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绿洲城镇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城镇空间结构是区域内外自然、社会和经济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产物。新疆作为我国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由于独特的干旱区自然地理背景,绿洲经济、多民族的聚居与融合及西域的历史发展过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新疆绿洲城镇空间结构表现为一种多元复合特征。论文以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和城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城市化-城市形态-城市空间结构这一线索,分析不同历史阶段新疆绿洲城镇形态和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探讨绿洲与绿洲城镇空间发展的相互关系,揭示不同绿洲形态尺度上城镇空间结构变化的规律,总结现代绿洲城镇地域结构理想模式,有助于科学预测绿洲城镇发展变化趋势,达到规划、优化和调控的目标,为西部干旱地区城镇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建设提供思路,对于整个西部城镇发展的道路选择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论文遵循由观念到方法,由深层结构到显相形态,由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思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归纳总结,逐步提高是论文的研究方法论。
     第一部分 作为论文的前言,首先对论文中出现的绿洲城镇的概念进行解释,并对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指出城市地理学空间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向。在对论文所要研究的绿洲城镇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论文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框架。
     第二部分 论文以新疆的绿洲城镇为例,分不同历史阶段对绿洲城镇的起源与发展、影响因素与空间结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各时段的城镇空间形态和布局结构特点和绿洲城镇空间格局的演变模式。
     第三部分 从区域城镇不同层次出发,分析点状、块状、带状组团不同绿洲形态下城镇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提出城市生长的问题和不利因素;从构建绿洲生态城镇(带)的角度出发,提出最佳城市生长形态和绿洲城镇空间合理组织模式,为绿洲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四部分 从绿洲和绿洲城镇的独特性出发,阐明绿洲与绿洲城镇间的相互关系,总结绿洲与绿洲城镇间空间形态与结构的演替规律。从水资源、城镇职能等因素探讨绿洲城镇空间格局演变和生长形态的影响因素。
     第五部分 从绿洲城镇未来宏观背景出发,预见性地提出城镇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未来绿洲城镇空间结构所带来的影响;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绿洲城镇生态建设的“大田园”理念和对未来绿洲城镇空间结构体系进行前瞻。
     第六部分 主要结论,通过以上各章的分析,总结归纳出绿洲城镇空间发展的普适性规律,以及论文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cities results from many kinds of factors a long-term effect combined by the nature, th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inside and outside regions. Xinjiang, as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economic zone in China, has uniqu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such as the arid geography condition of arid regions, the oasis economy of oases, multi-nationalities living together and assimilating gradually, and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egion results i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oasis cities. The paper, taking the city geography, the urban planning study, the urban economics, the urban sociology and the urban ecological theory as a foundation, based on the urbanized - city shape - city spatial structure, analyses oasis cities shape and the evolutive process of spatial structure o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discusses the correlation of oases and the space development of oasis cities, elucidates the spatial structure change rule of cities in the different oasis shape criterion, summarizes the ideal pattern of modern oasis region structure of the cities, which is helpful to forecast the oasis city structure change tendency, achieved the regulative, optimized and plan goal, and provides the guid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ies in west arid area, which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entire west city development path chosen and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actualized.
    The paper follows logistic thread from the idea arrives the method, from the deep-seated to the in-depth structure, and from the macroscopy to the microscopy. The methodology of paper is to summarize and conclude in order to gradually advance, producing from the practice and testing by the practice.
    First part, as the paper foreword, explains the oasis city concept which appears to the paper firstly, summarizes and concluded the history and statu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ity spatial structure research,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patial structure research of city geography, and indicates the developmental direction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in city geography. This part proposes this paper thinking way, content and frame, based on classing the oasis city concept studied on the paper.
    Second part, taking Xinjiang's oasis cities as examples, analyzes the oasis cities of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influence factors and spatial structure, the shape characteristic in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and summarizes the features of the spatial shap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cities in various periods and the evolution pattern of spatial structure for oasis cities.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evolutive tendency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cities under the analysis shape, massive, belt-shaped organization in the different oasis levels, puts forward the growth question and disadvantage factors. Moreover, on the point of view from the oasis ecology cities, the part brings forward the optimal city growth pattern and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pattern of the oasis city space, and provides the theory
引文
[1]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资源环境研究所,干旱区地理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2] 陈正祥,塔里木盆地,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1944。
    [3] 周立三论文选集,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
    [4] 高华君,我国绿洲的分布与类型,干旱区地理,1987,10(4),20-25。
    [5] 汤奇成、曲耀光,中国干旱区水文及水资源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6] 韩德林,绿洲系统与绿洲地理建设,干旱区地理,1992,增刊,34-37。
    [7] 毛德华,新疆的绿洲与生态环境,新疆环境保护,1994,16(4)。
    [8] 张小雷,塔里木盆地绿洲型城镇的历史演变类型及发展模式研究,中科院新疆地理所硕士论文,1992.
    [9] 韩德林,新疆人工绿洲,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10] 杨发相,新疆绿洲型城镇的分布类型与兴衰,干旱区地理,1990,13(2)。
    [11] 钱云、郝毓灵,新疆绿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12] 傅小锋,绿洲经济持续发展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7。
    [13] 徐春秀,论干旱区城镇发展的约束条件与发展思路,新疆社会经济,1996,(2)。
    [14] 段汉明,新疆城镇分布结构的特征,城市规划,2000,24,(6)。
    [15] 刘琳,新世纪中国新疆旅游总览,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16] 谢香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地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
    [17] Clarke, M., Wilson, A.G., The Dynamics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Process and Problems,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3,1983.
    [18] Larry S. Bourn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City: Reading on Urban Form, Growth and Polic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19] Paul knox, Urban Soci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 New York: Iongman, 2000.
    [20] Hall, P., The World Cities. blew York, NY: St. Martin's Press.
    [21] Larry S. Bourne, J. W. Simmons, Ststems of Cit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22] Howard L. Gauthier and Edward J. Taaffe, Three 20th Century "Revolutions" in American Geography, Urban Geography, 23, 6, 2002.
    [23] Hugo Priemus, Sustainable Citie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Cities in Perspective Ⅰ—Economy, P; anning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Netherlands: University Utrecht.
    [24] Yang zhang, Komei Saaski, Effects of Subcenter Formation on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7, 1997.
    [25] David Sibley, The Binary City, Urban Studies, 38, 2, 2001.
    [26] Christiane Weber. Interaction Model Application for Urban Planning,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63, 2003.
    [27] Allen, P.M., sangiier, M., Urban Evolusion, Self-organiz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3, 1981, 167-183.
    [28] Susumu Osada, The Japanese urban system 1970-1990, Progress in Planning, 59, 2003.
    [29] Brian H. Roberts, Alan T. Murray. National and Regional Corporate Spatial Structur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36, 2002.
    [30] Manfred M. Fischer, Arthur Getis, New advances in spatial interaction theory, Regional Sciences, 78, 1999.
    [31] Johannes Brocker, Operational spatial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ing, Regional Sciences, 32, 1998, 367-387.
    [32] Linda Harris Dobkins, Yannis M. Ioannides, Spatial interactions among U.S. cities: 1900-1990,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31, 2001, 701-731
    [33] Robert B. Potter, Spatial Perceptions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5.
    [34] <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槭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
    [35]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0。
    [36] <英>艾比尼泽·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7] <美>曼纽尔·卡斯泰尔著,崔保国译,信息化城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9。
    [38] <英>保罗·贝尔琴著,刘书瀚译,全球视角中的缄市经济,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
    [39] 宛素春等,城市空间形态解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0] 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1] 黄光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2] 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3] 朱喜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4] 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及其演变,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
    [45] 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0。
    [46] 颐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1。
    [47] 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8]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
    [49] 顾朝林等.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
    [50] 顾朝林,城市社会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8。
    [51] 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
    [52] 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
    [53] 江曼琦,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
    [54] 柴彦威,城市空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5] 柴彦威,中日城市结构比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
    [56] 柴彦威,中国城市的时空间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
    [57] 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8] 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9]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60] 张小林,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以苏南为例),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
    [61] 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广,中国城市群,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9。
    [62] 周一星、孟延春,北京的郊区化及其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
    [63] 阎小培,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0。
    [64] 陆玉麒,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
    [65] 王兴中,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6] 赵荣,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1。
    [67] 冯健,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
    [68] 董宪军,生态城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
    [69] 刘卫东,中国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0] 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71] 唐子来,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城市规划汇刊,6,1997,122-132。
    [72] 杨永春,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进展,地域研究与开发,22,4,2003,1-4.
    [73] 吴启焰,朱喜钢,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7,2,2001,46-49。
    [74] 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地理学报,2001,56(2);127-135。
    [75] 薛风旋,中国城市与城市发展理论的历史,地理学报,57,6,2002.723-729.
    [76] 杨荣南,张雪莲,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16,2,1997,1-4.18-21。
    [77] 陈秉钊,21世纪的上海城市规划构想,缄市规划汇刊,1995(2)1-9.
    [78] 叶大年,中国城市的对称分布和城市化,资源、产业,2000(3)-(4)12-14。
    [79] 张小雷,新疆城镇地域系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97.10.
    [80] 张小雷、李春华等,新疆槭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城镇课题 组,2003。
    [81] 徐春秀.论干旱区城镇发展的约束条件与发展思路,新疆社会经济,1998,(2)。
    [82] 杨永春,绿洲城镇体系研究—以甘肃省河西走廊为例,人文地理.16,3,2001,6-10。
    [83] 方创琳,河西走廊:绿洲支撑着城市化,中国沙漠.23,3,2003,334-336。
    [84] 杨得刚,新疆绿洲经济规模与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干旱区地理,24,3,2001,206-211.
    [85] 倪天麒,绿洲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及其环境建设的初探—以乌鲁木齐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7,4,2003.1-7。
    [86] 赵雪辉,环境功能区划与绿洲城市及城镇的环境管理,干旱环境监测,13,2,1999,99-102
    [87] 徐建华,绿洲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持续发展仿真研究,中国沙漠.9,1996,235-241.
    [88] stretton, H. (1996). Density, efficiency and equality in Australian cities, in The Compact City: A Sustainable Urban Form? (M. Jenks et al ed.), pp. 45-52.
    [89] 张承安,反吸引体系——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2。
    [90] 刘甲金等,绿洲经济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91] 邹军等,城镇体系规划新理念、新范式、新实践,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92] 王兴中,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93] 王放,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4] 汤宇卿,城市流通空间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5] 曾菊新,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96] 王家骥等,区域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97] <美>理查德·瑞吉斯特著,王如松等译,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8] 邢海峰,新城有机生长规划论—工业开发先导型新城规划实践的理论分析,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99] 张宇星,城镇生态空间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00] 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101] 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02] 杨山,基于遥感技术的无锡市空间扩展与土地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论文,2001。
    [103] Peter Newman and Jeff Kenworthy, Sustainability and Cities: Overcoming Automobile Dependence,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1998.
    [104] 卓勇良,空间集中化战略—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与城市化发展战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05] 朱英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空间演化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2).12-16。
    [106] 刘卫东,中国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7] 西部省情,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108]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9] 杨利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
    [110] 张伟等,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11] 佟裕哲,新疆自然景观与苑园,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12] 胡顺延,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13] 侯景新,落后地区开发通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114] 郝寿义等,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15] 延军平等,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与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 新疆考古所编,考古三十年,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
    [2] (汉)班固著,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
    [3] 段琨编,新疆与内地关系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
    [4] 中国历史地理地图集编辑组,中国历史地图1-8集,上海:中华地图学出版社,1995。
    [5] 《新疆通志·城乡建设志》编篡委员会,新疆通志第五十二卷·城乡建设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 版社,1995。
    [6] 薛家正等,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7] 殷晴,新疆经济开发史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8] 华立,清代新疆农业开发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
    [9] 黄文弼,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0] 邹礼洪,清代新疆开发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2。
    [11] 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简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
    [12] 赵予征,丝绸之路屯垦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13] 宋岭、陈延琪、张田、胡祖源,新疆近代经济技术开发,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2。
    [14] 李福生,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史上、下卷,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7。
    [15] 牛树华,解文翔,新疆城镇发展与布局研究,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3。
    [16] 马正林,中国槭镇历史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7] 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8] 庄林德、张京祥,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9] 董鉴泓,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0] 罗玲,近代南京城镇建设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1] 陈延琪,试论近代新疆的城镇开发,新疆经济研究,1990(3)。
    [22] 张小雷,塔里木盆地城镇类型及发展模式,干旱区地理学集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3] 阚耀平,新疆古文化遗址的地理分布特征,西北干旱地区全新世环境变迁与人类文明兴衰,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24] 杨永春,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地理,1999(2)。
    [25] 韩德林,新疆人工绿洲,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6] 文云朝,中亚地缘政治与新疆开放开发,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27] 韩德林等,新疆开放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0。
    [28] 吕宾,新疆缄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干旱区地理,2002(2)。.
    [29] 阚耀平,历史时期北疆地区城镇的形成与发展,人文地理,2001(4)。
    [30] 宁森,连云港缄市用地形态的历史发展,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1] 石河子市城市建设志编撰委员会编,石河子市城市建设志1950-2000,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12。
    [32] 库尔勒市城市建设志编撰委员会编,库尔勒市城市建设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12。
    [33] 巴里坤民族自治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巴里坤民族自治县县志,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
    [34]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35] 张小雷,塔里木盆地绿洲型城镇的历史演变类型划分及发展模式研究,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
    [36] 吕斌,新疆城市化战略研究,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37] 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城镇课题组,2003。
    [38] 宋亚君,新疆城市形态研究-以库车县为例,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1997。
    [39]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疆5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40] 中国国家统计局,1991年新藉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41] 中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新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2] 新疆石河子市近期建设规划(2001-2005年),石河子市人民政府,1999。
    [43] 库尔勒市近期建设规划(2002-2005年),库尔勒市人民政府,2000。
    [1] 刘维钧,西域史论,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81。
    [2] 《西域史论丛》编辑组,西域史论丛(第三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0。
    [3] 万马,话说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
    [4] 乌鲁木齐国土资源委员会,乌鲁木齐国土资源,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
    [5] 乌鲁木齐市地名委员会编,乌鲁木齐市地名图志.1986。
    [6] 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乌鲁木齐市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7] 《新疆通志·城乡建设志》编篡委员会,新疆通志第五十二卷·城乡建设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8] 蔡美权,国内较早的一次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汇刊,1997(1)。
    [9] 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10] 谢香方等编著,乌鲁木齐区域开发与整治,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
    [11] 董宪军,生态城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 马彦琳,乌鲁木齐市空间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大城市的空间扩展,合肥市,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13] 昌吉州人民政府,新疆昌吉州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
    [14] 李江等,组团式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分形特征研究,经济地理,2004(1)。
    [15] 林炳耀,城市空间形态的计量方法及其评价,城市规划汇刊,1998(3)。
    [16]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17] 乌鲁木齐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管理局,2000。
    [18] 赵荣,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19] 李敏。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0] 乌鲁木齐都市圈发展战略研究,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城镇课题组,2004.
    [21] 黄丽,乌鲁木齐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过程及发展机制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8。
    [22] 周艳时,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环境关系研究,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5.
    [23] 张新焕,乌鲁木齐城市用地扩展及其对区域环境影响的研究,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4。
    [24] 姜巍,乌鲁木齐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3。
    [25] 乌鲁木齐统计局,乌鲁木齐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6] 乌鲁木齐统计局,新疆城市-乌鲁木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7] 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规划专题研究,乌鲁木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办公室,2003。
    [28] 乌鲁木齐区域发展与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00。
    [29]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30] 赵予征,丝绸之路屯垦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31] 邹礼洪,清代新疆开发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2。
    [32] 钱云等,新疆绿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33] 刘卫东,中国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4] 郝寿文,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5] 袁莉,聚集效应与西部竞争优势的培育,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6] 伊犁地区城镇体系规划,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城镇课题组,1999。
    [37] 张小雷、李春华等,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城镇课 题组,2003。
    [38] 阎小培,广州城市地域结构与规划研究,城市规划。1998(1)。
    [39] 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地理科学,2002(1),1-9。
    [40] 伊犁州统计局,伊犁州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厅,2004年新疆城市统计年报,2005。
    [42] 伊宁市城市建设志,伊宁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93。
    [43] 谢香方主编,北疆铁路沿线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44] 周起业,刘再兴等,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5] 王家骥等,区域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6] 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47] <美>卡尔·艾博特,王旭等译,大都市边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8] 侯景新,落后地区开发通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49] 韩德林,新疆人工绿洲,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50] 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51] 柴彦威,地域轴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其政策意义,城市规划,2001,25(5)。
    [52] 张小雷,塔里木盆地绿洲型城镇的历史演变类型划分及发展模式研究,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
    [53] 蒙雪琰,第二亚欧大陆桥(新疆段)区域开放开发系统与产业建设研究,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1999。
    [5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重点支持项目,新疆生态功能区划(修订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局,2003。
    [55] 北疆铁路沿线城镇体系规划,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课题组,2000。
    [56] 国家统计局,新疆五十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57] 国家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委,天山北坡经济带优先开发地带,2003。
    [59] 王乐泉,充分发挥北疆优势,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新疆日报,2003.8.7。
    [60] 乌鲁木齐城市规划院,乌鲁木齐市总体规划(2002-2010),2002。
    [1] 韩德林,新疆人工绿洲。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 韩德林等,新疆开放与外向型经济发展,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0。
    [3] 钱云,新疆绿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4] 赵荣,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5] 钱振为,我国西部“绿洲经济”特点及发展前景,科学新闻.2003(3)。
    [6] 吴群刚,调整和优化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十大战略对策,科学新闻,2002(1)。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厅,2004年新疆城市建设统计年报,2005。
    [8] 国家统计局,新疆五十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9] 国家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10] 国家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11] 张小雷,塔里木盆地绿洲型城镇的历史演变类型划分及发展模式研究。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
    [12] 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城镇课题组,2003。
    [13] 新疆国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九五”攻关报告),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1999。
    [14] 胡德瑞等,城市生长的分析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
    [15] 宋亚君,新疆城镇类型与形态研究,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16] 单之蔷,风水—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秘密,中国国家地理,2006(1)。
    [17] 伊宁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伊宁市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18] 阿勒泰市党史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阿勒泰市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19] 今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丛书编委会编,今日喀什,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20] 克拉玛依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克拉玛依市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21] 特克斯县志编撰委员会编,特克斯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22] 阿克苏市史志编撰委员会编,阿克苏市志,新华出版社,1998.
    [23] 奎屯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奎屯市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
    [24] 库尔勒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库尔勒市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25] 新疆人民政府,新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内部资料),2005。
    [26] 朱勇,新疆首次命名两座历史文化名城,新疆经济报,2004.9.5。
    [27] 李思孝,走进古西域,新疆经济报,2004.2.29.
    [28] 黄金川等,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地理研究,2003(2),211-220。
    [1] 毛汉英,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24,6,1-6。
    [2] 郑国,邱士可,转型期开发区发展与城市空间重构—以北京市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24,6,39-42。
    [3] 刘耀林等,城市环境分析,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4] 李丽萍,城市人居环境.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5] 胡鞍钢,经济全球化与西部大开发,科学新闻,2002(2)。
    [6] 钱振为,西部大开发与新疆经济发展,科学新闻,2002(11)。
    [7] 胡序威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8]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新疆昌吉州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主题报告)。
    [9] 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10] 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城镇课题组,2003。
    [11] 唐子来,1990年代的上海城市开发与城市结构重组。城市规划汇刊,2000(4),32-38。
    [12] 2004年昌吉市统计年鉴,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
    [13] 陆亦农,新疆城市发展战略的思考,城市规划汇刊,1996(1)。
    [14] 陈梦熊,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科学新闻周刊,2001(28)。
    [15] 曹玉书,从定性定量看全面小康社会,科学新闻,2003(1).
    [16] 凌亢,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