后汉书》卷7《桓帝纪》。
    450 《全汉文》卷41引《七略》佚文。
    451 王国维:《史记所谓古文说》,《观堂集林》卷7,《王国维遗书》第四册。
    452 《史记》卷99《刘敬叔孙通列传》。
    453 分别见《史记》卷121《儒林列传》、《汉书》卷36《楚元王传》。
    454 《史记》卷121《儒林列传》。
    455 《汉书》卷88《儒林传》。
    456 《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
    457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第81~87页,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
    458 《汉书》卷6《武帝纪》。
    459 《汉书》卷6《武帝纪》中将董仲舒以贤良对策的时间载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但对照《董仲舒》传,这一记载似为误笔。《资治通鉴》卷17中把董仲舒以贤良对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事改记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王先谦《汉书补注》中更明确指出“仲舒对策,实在建元元年,无可疑”。
    460 《汉书》卷56《董仲舒传》。
    461 《史记》卷121《儒林列传》。
    462 钱穆:《两汉博士家法考》,《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第198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
    463 周予同:《经、经学、经学史》,朱维铮主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65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464 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465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上册,第46页。
    466 汉·郑玄:《六艺论》,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467 《汉书》卷99《王莽传》。
    468 《后汉书》卷79《儒林传》。
    469 《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
    470 《后汉书》卷28《桓谭冯衍列传》。
    471 《后汉书》卷36《郑范陈贾张》。
    472 《后汉书》卷79《儒林列传》。
    473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第一版序,第2页,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474 《隋书》卷32《经籍志》。
    475 《汉书》卷6《武帝纪》。
    476 汉·刘向:《管子书录》,清·姚振宗:《七略别录佚文》,《快阁师石山房丛书》,浙江省立图书馆排印本,1932年。又《全汉文》卷37。
    477 《隋书》卷24《经籍志》。
    478 《隋书》卷49《牛弘传》。
    479 《隋书》卷49《牛弘传》。
    480 《后汉书》卷27《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
    481 《后汉书》卷82《方术列传》。
    482 李致忠、周少川、张木早:《中国典籍史》,第347页。
    483 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卷5,中华书局,2005年。
    484 《法言·吾子》。
    485 《后汉书》卷49《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486 《太平御览》卷613。
    487 钱存训:《造纸术起源新证:试论战国秦简中的纸》,《文献》2002年第1期。
    488 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第168页,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丛刊,1948年。
    489 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文物》,1978年第1期。
    490 参见潘吉星: 《中国造纸史话》,第10~17页,商务印书馆,1998年。又潘吉星: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第46—57页,科学出版社,1998年。
    491 钱存训:《书于竹帛》,第116页,上海书店,2004年。
    492 《艺文类聚》卷31引。
    493 清·姚振宗:《七略别录佚文》,《快阁师石山房丛书》,浙江省立图书馆排印本,1932年。
    494 参见周少川:《古籍目录学》,第3~4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495 《文选》卷22王康琚《反招隐诗》李善注引。
    496 《文选》卷任昉《为范始兴求立太宰碑表》李善注引。
    497 《汉书》卷100《叙传》。
    498 余嘉锡: 《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第2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99 余嘉锡: 《目录学发微》, 《余嘉锡说文献学》,第79页。
    500 《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
    501 《汉书》卷36《楚元王传》。
    502 《七录序》。
    503 《史记》卷36《楚元王传》。
    504 关于今存《别录》的篇目,学界有不同意见。此从余嘉锡说。详见《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第26~27页。
    505 删其要”之“删”,当是反训。《说文》:“删,剟也。从刀册,册,书也”,段注:“凡言刊剟者,有所弃即有所取。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曰:‘故删取其要,归正道而论之。’删取犹节取也。谓去其侈靡过实,非义理所尚,取其天子茫然而思己下也。既录其全赋矣,谓之删取,何也?言录赋之意,在此不在彼也。 《艺文志》曰:‘今删其要,以备篇籍’,‘删其要’谓取其要也。不然,岂刘歆《七略》之要,孟坚尽删去之乎?”
    506 《北堂书钞》卷99引《刘歆集序》。
    507 余嘉锡: 《目录学发微》, 《余嘉锡说文献学》,第44页。
    508 如《管子书录》、《韩非子书录》几乎全用《史记》本传。
    509 姚振宗认为“班氏既取《七略》以为《艺文志》,又取《别录》以为《儒林传》”,余嘉锡认为“《汉书》诸著述家列传多本之《别录》”。见余嘉锡:《目录学发微》, 《余嘉锡说文献学》,第38页。
    510 《校雠通义·汉志六艺篇》。
    511 《初学记》卷21引。
    512 清·龚自珍:《六经正名答问》,《定庵文集补编》,《龚自珍全集》第一辑,第3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513 《吕氏春秋·察传》。
    514 《汉书》卷88《儒林传》。
    515 徐复观: 《中国经学史的基础》,第126页,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
    516 《文选》卷6左思《魏都赋》李善注引。
    517 《后汉书》卷60《蔡邕传》。
    518 《汉书》卷100《叙传》。
    519 《后汉书》卷36《郑范陈贾张列传》。
    520 孙钦善: 《中国古文献学》,第6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21 顾廷龙: 《版本学与图书馆》, 《图书馆》1962年第1期。
    522 《说文解字》谓“勘,校也。”。
    523 《吕氏春秋·察传》。
    524 《汉书》卷36《楚元王传》。
    525 《汉书》卷30《艺文志》。
    526 孙德谦: 《孙隘堪所著书》第三册,孙氏四益宦自刊本,1923年。
    527 清·姚振宗:《七略别录佚文》。
    528 《校雠通义·校雠条理》。
    529 余嘉锡: 《古书通例》, 《余嘉锡说文献学》,第244~245页。
    530 余嘉锡: 《古书通例》, 《余嘉锡说文献学》,第244页。
    531 李学勤: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第4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532 清·顾广圻:《韩非识误》,参见自王欣夫: 《王欣夫说文献学》,第23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533 参见戴南海:《校勘学概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534 参见钱玄:《校勘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
    535 《后汉书》卷80《文苑列传》。
    536 《后汉书》卷10《皇后纪》。
    537 《后汉书》卷60《蔡邕传》。
    538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 《经学历史·经学开辟时代》,中华书局,1959年。
    539 《汉书》卷58《公孙弘卜式兒宽传》。
    540 《汉志》小序所言家数、篇数多与所录实情不合,其中缘由学界说法不一,详见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第16页。中华书局,1983年。此举数字仍据《汉志》各类小序。
    541 参见《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9页。
    549 《尚书序》疏引《别录》。
    550 《论衡·正说篇》。
    551 徐复观: 《中国经学史的基础》,第127页。
    552 《史记》卷121《儒林列传》。
    553 《汉书》卷88《儒林传》。
    554 《新论·识通》。
    555 《汉书》卷36《楚元王传》引刘向上元帝疏中有“周室多祸,晋败其师于贸戎,伐其郊;郑伤桓王;戎执其使;卫侯朔召不住,齐逆命而助朔;五大夫争权,三君更立……”语。对此杨树达以为“伤王事但见于《左氏传》, 《公》、《榖》二传并无之。然则向虽持《榖梁》义,亦时兼用《左氏》之说也。”见杨树达: 《汉书窥管》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556 《汉书》卷36《楚元王传》。
    557 马宗霍: 《中国经学史》,第56页,商务印书馆,1936年。
    558 杨权:《<白虎通义>是不是章句》, 《学术研究》2002年第9期。
    559 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一,中国书店,1987年。
    560 杨权:《<白虎通义>是不是章句》, 《学术研究》2002年第9期。
    561 皮锡瑞:《经学历史》,第67页,中华书局,1959年。
    562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士冠礼”贾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563 杨权:《<白虎通义>是不是章句》, 《学术研究》2002年第9期。
    564 《后汉书》卷28《桓谭冯衍列传》李贤注。
    565 清·焦循: 《孟子正义》卷一。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
    566 《后汉书》卷44《邓张徐张胡列传》。
    567 王铁: 《汉代学术史》,第16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568 皮锡瑞《经学历史》第136页: “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
    569 《汉书》卷88《儒林传》。
    570 《后汉书》卷79《儒林列传》。
    571 《风俗通义·序》。
    572 《汉书》卷75《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573 《汉书》卷75《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574 《后汉书》卷37《桓荣丁鸿列传》。
    575 《后汉书》卷40《班彪列传》。
    576 《后汉书》卷37《桓荣丁鸿列传》。
    577 《论衡·书解篇》。
    578 《后汉书》卷35《张曹郑列传》。
    579 《汉书》卷88《儒林传》。
    580 《新论·正经》。
    581 《论衡·效力篇》。
    582 《后汉书》卷37《桓荣丁鸿列传》。
    583 《后汉书》卷65《皇甫张段列传》。
    584 《汉书》卷87《扬雄传》。
    585 《后汉书》卷28《桓谭冯衍列传》。
    586 《后汉书》卷40《班彪列传》。
    587 《后汉书》卷64《吴延史卢赵列传》。
    588 《后汉书》卷37《桓荣丁鸿列传》。
    589 《汉书》卷75《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590 《后汉书》卷48《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
    591 此借用章学诚语,原是章氏对“徵实太多,发挥太少”的批评,见《章氏遗书》卷九《与汪龙庄书》。
    592 《左传·桓公十一年》。
    593 《公羊传·桓公十一年》。
    594 刘耘华:《诠释学与先秦儒家之意义生成——<论语><孟子><荀子>对古代传统的解释》,第6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595 《后汉书》卷《郑范陈贾张列传》载贾逵曾上疏章帝: “五经家皆无以证图谶明刘氏为尧后者,而《左氏》独有明文。五经家皆言颛顼代黄帝,而尧不得为火德。《左氏》以为少昊代黄帝,即图谶所谓帝宣也。如令尧不得为火,则汉不得为赤。”
    596 严正:《汉代经学的确立与演变》,姜广辉主编:《汉代经学思想史》,第二卷,第27页。
    597 《汉志》中对这种情况多有记载。
    598 明·胡应麟:《四部正讹》引言,《少室山房笔丛》卷30,上海书店,2001年。
    599 《史记》卷4《周本纪》。
    600 《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
    601 《史记》卷86《刺客列传》。
    602 《汉书》卷62《司马迁传》。
    603 《论衡·佚文篇》。
    604 《论衡·语增篇》。
    605 《论衡·谴告篇》。
    606 《论衡·知实篇》。
    607 《晏子书录》。
    608 《列子书录》。
    609 《汉志》“《神农》二十篇”下颜师古注引。
    610 《汉书》卷65《东方朔传》。
    611 《论衡·正说篇》。
    612 《论衡·正说篇》。又见同书《佚文篇》。
    613 《论衡·正说篇》。
    614 《论衡·正说篇》。
    615 《论衡·正说篇》。
    616 《荀子·劝学》。
    617 《汉志》载“以中书校之,非是”,未明校者; 《经典释文叙录》引作:“成帝时,刘向校之,非是”。
    618 《论衡·正说篇》。
    619 如《吕氏春秋·有始览·应同》有“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史记》卷4《周本纪》中说“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 ‘纣可伐矣。’武王曰: ‘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另据《史记》卷28《封禅书》索隐,《吕氏春秋》还有“有火自天止于王屋,流为赤乌,五至,以谷俱来”语,今本不见。
    620 顾颉刚: 《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序》,第3页,中华书局1955年。
    621 《四部正讹》下, 《少室山房笔丛》卷32。
    622 《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
    623 《校雠通义》卷3《汉志六艺》。
    624 《校雠通义》卷3《汉志六艺》。
    625 《史记》卷74《孟子荀卿列传》。
    626 《史记》卷74《孟子荀卿列传》。
    627 《史记》卷74《孟子荀卿列传》集解引。
    628 《校雠通义》卷3《汉志六艺》。
    629 《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第52页。
    630 《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第14页。
    631 乔好勤:《中国目录学史》,第76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632 杨伯峻:《孟子译注》,第344页,中华书局,1962年。
    633 王国维:《汉魏博士考》,《观堂集林》卷4,《王国维遗书》,第四册。
    634 转引自余嘉锡《目录学发微》,见《余嘉锡说文献学》,第133页。
    635 《史记》卷15《六国年表》。
    636 《七录序》。
    637 《汉书》卷9《元帝纪》颜师古注引。
    638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第64~65页。
    639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第65页。
    640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第65页。
    641 《汉书》卷88《儒林传》。
    642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第83页。
    643 清·唐晏撰,吴东民点校:《两汉三国学案》卷5,中华书局,1986年。
    644 《史记》卷63《老子韩非列传》。
    645 《晏子书录》。
    646 清·顾广圻: 《韩非识误》,转引自王欣夫: 《王欣夫说文献学》,第23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647 《论语·子罕》。
    648 《论语·述而》。
    649 《史记》卷67《仲尼弟子列传》。
    650 《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
    651 其时尚无后来的《战国策》一书。
    652 《史记》卷86《刺客列传》索隐引,不见今本《战国策·赵策》。
    653 《史记》卷86《刺客列传》索隐引。
    654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第55页。
    655 《史记》卷86《刺客列传》索隐引,不见今本《战国策·赵策》。
    656 《后汉书》卷59《张衡列传》。
    657 《论衡·实知篇》。
    658 《论衡·谈天篇》。
    659 《史记》卷121《儒林列传》。
    660 《七略别录佚文》。
    661 《汉志》六艺略序:“《乐》以和神,仁之表也; 《诗》以正言,义之用也; 《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 《书》以广听,知之术也; 《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而《易》为之原。”
    662 数字据《汉志》大小序。
    663 参见徐兴无:《刘向评传》,第238~239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64 《汉书》卷36《楚元王传》。
    665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出版社,1981年起。
    66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编: 《居延汉简甲乙编》,中华书局,198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居延新简》,中华书局,1994年。
    667 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武威汉简》,文物出版社,1964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 《汉简研究文集·武威新出土王杖诏令册》,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 《武威汉代医简》,文物出版社出版,1975年。
    668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汉简》,中华书局,1991年。
    669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5年。
    670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县文化局《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 《文物》1978年第8期。
    671 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1年。
    672 连云港市博物馆、东海县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文物研究所:《尹湾汉墓简牍》,中华书局,1997年。
    673 姚明达:《中国目录学史》,第7页。
    674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卷,第31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675 《汉书》卷36《楚元王传》。
    677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14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678 《汉书》卷88《儒林传》。
    679 《汉书》卷88《儒林传》。
    680 《汉书》卷58《公孙弘卜式兒宽传》。
    681 《汉书》卷73《韦贤传》。
    682 《汉书》卷75《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683 《汉书》卷88《儒林传》。
    684 《新论·通识》:“刘子政、子骏、子骏兄子伯玉,俱是通人”。
    685 《后汉书》卷36《郑范陈贾张列传》。
    686 《后汉书》卷36《郑范陈贾张列传》。
    687 《后汉书》卷79《儒林列传》。
    688 《后汉书》卷36《郑范陈贾张列传》。
    689 《后汉书》卷79《儒林列传》。
    690 《后汉书》卷36《郑范陈贾张列传》。
    691 《后汉书》卷79《儒林列传》。
    692 转引自王利器: 《郑康成年谱》,第345页,齐鲁书社,1983年。
    693 《后汉书》卷36《郑范陈贾张列传》。
    694 《后汉书》卷60《马融列传》。
    695 《后汉书》卷79《儒林列传》。
    696 《后汉书》卷40《班彪列传》。
    697 《后汉书》卷35《张曹郑列传》。
    698 清·黄以周:《儆季杂著·文抄》卷四。转引自王利器: 《郑康成年谱》,第345页,齐鲁书社,1983年。
    699 刘起釪:《尚书学史》,第128页,中华书局,1989年。
    700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注传意,玄听之良久,每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为服氏注。”
    701 林忠军:《郑玄易学思想的特色》,《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二卷,第552页。
    702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第271页,三联书店,1988年。“二郑”指郑兴、郑众。
    703 《后汉书》卷35《张曹郑列传》。
    704 《经学历史》第五章《经学中衰时代》。
    705 《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326页。
    706 章权才: 《两汉经学史》,第242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707 徐中舒、唐嘉弘:《<山海经>和黄帝》,《山海经新探》,1986年。
    708 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王国维遗书》,第二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709 [日] 小川琢治:《支那历史地理研究》,1928年。
    710 徐旭生:《<山海经>的地理意义》,《地理知识》,1955年,第8期。
    711 张步天:《山海经概话》,第407页,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
    712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第5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713 《史记》卷8《高祖本纪》。
    714 《史记》卷3《殷本纪》。
    715 《史记》卷4《周本纪》。
    716 《庄子·天下》。
    717 《吕氏春秋·不二》。
    718 《战国策·秦策一》。
    719 《汉书》卷27《五行志》。
    720 《战国策·齐策四》。
    721 《汉书》卷51《贾山传》。
    722 《孟子·告子下》。
    723 《春秋繁露·立元神》。
    724 《汉书》卷56《董仲舒传》。
    725 《汉书》卷56《董仲舒传》。
    726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727 [英]G·邓肯·米切尔主编:《新社会学词典》,第24页,上海艺文出版社,1987年。
    728 《孟子题辞》。
    729 《经学历史》第二章《经学流传时代》。
    730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1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
    731 《后汉书》卷37《桓荣丁鸿列传》。
    732 《汉书》卷88《儒林传》。
    733 《汉书》75《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734 《汉书》73《韦贤传》。
    735 《汉书》75《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736 《后汉书》卷32《樊宏阴识列传》。
    737 清·阮元:《十驾斋养新录·序》,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书店,1983年。
    738 傅斯年:《清代学问的门径书几种》,转引自王子今:《20世纪中国历史文献研究》,第22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739 《校雠通义·叙》。
    740 如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引金榜语称《汉志》为“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
    741 《文史通义·天喻》。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四书集注》,[宋]朱熹集注,陈戍国标点,岳麓书社,1988年。
    《论语正义》,[清] 刘宝楠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史记》,[汉]司马迁等撰,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1959年。
    《汉书》,[汉]班固等撰,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1962年。
    《后汉书》,[汉]范晔等撰,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1965年。
    《隋书》,[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1973年。
    《国语》,上海师大古籍整理组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战国策笺注》,张清常、王延栋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山海经校译》,袁珂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
    《史通通释》,[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通志二十略》,[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
    《文献通考》,[元] 马端临撰,中华书局,1972年。
    《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
    《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87年。
    《昭明文选》,[南朝梁]萧统选,[唐]李善注,韩放校点,京华出版社,2000年。
    《北堂书钞》,[隋]虞世南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编,中华书局,1965年。
    《初学记》,[唐]徐坚等编,中华书局,1962年。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编,中华书局,1985年。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明]胡应麟,上海书店,2001年。
    《校雠通义》,[清]章学诚撰,刘公纯标点,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
    《文史通义》,[清]章学诚撰,中华书局,1985年。
    《崔东壁遗书》,[清]崔述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龚自珍全集》,[清]龚自珍,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东塾读书记》,[清]陈澧,三联书店,1988年。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一册,[清]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1958年。
    《经学通论》,[清]皮锡瑞撰,中华书局,1954年。
    《经学历史》,[清]皮锡瑞撰,周予同注,中华书局,1959年。
    《快阁师石山房丛书·七略别录佚文》,[清]姚振宗辑,浙江省立图书馆排印本,1932年。
    《两汉三国学案》,[清]唐晏撰,吴东民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
    《中国通史》(第二册),范文澜主编,人民出版社,1963年。
    《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王国维遗书》,王国维,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国学讲演录》,章太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中国文献学概要》,郑鹤声、郑鹤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中国目录学史》,姚明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王欣夫说文献学》,王欣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余嘉锡说文献学》,余嘉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中国文献学》,张舜徽,中州画社出版社,1982年。
    《中国古典文献学》,吴枫,齐鲁书社,1982年。
    《古典文献学》,罗孟祯,重庆出版社,1990年。
    《中国历史文献学》,王余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中国古文献学史》,孙钦善,中华书局,1994年。
    《中国文献学新编》,洪湛侯,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述要》,曾贻芬、崔文印,商务印书馆, 2000年。
    《文献学概要》,杜泽逊,中华书局,2001年。
    《中国古文献学》,孙钦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中国文学文献学》,张君炎,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中国文献学》,周彦文,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
    《20世纪中国历史文献研究》,王子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文献生产的社会化及其管理》,贺修铭,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宋代文献学研究》,张富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陈国庆,中华书局,1983年。
    《古籍目录学》,周少川,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中国辨伪学史》,杨绪敏,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国藏书史》,傅璇琮、谢灼华,宁波出版社,2001年。
    《中国典籍史》,李致忠、周少川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校勘学概论》,戴南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校勘学》,钱玄,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
    《中国古代诠释学研究》,周裕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诠释学与先秦儒家之意义生成——<论语><孟子><荀子>对古代传统的解释》,刘耘华,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中国古代诠释学研究》,周裕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古籍的阐释》,董洪利,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1988年。
    《中国文字学》,唐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汉字学》,刘志成主编,天地出版社,2002年。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东方出版社,1996年。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东方出版社,1996年。
    《刘师培全集》第三册,刘师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
    《中国文化史》,柳诒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余英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国思想史》,张岂之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辩证法思想史》,方克,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中国学术通史》先秦、秦汉卷,张立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中国经学史讲义》,周予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朱维铮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徐复观,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
    《两汉经学史》,章权才,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二卷,姜广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史学史》,金毓黼,商务印书馆,1999年。
    《中国史学思想史》先秦卷,吴怀祺主编,黄山书社,2005年。
    《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钱穆,商务印书馆,2001年。
    《两汉思想史》,徐复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秦汉思想史》,周桂钿,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汉代思想史》,周桂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汉代思潮》,龚鹏程,商务印书馆2005年。
    《中国元典精神》,冯天瑜,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重写学术史》,李学勤,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李学勤,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
    《中国学术史新证》,廖名春,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汉代学术史》,王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中国古代文明十讲》,李学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秦汉仕进制度》,黄留珠,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
    《秦汉历史文化论稿》,黄留珠,三秦出版社2002年。
    《周易经传溯源》,李学勤,长春出版社,1992年。
    《中国政教文学之起源——先秦诗说论考》,陆晓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尚书通论》,陈梦家,中华书局,1985年。
    《尚书源流及传本》,刘起釪,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尚书综论》,蒋善国,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论语集释》,程树德,中华书局,1990年。
    《孟子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62年。
    《罗根泽说诸子》,周勋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余明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先秦诸子系年·外一种》,钱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董仲舒评传》,王永祥,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刘向评传》,徐兴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郑康成年谱》,王利器,齐鲁书社,1983年。
    《文化人类学》,童恩正,商务印书馆,1991年。
    《中国造纸史话》,潘吉星,商务印书馆,1998年。
    《书于竹帛》,钱存训,上海书店,2004年。
    《殷周金文集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985~1994年。
    《马王堆汉墓帛书》,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文物出版社,1976年。
    《银雀山汉墓竹简》,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文物出版社,1975年。
    《尹湾汉墓简牍》,连云港市博物馆、东海县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华书局,1997年。
    《张家山汉墓竹简》,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文物出版社,2001年。
    《历史哲学》,[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三联书店,1956年。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艺术的起源》,[德]格罗赛著,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
    《存在与时间》,[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第181~186页,三联书店,1987年。
    《历史文献学四十年之我见》,吴枫,《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5期。
    《关于中国古代文献与古文献学史》,孙钦善,《社科纵横》1994年第1期。
    《中国文献学理论研究百年概述》,王余光,《图书与情报》,1999年第3期。
    《关于文献学体系的来源——文献学理论研究之一》,柯平,《河南图书馆学刊》,1995年第1期。
    《关于文献学体系的研究法——文献学理论研究之二》,柯平,《河南图书馆学刊》,1996年第1期。
    《科学体系中的文献学——文献学理论研究之三》,柯平,《河南图书馆学 刊》,1997年第1期。
    《从校雠学到文献学:中国文献学理论认知的轨迹探讨》,高俊宽,《图书情报工作》,2002年第1期。
    《中国古典文献学和历史文献学的概念和文史分合问题》,黄永年,《古籍整理与研究》1987年第2期。
    《我国文献学的现状及历史文献学的定位》,冯浩菲,《学术界》,2000年第4期。
    《文献学综论》,骆伟,《图书馆学论坛》,2003年第6期。
    《中国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周少川、陈晓华,《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2辑。
    《关于中国历史文献学基木理论的几点认识》,张子侠,《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关于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研究综述》,陈光华,《图书馆学研究》,2006年第1期。
    《孔子在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王纯,《滓图学刊》,2001年第3期。
    《试论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学的繁荣》,郑家福,《西南师法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1期。
    《战国时代<诗>的传播与特点》,马银琴, 《文学遗产》,2006年第3期。
    《略论汉初儒家知识分子》,鲁同群,《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论汉代文献整理的思想和方法》,王国强,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年第4期。
    《简论两汉时期中国文献学的发展与成就》,李杰,《图书馆论坛》,2001年第4期。
    《刘向刘歆父子的学术史观》,郑万耕, 《史学史研究》,2003年第1期。
    《中国古典目录学研究概述(1950—1988)》,曹书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5期。
    《中国目录学基本精神探讨》,王国强,《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 年第5期。
    《两汉时期的目录学》,周丕显,《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84年第4期。
    《试论太史公目录学》,刘洪全,《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4期。
    《论古书版本学》,李致忠,《吉林省图书馆学会会刊》,1979年第1期。
    《古籍版本与版本学》,郭松年,《吉林省图书馆学会会刊》,1980年第4期。
    《关于我国古籍版本学历史阶段划分的思考》,刘国珺,《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增刊。
    《中国古籍版本学形成时期再辨》,李明杰,《《图书与情报》,2002年第1期。
    《关于校勘学的性质与对象》,白兆麟,《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1期。
    《谈经学与文献学的关系》,李学勤,《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
    《经学是文献学中最基本的部分》,周少川,《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
    《司马迁对汉代经学的传承与超越》,刘松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郑玄的注疏之学及其影响》,喻克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7月专辑。
    《<白虎通义>是不是章句》,杨权,《学术研究》2002年第9期。
    《古代辨伪学概述》,孙钦善,《文献》1982、1983总第14—16辑。
    《汉代辨伪略说》,胡可先,《徐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3期。
    《王充与辨伪》,孙钦善,《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