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转型与甘肃士绅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社会史的复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即由既存的政治史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为研究取径而转向更为丰富的社会生活。士绅作为一个沟通官府和民众,在两者之间扮演中介角色的社会阶层,遂备受学界的重视。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史研究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深化的问题,仅仅依靠宏观的立论显然难担其责。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只有建立在大量区域研究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对全国整体状况的认识。基于对历史研究中空间因素的重视,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繁荣成为此后最为突出的特征。本文以近代甘肃士绅为研究对象,正是因应社会史研究的这一发展趋势。
     学界在认同科举是建构士绅这一身份的基本途径之外,也将因捐纳和军功而获得学衔、官职者纳入其中,前者为正途士绅,后者为异途士绅。在具体的士绅构成上,因学者研究视角的不同,也存有一定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现任官以及生员、监生等低级功名拥有者的认定上。现任官隶属体制,但在他的乡土社会依旧是士绅,或者是在遥远的任职地方有可能会以各种形式对他的家乡施加影响,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张仲礼将现任官也纳入士绅集团,本文也基本认同这一观点。至于生员、监生等低级功名拥有者是否隶属士绅,笔者以为应视各地不同情况而定,就清代甘肃地区而言,因文化落后,具有进士、举人等高级功名士绅数量偏少,低级功名士绅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实际的社会功能,所以本文将他们亦视作士绅。
     晚清,士绅的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士绅数量的增多以及异途士绅在士绅总数中比例增高,这是缘起于道咸以降的社会动乱,在甘肃主要是在同治回民起义期间。清王朝为了筹措浩繁的军费开支及其社会动员以重整社会秩序的需要,学额增广,捐纳失范,加之军功途径使得士绅数量空前增大,特别是封荫奖叙还使士绅出现了家族化的现象。在甘肃同治回民起义期间,原回族领袖马占鳌求抚倒戈,马占鳌及其重要将领都被封官加爵,这是他们获得的原始的政治资本,正是奠基于此,甘肃回族马氏集团在后来成为驰骋西北的重要人物,影响了民国时期整个西北的政治格局。另一个对甘肃士绅构成有重大影响的是光绪初元的陕甘分闱,使得在甘肃士绅的构成中高级士绅比例增大。
     伴随着清王朝对社会控制力的衰微,晚清士绅的权利有所上扬。绅权的存在是基于国家权力在地方社会的低度渗透,本质上是国家行政末端的补充。上述事实说明士绅阶层所具有的纯然的在野性质,就绅权实现的形式来看主要还是基于乡土声望,士绅的特权地位固然是他们获得乡土声望的重要因素,但更为重要的条件是他们在乡土社会中实际的事功行为。晚清他们依凭社会动荡时期的团练以及新政时期所设立的一系列政治性机构,诸如巡警局、劝学所、咨议局、地方自治等,最终分享了国家权力,也使士绅的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动,亦即出现了权绅化的现象。
     科举是建构士绅这一身份的基本途径,儒学构成了他们的价值基础。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中国社会始由传统向现代转进,为因应时代变局而兴起的各种新型文化思潮必然影响到士绅阶层的价值取向。特别是二十世纪初,诸如科举被废,新式学堂植入,以及辛亥革命后等级社会消亡,士绅的特权地位也失去了制度性保障,因而他们的分化势成必然。一方面表现在政治取向上的不同,另一方面表现在士绅社会流动的变化。
     最后,本文以兰州士绅刘尔忻为个案,论述其儒学思想在近代社会的嬗变以及考察他在民国时期的社会实践,兼论传统绅权的延续问题。辛亥革命后,清朝专制统治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意味着士绅作为一个传统社会阶层的历史命运宣告终结,但士绅个体的生命依然延续,对这一特殊的社会阶层在民国地方社会权利地位的考察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变迁。
     对士绅阶层在近代社会中的发展演变历史过程的考察,有助于认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动力和阻力因素,并进一步总结其历史经验教训,为我们今天的观念和制度创新提供有益的史鉴依据。甘肃作为一个边远省份,这里的边远不仅是一个属于地理范畴的自然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即远离价值中心和时代主潮,在这样一个环境,保守的、传统的因素更容易得到保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一地区近代化的难度。就总体而言,近代甘肃士绅和其他地区的士绅是一致的,只是他们身上的保守和革新所具有的程度不同而已。作为一个传统社会的特权阶层,在近代社会往往具有着多歧面相。同治回民起义期间,积极参与团练主持,镇压回民起义,辛亥革命期间主张君主立宪,显然,士绅的权力来源及其接受教育的背景强化了他们认同国家政权正统秩序的信念。民国初年,因应国内复古思潮,在各地建立“尊孔社”,倡导读经,有维护旧式礼教之嫌。另一方面,作为传统社会中唯一的知识阶层,在社会转型时期又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动力群体的角色,特别是他们身上始终不渝的桑梓关怀,即使入民国后有的以“遗民”自称,这并不影响他们对地方事务积极参与的热情,相较而言,他们是一股难得的治世力量,这一点尤应给予充分肯定。
Since 80'of the past century, the revival of social history has, in certain extent, contributed to the conversion of mode of historical studies, i.e., from the existing political history that focuses on major events and key historical figures as research domain into more enriched social lives. Gentry, as intermediary roles acted for communicating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civilians, have drawn the eyeballs of academic intellectuals. After 90's, the progress of historic studies confronted with issues of how to further deepen and elaborate extensive researches, while obviously theoretical objectivities alone can hardly foster all fundamental researches. China is noted with vast territories and striking regional differences, an overall comprehensive cognition of the entire status quo of the country can only be achieved when researches are set foot upon massive regional investigations. Owing to the situation that added attentions were concentrated_on special factors, the most permanent features in the later period will be the flourishing scenarios in research of regional history.
     The objectivity of this thesis is intended to stress on gentry's aspect in modern time Gansu, in compliance with the trend of current history studies.
     It is widely recognized among academic fields that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used to be the primary route in forming the gentry identifications, besides receiving of scholar titles by donation or receiving official titles by military merit should also be defined as gentry. The former is considered as paradoxical route and the later un-paradoxical. There are varied assertions towards the forming of concrete gentry due to the differentiated viewpoints held by scholars, in particular, the judging of contemporary bureaucrats and minor merit bearers like Shengyuan (student who passed imperial exam in county level) and Jiansheng (title of imperial student)
     The contemporary bureaucracy instilled impact in various forms to either the native places where the gentry lived or remote places where the gentry held his office. It is upon realized this fact that Zhang Zhongli included contemporary bureaucrats into range of gentry. As for the contention whether lower ranked Shengyuan and Jiansheng are in range of gentry, I, the author tentatively propose to resolute the issue resting upon regional differences. To cite Gansu region in Qing Dynasty for case study, due to the fact that Gansu was marked with backwardness, where there were less number of high ranking gentries, like Jinshi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Juren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ccordingly, they should be ranked as gentry nominations considering the actual social function played by those lower ranking gentries. Therefore, I basically agreed with the definition made out by Zhang Zhongli regard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gentries.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 the structure of gentry society had undergone a tremendous flux, reflected with increasing number of gentries with high proportion of un-paradoxical gentries which triggered by the social turmoil called Dao Xian, while in Gansu this phenomenon is exemplified with Hui Rebellion in Reigning Period of Tongzhi. For sake of exigency of raising fund for huge military expenditures and measures to be taken for stabilizing social orders, the Qing government was marked with excessive adding of number of imperial students, abnormal donations and imposing, and granting of military merit awards, which creating a tendency of family-related gentries contributed to imperial awards and grant positions. During Hui Rebellion in Reigning Period of Tongzhi, Ma Zhan Ao, the former leader of Hui Rebelion Gangs, surrendered and sought for promotion, which ended up with widely granting of ranks and appointments of official posts, providing the former gangs the basis of political resources. And from these basis out stood the influential figures in the North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from Ma's family of Gansu and later became an significant political force in Northwestern part of China in Period Republic China. Another influential event that generated profound affect on gentry society was splitting up of Gansu and Shaan'xi, which in return enlarged the number of senior and intermediate level of gentries in Gansu.
     Alongside the downfall of Qing Empire, accompanied with dwindling of political power, gentries of late Qing Dynasty were gaining more and more political controls. Serving as a complementary force for the declining empire in reality, the growing and persistency of gentry power witnessed the receding weakened imperial controls onto local societies. The fact that the gentry class possessed power as stated above reveals a spontaneous political opposition force. The political force enacted by gentries took form of rural local popularities which in root derived from the privileges granted by the Qing Empire, while actual deeds and even legend done by gentries gain more popularities among folks in native places in return.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 the entire society was experiencing series of fluxes and shaping of new regime, the gentries engaged into nation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s through organizing Tuanlian (self organized military force) in time of social upheavals and institutions set up at time of new regime activated, as revealed in the case of Constable Stations, schools, Consultation-conference Offices, and regional autonomy, these activities had taken shares in national political activities. Thes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s had eventually caused historical changes from the fundamental social status of the gentries, what so called as empowered gentries.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was almost the necessary path lea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gentry, while Confucianism formed the foundation of their sense of value. After the Opium War, with popularity of western thoughts, Chinese society experienced transition from convention onto contemporary, the flux the social structure often given rise to various fresh budded concept that eventually influence gentry's sense of value. In the beginning of 20 century, rejection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introduction of new schools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 and rest of social changing tides weakened the class hierarchy and later the privilege of gentry owing to lacking of social guarantee. These not only means the road from " gentleman" to "official" is blocked, but also meant the collapse of a social order described as four classes of people that constitute entire world, and gentry's disintegration that became a must. This phenomenon, on one hand, revealed differentiated political pursuits and exposes the changes of gentry in complying with the social tide.
     After the Revolution of 1911, with the overthrown of Qing Monarchy, the Republic China was founded, which declared an ending to gentry class that existed as a feudal social class. The life of individual gentry was however, carrying on. The survey regarding spiritual development of gentry in Republic China period as a class would be beneficial in learning the then social changes. Liu Er Xin, shall be served as an individual case for the opening discussion of this thesis. My relevant description shall involve the growing changes of Confucianism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their social status and rights in Republic China, and leading to the actual exposing of traditional gentry's privileges that passed on to Republic period.
     The survey of historical transi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of gentry class and their evolutions shall be assistant to acquire recognition and the mobilization in progress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impediment in history. Drawing historical lessons and experiences shall be beneficial in historical references and for enriching our concepts and for the reflection of present society innovations.
     As a remote province, Gansu is not only categorized for its geological distance in sense of nature, rather a cultural concept, in another word, to be shun away from value center and main tide of the time. Under such ambience, conservation and tradition are much easier to preserved and be left alone, while on the other extreme it is impervious to modern tides and influences.
     Judging the gentry class as a whole, however, contemporary gentry kept a similarity with gentries from other regions, only differentiated in the degree of conservativeness and strength in revolution. As a privileged class in a traditional society, gentries had put on multiplied faces in dealing with contemporary society. During Hui Rebellion_Period in Reigning of Tongzhi, gentries participated Tuanlian (self organized military force), suppress Hui Rebellion, claim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in 1911 Revolution. These were their reaction in facing tides of social flux. Obviously, the origin of gentry's privilege and the back-ground where they received their education framed their ideology that it should be paradoxical to keep faith in state power.
     In the early period of Republic China, due to the revival of renaissance for traditional concept, "Zun Kong Party" were set up in many places, who advocated reading of script, maintaining conventional feudal ethical code. On the other hand, as the only intellectual element in traditional society, they had played the role of common civilians during social upheavals. They had their never ceasing care for native villages, as they called themselves as "remaining subjects" even under Republic administration. This did not affect their conviction and enthusiasm in participating local affairs.
     Comparatively speaking, the gentry class could well served as a rare force in social salvation which should be recognized.
引文
1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17页。
    1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2 关于清代士绅的特权,昆岗等纂《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389《礼部·学校·训示规条》讲:“朝廷设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其廪膳,设学院、学道、学官以教之。各衙门官以礼相待,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台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据光绪二十五年刊本影印。王德昭先生概括为三个方面,“就是一食廪,二免丁粮,三地方官以礼相待。”——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6页。
    3 王先明:《晚清士绅基层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动》,《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4 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出版社1997年版。
    5 王先明:《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利——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晋中为例》,《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6 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1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2 弗兰兹·迈克尔:《导言》,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
    3[日]檀上宽:《战后日本的中国史论争·明清乡绅论》,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2卷《专论》,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57页。
    4 孔飞力著,谢亮生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5 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第6页。
    6 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第8页。
    7 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神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8 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第4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9 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1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第21-22页。
    2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5页。
    3 孔飞力著,谢亮生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第4页。
    4 Tung-tsu Chu: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Harvar University Press,1962,pp.169-172.
    5 陈志让:《军神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序》,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版。
    1 陈志让:《军神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第11-15页。
    2 阳信生:《近代绅士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3 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1 唐力行:《从徽学研究看区域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学术月刊》(沪)2006年第3期。
    2 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131页;张研、牛贯杰:《试论团练大臣与双重统治格局》,《安徽史学》2004年第1期。
    3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48-52页。
    4 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5 参见(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版。
    1 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和中国》(第四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2 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第1-7页;第224-239页。
    3[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迁面面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 王庆成:《前言》,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葛兆光:《十八世纪的思想与学术》,《读书》1996年第6期。
    5 张研、牛贯杰:《试论团练大臣与双重统治格局》,《安徽史学》2004年第1期。
    1 张敏:《沿海地区新士绅群体与中国早期近代化运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年第3期。
    2 贺跃夫:《晚清士绅与中国的近代化》,《中山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3 丁麒钢:《晚清中国士绅为何没有成为推进现代化的民间力量——中国士绅与日本武士之比较》,《江海学刊》1993年第2期。
    4 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第235-249页。
    1 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史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55、69、84页。
    2 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下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35-436页。
    3 贺跃夫:《晚清绅商群体的社会构成辨析》,《中山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1 许纪霖:《“断裂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编者序),氏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2 马敏:《辛亥革命时期的苏州绅商》,《辛亥革命史丛刊》(第八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
    3 汪林茂:《江浙士绅与辛亥革命》,《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4 贺跃夫:《清末广东士绅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史丛刊》(第九辑),中华书局1997年版。
    1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的比较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2-85页;第565页。
    2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7-493页。
    1 葛兆光:《重绘近代思想、社会与学术地图——评罗志田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学术>》,《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2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 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中华书局2000年版。
    4 吕明灼、张佩国、权锡鉴:《儒学与近代以来中国政治》,齐鲁书社2004年版。
    5 参见宋桂英:《晚清团练研究述评》,《文史哲》2003年第5期。
    6 罗小琼:《晚清士绅推动下的兴学热潮》,《教育史研究》1994年第3期;王先明、史春风:《绅士在收回利权运动中的作用》,《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常书红、王先明:《清末农会的兴起和士绅权利功能的变化》,《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2期;《绅士阶层与近代社团》,《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陈蕴茜、沈熙:《清末民初士绅与江南乡镇教育近代化》,《史林》2003年第5期;沈洁:《废科举后清末乡村学务中的权势转移》,《史学月刊》2004年第9期;江沛:《留日学生、东游官绅与直隶省的近代化进程(1900~1928)》,《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等。
    1 田居俭:《序言》,《<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社会史)》,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 现已有专著、论文集和大量综述类文章。要者,专著有冯尔康:《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论文集有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该著是近20年来各种社会史研究成果的一次全面总结;综述类文章有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邓京力:《新时期中国社会史发展趋势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赵世瑜、邓庆平:《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1 赵世瑜:《社会史研究呼唤理论》,《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2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48页。
    3 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4 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变迁:兼与日本士族比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 许顺福:《论近代湖南绅士的政治倾向》,《船山学刊》2003年第2期:《论近代湖南绅士的地缘特征及其影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论近代湖南绅士的群体结构及其社会影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湖南咨议局与近代民主政治》,《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8 渠桂萍、王先明:《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社会分层——以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初的华北乡村为例》,《人文杂志》2004年第6期;王先明:《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晋中为例》,《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9 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2001年版;《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10[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 林济:《长江中游宗族社会及其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行龙:《近代山西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李国祈:《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闽浙台地区,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专刊(44),1984年。
    4 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专刊(48),1984年。
    5 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1860-1916)》,岳麓书社2002年版。
    6 邓京力:《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趋势》,《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
    7 叶显恩:《我与区域社会史研究——访叶显恩研究员》(邓京力采访),《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5期。
    8 叶显恩:《我与区域社会史研究——访叶显恩研究员》(邓京力采访),《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5期。
    9 唐力行:《本书序》,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
    10 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第23页;第18-19页。
    1 李治安:《综合性区域社会史研究前景美好》,《南开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2[法]莫里哀·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第65页。
    1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7-234页。
    1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2 弗兰兹·迈克尔:《导言》,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
    3 Tung-tsu Chu: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P175.
    4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7页。
    5 左宗棠:《奏请陕甘分闱疏》,升允、长庚修,安维峻纂:(宣统)《甘肃全省新通志》卷33《学校志·贡院》,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24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1 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113页。
    3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72页。
    4 升允、长庚修,安维峻纂:(宣统)《甘肃全省新通志》卷31《学校志·学额》。
    5 升允、长庚修,安维峻纂:(宣统)《甘肃全省新通志》卷31《学校志·学额》。
    1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95页。
    2 升允、长庚修,安维峻纂:(宣统)《甘肃全省新通志》卷31《学校志·学额》。
    1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113页。
    2 王跃生:《清代科举人口研究》,《人口研究》1989年第3期。
    1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154-155页。
    2 山根幸夫:《明末农民起义与士绅阶层的反应》,《晋阳学刊》1986年第2期。
    3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96页。
    4[美]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5 《陈明甘肃捐输实数乞广文闱中额片》,《左宗棠全集·奏稿六》,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127-128页。
    6 丁焕章:《甘肃近现代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4-135。
    7 刘郁芬修,杨思、张维等纂:(民国)《甘肃通志稿》卷90《人物·清二》,邵国秀主编:《中国西北稀见方志》,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9年版。
    1 刘郁芬,杨思、张维等纂:(民国)《甘肃新通志》卷91《人物·清三》
    2 高蔚霞修,苟廷诚纂:(光绪)《通渭县新志》卷11《人物》,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0据光绪十九年刊本影印。
    3 刘郁芬,杨思、张维等纂:(民国)《甘肃通志稿》卷90《人物·清二》。
    4 刘郁芬,杨思、张维等纂:(民国)《甘肃通志稿》卷90《人物·清二》。
    5 张维主编:《甘肃人物志》卷十《儒行》,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1988年版,第281页。
    6 许顺福:《论近代湖南绅士的群体结构及其社会影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7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86页;第152页。
    8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166页。因陕甘在光绪元年才分闱,所以张仲礼的统计将两省并称。
    1 马墉:《马占鳌墓碑》,见许宪隆:《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附录一,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页。
    2 龚庆霖:《马千龄墓表》,见许宪隆:《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附录一,第257页。
    3 许宪隆:《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第26页。
    4 龚庆霖:《马千龄墓表》,见许宪隆《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附录一,第257页。
    5 哈锐:《蜕庵六十六岁追述自叙》,胡圭如编辑:《哈锐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1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23,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6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2 柏以丽:《汉回同学议》,升允、长庚修,安维峻纂:(宣统)《甘肃全省新通志》卷31《学校志·学额》。
    3 马鹤天:《青海考察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4 昆岗等:《钦定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396《学校·各省义学》,台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据光绪二十五年刊本影印。
    5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19。
    6 甘肃省志编纂委员会:《甘肃教育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7页。
    7 左宗棠:《归儒书院碑记》,升允、长庚修,安维峻纂:(宣统)《甘肃全省新通志》卷35《学校志·书院》。
    8 柏以丽:《汉回同学议》,升允、长庚修,安维峻纂:(宣统)《甘肃全省新通志》卷31《学校志·学额》。
    1 哈锐:《蜕庵六十六岁追述自叙》,胡圭如编辑:《哈锐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2 许宪隆:《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导论》。
    3 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序》,北京三联出版社1980年版。
    1 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268页。
    2 《陈明甘肃捐输实数乞广文闱中额片》,《左宗棠全集·奏稿六》,第127-128页。
    3 《请加甘肃文闱乡试永远中额折》,《左宗棠全集·奏稿六》,第392页。
    1 《谕照左宗棠所请加甘肃文闱乡试永远中额十名》,《左宗棠全集·奏稿六》,第392页。
    2 相关背景见本文第二章第一节。
    3 商衍鎏:《清代考试述录》,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76页。
    4 左宗棠:《奏请甘肃分闱疏》,升允、长庚修,安维峻纂:(宣统)《甘肃全省新通志》卷33《学校志·贡院》。
    5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5页。
    1 杨应琚纂修:(乾隆)《西宁府新志》卷34《艺文》,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55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2 赵本植纂修:(乾隆)《庆阳府志》卷39《艺文》,光绪刊本。
    3 李清凌:《西北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70-372页。
    4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98-99页。
    1 关于清代进士总数,大致有以下几种统计:26747——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158-162页、何炳棣:《明清进士与东南人文》,缪进鸿主编:《中国东南地区人才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沈登苗:《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冬之卷;26391——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153页;26888——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179-190页;26847——吴建华:《科举制下进士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26391——陈国生等:《清代四川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2期;26815——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26846——谢宏维:《论明清时期江西进士的数量变化与地区分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26849——毛晓阳、金甦:《清代文进士考订》,《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
    2 左宗棠:《奏请甘肃分闱疏》,升允、长庚修,安维峻纂:(宣统)《甘肃全省新通志》卷33《学校志·贡院》。
    3 《左宗棠全集·家书·诗文》,第194页。
    4 杨昌浚:《序》,张国常纂修:(光绪)《重修皋兰县志》,光绪刊本。
    5 《增添廪增缺额碑记》,联瑛修,李镜清纂:(宣统)《狄道州续志》卷4《学校志》,宣统元年刊本。
    1 《请加甘肃优生额数以广登进折》,《左宗棠全集·奏稿六》,第557页。
    2 沈登苗:《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冬之卷。
    3 参见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附录一《清代进士登科表》,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472-480页。
    1 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1期。
    2 沈登苗:《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冬之卷。
    3 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48页。
    4 参见刘海峰:《“科举学”——21世纪的显学》,《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5 《兰州风土记》,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67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6 彭英甲:《陇右纪实录》卷八《办理农工商矿总局》,陇右乐善书局光绪三十四年刊本。
    7 刘尔炘:《陇右轶余集序》,氏著《果斋前集》,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3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8 刘尔炘:《宣统三年教育总会开会演说》,氏著《果斋别集》,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3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1 曾和瑞:《牛雪樵先生传》,牛树梅:《自省斋全集》卷首,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68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2 任承允:《桐自生斋文集》卷六《先考府君行述》,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0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3 李成蔚:《清忠宪大夫先考文斋府君行述》,李焕章:《惜阴轩诗草》,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0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4 巨子馥:《秦安巨子馥先生年谱》(下卷),民国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5 刘郁芬修,杨思、张维等纂:(民国)《甘肃通志稿》卷90《人物·清二》。
    6 哈锐:《蜕庵六十六岁追述自叙》,胡圭如编辑:《哈锐集》。
    1 王炬:《刘果斋先生年谱》“十四年戊子”条记,“腊月八日由兰起程赴京会试,二月四日到京。”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9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2 《先大夫云章府君行述》,《李于锴遗稿辑存》,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坼协修,谢集成等纂:(光绪)《镇番县志》卷五《学校志·文社》,台湾成文出版公司据道光五年刊本影印。
    4 梁济瀍:《试资银颂德记》,张国常纂修:(光绪)《重修皋兰县志》卷15《学校》,光绪刊本。
    5 许协修,谢集成等纂:(光绪)《镇番县志》卷五《学校志·文社》。
    6 梁济瀍:《试资银颂德记》,张国常纂修:(光绪)《重修皋兰县志》卷15《学校》。
    7(光绪)《金县新志稿·建制志·兴文社》,甘肃省图书馆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稿本复制。
    8 张杰:《清代科举家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16页。“科举家族”的概念最早由张杰提出,是指清朝世代聚族而居,从事举业人数众多,至少取得举人或五贡以上功名,在全国或地方产生重要影响的家族。他认为科举家族有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世代聚族而居,凭借家族组织支持族人应试,是界定科举家族的第一个条件;从事举业人数众多,而且世代应举,是界定科举家族的第二个条件,并构成家族和其它家族的根本区别;至少取得举人或五贡以上功名的家族,是界定科举家族的第三个条件。就其著作举证来看,要够得上科举家族,至少族内要有数十人具有科举功名,其中不乏有进士举人等高级功名者。一一参见《清代科举家族》第一章《科举家族》。
    1 清代乡、会试中,为防止考生舞弊,将举子墨笔书写的试卷弥封后,交誊录生用殊笔重新誊写,是为殊卷。殊卷交考官评阅后,起初只将取中者的试卷解送礼部保存,其他落第卷被任意丢弃。后来,清政府允许乡、会试揭榜后,落第者可以领回自己的试卷。殊卷的史料价值主要在“考生履历”部分,“考生履历”部分主要有以下内容构成:先登本人姓名、字、号、别号、排行、生年、籍贯、功名等。后登本族谱系,分上下两格,上格登直系始祖及高、曾、祖、父以上祖妣至本身父母;下格登同族尊长直到本人兄弟子侄、孙、侄孙及妻子姓氏与子女。凡有科名、官阶、封典、著述者,均在其名下附载。妻子的父祖兄弟有学衔为官者,也附注于其姓氏之下。然后为“受业师”、“受知师”的姓名、字号、科名官职也附其名下,亲受指教讲读者为受业师。入学及中举、中进士、复试、殿试、朝考阅卷者为受知师。从中可以看出其家族的举业情况。——以上参见张杰:《清代科举家族·导论》。光绪元年(1875),陕甘分闱,甘肃乡试在省会兰州举行。现在,甘肃图书馆所收藏的光绪年间甘肃乡试殊卷集为《甘肃乡试闱墨》、《甘肃乡试三场殊卷》和《甘肃乡试同怀卷》等,皆原稿本,为研究清代甘肃科举情况保存了原始资料。相关的史料尚有《甘肃巳卯科乡试同闱录》、《甘肃乡试同年齿录》等,光绪刻本。上述各卷今保存在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
    2 苏局仙:《我考中末科秀才的经过》,《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70辑),内部发行。
    1 朱汉民:《湖南的书院学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2 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康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82页。
    3 陶宝廉:《辛卯侍行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8页。
    1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22,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6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2 张国香:《修理经费并肄业诸生乡试盘费碑记》,升允、长庚修,安维峻纂:(宣统)《甘肃全省新通志》卷35《学校志·书院》。
    3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24。
    4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23。
    5 潘光旦、费孝通:《科举与社会流动》,《潘光旦文集》(第10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 刘海峰:《“科举学”研究的佳作——宋元强(清朝的状元)评介》,《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4期。
    7 刘海峰:《论科举的智力测验性质》,《厦门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1 郝秉健:《试论“绅权”》,《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2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21页。
    3 赵尔巽:《清史稿》卷106《选举志》,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116页。
    4 赵尔巽:《清史稿》卷106《选举志》,第3119页。
    1 张维:《书院》,氏著《兰州古今注》,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9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影印出版。
    2 《潘挹奎传》,《李于锴遗稿辑存》,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 潘挹奎:《武威耆旧传》卷二《王荫棠传》,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9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影印出版。
    4 潘挹奎:《武威耆旧传》卷三《刘山长传》。
    5 冯国瑞:《张介侯先生年谱》,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9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影印出版。
    6 汪辟疆:《李云章父子学术》,《李于锴遗稿辑存·附录》。
    7 安立绥:《序》,贾缵绪纂修:(民国)《天水县志》,兰州国民印刷局民国二十八年版。
    8 王权:《笠云山房诗文集》卷十七《户部观正进士陇南书院主讲任士言先生墓表》,吴绍烈等校点本,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9 任承允:《桐自生斋文集》卷六《王心如先生行述》。
    1 王权:《笠云山房诗文集》卷十七《诰授中宪大夫知府衔前秦州牧董公德教碑记》。
    1 刘郁芬修,杨思、张维等纂:(民国)《甘肃通志稿》卷210《纪事六·清二》,邵国秀主编:《中国西北稀见方志》,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9年版。
    2 丁焕章主编:《甘肃近现代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39页。
    3 牛树梅:《省斋全集》卷8《杂记·复原仲思》,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68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4 刘郁芬修,杨思、张维等纂:(民国)《甘肃通志稿》卷210《纪事六·清二》。
    5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15,兵14《团练》,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625页。
    1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15,兵14《团练》,第9618页。
    2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15,兵14《团练》,第9618页。
    3 《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12,“同治元年沈兆霖、乐斌、多慧奏”,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86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4 刘郁芬修,杨思、张维等纂:(民国)《甘肃通志稿》卷12《民政一·自治·民团》。
    5 熊志勇:《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1-42页。
    6 杨昌浚:《甘肃忠义录》,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8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7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26页。
    8 联瑛修,李镜清纂:(宣统)《狄道州续志》,宣统元年刊本。
    1 范振绪纂修:(民国)《靖远县志》,民国32年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2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166页。
    3[美]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3页。
    4 孔飞力著,谢亮生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7页。
    1 《先大夫云章府君行述》,《李于锴遗稿辑存》,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 赵尔巽:《清史稿》卷479《牛树梅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069页。
    3 《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44,“同治元年庆的奏”。
    4 史革新:《程朱理学与晚清“同治中兴”》,《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6期。
    5 王权:《笠云山房诗文集》卷九《陇右战防窃议·审寇》,吴绍烈等校点本,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 《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37,“同治元年都察院奏”。
    1 刘郁芬修,杨思、张维等纂:(民国)《甘肃通志稿》卷210《纪事六·清二》。
    2 孔飞力著,谢亮生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第223页。
    3 杨昌浚:《甘肃忠义录》卷10《乡团列传·张葆龄》。
    4 刘郁芬修,杨思、张维等纂:(民国)《甘肃通志稿》卷90《人物·清二》。
    5 高蔚霞修,苟廷诚纂:(光绪)《通渭县新志》卷11《人物》,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0据光绪十九年刊本影印。
    6 刘郁芬修,杨思、张维等纂:(民国)《甘肃通志稿》卷89《人物·清一》。
    1 刘郁芬修,杨思、张维等纂:(民国)《甘肃通志稿》卷90《人物·清二》。
    2 刘郁芬修,杨思、张维等纂:(民国)《甘肃通志稿》卷90《人物·清二》。
    3 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4 雷海宗:《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2页。
    5 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一节。
    6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第48页。
    1 昆岗等:《钦定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389《礼部·学校·训士规条》,台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据光绪二十五年刊本影印。
    2 魏光奇:《清末民初地方自治下的“绅权”膨胀》,《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3 薛仰敬主编:《兰州古今碑刻》,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0页。
    4 杨昌浚:《甘肃忠义录》卷10《乡团列传·罗士范》。
    5 贾缵绪纂修:(民国)《天水县志》卷11《人物志》,兰州国民印刷局民国28年版。
    6 《审拟静宁州万选中京控万朝宗仇杀案折》,《左宗棠全集·奏稿六》,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688-690页。
    7 《参革敦煌县举人雷起瀛等员片》,《左宗棠全集·奏稿六》,第128-129页。
    1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24,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6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2 《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49,“同治元年恩麟奏”。
    3 王垣:《刘果斋先生年谱》“三年辛亥条”,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9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4 张绍蕃:《清授中宪大夫花翎陕西侯补知府显祖考育生太府君行述》,民国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5 巨子馥:《秦安巨子馥先生年谱》(下卷),民国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6 钱史彤、邹介民修,焦国理、慕寿祺纂:(民国)《重修镇原县志》卷6《民政志·警政》,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0年据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影印。
    7 杨绳信:《清末陕甘概况》,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据作者《序》讲,该书资料来源为清末原始档案,有的是从旧货摊购置而得,有的是从西北大学图书馆和陕西省档案馆搜集所得。本文所引为《光绪三十三年陕甘总督兼管巡抚衙门办各属巡警统计表》,第53-61页。
    1 张研、牛贯杰:《试论团练大臣与双重统治格局》,《安徽史学》2004年第1期。
    2 《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38页。
    3 《学部奏陈各省学务官制折》,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286页。
    4 王烜:《刘果斋先生年谱》“三年辛亥条”,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9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5 《光绪三十三年陕甘总督兼巡抚衙门办各属中小学堂统计表》,杨绳信:《清末陕甘概况》,第88-95页。
    1 相关的研究较著者有,余子明:《清末地方自治与城市近代化》,《人文杂志》1998年第3期;马宝成《清末新政时期的地方政治参与》,《东岳论丛》2000年第2期;高旺:《清末地方自治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等。但对各地自治实际推行情况的研究是近年内的事,成果并不多见。相关的研究较著者有,黄东兰:《清末地方自治制度与地方社会的反应——川沙“自治风潮”的个案研究》,《开放时代》2002年第3期;李铠光:《上海地方自治运动中成员的身份与运作冲突》,《史林》2003年第5期等。
    1 关于清末甘肃咨议局的情况,史料缺散难见。据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载,清廷规定,甘肃议员四十三名。——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69页。民国《甘肃通志稿》卷81《议员表》称,甘肃咨议局有议员四十三人,其中满族驻防专额议员三人,具体议员待考。本文中的统计出自于张慎微撰《宣统年间甘肃咨议局概述》一文,作者为张云锦之子,其父为第一届省咨议局常驻议员,留有一定数量的文字和实物资料,其中有当时咨议局议员全体合影照,清晰尚能辨认,照片上有二十七人。另外,该文录刘尔忻题大会照片诗,“时事纷纭旧变新,阿谁还是葛天民。千头万绪从何说,也怕难为念七人。”“念七人”似应为“廿七人”之误。但该文又讲皋兰籍议员刘尔忻未参加全体摄影。——《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内部发行。照片上的人数与相关的文字记录并不吻合,原因不详。依笔者见,甘肃咨议局首届议员未达到清廷规定的数额,满额是以后两年补上去的,并非首届议员数。
    2 《陕甘总督升允奏甘肃遵设法政学堂酌拟办法折》,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1005页。
    3 《补录开缺甘督升允痛诋新政折》,《盛京时报》1909年8月10日。转引自刘增合《痛诋与对抗:清末朝野对新政的认知和反应——以鸦片禁政时期的财政状况为背景》,《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4 《补录开缺甘督升允痛诋新政折》,《盛京时报》1909年8月10日。转引自刘增合《痛诋与对抗:清末朝野对新政的认知和反应——以鸦片禁政时期的财政状况为背景》,《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0页。
    2 甘肃省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第二卷《大事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07页。
    3 《陕甘总督升允奏甘省设立咨议局筹办处情形折》,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697页。
    4 《陕甘总督长庚奏设立地方自治筹办处并地方自治研究所情形折》,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751页。
    1 钱史彤、邹介民修,焦国理、慕寿祺纂:(民国)《重修镇原县志》卷6《民政志·自治》,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0年据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影印。
    2 巨子馥:《秦安巨子馥先生年谱》(下卷),稿本,存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
    3 贾缵绪纂修:《天水县志》卷11《人物志》,兰州国民印刷局民国二十八年版。
    1 贾缵绪纂修:《天水县志》卷4《民政志》。
    2 张绍蕃:《清授中宪大夫花翎陕西候补知府显祖考育生太府君行述》,民国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3 张绍蕃:《清授中宪大夫花翎陕西候补知府显祖考育生太府君行述》。
    1 张绍蕃:《清授中宪大夫花翎陕西候补知府显祖考育生太府君行述》。
    2 贾缵绪纂修:《天水县志》卷11《人物志》。
    3 魏光奇:《清代州县治理结构述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中国近现代史专辑”。
    4 贾缵绪纂修:《天水县志》卷11《人物志》。
    1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第26卷。
    2 王日根:《论明清乡约属性与职能的变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3 张世英:《拟覆上长治军书》,贾缵绪纂修:《天水县志》卷12《艺文志》。
    1 张世英:《拟覆上长治军书》,贾缵绪纂修:《天水县志》卷12《艺文志》。
    2[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30页。
    3 贾缵绪纂修:《天水县志》卷11《人物志》。
    4 天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天水市志》,方志出版社2004年版,第2699页。
    1 贾缵绪纂修:《天水县志》卷4,《民政志》。
    2 贾缵绪纂修:《天水县志》卷4《民政志》。
    1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747页。
    2 张绍蕃:《祖庭闻见录》,民国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3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725页。
    1 相关研究有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从19世纪中叶起,“绅商”一词已经流行于各种公私文献。这个词究竟是一个分指“绅士”与“商人”的合词,还是单指“绅商”这一个阶层的单词?谢放和邱捷基本上持第一种观点。参见谢放:《“绅商”词义考析》,《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邱捷:《清末文献中的广东“绅商”》,《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马敏基本持第二种观点,参见马敏:《“绅商”词义及其内涵的几点讨论》,《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1 许宪隆《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1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页。
    2 《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44页。
    3 孙承弼:《灵文书院碑记》,升允、长庚修,安维峻纂:(宣统)《甘肃全省新通志》卷35《学校志·书院》,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24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4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23,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6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5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25。
    1 姚协赞:《陇南书院诸生四则》,升允、长庚修,安维峻纂:(宣统)《甘肃全省新通志》卷35《学校志·书院》。
    2 甘肃省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第二卷《大事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01-202页。
    3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25。
    4 刘郁芬修,杨思、张维等纂:(民国)《甘肃通志稿》卷123《纪事八·清四》,邵国秀主编:《中国西北稀见方志》,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9年版。
    5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25。
    6 朱有璩:《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57页。
    1 邓明:《历史上兰州的四大书院》,《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 张国常:《诰授光禄大夫锡侯尚书崧制军(蕃)德政序》,兰州官书局光绪三十一年铅印本。
    3 刘尔忻:《皋兰兴文社立两等小学堂章程·序》,兰州官书局光绪三十一年铅印本。
    4 赵尔巽:《清史稿》106《选举志》,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119页。
    5 张国常纂修:(光绪)《重修皋兰县志》卷15《学校志·书院》,光绪刊本。
    6 巨子馥:《秦安巨子馥先生年谱》,民国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1 《李于锴遗稿辑存》,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7-48页。
    2 关于甘肃辛亥革命史料,阳秋:《甘乱杂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8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保存较为完整。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和《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也多有收集,包括当事人的回忆文章,如黄钺:《陇右光复记》、魏绍武:《黄钺在秦州反正回忆》、韩定山:《辛亥革命在甘肃》、马培清:《长庚、升允进攻陕西民军始末》等;甘肃当局与北京袁世凯政府的来往电文,如秦州甘肃临时军政府与北京、四川、湖南往来函电;秦州甘肃临时军政府成立、章程、约法、檄文:甘肃两个政权解决的相关史料都有保存。今人的论述主要有,丁焕章主编:《甘肃近现代史》第四章《辛亥革命前后甘肃封建官僚的统治和各界人民的反抗斗争》,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孟国芳:《甘肃地区辛亥革命综述》,中国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在各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杨思信:《辛亥甘军攻陕战争述略》,《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就研究现状来看多流于史实的一般性叙述。
    1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作用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2 参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
    1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1页。
    2 赵星缘:《甘肃藩司赵惟熙承认共和的经过》,《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作者为赵惟熙之子。同辑王烜《辛亥革命前后甘肃的兵、民事变》称:甘肃当局向北京袁世凯大总统承认共和的电文署名,除了藩司赵惟熙、咨议局议长张林焱外,尚有马福祥。
    3 张维:《陇右经学之传授》,粘贴本,甘肃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4 安东尼、M·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2页。
    1 刘宝厚:《刘尔炘传略》,《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内部发行。作者为传主之子。
    2 王烜:《刘果斋先生年谱》“三十一年乙巳”条,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9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3 郝秉键:《论绅权》,《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4 韩定山:《我所亲历的甘肃存古学堂》,《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 张慎微:《宣统年间甘肃咨议局概述》注(22)“议员基生兰民国二年‘给议员张云锦信'”,《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内部发行。
    1 任承允:《内阁侍读原任福建道监察御史翰林院编修安公晓峰墓志铭》,安维峻:《谏垣存稿·附录二》,杨效杰校点,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 刘尔忻:《刘远峰先生寿序》,氏著《果斋续集》,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3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3 赵元贞、水梓、谈凤仪:《清末甘肃文高等学堂的片断回忆》,《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 黄钺:《陇右光复记》,《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
    5 安立绥:《序》,贾缵绪纂修:(民国)《天水县志》,兰州国民印刷局民国28年版。
    1 王权;《户部观政进士陇南书院主讲任士言先生墓表》,氏著《笠云山房诗文集》卷七,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 姚展修,任承允纂:(民国)《秦州直隶州续编》卷3《人物》,兰州国民印刷局铅印本。
    3 姚展修,任承允纂:(民国)《秦州直隶州续编》卷1《建置》。
    4 张绍蕃:《清授中宪大夫花翎陕西候补知府显祖考育生太府君行述》,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5 魏绍武:《黄钺在秦州反正回忆》,《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
    6 黄钺,字佑禅,湖南宁乡人,曾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与黄兴友善。受南方同盟会支持来甘从事革命活动。因其父与陕甘总督长庚有旧交,遂得器重,委以新军督练公所军事参议,综理兵备事务。辛亥风气,陕西宣告独立,黄钺劝长庚“以守为战,保境安民,坐待大局之定”。后因甘法司彭英甲、巡警道赵惟熙媒孽,说黄为革命党人。长庚权衡利弊,免生肘腋之患,遂命黄钺带兵一营,约五百人,开拔秦州。黄钺明为堵截陕西革命军,实则准备夹击升允。黄氏治军较为严明,不象旧式军队入城即烧杀抢掠,勒捐苛派,极尽搜刮之能事。未引发大的社会震荡是黄钺能在秦州独立的社会基础。在国内政治走向逐渐明朗之后,甘肃省当局亦承认共和,北京袁世凯政府任命赵惟熙为甘肃都督,这样,甘肃就存在两个政权。此后围绕着两个政权的解决,秦州士绅张世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贾缵绪纂修:(民国)《天水县志》卷11《人物志》。
    2 胡楚白:《秦州光复见闻杂咏》,《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
    3 张澄子:《张育生先生事略》,《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丁焕章主编的《甘肃近现代史》也基本持上述观点。
    1 张绍蕃:《清授中宪大夫花翎陕西候补知府显祖考育生太府君行述》,民国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2 张绍蕃:《祖庭闻见录》,民国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3 贾缵绪纂修:(民国)《天水县志》卷11《人物志》。
    4 张绍蕃:《清授中宪大夫花翎陕西候补知府显祖考育生太府君行述》。
    1 张绍蕃:《祖庭闻见录》。
    2 贾缵绪纂修:(民国)《天水县志》卷12《艺文志》。
    1 赵元贞、水梓、谈凤仪:《清末甘肃文高等学堂的片断回忆》,《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 马培清:《李镜清被刺记闻》,《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 韩定山:《辛亥革命在甘肃》,《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
    3 胡庭奎:《续庆防纪略》,民国刊本。
    4 赵元贞:《赵元贞自述》,《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 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7页。
    2 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3 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一节。
    4 此五人为杨思、范正绪、杨巨川、王烜和程天锡。其中,范正绪在1960年辞世,是上述五人中辞世最晚的一个,他的辞世意味着清末甘肃进士的终结。杨思曾被任命为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以及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参见流萤主编:《甘肃近代名人——慎之先生》,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范正绪也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和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杨巨川和王烜先后任甘肃文史馆馆长、副馆长;程天锡曾被推选为甘肃省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上参见郭方忠等主编《甘肃大辞典》,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4页;第1196页;第1193页。
    5 毛泽东:《寻乌调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9-163页。
    1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新版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 许纪霖《“断裂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编者序),氏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3 朱有珊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53-454页。
    1 朱有璩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第457页。
    2 黄炎培:《黄炎培记甘肃文高等学堂》,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68页。
    3 赵元贞、水梓、谈凤仪:《清末甘肃文高等学堂的片断回忆》,《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
    4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26。
    5 贾缵绪纂修:《天水县志》卷11《人物志》。
    6 林叶:《魏绍武与兰州》,李荣棠等主编:《兰州人物选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 皇甫均:《甘肃近三十年教育史要初稿》第一编《清末教育·专科教育》,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2 陈尚敏:《清代甘肃书院时间分布成因分析》,《西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2期。
    3 皇甫均:《甘肃近三十年教育史要初稿》第一编《清末教育·师范教育》。
    4 皇甫均:《甘肃近三十年教育史要初稿》第一编《清末教育·师范教育》。
    5 皇甫均:《甘肃近三十年教育史要初稿》第一编《清末教育·中等教育》。
    6 桑兵:《清末兴学热潮与社会变迁》,《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7 朱允明:《甘肃解放前四十年教育史料》,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8 《北京大学校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
    9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页。
    10 参见赵元贞:《赵元贞自述》、邓明:《同盟会员办教育——记我的曾祖父邓绍元先生》,两文并载《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
    1 《赵元贞自述》,《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
    2 《兰州风土记》,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67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3 彭英甲:《陇右纪实录》卷八《办理农工商矿总局》,陇右乐善书局光绪三十四年铅印本。
    1 刘尔忻:《统筹甘肃实业办法启》,氏著《果斋别集》,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3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2 刘尔沂:《致张季直先生书》,氏著《果斋续集》,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3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3 潘益民:《兰州之工商业与金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5页。
    4 流萤主编:《甘肃近代名人——慎之先生》,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3页。
    1 潘益民:《兰州之工商业与金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5页。
    2 乔长水:《原兰州“光明”、“同生”两家火柴公司的开办史略》,《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内部发行。
    3 胡宗璋:《哈锐与炳兴火柴公司》,胡圭如编辑:《哈锐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4 张悦铭:《静宁火柴厂历史简介》,《静宁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内部发行。
    5 乔长水《原兰州“光明”、“同生”两家火柴公司的开办史略》,《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
    6 胡宗璋:《哈锐与炳兴火柴公司》,胡圭如编辑:《哈锐集》。
    7 胡宗璋:《哈锐与炳兴火柴公司》,胡圭如编辑:《哈锐集》。
    8 胡圭如:《我对哈锐先生的研究》,氏编《哈锐集》。
    9 哈锐:《蜕庵六十八岁追述自述》,胡圭如编辑:《哈锐集》。“蜕庵”即哈锐字。加胡宗璋:《哈锐与炳兴火柴公司》,胡圭如编辑:《哈锐集》。
    1 《甘肃天水县风土调查录》,《近代史资料》(总108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2 礼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礼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63页。
    3 刘尔忻:《山东忻州府知府前翰林院庶吉士武威李叔坚传》,《李于锴遗稿辑存》,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 王沉森:《清初的下层经世思想》,氏著《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复旦大学2004年版,第332-333页。
    2 贾缵绪纂修:(民国)《天水县志》卷十一《人物志》。
    3 任承允:《内阁侍读原任福建道监察御史翰林院编修安公晓峰墓志铭》,安维峻:《谏垣存稿·附录二》。
    4 张继容、张令碹:《张鸿汀先生事略及著书提要》,《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张继容、张令碹为张维之子。
    5 李成蔚:《清忠宪大夫先考文斋府君行述》,李焕章:《惜阴轩诗草》,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0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1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68-669页。
    2 姚展修,任承允纂:(民国)《秦州直隶州续编》卷l《建置》,兰州国民印刷局铅印本。
    3 王劲:《甘宁青民国人物》,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4 郝锦花:《近代“新学”教育与乡村现代化的顿挫》,《河北学刊》2003年第2期。
    5 郝锦华、王先明《论二十世纪乡间私塾的文化地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6 刘炎:《甘肃私塾概况》,民国稿本,存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
    1 邓明:《同盟会员办教育——记我的曾祖父邓绍元先生》,《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
    2 刘炎:《甘肃私塾概况》。
    1 王忍之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版。转引自安秀玲《清末民初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历史教学问题》2002年第5期。
    2 丁焕章主编的《甘肃近现代史》将此二事件作为甘肃妇女解放的材料立论。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7-250页。
    3 有关这一事件,孟国芳撰有《邓春兰吁请大学解除女禁》,《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该文是作者于1982年对邓春兰多次采访并在兰州、北京翻阅了有关当事人的大量历史资料后写成的。本文这部分写作的史料主要取材于此。
    1 相关的研究较著者有杨兴梅的系列论文,《南京国民政府禁止妇女缠足的努力及其成效》,《历史研究》1998第3期;《从劝导到禁罚:清季四川反缠足努力述略》,《历史研究》2000第6期;《观念与社会:女子小脚的美丑与近代中国的两个世界》,《近代史研究》2000第4期等。杨念群《缠足由“美”变“丑”进程的身体政治学分析》,氏著《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当代史学的反思与阐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据丁焕章主编《甘肃近现代史》讲,有关高张结婚事件,牛载坤撰有《高张结婚问题》,打印稿,现存临洮县县志编写室。本文引述内容来源于丁焕章主编《甘肃近现代史》相关部分。
    1 刘尔炘:《设立尊孔社陈请立案书》,氏著《果斋续集》,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3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1 马玢璧口述、李健基记录整理:《忆果斋老人》,《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 参见任效中:《五四运动在甘肃》,侯丕勋等主编:《西北史研究》(第一辑,上册),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 关于刘尔炘的研究,要者有尚乐林先生的系列论文:《从刘尔炘撰五泉山楹联看理学的终结》,《社会科学》(甘)1982年第2期:《封建末世的理学家刘尔炘》,《齐鲁学刊》1982年第3期;《论刘尔炘的中西学术传统比较研究》,《兰州学刊》1987年第5期;《论刘尔炘的中西学术传统比较研究(二)》,《兰州学刊》1988年第2期:《从刘尔炘的学术思想看书院过渡到大学时期的理学动向》,《岳麓书院1011周年纪念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刘宝厚:《刘尔炘传略》,《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五泉山与五泉山人》,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刘宝厚为刘尔忻之子。孙功达:《甘陇硕儒——刘尔忻》,《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张景平:《20世纪的士与实践性儒学——试论刘尔炘的思想、实践及其意义》,王希隆主编:《历史文化论丛》(第一辑),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傅九大主编:《甘肃教育史》第五章第五节《刘尔炘教育思想》,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葛兆光先生在其著述中也曾引用《果斋日记》里的内容,作为社会转型时期士人思想变动的例证,参见《中国思想史》第2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7-498页)和《重绘近代思想、社会与学术地图——评罗志田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学术>》(《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遗憾的是葛先生将“刘尔炘”写成了“刘尔忻”,光绪二十三年(1897)是刘尔炘撰写《果斋日记》的起始年,并非它的出版年。《果斋日记》前六卷刊印于1916年,卷七和卷八刊印于1926年。另外,还有一些回忆性的文章,也都牵及刘尔忻的学行思想,如李瑞征:《刘尔炘生平及其思想》,马玢璧口述、李健基记录整理:《忆果斋老人》,一并收入《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 王烜:《序》,氏著《刘果斋先生年谱》,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9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2 刘尔炘:《刘远峰先生寿序》,氏著《果斋续集》,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3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3 刘尔炘:《小儿语摘钞说意·序》,陇右乐善书局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4 刘尔炘:《果斋一隙记》,陇右乐善书局宣统二年刊本。
    5 王烜:《刘果斋先生年谱》“十九年癸巳”条。
    6 刘尔炘:《果斋遗言》,铅印本。当时仅分发给亲友弟子,今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有藏。
    7 刘尔炘:《果斋日记》卷八,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3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1 刘尔炘:《劝学迩言》,安徽太和县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2 刘尔炘:《<周易>授经日记·序》,甘肃文高等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刊。
    3 刘尔,所:《<诗经>授经日记·序》,甘肃文高等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刊。
    4 刘尔忻:《<春秋>大旨提纲表·序》,甘肃文高等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刊。
    5 刘尔炘:《<春秋>大旨提纲表·序》,甘肃文高等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刊。
    6 张维:《陇右经学之传授》,剪贴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所存论文曾连载于某报《学术研究》专栏,报名不详。
    1 王烜:《皋兰刘果斋先生德教碑》,薛仰敬主编:《兰州古今碑刻》,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刘尔炘:《兴文社各社产业一览表·序》,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历史文献阅览室”藏。
    3 刘尔炘:《社章汇编·序》,陇右乐善书局1920年版。
    4 王沉森:《清初的下层经世思想》,氏著《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复旦大学2004年版。
    5 《果斋前集》有1914年陇右乐善书局刊本;《果斋续集》有1921年拙修山房刊本:《果斋别集》有1922年拙修山房刊本:《果斋日记》,共八卷,前六卷有1919年拙修山房刊本,后两卷有1926年拙修山房刊本。《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分别据各刊本影印,见173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1 王烜:《刘果斋先生年谱》“二十年辛未”条。
    1 刘尔炘:《还我读书图序》,氏著《果斋前集》。
    2 刘尔炘:《果斋遗言》。
    1 李泽厚:《宋明理学》,氏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第294页。
    3 王尔敏:《经世思想之义界问题》,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 刘尔炘:《劝学迩言》,氏著《果斋前集》。
    5 刘尔炘:《果斋日记》卷二。
    6 刘尔炘:《果斋日记》卷三。
    1 刘尔炘:《果斋日记》卷五。
    2 刘尔炘:《果斋日记》卷六。
    3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8页。
    4 王烜:《刘果斋先生年谱》“同治三年甲子”条。
    5 升允、长庚修,安维峻纂:(宣统)《甘肃全省新通志》卷89《艺文志·段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26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6 张廷玉:《明史》卷281《段坚传》,中华书局1984年版。
    7 张廷玉:《明史》卷282《薛碹传》,中华书局1984年版。
    1 王烜:《兰州五泉山皋兰乡贤祠奉祀乡贤事略》,民国铅印本。
    2 刘尔炘:《段容思先生祠》,氏著《果斋别集》。
    3 王烜:《刘果斋先生年谱》“光绪三十年”条。
    4 刘尔炘:《兰州五泉太吴宫记》,氏著《果斋别集》。
    5 刘尔炘:《序》,张维:《甘肃历代人物志》,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1988年版。
    6 刘尔炘:《陇右轶余集序》,氏著《果斋前集》。
    1 刘尔炘《宣统三年教育会开会演说》,氏著《果斋别集》。
    2 刘尔炘:《兰州五泉山修建记》,和通印书馆1926年版。
    1 刘尔炘:《全陇希社国文讲习所第一班学生毕业训话》,氏著《果斋别集》。
    2 刘尔炘:《拙修子天平书》,陇右乐善书局1932年版。
    1 葛兆光:《重绘近代思想、社会与学术地图——评罗志田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学术>》,《历史研究》2001第1期。
    2 刘尔炘:《力求实学示书院诸生条约》,氏著《果斋别集》。
    3 刘尔炘:《果斋日记》卷二。
    4 刘尔炘:《随方一得草序》,氏著《果斋前集》。
    5 刘尔炘:《序》,氏著《皋兰兴文社立两等小学堂章程》,兰州官书局光绪三十一年铅印本。
    1 刘尔炘:《覆姚石荃先生书》,氏著《果斋续集》。
    2 刘尔炘:《果斋日记》卷三。
    3 刘尔炘:《果斋日记》卷五。
    4 刘尔炘:《果斋日记》卷五。
    5 刘尔炘:《宣统三年教育会开会演说》,氏著《果斋别集》。
    6 刘宝厚:《刘尔忻传略》,《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集),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作者为传主之子。
    7 刘尔炘:《山东州府府知府前翰林院庶吉士李叔坚传》,《李于锴遗稿辑存》,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 刘尔炘:《果斋日记》卷三。
    2 刘尔炘:《果斋日记》卷二。
    3 刘尔炘:《果斋日记》卷三。
    1 马勇:《辛亥革命:现代化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薛君度、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2 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201页。
    3 王烜:《刘果斋先生年谱》“十八年己巳”条。
    4 刘尔炘:《创设丰黎社仓记》,氏著《辛、壬振灾记·附录》,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1 王烜:《刘果斋先生年谱》“十八年辛酉”条。
    2 王烜:《刘果斋先生年谱》“九年庚申”条。
    3 刘尔炘:《序》,氏著《果斋续集》。
    4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22页。
    5 严复:《与熊纯如书》,《严复集》(第3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92页。
    1 刘尔炘:《果斋遗言》。
    2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
    1 张卫波:《民国初期尊孔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2 民国九年大地震,波及十二省,各地士绅在北京组织成立“筹赈总会”。对士绅主持的此次赈灾,就笔者目力所及,学界尚无论述。
    1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4-75页。
    2 胡圭如编辑:《哈锐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9页。
    3 巨子馥:《秦安巨子馥先生年谱》(下卷),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4 张广建督甘七年,任用私人,贪污腐化,政风败坏,激起了甘肃回、汉军阀的不满,他们联合向北京发电,要求撤换甘督。1920年冬,张广建被迫辞职离甘,遂有陇东镇守使陆洪涛与宁夏镇守使马福祥争督。北京政府恐酿成变乱,遂采取折中方案,任命陆洪涛护理甘肃督军,调马福祥任绥远都统。甘肃由“易督”引发的“争督”风潮始消。
    5 刘尔炘:《辛、壬振灾记》,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6 陈訚:《致北京大总统电》,《甘肃震灾筹赈处第一期征信录》,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7 刘尔炘:《辛、壬振灾记》。
    8 《钱能训来电》,《辛、酉联合会来往电稿》,抄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9 《甘肃赈灾华洋救济会会宁县疏河修路记》,《王烜诗文集》(下册),王濬源主编,邓明校点,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10 《散放各县赈款》,《甘肃震灾筹赈处第一期征信录》。
    1 《甘肃赈灾华洋救济会会宁县疏河修路记》、《甘肃赈灾华洋救济会静宁县疏河修路记》、《甘肃赈灾华洋救济会通渭县疏河修路记》,并见《王烜诗文集》(下册)。
    2 刘尔炘:《辛、壬振灾记》。
    3 刘尔炘:《创设丰黎社仓记》,氏著《辛、壬振灾记·附录》。
    4 刘尔炘:《创设丰黎社仓记》,氏著《辛、壬振灾记·附录》。
    5 相关研究之要者:民国时期有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建国以后有陈春声关于清代广东仓储的系列论文、吴滔对明清江南地区仓储的系列研究等;借鉴社会保障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仓储制度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趋势,如周荣:《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探》,冯天瑜主编:《人文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黄鸿山、王卫平:《传统仓储制度社会保障功能的近代发展——以晚清苏州府长元吴丰备义仓为例》,《中国农史》2005年第2期等。
    6 黄鸿山,王卫平:《传统仓储制度社会保障功能的近代发展》,《中国农史》2005年第2期。甘肃丰黎社仓也叫甘肃丰黎义仓。
    1 《左宗棠全集·奏稿六》,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127页。
    2 阳秋:《甘乱杂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8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3 《甘肃省丰黎义仓仓务辑要》,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历史文献阅览室”藏。
    4 《各社通章》,刘尔炘《社章汇编》,陇右乐善书局1920年版。
    5 刘尔炘:《省城丰黎社仓产业一览表》,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历史文献阅览室”藏。
    6 乔长水:《原兰州“光明”、“同生”两家火柴公司开办史略》,《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内部发行。
    7 刘尔炘:《各社通章》,氏著《社章汇编》。
    8 刘尔炘:《各社通章》,氏著《社章汇编》。
    9 《赵元贞自述》,《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 马玠璧口述,李建基记录:《忆果斋老人》,《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
    2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5页。
    3 马玠璧口述,李建基记录:《忆果斋老人》,《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
    4 《甘肃导河县民国十七年灾情一览表》,《甘肃省各县民国十七年灾情一览表》,抄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河州事变”指1928年4月河州马仲英发动的反对国民军武装斗争;“凉州事变”指同年6月国民军突袭凉州镇守使马廷勷而引发的事变。一年之内,造成甘肃七万多人死亡。
    5 邓隆:《调查灾情日记》,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6 周希武:《西宁丰黎社仓记》,邓承炜、周希武:(民国)《西宁府续志》卷10《志余》,李文实校点,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 贾缵绪纂修:(民国)《天水县志》卷3《建置志·仓库》,兰州国民印刷局1939年版。
    8 《甘肃省丰黎义仓仓务辑要》,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1 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2 张世英:《陇事纡筹》,大河日报社民国二年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3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第37页。
    4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27,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6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5 “八镇”分为回、汉两大地方军事集团,回族四镇包括宁夏镇守使马福祥,甘州镇守使马玉清,凉州镇守使马廷勷,西宁镇守使马麒;汉族四镇包括陇东镇守使陆洪涛、陇南镇守使孔繁锦,河州镇守使裴建准,肃州镇守使吴桐仁。
    1 刘郁芬修,杨思、张维等纂:(民国)《甘肃全省通志稿》卷41《财赋六·会计类》。
    2 刘尔炘:《创设丰黎社仓记》,氏著《辛、壬振灾记·附录》。
    3 丁焕章:《甘肃近现代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17页。
    1 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2 刘宝厚:《刘尔炘传略》,《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 刘尔炘:《兴文社各社产业一览表·序》,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历史文献阅览室”藏。
    4 刘尔炘:《社章汇编·序》。
    5 郝秉键:《试论绅权》,《清史研究》1999年第1期。
    6 《钱能训来电》,《辛、酉联合会来往电稿》。
    1 贾缵绪纂修:(民国)《天水县志》卷4《民政志·赈恤》。
    2 魏光奇,丁海秀:《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区乡行政制度考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3 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2页。
    1[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38-339页。
    2 李培林、孙立平等:《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3 渠桂萍、王先明:《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社会分层——以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初的华北乡村为例》,《人文杂志》2004年第6期。
    4 王先明:《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晋中为例》,《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5 渠桂萍、王先明:《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社会分层——以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初的华北乡村为例》,《人文杂志》2004年第6期。
    1[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
    2 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刘大鹏、朱峙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3 参见本文第二章《晚清甘肃士绅与地方社会》。
    4 巨子馥:《秦安巨子馥先生年谱》(下卷)。
    5 哈锐:《蜕庵六十八岁追述自叙》,胡圭如编辑:《哈锐集》。
    1 李成蔚:《清忠宪大夫先考文斋府君行述》,李焕章:《惜阴轩诗草》,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0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1 苏振甲:《怎样统一军政》,《民苗》(兰州),1932年创刊号。
    2 邵力子:《和平奋斗救甘肃》,《甘肃省政府公报》,1932年第一卷第18-21期合刊。
    3 《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38页。
    1 资料来源:《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2页。
    1 张慎微:《宣统年间甘肃咨议局概述》注(15)长庚《甘肃咨议局开会演说文》,《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
    2 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
    3 参见张国常:《诰授光禄大夫锡侯尚书崧制军(蕃)德政序》,兰州官书局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4 关晓红:《陶模与清末新政》,《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
    5 参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
    6 巨子馥:《秦安巨子馥先生年谱》,民国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7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25,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6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8 《陶勤肃公奏议遗稿》卷9,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03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1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25。
    2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57页。
    3 光绪三十四年《陕甘总督升允奏甘肃遵设法政学堂酌拟办法折》,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05页。
    4 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1860-1916)》,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137-141页。
    5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7页。
    1 李时岳:《辛亥革命时期两湖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史研究会:《辛亥革命史论文选》(下),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版。
    2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
    3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第457页。
    4 杨绳信:《清末陕甘概况》,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第88-95页。
    1 张慎微:《宣统年间甘肃咨议局概述》注(15)长庚《甘肃咨议局开会演说文》,《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
    (乾隆)《庆阳府志》,赵本植纂修,光绪年间刊本。
    (乾隆)《西宁府新志》,杨应琚纂修,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55册,兰州古籍书店 1990年影印出版。
    (光绪)《金县新志稿》,佚名,甘肃省图书馆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稿本复制。
    (光绪)《通渭县新志》,高蔚霞修,苟廷诚纂,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 1970年据光绪十九年刊本影印。
    (光绪)《镇番县志》,许协修,谢集成等纂,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 1970年据道光五年刊本影印。
    (光绪)《重修皋兰县志》,张国常纂修,光绪刊本。
    (宣统)《狄道州续志》,联瑛修,李镜清纂,宣统元年刊本。
    (宣统)《甘肃全省新通志》,升允、长庚修,安维峻纂,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23-26册,兰州古籍书店 1990年影印出版。
    (民国)《甘肃通志稿》,刘郁芬修,杨思、张维等纂,邵国秀主编:《中国西北稀见方志》,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1999年版。
    (民国)《靖远县志》,范振绪纂修,民国32年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民国)《秦州直隶州续编》,姚展修,任承允纂,兰州国民印刷局铅印本。
    (民国)《天水县志》,贾缵绪纂修,兰州国民印刷局民国28年版。
    (民国)《西宁府续志》,邓承炜原本,基生兰、周希武续纂,李文实校点,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民国)《重修镇原县志》,钱史彤、邹介民修,焦国理、慕寿祺纂,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 1970年据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影印。
    《大事记》,甘肃省志编纂委员会,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甘肃教育志》,甘肃省志编纂委员会,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康县志》,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礼县志》,礼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天水市志》,天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 2004年版。
    《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
    《李于锴遗稿辑存》,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7年版。
    《左宗棠全集》,岳麓书社 1992年版。
    安维峻:《谏垣存稿》,杨效杰校点,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邓隆:《调查灾情日记》,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胡圭如编辑:《哈锐集》,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1年。
    胡庭奎:《续庆防纪略》,民国刊本。
    李焕章:《惜阴轩诗草》,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0册,兰州古籍书店 1990年影印出版。
    李焕章:《惜阴轩诗草》,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0册,兰州古籍书店 1990年影印出版。
    刘尔炘:《〈春秋〉大旨提纲表》,甘肃文高等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刊本。
    刘尔炘:《〈诗经〉授经日记》,甘肃文高等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刊本。
    刘尔炘:《〈周易〉授经日记》,甘肃文高等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刊本。
    刘尔炘:《果斋别集》,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3册,兰州古籍书店 1990年影印出版。
    刘尔炘:《果斋前集》,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3册,兰州古籍书店 1990年影印出版。
    刘尔炘:《果斋日记》,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3册,兰州古籍书店 1990年影印出版。
    刘尔炘:《果斋续集》,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3册,兰州古籍书店 1990年影印出版。
    刘尔炘:《果斋一隙记》,陇右乐善书局宣统二年刊本。
    刘尔炘:《果斋遗言》,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刘尔炘:《劝学迩言》,安徽太和县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刘尔炘:《小儿语摘钞说意》,陇右乐善书局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牛树梅:《省斋全集》,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68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彭英甲:《陇右纪实录》,陇右乐善书局光绪三十四年刊本。
    祁荫杰:《灕云诗存》,民国刊本。
    任承允:《桐自生斋文集》,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70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影印出版。
    陶宝廉:《辛卯侍行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王濬源主编:《王烜诗文集》,邓明校点,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王权:《笠云山房诗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王忍之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三联书店1960年版。
    阳秋:《甘乱杂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8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张世英:《陇事纡筹》,大河日报社民国二年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张维:《兰州古今注》,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9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张维:《陇右经学之传授》,剪贴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冯国瑞:《张介侯先生年谱》,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9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巨子馥:《秦安巨子馥先生年谱》,民国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李荣棠等主编:《兰州人物选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流萤主编:《甘肃近代名人——慎之先生》,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潘挹奎:《武威耆旧传》,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9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王烜:《刘果斋先生年谱》,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9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出版。
    张国常:《诰授光禄大夫锡侯尚书崧制军(蕃)德政序》,兰州官书局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张绍蕃:《清授中宪大夫花翎陕西侯补知府显祖考育生太府君行述》,民国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张绍蕃:《祖庭闻见录》,民国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张维主编:《甘肃人物志》,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1988年版。
    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版。
    昆岗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据光绪二十五年刊本影印。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86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版。
    《陶勤肃公奏议遗稿》,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03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
    舒新诚:《中国近代教育史料》,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1992年版。
    皇甫均:《甘肃近三十年教育史要初稿》,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刘尔炘:《社章汇编》,陇右乐善书局1920年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刘尔炘:《省城丰黎社仓产业一览表》,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刘尔炘:《辛、壬振灾记》,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刘尔炘:《辛、壬振灾记》,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刘尔炘:《兴文社各社产业一览表》,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刘炎:《甘肃私塾概况》,民国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龙锡庆:《甘州书院义学章程》,光绪二年刊本。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96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王锡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67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
    杨绳信:《清末陕甘概况》,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朱允明:《甘肃解放前四十年教育史料》,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甘肃省丰黎义仓仓务辑要》,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甘肃省各县民国十七年灾情一览表》,抄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甘肃震灾筹赈处第一期征信录》,铅印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甘肃省政府公报》,1932年第一卷第18-21期合刊。
    《北京大学校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甘肃乡试三场殊卷》,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甘肃乡试同怀卷》,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甘肃乡试同年齿录》,光绪刻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甘肃乡试闱墨》,稿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近代史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甘肃巳卯科乡试同闱录》,光绪刻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静宁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内部发行。
    《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内部发行。
    《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内部发行。
    《民喦》(兰州),1932年创刊号。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七十辑),内部发行。
    《辛、酉联合会来往电稿》,抄本,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薛仰敬主编:《兰州古今碑刻》,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法]莫里哀·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加拿大]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版。
    [美]安东尼、M·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版。
    [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美]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社会史),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Tung-tsu Chu: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丁焕章:《甘肃近现代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冯尔康:《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傅九大:《甘肃教育史》,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变迁:兼与日本士族比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雷海宗:《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李国祈:《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闽浙台地区,1860-1916》(4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专刊,1984年。
    李培林等:《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李清凌:《西北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林济:《长江中游宗族社会及其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刘宝厚:《五泉山与五泉山人》,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中华书局1993年版。
    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中华书局2003年版。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潘益民:《兰州之工商业与金融》,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岳麓书社1984年版。
    商衍鎏:《清代考试述录》,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版。
    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2001年版。
    王尔敏:《晚晴政治思想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劲:《甘宁青民国人物》,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王戎笙主编:《清代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复旦大学2004年版。
    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48),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专刊,1984年。
    王希隆主编:《历史文化论丛》,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出版社1997年版。
    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史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神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辛亥革命史研究会:《辛亥革命史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版。
    行龙:《近代山西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熊志勇:《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许纪霖主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许宪隆:《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薛君度、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杨念群:《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当代史学的反思与阐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1860-1916)》,岳麓书社2002年版。
    张卫东:《民国初期尊孔思潮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仲礼著,费成康、王寅通译:《中国绅士的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日]山根幸夫:《明末农民起义与士绅阶层的反应》,《晋阳学刊》1986年第2期。
    安秀玲:《清末民初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历史教学问题》2002年第5期。
    蔡晓荣、张英明:《江西士绅与太平天国运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8期。
    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
    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常书红、王先明:《清末农会的兴起和士绅权利功能的变化》,《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2期。
    陈国生等:《清代四川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2期。
    陈尚敏:《清代甘肃书院时间分布成因分析》,《西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2期。
    陈蕴茜、沈熙:《清末民初士绅与江南乡镇教育近代化》,《史林》2003年第5期。
    邓京力:《新时期中国社会史发展趋势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
    丁麒钢:《晚清中国士绅为何没有成为推进现代化的民间力量——中国士绅与日本武士之比较》,《江海学刊》1993年第2期。
    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高旺:《清末地方自治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葛兆光:《十八世纪的思想与学术》,《读书》1996年第6期。
    葛兆光:《重绘近代思想、社会与学术地图——评罗志田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学术>》,《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刘大鹏、朱峙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关晓红:《陶模与清末新政》,《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
    郝秉键:《试论绅权》,《清史研究》1999年第1期。
    郝锦花:《近代“新学”教育与乡村现代化的顿挫》,《河北学刊》2003年第2期。
    郝锦华、王先明:《论二十世纪乡间私塾的文化地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何炳棣:《明清进士与东南人文》,缪进鸿主编:《中国东南地区人才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贺跃夫:《清末广东士绅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史丛刊》(第九辑),中华书局1997年版。
    贺跃夫:《晚清绅商群体的社会构成辨析》,《中山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贺跃夫:《晚清士绅与中国的近代化》,《中山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黄东兰:《清末地方自治制度与地方社会的反应——川沙“自治风潮”的个案研究》,《开放时代》2002年第3期。
    黄鸿山、王卫平:《传统仓储制度社会保障功能的近代发展——以晚清苏州府长元吴丰备义仓为例》,《中国农史》2005年第2期。
    江沛:《留日学生、东游官绅与直隶省的近代化进程(1900~1928)》,《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
    李铠光:《上海地方自治运动中成员的身份与运作冲突》,《史林》2003年第5期。
    李治安:《综合性区域社会史研究前景美好》,《南开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刘海峰:《“科举学”研究的佳作——宋元强<清朝的状元>评介》,《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4期。
    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1期。
    刘海峰:《论科举的智力测验性质》,《厦门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刘增合:《痛诋与对抗:清末朝野对新政的认知和反应——以鸦片禁政时期的财政状况为背景》,《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罗小琼:《晚清士绅推动下的兴学热潮》,《教育史研究》1994年第3期。
    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罗志田:《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马宝成:《清末新政时期的地方政治参与》,《东岳论丛》2000年第2期。
    马敏:《“绅商”词义及其内涵的几点讨论》,《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马敏:《辛亥革命时期的苏州绅商》,《辛亥革命史丛刊》(第八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
    毛晓阳、金甦:《清代文进士考订》,《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
    潘光旦、费孝通:《科举与社会流动》,《潘光旦文集》(第十卷),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93年版。
    邱捷:《清末文献中的广东“绅商”》,《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渠桂萍、王先明:《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社会分层——以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初的华北乡村为例》,《人文杂志》2004年第6期。
    任效中:《五四运动在甘肃》,侯丕勋等主编:《西北史研究》(第一辑,上册),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桑兵:《清末兴学热潮与社会变迁》,《历史研究》1989第6期。
    尚乐林:《从刘尔忻的学术思想看书院过渡到大学时期的理学动向》,《岳麓书院1011周年纪念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尚乐林:《从刘尔忻撰五泉山楹联看理学的终结》,《社会科学》(甘)1982年第2期。
    尚乐林:《封建末世的理学家刘尔忻》,《齐鲁学刊》1982年第3期。
    尚乐林:《论刘尔炘的中西学术传统比较研究(二)》,《兰州学刊》1988年第2期。
    尚乐林:《论刘尔炘的中西学术传统比较研究》,《兰州学刊》1987年第5期。
    沈登苗:《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冬之卷。
    沈洁:《废科举后清末乡村学务中的权势转移》,《史学月刊》2004年第9期。
    宋桂英:《清代团练问题研究述评》,《文史哲》2003年第5期。
    孙功达:《甘陇硕儒——刘尔忻》,《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唐力行:《从徽学研究看区域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学术月刊》(沪)2006年第3期。
    汪林茂:《江浙士绅与辛亥革命》,《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王先明、常书红:《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关系变化》,《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王先明、史春风:《绅士在收回利权运动中的作用》,《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王先明:《论近代社会中的绅士集团》,《史学月刊》1989年第1期。
    王先明:《绅士阶层与近代社团》,《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王先明:《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 晋中为例》,《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王先明:《晚晴士绅基层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动》,《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王跃生:《清代科举人口研究》,《人口研究》1989年第3期。
    魏光奇:《清代州县治理结构述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中国近现代史专辑”。
    魏光奇:《清末民初地方自治下的“绅权”膨胀》,《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吴建华:《科举制下进士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谢放:《“绅商”词义考析》,《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谢宏维:《论明清时期江西进士的数量变化与地区分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许顺福:《湖南咨议局与近代民主政治》,《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许顺福:《论近代湖南绅士的地缘特征及其影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许顺福:《论近代湖南绅士的群体结构及其社会影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许顺福:《论近代湖南绅士的政治倾向》,《船山学刊》2003年第2期。
    阳信生:《近代绅士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杨兴梅:《从劝导到禁罚:清季四川反缠足努力述略》,《历史研究》2000第6期。
    杨兴梅:《观念与社会:女子小脚的美丑与近代中国的两个世界》,《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
    杨兴梅:《南京国民政府禁止妇女缠足的努力及其成效》,《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
    叶显恩:《我与区域社会史研究——访叶显恩研究员》(邓京力采访),《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5期。
    余子明:《清末地方自治与城市近代化》,《人文杂志》1998年第3期。
    张敏:《沿海地区新士绅群体与中国早期近代化运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年第3期。
    张研、牛贯杰:《试论团练大臣与双重统治格局》,《安徽史学》2004年第1期。
    赵世瑜、邓庆平:《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01 年第6期。
    赵世瑜:《分水之争:公共资源与乡土社会权力和象征——以明清山西汾水流域的若干案例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赵世瑜:《社会史研究呼唤理论》,《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周荣:《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探》,冯天瑜主编:《人文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朱汉民:《湖南的书院学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