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历史文化村镇存在于我国广大地区,由于地域差异,这些村镇各具特色。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较完整地传承了我国不同时代的空间组织技术、建筑科技、建材技术、结构技术、朴素的生态观念、民俗文化和传统审美情趣。因此,历史文化村镇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当前,由于历史文化村镇遭到严重的破坏,迫切需要一套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技术,对其进行保护。历史文化村镇的评价体系是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技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历史文化村镇综合价值的评价工具,因此,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笔者系统地考察了珠三角地区和梅州市大埔县的历史文化村镇,并对其保存现状和保护措施进行了研究,了解当地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经验、公众参与的现状,分析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构成因素,运用统计学、评价方法学、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建立历史文化村镇的评价体系。
     本文重点论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总结现有的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的评价体系中评价因素的提取和评价方法;在现有研究和考察的基础上,本研究运用了先进的量化评价的方法;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采用专家调查法,提取历史文化村镇的评价因素集。
     (2)首次把历史文化村镇的评价体系一分为二:根据评价因素的特征和操作方法的不同,评价体系分成客观评价体系和主观评价体系。
     (3)案例研究:以珠三角地区和梅州市大埔县的历史文化村镇为例,对这些历史村镇的历史建筑、特色街巷、人文景观、历史沿袭、民俗风情、保护措施、公众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旅游发展现状等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历史村镇进行综合价值的评价,等级划分以及分类保护。
     (4)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的自动化研究:本研究开发了“历史文化村镇专家评价系统”软件,省去进行主观模糊综合评价复杂的计算,使评价专家只需输入各个因素的评分,便可由软件计算出最后评分。
     本研究从时代的角度,通过对全国的历史文化村镇的考察,重新审视它们的价值构成,引进前沿的评价方法,重新构建历史文化村镇的评价体系;选取珠三角地区和梅州市大埔县的历史村镇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它们进行综合评价,划分等级和分类保护,这些对于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exist over wide area in China. They have extrem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or diversity locality. Historic buildings and areas carry the different era’s technology of space organization, architec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material science, structure technology, frugal ecology concept,folk custom and traditional taste. Therefore,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can not be replaced for they are our country’s treasures. Currently,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are destroyed seriously, thus protection techniques are badly needed. Evaluation system of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heritage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over, it is the measure tool of the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value. Consequently, evaluation system of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resear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is.
     The author systemically investigated the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located in pearl river delta and Da Bu county in Mei Zhou city, and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heir status in quo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know about the historic buildings’protection and reuse experiences, public participant situations, and analyze the factors which make up of their value. Eventually, the writer use the knowledges of statistics, evaluation methodology, architecture, city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sociology, economics, management, etc. to set up a new evaluation system of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
     This thesis emphasize several contents as below:
     Ⅰ. The thesis summarize researches about evaluation system of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status in quo. It analyzes the method of picking up evaluation factors and evaluation ways in existing research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status in quo and inquiry, this research introduces advance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after finished a great number of questionnaires, evaluation factors are epurated by Delphi method.
     Ⅱ. For the first time, evaluation system of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is separated into two part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valuation system.
     Ⅲ. Research of classic examples. By studying the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located in pearl river delta and Mei Zhou city Da Bu county, the paper analyzes historic building, especial street space, cultural landscape, history, folk-custom, protection measure, public participant,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historic building, development of tourist industry. And it evaluates the synthetical value of these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According to the analyzed result, they are graded and classified.
     Ⅳ. The automatization research of evaluation system of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A software named evaluation system of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for expert is invented to eliminate the trouble of calculation. The expert only need to input a grade in the place appointed, the software will calculate and out put the result.
     From a fashionable point of view, this research renewedly surveys the value component of them by the inquiry of the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introduces a new evaluation method, sets up a new evaluation system of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 Use the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distributing over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Da Bu county in Mei Zhou city as classic examples; it evaluates their synthetical value, graded them and classified them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ll of them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
引文
[7]朱光亚,方遒,雷晓鸿.建筑遗产评估的一次探索.新建筑[J].1998.2.23-25
    [8]朱光亚,方遒,雷晓鸿.建筑遗产评估的一次探索.新建筑[J].1998.2.23-25
    [9]朱晓明.试论古村落的评价标准.古建园林技术[J].2001(4).
    [10]查群.对建筑遗产的可利用性评估.建筑学报[J].2000.25.
    [11]李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综合评价的AHP模型,基建优化[J]. 2001年第22卷第1期.
    [12]梁雪春,达庆利,朱光亚.我国城乡历史地段综合价值的模糊综合评判.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2.02.
    [13]常晓舟,石培基.西北历史文化名城持续发展之比较研究———以西北4座绿洲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例[J].城市规划.2003.12.
    [14]赵勇,张捷,李娜,梁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以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村)为例.地理科学[J].2006.08.
    [15]汪清蓉,李凡.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我国历史文化名村(镇)综合价值评价研究.中国绿色经济[J].
    [16]董艳芳,杜白操,薛玉峰.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与保护.建筑学报[J].2006.05
    [17]黄晓燕.历史地段综合价值评价初探.西南交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论文.2006.
    [18]朱向东,申宇.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历史价值评定初探.山西建筑[J].2007.34.
    [19]尹占群,钱兆悦.苏州建筑遗产评估体系课题研究[J].东南文化.2008年03.
    [20]赵勇,张捷,李娜,梁莉.历史文化村镇评价指标体系的再研究—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建筑学报[J].2008.02.
    [21]李荣平,李剑玲.多指标统计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河北科技大学学报[J].2004.01.
    [22]刘尧,魏晓平.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系统模型的后评价方法.统计与决策[J].2006.17
    [23]陈涛.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分析与研究.科技信息(学术版)[J].2008.09
    [24]王大将,周庆敏,常志玲,孙洁.一种新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统计与决策[J].2007.07
    [25]田瑾.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方法综述.时代金融[J].2008.04.
    [26]李鹏,俞国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综述.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J].2009.04.
    [27]黄国平,马廷,王念.城市水系景观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中国园林[J].2002.03.
    [28]朱小雷,吴硕贤.大学校园环境主观质量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城市规划[J].2002.10.
    [29]张凤玲,王铁.基于AHP和模糊数学的旅游景观生态环境评价.中国管理信息化[J].2008年24期:96-98
    [30]王之羽.利用模糊数学评估高层建筑火灾.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J].2008.11.
    [31]高君.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利工程质量量化评价中的应用.硅谷[J].2009.09.
    [32]金毅,刘群星.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房屋安全评估中的应用.住宅科技[J].2009.03.
    [35]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36]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实用决策方法[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05.
    [1]李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综合评价的AHP模型.基建优化[J].2001年2月:46
    [2]朱晓明.古村落的评价标准.古建园林技术[J].2001年04期:53
    [3]汪清蓉,李凡.古村落综合价值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以大旗头古村为例.旅游学刊[J].2006年第1期.
    [4]内罗毕建议总则第三条
    [5]黄晓燕.历史地段综合价值初探.东南大学硕士论文[D].2004:81
    [8]魏和清.对权数概念的探讨.统计与决策[J].2001年11期.
    [14]参见赵勇,中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68-69.
    [15]刘滨谊.景观环境视觉质量评估.城市规划汇刊.1990.
    [16]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17]这个概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
    [18]胡海胜,唐代剑.文化景观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5):95-100
    [20]刘沛林.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地理研究.1998.3:32~37
    [21]程建军.风水宝地——中国自然环境与风水学说的立论[J].东方养生.1995(8):56
    [22]刘沛林,古村落文化景观的基因表达与景观识别.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
    [23]张艳玲.“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古建筑空间.华中建筑.2009年12月:92
    [24]张艳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名村镇保护中的重要性.古建园林技术[J].2009年03期:60-62
    [25]蔡铠臻.建筑的场所精神.建筑学报,2002,4,77
    [27]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民族艺术, 2008.1.
    [28]张艳玲.历史文化村镇文化空间的保护.华中建筑[J].2010年6月.
    [29] CIIC.3rd Draft Annotated Revised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m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Madrid,Spain, 2003
    [30]俞金国,王丽华.基于公众参与的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方法研究,规划广角,2008年第5期第24卷
    [31]温俊卿.中国古村镇的生态旅游.山西建筑.2007.4.
    [32]刘涛,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萌动中成长的公众参与,中国发展简报2009春季刊NO.41
    [33]孟丹,姜海.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4月:42
    [34]尼格尔·泰勒著,李白玉,陈贞译.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6-71
    [1]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4
    [3]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9~10
    [5]许树柏,层次分析法[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6]宋光兴,杨德礼.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及一致性改进方法.系统工程.2003.01
    [1]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11
    [2]赵勇.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
    [3]关于印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19980914,财政部。
    [4]桂晓峰,戈岳.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资金问题的探讨.
    [1]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9~10
    [2]黄续.论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的艺术设计思想.艺术百家.2006第三期
    [3]芦原义信(日)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1日第1版
    [4]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412
    [5]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413
    [6]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427
    [6]珠三角明清古村落的典范——南社村.小城镇建设.2006.09:55-58
    [7]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思路探讨—以东莞市南社古村为实例.小城镇建设.2006.09:14-19
    [3]大埔民居.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和广东省大埔县博物馆联合出版.2006年12月第一版。
    [6]陈大富.厚重的客家姓氏文化——祖训[J].传统美德.2010(4):41
    [1]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吴庆洲.中国客家建筑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8.
    [3]潘安著.客家民系与客家聚居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陆元鼎.岭南人文·性格·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6]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7]陆元鼎,杨新平.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8]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年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9]陆琦.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0]陆琦.岭南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1]程建军,孔尚朴.风水与建筑[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2]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13]房学嘉.粤东客家生态与民俗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14]江金波.客地风物:粤东北客家文化生态系统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15]谭元亨.客家与华夏文明[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6]温昌衍.客家方言[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17]杨宏海.客家诗文[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18]谭元亨,黎娟.客家之子[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19]阮仪三.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0]阮仪三.江南古镇[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1998.
    [21]阮仪三.江南六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2]阮仪三,刘浩.姑苏新续:苏州古城的保护与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3]阮仪三.护城纪实[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4]罗哲文.罗哲文历史文化名城与古建筑保护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5]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6]唐军.追问百年——西方景观建筑学的价值评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7]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8]张松编.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M].上海:济大学出版社,2009.
    [29]梁雪.传统村镇实体环境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30]赵勇.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32]朱晓明.当代英国建筑遗产保护[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33]朱晓明.历史环境生机———古村落的世界[C].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2.
    [34]尼格尔·泰勒著,李白玉,陈贞译.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5]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6]张宗元.模糊数学入门和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37]刘思峰,谢乃明.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8]许树柏.层次分析法[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88.
    [39]赵焕臣.层次分析法——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40] (汉)赵华,(元)徐天祜.吴越春秋[M].江苏:凤凰出版社,1999.
    [41]芦原义信(日)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42]王景慧.城市文化名城规划理论与保护[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3]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44]楼庆西.南社村[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45]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46]王世仁.王世仁建筑历史理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7]徐嵩龄,张晓明,章建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48]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49]李安贵,张志宏,孟艳等.模糊数学及其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50]一丁,雨露,洪涌.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5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
    [52]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三联书店,1997.
    [53]金其铭.中国农村聚落地理[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
    [54]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 1994.
    [55]日本观光资源保护财团.历史文化城镇保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56]董鉴泓,阮仪三.名城文化鉴赏与保护[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57]刘红婴,王健民.世界遗产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58]陈志华,李秋香.乡土建筑遗产保护[M].合肥:黄山书社, 2008.
    [59]陈志华,李秋香.梅县三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60]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61]王坦,张复合.第四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62]司徒尚纪.泛珠三角与珠江文化[M].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6.
    [63]司徒尚纪.珠江文化與史地研究[M].香港:中國評論文化有限公司, 2003
    [64]司徒尚纪.岭南历史人文地理: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65]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66]吴永章.客家传统文化概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67]曾祥委.田野视角:客家的文化与民性[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68]罗美珍,邓晓华.客家方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
    [69]郭丹,张佑周客家服饰文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
    [70]黄汉民.客家土楼民居[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
    [71]周建新.动荡的围龙屋:一个客家宗族的城市化遭遇与文化抗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
    [72]李小燕.客家祖先崇拜文化:以粤东梅州为重点分析[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73]何国强.围屋里的宗族社会:广东客家群生计模式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74]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75]程霏.文物建筑保护的可拓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76]林源.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D].西南建筑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
    [77]李华明.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利用法律保护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78]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79]胡潇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监控系统研究—以荻港古村保护为例[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0]唐凌.风景名胜区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 2007.
    [81]聂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类型学方法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005.
    [82]王云璠.长沙历史街巷的保护与更新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3]刘军华.历史街区的可续性更新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4]蔡小沪.国外历史地段保护的资金运作模式[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5]张俊岭.建筑类文化遗产及其法律保护——以环境法为视觉[D].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6]马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的转型模式研究——以实景舞台剧“夷水丽川”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7]杨定海.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分析评价研究[D].中南林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4.
    [88]孔洋.民俗村景观设计与文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89]郑芳菲.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90]王源.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91]黄建涛.近代历史建筑的修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92]裴巧玲.论我国文物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法制的完善[D].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6.
    [93]张悦.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因子量化分析及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94]王亚南.青岛近代建筑价值评价与保护利用[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95]黄晓燕.历史地段综合价值评价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6]鲍展斌.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哲学思考[D].浙江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2002.
    [97]黄宏智.历史街区价值认识评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资助街区保护实践研究[D].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3.
    [98]李锐.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01.
    [99]周峻.近代优秀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初探[D].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01.
    [100]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D].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03.
    [101] The Venice Charter(International Charter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Reservation of Monuments and Sites).1964. http://www.icomos.org/venice_charter.html#preamble
    [102] UNESCO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1972). http://whc.unesco.org/en/conventiontext
    [103] Charter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Towns and Urban Areas(Washington Charter 1987)
    [104] 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towns_e.htm
    [105] The 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
    [106] 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naradoc_eng.htm
    [107] CIIC.3rd Draft Annotated Revised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m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Madrid,Spain,2003
    [108] Paul E. Peterson (ed.),The New Urban Reality, Washington D. 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85,pp. 78—79.
    [109] Turgut Var,Meral ko rzay.Heritage multicult uralatt ractions.Annals of To urism Research,2000,27(2):534-535.
    [110]吴庆洲.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哲理研究——以龟形城市格局为例[J].中国名城.2010(8):37-46.
    [111]吴庆洲.仿生象物的营造意匠与客家建筑(上)[J].南方建筑.2008(2):40-49.
    [112]吴庆洲.仿生象物的营造意匠与客家建筑(下)[J].南方建筑.2008(3):45-51.
    [113]吴庆洲.斗城与水城——古温州城选址规划探微[J].城市规划.2005(2):66-69.
    [114]吴庆洲.中国古城选址与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借鉴(上)[J].城市规划.2000(9):31-36.
    [115]吴庆洲.中国古城选址与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借鉴(下)[J].城市规划.2000(10):34-41.
    [116]吴庆洲.从客家民居胎土谈生殖崇拜文化[J].古建园林技术.1998(1):8-15.
    [117]吴庆洲.大埔枫朗维新楼[J].广东建筑装饰. 1998(1):24-25.
    [118]吴庆洲.中西结合的联辉楼[J].广东建筑装饰. 1998(2):30-31.
    [119]吴庆洲.客家民居意象研究[J].建筑学报.1998(4):57-58.
    [120]吴庆洲.中西合璧的联芳楼[J].广东建筑装饰. 1997(4): 30-33.
    [121]吴庆洲.客家民居意象之生命美学智慧[J].广东建筑装饰. 1996(4): 18.
    [122]程建军.中国古建筑朝向不居中现象试析[J].华中建筑.1999(2):129-130.
    [123]程建军.中国古建筑朝向不居中现象试析(续)[J].华中建筑.1999(3):128.
    [124]程建军.风水宝地——中国自然环境与风水学说的立论[J].东方养生.1995(8):56-57.
    [125]程建军.文物古建筑的概念与价值评定——古建筑修建理论研究之二.古建园林技术.1993(4):29-30.
    [126]田银生,谷凯,陶伟.城市形态研究与城市历史保护规划[J].城市规划.2010(4):21-26.
    [127]田银生.中国传统城市结构的"二元对立统一律".城市规划学刊.2005(1):72-74.
    [128]王敏,田银生,袁媛.基于“混合使用”理念的历史街区柔性复兴探讨[J].古建园林技术.2010(4):57-60.
    [129]罗玉斌,肖大威.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流程的思考[J].华中建筑.2010(1):161-165.
    [130]罗玉斌,肖大威.珠江三角洲历史文化村镇的类型及特征研究[J].华中建筑.2009(8):204-208.
    [131]朱小雷,吴硕贤.大学校园环境主观质量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城市规划. 2002(10):57-60.
    [132]朱小雷.作为科学化设计研究范式的建成环境主观评价[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6):207-210.
    [133]朱小雷.步行商业街环境和使用行为调查与多元统计分析——结合珠海莲花路步行街改造[J].华中建筑.2002(10):50-54.
    [134]朱小雷.非介入性评价方法研究:广州某居住小区建成环境主观评价[J].华中建筑. 2006(8):117-119.
    [135]陆元鼎,廖志.广东传统村镇民居的生态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4(3):65-69.
    [136]唐孝祥.试论岭南建筑及其人文品格[J].新建筑. 2001(6):63-65.
    [137]朱光亚,方遒,雷晓鸿.建筑遗产评估的一次探索[J].新建筑.1998(2):22-24.
    [138]朱晓明.试论古村落的评价标准[J].古建园林技术.2001(4):53-55.
    [139]查群.建筑遗产的可利用性评估[J].建筑学报.2000(25):48-51.
    [140]李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综合评价的AHP模型[J].基建优化. 2001.22(1):46-51.
    [141]梁雪春,达庆利,朱光亚.我国城乡历史地段综合价值的模糊综合评判[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4-46.
    [142]常晓舟,石培基.西北历史文化名城持续发展之比较研究———以西北4座绿洲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例[J].城市规划.2003(12):61-65.
    [143]赵勇,张捷,李娜,梁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以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村)为例[J].地理科学. 2006(8):497-505.
    [144]赵勇,张捷,李娜,梁莉.历史文化村镇评价指标体系的再研究—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J].建筑学报. 2008(2):64-69.
    [145]赵勇,崔建甫.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研究[J].城市保护与更新. 2004(8):54-59.
    [146]赵勇,张捷,章锦河.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内容与方法研究[J].人文地理.2005(1):68-74.
    [147]张捷,赵勇,许振晓,李东和,李亚兵.景观意象导向型古镇遗产保护与可持续规划理论初步研究———以建设部《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草案)为例[J].旅游学研究. 2006.
    [148]汪清蓉,李凡.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我国历史文化名村(镇)综合价值评价研究[J].中国绿色经济. 2006(10):84-88.
    [149]董艳芳,杜白操,薛玉峰.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与保护[J].建筑学报.2006(5):12-14.
    [150]朱向东,申宇.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历史价值评定初探[J].山西建筑. 2007(34):5-6.
    [151]李荣平,李剑玲.多指标统计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4(1):85-88.
    [152]刘尧,魏晓平.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系统模型的后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价方法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8(9):350-352..2006.17:60-61.
    [153]陈涛.多指标综合评
    [154]王大将,周庆敏,常志玲,孙洁.一种新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 2007(7):137-138
    [155]田瑾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方法综述[J]时代金融2008(4):25-27
    [156]李鹏,俞国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9 (4):24.28
    [157]王之羽利用模糊数学评估高层建筑火灾[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11):19-21
    [158]高君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利工程质量量化评价中的应用[J]硅谷2009(9):114
    [159]金毅,刘群星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房屋安全评估中的应用[J]住宅科技2009 (03):36.41
    [16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三条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161]2008年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162]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标准[J]城市规划通讯2002 19:3~4
    [163]孙安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泉州培训班上演讲内容’2009 6 6
    [164]叶南客中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比较[J]中国城市化2003(11)
    [165]胡海胜,唐代剑文化景观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 22(5):95.100
    [166]刘沛林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J]地理研究1998(3):32~37
    [167]申秀英,刘沛林,邓运员,王良健中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及其利用价值[J]地理研究2006(5):485-493
    [168]刘沛林古村落文化景观的基因表达与景观识别[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 24 (4):1.6
    [169]刘沛林广东侨乡聚落的景观特点及其遗产价值[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 (1):76.83
    [170]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J]民族艺术2008(1):6-17
    [171]俞金国,王丽华基于公众参与的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方法研究[J]规划广角,2008 24(5):84.88
    [172]温俊卿中国古村镇的生态旅游[J]山西建筑2007(4):86-87
    [173]刘盛愚常见的几种定量评价方法初探[J]中国商界2009(2):230
    [174]朱金伟主成份分析法在经营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金融与经济2004(7):41-42
    [175]王明涛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系数确定的一种综合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1999(3):56-61
    [176]邹志红,孙靖南,任广平模糊评价因子的熵权法赋权及其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05(4):553
    [177]唐元义,胡清峰,骆有德层次分析法的一种新标度法[J]鄂州大学学报2005 (11):40.48
    [178]徐蔼婷德尔菲法的应用及其难点[J]中国统计2006(09):55~59
    [179]关于印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19980914财政部[1 80]南社村保护规划2002(7)[1 81]南社村古村落旅游开发概念规划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2006(9)[1 82]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思路探讨以东莞市南社古村为实例[J]小城镇建设2006(9)."14.19[1 83]关于大埔县三河镇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报告2008 1 25[1 84]张松21世纪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J]同济大学学报2007(2):19-23[1 85]张松20世纪遗产与晚近建筑的保护[J]建筑学报2006(12):6-9[1 86]张松,周瑾论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制度建设[Jll建筑学报2005(7):5-7[1 87]张松日本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法律、政策与公众参与[J]华中建筑2001(1):84.88[1 88]余丹我国古镇旅游的开发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 21(4):377-378[1 89]单霁翔20世纪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J]城市规划2008(6):11-31
    [190]谭春华历史街巷的保护与整治方法研究[J]中外建筑2007(3):71-74
    [191]谭春华存留城市生活的记忆-长沙市历史街巷与旧宅保护规划的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8(11):33.39
    [192]朱桃杏,陆林传统村镇旅游规划与开发模式探讨——以黟县西递古村落为例[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7(3):88.92
    [193][英]大卫·沃伦历史名城的保护规划、政策与法规[J]国外城市规划1995 (1):15.21
    [194]余虹,唐国安中小城市20世纪遗产保护开发模式浅议——以岳阳市巴陵西路以南老城区20世纪遗产为例[J]中外建筑2009(7):64-65
    [195]王健广州旧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共生[J]规划师2005 21(5):119.120
    [196]于希贤复兴中国传统地理的硕果——评《古村落:和谐的几聚空间》[J]地理科学进展1998(6):97-98
    [197]赵丽丽,王成武,朱旭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7(2):20.21
    [198]张成渝从圆明园三大保护工程看圆明园遗址的功能分区展示[J]建筑学报2009(9):74-76
    [199]赵中枢从文物保护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概念的扩大与保护方法的多样化[J]城市规划2001 25(10):33-35
    [200]阮仪三保护世界遗产的要义[J]同济大学学报2002(6):1-3
    [201]阮仪三协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25.32
    [202]阮仪三,袁菲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地理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8(5):52.59
    [203]王林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比较[J]城市规划2000(8):49-51
    [204]焦怡雪英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民间团体[J]规划师2002(5):79-83
    [205]刘雪梅,徐红罡,保继刚国外城市老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开发[J]现代城市研究2005(11):12.21
    [206]李和平,严爱琼论山地传统聚居环境的特色与——以重庆磁器口传统街区为例[J]城市规划2000 24(8):55-58
    [207]罗哲文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必须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做到“两全其美、相得益彰”——兼谈遗产保护的中国特色[J]古建园林技术2007(2):53-61
    [208]徐雷,罗哲文重塑失落的历史街巷空间杭州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工程的意义解析[J]华中建筑2006(5):93-98
    [209]胡海胜,王林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5):109.112
    [210]赵君,董丽,包志毅圆明园遗址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分析及整治建议[J]林业科技开发2009(51:14-18
    [211]邓明艳,罗佳明英国世界遗产保护利用与社区发展互动的启示——以哈德良长城为例[J]生态经济2007(12):141-143
    [212]蒋丽,周彦阳朔西街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J]城市规划2006(8):40.43
    [213]王树声,李慧敏夏门古村落几居环境规划中的“自然智慧”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0.53
    [214]杨心明,郑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法中的专项资金制度[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114-119
    [215]桂晓峰,戈岳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资金问题的探讨[J]规划师2009(7):79-83
    [216]顿明明黔中地区典型历史村镇的调查与分析——以青岩镇、镇山村、本寨为例[J]城市规划汇2002 140(4):60.64
    [217]王君,樊治平知识管理者能力的一种模糊多指标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3(9):279-282[21 8]岳利萍,白永秀从东西部地区差距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绩效——基于主成份分析法的视角[J]科研管理2008(9):84-88
    [219]黄国平,马廷,王念城市水系景观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J]中国园林2002(3):16-18
    [220]曲建华,曾现洋,徐广印,吴丽美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比例标度和一致性研究[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1):51-53
    [221]杨永清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不一致性调整方法研究[J]运等与管理,1999(8):13.15
    [222]王国华专家判断信息的提取及一致性调整[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1(10):68.70
    [223]王斌AHP方法中关于判断矩阵一致性的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2(13):2.5
    [224]骆正清,杨善林层次分析法中几种标度的比较[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9):51.53
    [225]庄帷敏sD法与建筑空间环境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42-47
    [226]黄靓,张俊容AHP中判断矩阵次序一致性检验的新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8 264 (12):35-36
    [227]刘尧,魏晓平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系统模型的后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6 221 (9):61-62
    [228]田军,张朋柱,王刊良,汪应洛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意见集成模型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1):57.64
    [229]张风玲,王铁基于AHP和模糊数学的旅游景观生态环境评价[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2):96-99
    [230]孟生旺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数的选择[J]统计研究1998(2):69-72
    [231]虞晓芬,傅玳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综述[J]统计与决策2004 179(11):119-121
    [232]陈涛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9):350..352
    [233]陈科,多级广义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1989 6(4):31-33
    [234]欧阳泉,徐宏云模糊数学综合评估法算法实现[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r12、:8-1 1
    [235]宋光兴,杨德礼模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及一致性改进方法[J]系统工程2003r1、:110-116
    [236]张吉军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0 14(6):80~88
    [237]杜栋基于O 1~O 9标度的AHP再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 23(5):36~38
    [238]姚敏,张森模糊一致矩阵及其在决策分析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 18(5):78~81
    [239]徐泽水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算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1,16(4):311~314
    [240]肖四汉,樊治平等Fuzzy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1,16(2):142~145
    [241]杨静,邱菀华模糊互补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和改进方法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9(6):903-907
    [242]邹兵悉尼市历史建筑保护的奖励制度及启示[J]规划师2001(1):42-46
    [243]肖静浅析日本和我国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制度[J]山西建筑2009(1):43-44
    [244]王信,陈迅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的制度经济学探讨[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97-103
    [245]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J]文化遗产2009年第1期:1-8
    [246]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再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8(4):65-68
    [247]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J]法商研究2009 130(2):75-86
    [248]饶箐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思考[J]湖南农机2008(:1):52-53
    [249]齐爱民,赵敏泛珠三角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知识产权合作机制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3):110-114
    [250]周尚意,赵继敏,姜苗苗地上不可移动文物价值评价对古部文化空间格局保护的作用——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个案研究区域[J]旅游学刊2006 21(8):81-84
    [251]黄瓴,许剑峰保护与建构城市空间文化的对策与途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4.18
    [252]唐海山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广东凉荼事件为例[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6):64.66
    [253]张荣昌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剧作家2008(1):172
    [254]董晓萍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化遗产2009(1):9-15
    [255]陆勇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状况评估体系的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2009(6):84.85
    [256]康保成,陈志勇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J]学术研究2008(2):146-152
    [257]孙亚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的几点思考[J]剧作家2009(2):47.48
    [258]陈宗花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标准问题的反思——以当前原生态民歌评价为中心[J]河南社会科学2008(5):13-16
    [259]尹华光,彭小舟,于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01.107
    [260]刘刚,王兰协作式规划评价指标及芝加哥大都市区框架规划评析[J]国际城市规划.2009(6):34-40
    [261]孙施文,段悦西方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J]国际城市规划2009(11):253-258
    [262]徐善登,李庆钧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的主要障碍及对策基于苏州、扬州的调查数据分析[J]国际城市规划2009(3):91-95
    [263]王静霞,彭寒梅荷兰的历史名城保护规划[J]国际城市规划2009(3):127-129
    [264]卓健,刘玉民法国城市规划的地方分权——1919 2000年法国城市规划体系发展演变综述[J]国际城市规划2009(11):246-256
    [265]罗意云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8(5):48-50
    [266]谢浩,倪红体现岭南建筑特色的中庭空间[J]城市规划2008(4):42-45
    [267]胡继芳试析岭南传统建筑中的天几合一思想[J]岭南文化2006(3):10-14
    [268]何秋娥梅州客家民俗文化特点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10):120-121
    [269]彭长歆岭南书院建筑的择址分析[J]古建园林技术2002(3):10-14
    [270]朱培坤岭南建筑民俗中的易学思想[J]民俗研究2007(3):117-124
    [271]梁昌俊客家建筑文化探析[J]文艺争鸣2005(6):134-137
    [272]李贞刚客家建筑的典范——九厅十八井[J]建筑工人2007(1):36-37
    [273]杨豪从城堡、土楼、围龙屋看客家建筑文化[J]岭南文史2004(1):6-15
    [274]赵志荣历史地段保护的价值观追求可持续的资源、环境与效益[J]城市规划汇刊1999(1):75.78
    [275]角嫒梅,程国栋,肖笃宁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研究[J]地理研究2002(11):733.742
    [276]傅伯杰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生态意义[J]地理学报1996 51(5):454~462
    [277]黄成林馓州文化景观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2000 19(3):257~263
    [278]刘之浩,金其铭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演化[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22(4):120~123
    [279]冯淑华,沙润古村落场理论及景观安全格局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 (9):91.93
    [280]俞孔坚景观敏感度与景观问阈值评价研究[J]地理研究1991 10(2):38-51
    [281]俞孔坚关于防止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破坏、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建议[J]中国园林2006(8):123-126
    [282]邓洪武,邓裴,雷平钓源古村“风水玄机”中生态环境理念江西古村落群建筑特色研究之四[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88-93
    [283]张祖群从“历史文化名村”到“大遗址”——中国北方黄土地区文化遗产的景观复原(遗产保护)个案探索[J]青海民族研究2007(4):105-110
    [284]刘黎明,杨琳,李振鹏中国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生态环境2006 15(1):202-206
    [285]谢花林,刘黎明,李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03 19(3):39-41
    [286]施维克,吴启焰孙弘自然环境与云南历史文化城镇形象设计[J]人文地理’2002年12月:62-65
    [287]朱光文广东省历史文化村镇政策性保护体系的发展阶段[J]小城镇建设2007 (1 1):72-77
    [288]刘滨谊,陈成中国乡村景观园林初探[J]城市规划汇刊2000(6):66-68
    [289]萧笃宁,李团胜试论景观与文化[J]大自然探索1997(4):65-69
    [290]江灶发论中国风水观念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婺源古村落后龙山、水口林植被保护为例[J]江西林业科技2 0 0 8(5):50-52
    [291]黄续论中国传统村镇街道景观的艺术设计思想--以龚滩与乌镇街道景观设计为例[J]艺术百家2006 89(3):69-72
    [292]丁炜炜乡规民约与国家法律的冲突与协调[J]探索与争鸣2006(4):124-126
    [293]冒蓓蓓乡规民约与国家法的互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1):130-137
    [294]刘建荣乡规民约的法治功用及其当代价值[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1):13-16
    [295]孙施文.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J]国外城市规划,2002(2):1-2.
    [296]唐文跃.城市规划的社会化与公众参与[J]城市规划2002(9):25-27.
    [297]陈锦富.论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制度[J]城市规划,2000(7):54-57.
    [298]马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困境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3(4):27-28.
    [299]聂康才,周学红.城市规划民主与公众参与[J]城市问题,2005(4):17-19.
    [300]俞金国,王丽华基于公众参与的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方法研究[J]规划师2008(5):84-89
    [301]陈易公众参与中的若干问题[J]城市问题2002(1):60-63
    [302]周建军公众参与:民主化进程中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策略[J]规划师2000(4):4-7
    [303]何丹,赵民论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政治经济基础及制度安排[J]城市规划汇刊,1995(5):31-34
    [304]卞萧,吴杰原真性在文物建筑保护工程中的贯彻方法初探[J]山西建筑2009(1):29-31
    [305]刘瑗文物建筑修缮方案制定中如何保持文物建筑的“真实性”[J]古建园林技术2008(1):62-64
    [306]陈品,刘刚历史建筑保护与公众开放损害评估[J]华中建筑’2006(11):144-145
    [307]朱雷,许清风历史风貌建筑的评估、改造利用和保护[J]上海建设科技2006(5):51-53
    [308]黄平,奚江琳,陈凯旧城改造中非文物类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J]山西建筑2009(9):48-49
    [309]蔡育新,冼挺超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思路探讨以东莞市南社古村为实例[J]小城镇建设2008(12):14.20
    [310]余丹我国古镇旅游的开发利用[J]旅游资源2005(7):375-378
    [311]朱向东,薛磊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中的科学技术价值评定初探[J]山西建筑2007 (12):1.2
    [312]段文杰建筑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定量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4):56-58
    [313]熊艳,赵跃英厅堂音质空间感主观评价方法的实验研究[J]声学技术2009(4):153-157
    [314]尹朝晖,张红虎,吴硕贤基本居住单元室内环境质量主观评价——以珠三角地区为例[J]华中建筑2007(03):180-183
    [315]赵延德,张慧,陈兴鹏城市几居环境质量客观指标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4):1-5
    [316]沈泼,汲晓辉城市公园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模式初探[J]山西建筑2009(1):344-345
    [317]陈大富厚重的客家姓氏文化——祖训[J]传统美德2010(4):41[31 8]中国世界遗产网,http://www. cnwh. org
    [319]国家文物局网站,http://www .sach. gov. cn
    [320]国家建设部网站,http://www.cin .gov. cn
    [32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http://www.unesco. org/whc四法规文件
    [32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颁布,2002年修订)
    [323]《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2000
    [324]The Burra Charter,Australia,ICOMOS,1999
    [325]International Cultural Tourism Charter,ICOMOS,1999
    [326]第一届国际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术专家国际会议,“修复历史性文物建筑的”《雅典宪章》,1931
    [327]《阿姆斯特丹宣言》,欧洲建筑遗产大会,1975
    [328]《建筑遗产欧洲宪章》,欧洲建筑遗产大会,1975
    [329]《韩国文化财保护法》,1999年(修订)
    [330]《佛罗伦萨宪章》,工COMOS,1982
    [331]《保护考古遗产的欧洲公约》,欧洲议会,1969
    [332]《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UNESCO,1972
    [333]《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内罗毕建议),UNESCO,1976
    [334]《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WHC,1987
    [335]《保护历史城市与城市化地区的宪章》(华盛顿宪章),ICOMOS,1987
    [336]《关于保护受到公共或私人工程危害的文化财产的建议》,UNESCO,1968
    [337]《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UNESco,1972
    [338]《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风貌与特性的建议》,UNESCO,1962
    [33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1992
    [340]《关于重点调查、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1988
    [341]《纪念建筑、古建筑、石窟寺等修缮工程管理办法》,1986
    [342]《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1991
    [34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1994
    [344]《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2004年《陕西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995
    [345]《河南省古代大型遗址保护管理暂行规定》,1995
    [346]《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05
    [347]《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02
    [348]《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02
    [349]《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