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数易学视域下的两汉自然哲学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易学是围绕着《周易》的诠释而产生出的一系列学问,易学发展到两汉时期,以象数之学为主要内容的象数易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这一方面与《周易》经传中所包含的象数内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两汉时期的文化语境有关。同时,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成就较为突出的一个时期,尤其是在天文与历法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汉人在《淮南子·天文训》和《易纬》中都提出了宇宙论思想来解释宇宙的生成与万物的起源,而且,汉人还对星空依照人事做了划分,将可视天体与人事联系起来。两汉时期的历法沿革经历了古四分历——太初历——三统历——后汉四分历等时期,这几种历法可分为两种形态,一是四分历,一是八十一分历,其中太初历和三统历属于八十一分历。太初历以律数起历,较少牵扯到易数,而三统历则律数易数全用,将象数易思想作为历法制定的基础,这种做法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汉时期的象数易学,与天文历法关系较为密切的主要有孟喜的卦气说,京氏易,郑玄卦气说、爻辰说、太一九宫说,虞翻的月体纳甲等理论。天文历法与象数易学的结合,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开启了新的意义空间。天文历法一方面将“易”作为其指导思想,一方面将“易”作为其基础内容,通过与“易”的结合而超越了“数”、“术”层面,直达天人之道的贯通;易学吸取天文历法的发展成果,建立了象数易学体系,构建起来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将天地万物人事吉凶皆涵摄在内的世界图式。两汉时期的以“有机”为特性的象数易学——自然哲学体系便是以这个世界图式为基本骨架,借助阴阳、五行、卦、数、干支等范畴构建起来的。两汉象数易学——自然哲学呈现为一个在富含节律性的阴阳交感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网状层级结构,其理论体系以阴阳为根本,以六十四卦所形成的世界图式骨架,将网状层级结构、时空坐标系统、嵌套循环的时间维度、天人感应等内容囊括在内,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弹性。两汉时期的象数易学,因其过于复杂,过于夸大象数的作用,而忽视了义理的重要性,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象数易学对历法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历法的正常发展。当今又有“科学易”概念的提出,但是应当注意,易学与科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易学与科学的结合,只能在宏观上相互指导,不能在微观上互相印证,以为易学中包含了许多现代科学前沿成果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Yi-ology is a series of theory which is result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Zhouyi. In the era of Han dynasties, Image-Number Yi-ology, whose main content is the theory of Xiang and Shu, have had a great development. The reason of that, on one hand, is related to the Xiang-Shu connotation of Zhouyi and Yizhuan, on the other hand, is related to the culture context in Han dynasties. Meanwhile, the era of Han dynasties is an era that Chinese ancient science have been profoundly developed,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astronomy and calendar-study. People in Han dynasties have advanced some kind of cosmology in the book such as Huainanzi and Yiwei, which is used for explain the creation of the cosmos and the origin of the world. They also divide the star sky into parts according to politics, and integrate the visible aster with human affairs. The development of calendar-study of Han dynasties is Sifen calendar-Taichu calendar-Santong calendar-Houhansifen calendar, such calendar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wo patterns, one is quartered calendar and the other is eightiethed calendar. Taichu calendar and Santong calendar belongs to eightiethed calendar. The Taichu calendar take the number of music notes as its basic data, but is barely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Yi. In contrast, the Santong calendar takes both the number of music notes and the number of Yi as its basic data. Tha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late ages. The Image-Number Yi-ology theory in Han dynastie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astronomy and calendar is the Guaqi theory of Mengxi, Yi-ology of Jingfang, the Guaqi and Yaochen and Taiyijiugong theory of Zhengxuan and Yuetinajia theory of Yufan. The combination of astronomy and calendar-study and Image-Number Yi-ology, have created new meaning spaces in their both region. The astronomy and calendar study, on one hand, take Yi as it's guiding theory, for the other hand, take Yi as it's foundation. Through this way, the astronomy and calendar-study had surpassed the mathematic meaning and reached the state of the integration of human and the heaven. Yi-ology have absorbe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stronomy and calendar study, and established a system of Image-Number Yi-ology, then build a structure that include everything in itself. The Image-Number Yi-ology-Natural philosophy system in Han dynasties take this structure as its basic frame, and draw support from the categories such as Yinyang, Wuxing, Gua, Number, Ganzhi to set itself up. The Image-Number Yi-ology-Natural philosophy system in Han dynasties presents as a hierarchical network structure which is rich in rhythm and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of Yin-yang. This system takes Yin-yang as basic structure, takes the world model comes from 64 gua as its frame, and have combined the hierarchical network structure, the space-time coordinates, the time dimension which is nested and periodic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It is also elastic and steady in a sense. The Image-Number Yi-ology have finally step down from the stage of history because it is too complex, overstate the importance of Image-Number and ignore the importance of Yili. The penetration of Image-Number Yi-ology to astronomy and calendar study has block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tter. Nowadays some people have advanced the concept of Science Yi-ology. What we should know is that Yi-ology is complete different from science. The combination of Yi-ology and science can only have some guidance for each other, but can never verify each other in details. The opinion which believes that the theory of Yi-ology contain many cutting-edge achievement of modern science is totally wrong and inadvisable.
引文
①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函义》
    ②参见林忠军《汉代易学的解构与重建——牟宗三对郑玄易学的解释》。
    ①但并不限于《周易》,《连山》、《归藏》亦属于易学的诠释对象,但对《周易》的诠释神有可见记载的史料中占绝大多数,故此处仅言《周易》。
    ①刘大钧《周易概论》,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25-26页。
    ②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4页。
    ③由于考证不是本文的重点,故这里不再对《易传》的具体成书时间及作者做太多的考证。
    ④刘大钧《周易概论》,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16页。
    ①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49-50页。
    ②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T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4页。
    ①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页。
    ②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页。
    ③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页。
    ④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302页。
    ⑤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页。
    ①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281页。
    ②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282页。
    ③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4页。
    ④“万一千五百二十”,11520,这个数字肯定是不能穷尽天下万物的,但是这个数字可以“当”万物之数,应当认为《系辞》此处的真正意图并不是说天地间只有11520个事物,而是要说眀乾坤两卦才是万物真正的代表。
    ⑤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9页。
    ①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9-330页。
    ②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0页。
    ③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0页。
    ④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0-334页。
    ⑤此处,“物象”既包括自然物象也包括社会物象。
    ①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42-49页。
    ①《易传》中得位失位之例似有违例现象,如《象》释《艮》初六、释《艮》六五、释《需》上六等等,但这几卦的解释皆是依其他体例为主,并不一定对所有卦的解释都依得位失位这一类卦例,《易传》言“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这种解封思路恰可为证。
    ①这里的“新”、“旧”仅有时间先后意义,不具有价值判断意义。
    ②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5页。
    ③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16页。
    ④班固《汉书·儒林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92页。
    ①高怀民《两汉易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①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3页。
    ②高怀民《两汉易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6-67页。
    ①不可否认,这其其中既有对易学发展真正起到推动作用的精华,亦有牵强附会导致易学发展误入迷途的糟粕。
    ②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11页。
    ③班固《汉书·儒林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97页。
    ①范哗《后汉书·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8-2549页。
    ②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出版社1954年版,第19页。
    ①林忠军《论两汉易学的形成、源流及J其特征》,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23-28页。
    ②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54页。
    ③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年版,第136页。
    ④林忠军《论两汉易学的形成、源流及其特征》,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23-28页。
    ⑤林忠军《论两汉易学的形成、源流及其其特征》,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23-28页。
    ⑥林忠军《论两汉易学的形成、源流及其特征》,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23-28页。
    ⑦林忠军《论两汉易学的形成、源流及其特征》,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23-28页。
    ⑧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年版,第77页。
    ①范晔《后汉书·张曹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12-1213页。
    ①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年版,第106页。
    ②《汉书·天文志》,见《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7页。
    ①梁伟弦教授在《汉易卦气学研究》第91页中指出,“两汉象数学家实际是以经术、数术杂用,而其这对社会政治问题提出具休主张,实际还是以儒家的思想主张为归依的”,亦为此意。
    ①此处言古代天文学,实为天文、历法之总称。
    ②李民 王健《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3-4页。
    ③孙冶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82-2085页。
    ①陈美东《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②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页。
    ③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T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④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⑤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65页。
    ⑥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67页。
    ①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引饯塘补曰:“坠”,籀文“地”。故“天坠”即“天地”
    ②何宁《淮南了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65-167页。
    ①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81-82页。
    ①陈美东《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682页。
    ②刘操南《古代天文历法释证》,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③《史记·天官书》,见《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页。
    ④《史记·天官书》,见《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页。
    ⑤《史记·天官书》,见《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页。
    ①张黎明《汉代的北斗信仰考》,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月第25卷第2期,122-126页。
    ①《史记·天官书》,见《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页。
    ②《史记·天官书》,见《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4页。
    ③三五即三辰五星,三辰为日、月、星,五星为金星(太白)、木星(岁星)、水星(辰星)、火星(荧惑)、土星(填星)。
    ①朱文鑫《历法通志》(民国从书),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影印,第1-10页。
    ②刘操南《古代天文历法释证》,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3页。
    ①《汉书·律历志》,见《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00-1402页。
    ②《汉书·律历志》,见《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01页。
    ③《汉书·律历志》,见《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01页。
    ④《汉书·律历志》,见《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01页。
    ①薄树人《试探三统历和太初历的不同点》,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年第2卷第2期,第133-138页。
    ②《汉书·律历志》,见《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05页。
    ③《汉书·律历志》,见《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06-1407页。
    ①《汉书·律历志》,见《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07-1409页。
    ②刘操南《古代天文历法释证》,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页。
    ①《续汉书·律历志》,见《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11-1512页。
    ②对于经天月与朔望月的区别,可参阅陈克艰《史汉历志初读》相关论述。
    ①张培瑜等《中国古代历法》(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468页。
    ①《汉书·律历志》,见《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17-1418页。
    ②朱文鑫《历法通志》(民国从书),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影印,第70-71页。
    ①朱文鑫《历法通志》(民国丛书),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影印,第73页。
    ②朱文鑫《历法通志》(民国丛书),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影印,第74页。
    ①这样说,并不是不去理会易数对历法的干扰,而是试图理解那个时代下,这种融合所导致的新的意义领域的开启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②盂喜字长卿,东海兰陵(近山东苍山县西南)人,生于汉昭、宣帝之时,约公元前90-公元前40年左右。
    ③《新唐书》(卷二十七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99页。
    ①《新唐书》(卷二十七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98页。
    ①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76-77页。
    ①郭或《京氏易传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133-134页。
    ②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6-267页。
    ①郭或《京氏易传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137页。
    ①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82页。
    ②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83页。
    ③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84页。
    ①梁伟弦《汉易卦气学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54-55页。
    ②郭或《京氏易传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133页。
    ③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87页。
    ④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87页。
    ⑤郭或《京氏易传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133页。
    ①郭或《京氏易传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133页。
    ①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89页。
    ②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91页。
    ①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77页。
    ②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54.355页。
    ③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69页。
    ①郭彧《京氏易传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135页。
    ②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92-98页。
    ①郭或《京氏易传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133-134页。
    ②郭或《京氏易传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66页。
    ①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102页。
    ②班固《汉书·五行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469页。
    ③郭或《京氏易传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156页。
    ①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103页。
    ②《新唐书》(卷二十七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98-599页。
    ③郭或《京氏易传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137页。
    ④郭或《京氏易传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65页。
    ①卢央《京房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153页。
    ②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104-105页。
    ③郭或《京氏易源流》,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51-61页。
    ①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104页。
    ②郭彧《京氏易传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65页。
    ③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105页。
    ①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108页。
    ①郭或《京氏易传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273页。
    ①郭或《京氏易传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134页。
    ①郭或《京氏易传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163页。
    ②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117页。
    ③郭彧《京氏易传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135页。
    ①郑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人。
    ①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30页。
    ②八风的基本义为八方(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亦与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有关。见梁伟弦《“八风”与五行、八卦》,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7月第4期,28-30页。
    ③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79-80页。
    ①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162页。
    ①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193页。
    ②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04页。
    ③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04-207页。
    ①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26页。
    ②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145页。
    ③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146页。
    ①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08-223页。
    ①林忠军《周易郑氏学阐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②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卷一),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202页。
    ①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94页。
    ②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97页。
    ③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96页。
    ④林忠军《周易郑氏学阐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⑤《汉书·律历志》,见《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70页。
    ⑥徐振韬主编《中国古代天文学词典》,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
    ①林忠军《周易郑氏学阐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②林忠军《周易郑氏学阐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③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82-83页。
    ①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94-95页。
    ①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74页。
    ②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543页。
    ③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局1994年版,第603页。
    ①高怀民《两汉易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9页。
    ①童鹰《论中国古典自然哲学的有机论范式》,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5期,第17-22页。
    ②“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相杂,以成百物”,见《国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15页。
    ①邢公路《古今律历考》,文渊阁国库全书版。
    《古代天文历法讲座》张闻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基础知识》丁緜 孙天津古籍出版社
    《天文学小史》《历法通书》(民国丛书) 朱文鑫上海书店
    《历代律例志校正》陈美东中华书局
    《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 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
    《中国天文学史》第一卷、第四卷 陈遵妫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古代天文历法释证》刘操南浙江大学出版社
    《中国天文学史大系——中国古代历法》张培瑜等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天文学史大系——中国古代天文学家》陈久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天文学史大系——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 陈美东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天文学史大系——中国古代天文学词典》徐振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天文学史大系——中国古代星占学》卢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易学与天文学》卢央中国书店
    《周易与历法》常秉义中国华侨出版社
    《周易集解篆疏》李道平中华书局
    《周易述》惠栋中华书局
    《京氏易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周易虞氏略例》聚学轩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徐氏全书》之《京氏易传笺》徐昂山东省图书馆馆藏
    《纬书集成》安居香山等辑河北人民出版社
    《周易虞氏易象释易则》潘雨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京氏易传导读》郭或齐鲁书社
    《易纬导读》林忠军齐鲁书社
    《京氏易源流》郭或华夏出版社
    《汉易卦气学研究》梁伟弦齐鲁书社
    《周易郑氏学探微》 林忠军 上海古籍出版社
    《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 林忠军 齐鲁书社
    《周易概论》增补本 刘大钧 巴蜀书社
    《易学哲学史》上册 朱伯昆 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易知识通览》朱伯昆 齐鲁书社
    《先秦汉魏易例述评》屈万里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周易郑氏学》胡自逢 文史哲出版社
    《象数易学》张其成中国书店
    《象数易镜源》邓立光巴蜀书社
    《开元占经》瞿昙悉达 中央编译出版社
    《淮南子集释》何宁撰 中华书局
    《淮南子·天文》研究 陶磊 齐鲁书社
    《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函义》牟宗三文津出版社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李约瑟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科学》李约瑟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华科学文明史》(1、2卷)李约瑟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李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从春秋到明末的历法沿革》钱宝琮 钱宝琮科学史论文选集
    《儒学化的汉代科技》刘厚琴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略论汉代的科学思想》步近智 张安奇 孔子研究1989年第2期
    《汉代儒学与自然科学》董英哲 人文杂志1991年第1期
    《史汉历志初读》陈克艰史林2000年第4期
    《西汉历法及史实年代三议》杨武泉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
    《<淮南子>在历法上的创见及其来源》 白光琦 史学集刊1999年第1期
    《论<次度>——“古历论稿”之一》饶尚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历术甲子篇>考释——“古历论稿”之二》饶尚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颛顼历辨正——“古历论稿”之三》饶尚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3期
    《太初改历初探——“古历论稿”之四》饶尚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2期
    《刘歆三统历评议——“古历论稿”之五》饶尚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两汉历法沿革述略——“古历论稿”之六》饶尚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太玄>与西汉天文历法》黄开国江淮论坛1990年第2期
    《从敦煌汉简历谱看太初历的科学性和进步性》殷光明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2期
    《二十四节气形成年代考》沈志忠东南文化2001年第1期
    《根据新出历日简犊试论秦和汉初的历法》张培瑜中原文物2007年第5期
    《古代历法的置闰》张闻玉学术研究1985年第6期
    《秦汉及以前的古历探微》莫绍揆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1期
    《秦至汉初历法是不一样的》 张培瑜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年第3期
    《试探三统历和太初历的不同点》薄树人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年第2期
    《司马迁的古代历制研究》郭书兰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太初改历考》斯琴毕力格内蒙占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五大行星命名不本于地支而本于观测说——评<阴阳五行思想与<周易>>》刘操南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中国古代的历法》王力文献1980年第1期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表解》张汝舟(遗著)贵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近十年大陆易学研究述评》林忠军文史哲
    《论象数易学的演变、特征及其意义》林忠军学术月刊
    《论两汉易学的形成、源流及其特征》林忠军山东大学学报
    《“卦气”与“历数”,象数与义理》 梁韦弦 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周易参同契>的月体纳甲学》周立升周易研究2000年第4期
    《论汉代易学的纳甲》任蕴辉周易研究1993年第2期
    《象数易学与西汉政治、自然科学研究》吴宝峰 硕士论文
    《谈易数之谜——中国古代的数理哲学》刘蔚华载《中国哲学》第六辑
    《黄帝内经》中的易学象数学—兼论医《易》思维理路之异同 张文智 周易研究2004年第1期
    《“卦气”溯源》刘大钧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易纬》“数”论的思维模式研究 萧洪恩 周易研究2006年第3期
    《周易参同契》的月体纳甲学 周立升 周易研究2000年第4期
    《周易参同契》思想研究 马宗军 博士论文
    《汉代谶纬天论研究》朱玉周 博士论文
    《汉代的易学与史学》张涛,袁江玉 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汉易卦气学的理论原理》梁韦弦 周易研究2006年第3期
    《汉易卦气学的学术价值》梁韦弦 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5期
    《汉易卦气学论要》梁韦弦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汉易象数学研究》井海明 博士论文
    《京房八宫易学探微》张文波 硕士论文
    《京氏易学中的阴阳对待与流行——兼论京易纳甲、建候、积算的建构原则》张
    文智周易研究2002年第2期
    《略论汉代易学发展的原因和特点》崔波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略论刘向刘歆父子的易学思想与成就》张涛文献1998年第2期
    《论汉代易学的纳甲》任蕴辉周易研究1993年第2期
    《孟喜易学略论》傅荣贤周易研究1994年第3期
    《试论两汉易学的传承——与尚秉和先生商榷》刘玉建理论学刊1996年第2期
    《荀爽易学研究》王棋博士论文
    《郑玄易学思想述评》林忠军周易研究1993年第1期
    《周易象数算法与象数逻辑——中国文化之根探源的新视角》李曙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阿那克西曼德与<周易>自然哲学思想比较》刘霞伍建平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增刊
    《论儒家自然哲学体系的建构》康宇东岳论丛2009年第7期
    《论中国古代早期自然哲学》乔根锁《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论中国古典自然哲学的有机论范式》童鹰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5期
    《试析汉代的宇宙生成论》朱玉周齐鲁学刊2007年第3期
    《五行学说缘起与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之探讨》张澔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在科学认识史上的价值——兼论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
    赵载光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自然哲学的历史与现状》吴国盛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年第5期
    《中国自然哲学的文化定位——兼评<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与科学思想>》罗翔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1期
    《周易象数与古代科学》唐明邦大易集成
    《<周易>与天文学关系之浅探》徐传武大易集要
    《周易与科学:一个容易神化的议题》刘立夫船山学刊2000年第2期
    《<周易>与天文历法》黎远方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5年第1期
    《<周易>星象通考》一、二乌恩溥周易研究1999年第2期
    《<周易>与中国象科学》刘长林周易研究2003年第1期
    《李约瑟论<周易>对科学的影响》席泽宗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年第4期
    《黄道周论<周易>与天文历算》 翟奎凤周易研究2009年第6期
    《论“易数”与中国古代科学的联系》俞晓群曲率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周易>与现代自然科学》李明峰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周易>阴阳观的起源及其自然科学基础问题》秦广忱周易研究1988年第1期
    《<周易>热与“科学易”》李申周易研究1992年第2期
    《超越名言,感而遂通——走出西方科学方法的困境》龚隽周易研究1993年第1期
    《科学易》赵定理周易研究1988年第2期
    《遗传密码表与<易经>》王文清等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4期
    《易文化研究之现状》王振复上海文化1995年第1期
    《易学与科学简论》倪南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1期
    《略论<周易>对中国古代历法的影响——兼与李申先生商榷》乐爱国周易研究2005年第5期
    《乾卦的“六龙季”太阳历》秦广忱周易研究1991年第3期
    《乾卦六龙的天文科学含义新解》宋会群周易研究2001年第4期
    《日象四卦解》乌恩溥周易研究1994年第2期
    《“易”的抽象和“易”的秘密——圭表和日影的启示》刘文英天府新论1988年第2期
    《<易·丰>的天象记载释义》郝岳才 晋阳学刊2002年第6期
    《年月律吕与干支五行及<周易>》许殿玺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1995年第4期
    《易与吕律之确定》黄晨,袁清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八风”与五行、八卦》梁韦弦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4期
    《八风考略》沈祖绵周易研究1995年第2期
    《汉<易>与<汉书>》吴怀祺 齐鲁学刊2001年第3期
    《汉代的北斗信仰考》张黎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论<淮南子>的律历、律数和旋官》王红硕士论文
    《关于西汉初期的式盘和占盘》严敦杰考古1978年第5期
    《中国古代“天学”理念与政治合法性信仰的建构》萧延中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