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多个高层政区交界地区因界限犬牙相错,五方杂处,是各种“问题”聚集的场所,以故交界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是学术界探讨的重要内容,集中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和南方数省交界地区。多数研究者将这些交界地区视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区域”来对待,探讨这一区域之环境变迁、移民开发、盗贼倡乱、盐区变动等等,而缺乏对于交界内部各方之间的互动、交流之关注。本文认为各高层政区是一个个独立的政治功能区域,因各自归属、自然与社会资源的不同,交界地区内部各方会产生一些联系,形成诸多互动行为,本文称之为交界地区之地域互动。
     本文选取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来具体考察交界地区之地域互动方式。这一地区毗邻明清民国时期之京畿地带,是一个典型的高层政区界限犬牙相错之地,在本文关注的时期内“问题”不断,这些问题突出地反映了交界地区的各种互动行为。本文具体从政区形成与调整、盗贼倡乱、水利开发、灾害调适、交通设施管理和信仰文化扩散等几个个案来分析这一交界地区之地域互动。
     通过这些个案之“深厚”分析,本文最终验证并归纳了交界地区之地域互动机制。交界地区之地域互动包括空间互动和社会互动,空间互动导源于两种空间关系——水平关系与垂直关系,交界地区空间互动于是分为水平互动与垂直互动。水平互动是指地方之间的互动,有着尺度变化,可以是不同行政归属的村落之间、县际之间、省际之间、流域上下游之间的互动等等。垂直互动是指地方州县与高于或独立于其上的作用力量(如军事组织、国家等)之间的互动。空间互动通过交界地区交通、水系和各种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的作用得以完成。“抽象”的空间互动必然要通过“具体”的社会互动来实现。交界地区社会互动因涉及不同政区之间互动的空间尺度问题,以合作型互动和冲突型互动为主要表征。归纳起来,交界地区社会互动包括合作、援助、协调、竞争、冲突等内容。
     交界地区因政区归属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形成空间互动,空间互动最终落到交界各方所“聚合”的人群、社会,形成社会互动,二者互为表里,最终形成交界地区的地域互动。地域互动造就了交界地区的变动性、边缘性和政治敏感性,于是交界地区在传统时代倍受关注。同时,通过分析交界地区的诸多互动行为与“界”的关系,本文认为新区域地理和最近史学界所认为的“区域”、“界”是变动不居的、模糊的观点并非绝对。以本文来看,界是固定的,规塑着交界各方民众之行为,界的固有性又导致了交界各方地域互动的出现,而地域互动又反证界之固定性,二者相辅相成。我们应关注区、界内外活生生的人群及其活动,和这些活动对于区域、界之塑造、扰动的“事实”,而不应纠结于区域、界是变与不变。
As the interlocking boundaries, border areas gathered all sorts of "problem", which makes it to be a important content of academic discussion focused on the north of farming-pastoral region and some border areas in the southern provinces. Most researchers treat these border regions to be a whole or a "region", researched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 immigration development, robbers, salt region change in this region etc, but lack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and internal communication in these border area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each senior administrative zone is a independent political function region,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of their ownership, natural and social resources, it will produce some contact, and form many interactive behavior in internal parties in the border area, called "regional interaction" in the border area.
     This article will give a specific investigation of regional interactive manner in the border area by selecting Zhi Yu Jin Lu(直豫晋鲁)border area from Ming and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is area adjacent to the political center of China in these period, where produced much "problems" which reflect the various interactive behavior in the border area. This paper also will discuss several cases to analyze the regional interaction in border area, such as the form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adjustment, robbers,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disasters adjustment, traffic facilities management and the diffusion of beliefs etc.
     This paper validated and summarizes the interacting mechanism of the border area by anglicizing these cases "deeply". The regional interaction includes space interac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Space interaction originated two kinds of spatial relations——horizontal relationship and vertical relationship, so the space interaction divided into horizontal interaction and vertical interaction. Horizontal interaction refers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laces——such as the villages, counties, provinces,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a river with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ownership which has scale variations. Vertical interaction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ocal county or state and the entity power higher than it (such as Army/Military organization, country, etc). Space interaction is finished by the transportation, water system and various flows (abortion, logistics, information, etc) in border area. Through the "concrete" social interaction "abstract" space interaction must to be achieved. Because of the space scal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in the border area, the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and conflict type interaction in social interaction to be the main characterization. It summed up that the social interaction including cooperation, assistance, coordination, competition and conflict in border area, etc.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i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ownership creating space interaction in border area, which forming social interaction by "polymerizing" the crowd and society, this eventually forming regional interaction in the border area. Regional interactive made variation, marginal and political sensitivity in the border area, so that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border area in traditional period. Meanwhi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teractive behavior and "bound" in the border area,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new regional geography and recent historians consider the point of view that "regional", "bound" is fluctuant, fuzzy is not absolute. Boundaries which restrain people's behavior between border parties is fixed, which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regi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arties of border area, and regional interaction proves the immobility of the boundary again.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live crowd and their activities inside or outside the area and bound, and the "facts" of these activities which disturbance region and bound, but should not tangle with changing or not of region and bound.
引文
①(明)杨博:《总论天下郡县》,载于陈其愫辑《皇明经济文辑》卷9。又名《议天下郡县繁简疏》,见杨博:《杨襄毅公奏疏》卷3《吏部奏疏》,明万历刻本。
    ②(清)田文镜:《题为恭请复设河北道员以资政治事》,《抚豫宣化录》卷2,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9页。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文中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均应加引号。
    ①本文使用“界限”而非“界线”,在现代地理测绘技术出现之前,传统政区界线并非严格的几何线条,地方文献中只以“四至”、“八到”表述政区界线,故而本文以界限称之。另参见徐建平:《政治地理视角下的省界变迁》,周振鹤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②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24-128页。
    ③如唐立宗:《在盗区与政区之间——明代闽粤湘赣交界的秩序变动与地方行政演化》,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2002年;邹逸麟:《明清流民与川陕鄂豫交界地区的环境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刘秀生: 《清代闽浙赣皖的棚民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卢华语等:《唐宋时期渝鄂湘黔界邻地区药材生产及其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7期。
    ①如刘宁宁等:《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苏鲁豫皖交界地带为例》,《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第8期;安树伟:《行政区边缘经济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②赵世瑜:《作为方法论的区域社会史——兼及12世纪以来的华北社会史研究》,《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第7页。
    ③雍正《泽州府志》卷11《物产》。
    ④(清)王中琏:《香磨河窄港口開修北迪路记》,光绪《陵川县志》卷27《艺文三》。
    ⑤刘影:《皇权旁的山西:集权政治与地域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⑥程森:《国家漕运与地方水利:明清豫北丹河下游地区的水利开发与水资源利用》,《中国农史》,2010年第2期。
    ⑦《清高宗实录》卷1456,乾隆五十九年七月辛卯。
    ⑧明清晋东南与豫北之交通线路较之前代更为发展,参见山西省地图集编撰委员会:《山西省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年,第208-209页。
    ①施添福:《社会史、区域史与地域社会——以清代台湾北部内山的研究方法论为中心》,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3802/1.
    ②参见常建华:《日本八十年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77页。
    ④(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刘云德、王戈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91-218页。
    ⑤朱力等著:《社会学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30-53页。
    ①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3页。
    ②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页。
    ③唐力行等著:《苏州与徽州——16-20世纪两地互动与社会变迁的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0页。
    ④(英)大卫·哈维:《地理学中的解释》,高泳源、刘立华、蔡运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49页。
    ①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局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编:《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黄润华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30页。
    ②(英)R.J.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蔡运龙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9-10页。
    ③(法)保罗·克拉瓦尔(Paul Claval)《地理学思想史》,郑胜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页。
    ④(英)R.J.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蔡运龙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6页。
    ⑤(美)苏珊·汉森编:《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66页。
    ①行龙、杨念群主编:《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①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②唐力行等著:《苏州与徽州——16-20世纪两地互动与社会变迁的比较研究》代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③唐力行等著:《苏州与徽州——16-20世纪两地互动与社会变迁的比较研究》代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7-9页。
    ④(日)稻田清一:《清末江南一乡村地主生活空间的范围与结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2辑,第219-242页。
    ①(日)平田茂树、远藤隆俊、冈元司编:《宋代社会的空间与交流》,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②史念海:《河山集·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长水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③葛剑雄:《秦汉时期的人口迁移与文化传播》,《历史研究》,1992年第4期。吴松弟:《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王振忠:《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④吴松弟:《论区域经济开发过程中影响生态环境的诸因素》,《历史地理》第19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7页。
    ⑤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54页。
    ①邓辉:《从自然景观到文化景观——燕山以北农牧交错地带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地理学透视》前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②(英)R.J.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唐晓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9页。
    ③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④李智君:《关山迢递:河陇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⑤高敏:《天理教起义于河南滑县一带的原因》,《历史教学》,1963年第3期。
    ①于志嘉:《从<(?)辞>看明末直豫晋交界地区的卫所军户与军名词讼》,《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第4分,2004年。
    ②于志嘉:《犬牙相制——以明清时代的潼关卫为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0本第1分,2009年。
    ③(美)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池子华、刘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④(美)彭慕兰:《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马俊亚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⑤胡英泽:《河道变动与界的表达——以清代至民国的山、陕滩案为中心》,《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7卷,2006年,第217页。
    ⑥靳润成:《明代郧阳、南赣两巡抚辖区考》,《历史地理》第13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⑦郭声波:《《由虚到实:唐宋以来川云贵交界区犬牙相入政区格局的形成》,《江汉论坛》,2008年第1期。
    ⑧唐立宗:《明代南赣巡抚辖区新探》,《历史地理》第19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⑨张建民:《明清长江流域山区资源开发与环境演变:以秦岭—大巴山区为中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年。
    ①樊树志:《明代襄荆流民与棚民》,《天津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
    ②邹逸麟:《明清流民与川陕鄂豫交界地区的环境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③李昭宾:《清代中期川陕楚地区流动人口与川陕楚教乱(1736-1820))),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88硕士班论文,指导教授:庄吉发。
    ④赖家度:《明代郧阳农民起义》,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
    ⑤葛庆华:《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1853-1911),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⑥刘秀生:《清代闽浙赣皖的棚民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
    ⑦曹树基:《明清时期的流民和赣南山区的开发》,《中国农史》,1985年第4期。
    ⑧曹树基:《赣闽粤三省毗邻地区的社会变动和客家形成》,《历史地理》第14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⑨黄志繁:《贼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11月。
    ⑩宋惠中:《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清代前期闽浙赣交界地区的个案分析》,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92学年度博士毕业论文,指导教授:徐泓。
    [11]唐立宗:《在盗区与政区之间——明代闽粤湘赣交界的秩序变动与地方行政演化》,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2002年。
    [12]黄国信:《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13]黄国信:《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304-309页。
    [14]鲁西奇:《内地的边缘:传统中国内部的化外之区》,《学术月刊》,2010年第5期。
    ①(英)萨拉·L.霍洛韦等编:《当代地理学要义——概念、思维与方法》,黄润华、孙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46页。
    ②(英)R.J.约翰斯顿主编:《人文地理学词典》,柴彦威等译,柴彦威、唐晓峰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12页。
    ③(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④陆敏珍:《唐宋时期明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12页。
    ⑤赵世瑜:《作为方法论的区域社会史——兼及12世纪以来的华北社会史研究》,《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第8页。
    ⑥(英)阿兰·R.H.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阙维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95页。
    ①(英)阿兰·R.H.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阙维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95页。
    ②这几个案例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到文献资料的丰富性和案例的典型性、代表性。文献资料丰富能够进行深入分析,是研究的基本前提;所选案例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可以说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内部诸多问题中皆有与本文所选案例类似的问题。如以水灾调适为例,因河流上下游区位之不同,交界各方互不统属,各交界线上之河道管理、水灾调适事务中皆有以邻为壑的情况出现,造成交界各方之矛盾、冲突,只是本文选择直鲁交界地区水灾调适与省际冲突的案例则最具有代表性。此外,这几个案例之外,经济行为之互动也是地域互动应考虑的内容,如地域商人(泽潞商人与豫北怀商)之交流、商品流通(晋东南与豫北)等,只是已有学者做过探讨,且限于篇幅,本文未展开讨论。
    ③(法)保罗·克拉瓦尔(Paul Claval):《地理学思想史》,郑胜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2页。
    ①(英)R.J.约翰斯顿主编:《人文地理学词典》,柴彦威等译,柴彦威、唐晓峰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631页。
    ②张伟然:《归属、表达、调整:小尺度区域的政治命运——以“南湾事件”为例》,《历史地理》第2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2页。
    ①(法)保罗·克拉瓦尔(Paul Claval)《地理学思想史》,郑胜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2页。
    ②(美)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③(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④(法)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蒙塔尤——1294-1324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许明龙、马胜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⑤(法)保罗·克拉瓦尔(Paul Claval)《地理学思想史》,郑胜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5页。
    ⑥辛德勇曾于2009年7月在复旦大学暑期历史地理前沿研修班上作—报告,名为:《历史地理学的多角度综合研究方法——以勾践徙都琅琊事为例》,提到了这种方法。该文后发表于《文史》2010年第1期,名为:《越王勾践徙都琅琊事析义》。
    ①吴宏岐:《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第十章《多重证据法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汉番禺城故址新考》,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2010年12月6日,他又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作一报告,名为:《多重视角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以清代广州至澳门内河水道为中心》,见http://env_dev.snnu.edu.cn/news/show_a_new.asp?autoid=385&table=news&title=近期要闻。
    ②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77-478页。
    ③笔者于2010年8月赴晋豫交界地区的沁河下游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考察民间信仰、沁河下游地区环境、水利等方面,获得了一些地方性资料和对当地的直观感受。
    ①周振鹤:《中国历史上自然区域、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域相互关系管窥》,《历史地理》第19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②(英)大卫·哈维:《地理学中的解释》,高泳源,刘立华,蔡运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49-251页。
    ③周振鹤认为包括都司、行都司、布政司与卫所等之间的复式政区,其犬牙相制是建置管理方面的,而区别于单式政区间(如高层政区之间)之犬牙相制(见氏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8页。)
    ①《史记》卷10《孝文本纪》。
    ②《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
    ③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39页。
    ④赵永复:《明代地方行政制度考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90-191页。
    ⑤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9页。
    ①牛平汉编著:《明代政区沿革综表》,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
    ②《明史》卷1《太祖本纪》。
    ③《明史》卷41《地理志二》。
    ①《明史》卷41《地理志二》。
    ①雍正《泽州府志》卷9《晋豫交界碑》。
    ②《元史》卷58《地理志一》。
    ③《明太祖实录》卷41,洪武二年四月甲戌。
    ①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196《彰德府一·建置沿革》。
    ②嘉庆《涉县志》卷1《形胜》。
    ③郭红:《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27页。
    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46《河南一》。
    ⑤顺治《河南通志》卷5《疆域》。
    ⑥(明)桂萼:《广舆图序·河南》。
    ①雍正《河南通志》卷6《疆域》。
    ①(清)王凤生:《河北采风录》,卷2,《中国水利志丛刊》,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
    ②王建革:《河北平原水利与社会分析(1368—1949)》,《中国农史》,2000年第2期;王培华:《清代滏阳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分配与利用》,《清史研究》,2002年第4期。
    ③光绪《永年县志》卷6《水利》。
    ④(清)潘锡恩编:《畿辅水利四案·初案》,道光三年刻本。
    ⑤雍正《畿辅通志》卷47《水利营田》,雍正十三年刻本。
    ⑥明代大名府辖开州,元城、大名、魏县、南乐、清丰、内黄、浚县、滑县、东明、长垣等10县。
    ①《清世宗实录》卷33,雍正三年六月丙戌。
    ②《清世宗实录》33,雍正三年六月丙戌。
    ③(清)田文镜:《抚豫宣化录》,卷2《题为钦奉上谕事(题滑浚内黄三县官兵归北镇管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5页。
    ④(清)田文镜:《抚豫宣化录》,卷2《奏为钦奉上谕事(题兑漕不拘卫辉小滩)》,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5页。
    ①《河南巡抚田文镜奏覆漕船由小滩镇受兑之弊折》,张书才主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6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831页。
    ①《清世宗实录》卷23,雍正二年八月癸巳。
    ②民国《封丘县志》卷2《地理志》。
    ③《清高宗实录》卷1200,乾隆四十九年三月己丑。
    ④民国《考城县志》卷3《大事记》。
    ①(清)钱鼎铭:《请将考城县仍隶归德府并将考城县改为简缺光山险改为要缺折》,《钱敏肃公奏疏》卷7。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辑,第175册。
    ②赵永复:《明代地方行政制度考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99页。
    ③《明史》卷90《兵志二》。
    ①(明)叶盛:《水东日记》卷32《山西疆理图》。
    ②《明太祖实录》卷119,洪武十一年七月癸未。
    ③《明太祖实录》卷195,洪武二十二年二月庚子。
    ④《明太宗实录》卷17,永乐元年二月辛亥。
    ⑤于志嘉:《明北京行都督府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9本第4分,2008年,第717页。
    ⑥郭红:《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2页。
    ⑦郭红:《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8页。
    ①(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卷87《治国平天下之要》。
    ②(明)黄福:《奉总兵官英国公》,《皇明经世文编》卷20。
    ③《明英宗实录》卷44,正统三年七月丁亥。
    ④(明)郑岳:《山斋文集》卷3《杂体诗·潼关道》。
    ⑤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43《山西五》。
    ①(明)徐久:《太原难防事宜》,乾隆《凤台县志》卷14《艺文》。
    ②(明)徐问:《修举武备以无忘不虞疏》,《皇明经世文编》卷173《徐司马奏疏》。
    ③郭红:《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1页。
    ④雍正《山西通志》卷14《关隘六》。
    ①《明史》卷90《兵志二》。
    ②(明)魏焕:《榆林保障》,《皇明经世文编》卷250。
    ③《明神宗实录》卷239,万历十九年八月丁未。
    ①《皇明九边考》卷7《榆林镇》。
    ②《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大名府部·汇考九·大名府兵制考》。
    ③见《明神宗实录》卷47,万历四年二月癸未:卷90,万历七年八月乙未:卷95,万历八年正月戊申:卷289,万历二十三年九月壬申。
    ④雍正《泽州府志》卷22《田赋·屯田》。
    ⑤《明宪宗实录》卷287,成化十六年九月戊戌。
    ⑥《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37卷。
    ⑦《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39卷。
    ①民国《重修滑县志》卷12《武备·明清兵制》。
    ②顺治《河南通志》卷12《田赋》。
    ③《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410卷。
    ④正德《大名府志》卷3《田赋·屯田》。
    ①申红星:《明代宁山卫的军户与宗族》,《史学月刊》,2008年第3期,第113页。
    ②《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136卷。
    ③《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409卷。
    ④民国《重修滑县志·滑县艺文录》卷2。
    ⑤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北直中》。
    ①《明英宗实录》卷41,正统三年夏四月乙卯。
    ②《明宪宗实录》卷86,成化六年十二月壬戌。
    ③《明武宗实录》卷129,正德十年九月辛丑。
    ④《明宣宗实录》卷66,宣德五年五月辛丑。
    ⑤《明孝宗实录》卷25,弘治二年四月丙午。
    ⑥《明武宗实录》卷129,正德十年九月辛丑。
    ⑦《明宪宗实录》卷99,成化七年十二月甲午。
    ⑧于志嘉:《从<(?)辞>看明末直豫晋交界地区的卫所军户与军名词讼》,《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第4分,2004年,第786页。
    ①于志嘉:《从<(?)辞>看明末直豫晋交界地区的卫所军户与军名词讼》,《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第4分,2004年。
    ②《明英宗实录》卷44,正统三年七月丁亥。
    ③《明宪宗实录》卷86,成化六年十二月壬戌。
    ④嘉靖《辉县志》卷8《辉邑令刘公去思碑记》。
    ⑤嘉庆《浚县志》卷19《循政》。
    ⑥于志嘉:《犬牙相制——以明清时代的潼关卫为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0本第1分,2009年,第120页。
    ①(清)纪克家:《河北地理杂抄》,国家图书馆藏《乡土志抄稿本选编》第1册,北京:线状书局,2007年。
    ②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5页。
    ③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260页。
    ④文化地理的研究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见Terry G.Jordan, The Human Mosaic——A Thematic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lty, Harper & Row.1990文化区即是确立文化差异,不同归属的行政区就是一个个功能文化区域,在长期与界邻区域互动中逐渐形成文化整合,即空间互动的过程。
    ⑤胡英泽:《河道变动与界的表达——以清代至民国的山、陕滩案为中心》,《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7卷,2006年,第200页。
    ①高敏:《天理教起义于河南滑县一带的原因》,《历史教学》,1963年第8期。
    ②邹逸麟:《明清流民与川陕鄂豫交界地区的环境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黄志繁:《贼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唐立宗:《在盗区与政区之间——明代闽粤湘赣交界的秩序变动与地方行政演化》,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2002年。
    ③(美)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池子华、刘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④明清政府皆以盗贼称各地起义,下文为行文方便,盗、贼俱不加引号。
    ①《清高宗实录》卷190,乾隆八年闰四月丁卯。
    ②《清文宗实录》卷7,道光三十年四月丙寅。
    ③《清德宗实录》卷210,光绪十一年六月乙酉。
    ①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27页。
    ②(明)焦竑编:《国朝献征录》卷84《浙江按察使王公之猷墓志铭》。
    ③(清)苏昌臣辑:《河东盐政汇纂》卷6《禁缉》,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
    ④《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226,洪武二十六年三月庚申。
    ⑤《明太祖实录》卷229,洪武二十六年七月壬申。
    ⑥雍正《泽州府志》卷15《泽州四境图说》。
    ①雍正《泽州府志》卷7《关隘》。
    ②(明)章潢:《图书编》卷36《处置》。
    ③民国《林县志》卷1《地理上》。
    ④(明)夏言:《桂洲先生奏议》卷10《弭盗贼·请差官查勘青羊山功罪及处置地方》。
    ⑤(明)唐龙:《潞安府记》,雍正《山西通志》卷207《艺文二十六》。
    ⑥《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潞安府部·汇考一》卷331。
    ⑦(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42《山西》。
    ⑧康熙《林县志》卷3《风土》。
    ⑨(明)顾鼎臣:《创建平顺县记》,乾隆《潞安府志》卷32。
    ①康熙《平顺县志·重修平顺县志序》,康熙三十二年刻本。
    ②鲁西奇:《内地的边缘:传统中国内部的化外之区》,《学术月刊》,2010年第5期。
    ③(明)崔铣:《新开潞安府治记》,张正明、科大卫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72-673页。
    ④光绪《潞城县志》卷4《名宦录》。
    ⑤(清)刘体中:《剿捕苤兰岩山寇记》,光绪《潞城县志》卷4《名宦录》。
    ①乾隆《潞安府志》卷17《名宦》。
    ②雍正《山西通志》卷177《辨证二》。
    ③《古今图说集成·经济汇编·祥刑典·盗贼部·总论三·明朝弭盗》卷116。
    ④(清)毛奇龄:《后鉴录》卷3。
    ⑤《明世宗实录》卷94,嘉靖七年闰十月壬申。
    ⑥《国朝典汇》卷265《盗贼》。
    ⑦(明)桂萼:《文襄公奏议》卷4《复论山西贼情疏》。
    ⑧(明)徐元祉:《新建平顺题名碑记》,康熙《平顺县志》卷9《艺文志》。
    ①(清)刘徵:《平顺县志序》,康熙《平顺县志·序言》。
    ②光绪《潞城县志》卷2《学制考》。
    ③《明世宗实录》卷81,嘉靖六年十月戊辰。
    ④《明史》卷203《潘埙列传》。
    ⑤《明世宗实录》卷49,嘉靖四年三月癸亥。
    ⑥光绪《潞城县志》卷2《建置沿革考》。
    ⑦(明)顾鼎臣:《创建平顺县记》,乾隆《潞安府志》卷32《艺文续》。
    ①民国《陵川县志》卷9《士女录》。
    ②雍正《山西通志》卷177《辨证二》。
    ③(明)夏言:《请改建府治添设宪臣及区处事宜》,《洲先生奏议》卷10《弭盗贼》。
    ①(明)崔铣:《邺兵议》,《崔氏洹词》附录卷4,嘉靖三十三年刻本。
    ②(明)夏言:《开设县治巡司关堡抚恤降民事宜》,《桂洲先生奏议》卷10《弭盗贼》。
    ③(明)夏言:《请改建府治添设宪臣及区处事宜》,《桂洲先生奏议》卷10《弭盗贼》。
    ④(明)崔铣:《潞州知州张君祠记》,乾隆《潞安府志》卷28《艺文》。
    ⑤(明)桂萼:《山西图序》,《皇明经世文编》卷182《桂文襄公奏议四(序)》。
    ①(明)王世隆:《禽语》,同治《高平县志》卷8《艺文》。
    ②道光《壶关县志》卷2《纪事》。
    ③道光《潞城县志》卷3《大事记》。
    ④《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潞安府部汇考一·潞安府山川考》。
    ⑤《明世宗实录》,嘉靖七年闰十月甲辰;《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祥刑典·盗贼部·总论三·明朝弭盗》。
    ⑥《明世宗实录》卷92,嘉靖七年九月丙戌。
    ⑦(明)杨一清:《论青羊山贼情奏对》,《杨一清集》卷3《阁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893-894页。
    ⑧(清)毛奇龄:《后鉴录》卷3。
    ⑨(明)徐学聚编撰:《国朝典汇》卷265《盗贼》。
    ⑩民国《修武县志》卷15《人物》。
    [11]民国《林县志》卷12《人物上·列传》。
    ①(明)杨一清:《论青羊山贼情奏对,《杨一清集》卷3《阁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893-894页。
    ②康熙《平顺县志》卷2《封域志》。
    ③《明世宗实录》卷81,嘉靖六年十月戊辰。
    ④《明世宗实录》卷84,嘉靖七年正月甲申。
    ①《明世宗实录》卷85,嘉靖七年二月甲寅。
    ②《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祥刑典·盗贼部·总论三·明朝弭盗》。
    ③乾隆《潞安府志》卷32《艺文志·夏公生祠记》。
    ④《明世宗实录》卷85,嘉靖七年二月甲寅。
    ⑤(明)李舜臣:《愚谷集》卷5《送南户部朝邑王先生序》。
    ⑥雍正《山西通志》卷96《名宦·泽州府十四》。
    ⑦《明世宗实录》卷86,嘉靖七年三月壬午。
    ⑧同治《即墨县志》卷9《人物》。
    ①《明世宗实录》卷86,嘉靖七年三月壬午。
    ②《明世宗实录》卷88,嘉靖七年五月丙申。
    ③《明世宗实录》卷89,嘉靖七年六月丁巳。
    ④《明世宗实录》卷91,嘉靖七年八月己巳。
    ⑤(明)夏言:《请差官查勘青羊山功罪及处置地方》,《桂洲先生文集》卷10《弭盗贼》。
    ⑥(明)徐学聚:《国朝典汇》卷265《盗贼》。
    ①光绪《潞城县志》卷2《建置沿革考》。
    ②《明世宗实录》卷92,嘉靖七年九月丙戌。
    ③(明)桂萼:《文襄公奏议》卷4《论免租及山西贼情疏》。
    ④(明)桂萼:《文襄公奏议》卷4《复论山西贼情疏》。
    ①(明)张璁:《请平潞州议》,《皇明经世文编》卷177《张文忠公文集二》。
    ②(明)杨一清:《论青羊山贼情奏对,《杨一清集》卷3《阁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893-894页。
    ③(明)杨一清:《论青羊山贼情奏对》,《杨一清集》卷3《阁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893-894页。
    ④同治《高平县志》卷6《人物上》。
    ①《明世宗实录》卷92,嘉靖七年九月丙戌。
    ②《明世宗实录》,卷94,嘉靖七年闰十月壬申。
    ③《明史》卷203《潘埙列传》。
    ④《明世宗实录》卷94,嘉靖七年闰十月壬申。
    ⑤《明史》卷203《潘埙列传》。
    ⑥《明世宗实录》卷94,嘉靖七年闰十月壬申。
    ①《明世宗实录》卷93,嘉靖七年十月己未。
    ②民国《林县志》卷12《人物上·列传》。
    ③(明)夏言:《开设县治巡司关堡抚恤降民事宜》,《桂洲先生奏议》卷10《弭盗贼》。
    ①(明)李舜臣:《愚谷集》卷5《送南户部朝邑王先生序》。
    ②乾隆《潞安府志》卷17《名宦》。
    ③乾隆《林县志》卷1《疆域·形胜》。
    ④康熙《林县志》卷10《艺文·创建合涧巩关记》。
    ⑤乾隆《林县志》卷1《疆域·道路》。
    ⑥康熙《林县志》卷10《艺文·重修断金桥路记》。
    ⑦民国《林县志》卷2《地理下·古迹》。
    ⑧《明太祖实录》卷38,洪武二年正月乙丑。
    ⑨《明孝宗实录》卷199,弘治十六年五月己丑。
    ①民国《林县志》卷12《人物上·列传》。
    ②《明世宗实录》卷94,嘉靖七年闰十月壬申。
    ③《明世宗实录》卷99,嘉靖八年三月丁未。
    ①(明)夏言:《请差官查勘青羊山功罪及处置地方》,《桂洲先生奏议》卷10《弭盗贼》。
    ②(明)夏言:《奉敕会审贼党抚谕赈恤降民相度开设县治》,《桂洲先生奏议》卷10《弭盗贼》。
    ①(明)夏言:《开设县治巡司关堡抚恤降民事宜》,《桂洲先生奏议》卷10《弭盗贼》。
    ②康熙《平顺县志》卷2《封域志·城池》。
    ①(明)顾鼎臣:《创建平顺县记》,康熙《平顺县志》卷9《艺文志》。
    ②(明)夏言:《开设县治巡司关堡抚恤降民事宜》,《桂洲先生奏议》卷10《弭盗贼》。
    ①科大卫:《动乱、官府与地方社会——读<新开潞安府治记>》,《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②(明)夏言:《请改建府治添设宪臣及区处事宜》,《桂洲先生奏议》卷10《弭盗贼》。
    ③科大卫:《动乱、官府与地方社会——读<新开潞安府治记>》,《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71页。
    ①(明)崔铣:《新开潞安府治记》,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72-673页。
    ②(明)唐龙:《潞安府记》,康熙《山西通志》卷32《艺文·记》。
    ③《明世宗实录》,嘉靖八年二月甲午。
    ④《明神宗实录》卷285,万历二十三年五月乙未。
    ①《明世宗实录》卷359,嘉靖二十九年四月甲寅。
    ②康熙《平顺县志》卷10《艺文志》。
    ①(明)夏言:《开设县治巡司关堡抚恤降民事宜》,《桂洲先生奏议》卷10《弭盗贼》。
    ②(明)张应登:《林县险要图说》,《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四十九卷·林虑山部·艺文一》。
    ①许倬云:《试论网络》,《许倬云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0-34页。
    ①许倬云:《汉代中国体系的网络》,见许倬云等编:《劳贞一先生八秩荣庆论文集》,第19-31页,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转引自鲁西奇:《内地的边缘:传统中国内部的“化外之区”》,《学术月刊》,2010年第5期,第127页。
    ②鲁西奇:《内地的边缘:传统中国内部的“化外之区”》,《学术月刊》,2010年第5期,第128页。
    ①王铭铭:《“水利社会”的类型》,行龙、杨念群主编:《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96页。
    ②Goffman, E: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London:Penguin.1959转引自(英)马丁·因尼斯:《解读社会控制——越轨行为、犯罪与社会秩序》,陈天本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5页。
    ②这也是目前社会学探讨社会互动的主要内容,被称为“微观社会学”,参见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第4章《社会互动与日常生活》,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邓小南:《追求用水秩序的努力——从前近代洪洞的水资源管理看“民间”与“官方”》,行龙、杨念群主编:《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②顾朝林等编著:《人文地理学流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11页。
    ③来源:燕赵都市网http://yanzhao.yzdsb.com.cn/system/2009/12/30/010308411.shtml.
    ①雍正《泽州府志》卷11《物产》。
    ①谢湜:《“利及邻封”——明清豫北的灌溉水利开发和县际关系》,《清史研究》,2007年第2期;王培华:《清代滏阳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分配与利用》,《清史研究》,2002年第4期;王建革:《河北平原水利与社会分析(1368-1949)》,《中国农史》,2000年第2期。
    ②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1页。
    ③河北平原并不包括直豫晋鲁交界地区的全部,仅在北部地区。现代地理区划,多将今河北境内平原地段称为河北平原,王建革所论华北地区水环境与社会问题也主要集中于河北平原。
    ④(清)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104《工政十·运河上·防河保运议》。
    ①近来学者们过份强调传统中国水利社会的类型,如“湖域社会”、“泉域社会”、“圩垸社会”等等,中国地域广大,水资源分布各地差异明显,按此理路,岂非一地即是一个水利社会类型么?笔者以为,所谓的水利社会“类型”,只是传统民众在其地域内利用水资源的一种方式,它结合了社会(技术、财力等)和自然资源等诸多因素,按人文地理学的观点,即是民众的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千差万别,生活方式亦不相同,按现代社会科学之概念——“类型学”来划分这些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其意义又何在呢?我们应对各地民众生活抱以同情与理解之态度,从先民的生活角度出发,贴近乡土,还原地域(水利)历史的事实与真相,而非纠结于现代学科概念。
    ②谢湜对于豫北河内地区的水利开发与县际关系的讨论中,曾对此有所阐发,见谢湜:《“利及邻封”——明清豫北的灌溉水利开发和县际关系》,《清史研究》,2007年第2期。
    ③卫河属海河五大支流中的漳卫水系,由辉县百泉发源,但明清时期因小丹河的出现,也有人把小丹河看做卫河之源。卫河在直豫境内接纳众支流后河床始大,于山东临清州入运河,之后称为南运河,习惯上也称之为卫运河。本文所指卫河上游指临清以上之卫河河段,临清以后运河堤岸高于两岸,一般来说少有来水补给,临清以上为卫河来水补给的主要河段,也是漕运用水管理的重点区域。
    ①(元)周伯琦:《近光集》卷3《过怀庆》。
    ②道光《河内县志》卷13《水利志》。
    ③(元)阿合马:《请开水利表》,道光《河内县志》卷23《文词志下》。
    ①(明)李贤:《大明一统志》卷28《怀庆府·山川》,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
    ②(明)娄枢:《重开丹沁河渠记》,道光《河内县志》卷23《文词志下》。
    ③(明)张四维:《怀庆府修建河内县河渠记》,《明经世文编》卷373,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047页。
    ④《明史》卷259《袁应泰传》。
    ⑤(清)薛所蕴:《重修广济河渠碑记》,雍正《河南通志》卷79。
    ⑥道光《河内县志》卷9《山川》。
    ⑦顺治《怀庆府志》卷2《水利》。
    ⑧道光《河内县志》卷13《水利志》。
    ⑨(清)王凤生:《河北采风录》卷4《怀庆府水道》,道光六年刊本。
    ⑩道光《河内县志》卷9《山川》。
    ①道光《河内县志》卷9《山川》。
    ②(清)王凤生:《河北采风录》卷4《怀庆府水道》,道光六年刊本。
    ③道光《河内县志》卷12《田赋志》。
    ④(清)王凤生:《河北采风录》卷4《怀庆府水道》,道光六年刊本。
    ⑤(明)郭经:《小丹河图记》,《古今图书集成》卷256《方舆汇编·山川典·丹水部·艺文一》。
    ①(明)李贤:《大明一统志》卷28《怀庆府·山川》,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
    ②《水经注》卷9《清水》。
    ③《清史稿》卷62《地理志九·河南·怀庆府》。
    ④道光《修武县志》卷2《舆地志·山川》。
    ⑤《钦定八旗通志》卷191。
    ①《明神宗实录》卷592,万历四十八年三月癸未。
    ②(明)杨宏、谢纯:《漕运通志》卷2《漕渠表》,嘉靖七年刻本。
    ③(清)崔述:《大名县水道考》,《中国水利志丛刊》第13册,扬州:广陵书社,2006年。
    ④《明史》卷87《河渠志五》。
    ①乾隆《怀庆府志》卷6《河渠》。
    ②雍正《山东通志》卷19《卫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乾隆《怀庆府志》卷6《河渠》。
    ④(清)萧瑞苞:《上大中丞取丹水书》,乾隆《怀庆府志》卷29《艺文·书启》。
    ①萧瑞苞是河内士绅,曾参与纂修康熙《怀庆府志》(康熙三十四年刻本)。顺治《怀庆府志》(顺治十七年刻本),又有萧家芝参与纂修,疑为萧瑞苞族亲。
    ②乾隆《怀庆府志》卷6《河渠》。
    ③(清)严娘:《查明百泉丹洹闸坝情形疏》,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112《工政九·运河下》。
    ④(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137。
    ⑤《清史稿》卷310《嵇曾筠传》。
    ⑥《内阁学士何国宗等奏陈豫省河道缘由折》,张书才主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6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24页。
    ⑦《河南巡抚田文镜奏与学士何国宗等会议挑挖漕运河道情形折》,张书才主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6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12页。
    ①(清)《世宗宪皇帝圣训》卷12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清)《世宗宪皇帝圣训》卷12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河南巡抚田文镜奏陈翻看丹河水利情形折》,张书才主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7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5页。
    ④(清)《世宗宪皇帝圣训》卷27,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清高宗实录》卷593,乾隆二十四年七月丁丑。
    ⑥《钦定八旗通志》卷191,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影印本。
    ⑦(明)郭经:《小丹河图记》,《古今图书集成》卷256《方舆汇编·山川典·丹水部·艺文一》。
    ①(清)严娘:《查明百泉丹洹闸坝情形疏》,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112《工政九·运河下》。
    ②《清宣宗实录》卷321,道光十九年四月乙亥。
    ③(清)严烺:《查明百泉丹洹闸坝情形疏》,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112《工政九·运河下》。
    ④乾隆《卫辉府志》卷7《沟渠》。
    ⑤道光《辉县志》卷16《艺文·记》。
    ⑥《元和郡县图志》卷16《河北道一》。
    ①钮仲勋:《百泉水利的历史研究——兼论卫河的水源》,《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20页。
    ②《宋史》卷95《河渠志》。
    ③康熙《临清州志》卷1《河渠附论》。
    ①道光《辉县志》卷1《地理·物产》。
    ②顺治《卫辉府志》卷4《堤堰》。
    ③顺治《卫辉府志》卷4《堤堰》。
    ④道光《辉县志》卷7《渠田志》。
    ①(清)王凤生:《河北采风录》卷3。
    ①道光《辉县志》卷7《渠田志》。
    ②道光《辉县志》卷7《渠田志》。
    ③道光《辉县志》卷7《渠田志》。
    ①道光《辉县志》卷7《渠田志》。
    ②道光《辉县志》卷7《渠田志》。
    ③(清)严娘:《查明百泉丹洹闸坝情形疏》,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112《工政九·运河下》。
    ④道光《辉县志》卷7《渠田志》。
    ⑤《内阁学士何国宗等奏陈豫省河道缘由折》,张书才主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6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24页。
    ⑥《清史稿》卷127《河渠二》。
    ⑦乾隆《卫辉府志》卷7《沟渠》。
    ⑧道光《辉县志》卷7《渠田志》。
    ①《内阁学士何国宗等奏陈豫省河道缘由折·附田文镜书函》,张书才主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6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28页。
    ②道光《辉县志》卷7《渠田志》。
    ③乾隆《卫辉府志》卷7《沟渠》。
    ④《清史稿》卷127《河渠二·运河》。
    ⑤(清)李宏:《查办豫省泉源河道疏》,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99《工政五·河防四》。
    ⑥道光《辉县志》卷7《渠田志》。
    ⑦北魏时期,洹河东过内黄县北,入于白沟,见《水经注》卷9《洹水》。
    ①《新唐书》卷39《地理三·河北道》。
    ②嘉庆《安阳县志》卷6《地理志·渠田》。
    ③嘉靖《彰德府志》卷1《地理志》。
    ④嘉靖《彰德府志》卷1《地理志》。
    ⑤嘉靖《彰德府志》卷1《地理志》。
    ⑥《明史》卷88《河渠六》。
    ⑦嘉庆《安阳县志》卷6《地理志·渠田》
    ⑧民国《续安阳县金石录·万金渠修治记》。
    ⑨嘉庆《安阳县志》卷6《地理志·渠田》。
    ⑩嘉庆《安阳县志》卷6《地理志·渠田》。
    ①嘉庆《安阳县志》卷6《地理志·渠田》。
    ②嘉庆《安阳县志》卷6《地理志·渠田》。
    ①《内阁学士何国宗等奏陈豫省河道缘由折》,张书才主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6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24页。
    ②《内阁学士何国宗等奏陈豫省河道缘由折·附田文镜书函》,张书才主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6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28页。
    ③嘉庆《安阳县志》卷6《地理志·渠田》。
    ①民国《续安阳县志》卷3《地理志·水利》。
    ②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56页。
    ③(清)田文镜:《抚豫宣化录》卷2《题为恭请复设河北导源以资政治事》,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9页。
    ①(清)杨锡绂编撰:《漕运则例纂》卷12《漕运河道·卫河挑浚》。
    ②(清)杨锡绂编撰:《漕运则例纂》卷12《漕运河道·卫河挑浚》。道光时期,辉县百泉河河夫仍存有七十二名,见道光《辉县志》卷7《渠田志》。
    ③(清)杨锡绂编撰:《漕运则例纂》卷12《漕运河道·卫河挑浚》。
    ④《三国志》卷15《梁习传》。
    ⑤乾隆《长治县志》卷8《风俗》。
    ⑥顺治《高平县志》,卷1《水利》,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方志选》第一辑,北京:线装书局,2001年。
    ⑦(清)杨锡绂编撰:《漕运则例纂》卷12《漕运河道·卫河挑浚》。
    ⑧任美锷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3版,第169页。
    ①参见高敏:《古代豫北的水稻生产问题》,《郑州大学学》1964年第2期:陈铮:《清代前期河南农业生产述略》,《史学月刊》1990年第2期。
    ①《元史》卷164《郭守敬传》。
    ②明清时期所倡西北水利之西北,地理范围较广,包括了今天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地区,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2《户部》;(清)许承宣:《西北水利议》,《学海类编》本。
    ③直豫晋鲁交界地区跨越几个高层政区的河流所产生的水利开发与互动问题文献中也有体现,代表性河流是滏阳河,明清时期因直豫两省围绕此河流水利开发一直矛盾、纠纷不断。清初不得不调整行政区划,将河南磁州划归直隶广平府管辖,只是前人研究较多,故笔者并未对此进行讨论。其他高层政区之间的水利开发与互动问题因资料较为散见,尚不足以集中讨论。
    ①(明)娄枢:《重开丹沁河渠记》,道光《河内县志》卷23《文词志下》。
    ②乾隆《济源县志》卷6《水利》。
    ③《后汉书》卷5《孝安帝纪第五》。
    ④(魏)司马孚:《请修枋口表》,乾隆《济源县志》卷13《艺文·表》。
    ①《隋书》卷38《卢贲传》。
    ②《旧唐书》卷165《温造传》。
    ③《元史》卷191《良吏一》。
    ④《元史》卷65《河渠志二·广济渠》。
    ⑤《元史》卷164《郭守敬传》。
    ⑥《元史》卷12《世祖本纪二》。
    ⑦《元史》卷164《尚野传》。
    ①《元史》卷65《河渠志二·广济渠》。
    ②《元史》卷65《河渠志二·广济渠》。
    ①如谢湜对于清代豫北沁河灌渠水利与县际关系曾做过深入的描述,但他意在通过水利在县际之间的展开来反思水利共同体理论,认为由地域关系的角度开水利不仅超越水利共同体,而且看到的是一个社会变迁史。见谢湜:《“利及邻封”——明清豫北的灌溉水利开发和县际关系》,《清史研究》,2007年第2期。谢氏立足于济源,看济源、河内两县的用水矛盾和地域联系,因而没有注意到沁河下游五县之间自下而上的用水秩序及其在沁河下游地区的重要性和原因。“自下而上”用水秩序的建立是沁河灌渠上下游地方之间互动的结果,是下游民众通过官方以求分享水利的一种表达和实践。
    ②《大明律》卷30《工律二·失时不修堤防》。
    ③(明)何瑭:《重修沁河堤记》,《柏斋集》卷7《记》。
    ④道光《河内县志》卷23《文词志下》。
    ⑤张四维:《修建河内县河渠碑记》,《皇明经世文编》卷373《张凤盘文集》。
    ①(明)何瑭:《重浚广济渠记》,《柏斋集》卷7《记》。
    ②谢湜言“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至天启年问(1621-1627),共开凿利丰渠、广济渠、广惠渠、永利渠和兴利渠,形成“五龙分水”之势”,不知何据,恐有不确。
    ③道光《河内县志》卷13《水利志》。
    ④张四维:《修建河内县河渠碑记》,《皇明经世文编》卷373《张凤盘文集》。
    ①娄枢:《重开丹沁河渠记》,道光《河内县志》卷23《文词志下》。
    ②周宝珠:《千仓渠科条碑记与宋代农田水法》,《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
    ③乾隆《济源县志》卷6《水利》。
    ①(明)高世芳:《凿山创河记》,道光《河内县志》卷23《文词志下》。
    ②康熙《怀庆府志》卷3《河渠》。
    ③道光《河内县志》卷13《水利志》。
    ④钮仲勋:《豫北沁河水利灌溉的历史研究》,《史学月刊》,1965年第8期。
    ⑤(明)高世芳:《凿山创河记》,道光《河内县志》卷23《文词志下》。
    ①康熙《怀庆府志》卷3《河渠》。
    ②乾隆《济源县志》卷6《水利》。
    ③道光《河内县志》卷13《水利志》。
    ①(明)袁应泰:《广济渠申详条款碑记》,道光《河内县志》卷13《水利志》。
    ②(清)薛所蕴:《重修广济河渠碑记》,雍正《河南通志》卷79。
    ①乾隆《济源县志》卷6《水利》。
    ②《河北采风录》卷4《济源县水道图说》。
    ①道光《河内县志》卷13《水利志》。
    ②顺治《怀庆府志》卷2《山川》附《水利》。
    ③《重修广济、利丰河渠碑记》,道光《河内县志》卷13《水利志》。
    ④顺治《怀庆府志》卷2《山川》附《水利》。
    ⑤道光《河内县志》卷23《文词志下》。
    ①道光《河内县志》卷13《水利志·序》。
    ②乾隆《济源县志》卷6《水利》。
    ①《河内县水道图说》,《河北采风录》卷4。
    ②《浚广济洞记》,道光《河内县志》卷13《水利志》。
    ③乾隆《怀庆府志》卷15《职官下》,未注明何年任职,但下一任者为康熙四十七年。
    ④乾隆《怀庆府志》卷15《职官下》。
    ①(清)谢维沛:《广济洞十五堰水分清册原序》,道光《河内县志》卷13《水利志》,谢维沛于乾隆三十四年—三十八年任河内知县,见乾隆《怀庆府志》卷15《职官下》。
    ②康熙五十四年至六十年任怀庆府知府,乾隆《怀庆府志》卷15《职官下》。
    ③《河北道重勘广济封稔两河檄文》,乾隆《怀庆府志》卷29《艺文·疏表·附录》。
    ①《广济、利丰两河断案碑记》,道光《河内县志》卷13《水利志》。
    ②《乾隆二十三年萨太尊断案》,道光《河内县志》卷13《水利志》。
    ③如冯贤亮对于清代湖州地区行政控制的研究中也谈及湖州知府与县令之不合,知县对于知府之抵抗,见冯贤亮:《从国家到地方:清代江南的府县秩序与行政控制》,《学术月刊》,2010年第5期。
    ④乾隆《济源县志》卷6《水利》。
    ①《乾隆四十八年利人河济民霸水各上宪断案始末节略》,道光《河内县志》卷13《水利志》。
    ②谢维沛:《广济洞十五堰水分清册原序》,道光《河内县志》卷13《水利志》。
    ①道光《武陟县志》卷9《山川》,道光九年刊本。
    ②民国《续武陟县志》卷5《地理志·河渠》。
    ①乾隆《温县志》卷6《水利》。
    ②民国《孟县志》卷3《水利》,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③《邑侯叶世槐重浚余济河碑》,民国《孟县志》卷3《水利》。
    ④民国《孟县志》卷3《水利》。
    ⑤《崔聘三余济河纪事碑》,民国《孟县志》卷3《水利》。
    ⑥《崔聘三余济河纪事碑》,民国《孟县志》卷3《水利》。
    ①《余济渠重接遂村水利碑》,民国《孟县志》卷3《水利》。
    ②《重浚余济河渠记》,民国《孟县志》卷3《水利》。
    ③《余济河断塞私青沟碑》,民国《孟县志》卷3《水利》。
    ④道光《河内县志》卷9《山川志》。
    ①《邑侯李公讳麟源公断孟邑余济河水利及济源县孟民苇地碑》,民国《孟县志》卷3《水利》。
    ②民国《孟县志》卷3《水利》。
    ③《孟县邑侯刘公新开崇义镇水利渠记》,民国《孟县志》卷3《水利》。
    ④《鲍公重溶通济河碑》,民国《孟县志》卷3《水利》。
    ①《重修余济河官庄东北架桥碑》,民国《孟县志》卷3《水利》。
    ②钞晓鸿:《灌溉、环境与水利共同体——基于清代关中中部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①《畿辅水利备览》卷4《大陆泽水利》。
    ②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刊行会编:《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6卷,东京:岩波书店,1981年。(以下简称《惯调》)
    ③宫坂宏:《华北水利共同体状况—<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6卷-以水篇为主(上)(下)》,《历史学研究》第240号,1960年1月号,第241号,1960年2月号。
    ④好并隆司:《水利共同体中有关“鎌”的历史意义——对宫坂论文的疑问》,《历史学研究》第244号,1960年8月号。
    ⑤前田胜太郎:《关于旧中国的水利共同体的共同体性格问题—对宫坂·好亚论文的疑问》,《历史学研究》第271号,1962年12月号前田胜太郎:《华北农村的水利组织》,仁井田纪念讲座编辑委员会编《现代亚洲的革命与法(上)》,劲草书房,1966年。
    ⑥石田浩:《关于华北水利共同体——《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6卷,以河北省邢台县等调查为中心》,《亚洲经济》第18卷第12号,1977年;石田浩:《华北“水利共同体”争论的整理》,《中国村落社会经济构造的研究》,晃洋书房,1986年。
    ⑦森田明:《中国对“水利共同体”论的批判和建议》,《东洋史访》13号,2007年。其他有关现在的邢台县水利组织的论文有内山雅生、弭丽峰的:《关于现代中国农村的水利灌溉—以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事例为主》,《宇都宫大学国际学部研究论集》第22号,2006年。
    ⑧以上学术史归纳参见马场毅:《近代中国华北农村的水利组织和村落、宗教圈问题——以河北省邢台县为例》,《爱 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纪要》第135号,2010年。笔者于2010年8月参加首届水利社会史学术研讨会(山西·太原)有幸结识马场先生,得其惠赐大作,在此谨致谢忱。
    ①马场毅:《近代中国华北农村的水利组织和村落、宗教圈问题——以河北省邢台县为例》,《爱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纪要》第135号,2010年。
    ②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33页。
    ③王建革:《河北平原水利与社会分析(1368—1949)》,《中国农史》,2000年第2期。
    ④《元史》卷164《郭守敬传》。
    ①《明史》卷88《河渠志六》。
    ①《惯调》,第248页。
    ②王建革:《河北平原水利与社会分析(1368—1949)》,《中国农史》,2000年第2期,第58页。
    ③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王建革:《河北平原水利与社会分析(1368—1949)》,《中国农史》,2000年第2期,第57页。
    ⑤《惯调》,第228-235页。
    ⑥康熙《南和县志》卷3《水利》。
    ①康熙《南和县志》卷8《艺文·刘侯水利记》。
    ②民国《任县志》卷1《水利》。
    ③(清)赵一清撰,戴震删订:《直隶河渠书》卷25《大陆泽四》,《中国史学丛书·三编》,台北:学生书局,2007年。
    ④光绪《畿辅通志》卷87《河渠十三·堤闸二》,续修四库全书本。
    ①赵世瑜:《作为方法论的区域社会史——兼及12世纪以来的华北社会史研究》,《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第7页。
    ②(清)潘锡恩编:《畿辅水利四案·初案》,道光三年刻本。
    ③(清)贺长龄等编:《皇朝经世文编》卷108《工政·直隶水利中营田四局工程序》。
    ①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31《顺德府二》。
    ②民国《邢台县志》卷1《风俗》。
    ③(清)潘锡恩编:《畿辅水利四案·初案》,道光三年刻本。
    ①(清)潘锡恩编:《畿辅水利四案·初案》,道光三年刻本。
    ②《畿辅水利备览》卷4《大陆泽水利》。
    ③光绪《畿辅通志》卷87《河渠十三·堤闸二》,续修四库全书本。
    ④(清)潘锡恩编:《畿辅水利四案·初案》,道光三年刻本。
    ⑤即王建革所谓“稻作限制”,见氏著:《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第1章第3节,三联书店,2009年。
    ⑥(清)赵一清撰,戴震删订:《直隶河渠书》卷25《大陆泽四》,《中国史学丛书·三编》,台北:学生书局,2007 年。
    ①《清史稿》卷129《河渠志四》。
    ②《畿辅水利备览》卷4《大陆泽水利》。
    ③《葫芦套闸记》,光绪《邢台县志》卷1《山川·水利》。
    ④《修筑百泉闸记》,光绪《邢台县志》卷1《山川·水利》。
    ⑤民国《任县志》卷8《艺文·营田策》。
    ①(清)潘锡恩编:《畿辅水利四案·三案》,道光三年刻本。
    ②《修百泉闸碑记》,光绪《邢台县志》卷1《山川·水利》。
    ③(清)潘锡恩编:《畿辅水利四案·初案》,道光三年刻本。
    ①《河北省邢台县地方实际情况调查报告》,《冀察调查统计丛刊》,1937年第2第4期,第125页。
    ②《开修大贤闸记》,光绪《邢台县志》卷1《山川·水利》。
    ①《关家湾开闸记》,光绪《邢台县志》卷1《山川·水利》。
    ②《关家湾开闸记》,光绪《邢台县志》卷1《山川·水利》。
    ③《重修关家湾易名申公闸碑记》,光绪《邢台县志》卷1《山川·水利》。
    ①《重浚关湾河详定修规碑记》,光绪《邢台县志》卷1《山川·水利》。
    ②《百泉闸定案碑记》,光绪《邢台县志》卷1《山川·水利》。
    ③张俊峰:《率由旧章:前近代汾河流域若干泉域水权争端中的行事原则》,《史林》,2008年第2期。
    ①(清)赵好礼:《广润闸循旧筑坝碑记》,《惯调》,第371页。
    ②《惯调》,第326页。
    ①《南和县姒令锡章禀查勘农田水利情形文并批》,《北洋公牍类纂》卷24《农务·水利》。
    ②《平乡县等禀会勘邢、南二邑疏浚七里河议定尺寸仍照旧案办理文并批》,《北洋公牍类纂》卷24《农务·水利》。
    ③《南和县姒令锡章禀查勘农田水利情形文并批》,《北洋公牍类纂》卷24《农务·水利》。
    ④《惯调》,第329页。
    ①《南和县姒令锡章禀查勘农田水利情形文并批》,《北洋公牍类纂》卷24《农务·水利》。
    ②《署顺德府李守映庚禀请南和规复水利文并批》,《北洋公牍类纂》卷24《农务·水利》。
    ①《署顺德府李守映庚禀请南和规复水利文并批》,《北洋公牍类纂》卷24《农务·水利》。
    ②《平乡县等禀会勘邢、南二邑疏浚七里河议定尺寸仍照旧案办理文并》,《北洋公牍类纂》卷24《农务·水利》。
    ③《南和县姒令锡章禀查勘农田水利情形文并批》,《北洋公牍类纂》卷24《农务·水利》。
    ④《河北省南和县地方实际情况调查报告》,《冀察调查统计丛刊》,1937年第2卷第5期,第119页。
    ⑤《河北省政府公报》,1928年第121期,第10-11页。
    ①民国《沙河县志》卷1《水利》。
    ②《直隶顺德府邢台县为新开闸口作兴水利事》,《惯调》,第363页。
    ③《惯调》,第357页。
    ④《郡人能绍先百泉闸顶头堤序》,《惯调》,第365页。
    ①民国《任县志》卷1《水利》。
    ②《兴隆闸改修永济桶记》,光绪《邢台县志》卷1《山川·水利》。
    ③《南北永固闸断案碑记》,民国《任县志》卷1《水利》。
    ④《任县谢令麟芝禀查农田水利情形文并批》,《北洋公牍类纂》卷24《农务水利》。
    ①《河北省政府公报》,1929年第175期,第18-19页。
    ①王兴亚:《明代河南怀庆府粮重考实》,《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①(美)苏珊·汉森编:《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导言,肖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②(美)苏珊·汉森编:《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肖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87页。
    ③Glacken, C.Traces on the Rhodian Shore:Nature and Culture in Western Thought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147.
    ④(美)苏珊·汉森编:《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肖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①同治《清河县志》卷1《疆域》。
    ②康熙《临清州志》卷1《疆域》,康熙十二年刻本。
    ③民国《临清县志》卷2《疆域志》。
    ④乾隆《临清直隶州志》卷首《州境图》,乾隆五十年刻本。
    ①民国《临清县志》卷2《疆域志》。
    ①(清)顾炎武:《日知录》卷10《州县界域》,黄汝成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②傅辉:《河南插花地个案研究(1368—1935)》,《历史地理》第19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③民国《清河县志》卷2《疆域》。民国政府对于插花地的解决在1941年,据《河北省顺德道公署周年特刊》(1941年,第44页),顺得道邀请各关系县及当地驻军部队长官组成插花地整理委员会共同研讨解决插花地归并事宜。其中东临清县属之宫家庄、杨李张屯、刘家庄、张家庄、北侯林士、团堤、桑园、后中、前中、南侯林士、中侯林士、潘家庄等十余村,远飞在南宫县西南境,拟划归南宫管辖;临清县之南仓庄、豆方屯、牛家寨等三村远飞在清河县西境,拟划归清河管辖。
    ④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36页。
    ①嘉靖《武城县志》卷1《疆域志·山川》。
    ②(清)许士准:《临清州西南宜设减水闸议》,民国《武城县志》卷13《艺文》。
    ③(清)厉秀芳:《武城民堰种柳记》,民国《武城县志》卷14《艺文》。
    ④同治《清河县志》卷4《山川》。
    ⑤民国《清河县志》卷2《河渠》。
    ⑥民国《丘县志》卷1《地理志》,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⑦顾炎武:《肇域志·山东》。
    ⑧(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58。
    ①河北省清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河县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3年,第108页。
    ②王建革:《清代华北平原河流泛决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历史地理》第1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3页。
    ③乾隆《东昌府志》卷6《山水一·漳河》。
    ①民国《清河县志》卷2《河渠》。
    ②民国《清河县志》卷2《河渠》。
    ③道光《武城县志续编》卷2《山川》。
    ④民国《临清县志》卷2《疆域志·河渠·废河》。
    ①民国《清河县志》卷2《河渠》。
    ②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92页。
    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42页。
    ④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63-364页。
    ⑤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87。
    ⑥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47-550页。
    ⑦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82页。
    ①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89-590页。
    ②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48页。
    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64-567页。
    ④(美)苏珊·汉森编:《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肖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88页。
    ⑥White.G. F.1974. Natural Hazards:Local,National,Global.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①同治《清河县志》卷4《山川·河渠详记》。
    ②(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62页。
    ③王建革:《传统时代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362页。
    ④王建革:《华北平原内聚型村落形成中的地理与社会影响因素》,《历史地理》第16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9页。
    ⑤民国《清河县志》卷2《疆域》。
    ①(清)许士准:《临清州西南宜设减水闸议》,民国《武城县志》卷13《艺文》。
    ②(清)徐宗干:《上程大中丞议水利书》,民国《武城县志》卷13《艺文》,民国元年刊本。
    ①同治《清河县志》卷4《山川·河渠详纪》。
    ②(明)贾待问:《护河堤记略》,乾隆《广平府志》卷7《水利》。
    ①(清)徐宗干:《上程大中丞议水利书》,民国《武城县志》卷13《艺文》,民国元年刊本。
    ②(清)徐宗干:《上程大中丞议水利书》,民国《武城县志》卷13《艺文》,民国元年刊本。
    ③(清)徐宗干:《上程大中丞议水利书》,民国《武城县志》卷13《艺文》,民国元年刊本。
    ④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32《广平府·堤堰》。
    ①(清)徐宗干:《上程大中丞议水利书》,民国《武城县志》卷13《艺文》,民国元年刊本。
    ②(清)徐宗干:《上程大中丞议水利书》,民国《武城县志》卷13《艺文》,民国元年刊本。
    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31页。
    ④王建革:《华北平原内聚型村落形成中的地理与社会影响因素》,《历史地理》第16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0页。
    ⑤(清)顾琮:《议覆漳河泄涨疏》,光绪《畿辅通志》卷82《河渠略八·治河一》。
    ⑥(美)弗里德曼、毕克伟、赛尔登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4-25页。
    ①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336、340页。
    ②乾隆《广平府志》卷7《水利》。
    ③乾隆《广平府志》卷7《水利》。
    ①乾隆《广平府志》卷7《水利》。
    ②如万历二十九年知县郑际明复浚;同治十一年春知县王镛复浚。见同治《清河县志》卷4《山川·河渠详纪》。
    ①光绪《清河县志》卷1《河渠》。
    ②彭雨新、张建民:《明清长江流域农业水利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10-212页。转引自尹玲玲:《明清两湖平原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24、244页。
    ③《武城县乡土志略·政绩录》,国家图书馆分馆编:《乡土志抄稿本选编》第4册,线状书局,2002年。
    ①民国《清河县志》卷2《河渠》。
    ②嘉靖《广平府志》卷3《山川》。
    ③鲧堤为华北平原上古堤,在清河县西南三十里,延袤千里,自顺德府广宗县界而来,相传鲧治水时筑。见同治《清河县志》卷4《山川》。
    ④同治《清河县志《卷4《山川》。
    ⑤同治《清河县志》卷4《山川》。
    ①《明孝宗实录》卷27,弘治二年六甲寅。
    ②民国《清河县志》卷2《河渠》。
    ①民国《清河县志》卷2《河渠》。
    ②民国《清河县志》卷2《河渠》。
    ③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37页。
    ①《会勘水灾永杜争执文》,民国《临清县志》卷12《艺文志》。
    ①《呈姜朱二委员原禀》,民国《清河县志》卷2《河渠》。
    ②《委员姜锡藩、朱恩绶原禀》,民国《清河县志》卷2《河渠》。
    ①民国《清河县志》卷2《河渠疏水渠宜浚略说》。
    ②民国《临清县志》卷2《疆域志·河渠》。
    ③清河县水利志编写组:《清河县水利志》,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146页。
    ①彭雨新、张建民:《明清长江流域农业水利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19-220页。转引自尹玲玲:《明清两湖平原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08页。
    ②冯贤亮:《明清中国地方政府的疆界管理——以苏南、浙西地域社会的讨论为中心》,《历史地理》第2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7页。
    ③民国《清河县志》卷2《河渠》。
    ④民国《清河县志》卷2《河渠》。
    ①民国《清河县志》卷2《河渠》。
    ②清河县水利志编写组:《清河县水利志》,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146页。
    ③彭雨新、张建民:《明清长江流域农业水利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19-220页。转引自尹玲玲:《明清两湖平原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08页。
    ①明清时期漳河摆动情况,可参见石超艺:《明清时期漳河平原段的河道变迁及其与“引漳济运”的关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3辑。
    ①(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3页。
    ②(清)蒋攸铦:《黔轺纪行集》卷1,道光三十年刻本。
    ③嘉靖《临漳县志》卷2《桥津》。
    ①张艳芳:《明代交通设施管理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79页。
    ②《大明会典》卷75《方域五》。
    ③(明)孟思:浚县新建道口浮桥碑记》,《孟龙川文集》卷14,万历十七年刻本。
    ④弘治《保定郡志》卷3《地理·桥梁》。
    ⑤(日)竹添进一郎:《栈云峡雨日记·上》,张明杰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4页。
    ⑥乾隆《安阳县志》卷2《建置》。
    ⑦《隋书》卷40《宇文忻传》。
    ⑧此为1984年数据,据邓绶林等编著:《河北地理概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94页。
    ⑨(宋)楼钥:《攻娩集》卷111《北行日录上》,《四部丛刊初编·集部》。
    ①乾隆《安阳县志》卷12《杂记》。
    ②嘉靖《磁州志》卷1《桥梁》。该方志舆图上标出讲武城南部漳河上有“漳河古渡”,并无桥梁图示,而境内滏阳河上却绘有很多桥梁,说明漳河桥梁当时并不常设,见嘉靖《磁州志》卷首《舆图》。
    ③万历《重修磁州志·舆图》,万历九年刻本。
    ④民国《续安阳县志》卷6《交通志·桥梁》。
    ⑤(清)骆文光:《禀改安磁驿路草桥》,同治《临漳县志略备考》卷4,骆文光纂修,同治十三年刻本。
    ⑥光绪《临漳县志》卷2《建置·桥梁》。
    ⑦光绪《临漳县志》卷2《建置·桥梁》。
    ⑧光绪《临漳县志》卷2《建置·桥梁》。
    ⑨康熙《磁州志》卷9《桥梁》。
    ⑩(清)骆文光:《禀改安磁驿路草桥》,同治《临漳县志略备考》卷4,骆文光纂修,同治十三年刻本。
    ①(清)王凤生:《河北采风录》卷2,《中国水利志丛刊》,扬州:广陵书社,2006年。
    ②(清)朱云锦:《漳卫合流说》,贺长龄编:《皇朝经世文编》卷105。
    ③康熙《磁州志》卷9《桥梁》。
    ④(清)张溍:《渔洋桥记》,康熙《磁州志》卷17《艺文下》。
    ⑤乾隆《彰德府志》卷10《桥梁》,乾隆五年刻本。
    ⑥康熙《磁州志》卷9《桥梁》。
    ⑦乾隆《彰德府志》卷10《桥梁》,乾隆五年刻本。
    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安阳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安阳县文史资料》第1辑,1988年,第142页。
    ①同治《临漳县志略备考》,卷4《卫漳考载》,骆文光纂修,同治十三年刻本。
    ②康熙《磁州志》卷9《桥梁》。
    ③光绪《临漳县志》卷2《建置·桥梁》。
    ④(清)张溍:《渔洋桥记》,康熙《磁州志》卷17《艺文下》。
    ⑤《清史稿》卷477《李渭传》。
    ⑥(清)王凤生:《河北采风录》卷2《临漳县水道图说》。
    ①安阳市交通志编纂委员会编:《安阳市交通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年,第339页。
    ①乾隆《安阳县志》卷12《杂记》。
    ②嘉庆《安阳县志》卷28《识余》。
    ①(清)骆文光纂修:同治《临漳县志略备考》卷4,同治十三年刻本。
    ②参见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三联书店,2009年,第29页。
    ③(宋)楼钥:《攻媿集》卷111《北行日录上》,《四部丛刊初编·集部》。
    ④(清)王凤生:《河北采风录》卷2《安阳县水道图说》。
    ①同治《临漳县志略备考》卷4。
    ②光绪《临漳县志》卷7《列传·宦绩》。
    ③正德《临漳县志》卷7《名宦》。
    ①刘文鹏:《清代驿传及其与疆域形成关系之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页。
    ②(光绪朝)《清会典事例》卷696。
    ③刘文鹏:《清代驿传及其与疆域形成关系之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0-231页、254-256页。
    ④张艳芳:《明代交通设施管理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0页。
    ⑤嘉靖《彰德府志》卷1《地理志》。
    ①乾隆《武安县志》卷9《赋役》。
    ②(清)王象天:《邺下苦案跋》,光绪《临漳县志》卷16《艺文·杂志》。
    ③光绪《临漳县志》卷16《艺文·杂志》。
    ④光绪《临漳县志》卷16《艺文·杂志》。
    ①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60页。
    ②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61-263页。
    ③(清)王凤生:《河北采风录》卷2《安阳县水道图说》。
    ④光绪《临漳县志》卷16《艺文·杂志》。
    ①光绪《临漳县志》卷2《建置·桥梁》。
    ②(清)贾汉复:《更正驿路疏》,顺治《河南通志》卷39《艺文》。
    ①尹玲玲:《明清两湖平原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第七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①陆学艺主编:《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年,第61-63页。
    ②朱力等著:《社会学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33页。
    ①周振鹤:《中国历史上自然区域、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域相互关系管窥》,《历史地理》第16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②刘起钎:《<禹贡>写成年代与九州来源诸问题探讨》,《九州》第3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13页。
    ③《史记》卷3《殷本纪第三》。
    ①(唐)杜佑:《通典》卷46《礼六·沿革六·吉礼五·山川》。
    ②《史记》卷28《封禅书第六》。
    ③姚永霞、高明:《<济渎庙北海坛祭品碑>的历史文化内涵》,《济源职业济水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1页。
    ④《史记》卷28《封禅书第六》。
    ⑤《史记》卷28《封禅书第六》。
    ⑥《汉书》卷25《郊祀志下》。
    ⑦《汉书》卷25《郊祀志下》。
    ⑧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页。
    ①《汉书》卷29《沟洫志》。
    ②《后汉书》卷18《祭祀志》。
    ③《后汉书》卷2《显宗孝明帝纪》。
    ④据《后汉书·郡国志三》,东郡临邑县有“泲庙”。
    ⑤《后汉书·郡国志一》。班固记载西汉常山郡房山县赞皇山济水所出,但此济水位置原在今河北省,与后世之济水不同,当为同名之水。见《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亦云:“赵州赞皇县,济水源出赞皇山,西北流,去县南十里,此别是一济水。
    ⑥史念海:《济水与鸿沟》,载《河山集·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⑦《晋书》卷6《明帝纪》。
    ⑧《初学记》卷6《地部中·祭文》。
    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7《济水》。
    ①张新斌等著:《济水与河济文明》,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3页。
    ②《隋书》卷7《礼仪志二》。
    ③《隋书》卷30《地理志中》。
    ④《旧唐书》卷24《礼仪志四》。
    ⑤《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
    ⑥《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
    ⑦《旧唐书》卷24《礼仪志四》。
    ⑧《旧五代史》卷76《(晋书)高祖纪》。
    ⑨《新五代史》卷61《吴世家》。
    ⑩《宋史》卷102《礼五·吉礼五·岳渎》。
    ①《宋史》卷102《礼五·吉礼五·岳渎》。
    ②乾隆《济源县志》卷13《艺文》。
    ③《金史》卷34《礼七·岳镇海渎》。
    ④《元史》卷76《祭祀五·岳镇海渎常祀》。
    ⑤《明史》卷49《礼三·吉礼三·岳镇海渎山川》。
    ⑥《清史稿》卷.83《礼二·吉礼二·地祗·岳镇海渎山川》。
    ⑦《尚书·夏书·禹贡第一》。
    ⑧岑仲勉:《黄河变迁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89页。
    ①史念海:《济水与鸿沟》,载《河山集·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②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89页。
    ③如张新斌等著:《济水与河济文明》一书,用大量篇幅考证济水流路所经之古城、地点,以及济水与黄河关系、河济文明等做了大量讨论,却对古人对于济渎之信仰没有讨论,从而无法回答古人为何信奉济水三伏三见,及尊崇、祭祀济渎的原因。见张新斌等著:《济水与河济文明》,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①《新唐书》卷223上《许敬宗列传》。
    ②(唐)李甘:《济为渎问》,《全唐文》卷733。
    ③(唐)达奚殉:《游济渎记》,乾隆《济源县志》卷15《艺文》。
    ④(宋)卢多逊:《重修济渎庙碑》,乾隆《济源县志》卷15《艺文》。
    ①(清)尹会一:《重修济渎庙记》,《健余先生文集》卷4《记》,清畿辅丛书本。
    ②(唐)张洗《济渎北海祭品碑》,碑存济渎庙中。又见《全唐文》卷633《唐济渎庙北海坛新置祭器沈币双舫杂物之铭并序》。
    ①乾隆《济源县志》卷13《艺文》。
    ②程森:《古代项羽信仰的时空特征》,《历史地理》,第24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14页。
    ③《明世宗实录》卷234,嘉靖十九年二月甲戌。
    ④《元史》卷9《世祖本纪六》。
    ⑤乾隆《济源县志》卷13《艺文》。
    ⑥玉皇庙、长生殿今仍在济渎庙中,笔者于2010年8月踏访时得见。
    ⑦《明英宗实录》卷91,正统七年四月庚戌。
    ①(明)杨博:《本兵疏议》卷17,万历十四年刻本。
    ②乾隆《济源县志》卷15《艺文》。
    ③区域性神明指在广大的范围内取得共同奉祀,与之相对的则为地方性神明,其影响多限于单一地方。参见韩森(Valerie Hansen)著,包伟民译:《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①《元史》卷76《祭祀志五》。
    ②乾隆《曹州府志》卷9《坛庙》。
    ③嘉靖《曲沃县志》卷2《政教志》。
    ④《河内县坦掌里重修济渎庙碑》,道光《河内县志》卷20《金石志补遗》。
    ①陈垣编纂:《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106-1107页。
    ②乾隆《济源县志》卷1《祥异》。
    ③乾隆《济源县志》卷末《辨讹》。
    ④(明)李濂:《济池灵石辨》,《明文海》卷113《辨丁》。
    ⑤民国《孟县志》卷9《金石》。
    ⑥民国《孟县志》卷1《地理上》。
    ⑦民国《孟县志》卷9《金石》。
    ①周尚意等编著:《文化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77-178页。
    ②民国《续武陟县志》卷5《地理志》。
    ③万历《开封府志》卷15《祠祀》。
    ④康熙《温县志》卷之上《祠祀》。
    ①周振鹤:《中国历史上自然区域、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域相互关系管窥》,《历史地理》第16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页。
    ②雍正《泽州府志》卷11《物产》。
    ③嘉靖《曲沃县志》卷2《政教志》。
    ④民国《临县志》卷16《古迹》。
    ①(明)陈大统:《重修济渎庙记》,民国《浮山县志》卷40。
    ②光绪《浮山县志》卷6《山川》。
    ③乾隆《新乡县志》卷19《名迹志上》。
    ④乾隆《潞安府志》卷4《山川》。
    ⑤(元)商琥:《济渎庙碑》,康熙《曹州志》卷17《艺文》。
    ⑥马丁·因尼斯著,陈天本译:《解读社会控制——越轨行为、犯罪与社会秩序》,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年,第27-28页。
    ①周尚意等编著:《文化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67页。
    ②(元)揭傒斯:《代祀济渎北海记》,乾隆《济源县志》卷15《艺文》。
    ③乾隆《济源县志》卷4《祀典》。
    ④乾隆《济源县志》卷4《祀典》。
    ⑤《明英宗实录》卷124,正统九年十二月辛丑。
    ⑥(明)谢肇淛:《五杂组》卷3《地部一》。
    ①(明)李贤:《大明一统志》卷28《怀庆府·祠庙》。
    ②(明)郎瑛:《七修类稿》卷23《济渎物》。
    ③《金石萃编》卷158《济渎灵应记》。
    ④(宋)李昉:《太平广记》卷420《龙三·旃然》。
    ⑤《西游记》第43回《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龙子捉鼍回》。
    ⑥雍正《猗氏县志》卷5《人物》。
    ⑦乾隆《续河南通志》卷13《舆地志·坛庙》。
    ⑧成化《山西通志》卷5《坛墠》。
    ①弘治《偃师县志》卷1《祠庙》。
    ②民国《太和县志》卷8《人物志上》。
    ③道光《河内县志》卷13《祠祀志》。
    ④乾隆《续河南通志》卷8《舆地志·山川二》。
    ⑤(明)陈大统:《重修济渎庙记》,光绪《浮山县志》卷34《艺文》。
    ⑥民国《修武县志》卷8《民政》。
    ⑦民国《修武县志》卷8《民政》。
    ①雍正《泽州府志》卷6《山川》。
    ②同治《阳城县志》卷3《山川》。
    ③乾隆《济源县志》卷2《山川》。
    ①(金)李俊民:《析城山重修成汤庙记》,同治《阳城县志》卷13《艺文》。
    ②同治《阳城县志》卷3《方舆·山川》。
    ③雍正《泽州府志》卷6《山川》。
    ④雍正《泽州府志》卷20《坛庙》。
    ⑤同治《阳城县志》卷17《艺文》。
    ⑥乾隆《济源县志》卷2《山川》。
    ⑦(清)都广柞:《泽州大阳小析山取水记》,雍正《泽州府志》卷46《杂著》。
    ①成化《山西通志》卷5《坛墠》。
    ②民国《临县志》卷16《古迹》。
    ③雍正《泽州府志》卷20《坛庙》。
    ④雍正《泽州府志》卷6《山川》。
    ⑤同治《高平县志》卷3《祠祀》。
    ⑥同治《高平县志》卷1《地理·山川》。
    ①同治《高平县志》卷8《艺文·城西灵泉记》。
    ②王树新主编:《高平金石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10页。
    ③《汤帝行宫碑记》,今存山西阳城县横河乡析城山汤帝庙,本文内容据冯俊杰:《戏剧与考古》,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
    ①杜正贞:《村社传统与明清士绅:山西泽州乡土社会的制度变迁》,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30页。
    ②碑存阳城县崦山白龙庙中,引自杜正贞:《村社传统与明清士绅:山西泽州乡土社会的制度变迁》附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317页。
    ③王树新主编:《高平金石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10页。
    ④雍正《平阳府志》卷5《山川》。
    ⑤(明)陈大统:《重修济渎庙记》,光绪《浮山县志》卷34《艺文》。
    ①晋城市地方志丛书编委会:《晋城金石志》,北京:海潮出版社,1995年,第814页。
    ②晋城市地方志丛书编委会:《晋城金石志》,北京:海潮出版社,1995年,第796-797页。
    ①乾隆《陵川县志》卷27《艺文·瑞芝堂小记》。
    ②(清)杨应中:《高平重修城隍庙记》,雍正《泽州府志》卷45《艺文》。
    ③(清)谈迁:《北游录》之《纪程》,汪北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9页。
    ①张伟然:《归属、表达、调整:小尺度区域的政治命运——以“南湾事件”为例》,《历史地理》第2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3页。
    ②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朱诗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③(美)施坚雅:《中国历史的结构》,《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模式》,王旭等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2页。
    ④(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1页。
    ①地理学上研究区域互补时也认为地域分异是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见R.J.约翰斯顿主编:《人文地理学词典》,柴彦威等译,柴彦威、唐晓峰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97页。
    ②明初河北地区山西移民情况,参见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5卷《明代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①(英)R.J.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唐晓峰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4页。
    ①(英)R.J.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唐晓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4-56页。
    ②(英)R.J.约翰斯顿主编:《人文地理学词典》,柴彦威等译,柴彦威、唐晓峰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92页。
    ③(英)R.J.约翰斯顿主编:《人文地理学词典》,柴彦威等译,柴彦威、唐晓峰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93页。
    ④(英)汤森·克莱尔:《郡与区域——1700—1830年中英格兰东部地区的移民关联》,张青瑶译,《历史地理》,第24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71页。
    ①(英)R.J.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唐晓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39页。
    ②(英)R.J.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唐晓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40页。
    ③(英)R.J.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唐晓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41页。
    ④(英)R.J.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唐晓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9页。
    ⑤(英)R.J.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唐晓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42页。
    ⑥黄国信:《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304-308页。
    ①黄国信:《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309页。
    ②雍正《泽州府志》卷9《晋豫界域》。
    ③(清)白鉴如:《豆口里勘山纪略》,光绪《潞城县志》卷4《杂述》。
    ④雍正《泽州府志》卷9《晋豫界域》。
    ①(清)蒋兆奎:《河东盐法备览》卷6《行销》,乾隆五十五年刻本。
    ②胡英泽:《河道变动与界的表达——以清代至民国的山、陕滩案为中心》,《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7卷,2006年,第213-214页。
    ③(英)R.J.约翰斯顿主编:《人文地理学词典》,柴彦威等译,柴彦威、唐晓峰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4页。
    ④(清)方受畴:《抚豫奏稿》,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第453-457页。
    ①冯贤亮:《明清中国地方政府的疆界管理——以苏南、浙西地域社会的讨论为中心》,《历史地理》第2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7页。
    ②刘春:《跨省区交界地带协调机制构建探讨》,《特区经济》,2007年3月,第169页。
    ①安树伟等:《省级“行政区边缘经济”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第6期,第53页。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后晋]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元]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唐]杜佑:《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明]李东阳等:《大明会典》,扬州:广陵书社,2007年。
    《大明律》,怀效锋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明]徐学聚编撰:《国朝典汇》,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
    [明]杨宏、谢纯撰:《漕运通志》,明嘉靖七年刻本。
    [清]杨锡绂编撰:《漕运则例纂》,乾隆三十五年刻本。
    [清]昆岗等编:《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
    [清]刘锦藻编:《清朝续文献通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蒋兆奎撰:《河东盐法备览》,乾隆五十五年刻本。
    [清]苏昌臣辑:《河东盐政汇纂》,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李泰:《括地志辑校》,贺次君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王文楚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明]李贤:《大明一统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
    [清]穆章阿、潘锡恩等纂修: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于成龙修,郭棻等纂:康熙《畿辅通志》,康熙二十二年刻本。
    [清]唐执玉等修,陈仪等纂:雍正《畿辅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黄可润:《畿辅见闻录》,乾隆十九年刻本。
    [清]李鸿章等修,黄彭年等纂:光绪《畿辅通志》,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纪克家:《河北地理杂抄》,国家图书馆藏《乡土志抄稿本选编》第1册,北京:线状书局,2007年。
    [清]佚名编绘:《畿辅舆地全图》,同治十一年官刻套印本。
    [清]佚名辑:《直隶山东风土记》,清末抄本。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清]顾炎武:《肇域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贺次君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明]李侃修,胡谧纂:成化《山西通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清]穆尔赛等修,刘梅等纂:康熙《山西通志》,康熙二十一年刻本。
    [清]觉罗石麟修,储大文纂:雍正《山西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曾国荃等修,王轩等纂:光绪《山西通志》,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贾汉复修,沈荃纂:顺治《河南通志》,顺治十七年刻本。
    [清]顾汧修,张沐纂:康熙《河南通志》,康熙三十四年刻本。
    [清]田文镜等修,孙灏等纂:雍正《河南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阿思哈,嵩贵纂修:乾隆《续河南通志》,乾隆三十二年刻本。
    [清]岳浚等修,杜诏等纂:雍正《山东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石禄修,唐锦纂:正德《大名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明]翁相修,陈棐纂:嘉靖《广平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清]吴谷纂修:乾隆《广平府志》,乾隆十年刻本。
    [清]夏诒钰等纂修:光绪《永年县志》,光绪三年刊本。
    [清]徐景曾纂修:乾隆《顺德府志》,乾隆十五年刻本。
    [清]刘燕雯修,李岷纂:乾隆《邢台县志》,乾隆六年刻本。
    [清]戚朝卿等纂修:光绪《邢台县志》,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张栋修,薛椿龄纂:民国《邢台县志》,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
    [清]章兆惠修,周矫纂:康熙《南和县志》,康熙六年刻本。
    [清]周章焕等纂修:乾隆《南和县志》,乾隆十四年抄本。
    [清]季芷修,谢元震纂:康熙《任县志》,康熙十二年刻本。
    王亿年修,刘书旗纂:民国《任县志》,民国四年铅印本。
    林清扬修,王延升纂:民国《沙河县志》,民国二十九年铅印本。
    [清]卢士杰纂修:康熙《清河县志》,康熙十七年刻本。
    [清]王镛修,郭兆藩等纂:同治《清河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
    张福谦修,赵鼎铭纂:民国《清河县志》,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明]周文龙修,孙绍等纂:嘉靖《磁州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明]赵范修,诸矫纂:万历《重修磁州志》,万历九年刻本。
    [清]蒋擢修,乐玉声纂:康熙《磁州志》,康熙四十二年刻本。
    黄希文等纂修:民国《磁县志》,民国三十年铅印本。
    [明]崔铣纂修:嘉靖《彰德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明]常存仁修,郭朴纂:万历《彰德府续志》,万历九年刻本。
    [清]宋可发修,吴之谟纂:顺治《彰德府续志》,清顺治十六年抄本。
    [清]汤传楷纂修:康熙《彰德府志》,康熙三十五年刻本。
    [清]黄邦宁修,景鸿宾等纂:乾隆《彰德府志》,乾隆三十五年刻本。
    [清]卢崧修,江大键等纂:乾隆《彰德府志》,乾隆五十二年刻本。
    [清]马国桢修,唐凤翱纂:康熙《安阳县志》, 康熙三十二年刻本。
    [清]陈锡辂修,朱煌纂:乾隆《安阳县志》,乾隆三年刊本。
    [清]赵希璜修,武亿纂:嘉庆《安阳县志》嘉庆四年刊本。
    [清]贵泰修,武穆淳纂:嘉庆《安阳县志》,嘉庆二十四年刊本。
    方策等修,裴希度等纂:民国《续安阳县志》,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明]景芳纂修:正德《临漳县志》,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续编。
    [清]骆文光纂修:同治《临漳县志略备考》,同治十三年刻本。
    [清]周秉彝修,周寿梓等纂:光绪《临漳县志》,光绪三十年刻本。
    [清]蒋光祖修,夏兆丰纂:乾隆《武安县志》,乾隆四年刊本。
    [清]戚学标纂修:嘉庆《涉县志》,嘉庆四年刊本。
    [清]杨世逵纂修:乾隆《汤阴县志》,乾隆三年刊本。
    [清]徐岱等修,万兆龙纂:康熙《林县志》,康熙三十三年刻本。
    [清]杨潮观纂修:乾隆《林县志》,乾隆十七年刊本。
    王泽溥等修,李见荃纂:民国《林县志》,民国二十一年石印本。
    赵九成纂:《林县小志》,《禹贡》半月刊第6卷第10期,民国二十五年。
    [清]董庆恩等修,陈熙春纂:光绪《内黄县志》,光绪十八年刻本。
    [清]程启朱等修,苏文枢等纂:顺治《卫辉府志》,顺治十六年刻本。
    [清]胡蔚先修,李芳辰纂:康熙《卫辉府志》,康熙三十四年刻本。
    [清]德昌修,徐郎斋纂:乾隆《卫辉府志》,乾隆五十三年刻本。
    [清]佟国瑞等修,李中节纂:康熙《汲县志》, 康熙三十四年刻本。
    [明]张天真纂修:嘉靖《辉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清]周际华修,戴铭纂:道光《辉县志》,道光十五年刻本。
    [清]熊向阶修,武穆淳纂:嘉庆《浚县志》,嘉庆七年刻本。
    [清]赵开元修,畅俊纂:乾隆《新乡县志》,乾隆十二年刻本。
    张文清修,田春同纂:民国《考城县志》,民国十三年铅印本。
    [清]吴乔龄修,李棟纂:乾隆《获嘉县志》,乾隆二十一年刻本。
    邹古愚修,邹鹄纂:民国《获嘉县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姚家望修黄荫柟纂:民国《封丘县续志》 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马子宽修,王蒲园纂:民国《重修滑县志》,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
    [清]彭清典修,萧家芝纂:顺治《怀庆府志》,顺治十七年刻本。
    [清]刘维世修,萧瑞苞等纂:康熙《怀庆府志》,康熙三十四年刻本。
    [清]唐侍阶等修,洪亮吉纂:乾隆《怀庆府志》,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清]袁通修,方履荐等纂:道光《河内县志》,道光五年刻本。
    [清]仇汝瑚修,冯敏昌纂:乾隆《孟县志》,乾隆五十五年刻本。
    阮藩侪修,宋立梧等纂:民国《孟县志》,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清]冯继照修,金皋等纂:道光《修武县志》,道光十九年刻本。
    萧国桢等修,焦封桐等纂:民国《修武县志》,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清]王荣阶修,方履荐纂:道光《武陟县志》,道光九年刻本。
    史延寿修,王士杰纂:民国《续武陟县志》,民国二十年刊本。
    [清]王其华修,苗于京纂:乾隆《温县志》,乾隆二十四年刻本。
    [清]萧应植修,沈樗庄纂:乾隆《济源县志》,乾隆二十六年刻本。
    [清]朱樟修,田嘉谷纂:雍正《泽州府志》,雍正十三年刻本。
    [清]张贻管修,郭维恒等纂:光绪《凤台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清]范绳祖修,庞太朴纂:顺治《高平县志》,顺治十五年刻本。
    [清]龙汝霖纂修:同治《高平县志》,同治六年刻本。
    [清]程德炯纂修:乾隆《陵川县志》,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清]库增银修,杨谦纂:光绪《陵川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清]赖昌期修,谭沄等纂:同治《阳城县志》,同治十三年刻本。
    [清]沈继焱修,杨念先纂:《阳城县乡土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清]张淑渠等修,姚学甲等纂:乾隆《潞安府志》,乾隆三十五年刻本。
    [清]吴九龄修,蔡履豫纂:乾隆《长治县志》,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清]李桢修,杨笃纂:光绪《长治县志》,光绪二十年刻本。
    [清]杜之昂修,路跻垣纂:康熙《平顺县志》,康熙三十二年刻本。
    [清]张士浩修,申伯纂:康熙《潞城县志》,康熙四十五年刻本。
    [清]崔晓然等修,杨笃纂:光绪《潞城县志》,光绪十年刻本。
    [清]茹金,申瑶等纂修:道光《壶关县志》,道光十四年刻本。
    任耀先修,乔本情等纂:民国《浮山县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明]刘鲁生修,李廷宾纂:嘉靖《曲沃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清]张鸿达等修,韩子泰纂:光绪《续修曲沃县志》,光绪六年刻本。
    胡宗虞修,吴命新等纂:民国《临县志》,民国六年铅印本。
    [清]胡德琳等修,周永年等纂:乾隆《东昌府志》,乾隆四十二年刻本。
    [清]于睿明修,胡悉宁纂:康熙《临清州志》,康熙十二年刻本。
    [清]张度等修,朱钟等纂:乾隆《临清直隶州志》,乾隆五十年刻本。
    张自清修,张树梅等纂:民国《临清县志》,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明]尤麒修,陈露纂:嘉靖《武城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清]厉秀芳纂修:道光《武城县志续编》,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清]萨承钰修,苏再熏纂:光绪《武城乡土志略》,光绪二十六年抄本。
    王廷纶修,王鬴铭纂:民国《增订武城县志续编》,民国元年刻本。
    薛儒华修,赵又杨纂:民国《丘县志》,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北魏]郦道元著,杨守敬、熊会珍疏:《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傅泽洪:《行水金鉴》,雍正三年刻本。
    [清]崔述:《大名县水道考》,《中国水利志丛刊》,扬州:广陵书社,2006年。
    [清]王凤生:《河北采风录》,《中国水利志丛刊》,扬州:广陵书社,2006年。
    [清]唐鉴:《畿辅水利备览》,道光十九年刻本。
    [清]王履泰编:《畿辅安澜志》,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潘锡恩编:《畿辅水利四案》,道光三年刻本。
    [清]赵一清撰,戴震删定:《直隶河渠书》,台北:学生书局,2007年。
    [清]林则徐:《畿辅水利议》,光绪二年刻本。
    [清]吴邦庆辑,许道龄校:《畿辅河道水利丛书》,北京:农业出版社,1964年。
    [宋]李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楼钥:《攻媿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武英殿聚珍本。
    [金]李俊民:《庄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沈括:《梦溪笔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元]周伯琦:《近光集》,康熙三十三年刻本。
    [明]孟思:《孟龙川文集》,万历十七年刻本。
    [明]李舜臣:《愚谷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杨一清:《杨一清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明]杨博:《本兵疏议》,万历十四年刻本。
    [明]郎瑛:《七修类稿》,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明]崔铣:《崔氏洹词》,嘉靖三十三年刻本。
    [清]毛奇龄:《后鉴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明]徐贞明:《潞水客谈》,续修四库全书本。
    [明]何瑭:《何瑭集》,王永宽点校,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明]谢肇淛:《五杂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明]王士性:《广志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石声汉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明]桂萼:《文襄公奏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明]桂萼:《广舆图叙》,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明]夏言:《桂洲先生奏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
    [明]夏言:《夏桂洲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明]叶盛:《水东日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年。
    [清]尹会一:《健余先生文集》,清畿辅丛书本。
    [清]蒋攸銛:《黔轺纪行集》,道光三十年刻本。
    [清]田文镜:《抚豫宣化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田文镜:《抚豫总制宣化录》,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
    [清]朱云锦:《豫乘识小录》,同治十二年刻本。
    [明]章潢:《图书编》,台北:成文出版社,1971年。
    [清]蒋廷锡等:《古今图书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清]王宗义编:《明文海》,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清]甘厚慈辑:《北洋公牍类纂》,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明]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清]贺长龄等编:《清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清]盛康等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光绪二十四年上海书局石印本。
    [清]顾炎武:《日知录》,黄汝成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日]竹添进一郎:《栈云峡雨日记》,张明杰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清]钱鼎铭:《钱敏肃公奏疏》,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辑。
    张书才主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方受畴:《抚豫奏稿》,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
    山西省文献委员会编辑:《山右丛书初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清]王昶撰:《金石萃编》,续修四库全书本。
    [清]杨兰阶,田九德撰:《阳城县金石记》,民国25年铅印本。
    陈垣编纂:《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
    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二)》,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年。
    范天平编注:《豫西水碑钩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晋城市地方志丛书编委会:《晋城金石志》,北京:海潮出版社,1995年,
    王树新主编:《高平金石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清]胡聘之编:《山右石刻丛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左慧元编:《黄河金石录》,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
    水利电力科学研究院编:《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明实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
    《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山西史志研究院编:《清实录山西资料汇编》,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
    河北省旱涝预报课题组:《海河流域历代自然灾害史料》,北京:气象出版社,1985年。
    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刊行会编:《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6卷,东京:岩波书店,1981年。
    《河北省邢台县地方实际情况调查报告》,《冀察调查统计丛刊》,1937年第2卷第4期。
    《河北省南和县地方实际情况调查报告》,《冀察调查统计丛刊》,1937年第2卷第5期。
    《河北省政府公报》,1928年第121期。
    《河北省政府公报》,1929年第175期。
    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编纂:《中国分省新图》,申报馆发行,1934年第2版。
    岑仲勉:《黄河变迁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王毓铨:《明代的军屯》,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王毓铨:《莱芜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邓绶林等编著:《河北地理概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谭其骧:《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史念海:《河山集·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安阳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安阳县文史资料》第1辑,1988年。
    安阳市交通志编纂委员会编:《安阳市交通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年。
    牛平汉主编:《清代政区沿革综表》,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
    郭焕成主编:《黄淮海地区乡村地理》,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清河县水利志编写组:《清河县水利志》,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任美锷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3版。
    叶显恩主编:《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郑肇经:《中国水利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影印本。
    张汝翼主编:《沁河广利渠工程史略》,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
    河北省清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河县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3年。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从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牛平汉编著:《明代政区沿革综表》,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
    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5卷《明代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王铭铭、王斯福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乔志强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李心纯:《黄河流域与绿色文明:明代山西河北的农业生态环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山西省地图集编撰委员会:《山西省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年。
    靳尔刚、苏华:《职方边地——中国勘界报告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
    施添福:《清代台湾的地域社会——竹堑地区的历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县文化局,2001年。
    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冯俊杰:《戏剧与考古》,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
    唐立宗:《在盗区与政区之间——明代闽粤湘赣交界的秩序变动与地方行政演化》,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2002年。
    朱力等著:《社会学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杨念群、黄兴涛、毛月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安树伟:《行政区边缘经济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周尚意等编著:《文化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刘文鹏:《清代驿传及其与疆域形成关系之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行龙、杨念群主编:《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黄志繁:《贼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唐力行等著:《苏州与徽州——16-20世纪两地互动与社会变迁的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杜正贞:《村社传统与明清士绅:山西泽州乡土社会的制度变迁》,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刘影:《皇权旁的山西:集权政治与地域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郭红:《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沈大明:《<大清律例>与清代的社会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顾朝林等编著:《人文地理学流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尹玲玲:《明清两湖平原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李令福:《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张艳芳:《明代交通设施管理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徐建平:《政治地理视角下的省界变迁——以民国时期安徽省为例》,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9年。
    Hsiao Kung-chuan, Rural China: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eattle,1960.
    [日]旗田巍:《中国村落和共同体理论》,东京:岩波书店,1973年。
    [美]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朱诗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等著:《乡村社会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美]爱德华·A·罗斯:《社会控制》,秦志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Terry G.Jordan, The Human Mosaic——A Thematic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 Harper & Row.1990.
    [美]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模式》,王旭等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英]大卫·哈维:《地理学中的解释》,高泳源、刘立华、蔡运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美]理查德·哈特向:《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叶光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法]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蒙塔尤——1294-1324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许明龙、马胜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美]韩森(Valerie Hansen):《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包伟民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英]R.J.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唐晓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美]克利福德·吉尔茨(Clifford Geertz):《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英]R.J.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蔡运龙、江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英]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姚朋、周玉鹏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日]内山雅生:《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李恩民、邢丽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美]弗里德曼、毕克伟、赛尔登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局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编:《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英]R.J.约翰斯顿主编:《人文地理学词典》,柴彦威等译,柴彦威、唐晓峰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美]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黄仁宇:《明代的漕运》,张皓、张升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美]彭慕兰:《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马俊亚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法]保罗·克拉瓦尔(Paul Claval):《地理学思想史》,郑胜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美]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池子华、刘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美]苏珊·汉森编:《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美]马丁·因尼斯:《解读社会控制——越轨行为、犯罪与社会秩序》,陈天本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
    孙敬之:《冀南地区经济地理》,《地理学报》,第20卷第2期,1954年6月。
    高敏:《天理教起义于河南滑县一带的原因》,《历史教学》,1963年第3期。
    高敏:《古代豫北的水稻生产问题》,《郑州大学学》1964年第2期。
    钮仲勋:《豫北沁河水利灌溉的历史研究》,《史学月刊》,1965年第8期。
    严耕望:《北朝隋唐滏口壶关道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1本第1分,1980年。
    钮仲勋、孙仲明:《豫北沁河下游的历史变迁》,《史学月刊》,1981年第5期。
    钮仲勋:《百泉水利的历史研究——兼论卫河的水源》,《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邹逸麟:《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和环境制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谭其骧:《浙江各地区的开发过程与省界、地区界的形成》,载《历史地理研究》第1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
    赵永复:《明代地方行政制度考述》,载《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陈铮:《清代前期河南农业生产述略》,《史学月刊》,1990年第2期。
    王兴亚:《明代河南怀庆府粮重考实》,《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李辅斌:《清代直隶地区的水患和治理》,《中国农史》,1994年第4期。
    张芳:《明清时期海河流域的农田水利》,《中国历史论丛》,1995年第4期。
    周宝珠:《千仓渠科条碑记与宋代农田水法》,《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
    赵冈:《生态变迁的统计分析》,《中国农史》,1994年第4期。
    侯甬坚:《魏蜀间分界线的地理学考察》,《历史地理》,第1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邹逸麟:《明清流民与川陕鄂豫交界地区的环境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王建革:《清代华北平原河流泛决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历史地理》,第1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萧正洪:《历史时期关中地区农田灌溉中的水权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
    王建革:《华北平原内聚型村落形成中的地理与社会影响因素》,《历史地理》,第16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建革:《河北平原水利与社会分析(1368-1949)》,《中国农史》,2000年第2期。
    马雪芹:《明清时期豫北地区的农田水利事业》,《古今农业》,2000年第3期。
    邹逸麟:《“灾害与社会”研究刍议》,《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王建革:《河北平原水利与社会分析(1368-1949)》,《中国农史》,2000年第2期。
    苑利:《华北地区祈雨活动中取水仪式研究》,《民族艺术》,2001年第2期。
    马雪芹:《明清黄河水患与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江海学刊》,2001年第5期。
    科大卫:《动乱、官府与地方社会——读<新开潞安府治记>》,《中山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1年第2期。
    许倬云:《试论网络》,载《许倬云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王培华:《清代滏阳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分配与利用》,《清史研究》,2002年第4期。
    傅辉:《河南插花地个案研究(1368—1935)》,《历史地理》,第19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程美宝:《地方史、地方性、地方性知识——走出梁启超的新史学片想》,载杨念群、
    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于志嘉:《从<(?)辞>看明末直豫晋交界地区的卫所军户与军名词讼》,《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第4分,2004年。
    赵世瑜:《作为方法论的区域社会史——兼及12世纪以来的华北社会史研究》,《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
    安介生:《明代山西藩府的人口增长与数量统计》,《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
    石超艺:《明以来海河南系水环境变迁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安树伟等:《省级“行政区边缘经济”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第6期。
    张俊峰:《明清介休水案与地方社会——对“水利社会”的一项类型学分析》,《史林》,2005年第3期。
    侯甬坚:《从习惯线到法定线:我国政区界线性质的变迁》,《江汉论坛》,2006年第1期。
    满志敏:《行政区划:范围与界线》,《江汉论坛》,2006年第1期。
    冯贤亮:《明清中国地方政府的疆界管理——以苏南、浙西地域社会的讨论为中心》,《历史地理》,第2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钞晓鸿:《灌溉、环境与水利共同体——基于清代关中中部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王铭铭:《“水利社会”的类型》,载行龙、杨念群主编《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石超艺:《明清时期漳河平原段的河道变迁及其与“引漳济运”的关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3辑。
    杜正贞:《地方传统的建构与文化转向——以宋金元时期的山西泽州为中心》,《历史人类学学刊》,第4卷第1期,2006年4月。
    杜正贞、赵世瑜:《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明清泽潞商人》,《史学月刊》,2006年第9期。
    张伟然:《归属、表达、调整:小尺度区域的政治命运——以“南湾事件”为例》,《历史地理》,第2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谢湜:《“利及邻封”——明清豫北的灌溉水利开发和县际关系》,《清史研究》,2007 年第2期。
    刘宁宁等:《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苏鲁豫皖交界地带为例》,《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第8期。
    陆敏珍:《区域史研究进路及其问题》,《学术界》,2007年第5期。
    郭声波:《由虚到实:唐宋以来川云贵交界区犬牙相入政区格局的形成》,《江汉论坛》,2008年第1期。
    张俊峰:《率由旧章:前近代汾河流域若干泉域水权争端中的行事原则》,《史林》,2008年第2期。
    于志嘉:《明北京行都督府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9本第4分,2008年。
    申红星:《明代宁山卫的军户与宗族》,《史学月刊》,2008年第3期。
    徐建平:《湖滩争夺与省界成型——以皖北青冢湖为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3辑。
    段友文、刘彦:《晋东南成汤崇拜的巫觋文化意蕴考论》,《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秋之卷。
    赵世瑜:《圣姑庙:金元明变迁中的“异教”命运与晋东南地区的多样性》,《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于志嘉:《犬牙相制——以明清时代的潼关卫为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0本第1分,2009年。
    鲁西奇:《中国历史上的“核心区”:概念及分析理路》,《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鲁西奇:《内地的边缘:传统中国内部的化外之区》,《学术月刊》,2010年第5期。
    程森:《国家漕运与地方水利:明清豫北丹河下游地区的水利开发与水资源利用》,《中国农史》,2010年第2期。
    程森:《生态、交通与县际纷争——以清代漳河草桥的修造为中心》,《清史研究》,2010年第4期。
    马场毅:《近代中国华北农村的水利组织和村落、宗教圈问题——以河北省邢台县为例》,《爱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纪要》第135号,2010年。
    王社教:《作为研究方法的历史地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冯贤亮:《从国家到地方:清代江南的府县秩序与行政控制》,《学术月刊》,2010年第5期。
    樊如森:《民国以来的黄河航运》,《历史地理》,第24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