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与娱乐文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娱乐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人们在休闲消遣的过程中获得了生理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娱乐起源于社会实践,在与其他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即娱乐文化。而娱乐文化在历史的积淀之下,经过不同时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自身固有的特点及价值取向。中国传统娱乐文化丰富多彩,在古代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与笔记资料中均有反映,但多是简单抽象地记录描述,无法让人真正全面地领略其中的乐趣。如何形象生动具体可感地反映古人的娱乐生活,则是古代小说所承担的任务。小说本是为人们消遣而创作的,在社会公用上有其娱乐功能,而小说中反映的古代娱乐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作品的价值取向与艺术表现。因此,小说与娱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鉴于古代对于娱乐及表现这种娱乐的小说存在一定的偏见,小说的娱乐功能难以得到人们的重视,而小说中所涉及到的娱乐文化也很少有人专门加以研究。因此,在传统文化价值重新受到关注的今天,本文对于古代小说与娱乐文化的关系进行整体的统一观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就具有了必要性和可行性。
     本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古代小说娱乐功能研究,下编是古代小说中的娱乐文化考论。上编共分五章,立足于具体作品的个案分析,对先秦两汉时期的所谓早期小说的娱乐功能进行辨析,根据古代小说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以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两种文体类型,分别论述古代小说娱乐功能的演变特征,探讨小说娱乐功能的表现方式,研究小说娱乐功能所产生的接受效应。下编共分四章,依据传统娱乐文化自身功能和性质,将其分为百戏杂艺、益智赛巧、休闲雅静、民俗游艺四大类,分别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与小说结合紧密的百戏艺术、文字游戏、棋类文化、岁时节令娱乐等传统娱乐活动,通过梳理娱乐文化在古代小说中的具体表现,考察传统娱乐文化的发展演变,解析娱乐文化在古代小说中的功能与作用,探讨古代小说对于娱乐文化的影响,由此概括出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特征。
     小说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存有从初级发展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先秦两汉时期是古代小说的萌芽期,属于小说发展的初级阶段,产生了一些初具小说素质的作品,主要包括先秦时期的《汲冢琐语》、《山海经》、《穆天子传》及两汉时期的《淮南子》、《越绝书》、《吴越春秋》、《西京杂记》等,通常称之为早期小说。这一时期的小说尚未获得文体独立,仍然师从史传,作者往往按照“实录”的原则进行创作,并未着意制造小说的娱乐功能。但事实上小说也受诸子寓言及民间流传的俳优故事影响,对于奇闻轶事的记载却是合乎人们的好奇心理,在奇伟瑰丽的想象和幻想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使得小说在客观上具有了娱乐民众的效果。
     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是古代小说的形成期,此时小说已经取得了文体上的独立,出现了以《搜神记》等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还出现了《笑林》等专供娱乐的笑话类小说,小说作者虽然是为“明神道之不诬”或品评人物言行,这些小说客观上均表现出各具特色的娱乐功能。唐代“有意为小说”,作者多为文人,他们为求上层赏识以中科举,展现自己的才华文笔,自觉、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突破了史传的影响和束缚,强化小说的虚构特征,丰富小说的内容,像琐屑的日常生活小事,流传朝野的笑话和嘉话,民间流传的精怪传说,有悖礼教、动人肺腑的爱情故事等,都成为了小说的题材,小说的娱乐功能也表现出内容“奇幻”、情趣“高雅”却又语言“谐谑”等相互融合的特征。宋代以后,文占小说在说话艺术的横向影响下,能够及时与白话小说加强融合,使文言小说的娱乐性更广泛地适应大众,至明末清初,随着《聊斋志异》的诞生,文言小说又体现出雅俗共赏的娱乐特点。
     大约自唐代开始,小说创作领域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在“说话”、“俗讲”、“转变”的基础上产生的白话小说。这时期的白话小说由文人化向世俗化转型,在一开始就显现出与文言小说大异其趣的娱乐功能。宋元时期,说话和说唱艺术日益繁盛,话本小说也日见其多,它们偏离了以“雅正”为旨归的诗文创作传统,演述古今故事、市井生活。内容的世俗化,语言的口语化,也促成了白话小说娱乐功能的进一步大众化。明清是小说史上的繁盛期。小说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成为“一代之文学”。不仅表现为“四大名著”等章回体小说的风行,“三言”、“二拍”等短篇小说的繁荣,而在各种表现形式的综合运用,或者几种社会功能的有机融合等方面,也都呈现出高超的造诣,从而标志着白话小说娱乐功能进入到了发达阶段。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小说的娱乐功能也会从作品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及叙述的故事情节中显现出来,而文学语言则是展现这种功能的直接载体。在小说中,作者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艺术,通过新奇有趣的故事情节,塑造出开心解颐的人物形象,来营造出古代小说的娱乐功能。而小说具有娱乐功能,成为人们消遣的对象,读者在阅读小说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感受,从而促进了人们的身心愉悦,并在客观上引起一系列的接受效应。较为明显的影响是促发了小说评点的风行,加快了小说的传播,增强了小说与其他娱乐形式的交流互动。
     娱乐足一种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文化现象,虽是供人们休闲消遣,但人在从事娱乐活动的时候,往往把自己的主观精神和价值取向融入到了活动之中,因而具有着重要的文化底蕴。古代史籍中保存着较多有关娱乐活动的记载,从中反映出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小说家同样乐于将其作为描绘对象,在作品中赋予其独到的表现功能。
     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小说作品,以其形象化的特征,向我们展示出古代纷繁热烈的娱乐生活情景,集中地反映出各个时期的风土人情及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情趣,也渲染了时代气氛,为小说人物活动创造出富有时代特色和民族情趣的典型环境,造成一种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与人物性格相契合的人文环境。娱乐活动还寄托了审美的理想。一切事物皆有其价值功能,娱乐活动价值的大小主要在于它是否具备娱乐的本质特征,是否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培养高尚的情趣。古代小说中的娱乐活动,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感受。
     娱乐对于古代社会中各色人等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由于人们的地位、职务、年龄、性别、经济条件、兴趣爱好等方面不同,其娱乐的风格和特点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娱乐文化成为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工具。娱乐又是一种诉诸情感的活动,它往往又是非功利和超现实的。这一点恰恰与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合拍。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的民族,在娱乐活动中体现出一种社会的意识。因而在古代小说中,作者常常借用娱乐活动来刻画人物性格和命运,表现人物的情感或心理活动。我国文化中的理想人物,明慧悟性,达观宽宏,与世无争,乐天知命。人们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这也决定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态度,即将其视为一种理想化的东西,从中去编织梦想,寄托理想,最终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作者借用娱乐活动展示独特的民族心态和特定的社会心理。
     娱乐活动中还大量渗入礼仪的因素。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偏重于娱乐活动的政治价值,以礼仪原则作为判断娱乐活动的价值尺度。所以,反映在小说作品中,作者往往将娱乐活动作为反思和审视的对象,借以讽喻国家政事、社会风气,抒发个人情感、心志,于描绘之中蕴涵着作家强烈的道德评判和文化批判意识,寄托着作者的理想和价值观。
     传统娱乐文化对于当代小说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学作品进入市场,受到市场经济的转换而被商品化。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下,人们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要求休息,要求更多的提供休闲、娱乐的文艺作品。这也使得作家在创作中着力增强小说的娱乐功能。由此促发了港台武侠小说的风起云涌,并迅速占领内地。当代小说中也积极吸收娱乐因素,娱乐的功能和作用日益显著。但过度强调小说的娱乐功能也因媚俗而消减了小说的审美性。
     随着文化产业热的兴起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工作的促动,传统文化的价值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娱乐文化恰好迎合了大众消费群体追求娱乐、消遣和休闲的需求,形成一股新的传统娱乐文化回归热潮。然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传统娱乐方式必然要面临新兴娱乐文化的种种挑战。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传统娱乐文化的回归,加强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效地结合,使我国的传统娱乐文化永远保留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Entertainment was indispensable to the life of ancient people, through leisure share they got contented in psychological and mental needs. Entertainment was originated from social practice, and constantly improved in the interaction with other social factors to form a cultural phenomenon, i.e., entertainment culture. With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and going through different times and societies' evolution, entertainment culture formed its own and coherent character and value orientation. The traditional entertainment culture of China is rich and colorful, as recorded in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notes at different times. However, those records are of simple and abstract description, from which we cannot really and overall experience its pleasure. How to vividly and concretely reflect the ancient people's entertainment life is the task borne by ancient fiction. Fiction was wrote originally for recreation and had entertainment function in respect to public usage, and the ancient entertainment life reflected in fiction, in a sense, influenced the fiction's value orientation and artistic representation. Therefore, fiction and entertainment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In ancient times, a certain prejudice was attached to entertainment and fiction which represents such entertainment, it is hard for people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fiction's entertainment function, and less people studied specially the entertainment function involved in fiction,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s study on ancient fiction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 to a extend, is necessary and feasible.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o depict ancient fiction's entertainment function, the second is a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of entertainment culture in ancient fiction. The first part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which analyzes the entertainment function of so-called early fiction in the pre-Qin and Han perio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s and consecutions of ancient fiction's evolution and based on the division of literary forms of fiction into classical Chinese in colloquial Chinese, this Part respectively dissertates the evolution of ancient fiction's entertainment function, discusses the representing ways of fiction's entertainment function, and studies the acceptance effect from fiction's entertainment function. The second part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ccording to its function and nature, is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including vaudevilles, games for developing intelligence, leisure activities without strong body movements like fishing, flower appreciating, folk-custom recreation etc., and those representative traditional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such as vaudevilles, wording games, chess culture, festival entertainment etc.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fiction, are respectively chosen, to research the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entertainment culture through fiction, clarify the concrete representation of entertainment in ancient fiction, analyze the function and role of entertainment culture in ancient fiction, and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 of ancient fiction on entertainment culture.
     Fiction, similar to other literary patterns, evolved from primary to senior. The pre-Qin and Han period saw the germination and primary development of ancient fiction, some works with primary fiction quality occurred, which are generally called early fictions. At this period, fiction had not been independent in literary form yet, and was subject to historical biography, that's to say, writers wrote fictions alway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eal record", which means no entertainment function was consciously attached to fiction. However, fiction at that time was also influenced by allegories carried in classical works and stories popular in the folk, their records of anecdotes seemed to cater to the people's curiosity, so they objectively had the effects of entertaining the people.
     The Period of the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was a "conscious times of culture" and was also the period of ancient fiction's forming. At this period, the entertainment functions in fiction presented in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ang Dynasty, writers consciously wrote fictions, broke through the impact and restriction of historical biography, enforced fiction's fictiveness and enriched its contents, and the entertainment functions in fiction presented in new characteristic. After the Song Dynasty, fic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with the transverse influence of talking art, could combine with the one in colloquial Chinese, so its entertainment function might satisfy the people widely. To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 with the birth of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fic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presented a characteristic to suit both refined and popular tastes.
     From the Tang Dynasty or so, a new form occurred in the creation field of fiction, i.e., fiction in colloquial Chinese. The fiction in colloquial Chinese at this period transferred from the circle of literati to common people, and showed, in respect of its taste, in difference with fic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at its beginning.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talking arts and talking-singing arts became prosperous increasingly and scripts for story-telling also became more and more, they got away from the literary creating tradition in "righteous" principle and told ancient and modern stories and common people's life. Their contents' becoming common and language's becoming oral, also facilitated the entertainment function of fictions in colloquial Chinese becoming popular.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aw the prosperity in fiction history. Fiction broke formally the monopolization of classical poetries and essays, and became the "culture of a generation", the entertainment function of fiction in colloquial Chinese drove to an advanced phase.
     Fiction is a literary pattern emphasizing on portraying figure images and telling story plots, its entertainment function is embodied from the figure images portrayed and story plots told in works, and literary language is the direct carrier for showing this function. In a fiction, with humorous language art and in unique and interesting story plot, the writer created amused figure images to show ancient fiction's entertainment function. Since fiction has entertainment function and becomes the people's choice for leisure, it's sure for readers to get some psychological feelings in reading, which makes people pleasured, and objectively leads to a series of acceptance effects. The relatively obvious effects are to facilitate the punctuation and annotation on fiction becoming popularized, accelerate fiction's spread and enhance the communication and mutual improving between fiction and other entertainment forms.
     Entertainment is a cultural phenomenon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beings. Though it is for leisure, the people who are engaged in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always throw in their subjective spirit and value orientation, therefore it has an important cultural accumulation. Ancient documents keep much more records of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which reflect the cultural features at different periods. Fictionists are also interested in taking them as describing objects, and endowed them unique representing function in their works.
     The visualizing in rich and colorful fictions in ancient China shows us a flourishing scene of ancient entertainment life, focally reflects the loc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 as well as the people life and entertainment interests at different periods, also well shows the times' atmosphere, which makes a typical environment with unique features and national interests for the activities in fiction, thereby makes a cubic and real humane surroundings in compliance with figure characters. Entertainment activity is also endowed with aesthetic ideal. Each matter has its value function, the value of entertainment activity depends on that if it has essential features of entertainment, if it's in favor of people's health and noble interests. The entertainment activity in ancient fiction brings strong aesthetic feelings to readers.
     Entertainment is powerfully attractive to all kinds of people in ancient society, however, since the people's status, position, age, sex, economic condition, interest etc. are different, styles and features of their entertainment would be greatly different. Entertainment is also an activity appealing to feelings, it is sometimes non-utilitarian and super-realistic, which is in compliance with the national mentality of Chinese. Chinese is rich of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justice, and embodies a social awareness in entertainment activity. Therefore, in ancient fictions, writers always made use of entertainment activity to portray figure character and fortune and showed figure's feeling or mentality. The ideal figures in Chinese culture are tolerant and pursue for soul freedom, that decides the people's attitude towards entertainment, i.e., idealized. Writers made use of entertainment activity to show unique national psychology and specific social mentality.
     Entertainment activity is also penetrated with propriety factors. In the feudal society of China, the ruling class laid particular stress on the political value of entertainment activity, and judged the value of entertainment activity with propriety principle. As reflected in fiction, writer always took entertainment activity as an object of reflection and study, for discussing political affairs and social ethos in an allegorical way, expressing their individual feelings and willing, the description implies their strong awareness of moral judgment and cultural criticism, ideal and value view.
     Traditional entertainment culture also impacts greatly the present fiction creation. In the mechanism of market-oriented economy, literary works are commercialized after entering the market. Under the competition mechanism of market-oriented economy, the busy people need rest and much more leisure and amusing literary works in leisure time, so writers cudgel their brains for enhancing fiction's entertainment function, that promotes swordsmen fictions of Hong Kong and Taiwan very popular and occupying rapidly the mainland of China. The present fiction also absorbs the factors of entertainment, in which the function and rule of entertainment become remarkable increasingly.
     With the rising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promoting of appraisal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world,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re-arouses the people's concern. Especially, entertainment culture just caters for the consuming mass' demands for amusing and leisure, and forms a new tide of pursuing traditional entertainment. However, in modern social life, the traditional entertainment will be faced to all challenges of new-rising entertainment cultures. We shall carefully reflect the renaissance of traditional entertainment culture and enhance the efficient combination between protection and usage to keep the traditional entertainment culture of our nation left in the people's heart.
引文
[1]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缩印本,第1731页。
    [2]陈炎:《文明与文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3][美]A.L.克罗伯、C.克鲁柯亨:《文化概念:一个重要的概念回顾》,载哈佛大学《小人物陈列馆文集》1951年第41期。
    [4]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20页。
    [5][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70页。
    [6]朱大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乐》,载《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
    [1]参见熊志冲著:《娱乐文化》,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2-3页。
    [2][美]A.L.克罗伯、C.克鲁柯亨:《文化概念:一个重要的概念回顾》,载哈佛大学《小人物陈列馆文集1951年》第41期。
    [3]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页。
    [1][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2页。
    [1][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79年版,第250-251页。
    [2][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页。
    [1]班固:《汉书·艺文志》。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页。
    [2]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从·三坟补逸下》。
    [3]郭璞:《注山海经叙》。
    [4]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
    [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神话与传说》。
    [1]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序》。
    [2]王逸:《楚辞章句·九歌序》云:“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祠必作乐鼓舞以乐诸神。”
    [3]薛综:《文选·张衡·西京赋》注:“小说,医巫厌祝之术。”
    [4]《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小说家类》。
    [5]《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子部·小说家类》。
    [6]《晋书·束皙传》。
    [1]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上》。
    [2]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
    [3]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四》。
    [1]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中》.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神话与传说》。
    [3]陈梦家:《六国纪年·汲冢竹书考》。
    [4]《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子部·小说家类》。
    [5]《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小说家类》。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神话与传说》。
    [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小说家类》。
    [8]洪颐煊校:《竹书纪年》卷下,《四部备要》本。
    [1]郑杰文:《穆天子传通解》,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页。
    [2]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下》。
    [3]班固:《汉书·艺文志》。
    [4]桓谭:《桓子新论》。见《文选》卷三一江文通(淹)《拟李都尉从军诗》李善注引。
    [1]刘歆:《上山海经表》。
    [2]《礼记·表记》。
    [3][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71页。
    [4]郭璞:《注山海经叙》。
    [5]王充:《论衡·奇怪篇》。
    [1]王充:《论衡·对作篇》。
    [2]《论语·述而》。
    [3]《论语·阳货》。
    [4]《国语》、《左传》、《说苑》、《孔子家语》中曾记述孔子辨羊、辨防风氏骨节、辨肃慎楛矢、辨麟、辨萍实、商羊等故事,这些东西大概有的是实有的,而孔子把它们神秘化了。
    [5]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
    [6]王充:《论衡·艺增篇》。
    [7][德]H.R.姚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8]郭璞:《注山海经叙》。
    [9]刘歆:《上山海经奏》。
    [1]扬雄:《法言·渊骞》。
    [2]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3]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4]王充:《论衡·书虚篇》。
    [5]《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小说家类二·异闻之属·汉武故事》。
    [6]王文濡:《说库提要》。
    [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小说家类》。
    [3]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
    [3]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神话与传说》。
    [5]姚范:《援鹑堂笔记》卷三五《吴越春秋》条。
    [6]《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载记类》。
    [7]姚范:《援鹑堂笔记》卷三五《越绝书》条。
    [8]张佳胤:《越绝书后》。
    [9]卢文昭:《抱经堂文集》卷九《题越绝后》。
    [10]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中国小说史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46页。
    [1]明黄省曾《西京杂记序》曾指出其题材选择的四个特点:猥琐可略、闲漫无归、杳味难凭、触忌须讳。“其猥琐者,则霍妻遗衍之类是也。其闲漫者,则上林异植之类是也。其埋昧肯,则宣狱佩镜、秦库玉灯之类是也。而其触忌者,则庆郎、赵后之类是也。”
    [3]明孔天胤《西京杂记序》云:“故朱央、昆明、上林之记,详于郡史:卿、云辞赋之心,闳于本传;《文本》等八赋,雅丽独陈;《雨雹对》一篇,天人茂著。余如此类,,徧难悉敷,然以之考古,岂不炯览巨丽战?”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今所见汉人小说》。
    [4]李肇:《唐国史补序》。
    [5]曾慥:《类说序》。
    [1][日]古城贞吉著,王灿译:《中国五千年文学史》,民国三年开智公司版。
    [2]《资治通鉴》卷三十《汉纪二十二》。
    [3]桓谭;《新论》,见《文选》卷三一江淹杂体诗《李都尉从军》李善注。
    [4]《四部丛刊》影明嘉靖青州刊本《中论》。
    [5]张衡:《西京赋》,见萧统:《文选》卷二。
    [1]《资治通鉴》卷五十七《汉纪四十九》。
    [3]《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注引《魏略》。
    [3]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编:《中国古代寓言选》“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981年版。
    [1]《庄了·天下》。
    [2]侯宝林等:《相声与笑话》,载《曲艺》1980年第2期。
    [3]《庄子·天运》。
    [4]《庄子·齐物论》。
    [5]叶梦得:《避暑录话》(上)。
    [6]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四)》。
    [7]黄震:《黄氏日钞·续诸子·庄子》。
    [1]郑玄:《周礼·春官宗伯·瞽矇》注。
    [2]韦昭:《国语·周语下》注。
    [1]《汉书·艺文志》。
    [2]谢墉:《刊卢文弨校定逸周书序》。
    [3]吕思勉:《经子解题》。
    [4]杨宪益:《零墨新笺》。
    [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三篇《<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
    [6]刘知几:《史通》卷十四《申左》。
    [1]《史记·滑稽列传》。
    [3]洪迈:《夷坚志》丁集卷四“优伶箴戏”条。
    [3]刘勰:《文心雕龙·谐隐篇》。
    [4]刘勰蒋,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80页。
    [5]刘勰:《文心雕龙·谐隐篇》。
    [6]刘勰:《文心雕龙·诸子篇》。
    [1]刘勰:《文心雕龙·谐隐篇》。
    [2]《史记·滑稽列传》。
    [3]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93页。
    [4]杨义著:《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5][美]周策纵:《传统中国的小说观念和宗教关怀》,载《文学遗产》1996年第5期。
    [6]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03页。
    [7]参见李剑国著:《唐前志怪小说史》第三章第四节“《汉武内传》及西王母传说的演化”。
    [1]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六朝之志怪鬼神书》(上)。
    [1]《晋书·干宝传》。
    [2]干宝:《进搜神记表》。
    [3]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4]干宝:《搜神记序》。
    [5]《晋书》卷九五《艺术·王嘉传》。
    [1]萧綺:《拾遗记序》。
    [2]《晋书》卷九五《艺术·王嘉传》。
    [3]萧綺:《拾遗记序》。
    [4]谭献:《复堂日记》卷五。
    [1]参见李剑国、陈洪主编:《中国小说通史》“先唐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页。其注二引《大明一统志》卷三九《嘉兴夫·陵墓·干莹墓》诸语云:“莹,吴散骑常侍宝之父也。宝尝著《无鬼论》,莹卒,以幸婢殉。后十年妻死合葬,婢尤存。宝始悟幽冥之理,撰《搜神记》三十卷”。
    [2]参见《晋书·干宝传》。
    [3]干宝:《搜神记序》。
    [4]葛洪:《神仙传自序》。
    [5]郭宪:《汉武洞冥记自序》。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六篇《六朝之志怪鬼神书》(下)。
    [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六朝之志怪鬼神书》(上)。
    [8]干宝:《搜神记序》。
    [9]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10]鲁迅:《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2]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3]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4]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
    [5]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6]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7]参见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230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1]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
    [2]《史记·滑稽列传》。
    [3]参见《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注引《魏略》。
    [4]刘勰:《文心雕龙·谐隐》。
    [1]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2]参见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
    [1]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
    [2]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
    [3]宋龚明之《中吴纪闻》云:“乐天为郡时,尝携容满、张态等十妓,夜游西湖武丘寺,尝赋诗纪游.为见当时郡政多暇,而吏议甚宽,使在今日,必以罪闻矣。”
    [1]鲁迅著:《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一讲《从神话到神仙传》。
    [2]《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四“杂传记”-引《李娃传》。
    [3]陈文新著:《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页。
    [4]《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子部·小说家类-·杂事之属·中朝故事》。
    [1]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
    [2]李宗为:《唐人传奇》,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页。
    [3]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三讲《唐之传奇文》
    [4]虞集:《道园学古集》卷三“写韵轩记”。
    [5]夏庭芝:《青楼集志》。
    [6]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中》。
    [7]庸陈翰《异闻录》载元稹《莺莺传》,题曰“传奇”.而裴鉶则以传奇名其小说集。
    [1]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2]罗烨:《醉翁谈录》甲集卷一“小说开辟”。
    [3]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五“院本名目”。
    [4]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七“杂剧曲名”。
    [5]班固:《汉书·艺文志》。
    [6]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从·九流绪论下》。
    [7]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从·序岳委谈下》。
    [8]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中》。
    [9]臧懋循:《负苞堂文集》卷三“弹词小记”。
    [1]郑振铎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79页。
    [2]韩愈:《重答张籍书》。
    [3]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
    [1]李肇:《唐国史补·下》:“沈既济撰《枕中记》,庄生寓言之类。”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篇《唐之传奇集及杂俎》。
    [2]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四讲《宋人之“说话”及其影响》。
    [3]曾慥:《类说序》。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宋之话本》。
    [1]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文集》卷二十三《书复性书后》。
    [2]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诗集》卷三十三《遣兴》。
    [3]袁枚:《随园戏墨·自序》。
    [4]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九《滦阳续录》一。
    [5]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姑安听之》一。
    [6]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1]参见钱棨:《谐铎·序》。
    [1]孙楷第:《说话考》,载孙楷第著:《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29页。
    [2]参见《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注引《魏略》。
    [3]胡士莹著:《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页。
    [4]胡士著:《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页。
    [1]胡士莹著:《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页.
    [2]《唐会要》卷四《杂录》载:“元和十年,……韦绶罢侍读。绶好谐戏,兼通人间小说”。
    [3]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贬悮”篇。
    [4]《太平广记》卷二七五引王仁裕:《玉堂闲话》。
    [1]姜昆、倪锺之主编:《中国曲艺通史》第三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2][美]韩南著,尹惠珉译:《中国白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3]与俗讲相对而言的是僧讲。《大正新修大藏经》载日本僧人园珍所撰《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记》云:“言讲者,唐土两讲,一俗讲,即年三月就缘修之,只会男女,劝之输物,充造寺资,故言俗讲,(僧不集也云云)。二僧讲,安居月传法讲是。(不集俗人类,若集之,僧被官责)”。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宋之话本》。
    [5]孙楷第:《沧州集》卷一《读变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
    [6]《高僧传》卷一三《唱导篇·论》,载《大正藏》第50册。
    [1]《高僧传》卷一三《唱导篇·论》,载《大正藏》第50册。
    [2]李时人编校:《全唐五代小说》第四册《庐山远公话》。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98页。
    [3]赵璘:《因话录》卷四“角部”。
    [4]李时人编校:《全唐五代小说》第四册《庐山远公话》。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99页。
    [5]孙楷第:《论中国白话小说》,棠棣出版社1953年版。
    [1]王重民先生认为:“有说无唱的变文,实际上已经转化为话本。但较早的作品仍然沿用变文,如《舜子至孝变文》是九四九年写本,若稍晚,也许改称为《舜子至孝话》了。《庐山远公话》是九七二年写本,若稍早,也许就题为《庐山远公变》了。为什么在名称上可以这样的转化,是因为在九七二年的时候,有说有唱的变文已经衰微,而话本的含义已转化成为讲故事的书本,由于这种新兴的文体,重说不重唱,所以话本便取变文而代之了。”见《敦煌变文研究》,载《敦煌遗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
    [2]项楚:《敦煌文学杂考》,载《敦煌文学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3]孙楷第:《读变文·唱经题之变文》,载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43页。
    [4]傅芸子:《关于<破魔变文>》,载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02页。
    [1]王昆吾:《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8页。
    [2]参见李骞:《唐“话本”初探》,载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姜亮夫:《敦煌变文校注序》,载黄征、张涌泉校注:《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
    程毅中:《唐代小说史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67-69页。
    李时人:《全唐五代小说·前言》,李时人编校:《全唐五代小说》第一册,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孙步忠:《敦煌藏卷中的白话小说是中国白话小说的源头》,载《敦煌研究》1999年第3期。
    [3]王国维:《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载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4]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
    [5]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
    [1]参见姜昆、倪锺之主编:《中国曲艺通史》第三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162页。
    [2]参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小说讲经史》、《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
    [1][美]J.G考维尔蒂:《通俗文学研究中的“程式”概念》,载《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33页。
    [2]罗烨:《醉翁淡录》甲集卷一“小说开辟”。
    [3]罗烨:《群翁谈录》甲集卷一“小说开辟”。
    [4]罗烨:《醉翁谈录》甲集卷一“小说开辟”。
    [5]郎瑛:《七修类稿》卷二二。
    [6]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序》。
    [1]《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入话”。
    [2]罗烨:《醉翁谈录》甲集卷一“小说开辟”。
    [3]罗烨:《醉翁谈录》甲集卷一“小说引子”。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宋之话本》。
    [2]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小说讲经史》。
    [3]罗烨:《醉翁谈录》甲集卷一“小说开辟”。
    [1]苏轼:《东坡志林》卷一“途巷小儿听说三国语”。
    [2]参见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小说讲经史》、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等。
    [3]参见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宋之戏曲杂戏》。
    [4]参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卷十二《宋之话本》、孙楷第:《沧州集》之《宋朝说话人的家数问题》。
    [5]张政烺:《问答录与说参请》中认为它是南宋的说参请话本,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七要。而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第八章《说话与话本》第三节“合生与《问答录》”认为它是宋代的合生话本。
    [1]无名氏:《又论<水浒传>文字》。
    [1]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第五十四。
    [2]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第一百五。
    [3]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第八十二。
    [1]褚人获:《隋唐演义序》。
    [2]李渔:《闲情偶寄》卷首《凡例七则·四期三戒》
    [3]陆云龙:《答朱懋三》。
    [4]拚饮潜夫:《春柳莺序》。
    [5]古越苏潭道人:《五凤吟序》。
    [6]烟水散人:《赛花铃题辞》。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三篇《清之讽刺小说》。
    [2]闲斋老人:卧闲草常刊本《儒林外史》第四回回评。
    [1]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
    [2]许乔林:《镜花缘序》。
    [3]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1]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六讲《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八篇《清末之谴责小说》。
    [3]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叙》。
    [4]天许斋:《古今小说题辞》。
    [1]即空观主人:《拍案惊奇序》。
    [2]李渔:《笠翁诗集》卷五《偶兴》。
    [1]魏崇新:《人物类型与文化精神》,载《明清小说研究》1992年第2期。
    [2]燕世超:《论明清英雄传奇小说中的莽汉形象》,载《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陈洪、孙勇进著:《漫说水浒》,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
    [1]齐裕焜;《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97页。
    [2]恩格斯:《论住宅问题》,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4页。
    [3]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6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上)。
    [2]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四讲《宋人之“说话”及其影响》。
    [3]黄人:《小说小话》。
    [1]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
    [1]王充:《论衡·奇怪篇》。
    [2]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3]茅暎:《牡丹亭题词》。
    [4]郭璞:《注山海经叙》。
    [5]陆心源:《夷坚志序》。
    [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小说家类》。
    [1]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三篇《清之讽刺小说》。
    [1]罗烨:《醉翁谈录》乙集之一《林叔茂私挈楚娘》。
    [2]罗烨:《醉翁谈录》乙集之一《耆卿讥张生恋妓》。
    [1][英]雪莱:《<伊斯兰的起义>序言》,引自《西方文论选》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47页。
    [2][德]H.R.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载《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第24页。
    [3]参见[德]H.R.姚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导言”。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此节参考了石麟:《古代小说的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长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中的部分观点。
    [2]酉阳野史:《新刻续编三国志引》。
    [3]徐如翰:《云合奇踪序》。
    [4]烟水散人:《珍珠舶序》,。
    [5]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凡例》。
    [6]谐野:《闪电窗》第五回回评。
    [7]洪崖:《女仙外史》第六十九回回评。
    [8]金人瑞:《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二回总评。
    [9]金人瑞:《三国志演义序》。
    [1]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第九十七至九十九条。
    [3]金人瑞:《第五才子书施耐腌水浒传》第二十五回总计。
    [3]无名氏:《又论<水浒传>文字》。
    [1]李卓吾:《水浒传》第五十三回回评。
    [2]汤显祖:《点校虞初志序》。
    [3]冯镇峦:《读聊斋杂说》。
    [4]蠡勺居士:《昕夕闲谈小序》。
    [5]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序》。
    [6]无碍居士:《警世通言叙》。
    [1]谐野:《闪电窗序》。
    [1]袁枚:《新齐谐序》。
    [2]解鉴:《益智录自序》。
    [3]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第八十二条。
    [4]三江钓叟:《铁花仙史序》。
    [5]许乔林:《镜花缘序》。
    [6]金人瑞:《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八回回评。
    [7]陈朗:《雪月梅自序》。
    [8]一啸居士:《铁花仙史》第一回回评。
    [9][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8-39页。
    [1][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58页。
    [2][德]H.R.姚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3]闲斋氏:《夜谭随录自序》。
    [4]蒲松龄:《聊斋自志》。
    [5]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6]天花藏主人:《天花藏合刻七才子书序》。
    [1]尹亦山:《益智录序》。
    [2]李贽:《续焚书》卷一《与焦弱侯》。
    [3]陶家鹤:《绿野仙踪序》。
    [4]董孟汾:《雪月梅传》第三十七回总批。
    [5]董孟汾:《雪月梅传》第四十七回夹批。
    [6]剩斋氏:《英云梦传弁苦》。
    [7]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1]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
    [2]甄伟:《西汉通俗演义序》。
    [3]程晋芳:《勉行堂文集》卷六《文木先生传》。
    [4]参见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序》。
    [5]参见周晖《金陵琐事剩录》卷一“金统残唐”条。
    [6]参见刘銮:《五石瓠》卷六“水浒传”条。
    [7]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序岳委谈下》。
    [8]昭梿:《啸亭续录》卷二“小说”条。
    [9]参见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五。
    [10]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
    [1]徐珂:《清稗类钞》卷三十五“诙谐类”。
    [2]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四四,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本。
    [3]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三二,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本。
    [4]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
    [5]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叙》。
    [1]参见韩锡平、王清原编纂:《小说书坊录》,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序》。
    [3]王侃:《江洲笔谈》卷下。
    [1][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66页。
    [2]《太平御览》卷三九三、卷七0八引《语林》。
    [3]《太平御览》卷三九0引《郭子》。
    [1]何铺:《详注聊斋志异图咏序》。
    [2]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编”。
    [3]杜堇绘图,刘晚荣编:《水浒全图》卷首序言,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4]张岱:《陶庵梦忆》卷六“水浒牌”。
    [5]江念祖:《陈章侯水浒叶子引》,黄肇初刻本。
    [1]清凉道人:《听雨轩笔记》卷三。
    [1]俞明震:《觚庵漫笔》。
    [2]黄人:《小说小话》。
    [3]俞明震:《觚庵漫笔》。
    [1]参见何满子:《小说和戏剧的亲密血统》,载《汲古说林》,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2]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载《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3]参见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中国戏曲出版社1980年版。
    [4]参见王平主编:《明清小说传播研究》第一章第二节、第二章第二节,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高承《事物纪原》引《汉文帝纂要》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马端临《文献通考》云:“杂戏盖起于秦汉,有鱼龙蔓延,安息五按,都卢寻撞,丸剑戏车,至车舆冬雷,跟挂腹旋,吞刀履索,叶火激火,转石漱雾,杠鼎象人,怪兽舍利之戏。”亦可参见萧统:《文选》卷二引张衡:《西京赋》。
    [1]徐珂:《清稗类钞·戏剧》。
    [2]参见《史记·孟尝君列传》。
    [3]参见《史记·陈涉世家》。
    [4]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九“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条。
    [5]参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条,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条等。
    [6]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三《权智》。
    [1]刘向:《列女传·孽嬖传·夏桀末传》。
    [2]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一《论乐》。
    [3]《后汉书·方术列传》。
    [4]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
    [5]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
    [6]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虹桥录下”。
    [1]《周礼·夏官·服不氏》。郑玄注曰:“扰,驯也。教习使之驯服。”
    [2]桓宽:《盐铁论·散不足》。
    [3]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十九“魏十九”之陈王植(七):《大飨碑序》。
    [4]《汉书·韩延寿传》:“(延寿)又使骑士戏车弄马。”另《西京赋》:“建戏车……百马同辔,骋足并驰。”
    [5]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甄皇后传》引《魏书》。
    [1]《后汉书·左慈传》。
    [2]《尚书·尧典》:“予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竹书纪年·帝喾》:“代高阳氏王天下,使鼓人拊鞞鼓,击钟磐,凤凰鼓翼而舞。”《尚书·益稷》:“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风俗通义·声音》:“舜作‘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其形参差,象凤之翼。”《史记·夏本纪》:“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
    [2]《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3]《颜氏家训·归心》。
    [4]《晋书·艺术·鸠摩罗什列传》。
    [5]《列子·周穆王》。
    [6]《后汉书·陈禅传》。
    [7]《汉书·张骞李广利列传》。
    [1]《魏书·西域传》。
    [2]参见刘向《列女传》卷六之上
    [1]葛洪:《西京杂记》卷三。
    [2]干宝:《搜神记》卷二。
    [3]葛洪:《西京杂记》卷三。
    [4]张华:《博物志》。
    [5]李贽:《史纲评要·汉纪》。
    [6]干宝:《搜神记》卷二。
    [7]刘敬叔:《异苑.》卷九。
    [8]《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九,《法苑珠林》六十一引《灵鬼志》。
    [1]《晋书·郭璞传》:“(璞)爱主人婢,无由而得.乃取小豆三斗,绕主人宅散之,主人晨见赤衣人数千围其家,就视则灭,甚恶之。”
    [2]葛洪:《神仙传》.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六“水族三”。
    [3]干宝:《搜神记》卷一。
    [4]干宝:《搜神记》卷一。
    [5]干宝:《搜神记》卷二。
    [1]纪昀:《测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1]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
    [2]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长啸”条。亦见于王谠:《唐语林·卷五·补遗一》。
    [1]《西京杂记》卷四。
    [2]《西京杂记》卷二。
    [1]刘义庆:《幽明录》,见《太平广记》卷四六二“禽鸟三”。
    [2]《殷芸小说》卷七。
    [3]张(?):《朝野佥载》,见《太平广记》卷四六二“禽鸟三”。
    [4]苏鹗:《杜阳杂编》卷中。
    [1]裴鉶:《传奇·邓甲》。
    [1]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九月》。
    [2]徐珂:《清稗类钞·著作类》“聊斋志异”条。
    [3]蒲松龄:《聊斋自志》。
    [1]参见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三《城南内外》“胡家村”条。
    [2]此处据《聊斋志异》手稿本.而青柯亭本却是:“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王枝忠先生认为青柯亭本不符合作者原意。参见王枝忠:《<对于《促织》的新思考>引起的思考》,《读书》1983年第6期:《三会本(聊斋志异)会校中的一个错误》,《齐鲁学刊》1986年第1期。邹宗良先生亦持此论点。
    [3]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斗物”。
    [4]吕毖辑:《明朝小史》卷六《宣德纪》“骏马易虫”条。
    [1]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卷六。
    [2]杨荫深:《事物掌故丛谈》,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487页。
    [3]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食物考》.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393页。
    [4]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食物考》,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392页。
    [5]萧统:《文选》卷五二韦曜:《博弈论》李善注引。
    [6]萧统:《文选》卷五二韦曜:《博弈论》李善注引。
    [7]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七四引,见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十八。
    [1]参见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395页。
    [2]晁补之:《广象戏格序》。
    [3]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卷六。
    [4]高承:《事物纪原》卷九引李昉等编撰:《太平御览》。
    [5]倪潘:庾信《象戏赋》注。
    [6]杨荫深:《事物掌故丛谈》,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488-489页。
    [1]《孟子·尽心上》。
    [2]《礼记·大学》.
    [3]《庄子·外篇·田子方》。
    [4]《庄子·杂篇·天下》.
    [5]参见《论语·阳货》。
    [6]参见《孟子·告子上》.
    [7]刘安:《淮南子·泰族训》.
    [8]参见班固:《弈旨》.据欧阳询编:《艺文类聚》卷七四,载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二六。
    [9]参见张拟:《棋经十三篇》.
    [1]葛洪:《西京杂记》卷三。
    [2]干宝:《搜神记》卷二。
    [3]葛洪:《西京杂记》卷二。《西京杂记》旧题为汉刘歆撰,家君是指歆父刘向,正是汉成帝时人。
    [4]参见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太祖纪注》引张华:《博物志》。
    [5]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巧艺》:“《典论·自叙》曰:戏弄之事,少所喜唯弹棋,略尽其妙,少时尝为之赋。”
    [6]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刘孝标注曰:“《博物志》曰:帝善弹棋,能用手巾角,时有一书生,又能低头以所冠葛巾角撇棋也。”
    [1]李肇:《国史补》卷下。此故事亦载于欧阳修:《新唐书·狄仁杰传》。
    [2]薛用弱:《集异记》.见李昉等:《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五“宝六(钱、奇物附)”。
    [1]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
    [2]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
    [4]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5]明凌蒙初刻四色套印八卷本《世说新语》。
    [6]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1]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1]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
    [1]萧子显:《南齐书·虞愿传》。
    [2]李延寿:《南史·羊玄保传》。
    [3]裴启:《语林》,见李昉等编纂:《太平御览》卷七五三,工艺部十“围棋”。
    [4]顾炎武:《日知录之余》卷二“围棋免官”条。刘道荟:《晋起居注》亦云:“镇东司马颜延之,坐围棋免官。”见李昉等编纂:《太平御览》卷七五三,工艺部十“围棋”。
    [5]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七“李远”条。
    [6]王明清:《挥麈录》附录“余话卷之一”。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
    [1]李肇:《国史补》曰:“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其法生于握槊,变于双陆。”洪遵:《谱双》叙云:“双陆最近古,号雅戏。以传记考之,获四名,曰握槊,曰长行,曰婆罗塞戏,曰双陆。”
    [2]参见潘远:《西墅纪谈》,骰子的产生约在隋唐间,唐玄宗与杨贵妃掷采,玄宗非重四不能胜,一掷正是两个四点,大喜,命令“赐四绯”,从此四点就被涂成了红色。
    [3]冯贽:《云仙杂记》卷四《棋天洞览》。
    [4]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四《滦阳续录·六》。
    [5]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槐西杂志·二》。
    [1]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任城陈箫王传》。
    [1]参见《梁公九谏·序》。
    [1]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四《滦阳续录·六》。
    [2]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槐西杂志·一》。
    [3]《序子·逍遥游》。
    [1]薛用弱:《集异记》,见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二二八“博戏”。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5页。
    [1]《隋书·音乐志》.
    [2]张鷟:《朝野佥载》,见《太平广记》卷二三六,“奢侈一”。
    [3]郑处诲:《明皇杂录》,见《白孔六帖》四。
    [4]参见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灯品”。
    [5]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
    [6]周密:《齐东野语·御宴烟火》。
    [7]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元夕”。
    [8]参见昭槤:《啸亭续录·山高水长殿看烟火》、赵翼《檐曝杂记·烟火》等。
    [1]杨元长《都门原夕张灯记》中描绘:“向夕灯悬,远近游观,不下万人。施于烟火,鼓吹弦索、走桥、击唱秧歌、妆耍大面具、舞龙灯诸戏.亦趁喧杂。蚁聚蜂屯、纷沓犬甚.”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上元”条和“岁时杂戏”条对上元夜的百戏表演亦有记述.
    [2]《太平御览》七百五十四卷引刘向《别录》。
    [3]《史记·苏秦列传》。《战国策·齐策》中亦有相同记载。
    [4]桓宽:《盐铁论·国疾》。
    [5]刘向《别录》:“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为嬉戏而讲练之.……今军无事,得使蹴鞠.”
    [6]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九。
    [1]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半仙之戏》。
    [2]刘或愚:《酌中志·明宫史》。
    [3]《墨子·鲁问》:“公输子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4]《韩非子·外储说》:“墨子为木鸢.三年乃成,飞一日而败”。
    [5]高承:《事物纪原》卷八“纸鸢”载,韩信剖蔑扎架,糊纸引线.乘风飞空,始有“纸鸢”之称。
    [6]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
    [7]赶趁人:指古代江湖献演杂技者.如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闲人》:“又有赶趁唱喏者,探听妓馆人客及游湖赏玩所在,专以献香送勤为由,觅钱赡家.”
    [8]宗懔:《荆楚岁时记》第十三“四邻会社,祭神飨胙”。
    [1]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赛神》.
    [2]社火是社日期间民间的自娱自演活动.社火产生于原始的宗教信仰,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社火”一词始见于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载,六月二十四日,灌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庙前露台上设乐棚,有“社火呈于露台之上”.在汉魏南北朝、隋唐时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还保留有大傩仪,后逐渐被社火取代而融入到社火之中.“社”为土地之神.“火”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当时的社火由祭祀、巫术、傩仪、百戏、乐舞、参军戏、民间杂耍等组成。后每逢社日庙会,村社便组织、举办祭神、娱神、迎神赛会.有各类杂戏表演.
    [3]《汉书·刑法志》。亦见于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李斯列传》。
    [4]《古今图书集成·军礼部》。
    [5]《史记·李斯列传》曰:“(秦)二世在甘泉(宫),方作觳抵俳优之观。”
    [6]《太平御览》卷七五五“工艺部十二”引《汉书·刑法志》应劭注。
    [7]《汉书·武帝本纪》曰:“元丰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皆来观之。”
    [8]《太平御览》卷七五五“工艺部十二”引王隐《晋书》曰:“襄城太守责功曹刘子笃曰:‘卿郡人不如颖川人相扑。'笃曰:‘相扑下技,不足以别两国优劣。'”.
    [9]《旧唐书·裴矩传》曰:“裴矩,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抵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10]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角抵”。
    [1]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前后张灯五夜.相传宋时止三夜,钱王纳士,献钱买添两夜.”
    [2]《新唐书·严挺之传》.
    [3]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畿辅·元夕放灯》。
    [4]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灯市》.
    [5]周密:《武林旧事·圣节》中,有一张记录南宋理宗赵昀寿筵时的“排挡乐次”(即寿筵上演出的节目单).他每饮一盏酒,演奏何种乐曲或百戏节目,都有严格规定。其中第十三盏酒的节目中有傀儡《舞鲍老》.
    [1]谢肇淛:《五杂俎》卷二。
    [2]《后汉书·礼仪志》:“是月上巳,官民皆楔于东流水上,曰洗濯拔除去宿垢疢为大楔。”
    [3]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三“油幕”、“裙幄”。
    [4]吴自牧:《梦粱录》卷二“清明节”。
    [5]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
    [1]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五“高粱桥”。
    [2]《康熙大兴县志》.
    [1]《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
    [2]此说原本于《灵枢》。其言曰:“凡人最串年忌,由九而推之,年忌相加,则感之而病行。故人方七岁,是阳之少也。再加九岁,为十六岁;再加九岁,为二十五岁:再加九岁.为三十四岁;再加九岁,乃四十三岁:再加九岁。乃五十二岁;再加九岁,乃六十一岁.九为老阳,阳极必变,此皆人生之大忌。”
    [3]《孟子·尽心》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参见《韩诗外传》卷七、卷九.
    [5]《西京杂记》卷三.
    [1]见《太平御览》卷三十二《时序部·十七》。
    [2]《晋书·孟嘉传》。
    [3]秦徵兰:《天启宫词注》,见刘若愚:《酌中志余本》.
    [4]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
    [1]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畿辅》“元夕放灯”条.引明成祖永乐七年正月十一日圣旨云:“今年上元节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这几日官人每都与节假,……民间放灯,从他饮酒作乐快活,兵马司都不禁,夜巡著不要搅扰生事。”又记宣德二年正月十二日数谕:“今岁维新,上元届节,特赐百官假十日”,“在京军民,如故事张灯饮酒为乐,五城兵马弛夜禁。”
    [1]王明清:《挥塵杂录》卷七。
    [1]《尚书·周书·牧誓》:“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过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
    [1]刘勰:《文心雕龙·谐隐》.
    [2]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3]刘勰:《文心雕龙·谐隐》。
    [4]徐陵:《玉台新咏》卷十《古绝句·藁砧今何在》.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藁砧今何在》:“‘藁砧今何在',藁砧,跌也,问夫何处也。‘山上复有山',重山为‘出'字,言夫不在也。‘何当大刀头',刀头有环,问夫何时当还也。‘破镜飞上天',言月半当还也。”
    [5]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灯品”。
    [6]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灯品”。
    [1]王文濡:《春谜大观》“序”。
    [2]参见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31页.
    [3]李肇撰:《唐国史补》“卷下”.
    [4]俞培芝:《历代酒令大观》“雅令”卷。
    [1]王充:《论衡·乱龙篇》.
    [2]梁章钜:《楹联丛话》卷一“故事”。
    [3]《周易·乾传》。
    [4]《尚书·商书·太甲》。
    [5]《诗经·小雅·采薇》。
    [1]梁章钜:《楹联从话》卷一“故事”。
    [1]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
    [1]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
    [1]钱南扬:《谜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75页.
    [2]参见李剑国、占骁勇:《镜花缘从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6页。
    [3]胡仔:《笤溪渔隐丛话》卷二十一。
    [4]王定保:《唐摭言》,见李昉等编纂:《太平广记》卷二五一“诙谐七”。
    [1]刘知几:《史通·杂述》。
    [2]天许斋:《古今小说题辞》。
    [1]王充:《论衡·订鬼篇》.
    [2]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篇》。
    [1]《博平县志》。
    [2]李汉秋辑校《儒林外史》黄小田评点本第22回回评,黄山书社1986年版。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六篇《清之狭邪小说》。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
    [2]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之一。
    [3]干宝:《搜神记序》。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八篇《清末之谴责小说》。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六朝之志怪鬼神书(上)》。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
    [3]《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子部·小说家类一·杂事之属·中朝故事》。
    [4]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
    [5]参见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一讲《从神话到神仙传》。
    [1]天许斋:《古今小说题辞》。
    [2]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凡例》.
    [3]李渔:《笠翁诗集》卷五《偶兴》。
    [1]《隋书·地理志》。
    [2]王逸:《楚辞章句·九歌序》。
    [3]干宝:《搜神记》卷十六.
    [1]宗懔:《荆楚岁时记》之一.
    [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
    [3]司马光:《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臣窃闻今月二十八日,圣驾御宣德门.召诸色艺人奋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妇人相扑者亦被赏费。 上有天子之尊,下有万民之众。后妃侍旁,命妇纵观,而使妇人裸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于四方也。……今后妇人不得于街市以此聚众为戏”。
    [4]吴自牧:《梦粱录》卷二。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清)吴趼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二刻拍案惊奇》,(明)凌蒙初编著,王古鲁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儿女英雄传》,(清)文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十二楼》,(清)李渔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撰,中华书局1980年版。
    《三国志》,(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59年版。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小说书坊录》,韩锡平、王清原总纂,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小说面面观》,(英)福斯特著,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山海经》,不知撰人,(晋)郭璞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飞龙全传》,(清)吴璿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中国小说美学》,叶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小说通史》,李剑国、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小说源流沦》,石吕渝著,三联书店1994年版.
    《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黄霖、韩同文选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丁锡根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朱一玄、宁稼雨、陈桂生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齐裕焜著,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代杂技》,刘荫柏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中国古代武术》,任海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中国古代棋艺》,徐家亮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史》,杜贵晨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杨义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董乃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白话小说史》,(美)韩南著,尹惠珉译,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曲艺通史》,姜昆、倪锺之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曲艺概论》,姜昆、戴宏森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社会生活史》,庄华峰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魔术》,曾国珍、杨晓歌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
    《五杂俎》.(明)谢肇淛撰,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尚秉合著,岳麓书社1991年版。
    《历史哲学》,(德)黑格尔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79年版.
    《太平广记》,(宋)李防等撰,中华书局1961年版。
    《太平御览》,(宋)李防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
    《少室山房笔丛》,(明)胡应麟著,中华书局1958年版。
    《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撰,中华书局2006年版。
    《文化论》,(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陈文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文明与文化》,陈炎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文选》,(南朝梁)萧统编,中华书局1977年版。
    《文献通考》,(宋)马端临撰,中华书局1986年版。
    《无声戏》.(清)李渔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水浒传》,(明)施耐庵、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水浒纵橫谈》,施正康、施惠康著,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艺术的起源》,(德)格罗塞著,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艺术哲学》,(法)丹纳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宋)孟元老等撰,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古今小说》(《喻世明言》),(明)冯梦龙撰,许政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古今谭概》,(明)冯梦龙撰,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史记》,(汉)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59年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纪昀总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清)永璿等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四部丛刊》影印本,上海书店1984年版.
    《市井民风--“二拍”与民俗文化》,刘良明、刘方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旧唐书》,(后晋)刘眗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汉书》,(汉)班固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
    《汉魏六朝小说史》,王枝忠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传神阿堵,游心太玄》,宁稼雨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全唐五代小说》,李时人编校,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
    《地煞天罡--<水浒传>与民俗文化》,王同舟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夷坚志》,(宋)洪迈撰,中华书局1981年版。
    《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周宪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扬州画舫录》,(清)李斗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
    《曲艺概论》,侯宝林、汪景寿、薛宝琨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杂技史话》,崔乐泉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百戏奇观》,聂传学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论稿》,胡文斌著,中国书店2005年版。
    《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蔡义江著,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
    《老残游记》.(清)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西方文论选》,伍蠡甫、蒋孔刚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西京杂记》(附《燕丹子》),(东晋)葛洪撰,中华书局1985年版。
    《西游记》,(明)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西湖游览志余》,(明)田汝成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论中国白话小说》,孙楷第著,棠棣出版社1953年版。
    《体育史话》,崔乐泉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初刻拍案惊奇》,(明)凌蒙初编著,王古鲁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吾国与吾民》,林语堂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宋元小说史》,萧相恺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宋元小说研究》,程毅中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宋元戏曲史》,王国维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宋代说书史》,陈汝蘅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忘忧清乐--古代游艺文化》,崔乐泉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杜阳杂编》,(唐)苏鹗撰,中华书局1985年版。
    《沧州集》,孙楷第著,中华书局1965年版。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撰,中华书局1981年版。
    《闲情偶寄》,(清)李渔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事物纪原》,(宋)高承撰,中华书局1989年版。
    《事物掌故丛谈》,杨荫深著,上海书店1986年版.
    《京剧剧目初探》,陶君起编著,中国戏曲出版社1980年版。
    《官场现形记》,(清)李宝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德)H.R.姚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忠烈侠义传》,(清)石玉昆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明代小说史》,齐裕焜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明清小说传播研究》,王平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明清小说资料选编》,朱一玄编,南开大学2006年版。
    《歧路灯》,李绿园著,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苕溪渔隐丛活》,(宋)胡仔纂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
    《话本小说概论》.胡士莹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金瓶风月话》,牧惠著,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1992年版。
    《金瓶梅社会风俗》.蔡国梁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金瓶梅词话》,(明)兰陵笑笑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孙楷第著,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俚韵惊尘--“三言”与民俗文化》,汪玢玲、陶路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南齐书》,(南朝梁)萧于显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
    《南村辍耕录》,(元)陶宗仪撰,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封氏闻见记》,(唐)封演撰,中华书局1985年版。
    《帝京岁时纪胜》,(清)潘荣陛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帝京景物略》,(明)刘侗,于奕正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幽明录》,(宋)刘义庆编撰,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拾遗记》,(晋)王嘉撰,中华书局1981年版.
    《挥(?)录》,(宋)王明清撰,中华书局1985年版.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1990年版。
    《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撰,中华书局1991年版。
    《绛珠还泪--<红楼梦>与民俗文化》,王齐洲等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学》,(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荆楚岁时记》,(南朝梁)宗懔撰,中华书局1991年版.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说岳全传》,(清)钱彩、金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说唐全传》,(清)无名氏著,中华书局1996年版。
    《说唱艺术简史》,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唐人传奇》,李宗为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
    《唐会要》,(宋)王溥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唐前志怪小说史》,李剑国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娱乐文化》,熊治冲著,巴蜀书社1990年版.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晚清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殷芸小说》,(梁)殷芸编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海上花列传》,(清)韩邦庆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笑与滑稽》,(法)亨利·伯格森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笑府选》,(明)冯梦龙撰,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版。
    《资本论》,(德)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等撰,中华书局1976年版。
    《通俗文娱体育论》,石麟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酌中志》,(明)刘若愚撰,中华书局1985年版.
    《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昀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高僧传》,(南朝梁)释慧皎撰,中华书局1991年版。
    《剪灯新话》,(明)瞿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情感与形式》,(美)苏珊·朗格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梦溪笔淡》,(宋)沈括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
    《梼机闲评》,(清)无名氏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清代小说史》,张俊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清平山堂话本》.(明)洪楩编,谭正璧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清稗类钞》,(清)徐珂编撰,中华书局1984年版。
    《绿牡丹》,(清)无名氏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聊斋创作心理研究》,王平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聊斋志异》,(清)蒲松龄撰,张友鹤辑校,中华书局1962年版。
    《谜史》,钱南扬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隋书》,(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
    《隋炀帝艳史》,(明)齐东野人著,中华书局2000年版。
    《隋唐五代小说史》,侯忠义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博异志》,(唐)谷神子撰,中华书局1980年版。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郑振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搜神记》,(晋)干宝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
    《敦煌文学丛考》,项楚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敦煌变文论文录》,周绍良、白化文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游戏史》,蔡丰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集异记》,(唐)薛用弱撰,中华书局1980年版。
    《鲁迅全集》,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楹联丛话》,(清)梁章钜撰,上海书店1981年版。
    《歌德谈话录》,(德)爱克曼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漫说水浒》,陈洪、孙勇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醉翁谈录》(宋)罗烨撰,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儒林外史>与江南士绅生活》,顾鸣塘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燕京岁时记》,(清)富察敦崇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穆天子传》,不知撰人,(晋)郭璞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穆天子传通解》,郑杰文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醒世姻缘传》(清)西周生著,(清)葛受之评,齐鲁书社1994年版。
    《醒世恒言》,(明)冯梦龙纂辑,顾学颉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镜花缘>丛谈》,李剑国、占骁勇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镜花缘》,(清)李汝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警世通言》.(明)冯梦龙纂辑。严敦易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