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与上海城市生活(1843-19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力图突破饮食文化的视野,将饭店放在上海城市发展的脉络里,研究其与上海城市社会发展、城市空间拓展、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生活的关系。通过饭店来考察上海城市的发展、探讨上海城市生活的演变。不仅考察饭店本身,重点在通过饭店考察上海社会。不仅分析饭店中的饮食,更要考察饭店这一社会空间。不仅要找出上海城市的特殊性,而且也希望从饭店与上海城市的关系来看整个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饮食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文中所说的饭店既包括平民阶层进餐的小饭店,也包括在近代上海被称为菜馆酒楼的中上层社会光顾的餐馆,还包括西餐馆,相当于英文中的“restaurant”。至于近代传入上海的旅馆型饭店(Hotel),对其饮食部分也有所述及,但不作为重点。从时间上来说,选取1843年上海开埠到1949年上海解放这段时间。
     前人对饭店的研究多是侧重饮食的角度,对各个饭店进行介绍、考察各帮菜馆的兴衰、分析饮食与上海社会的关系。对西餐来说,对其传入、流行过程、掌故、个别著名西餐馆的描述很多,从社会转型、饮食习俗的转变、卫生管理制度的引入等方面也有研究。也有人从社会空间角度考察饭店,认为饭店具有资讯交流、扩展人际关系、社群聚会、界定社群、仲裁谈判、自我夸饰、消遣娱乐、抒发生活压力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状况,本文作了如下探索:考察了中餐馆这一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分析了饭店的分布与城市空间演变的关系,将饭店作为一个空间考察,不仅强调了其功能的多样化,而且分析了其功能的变化,以及其反映的上海城市生活的演变。资料主要来源于档案、报刊杂志、指南类书籍、行名录、日记、小说等。
     近代上海汇集了中国各地域饮食。文中对中餐的各帮菜馆进行了时空考察。从时间上来说,考察整个菜馆行业随上海城市经济发展而繁荣的历史过程,述及战争对菜馆经营的影响,分析人口的汇集造成了饮食的多样性。从空间上来说,分析菜馆分布随上海城市空间的拓展而扩大,从县城到租界,从南向北,从东向西扩展,但是始终集中于主要商业区。对各帮菜馆来说,考察其在上海发展的历程,探索其盛衰的不同原因。
     西餐作为异域饮食,随着上海的开埠而传入。西餐从最初华人“间亦往食”,到贵游子弟“喜食英法大菜”,到后来裙屐少年、巨商大贾,“往往携姬契眷,异味争尝”。到了19世纪末已经被上海社会认同,并且成为饮食时尚。民国以后,西餐更加流行,并且成为写字间阶级的日常饮食。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大批俄侨来沪,聚集于霞飞路,开设廉价俄式西餐馆,西餐更加普及。西餐在上海的流行,主要是因为西餐的改良,另外西餐的清洁、礼仪的简单也是重要原因。西餐馆最初开设在中外贸易发达的洋泾浜周围,后来华人开办的西餐馆一直以福州路为最多。西方人开设的旅馆兼营西餐,这些旅馆多分布在沿黄浦江一带。俄国人开设的俄式西餐馆则集中在俄国人聚居的霞飞路周围,而华界的县城则几乎没有西餐馆。总之,华人开设的西餐馆集中在租界的主要商业区,西方人经营的西餐馆在中外贸易集中区和西方人聚集区。西餐的中国化、中餐效仿分餐制度且重视营养、华人开办的西餐馆中引进西方物质文明的成果,保留中国宴饮习俗,这些都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饭店作为一个社会空间,它在上海城市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作为饮食空间,它为那些因工作关系无法回家就餐的人们提供了日常饮食。作为社会活动空间,它为人们的喜庆宴请、诗酒风流、协商联谊提供了场所。作为娱乐空间,饭店内的娱乐内容从招妓侑酒,到后来歌星唱歌、乐队伴奏,滑稽戏表演、魔术表演随时代而变换。作为展示上海社会风情世味的窗口,上海社会风尚的变化、人们身份认同的改变、人口分布的状况、女子社会地位的变化、阶级分化等都可以从中窥见。
     总之,饭店是我们了解上海城市生活的一个窗口。我们透过饭店看到不仅是上海市民的饮食生活,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空间的扩展、城市生活面貌的变迁。
This thesis tries to break through the view of food culture,study the restauran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and explore how it has refl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society,the spread of the city space,the section of city function,and the change of city life.It studies the restaurant,focusing on reviewing Shanghai society through the restaurant.It makes analysis of the food in the restaurant,and further examines the social space of the restaurant.It finds out the particularity of Shanghai,and is supposed to explore the 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taurant and Shanghai city,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d and the city development.
     The restaurants in this paper include small restaurants for the general public, caiguan and jiulou where the middle and upper class dine,as well as the Western-style restaurants,corresponding to the "restaurant" in English.As for the hotel introduced into Shanghai in modern times,this paper also takes its food into consideration,but doesn't lay a strong emphasis on it.The time involved in the paper is from 1843 to 1949.
     The former studies are mostly focused on the food,or just limited themselves within the introduction of restaurants,exploring the rises and falls of various Chinese cuisines,and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d and Shanghai society.As for the Western-style food,many articles and books have been contributed to describing its introduction,prevalence,and anecdotes.Depictions of certain famous Western-style restaurants are in numbers.Researchers have also been guided towar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struc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estaurants,the change of food customs,and the introduction of sanitation system.Someone study restaurants from the point of city space,thinks that the restaurant offers a place for communication,social-relation developing,group gathering,social community defining,arbitrage,negotiation,boasting,entertainment,and releasing life pressure. Based on these studies above,the thesis trie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staurant,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restaurants and the change of city space.It studies many functions of the restaurant and the evolvement of its function.It points out that the restaurant reflected the change of Shanghai city life.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comes from archives,newspaper,magazines,guidebooks, directories of enterprise,diaries,novels,ect.
     Modern Shanghai gathered various Chinese cuisines.This paper studies these restaurants from time and space.In the diachronic view,it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progress of the Chinese restaurant flourish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economy, and point out that it had been affected by the war,and the diversity of food was drawn from the dense population.In the view of spa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restaurant that was enlarged with the city expansion,from county to the foreign concession,from south to north,from east to west,but the restaurants constantly assembled in the main commercial centers.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all the regional restaurants,exploring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its prosperity and decline.
     The Western-style food is introduced into Shanghai as foreign food when the city became a treaty port in 1843.In the beginning Chinese people went and ate occasionally,and subsequently the young people and rich merchants liked to eat with belles or their wives.By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it had been accepted by Shanghai as the food fashion.After the Repbulic of China(1912-1949),the Western-style food became much more popular,when office employee took it as daily food.After the 1930s,a lot of Russian emigrants came to Shanghai.They lived in Avenue Joffre and ran inexpensive Russian restaurants.The Western-style food became more common. The popularity of the Western-style food should be contributed mainly to its adaption into Chinese society.Besides,its cleanliness and the simple manner were also important reasons.At first,the Western-style food restaurants opened around Yang King Pang where Chinese used to trade with foreigners.Later,there is no place like Foochow Road that gathered so many Western-style food restaurants ran by Chinese. The hotels ran by foreign people also provided Western-style food.These hotels stood alongside Huangpu River.Russian Western-style restaurants are mostly seated in Avenue Joffre where Russian dwelled.But there is almost no Western-style restaurants in county.In a word,Western-style restaurants ran by Chinese assembled in the main shopping centres of foreign concessions.Western-style food restaurants ran by foreign people assembled the place where foreign trade prospered and foreign people resided.The Western-style food is adapted into Chinese life.Chinese cuisine began to see the separate dining and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nutrition of food.The Western-style restaurants ran by Chinese adopted the Western facility,while reserved Chinese drinking habitude.All these phenomena reflect the interaction and reciprocal influence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As a social space,the restaurant has many functions in Shanghai city life.As a food and drink space,it offers daily diet for people who have to eat outside.As a society activity space,it offers room to feast,drink,recite poem,negotiate,and make friends.As a entertainment space,its programs change with times,from inviting prostitutes to wait on when people drink,to offer the singing of the swan,band accompaniment,farce,and magic.The restaurant is a window which shows the change of social fashion,the shift of identity,distribution of the population,the change of women's status,and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classes.
     To sum up,restaurant is a window,through which we can understand Shanghai society.We can know the diet life of Shanghai citizen,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ity,the enlargement of city space,and the change of city life.
引文
1 崔高维校点:《礼记》,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2 《自序》,张起钧:《烹调原理》,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3 老子著、苏南注评:《道德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4 《中西饮食方式之异》,唐振常:《颐之时》,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页。
    1 林少雄编著:《口腹之道--中国饮食文化》,沈阳出版社1997年版,第31-32页。
    2 木心:《上海赋(二)吃的名堂》,杨斌华主编:《上海味道》,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1 如王仁湘:《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济南出版社2004年版;
    林少雄编著:《口腹之道--中国饮食文化》,沈阳出版社1997年版;
    林乃燊:《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王仁湘:《珍馐玉馔:古代饮食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等。
    2 刘朴兵:《北宋时期中原地区的饮食文化》,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陈伟明:《唐宋饮食文化初探》,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版;
    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等。
    3 成荫:《南宋临安饮食服务业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章研究了南宋临安的饮食服务业的市场状况、行业结构、行业布局与行业规模、经营特点、从业人员等。
    4 如王仁湘:《珍馐玉馔:古代饮食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六章中谈及酒楼食肆的发展。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05页。在现代社会里饭店多是指旅馆,尤其是大型饭店。杜建华主编:《饭店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饭店(Hotel)一词源于法语,原指达官贵人在乡间招待客人的别墅、公馆等,是法国富人、名流聚集的地方。后来欧美国家大都沿用了这一名称。起初,饭店的内容基本上是饮食和住宿两个方面,所以饭店最基本的定义就是为顾客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的场所。随着饭店业的不断发展,饭店业的活动内容也就越来越丰富,现代饭店已发展成为集吃、住、游、购、娱乐、通信和商务为一体,能满足各类顾客不同需求的综合体。”
    6 郑祖安:《客栈、旅馆、饭店--旧上海旅馆业杂说》,《上海档案》2000年第1期,第58页。
    1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40页。
    2 包天笑:《上海春秋》(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709-710页。
    3 沈雁秋:《旅馆业的惨淡气象》,《社会日报》,1937年1月18日。
    4 郑祖安:《客栈、旅馆、饭店--旧上海旅馆业杂说》,《上海档案》2000年第1期,第59页。
    5 姚廷遴:《历年记》,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0页。
    6 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三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391页。
    陈荣广:《老上海》(中册),泰东图书局1919年版,第33页也说:“饭店之名称牌在京津则牌子极好,多仕商集宴其中。若沪地饭店,则皆中下级社会果腹之地。营此业者,分宁波、广东、苏州、浦东、本地各帮。大致在城厢南市一带者,多为浦东 本地饭店。著名之菜为干咸肉、炖腌鲜、蹄膀、炒肉丝、红烧肉、豆腐汤、血汤、三鲜以及过时贱值之海鲜。惟王家码头之蔡家饭店、董家渡之某馆,则日备鲜品,较别家为生色耳。各菜取值以钱码计,制钱七文为一分,七十文为一钱。至贱之菜,每馔只三分。此外虹口一带饭店,有广帮、宁帮、本帮、江北帮,大抵专做码头小工生意。与杨树浦之专做纱厂工人生意一也。”
    1 颐安主人:《沪江商业市景词》,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141页。
    2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元年(1912年)版,卷五 食宿游览。
    3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6页。
    4 《老益庆楼酒馆》,《申报》,1879年10月31日。
    5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版,卷八游览食宿。
    6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元年(1912年)版,卷五食宿游览。不同年代出版的《上海指南》中对饭店的描述大致类似,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年(1914年)版,“卷五食宿游览”:“饭店随在皆有,费二三角可谋一饱。欲饮酒者,亦可令其往购。”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年(1919年)版,“卷五 食宿游览”中的描述与此相同。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四年(1925年)版“卷五食宿游览”中也是这样的描述。
    1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元年(1912年),卷五 食宿游览。
    2 海上漱石生:《海上繁华梦(附续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23页。
    3 《排门酒》,周劭:《黄昏小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4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四年(1925年)版,卷五 食宿游览。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元年(1912年),“卷五 食宿游览”、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年(1914年)版,“卷五食宿游览”、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年(1919年)版,“卷五食宿游览”中的描述都与之类似。红鹅:《酒店》,《上海常识》,1928年10月2日,中也说:“本篇所说的酒店,是专卖酒的酒店,虽也有下酒的酒菜,然而还是靠所卖的酒的好歹,藉招徕主顾。”
    5 《排门酒》,周劭:《黄昏小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页。
    1 作家:《四谈普罗馆》,《社会日报》,1934年9月18日。
    2 灵犀:《吃的问题(补)》,《社会日报》,1933年7月5日。
    3 千古:《上海百年名厂老店》,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193-276页。介绍了上海各行各业的老店名厂,其中也涉及饮食方面的各类型的著名店铺,如饭店、酒店、点心店、食品店、土产公司、南货店、糖果店等等。书中简述了上海著名的一些饭店,如老饭店、老半斋、扬州饭店、老正兴菜馆、知味观、福致饭店、钟标经营的粤菜馆以及新亚系统的粤菜馆、红房子西餐馆、功德林蔬食处、春风松月楼、洪长兴羊肉馆、杏花楼等各店的历史,对于现在的状况介绍颇详,各店的烹调特色、菜品是其陈说的重点。
    4 周三金、陈耀文编著:《上海美食指南》,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8年版。主要介绍上海市内31家著名菜馆的店史沿革、规模设备和经营范围、烹调特色、名菜。书中涉及杏花楼、新雅粤菜馆、老半斋酒楼、扬州饭店、燕云楼、凯福饭店、梅龙镇酒家、四川饭店、绿杨邨酒家、洁而精川菜馆、上海老饭店、德兴馆、同泰祥菜馆、老正兴菜馆、大鸿运酒楼、荣华楼菜馆(创设于1950年)、人民饭店(创设于1937年)、知味观杭菜馆、甬江状元楼、大富贵酒楼、梁园致美楼、闽江饭店(开设于1959年)、岳阳楼(最初为九如 酒家)、大华潮州菜馆(原名大华酒家,开设于1935年)、洪长兴羊肉馆、清真饭店(1957年就大西洋老正兴菜馆原址开设)、功德林蔬食处、玉佛寺素斋、德大西菜社、红房子西菜馆、小绍兴鸡粥店。书后附有《上海著名酒菜馆一览表》、《上海著名西菜咖啡馆一览表》、《上海著名点心店一览表》。
    1 张庶平、张之君:《中华老字号》(第一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介绍了上海著名的一些菜馆,如鸿运楼、老正兴菜馆、杏花楼、老饭店、德兴馆、大富贵酒楼、德大西餐馆、老半斋酒楼、美心酒家、功德林蔬食处、新雅粤菜馆、大鸿运酒楼、锦江饭店、国际饭店、新亚大酒店、红房子西菜馆、绿杨村酒家、甬江状元楼、梅龙镇酒家、燕云楼、西湖饭店、凯福饭店、扬州饭店、天鹅阁西菜馆(创建于1950年),陈述其历史、阐述其现状。
    2 洪丕谟:《吃玩大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上卷 吃遍大上海”。介绍了杏花楼、新雅、美心酒家、梅龙镇、绿杨邨、扬州饭店、老半斋、沪西状元楼、功德林、觉林蔬食处、春风松月楼、洪长兴羊肉馆、红房子西餐馆等上海滩上现在仍旧存在的著名餐馆,简略叙述其历史,着重写了作者在其中进餐的经历,尤其详细于菜品的介绍。
    3 陈春舫:《海派粤菜与蔡建卿》,《上海商业》2003年第7期。叙述了新雅从茶室到著名粤菜馆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新雅成功之处得益于蔡建卿的善于经营。蔡改革粤菜以适应上海人的口味,保持原来粤菜的鲜嫩、色泽好,改变其生硬的不足之处;改粤菜菜名词藻华丽为名实相符;吸收中菜其他各帮和西菜的操作经验和烹调方法,创造了许多特色菜。另外新雅讲究餐馆的设备、环境、餐具,厨房整洁。在服务方面配置精通英、法、日语的服务员。
    4 王振宁:《新雅粤菜馆》,《商业文化》1998年第5期。叙述了新雅从开办到上海解放后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菜品特色。陶观武的《沪上素菜一绝--功德林》,简略叙述了功德林的历史,更多的是介绍功德林今天的设施以及菜肴特色。
    5 姚建康:《老正兴和上海菜》,《中国食品》2002年第21期。历数了老正兴从饭摊到饭店以及到现在成为上海著名餐馆的简略过程,介绍其著名菜肴。
    6 姚建康:《上海功德林80华诞》,《中国食品》2002年第6期。简略叙述了功德林从创办以来的历史以及其著名菜肴。
    7 胡克廷:《上海名店洁而精川菜馆》,《食品与生活》1997年第1期。讲述了洁而精的发展历史,它的由滇入川,它的支援革命活动,它曾经出入的名人,如郭沫若留沪期间是该店的常客。
    8 袁望清:《上海最老的素菜馆--春风松月楼》,《食品与生活》1999年第5期。对春风松月楼的历史有简略叙述,但是主要侧重其素食的制作。
    9 马龄国:《涮羊肉香飘浦江两岸》,《回族文学》2006年第1期。简略述及洪长兴的来历,重点介绍改革开放后洪长兴的发展。
    10 姚建康:《燕云楼和贵妃宴》,《中国食品》2002年第13期。简略述及燕云楼的历史及菜肴。
    11 《吃在上海》,唐鲁孙:《中国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 薛理勇:《食俗趣话》,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 吴承联:《旧上海茶馆酒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该书第二部分《酒楼纵横谈》,按菜帮分别介绍了粤菜馆、京菜馆、川菜馆、镇扬淮菜馆、甬菜馆、徽菜馆、苏锡菜馆、饭店弄堂的本帮菜馆、教门馆、素菜馆以及西餐馆在近代上海的盛衰演变,其中也有一些掌故性的轶闻趣事。
    3 顾承甫:《老上海饮食》,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该书中介绍老上海的饮食,涉及上海旧时的中西菜馆、粥店、茶馆、粥店、菜饭店、岁时饮食。关于中西餐馆部分也是按照菜帮分别介绍近代上海的本帮菜馆、徽馆、京津馆、川菜馆、粤菜馆、维扬菜馆、苏锡菜馆、闽湘杭甬豫菜馆、素菜馆、清真馆、西菜馆等的简略历史以及其中的掌故、著名菜馆、菜品等。
    4 朱大路:《风味饮食拉杂谈》,吴贵芳主编:《上海风物志》上海文化出版社1982年版,第323页。对于上海的风味食品,文章谈及了乔家栅的擂沙圆、小绍兴的鸡粥小常州的排骨、鲜得来点心店的排骨年糕、城隍庙桂花厅的“鸽蛋圆子”、南翔馒头店的南翔馒头。
    5 《赏景须小憩,茗茶品名肴--茶楼、酒店、菜馆》,杨嘉佑:《上海风物古今谈》,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6 《海派菜与海派文化》,逯耀东:《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1 《海派菜与海派文化》,逯耀东:《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8页。
    2 逯耀东:《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8-114页。
    3 《旧上海的菜馆》,周劭:《黄昏小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4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14页。
    6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9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9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156页。
    8 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 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页。
    2 书中概括陈述了川菜、京菜、粤菜、扬州菜、苏州菜、无锡菜、杭州菜、宁波菜、徽菜、闽菜、湖南菜、豫菜、素菜、本帮菜等十四个帮别的名菜品,也简单列出了当时的一些名菜馆。
    3 刘善龄:《西洋风--西方发明在中国》,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4 李少兵:《民国时期的西式风俗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 余之:《摩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6 西坡:《上海珍档--雅俗上海的43份档案》,文汇出版社2007年版。
    7 姚伟钧:《饮食生活的演变与社会转型》,《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4期。
    8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该书第八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及风俗的变迁”谈及西餐,但是很简略。
    9 熊月之主编:《西制东渐--近代制度的嬗变》,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
    1 熊月之主编:《西制东渐--近代制度的嬗变》,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
    2 邹振环:《西餐引入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空间的开拓》,《史林》2007年第4期。
    1 《青史有待垦天荒》(代序),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一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2 《红楼饮食不是梦》,逯耀东:《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12页。
    1 祖安:《1843:一个英国学者眼中的上海》,《上海滩》2000年第5期,第27页。
    1 屠诗聘:《上海市大观》,中国图书杂志公司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版,上14。
    2 郑毅生:《京沪宝鉴》,中国工商服务社民国卅八年(1949年)版,概说-24。
    3 《论洋场历年度岁情形》,《申报》,1876年2月3日。
    4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页。
    5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页。
    6 《沪北西人竹枝词》,《申报》,1872年四月二十三日。(注:从1874年6月15日,《申报》才开始标出阳历纪年,此前采用中国阴历纪年。所以文中引用的《申报》资料在此之前的都是阴历纪年,月日用大写数 字表不。)
    1 晟溪养浩主人:《戏园竹枝词》,《申报》,1872年六月初四日。
    2 沪上闲鸥:《洋泾竹枝词》,《申报》,1872年六月十四日。
    3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澈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4 《酒馆琐谈》,《申报》,1872年五月十三日。
    5 《酒馆琐谈》,《申报》,1872年五月十三日。地火即煤气,传入上海后作为照明之用。
    6 《酒馆琐谈》,《申报》,1872年五月十三日。
    7 鸳湖隐名氏:《洋场竹枝词》,《申报》,1872年六月初七日。
    8 《酒馆琐谈》,《申报》,1872年五月十三日。“如新新楼之绍兴酒、红鱼翅、烧羊肉、煮面筋、鸡汤面;复新园之烧卖炒面;浦五房之蜜炙火腿;泰和馆之烧鸭、饽饽;同兴庆兴之汤泡肚、溜黄菜、玉兰片、虾子豆腐、炖大小肠,皆足擅绝一时,交誉众口。”
    9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葛元煦、黄式权、池志徵著:《沪游梦影、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6页。
    10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葛元煦、黄式权、池志徵著:《沪游梦影、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6页。
    11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葛元煦、黄式权、池志徵著:《沪游梦影、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6页。
    12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葛元煦、黄式权、池志徵著:《沪游梦影、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6页。
    13 池志徵:《沪游梦影》,葛元煦、黄式权、池志徵著:《沪游梦影、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8页。
    1 池志徵:《沪游梦影》,葛元煦、黄式权、池志徵著:《沪游梦影、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8页。
    2 池志徵:《沪游梦影》,葛元煦、黄式权、池志徵著:《沪游梦影、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9页。
    3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版,卷八 游览食宿。
    4 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0页。
    5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0页。
    6 严独鹤:《沪上酒食肆之比较》,原载《红杂志》1923年第33、35期,见倪墨炎选编:《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按《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注为该文原载《红杂志》1923年第33、34期有误,查对该杂志,实际为1923年第33、35期。
    7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四年(1925年)版,卷五 食宿游览 乙饮食店。
    1 飞鹏:《不景气:上海菜馆业新趋势》,《社会日报》,1936年6月1日。
    2 飞鹏:《不景气:上海菜馆业新趋势》,《社会日报》,1936年6月1日。
    3 平凡:《淫乐的上海》,《社会日报》,1938年5月26日。
    4 公怀:《孤岛生活碎片之七--谈吃》,《社会日报》,1938年5月29日。
    5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页。
    6 公怀:《孤岛生活碎片之七--谈吃》,《社会日报》,1938年5月29日。
    7 陈存仁:《抗战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8 陈存仁:《抗战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页。
    1 公怀:《孤岛生活碎片之七--谈吃》,《社会日报》,1938年5月29日。
    2 刘均:《樽边杂感》,《社会日报》,1941年4月10日。
    3 《食客三千》,《社会日报》,1942年7月1日。
    4 桑红:《大三元》,《社会日报》,1943年7月23日。
    5 柳生:《禁饭》,《社会日报》,1943年12月4日。
    6 辣手:《一流酒家将卖粥》,《社会日报》,1945年6月16日。
    7 克雷斯:《大酒楼做客饭生意,大酒楼做客饭生意》,《社会日报》,1945年7月28日。
    8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著:《上海永安公司的产生、发展和改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5页。
    9 朱国栋、王国章主编:《上海商业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页。
    10 局内人:《酒菜馆效法戏院前后台拆帐》,《力报》,1948年9月7日。
    11 局内人:《馆酒肆中之鸡鸭鱼肉来源何?》,《力报》,1948年10月31日。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著:《上海永安公司的产生、发展和改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5页。
    2 漫郎:《吃饭新规则》,《力报》,1948年11月3日。
    3 漫郎:《吃饭新规则》,《力报》,1948年11月3日。
    4 胡祥翰:《上海小志》,胡祥翰、李维清、曹晟著:《上海小志、上海乡土志、夷患备尝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9页。
    5 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三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266页。
    6 《酒馆琐谈》,《申报》,1872年五月十三日。该文中说:“自互市后……,而新新楼启焉。饮食之人争尝金陵风味,车马盈门,簪缨满座,盖二十年如一日也。”据此推测新新楼大约开设于1852年左右。
    1 《沪游竹枝词五十首》,《申报》,1874年四月二十七日。
    2 例如:【清】漱六山房:《九尾龟》(上)荆楚书社1989年版,第五、七回;海上漱石生:《海上繁华梦(附续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初集第三十回。
    3 《宁帮众客来稿》,《申报》,1874年9月7日。
    4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5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6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0页。
    7 池志徵:《沪游梦影》,葛元煦、黄式权、池志徵著:《沪游梦影、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8-159页。
    8 葛元煦、黄式权、池志徵著:《沪游梦影、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126页。
    9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版,卷二 地势人口。
    1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版,卷八 游览食宿。
    2 褚俊达:《上海菜馆之今昔》,《常识》1928年9月30日。小有天、别有天为闽菜馆,醉沤斋、式式轩是川菜馆。
    3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年(1914年)版,卷五 食宿游览。
    4 王后哲辑:《上海宝鉴》,上海世界书局1925年版,第十四编 饮食指南。
    5 胡祥翰:《上海小志》,胡祥翰、李维清、曹晟著:《上海小志、上海乡土志、夷患备尝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0页。
    6 王后哲辑:《上海宝鉴》,上海世界书局1925年版,第十四编 饮食指南。
    7 胡祥翰:《上海小志》,胡祥翰、李维清、曹晟著:《上海小志、上海乡土志、夷患备尝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0页。
    8 陈存仁:《抗战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页。
    9 闻大:《川湘粤菜鏖战纪》,《力报》,1948年1月9日。
    1 周荣亚编辑:《武汉指南》,汉口新中华日报社出版时间不祥(书前《起缘》写有: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五月十五日)第三编 实业。
    2 周荣亚编辑:《武汉指南》,汉口新中华日报社出版时间不祥,第八编 食宿游览。
    3 陆衣言编:《最新南京游览指南》,中华书局民国十五年(1926年)版,第115页。
    1 朱国栋、王国章主编:《上海商业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1页。
    2 《酒馆琐谈》,《申报》,1872年五月十三日。
    3 【英】裘昔司著,程灏译述:《上海通商史》,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第12页。
    4 邹依仁:《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0页。
    5 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0页。
    6 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0页。
    7 邹依仁:《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0页。
    8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7页。
    9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2页。
    10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3页。
    11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1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3页。
    2 古月山房新翘氏:《沪北十景》,《申报》,1873年正月初十日。
    3 《酒醉滋事》,《申报》,1876年3月9日。
    4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7页。
    5 《申报》1881年10月18日、1883年3月29日、1884年8月22曰、1886年8月10日、1887年7月6日、1887年8月25日、1887年10月9日上的广告。
    6 颐安主人:《沪江商业市景词》,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96页。
    7 《本馆迁居四马路说》,《游戏报》,1897年10月2日。
    8 商务印书馆:《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版,卷二 地势户口。
    9 商务印书馆:《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版,卷二 地势户口。
    10 商务印书馆:《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版,卷二 地势户口。
    1 商务印书馆:《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版,卷二 地势户口。
    2 商务印书馆:《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版,卷八 游览食宿。
    3 朱文炳:《海上光复竹枝词》,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212页。
    4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年(1914年)版,卷五 食宿游览。
    5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年(1919年)版,卷五 食宿游览。
    1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年(1919年)版,卷一 总纲。
    2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年(1919年)版,卷五 食宿游览。
    3 梁得所:《上海的鸟瞰》,陈子善编:《夜上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4 周世勋、李启宗:《上海市大观》,文华美术图书公司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版,第35页。
    5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年(1919年)版,卷五 食宿游览。
    6 中国商务广告公司:《上海商业名录》,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年(1934年)版统计。
    7 陈荣广:《老上海》(中册),泰东图书局1919年版,第33页。
    8 林震编辑:《上海商业名录》,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四年(1925年)版,第420-425页。
    9 中国商务广告公司:《上海商业名录》,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年(1931年)版。
    10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年(1914年)版,卷一 总纲。
    1 陈荣广:《老上海》(中册),泰东书局1919年版,第33页。
    2 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编辑部:《上海风土杂记》,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版,第4页。
    3 李天纲:《人文上海--市民空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4 李天纲:《人文上海--市民空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5 林震编辑:《上海商业名录》,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四年(1925年)版,第420-425页。
    6 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编辑部:《上海风土杂记》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版,第12页。
    7 周世勋、李启宗:《上海市大观》,文华美术图书公司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版,第35页。
    8 周世勋、李启宗:《上海市大观》,文华美术图书公司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版,第34页。
    1 若谷:《沪南怀旧录(一)外马路与里马路》,《社会日报》,1937年12月20日。
    2 上海市工商调查所:《上海市工商行名录(二十八年)》,上海市工商调查所1939年版,第20页。
    3 1900年公共租界将辖区划分为四块:外滩至西藏路的旧英租界为中区;西藏路以西为西区;苏州河以北,以“虹港”为界,旧美租界的东部为东区,包括提篮桥、杨树浦地区;西部为北区,即虹口地区。
    4 上海市工商调查所:《上海市工商行名录(二十八年)》,上海市工商调查所1939年版。
    5 李天纲:《人文上海--市民空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6 申报馆编辑:《申报上海市民手册》,申报馆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版,111页。
    7 许洪新:《从霞飞路到淮海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1 宋丁:《城市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9页。
    1 不才:《上海各业区域》,《上海常识》,1928年6月26日。
    2 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编辑部:《上海风土杂记》,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版,第4-5页。
    3 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编辑部:《上海风土杂记》,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版,第5页。
    4 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编辑部:《上海风土杂记》,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版,第4页。
    5 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编辑部:《上海风土杂记》,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版,第9页。
    6 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编辑部:《上海风土杂记》,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版,第9页。
    7 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编辑部:《上海风土杂记》,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版,第10页。
    8 章英华:《清代以后上海市区的发展与民国初年上海的区位结构》,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编辑委员后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一辑),中央研究员中山认为社会科学研究所1984年版,第194页。
    1 屠诗聘:《上海市大观》,中国图书杂志公司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版下8。
    2 吴承联:《旧上海茶馆酒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6页。
    3 《酒馆琐谈》,《申报》,1872年五月十三日。
    4 池志澂:《沪游梦影》,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8页。
    5 海上漱石生:《海上繁华梦(附续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00-407页。
    6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元年(1912年)版,卷五 食宿游览。
    7 陈荣广:《老上海》(中册),泰东图书1919年版,第31页。
    8 严独鹤:《沪上酒食肆之比较》,原载《红杂志》1923年第33、35期,见倪墨炎选编:《浪淘沙--名人笔 下的老上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1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30页。
    2 郑毅生:《京沪宝鉴》,中国工商服务社民国卅八年(1949年)版,社会-8。
    1 郑毅生:《京沪宝鉴》,中国工商服务社民国卅八年(1949年)版,社会-8。
    2 雄飞:《记船菜筵》,《社会日报》,1931年5月12日。
    3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31页。
    4 勤孟:《谈船菜》,《力报》,1947年9月7日。
    5 《酒馆琐谈》,《申报》同治壬申(1872年)五月十三日。
    1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2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3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6页。
    4 招隐山人:《申江纪游》,《申报》,1883年5月28日。
    5 根据商务印书馆:《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版,卷八 游览食宿统计得出。
    6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元年(1912年)版,卷五 食宿游览。
    1 褚俊达:《上海菜馆之今昔》,《常识》1928年9月30日。
    2 上海市政府统计处:《上海市统计总报告(三十五年度)》,上海市政府统计处1946年版,第六类财政第31页。
    3 王昌年:《大上海指南》,东南文化服务社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版,第126页。
    4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25页。
    5 戴敦邦绘、沈寂编文:《老上海小百姓》,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1 《力报》,1948年12月1日。
    2 老飧:《粤菜馆与宁波菜馆》,原载《上海生活》1938年第1期,见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页。
    3 《上海徽宁思恭堂缘起碑》,上海博物馆图书资料室:《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32页。
    4 绩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绩溪县志》,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439页。
    5 《海上繁华记一·春江灯市录》,潇湘馆侍者:《海上花天酒地传》二石轩清光绪十年(1884年),第11-12页。
    6 绩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绩溪县志》,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439页。
    1 邵之惠、洪璟、张脉贤:《徽菜》,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160页。
    1 杏花楼怀疑有误,不应列入徽馆,而应归为广东馆。1912年出版的《上海指南》即将其列为广东馆。
    2 朱文炳:《海上竹枝词》,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191页。
    1 曹聚仁:《上海春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7页。
    1 《徽州菜馆(三)》,《常识》1928年2月21日。
    2 《笑报》,1928年5月9日广告。
    3 《笑报》,1928年10月12日广告。
    4 《笑报》,1928年10月21日广告。
    5 《上海问答》,《上海常识》,1928年11月2日。
    6 《胡适先生二三事》,梁实秋:《梁实秋怀人丛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第191页。
    7 胡祥翰:《上海小志》,见胡祥翰、李维清、曹晟著:《上海小志、上海乡土志、夷患备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版,第39页。
    8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23页。
    9 瞿矍:《徽馆》,《社会日报》,1937年7月2日。
    10 杨德惠、董文中编:《上海之工商业》,中外出版社1941年版,第111页。
    11 上海市政府统计处:《上海市统计总报告(三十五年度)》,上海市政府统计处1946年版,第六类财政第 31页。
    1 邵之惠、洪璟、张脉贤:《徽菜》,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1 《胡适先生二三事》,梁实秋:《梁实秋怀人丛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第191-192页。
    2 天籁:《吃在新年里》,原载《上海生活》1940年第1期,见《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64页。
    3 《乡味何在》,唐振常:《颐之时》,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4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116页。
    5 曹聚仁:《上海春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7页。
    6 王廷元:《徽商与上海》,《安徽史学》1993年第1期,第15页。
    7 上海市文史馆、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上海地方史资料(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第103页。
    1 《胡适先生二三事》,梁实秋:《梁实秋怀人丛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第191页。
    2 【清】曾朴:《孽海花》,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3 曾不淹:《谈面馆》,《常识》1928年7月20日。
    4 王箫:《徽馆》,《常识》1928年9月14日。
    5 唐振常:《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49页。
    6 瞿矍:《徽馆》,《社会日报》,1937年7月2日。
    7 伯琦:《上海菜馆(上)》,《社会日报》,1942年12月22日。
    1 《宁帮众客来稿》,《申报》,1874年9月7日。
    2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3 《招人做工》,《上海新报》,壬戌年(1862年)七月十九日,第67号。
    4 杨嘉祐:《上海风物古今谈》,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240页。
    5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0页。
    6 王韬:《王韬日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页。
    7 《虹口失火》,《申报》,1876年4月15日。
    8 宋钻友:《广东人在上海(1843-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页。
    1 辰桥:《申江百咏》(卷上),雇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84页。
    2 池志澂著:《淞南梦影录》,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9页。
    3 【清】沪上游戏主辑:《海上游戏图说》,出版者不祥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版,卷四,第25页。
    1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元年(1912年)版,卷五食宿游览。
    2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元年(1912年)版,卷五食宿游览。
    1 严独鹤:《沪上酒食肆之比较》,原载《红杂志》1923年第33、35期,见倪墨炎选编:《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2 王后哲辑:《上海宝鉴》,上海世界书局1925年版,第十四编饮食指南,第1页。
    1 《新雅茶室》,《洋泾浜》,1927年12月4日。
    2 《新雅茶室》,《洋泾浜》,1928年1月2日。
    3 清芬:《酒尾琐谈》,《社会日报》,1934年11月14日。
    4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17页。
    5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18页。
    1 《杏花楼承办市府盛宴》,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关菜馆业调查资料》,档案号:Q275-1-2034,第50页所贴剪报。
    2 《吴铁城与杏花楼》,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关菜馆业调查资料》,档案号:Q275-1-2034,第49页所贴剪报
    3 周世勋、李启宗:《上海市大观》,文华美术图书公司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版,第34页。
    4 陈存仁:《抗战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5 陈存仁:《抗战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1 干谷:《上海百年名厂老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07页。
    2 《京华酒家今日正式开幕》,《社会日报》,1939年7月14日。
    3 《红棉酒家》,《社会日报》,1939年10月23日。
    4 《金门大酒店》,《社会日报》,1940年12月29日。
    5 《荣华酒家》,《社会日报》,1941年5月19日。
    6 李元信:《环球中国名人传略(上海工商各界之部)》,环球出版社1944年版,第53页。
    7 《康乐大酒楼》,《社会日报》,1942年12月4日。
    8 熟客:《漫谈十家粤菜馆》(1942年6月3日),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关菜馆业调查资料》,档案号:Q275-1-2034,第193页所贴剪报。
    9 陈存仁:《抗战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页。
    1 陆嘉亮、许仁生:《上海手册》,中华书局1949年版,第23-24页。
    1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市社会局关于粤菜茶点业申请组织同业公会来往文书》,档案号为:Q6-34-128,第2-3页。
    2 冷省吾:《最新上海指南》,上海文化研究社1946年版,第104页。
    3 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编辑部:《上海风土杂记》,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版,第36页。
    4 灵犀:《吃的问题(下)》,《社会日报》,1933年6月30日。
    5 《吃在上海》,唐鲁孙:《中国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6 老飧:《粤菜馆与宁波菜馆》,原载《上海生活》1938年第1期,见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页。
    7 青子:《本帮馆子》,《社会日报》,1944年3月6日。
    1 克雷斯:《维持伙友生活,大酒楼做客饭生意》,《社会日报》,1945年7月28日。
    2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22页。
    3 沈伯经、陈怀圃著:《上海市指南》,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127-128页。
    4 使者:《上海的吃(四)》,《人生旬刊》1935年第1卷第6期。
    5 郑毅生:《京沪宝鉴》,中国工商服务社民国卅八年(1949年)版,社会第7页。
    6 伯琦:《上海菜馆(上)》,《社会日报》,1942年12月22日。
    7 严独鹤:《沪上酒食肆之比较》,原载《红杂志》1923年第33、35期,见倪墨炎选编:《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8 褚俊达:《上海菜馆之今昔》,《常识》1928年9月30日。
    1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年(1914年)版,卷五食宿游览。
    2 陈荣广:《老上海》(上册),泰东图书局1919年版,102页
    3 《一称报馆街的望平街》,郑逸梅、徐卓呆:《上海旧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65页
    4 严独鹤:《沪上酒食肆之比较》,原载《红杂志》1923年第33、35期,见倪墨炎选编:《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5 严独鹤:《沪上酒食肆之比较》,原载《红杂志》1923年第33、35期,见倪墨炎选编:《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6 四进士:《谈谈上海的菜馆(八)》,《快活世界》,1927年6月12日。
    7 严独鹤:《沪上酒食肆之比较》,原载《红杂志》1923年第33、35期,见倪墨炎选编:《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8 四进士:《谈谈上海的菜馆(八)》,《快活世界》,1927年6月12日。
    1 清芬:《酒尾琐谈》,《社会日报》,1934年11月14日。
    2 梁实秋:《豆腐》,唐大斌编:《名家品吃》,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3 使者:《上海的吃(三)》,《人生旬刊》1935年第1卷第5期。
    4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20页。
    5 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47页。
    1 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48页。
    2 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51页。
    3 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53页。
    4 春在:《扬子之夜》,《社会日报》,1935年6月11日。
    5 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55页。
    1 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65页。
    2 《经济川菜社业》,《社会日报》,1935年3月22日。
    3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关菜馆业调查资料》,档案号:Q275-1-2034,第14页,
    4 《小花园川菜社》,《社会日报》,1938年1月14日。
    5 《绿杨邨酒家》,《社会日报》,1943年7月24日。
    6 《冠乐大饭店》,《社会日报》,1943年12月5日。
    7 《香港酒家业》,《社会日报》,1944年2月14日。
    8 《萝蔓饭店盛记隆重开幕》,《社会日报》,1944年4月30日。
    9 《西藏厅业已开幕》,《社会日报》,1944年9月18日。
    10 《五星小餐明日开幕》,《社会日报》,1944年12月23日。
    11 《大观园》,《社会日报》,1944年12月27曰。
    12 《吃在上海》,唐鲁孙:《中国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13 《四姊妹大饭店》,《力报》,1947年4月21日。
    14 闻大:《川湘粤菜鏖战纪》,《力报》1948年1月9日。
    1 伯琦:《上海菜馆(上)》,《社会日报》,1942年12月22日。
    2 王韬:《瀛蠕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3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三),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359页。
    4 陈伯熙:《老上海》(中册),泰东图书局1919年版,第31页
    1 《三马路的新闻报馆》,郑逸梅、徐卓呆编著:《上海旧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版,57页。
    2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三),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464页。
    3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三),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448页。
    4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三),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468页。
    5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三),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561页。
    6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三),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592页。
    7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四),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323页。
    8 徐珂编纂:《上海商业名录》,商务印书馆民国七年(1918年)版,第276-278页。
    1 严独鹤:《沪上酒食肆之比较》,原载《红杂志》1923年第33、35期,见倪墨炎选编:《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9-70页。
    2 严独鹤:《沪上酒食肆之比较》,原载《红杂志》1923年第33、35期,见倪墨炎选编:《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3 康明:《福建菜馆(二)》,《常识》,1928年2月12日。
    4 《鲁迅日记》(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568页。
    5 钦文:《鲁迅和陶元庆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回忆鲁迅的美术活动》,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155页。
    6 《杜月笙不喜调味品》,《社会日报》,1937年4月18日。
    7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21页。
    8 天籁:《吃在新年里》,原载《上海生活》1940年第1期,见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64-265页。
    1 郑毅生:《京沪宝鉴》,中国工商服务社民国卅八年(1949年)版,社会-6。
    2 伯琦:《上海菜馆(中)》,《社会日报》,1942年12月23日。
    3 《乡味何在?》,唐振常:《颐之时》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4 吴承联:《旧上海茶馆酒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5页。
    5 见1912-1920年的《郑孝胥日记》,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三、四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
    6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中),龙文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498页。
    7 吴承联:《旧上海茶馆酒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6页。
    8 王后哲辑:《上海宝鉴》,上海世界书局1925年版,第十四编饮食指南。
    9 刘豁公:《上海竹枝词》,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250页。
    10 严独鹤:《沪上酒食肆之比较》,原载《红杂志》1923年第33、35期,见倪墨炎选编:《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66页。
    11 严独鹤:《沪上酒食肆之比较》,原载《红杂志》1923年第33、35期,见倪墨炎选编:《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66-67页。
    1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16页。
    2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16页。
    3 使者:《上海的吃(三)》,《人生旬刊》1935年第1卷第五期。
    4 使者:《上海的吃(三)》,《人生旬刊》1935年第1卷第五期。
    5 灵犀:《吃的问题(下)》,《社会日报》,1933年6月30日。
    6 梅花馆主:《小型京菜馆》,《社会日报》,1945年4月10日。
    7 屠诗聘:《上海市大观》,中国图书杂志公司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版,下9。
    8 郑毅生:《京沪宝鉴》,中国工商服务社民国卅八年(1949年)版,社会-6。
    9 《春申浦竹枝词》,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55页。
    10 《沪游竹枝词五十首》,《申报》,1874年四月二十七日。
    11 《春申浦竹枝词》,《申报》,1874年10月16日。
    12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1 《续沪北竹枝词》,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2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3 《海上繁华记一·春江灯市录卷一》,【清】潇湘馆侍者:《海上花天酒地传》二石轩清光绪十年(1884年)版,第11页。
    4 也有将其归入京菜馆的。如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版,“卷八游览食宿”中,雅叙园被归入天津馆,而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1年(1912年)版,“卷五食宿游览”中,雅叙园被列为北京馆。
    5 【清】漱六山房:《九尾龟》(上),荆楚书社1989年版,第35页。
    6 【清】漱六山房:《九尾龟》(上),荆楚书社1989年版,第51页。
    7 海上漱石生:《海上繁华梦(附续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23页。
    8 【清】藜床卧读生辑:《绘图上海杂志》,上海文宝书局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石印本,卷七,第十页。
    9 白鹭:《天津馆》,《上海常识》,1928年9月17日。
    10 使者:《上海的吃(二)》,《人生旬刊》1935年第1卷第四期。
    1 使者:《上海的吃(六)》,《人生旬刊》1935年第1卷第八期。
    2 清芬:《酒尾琐谈》,《社会日报》,1934年12月12日。
    3 使者:《上海的吃(六)》,《人生旬刊》1935年第1卷第八期。
    4 屠诗聘:《上海市大观》,中国图书杂志公司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版,下9。
    1 吴承联:《旧上海茶馆酒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3-94页。
    2 《树木蓊郁之小花园》,钱化佛口述:《三十年来之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3页。
    3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元年(1912年)版,卷五食宿游览。
    4 严独鹤:《沪上酒食肆之比较》,原载《红杂志》1923年第33、35期,见倪墨炎选编:《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5 严独鹤:《沪上酒食肆之比较》,原载《红杂志》1923年第33、35期,见倪墨炎选编:《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6 瘦鹃:《上海的餐馆(上)》,《上海常识》,1928年(日期不详)第44号。
    7 王后哲辑:《上海宝鉴》,上海世界书局1925年版,第十四编饮食指南。
    8 碌碌生:《食物学讲义(四)》,《笑报》,1927年1月11日。
    9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28页。
    1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29页。
    2 《绿杨邨酒家》,《社会日报》,1943年7月24日。
    3 《老店新开之梅龙镇酒家》,上海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关菜馆业调查资料》(档案号为:Q275-1-2034),第107页所贴剪报。
    4 《高唐散记》,《社会日报》,1943年11月9日。
    1 《酒馆琐谈》,《申报》,1872年五月十三日。该文中说:“自互市后……,而新新楼启焉。饮食之人争尝金陵风味,车马盈门,簪缨满座,盖二十年如一日也。”据此推测新新楼大约开设于1852年左右。
    2 《酒馆琐谈》,《申报》,1872年五月十三日。地火即煤气,传入上海后作为照明之用。
    3 《酒馆琐谈》,《申报》,同治壬申(1872年)五月十三日。
    4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31页。
    5 池志澂:《沪游梦影》,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8页。
    6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元年(1912年)版,卷五食宿游览。
    7 王后哲辑:《上海宝鉴》,上海世界书局1925年版,第十四编饮食指南,第2页。
    8 胡祥翰:《上海小志》,胡祥翰、李维清、曹晟著:《上海小志、上海乡土志、夷患备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9页。
    1 使者:《上海的吃(六)》,《人生旬刊》1935年第1卷第8期。
    2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26页。
    3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26-227页。
    4 处男:《教门馆》,《上海常识》,1928年(日期不祥)第50号。
    5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M年)版,第227页。
    6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28页。
    7 张庶平、张之君:《中华老字号》(第一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168页。
    1 清芬:《酒尾琐谈》,《社会日报》,1934年11月13日。
    2 “本庄开幕四载,社会久著盛名。”《社会日报》,1933年6月29日,据此推断杭州饭庄开设于1929年。
    3 使者:《上海的吃(六)》,《人生旬刊》1935年第1卷第八期。
    4 《上海杭州饭庄》,《社会日报》,1934年2月20日。
    5 使者:《上海的吃(六)》,《人生旬刊》1935年第1卷第八期。
    6 千古:《上海百年名厂老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01页。
    7 千古:《上海百年名厂老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01页。
    8 只园:《知味观》,《社会日报》,1931年4月12日。
    9 《状元楼与绍兴酒店》,曹聚仁:《上海春秋》,上海人们出版社1996年版,第235页。
    1 沈伯经、陈怀圃著:《上海市指南》(第二版),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131页。
    2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3 陈荣广:《老上海》(中册),泰东图书局1919年版,第31页。
    4 陈荣广:《老上海》(中册),泰东图书局1919年版,第33页。
    1 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三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391页。
    2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33、324页。
    3 沈伯经、陈怀圃著:《上海市指南》,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132页。
    4 沈伯经、陈怀圃著:《上海市指南》,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132页。
    1 青子:《本帮馆子》,《社会日报》,1944年3月6日。
    2 九公:《老正兴》,《社会日报》,1945年8月13日。
    3 《社会日报》,1945年8月3日。
    4 《社会日报》,1944年5月15日。九公:《老正兴》,《社会日报》,1945年8月13日。
    5 九公:《老正兴》,《社会日报》,1945年8月13日。
    6 《乡味何在?》,唐振常:《颐之时》,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7 上海市政府统计处:《上海市统计总报告(三十五年度)》上海市政府统计处1946年版,第六类财政第31页。
    1 徐颂德:《春风松月楼素菜馆的创业和发展》,政协上海市南市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上海市南市区志编纂委员会:《南市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内部资料,出版社及出版日期无),第85页。
    2 冯芳辑:《冯申之先生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9页。
    3 徐珂:《上海商业名录》,商务印书馆民国七年(1918年)版,第276-278页。
    4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2页。
    5 徐颂德:《春风松月楼素菜馆的创业和发展》,《南市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内部资料,出版社及出版日期不祥),第88页。
    1 《饭会与粥会》,钱化佛(口述):《三十年来之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53页。
    2 《论素食》,《申报》,1881年8月8日。
    3 四进士:《谈谈上海的菜馆(一)》,《快活世界》,1927年5月11日。
    4 伯琦:《上海菜馆(中)》,《社会日报》,1942年12月23日。
    5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市政府卅五年度统计报告底稿(1946年)》,档案号:Q1-18-172。
    1 《海上识小》,《晶报》,1920年1月9日。
    2 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三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237页。
    1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2页。
    2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2页。
    3 《书洋食谱后》,《申报》,1886年2月26日。
    4 《星使宴客》,《申报》,1886年2月27日。
    5 《道宪宴客》,《申报》,1886年9月17日。
    6 《西商赴宴》,《申报》,1887年4月15日。
    7 《中西饮食异宜说》,《申报》,1886年9月9日
    8 《新开茶酒馆》,《申报》,1880年12月5日。
    9 池志澂:《沪游梦影》,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8页。
    1 《英法美德诸味俱尝》,《游戏报》,1898年10月13日。
    2 《菜重芥姜》,《游戏报》,1899年7月17日。
    3 朱文炳:《海上竹枝词》,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190-191页。
    1 《吃西米粥被嘲》,《游戏报》,1903年12月27日。
    2 《海上闲谈》,《申报》,1911年5月9日。
    1 海上漱石生:《海上繁华梦(附续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4-26页。
    1 《名妹宴客》,《游戏报》,1899年8月20日。
    2 《大菜间请客之热闹》,《图画日报》第四十六号第七页,见环球社编辑部编:《图画日报》(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47页。
    3 碧:《上海社会之现象:冬令番菜馆之冷落》,《图画日报》第一百十一号第七页,见环球社编辑部编:《图画日报》(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1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版,卷八游览食宿。
    2 薛理勇:《旧上海的西餐印记》,西坡:《上海珍档--雅俗上海的43份档案》,文汇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3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中),龙文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499页。
    4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1 陈荣广:《老上海》(上册),泰东图书局1919年版,第101-102页。
    2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中),龙文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499页。
    3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年(1914年)版,卷五食宿游览。
    4 海上说梦人:《歇浦潮》(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105页。
    1 《宝亭番菜馆》,《申报》,1911年1月2日。
    2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中),龙文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499-500页。
    3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中),龙文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498页。
    4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年(1914年)版,卷五 食宿游览。
    5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元年(1912年)版,卷五 食宿游览。
    6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7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年(1914年)版,卷五 食宿游览。
    1 海上说梦人:《歇浦潮》(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69-170页。
    2 四进士:《谈谈上海的菜馆(四)》,《快活世界》,1927年5月20日。
    3 悼:《上海人之百可(三)》,《沪报》,1925年3月28日。
    4 四进士:《谈谈上海的菜馆(四)》,《快活世界》,1927年5月20日。
    5 常山后裔:《大西洋醋潮》,《海报》,1925年5月23日。
    6 寸铁:《梅宴记略》,《上海日报》,1926年11月13日。
    7 张超:《倚虹楼中之名伶宴客》,《笑报》,1927年9月15日。
    8 票报:《马连良之宴》,《海报》,1928年4月7日。
    1 天牛:《昨夕之大西洋》,《上海日报》,1926年11月11日
    2 白食进士:《亚东宴客记》,《笑报》,1927年8月7日。
    3 地龙:《记大中国之宴》,《笑报》,1927年10月12日。
    4 天猫:《大西洋之牢骚语》,《笑报》,1928年5月27。
    5 奚鸟:《大西洋趣宴记》,《笑报》,1928年9月15日
    6 水龙:《大菜?哑药?》,《笑报》,1928年4月12日。
    7 碌碌生:《食物学讲义(十一)》,《笑报》,1927年2月5日。
    8 四进士:《谈谈上海的菜馆(一)》,《快活世界》,1927年5月11日。
    1 李正直:《吃大菜的规则及上海大菜馆概况》,《常识》,1928年2月3日。
    2 梅叶:《吃大菜之席位》,《常识》,1929年1月27日。
    3 寿铭:《西宴的规则》,《常识》,1929年3月12日。
    4 荣:《宴会之礼节》,《常识》,1929年5月24日。
    5 火火:《吃经》,《常识》,1929年5月30日。
    6 不才:《吃西菜(上)》,《上海常识》,1928年7月2日。
    1 王后哲辑:《上海宝鉴》,上海世界书局1925年版,第十四编饮食指南。
    1 荣:《宴会之礼节》,《常识》,1929年5月24日。
    2 凉月:《吃大菜的门槛》,《常识》,1928年1月25日。
    3 四进士:《谈谈上海的菜馆(二)》,《快活世界》,1927年5月14日。
    4 刘豁公:《上海竹枝词》,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250页。
    1 四进士:《淡谈上海的菜馆(二)》,《快活世界》,1927年5月14日:四进士:《谈谈上海的菜馆(三)》,《快活世界》,1927年5月17日。
    2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07页。
    3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15页。
    4 鱼跃:《百业萧条西菜业竞争犹烈》,《社会日报》,1936年4月17日。
    5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09页。
    6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08页。
    7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09页。
    8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西菜咖啡商业概况》,档案号为:S325-4-18,第5页。
    1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10页。
    2 伊黎:《菜馆中的白俄》,《社会日报》,1935年7月8日。
    3 花郎:《俄国大菜馆》,《社会日报》,1938年7月9日。
    4 柳湜:《中国的菜比外国好吃及其他》,上海档案馆馆藏档案:《通俗文化》第二卷第七期(1935年10月15日),档案号为:D2-0-2650。
    5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11-212页。
    6 《四川路青年会西餐部》,《社会日报》,1934年10月27日。
    7 《大西洋西菜社紧急通告》,《社会日报》,1937年5月19日
    8 《社会日报》,1935年3月4日。
    1 《社会日报》,1935年1月6日。
    2 鱼跃:《百业萧条西菜业竞争犹烈》,《社会日报》,1936年4月17日。
    3 夏虫:《乐乡饭店》,《社会日报》,1935年11月4日。
    4 《社会日报》,1937年2月23日。
    1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14页。
    1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14页。
    2 洪逗:《孤岛是乐园》,《社会日报》,1939年6月28日。
    3 郑毅生:《京沪宝鉴》,中国工商服务社民国卅八年(1949年)版,社会-10。
    1 唐鲁孙:《中国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8-89页。
    2 唐鲁孙:《中国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3 《吃在上海》,唐鲁孙:《中国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8-89页。
    4 《一枝香--一品香》,曹聚仁:《上海春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7页。
    5 《君斯坦丁堡》,树棻:《上海Waltz》,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6 《君斯坦丁堡》,树棻:《上海Waltz》,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页。
    7 《令人怀念的天鹅阁》,树棻:《上海Waltz》,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页。
    8 王昌年:《大上海指南》,东南文化服务社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版,第129页。
    9 《吃在上海》,唐鲁孙:《中国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6、87页。
    1 萧剑青:《上海向导》,经纬书局出版年不详(根据《书卷前》可知道作于1937年),第83页。
    2 王昌年:《大上海指南》,东南文化服务社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版,第129页。
    3 阿毛哥:《番菜之名》,《社会日报》,1945年6月29日。
    4 王昌年:《大上海指南》,东南文化服务社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版,第130-131页。
    5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4页。
    6 杉江房造编:《新上海》,日本堂书店1918年版,第第136-137页,转引自熊月之、马学强、晏可佳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页。
    7 褚俊达:《上海菜馆之今昔》,《常识》1928年9月30日。
    8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中),龙文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518页。
    9 《旧上海的菜馆》,周劭:《黄昏小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10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11页。
    1 前史氏:《虹口的日本料理》,《社会日报》,1945年7月24日。
    2 《三十年前上海浮世绘:十九吃大菜》,《社会日报》,1936年9月14日。
    3 《美华书馆及其出版的(造洋饭书)》,邹振环:《译林旧踪》,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4 《论海上新正番菜馆生意渐不如昔》,《游戏报》,1899年3月17日。
    5 《论番菜馆宜讲究烹调》,《游戏报》,1899年8月25日。
    6 汪康年:《汪穰卿笔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页。
    1 不才:《吃西菜(上)》,《上海常识》,1928年7月2日。
    2 四进士:《谈谈上海的菜馆(四)》,《快活世界》,1927年5月20日。
    3 王了一:《西餐》,唐大斌编:《名家品吃》,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4 《最高的西餐厅--云楼》,树棻:《上海Waltz》,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页。
    5 四进士:《谈谈上海的菜馆(四)》,《快活世界》,1927年5月20日。
    6 《一枝香--一品香》,曹聚仁:《上海春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8页。
    7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2页。
    1 《咖唎鸡煮法》,《常识》,1930年9月9日。
    2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三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04页。
    3 鸳湖寄生:《西食谱(续)》,《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10期。文章介绍了意大利熏火鸡、奥地利煎鹅、亚而然丁可口糕、德国四多饼、德国姜饼、英国果饼的原料以及制作方法。鸳湖寄生:《新食谱(续)》,《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11期。文章内容,介绍了熯火肉、落花生面包、西班牙番薯饼、糖蛋香蕉、椰子香蕉、苹果香蕉、香蕉包子、香蕉乳油饼的原料及制法。鸳湖寄生:《新食谱(续)》,《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12期。文章介绍了梅糕、苹果饭、玳尼絮蛋糕、球粉、小牛肉冻墨西哥牛肉脍、西班牙煨肉等的原料及制法。
    4 姚克明:《海上洋泾浜》,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页。
    5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88页。
    6 海上说梦人:《歇浦潮》(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2页。
    1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市府统计处半月刊》,档案号为:Q1-18-187,第242-243页,。
    2 《一枝香--一品香》,曹聚仁:《上海春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7页。
    3 李少兵:《衣食住行》,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4 西坡:《上海珍档--雅俗上海的43份档案》,文汇出版社2007年版,第81页。
    5 云间逸士:《洋场竹枝词》,《申报》,1874年三月十二日。
    6 王廷鼎:《紫薇花馆北征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26页。
    7 王锡麒:《北行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83页。
    8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1页。
    1 《西人总数》,《申报》,1876年10月18日。
    2 《申报》,1876年1月1日、8月31日。
    3 《新开番菜馆》,《申报》,1877年5月25日;《新开菜馆》,《申报》,1879年11月29日。
    4 《面食发售》,《申报》,1877年12月17日。
    5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6 王韬:《瀛瀛壖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10页。
    7 《精烹英法大菜》,《申报》,1880年2月18日。
    8 也有人认为上海最早的华人开办的西餐馆是万家春,如曹聚仁和陈定山,见邹振环:《西餐引入与上海城市文化空间的开拓》,《史林》2007年第4期,第140页。
    9 薛理勇:《上海掌故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4页。
    10 马学新、曹均伟、薛理勇等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辞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11 上海市文献委员会编印:《上海事物溯源》,上海市文献委员会1948年版,第41页。
    12 招隐山人:《申江纪游》,《申报》,1883年5月28日。
    13 姚觐元:《弓斋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41页。
    14 《新设英法大酒楼》,《申报》,1880年12月8日。
    15 《新开番菜馆》,《申报》,1881年9月16日。
    1 《新开一家春》,《申报》,1883年5月2日。
    2 《新开(海天春)》,《申报》,1885年7月20日。
    3 《同然番菜馆》,《申报》,1887年6月3日。
    4 《东洋酒馆告白》,《申报》,1880年10月16日。
    5 《新开茶酒馆》,《申报》,1880年12月2日。
    6 《万元森番菜茶铺》,《申报》,1882年10月25日。
    7 《海上繁华记一·春江灯市录卷一》,【清】潇湘馆侍者撰:《海上花天酒地传》,二石轩清光绪十年(1884年)版。
    1 【清】沪上游戏主辑:《海上游戏图说》,出版者不祥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版,卷二《海上黄莺儿词》。
    1 《礼查番菜馆告白》,《新闻报》,1893年2月17日。
    2 《法国大菜馆》,《新闻报》,1893年2月19日。
    1 汪之成:《上海俄侨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59页。
    1 汪之成:《上海俄侨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70页。
    2 伊黎:《菜馆中的白俄》,《社会日报》,1935年7月8日。
    3 中国商务广告公司:《上海商业名录》,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年(1931年)版,第313页。“陶园西点餐馆,南市里马路老太平弄七九号,主要营业:西点、大餐。”
    1 周世勋、李启宗:《上海市大观》,文华美术图书公司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版,第196页。
    2 《大菜》,梁实秋:《雅舍谈吃》,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3 《东亚酒楼特别改良欧美大菜》,《晶报》,1919年7月3日。
    4 《爵禄饭店》,《海报》,1929年4月24日。
    1 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三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270页。
    2 《高唐散记》,《社会日报》,1942年12月3日。
    3 《高唐散记》,《社会日报》,1942年12月3日。
    4 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三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237页。
    5 天庐:《论“吃”》,《时事新报》,1932年12月16日。
    1 《新新兴记酒楼》,《笑报》,1930年4月12日。
    2 《味雅酒楼支店》,《申报》,1936年8月3日。
    3 《红玫瑰菜社》,《社会日报》,1937年6月5日。
    4 《黄鹤楼筵席预定中菜西吃》,《社会日报》,1942年10月18日。
    5 《新沙华经济快餐》,《力报》,1947年5月14日。
    6 任妍幽:《论家庭之衣食住当注意》,《妇女杂志》1915年第1卷第5期,第9-10页。
    7 《饮食与民族性》,《妇女杂志》1931年第17卷第2期,第44页。
    1 《中西饮食异宜说》,《申报》,1886年9月9日。
    2 《中西饮食异宜说》,《申报》,1886年9月9日。
    3 《论番菜馆宜讲究烹调》,《游戏报》,1899年8月25日。
    4 《论番菜馆宜讲究烹调》,《游戏报》,1899年8月25日。
    5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6 《一品香告白》,《申报》,1880年6月20日。
    7 《新设英法大酒楼》,《申报》,1880年12月8日。
    8 《品香春番菜馆》,《笑林报》,1906年11月4日。
    9 《一品香番菜馆》,《采风报》,1898年7月16日。
    1 《蓬莱春番菜馆》,《游戏报》,1899年8月25日。
    2 《玉楼春番菜馆》,《笑林报》,1908年7月24日。
    3 《一品香番菜馆》,《采风报》,1898年7月12日。
    4 《吉祥春番菜馆》,《游戏报》,1901年6月23日。
    5 《新开万家春番菜馆》,《笑林报》,1907年9月8日。
    6 《品香春番菜馆》,《笑林报》,1906年9月13日。
    7 《新开四海村番菜馆》,《上海》,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初一日。
    8 颐安主人:《沪江商业市景词》,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131页。
    9 朱文炳:《海上竹枝词》,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191页。
    10 【清】李伯元:《南亭四话》,上海书店1985年版,第484-485页。
    11 《新开天香楼巧制大菜》,《游戏报》,1900年6月2日。
    1 四进士:《谈谈上海的菜馆(一)》,《快活世界》,1927年5月11日。
    1 王韬:《王韬日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17、20页。小异,即管嗣复,壬叔即李善兰。
    2 张敏:《晚清上海租界文人职业生活(1843-1900)》,上海市档案馆编:《租界里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3 熊月之、周武主编:《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154页。
    4 张敏:《晚清上海租界文人职业生活(1843-1900)》,上海市档案馆编:《租界里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5 张敏:《晚清上海租界文人职业生活(1843-1900)》,上海市档案馆编:《租界里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6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中),龙文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498、499页。
    1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9页。
    2 落落生:《上海文士》,《上海常识》,1928年10月29日。
    3 鲁迅:《“京派”与“海派”》,倪墨炎选编:《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4 黄宗英:《大礼谢饭》,唐大斌编:《名家品吃》,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5 夏大吾:《“写字间”阶级的饭店生活》,《时事新报》,1934年7月26日。
    1 天子:《从吃大菜到吃生煎馒头》,《社会日报》,1934年10月24日。
    2 周世勋、李启宗:《上海市大观》,文华美术图书公司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版,第196页。
    3 《包饭作》,唐振常:《颐之时》,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
    4 郑毅生:《京沪宝鉴》,中国工商服务社民国卅八年(1949年)版,社会-10。
    1 碧:《上海社会之现象:包饭作送饭之便当》,《图画日报》第一百五十五号第七页,见环球社编辑部编:《图画日报》(第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2 小补:《事时新报自备膳食》,《上海滩》,1926年9月5日。
    3 郑毅生:《京沪宝鉴》,中国工商服务社民国卅八年(1949年)版,社会-10。
    4 叶浅予:《叶浅予自传:细叙沧桑记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1 上海市社会局:《上海市工人人数统计》,上海市社会局1934年版,第295页。
    2 独醒:《包饭一得》,《上海常识》,1928年6月17日。
    3 宋丁:《城市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0页。
    4 上海市社会局:《上海市工人人数统计》,上海市社会局1934年版,第10页。
    5 陈荣广:《老上海》(中册),泰东书局1919年版,第33页。
    1 陈弈:《三谈普罗馆》,《社会日报》,1934年9月12日。
    2 陈弈:《三谈普罗馆》,《社会日报》,1934年9月12日。
    3 作家:《四谈普罗馆(下)》,《社会日报》,1934年9月20日。
    4 作家:《四谈普罗馆(下)》,《社会日报》,1934年9月20日。
    5 陈亮:《特种上海生活》,原载《上海生活》1940年第5期,见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109页。
    6 杨村人:《谈谈普罗馆》,《社会日报》,1934年9月10日。
    1 屠诗聘:《上海市大观》,中国图书杂志公司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版,下10。
    2 时公:《在上海的露天饭店有二千家》,《社会日报》,1936年7月4日。
    3 时公:《在上海的露天饭店有二千家》,《社会日报》,1936年7月4日。
    4 铁签居士:《普罗馆的尾声》,《社会日报》,1934年9月26日。
    5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6 海上说梦人:《歇浦潮》(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七回。
    7 海上漱石生:《海上繁华梦(附续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15页
    8 海上漱石生:《海上繁华梦(附续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页。
    1 海上漱石生:《海上繁华梦(附续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页。
    2 陈荣广:《老上海》(上册),泰东图书局1919年版,第102页。
    3 美君:《楼上楼下》,《上海常识》,1928年5月26日。
    4 《社会日报》,1937年6月5日。
    5 《社会日报》,1937年10月25日。
    6 连城:《专访冠生园食品公司》,《新夜报》,1947年6月15日,见上海档案馆所藏档案《冠生园食品公司概况调查》,档案号为:Q78-2-14581,第32页所贴剪报。
    7 《二十一家菜馆老板非法抬价同到警局》,《力报》,1948年12月12日
    1 《客饭非法涨价大批店主被传》,《力报》,1949年3月15日。
    2 《客饭每客四万小民坐以待毙》,《力报》,1949年4月19日。
    3 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三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296页。
    4 马学新、曹均伟、薛理勇等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辞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440页。
    5 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三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271页。
    6 《社会日报》,1933年7月4日。
    7 花:《最经济西飱》,《社会日报》,1942年10月18日。
    8 《社会日报》,1937年2月23日。
    1 聂石樵主编:《诗经新注》,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365页。
    2 常山后裔:《大西洋醋潮》,《海报》,1925年5月23日。
    3 惜珍馆主:《汤饼盛宴》,《上海繁花》,1927年9月5日。
    4 不票:《记钱筵中之恒社》,《笑报》,1927年9月6日。
    5 桑黛:《记汤饼宴》,《笑报》,1928年7月20日。
    6 小饕:《粤东食谱(下)》,《上海常识》,1928年9月14日。
    1 海上漱石生:《海上繁华梦(附续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八、九回。
    2 琰公:《唐婚琐諙》,《海报》,1924年11月23日。
    3 犹龙:《王筵杂碎》,《海报》,1925年4月20日。
    4 灵犀:《七弗搭八先生阁随笔》,《社会日报》,1934年1月5日。
    5 《花国著名人物:小林黛玉老四大菜馆广宴姊妹淘》,《社会日报》,1935年12月11日。
    6 鱼庵:《厉志山律师婚礼》,《社会日报》,1936年3月17日。
    7 绥之:《不景气现象中酒菜各业的现状谈》,《社会日报》,1936年10月15日。
    8 海马:《记小张文艳之嫁》,《社会日报》,1940年2月1日。
    9 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编辑部:《上海风土杂记》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版,第27页。
    10 【清】叶梦珠:《阅世编》,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16页:“喜庆贺礼,向来有之。盛者杯币以及羹果而已。今或间用羊、酒。营中往往用面。其祝寿桃糕,上插八仙,昔年亦有之,然第存其意耳。今吾郡所制,精巧异常,须眉毕见,衣折生动,俱以染色面为之,可久而不剥落,前此未尝有也。人物专取吉祥,故事亦不拘泥八仙。”
    11 《祝嘏记》,《申报》,1886年10月6日。
    12 《新开酒馆》,《申报》,1879年2月6日。
    13 《老益庆楼酒馆》,《申报》,1879年10月31日。
    1 高风:《寿宴记》,《笑报》,1929年5月29日。
    2 《张寿喜筵三分天下》,《社会日报》,1939年4月14日。
    3 朱颜:《陈云裳今日诞辰假新新酒楼大宴三厂同人》,《社会日报》,1939年8月24日。
    4 沙露:《蜀腴筵上姜太公遇周文王》,《社会日报》,1939年1月16日。
    5 密句:《貂禅楼上梅花宴》,《社会日报》,1939年1月20日。
    6 企梅:《东吴同学欢宴贝陈二君》,《力报》,1928年4月19日。
    7 地龙:《记大中国之宴》,《笑报》,1927年10月12日。
    8 《明星庆功宴》,《社会日报》,1931年3月13日。
    9 愚:《四十年代的庆功宴一百余位艺人出席》,《社会日报》,1936年12月9日。
    10 海马:《更新五巨头招待全体平角,在会宾楼举行庆功宴》,《社会日报》,1939年10月24日。
    1 吕一敢《陶陶雅集记》,《洋泾浜》,1927年12月7日。
    2 《宴梅》,《社会日报》,1935年8月13日。
    3 《公宴报界四君子》,《社会日报》,1939年3月17日。
    4 陈挹棻:《题沪江酒楼》,《申报》,1881年2月7日。
    5 梁溪瘦鹤词人邹弢:《弢园老民招饮申江聚丰酒楼即席占赠即送其往香江》,《申报》,1882年8月7日。
    6 小楼主人:《朱宝珊招饮于复新园即席口占两绝索洪时甫太史政和兼视陈纯甫》,《申报》,1884年6月16日。
    7 盼兮:《消夏雅集记》,《海报》,1930年7月24日。
    1 《南社的几次聚餐》,郑逸梅:《郑逸梅选集》(第六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92页。
    2 华伯阳:《陶乐春穷宴记》,《洋泾浜》,1927年11月25日。
    3 君强:《新雅散记》,《社会日报》,1935年4月1日。
    4 王之:《新雅茶室的两位座上客》,《社会日报》,1936年12月8日。
    5 《忆半个世纪前的南京路》,董鼎山:《温馨上海悲情纽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6 《高唐散记》,《社会日报》,1943年2月23日。
    7 《猫双栖楼随记》,《社会日报》,1942年10月18日。
    8 不另:《天同联叙记》,《笑报》,1928年10月3日。
    1 《新垒聚餐(上)》,《社会日报》,1934年1月11日。
    2 草央:《大东酒楼琴樽之会,复旦新闻学系毕业同学聚餐》,《社会日报》,1936年11月26日。
    3 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三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294页。
    4 洪深:《大饭店》,陈子善编:《夜上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页。
    5 清芬:《酒尾琐谈》,《社会日报》,1934年11月15日。
    1 天牛:《昨夕之大西洋》,《上海日报》,1926年11月11日。
    2 奚鸟:《大西洋趣宴记》,《笑报》,1928年9月15日。
    3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三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14页。
    4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三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64页。
    5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三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60页。
    6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三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61、1262页。
    7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三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63页。
    8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三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67、1268、1269页。
    9 《伟成利记绢丝公司昨开发起人会议》,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关丝厂业调查资料》(1932-1948年)(档案号为:Q275-1-1902),第77页剪报。
    10 《万寿山酒楼二楼股票茶座业已开幕》,《社会日报》,1945年7月5日。
    1 大喇叭:《梅王宴客之余波》,《笑报》,1926年11月17日.
    2 太庄:《梅宴与宴梅》,《上海日报》,1926年11月27日.
    3 张超:《倚虹楼中之名伶宴客》,《笑报》,1927年9月15日.
    4 票报:《马连良之宴》,《海报》,1928年4月7日.
    5 天明:《紫罗兰席上》,《力报》,1928年10月16日.
    6 文鸳:《天天饭店张淑娴姊妹宴客》,《社会日报》,1939年9月30日.
    7 蔡钓徒:《悦宾雅叙》,《海报》,1927年11月24日.
    1 梅子:《伶联会宴南北名伶》,《力报》,1947年9月17日.
    2 华香琳:《忆“云天集”艺友聚餐》,中央文史馆编:《海上春秋》,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6页.
    3 海公:《海盐同乡会冬季聚餐大会》,《社会日报》,1940年12月21日.
    4 《旧上海的菜馆》,周劭:《黄昏小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页.
    5 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79页.
    6 邹韬奋:《深夜被捕》,倪墨炎选编:《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00-401页.
    7 冰心:《选举于节约》,《力报》,1948年4月8日.
    8 冰心:《选举于节约》,《力报》,1948年4月8日.
    1 《响应节约而改组之一家春酒楼》(1943年10月30日),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关菜馆业调查资料》(档案号为:Q275-1-203),第73页所贴剪报.
    2 《社会日报》,1944年5月5日、6月11日.
    3 桑红:《节约菜》,《社会日报》,1943年9月13日.
    4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警察局老闸分局酒菜馆业务管理文稿》(1946年2月--1949年4月),档案号为:Q133-4-75.
    1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警察局闸北警察分局关于取缔小菜馆演唱花鼓戏市局新生运动促进会工作实施表及推行节约运动办法》(1947年1月10日-11月),档案号为:Q145-4-170.
    2 大炮,《节约菜并不曾丝毫节约》,《力报》,1947年10月20日.
    3 局内人:《酝酿中之酒楼餐馆拒税运动》,《力报》,1948年2月7日.
    4 梅影室主:《大中华欢宴曹痴公》,《笑报》,1928年11月5日.
    1 水龙:《大菜?哑药?》,《笑报》,1928年4月12日.
    2 叔君:《请客子帖》,《社会日报》,1945年8月16日.
    3 灵犀:《猫双栖楼随记》,《社会日报》,1942年10月18日.
    4 钱钟书:《吃饭》,唐大斌编:《名家品吃》,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5 淞北玉鱿生撰:《海陬冶游附录》(卷上),[清]虫天子编:《中国香艳全书》(第4册),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2459页.
    6 《春申浦竹枝词》,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54页.
    7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澱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2页.
    1 沪上闲鸥:《洋泾竹枝词》,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364页.
    2 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澱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3 辰桥:《申江百咏》,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83页.
    4 海上漱石生:《海上繁华梦(附续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07页.
    1 碧:《承欢侍宴无闲暇》,《图画日报》第二百四十九号第七页,见环球社编辑部编:《图画日报》(第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83页.
    2[清]李伯元著、韩秋白点校:《文明小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四十八回.
    3 《天南逦叟轶事》,孙家振:《退醒庐笔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4 《新设英法大酒楼》,《申报》,1880年12月8日.
    5 《一品香告白》,《申报》,1880年12月21日.
    6 池志澱著:《沪游梦影》,葛元煦、黄式权、池志瀓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8页.
    7 《新开燕庆园酒馆》,《游戏报》,1902年6月18日.
    8 《洋大庆楼酒馆》,《游戏报》,1905年6月24日.
    9 忏情生:《续沪北竹枝词》,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10 《洗尘雅集小记》,《申报》,1887年11月30日.
    11 《洋场即事录请雾里看花客缕馨仙史诸吟坛粲正》,《申报》,1880年6月16日.
    1 海上说梦人:《歇浦潮》(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2 蔡钓徒:《悦宾雅叙》,《海报》,1927年11月24日.
    3 盼兮:《消夏雅集记》,《海报》,1930年7月24日.
    4 文澜:《都会拾零(二)》,《社会日报》,1934年7月31日.
    1 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89页.
    2 黑田:《向导社与旅馆酒楼两业似均有蓬勃气象》,《社会日报》,1936年9月29日.
    3 《皇后酒家开幕启事》,《社会日报》,1938年8月18日.
    4 《社会日报》,1938年10月30日.
    5 《社会日报》,1942年12月24日.
    6 灵犀:《猫双栖楼随记》,《社会日报》,1943年5月23日.
    7 桑红:《紫气录》,《社会日报》,1943年6月21日.
    8 《萝蔓饭店》,《社会日报》,1943年12月31日.
    9 《红棉酒家》,《社会日报》,1944年5月27日.
    1 《荣华酒家》.《社会日报》,1944年5月20日.
    2 《美华酒楼》,《社会日报》,1944年6月2日.
    3 《东亚酒楼》,《社会日报》,1944年6月16日.
    4 《南华酒家碧萝厅》,《社会日报》,1945年1月7日.
    5 《时懋饭店》,《社会日报》,1945年3月30日.
    6 《万寿山酒楼》,《社会日报》,1945年4月1日.
    7 《新都饭店万象厅创业一周年纪念》,《社会日报》,1945年4月15日.
    8 《南京酒楼百灵厅正式开幕》,《社会日报》,1945年6月20日.
    9 《萝蔓老正兴》,《社会日报》,1945年8月10日.
    10 《又一楼》,《力报》,1948年3月10日.
    11 匡成:《又一楼的乐队》,《力报》.1948年12月7日.
    12 《社会日报》,1943年11月5日.
    1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市社会局大西洋菜社歌唱书场卷》,档案号为:Q6-13-583.
    2 《老三和楼》,《社会日报》,1944年5月27日.
    3 青子:《郑霞与红棉》,《社会日报》,1944年8月23日.
    4 伟大夫:《与韩菁清在锦江》,<力报》,1948年11月9日.
    5 王鸿泰:《从消费的空间到空间的消费--明清城市中的酒楼与茶馆》,蒲慕州主编:《生活与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8页.
    1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海书店1986年版,下篇卷三《上海风俗琐记》.
    2 《论上海今昔事》,《申报》,1874年十二月廿六日.
    3 郑毅生:《京沪宝鉴》,中国工商服务社民国卅八年(1949年)版,社会-58.
    4 淞北玉鱿生撰:《海陬冶游附录》(卷上),[清]虫天子编:《中国香艳全书》(第4册),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1页.
    5 淞北玉鱿生撰:《海陬冶游附录》(卷上),[清]虫天子编:《中国香艳全书》(第4册),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2453页.
    6 西泠漱华子:《洋泾浜序》,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瀓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3页.
    7 《论上海繁华》,《申报》,1874年十二月廿八日.
    8 忏情生:《上海感事诗》,葛元煦:《沪游杂记》,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澱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9页.
    1 当头捧唱人:《洋场多浪游子弟诗以讽之》,《申报》,1875年12月22日.
    2 《戏仿陋室铭四则》,《申报》,1875年3月23日.
    3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葛元煦、黄式权、池志瀓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6页.
    4 玄玄:《吃便饭》,《上海常识》,1928年(日期不详)第33号.
    1 杨枝:《乐乡饭店之藤椅》,《社会日报》,1933年7月25日.
    2 《论典礼洋场亦宜一例》,《申报》,1881年5月7日.
    3(法)图珊·萨玛著、管筱明译:《布尔乔亚饮食史》,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4 Mark S.Swislocki:Feast and Famine in Republican Shanghai:Urban Food Culture.Nutrion.and the State.第五章.
    5 萧剑青:《上海向导》,上海经纬书局,出版年不详(根据书中的《书卷前》,可知作于1937年),第82页.
    6 戴敦邦绘、沈寂编文:《老上海小百姓》,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1 严独鹤:《沪上酒食肆之比较》,原载《红杂志》1923年第33、35期,见倪墨炎选编:《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2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版(1934年)版,第226页.
    3 《胡适先生二三事》,梁实秋:《梁实秋怀人丛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第191页.
    4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5 《续沪北竹枝词》,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6 陈荣广:《老上海》(中册),泰东书局1919年版,第32页.
    7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版(1934年)版,第234页.
    8 《海上闲谈》,《申报》,1911年5月9日.
    1 王后哲辑:《上海宝鉴》,上海世界书局1925年版,第三编交际指南.
    2 陈荣广:《老上海》(上册),泰东图书局1919年版,第101页.
    3 陈亮:《饭店的楼下》,《社会日报》,1932年8月28日.
    4 海上说梦人:《新歇浦潮》(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56页.
    5 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上海世界书局印行民国廿二年(1933年)版,第16页.
    1 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上海世界书局印行民国廿二年(1933年)版,第16页.
    2 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上海世界书局印行民国廿二年(1933年)版,第16-17页.
    3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64-365页.
    4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2页.
    1 《名姝宴客》,《游戏报》,1899年8月20日.
    2 《是谓得和》,《游戏报》,1902年7月7日.
    3 王后哲辑:《上海宝鉴》,上海世界书局1925年版,第三编交际指南.
    4 奚鸟:《大西洋趣宴记》,《笑报》,1928年9月15日.
    5 玄鸟:《乐乡饭店一朵花》,《社会日报》,1933年7月28日.
    1 《论上海风俗之坏》,《申报》,1886年12月31日.
    2 《酒国藏春》,《申报》,1886年12月29日.
    3 《论上海风俗之坏》,《申报》,1886年12月31日.
    4 《论上海风俗之坏》,《申报》,1886年12月31日.
    1 《舞船西菜社》,《海报》,1928年10月4日.
    2 西装客:《女子生活面面观》,《消闲》,1927年8月8日.
    3 西装客:《女子生活面面观》,《消闲》,1927年8月8日.
    4 绵翼:《从女招待到女权运动》,《社会日报》,1932年7月3日.
    5 绥之:《止海的女堂倌生活》,《社会日报》,1935年9月13日.
    3 《福康糖果食品公司》,《社会日报》,1936年1月29日.
    7 绥之:《上海的女堂倌生活》,《社会日报》,1935年9月13日.
    1 灵犀:《猫双栖楼随记》,《社会日报》,1942年11月8日.
    2 灵犀:《猫双栖楼随记》,《社会日报》,1942年11月8日.
    3 慕尔:《女侍》,《社会日报》,1944年4月27日.
    4 青子:《茶花女》,《社会日报》,1944年10月1日.
    5 柳絮:《侍女班头》,《力报》,1947年5月1日.
    6 柳絮:《侍女班头》,《力报》,1947年5月1日.
    7 灵犀:《猫双栖楼随记》,1942年11月17日.
    1 《九如吃经理,肉丝炒细粉》,《力报》,1947年12月2日.
    2 钱歌川:《洋场零语》,张遇、王娟编:《老上海写照》,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200页.
    3 柳眉君:《上海男子生活,张遇、王娟编:《老上海写照》,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68页.
    4 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三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232页.
    5 田君:《烧饼在上海》,《社会日报》,1932年7月29日.
    6 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三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232页.
    1 绥之:《民国路上的普罗食摊》,《社会日报》,1935年4月9日.
    2 绥之:《民国路上的普罗食摊》,《社会日报》,1935年4月9日.
    3 绥之:《民国路上的普罗食摊》,《社会日报》,1935年4月9日.
    4 陈伯熙:《老上海》(中册),泰东图书局1919年版,第33页.
    5 颐安主人:《沪江商业市景词》,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141页.
    6 陈亮:《饭店的楼下》,《社会日报》,1932年8月28日.
    7 陈亮:《饭店的楼下》,《社会日报》,1932年8月28日.
    8 灵犀:《吃的问题(补)》,《社会日报》,1933年7月5日.
    1 陈亮:《饭店的楼下》,《社会日报》,1932年8月28日.
    2 灵犀:《吃的问题(补)》,《社会日报》,1933年7月5日.
    3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四年(1925年)版,卷五食宿游览.
    4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年(1919年)版,卷五 食宿游览.
    1 海上漱石生:《海上繁华梦(附续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23页.
    2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3 霹雳:《饭店弄堂的复兴》,《社会日报》,1932年6月21日.
    4 郁慕侠:《上海鳞爪》,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
    5 流芳:《广东小买》,《社会日报》,1937年1月14日.
    6 作家:《四谈普罗馆(下)》,《社会日报》,1934年9月20日.
    1 尘无:《关于吃饭(下)》,《社会日报》,1932年8月26日.
    2 灵犀:《吃的问题(补)》,《社会日报》,1933年7月5日.
    3 池志澱:《沪游梦影》,葛元煦、黄式权、池志瀓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8页.
    4 《五层楼酒家》,《力报》,1949年4月16日.
    5 相权作:《孤岛上一般少爷小姐的生活录》(漫画),《社会日报》,1938年6月1日.
    6 《孤岛上的馆生意无一不佳》,《社会日报》,1939年5月30日.
    1 玉人:《孤岛经济学》,《社会日报》,1938年7月2日.
    2 刘均:《樽边杂感》,《社会日报》,1941年4月10日.
    3 洪逗:《孤岛是乐园》,《社会日报》,1939年6月28日.
    4 洪逗:《孤岛是乐园》,《社会日报净,1939年6月28日.
    5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17页.
    6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第232页.
    7 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页.
    8 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版,第168页.
    1 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版,第168页.
    2 《股票昨日上市之金谷饭店》,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关菜馆业调查资料》,档案号为:Q275-1-2034,第17页剪报.
    3 《杏花酒楼昇记召集股东年会启事》,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关菜馆业调查资料》,档案号为:Q275-1-2034,第44页剪报.
    4 《龙门咖喱饭店股份有限公司开幕公告》,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关菜馆业调查资料》,档案号为:Q275-1-2034,第106页剪报.
    5 《老店新开之梅龙镇酒家》,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关菜馆业调查资料》,档案号为:Q275-1-2034,第107页剪报.
    1 《上海花园酒楼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招股启事》,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关菜馆业调查资料》,档案号为:Q275-1-2034,第120页剪报.
    2 《新都饭店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关菜馆业调查资料》,档案号为:Q275-1-2034,第130页剪报.
    3 《新利查合记西菜社股份有限公司解散结束公告》,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关菜馆业调查资料》,档案号为:Q275-1-2034,第126页剪报.
    1[美]尤金·N·安德森著,马孆、刘东译:《中国食物》,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
    2 《中西饮食方式之异》,唐振常:《颐之时》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
    3 张若谷:《三十年前上海浮世绘:十九吃大菜》,《社会日报》,1936年9月14日.
    4 范烟桥:《六十年前之上海(七三):别绕风味》,《社会日报》,1945年5月20日.
    1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页.
    2 根据1910年工部局调查,上海各国留沪人数分别为:“英吉利:4,465人.日本:3,361人.葡萄牙:1,495人.北美合众国:940人.德意志:811人.法兰西:330人.俄罗斯:317人.西班牙:140人.意大利:124人.丹麦:113人.澳大利匈牙利:102人.脑威:86人.土耳其:83人.瑞典:72人.荷兰:69人.波斯:49人.希腊:36人.比利时:31人.罗马尼亚:15人.亚拉伯:14人.巴西:7人.委内瑞拉:0人.印度:804人.马来:0人.犹太:11人.杂色:9人.总共:13,536人.”见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元年(1912年)版,卷一总纲乙人口.
    3 朱叶:《印度伙食店生意兴隆压倒各国饭店》,《社会日报》,1936年12月27日.
    1 王廷元、王世华著:《徽商》,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47-497页.
    1 叶浅予:《叶浅予自传:细叙沧桑记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C5-2-158-115,酒菜业情况调查表,(起始时间1952年)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D2-0-2650,《通俗文化》第2卷第7期(1935年10月15日)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D2-0-2752,《时代漫画》,第29期(1936年8月20日)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H1-2-22-31,国民政府上海地区受降官汤恩伯(中)、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夫人(左)与美军驻中国之后方勤务司令奥伦德在华懋饭店欢迎行政院副院长翁文灏宴会上(1945年)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H1-1-22-79,韩国李承晚博士在国际饭店14楼为其举行的酒会上与上海市妇女会钱剑秋及韩国小姐田淑君等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H1-1-22-113,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署署长蒋庭黼在国际饭店召开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H1-1-22-180,(民国)上海市市长钱大钧在国际饭店举行欢迎英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福拉塞勋爵酒会上与勋爵合影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H1-1-22-181,(民国)上海市市长吴国桢(左二)在逸园大饭店腰带全市议员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H1-1-22-390,和善驻华大使艾森在华懋饭店举行记者招待会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H1-1-22-402,印度驻华大使梅农与夫人在华懋饭店举行鸡尾酒会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H1-1-32-9,南京西路(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街景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H1-1-32-34,国际饭店前的街景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Q6-1-897,上海市社会局关于新利查合记西菜社股份有限公司变更登记问题与概公司、经济部的来往文书(1946年10月21日--1948年2月20日)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Q6-1-2431,上海市社会局关于上海赛维纳西菜社股份有限公司等级问题与该公司、经济部的来往文书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Q1-18-172,上海市政府卅五年度统计报告底稿(1946年)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Q1-18-187,上海市府统计处半月刊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Q6-5-342,上海市社会局关于上海市西菜业厨司同人福利社申请登记的文 件(1946年)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Q6-8-2731,上海市社会局关于豫园菜馆解雇、工资待遇、年奖问题文件(1947年4月--1948年2月)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Q6-8-2732,上海市社会局关于君士坦丁菜馆工资问题文件(1947年3月)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Q6-13-583,上海市社会局大西洋菜社歌唱书场卷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Q6-34-128,上海市社会局关于粤菜茶点业申请组织同业公会来往文书(1946年1月14日-3月20日)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Q78-2-14581,冠生园食品公司概况调查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Q78-2-15386,新雅粤菜馆概况调查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Q90-1-1021,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关于新雅粤菜馆股份有限公司帐目审查、代办企业注册、商标注册等文件(1941年3月--1943年5月)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Q133-4-75,上海警察局老闸分局酒菜馆业务管理文稿(1946年2月--1949年4月)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0142-2-147,上海市警察局伪新成分局调查老正兴菜馆等单位内部组织情况、负责人姓名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Q145-4-170,上海警察局闸北警察分局关于取缔小菜馆演唱花鼓戏市局新生运动促进会工作实施表及推行节约运动办法(1947年1月10日一11月)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Q275-1-1902,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关丝厂业调查资料(1932-1948年)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Q275-1-2001,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关茶食、糖果、饼干业调查资料(1933-1950)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Q275-1-2002,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关伙食业调查资料(1933-1948)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Q275-1-2034,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关菜馆业调查资料(1933-1949)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R1-13-90,日伪上海特别市政府西菜业(自9143年12月)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R13-1-1533,日伪上海特别市经济局关于梅龙镇酒家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登记问题与实业部的来往文书(1943年3月13日--12月18日)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R32-1-393,日伪上海特别市政府财政局关于开征本市筵席税、制订征收章程、招商承办投标办法及酒菜业呈请豁免等的文件(1941年3月--)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R47-1-104,日伪上海特别市各业函报成立大会、会员、理监事名单、组织章程等各项材料、上海特别市商会与各该业的来往文书和派员出席指导的工作报告(二)(1942年10月--12月)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S323-2-13,上海市西菜咖啡商业同业公会各个时期的分区分类的会员名册(1943年--1948年)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S325-1-24,上海市警察局等发来的公共娱乐场所管理规则以及上海市西菜咖啡商业同业公会关于要求延长营业时间、酒吧音乐所免予禁舞和顾客付给外币问题向有关当局申诉的往来文书以及会员有音乐设备的调查表(1946年4月8 日--1949年2月8日)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S323-1-27,上海市酒菜商业同业公会徽帮、其他小组会议记录(1945年11月-1947年3月8日)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S323-3-1,上海酒菜商业历史沿革、概况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S323-4-55,上海市酒菜馆业商业同业公会奉准全业公私合营及新雅等十四产先行合营的企业情况报告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S323-4-60,上海市酒菜商业同业公会关于筵席税免征标准、征收管理要点、要求调整起征点等问题与财政局等的往来文书(1949年7月13日-12月30日)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S325-1-1-30,上海市西菜业同业公会与咖啡业同业公会合并改名为西菜咖啡业同业公会的有关文书(1945年3月--12月)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S325-1-13-,上海市西菜咖啡商业同业公会会员一览表(1946年-1948年)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S325-1-30,一九一四年以前上海市西菜咖啡商业公会已故的同业负责人名单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S325-4-18,上海西菜咖啡商业概况(1950年--1955年)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S323-4-74,上海市酒菜商业同业公会重估资产表(起始时间1951年)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S325-4-75,上海市酒菜商业公会重估资产报表(起始时间1951年)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S323-4-79,上海市酒菜商业同业公会重估财产报表(起始时间1951年)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Y4-1-427,上海特别市酒业菜馆业同业公会会员录(封面文字为:卅二年三月廿八日收到)
    《采风报》,1898年7月12日--1900年10月29日
    《常识》,1927年11月9日-1931年4月12日
    《繁华报》,1928年4月26日-7月28日
    《繁华世界》,1927年3月18日-11月12日
    《海报》,1924年10月10日-1931年2月4日
    《沪报》,1882年5月18日-1908年8月31日
    《沪报》(华文沪报),1913年11月2日-1925年4月25日
    《极乐》,1928年2月14日-7月18日
    《快活世界》,1927年2月22日-1929年5月3日
    《晶报》,1919年-1920年
    《力报》,1947年4月6日-1949年4月30日
    《上海》,1907年-1908年
    《上海常识》,1928年5月26日-1929年2月1日
    《上海繁花》,1927年7月7日-1928年4月20日
    《上海趣报》,1927年2月17日-6月7日
    《上海日报》,1926年11月9日-1927年1月22日
    《上海新报》,壬戌年七月十九日,第67号
    《上海夜报》,1924年12月1日-1925年5月31日
    《社会镜》,1921年9月2日-11月28日
    《社会日报》,1929年11月1日-1945年
    《申报》,1872年-1889年,1911年1-10月,1923年10月
    《时事新报》,1932年12月1日-1933年1月10日、1934年7月
    《笑报》,1926年3月5日-1929年-月30日
    《笑林报》,1901年4月2日-1910年5月29日
    《消闲》,1927年6月15日-12月10日
    《新世界》1917年7月26日-1918年5月31日
    《新闻报》,1893年2月
    《洋泾浜》,1926年12月13日-1928年5月21日
    《游戏报》,1897年8月5日-1908年7月26日
    《字林沪报》,1882年8月10日-1883年1月31日
    《快活世界》1914年1卷第1-2期
    《妇女杂志》1915年第1卷第5期、1918年第4卷第10-12期、1931年第17卷第2期.
    《良友画报》1936年第115期
    《人生旬刊》1935年第1卷第1-10期
    《上海滩》第1-5期(1914年11月-1914年12月)
    《上海风》第1-12期(1949年1-3月)
    《上海风光》第2-20期(1947年9月-12月)
    《上海妇女》第1卷1-3期(1945年10月-12月)
    《上海伙友》第1-4、6-11期
    《上海经》(十日刊),第1卷第1-4期(1938年10月-11月)
    《上海滩》(1946年4月-1947年3月)
    《新上海》1926年第11期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上中下),龙文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版
    包天笑:《上海春秋》(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曹聚仁:《上海春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陈存仁:《抗战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陈荣广:《老上海》(上中册)泰东图书局1919年版
    陈无我:《老上海三十年见闻》,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陈子善编:《夜上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清]虫天子编:《中国香艳全书》(第4册),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版
    戴敦邦绘、沈寂编文:《老上海小百姓》,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董鼎山:《温馨上海悲情纽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三联书店1997年版
    葛元煦、黄式权、池志瀓:《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版
    海上漱石生:《海上繁华梦(附续梦)》(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海上说梦人:《歇浦潮》(全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海上说梦人:《新歇浦潮》(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清]海上游戏主辑:《海上游戏图说》,出版者不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版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海书店1986年版
    胡祥翰等:《上海小志、上海乡土志、夷患备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胡远杰主编:《福州路文化街》,文汇出版社2001年版
    华商公议会:《上海华商行名簿册》,华商公议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刊印
    环球社编辑部编:《图画日报》(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洪丕谟:《吃玩大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冷省吾:《最新上海指南》,上海文化研究社1946年版
    [清]李伯元:《南亭四话》,上海书店1985年版
    [清]李伯元著、韩秋白点校:《文明小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
    李春南:《上海生活》,上海生活书店1949年版
    [清]藜床卧读生辑:《绘图上海杂志》,上海文宝书局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石印本
    李元信:《环球中国名人传略(上海工商各界之部)》,环球出版社民国三十三年版(1944年)版
    梁实秋:《梁实秋怀人丛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梁实秋:《雅舍谈吃》,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林微音:《花厅夫人》,四社出版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
    林震:《上海商业名录》,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四年(1925年)版
    林震:《上海商业名录》,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七年(1928年)版
    陆嘉亮、许仁生:《上海手册》,中华书局1949年版
    [清]陆士谔:《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陆文夫:《美食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陆衣言编:《最新南京游览指南》,中华书局民国十五年(1926年)版
    鲁迅:《鲁迅日记》(上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绩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绩溪县志》,黄山书社1998年版
    绩溪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绩溪文史资料》(第3辑),1993年版
    蒋为民主编:《时髦外婆--追寻老上海的时尚生活》,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静安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静安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南市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市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倪墨炎:《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穆瑞正编:《海上旧闻<星期五档案>》选粹》,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钱化佛(口述):《三十年来之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回忆鲁迅的美术活动》,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版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元年(1912年)版
    商务印书馆辑:《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年(1914年)版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年(1919年)版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上海指南》,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四年(1925年)版
    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申报馆编辑:《申报上海市民手册》,申报馆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版
    沈伯经、陈怀圃:《上海市指南》,中华书局1934年版
    沈定国、 吴农花、 徐善宏:《上海统览》,上海统览编纂社1948年版
    沈嘉禄著,戴敦邦图:《上海老味道》,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沈嘉禄:《小绍兴传奇》,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树棻:《上海Waltz》,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
    树棻:《上海的最后旧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清]漱六山房:《九尾龟》(上下册),荆楚书社1989年版
    上海别发印刷上海市文史馆、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上海地方史资料(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上海博物馆图书资料室:《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上海出版社编辑:《家庭乐园(又名娱乐字典)》,上海出版社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版
    上海市工商调查所:《上海市工商行名录(二十八年)》,上海市工商调查所1939年版
    上海工商社团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工商社团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上海行名编行社:《中西对照上海行名簿》,上海行名编行社1931年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上海市黄浦区志编纂委员会编:《黄浦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上海市年鉴委员会:《上海市年鉴:民国廿四年》,上海市通志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版
    上海市社会局:《上海市工人人数统计》,上海市社会局1934年版
    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上海市年鉴:民国廿六年》,中华书局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版
    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上海市年鉴:民国廿五年》,中华书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版
    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上海市年鉴:民国三十五年》,中华书局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版
    上海市文史馆、上海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地方史资料(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上海市文献委员会编:《上海事物溯源》,上海市文献委员会1948年版
    上海市文献委员会编:《上海人口志略》,上海市文献委员会1948年版
    上海市政府统计处:《上海市统计总报告(三十五年度)》,上海市政府统计处1946年版
    上海市政府统计处:《上海市统计总报告(三十五年度)》,上海市政府统计处1946年版
    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七)工业商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十一)社会法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编辑部:《上海风土杂记》,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版
    苏青:《苏青文集》,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孙家振:《退醒庐笔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孙曜东口述,宋路霞整理:《浮世万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孙宗复:《上海游览指南》,中华书局民国廿四年(1935年)版
    唐大斌编:《名家品吃》,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唐鲁孙:《中国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屠诗聘:《上海市大观》,中国图书杂志公司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版
    王昌年:《大上海指南》,东南文化服务社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版
    王定九编著:《上海顾问》,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版
    王后哲辑:《上海宝鉴》,上海世界书局1925年版
    王礼安:《上海风物画》,古今书屋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版
    汪康年:《汪穰卿笔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王韬:《王韬日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
    王韬:《瀛燸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吴汉民:《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4)》,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吴馨等修:《民国上海县志》,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
    吴馨等修:《上海县续志》,民国七年(1928年)刻本
    [清]吴友如:《吴友如画宝》,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02年版
    萧剑青:《上海向导》,上海经纬书局出版社出版时间不祥,(书前序言,写于1937年1月30日)
    [清]潇湘馆侍者:《海上花天酒地传》,二石轩清光绪十年(1884年)版
    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上海世界书局民国廿二年(1933年)版
    徐汇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徐汇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三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
    徐珂:《上海商业名录》,商务印书馆民国七年(1918年)版
    徐珂:《上海商业名录》,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年(1921年)版
    许晚成主编:《上海百业人才小史》,龙文书店中民国卅四年(1945年)版
    徐仲珂:《上海商业名录》,商务印书馆民国九年(1920年)版
    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三联书店1998年版
    杨斌华主编:《上海味道》,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杨德惠、董文中编:《上海之工商业》,中外出版社1941年版
    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清]叶梦珠:《阅世编》,中华书局2007年版
    叶浅予:《叶浅予自传:细叙沧桑记流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叶又红:《海上旧闻》,文汇出版社1998年版
    億捷达会社:《上海小蓝本》,億捷达会社1932年版
    [清]应宝时等修:《上海县志》,清同治十年(1871年)版
    郁慕侠:《上海鳞爪》,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清]曾朴:《孽海花》,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张慧剑:《辰子说林》,上海书店1997年版
    张遇、王娟编:《老上海写照》,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郁达夫日记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政协绩溪县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绩溪文史资料》(第1辑),出版社不详1985年版
    政协绩溪县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绩溪文史资料》(第2辑),出版社不详1988年版
    政协上海市南市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上海市南市区志编纂委员会:《南市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内部资料,出版社及出版日期不祥)
    郑逸梅:《郑逸梅选集》(第六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郑逸梅、徐卓呆编著:《上海旧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版
    郑毅生:《京沪宝鉴》,中国工商服务社民国卅八年(1949年)版
    [清]指迷生辑:《海上冶游备览》,光绪十七年(1891年)年刻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1-5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中国商务广告公司:《上海商业名录》,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年(1931年)版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印:《上海各界各业名录》,上海青年出版社1947年版
    中国征信所:《上海工商业汇编》,上海市商会1937年版
    中央文史馆编:《海上春秋》,中华书局2005年版
    周劭:《黄昏小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周劭:《文饭小品》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周世勋、李启宗:《上海市大观》,文华美术图书公司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版
    周荣亚编辑:《武汉指南》,汉口新中华日报社出版时间不祥
    遨然:《胡蝶传》,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意)奥斯卡·马奇西奥,肖天佑译:《餐饮也是媒体:不同于麦当劳的意大利餐饮理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蔡丰明:《上海都市民俗》,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下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陈芬森:《西方饮食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陈伟明:《唐宋饮食文化初探》,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版
    丁日初主编:《上海近代经济史》(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丁日初主编:《上海近代经济史》(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杜建华主编:《饭店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杜莉、孙俊秀、高海薇、李云云著:《筷子与刀叉:中西饮食文化比较》,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高长兴:《会馆街--外码头从这里兴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顾承甫:《老上海饮食》,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美)顾德曼著、宋钻友译:《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胡自山:《中国饮食文化》,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黄继忠、夏任凡:《城市学概论》,沈阳出版社1990年版
    黄苇:《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1843-1863)》,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林乃燊:《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卢汉超著,段炼、吴敏、子羽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江礼暘:《食趣》,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李少兵:《民国时期的西式风俗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李少兵:《衣食住行》,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李岩伟:《张爱玲的上海舞台》,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刘建辉著,甘慧杰译:《魔都上海--日本只是人的“近代”体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林少雄编著:《口腹之道--中国饮食文化》,沈阳出版社1997年版
    逯耀东:《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逯耀东:《寒夜客来:中国饮食文化散记之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栾梅健:《通俗文学之王--包天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刘建美编著:《衣食住行与风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刘善龄:《西洋风--西洋文明在中国》,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刘业雄:《春花秋月何时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1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马学新、曹均伟、薛理勇等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辞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蒲慕州主编:《生活与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千古:《上海百年名厂老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谯枢铭、杨其民、卢汉超等:《上海史研究》,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英)裘昔司著,程灏译述:《上海通商史》,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著:《上海永安公司的产生、发展和改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上海市档案馆编:《租界里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邵之惠、洪璟、张脉贤:《徽菜》,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沈嘉禄:《饮啄闲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沈渭滨、姜鸣著:《阿拉上海人--一种文化社会学观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宋丁:《城市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宋钻友:《广东人在上海(1843-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孙立群著:《中国古代士人生活》,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唐鲁孙:《什锦拼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唐鲁孙:《酸甜苦辣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唐鲁孙:《中国吃的故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汤寿康:《上海旧影:十里洋场》,上海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唐振常:《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唐振常:《颐之时》,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
    (法)图珊·萨玛著、管筱明译:《布尔乔亚饮食史》,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
    王仁湘:《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济南出版社2004年版
    王仁湘:《珍馐玉馔:古代饮食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王廷元、王世华著:《徽商》,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汪之成:《上海俄侨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
    吴承联:《旧上海茶馆酒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吴贵芳主编:《上海风物志》,上海文化出版社1982年版
    吴旭霞:《茶馆闲情》,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许洪新:《从霞飞路到淮海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5、9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熊月之、周武主编:《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熊月之主编:《西制东渐:近代制度的嬗变》,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
    熊月之、马学强、晏可佳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西坡:《上海珍档--雅俗上海的43份档案》,文汇出版社2007年版
    薛理勇:《上海掌故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薛理勇:《食俗趣话》,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杨嘉祐:《上海风物古今谈》,上海书店1991年版
    姚克明:《海上洋泾浜》,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叶树平:《百年上海滩》,上海画报出版社1990年版
    (美)尤金·N·安德森著,马孆、刘东译:《中国食物》,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余之:《摩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张起钧:《烹调原理》,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年版
    张庶平、张之君:《中华老字号》(第一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编辑委员后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一辑),中央研究员中山认为社会科学研究所1984年版
    仲富兰:《上海街头弄口》,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周三金:《名菜小史》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
    周三金、陈耀文编著:《上海美食指南》,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8年版
    周时奋:《市井》,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朱国栋、王国章主编:《上海商业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庄华峰主编:《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邹振环:《译林旧踪》,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陈春舫:《海派粤菜与蔡建卿》,《上海商业》2003年第7期
    胡克廷:《上海名店洁而精川菜馆》,《食品与生活》1997年第1期
    马龄国:《涮羊肉香飘浦江两岸》,《回族文学》2006年第1期
    陶观武:《沪上素菜一绝--功德林》,《食品与生活》1997年第5期
    姚建康:《老正兴和上海菜》,《中国食品》2002年第21期
    姚建康:《上海功德林80华诞》,《中国食品》2002年第6期
    姚建康:《燕云楼和贵妃宴》,《中国食品》2002年第13期
    姚克明:《上海人吃大菜》,《秘书》2007年第2期
    姚伟钧:《饮食生活的演变与社会转型》,《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4期
    王廷元:《徽商与上海》,《安徽史学》1993年第1期
    王振宁:《新雅粤菜馆》,《商业文化》,1998年第5期
    袁望清:《上海最老的素菜馆--春风松月楼》,《食品与生活》1999年第5期
    郑祖安:《客栈、旅馆、饭店--旧上海旅馆业杂说》,《上海档案》2000年第1期
    朱金晨:《闲话“新雅”与文人》,《散文百家》2004年第1期
    朱金晨:《“新雅”里的文人》,《文学自由谈》2003年第4期
    周三金:《旧上海饮食风貌》,《中国食品》 1984第8期
    邹振环:《西餐引入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空间的开拓》,《史林》2007年第4期
    祖安:《1843:一个英国学者眼中的上海》,《上海滩》2000年第5期
    成荫:《南宋临安饮食服务业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林淑敏:《老上海的茶馆酒楼》(台湾: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10月)
    刘朴兵:《北宋时期中原地区的饮食文化》,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Mark S.Swislocki,Feast and Famine in Republican Shanghai:Urban Food Culture,Nutrion,and the State,(2001年斯坦福大学博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