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土司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土司制度作为国家推行于民族地区的民族自治制度,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致,而是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藏区土司制度形成一方面与中央王朝传统治边的政策有关外,另一方面与吐蕃王朝解体后,吐蕃在藏区的戎边大将,割据一方,地方政治的独立化有密切关系。各地封建领主在发展经济、军事势力的同时,均十分重视扶持佛教、利用佛教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公元十一至十二世纪,西藏佛教各教派相继建立,而且都和某个有势力的家族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政、教结合的局面。藏区的政治力量通过不断的扩张、兼并与组合,在公元14世纪蒙古入据吐蕃前,已形成十几个较大的政教势力。为了治理这个地域广袤,各地因历史、地理发展差异等原因,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不完全一致的藏区,中央政府自元代以来在除了逐渐采取多封众建、政教合一的僧纲制度;文武相卫、土流参治的卫所制度之外,主要的一项制度就是因俗而治的土司制度。
     本文主要以元代以来中央政府对藏区的施政为背景,通过中央政府对藏区逐渐推行土司制度,从土司制度的内涵和外延深入剖析藏区土司及藏区土司制度的历史渊源和藏区土司制度的基本内容,认为藏区土司制度是中央政府根据藏区的实际情况推行的,其本质与内涵是传统治边政治“因俗而治”和“天下一统”思想在封建时代的终极体现,且藏区土司始终处于依附与扩张这种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
     在对藏区土司制度的内涵与本质分析研究中,分析了土司制度在西南部和中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于宋代,在藏区正式形成于明代,因为土司制度形成的标志就是其职官名称,而土司制的职官名称包括文职和武职,但他们并非同时形成,在宋代文职土司就已形成,明代才正式形成了武职土司。从总体考察,土司制度正式形成于明代。通过考证研究,根据土司家族(部落)粗略统计,藏区各族土司总计849家,其中藏族土司795家,其他各族土司54家。论文不但从职官制度、承袭制度、奖惩制度、朝贡制度、赋役制度、军事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深入细致的研究了藏区土司制度整体性和个体化特点,而且也分析了藏区土司地区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土司政治对藏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的影响,尤其是中央政府根据“土流参治”的行政建制与根据“政治神化”准则构建了藏区的集权统治网络,并且成为藏区土司政治体制构造的一种基本原则与行政模式。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藏区土司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分析了藏区土司分别与中央政府、寺院的政治关系,认为藏区土司政治的最大特点就是土司为了生存,不时依附于某个政治力量,以期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尤其是和中央政府之间的政治关系更为复杂,除了实力弱小的土司基本上能效忠于朝廷而外,势力较大或地处偏远的土司们,随着中央政府力量的消长而消长:当中央政府力量强大时,土司们基本上能“瑾守王命”,当中央政府力量弱小或无暇顾及时,便结合周边某些土司或寺院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最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央政府通过改土归流,使藏区土司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藏区改土归流主要集中在清朝。明代藏区除了对四川龙州土司进行了大规模改土归流之外,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只是在非藏区的西南地区进行。民国虽然也有,但也只是清代藏区改流的尾声。
     为了进一步揭示藏区土司制度的内涵和外延,论文通过余论中的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总结了藏区土司独特的个体化形态和地域化形态,揭示了藏区土司制度之间以及与非藏区土司制度之间存在的差异,并探究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也了解到统治者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政治态度以及自元代以来中央王朝在藏区推行土司制度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提供的历史借鉴。
The Tusi system , a national autonomous system that was carried out by the country in regions inhabited by ethnic groups was not formed overnight, but had a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Tibetan-inhabited area, the formation of Tusi system was not on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ntral authority's policy of administering the border areas, but also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high-ranking officers' setting up the separatist regimes and establishing the political independenc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economy and military strength, the feudal lords paid much attention to Buddhism so that they could consolidate their own strengths. From 11~(th) A.D to 12~(th) A.D, Xizang Buddhism consecutively established different sects. With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those sects and some influential families, politics and religion in Xizang combined with each other. After ceaseless dilation, merger and combination, before Mon-Go nationality entered into the lands of Tibetan regime, the Tibetan-inhabited area had formed more than ten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powers. In order to govern this region which had a wide stretch of land and unbalanced development in society and culture because of different histories and geographie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d adopted many different systems since Ming Dynasty, such as the Senggang system that was formed by unifying politics and the religion; the Weisuo system that had the feature of jointly administration of civil and military and so on. Among them, the main system was the Tusi system which was formed according to its own regional customs.
     In the main body of this thesis, by regarding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administration to the Tibetan-inhabited area from Yuan Dynasty to now as the background, we learned much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usi system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We also learned something about the fundamental contents and historical origins of Tusi system in Tibetan-inhabited area by analyzing its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We found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arried out Tusi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Tibetan-inhabited area and the essence and connotation of Tusi system embodied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thought of governing the border areas in the feudal times, that is "control according to its own customs","unify the world".The Tusi system in the Tibetan-inhabited area always hanged about or expanded from it.
     By studying the connotation and nature of Tusi system, we found that in the southwest and middle southern of regions inhabited by ethnic groups, it was formed in Song Dynasty, but in Tibetan-inhabited area, it formed formally in Ming Dynasty. That was because that the name of the official position is the marks of the formation of Tusi system. The official position of the Tusi system included civilian post and military post and they didn't form at the same time. The civilian post formed in Song Dynasty, but the military post only formed in Ming Dynasty. The Tusi system was formed in Ming Dynasty by Overall.
     According to textual research and the Tusi family's rough counting, we found that there were 849 various nations of Tusi in Tibetan-inhabited area. Among them, 795 were Tibetans and 54 belonged to other nationalities. The thesis not only thoroughly and carefully studied the global and individual feature of Tusi system in Tibetan-inhabited area from different aspects including official position system, inheriting system, system of rewards and penalties, paying tribute system, taxes and corvee system, military affairs system, educational system and so on, but also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and economical forms in Tibetan-inhabited area and Tusi politics to the cultural changes of the Tibetan minorities, especially the centralized administration networks which was construc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ccording to "Tu-liu-can-zhi" and "politics apotheosis " and became the basic principal and administration model to construct Tusi system. On this basis, by studying the complex and volatile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e thesis analyzed the political relations among Tusi,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temples. We think the main feature of Tusi politics was that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expand their powers, Tusi always attached themselves to some political powers and they had complex relations with central government. The Tusi who had weak power always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imperial government, but the Tusi who was more powerful or lived in remote areas usually changed their attitudes with the changing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power. Wh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strength was powerful, they could always "obey the emperor's order ". But wh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power was too weak or had no time to pay regard to them, they would expand their own power by uniting with some peripheral Tusi or temples. In the e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made Tusi system in Tibetan-inhabited area disappear from the history through Gai-tu-gui-liu which was mainly happened in Qing Dynasty. In Ming Dynasty,besides the large-scale Gai-tu-gui-liu in LongZhou, SiChuan province and in the northwest part of China, there had no other large-scale Gai-tu-gui-liu. Although it also happened in Republic, it was only the end of the Gai-tu-gui-liu in Qing Dynasty.
     In order to reveal Tusi system in Tibetan-inhabited area further, the thesis summed up the unique individual and regional forms of Tusi system in Tibetan-inhabited area by using case study and comparison. It also revealed the difference in Tusi system between Tibetan-inhabited area and no-Tibetan-inhabited area and its clauses. By probing into the rules in Tusi system, we also learned the ruler's different political attitudes towards different problems and the useful experience or lesson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entral imperial dynasty's carrying out its Tusi system since Yuan Dynasty. All those provides us some referential experience to work out national and religious policy.
引文
1 《贵州文史丛刊》,1986年,第4期。
    2 《民族史研究》第2辑,民族出版社。
    3 《中南民院学报》1997年,第4期。
    4 中正书局,1949年版。
    5 《禹贡》1936年2月,第4卷,第11期。
    6 《禹贡》1936年5月,第5卷,第5期。
    7 《中国边疆》1943年2月,第1卷,第2期。
    8 《康导月刊》1943年12月,第5卷,第9期。
    9 《学术研究》(昆明)1964年,第1期。
    10 《民族团结》1963年二、三月号。
    11 《学术研究》(昆明)1963年,第5期。
    12 《学术研究》(昆明)1964年,第3期。
    1 《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第4期。
    2 《民族研究》1984年,第4期。
    3 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6月版。
    4 《大明会典》卷8。
    5 王叔武《龚荫<中国土司制度>跋》。
    6 《学术研究》(广州)1963年,第6期。
    7 《中国民族史研究》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主编,社科出版社,1987年2月版。
    1 云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2 《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3期。
    1 《清史论丛》第5辑。
    2 《边政研究》1943年,第2卷,第11、12期。
    3 《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人民出版社,第2卷,第100页。
    2 《学术论坛》1982年,第6期。
    3 《湖南师院学报》1983年,第3期。
    4 分上、中、下三篇分载于《边政公论》1943年第二卷第十一、十二期;1944年第三卷第一、二期。
    5 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
    6 《康导月刊》1938年9月,第1卷,第1期。
    7 《边事研究》1939年6月,第9卷,第3、4期。
    8 《地理》1941年10月,第1卷,第1期。
    1 《康导月刊》1943年12月,第5卷,第9期。
    2 《康导月刊》1944年7月,第6卷,第1期。
    3 《康导月刊》1945年5月,第6卷,第1期。
    4 《西藏研究》1981年创刊号。
    5 中国社科出版社,1993版。
    6 《西南民院学报》1985年,第3期。
    7 民族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8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9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0 黄明光:《明代壮族土官朝贡评述》,《民族研究》,1987年1期;古永继:《明代云南土官朝贡评述》,《思想战线》,1993年2期。
    11 参见[瑞典]罗杰尔·格来特里斯:《明代四川边区的朝贡使团》,《东方学报》57期,1996年和《明代嘉绒地区苯教的朝贡使团》,《国外藏学文集》,第15辑)。
    12 《西藏大学学学报》(汉文版)2006年,第3期。
    13 《西藏研究》1997年,第2期。
    1 《康导月刊》1945年5月6卷5、6期。
    2 《康导月刊》1945年5月,第6卷,第5、6期。
    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4期。
    4 《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5 《群众周刊》1944年1月9卷1期。
    6 《西南边疆》1941年9月13期。
    7 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
    8 《社会科学(兰州)》1985年,第4期。
    9 《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10 《甘肃民族研究》1983年,第2期。
    11 《甘肃民族研究》1983年,第3期。
    12 《甘肃民族研究》1984年,第3、4期。
    13 《新西北月刊》1941年,第4卷,第6期。
    14 《河北师院学报》1987年,第2期。
    1 《青海师大学报》1988年,第3期。
    2 《西北论坛》1947年,第1卷,第3期。
    3 《甘肃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
    4 《西北民院学报》1992年,第4期。
    5 《档案》1990年,第6期。
    6 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年1月版。
    7 《西北通讯》1994年,第2卷,第1期。
    8 《中央民院学报》1987年,第4期。
    9 《青海民院学报》1997年,第3期。
    10 民族出版社,1981年版。
    1 《西藏民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 《西藏研究》1991年,第3期。
    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4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5 详见1985年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藏文版《德格丹珠尔目录》第292—295页。
    6 《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3年。
    7 《西藏研究》1986年,第1期。
    8 《西藏研究》1986年,第2期。
    1 《西藏研究》1986年,第3期。
    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3 《西藏研究》1999年,第1期。
    4 《西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 《天府新论》2001年,第4期。
    2 《中国藏学》1988年,第3期。
    3 《中国藏学》1988年,第4期。
    4 台湾故宫博物院,1982年出版。
    5 《历史研究》1993年,第3期。
    6 《思想战线》1983年,第5期。
    7 《中国藏学》1993年,第1期。
    8 《西藏研究》2003年,第1期。
    9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10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6期。
    11 《西藏研究》2004年,第4期。
    1 《中国藏学》1990年,第3期。
    2 《西藏研究》1984年,第2期
    3 《西藏研究》1989年,第1期。
    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5 《中国藏学》1993年,第4期。
    6 《西南民院学报》1986年,第1期。
    7 《西南民院学报》1991年,第4期。
    8 《中国藏学》1994年,第4期。
    9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10 《西藏研究》1991年,第4期。
    1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3 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 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5 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6 《四川藏学研究》(第二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
    7 《西藏研究》2002年,第4期。
    8 《西藏研究》,1999年第2期。
    9 四川民族出版社,1981年版。
    10 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 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2 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13 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年版。
    14 《西藏研究》1995年,第4期。
    15 《西藏研究》1984年,第1期。
    16 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6月版。
    17 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8 民族出版社,2006年3月版。
    19 《青海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20 《西北民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1 《新青海》1937年,第5卷,第1期。
    22 《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23 《青海社科》1992年,第1期。
    24 《青海社科》1985年,第5期。
    1 《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
    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3 《学术探索》,2003年,第1期。
    4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
    5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6期。
    6 《学术探索》,2002年,第5期。
    7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1 《思想战线》2001年,第6期。
    2 《回族研究》1992年,第3期。
    3 《青海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
    4 《西北民院学报(社)》1986年,第4期。
    5 云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6 《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
    7 《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
    8 《云南师大学报》1986年,第1期。
    9 《思想战线》1993年,第2期。
    10 《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
    1 分载《贵州文献冬刊》1938年5月创刊号和1939年10月第2、3期合刊。
    2 《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
    3 《学术论坛》1983年,第3期。
    4 《学术论坛》1984年,第4期。
    5 《学术论坛》1983年,第1期。
    6 《中南民院学报》1997年,第1期。
    7 《江汉认坛》1982年,第6期。
    8 《江汉论坛》1986年,第1期。
    1 《中央民院学报》1987年,第5期。
    2 《民族研究》1996年,第5期。
    3 《广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2期。
    4 《历史档案》1989年,第4期。
    5 《湖北民院学报》(哲社)1998年,第1期。
    6 《中国农史》2000年,第1期。
    7 《中国农史》1998年,第3期。
    1 《中央民院学报》1982年,第2期。
    2 《南方民族研究集刊》)1985年,第1集。
    3 《文史哲》1980年,第2期。
    4 《文史哲》1981年,第3期。
    5 《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
    6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 《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2 《中南民院学报》1997年,第4期。
    3 《民族研究》1998年,第3期。
    4 《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第4期。
    5 《清史论丛》第5辑。
    6 《清史论丛》第2辑。
    7 《四川大学学报》1956年,第2期。
    1 《文史》第10集。
    2 《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3 《云南师大学报》1997年,第1期。
    4 《广西民院学报》2000年,第6期。
    5 《中央民院学报》1987年,第2期。
    6 《云南民院学报》1999年,第1期。
    7 《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第3期。
    8 《广西民族研究》1997年,第4期。
    9 《中南民院学报》1996年,第3期。
    10 《广西民族研究》1994年,第3期。
    11 《民族论坛》1995年,第1期。
    1 这5次研讨会分别是:1984年11月27日,广西民族研究学会和田阳县政府在田阳召开了“瓦氏夫人学术讨论会”;1987年6月下旬,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举办了一次“关于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问题”的学术研讨会;1988年8月下旬,由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民族研究学会等联合主办的“土司制度学术讨论会”在忻城召开;1990年10月8日至12日在田阳召开“瓦氏夫人学术讨论会”;1996年4月中旬在贵州大方召开了“纪念奢香夫人逝世600周年活动暨研讨会”。
    2 《陈垣敦煌劫余录序》,《史语所集刊》1本2分册,引自《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36页。
    1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
    2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
    3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善本。
    4 有蒋良骐《东华录》、王先谦《东华续录》,潘颐福《咸丰朝东华续录》、汪文安《十一朝东华录揽要》、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
    5 赵之恒标点,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6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7 “方略”,也有称之为“纪略”者,是一种用档案史料记述某一件大事始末经过的编纂物。所以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有人把“方略”视作纪事本末体裁的史籍,其实,它基本上是属于专题档案史料汇编的性质。更具体地说,它是属于以军事题材为主兼及国家其他大事的各种专题档案史料汇编。因为“方略”二字,作为一个普通的名词,它是计谋及策略之意;作为封建时期一种书籍的名称,它是记载封建统治政权利用谋略以军事手段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历史事件过程的史籍。
    8 中国皇帝的命令和指示,也指清代皇帝用来发布命令的一种官文书。清帝颁发命令的文书种类很多。上谕是其中的一种,也称谕旨,俗称圣旨,是清帝用来发布日常政令的文书。谕,一般指皇帝特发的指示性命令;旨,是皇帝根据臣僚的请示而发的答复性意见。凡清王朝对当时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项重要事务的最后决策及终极处置,都要通过上谕文书加以发布和实施。清代在雍正以前,上谕一般是由内阁大学士或南书房的侍臣撰拟,通过内阁颁发,或由宫中径发有关部院及大臣。雍正七年(1729)军机处设立后,上谕统由军机处撰拟。经皇帝同意后,通过两种途径发出:一种是明发上谕,通过内阁公布,是属于有关国家重大政令需要中外臣民共知的。如宣战、议和、大赦、巡幸、谒陵、经筵、蠲免及高级官员的除授降革、重大案件的处理结果等;另一种是以军机大臣奉旨的名义,由军机处交兵部寄给官员的,所以也称廷寄或字寄,是只限于少数或个别臣工所应知而不适于公开的机密性谕旨。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路、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失当等。上谕在发出之前,军机处均另抄一份存档,底稿则即行焚毁。此外,凡经过皇帝用朱笔修改过的上谕原件,在发交有关官员钦领遵行后,须缴还皇宫,不准私自存留。上谕除一般由军机处撰拟外,有时皇帝也亲自用朱笔书写,或由大学士拟稿后经皇帝同意,用朱笔誊写的,习称朱谕。其内容一般都较为重要,但为数极少。清末光绪年间,兴办电报,遂有电旨或电寄之名目,其性质与撰拟过程都与一般上谕相同,只是发送办法改交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改称外务部)用电报拍发而已。
    1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版。
    2 民族出版社,1988—1990年版。
    3 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1989年版。
    4 西藏社会科学院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5 三联书店,1963年9月版。
    6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编辑组,中华书局1989年5月第1版。
    7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稿本。
    1 学苑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
    2 学苑出版社影印出版,2003年9月出版。
    1 学苑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1 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2 线装书局,2003年4月版。
    3 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委会主编:《中国西北稀见方志》,兰州古籍书店影印出版发行,1990年版。此外,凡是出处于该丛书的有关西北方志,本文不再详细注释。
    4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
    1 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2 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3 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1985年版。
    4 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 中国藏学出版社,1987~1996年版。
    6 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版。
    7 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
    8 卷1: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版;卷2:民族出版社,1989版;卷3:民族出版社,1997版;卷4:民族出版社2007年初。
    9 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版。
    10 青海民族出版社,1988版。
    11 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2 甘肃民族出版社1982年(是1865年出版本的重印),由吴均、毛继祖、马世林翻译为汉文(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
    1 四川民族出版社,1981年版;由李凤珍翻译的汉文收录于《藏文史料译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西藏档案馆,1985),周秋有也把此书翻译为汉文(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
    1 对此问题,论文在第三章第一节“土司职官名称的因袭与职掌变化”中有详细考述。
    2 在这里也需说明的一点就是,藏区基本上是武职土司,文职土司只有龙州薛土司一家,龙州在南宋末年被设为土州,在明代被改封为宣慰司(在论文余论第一节中详细论述),但这一家土司并不能从整体上说明藏区土司就始于宋代。
    3 《礼记·王制》“因俗而治”说全文为“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上册,北京1980年10月版。
    1 《史记·平准书》,第1440页,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9月版。
    2 《史记·骠骑列传》,第2934页,中华书局标点本。
    3 《汉书·西域传·乌孙》,第3904页,中华书局标点本。
    4 《汉书·赵充国传》,第2978页,中华书局标点本。
    5 《后汉书·班超传》,第1586页,中华书局标点本。
    6 《后汉书·西羌传》,中华书局标点本。
    7 《魏书·食货志》,第2850页,中华书局标点本。
    8 《北史·蠕蠕传》,第3262页,中华书局标点本。
    9 《旧唐书·突厥传上》,第5162页,中华书局标点本。
    10 《资治通鉴》卷198,第6246页,中华书局标点本。
    11 《贞观政要》卷9,1936年上海书局排印本。
    12 《唐律疏义·刑名》卷6。
    13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民国上海印书馆影印本。
    14 《元史·释老传》,第4521页,中华书局标点本。
    1 [元]朱德润撰:《存复斋文集》卷4,《行宣政院副使送行诗序》,民国三年(1934)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2 《元史·仁宗纪三》,第589页,中华书局标点本。
    3 《元史·世祖纪七》,第213页,中华书局标点本。
    4 《清世祖实录》卷15,第22页上。
    5 《清高宗御制诗文十全集》卷9。
    6 《清朝通典》卷26,《职官四》,第2176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版。
    7 赵翼:《皇朝武功纪盛》卷2,清嘉庆四年刊本。
    8 张其勤、吴丰培编辑:《清代藏事辑要》,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第40页。
    9 松筠:《新疆识略》卷12,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积山书局石印本。
    1 萧一山:《清代通史》第1卷,第925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2 雍正《大义觉迷录》第1—2页,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编1983年4月版。以下所引《大义觉迷录》均与此同。
    3 萧一山:《清代通史》第1卷,第928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4 《大义觉迷录》第4页。
    5 《大义觉迷录》第4页。
    6 《大义觉迷录》第5页。
    7 《清高宗实录》卷1292,第340页上。
    1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卷117载:“盖闻天子之于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索隐》案:“羁,马络头也。縻,牛缰也。”《汉官仪》“马云羁,牛云縻”。“言制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也。”由此可知,该概念对少数民族有严重的侮辱性。
    2 18—19世纪中国清朝政府在新疆推行的一种封建统治制度。“伯克”系突厥语音译,意为“首领”、“管理者”等。原为突厥汗国的官号,初见于8世纪的突厥文碑铭,为显贵和统治者的尊称。古代汉文献中译作“孛阔”、“孛可”、“别乞”、“别吉”等。其语源说法不一,一说源于波斯语,一说汉语中的“匐”即是“伯克”的异音。古代维吾尔族中,“伯克”这一称号一直被沿用,系世袭地方官吏或头人们的通称。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时,将“伯克”制度加以改革,废除世袭制,作为对新疆地区统治的基层行政制度。经和田参赞大臣舒赫德奏请朝廷批准,首先任命了阿克苏原有的阿奇木伯克为三品官,伊什罕(亦作伊沙噶)伯克为四品官,噶匝纳奇伯克为五品官,其余伯克密喇布等为六、七品官,并宣布“其余各城,具一体办理”。从此,伯克制度便在除哈密、吐鲁番以外的南疆维吾尔地区普遍确立、沿袭,遂形成清代在新疆的一种官吏制度。据《西域图志》、《西域见闻录》和《回疆志》等记载,这一时期南疆各维吾尔地区所设伯克名目达35种之多,并仿内地官吏分别厘以三品至七品不等的晶级。最高者为阿奇木伯克,大都由哈密、吐鲁番王族及先前归附清军的有功伯克担任,分别管理当地城乡大小事务,设立公署,并设伊什罕伯克以佐之。其下复设各种伯克分任田赋、租税、水利、匠役(手工业)、商务、军事、交通、宗教等诸务,各有专司。其中,管理伊斯兰教务者达5种,即哈孜伯克(教法官,总管一切刑名事务)、茂特色布伯克(教习经典、整饬教务、领导礼拜)、帕察沙布伯克(按教法监督刑罚的法官之一)、拉雅哈孜伯克(办理穆斯林财产词讼事务)和斯帕哈孜伯克(办理民事纠纷)。各城的伯克初无固定名额,视城市大小和事务繁简而定其额。其任免升调,规定三品至五品的伯克,由本城大臣提名报送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复审,奏报军机处审批;六、七品伯克,年终汇奏参赞大臣补放。大小伯克在任期内,可根据自己的品级、职掌,领得养廉地亩和称作“燕齐”的种地奴仆。如三品伯克拨付200帕特玛(一帕特玛约合四石五斗)籽种地,种地奴仆100名;四品伯克拨付150帕特玛籽种地,奴仆50名,五品伯克拨付100帕特玛籽种地,奴仆30名;六品伯克拨付50帕特玛籽种地,奴仆15名,七品伯克拨付30帕特玛籽种地,奴仆8名。另外,对有军功者则可豁免一切田赋与差徭。伯克们对维吾尔族群众的剥削压迫十分残酷,多次激起农民的武装反抗。光绪十年(1884)新疆改建行省后,清朝政府废止了维吾尔地区的伯克制度,代之以州县制。但仍保留伯克的品级,以“士绅”相待;有的伯克后来还充当州、县衙门的官吏和乡约。(参见国家“七·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3 中国清政府为分化蒙古族,控制其上层贵族而实行的政治制度。天命九年(1624)创立。旗分两类:①清中央委派大臣、都统、将军直接节制的总管旗,统称内藩蒙古,共61旗。②清中央理藩院监督的札萨克旗,统称外藩蒙古,共201旗。札萨克旗又有内、外之分。旗为军事、行政合一单位,由清中央就旗内王公中任命札萨克为其长,可以世袭;其职权为战时动员本旗兵丁出战,平时总揽本旗行政、司法、税收等项事务。旗以下置佐,设佐领。佐原为基本军事单位,后逐渐成为旗以下的一级行政单位。佐领不仅领本佐兵丁,还办理清册、收税、征夫等事。原则上,佐由150名壮丁组成,但实际上有增有减。凡年在18~60岁之间的蒙古男丁,都有服兵役的义务。盟为旗的会盟组织,合数旗而成。每盟设盟长一人、副盟长一人,原由盟内各旗札萨克在会盟时推举,后改由理藩院就盟内各旗札萨克中签请皇帝派人兼摄。盟并非一级行政机构,盟长的主要任务是充当三年一次的会盟召集人,履行比丁、练兵、清查钱谷、审理重大刑名案件等职责,但无发兵权,不能直接干涉各旗内部事务,也无权向各旗发布命令,只是对盟内各旗札萨克实行监督,有责任随时告发札萨克的不法或叛逆行为。盟旗制度使蒙古族人民不能越旗游牧、耕种及往来、婚嫁。内、外札萨克之间,特别是蒙、汉人民之间的接触更在禁止之列。该制除在明代封建主长期内讧之后,对稳定蒙古社会秩序起过一定作用外,基本上妨碍了蒙古族的进步和发展。1949年后,盟旗制度已彻底废除,仅保留盟旗称谓。盟相当于地区,旗相当于县。(参见田山茂:《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4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中华书局标点本。
    5 《三国志·蜀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6 《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1 《史记》,中华书局标点本。
    2 《四库全书总目》卷46。
    3 《明史·土司序》卷310。
    4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卷117载:“盖闻天子之于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索隐》案:“羁,马络头也。縻,牛缰也。”《汉官仪》“马云羁,牛云縻”。“言制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也。”
    1 《周礼注疏》卷37,《十三经注疏》上册。
    2 《周礼注疏》卷29,贾公彦疏中,《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标点本。
    3 《礼记·王制》,《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标点本。
    4 《春秋公羊传注疏》卷2,《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标点本。
    5 《史记·张仪列传》卷70。
    6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86。
    7 《汉书·百官公卿表》卷19上。
    8 以下凡引简文,均出自《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一书。
    1 见《史记·孝文帝本纪》正义和《汉书·高后本纪》颜师古注,引服虔日。
    2 《后汉书·百官志五》卷118。
    3 《后汉书·马援列传》卷24。
    4 《后汉书·百官志五》卷118。
    5 《汉书·霍去病传》卷55。
    6 《汉书·武帝纪》卷6。
    7 《汉书》卷78《肖望之传》;卷8《宣帝纪》。
    8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外臣部》卷978,中华书局影印本。
    1 《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卷95。
    2 《后汉书·光武帝纪》卷1。
    3 《汉书·宣帝纪》卷8。
    4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卷57。
    5 《汉书·严助传》卷64。
    1 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卷4,刘琳校注,巴蜀书社本,第357页。
    2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卷35,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3 《晋书·职官志》卷24。
    4 据《晋书·职官志》卷24载:“护匈奴,羌、戒、蛮、夷、越中郎将,案武帝置四中郎将,或领刺史,或持节为之。武帝又置平越中郎将,居广州,主护南越。”
    5 据《晋书·职官志》卷24记载:“护羌、夷、蛮等校尉,案武帝置南蛮校尉于襄阳,西戎校尉于长安,南夷校尉于宁州。元康中,护羌校尉为凉州刺史,西戎校尉为雍州刺史,南蛮校尉为荆州刺史。及江左初,有南蛮校尉,寻又置于江陵,改南夷校尉曰镇蛮校尉。及武帝时,于襄阳置宁蛮校尉。”
    6 据《粱书·藏严传》卷50载:“藏严历监义阳、武宁郡,累任皆蛮左”。一说左郡左县意为在蛮左之地设置的郡县。
    1 [唐]杜佑:《通典·职官·都府》卷32,万有文库本。
    2 《宋史·回鹘传》卷490。
    1 [宋]张方平:《乐全集》卷2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宋史·蛮夷一》卷493。
    3 《宋史·蛮夷一》卷493。
    4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2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宋史·蛮夷四》卷496。
    6 《宋史·蛮夷四》卷496。
    1 《明史·土司序》卷310。
    2 《明史·职官五》卷76。
    1 《明太祖实录》卷170,洪武十八年正月丁卯条。
    2 参见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48页。
    1 巴卧·祖拉陈哇著:《贤者喜宴》(汉译本),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431页。
    2 参见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汉藏史集》(汉译本),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2—214页和蔡巴·贡噶多杰著:《红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3 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汉藏史集》(汉译本),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4—228页。
    4 巴卧·祖拉陈哇著:《贤者喜宴》,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431—433页。
    1 参见《汉藏史集》、《红史》、《西藏王臣记》以及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08—209页。)等有关各教派发展的记述。
    2 巴卧·祖拉陈哇著:《贤者喜宴》,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416页。
    3 洲塔、乔高才让著:《甘肃藏族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 根据洲塔、乔高才让《甘肃藏族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陈庆英主编《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张维鸿汀遗稿,张令碹辑订的《甘肃青海土司志》(《甘肃民族研究》1983年,第2期。)、《甘肃青海土司志(续)》(《甘肃民族研究》1983年,第3期。)和《甘肃青海著名土司略传》(《甘肃民族研究》1984年,第3、4期。)以及其他资料等考证、研究而成。
    5 历史上,天祝地区的基层政权史书称“族”,藏语谓之“措哇”。
    1 参见《元史》卷155,列传第四十二,汪世显、汪德臣、汪良臣、汪惟正传。
    2 《宋史》中载为河州羌人向郎业贤。
    3 《金史·移刺成传》卷91。
    1 今湖北武昌。
    2 今湖南长沙。
    3 今四川合川。
    4 《元史·赵阿哥潘传》卷123。
    5 参见《元史·赵阿哥潘传》、《元史·任良臣传》、《元史·按竺迩传》。
    1 《元史·赵阿哥潘传》卷123。
    2 《元史·赵阿哥潘传》卷123。
    3 参见《元史·赵阿哥潘传》和[清]呼延华国《狄道州志》。
    4 参见《元史·赵阿哥潘传》,《甘肃新通志·人物志》卷66。
    1 参见陈庆英主编:《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49页—第450页。
    1 无畏:《德格土司世传译记》,《康导月刊》,1945年5月6卷5、6期。
    2 格勒:《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话》,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3 关于德格土司的历史,也有一种说法,其最早的祖先名叫扎生根泽仁,由白玉县盖玉村来到德格龚垭村谋生,依附于当时的一个封建邦主“岭甲波”。后来与邦主之妹结婚,要求邦主赐予一些家财,自立门户。邦主赐予两头牛耕一日的土地,因而得到了从柯鹿洞到龚垭的这块地方。扎生根泽仁以此为基地,向外发展势力,并占有麦宿、八邦、汪布项(均在格县境内)等村,称为“德格甲波”(即德格王)(参见陈庆英主编:《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
    4 囊谦部落在玉树出现的同时,在通天河两岸出现了六个较大的部落,即年错部落、固察部落、称多部落、安冲部落、隆保部落、扎武部落。据说这些部落的世袭头人到解放时都已传了十八九代。此外,还出现了许多互不统属的小部落。
    5 今四川邓柯一带。
    1 今西藏昌都一带。
    2 今西藏三十九族达查一带。
    3 今玉树囊谦吉曲一带。
    4 今囊谦香达一带。
    5 今囊谦桑珠一带。
    6 参见陈庆英主编:《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 清代所确立。实际上《明史》修撰的蓝本是当时《明史稿》,该书是明代私人专著,故此在清代修撰《明史》时,基本上沿用此,所以土司指挥使系列被误认为是清代所确立,在《明实录》中关于指挥使系列的土司不乏记载,我们在研究土司制官制度时不要拘泥于《明史》。此外,关于土守备是在清代乾隆帝在嘉绒藏区改土归流后,为了更好的推行屯田制而设的土司职衔。
    1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土官承袭》卷145。
    2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各省土司世职》卷557。
    3 余庆远:《维西见闻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8辑。
    4 《清文献通考·职官考二》卷78。
    1 [清]李心衡:《金川琐记》卷3,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 《清史稿·德宗本纪一》卷23。
    3 《清史稿·四川土司》卷513。
    4 嘉庆《大清会典·吏部》卷9。
    5 [明]徐石麒撰:《官爵志》卷3,续修四库本。
    6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土官职名》卷30。
    7 《续通志·职官略七·明官制》卷136。
    8 《续通志·职官略七·明官制》卷136。
    9 《续通志·职官略五·金元官制下》卷134。
    10 《续通志·职官略五·金元官制下》卷134。
    11 《续通志·职官略七·明官制下》卷136。
    12 [明]徐石麒撰:《官爵志》卷3,续修四库本。
    13 《续通志·职官略五·金元官制下》卷134。
    14 [明]徐石麒撰:《官爵志》卷3,续修四库本。
    1 《续通志·职官略七·明官制下》卷136。
    2 《续通志·职官略五·金元官制下》卷134和《续通志·职官略七·明官制下》卷136。
    3 《明史·湖广土司》卷310;《明会典·职官十四》卷42,“土司传”条。
    4 《明会要·职官十四》卷42。
    5 《明史·兵二·卫所》卷90。[明]宋濂:《洪武圣政记》也有记载:“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连比以成军。”
    6 《续通志·职官略七·明官制下》卷136。
    7 《明史·兵二》卷90。
    8 《明史·选举三》卷71。
    9 《明宣宗实录》卷58,宣德四年九月癸丑条。
    1 《清史稿·甘肃土司》卷517。
    2 《明史·职官志五》卷76。
    3 《续通志·职官略七·明官制下》卷136。
    4 徐珂编:《清稗类钞·西康番官》,中华书局,1984年版。
    5 徐珂编:《清稗类钞·土司官职》,中华书局,1984年版。
    6 《明会典·吏部五》卷6。
    7 《明会典·兵部一》卷118。
    8 《蛮司合志·序》。
    9 《蛮司合志·序》。
    1 《明史·职官五》卷76。
    2 《明史·地理五》卷44。
    3 曾钧纂修:《五凉考治六德全志》第五册《平番县志》之《秩官》条。
    4 中国的印信产生于商周时期,起初是商人加盖于货物的封泥上,用来封缄货物以资证明。到了秦代,开始在公文上盖印,用以证明职权,当时主要用在封泥上,用来封缄公文。到了隋唐时期,由于纸张的大量使用,导致印信的功用由抑之于泥,变为钤之于纸。从此,在纸质公文书档案中开始大量正式钤盖印信。中国的印信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到了清代,印信制度趋于完备,官方对印文、印材、印钮等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凡土官之职,皆给以号纸;土府、厅、州、县,则加以印。” (嘉庆《大清会典》卷9《吏部》。)这就是说,所有土司都要颁发号纸(即任命文书),分管地方者则发给官印。
    5 《明史·职官一》卷72。
    6 《明史·贵州土司》卷316。
    7 嘉庆《大清会典·吏部》卷9。
    8 《清史稿·职官·礼部》卷114。
    9 《朱批谕旨》第54册,雍正十年十二月九十九迈柱奏。
    10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63。
    1 《明史·舆服四》卷86;《明会典·职官十四》卷42,“大政记”条。
    2 《明会典·职官十四》卷42,“大政记”条。
    3 《明会典·礼部》卷108。
    4 嘉庆《大清会典·吏部》卷9。
    5 《大清会典》卷145.
    6 《大清会典事例·吏部》卷129。
    7 《大清会典·吏部》卷12。
    8 《大清会典则例·土官袭职》卷110;又参见《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9。
    9 《大清会典事例·吏部》卷129。
    10 《清史稿·高宗本纪二》卷11。
    11 《清史稿·方积列传》卷362。
    12 《清史稿·甘肃土司》卷517。
    13 《明会典·吏部五》卷6。
    14 《大清会典·吏部》卷12。
    1 《大清会典·兵部》卷47。
    2 见云南《永宁府知府》条。
    3 《明史·舆服志三》卷67。
    4 《明史·湖广土司列传》卷310。
    5 《蛮司合志》卷8。
    6 云南《湾甸州知州》,《腾冲驿驿丞》等条有相类记载。
    7 《明史·职官一》卷72
    8 《蛮司合志》卷8。
    9 《明会典·刑部二》卷160。
    10 《明英宗实录》卷27,正统二年二月壬戌条。
    11 《明宪宗实录》卷198,成化十五年十二月丁卯条。
    12 参见《大明会典·兵部·杂行》卷125。
    13 《大清十朝圣训·乾隆朝·恤臣下》卷290,乾隆五年二月乙酉条。
    14 《甘宁青史略》卷19。
    15 《甘宁青史略》卷19。
    1 《唐六典·封爵令》。
    2 [清]邵远平编:《元史类编》卷42。
    3 《明会典·职官十四》卷42,“大政记”条。
    4 [清]汪森编:《粤西丛载》卷24,进步书局,2006年版。
    1 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58页。
    2 《万历野获编·补遗》卷4。
    3 《明会典·土官承袭》卷6。
    4 《明会典·土官承袭》卷6。
    5 何耀华:《武定凤氏本未笺证》,第80页。
    6 《明会典·土官承袭》卷6。
    7 《明会典·土夷袭替》卷121。
    8 《明史·云南土司一》卷313。
    9 《明史·云南土司一》卷313。
    10 《明会要·职官十四·土官》卷42。
    11 《蛮司合志·贵州二》卷3。
    1 《明世宗实录》卷112,嘉靖九年四月甲申条。
    2 《明会典·土官承袭》卷6。
    3 《明会典·土夷袭替》卷121。
    4 《明会典·土官承袭》卷6。
    5 黄才庚:《文书史纲要》,第58页。
    6 《明会典·土夷袭替》卷121。
    7 《明世宗实录》卷369,嘉靖三十年正月丁未条。
    8 《明会典·土夷袭替》卷121。
    1 《明会典·土官承袭》卷6。
    2 《明会典·土夷袭替》卷121。
    3 《明会典·土夷袭替》卷121。
    4 《明史·职官一》卷七十二,土司之官条。
    5 《明会典·兵部一》卷106。
    6 这是土司承袭的主要方式,也是宗法制在土司统治地区的体现。由于当时土司地区一般均已确定了父系家长制,故父死予继是其普遍形式。
    7 《明会典·兵部四》卷121载:洪武十七年,“令土官无子,许弟袭。”《明会典·土夷袭替》卷121载“凡土夷袭替,洪武二十七年令,土官无子许弟袭。”
    8 据《明会典·兵部四,》卷一百二十一载:“(洪武)三十年,令土官无子弟,而其妻或婿为夷民信服者,许令一人袭。”后来明政府对妻、妾袭职一事曾作过某些限制。据《明史·刘丙列传》载,刘丙为云南巡抚御史,曾请“土官无后者,请录其弟侄,勿令妻妾冒冠服,俱著为例。”
    9 《明会典·土夷袭替》卷121,
    10 《明史·土司序》卷310。
    1 见《全名州知州》条。
    2 见《镇远州知州》条。
    3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580。
    4 参见《明会典》卷6和卷121。
    5 《明会典·土夷袭替》卷121。
    6 《土官底簿》卷上,云南《蒙自县知县》条。
    7 《明史·土司序》卷310。
    8 见《乌蒙军民府知府》条。
    9 见《东川军民府知府》条。
    10 见《芒部军民府知府》条。
    11 见《马湖府知府》条。
    12 《明世宗实录》卷218,嘉靖十七年十一月辛卯条。
    13 《明会典·土夷袭替》卷121。
    14 《明太祖实录》卷150,洪武十五年十二月庚子条。
    15 《续文献通考·四裔考·西南夷》卷240。
    16 《明会典·兵部》卷121。
    1 《四库全书·土官底簿提要》。
    2 云南《昆阳州易门县县丞》条。
    3 云南《永平驿驿丞》条。
    4《明会典·土夷袭替》卷121。
    5 《明会典·土夷袭替》卷121。
    6 《明会典·土官承袭》卷6。
    7 《明会典·土官承袭》卷6。
    8 云南《沙桥驿驿丞》条。
    9 《明史·土司序》卷310。
    10 《明会典·土官承袭》卷6。
    11 见广西《思甜府知府》条。
    12 《明史·土司序》卷310。
    13 《明史·土司序》卷310。
    14 《明史·土司序》卷310。
    1 《明会典·土官袭替》卷121。
    2 《明孝宗实录》卷196,弘治十六年二月辛酉条。
    3 《清史稿·湖广土司》卷511。
    4 《大清会典·吏部》卷145。
    5 《土官底簿》。
    6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土官承袭》卷30。
    7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土官袭职》卷100。
    8 《大清会典事例·吏部》卷145,土官承袭条。
    9 光绪《大清会典·吏部》卷12。
    10 嘉庆《大清会典·土官承袭》卷121。
    11 光绪《大清会典·吏部》卷145。
    12 《清圣宗实录》卷280,康熙五十七年七月辛未条。
    1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9,土司袭职条。
    2 《大清会典事例·吏部》卷129
    3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土官承袭》卷30。
    4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9,土司承袭条。
    5 光绪《大清会典·吏部》卷12。
    6 《清史稿·甘肃土司六》卷517。
    7 《清史稿·列女四》卷511。
    8 光绪《归顺直隶州志》卷1,“土司世袭”附《节录布政使杨锡绂定土司官母护印议》。
    1 《大清会典·兵部》卷586;同样在《皇朝文献通考·职官考十二》卷88和《大清会典则例·土官袭职》卷110也有这样的记载。这三部文献都是文渊阁四库本。
    2 《清史稿·岳钟琪传》卷296。
    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折》,民族事务类,第0898号卷,雍正三年六月初四日岳钟琪。
    4 《清世宗实录》卷36,雍正三年九月乙巳条。
    5 《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9,土司袭职条;对于土司六个月内“具题承袭”,同样在《大清会典则例·吏部·考功清吏司·边禁》卷24和《大清会典则例·土官袭职》卷110也有这样的记载。
    6 《清史稿·高其倬传》卷2920。
    7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9,土司袭职条。
    8 《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9。
    9 《清世祖实录》卷126,顺治十六年五月壬午条;又见顺治《东华录》卷32,“顺治十六年五月壬午”,光绪朝南刻九朝本。
    10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9,土司袭职条。
    1 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佘贻泽:《清代土司制度》,《禹贡》第五卷,第五期。
    3 参见《明会典·兵部》卷121。
    4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9,土司袭职条。
    5 《大清会典则例·土官袭职》卷110。
    6 《清世祖实录》卷126,顺治十六年五月壬午条。
    7 《清文献通考·学校考七》卷69,直省乡党之学条。
    8 《清世宗实录)卷66,雍正六年二月壬寅条。
    9 《大清会典》卷62。
    10 《清史稿·赵廷臣传》卷273。
    11 《大清会典·吏部》卷145。
    1 蓝鼎元:《鹿洲全集》,《鹿洲初集》卷1。
    2 《大清会典·兵部》卷586。
    3 《清世宗实录》卷36,雍正三年九月乙巳条。
    4 《甘宁青史略》卷19。
    5 那彦成:《平番奏议》卷3,成丰三年刊本。
    6 《明史·土司传》卷310。
    6 《大清会典》卷7。
    7 《大清会典则例·土官承袭》卷30。
    8 乾隆《大清会典·兵部·土司》卷62。
    9 嘉庆《大清会典·兵部》卷37。
    1 嘉庆《大清会典·吏部》卷9。
    2 《大清会典·吏部》卷1450
    3 《大清会典·吏部》卷145。
    4 《大清会典·吏部》卷145。
    5 《大清会典·吏部》卷145。
    6 《大清会典·兵部》卷586。
    7 《大清会典事例·吏部一百二十九》;《大清会典事例·史部》卷145,《土官承袭》条和嘉庆《吏部处分则例·兵例》卷37《土司受贿匿犯》条有相类记载也有同样的记载。
    8 《大清会典则例·土官承袭》卷30。
    9 《大清会典则例·吏部·考功清吏司·边禁》卷24。
    10 参见《大清会典则例·土官承袭》卷30、《钦定大清会典》卷7、《大清会典则例·土官袭职》卷110。
    11 《清德宗实录》卷413,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癸亥条。
    1 《大清会典则例·土官袭职》卷110;《大清会典》卷62也有关于“宗图”的记载,这也是土司承袭的一个比不可少的文书。
    2 中国的印信产生于商周时期,起初是商人加盖于货物的封泥上,用来封缄货物以资证明。到了秦代,开始在公文上盖印,用以证明职权,当时主要用在封泥上,用来封缄公文。到了隋唐时期,由于纸张的大量使用,导致印信的功用由抑之于泥,变为钤之于纸。从此,在纸质公文书档案中开始大量正式钤盖印信。中国的印信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到了清代,印信制度趋于完备,官方对印文、印材、印钮等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凡土官之职,皆给以号纸;土府、厅、州、县,则加以印。” (嘉庆《大清会典·吏部》卷9。)这就是说,所有土司都要颁发号纸(即任命文书),分管地方者则发给官印。
    3 《大清会典·吏部》卷145。
    4 《大清会典事例·吏部一百二十九》。
    5 《大清会典·吏部》卷12。
    6 《大清会典则例·土官袭职》卷110;又参见《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9。
    7 《清高宗实录》卷39,乾隆二年三月戊午条。
    8 《大清会典事例·吏部》卷129。
    9 嘉庆《大清会典·吏部》卷9。
    10 《大清会典则例》卷63。
    1 《清史稿·四川土司二》卷514。
    2 《清史稿·高宗本纪二》卷11。
    3 《清史稿·方积传》卷362。
    4 《清史稿·甘肃土司六》卷517。
    5 甘结文书是承袭文书的一种,实际上承袭文书是土司袭替职位时产生的文书档案。种类有亲供状、诉状、宗图册、甘结状、领状、清册、辞状、供状、结状等。承袭文书内容丰富,既反映了历代封建王朝在民族地区设治经营情况,也提供了土司任职袭替、政务管理、配偶子女、辖户税收、疆域范围的具体状况。
    6 该案存于云南省档案馆《云南省府·秘书处》宗卷。
    7 光绪《大清会典》卷6。
    8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6,中书科条。
    9 光绪《大清会典》卷3,中书科条。
    10 载于云南省巍山县《蒙化左氏家谱》。
    11 揭贴起自宋代,明朝内阁中凡有密奏及奉谕对答者,皆称揭帖。清代揭帖较明代略有变化,更多的地被当作题本的副本。清制:官员未上走题本,例应随本送进副本三份,分别送通政司交六科各有关衙门。正文首书其式首称:“某官某谨揭为谋事云云”,末称:“为此除具题外,理合具揭,须至揭帖者”,后书某年某月某日。并押官衙印信关防。
    12 殷钟麒:《清代文书工作述要》,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1983年油印本。
    13 《清史稿·四川土司二》卷513。
    1 [明]朱燮元撰:《督蜀疏草》卷5,续修四库本。
    2 见《朱批谕旨》第四十五册。
    3 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469。
    4 《大清会典事例·吏部》卷245,土官承袭条。
    5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9,土司袭职条。
    6 《大清会典·吏部》卷12,凡土官之职条。
    7 《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9,土司袭职条。
    8 《大清会典事例·吏部一百二十九》。
    1 嘉庆《大清会典·吏部》卷9。
    2 《明会典·职官十四》卷42,“梦余录”条。
    3 《大清会典事例·吏部》卷129。
    4 《大清会典事例·户部》卷265。
    5 嘉庆《大清会典·吏部》卷9。
    1 嘉庆《大清会典·兵部》卷37。
    2 《清世宗宗录》卷54,雍正五年三月癸丑条。
    3 《清史稿·路振扬传》卷299
    4 《明史·四川土司》卷311。
    5 《土官底簿》卷上,云南《黑盐井巡检司巡检》条。
    1 《明史·云南土司二》卷314。
    2 如据《土官底簿》卷上,《西南县知县》条载,杨宗袭土官县丞,“正统二年,杨宗调征麓川等处有功,正月升任州判,仍管县事。本年八月复征麓川有功,七年二月升本县土官知县”,即由正八品的县丞,升任从七品的通判,再升正七品的知县。这类事例,不胜枚举。
    3 《明史·云南土司二》卷314。
    4 《大清会典事例·吏部》卷129。
    5 《清史稿·高宗本纪四》卷13。
    6 《明史·云南土司二》卷314。
    7 《万历野获编》卷30,大侯州条。
    8 参见《明史》卷72,《职官》志第四十八《吏部》条、《兵部》条。
    9 《清史稿·甘肃土司六》卷587。
    10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9,土司议恤条。
    11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9,土司议恤条。
    1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9,土司议恤条。
    2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9,土司议恤条。
    3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9,土司议恤条。
    4 见广西《广南府同知》条。
    5 见四川《马湖府知府》条。
    6 《明史·广西土司一》卷317。
    7 《广志绎》卷四、湖广条。
    8 万历《湖广总志·兵防三》。
    9 嘉庆《大清会典·吏部》卷9。
    1 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469。
    2 《大清会典事侧·兵部》卷589,土司议处条。
    3 《土官底簿》卷上,云南《剑川州弥沙井巡检司巡检》条。
    4 节录四川龙州宣抚司宣抚使薛氏家谱,转载于龚荫《中国土司制度》,《龙州宣抚司宣抚使薛氏》条。
    5 《吏部处分则例》卷27,捏报土司并无子嗣条。
    6 《蛮司合志》卷12。
    1 《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9,土司议处条。
    2 《清史稿·伊辟传》卷256。
    3 《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9,土司议处条。
    4 《大清会典·事例》卷12。
    5 [清]张心泰:《粤游小志》,见《小方壶舆丛钞》,第94卷,第4册。
    1 黄明光:《明代壮族土官朝贡评述》,《民族研究》,1987年1期;古永继:《明代云南土官朝贡评述》,载《思想战线》,1993年2期。
    2 参见(瑞典)罗杰尔·格来特里斯:《明代四川边区的朝贡使团》,载《东方学报》,1996年第57期和《明代嘉绒地区苯教的朝贡使团》,《国外藏学文集》(第15辑)。
    3 土司朝贡虽然有学者进行了研究,但主要散见于学者的专著当中,尚缺乏详细的分解研究,而且到集中于对朝贡历史事件研究,很少从制度的角度研究土司的朝贡;虽然黄明光和古永继分别从族别、区域的视点上对壮族、云 南土官朝贡作了翔实研究,(黄明光:《明代壮族土官朝贡评述》,载《民族研究》,1987年1期;古永继:《明代云南土官朝贡评述》,载《思想战线》,1993年2期。)但对于遍布于藏区的土司朝贡学界目前尚无详尽、系统的论作,虽然有瑞典学者罗杰尔·格来特里斯主要根据《明实录》的汉文史料记载进行了研究,但主要集中于四川,而且其中有些论点亟需商榷,他认为明代官方“从15世纪早期直至17世纪中期,嘉绒地区土司、头人,他们主要是以高僧身份,参与朝贡使团,向中央朝廷贡献土特产品同时接受朝廷赏赐的丝绸、茶叶、彩币等物品。”(参见[瑞典]罗杰尔·格来特里斯:《明代四川边区的朝贡使团》,载《东方学报》57期,1996年和《明代嘉绒地区苯教的朝贡使团》,载《国外藏学文集》,第15辑)。)该论作虽然详细研究了明代嘉绒土司的朝贡问题,无论从研究方法上还是研究内容上都值得学习,但是究其此论点,实则值得商榷。首先从其全文看,罗杰尔·格来特里斯没有认真把握住土司与僧纲的关系及其各自的内涵。在藏区虽然土司与僧纲因藏传佛教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土司朝贡是以民族地区地方官吏的身份出现的,僧纲是以宗教领袖的身份出现的。有的僧人虽不是僧纲,不是宗教领袖,但他们也不断的出现于朝贡大军之中,但这只是代表个人而已。土司朝贡有自己合法的身份,并不需要披着高僧身份,利用宗教的外衣;其次,虽然不排除有的土司既是土司又是僧纲的一人身兼二职的政教合一的情况,但也不能说明代嘉绒土司主要是以高僧身份朝贡的。最后,虽然有许多僧人朝贡是在土司起送的情况下进行的,也并未说明土司朝贡就要假借僧人外衣,这种“起送”的情况是由于明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土司、僧人朝贡的管理,受辖于土司的僧人朝贡首先要得到当地土司、头人的许可才“起送”到当地布政司或都司衙门查验朝贡的凭证,凭证无误,少数人被送到都城,大多数人就地安排。
    1 [明]张萱辑:《西园闻见录·土官》卷7。
    2 参见顾诚:《明帝国的疆管理体制》,载《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
    3 《明会典·朝贡四》卷108。
    4 《明世宗实录》卷91,嘉靖七年八月丁巳条,又见《礼部志稿》卷90,《定土司朝贡例》。
    5 《明太祖实录》卷59,洪武三年十二月辛巳条。
    6 《明史·四川土司》卷310。
    1 《明神宗实录》卷20,嘉靖元年十一月戊申条;又见《礼部志稿》卷90,《土官朝贡五事》。
    2 《明神宗实录》卷81,万历六年十一月癸丑条。
    3 《明史·土司序》卷310。
    4 古永继:《明代云南土官朝贡评述》,载《思想战线》,1993年,第2期。
    5 《明世宗实录》卷91,嘉靖七年八月丁巳条;又见《礼部志稿》卷90,《定土司朝贡例》。
    6 参见黄玉生等著:《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7 《明会典·朝贡四》卷108。
    8 《明太宗实录》卷204,永乐十六年九月己巳条。
    1 《明武宗实录》卷29,正德二年八月丁亥条。
    2 《明英宗实录》卷161,正统十二年十二月乙丑条。
    3 见《明孝宗实录》卷224、《明武宗实录》卷197。
    4 [清]江蘩:《四译馆考十卷》,清康熙刻本。[明]何乔远:《名山藏》卷之《王享记五》也载:长河西等处军民按抚使司;朵甘思宣慰使司及万户府招讨司,东道万户府,塔尔千户所,“从雅州入境”。
    5 《明史·食货四·茶法》卷80。
    6 《续文献通考·土贡考》卷29。
    7 《明宪宗实录》卷69,成化五年七月丙戌条。
    8 《明宪宗实录》卷78,成化六年四月几丑条。
    9 《明史·西域三》卷331。
    10 参见庞琳:《明代入藏道路站点考释》,载《西藏研究》,1995年,第4期。
    11 《明宪宗实录》卷203,成化十六年八月丁丑条。
    12 [清]汪森编:《粤西丛载》卷24,进步书局,2006年版。
    13 《续文献通考·土贡考》卷29。
    1 《续文献通考·土贡考》卷29。
    2 《明太祖实录》卷251,洪武三十年三月癸亥条。
    3 [清]江蘩:《四译馆考十卷》,清康熙刻本。
    4 《明宪宗实录》卷69,成化五年七月丙戌条。
    5 《明宪宗实录》卷265,成化二十一年闰四月壬寅条。
    6 《钦定续文献通考·土贡考》卷29。
    7 《明史·西域三》卷331。
    8 《明史·四川土司》卷311。
    9 参见(明)何乔远:《名山藏》卷之《王享记五》。
    10 《钦定续文献通考·土贡考》卷29。
    11 《明会典·朝贡四》卷108。
    12 见《明神宗实录》(总62册)第8830页、第8859页。
    13 [明]俞汝辑:《礼部志稿·土官条》卷35。
    14 参见《明孝亲实录》卷184,弘治十五年二月壬子条。
    15 《土官底薄》。
    1 参见《明太祖实录》卷153、卷179、卷188。
    2 主要据《明史·职官一》卷72。
    3 《明宪宗实录》卷219,成化十七年九月辛卯条。
    4 《明神宗实录》卷410,万历三十三年六月戊辰条。
    5 [明]郭正域:《皇明典礼志》卷2、卷3。
    6 [明]徐学聚:《国朝典汇》(1-1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又见《明太祖实录》卷232,洪武二十七年四月庚辰条。
    7 《明神宗实录》卷495,万历四十年五月壬寅条。
    8 《明史·西域三》卷331。
    1 《明宪宗实录》卷70,成化六年四月乙丑即1470年5月17日;又见(明)徐学聚的《国朝典汇》(1-1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第5267页—第5268页。
    2 《明史·西域三》卷331。
    3 《明史·西域三》卷331。
    4 [明]何乔远:《名山藏》卷之《王享记五》。
    5 《明宪宗实录》卷141,成化十一年五月丁巳条。
    6 《明史·西域二》卷330。
    7 《明世宗实录》卷183,嘉靖十五年正月庚午条。
    8 《明宪宗实录》卷136,成化十年十二月甲申条。
    9 《明太祖宝训·却贡献》卷3;《钦定续文献通考·土贡考》卷29。
    10 头目、番人主要是土司属下的小头人和土司家人;此外,这里的数据是作者根据《明实录》所统计,不包括土 司所辖僧人以及土司起送的僧人朝贡。
    1 参见[明]何乔远:《名山藏》卷之《王享记五》。
    2 《明会典·朝贡四》卷108。
    1 《明太宗实录》卷19,永乐元年匹月丁卯条;又见《礼部志稿》卷91,《定朝贡赏物》。
    2 参见《明会典》卷113《给赐四》、卷108《朝贡四》。
    3 《明会典·精膳司职掌》卷39。
    1 魏源:《圣武记·雍正两南夷改流记上》卷7。
    2 《大清会典》卷10。
    3 《大清会典》卷10。
    4 乾隆《四川通志·土司》卷19。
    5 《大清会典则例·土司贡赋》卷35。
    6 魏源:《圣武记·雍正两南夷改流记上》卷7。
    7 魏源:《圣武记·雍正西南夷改流记下》卷7。
    8 见嘉庆《四川通志》卷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土目志》一、二、三上述诸土司记载,巴蜀书社重印本。
    9 嘉庆《四川通志》。
    10 《清史稿·甘肃土司六》卷517。
    1 《大清会典》卷10。
    2 《清史稿·高宗本纪二》卷11。
    3 《大清会典则例·土司贡赋》卷35。
    4 《大清会典则例·土司贡赋》卷35。
    5 《清史稿·甘肃土司六》卷517。
    6 《大清会典事例》卷265,土司贡赋条。
    7 《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7。
    8 《大清会典事例·户部》卷165,土司贡赋条;《清高宗实录》卷46,乾隆二年七月丙申条。
    9 《清高宗实录》卷136,乾隆六年二月己酉条。
    10 《清朝续文献通考·土贡考一》卷62,土贡条。
    11 《贵州通志》第五册《食货志》附表一《土贡》附言。
    1 《清史稿·高宗本纪五》卷14。
    2 《大清会典事例》卷265,土司贡赋条。
    3 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4 《大清会典事例》卷265,土司贡赋条。
    5 《日下旧闻考》卷21、《皇舆西域图志》卷44。
    6《日下旧闻考》卷21、《皇舆西域图志》卷44。
    1 《蛮司合志》卷8。
    2 《明史·职官志》卷76。
    3 《明史·食货志一》卷77。
    4 《明史·食货志一》卷77。
    5 《明太祖实录》卷162,洪武十七年五月辛丑条。
    6 《明太祖实录》卷200,洪武二十二年三月丁卯条。
    7 《明太祖实录》卷245,洪武二十九年三月戊午条。
    8 《明世宗实录》卷324,嘉靖二十六年六月庚子条。
    9 张德信、毛佩琦主编:《洪武御制全书》,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29页。
    1 《大清会典事例·吏部》129。
    2 《大清会典事例》卷265,土司贡赋条。
    3 嘉庆《吏部处分则例·兵部》卷37。
    4 《清圣祖实录》卷124,康熙二十五年二月庚子条。
    5 《清世宗实录》卷20,雍正二年五月辛酉。
    6 《朱批谕旨》第25册,雍正四年九月十九日鄂尔泰。
    7 《大清会典例·兵部》卷589。
    8 《圣武记》卷7。
    9 [清]田雯:《黔书·改隶》卷上,光绪贵州刻本。
    10 《明太祖实录》卷151,洪武十六年春正月辛酉条。
    11 《蛮司合志》卷8。
    12 光绪《永昌府志·艺文》卷63,王宏祚:《滇南十议疏》。
    1 杨锡绂:《四知堂文集》卷4,《请造报土司收成分数疏》。
    2 道光《宁远府志·土司》卷24。
    3 乾隆《东川府志·赋税》卷10。
    4 嘉庆《四川通志·武备志十六》卷97。
    5 嘉庆《四川通志》卷97。
    6 《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7。
    7 吴丰培整理:《西藏志》,见《西藏志》《卫藏通志》和刊,西藏人民出版社,第41—43页。
    1 《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8。
    2 《清史稿·鄂尔泰传》卷288。
    3 《大清会典事例·兵部》卷588。
    4 《明太祖实录》卷153,洪武十六年夏四月丁丑条。
    5 《明太祖实录》卷195,洪武二十二年三月辛巳条。
    6 《明史·云南土司二》卷314。
    7 《明宣宗实录》卷13,宣德元年春正月癸亥条。
    8 《大清会典则例·土司贡赋》卷35。
    9 《清史稿·土司序》卷512。
    10 《大清会典则例》卷36。
    11 《大清会典则例·土司贡赋》卷35。
    1 嘉庆《四川通志》卷96《武备志十五》、卷97《武备志十六》。
    2 乾隆《打箭炉志略·夷赋》。
    3 《蛮司合志》卷4,见《山都掌蛮》条。
    4 《明太祖实录》卷237,洪武二十八年三月庚申条。
    5 光绪《湖南通志》卷首之一,《诏谕一》。
    6 《东华录》雍正十七,雍正八年秋七月己酉条,第二十三、第二十四页,光绪湖南刻九朝本。
    7 《清圣祖实录》卷124,康熙二十五年二月庚子条。
    8 《清世宗实录》卷20,雍正二年五月辛酉条。
    1 杨锡绂:《四知堂文集》卷4,《请造报土司收成分数疏》。
    2 转载于张勋燎:《咸丰三年茂汶瓦寺土司差役碑初析》,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四川大学历史系编辑:《四川地方史研究专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 参见张勋燎:《咸丰三年茂汶瓦寺土司差役碑初析》,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四川大学历史系编辑:《四川地方史研究专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 《明英宗实录》卷9,宣德十年九月庚寅条。
    3 《明宪宗实录》卷271,成化二十一年十月丁亥条。
    4 《明孝宗实录》卷31,弘治二年十月壬辰条。
    5 《明世宗实录》卷67,嘉靖五年八月乙亥条。
    6 《明太宗实录》卷56,永乐四年秋七月庚子条。
    7 《明宣宗实录》卷70,宣德五年九月丁未条。
    8 《明太祖实录》卷170,洪武十八年春正月癸酉条。
    1 《太祖实录》卷201,洪武二十二年闰四月丙戌条。
    2 《明太祖实录》卷246,洪武二十九年五月庚申条。
    3 《清史稿·高宗本纪四》卷13。
    4 《明太祖实录》卷234,洪武二十七年九月辛亥条。
    5 《大清会典则例·土司贡赋》卷35。
    6 《大清会典则例·土司贡赋》卷35。
    7 《大清会典》卷17载:“凡五金之产为器用所必需其藏于山岩土石之中者曰矿。小民入山开采以资生计有司者治之因赋其什一曰矿课。”“凡民间卖买田宅皆凭书契纳税于官以成其质剂曰契税。”
    8 《大清会典则例》卷35。
    1 《明史·兵志三》卷91。
    1 参见《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麦洼地区社会调查》。
    2 参见《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松岗土司制度调查之一》。
    1 光绪《雷波厅志·土司》卷30。
    2 参见《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卓克基督部下四寨社会调查》。
    3 参见《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松岗土司制度调查之一》。
    1 [英]阿拉斯塔·兰姆:《古德使团与十四世达赖喇嘛的转世坐床》,载《国外藏学译文集》,第10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7~98页。
    1 《明史·湖广土司列传》卷310。
    2 《元史·秃忽鲁传》卷124。
    3 《蛮司合志》卷7。
    4 《洮州厅志·番族》卷16。
    5 《陇右金石录·汪义武公神道碑》卷5。
    6 《明史·李英传》卷156
    1 《甘肃人物志》卷8。
    2 《甘肃通志·人物》卷35。
    3 《明史·鲁鉴传》卷174。
    4 《明太祖实录》卷125,洪武十二年闰五月戊申条。
    5 《明史·西域二》卷330。
    6 《甘肃通志稿·民族》卷23。
    7 《清史稿·土司传》卷517。
    8 鲁世勋:《鲁氏世谱》。
    9 《清世宗实录》卷39,雍正三年十二月乙酉条。
    10 《清史稿·兵五·土兵》卷134。
    11 《元史·文宗三》卷34。
    12 《元史·信苴日》卷166。
    1 《甘肃通志·忠节》卷37。
    2 《西宁府新志·人物》卷28。
    3 杨士宏:《卓尼杨土司传略》,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48页。
    4 《撤拉族档案史料》,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印,1981年,第75页。
    5 《甘宁青史略》卷19。
    6 《甘宁青史略》卷23。
    7 《理塘志略》卷上。
    8 《理塘志略》卷上。
    1 参见《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松岗土司制度调查之一》。
    1 《明太祖实录》卷34,洪武元年八月戌寅条。
    2 《明太祖宝训·崇教化》卷2。
    3 《明史·太祖三》卷3。
    4 《明史·选举志一》卷69。
    5 参见《明史·选举志一》卷69。
    6 《明会典·礼部三十五》卷77,《贡举岁贡》条。
    7 《明会典》卷77《礼部》35《贡举岁贡》。
    8 毛奇龄《蛮司合志》卷2,《贵州》。
    1 《明太祖实录》卷202,洪武二十三年五月己酉条。
    2 《明太祖实录》卷239,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壬申。
    3 《明史·职官四·儒学》卷75。
    4 《万历野获编补遗·土教官》卷4。
    5 《明史·湖广土司列传》卷310。
    6 《明史·云南土司二·丽江》卷314。
    7 道光《云南志钞·土司·丽江府》卷7。
    8 参见《大清會典則例·禮部·儀制清吏司·學校一》卷68。
    9 《清史稿·赵廷臣》卷273。
    10 《清朝文献通考·学校考》卷69。
    11 《大清会典则例·礼部·仪制清吏司·学校三》卷70。
    12 《清史稿·赵廷臣》卷173。
    1 《皇朝文献通考·选举考二》卷48。
    2 《清史稿·世宗九》卷9。
    3 《清朝续文献通考·学校考》卷96。
    4 均见《大清会典则例·礼部·仪制清吏司·学校三》卷70。
    5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礼部·仪制清吏司·學校一》卷68。
    1 参见《明史·选举志一》卷69。
    2 《大清一统志》卷207。《明一统志》卷37载,在卫治东,宣德二年建。该儒学是“宣德二年”还是“宣德三年”建,待考。
    3 《青海方志资料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第871—880页。
    4 《甘肃通志·学校》卷9。
    1 《大清一统志》卷200。
    2 王纲:《清代四川史》,第1026页,成都科大出版社,1991年版。
    3 《新纂云南通志·学制考二》卷132。
    4 《茂州志·学校》卷1。《明一统志》卷67载:在州治东,唐建,洪武中重建。《大清一统志》卷314载:在州治南,即洪武八年建,明末毁,康熙六年重建,入学额数八名。在建立时间上,三者有一定差距。
    1 (光绪)《采录大通县乘帙稿》,第12页;(光绪)《西宁府续志》卷2。
    2 (光绪)《西宁府续志》卷2。
    1 (民国)《贵德县志简本》,第92页;《大清一统志》卷207载:河阴书院在归德堡,乾隆十二年建。
    2 《青海历史纪要》,第90页。
    3 《甘肃新通志·学校·书院》卷35。
    4 《松藩县志·学校》2卷。
    5 (乾隆)《云南通志》卷7。
    6 《汶川县志》卷3。
    1 《清史稿·选举一》卷106。
    2 《清史稿·夏毓秀》卷456。
    3 《大清会典则例·礼部·学校三》卷70。
    4 《大清一统志》卷306;《大清一统志》卷304。
    5 《清史稿·选举一·义学》卷106。
    6 《清史稿·于成龙孙准传》卷277。
    7 《清朝文献通考·学校考八》卷70。
    8 《清史稿·陈宏谋》卷307。
    1 《清朝文献通考·学校考八》卷70。
    2 (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1。
    3 (光绪)《西宁府续志》卷2。
    4 (民国)《贵德县志简本》,第91—92页。
    1 《新纂云南通志·学制考五》卷135。
    2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教育史料》(油印稿),1984年10月。
    1 《清史稿·常明传》卷258。
    1 乾隆《循化志·族寨工屯》。
    2 参见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3 嘉庆《四川通志·武备志·土司》卷96。
    1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蜀中边防记》。
    2 《明史·西域传》卷331。
    3 这里的“土司集团”是指以土司为代表的包括土司统治机构内所有的头人、寨首以及寺院等。为了论述方便,作者以“土司集团”这个概念进行概括。
    4 参见《甘孜藏族调查》第78页。
    5 《西康专员署边务大臣赵档案》(宣统三年卷宗),转引自佘贻泽:《中国土司制度》,民国三十三年正中书局出版。
    6 参见四川民族调查组《卓克基土司统治地区调查》。
    7 参见《甘孜藏族调查》,第84页。
    8 参见四川民族调查组《卓克基土司统治地区调查》。
    1 参见《松岗土司调查》(一)。
    2 参见《嘉绒藏区社会调查》。
    3 参见《甘孜藏族调查》第85页。
    4 参见《甘孜藏族调查》第85页。
    1 参见《甘孜藏族调》第79—80页。
    2 参见《甘孜藏族调查》第89页。
    3 参见四川民族调查组《卓克基土司统治地区调查》。
    4 参见《甘孜藏族调查》第87页。
    5 参见《甘孜藏族调查》第87页。
    1 参见《德格土司的发展》,《甘孜藏族调查》。
    1 参见《嘉绒藏区社会调查》。
    1 参见卓尼县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卓尼土司制度》(《甘肃省文史资料选辑》(第1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和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2 参见《嘉绒藏区社会调查》。
    3 参见四川民族调查组《卓克基土司统治地区调查》。
    4 参见《嘉绒藏区社会调查》。
    1 参见《松岗土司调查》(二)。
    2 [清]傅嵩炑:《西康建省记》,中国藏学出版社,1988年版。
    1 参见《甘孜藏族调查》第89—90页。
    2 参见《甘孜藏族调查》第89—90页。
    3 参见《嘉绒藏区社会调查》。
    4 参见《甘孜藏族调查》,第91页。
    1 参见《嘉绒藏区社会调查》。
    2 [明]楊穆:《西野杂记》乙部卷20,《丙寅沙平之变》。
    3 [明]楊穆:《西野杂记》乙部卷20,《丙寅沙平之变》。
    1 张江华:《德格土司及其辖区的社会经济结构》,《民族学研究》,第7辑。
    2 参见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1 参见《诺尔盖牧区社会调查》。
    2 参见《诺尔盖牧区社会调查》。
    1 参见《诺尔盖牧区社会调查》。
    2 参见《嘉绒藏区社会调查》。
    3 参见《嘉绒藏区社会调查》。
    4 参见《嘉绒藏区社会调查》。
    1 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第230——231页。
    2 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第232页。
    1 《元史·世祖纪》卷9。
    2 《明史·西域传》卷331。
    3 《明太祖实录》卷169。
    4 《元典章·户部二》卷16。
    1 《清史稿·岳钟琪传》卷296。
    1 冉光荣等:《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251页。
    2 万历十七年,平息草坡事乱,加封草坡11寨。
    33 《明史·西域三》卷219。
    1 [清]魏源:《圣武记》卷7,《雍正西南夷改流记》(下),第297页。
    2 《四川通志·武备志十五·土司一》卷96。
    1 《明太祖实录》卷46。
    2 [明]黄佐:《南雍志》卷1,齐鲁书社,1997年版。
    3 《明太祖实录》卷144。
    4 《明太祖实录》卷34。
    5 《明史·湖广土司》卷310。
    6 《明世宗实录》卷20。
    1 谭英华:《明代对藏关系考》(初稿),第三册,四川民族调查组复制,手抄稿,P35—36。
    1 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页。
    2 俳,古代指滑稽戏。
    3 《清宫史续编》卷40,故宫博物院图书馆1932年据懋勤殿钞本排印本。
    4 《清史稿·乐志八》卷101载:《番子乐》,金川之《阿尔萨兰》,司乐器三人,司舞三人,为戏狮,身长七尺,披五色毛,番名僧格乙,引狮者衣杂彩,手执绳,系耍球一,五色,番名僧格乙阿拉喀。
    1 史继忠:《略论土司制度的演变》,《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第4期,第1页。
    2 参见《明太实录》卷41,洪武二年四月乙亥条和洪武二年曲月丁丑条。
    3 如《明太实录》卷45,洪武二年九月乙卯条载:吐蕃寇临洮,屯于洮河原[源],指挥韦正率兵御之。……正之守临洮也,善于招徕。时土酋赵琦弟同知赵三及孙平章祁院使等皆先后来归,正悉与衣冠厚遗而遣之。自是诸部土官相率来降。
    1 《明太祖实录》卷42,洪武二年五月甲午条。
    2 《明太祖实录》卷51,洪武三年四月乙丑条。
    3 如《明太祖实录》卷52,洪武三年五月辛亥条载:“左副将军邓愈自临洮进克河州,遣人招谕吐蓄诸酋。”卷53,洪武三年六月癸亥条载“命僧克新等三人往西域招谕吐蕃,仍命图其所过山川地形以归。”卷67,洪武四年八月己酉条载“遣工部主事王伯彦往河州,赐山后七驿世袭土官劳哥等文绮、银碗。”
    4 《明太祖实录》卷53,洪武三年六月乙酉(1370年7月21日)条载:“故元陕西行省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等,以元所授金银牌印宣敕诣左副将军邓愈军门降,及镇西武靖王卜纳刺亦以吐蕃诸部来降。先是,命陕西行省员外郎许允德招谕吐蕃十八族、大石门、铁城、洮州、岷州等处,至是何锁南普等来降。”何锁南普等降明后,即被送到南京朝见明太祖。《明太祖实录》卷59,洪武三年十二月辛巳条载“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等一十三人来朝,进马及方物。”次日,“赐土[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及知院汪家奴等袭衣。”
    5 如《明太祖实录》卷60,洪武四年正月癸卯条载:“西番十八族元帅包完卜癿、七汪肖遣侄打蛮及各族都管哈只藏卜、前军民元帅府达鲁花赤坚敦肖等来朝。诏以包完卜癿为十八族千户所正千户,七汪肖为副千户,坚敦肖为崛州府千户所副千户,哈只藏卜等为各族都管,各赐袭衣、靴袜。”卷66,洪武四年六月戊子条载:“以吐蕃来降院使马梅为河州卫指挥金佥事,故元宗王李罗罕、右丞朵立只答儿为正千户,元帅克失巴卜、同知卜颜歹为副千户,同知管不失结等为镇抚百户,及其部属以下各赐袭衣、文绮有差。”卷68,洪武四年九月辛亥条载:“以故元降臣汪瓦儿间为河州卫指挥佥事,赐文绮、袭衣。瓦儿间仕元为平章,至是来归,故有是命。”卷86,洪武六年十二月丙寅条载:“西蕃土官朵儿只巴遣其子知院僧吉加督、左丞管著[者]等来朝,贡方物,并以故元詹事院印来上。诏以僧吉加督、管著[者]俱为镇抚,赐织金罗绮、衣服、帽靴,任赐第居于京师。”
    6 《明太祖实录》卷60,洪武四年正月辛卯条。
    7 《明太祖实录》卷88,洪武七年三月乙未条。
    8 《明太祖实录》卷91,洪武七年七月己卯条载:“诏置西安行都指挥使司于河州,陞河州卫指挥司[使]韦正为都指挥使,总辖河州、朵甘、乌思藏三卫。陛朵甘、乌思藏二卫为行都指挥使司,以朵甘卫指挥同知琐南兀即尔、管招抚即儿为都指挥同知。”
    1 帕竹政权为大司徒绛曲坚赞所创立,他在公元1354年击败萨迩、止贡、蔡巴、雅桑等势力的联合进攻,以武力控制了前后藏的主要地区,并在1360年得到元朝赐给的大司徒的封号,以西藏山南的泽当为中心建立帕竹政权。萨迦的残余势力则以后藏达仓宗为中心,尽管力量早已衰落,但是仍保有元朝所封的帝师、国公等名号,在官爵上高于帕竹政权的首领。
    2 《明史·西域三》卷331。
    3 见《明太祖实录》卷95,洪武七年十二月壬辰条载“炽盛佛宝国师喃加巴藏卜及朵甘行都指挥同知锁南兀即尔等遣使来朝,奏举土官赏竺监藏等五十六人。诏增置朵甘思宣慰司及招讨等司。招讨司六:曰朵甘思、曰朵甘笼答、日朵甘丹、曰朵甘仓溏、日朵甘川、曰磨儿勘。万户府四:曰沙儿可、曰乃竹、曰罗思端、日刊思麻。千户所十七:曰朵甘思、曰刺宗、曰孛里加、曰长河西、曰朵甘思多八参孙等处、曰加巴、曰兆曰、曰纳竹、曰伦答、曰沙里可哈思的、曰孛里加思东、曰果由、曰参卜郎、曰刺错牙、曰泄里坝、曰阔侧鲁孙、曰撒里土几干。改故元伦卜卒曰四族,达鲁花赤为都管,朵甘捕盗司为巡检司。以赏竺监藏等七人为朵甘都指挥司同知,南哥思丹八亦监藏等三人为乌思藏都指挥司同知,星吉监藏等十一人为朵甘宣慰司使,川搠藏卜等八人为朵甘思等六招讨司官,管者藏卜等五人为沙儿可等万户府万户,管卜儿监藏等十八人为朵甘思等一十七千户所干户,速令一人为伦卜卒曰四族都管,监藏令占等三人为朵甘巡检司巡检。遣员外郎许允德赉诏及诰印往赐之。来使哈石监藏等赐衣裘、帽靴遣还。”
    4 《明太宗实录》卷137,永乐十一年二月己未条。
    1 《明史·兵二》卷90。
    2 参见陈志明:《西康沿革考》,拔提书店,1933年版。
    3 如《清世宗实录》卷66,顺治九年[壬辰]七月辛卯条载:“天全六番、乌思藏、董卜、黎州、长河西、鱼通、宁远、泥溪、蛮彝、沈村、宁戎等土司各缴前朝敕印以降。”
    4 《皇朝文献通考》。
    1 见《雅州府志》。
    2 《清世宗实录》卷80,雍正七年[己酉]四月丙戌条载:议政王大臣等议复:“川陕总督岳锤琪奏:‘四川巴塘、里塘等处,请授宦抚司三员、安抚司九员、长官司十二员,给与印结号纸。副土官四员、千户三员、百户二十四员,给以职街,以分职守。内巴塘、里塘正副土官,原无世代头目承袭,请照流官例,如有事故,开缺题补。至各番钱粮,正项之外,又有供给喇嘛衣单、土官、蛮兵头目口粮、杂粮等项,未便仍令将弁等私自征纳,请统作正赋收催。’均应如所请。”
    3 见《雅州府志》。
    4 参见李亦人:《西康综览》,正中书局,1946年版。
    1 《四川通志·土司》。
    2 《四川通志·土司》。
    3 《四川通志·土司》。
    4 《元史·汪惟正传》卷155。
    5 陈子龙:《明经世文编·陈芒部事宜疏》卷101,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
    1 《甘宁青史略》卷13。
    2 俺不罗行都指挥使司为洪武初年置,辖地在今西藏浪卡子一带.元时为思答笼刺万户(即羊卓万户)的封地。原为俺不罗卫,后升为俺不罗行都指挥使司。
    3 陇答卫指挥使司为洪武年间设置,其辖境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西南境。
    4 《明宣宗实录》卷87,宣德七年二月癸丑条。
    5 《明太宗实录》卷113,永乐十七年三月辛酉条。
    6 陈鼎:《滇黔记游》,说铃本。
    7 《清圣祖实录》卷8,康熙二年正月丙辰条。
    8 《循化志·族寨工屯》卷4。
    1 《循化志族·寨工屯》卷4。
    2 张之浚修:《五凉考治六德全集》卷5《平番县志·秩官》,乾隆十四年刻本。
    3 《清世祖实录》卷20,雍正二年[甲辰]五月戊辰条。
    1 《明史·四川土司》卷311。
    1 《明太宗实录》卷50,永乐四年正月己酉条。
    2 《明仁宗实录》卷7,洪熙元年七月庚寅条。
    3 《明宣宗实录》卷106,宣德八年冬十月丙辰条。 上控制着许多政治活动,在婚姻、丧葬、治病、耕种、放牧等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作战、会盟等各项事务中,一般都由本教师参与主持,本教所谓“神的意志”决定着一切。
    1 布顿大师:《佛教史大宝藏论》,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2 在佛教经典述语中,作者的著述不称著,而叫造:亲目是龙树的弟子,对龙树的著作进行了校注。
    3 刘立千:《印藏佛教史》,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1 参见任继愈总主编,杜继文主编:《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 《藏族史料集》(三),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1版,第317页。
    3 东嘎·洛桑赤列:《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郭冠忠、王玉平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教研室1983年版,第74页。
    4 张德信、毛佩琦主编:《洪武御制全书》,黄山书社,1995年版。
    1 《藏族史料集》(三),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333页。
    2 转引自宋伯胤:《明朝中央政权致西藏地方诰敕》,《藏学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1 《释氏稽古略续柒》卷2。
    2 《释氏稽古略续柒》卷2。
    3 《明史·李仕鲁》卷139。
    4 《明实录藏族史料》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 《西宁府新志·官师·土司附》卷24。
    1 杨士宏:《卓尼杨土司传略》,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桑吉:《卓尼土司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甘肃民族研究》1989年4期。
    2 《清史稿·土司传一·湖广传》卷513。
    3 黄承宗:《木里文物记》,《西藏研究》1984年,第4期。
    1 刘历荣:《西康木里宣慰司政教概况》,《西南边疆》1940年。
    2 西南民族学院研究室编:《西南少数民族情况参考资料·西康木里民族情况》,西南民族学院出版。
    1 参见勒热·格尔玛:《格尔底寺与美桑土司》,《西南民院学报》(哲社),1991年4期。
    2 参见《迪庆藏族自治州概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版。
    3 参见西南民族学院研究室:《嘉绒藏区社会调查》。
    4 参见冉光荣:《简论四川藏区土司与寺院的关系》,《四川藏学研究》(第四辑),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1 《甘孜孔萨土司家族的田来、世系及其兴衰经过》,《甘孜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
    1 《格底寺》,转引自冉光荣《简论四川藏区土司与寺院的关系》,《四川藏学研究》(第四辑),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2 《绰斯甲社会调查》,《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社科出版社1985年出版;《阿坝州藏传佛教史略》,第203页。
    1 参见西南民族学院研究室:《嘉绒藏区社会调查》。
    2 参见中共马尔康工委调查组:《卓克基督部下四寨社会调查》。
    1 《明史·职官一》卷72
    2 《岷州志·艺文》卷18。
    3 《明史·职官一》卷72。
    4 《洮州厅志·番族》卷16。
    1 《陇右金石录·汪义武公神道碑》卷5。
    2 《陇右金石录·汪义武公神道碑》卷5。
    3 “瓦寺”之名,正同“加渴”一样,是以地名为称谓。关于“瓦寺”一名的来历,旧《汉川县志》记载:“番僧蹴居此处,土民施瓦立寺”,寺院建成之后,民间称谓为“瓦寺”;阿坝州志编委编《嘉绒藏族史料集》认为“瓦寺祖籍乌斯藏,居惟土房,寺独以瓦,故名”。雀丹《瓦寺土司历史沿革简介》(《中国藏学》1994年第4期)认为土司衙署分为一、二、三堂;房柱、窗门都是精工雕琢;雕梁画壁,龙飞凤舞,石狮石虎,栩栩如生;建筑结构精致,宏观布局协调,堪称藏汉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佳作。官寨和寺院相比较而言,寺院以瓦房为主,故以“瓦寺”为其约定俗成之名,渐而变成地名;土司受封驻牧其地,故以地名冠戴相称谓。明崇祯年间瓦寺第十五代土司曲诩伸受封事亦可作为例证,当时,皇帝给袭职的瓦寺土司所颁印信之印文为:“加渴瓦寺安抚使司安抚使”,~3既表明该土司的原籍加渴,又指明今为瓦寺之土司。瓦寺历代土司:首代土司罗洛思,第二代土司克罗俄坚灿,第三代直巴札什,第四代满葛喇,第五代舍纳容忠,第六代占叫加,第七代南葛,第八代亦舍雍中,第九代甲思巴,第十代南吉儿贾思巴,第十一代南吉二明,第十二代南吉舍躬,第十三代山查儿加,第十四代曲沃太,第十五代曲诩伸,第十六代坦朋吉卜,第十七代桑朗温恺,第十八代桑朗容中,第十九代桑朗荣宗,第二十代索衍传,第二十一代索世蕃,第二十二代索代兴(字怀仁),第二十三代索代庚(字季皋),第二十四代索观坛(字海帆),第二十五代索国光。
    4 阿坝州志编委编《嘉绒藏族史料集》。
    1 《功勋纪略》,清木刻本。
    2 《功勋纪略》,清木刻本。
    3 《世代忠贞之瓦寺土司传》,清木刻版。
    4 《功勋纪略》,清木刻本。
    5 《汉川县志》,清同治版。
    6 民国版《屯殖纪略》。
    1 《明史·李英传》卷156
    2 《甘肃人物志》卷8。
    3 《甘肃通志·人物》卷35。
    4 《明史·兵志三》卷91,“民壮土兵乡兵”条。
    5 《明史·鲁鉴传》卷174。
    6 《明太祖实录》卷125,洪武十二年闰五月戊申条。
    7 《明史·西域二》卷330。
    8 《甘肃通志稿·民族》卷23。
    9 《清史稿·土司传》卷517。
    10 鲁世勋:《鲁氏世谱》。
    11 《世代忠贞之瓦寺土司传》,清木刻版。
    1 《甘肃通志·忠节》卷37。
    2 《甘宁青史略》卷17。
    3 《西宁府新志·人物》卷28。
    4 《西宁府新志·人物》卷28。
    5 杨士宏:《卓尼杨土司传略》,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48页。
    6 《撒拉族档案史料》,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印,1981年,第75页。
    7 《甘宁青史略》卷19。
    8 《元史·汪世显传》卷155。
    1 魏源:《元史新编·岳璘帖木儿传》卷26,邵阳魏氏刊本。
    2 韩荫成:《党项史料汇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4页。
    3 《元史·成宗纪》卷21。
    4 《元史新编·赵阿哥潘传》卷28。
    5 《明史·西域二》卷330。
    6 《劳临洮卫指挥赵琦》,见张德信、毛佩琦主编:《洪武御制全书》,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93页。
    7 《命中书劳西番指挥何锁南》,见张德信、毛佩琦主编:《洪武御制全书》,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114页。
    8 《明史·赵安传》卷155。
    9 参见芈一之主编:《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文物》,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349页。
    10 《清史稿·土司传》卷517。
    1 幸存文:《民和土族东伯府李土司世系考察》,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3期。
    2 《嘉绒藏族史料调查》1953年版。
    3 《世代忠贞之瓦寺土司传》民国版。
    4 见《功勋纪略》清木刻本。 理善后,亦属不易”。因为交通不便,供应困难,不可能驻兵戍守;事平之后,除首恶治罪外,对“其余番众固无尽行歼灭,即其地方亦无设立郡县之理,只可仿照苗疆之例,选择头目管束,以番治番而已。”故每次征剿之后,“仍以属之土目。纵令震慑余威,目前俯首恭顺,而蓄养气势,……迨至兵力稍足,又复环视而起。”因此“屡剿屡叛”,略难安定。瞻对卒成为清王朝“三千里地方,一百余年边患”。所以,在整个清代,前后八次对其大规模地用兵。在同治四年(1865年)以前,清廷就曾先后五次对瞻对用兵,以镇压土司的反抗和阻遏土司的扩张,自到清朝末年才对瞻对改土归流,动乱局面方暂告结束。(任新建《论清代的瞻对问题》,中国藏学网。)
    1 曹学佺撰:《蜀中广记·明边防记第二·川西二》卷32。
    2 乾隆《雅州府志·土司》,转引自龚荫《中国土司制度》,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247页。
    3 曹学佺撰:《蜀中广记·明边防记第二·川西二》卷32。
    4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董卜韩胡部》卷86;又见《钦定续通典·边防·董卜韩胡》卷148。
    5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董卜韩胡部》卷86。
    6 《明成祖实录》卷165,永乐十三年六月辛卯条。
    7 《明会典·朝贡四》卷99。
    8 《续文献通考·土贡考》卷29;又见《明宪宗实录》卷70,成化六年四月乙丑条。
    9 [明]俞汝楫编:《礼部志稿·朝贡》卷35。
    10 曹学佺撰:《蜀中广记·明边防记第二·川西二》卷32。
    1 《明代宗实录》卷224,景泰三年十二月庚子条。
    2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董卜韩胡部》卷86;《明宪宗实录》卷70,成化六年四月乙丑即1470年5月17日条亦载董卜韩胡“遣人不许过百”。此外,从《明世宗实录》卷375,嘉靖三十年七月丙申条也可看出,该土司起初“应贡者例不过百五十人”。
    3 《明宪宗实录》卷157,成化十二年九月丁卯条。
    4 《明世宗实录》卷26,嘉靖二年闰四月甲子条。《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董卜韩胡部》卷86载;弘治九年,容中短竹袭职后,“自定贡使之制,其后仍渐增至千余人。”《明史·西域三》卷331和《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董卜韩胡部》卷86载:“世宗嘉靖二年再定,令贡使不得过千人。”
    5 《明世宗实录》卷63,嘉靖五年四月癸丑条。
    6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董卜韩胡部》卷86。
    7 《明世宗实录》卷375,嘉靖三十年七月丙申条。
    8 《明代宗实录》卷195,景泰元年八月壬申条。
    9 《明代宗实录》卷232,景泰四年八月申辰条。《明史·西域三》卷331亦有明文记载:“时董卜比岁入贡,所遣僧徒强悍不法,多携私物,强索舟车,骚扰道途,詈辱长吏。天子闻而恶之,景泰元年赐敕切责。”
    10 《明代宗实录》卷195,景泰元年八月壬申条。
    1 《明代宗实录》卷232,景泰四年八月申辰条。
    2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董卜韩胡部》卷86。
    3 《明代宗实录》卷210,景泰二年十一月丁巳条。
    4 《明代宗实录》卷211,景泰二年十二月庚午条。
    5 参见《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董卜韩胡部》卷86、《明史·西域三》卷331和《明英宗实录》卷171,正统十三年冬十月己巳条。。
    6 《明史·西域三》卷331。对于此,储大文撰《存研楼文集》卷7也有类似记载,如“正统时,宣慰克罗俄坚粲数构怨杂谷及别思寨。”“杂谷力弱,欲抗董卜而倚重于威保,董卜势强欲通威保而受阻于杂谷,以此素不相能。铜门及日驻诸寨乃杂谷威保要害地,董卜假进贡之名请别开道意在吞灭杂谷”等。
    7 参见《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董卜韩胡部》卷86。
    8 《明代宗实录》卷213,景泰三年二月丁亥条。
    9 《明代宗实录》卷216,景泰三年五月壬子条。
    1 《明代宗实录》卷224,景泰三年十二月庚子条。《明英宗实录》卷292,天顺二年六月壬戌即1458年7月16日条,也有类似记载:敕谕董卜韩胡宣慰使司掌司事都指挥同知喃嘿结者思叭言千巴藏卜曰:“尔尚益励臣节,敬顾朝廷,务全忠孝之名。仍迈戒约部落各安分,毋自生嫌疑,辄起衅端。庶尔身及尔子孙永享太平之福。”可见明统治者对董卜韩胡土司政治怀柔态度之诚恳。
    2 参见《明代宗实录》卷220,景泰三年九月庚寅条。
    3 《明代宗实录》卷221,景泰三年闰九月壬戌条。
    4 《明英宗实录》卷277,天顺元年四月丙辰条。
    5 《明代宗实录》卷229,景泰四年五月壬申条。
    6 《清高宗实录》卷105,乾隆四年十一月壬申条。
    7 《清高宗实录》卷101,乾隆四年九月癸酉条。
    1 魏源:《圣武记》,卷7。
    2 《金川纪略》,卷上。
    3 佚名:《金川妖姬志》,满清野史二编第十九种。
    4 《平定金川方略》,卷1。
    5 《平定金川方略》卷1。
    1 《金川纪略》卷上。
    2 《金川纪略》卷上。
    3 《金川纪略》卷上。
    4 《平定金川方略》卷1。
    5 昭裢:《啸亭杂录》卷4。又据光绪六年(1880)耀年作《啸亭杂录》提要,“是编为清礼亲王昭植著,所录皆清代开国以来君相之嘉谟懿行,故家遗族之轶事,见闻详确,叙述丰赡,成一代掌故之书”。可参考。
    1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5,乾隆三十五年七月壬子。
    2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6,乾隆三十六年六月戊寅。
    3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6,乾隆三十六年六月甲午。
    4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6,乾隆三十六年七月甲辰。
    5 《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888,乾隆三十六年七月壬子。
    1 对于乾隆在大小金川的改土归流过程及其措施,在本论文第九章改土归流中有详细论述,此不赘述。
    1 如“四川巡按等奏松潘卫所辖阿用等寨蛮寇,拥众万余,伤败官军,请讨之。帝意边将必有激之者。既四川都司奏至,言并非番寇。实由千户钱宏因调发松潘官军往征交址,众惮行,宏诡言番寇至,当追捕,冀免调。又领军突入麦匝诸族,逼取牛马,致番人忿怨。复以大军将致讨慑之,番众惊溃,约黑水生番为乱。帝命逮宏等,而责诸司怠玩边务,亟捕诸伤官军者。遣都指挥佥事蒋贵往,同松潘卫指挥吴玮招抚番寇,令调附近诸卫军二万人以行。时贼围松潘、叠溪、茂州,断索桥,官军与战皆败,出掠绵竹诸县,官署民居皆被焚毁,镇抚侯琏死之。蜀王护卫官校七千人来援,命都督陈怀与指挥蒋贵等合师亟讨之,而枭宏于松潘以徇,并窜诸将之贪淫玩寇者。三年,陈怀等率诸军屡败贼于圪答坝、叶棠关,夺永镇等桥,复叠溪,抚定祁命等十族,又招降渴卓等二十余寨,松潘平。”可见,这一事件完全是由于千户钱宏引发。见《明史·四川土司》卷311。
    2 [清]梁份著:《秦边纪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 以松潘藏区为例,《明太祖实录》卷163,洪武十七年七月壬戌条载:洪武十七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景川侯曹震上书称西番有名朵甘思囊日族者,离松州有八日的路程,牛马众多,建议在牛马饥瘦之时发兵攻打,以尽获数以千计的牲畜和战马的情况下,提出“以利而动,非兵之善,宜镇静以侯,无轻举也。”《明太祖实录》卷188,洪武二十一年二月壬戌条载:礼部主事高惟善上言明太祖:“安边在乎治屯守而兼恩威。屯守既坚,虽远而有功;恩
    1 [清]梁份著:《秦边纪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 《大清十朝圣训·乾隆朝·恤臣下》卷293,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十二月癸亥(1772年12月27日)条。
    1 《明经世文编》卷48。
    2 《劳临洮卫指挥赵琦》,张德信、毛佩琦主编:《洪武御制全书》,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93页。
    3 《劳西河卫指挥敕二篇》,见张德信、毛佩琦主编:《洪武御制全书》,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138页。
    4 《劳西河卫指挥敕二篇》,见张德信、毛佩琦主编:《洪武御制全书》,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138页—第139页。
    5 《大清十朝圣训·雍正朝·圣治》卷6。
    1 《清世祖实录》卷40,顺治五年八月壬子条。
    2 《清圣祖实录》卷151,康熙三十年五月戊子条。
    3 《大义觉迷录》卷1。
    4 《大义觉迷录》卷1。
    5 《大义觉迷录》卷1。
    6 《清圣祖实录》卷16,康熙四年七月十一日。
    7 《清世宗实录》卷75,雍正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8 《雍正朱批谕旨》卷27。
    9 《大清十朝圣训·雍正朝·圣治》卷6。
    10 《大清十朝圣训·康熙朝·柔远人》卷60,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六月乙亥条。
    11 《大清十朝圣训·乾隆朝·饬边疆》卷285,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九月丙辰条。
    12 《清世宗实录》卷75,雍正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条。
    1 《平定金川方略》卷20,乾隆十三年十二月辛丑。
    2 《平定金川方略》卷18,乾隆十三年十一月己卯。
    3 《平定金川方略》卷25,乾隆十四年二月癸卯。
    4 《宫中档乾隆朝奏折》47辑,第331—332页。
    5 《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015,第9页、第14页。
    6 赵翼:《簷曝杂记》,第35页。
    1 军机处《金川档》。
    2 《明宪宗实录》卷3,天顺八年三月乙卯条。
    3 参见《明代宗实录》卷190,景泰元年三月甲子条。
    4 [明]胡世宁撰:《胡端敏奏议》卷3,《急处重邉以安全蜀疏》。
    1 《明武宗实录》卷175,正德十四年六月庚寅条。
    2 《明武宗实录》卷188,正德十五年七月丁酉条。
    3 《大清十朝圣训·乾隆朝·饬边疆》卷285,乾隆三十六年九月丙辰条。
    1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68。
    2 昭梿:《啸亭杂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本。
    1 以上宗教活动,参见扎扎:《拉卜楞寺的社会政教关系》,青海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 杨士宏:《卓尼杨土司传略》,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2 根据《拉卜楞寺志》后的活佛附表可知:在卓尼地区选立的活佛有热丹嘉措活佛系统的第一、第二世活佛相继出生在位于拉卜楞与卓尼交界的洮河岸畔勒秀部落和洮河支流麦秀部落之后,又有齐百西嘉且村的贡曲乎丹增嘉措(1852—1907)成为第三世热丹嘉措活佛,这是拉寺首次从卓尼土司下辖腹地选立本寺的转世活佛;与之相随,拉寺又丛与其教务关系密切的土司所属的完冒地方连续选立了本寺四大赛赤—德哇活佛世系中的第四世德哇活佛罗藏琅柔嘉措(1862—1872)和第五世德哇活佛晋美图丹尼玛(1874—1897)等。
    3 民国时期虽然对卓尼土司进行了改土归流,土司政权名义上被废止,但杨氏家族在卓尼设治局和洮岷路保安司令部担任重要职务,延续了土司政权在卓尼的影响。
    4 《甘南文史资料》第10辑《甘南藏传佛教寺院》载,大约与上所述同期,哲贡巴活佛应土司敦请任禅定寺法台,
    1 参见[清]阿莽班智达著;玛钦·诺悟更志、道周译注:《拉卜楞寺志》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版。
    2 参见[清]阿莽班智达著;玛钦·诺悟更志、道周译注:《拉卜楞寺志》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版。
    3 参见扎扎:《拉卜楞寺的社会政教关系》,青海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 墨颡利用马的势力向安斗发展,又使用拉拢收买的手段,把一侍女嫁给安斗土官,进而控制安斗。后来土官杨俊札西娶绒贡老土官杨石之女为妻,结成烟亲关系。
    2 参见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1 《清德宗实录》,卷309,光绪十八年三月癸亥条。
    2 《清德宗实录》,卷312,光绪十八年六月丁亥条。
    3 《清德宗实录》,卷327,光绪十九年八月癸酉条;卷329,光绪十九年十月戊辰条;卷344,光绪二十年七月戊子条;卷401,光绪二十三年二月己卯条。
    4 《阿坝土官麦桑世袭概况》,《阿坝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
    1 《阿坝土官麦桑世袭概况》,《阿坝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
    1 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1 参见扎扎:《拉卜楞寺的社会政教关系》,青海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2 霍尔藏土官家族源于西藏萨迦,说吐蕃王朝兴兵扩疆拓域之时,一支萨迦军队被遣派攻打“萨霍尔”国(今孟加拉国境内),从此军队缀戴“霍尔”之号。约14世纪,他们辗转来到青海隆务河流域生活,其中一位头领拉嘉本率领部分人马又从隆务迁徙至大夏河畔曲奥(清水之意)地方驻牧并定居,成了当地的土官。拉嘉本生了四个儿子,成年各予权力,分管属民,长子贡曲乎嘉秀当了雅塘首领,次子夏噶尔·东珠桑盖当了郭宁首领,三子金巴桑盖当了霍尔藏首领,四子(名不祥)当了曲奥首领,由此逐渐形成四个分部落。四个部落总称霍尔藏,因为这是他们本有的名称,并且证明着部落的历史来源。(参见[清]阿莽班智达著;玛钦·诺悟更志、道周译注:《拉卜楞寺志》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版。)
    1 参见郎加、邓俊康:《霍尔章谷土司历史概况》,《甘孜州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
    2 来作中等整理《德格土司家族的由来发展及社会制度》,见甘孜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
    3 格勒:《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话》,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106页。
    4 《理塘县木拉区调查》,《四川省甘孜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社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7页。
    1 郑独嵘辑:《西康各县司法实况》,《康导月刊》第1卷6期。
    2 参见周锡银、冉光荣:《藏传佛教寺院资料选编》,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印。
    1 《更庆寺调查材料》。
    2 《炉霍政教合一的大祈祷法会》。
    1 魏源:《圣武记》卷7,续修四库本,第284页。
    2 李心衡:《金川琐记》,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3 《清史稿·岳钟琪传》卷296。
    4 《大清十朝圣训·清世宗圣训·圣治》卷5,雍正元年正月辛巳条。
    5 《大清十朝圣训·清世宗圣训·爱民》卷14,雍正二年五月辛酉条。
    1 《清世宗实录》卷20,雍正五年十二月己亥条。
    2 《大清十朝圣训·世宗朝·励将士》卷21,雍正三年十二月乙酉条。
    3 《清世宗实录》卷64,雍正五年十二月己亥条。
    1 [明]刘文征:(天启)《滇志·人物志》卷14,续修四库本。
    2 吴存礼、郭栗:《重修新兴州文庙记》,(康熙)《新兴州志·学校》。
    3 [明]刘文征:(天启)《滇志·人物志》卷14,续修四库本。
    1 《清史稿·职官志四·藩部土司各官·土司各官条》卷117。
    2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36。
    1 《清世宗实录》卷33,雍正三年六月戊辰条。
    2 乾隆《丽江府志略·艺文》下卷,高其倬《丽江府改设流官疏》。
    3 参见乾降《云南通志·建置》卷4,“丽江府”条。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折》民族事务类,第1674号卷。
    5 乾隆《雅州府志·筹边》卷10。
    6 参见《清世宗实录》卷80,雍正七年[己酉]四月辛巳(1729,5,4)条。对此,乾隆《四川通志·建置沿革·雅州府》卷2也有记载:“洪武四年改为直隶雅州,属上南道。雍正七年升为雅州府。”雅安县:“雍正七年设县,属府。”天全州“雍正七年废司,改置天全州,治碉门,属雅州府。”
    7 参见乾隆《云南通志·建置》卷4,鹤庆府和中甸条。
    8 《朱批谕旨》第57册,雍正七年八月二十四日。
    9 乾隆《打箭炉志略·建置》。
    1 《清世宗实录》卷86,雍正七年(1729年)九月丁酉条。对于打箭炉同知及沪定桥巡检时间问题据前引《朱批谕旨》及《实录》记载均为雍正七年九月批准设立,而《打箭炉志略》及乾隆《雅州府志》等均谓打箭炉同知于雍正八年设,经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考论》考证认为后者盖指新任流官上任时间。
    2 参见《清世宗实录》卷89,雍正七年十二月乙卯条。乾隆《四川通志·建置沿革》卷2,雅州府,清溪县也有记载:“洪武八年设黎州长官司,十一年以功授安抚司,万历二十四年降为千户所皇清并黎州、大渡河二所为一,曰黎大所,属雅州。雍正八年改置县。”
    3 参见乾隆《四川通志·建置沿革)卷2,龙安府,松潘卫:“雍正八年,改设抚民厅,属龙安府。”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26,各省知府等官:“(雍正九年)四川设龙安府同知一人。”民国《松潘县志)卷1,建置:“元始内附,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明洪武十一年,……置松州、潘州二卫,寻并为松潘卫。……雍正九年裁卫,移龙安同知驻此。”《清史稿》卷69,地理16,四川,松潘直隶厅:“雍正九年,裁卫置厅。乾隆二十五年升直隶厅。”
    1 参见《迪庆藏族自治州概况》,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2 (嘉庆)《四川通志》卷6《舆地·沿革·懋功厅》。
    1 《清高宗实录》卷1004,乾隆四十一年三月癸未条。
    2 《清高宗实录》卷1002,乾隆四十一年二月乙卯条。
    3 《清高宗实录》卷1004,乾隆四十一年三月丙戌条。
    4 《清高宗实录》卷1019,乾隆四十一年十月乙丑条。
    5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金川案》(利)35,《郎尔吉赏给俸银》,第159页。
    1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金川案》(利)34,《丹比西拉布病故》,第159页。
    2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金川案》(利)36,《木塔尔病故》,第160页。
    3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134,乾隆四十一年四月壬寅。
    4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134,乾隆四十年四月壬寅。
    5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金川案》(利)16,《户部议复新疆牛马农具事宜》,第139页。
    6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金川案》(利)16,《户部议复新疆牛马农具事宜》,第139页。
    7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金川案》(亨)36,《有关金川地方僧人寺之处理事宣》,第92页。
    8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135,乾隆四十一年四月己巳条。
    1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133,乾隆四十一年三月庚辰条。
    2 《清高宗实录》卷1101,乾隆四十五年二月壬申条。
    3 《清高宗实录》卷1103,乾隆四十五年三月辛丑条。
    4 《清高宗实录》卷1132,乾隆四十六年闰五月甲寅条。
    1 《清高宗实录》卷1488,乾隆六十年十月壬辰条。
    2 荣赫鹏:《英国侵略西藏史》西藏社会科学院资料情报研究所译,1983年,第55页。
    1 《西藏三大寺古噪禀盐井程大老爷杀戮百姓残毁佛像及勘界情形》,《清末川滇边务档案资料》第一册。
    2 鹿传霖:《筹瞻奏稿》《瞻对收复请回番官并陈英俄窥藏情形疏》(油印本)。
    3 吴丰培辑:《有泰奏牍》,《清季筹藏奏稿》,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1948。
    4 鹿传霖:《会筹保川图藏并议复吴光奎疏》,《筹瞻奏稿》。
    5 吴丰培辑:《有泰奏牍》,《清季筹藏奏稿》,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1948。
    1 《清德宗实录》卷519,第8页。
    2 《清德宗实录》卷534第11页。
    3 《清德宗实录》卷535第7页。
    4 清代由川入藏,俱由打箭炉(今康定)出关,分道至察木多(昌都)会合;然后由察木多沿硕(硕般多)、洛(洛隆宗)、边(边坝)大道,经拉里、工布江达、墨竹工卡等地,于拉萨;或由察木多经类伍齐,过三十九族(今丁青县一带)草地至拉里,然后至拉萨。从打箭炉到察木多,例有南、北两条大道。所谓南道,是指由打箭炉经东俄洛,向西行,经中渡(雅江)、理塘、巴塘、渡金沙江,经江卡(芒康)、乍丫(察雅)等地至察木多。这条道路因沿途设有台站、塘铺、汛兵,保护往来行人。故清代驻藏官员的来往,清军的换防,塘报公文的传递,饷需的运送等,全经此道。因而被称为“川藏官道”。所谓北道,是由打箭炉出关,经东俄洛向西北行,经泰宁(乾宁)、道坞(道孚)、章谷(炉霍)、甘孜、德格,渡金沙江,经江达至察木多。因沿途未设台站,官兵不走此道,只有来往贸易之商民行经,因而又称为“川藏商道”。自康熙四十年(1701)打箭炉设立“茶关”后,川藏茶叶贸易量大增,来往商旅开始增多,北路亦逐渐繁荣起来。由于藏族人民嗜茶,故这条茶贸通道在西藏人民的心目中,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南路官道。瞻对位于康区中部,北接甘孜、炉霍;南连理塘、雅江;东界道孚,与明正土司接境;西北抵白玉、德格,与德格土司毗连,正好位于南北两条大道之间。由瞻对北出石门坎、仁达沟,可扼北路商道之咽喉;南下雄辣山,可尽控理塘、雅江一带官道。故瞻对一地绾毂南北,举足轻重,成为“川藏之门户”。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光绪七年正月十一日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 [清]朱寿朋编、张静庐等校点:《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页第3787页。
    1 [清]朱寿朋编、张静庐等校点:《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页第3900页。
    2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清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5—17页。
    1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清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7页。
    2 见牙含章:《达赖喇嘛传》,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3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73页。
    4 事情的原委是德格老土司早年娶藏女为妻,生长子夺吉色额(多吉生格),其妻又与头人通奸私生一子为昂翁降白仁青。后来其妻与瞻对藏官勾结,将老土司废禁,而立私生子为小土司。现因瞻对收复。小土司及其母失去庇护,老土司遂遣人控诉于张继,并具结严办其妇之后将该土司之地投献,张继答应埃派定汉官后仍可给予职务,以安老予故土。然后张继亲率弁勇擒其悍妇逆子,送往省城审办。对此,偿侵占德格土司土地民户的察木多藏僧颇感不安,恐追究其侵地之最,因而散布谣言,蛊惑人心,共他小土司遂有些不安,经过总督出谕安抚,已经“帖然无事”。(参见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清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9页。)
    5 吴光耀:《西藏改流本末记》卷1载:“时成都将军恭寿,鹿传霖藐之,夷务奏案未尝商将军一会衔。”(见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珍稀资料辑要》(上册),巴蜀书社,2006年版。)
    6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清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1页。
    7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清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3页。
    8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清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5页。
    1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清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8页。《清德宗实录》卷415载:“成都将军兼署四川总督恭寿奏:‘朱窝、章谷两土司均非袭替无人,毋庸改设屯员,以致夷情不洽。’如所请行。”
    2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清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2页。
    3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10页。
    1 《鹿传霖为速将瞻对收回属川事致外务部》,光绪三十年(1904年)八月初五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第14—15页。
    2 《清德宗实录》卷535,光绪三十年(1904年)九月二十三日条。
    3 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卷187,《凤全奏奉旨饬收三瞻内属谨陈筹商情形折》,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7—18页。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宮中朱批奏折,转引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编《元代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四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
    5 见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续修四库本。
    6 见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续修四库本。
    7 转引自牙含章:《达赖喇嘛传》,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8 转引自牙含章:《达赖喇嘛传》,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9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续修四库本。
    1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续修四库本。
    2 见朱绣著、吴均整理:《西藏六十年大事记》(《西藏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版。
    3 见《不平鸣》,第3页,转引自格勒:《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话》,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1 见《康导月刊》1943年,第10期。
    2 见《四川文史资料集》。
    3 《凤全与巴塘事件本》,见《四川文史资料集》。
    4 《宣统政纪》卷26,中国书店,2000版,线装本。
    5 《宣统政纪》卷27,中国书店,2000版,线装本。
    1 刘赞廷编:《赵尔丰奏议公牍全集》卷1,民族文化宫图书馆1961年复制本,第38页。
    2 《赵尔丰函电续篇》·《致次帅》(手抄本)。
    3 《赵尔丰川边奏犊》,第190页,《改土归流章程》。
    4 三岩地跨金沙江两岸,未立土司,亦不归藏管,故称“野番”,赵尔丰对野番之地进行了管理。
    1 《清末赵尔华边务档案资料》·《盐商改归商办示谕》(手抄本)第5卷,第197页。
    1 荣赫鹏:《英国侵略西藏史》,西藏社会科学院资料情报研究所译,1983年。
    2 荣赫鹏:《英国侵略西藏史》,西藏社会科学院资料情报研究所译,1983年。
    3 荣赫鹏:《英国侵略西藏史》,西藏社会科学院资料情报研究所译,1983年。
    4 《宣统政纪》卷26,中国书店,2000版,线装本。
    5 《清末赵尔丰边务档案资料》,《三坝委员详报波密重垦荒地案》(手抄本)第5卷,第28页。
    6 《赵尔丰奏议公牍》,《川滇边务事宜在在均关紧要据实缕陈》(手抄本)卷2,第23页。
    1 《赵尔丰奏议公牍》,《川滇边务事宜在在均关紧要据实缕陈》(手抄本)卷2,第23页。
    2 《清末赵尔丰边务档案资料》,《拟定夷汉采药章程》(手抄本)第5册,第32页。
    3 《藏族简志》下册,页32,少数民族史志丛书,1963年版。
    4 吴丰培编:《赵尔丰川边奏牍》,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页。
    5 吴丰培编:《赵尔丰川边奏牍》,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235页。
    1 吴丰培编:《赵尔丰川边奏牍》,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470页。
    2 《清德宗实录》卷455,第13页。
    吴丰培编:《赵尔丰川边奏牍》,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47页。
    4 《护理川督赵尔丰咨边务大臣关外学务事宜》,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十七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5页。
    5 《筹设巡警学堂折》,宣统二年七月初八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12页。
    6 《批打箭炉厅开办自治研究所经费》,宣统元年九月二十五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38—439页。
    7 《奏设关外学务局折》,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初二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4页。
    8 《示谕僧俗百姓制定德格地方章程仰一体遵照》,宣统二年三月;《示谕贡县等县头人百姓订定章程一体遵行》,宣统二年九月;《示谕科麦等地头人百姓订定章程一体遵行》,宣统二年十二月,《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下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15页;第781页;第836页。
    1 《札打箭炉饬明正土司筹设夷民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四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页。
    2 《推广关外学务请添拨经费折》,宣统元年七月初二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84页。
    3 《示谕贡县等县头人百姓订定章程一体遵行》,宣统二年九月,《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81页。
    4 《锡良请赵尔丰查收转发〈巴塘善后章程〉汉文本》,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2页。
    5 《锡良请赵尔丰查收转发〈巴塘善后章程〉汉文本》,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1—102页。
    6 《锡良请赵尔丰查收转发〈巴塘善后章程〉汉文本》,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2页。
    1 《札发三坝 委员等姓氏各百字由有姓合族认姓》,宣统元年十二月初五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02页。
    2 《示谕僧俗百姓制定德格地方章程仰一体遵照》,宣统二年三月,《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71页。
    3 《示谕贡县等县头人百姓订定章程一体遵行》,宣统二年九月,《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81—782页。
    4 《赵尔丰电复代统领吴俣营勇娶妇者必拨地》,光绪三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0页。
    5 《札边军统领、各营官持饬各营勇弁娶藏女须无家室并觅保具结》,宣统六年十二月,《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26页。
    6 《札边军统领、各营官持饬各营勇弁娶藏女须无家室并觅保具结》,宣统六年十二月,《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26页。
    7 《示谕关外僧俗人等严禁水、火、天葬改用土葬》,宣统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73页。
    8 《示谕关外僧俗人等严禁水、火、天葬改用土葬》,宣统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73页。
    1 《示谕关外僧俗人等严禁水、火、天葬改用土葬》,宣统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73页。
    2 《示谕贡县等县头人百姓订定章程一体遵行》,宣统二年九月,《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81页。
    3 《示谕贡县等县头人百姓订定章程一体遵行》,宣统二年九月,《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81页。
    4 《傅嵩炑札登科委员闻有商人贩运洋烟仰严行查拿》,宣统三年五月十七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63页。
    5 《傅嵩炑札登科委员闻有商人贩运洋烟仰严行查拿》,宣统三年五月十七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63页。
    6 《度支部咨赵尔丰关外药局薪费应准由边务经费支用》,宣统元年正月二十五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95页。
    1 《札巴塘、里塘、乡城委员派去痘医放种牛痘》,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五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55页。
    2 《札发痘医印牌分赴各处种放牛痘》,宣统三年二月初三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51页。
    3 《锡良咨请赵尔丰查收转发〈巴塘善后章程〉汉文本》,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1—103页。
    4 徐珂编:《清稗类钞·土司改流》,中华书局,1984年版。
    5 《明史·李英传》卷156。
    1 张维鸿汀遗稿、张令瑄辑订《甘肃·青海土司志》,《甘肃民族研究》1983年,第2期、第3期。
    1 参见赵鹏翥:《连城鲁土司》,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 参见《四川省松潘县边地土司调查表》(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档,上边编号00019号;下边编号000080号),四川省阿坝州档案馆。
    1 故宫博物院编:《吏部处分则例》卷37,“捏报土司并无子嗣”条,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2 《吏部处分则例》卷37,“疏纵安插土司家口”条。
    1 《清高宗实录》卷437,页19,乾隆十八年四月乙卯条。
    1 吴丰培等:《联豫驻藏奏稿》,《西藏地方择要酌设委员折》,西藏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 《清高宗实录》卷1132,乾隆四十六年闰五月甲寅条。
    2 《清高宗实录》卷1305,乾隆五十三年五月丁丑条。
    3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
    4 陈渠珍:《赵尔丰轶事》,《康导月刊》,第3卷,第8、9期和刊。
    1 [明]曹学佺撰:《蜀中广记·边防记第三·川西三》卷33。
    2 龚荫:《中国土司制度·四川土司》,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1 对于其地域,《元丰九域志》载龙州:“东至本州界三百三十里,自界首至利州界一百八十三里。西至羁縻松州二百二十五里。南至本州界八十五里,自界首至绵州二百三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五里,自界首至文州二百里。东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五里,自界首至剑州一百八十四里。西南至本州界二百三十里。自界首至茂州一百六十里。东北至本州界一百七十六里,自界首至利州三百七十五里。西北至羁庶扶州界五百六里。”《大明一统志·龙安府》卷70载龙安府:“东至陝西汉中府沔县界四百里;西至木坪西畨界三百里;南至成都府安县界四百里;北至白马路长官司界三百一十里;自府治至南京八千八百里至京师一万二千二百四十里。”
    2 《华阳国志·汉中志》记“莽时,公孙述据蜀,跨有汉中,当秦、陇之径,每催其害。”
    3 《龙安府志》记:“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平武,宋属北阴平郡,齐因之。”
    4 《宋史·地理志》“龙州,徽宗政和五年改为政州,高宗绍兴元年复为龙州。”“龙州,宝佑六年徙治雍村。”雍村,今江油市武都镇。
    5 参见[明]李贤等撰:《大明一统志·龙安府》卷70。
    1 《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十二。
    2 《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二十五。
    3 宋代时,在龙州江油县设有乾坡寨,《地理志》不记浊水寨,但《续资治通鉴》有记浊水寨,这是个汉人与蕃人互市的地方。
    4 《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五十。
    5 《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五十六。
    6 判官,全称为“签书判官厅公事”始设于隋代。唐代沿用,凡临时派出处理特殊事务的官都设有“判官”,宋代因袭唐制,在各州府仍设判官,选派京官充任,简称“签判”。钱穆:“凡地方军民政务,均须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通判事得专达,与长吏钧礼。”见《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版。P526。
    1 《宋史·高稼传》卷449。
    2 对此,《元史》卷121《按竺迩传》有明确的记载:“(1236年)丙申,大军伐蜀,皇子出大散关,分兵令宗王穆直等出阴平郡,期会于成都。按竺迩领饱手兵为先锋,破宕昌,残阶州。攻文州,守将刘禄,数月不下,谍知城中无井,乃夺其汲道,率勇士梯城先登,杀守陴者数十人,遂拔其城,禄死之。因招徕吐蕃酋长勘拖孟迎等十族,皆赐以银符。略定龙州。遂与大散军合,进克成都。”
    3 《续资治通鉴》:“(端平三年十月)蒙古安笃尔招徕吐蕃诸部,赐以银符,略定龙州,遂与阔端合兵,进破成都。”
    4 《元史·地理志》:“龙州:元宪宗戊午,宋守将王知府以城降。”《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七十五》宝佑六年十一月丁卯,龙州降于蒙古。”
    5 《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七十五》记:“宝裕六年十二月癸卯,石泉军守将赵顺降。”
    6 关于石泉军,《宋史·地理志》载:“本绵州石泉县。政和七年,建为军,割蜀之永康、绵之龙安、神泉来隶。宣和三年,降为军使,县皆还旧隶。宣和七年,复为军额.县三:石泉,下。神泉,上。有石关砦。龙安,上。有三盘砦及茶场。宣和元年,改龙安曰安昌,后复故。宝佑后,为军治所。”
    7 参见郝经:《郝文忠公陵川集》卷32,转引自陈世松:《试论蒙古取蜀时间长达半个世纪的原因》,载四川省社科院编《学术文集》1978—1982年。
    8 李鸣复:《论一时权宜之计疏》,见傅增湘:《宋代蜀文辑存》卷82,:书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 《四川通志·选举志》载:“景定三年壬戍科方山示榜:薛严,邓州人,知龙州。”《龙安府志》卷8《人物志》:“薛严:祖籍山东历城,后徙临邓郡。宋景定三年登进士,官龙州。度宗咸淳元年,守城有功,赐世袭。”对于薛严的祖籍,据[明]曹学佺撰,《蜀中广记·边防记第三·川西三》卷33载:“家谱为战国薛居州之后也”。
    10 参见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1 薛严在任期间,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华,如《龙安府志》卷8《人物志》:“度宗咸淳元年,守城有功,赐世袭。”《龙安府志》卷5《武备志·土司》所记的那样:“开疆拓土、兴学化夷、建城有功”。薛氏土司的家谱《三凤堂薛氏宗谱》有详细的记载:“独薛氏家于龙门者,自讳严始。公以宋景定进士,为龙州守。咸淳中,番夷跳梁,多方守御之,翁然响化,度宗嘉,乃绩稗世其官,遂为龙门薛氏云。”更是明确记载了薛严在龙州镇压少数民族的突出贡献,得到统治当局的肯定。
    2 《三凤堂薛氏宗谱》载:“(薛严)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归顺,仍知龙州,遂家焉。”
    3 《三凤堂薛氏宗谱》“薛文胜,字德夫,(薛)惠成长子也。童时颖异,长多谋略。元顺帝国号至正十一年壬辰,袭父爵,有功,升元帅府元帅。”
    4 《三凤堂薛氏宗谱》:“至正二十一年,改授龙州宣慰司宣慰使,镇御番夷。”
    5 《龙安府志·土司志》:“传至王文质,升授守御千户所,元至正二十一因功升元帅府副使。”
    6 《明史·地理志》。
    7 《奉亲山记碑》:“王样,至正二十三年改龙州宣慰司副使。”
    8 《三凤堂薛氏宗谱》:“至正二十五年丙午,大夏天统四年,诏授(薛)文胜信武将军,管军元帅。”及《赐进士龙州知州薛公墓志》。
    9 《赐进士龙州知州薛公墓志》:“大元薛惠成知龙州事,其嗣长子薛文胜袭功业。及开熙年,授明威将军,龙州等处军民宣抚司同知。”
    10 《明太祖实录》卷86,洪武六年十二月丙午条。
    11 《明太祖实录》卷135,洪武十四年春正月乙未条。
    12 《明太祖实录》卷180,洪武二十年正月乙丑条。
    13 《明太祖实录》卷197,洪武二十二年九月辛未条。
    14 《明太祖实录》卷206,洪武二十四年春正月甲午条。
    15 《土官底簿·龙州知州》条。
    1 《明宣宗实录》卷114,宣德九年十一月戊寅条。
    2 《明英宗实录》卷26,正统二年春正月壬寅条。
    3 《土官底簿·龙州知州》条
    4 《明英宗实录》卷64,正统五年二月己丑条。
    5 参见《明史·四川土司传》。《明世宗实录》卷566,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壬辰条对于改流记载: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改四川龙州宣抚司为龙安府。巡抚谭纶言:“宣抚薛兆乾悖逆伏诛,薛氏不可复立,宜如马湖事例,创建府治,改设流官、知府、同知、推官照磨司狱官吏。其原设宣抚司副使佥事改衔通判。兆乾弟庭芝降为知事,俱世袭,令辖生熟番夷,不得与有司政事,土民散处宁、羌、利、保等处者,悉入版图。且割保宁、成都二府所属江油、石泉二县并青川所隶之,而总隶于川西安绵道。”
    6 《三凤堂薛氏宗谱》,康熙三十二年复制。
    7 (嘉庆)《四川通志》
    8 《三凤堂薛氏宗谱》记:“洪武四年(1371)四月初一日,颖川候傅友德帅师平蜀,由阴平入蜀。文胜首先率众归附,供给军储,指引道路。总兵官录其事仍令在职,镇守边方。”
    9 《三凤堂薛氏宗谱》,康熙三十二年复制。
    1 《三凤堂薛氏宗谱》,康熙三十二年复制。
    2 《明史·四川土司》记:“自文胜归附,其部长李仁广、王样皆输粮有功,亦得世袭。”
    3 《明太祖实录》卷86:“洪武六年十二月丙午置四川龙州,以土官薛文胜为知州。”另《明史·四川土司》卷310:“初,龙州薛文胜于洪武六年来降,命仍知龙州。”及《三凤堂薛氏宗谱》“洪武六年十二月,钦奉改文胜世袭龙州知州,浩命奉训大夫。”
    4 《明太祖实录》卷197,洪武二十二年九月辛未条。
    5 《明太祖实录》卷206,洪武二十四年春正月甲午条。
    6 《续通典·州郡》卷143,“龙安府”条。
    7 《明宣宗实录》卷114,宣德九年十一月戊寅条。
    8 《明英宗实录》卷26,正统二年春正月壬寅条。
    9 《明太祖实录》卷88,洪武七年夏四月戊戌条。
    1 [明]孙承泽撰:《春明梦余录》卷43。
    2 对此,[民国]张典等修,徐湘等纂:《松潘县志·城池》卷1载“松潘为川西大边防,明清设重镇殆有所见,倘若兵响不济,守御空虚,良可虑也。”《明宣宗实录》卷108,宣德九年二月壬子条载“松潘等卫军饷浩大,处于万山之中,舟车不通,皆担负而来,路费倍增。”《明英宗正统实录》卷74,正统五年十二月乙未条载,松潘“地临极边,番人杂处,叛服不常。”等不乏这方面的记载。
    3 《明太祖实录》卷171,洪武十八年二月庚申条。
    4 《明太祖实录》卷135,洪武十四年春正月己丑条。《三凤堂薛氏宗谱》记朱元璋对薛文胜的赏识:“洪武十三年冬,招谕雪栏关王尔者十四处寨头,带领赴京朝贡。至京白沟河撞奉贼寇,负命征战,获功奏捷。太祖回视文胜,喜称虎将。钦赐莽衣、玉带、文房二副,赐命为松潘等处安抚司。”
    5 《明史·四川土司》卷311和《明太祖实录》卷135,洪武十四年春正月乙未条。
    6 《明史·兵制卫所》记有青川千户所,《明史·地理志》记“青川守御千户所,洪武四年十月以旧青川县置,属四川都司。”《蜀中边防记》载:“青川千户所,白马番之后路。”
    7 《明太祖实录》卷180,洪武二十年正月乙丑条。
    8 对于藏区土司的具体制度,前面第三章已有论述,这里需指出一点,就是据《明宣宗实录》卷31宣德二年九月 丙午条载,“四川龙州,地连生番,近遭攻劫,盖缘州治势轻,请陛为宣慰使司”被明宣宗驳斥,认为“龙州开治,历年久矣,生著接境,自昔已然,近日之事,盖因失于防慎。若能觉察,岂致疏虞。且彼土人若有征调,聚则为兵,散则为民,岂不自便,今欲编集入伍,蛮性未必乐从。”且“祖宗建置已定,惟当谨守。彼盖乘势要求,若使得志,边方小人必将仿效,生事造端,不可不慎。”宣德五年四月辛己,四川龙州土官知州薛忠义等奏:“本州密迩番戎,旧无城池。近者番人作耗,率众征剿有功。乞改龙州为宣慰使司,置城堡,垛集土兵镇其地。”上命行在兵部同吏部议。尚书张本等言:“龙州自洪武初大军平蜀,开治建官,所管土民,有害则征调,无事则耕种,行之已久,夷民服从。今忠义以镇番为名,欲改设衙门,增其品秩。且既筑城置军,将亦难制。”上曰:“卿等言是.只循旧规,勿有改作。” (《明宣宗实录》卷65)明宣宗没有批准龙州升为宣慰司的奏折,说明了朝廷对于土司地区土职的升迁,或土司辖区行政建制是比较谨慎的。
    1 《明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103的记载与此同。
    1 参见《龙安府志·详异》。
    1 《明宣宗实录》卷13,宣德元年春正月癸亥条。
    2 《明太祖实录》卷88,洪武七年四月戊戌条。
    3 《三凤堂薛氏宗谱》,康熙三十二年复制。
    4 《明宣宗实录》卷45,宣德三年七月乙卯条。
    5 《明宪宗实录》卷30、卷35、卷41、卷52、卷61、卷66、卷142、卷154、卷179、卷234;《四川通志·武备志》、《明史·四川土司》、《石泉县志·武备志》、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引《蜀中边防记》都有记载。
    6 《明宪宗实录》卷142,成化十一年六月壬午条。
    7 《明宪宗实录》卷154,成化十二年六月甲戌条。
    8 《明宣宗实录》卷65,宣德五年四月辛己条
    1 《龙安府志·舆地志·城池》。
    2 《明宣宗实录》卷10,宣德十年十月乙已条。
    3 《明世宗实录》卷472,嘉靖三十八年五月丙戌条。
    4 具体修建情况《三凤堂薛氏宗谱》中《建祐圣宫记碑》和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年)的《报恩寺十景碑》有记载。
    5 《三凤堂薛氏宗谱》,康熙三十二年复制。
    6 [明]曹学佺撰:《蜀中广记·边防记第三·川西三》卷33;与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同。
    1 《明宗实录》卷558,嘉靖四十五年五月戊戌条。
    2 [明]曹学佺撰:《蜀中广记·边防记第一·川西一》卷31。
    1 参见《龙安府志·宫观》。
    2 《四川平武王玺家族墓》,载《四川文物》1989年第2期。
    3 魏源:《圣武记》。
    4 《康区北部社会情况调查》(成都军区司令部1957年6月)转引自杜文彬:《德格土司辖区的政教关系及其特点》,《中国藏学》 (汉文版)1989年,第3期。
    1 《清史稿·四川土司》。
    2 《清史稿·四川土司》。
    3 《雅州府志·土司》。
    4 《四川通志·武备·土司二》。
    5 《清史稿·四川土司》卷513。
    6 《清世宗实录》卷116,雍正十年三月癸酉条。
    7 张其勤等:《清代藏事辑要》第451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8 《赵尔丰川边奏牍》第2帙。
    1 《赵尔丰川边奏牍》第263页;附《德格简况》。
    2 《清高宗实录》卷176,乾隆七年十月乙未条。
    3 《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寺、大金寺、甘孜寺、八邦寺调查材料》。
    4 《清高宗实录》卷240,乾隆十年五月己卯条。
    5 《清高宗实录》卷259,乾隆十一年二月丁巳条。
    6 《大清十朝圣训·道光朝·绥藩服》卷90,道光二十七年十月壬申条。
    7 《清高宗实录》卷489,乾隆二十年五月壬寅条。
    8 《清高宗实录》卷499,乾隆二十年十月丁巳条。
    9 《清高宗实录》卷499,乾隆二十年十月丁巳条。
    10 《清高宗实录》卷493,乾隆二十年七月己亥条。
    1 《大清十朝圣训·道光朝·辑边疆》卷92,道光六年十二月乙卯条和《清宣宗实录》卷111,道光六年十二月乙卯条。
    2 见《清宣宗实录》卷49,道光六年正月丁未条和《大清十朝圣训·道光朝·辑边疆》卷92,道光六年正月丁未条。
    3 见《清宣宗实录》卷49,道光六年正月丁未条和《大清十朝圣训·道光朝·辑边疆》卷92,道光六年正月丁未条。
    4 参见《大清十朝圣训·辑边疆》卷92,道光六年十二月乙卯条和《清宣宗实录》卷111,道光六年十二月乙卯条。
    1 《赵季和奏议稿》,《德格土司纳还全境土地改土归流折》。
    2 《赵尔丰川边奏牍》,页221。
    3 《赵尔丰川边奏牍》,页221。
    4 《元史·百官七》卷91。
    1 《元史·成宗本纪二》卷19。
    2 《元史·地理四》卷61。
    3 《元史·泰定帝一》卷29。
    4 《元史·泰定帝二》卷30。
    5 《元史·泰定帝二》卷30。
    6 《明史·云南土司三》卷315。
    7 《明史·云南土司三》卷315;《明太祖实录》卷164。
    8 《清朝文献通考·舆地二十一》。
    9 《明史·云南土司三》卷315;《明太宗实录》卷233,永乐十九年正月甲申条有详细记载:置云南车里靖安宣慰使司。先是,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土官二员,刀弄为宣慰使,其叔刀双孟为宣慰同知,至是,双孟言:“刀弄屡以兵侵劫,惊扰蛮民不得宁居,乞别设治所分抚其众。”从之,割其地置车里靖安宣慰使司,升双孟为宣慰使,命礼部铸印给之。
    10 《明太宗实录》卷235,永乐十九年三月丙戌条。
    11 《明宣宗实录》卷43,宣德三年五月乙卯条载:置云南车里靖安宣慰使司盐井巡检司。时宣慰使言:“其所辖境土,数被逃军、逃民及境外夷人往来劫夺,民不安业,请于盐井置巡检司,且 请以通事王敬为巡检。”悉从之。
    12 《明宣宗实录》卷113,宣德九年冬十月丁巳条载:革云南车里靖安宣慰司,复车里军民宣慰司。洪武中,尝设车里军民宣慰司,命土官刀暹达为宣慰使。刀暹达死,子刀更孟袭职;刀更孟死,子刀霸羡幼,叔刀帕汉借其职;刀帕汉死,其弟妇前夫之于刀弄又借职,夷人不服,逐刀弄,而军民宣慰司遂革。永乐十七年,别设靖安宣慰司,命刀霸供为宜慰使。宣德六年,刀霸羡既长,请于朝,袭父职,复设车里军民宦慰司。至是,刀霸供言:“靖安即车里旧地,若析为二,下人必有争夺之患,乞仍并为一,岁供皆如旧例。”上从其请,遂革车里靖安宣慰司。仍设车里军民宣慰司,命刀霸供、刀霸羡皆为宣慰使。遣使赍信符、敕书、文绮往赐之,且俾上所授靖安宣慰司印信、金牌。
    1 《明史·云南土司三》卷315。
    2 《清世祖实录》卷139,顺治十七年八月丙申条。
    3 《清世祖实录》卷139,顺治十七年十二月甲午条。
    4 《清世祖实录》卷143,顺治十七年十二月癸卯条。
    5 《清朝文献通考·舆地二十一》。
    6 《清世宗实录》卷31,雍正三年夏四月条对此计划有详细记载。云贵总督高其倬疏称:“云南苗倮,平时踞元江、新平之间,官兵剿捕,则遁入威远、普洱、茶山等处,广袤二三千里,难以控制,请将威远土州改土归流,设抚夷清饷同知一员,经历一员,盐井大使二员,于猛班设巡检一员,分理民事,再添设普威一营,置参将一员,驻扎普洱,守备二员,一驻威远,一驻茶山……请于九龙江(澜沧江)口夷人出入之处,设立防汛,照山海关例,给以印票,并将所属村寨,编立里甲户,以凭稽察。”
    7 《清朝文献通考·舆地二十一》。
    8 参见《清高宗实录》卷4,雍正十三年十月条。
    9 《清朝文献通考·舆地二十一》。
    10 有关详情《大清十朝圣训·乾隆朝·饬边疆》卷285,乾隆二十八年五月丁亥条载:上谕军机大臣等:据彰宝奏《请将车里司室慰土缺裁汰,于其地改没专营,移验都司守备,拔兵巡防》一折。所见甚是。车里土司,设立之初,原因其率土投诚,颁给印信号纸,授以宣慰之职。递传四辈,前此莽匪滋扰,该土司刁绍文,懦弱无能,躲避获罪。虽经革逞,仍令其子承袭,已属格外施恩。今刁维屏,无故弃职潜逃,实系自行灭绝,断不应令其再袭。并据该督查,“十二猛各土司职,俱非颁给印信号纸,土司若于此内选择一人升袭,未必遽肯受其铃制”。自应将车里宣慰司即行裁汰,改设专营,移驻都司等官,带兵镇守,兼辖十二土弁,于边境夷情,更为得要。且于高爽瘴轻之地,建立衙署营房,自不虑其沾染瘴疠,而近边千把兵丁,与彼水土素习,较由他处拨往青自更相安,即所需移驻之都司守备,亦可择各员中之能耐瘴气者前往,酌定年分轮换,于事尤为有益。况前有宣慰土职时,内地兵役,常往勒索,近经彰宝查明,俱即正法,此后兵丁等更知畏惧。而有专营大员在彼驻守,其于弹压稽查,亦必倍加严密,无虑后有扰累土境之事。至该土司所属夷民,或可仿照川省屯兵之例,量给口粮,令其一体当差防守,伊等自必共知感奋出力。所有安营设官,及酌改屯兵各事宜,并著彰宝详悉妥办具奏。《清高宗实录》卷1034,乾隆四十二年六月己巳条载:军机大臣议复:“大学士阿桂奏……又称:‘刁氏管理车里夷众已二十四代,众不能忘。自刁维屏弃职潜选,曾委刁应达暂管宣慰司,转滋事故。查有同刁维屏投归之刀士宛,尚知章法畏罪,请赏给宣慰土司,管理车里地方,以靖各猛之心。’等语。亦应如所请。并将私庄八处给刁士宛交纳额赋。刀维屏仍旧监禁。”从之。
    1 《元史·仁宗一》卷24。
    2 《明太宗实录》卷54,永乐四年五月丙午条。
    3 《明宣宗实录》卷17,宣德元年五月乙卯条。
    4 《明穆宗实录》卷6,隆庆元年三月丙子条。
    5 《明穆宗实录》卷21,隆庆二年六月辛丑条。
    6 [明]王世贞撰:《弇山堂别集·诏令·杂考三》卷87。
    7 《元史·仁宗本纪一》卷24。
    1 《清高宗实录》卷933,乾隆三十八年四月丙午条。
    2 《清高宗实录》卷933,乾隆三十八年四月辛亥条。
    3 《清高宗实录》卷934,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壬戌条。
    4 李拂一译:《泐史·刀维屏》。
    5 《清高宗实录》卷935,乾隆三十八年五月丁亥条。
    1 赵翼:《檐曝杂记》卷40。清代史料笔记本,中华书局版。
    1 《明史·四川土司序》卷311。
    1 《甘宁青史略》卷19。
    1 祁韵士:《皇朝藩部要略·序》,光绪十年(1794年)浙江书局校刊本。
    2 《清高宗实录》卷1116,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冬十月壬子条。
    1 邵道生:《剧变社会期的中国腐败问题》(暂定稿),见光明网(http://www.gmw.cn)。
    2 叶适:《水心别集》卷14《吏胥》。
    3 参见白钢:《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歧治与官僚主义》,《求是》,1988年第6期。
    4 吴光耀:《西藏改流本末记》卷2,见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珍稀资料辑要》(上册),巴蜀书社,2006年版。
    5 《松潘县志》,第116页。
    1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6页。
    2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8页。
    3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清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07页。
    4 陈渠珍:《艽野尘梦》附《赵尔丰传》。
    《礼记》(上册)中华书局影印本
    《周礼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
    《史记》,中华书局标点本
    《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后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魏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北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旧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华阳国志》,刘琳校注,巴蜀书社本
    《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粱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三国志·蜀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贞观政要》,1936年上海书局排印本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标点本
    《宋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金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元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明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明实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影印本
    《清实录》,中华书局影印版
    《清史稿》,中华书局标点本
    [唐]长孙无忌等编撰:《唐律疏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
    [唐]杜佑:《通典·职官·都府》,万有文库本
    [唐]李林甫:《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
    [宋]张方平:《乐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民国上海印书馆影印本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影印本
    [宋]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点校:《元丰九域志》,华世出版社,1986年版
    [元]朱德润撰:《存复斋文集》,民国三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觉岸编:《释氏稽古略》,广陵古籍,1992年版
    [明]黄佐撰:《南雍志》,齐鲁书社,1997年版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
    [明]宋濂:《洪武圣政记》(及其他四种),中华书局,1991年版
    [明]张萱辑:《西园闻见录》,北平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1940年
    [明]谈迁:《国榷》,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明]徐石麒撰:《官爵志》,续修四库本
    [明]朱燮元撰:《督蜀疏草》,续修四库本
    [明]何乔远:《名山藏》,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明]郭正域:《皇明典礼志》,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明]徐学聚:《国朝典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明]王士性撰;吕景琳点校:《广志绎》,中华书局,1981年版
    [明]孙承泽撰:《春明梦余录》,文渊阁四库本
    [明]胡世宁撰:《胡端敏奏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俞汝楫编:《礼部志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刘文征:(天启)《滇志》,续修四库本
    [明]章潢撰:《图书编》,文渊阁四库本
    [明]王世贞撰:《弇山堂别集》,文渊阁四库本
    [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万有文库本
    [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四部丛刊本
    [明]罗曰聚:《咸宾录》,续修四库本
    [清]程穆衡撰:《金川纪略》,古籍书店,1980年版
    [清]英廉等编:《日下旧闻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储大文撰:《存研楼文集》,文渊阁四库本
    [清]蓝鼎元:《鹿洲全集》,《鹿洲初集》
    [清]夏燮编撰:《明通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年版
    [清]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清]曹学佺撰:《蜀中广记》,文渊阁四库本
    [清]毛奇龄:《蛮司合志》,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本
    [清]顾租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国学文库本
    [清]余庆远:《维西见闻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8辑
    [清]江蘩:《四译馆考》,清康熙刻本
    [清]那彦成:《平番奏议》,成丰三年刊本
    [清]张心泰:《粤游小志》,小方壶舆丛钞本
    [清]朱寿朋编、张静庐等校点:《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
    [清]王鸿绪:《明史稿》,续修四库本
    [清]龙文彬撰:《明会要》,中华书局,1956年版
    [清]贺长龄、魏源编辑:《皇朝经世文编》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清]魏源:《圣武记》,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清]祁韵士:《皇朝藩部要略》,光绪十年(1794年)浙江书局校刊本
    [清]李心衡:《金川琐记》,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清]刘崽:《南中杂说》,影豫章丛书本
    [清]田雯:《黔书》卷上,光绪贵州刻本
    [清]傅嵩炑:《西康建省记》,中国藏学出版社,1988年版
    [清]陈鼎:《滇黔记游》,说铃本
    [清]赵翼:《檐曝杂记》,清代史料笔记本
    [清]蒋良骥:《东华录》,续修四库本
    [清]徐珂编:《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版
    [清]梁份著:《秦边纪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清]嵇璜、刘墉等奉敕撰:《续通典》,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清]赵翼:《皇朝武功纪盛》,清嘉庆四年刊本
    [清]松筠:《新疆识略》,光绪二十年上海积山书局石印本
    [清]毕沅撰:《续资治通鉴》,岳麓书社,1992年版
    [清]邵远平编:《元史类编》,续修四库本
    [清]魏源:《元史新编》,邵阳魏氏刊本
    [清]汪森编:《粤西丛载》,进步书局,2006年版
    [清]查继佐撰:《罪惟录》,续修四库本
    雍正《大义觉迷录》,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编,1983年版
    文渊阁《四库全书》原文及其全文检索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版
    《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四库禁毁书丛刊》,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清]陈梦雷编纂;蒋廷锡校订:《古今图书集成》,巴蜀书社,1985年版
    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委会主编:《中国西北稀见方志》,兰州古籍书店影印出版发行,1990年版
    林超民等主编:《中国西南稀见方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徐丽华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汉文版),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民国藏史史料汇编》,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石光明主编:《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线装书局,2003年版
    邵国秀主编:《中国西北稀见方志续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9年版
    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珍稀资料辑要》(上册),巴蜀书社,2006年版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编:《元代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其勤、吴丰培编辑:《清代藏事辑要》,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陈家琏所编:《西藏学汉文献汇刻》,中国藏学出版社,1987~1996年版
    顾祖成等编辑:《明实录藏族史料》 (3册),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1985年版
    顾祖成等辑录:《清实录藏族史料》(9册),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清高宗御制诗文十全集》,武英殿聚珍版本
    《大清会典》,文渊阁四库本
    《皇舆西域图志》,文渊阁四库本
    《皇朝通典》,文渊阁四库本
    《大明会典》,文渊阁四库本
    《清文献通考》,文渊阁四库本
    《土官底簿》,文渊阁四库本
    《平定金川方略》,文渊阁四库本
    《平定两金川方略》,文渊阁四库本
    《明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文渊阁四库本
    《大清会典事例》,中华书局影印本
    《昭代典则》,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善本
    《续通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大清会典则例》,文渊阁四库本
    《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大清一统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大明一统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徐霞客游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刘大谟、王正元纂修:(嘉靖)《四川总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光绪)《西宁府续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本
    (民国)《贵德县志》(简本),中国西北文献丛书本
    《新纂云南通志》,中国西南稀见方志本
    《云南通志》,中国西南稀见方志本
    《甘肃新通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本
    《甘肃通志稿》,中国西北文献丛书本
    《打箭炉厅志》,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本
    《松潘县志》,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本
    《绥靖屯志》,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本
    《汶川县志》,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本
    《雅州府志》,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本
    《茂州志》,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本
    《理塘志略》,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本
    《巴塘志略》,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本
    《理番厅志》,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本
    《天全州志》,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本
    《越西厅全志》,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本
    《卫藏通志》,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本
    《西宁府新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本
    《循化志族》,中国西北文献丛书本
    《永昌府志》,西南稀见方志本
    《宁远府志》,西南稀见方志本
    《东川府志》,西南稀见方志本
    《洮州厅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本
    《甘肃人物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本
    《石泉县志》,西南稀见方志本
    《龙安府志》,西南稀见方志本
    《四川通志》,西南稀见方志本
    《贵州通志》,西南稀见方志本
    (乾隆)《丽江府志略》,西南稀见方志本
    张维:《陇右金石录》,中国西北文献丛书本
    周希武:《玉树土司调查记二卷》(附一卷),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
    张之浚修:《五凉考治六德全集》,乾隆十四年刻本
    慕寿棋:《甘宁青史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本
    巴卧·祖拉陈哇:《贤者喜宴》(汉译本),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汉藏史集》(汉译本),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蔡巴·贡噶多杰:《红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汉译本),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五世达赖喇嘛著、刘立千译:《西藏王臣记》,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嘉木样二世:《嘉木样一世传》,藏文木刻版
    [清]阿莽班智达著;玛钦·诺悟更志、道周译注:《拉卜楞寺志》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版
    《西藏志·卫藏通志》西藏学汉文献汇刻本
    布顿大师:《佛教史大宝藏论》,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刘立千:《印藏佛教史》,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藏族史料集》(三),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朱批谕旨》,光绪间石印本
    《大清十朝圣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
    故宫博物院编:《吏部处分则例》,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张德信、毛佩琦主编:《洪武御制全书》,黄山书社,1995年版
    李拂一译:《泐史》,1947年云南大学刊印的
    陈渠珍著;任乃强校:《艽野尘梦》,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
    佚名:《金川妖姬志》,满清野史二编第十九种
    军机处《金川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昭裢:《啸亭杂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本
    张德信、毛佩琦主编:《洪武御制全书》,黄山书社,1995年版
    杨锡绂:《四知堂文集》,清嘉庆十一年楊有涵等刻本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清宫史续编》,1932年懋勤殿钞本排印本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译:《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陇右稀见方志三种》,上海书店,1984年版
    青海省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青海地方旧志五种》,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海方志资料类编(上、下)》,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黄山书社,1993年版
    方国瑜:《雲南史料丛刊》(1—5),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7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朱绣著、吴均整理:《西藏六十年大事记》(《西藏调查记》),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版
    《宣统政纪》,中国书店,2000版
    刘赞廷编:《赵尔丰奏议公牍全集》,民族文化宫图书馆,1961年复制本
    鹿传霖:《筹瞻奏稿》,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本
    吴丰培辑:《清季筹瞻奏稿》,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1948年
    吴丰培:《清季筹藏奏稿》,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1948
    中央民族学院图书馆编:《联豫驻藏奏稿》,西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清末川滇边务档案资料》,中华书局,1989年版
    吴丰培编:《赵尔丰川边奏牍》,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吴丰培等:《联豫驻藏奏稿》,西藏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鲁世勋:《鲁氏世谱》,见王继光《安多藏区土司家族谱辑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功勋纪略》,清木刻本
    《世代忠贞之瓦寺土司传》,清木刻版
    《屯殖纪略》,民国版
    《三凤堂薛氏宗谱》,康熙三十二年本
    《宫中档乾隆朝奏折》,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本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教育史料》(油印稿),1984年10月
    《撒拉族档案史料》,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印,1981年
    阿坝州志编委编:《嘉绒藏族史料集》(内部)
    何耀华:《武定凤氏本未笺证》,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吴存礼、郭栗:《重修新兴州文庙记》,见(康熙)《新兴州志》
    《最新清国文武官职表》,续修四库本
    《四川省松潘县边地土司调查表》(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档),四川省阿坝州档案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东嘎·洛桑赤列著,陈庆英译《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民族出版社,1981年版
    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王希隆:《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龚荫:《中国土司制度》,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蒲文成:《甘青藏传佛教寺院》,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田继周等著:《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马大正主编:《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王辅仁、索文清编著:《藏族史要》,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年
    吴天墀:《西夏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嘉木祥协巴九美旺布著,杨士宏译:《卓尼政教史》,西北民院民族研究所编订
    佘贻泽:《中国土司制度》,正中书局,1944年版
    牙含章:《达赖喇嘛传》,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吴永章《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中国社科出版社,1998年版
    杨士宏:《卓尼杨土司传略》,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四川省甘孜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版
    陈庆英主编:《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
    黎宗华、李延恺:《安多藏族史略》,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藏族部落制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版
    任继愈总主编,杜继文主编:《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陈庆英:《藏族历史宗教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版
    《青海省藏族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藏族社会历史调查(六)》,西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晓根:《中国少数民族行政制度》,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芈一之:《青海民族史入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汝珩、马大正:《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编:《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甘肃、青海、宁夏分册)
    《羌族地区土司资料汇辑》(油印本),1963年11月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2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卓尼土司制度》,《甘肃省文史资料选辑》(第1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木里藏族自治县概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洲塔、乔高才让:《甘肃藏族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芈一之主编:《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文物》,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谭英华:《明代对藏关系考》(初稿),四川民族调查组复制(手抄稿)
    《嘉绒藏族社会情况调查》,《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迪庆藏族自治州概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版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金川案》,1963年
    《四川省甘孜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社科出版社1985年版
    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四川大学历史系编辑:《四川地方史研究专集》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黄玉生、车明怀、祝启源、顾祖成、沈开运、汪孝若编著:《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殷钟麒:《清代文书工作述要》,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1983年油印本
    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华书局,1984年版
    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萧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1986年版
    格勒:《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话》,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冉光荣等:《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陈志明:《西康沿革考》,拔提书店,1933年版
    李亦人《西康综览》,正中书局,1946年版
    扎扎:《拉卜楞寺的社会政教关系》,青海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周锡银、冉光荣:《藏传佛教寺院资料选编》,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印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寺、大金寺、甘孜寺、八邦寺调查材料》,1963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林耀华:《川康北界的嘉戎土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版
    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杨建新主编:《西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赵鹏翥:《连城鲁土司》,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四川阿坝州政协:《阿坝州藏传佛教寺庙概况》(内部资料),藏文版
    白湾·华尔登著:《嘉绒藏族历史》(内部资料),藏文版
    [英]荣赫鹏:《英国侵略西藏史》西藏社会科学院资料情报研究所译,1983年
    佘贻泽:《明代之土司制度》,《禹贡》,1936年2月,4卷11期
    佘贻泽:《清代之土司制度》,《禹贡》,1936年5月,5卷5期
    黄正清:《甘川青康边区土官分布概况》,《新西北》(半月刊),1941年,4卷6期
    谷苞:《卓尼番区的土司制度》《西北论坛》,1947年10月,1卷3期
    童秀清:《青海土司史略》,《西北通讯》,1948年,2卷1期
    郑独嵘辑:《西康各县司法实况》,《康导月刊》第1卷6期
    陈渠珍:《赵尔丰轶事》,《康导月刊》,第3卷,第8、9期和刊
    江应梁:《明代云南境内的土官和土司》,《人文科学杂志》(云南),1957年1期
    杜玉亭:元代云南的土官制度,《学术研究》(云南),1963年7期
    江应梁:《略论云南土司制度》,《学术研究》(云南),1963年5期
    杜玉亭:《试论云南土司制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学术研究》(云南),1964年1期
    张永国:《也淡土司制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学术研究》(云南),1964年3期
    尤中:《简论“土司制度”》《学术研究》(云南),1964年5期
    张维鸿汀遗稿,张令瑄辑订:《甘肃青海土司志》,《甘肃民族研究》1983年第2期
    张维鸿汀遗稿,张令瑄辑订:《甘肃青海土司志(续)》,《甘肃民族研究》1983年第3期
    张维鸿汀遗稿,张令瑄辑订:《甘肃青海著名土司略传》,《甘肃民族研究》1984年第3、4期
    无畏:《德格土司世传译记》,《康导月刊》,1945年5月6卷5、6期
    黄明光:《明代壮族土官朝贡评述》,《民族研究》,1987年1期
    古永继:《明代云南土官朝贡评述》,《思想战线》,1993年2期
    顾诚:《明帝国的疆管理体制》,《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
    卓尼县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卓尼土司制度》,《甘南文史资料》
    庞琳:《明代入藏道路站点考释》,《西藏研究》,1995年第4期
    张江华:《德格土司及其辖区的社会经济结构》,《民族学研究》,第7辑
    庄学本:《羌戎考察记》,《蒙藏旬刊》。1936年第110期
    庄学本:《丹巴调查报告》,《康导月刊》。1939年1卷7期
    马长寿:《嘉绒民族社会史》,《民族学研究辑刊》。1944年第4辑
    李绍明:《四土嘉绒藏区社会形态》,《李绍明民族学文选》,成都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格勒:《古代藏族同化、融合西山诸羌与嘉绒藏族的形成》,《西藏研究》,1988年2期
    芈一之:《青海土司概述》,《青海社会科学》,1980年1期
    史继忠:《略论土司制度的演变》,《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第4期
    杜永彬:《论德格土司的特点》,《西藏研究》1991年第3期
    杜文彬:《德格土司辖区的政教关系及其特点》,《中国藏学》(汉文版)1989年,第3期
    王希隆:《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论述》,《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
    刘先毅:《也谈康区的政教关系》,《西藏研究》1990年第3期
    王献军:《对“政教合一制”定义的再认识》,《西藏研究》2002年2期
    宋伯胤:《明朝中央政权致西藏地方诰敕》,《藏学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黄承宗:《木里文物记》,《西藏研究》1984年,第4期
    刘历荣:《西康木里宣慰司政教概况》,《西南边疆》1940年
    勒热·格尔玛:《格尔底寺与美桑土司》,《西南民院学报》(哲社),1991年4期
    冉光荣:《简论四川藏区土司与寺院的关系》,《四川藏学研究》(第四辑),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甘孜孔萨土司家族的田来、世系及其兴衰经过》,《甘孜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
    雀丹:《瓦寺土司历史沿革简介》,《中国藏学》,1994年第4期
    幸存文:《民和土族东伯府李土司世系考察》,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3期
    《阿坝土官麦桑世袭概况》,《阿坝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
    郎加、邓俊康:《霍尔章谷土司历史概况》,《甘孜州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
    来作中等整理:《德格土司家族的由来发展及社会制度》,见甘孜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
    陈世松:《试论蒙古取蜀时间长达半个世纪的原因》,载四川省社科院编《学术文集》1978—1982年
    黄柏权:《鄂西土家族地区改土归流的必然性和进步性》,《湖北少数民族》,1985年第2期
    都淦:《四川藏族地区土司制度概述》,《西藏研究》,1981年创刊号
    王继光:《试论甘青土司的形成及其历史背景》,《社会科学》(兰州),1985年4期
    李玉成:《青海土司制度兴衰史略》,《中央民院学报》,1987年4期
    王树民:《明代以来甘肃青海间的土司和僧纲及其与古史研究》,《河北师院学报》(哲),1987年2期
    杜玉亭:《明四川行都司土司制度未因元制说》,《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1987年6期
    张维光:《明代河湟地区“土流参治”浅述》,《青海师大学报》(哲),1988年3期
    高永久:《卓尼土司制度》,《西北史地》,1988年4期
    桑吉:《卓尼土司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甘肃民族研究》,1989年4期
    多杰:《卓尼卓逊杨土司赖以维系的社会基础》,《西北民院学报》(哲),1992年4期
    林荃:《云南土司制度的历史特点及分期》,《云南民院学报》(社),1993年1期
    李世愉:《明朝土司制度述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1期
    李向德:《明清时期土族地区的宗教僧纲制度》《青海民院学报》(社),1996年1期
    于玲:《土司制度新论》,《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1997年4期
    曾国庆:《刍议清代藏区土司制度》,《西藏研究》,1997年2期
    结古乃·桑杰:《试论卓尼土司政教合一制度》,《甘肃民族研究》,1998年4期
    张捷夫:《清代土司制度》《清史论丛》,第3辑
    王继光:《明代安多藏区部族志》,《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1期
    王继光:《明代安多藏区部族志》,《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2期
    王继光:《明代安多藏区部族志(续前)》,《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2期
    王继光:《明代安多藏区部族志(续)》,《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4期
    李涛:《试论清代乾隆年间的杂谷事件》,《西藏研究》1992年第1期
    任新建:《论清代的瞻对问题》,中国藏学网(http://www.tibetology.ac.cn)
    邵道生:《剧变社会期的中国腐败问题》(暂定稿),见光明网(http://www.gmw.cn)
    刀光强翻译、朱德普笔录:《西双版纳召片领(车里宣慰使)及其权力机构系统》,《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九),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刀永明、刀述仁、曹成章调查;刀永明、曹成章整理:《车里(西双版纳)宣慰使司署的政治组织系统》(摘要),《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九),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车里宣慰使(召片领)封头人的委状及其颁发的“诏书”》,见《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刀国栋、马仲舟、召珍等调查;万希禹、马品恒等整理:《西双版纳傣族宗教情况初步调查》,见《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三),1983年版
    《宣慰使为征派招待天朝官员费用的指令》见刀国栋等翻译;刀国栋等整理:《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的各项负担》,《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三)
    孟庆芬:《康区土司建制述评》,《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1年版
    李凤珍:《略述清代藏军》,《藏学研究论丛》第7辑
    晏春元:《绰斯甲土司制度概述》,《西藏研究》,1989年特刊
    祝启源:《明代藏区行政建制史考》,《藏学研究论丛》第5辑
    [英]阿拉斯塔·兰姆:《古德使团与十四世达赖喇嘛的转世坐床》,载《国外藏学译文集》(第10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瑞典]罗杰尔·格来特里斯:《明代四川边区的朝贡使团》,载《东方学报》,第57期,1996年
    [瑞典]罗杰尔·格来特里斯:《明代嘉绒地区苯教的朝贡使团》,载《国外藏学文集》(第15辑)
    [印度]达西次仁:《康区林仓土司历史试探》(陈庆英译),《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 第13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