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牌坊铭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牌坊作为古时里坊制度的产物,后来与旌表制度相结合,具有传统文化中的标识、纪念、装饰、旌表和空间分界等功能,蕴藏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全国来看,牌坊数量较大,但相关成果较少,大多集中于研究其建筑艺术等方面,很少涉及牌坊的铭文。巴蜀地区现存明清牌坊170余座,至今未进行过系统调查与研究。本文利用导师10余年来的调查研究资料,首次从语言、民俗、历史等角度对之进行了研究。
     在参照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巴蜀牌坊按功能分为了褒扬人物牌坊与标识装饰牌坊两大类。此外,第一章还介绍了巴蜀牌坊铭文的特点、位置、类型等内容。第二、三、四、五章,分别探讨了巴蜀牌坊铭文所反映的巴蜀历史、方言民俗以及其所见旌表节孝、艺术等内容。其中第二、三章侧重于探讨巴蜀牌坊铭文反映的个性,第四、五章侧重于探索牌坊铭文的共性。第六章主要选取11余万字巴蜀牌坊铭文中的有关“皇恩、贞节、高寿、宗教”等常见词语,进行初步考释。最后一章,对巴蜀牌坊的现状与保护作了粗略探讨。
Paifang in as heritage of the ancient community system, and later combined with Recognition system, it ha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ymbol, Memory, decoration, Recognition, and space division functions, There are deep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Nationally, the number of Pangfang is large, but less relevant research production, most of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its artistic value of the building, very few of the researches were related to the inscriptions of Paifang.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re are more than 170 Bashu Paifangs in existence. It has not been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supervisor’s more than 10 years of survey data, for the first time, we study from the language, customs and history of perspective.
     In the light of our predecessor’s research product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s of the Bashu Paifang, compliment figures decorated Paifang and the logo for decorating Paifang, and in addition, the first chapter also describes the location, type inscription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ifang Bashu and so on. In the Second, third, fourth and fifth chapter, we Discussed separately that reflected in inscriptions on the Bashu Paifang history, dialect and the folk festival Recognition what filial piety, art, etc.. In the second, third chapters, Discussion is focused on the inscriptions on the Bashu Paifang reflec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ourth, fifth chapters, we focused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Paifang inscription. Chapter VI we mainly select more than 11 million words relating to Bashu inscription in the Paifang of the "grace of emperor, chastity, longevity, religion etc.," and we make the preliminary commentating. The final chapter, on the status quo of Bashu Paifang and protection were also discussed.
引文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377页。?④[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3109页~第3110页。?
    ①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604页。
    ②袁枚:《随园随笔》:“后人以汉灵星祈年与孔庙无涉,又见门形为窗棂,遂改为棂。”
    ③棂星:灵星,又称“天田星、龙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
    ④[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603页。
    ⑤[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3204页。
    ⑥巴蜀地区一般称孔庙为“文庙”。后世尊孔盛行,故棂星门专指文庙前牌坊,而不再指其他冲天式牌坊。
    ①如四川名山县永兴寺牌坊。
    ②如四川芦山县城南街姜侯祠牌坊。
    ③庭院坊:也称“观赏坊”(郑论:《隆昌石牌坊解说词》,重庆出版社,2006年9月,第13页)。
    ①为行文简洁,本文有的地方用此编号,而不直接书写牌坊名称。
    ②因坊“龙凤牌”上刻有“列宁”二大字,此坊俗称“列宁牌坊”。
    ③当地俗称“花牌坊”(四川省地方志盐亭县志编撰委员会:《盐亭县志》,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5月,第602页)。
    ②此坊又称“陈氏家谱坊、九世同居坊”等(四川省雅安市志编纂委员会:《雅安市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731页)。
    ①罗刚:《徽州古牌坊》,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215页~第217页。
    ②孙晓芬:《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前言》,第2页。
    ③孙晓芬:《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第10页~第11页。
    ④[清]欧阳直:《蜀乱》,转引自蓝勇:《清初四川虎患》,《文史杂志》,1993年2期。
    ⑤巴蜀俗语云:“清早起来三道快,猴子、老虎与妖怪。”快:禁忌语。
    ①[清]刘石溪:《蜀龟鉴》卷五。
    ②谭红:《巴蜀移民史》,巴蜀书社,2006年1月,第468页。该书同时据《清世祖实录》卷61,顺治十八年(1661)第一次户籍清理,四川人口仅8万。如按此计算,四川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比重会更低。
    ③此歌承蒙新都廖广东客家酒楼廖育仁先生提供,谨此致谢。
    ④据我们的田野调查资料。
    ⑤林孔翼:《成都竹枝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4页。
    ⑥傅崇矩:《成都通览》(上册),巴蜀书社,1987年,第109页。
    ①常明等:《四川通志》卷六十四,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2247页。
    ②此条材料为黄尚军先生实地调查所得。
    ①常明等:《四川通志》卷六十四,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2247页。
    ②此条材料为黄尚军先生实地调查所得。
    ①[清]佚名:《江北厅乡土志》,光绪末年修,1950年抄本。
    ②清佚名:《黔江县乡土志》,光绪末年修,1950年传抄本。另,该书载:“土著有龚姓、秦姓、向姓三家。”
    ③张仲孝等修,马文灿等纂,余震等续纂:《巴中县志》,民国7年修,13年续修,16年石印本。
    ④严希慎修,陈天锡纂:《江安县志》,民国12年铅印本。
    ⑤王文照修,曾庆奎、吴江纂:《重修什邡县志》,民国18年铅印本。
    ⑥王铭新、解汝襄等修,钟毓灵、龚维锜等纂:《大邑县志》,民国19年铅印本。
    ①[清]张香海修,杨曦等纂:《重修梓潼县志》,咸丰八年刻本,第380页~第381页。
    ①隗瀛涛:《四川近代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第40页。
    ②肃庆于咸丰五年(1855)至九年(1859)在隆昌知县任上。
    ③郑论:《隆昌石牌坊解说词》,第33页~第35页。
    ④[清]魏元燮、花映均修,耿光祜纂:《隆昌县志》,同治十三年刻本。
    ①隗瀛涛:《四川近代史稿》,第39页~第46页。
    ①土司之“土”:指土人,即当地人;司:管理。
    ②赵宏:《寻访末代土司》,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3页。
    ③赵宏:《寻访末代土司》,第5页。
    ④[清]陈松龄:《天全州志》,清咸丰八年刻本,1986年5月重印,第129页~第130页。
    ⑤吴永章:《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5月,第159页~第160页。
    ①[清]张廷玉等:《明史》,第7987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
    ②据[清]陈松龄:《天全州志》,“本招讨司副招讨”应为杨氏家族成员。
    ③[清]张廷玉等:《明史》,第8032页。
    ④蒲孝荣:《四川历代政区治地今释》(打印稿),第293页、第312页、第330页,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印,1978年5月。又,[清]张廷玉等:《明史》第8032页。
    ⑤赵尔巽等:《清史稿》,第14241页,中华书局,1977年12月。
    ①今成都新都等地,俗传“湖广填四川”之后代,手腕处仍留下祖先被捆绑时的绳印。今巴蜀老人习惯背手走路,据传也源于此。
    ②参见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54页~第257页。
    ①郑重修,余晋芳纂:《湖北麻城县志·方言》:“地方常言,有其声而不得其文者多矣。明李实留意方言,撰有《蜀语》,又江浙各志亦间载方言,今合上下江言语,择其与麻城相同者录之。”汉口中亚印书馆,民国24年刻本。
    ②《武汉方言词汇》,连载于《方言》1981年第1、2、3期。
    ③此处“廷”字即支派字,巴蜀官话也称“字派字、字辈、班辈、排行”。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1212页。
    ①[宋]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
    ②此栏系坊主结婚年龄,二人合建一坊者,另注明。
    ③刘良军:《四川方志汉族婚俗词语文化义研究》,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④[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733页。
    ⑤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570页。
    ①[汉]班固:《汉书》,第91页。
    ②[清]张廷玉等:《明史》,第1403页。
    ①辛德勇:《惜字律二种》,王兴平,黄枝生,耿薰《中华文昌文化——国际学术研究论文集》,巴蜀书社,2004年3月,第306页~第314页。
    ①金其桢:《中国牌坊》(第46页~第51页),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其他地方牌坊上祈福的雕刻。
    ②当然,也显气势。
    ③石友山、方崇实:《“圣谕”简史》:《龙门阵》,1989年第1期。另,本文所引论文首次出现标明作者、题名、期刊名、期数或书名及相关信息;以后再引该文只标作者名及论文篇名。
    ④六谕: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⑤邓章应:《〈跻春台〉方言词语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5月,第290页。
    ①赵尔巽等:《清史稿·志九十一》。
    ②邓章应:《从官方教化到民间娱乐》:《〈跻春台〉方言词语研究》,第293页。
    ③周振鹤:《〈圣谕〉〈圣谕广训〉及其相关的文化现象》:《中华文史论丛》第6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66页。
    ④旧瓶:圣谕集会。新酒:新的故事情节。
    ⑤石友山、方崇实:《“圣谕”简史》。
    ⑥当然,此时所讲唱的内容,严格说来,已不能称之为“圣谕”了。如1950年,成都“圣谕”艺人石友山在当时的川西文联的鼓励下,利用“圣谕”形式讲起了“白毛女”,并在电台录了音。
    ⑦徐心余:《蜀游闻见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第13页。
    ②向乃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知识出版社,1983年,第179页。
    ③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第17页。
    ①金其桢:《中国牌坊》,第39页~第41页。
    
    ②参见张剑:《戏剧与牌坊》,《安徽新戏》,2000年第5期。
    ①《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青白江卷》(内部资料集),第90页~第93页。
    ②四川省珙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珙县民间文学集》(内部资料集),1989年,第80页~第86页。
    ①恶浊事情:见不得人的事。
    ②四川省自贡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四川自贡卷·故事卷》(内部资料集),1989年,第190页~第191页。
    ①三法司:大理寺、刑部、都察院。
    ②蒲殿钦、袁钧等修,崔映棠等纂,《绵阳县志·建置下·坊表·节孝碑坿》,民国21年刻本。③绵州:今绵阳市。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605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2382页。
    ①[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版,第452页。
    
    ①[汉]班固:《汉书》,第3428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第1309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574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第259页~第260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289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259页~第1260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第236页~第237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257页。
    ③吕发成:《中国公文史》,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0页。
    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第1533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65页。
    ③吕发成:《中国公文史》,第9页。
    
    ①“凤诰、鸾诰、纶诰”等词语我们在后面再举例。
    ②吕发成:《中国公文史》,第11页。
    ①任继昉:《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年11月,第328页。又该书注:“《古今逸本》、《逸雅》本等作‘敕’。”
    ②吕发成:《中国公文史》,第10页~第11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753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69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47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第2140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741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566页。
    ④[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648页。
    ⑤[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583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425页。
    ①[汉]班固:《汉书》,第2187页~第2188页。
    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第32页~第33页。
    ②朱笔批示:亦省作“朱批”、“朱谕”。《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有《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360卷。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841页。
    
    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第668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420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第1980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767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567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123页。
    ②赵尔巽等:《清史稿》,第3196页。
    ①沈起炜、徐光烈:《中国历代职官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8月,第241页~第242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597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042页。
    ②[宋]欧阳修撰,[宋]徐无党注:《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12月,第257页。
    ③[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2176页。
     ①[汉]班固:《汉书》,第122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76页。
    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第400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430页。
    ②此处“松”与“筠”对举,“筠”:竹。
    ③[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第2127页。
    ①[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第2466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59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第2430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862页。
    ②[汉]班固:《汉书》,第3881页。
    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第581页。
    
    ①[晋]陈寿撰,陈乃乾校点:《三国志》,中华书局,1964年10月,第50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50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第3084页。
    ②[梁]沈约:《宋书》,第2267页。
    
    
    ①[梁]沈约:《宋书》,第2267页。
    ②[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1月,第944页。
    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第905页。
    ②[晋]陈寿撰,陈乃乾校点:《三国志》,第643页。另,絜:同“洁”(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第699页)。
    ①[清]张廷玉等:《明史》,第7734页。
    ①[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1190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312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第3260页。
    ①喻守真:《唐诗三百诗详析》,中华书局,1957年11月,第45页~第46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990年5月,第413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第1783页~第1784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370页。
    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0页。
    ①隆昌节孝总坊1铭文。
    ②渠县保和乡恩庆村毛燕氏节孝坊铭文。
    ③梓潼长卿镇南桥村贞孝节烈总坊铭文。
    ④开江县任市张刘氏、张姜氏节孝陶牌坊铭文。
    ⑤[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310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93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031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832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232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549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232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725页。
    ④[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369页。
    ⑤[宋]朱熹:《诗集传》,第241页~第242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第1313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第1308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65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617页。
    ①[梁]沈约:《宋书》,第2172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346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599页。
    ①[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第2536页。
     ①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点校:《长阿含经》,宗教文化出版社,1993年3月,第2页。
    ①任继愈:《佛教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624页。
    
    ①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1298页。
    ②[晋]陈寿撰,陈乃乾校点:《三国志》,第1109页~第1110页。
    ③[北齐]魏收:《魏书》,第1819页。
    
    ①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750页。
    ②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701页。
    ①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428页、第1233页。
    
    
    ①[唐]李延寿:《南史》,第1905页。
    ②[唐]李延寿:《南史》,第1904页~第1905页。
    
    ①韶州:今广东韶关。
    ②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1092页。
    ③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1093页。
    ①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841页。
    
    ①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504页。
    ②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80页。
    
    ①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97页。
    ②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1085页。
    ①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395页。
    
    ①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618页。
    ②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924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795页。
    ④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1332页。
    ①或龙头鱼身。
    ②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228页~第229页。
    ①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1113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第2499页。
     ①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1332页~第1333页。
    ①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956页。
    
    ①任继愈:《佛教大辞典》,第825页。
    ②项楚:《寒山诗注·附拾得诗注》,中华书局,2000年3月,第683页。
    ①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道教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4年6月,第616页。
    ②[汉]班固:《汉书》,第3577页~第3578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第1913页。?
    ①谢振斌、李良:《郭陈氏节孝牌坊的加固修复》,《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7年第1期。?
    [1]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
    [2]陈松龄.《天全州志》.清咸丰八年刻本,天全县志办公室重印,1986年5月。
    [3]陈寿撰,陈乃乾校点.《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10月。
    [4]陈泽泓、陈若子.《中国门楼牌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
    [5]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10月。
    [6]重庆市沙坪坝区志编撰委员会.《重庆沙坪坝区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
    [7]重庆市武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武胜县志》.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11月。
    [8]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
    [9]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
    [10]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
    [11]韩昌凯.《北京的牌楼》.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3月。
    [12]金其桢.《中国牌坊》.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年3月。
    [13]李东阳等.《大明会典》.扬州广陵书社,2007年1月。
    [14]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月。
    [15]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
    [16]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
    [17]吕发成.《中国公文史》.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12月。
    [18]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年9月。
    [19]罗刚.《徽州古牌坊》.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20]马欣、曹立君.《北京的牌楼牌坊》.北京:北京美术出版社,2005年4月。
    [21]绵阳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绵阳(县级)市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年2月。
    [22]欧阳修撰,宋徐无党注.《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2月。
    [23]蒲孝荣.《四川历代政区治地今释》.成都: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印,1978年5月。
    [24]秦公.《碑别字新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7月。
    [25]《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4月。
    [26]任继昉.《释名汇校》.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11月。
    [27]任继愈.《佛教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28]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书局,1980年9月。
    [29]沈起炜、徐光烈.《中国历代职官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8月。
    [30]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
    [31]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
    [32]四川省地方志盐亭县志编撰委员会.《盐亭县志》.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5月。
    [33]四川省古蔺县志编纂委员会.《古蔺县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6月。
    [34]四川省合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合川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
    [35]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四川文物志》.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11月。
    [36]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四川民间戏曲雕刻选》.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7月。
    [37]四川省雅安市志编纂委员会.《雅安市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
    [38]四川仪陇县志编纂委员会.《仪陇县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7月。
    [39]宋子龙、晋元靠.《徽州牌坊艺术》.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3年1月。
    [40]孙晓芬.《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
    [41]谭红.《巴蜀移民史》.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1月。
    [42]万幼楠.《牌坊?桥》.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5月。
    [43]王效海、王滢.《中国牌坊门楼》.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
    [44]隗瀛涛.《四川近代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
    [4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6月。
    [46]吴永章.《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5月。
    [47]项楚.《寒山诗注?附拾得诗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3月。
    [48]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
    [49]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月。
    [50]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
    [51]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2月。
    [52]薛冰、张锡昌.《江南牌坊》.上海:上海书店2004年1月。
    [5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5月。
    [54]杨衒之著,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月。
    [55]喻守真.《唐诗三百诗详析》.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11月。
    [56]张强.《隆昌石牌坊》.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5月。
    [57]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月。
    [58]张香海修,杨曦等纂.《重修梓潼县志》,咸丰八年刻本。
    [59]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4月。
    [60]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1月。
    [61]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2月。
    [62]赵宏.《寻访末代土司》.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2月。
    [63]郑论.《隆昌石牌坊解说词》.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9月。
    [64]中共广汉县委办公室、广档案馆.《历代汉州志》(内部资料集),1988年2月。
    [65]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道教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6月。
    [66]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点校.《长阿含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3年3月。
    [6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
    [68]周继尧.《宜宾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1月。
    [69]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
    [1]巴石、谢平、杨剑平.《古驿道上的牌坊群》.《文明》,2006年第3期。
    [2]卞利.《徽州的牌坊》.《寻根》,2003年第1期。
    [3]常文学.《论棠樾牌坊群的艺术魅力》.《美与时代》,2003年第8期。
    [4]陈建.《奇景牌坊群》.《西部人》,2003年第7期。
    [5]陈正军.《贵阳牌坊话沧桑》.《贵阳文史》,2003年第5期。
    [6]陈望.《“牌坊”之乡谈牌坊》.《饰》,1999年第1期。
    [7]陈德述.《富顺文庙裸体男童塑像之谜探讨之观点综述》.《中华文化研究通讯》,2004年第2期。
    [8]陈自强、龙立军、王燕飞.《唐代职官制度之使职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9]胡永明.《棠樾牌坊江南绝唱》.《城建档案》,2006年第9期。
    [10]黄尚军、刘波涛.《沧桑的尊荣——巴蜀地区牌坊掠影》.《民间文化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9月。
    [11]金其桢.《论牌坊的源流及社会功能》.《中化文化论坛》,2003年第1期。
    [12]金其桢.《牌坊文化探略》.《东南文化》,1999年第3期。
    [13]金其桢.《中国牌坊:独特的人文初探》.《寻根》,1998年第1期。
    [14]李德喜.《湖北的牌坊》,《华中建筑》.2007年第1期。
    [15]李芳.《“公生明”牌坊》.《大众科学》,2007年第3期。
    [16]李丰春.《社会评论视野中的旌表制度》.《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7]林昌建.《“亚洲第一牌坊”的对联》.《对联(民间故事)》,2006年第11期。
    [18]刘廷、傅世龙.《“灵寿绿”石牌坊》.《石材》,2003年第5期。
    [19]鲁兴勇.《和顺的牌坊》.《保山师专学报》,2007年第3期。
    [20]那晓凌.《明清时期的“义夫”旌表》.《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7年第2期。
    [21]宁刚.《“克林德牌坊”铭文考》.《文献》,1999年第1期。
    [22]乔云飞、罗微.《牌坊建筑文化初探》.《四川文物》,2003年第3期。
    [23]秦永洲、韩帅.《中国旌表制度溯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4]王美华.《官方旌表与唐宋现代孝悌行为的变异》.《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
    [25]王立斌.《古代书院牌坊浏览》.《寻根》,2004年第5期。
    [26]王韡.《权力空间的象征——徽州和宗族、宗祠与牌坊》.《城市建筑》,2006年第4期。
    [27]谢振斌、李良.《郭陈氏节孝牌坊的加固修复》.《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7年第1期。
    [28]辛德勇.《惜字律二种》.王兴平、黄枝生、耿薰.《中华文昌文化——国际学术研究论文集》,巴蜀书社,2004年3月。
    [29]禹经安.《溆浦古牌坊考》.《怀化师专学报》,第15卷第3期。
    [30]赵玉生、王法新.《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牌坊》.《山西建筑》,2001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