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初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顾颉刚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古史学家,他所提出的“古史层累说”,是其古史学说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中国古史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围绕着“古史层累说”的理论方法与具体史学观点的得失利弊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首先,对顾颉刚“古史层累说”的思想来源、主要观点和理论结构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认为其开创了二十世纪古史学研究的新模式,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也遗留了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其次,在理论方法方面,“古史层累说”有其先天的薄弱之处,如无限制使用“默证法”和“社会背景分析法”等。“古史层累说”理论体系的这些局限性,也最终导致顾颉刚某些具体古史学观点的偏差。再次,运用地下新出土的材料针对“古史层累说”中的个别观点进行实证研究,充分肯定其合理内容,同时也指出其弊端,修正其错误。
     最后,通过对“古史层累说”全局式考察,认为应该批判继承顾颉刚古史学说,在未来的中国古史研究中将狭义历史学与考古学进行整合,以此来推动中国古史学的发展与进步。
“Stratification”theory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parts of Ku Chieh-kang’s historiography thoughts, even bringing to light a trend in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at the very moment it emerges. The influences of this pioneering theory are so great that it seems necessary to treat the gain and lose,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it with an objective attitude, for it may be helpful to the future study. This paper reviews“stratification”theory from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introducing the origins,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meaning of the“stratification”theory as well as making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to reexamine this theory. The general constructs are as follows:
     Chapter One mainly discusses the origins of Ku Chieh-kang’s“stratification”theory. It is found that four kinds of ideology construct the developmental clue of this theory. The first origin is evolutionism and modern scientific western thought. And then, the preceding skepticism and the School of Old and New Text influence Ku greatly. Third, literary works, such as story, legend and myth also play an impotent role to the proposition of“stratification”. The last but not least, new growing-up archeology seems to be another origin. Among these origins, Tsui Shu and the School of New Text’s impacts to Ku are the most predominant ones. The inheritance to the School of New Text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one of his mortal wounds because of Ku’s overdue skeptism and criticism.
     Chapter Two delineates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background of the“stratification”theory’s formation, affirms that Ku Chieh-kang’s“stratification”theory has positive impacts to the study of ancient history on the one hand; it reexamines the materials on the ancient history and promotes the comprehensive changes of the ancient historiography. The“stratification”theory as the basic hypothesis and the most powerful analyzing instrument can be treated as a so-called“revolution”. But with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theory, more and more defects of it are discovered. That is to say, on the other hand, the“stratification”theory inevitably has its negative impacts. Ku's chief proposition still needs re-explanation.
     Chapter Three investigats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subjects adopted by Ku Chieh-kang in the proposition of“stratification”from the aspect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Ku’s proposition reflects inclinations for“Arguments from silence”, which is greatly restricted by the erosion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knowledge. It is just Ku’s neglect of the phenomenon of“the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erodes little by little”that leads to many defects and faults existing in the proposition of“stratification”theory. In addition, making use of“social background analysis”to expla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ncient history, Ku, to a great extent, discovered lots of origins of ancient legends, but it is also worth noticing that the undue applications of the“social background analysis”inevitably has its own shortcomings, that is to say, it is imprudent to make a conclusion that there are not true historical facts in the so-called fake materials. Ku’s principle approach to scholarship is“Not to seeking one certain, but to perusing its changes”, which induces Ku to pay overdue attention to trace the changes of historical events instead of the historical fact itself. Equally historical materials are Ku’s research grounds to organize the theory of“stratification”into a coherent whole, however, with the excavations of underground materials, more and more historical materials are discovered. Thus the increase in research subjects will certainly lead to the re-examination to the specific viewpoints in the theory of“stratification”.
     Chapter Four shows clearly how the new discovered materials reexamine Ku Chieh-kang’s“stratification”theory.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Ku’s accounts of four criteria to overthrowing the spurious history is reasonable, but some points of view in Ku’s“stratification”theory still need to be testified. Firstly, it is believed that Rongcheng Clan is part of the lost Mohist School materials by mak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bamboo slips in Shanghai Museum---Rongcheng Clan and the documents of Ch’in-Han Era. Then the examination based on new or renewed archeological materials, including the slips of Mohist Shool ---Rongcheng Clan, is forcefully carried 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into Ku’s mature works of“The Criticism and Creation of Spurious Literature by the Men of the Warring States, Ch’in-Han Era”,“A Study of How the Abdication Legend Arose from the Mohist School”and analytical narratives of Ku’s initial ideas on“Yu”and“Wen Wang is not the Duke of Chou”. Finally, compared to Ku’s viewpoints in prophase, Ku reconstructs his works in anaphase with preference to defend his“stratification”theory, which seems to mislead his later historical research.
     On the whole, this paper tries to answer such several questions: What impacts did Ku Chieh-kang’s theory impose on the research of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How to treat the gain and lose,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Ku’s thoughts on ancient history? And where is the way to lead Chinese ancient history to be prosperous? All in all, the proper attitude to Ku Chieh-kang’s theory we should hold is neither totally accepting nor totally denying. It seems advisable to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narrow-sense historiography and archeology to propel the integrated research model of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引文
①有关此学术论争详见张越:《80 年来古史论辩的简要回顾与评析》,载于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 110 周年论文集》,中华书局,2004 年。
    ②《古史辨》第一册于 1926 年出版,至 1941 年已出版至第七册。顾颉刚编著第一、第二、第三、五册;罗根泽编著第二、第四册;吕思勉和童书业合作编著了第七册。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予以再版重印。
    ③杨向奎:《“古史辨派”的学术思想批判》,《文史哲》,1952 年 3 期。
    ④童书业:《“古史辨派”的阶级本质》,《文史哲》,1952 年 3 期。
    ⑤李锦全:《批判古史辨派的疑古论》,《中山大学学报》,1956 年 4 期。
    ⑥吴泽、袁英光:《古史辨派史学思想批判》,《历史教学问题》1958 年 10 期。
    ①顾颉刚著、顾洪整理:《顾颉刚读书笔记》(第一至第十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年。
    ②有关海外和港台学者的相关论著具体可详见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国外影响”一节,(中华书局,1986 年。)刘俐娜:《顾颉刚学术思想评传》“海外研究概况”一节,(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年。)另外,德国的吴素乐(Ursula Richter-Chang)1992 年出版了《疑古:作为新文化运动结果的古史辨与顾颉刚》。Zweifel am Alterturn: Gu Jiegang und die Discussion über Chinas alte Geschichte als Konsequenz der “Neuen Kulturbewegung” ca, 1915-1923 (Stuttgart: Franz Steiner Verlag, 1992). 王晴佳对吴素乐一书还作有书评,可参见 Qingjia Edward Wang: Doubts on Antiquity: Gu Jiegang and the Discussion on China's Ancient History as Consequence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1915-1923. by Ursula Richter.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3, No. 2 (May, 1994), pp. 537-538.
    ③尹达主编:《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 年版。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 110 周年论文集》,中华书局,2004年。郑良树编:《顾颉刚先生著述年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 年。顾潮编:《顾颉刚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顾潮、顾洪:《顾颉刚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年。顾潮:《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王学典、孙延杰:《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年。顾潮编:《顾颉刚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年。王煦华编:《顾颉刚先生学行录》,中华书局,2006 年。
    ④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中华书局,1986 年。
    ⑤刘俐娜:《顾颉刚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年。
    ⑥胡逢详、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1991 年。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齐鲁书社,1995 年。张岂之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吴少珉、赵金昭主编:《二十世纪疑古思潮》,学苑出版社,2003 年。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田旭东:《二十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中华书局,2003 年。张越:《五四时期中国史坛的学术论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年。有关古史辨和顾颉刚学术思想的散篇文章还可参见陈其泰、张京华编:《古史辨学说评价讨论集》,京华出版社,2001 年。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编:《疑古思潮回顾与前瞻》,京华出版社,2003 年。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52 页。
    ②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60 页。
    ③顾颉刚:《答刘胡两先生书》,《古史辨》第一册,99-102 页。
    ④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05-150 页。
    ①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
    ①有关对顾颉刚古史学和“古史辨”的具体争论过程与观点,详见张越:《五四时期中国史坛的学术论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年,118-325 页。
    ②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王汎森的《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一书,就从学术发展内在理路的角度详细考察了古史辨派对清代康有为等今文学家的吊诡式继承。详见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1-103 页。1945 年,顾颉刚在《当代中国史学》一书中回首“古史辨”运动兴起的原因时,他说:“海通以来,西洋的新科学和新史学输入到中国,使国人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开始发现过去历史观念的错误,于是对古史传说,便渐渐开始怀疑了。远在清代中叶,大胆的崔述已经本其宋学的‘卫道’精神和汉学的考据方法,把一部分荒诞不经的古史传说一笔削去,他所著的《考信录》,真是清代史学研究上的一部奇书,其目光的敏锐和史学方法的谨严,在近代的史学界上可说已发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他因为限于时代,一切的研求还是不够彻底。到了清代后期,经今文学派兴起,疑古的精神大炽,刘逢禄怀疑《左传》,魏源怀疑《毛诗》和汉《古文尚书》,邵懿辰怀疑《逸礼》,都是怀疑古文经的先声,等到廖平、康有为、崔适等继起,更大举对古文经攻击,而且又联带地怀疑到古史传说上,认为古史传说多出于诸子的创造,用来达到他们‘托故改制’的目的的,这样一来,‘疑古’的学风便一发而不可遏了。民国以来,西洋的治学方法和新史观不断的输入,更予人们以莫大的启示。胡适先生在北京大学讲学,常根据他从西洋得来的治史方法,考证中国历史上的问题,于是古代史的威信更为动摇。颉刚等身逢其会,便开始提出古史上诸问题加以讨论,‘古史辨’便在这种情态之下出现了。”参见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122-123 页。
    ②在谈及的“古史辨”运动和顾颉刚古史学说的思想起源时,往往学者们易于忽视中国近代考古学对“古史层累说”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下文将予以详论。
    ③参见张京华等编著:《二十世纪疑古思潮》,学苑出版社,2003 年,15-20 页,95-111页。“实验主义”对顾颉刚的影响,还可参见李扬眉:《方法论视野中的“古史辨”派》,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17-22 页。文中李扬眉认为,顾颉刚在关于知识的问题上,就确立了经验主义立场,奠定了“学问的基础是要建筑于事实上”、“惟有用归纳的方法可以增进新知”的治学信念。
    
    ①顾潮编:《顾颉刚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49 页。
    ②顾颉刚:《寄居录》(1919.9-1920.10),《顾颉刚读书笔记》(一),20-21 页。
    ①顾颉刚:《中国近来学术思想界的变迁观》,载于王煦华编选:《古史辨伪与现代史学——顾颉刚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22 页。
    ②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447 页。
    ③胡适:《故事讨论的读后感》,《古史辨》第一册,191-192 页。
    ④“整理国故”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有关研究现状详见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年。
    ⑤朱希祖:《整理中国最古书籍之方法论》,《北京大学月刊》第 1 卷第 3 号,收入蒋大椿:《史学探渊——中国近代史学理论文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年,671-682 页。
    ⑥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胡适文存》一集,黄山书社,1996 年,527 页。
    ①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360-362 页。由此也可以看出顾颉刚参加“整理国故”运动,是从“破坏”一途着手的。
    ②顾颉刚:《一九二六年始刊词》,《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2 卷 13 期,3-4 页。
    ③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386 页。
    ①胡适:《研究国故的方法》,《东方杂志》第 18 卷第 16 号,发表于 1921 年 8 月。载于蒋大椿主编:《史学探渊—中国近代史学理论文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年,683-684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40 页。
    ③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年,459 页。
    ④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40 页。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78 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95 页。
    ③转引自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中华书局,1986 年版,72 页。
    ④胡适:《杜威博士归国饯别记胡适演说辞》,载《时事新报》,1921 年 7 月 5 日。转引自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中华书局,1986 年版,71 页。
    ⑤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中华书局,1986 年版,72 页。
    ⑥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收入《古史辨》第一册,13 页。
    ⑦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明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年,351 页。
    ①王汎森:《傅斯年对胡适文史观点的影响》,《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291-299 页。
    ②杜正胜:《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中国文化》第十二期。
    ③顾颉刚:《汤山小记》(1957.4-1961.7),《顾颉刚读书笔记》(七),5507 页。
    ④实际上,顾颉刚并不止对宋清两代的辨伪成绩有所关注,对于前代疑古辨伪成绩是有系统考察的。如顾颉刚在《膏火书》中谈及早期之辨伪语时,写道:“《周礼·春官》宗伯‘五命赐则’,贾《疏》引孟子张,包周等疑《周礼》语。《后汉书·方术传》记桓谭、尹敏疑纬书语。荀爽《申鉴·俗嫌》篇亦疑纬书。傅玄疑《国语》见《左》哀十三年《疏》,其疑《管子》见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陸澄与王俭疑《孝经·郑注》见《南齐书·陸澄传》。此皆早期之辨伪也。”(顾颉刚:《膏火书》(1955.7),《顾颉刚读书笔记》(六),4514 页。)只是宋清两代的辨伪成绩较为显著,对顾颉刚影响较大而已。
    ①顾颉刚:《瓊东杂记》(1920.10-1921.6),《顾颉刚读书笔记》(一),99 页。
    ②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411 页。
    ③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317 页。
    ④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457 页。
    ⑤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317 页。
    ⑥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379 页。
    ⑦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380 页。
    ⑧顾颉刚:《膏火书》(1955.7),《顾颉刚读书笔记》(六),4514 页。
    ①顾颉刚:《待养录》(1921.6-9),《顾颉刚读书笔记》(一),220-221 页。
    ②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327 页。
    ③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281 页。
    ④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41-42 页。
    ⑤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42 页。
    ⑥顾颉刚:《忍小斋笔记》(1929.8),《顾颉刚读书笔记》(三),1173 页。
    ⑦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735 页。
    ①顾颉刚:《答姚际恒著述书》,《古史辨》第一册,3 页。
    ②转引自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古史辨》第七册上,97-98 页。
    ③梁玉绳:《史记志疑》,第一册,中华书局,1981 年,35 页。
    ⑤顾颉刚:《融一斋笔记》(1944.7-1946.6),《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251 页。
    ①顾颉刚:《崔东壁遗书》序,崔述撰著、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64 页,60 页。
    ②顾颉刚:《高舂琐语》(1966.7-1974.6),《顾颉刚读书笔记》(九),7352-7353 页。
    ③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730 页。
    ④顾颉刚:《法华读书记》(1951.1-1955.5),《顾颉刚读书笔记》(五),3748-3749 页。
    ⑤路新生:《崔述与顾颉刚》,《历史研究》1993 年 4 期。
    ⑥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45 页。
    ⑦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42 页。
    ⑧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古史辨》第一册,9 页。
    ①顾颉刚:《告得崔东壁遗书书》,《古史辨》第一册,19 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45-46 页
    ③顾颉刚:《论伪史例书》,《古史辨》第一册,28 页。
    ④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古史辨》第一册,9 页。
    ⑤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449-450 页。
    ①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914-915页。
    ②崔述:《洪范补说》,《崔东壁遗书》,362 页。顾颉刚据此认为“张之洞录崔述为汉学专门经学家,非崔氏自愿,即此可知。”参见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915 页。
    ③崔述:《考信录提要》卷上,《崔东壁遗书》,8 页。
    ④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30-32 页。
    ⑤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81 页。
    ⑥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916-917页。
    ⑦顾颉刚:《崔东壁遗书》序,《崔东壁遗书》,62 页。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自序,5 页。
    ②陆懋德:《评顾颉刚古史辨》,《古史辨》第二册,370 页。
    ③崔述:《考信录提要》卷上,《崔东壁遗书》,13-14 页。
    ④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60 页。
    ⑤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65 页。
    ⑥崔述:《补上古考信录》卷下,《崔东壁遗书》,46 页。
    ①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785 页。
    ②崔述:《补上古考信录》卷下,《崔东壁遗书》,46 页。
    ③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781 页。
    ④崔述:《商考信录》卷一,《崔东壁遗书》,134-135 页。
    ①崔述:《丰镐考信录》卷二,《崔东壁遗书》,177 页。
    ②崔述:《丰镐考信录》卷二,《崔东壁遗书》,177 页。
    ③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63 页。
    ④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38 页。
    ⑤崔述:《补上古考信录》卷下,《崔东壁遗书》,39 页。
    ①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与历史》,《古史辨》第五册,551 页。
    ②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774 页。
    ③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928 页。
    ④顾颉刚:《东山笔乘》(1927.10-1929.8),《顾颉刚读书笔记》(二),1127 页。
    ⑤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736 页。
    ①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790-791页。
    ②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789 页。
    ③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808 页。
    ④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843 页。
    ⑤路新生:《崔述与顾颉刚》,《历史研究》1993 年 4 期。
    ①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59 页。
    ②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869 页。
    ③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922 页。
    ④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831 页。
    ⑤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课第二学期讲义序目》,《古史辨》第五册,257 页。
    ⑥顾颉刚:《耄学丛记》(1972-1975),《顾颉刚读书笔记》(十),7863 页。
    ⑦顾颉刚就曾说:“我们这一辈人在这时候太敢做奢侈的希望了,恨不能把整个的世界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彻底的重新造过。”(顾潮编:《顾颉刚年谱》,28 页。)所用的手段是要有“赖于学问的:消极上在指出正义,减少盲动的力量;积极上在处盲动之外创造出一正当适宜的境界。此创造出来的正当适宜的境界,乃是精神的新,乃是由善的方向发出的新,乃是学问的最高的用。”(顾颉刚:《中国近来学术思想界的变迁观》,载于王煦华编选:《古史辨伪与现代史学——顾颉刚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23 页。)
    ⑧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59 页。
    ⑨崔述:《考信录提要》卷下,《崔东壁遗书》,12 页。
    ①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901-902页。
    ②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783-784页。
    ③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809 页。
    ④实际上,顾颉刚这种全盘否定的观点是受到了康有为对古文经的否定和诸子改制考的启发,巧妙地利用了康有为的这一客观效果。但这种否定也并非那么绝对,他对于《诗》、《书》中的几篇在辨伪古史的实践过程中,还是比较依赖的,如果连这几篇也都打入伪书伪史之列,那么治上古史岂不是真正地要成为“无米之炊”了吗?
    ⑤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918 页。
    ①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851-852页。
    ②吕思勉:《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梁任公》,原刊《月刊》第三期,一九四六年一月,《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402 页。
    ④顾潮编:《顾颉刚年谱》,20 页。
    ①章太炎:《诸子学略说》,《国粹学报》第 21 期,4-5 页。
    ②《国粹学报》乙巳年 (一九 O 五)六十号“社说”,无页码。转引自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25 页。
    ③顾颉刚:《遂初室笔记》中记有钱玄同语,“古文家言《六经》皆史的,仅一章太炎而已。”又曰:“章实斋言《六经》皆史,亦是托古,盖欲以《五经》配其所作方志也。”(顾颉刚:《遂初室笔记》(1929-1930),《顾颉刚读书笔记》(三),1206 页。)而此时,章太炎提出的“夷六艺於古史”颇有舍经入史的意味,如果顺着这一思路发挥下去,必能对上古史的研究引起不小的革命。
    ④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24 页。
    ⑤顾潮:《顾颉刚年谱》,32 页。
    ⑥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27 页。
    ⑦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年,41 页。
    ①吕思勉:《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梁任公》,原刊《月刊》第三期,一九四六年一月,《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402 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25 页。
    ③直至四十年代,顾颉刚仍认为:“崔东壁信圣人,我们要去其圣人,而后东壁之真价值乃见。康有为信孔子,我们要去其孔子,而后康氏之真价值可见。盖求是与致用如不分开,必致两败俱伤。我们今日研究古代学术,求是而已,绝不当谈致用。”(顾颉刚:《纯熙堂笔记》(1946.6-1947.10),《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336-2337 页。)
    ④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80 页。
    ⑤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26 页。顾颉刚在读到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之前,对今文学家的史学著作便有所接触,据他回忆 1908 年就购得了夏曾佑的《中等教育用中国历史教科书》三册,该书“以基督教《创世纪》及倮罗文记洪水事比较汉族历代相传之盤古以迄三皇五帝之传统,耳目顿为一新;又以虞夏为传疑时代,两周为化成时代”,使得“读《尚书》时之旧脑筋为之一洗”,顾颉刚甚至认为其壮年推翻古代传说彼实导夫先路。(顾颉刚:《枫林村杂记》(1966.1-6),《顾颉刚读书笔记》(九),7294 页。)
    ①傅斯年:《史料论略及其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年版,55 页。
    ②陈寅恪:《朱延丰〈突厥通考〉序》,《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144 页。
    ③魏建功:《新史料与旧心理》,《古史辨》第一册,258 页。
    ④1946 年,吕思勉评价康有为说:“康长素其实算不得经学家,他不过以意立说,而以经说为之佐证,如陸子静所谓“六经皆我注脚”而已。他有名的著作,是《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这两部书,影响于学术界颇大,然站在经学的立场上说,则其书实在是无足取的。参见吕思勉:《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梁任公》,原刊《月刊》第三期,一九四六年一月,《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400 页。
    ①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300 页。
    ②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324 页。
    ③顾颉刚:《纯熙堂笔记》(1946.6-1947.10),《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302 页。
    ④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52 页。
    ⑤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43-45 页。
    ⑥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55 页。
    ①周予同:《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年,526 页。
    ②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一,载姜义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2 页。
    ③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二,11 页。
    ④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156-160 页。顾颉刚“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的观点的思想来源也并非单纯的来源于今文学家,观念上受到今文家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但无论是康有为亦或是廖平,都没有直接提出“黄金世界”这个名词。顾颉刚在这方面很可能也受到过李大钊的影响。李大钊 1919 年主编《晨报》副刊,同时协助北京大学学生创办《国民》和《新潮》杂志,自 1920 年 7 月任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在 1920 年就指出封建史观的核心是:“大抵慨念黄、农、虞、夏、无怀、葛天的黄金时代,以重寄其怀古的幽情,而退落的历史观,遂以隐中于人心。”(李大钊:《史观》,《李大钊史学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 72 页。)1923 年 4 月 6 日李大钊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发表了《史学与哲学》一文,大谈中国古代的历史观念,称黄、农、虞、夏之世,便是中国人理想中的黄金时代,倡议新历史学家首当打破此种谬误观念。他说:“从前的历史观,使人迷信人类是一天一天退化的,所以有崇古卑今的观念。中国如此,西洋亦然。它们谓黄金时代,一变而为银时代,更变而为铜时代、铁时代,这便是说世道人心江河日下了、这种黄金时代说,在十七世纪时为一班崇今派的战士攻击中心。……诗人的梦想多以前代过去的时代为黄金时代。中国的“采薇”、“获麟”诸歌和陶渊明一流的诗,都有怀思黄、农、虞、夏的感想。黄、农、虞、夏之世,便是中国人理想中的黄金时代。新历史学家首当打破此种谬误的观念,……这是史学的真趣味,这是研究史学的真利益。”(李大钊:《史学与哲学》,发表于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3年 4 月 6 日,收入蒋大椿主编:《史学探渊—中国近代史学理论文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年,945 页。)而 1923 年一月至五月间的顾颉刚恰好在上海,任商务印书馆职,与王伯祥合编《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至五月才请假回苏州。
    ①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322-323 页。
    ②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一,2 页。
    ③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四,61 页。
    ④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78 页。这一时期,有着今文学倾向的史学家们对康有为的这一方法都是比较乐于接受的,如吕思勉在《答程鹭于书》也曾对刘歆伪造说运用社会背景的方法分析了产生的原因,他说:“近儒多知古文经为刘歆所伪造,然所以伪造之由,则罕有洞明之者。案汉代社会,极不平等。其不平等之原因,由来甚远。”参见吕思勉:《答程鹭于书》,原刊《沈阳周刊》一九二一年出版,《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670 页。
    ⑤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463-464 页。
    ①吕思勉:《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梁任公》,原刊《月刊》第三期,一九四六年一月,《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402-403 页。
    ②顾颉刚:《中国古代史研究序论》,《文史》2000 年第 4 辑(总第 53 辑)。
    ③顾颉刚:《纯熙堂笔记》(1946.6-1947.10),《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302-2303页。
    ④顾颉刚:《论康有为辨伪的成绩》,刊《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 123期,13 页。
    ⑤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57 页。
    ⑥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209-218 页。
    ①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一,2 页。
    ②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65-66 页。也曾受到康有为影响的史学家吕思勉同样有着应将经传平等看待的观点,他说:“若以史家之眼光,视古书为史料,则由此等而上之,别东汉人之所为于西汉人之外,别西汉人之所为于春秋战国时人以外,别春秋战国时人所为于西周以前之人之外,其劳正未有艾。如此拣剔,传固相需甚殷,经亦相遇非疏。第分别部居,正自多术;初不能作一概之论,谓经皆可信而传尽可疑也。”参见吕思勉:《辨梁任公〈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原刊《东方杂志》第二十卷第二十号,一九二三年十月出版。《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94 页。
    ③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一,2 页。
    ④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43 页。
    ⑤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217 页。
    ①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下),中华书局,1979 年,930-931 页。
    ②吕思勉:《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梁任公》,原刊《月刊》第三期,一九四六年一月,《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403 页。
    ③吕思勉:《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梁任公》,原刊《月刊》第三期,一九四六年一月,《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402-403 页。
    ④顾颉刚:《纯熙堂笔记》(1946.6-1947.10),《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335 页。
    ①杨向奎:《“古史辨派”的学术思想批判》,原刊《文史哲》1952 年第 3 期。收入陈其泰、张京华主编:《古史辨学说评价讨论集》,京华出版社,2001 年,9 页。
    ②杨向奎:《论古史辨派》后记,中华书局成立七十周年纪念《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1 年。收入陈其泰、张京华主编:《古史辨学说评价讨论集》,京华出版社,2001 年,100 页。
    ③杨宽:《顾颉刚先生和〈古史辨〉》,《光明日报》1982 年 7 月 19 日。
    ①顾颉刚:《遂初室笔记》(1929-1930),《顾颉刚读书笔记》(三),1233-1234 页。
    ②顾颉刚:《遂初室笔记》(1929-1930),《顾颉刚读书笔记》(三),1238-1239 页。
    ③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自序二,中华书局,1988 年,12-13 页。
    ④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华书局,1988 年,13 页。
    ⑤顾颉刚:《纯熙堂笔记》(1946.6-1947.10),《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336-2337 页。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46 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48 页。
    ③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50 页。
    ④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42 页。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52 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45 页。
    ③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65 页。
    ④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65-66 页。
    ⑤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60 页。
    ⑥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七册上,1-64 页。
    ⑦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七册下,30-109 页。
    ①顾颉刚:《我的研究古史的计划》,《古史辨》第一册,214 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自叙》,328 页。转引自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46 页。王汎森认为,冯友兰的这一个斩钉截铁式的论断实有错误向导之嫌。因为我们如果把看戏经验说成是促成层累说的唯一因素,恐怕就会逐流而忘返了。
    ③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41 页。
    ①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328 页。
    ②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729 页。
    ③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729 页。
    ④顾颉刚:《答李玄伯先生》,《古史辨》第一册,272-273 页。
    ⑤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37 页。
    
    ①顾颉刚:《淞上读书记》(1923.3-1924.2),《顾颉刚读书笔记》(二),693-695 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66-67 页。
    ③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第二次开头》,转引自顾潮编:《顾颉刚年谱》,67 页。
    ④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70 页。
    ①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第二次开头》,刊于《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一卷第一期,1925 年 10 月,95 页。转引自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47-48 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68-70 页。
    ③周予同:《顾著古史辨的读后感》,《古史辨》第二册,327 页。
    ④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中华书局,1986 年,45-46 页。
    ①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383 页。
    ②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730 页。
    ③顾颉刚:《朝阳类聚》(1957-1962.8),《顾颉刚读书笔记》(八),5834-5835 页。
    ④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49 页。
    ⑤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749-750页。
    ①顾颉刚:《辛丑夏日杂钞》(1961.8-10),《顾颉刚读书笔记》(八),5859-5860 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68 页。
    ③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古史辨》第一册,第 28 页。
    ④查晓英:《从地质学到史学的现代中国考古学》,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年 5 月,91 页。
    
    ①顾颉刚:《答刘胡两先生书》,《古史辨》第一册,100 页。
    ②顾颉刚:《答刘胡两先生书》,《古史辨》第一册,99 页。
    ③顾颉刚:《答刘胡两先生书》,《古史辨》第一册,99 页。
    ①顾颉刚:《论〈今文尚书〉著作时代书》,《古史辨》第一册,201 页。
    ②顾潮编:《顾颉刚年谱》,86 页。
    ③顾颉刚:《淞上读书记》(1923.3-1924.2),《顾颉刚读书笔记》(二),575 页。
    ④顾颉刚:《淞上读书记》(1923.3-1924.2),《顾颉刚读书笔记》(二),619 页。
    ⑤顾颉刚:《淞上读书记》(1923.3-1924.2),《顾颉刚读书笔记》(二),692 页。
    ⑥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62 页。
    ①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25 页。
    ②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历史研究》2000 年第4 期,收入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99 页。
    ③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63 页。
    ④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20 页。直至 1952 年,顾颉刚在《叔向名禹》的一则笔记中说“《叔向父簋铭》云:‘叔向父禹曰。’孙诒让云:‘《说文》蠁,知声虫也。重文 ,司马相如说:从向。《玉篇·虫部》云:蠁,禹虫也。若然,禹、蠁一虫。禹字叔向,即取虫名为义。向,即 之省。此可证司马相如、顾野王说矣。’(《古籀余论》卷中)禹之为虫,又得一证。”参见顾颉刚:《虬江市隐杂记》(1951.1-1952.10),《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664 页。
    ⑤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63 页。
    ⑥钱玄同:《答顾颉刚先生书》,《古史辨》第一册,69 页。
    ①顾颉刚:《答柳翼谋先生》,《古史辨》第一册,225-227 页。
    ②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20-121 页。
    ③顾颉刚:《九州之戎与戎禹》,《古史辨》第七册下,117-139 页。
    ④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57 页。
    ⑤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57 页。
    ⑥丁文江给他的一封信中,就曾向他索要这些相片,丁文江说:“听见适之说,你在开封照了许多相(为研究新郑铜器用)。很希望代我印一分,不知先生能否见惠。”参见丁文江:《论禹治水说不可信书》(1924 年 2 月 11 日),《古史辨》第一册,209 页。
    ⑦顾颉刚:《淞上读书记》(1923.3-1924.2),《顾颉刚读书笔记》(二),711-716 页。
    ①王煦华:《顾颉刚先生学术纪年》,载于尹达主编:《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 年版,1018 页。
    ② 顾颉刚:《三皇考》序,《古史辨》第七册中,44-45 页。
    
    ①顾颉刚:《中国古代史研究序论》,《文史》2000 年第 4 辑(总第 53 辑)。
    ②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294-295 页。
    ①周予同:《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年,542 页。
    ②顾颉刚:《中国近来学术思想界的变迁观》写完后,当时并未发表。
    ③王汎森:《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罗志田主编:《20 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年,66 页。有关“五四”前后,反传统思潮的兴起,具体参见林毓生:《五四式反传统思想与中国意识的危机》,《思想与人物》,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3 年;王汎森:《从传统到反传统——两个思想脉络的分析》,《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35-36 页。
    ②陈寅恪:《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38-239 页。
    ③吕思勉:《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梁任公》,原刊《月刊》第三期,一九四六年一月,《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400 页。
    ④沈兼士:《近三十年来中国史学之趋势》(一九四一年六月),《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 年,372 页。
    ⑤顾颉刚:《法华读书记》(1951.1-1955.5),《顾颉刚读书笔记》(五),3829-3830 页。
    
    ①顾颉刚:《枫林村杂记》(1966.1-6),《顾颉刚读书笔记》(九),7298-7299 页。
    ②钱玄同:《论近人辨伪见解书》,《古史辨》第一册,24 页。
    ③周予同:《顾著古史辨的读后感》,《古史辨》第二册,323-324 页。
    ①周予同:《经今古文学》,《古史辨》第二册,316 页。
    ②朱希祖:《整理中国最古书籍之方法论》,《北京大学月刊》第 1 卷第 3 号 1919 年 3 月,收入蒋大椿:《史学探渊——中国近代史学理论文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年,671-682 页。
    ①吕思勉:《答程鹭于书》,原刊《沈阳周刊》一九二一年出版,《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676-677 页。
    ②吕思勉:《答程鹭于书》,原刊《沈阳周刊》一九二一年出版,《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681 页。
    ①吕思勉:《乙部举要》(一),一九二一年四月十六日沈阳高师丽泽会讲演,《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495 页。
    ②吕思勉:《整理旧籍之方法》,一九二一年四月十六日沈阳高师丽泽会讲演,《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482-491 页。
    ③吕思勉:《乙部举要》(二),一九二二年在沈阳达成会上讲演录,《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497-498 页。
    ④参见罗志田:《清季民初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的走向中心》,收入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年,302-341 页。
    ①详见王汎森:《从经学向史学的过渡——廖平与蒙文通的例子》,《历史研究》2005 年 2期。罗志田认为“经史易位”现象的出现,除了经学的衰落这一负面因素外,还有多方面的直接间接原因。如除史学在近代的道德提升外,还有受到外在时代语境的影响:西学的东渐及其在士人心目中逐渐树立起优越感;晚清经世风气的兴起也很容易导向史学一途,另外学术机构的兴起也为史学的独立确定了体制基础等原因。参见罗志田:《清季民初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的走向中心》,收入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年,302-341 页。
    ②蒙文通:《治学杂语》,蒙默编:《蒙文通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年,6 页。蒙文通此说明显受到其师廖平今古文说的影响,但亦可看出蒙文通有所超越,不再局限于今古文经学的范围,而要求“批判其学说”。 王汎森就认为,在这一时期,蒙文通也已开始由经学向史学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蒙文通经历了五个环节:第一是分别经是经,史是史;第二是丢掉今、古文之争的老问题,代以古代史的问题;第三是分出时间的层次,汉是汉,先秦是先秦,而且各个层次的意义是一样的,不因时代先后而有别;第四是要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区分出古代文献中“理想”与“事实”的区别;第五是接受 19 世纪西方史学的影响,尤其是种族、地理两种因素。这五个环节无疑与顾颉刚的转化过程有着极为相似之处。详见王汎森:《从经学向史学的过渡——廖平与蒙文通的例子》,《历史研究》2005 年 2 期。
    ③顾颉刚:《枫林村杂记》(1966.1-6),《顾颉刚读书笔记》(九),7298-7299 页。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31-32 页。
    ②胡适在辑览辨伪文字时便注意到“我们选辨伪的文字,似不能有一个截止的时期。不然,朱熹集里也有许多辨伪文字,苏轼也有,欧阳修也有,究竟录不录呢?”参见胡适:《论辑录辨伪文字书》,《古史辨》第一册,19 页。
    ③顾颉刚:《论辨伪工作书》,《古史辨》第一册,26 页。
    ④顾颉刚曾回忆说:“惟今古文问题,则旷观宇内尚无视予为更适宜于作结算之工作者。经学纠纷至复杂,非一般人所能分析,而予则差幸略有修养,一也。清代后期,研究此问题者不少,材料已备,能集合之则易于得结论,二也。近人尊视古物,亦以其事径捷,无多牵缠,而惊经学为繁琐,相率以不谈今古文问题为高超,而予则既受业于崔觯甫先生,复问学于钱玄同先生,深知此为不能不解决之症结,有工作之勇气,三也。”(顾颉刚:《纯熙堂笔记》(1946.6-1947.10),《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301-2302 页。)诚如所言,助其结算今古文问题的学者中,以钱玄同功劳最大。顾颉刚在辨伪的初期,只是关注于辨伪书,直到后来钱玄同告诉他经书的本身也有许多应辨的地方,才是他意识到如何超越前代的疑古辨伪,即是将辨伪推入到“经”的领域中。(参见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49 页。)
    ①钱玄同:《论今古文经学及〈辨伪丛书〉书》,《古史辨》第一册,30-31 页。钱玄同在《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前,1925 年 9 月 14 日又对这段认识进行了补充,他说:“至于解经,则古文与今文皆无是处”,显然经过顾颉刚 1923 年提出“古史层累说”之后,钱玄同的经学思想又为之一变,彻底抛弃了和先前传统经学的藕断丝连,最终放弃了经学。1925 年 10 月 14 日,钱玄同在《论获麟后经及春秋例书》一文中说:“我现在对于今文家解经全不相信,我而且认为‘经’这样的东西,压根儿就是没有的,经既没有,则所谓‘微言大义’也者,自然‘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了”。(《古史辨》第一册,280页)这一现象并不是单独发生在钱玄同的身上,经过这场“史学革命”的洗礼,许多学者都开始放弃以往的研究经验,并开始探索新的研究方式,诸如周予同等学者的“经学史”研究的主张,都代表了那一个时期传统学术研究的转向。
    ②钱玄同:《论诗说及群经辨伪书》,《古史辨》第一册,52 页。顾颉刚 1965 年还曾回忆说:“到了民国时期,一般是不读经书了,只有少数人才读经书。在这个时期中,还研究经书的,有位蒙文通,是廖平的学生。另有一位研究经书的学者是钱玄同,是俞樾的学生的学生。因俞樾有两位经学大弟子,一为崔适,是讲今文学的;二是章炳麟,是崇尚古文学的。可是钱玄同向崔、章二人都学过,所以钱玄同对于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都知道。钱玄同搞的是汉学,即汉朝对于古代经书之研究。由于发生了古文与今文两派,把经学弄乱了。到底何者是正确的?清人研究了二百年,钱玄同又接着干。他见到我以后,想以我来代替他完成这一研究,于是把许多汉学的大问题,同我谈说。”参见顾颉刚著、何启君整理:《中国史学入门》,北京出版社,2006 年,130-131 页。
    ①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序,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6-7 页。
    ②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自序二,中华书局,1988 年,14 页。
    ③顾颉刚:《我的研究古史计划》,《古史辨》第一册,213 页。
    ①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自序,《西北史地》,1983 年 4 期。其中之师友自然是要包括钱玄同、胡适和傅斯年等人。
    ②顾颉刚:《自述整理中国历史意见书》(1921 年 6 月 9 日),《古史辨》第一册,36 页。
    ③顾颉刚:《缓斋杂记》(1955.8-1956.11),《顾颉刚读书笔记》(六),4486 页。
    ④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引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 页。
    ⑤顾颉刚在谈到他对康有为的手段的利用时说:“蚕的目的在变蛾,做茧乃是它的手段。但它的手段变成了养茧人的目的了。这正似康有为们的目的在变法,而以排斥伪经为手段。在我们看来,正可用了它的手段达到我们的目的。”参见顾颉刚:《遂初室笔记》(1929-1930),《顾颉刚读书笔记》(三),1282-1283 页。
    ①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301 页。
    ②吕思勉:《答程鹭于书》,原刊《沈阳周刊》一九二一年出版,《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677 页。
    ③周予同:《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523 页。
    ④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36 页。
    ⑤顾颉刚:《答李玄伯先生》,《古史辨》第一册,271 页。
    ⑥顾颉刚:《虬江市隐杂记》(1951.1-1952.10),《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660 页。
    ①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770-771页。
    ②顾颉刚:《虬江市隐杂记》(1951.1-1952.10),《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660-2661页。
    ③顾颉刚:《答李玄伯先生》,《古史辨》第一册,271 页。
    ④顾颉刚:《答柳翼谋先生》,《古史辨》第一册,228 页。
    ⑤顾颉刚:《与履安信》(1924 年 7 月 5 日),顾潮:《顾颉刚年谱》,96-97 页。
    ⑥顾颉刚:《瓊东杂记》(1920.10-1921.6),《顾颉刚读书笔记》(一),61-62 页。通过“六经皆史”之说随着时代的变化足以看出民国时期经学的衰落和史学的崛起。从章学诚的“六经皆史”到章太炎的新“六经皆史”说再到胡适、梁启超的“六经皆史料”说,由经入史的观念在不断的发展,六经乃至把过去的文字记录全部都可看作史料。乾嘉时的章学诚说“六经皆史”是想提高史学的身价,所以提出“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而到了胡适的眼中则变为“其实先生的本意只是说一切著作都是史料”。梁启超大约在同时也提出“章实斋说‘六经皆史’,这句话我原不敢赞成;但从历史家的立脚点看,说‘六经皆史料’,那便通了。”这样到了民国,这些已经被人渐视为“无用”的六经因史学而增高其价值,变为有用。过去的“史”或“史料”本附载有各种社会角色、政治功能和思想含义,一旦变为“史料”,这些附着的意义也随之消释了。(详见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历史研究》2000 年第 4 期,收入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89-91 页。)
    ①顾颉刚:《中国古代史料概述》,《文史》2002 年第 4 辑(总第 61 辑)。顾颉刚认为,段玉裁《与诸同志书论校书之难》中所说的“故校经之法,必以贾还贾,以孔还孔,以陆还陆,以杜还杜,以郑还郑,各得其底本而后判其义理之是非,而后经之底本可定,而后经之义理可以徐定。”(《经韵楼集》卷十二)即此“历史方法也”。参见顾颉刚:《愚脩录》(1962.12-1966.1),《顾颉刚读书笔记》(九),6646 页。
    ②顾颉刚:《沪楼日劄》(1949.1-1951.1),《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408 页。
    ③顾颉刚:《待养录》(1921.6-9),《顾颉刚读书笔记》(一),248 页。
    ④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78-79 页。
    ①顾潮:《顾颉刚年谱》,134-135 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77-78 页。
    ③崔述:《崔东壁遗书》,1046 页。
    ④顾潮、顾洪:《顾颉刚学术行年简表》,《顾颉刚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年,159-173 页。
    ①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发行,无具体出版时间,谨据东北人民大学图书馆旧藏本,220-221 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56 页。
    ③有关这一时期北京大学在学术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可以参见萧超然等编:《北京大学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年。梁柱:《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年。萧超然:《北京大学与近现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
    ①萧超然等编:《北京大学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年,48 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27 页。也正在此年顾颉刚始立《寒假读书笔记》,成为其一生二百余册四百余万字的读书笔记之首,说明此时顾颉刚已经开始他的学术积累,为后来学术发展开始打下基础。
    ③顾潮:《顾颉刚年谱》,41 页。顾颉刚自述当时校中宋代理学空气极重,“我对于它向来不感兴味”,但通过对《顾颉刚读书笔记》的考察,顾颉刚后来对于宋儒亦是十分推崇,这除了宋儒是辨伪的先行者外,恐怕在大学时期这种风气对他的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
    ④顾潮:《顾颉刚年谱》,43 页。
    ⑤顾潮:《顾颉刚年谱》,51 页。
    ⑥沈兼士:《筹划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经费建议书》(1922 年 9 月),《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 年,365-367 页。又见顾潮:《顾颉刚年谱》,96 页。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79-80 页。
    ②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古史辨》第一册,191 页。
    ③胡适:《介绍几部新出的史学书》,《古史辨》第二册,338 页。
    ④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新月》第 2 卷第 8 期。
    ①顾颉刚:《愚脩录》(1962.12-1966.1),《顾颉刚读书笔记》(九),6616-6617 页。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80-81 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11 页。
    ③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12 页。
    ④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13 页。
    ⑤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14 页。
    ⑥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16 页。
    ⑦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古史辨》第一册,9 页。
    ⑧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古史辨》第一册,2-3 页。
    ①顾潮:《顾颉刚年谱》,82 页。
    ②李春雷:《史学期刊与中国史学研究中的民族主义倾向——以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例》,《河北大学学报》,2004 年 6 期。
    ③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古史辨》第二册,279 页。
    ④吕思勉:1923 年《三十年来之出版社界(一八九四年-一九二三)》,《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289 页。
    ①顾颉刚:《告拟作伪书考跋文书》,《古史辨》第一册,13-14 页。
    ②顾颉刚:《答书》(1920 年 12 月 21 日),《古史辨》第一册,16 页。
    ③顾颉刚:《论竹柏山房丛书及庄子内篇书》(1920 年 12 月 26 日),《古史辨》第一册,17 页。
    ④顾颉刚:《告拟作伪书考跋文书》(1920 年 12 月 15 日),《古史辨》第一册,14 页。
    ①胡适:《告得〈东壁遗书〉书》(1921 年 1 月 24 日),《古史辨》第一册,19 页。
    ②顾颉刚:《论伪史例书》(1921 年 1 月 31 日),《古史辨》第一册,28 页。
    ③顾颉刚:《论伪史例书》(1921 年 1 月 31 日),《古史辨》第一册,28-29 页。
    ④顾颉刚:《自述整理中国历史意见书》,《古史辨》第一册,36 页。
    ①顾颉刚:《中学校本国史教科书编纂法的商榷》,顾潮《顾颉刚年谱》,71 页。
    ③详见张越:《五四时期中国史坛的学术论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年,118-226 页。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52 页。
    ②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60 页。
    ①顾颉刚:《答刘胡两先生书》,《古史辨》第一册,99-102 页。
    ①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05-150 页。
    ①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08 页。
    ①杨荣国:《从疑古到证古——科学旗帜下的不同追求》,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编《疑古思潮回顾与前瞻》,京华出版社,2003 年,134 页。
    ②张书学:《顾颉刚与傅斯年治史异同论》,《东岳论丛》1994 年 1 期。
    
    ①柳存仁:《纪念钱玄同先生》,《古史辨》第七册,3 页。
    ②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自序一,中华书局,1988 年,5 页。
    ①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前言,中华书局,1988 年,2-3 页。
    ①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古史辨》第七册,82 页。
    ②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古史辨》第七册,148 页。
    ③杨宽:《历史激流中的动荡和曲折》,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71 页。王汎森观察到杨宽的“上古神话演变说”并未超出顾颉刚的“古史层累说”,他说:“顾、杨两套解释系统的最深层结构是完全相似的:那就是顾颉刚不相信层累的古史有一个真的源头,杨宽也不相信神话分化的古史有一个真的历史源头在。”参见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282页。
    ①童书业:《古史辨》第七册自序,5-6 页。
    ①顾颉刚:《法华读书记》(1951.1-1955.5),《顾颉刚读书笔记》(五),3658-3659 页。顾颉刚对于童书业的具体看法也是有所接受的,他于一九七三年八月十一日,与徐仁甫书云:“刘歆表章《左氏》,保存春秋一代史事,固一大功绩,而其附莽以造伪史,淆乱当时史官之记载,则为千古罪人,功罪自当分别论之。”(顾颉刚:《枫林村杂记》(1966.1-6),《顾颉刚读书笔记》(九),7291 页。)但由此也可看出顾颉刚晚年仍未放弃刘歆伪造说。
    ②顾颉刚:《朝阳类聚》(1957-1962.8),《顾颉刚读书笔记》(八),5803 页。
    ③顾颉刚:《东山笔乘》(1927.10-1929.8),《顾颉刚读书笔记》(二),1044-1046 页。
    ④顾颉刚:《中国古代史料概述》,《文史》2002 年第 4 辑(总第 61 辑)。
    ①顾颉刚:《古史杂记》(1973),《顾颉刚读书笔记》(十),7717 页。
    ②顾颉刚:《汤山小记》(1957.4-1961.7),《顾颉刚读书笔记》(七),5705-5706 页。
    ③顾颉刚:《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和评论》,《文史》第 2 辑,中华书局,1963 年。
    ④顾颉刚:《壬寅夏日杂钞》(1962.6-8),《顾颉刚读书笔记》(八),6052 页。
    ⑤顾颉刚:《朝阳类聚》(1957-1962.8),《顾颉刚读书笔记》(八),5819-5820 页。
    ①顾颉刚:《朝阳类聚》(1957-1962.8),《顾颉刚读书笔记》(八),5809 页。
    ②顾颉刚:《遂初室笔记》(1929-1930),《顾颉刚读书笔记》(三),1233 页。
    ③顾颉刚:《郊居杂记》(1930.11-1934.10),《顾颉刚读书笔记》(三),1747-1748 页。
    ④顾颉刚:《郊居杂记》(1930.11-1934.10),《顾颉刚读书笔记》(三),1436 页。
    ⑤顾颉刚:《法华读书记》(1951.1-1955.5),《顾颉刚读书笔记》(五),3451-3452 页。
    ⑥顾颉刚:《古柯庭琐记》(1955.5-1955.8),《顾颉刚读书笔记》(六),4081 页。
    ⑦顾颉刚:《法华读书记》(1951.1-1955.5),《顾颉刚读书笔记》(五),3895-3896 页。
    ①顾颉刚:《法华读书记》(1951.1-1955.5),《顾颉刚读书笔记》(五),3897-3898 页。
    ②顾颉刚:《耄学丛记》(1972-1975),《顾颉刚读书笔记》(十),7805 页。
    ③顾颉刚:《法华读书记》(1951.1-1955.5),《顾颉刚读书笔记》(五),3216 页。
    ④顾颉刚:《古柯庭琐记》(1955.5-1955.8),《顾颉刚读书笔记》(六),4084-4085 页。顾颉刚后来又在《壬寅夏日杂钞》中谈及甲骨文中之王亥,他说:“《大荒东经》曰:‘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初以为《海经》之图作如是尔。数年前,李学勤同志示甲骨文三条,如下:一、‘其告于高且王 三牛?其五牛?’(胛骨。《殷契拾掇》初集第四五五片,即《战后宁滬新获甲骨集》卷一第一四一片,《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
    ①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中华书局,1986,128 页。
    ②顾潮编:《顾颉刚年谱》,132 页。
    ①顾颉刚:《自述整理中国历史意见书》,《古史辨》第一册,36 页。
    ②余英时:《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收入氏著《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年,410 页。余英时所说的“典范”,又译成“范式”,是科学哲学家库恩 1962 年提出的有关科学发展模式的理论。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与解答。这些典型的著作都在一段时期内为以后几代实践者们暗暗规定了一个研究领域的合理问题与方法。这些著作之所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就在于它们共同拥有两个基本的特征。它们的成就空前地吸收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凡是公有这两种特征的成就,便称之为“范式”。(参见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等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顾颉刚早在 1948 年 6 月在兰州大学所作的讲座中,就将学术发展的主要方式进行了总结,颇与库恩的理论有相近之处。他认为:“学问的起源,是由于假设而来的,因为上帝并没有给人们以分门别类的学问。有了假设以后,得着大家的承认,就变成了常识。如从前人说:‘地是方的’,这就是假设。这假设经许多人承认,遂变成了常识了。可是经过若干年以后,这种常识被人发现了破绽,而认为不正确时,便不得不有新的假设,于是又有人说‘地是圆的’来推翻前者的说法了。这种新假设,经大家公认后,又变成了常识。所以常识是时时受学问的指导而改变着的。所谓学问,就是这样继续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得到新的结论,来提高或改变一般人的常识。”(顾颉刚:《中国古代史研究序论》,《文史》2000 年第四辑(总第 53 辑),1 页。)这段话简直就是顾颉刚在二十世纪上半期在古史领域中所进行的“史学革命”的“夫子自道”之语,相对于库恩的理论显的更为质朴,易于理解。
    ③顾颉刚:《古史杂记》(1973),《顾颉刚读书笔记》(十),7739 页。
    ①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60 页。
    ②顾颉刚:《答刘胡两先生书》,《古史辨》第一册,101 页。
    ③杨宽:《顾颉刚先生和〈古史辨〉》,《光明日报》1982 年 7 月 19 日。
    ④白寿彝:《谈谈近代中国的史学》,《史学史研究》1983 年 3 期。
    ⑤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295-296 页。
    ①周予同:《论经与治史》,原载《申报·每周增刊》第一卷三十六号(1936),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年,622-623 页。
    ②顾颉刚:《浪口村随笔》(1939.1-1939.12),《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131 页。
    ③顾颉刚:《沪楼日劄》(1949.1-1951.1),《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406 页。
    ④顾颉刚:《沪楼日劄》(1949.1-1951.1),《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411 页。
    ⑤顾颉刚:《沪楼日劄》(1949.1-1951.1),《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413 页。
    
    ①顾颉刚:《法华读书记》(1951.1-1955.5),《顾颉刚读书笔记》(五),2788 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84-85 页。
    ①余英时:《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年,413 页。
    ②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297 页。
    ③顾颉刚:《纯熙堂笔记》(1946.6-1947.10),《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301-2302页。
    ④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123 页。
    ⑤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122-123 页。
    
    ①顾颉刚:《高舂琐语》(1966.7-1974.6),《顾颉刚读书笔记》(九),7495 页。
    ②周予同:《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年,524 页。
    ①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270 页。
    ②顾颉刚:《虬江市隐杂记》(1951.1-1952.10),《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531 页。
    ③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课第二学期讲义序目》,《古史辨》第五册,259 页。
    ④顾颉刚:《论孔子删述六经说及战国著作伪书书》,《古史辨》第一册,42 页。
    ⑤顾颉刚:《说〈诗经〉经历及老子与道家书》,《古史辨》第一册,56 页。
    ① 1973 年 7 月 12 日,顾颉刚在给顾湲的信中说:“(六艺)这些书当然是祖国的文化遗产,应当保存和研究的,但和汉代的政治实际和人民生活原不该发生任何影响,这时都因皇帝的提倡和儒者的捧场,成为整个社会的规律,于是中国经历了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一般人误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了。”参见顾颉刚:《枫林村杂记》(1966.1-6),《顾颉刚读书笔记》(九),7279-7282 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53-54 页。
    ③顾颉刚:《东山笔乘》(1927.10-1929.8),《顾颉刚读书笔记》(二),1086 页。
    ④顾颉刚:《蘄閒室杂记》(1925.7-1927.10),《顾颉刚读书笔记》(二),993 页。
    ⑤顾颉刚:《蘄閒室杂记》(1925.7-1927.10),《顾颉刚读书笔记》(二),995-996 页。
    ⑥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814 页。
    ①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26 页。
    ②顾颉刚:《答刘胡两先生书》,《古史辨》第一册,101 页。
    ③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引论,3 页。
    ④卫聚贤:《中国考古学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 年,3 页。
    ①罗尔纲:《生涯再忆——罗尔纲自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 年,51-52 页。
    ②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447 页。
    ③顾潮:《顾颉刚年谱》,131 页。
    ④罗尔纲《生涯再忆——罗尔纲自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 年,52 页。
    ⑤此条转引自王汎森:《傅斯年对胡适文史观点的影响》,《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293 页注②。傅斯年此时已与顾颉刚在学术上的分歧日益明显,此时傅斯年主张“整体的历史观念”,认为考古材料是活的材料,可以“点活”传统文献材料,这样就可不再简单的拘泥于这些传统文献材料的真伪判断上,并将它们统统用于中国上古史的研究中。
    ①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第 2 卷,1949 年 10 月。
    ②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1 页。
    ③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自序,4 页
    ④顾颉刚:《愚脩录》(1962.12-1966.1),《顾颉刚读书笔记》(九),6734 页。
    ⑤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年,152 页。
    ⑥郭沫若:《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599-600 页。
    ①顾颉刚:《旅杭杂记》(1934.10-1937.11),《顾颉刚读书笔记》(三),1871-1873 页。
    ②顾颉刚:《旅杭杂记》(1934.10-1937.11),《顾颉刚读书笔记》(三),1893 页。
    ③胡道静:《〈古史辨〉对于一个顽固青年的冲击》,《书林》1981 年 4 期。
    ①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中国文化》第 7 期,收入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修订版),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年,9 页。
    ②林沄:《我的学术道路》,原载《我的学术思想》,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年。后又作为序言收入林沄《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1 页。
    ③胡适:《诸子不出于王官论》,《古史辨》第四册,7 页。
    ④徐旭生本人后来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将传说时代和历史时代的断限划分在盘庚迁殷这一历史阶段。
    ①徐炳昶、苏秉琦:《试论传说材料的整理与传说时代的研究》,原载《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第五期,后收入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年,95-96 页。
    ②徐炳昶、苏秉琦:《试论传说材料的整理与传说时代的研究》,原载《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第五期,后收入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年,96 页。
    ③不仅顾颉刚、徐炳昶等人受到这种“多元化”理论的影响,学界内的众多学者都纷纷提出在“多元化”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古史学说,例如傅斯年“夷夏东西说”、 蒙文通“三民族说”、徐中舒“三集团说”等。那时的古史学界真可谓是“多元化”理论盛行的时代,就连徐炳昶和苏秉琦本人也是观察到这一现象,他们认为“多元化”这一点“本来是近一二十年中我国新历史界之所以共同承认的”。参见徐炳昶、苏秉琦:《试论传说材料的整理与传说时代的研究》,原载《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第五期,后收入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 年,96 页。
    ④徐炳昶、苏秉琦:《试论传说材料的整理与传说时代的研究》,原载《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第五期,后收入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年,97 页。
    ①顾颉刚:《淞上读书记》(1923.3-1924.2),《顾颉刚读书笔记》(二),597-600 页。
    ②徐炳昶、苏秉琦:《试论传说材料的整理与传说时代的研究》,原载《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第五期,后收入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年,101 页。
    ③徐炳昶、苏秉琦:《试论传说材料的整理与传说时代的研究》,原载《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第五期,后收入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年,98 页。
    ①顾颉刚:《论〈今文尚书〉时代书》,《古史辨》第一册,201-202 页。
    ②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与历史》,《古史辨》第五册,404-616 页。顾颉刚直至 1945 年写作《当代中国史学》时还坚持这一看法,他说“自从晚清今文家提出了‘新学伪经’的说法以后,许多古书像《左传》、周礼甚至于《史记》、《汉书》都有了刘歆作伪和窜入的嫌疑,同时许多古史传说像《月令》一系的五帝说,《左传》郯子所述的古史传说,羿浞代夏以及少康中兴的故事,都有刘歆等人伪造的嫌疑。”参见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131 页。
    ③杜正胜:《中国上古史研究的一些关联问题》,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导论,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 年,16 页。
    ①杜正胜:《中国上古史研究的一些关联问题》,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导论,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 年,40-41 页
    ②顾颉刚:《答刘胡两先生书》,《古史辨》第一册,100-101 页。
    ③杜正胜:《中国上古史研究的一些关联问题》,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导论,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 年,41 页。
    ④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60 页。
    ⑤杜正胜:《中国上古史研究的一些关联问题》,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导论,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 年,42 页。
    ⑥杜正胜:《中国上古史研究的一些关联问题》,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导论,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 年,43 页。
    ①杨宽:《顾颉刚先生和〈古史辨〉》,《光明日报》1982 年 7 月 19 日。
    ②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296-297 页。
    ③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16 页。
    ④胡适:《自述古史观书》,《古史辨》第一册,22 页。
    ⑤胡适:《研究国故的方法》,《胡适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年,358 页。
    ①顾颉刚:《自述整理中国历史意见书》(1921 年 6 月 9 日),《古史辨》第一册,35 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43 页。
    ③顾颉刚:《中国古代史略》,《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93 年,477页。
    ④顾颉刚:《中国古代史研究序论》,《文史》2000 年第 4 辑(总第 53 辑)。对于胡适、顾颉刚这一观点的产生根源,李杨眉认为他们受到了西方实证主义的影响,又看到中国古代传统文献中记载的夏商周以至于更为古远的历史,证明其可信性是拿不出来证据的,既然无法“拿证据来”,这些记载在“实证主义史家”那里自然就失去了能够成为切实历史知识的最基本条件。一旦将“证据”和“考而后信”等观念确立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尺度,传统上古史体系的真实性根基便将立刻粉碎而荡然无存,由此“东周以上无史”便被“证据”逼了出来。(李杨眉:《方法论视野下的“古史辨”派》,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对于胡适可能更多地是接受西方实证主义,但对顾颉刚来说,可能接受本土的学术资源要远远大于西方的学说。
    ⑤童书业:《古史辨》第七册自序,2 页。
    ⑥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65 页。
    ①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65 页。
    ②顾颉刚:《答李玄伯先生》,《古史辨》第一册,271 页。
    ③顾颉刚:《古史辨》第二册自序,4 页。
    ④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自序,1 页。
    ⑤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自序,8 页。
    ⑥顾颉刚、童书业:《夏史三论》,《古史辨》七册下,195 页。
    ⑦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2003 年,30 页。
    ①董作宾:《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大陆杂志》第三卷十二期,1951 年。后收入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年,612-613 页。
    ②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年,152 页。
    ③李玄伯:《古史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古史辨》第一册,269-270 页。
    ④陆懋德:《评顾颉刚〈古史辨〉》,《古史辨》第二册,381 页。
    ①董作宾:《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大陆杂志》第三卷十二期,1951 年。后收入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年, 613 页。
    ①顾洪:《学术大师治学录·顾颉刚》,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学术大师治学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686-687 页。
    ②张荫麟曾云:“凡欲证明某时代无某某历史观念,贵能指出其时代中有与此历史观念相反之证据。若因某书或今存某时代之书无某史事之称述,遂断定某时代无此观念,此种方法谓之‘默证’。”参见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古史辨》第二册,271 页。
    ①转引自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古史辨》第二册,272 页。
    ②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古史辨》第二册,271-288 页。
    ①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838 页。
    ②顾颉刚:《东山笔乘》(1927.10-1929.8),《顾颉刚读书笔记》(二),1083 页。
    ③顾颉刚:《东山笔乘》(1927.10-1929.8),《顾颉刚读书笔记》(二),1084-1085 页。
    ④顾颉刚:《西庑读书记》(1939.12-1940.1),《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184 页。
    ⑤顾颉刚:《读左传随笔》(1974.7),《顾颉刚读书笔记》(十),8081 页。
    ①分别参见陈伟:《〈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零释》,“简帛研究”网站www.jianbo.org,03.3.17;陈剑:《上博楚简〈容成氏〉与古史传说》,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中国南方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2003 年 12 月 19 日。
    ②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904 页。
    ③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 年,8 页。
    ①吕思勉:《古史辨》第七册自序,1 页。
    ②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中华书局,1986 年,150 页。
    ③杨宽:《历史激流中的动荡和曲折》,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 年,73页。需要强调的是,客观历史事实本身是不会“剥蚀”消亡的,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古史剥蚀”现象与“古史层累说”只存在史料学和历史认知领域中,并且二者是平行共存的,是不分先后的。杨宽所说的在夏代寻找二者的分界线,徐炳昶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已经把这一分界线划在了“盘庚迁殷”前后,认为上段为传说时代,后段为历史时期。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传说时代的下限也不断的上移,剥蚀的古史已渐渐寻回失去的记忆,特别是二里头文化的发现,更是这一断限上移到了夏,所以杨宽才提出夏代是这两个阶段的交接部分。
    ④陈垣在谈及史书之缺失与修改时,曾说数事:“一、《元史·泰定帝本纪》即位诏书本系白话文,但清代殿本改为文言。二、《元典章》之所以不录入四库,当以其用白话文。但幸而不录,否则必大改。三、《宋史·孝宗纪》明监本脱一页而以他页补之,页数虽不缺而纪事遂全不贯串。《史纠》正之,以为史臣之误,其实不然,乃刻误耳。此误为各本所因,惟竹简斋小字本不误。”(顾颉刚:《忍小斋笔记》(1929.8),《顾颉刚读书笔记》(三),1273 页。)从这些史料的“剥蚀” 可以看出,“剥蚀”大致可分为人为有意的篡改和自然无意识的消散等两种形式。
    ①转引自顾颉刚:《法华读书记》(1951.1-1955.5),《顾颉刚读书笔记》(五),3681-3685 页。
    ②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 年,564-565 页。还可参看陈恭禄:《论秦疆域》,《斯文》第一卷九、十期合刊,2-6 页。
    ③李学勤:《初读里耶秦简》,《文物》2003 年 1 期,收入氏著《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299 页。
    ④李学勤:《初读里耶秦简》,《文物》2003 年 1 期,收入氏著《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299 页。周宏伟根据《史记·苏秦列传》载苏秦说楚威王,云楚“南有洞庭、苍梧”;又《战国策·秦策》有云:“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都、江南。”等两条记载,认为此所云洞庭俱应为楚国郡名。(周宏伟《传世文献中没有记载过洞庭郡吗?》,《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 32 卷第 3 期,2003年 5 月。)辛德勇则有不同看法,他说:“这两个例证中的洞庭为一区域名称,自然无误,唯洞庭在当时是否置郡,仅仅依据上述记载,目前恐怕还无法论定。而洞庭作为一个区域名称,还是应当源自于其位于洞庭湖周围。”(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文史》2006 年第 2 期。)虽然学界关于这两条文献记载中的“洞庭”是否为洞庭郡尚有待论定,但不可否认的是,里耶秦简的“洞庭郡”明确记载的出现,确实地证明了秦曾设“洞庭郡”。
    ⑤ 陈剑:《上博简《容成氏》的竹简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简帛研究”网站www.jianbo.org,03.1.9。后收入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年,327-334 页。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286-287 页。又见李零:《三代考古的历史断想——从最近发表的上博楚简〈容成氏〉、 公盨和虞逑诸器想到的》,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 14 辑,188-213 页,商务印书馆,2003 年。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 年,318 页。王国维此处论点的前提是秦统一前所用的为籀文,统一后所用的为篆文。
    ③参见顾颉刚:《中国古代史料概述》,《文史》2002 年第 4 辑(总第 61 辑)。
    ④这种由于“剥蚀”所造成的历史记忆缺失的具体实例,简直是不胜枚举,这里受篇幅限制只是略举几例。关于这一“剥蚀”现象,国内学者也是早有观察,如葛兆光就从思想史研究方法的角度出发,认为“在思想史里面,实际上并不只是有加法,有时也有减法。”他所说的‘减法’(subtaction)是指,“一方面在历史过程里面,被理智和道德逐渐减省的风俗啦、观念啦、知识啦等等;一方面在历史书写里面,渐渐消失在历史记载里面,不再被记录的风俗、知识、思想和观念,它们被历史和历史学家减去了。前一个是在社会生活里面真的越来越少的东西,后一个是在历史书里面被忽略的东西。”(详见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年,320 页。)李存山也认为,“正如一个人的认知会受到其价值观念的影响,而其记忆也总是有所保留和遗忘一样,一个民族的历史也是受到那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当许多历史事件(包括古史传说)写入史书时,除了有所‘褒贬’外,也会‘隐没’某些事件”。(详见李存山:《反思经史关系:从“启攻益”说起》,“简帛研究”网站www.jianbo.org,03.1.20。后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2003 年第 3 期,75-85 页。)
    ①顾颉刚:《待养录》(1921.6-9),《顾颉刚读书笔记》(一),213—214 页。
    ②顾颉刚:《虬江市隐杂记》(1951.1-1952.10),《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573 页。
    ③顾颉刚:《虬江市隐杂记》(1951.1-1952.10),《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573-2574 页。
    ①顾颉刚:《法华读书记》(1951.1-1955.5),《顾颉刚读书笔记》(五),3831 页。
    ②顾颉刚在《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分析《国语》、《左传》中的材料后,再次重申唐虞是两国而不是两代的观点,他说:“又如唐虞,通常都看作很短的两代,是尽于尧、舜二人之身的,但从这上面看,陶唐是到夏时才灭亡的,有虞则从幕到瞽瞍,到舜,到遂,到思,一直传下来,他们的国命不知至何时才终讫。这明明白白是两个国,和夏后氏同存在的两个国,何尝在统一的国家之下互相禅让!”参见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华书局,1988 年,21-22 页。
    ①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776-777页。
    ②顾颉刚、童书业:《鲧禹的传说》,《古史辨》第七册下,181 页。二十年代初,顾颉刚认为“《论语》是战国早期的一部书,当然说话比别的可信。……如《泰伯》篇,说尧、舜怎样的好,却没有造了事实去证明他的赞颂之言,假时那时造了,我们要攻击他,比了汉以下的伪史难得多了。”(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286—290 页。)这里明显可以看出顾颉刚对于《泰伯篇》态度的转变。
    ③童书业:《“帝尧陶唐氏”名号溯源》,《古史辨》第七册下,5—6 页。
    ①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56 页。
    ②童书业:《“帝尧陶唐氏”名号溯源》,《古史辨》第七册下,24 页。
    ③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 年。
    ④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36 页。
    ⑤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33 页。
    ⑥此盨是北京的保利艺术博物馆在 2002 年收购的,时代属西周中期,器内铸有九十八个字的铭文。铭文的格式和内容与一般西周铜器迥异,开头就说天命禹平治水土,天为民立法立王,导民以德,接着讲民之好德者应如何行事,最后以 公说民当用德的一句话作结。详见裘锡圭:《 公盨铭考释》,《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46 页。
    ①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22 页。
    ②李存山认为,这里的差别只是,“禹荐益于天”“任之政”后,《孟子》的记载是“七年,禹崩”,《夏本纪》的记载是“十年”禹崩;“三年之丧毕”后,《孟子》的记载是益避居“箕山之阴”,《夏本纪》的记载是避居“箕山之阳”。《夏本纪》为此事作的解释,一是“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其意已在上引孟子的话中;二是“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这也本于孟子所说“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详见李存山:《反思经史关系:从“启攻益”说起》,“简帛研究”网站 www.jianbo.org,03.1.20。后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2003 年第 3 期,75-85 页。
    ① 陈剑:《上博简〈容成氏〉的竹简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简帛研究”网站www.jianbo.org,03.1.9。后收入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年,327-334 页。
    ②关于上博简《容成氏》作者的时代,裘锡圭认为“大概早于孟子,最晚也应与孟子同时。”详见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2 页。关于《容成氏》的学派归属问题,本文第四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经过详细考释,认为《容成氏》篇与墨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或可直接认为其就是墨家“佚文”。
    ③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2 页。
    ④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386 页。
    ⑤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455 页。
    ②详见李存山:《反思经史关系:从“启攻益”说起》,“简帛研究”网站 www.jianbo.org,03.1.20。后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2003 年第 3 期,75-85 页。
    ③顾颉刚在述及《竹书纪年》的经历时说:“在西晋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凖于魏襄王墓内,发现竹书数车,其中有《纪年》书。此书为太史公所未见,秦火所未焚,为战国时代最可贵的史料。然不幸约在五代、宋初之时失去,所以唐以后的人未见到此书,现在所存的,是出于明人的伪造,不过他还是根据隋唐人之言而作。清代研究此书的人极多,至民国初年有王国维著《古本竹书纪年辑校》,古本是指晋本,已失传,故要从许多人记载中辑校出来。又《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今本即明本,必须疏证,以辩明其真伪。”参见顾颉刚:《中国古代史料概述》,《文史》2002 年第 4 辑(总第 61 辑)。
    ④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与历史》,《古史辨》第五册,404-616 页
    ②袁仲一:《秦兵马俑坑》,文物出版社,2003 年,37-38 页。
    ③这种器金石学著作中也有所记载,古董商称为“旗铃”,考古报告通常称为“弓形器”。
    ④这种“弓形器”的具体出土地和分布区域,详见林沄:《关于弓形器的若干问题》、《再论挂缰钩》,收入氏著《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
    ⑤详见林沄:《关于弓形器的若干问题》,《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256 页。
    ⑥详见林沄:《关于弓形器的若干问题》,《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①林沄:《再论挂缰钩》,《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308-309 页。
    ②李刚也认为,觼軜虽为秦代车器,若用于挂辔,其功能则与弓形器有相似之处。参见李刚:《中国北方青铜器的欧亚草原文化因素》,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年。
    ③林沄:《再论挂缰钩》,《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308 页。
    ④林沄:《再论挂缰钩》,《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309 页。
    ⑤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2005 年,图片十九。
    ①蒙古鹿石和辽宁凌源的“弓形器”的线图详见林沄:《再论挂缰钩》,《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306 页图二 3、4、8。
    ② 陈剑:《上博简〈容成氏〉的竹简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简帛研究”网站www.jianbo.org,03.1.9。后收入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年,327-334 页。
    ③陈剑:《上博楚简〈容成氏〉与古史传说》,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中国南方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2003 年 12 月 19 日。
    ④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41 页。
    ①陈剑:《上博楚简〈容成氏〉与古史传说》,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中国南方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2003 年 12 月 19 日。
    ③顾颉刚:《自述整理中国历史意见书》(1921 年 6 月 9 日),《古史辨》第一册,35 页。顾颉刚即使不是全盘抹煞,也要将其所认为的伪书中的伪史移后。详见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自序,8 页。
    ①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296 页。
    ②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自序二,中华书局,1988 年,14 页。
    ③顾颉刚:《法华读书记》(1951.1-1955.5),《顾颉刚读书笔记》(五),2760-2762 页。
    ④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286-290 页。
    ⑤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272 页。
    ①顾颉刚:《浪口村随笔》(1939.1-1939.12),《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128 页。
    ②顾颉刚:《淞上读书记》(1923.3-1924.2),《顾颉刚读书笔记》(二),709-710 页。
    ③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774 页。
    ④顾颉刚:《高舂琐语》(1966.7-1974.6),《顾颉刚读书笔记》(九),7450 页。
    ⑤顾颉刚:《淞上读书记》(1923.3-1924.2),《顾颉刚读书笔记》(二),659-661 页。
    ⑥顾颉刚:《耄学丛记》(1972-1975),《顾颉刚读书笔记》(十),7798 页。
    ⑦顾颉刚:《淞上读书记》(1923.3-1924.2),《顾颉刚读书笔记》(二),573-574 页。
    ⑧顾颉刚:《汤山小记》(1957.4-1961.7),《顾颉刚读书笔记》(七),5674 页。
    ①顾颉刚:《壬寅秋日杂钞》(1962.8-11),《顾颉刚读书笔记》(八),6111-6112 页。
    ②顾颉刚:《古史杂记》(1973),《顾颉刚读书笔记》(十),7595 页。
    ③顾颉刚:《纯熙堂笔记》(1946.6-1947.10),《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334 页。
    ④顾颉刚:《纯熙堂笔记》(1946.6-1947.10),《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334-2335页。
    ①顾颉刚:《遂初室笔记》(1929-1930),《顾颉刚读书笔记》(三),1218 页。
    ②顾颉刚:《缓斋杂记》(1955.8-1956.11),《顾颉刚读书笔记》(六),4453 页。
    ③顾颉刚:《纯熙堂笔记》(1946.6-1947.10),《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301-2302 页。
    ④顾颉刚:《遂初室笔记》(1929-1930),《顾颉刚读书笔记》(三),1264 页。
    ⑤顾颉刚:《纯熙堂笔记》(1946.6-1947.10),《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334 页。
    ⑥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832-833 页。
    ⑦顾颉刚:《汤山小记》(1957.4-1961.7),《顾颉刚读书笔记》(七),5035 页。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65 页。
    ②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240 页。
    ③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18 页。
    ①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49 页。
    ②顾颉刚:《融一斋笔记》(1944.7-1946.6),《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281 页。
    ③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25-28 页。有关具体分析,详见下文。
    ①王汎森就认为:“顾颉刚的‘层累造成说’有一个相当突出的特质,这个特质是:他把‘层累’看成是有意造伪的结果,而不是自然累积而成的。”关于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个特质,则“主要是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所造成的影响。”参见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293 页。
    ②吕思勉就曾认为康有为所说的“古事非真相,乃由先秦诸子有意所托,经说今古岐异,乃由刘歆等辈有意造成。”根本无此事实。参见吕思勉:《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梁任公》,原刊《月刊》第三期,一九四六年一月,《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01 页。
    ③顾颉刚:《启事三则》,《古史辨》第一册,187 页。
    ④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65 页。
    ⑤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33 页。
    ①顾颉刚:《阮元明堂论》,《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 121 期,13 页。
    ②顾颉刚:《汤山小记》(1957.4-1961.7),《顾颉刚读书笔记》(七),5427 页。
    ③顾颉刚:《兰课杂记》(1947.11),《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023 页。
    ④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与历史〉》,《古史辨》第五册,620 页。
    ⑤顾颉刚:《跋钱穆评〈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与历史〉》,《古史辨》第五册,631 页。
    ①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22-23 页。
    ②顾潮:《顾颉刚年谱》,48-49 页。
    ③钱玄同:《论〈诗经〉真相书》(1922 年 2 月 22 日),《古史辨》第一册,46-47 页。
    ①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360-362 页。
    ②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318-319 页。
    ③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391-392 页。
    ④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346-347 页。
    ①顾颉刚:《汤山小记》(1957.4-1961.7),《顾颉刚读书笔记》(七),4938 页。
    ②顾颉刚:《汤山小记》(1957.4-1961.7),《顾颉刚读书笔记》(七),4948-4949 页。
    ③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417-418 页。顾颉刚晚年时仍然坚持他早年对《诗序》的看法,只是在研究方式上有所转变,开始注意《诗序》中的伪史。在考证伪史方面,他作了较多的工作,如他指出《诗序》杂凑《左传》、《乐记》说《桑中》,《诗序》据庄姜后事说其初嫁之非等等。参见顾颉刚:《汤山小记》(1957.4-1961.7),《顾颉刚读书笔记》(七),4941-4942 页。
    ④分别参见顾颉刚:《瓊东杂记》(1920.10-1921.6),《顾颉刚读书笔记》(一),98 页;《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831 页。
    ⑤顾颉刚:《景西杂记》(1921.9-1922.4),《顾颉刚读书笔记》(一),346-347 页。
    ⑥崔述:《读风偶识》,《崔东壁遗书》,555 页。
    ⑦顾颉刚:《汤山小记》(1957.4-1961.7),《顾颉刚读书笔记》(七),5745 页。
    ①崔述:《读风偶识》,《崔东壁遗书》,555 页。
    ②顾颉刚认为《左传》记春秋初期事多不可信,但对于“郑庄公克段”的这件史事,则认为是实有所得。他说:“春秋初之《左传》:1.依经敷衍 2.故与经立异 3.说经之所不书者以炫博 4.实有所得者(如郑莊公克段)。”(顾颉刚:《泣籲循轨室笔记》(1924.2-1925.7),《顾颉刚读书笔记》(二),804 页。)而且顾颉刚本人也是注意从《春秋》、《左传》中考证《诗经》本事的,如他考证出《邶风·击鼓》一诗,为卫穆救陈、为宋所伐之事,并不无得意的说:“竟在《春秋》与《左传》中发现《诗经》中一本事,与王静安之在卜辞中发现王亥者同其功,诚快事矣。”(顾颉刚:《汤山小记》(1957.4-1961.7),《顾颉刚读书笔记》(七),4936-4937 页。)
    ③(日)竹添光鸿:《左氏会笺》,汉文大系第十卷, 山房合资会社,昭和五十三年,23 页。
    ④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2005 年,210 页。
    ①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4 年,220-223 页。
    ①高智群:《献俘礼研究》,《文史》(第 35、36 辑),中华书局,1992 年。
    ① 1934 年吕思勉在《读〈崔东壁遗书〉》一文中,谈及应该如何看待崔述和研读《崔东壁遗书》时,说:“近人盛称其有疑古之功,此特门径偶然相合,其实崔氏考据之学,并无足称。汉、宋二学所以不同者,宋学重理,汉学重事。宋学家先有其所谓理者,横亘于胸中,然后觅事实以佐成其说。汉学家则本无成见,蒐采事实,排比考索,而其说乃出焉。……崔氏考证,虽若深密,然其宗旨实与宋人同,故其见解多不免于迂腐。虽能多发古书之误,实未能见古事之真。……故谓崔氏之考据,并无足称也。然则其书遂无足取乎?曰:否。宋学本有用之学,内致谨于身心,外勤求于政治风俗,而欲措之当世,实非汉学家所及。读宋儒之书于今日,其论古事处不足取,此两端则仍有益也。读崔氏之书,亦当如是。”参见吕思勉:《读〈崔东壁遗书〉》,《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709 页。
    ②胡适:《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古史辨》第六册,387 页。
    ③实际上,胡适在早年的《哲学史》一书中也曾怀疑过《老子》书中不应有“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一类的话,认为这种思想“不合老子的哲学”。参见胡适:《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古史辨》第六册,392 页。
    ①胡适:《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古史辨》第六册,390-393 页。
    ②胡适:《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古史辨》第六册,393-399 页。
    ③胡适:《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古史辨》第六册,401-403 页。
    ④胡适:《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古史辨》第六册,409 页。
    ①胡适:《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古史辨》第六册,391 页。
    ②顾颉刚:《答李玄伯先生》,《古史辨》第一册,273 页。
    ③余英时:《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年,410 页。
    
    ①许冠三:《顾颉刚:始于疑终于信》,《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 年,203 页。
    ②顾颉刚:《答柳翼谋先生》,《古史辨》第一册,223 页。
    ③顾颉刚:《答李玄伯先生》,《古史辨》第一册,272-273 页。
    ①顾颉刚:《答李玄伯先生》,《古史辨》第一册,273 页。
    ②顾颉刚:《我的研究古史的计划》,《古史辨》第一册,211-217 页。
    ①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自序一,中华书局,1988 年,4-5 页。
    ②刘俐娜:《顾颉刚的古史研究及其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青年学术论坛》2000 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749 页。
    ③顾颉刚:《古史辨》第二册自序,4 页。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自序,6 页。
    ②有关顾颉刚《尚书》研究的具体情况,参见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中华书局,1986 年。其中第六章“对古史要籍《尚书》的研究”详细叙述了顾颉刚晚年对《尚书》及相关史事的研究。
    ③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国文化服务社,1943 年,19 页。
    ④胡绳:《社会历史的研究怎样成为科学——论现代中国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历史学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概念》,《枣下论丛》,人民出版社,1978,145 页。
    ①杨宽:《历史激流中的动荡和曲折》,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75 页。
    ②李扬眉:《方法论视野中的“古史辨”派》,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19 页。李杨眉虽然观察到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在理论方法上存在着这一客观事实,但他认为寻求历史认识要比探求历史本体的客观真实要为重要,这属于个人史观上的认识,这里暂不作讨论。
    ③顾颉刚:《中国古代史述略》,《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8 年,477 页。
    ①顾颉刚:《中国古代史研究序论》,《文史》2000 年第 4 辑(总第 53 辑)。
    ②顾颉刚:《缓斋杂记》(1955.8-1956.11),《顾颉刚读书笔记》(六),4224 页。
    ③顾颉刚:《古史辨》第二册自序,6 页。
    ④顾颉刚:《耄学丛谈》(1971-1978),《顾颉刚读书笔记》(十),7926-7927 页。
    ①李扬眉:《方法论视野中的“古史辨”派》,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19 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四册顾序,23 页。
    ③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附言,《古史辨》第七册,64 页。
    ④顾颉刚:《虬江市隐杂记》(1951.1-1952.10),《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610-2611页。
    ⑤顾颉刚:《朝阳类聚》(1957-1962.8),《顾颉刚读书笔记》(八),5804 页。
    ①郭沫若:《十批判书》,《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600 页。
    ②郭沫若:《夏禹的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附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291 页。
    ③冯友兰:《古史辨》第六册序言,1 页。
    ④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第 2 卷,1949 年 10 月。
    ⑤胡绳:《社会历史的研究怎样成为科学——论现代中国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历史学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概念》,《枣下论丛》,人民出版社,1978 年,145 页。
    ⑥胡绳:《纪念顾颉刚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 年第 5 期。
    ①余英时:《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收入氏著《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年,402 页。
    ②余英时:《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年,410页。
    ③杨宽:《历史激流中的动荡和曲折》,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72-74页。杨宽在承认属于史料学的范围内的同时,没有针锋相对的加以驳论,而是话锋一转,谈到了顾颉刚“古史层累说”所起到的作用与目的上了,也就是间接的承认了这一看法。
    ④杜正胜:《周代城邦》,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 年,10-12 页。
    ①白寿彝:《谈谈近代中国的史学》,《史学史研究》1983 年 3 期。
    ②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中华书局,1986 年,149 页。
    ④详见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年;骈宇骞、段书安:《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文物出版社,2006 年。
    ⑤郑良树:《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年,3 页。
    ①顾颉刚:《答刘胡两先生书》,《古史辨》第一册,99-102 页。
    ②李济:《安阳发掘与中国古史问题》,原载《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四 O 本,1968 年。收入李济:《安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563-364 页。
    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与中国历史的重构》,《文物》,2002 年 7 期。
    ④苏秉琦、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文物》,1981 年 5 期。
    ⑤杜正胜:《考古学与中国古代史研究——一个方法学的探讨》,《考古》1992 年 4 期。
    ①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与中国历史的重构》,《文物》2002 年 7 期。
    ②林沄:《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燕京学报》,新十四期,95-145页。
    ③顾颉刚在《浪口村随笔》中不无感叹地说:“我国边裔之属于某个种族,实出于东、西洋学者之推测,而彼辈实非有确实的依据。如匈奴为突厥则乌孙等为白种,如匈奴为蒙古则乌孙等为突厥,彼辈之定古种族乃如此其自由。然而我国编教科书者袭其绪余,作确定之记载,于是彼辈之想像乃成为古代之事实。”参见顾颉刚:《浪口村随笔》(1939.1-1939.12),《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122 页。
    ①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24-30 页。
    ②顾颉刚:《答刘胡两先生书》,《古史辨》第一册,99-102 页。
    ③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65 页。
    ④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23 页。
    ⑤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37-38 页。
    ①参见张立行:《战国竹简露真容》,《文汇报》,1999 年 1 月 5 日;郑重:《“上博”看楚简》,《文汇报》,1999 年 1 月 14 日;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②李学勤:《简帛书籍的发现及其意义》,原载《社会科学报》,2003 年 2 月 13 日。收入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该文成时,作者应该只见到《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的第一册和第二册。
    ①参见陈剑:《上博简〈容成氏〉的竹简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简帛研究”网站www.jianbo.org,03.1.9。后收入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年。
    ②姜广辉:《上博藏简〈容成氏〉的思想史意义》,“简帛研究”网站,www.jianbo.org,03.1.9。
    ③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19、32 页。
    ④参见姜广辉:《上博藏简〈容成氏〉的思想史意义》,“简帛研究”网站,www.jianbo.org,03.1.9。姜光辉认为《容成氏》简文特别提炼和渲染其中“不授其子而授贤”的意义,则反映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一种“问题意识”,所以这部书形式上是古史传说,实际应属战国百家言。尧舜禅让和汤武革命是早期儒家的两个基本思想。《容成氏》简文把它表达得淋漓尽致。从思想倾向来看,《容成氏》应属于儒家作品。
    ⑤参见李学勤:《简帛书籍的发现及其意义》,原载《社会科学报》,2003 年 2 月 13 日。收入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307、313 页。李学勤在《容成氏》的文意上根据《战国策·燕策一》鹿毛寿劝燕王哙让位的言论,认为《容成氏》讲古代的禅让和古史传说,可能与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们的宣传有关。李存山则认为,在公元前 318 年燕国发生的“让国”内乱中,“纵横家逞其‘长短之说’,曲解、利用了‘禅让’的思想。他们对燕王哙动之以名利和虚荣,把‘禅让’说成是古帝王的虚伪和自相矛盾的行为,这与《唐虞之道》、《子羔》和《容成氏》所体现的一以贯之的道德理想主义有着霄壤之别。”详见李存山:《反思经史关系:从“启攻益”说起》,“简帛研究”网站 www.jianbo.org,03.1.20。后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2003 年第 3 期,75-85 页。
    ⑥分别参见赵平安:《楚竹书〈容成氏〉的篇名及其性质》,饶宗颐主编:《华学》第六辑,紫禁城出版社,2003 年;郭永秉:《从〈容成氏〉33 号简看〈容成氏〉的学派归属》,“简帛”网站,www.bsm.org.cn,06.11.7;饶宗颐:《由尊卢氏谈到上海竹书(二)的〈容成氏〉——兼论其与墨家关系及其它问题》,《九州学林》总十一辑,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2006 年。
    ①赵平安:《楚竹书〈容成氏〉的篇名及其性质》,饶宗颐主编:《华学》第六辑,紫禁城出版社,2003 年,75-77 页。
    ②有关为何将旧释为“淵”的字重新释为“泉”字的详细考释,还可参见吴振武:《燕国铭刻中的“泉”字》,《华学》第二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年。
    ③郭永秉:《从〈容成氏〉33 号简看〈容成氏〉的学派归属》,“简帛”网站 www.bsm.org.cn,06.11.7。
    ④饶宗颐:《由尊卢氏谈到上海竹书(二)的〈容成氏〉——兼论其与墨家关系及其它问题》,《九州学林》总十一辑,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2006 年,4、5 页。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310-316页。丁四新:《上博楚简〈鬼神〉篇注释》,“简帛”网站,www. bsm. org. cn,06.5.7。
    ②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307-308页。后来曹锦炎又撰专文重申此观点,详见曹锦炎:《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墨子〉佚文》,《文物》2006 年 7 期,49-50 页、57 页。
    ③丁四新:《上博楚简〈鬼神〉篇注释》,“简帛”网站,www. bsm. org. cn,06.5.7。
    ①清儒毕沅、武億认为墨子应为楚地之人,但孙诒让认为非是,应为鲁人。详见孙诒让:《墨子后语·墨子传略》,《墨子閒诂》附录,《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 年,2页。蒙文通则认为墨学之根据在代、中山。详见蒙文通:《论墨学源流与儒墨汇合》,收入氏著《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 年,217-219 页。
    ②钱穆认为墨子在壮年和老年分别两次游楚地,最后终老于楚国。云“今综述墨子生平,南至楚,见惠王,在四十前。遂仕宋昭公,见逐,当不出五十。其后殆常居鲁。其至齐,见田和,已踰七十。重游楚,见鲁阳文君,则八十外老人。墨子殆终于鲁阳也。”详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1 年,208-209 页。
    ①详见孙诒让:《墨子后语·墨子弟子》,《墨子閒诂》附录,《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 年,22-37 页。
    ②蒙文通曾发挥唐迪风之说,认为有东方之墨事说书、秦之墨事从事、南方之墨事谈辨。《墨子》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诸篇此属南方之墨;《墨子》自备城门以下篇,所列攻具十二之类,此属秦之墨;《墨子》亲士、所染、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诸篇属东方之墨。虽南方之墨尚谈辨,但蒙文通并非将三墨之间严格划分,他亦怀疑“东方之墨,称说为繁,故条理而品次之,以成亲士、尚贤诸篇。尚贤诸篇,倘又南方之墨所资以为谈辨者乎?”详见蒙文通:《论墨学源流与儒墨汇合》,收入氏著《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 年,211-217 页。
    ①顾颉刚亦曾观察到《兼爱》中言禹治水,他说:“《墨子·兼爱中》……禹治四方之水以利四方之民,此观念已成熟。”参见顾颉刚:《汤山小记》(1957.4-1961.7),《顾颉刚读书笔记》(七),4973 页。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268 页。
    ①相关讨论文章的出处详见沈培:《说上博简〈容成氏〉中的“胫不生之毛”》,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年,34 页注③。
    ②孟蓬生:《上博竹书(二)字词劄记》,载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年,476 页。关于简文中“胫不生之毛”所多出的一个“之”字是衍字的说法,孟蓬生后来又放弃了,他认为这种用法的“之”字在传世文献中好像不曾有过,应该是楚地方言中所特有的一种语法现象。参见孟蓬生:《上博竹书(四)閒诂》,简帛研究网站,2005.3.6。
    ③徐在国:《上博竹书(二)文字杂考》,《学术界》2003 年 1 期。
    ④沈培还根据古汉语语法规律,对简文中“胫不生之毛”所多出的一个“之”字,提出了新的解释。具体参见沈培:《说上博简〈容成氏〉中的“胫不生之毛”》,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年。
    ①李零:《三代考古的历史断想——从最近发表的上博楚简〈容成氏〉、 公盨和虞逑诸器想到的》,北京大学历史系“开放的史学”讲座讲话稿,2003 年 4 月 11 日。载于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 14 辑,商务印书馆,2003 年 8 月,188-213 页。
    ①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 年,216-221 页。前人多认为《少閒》篇是《孔子三朝记》中的一篇,而《孔子三朝记》其中多采取墨家的话。陈澧在《东塾读书记》中即认为《大戴礼·千乘》也多用墨家说,云:“此篇所云‘下无用,则国家富;……;立有神,则国家敬;兼而爱之,则民无怨心;以为无命,则民不偷’;此则墨氏之说矣。‘下无用’者,贵俭也;‘立有神’者,明鬼也;‘以为无命’者,非命也;‘兼爱’则尤显然也。不知墨氏之说,何以窜入《孔子三朝记》内?”(参见陈澧:《东塾读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159 页。)不仅《千乘》篇有采用墨家说者,《孔子三朝记·诰志》中亦有与《容成氏》相近的,云:“文王治以俟时,汤治以伐乱,禹治以移众,众服以立天下;尧贵以乐治,时举舜;舜治以德,使力在国。”参见顾颉刚、童书业:《鲧禹的传说》,《古史辨》第七册下,184 页。
    ①据罗根泽《由〈墨子〉引经推测儒墨两家与经书之关系》一文中统计,今本《墨子》引《诗》十则,引《书》二十九则。罗根泽认为今本《墨子》中所引的诗书大率与今本诗书有出入,不像《孟子》、《荀子》所引诗书与今本相合率那么高,主要是由于今本《诗》《书》儒家色彩过为严重的缘故,他说:“今本《孟》、《荀》儒家书所引者,略同今本,墨家所引者,则悬殊太甚;今本举世知为儒家所传,被有浓厚之儒家色彩,则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之说,虽难遽信,而其经过儒家之修饰润色,殊有极深之嫌疑。”参见罗根泽:《由〈墨子〉引经推测儒墨两家与经书之关系》,《古史辨》第四册,278-299页。
    ①详见孙诒让:《墨子后语》,《墨子閒诂》附录,《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 年。孙诒让既然承认“墨子之学,盖长于诗书春秋”,但由于受时代的限制,认为“六艺”为儒家之学,所以《淮南子》所说的墨家通六艺之论不是事实。其实就今天的观点来看,墨家治六艺中的某些文献是完全有可能的,“诗书春秋”在先秦时期并非儒家专有,应是诸子都所共见的文献材料。现在之所以拥有这样的看法,还是得益于顾颉刚促使古史学眼光的转换,使现今学者的思维不再局限于“六艺为儒家之学,否定之就是离经叛道”的观念中。
    ②蒙文通:《论墨学源流与儒墨汇合》,收入氏著《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 年,215页。
    ③吕思勉:《非攻寝兵平议》,《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21 页。
    ④顾颉刚认为“大同”即“尚同”之极致。“天下为公”,即集墨子之尚贤、尚同、兼爱、非攻之主义为一而实现之者。“选贤,与能”,其为尚贤无疑义。“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兼爱也。“谋闭而不与,盗穷乱贼而不作”,非攻也。(参见顾颉刚:《西庑读书记》(1939.12-1940.1),《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156 页。)裘锡圭根据新出土的儒家文献,否定了这一看法。他认为《礼记·礼运》所讲的传子的三代之前有一个禅让时代,并肯定它是大同盛世,这跟《唐虞之道》、《子羔》以及《容成氏》相当一致,其写作时代很可能也不晚于战国中期。《禅让考》“结论”节讲墨家对儒家的影响的时候,把《中庸》和《礼运》列于孟、荀之后,认为《中庸》说“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礼运》讲“大同”,都是取墨家的话,显然把这两篇也看成了战国末期以后才出现的,受墨家影响的作品。这是不正确的。(参见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33 页。)
    ①详见陈剑:《上博楚简〈容成氏〉与古史传说》,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中国南方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2003 年 12 月 19 日。
    ①顾颉刚就曾认为墨子学于鲁及其反孔,《吕氏春秋·当染》云:“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按《十二诸侯年表》:鲁惠公元年当周平王三年,卒于四十六年当平王四十八年,鲁隐公四年当桓王元年,则惠公于桓王世不相及。然其谓史角之后在于鲁,为墨子所受学,则其事或信。《淮南·要略》云:“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是墨子虽宋人而学于鲁,一方面学郊庙之礼于史角之后人,故言天志、明鬼;一方面又学孔子之术于儒者,惟以其礼烦扰、厚葬靡财、久服伤生,激起其反感,故言节用、节葬、非乐、非儒。参见顾颉刚:《愚脩录》(1962.12-1966.1),《顾颉刚读书笔记》(九),6797-6798 页。
    ②饶宗颐:《由尊卢氏谈到上海竹书(二)的〈容成氏〉——兼论其与墨家关系及其它问题》,《九州学林》总十一辑,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2006 年,13-14 页。
    ①顾颉刚在《从吕氏春秋推测老子之成书年代》一文中认为,淮南书作于何年虽不可详,但据《汉书·诸侯王表》,淮南王立于文帝十六年,死于武帝元狩元年,必在此四十二年间。参见顾颉刚《从吕氏春秋推测老子之成书年代》,《古史辨》第四册,462-520页。
    ②孙诒让:《墨子后语·墨子绪闻》,《墨子閒诂》附录,《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6年,38 页。
    ①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31-332 页。陈明亦认为,诸子对于古史谱系有极大的共识,诸子学的历史素材是基于口述的历史传说和记忆,如果有差别则是出自现实的原因,而一般不至于选取历史为伪造对象。转引自张京华等编著:《二十世纪疑古思潮》,学苑出版社,2003 年,121 页注③。
    ②顾颉刚:《郊居杂记》(1930.11-1934.10),《顾颉刚读书笔记》(三),1695-1696 页。
    
    ①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133 页。
    ②许冠三:《顾颉刚:始于疑终于信》,《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 年,210-211 页。
    ①许冠三:《顾颉刚:始于疑终于信》,《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 年,205-206 页。
    ②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17-23 页。
    ③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1 页。
    ④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2 页。
    ⑤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4 页。
    ⑥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6 页。
    ⑦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10 页。
    ⑧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11 页。
    ①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12 页。
    ②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15 页。
    ③《唐虞之道》见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 年,157—160页。《子羔》见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83—199 页。荆门博物馆专家判断此墓“具有战国中期偏晚的特点,其下葬年代当在公元前 4 世纪中期至前 3 世纪初”,裘锡圭据此认为《唐虞之道》这篇竹书抄写年代应在战国中期。对《子羔》这篇竹书的成书年代,则认为“当属早期或中期”。对于这两篇的学派归属,裘锡圭则认为“《子羔》记子羔与孔子的问答,显然是儒家作品。《唐虞之道》经多位学者论证,也已确定为儒家作品”。参见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18、30、32页。
    ④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18 页。
    ①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19 页。
    ②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34 页。
    ③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29-30 页。
    ①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32-33 页。
    ②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35 页。
    ③李存山:《反思经史关系:从“启攻益”说起》,“简帛研究”网站 www.jian.bo.org,03.1.20。后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2003 年第 3 期,75-85 页。
    ④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24 页。
    ⑤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25 页。
    
    ①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30 页。
    ②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36 页。
    ③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36 页。
    
    ①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38 页。
    ②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39 页。
    
    ①顾颉刚:《郊居杂记》(1930.11-1934.10),《顾颉刚读书笔记》(三),1316-1317 页。
    ②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60 页。
    ③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36-37 页。
    ①顾颉刚:《答柳翼谋先生》,《古史辨》第一册,224 页。
    ②顾颉刚:《忍小斋笔记》(1929.8),《顾颉刚读书笔记》(三),1157 页。
    ③顾颉刚:《古史辨》第四册顾序,21 页。
    ④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2005 年,1 页。
    ⑤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62 页。
    ⑥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39-40 页。
    ①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62 页。
    ②吕文郁:《论尧舜禹时代的部族联合体》,《社会科学战线》1999 年 5 期。
    ③金景芳、吕文郁:《论尧舜禹时代是由原始社会向国家过渡的中间环节》,《学习与探索》,1999 年 3 期;还可参见葛志毅:《论尧舜时代与国家》,《管子学刊》2000 年 4 期;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④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37 页。
    ①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30-107 页。
    ②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古史辨》第七册上,1-63 页。
    ③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30-31 页。
    ④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31-33 页。
    ①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45 页。
    ②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47 页。
    ③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49 页。
    ④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52 页。
    ⑤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52 页。
    
    ①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53 页。
    ②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54 页。
    ③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54 页。
    ①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55 页。
    ②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55-56 页。
    ③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36 页。
    ①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32-33 页。
    ②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56 页。
    ③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62-63 页。
    ④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56-57 页。
    ①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55 页。
    ②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55 页。
    ③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97 页。
    ④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97 页。
    ①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97-98 页。
    ②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98 页。
    ③此处方括号内简文据陈剑说补,其说详见陈剑:《上博简〈容成氏〉的竹简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注释⑩,载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年,333-334 页。
    ④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98 页。
    ⑤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95 页。
    ①吕文郁师认为,《尚书》的《尧典》篇虽属后人追记,但所记必有依据,篇中为中国古史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尧舜禹时代珍贵的历史资料。详见吕文郁:《论尧舜禹时代的部族联合体》,《社会科学战线》1999 年 5 期。
    ②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60-62 页。
    ③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07 页。
    ①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07-114 页。
    ②裘锡圭暂将其定名为 公盨,详见裘锡圭:《 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 6 期。收入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46 页。
    ③释文据裘锡圭《 公盨铭文考释》,不严格按原文隶定,参见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46-77 页。
    ④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22 页。
    ⑤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10-111 页。
    
    ①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11 页。
    ②顾颉刚、童书业:《鲧禹的传说》,《古史辨》第七册下,159 页。
    ③顾颉刚、童书业:《鲧禹的传说》,《古史辨》第七册下,160-161 页。
    ①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23 页。
    ②顾颉刚、童书业:《鲧禹的传说》,《古史辨》第七册下,162 页。
    ③顾颉刚、童书业:《鲧禹的传说》,《古史辨》第七册下,163 页。
    ④顾颉刚、童书业:《鲧禹的传说》,《古史辨》第七册下,164-165 页。
    ⑤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23 页。
    ⑥顾颉刚、童书业:《鲧禹的传说》,《古史辨》第七册下,190-191 页。
    ①顾颉刚、童书业:《鲧禹的传说》,《古史辨》第七册下,191 页。顾颉刚这一看法的偏颇,裘锡圭已经予以指出,详见上文。
    ①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42 页。
    ②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42-143 页。
    ③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45 页。
    ④林沄:《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国联盟》,《林沄学术文集》,69-84 页。
    ①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 年。
    ②林沄:《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国联盟》,《林沄学术文集》,69-84 页。
    ③董作宾:《新获卜辞写本后记》,《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1929 年,203 页。
    ④林沄:《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国联盟》,《林沄学术文集》,78 页。
    ⑤李零:《读〈周原甲骨文〉》,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第 3 卷),文物出版社,2004 年,220-256 页。本节中有关周原甲骨文的释文皆见此文。
    ①李零:《读〈周原甲骨文〉》,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第 3 卷),文物出版社,2004 年,221-222 页。
    ①李零:《读〈周原甲骨文〉》,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第 3 卷),文物出版社,2004 年,225 页、239 页。
    ①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 年,168-169 页。
    ②高亨以为,震疑为人名,盖周臣也。大国盖指殷国也。既济九三云:“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与此所记为一事。盖殷高宗伐鬼方之时,因鬼方为西北狄国,与周接壤,亦周之强敌,故周君命震率师伐之,即所以助殷亦所以自为也。其所以出兵,或由于高宗之征命,或由于殷周之合谋,或由于周君之自愿,则不可知;然总为高宗所嘉许之事也。故三年之后,既克鬼方,高宗嘉震之功而赏之。参见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上海书店,1991 年,222 页。徐中舒则认为,震当为震惊震恐之意,此虽不著何人伐鬼方,但下文云有赏于大国,大国则指殷人言。此谓周伐鬼方而殷人赏之,以小邦而伐大国之敌,故有震惊震恐之意。并疑《古本竹书纪年》中所在王季伐西落鬼戎与此为同一事。参见徐中舒:《殷周之际史迹之检讨》,《史语所集刊》,第七本第二分册,1939 年。杨宽则认为,所谓“震用伐鬼方”,是说用雷霆的威势来征伐鬼方。所谓“三年有赏于大国”,就是经过三年的战争,得到了商王武乙的赏赐。参见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66 页。无论诸家对“震”如何解释,但对这是殷商因周对鬼方的胜利,而有所赏赐,则是共识。
    ①有关牧誓八国的地望考证,详见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2005 年,26-33 页。
    ②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92 页。
    ③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 年,266-267 页。这里只是通过考古学文化之间的交流,来看殷末周初之际,先周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是比较宏观的,并非要指实宝山文化就是“蜀”。但周文王时期对西南地区方国的经略则应是事实。
    ①杨宽亦有相同看法,他认为,文王是用强大的武力,把崇城攻破,打杀许多敌人,活捉不少俘虏,最后招降全部崇人。因为后来贵族把文王看作圣人,就有文王使崇不战而降的传说。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卫国北宫文子说:“文王伐崇,再驾而降为臣,蛮夷帅服,可谓畏之”《左传·僖公十九年》记宋国子鱼说:“文王闻崇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召降,退休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吕氏春秋·用民》:“密须之民自缚其主而与文王”,这些都不是事实。参见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79 页。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文物》1994 年第 8 期,22-33 页转 68 页。
    ②李学勤:《文王玉环考》,饶宗颐主编《华学》第一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年 8月,69-71 页。
    ③陈剑:《释“琮”及相关诸字》,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06”会议论文,2006 年 11 月 8 日。
    ④陈剑:《释“琮”及相关诸字》,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06”会议论文,2006 年 11 月 8 日。
    ⑤杨宽亦认为,殷周之际的崇国应即在今嵩县附近。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77 页。
    ⑥陈剑:《释“琮”及相关诸字》,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会议论文,2006 年 11 月 8 日。
    ①杨宽推测说,从地理形势来看,当以《史记》之说为是。犬戎、密须都在西边,而耆、邘、崇都在中原,先伐西边是为了解除后顾之忧,然后进军中原,为了扩大自己在中原的力量,准备克商。参见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72 页。杨宽此说也可聊备一说,但没有坚实证据,再者,文王的扩张也不一定就是单线进行,可以几方面同时进行,虽然杨说符合逻辑,但历史事件的发展是不一定按照常理发展的。
    ②顾颉刚、刘起釪:《〈尚书·西伯戡黎〉校释译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第一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年,56 页。
    ③崔述:《丰镐考信录》,《崔东壁遗书》,177 页。
    ①傅斯年:《“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跋》,《傅斯年全集》,第三册,959-1005 页。
    ②顾颉刚:《融一斋笔记》(1944.7-1946.6),《顾颉刚读书笔记》(四),2274 页。
    ③顾颉刚:《古柯庭琐记》(1955.5-1955.8),《顾颉刚读书笔记》(六),4087 页。
    ④顾颉刚:《古史杂记》(1973),《顾颉刚读书笔记》(十),7648 页。
    ①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48-149 页。
    ②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一册,149-150 页。
    ①顾颉刚:《法华读书记》(1951.1-1955.5),《顾颉刚读书笔记》(五),2945-2946 页。
    ①吕思勉:《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梁任公》,原刊《月刊》第三期,一九四六年一月,《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399 页。
    ②刘家和:《崔述与中国学术史研究》序,载于邵东方:《崔述与中国学术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98 年,9 页。
    ①顾颉刚在“古史层累说”创立之初,便根据考古学的新发现而随时修正自己的学说。如关于“禹”的问题。但这只限于局部的修正,但对于整个“层累说”,顾颉刚是至死都没有放弃。当“禹铸于九鼎”之说不成立后,他改用先秦诸子不断造伪不断层累的理论来解释古史观念层累形成的过程。认为不管是禹与夏的关系,尧舜禹的禅让,文王为纣臣等等都是战国诸子基于他们当时现实环境的需要而伪造的。详见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232 页。
    ②纵看古往今来,思想家在表述他们的思想时,他们的思想载体或是组织严密,或是合乎逻辑,或是表现离奇,或是手法怪异,但共同一点都是通过这一载体来表达同时代的人们未曾企及的问题与思想,并不屈不挠的坚持与护卫。
    ①历史学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历史学”和“狭义的历史学”两种,“广义的历史学”是指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狭义的历史学”是指依靠文献材料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学科。参见朱凤瀚:《论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历史研究》2003 年 1 期。
    ② 1998 年,李学勤在给《殷商历法研究》一书作序时,提出:“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应当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科来看待。对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的研究,都有着专门的学科名称。……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没有一个单独的学科名称,这大概是由于中国文明一直绵延下来,中间没有断绝,而国际上所谓‘汉学’这个词,同埃及学、亚述学等就无法同日而语了。其实,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以至夏商周三代这一大段,既不同于史前时代的纯依据考古,又有别于秦汉以下的文献完备,必须同时依靠文献和考古两者的研究,这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情形是一样的。我相信,中国古代研究将来一定会被承认是一个重要的专门学科。”后来,李学勤又在《中国古代文明十讲》中对这一提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详见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
    ③ 裘锡圭认为古典学跟其他学科一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尤其在近现代,往往由于观念、方法的更新或重要新资料的发现,在较短的时期内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呈现出新的面貌。这可以称为古典学的重建。20 世纪一二十年代,疑古思潮和“二重证据法”开始了古典学的第一次重建;50 年代以后受惠于考古学新材料的大发现,70 年代已开始了古典学的第二次重建。已出土的简帛古书等资料,有不少尚待整理,今后极有可能还会出土这类资料。最后裘锡圭指出:“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包括古书辨伪在内的古典学各方面的已有成果,从前人已经达到的高度继续前进。只有这样做,古典学的第二次重建才能正常地顺利地进行下去。”详见裘锡圭:《中国古典学重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2-14 页。
    ①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历史研究》2000 年第 4 期,收入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99 页。
    ②这里应该强调的是,这样的工作并非没有意义,不需要做,早在四十年代有些学者已经开始着手这项工作,如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而且做的较为成功。但也要看到,在徐旭生独立依靠这些传统文献材料建立古史系统之前,他对于那时刚刚兴起的近代考古学已经具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后来他在五十年代所进行的“夏墟”调查,都是基于对考古学和文献学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现今的材料状况,出土材料层出不穷,先秦古书屡有发现,这就决定目前传统文献学方面的工作重点。 ③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导论,《走出疑古时代》(修订版),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13 页。需要解释的是,不仅古书之间可以根据定点来排队,即便是古书中的有些篇章也可以排,通过这些排序,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古书的形成情况,从而对于古书的内容就会有更为深入的把握。这里所说的绝对时间,并不是硬性的将古书定在一个具体时间上,而是指相对于传统文献那种泛泛的时间范围,因为毕竟古书的形成和流传的状况是比较复杂的。这种排序的初步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已经开始涉及,如李零的《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等。
    ①张忠培:《浅谈考古学的局限性》,《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 年第 2 期总第 84 期。
    ②李济:《想像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之比较》原载于台北《中国一周》杂志,第八 O 四、八 O 五期,1965 年。收入李济:《安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394 页。
    ③ 对同一遗址的不同发掘者之间,由于理解的不同,也可造成结论的大异其趣。如李济对董作宾在《殷墟文字甲编》自序中所提到的殷墟第四次发掘中有关 E16 坑的已经在卜辞第二期祖甲时就已经封存形成的问题,表示有异议。详见李济:《跋〈殷墟文字甲编〉彦堂自序》,李光谟编:《李济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年,294-298页。
    ④董作宾:《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大陆杂志》第三卷十二期,1951 年。收入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年,615 页。
    ①董作宾:《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大陆杂志》第三卷十二期,1951 年。收入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年,615-616 页。
    ②董作宾:《殷墟文字甲编自序》,《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殷墟文字甲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8 年。收入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年,695 页。
    ③董作宾:《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大陆杂志》第三卷十二期,1951 年。收入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年,640 页。
    ①朱凤瀚:《论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历史研究》2003 年 1 期。
    ②尹达:《关于开展考古工作的建议》,《文物参考资料》1954 年第 3 期。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尹达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132 页。
    ①徐旭生:《考古学能从哪一方面为历史服务》,《历史教学》,1956 年 9 月号。
    ①张光直:《对中国先秦史新结构的一个建议》,《中国考古学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年,32-43 页。
    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鹿邑县太清宫西周墓的发掘》,《考古》2000 年 9 期。韩维龙、张志清:《长子口墓的时代特征及墓主》,《考古》2000 年 9 期。
    ②王恩田:《鹿邑太清宫西周大墓与微子封宋》,《中原文物》2002 年 4 期。
    ③松丸道雄:《文献与考古学的邂逅——实地考察鹿邑周初大墓》,《中国文物报》2004年 2 月 6 日第七版。
    ④高西省:《从“长子口方鼎”谈太清宫大墓墓主身分》,《中国文物报》2004 年 4 月 23日第七版。又见高西省:《长子口墓铜方鼎及相关问题》,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主编:《黄盛璋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 年,82-90 页。
    ①林沄:《长子口墓不是微子墓》,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主编:《黄盛璋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 年,79-81 页。
    ②曾运乾:《尚书正读》,中华书局,1964 年,159 页。
    ③林沄:《长子口墓不是微子墓》,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主编:《黄盛璋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 年,79-81 页。
    ①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年,136 页。
    ②有关古代地望的研究,最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新出有顾颉刚《春秋地名考》一书,该书由王煦华整理,近千万字,将春秋时期的地名材料汇聚一书,并有历代学者的考证,顾颉刚还加以按语,断其从属,可谓当前春秋时期历史地理的集成之作。顾颉刚晚年一直致力于古代地理和周初史实的研究,相信此书定会有益于历史文献中古代地理的研究。
    ③冯胜君:《二十世纪古文献新证》,齐鲁书社,2006 年,16 页注①。
    ④殷襟非、罗长铭:《寿县出土的鄂君启金节》;郭沫若:《关于鄂君启节的研究》,同载于《文物参考资料》1958 年第 4 期。
    ⑤于省吾:《鄂君启节考释》,《考古》1963 年第 8 期。
    ⑥顾颉刚:《壬寅夏日杂钞》(1962.6-8),《顾颉刚读书笔记》(八),6013-6014 页。
    ①顾颉刚:《壬寅夏日杂钞》(1962.6-8),《顾颉刚读书笔记》(八),6015-6016 页。
    ②参见程鹏万:《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出土青铜器铭文集释》,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年。
    ③黄盛璋:《楚铭刻中“陵、陲”的考辨及其相关问题》,《安徽史学》1984 年 1 期。
    ④于省吾:《鄂君启节考释》,《考古》1963 年 8 期。
    ⑤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中华书局,1997 年。
    ⑥李学勤:《楚国夫人玺与战国时的江陵》,《江汉论坛》1982 年 7 期。
    ①刘宗汉:《金文札记三则》,《古文字研究》第 10 辑,中华书局,1983 年,127-137页。
    ②黄盛璋:《楚铭刻中“陵、陲”的考辨及其相关问题》,《安徽史学》1984 年 1 期。
    ③吴振武:《楚文字中的“陵”和“陲”》,《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转引自程鹏万《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出土青铜器铭文集释》,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年。
    ①林沄:《周代用鼎制度商榷》,《史学集刊》1990 年 3 期,收入《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192-206 页。
    ②沈文倬:《对〈士丧礼、既夕礼中记载的丧葬制度〉的几点意见》,《考古学报》1958年 2 期,收入沈文倬《菿闇文存》,商务印书馆,2006 年,423-424 页。
    ③这里所说的“吻合程度”,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这是不能通过量化的标准,只能通过研究者深入到具体的实践研究中,逐渐摸索体会,才会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
    ④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修订版)自序,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年。
    1. 白寿彝:《谈谈近代中国的史学》,《史学史研究》1983 年 3 期。
    2.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 年。
    3.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与中国历史的重构》,《文物》2002 年 7 期。
    4. 曹锦炎:《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墨子〉佚文》,《文物》2006 年 7 期。
    5. 陈恭禄:《论秦疆域》,金陵大学文学院主编:《斯文》第一卷九、十期合刊。
    6. 陈剑:《上博楚简〈容成氏〉与古史传说》,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中国南方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2003 年 12 月 19 日。
    7. 陈剑:《上博简〈容成氏〉的竹简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载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年。
    8. 陈剑:《释“琮”及相关诸字》,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 2006”会议论文,2006 年 11 月 8 日。
    9. 陈澧:《东塾读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
    10. 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年。
    11. 陈其泰、张京华主编:《古史辨学说评价讨论集》,京华出版社,2001 年。
    12. 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3. 陈伟:《〈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零释》,“简帛研究”网站 www.jianbo.org, 03.3.17。
    14. 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年。
    15. 陈寅恪:《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
    16. 陈寅恪:《朱延丰〈突厥通考〉序》,载《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17. 程鹏万:《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出土青铜器铭文集释》,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年。
    18. 崔述撰著、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
    19. 丁四新:《上博楚简〈鬼神〉篇注释》,“简帛”网站,www.bsm.org.cn,06.5.7。
    20. 董作宾:《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载《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1929 年。
    21. 董作宾:《殷墟文字甲编自序》,《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殷墟文字甲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8 年。
    22. 董作宾:《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大陆杂志》第三卷十二期,1951 年。
    23. 杜正胜:《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中国文化》第十二期。
    24. 杜正胜:《考古学与中国古代史研究——一个方法学的探讨》,《考古》1992 年 4 期。
    25. 杜正胜:《周代城邦》,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 年。
    26. 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 年。
    27.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28. 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 年。
    29. 冯胜君:《二十世纪古文献新证》,齐鲁书社,2006 年。
    30.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一至第七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年。
    31.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上海书店,1991 年。
    32. 高西省:《长子口墓铜方鼎及相关问题》,载陕西师范大学、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主编:《黄盛璋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 年。
    33. 高西省:《从“长子口方鼎”谈太清宫大墓墓主身分》,《中国文物报》2004 年 4 月23 日第七版。
    34. 高智群:《献俘礼研究》,《文史》(第 35、36 辑),中华书局,1992 年。
    35.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年。
    36. 葛志毅:《论尧舜时代与国家》,《管子学刊》2000 年 4 期。
    37. 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年。
    38. 顾潮、顾洪:《顾颉刚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年。
    39. 顾潮:《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
    40. 顾潮编:《顾颉刚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
    41. 顾潮编:《顾颉刚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年。
    42. 顾洪:《学术大师治学录·顾颉刚》,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学术大师治学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
    43.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西伯戡黎〉校释译论》,载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第一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年。
    44.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 年。
    45.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 年。
    46.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47. 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一至第三集),中华书局,1988 年,1993 年,1996年。
    48. 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 年。
    49. 顾颉刚:《浪口村随笔》,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年 3 月。
    50. 顾颉刚:《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年。
    51. 顾颉刚:《论康有为辨伪的成绩》,《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 123 期。
    52.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第二次开头》,《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一卷第一期,1925 年 10 月。
    53.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藉出版社,1998 年。
    54. 顾颉刚:《阮元明堂论》,《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 121 期。
    55. 顾颉刚:《尚书今译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59 年。
    56. 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2005 年。
    57. 顾颉刚:《我与〈古史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年版。
    58. 顾颉刚:《一九二六年始刊词》,《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二卷第十三期。
    59. 顾颉刚:《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和评论》,《文史》第 2 辑,中华书局,1963 年。
    60. 顾颉刚:《中国古代史料概述》,《文史》2002 年第 4 辑(总第 61 辑)。
    61. 顾颉刚:《中国古代史略》,载《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93年。
    62. 顾颉刚:《中国古代史研究序论》,《文史》2000 年第 4 辑(总第 53 辑)。
    63. 顾颉刚:《中国近来学术思想界的变迁观》,载王煦华编选:《古史辨伪与现代史学——顾颉刚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
    64. 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华书局,1988 年。
    65. 顾颉刚编:《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中华书局,1955 年。
    66. 顾颉刚等编著:《古史辨》(第一至第七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
    67. 顾颉刚著、顾洪编:《顾颉刚读书笔记》(第一至十卷),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年。
    68. 顾颉刚口述、何启君整理:《中国史学入门》,北京出版社,2006 年。
    69. 郭沫若:《关于鄂君启节的研究》,《文物参考资料》1958 年第 4 期。
    70.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71. 郭永秉:《从〈容成氏〉33 号简看〈容成氏〉的学派归属》,“简帛”网站,www.bsm.org.cn,06.11.7;
    72. 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发行,无具体出版时间,谨据东北人民大学图书馆旧藏本。
    73.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 年。
    74. 韩维龙、张志清:《长子口墓的时代特征及墓主》,《考古》2000 年 9 期。
    7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鹿邑县太清宫西周墓的发掘》,《考古》2000 年 9期。
    76.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 年。
    77. 胡道静:《〈古史辨〉对于一个顽固青年的冲击》,《书林》1981 年 4 期。
    78. 胡逢详、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年。
    79. 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80. 胡绳:《纪念顾颉刚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 年第 5 期。
    81. 胡绳:《枣下论丛》,人民出版社,1978 年。
    82. 胡适:《杜威博士归国饯别记胡适演说辞》,《时事新报》1921 年 7 月 5 日。
    83.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载《胡适文存》一集,黄山书社,1996 年。
    84. 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新月》第 2 卷第 8 期。
    85.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
    86. 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年。
    87. 黄盛璋:《楚铭刻中“陵、陲”的考辨及其相关问题》,《安徽史学》1984 年 1 期。
    88. 姜广辉:《上博藏简〈容成氏〉的思想史意义》,“简帛研究”网站,www.jianbo.org,03.1.9。
    89. 蒋大椿主编:《史学探渊——中国近代史学理论文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年。
    90. 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齐鲁书社,1995 年。
    91. 金景芳、吕文郁:《论尧舜禹时代是由原始社会向国家过渡的中间环节》,《学习与探索》1999 年 3 期。
    92.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 年。
    93. 康有为撰著、姜义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
    94. 康有为撰著、朱维铮等编校:《新学伪经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95. 李春雷:《史学期刊与中国史学研究中的民族主义倾向——以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例》,《河北大学学报》2004 年 6 期。
    96. 李存山:《反思经史关系:从“启攻益”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3 年第 3 期。
    97. 李大钊:《李大钊史学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 年。
    98. 李刚:《中国北方青铜器的欧亚草原文化因素》,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年。
    99. 李光谟编:《李济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年。
    100.李济:《安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101.李锦全:《批判古史辨派的疑古论》,《中山大学学报》1956 年 4 期。
    102.李零:《读〈周原甲骨文〉》,载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第 3 卷),文物出版社,2004 年。
    103.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04.李零:《三代考古的历史断想——从最近发表的上博楚简〈容成氏〉、 公盨和虞逑诸器想到的》,载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 14 辑,商务印书馆,2003 年 8 月。
    105.李学勤:《初读里耶秦简》,《文物》2003 年 1 期。
    106.李学勤:《楚国夫人玺与战国时的江陵》,《江汉论坛》1982 年 7 期。
    107.李学勤:《文王玉环考》,载饶宗颐主编:《华学》第一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 8 月。
    108.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09.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10.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修订版),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年。
    111.李杨眉:《方法论视野下的“古史辨”派》,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
    112.梁玉绳:《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1 年。
    113.梁柱:《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
    114.林毓生:《五四式反传统思想与中国意识的危机》,载《思想与人物》,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3 年。
    115.林沄:《长子口墓不是微子墓》,载陕西师范大学、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主编:《黄盛璋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 年。
    116.林沄:《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
    117.林沄:《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燕京学报》,新十四期。
    118.刘俐娜:《顾颉刚的古史研究及其意义》,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青年学术论坛》2000 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
    119.刘俐娜:《顾颉刚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年。
    120.刘梦溪主编、裘锡圭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21.刘梦溪主编、顾潮等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22.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中华书局,1986 年版。
    123.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
    124.刘宗汉:《金文札记三则》,《古文字研究》第 10 辑,中华书局,1983 年。
    125.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26.路新生:《崔述与顾颉刚》,《历史研究》1993 年 4 期。
    127.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
    128.吕思勉:《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129.吕文郁:《论尧舜禹时代的部族联合体》,《社会科学战线》1999 年 5 期。
    130.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131.罗尔纲:《生涯再忆——罗尔纲自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 年。
    132.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年。
    133.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明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年。
    134.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35.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年。
    136.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历史研究》2000 年第 4 期。
    137.罗志田主编:《20 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年。
    138.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编:《疑古思潮回顾与前瞻》,京华出版社,2003 年。
    139.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140.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141.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
    142.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 年。
    143.马骕:《绎史》,中华书局,2002 年。
    144.蒙默编:《蒙文通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年。
    145.蒙文通:《蒙文通全集》(第一至第五卷),巴蜀书社,1995-1998 年。
    146.孟蓬生:《上博竹书(二)字词劄记》,载《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年。
    147.孟蓬生:《上博竹书(四)閒诂》,“简帛研究”网站 www.jianbo.org,2005.3.6。
    148.骈宇骞、段书安:《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文物出版社,2006 年。
    149.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第二卷,1949 年 10 月。
    150.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51.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 年。
    152.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1 年。
    153.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54.饶宗颐:《由尊卢氏谈到上海竹书(二)的〈容成氏〉——兼论其与墨家关系及其它问题》,《九州学林》总十一辑,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2006 年。
    155.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年。
    15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文物》1994 年第 8 期。
    157.邵东方:《崔述与中国学术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98 年。
    158.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 年。
    159.沈培:《说上博简〈容成氏〉中的“胫不生之毛”》,载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60.沈文倬:《菿闇文存》,商务印书馆,2006 年。
    16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 年。
    162.松丸道雄:《文献与考古学的邂逅——实地考察鹿邑周初大墓》,《中国文物报》2004年 2 月 6 日第七版。
    163.苏秉琦、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文物》1981 年 5 期。
    164.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79 年。
    165.田旭东:《二十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中华书局,2003 年。
    166.童书业:《“古史辨派”的阶级本质》,《文史哲》1952 年 3 期。
    167.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等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68.王恩田:《鹿邑太清宫西周大墓与微子封宋》,《中原文物》2002 年 4 期。
    169.王汎森:《从经学向史学的过渡——廖平与蒙文通的例子》,《历史研究》2005 年 2期。
    170.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
    171.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172.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 年。
    173.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 年。
    174.王煦华:《顾颉刚主要著述年表》,载《顾颉刚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年。
    175.王煦华编:《顾颉刚先生学行录》,中华书局,2006 年。
    176.王煦华编选:《古史辨伪与现代史学·顾颉刚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
    177.王煦华编选:《顾颉刚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年 5 月。
    178.王学典、孙延杰:《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年。
    179.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4 年。
    180.卫聚贤:《中国考古学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 年。
    181.吴少珉、赵金昭主编:《二十世纪疑古思潮》,学苑出版社,2003 年。
    182.吴泽、袁英光:《古史辨派史学思想批判》,《历史教学问题》1958 年 10 期。
    183.吴振武:《楚文字中的“陵”和“陲”》,载《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
    184.吴振武:《燕国铭刻中的“泉”字》,《华学》第二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年。
    185.萧超然:《北京大学与近现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
    186.萧超然等编:《北京大学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年。
    187.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188.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文史》2006 年第 2 期。
    189.徐炳昶、苏秉琦:《试论传说材料的整理与传说时代的研究》,《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第 5 期。
    190.徐炳昶:《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国文化服务社,1943 年。
    191.徐旭生:《考古学能从哪一方面为历史服务》,《历史教学》1956 年 9 月号。
    192.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93.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 年。
    194.徐在国:《上博竹书(二)文字杂考》,《学术界》2003 年 1 期。
    195.徐中舒:《殷周之际史迹之检讨》,《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第七本第二分册,1939年。
    196.徐中舒:《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中华书局,1998 年。
    197.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 年。
    19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 年。
    199.杨宽:《顾颉刚先生和〈古史辨〉》,《光明日报》1982 年 7 月 19 日。
    200.杨宽:《历史激流中的动荡和曲折》,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 年。
    201.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
    202.杨荣国:《从疑古到证古——科学旗帜下的不同追求》,载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编:《疑古思潮回顾与前瞻》,京华出版社,2003 年。
    203.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中华书局,1997 年。
    204.杨向奎:《“古史辨派”的学术思想批判》,《文史哲》1952 年第 3 期。
    205.殷襟非、罗长铭:《寿县出土的鄂君启金节》,《文物参考资料》1958 年第 4 期。
    206.尹达主编:《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 年。
    207.于省吾:《鄂君启节考释》,《考古》1963 年第 8 期。
    208.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年。
    209.袁仲一:《秦兵马俑坑》,文物出版社,2003 年。
    210.查晓英:《从地质学到史学的现代中国考古学》,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年 5月。
    211.曾运乾:《尚书正读》,中华书局,1964 年。
    212.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年。
    213.张岂之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
    214.张书学:《顾颉刚与傅斯年治史异同论》,《东岳论丛》1994 年 1 期。
    215.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 年。
    216.张越:《80 年来古史论辩的简要回顾与评析》,载《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 110 周年论文集》,中华书局,2004 年。
    217.张越:《五四时期中国史坛的学术论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年。
    218.张忠培:《浅谈考古学的局限性》,《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 年第 2 期总第 84 期。
    219.章太炎:《章太炎全集》(第一至第六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86 年。
    220.赵平安:《楚竹书〈容成氏〉的篇名及其性质》,载于饶宗颐主编:《华学》第六辑,紫禁城出版社,2003 年。
    221.郑良树:《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222.郑良树编:《顾颉刚先生著述年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 年。
    223.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尹达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
    224.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 110 周年论文集》,中华书局,2004 年。
    225.周宏伟:《传世文献中没有记载过洞庭郡吗?》,《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2 卷第 3 期,2003 年 5 月。
    226.周予同著、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年。
    227.朱凤瀚:《论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历史研究》2003 年 1 期。
    228.朱希祖:《整理中国最古书籍之方法论》,《北京大学月刊》第 1 卷第 3 号,1919 年3 月。
    229.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中华书局,1985 年。
    230.竹添光鸿:《左氏会笺》,汉文大系第十卷, 山房合资会社,昭和五十三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