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议题论争研究:国家政权建设的视角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一项对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议题论争及其变迁的研究。近代中国女子“是否应该接受教育”、“应该接受何种教育”以及“如何接受教育”是本文要叙述与讨论的主要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讨论近代中国的国家政权建设与女子教育议题论争的关系,从而将女子教育的小历史与国家转型的大历史勾连起来。
     关于“女子应否接受教育”是一个前置性的论争议题,最早于1896年由维新派发起。他们从“兴女学”可以“强国保种”的目的出发,认为女子应该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而保守派基于中国传统女子教育的观念,认为女子不应该接受学校教育,由此而展开论争。这一议题的论争结果是维新派暂时胜出,其标志是清廷学部于1907年3月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正式将女子教育纳入官方的教育管理体制中。
     “女子应接受何种教育”(即“女子教育宗旨是什么”)这一议题,是近代中国知识界探讨女子教育的核心议题。在维新前后至新文化运动以前,近代中国女子教育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关于女子教育宗旨的大论争,论争主要围绕“贤母良妻”与“女国民”而展开。自新文化运动开始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第二次较大的女子教育宗旨论争再次出现。这一时期主要导因于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启蒙的效应,“贤母良妻”的教育宗旨作为传统教育理念遭到了无情的批判与驳斥,代之而起的则是初步具有女权主义色彩的“男女平等”教育宗旨,这一宗旨主张要将女子培养成与男子一样的具有健全独立人格的“人”。第三次较大的论争则出现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主要围绕“母性主义”与“男女平等”教育宗旨而展开。
     女子“应如何接受教育”这一议题具体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女子教育形式该如何设置”(即“男女应否同学”),第二是“女子教育内容应如何设置”(即“女子教育内容应更重家事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关于“男女应否同学”议题的论争在五四前后达到高峰,支持者基于“男女平等”的教育宗旨和女权主义的角度,认为女子应该与男子同学,反对者则基于“贤妻良母”论的教育宗旨以及从男权主义出发论证女子不应与男子同学。在关于“女子教育应更重家事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论争上,同样服膺于对女子教育宗旨的厘定,秉持“贤妻良母”论者一般更倾向于更多地注重家事教育,而秉持“男女平等教育”论者则更多地主张职业教育。
     本文认为,作为小历史的女子教育议题论争及其变迁史和整个女子教育史都受到宏观的大历史的影响。由于近代中国的特殊性,女子教育并非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更多地呈现出其政治特色。本文认为女子教育作为一种现代制度体系和现代教育现象,是近代中国建构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必然部分之一,所以,在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和民芒国家建构的过程中,女子教育亦受其历程的型塑,很大程度上,女子教育成为了国家政权建设的工具和利器之一。女子教育议题论争的历史事实表明,在国家政权建设远未完成前,作为现代制度体系之一的女子教育,其必然会面临诸多困境和论争,封建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也无法支撑一套现代女子教育制度体系的运行。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debates of women's education issues and their change in modern China. Some issues of women's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are the main subjects that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research, such as "whether the women should accept education","what education the women should accept" and "how to accept education". On this basis,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modern state-making and debates of women's education, thus, the dissertation wants to link up the women's education history and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history of the state.
     "Whether the women should accept education" is a premise debate issue, which was launched by the reformists in1896. They thought that initiating women's school can enhance state and conserve race, so, they argued that the women should accept systemic school education. While bas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women's education idea, the conservatives thought that the women should not receive school education, therefore, they started controversy. The results of this topic controversy was that the reformists won temporarily, and the mark was that "women's primary school hall constitution" and "women's normal school rules" were promulga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Qing government in March in1907, therefore, the women's education was concluded in the official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hat education the women should accept"(i.e.,"women's educational aim") is a core issue of women's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circles. Around reform and before new cultural movement, the first great controversy about women's education aim appeared in modern China, the controversy mainly launched surrounding "a good mother and a good wife" and "female nationals". From the new culture enlightenment movement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the second major controversy about women's education aim occurred again. In this period, mainly attributed around the May4th movement and the new cultural enlightenment effect,"a good mother and a good wife" education purpose as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education had been criticized and refuted, which was also replaced by "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as a kind of women's education aim. The education aim that "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advocated that women should be trained as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like men. The third major arguments appeare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befor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which mainly spreaded around the "maternalism" and "equalism"
     The issue "how to accept educ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the first is "how to set the form of women's education"(i.e., whether the girls should study with boys together), the second is "how to arrange the contents of women's education"(i.e.,"women's education contents should be more emphasized on family education or occupation education").About the first issue's debate, which reached a peak period around May4th movement. The supporters based on "equality" and "feminism" argued that the girls should study with boys together, while the opponents based on "a good mother and a good wife" and "male chauvinism" argued that the girls should not study with boys together. On the second issue that "women's education contents should be more emphasized on family education or occupation education", the supporters also based on "equality" and "feminism" argued that the women's education content should more emphasized on occupation education, while the opponents based on "a good mother and a good wife" and "male chauvinism" did not agree with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jor debates on the history of women's education, this dissertation argued that both the controversy and change history of women's education issues and its own are formed by the great history.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modern China, the women's education is not a simple problem of education but shows its more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This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women's education as a modern institution system and modern educational phenomenon, which is one of parts of modern China state-making. So, in modern Chinese national and democratic national construction process, women's education was also formed by its history. To some great extent, women's education had become one of great tools of state-making. The historical fact of women's education issues'debates indicated clearly that as one of the modern system the women's education would face a lot of difficulties and controversy before the completion of state-making," which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feud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oundation cannot support a modern women's education system's operation.
引文
①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结束。本文意义上的“近代”,则足指1895年甲午海战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本文意义上的“女子教育”,主要是指“具有近代意义的女子学校教育”。
    ②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并不完全等同于目前学界普遍流行的“单一民族国家”范式之内涵。其在近代中国有特定涵义。这一说法的提出,是与久已流传的“天下”概念相对,认为,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必须要对内团结凝聚民族精神,对外一致抵御外侮,由此而形成统一的独立的民族,进而成为“民族国家”,以此来否决之前的“王朝国家”。笔者以为,在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国家”的建构从清末新政就已然萌芽,之后包括中华民国成立,革命党人试图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以统领中华民族,以及特别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的一系列政策,都是为了建构“民族国家”。与此同时,建立统一的独立的民L的“民族-国家”成为了蒋氏政权企图获得政治认同感和决策合理性的理念性口号。
    ③梁启超:《变法通议》,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87页。
    ①章开沅:《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从书》总序,周谷平著:《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页。
    ①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②[法]爱弥儿·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李康译,渠东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③[法]爱弥儿·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李康译,渠东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④田正平先生认为,“现代化理论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理论,它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和人类文化学众多的学科。概括地说,现代化理论就是运用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视角综合探讨一个国家如何从传统农业社会过渡到现代工业社会的理论,是探讨非西方后进国家实现过渡的具体历史过程。尽管迄今为止这种起源十欧洲而在美国得到长足发展的社会科学新理论,还很难说形成了完整的、成熟的体系,但足,它所揭示的研究方法,它所强调的对社会发展采取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总体思路,无疑是富于创新精神和启迪意义的。见田正平:总前言,引自周谷平著:《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6页。
    ①“贤母良妻”在形式上与“贤妻良母,良母贤妻,良妻贤母”这几个词语相似,但是尽管其排列组合的秩序不同,这几个词要表达的含义是类同的。对于这几个词汇的出现以及如何搭配,学界众说纷纭,以至于这一用语实际上在各位学者的研究框架中,引用比较混乱。根据笔者对十近代资料的查阅,“贤母良妻”一词流行于20世纪头二十年,可能来源于其时由日本流入进来的“良妻贤母”主义。而大约从二十年代中期开始,“贤妻良母”这一词汇便开始流行起来了。为了便于行文,笔者在文中不做过于细致的区分,因而将“贤妻良母”和“贤母良妻”交叉混合使用。又因其时这一说法明显带有一种主义色彩,故而,有时亦称为“贤母良妻”主义。
    ②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海:新文化书社,1923年。
    ③姜琦编:《女子教育之问题及现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
    ④舒新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想变迁史》,《妇女杂志》第14卷第3期,1928年3月,第2-17页。此文后来作为专章内容,写入舒新城编写的《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一书中,见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①俞庆棠:《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女子教育》,庄俞等:《三十五年来之中国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
    ②程谪凡:《中国现代女子教育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③姜序,见程谪凡:《中国虮代女子教育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3页。
    ④梁欧第、梁欧霓:《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上海:正中书局,1936年。
    ⑤1896年,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发表了《倡行女学堂章程》,1898年,经元善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女学,至1907年《女子小学堂章程》与《女子师范学堂章程》颁布实施时,中国女子学校已经发展到428所,除甘肃、新疆和吉林三省以外,全国各地均有女学堂。见闫广芬《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认识-视野-使命》,《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第73-79页。
    ⑥阎广芬:《西方女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第76-80页。
    ⑦金一虹:《民国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性别议题——以金陵女子大学为个案》,《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3期,第43-50页。
    ①万琼华:《在国权与女权之间——近代中国关于女子教育宗旨的四次论争》,《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3期,第75-80页。
    ②雷良波:《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年。
    ③崔薇圃:《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论述》,《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1996年第1期,第34-37贝。
    ④李忠康:《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想论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第70-74页。
    ①王美蓉:《中国近现代不同类型的女子教育目的之比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91-95页。
    ②陈笑迎:《论中国近代“兴女学”思潮》,《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14-17页。
    ③林吉玲:《近代女子教育观念的更新及其实践》,《学术论坛》,2001年第3期,第94-97页。
    ④韩新路:《简述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形成》,《中华女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49-53页。
    ⑤陈文联:《中国近代“兴女学”思想的历史考察》,《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76-80页。
    ⑥张索玲:《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考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64-68页。
    ①凌兴珍:《清末民初“男女同学”的争论与实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100-107页。
    ②熊贤君:《中学男女同学的讨论》,《民国春秋》,1996年第3期,第24-25页。
    ③杜学元:《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85-90页。
    ④谢长法、卢红玲:《“五四”时期的中学“男女同学”述论》,《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104-107页。
    ⑤万琼华、李霞:《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女子职业教育观研究——以<教育与职业>杂志为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40-46页。
    ①何黎萍:《试论近代中国妇女争取职业及职业平等权的斗争》,《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何黎萍的一系列文章还有《抗战以前国统区妇女职业状况研究》,《文史哲》,2002年第5期;《解放战争时期妇女职业状况考察》,《史学月刊》,2003年第1期;《中国近代妇女职业的起源》,《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3期。
    ②何黎萍:《解放战争时期妇女职业状况考察》,《史学月刊》,2003年第1期,第107-112负。
    ③黄新宪:《进步知识妇女群体的崛起与近代社会的变革》,《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6期,第49-54页。
    ④臧健:《妇女职业角色冲突的历史回顾——关于“妇女回家的三次论争”》,《北京党史研究》,1994年第2期;吕美颐:《评中国近代关于贤妻良母主义的论争》,《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程郁、张和声:《十世纪初中国提倡女子就业思潮与贤妻良母主义的形成》,《史林》,2005年第6期。⑤杜芳琴:《民族主义与女权主义语境下的女性主体身份建构——读<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一书》,《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1-5页。
    ①见游鉴明编著:《近代中国女子的运动图像:1937年前的历史照片和漫画》,台湾:博雅书屋有限公司,2008年:《她们的声音:从近代中国女性的历史记忆谈起》,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无声之声:1600-1950.11.近代中国的妇女与社会》,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②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③夏晓虹:《晚清社会与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④夏晓虹:《晚清文人妇女观》,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
    ⑤乔素玲:《教育与女性》,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⑥杨剑利:《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
    ⑦陈文联:《冲决男权传统的罗网——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研究》,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⑧张莲波:《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想历程(1840-1921)》,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⑨张莲波:《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潮述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第76-79页。
    ①王翠艳:《由家国本位到个体本位由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论晚清至五四知识界女子教育观念之演进》,《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67-71页。
    ②张国艳:《中国近代女学的思想论争》,《兰州学刊》,2003年第3期,第170-171页。
    ③赵叶珠:《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潮的演进及评析》,《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年第5期,第3740页。
    ④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以周南女校(1905-1938)为中心的考察》,《文史哲》,2009年第6期,第111-123页。万琼华:《近代女了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以周南女校为个案的考察(1905-1938)》,湖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
    ①李琴:《早期维新派的女子教育思想》,《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108-112页。
    ②刘阳、刘佳:《戊戌时期维新派女子教育思想论要》,《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112-115页。
    ③秦红梅:《维新派女子教育思想探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第100-103页。
    ④杜学元:《维新时期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第89-91页。
    ⑤郭剑波:《论梁启超关于女子教育的思想和实践》,《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第96-99页。
    ⑥谈儒强:《论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的价值意蕴》,《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51-54页。
    ⑦张爱华、陈月霞:《论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邯郸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92-96页。
    ⑧魏鹏飞:《梁启超和孙中山女子教育思想之比较》,《贵州文史从刊》,2010年第1期,第67-71页。
    ①黄新宪:《蔡元培的女子教育观》,《中国教育学刊》,1990年第5期,第63-65页。
    ②郑欣:《蔡元培女子教育思想初探》,《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100-102页。
    ③夏蓉:《蔡元培的女子教育思想及其成因》,《兰州学刊》,2004年第2期,第192-195页。
    ④饯斌:《从经正女学到蔡元培的爱国女学》,《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26-30页。
    ⑤徐国利:《试论胡适女子解放和女子教育思想的生成和发展》,《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第93-96页。
    ⑥孙晓清:《浅论鲁迅的女子教育思想》,《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84-86页。
    ⑦黄新宪:《秋瑾女子教育观探微》,《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2期,第20-25页。
    ⑧谷曼:《吕碧城女子教育思想评析》,《长白学刊》,2003年第1期,第83-85页。
    ⑨侯杰、秦方:《近代社会性别关系的变动——以吕碧城与近代女子教育思想和实践为例》,《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34-38页。
    ①赵金平:《唐群英的女子教育思想与实践》,《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第49-52页。
    ②巢小妹:《“超贤妻良母”主义——陈衡哲女子教育观解析》,《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85-88页。
    ③黄新宪:《向警予的女子教育实践和主张探讨》,《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第46-52页。
    ④张萍:《试论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122-127页。
    ⑤李忻靖:《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评析》,《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11-14页。
    ⑥廖承琳:《陆费逵女子教育思想及对现实的启示》,《妇女研究论从》,2002年第6期,第35-38页。
    ⑦[美]Margaret E. Burton:Education of Women in China, Flening H.Revell,1911年。
    ①[美]Ida Belle Lewis:The Education of Girls in China, Ph. D Thesis, Columbia University.1919年.
    ②[美]Marilyn Young:Women in China:Studies in Social Change and Feminism,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73年。
    ③[美]Elisabeth J. Croll:Feminism and Socialism in China, London and Boston,1978年。
    ④[美]Elisabeth J. Croll:Chinese Women Since Mao, London and New York,1983年。
    ⑤[美]Phyllis Andors:The Unfinisbed Liberation of Chinese Women, Indiana University,1983年。
    ⑥[美]Tani E. Barlow:Theorizing Women:Funu,Guojia,Jiating, in Angela Zito and Tani Barlow eds.Body,Subject and Power in Chin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年。
    ⑦[美]白馥兰著:《技术与性别:晚清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江洲,邓京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⑧[美]罗丽莎著:《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黄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⑨[美]伊沛霞著:《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胡志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⑩[美]高颜颐著:《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1[美]曼素恩著:《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定宜庄,颜宜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美]Weikun Cheng:"Going Public Through Education",Late Imperial China,vol.21,No.1(June 2000)。
    ①[美]Paul Bailey:Gender and Education in China:Gender Discourses and Women's Schooling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7)
    ②(日)小野合子著:《中国女性史(1851-1958)》,高大伦,范勇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
    ③(日)山川丽著:《中国女性史》,高大伦、范勇译,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④(日)须藤瑞代著:《中国<女权>概念的变迁——清末民初的人权和社会性别》,姚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⑤(日)秋山洋子、加纳实纪代著:《战争与性别——日本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①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以周南女校为个案的考察(1905-1938)》,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②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以周南女校为个案的考察(1905-1938)》,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5页。
    ①杜芳琴:《民族主义与女权主义语境下的女性主体身份建构——<读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一书》,《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1-5负。
    ②姚大力:《变化中的国家认同》,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和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59页。
    ③宋少鹏:《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与女性个体国民身份确立之间的关系》,《妇女研究论从》,2005年第6期,第48-54页。
    ④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以周南女校为个案的考察(1905-1938)》,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6页。
    ⑤所谓民族主义立场,指为维护民族国家利益而在国际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思想、情绪、态度,或推行的运动和行为,所追求的价值也是赋予国家高度的自主与优先地位,藉以集中意志与力量,达成政治共同体——也就是民族国家——的生存、稳定、自保与发展。见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以周南女校为个案的考察(1905-1938)》,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6页。
    ⑥[美]杜赞奇著:《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6页。
    ①杜芳琴:《民族主义与女权主义语境下的女性主体身份建构——读<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一书》,《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1-5页。②董丽敏:《民族国家、本土性与女性解放运动——以晚清中国为中心的考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32-39页。
    ③[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82-602页。
    ④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第7页。
    ①陈炽:《妇学》,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帅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67页。
    ②陈炽:《妇学》,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68页。
    ③陈炽:《妇学》,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68页。
    ④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为女子“立身之本”;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则为妇之标准,亦即“为妇之道”。
    ⑤陈炽:《妇学》,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68页。
    ①梁启超:《论女学》,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69页。
    ②梁启超:《论女学》,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69-874页。
    ③梁启超:《创设女学堂启》,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83页。
    ④梁启超:《论女学》,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72页。
    ⑤梁启超:《论女学》,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74页。
    ①在此之前,知识界亦有一些有识之士倡议“兴女学”,但都没有与国家政权建设联系起来。他们只是基于朴素的“男女平等论”,即“男子有学,女子也应有学”、“中国古代有女学故如今亦应有女学”、“泰西女学兴故而中国亦应有女学”、“女子有学可以学手艺养己”、“女子有学可以用母教教育孩童”等论点,从而要“兴女学”,以培养“贤女、贤妻与贤母”。让我们稍作回顾:1878年,有论者指出,“女子居万民之半,男女各半,皆应受学,现因女学不设,故女子为人所轻甚至前有溺女等事。为此,有女之母当学,则女子比男无少宝贵,女孩当学,学则有以养己之命,而成有用手艺。”见佚名:《中国女学》,《万国公报》第500期,1878年。1886年,又有佚名者强调,“男与女并无二致,则男当读书以明理,女亦乌可弃之。”“男以有学而立功,女亦有学而成德。”见佚名:《创设女学论》,《益闻录》,1886年,第528期。此外,1882年王之春《广学校篇》、1891年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1891年宋恕《变通篇·开化章第四》以及1892年郑观应的《女教》中都谈到西洋各国以及日本男女皆入学的情形。然而,类似于此的“兴女学”言论,却并未将“兴女学”与“强国保种”以及“救亡图存”联系起来,与“民族-国家”的建设则更无关联。
    ②董瑞椿:《广女学议》,《实学报馆文编卷一》第1-14期,1897年8月,第396-398页。
    ③董瑞椿:《广女学议》,《实学报馆文编卷一》第1-14期,1897年8月,第396-398页。
    ④康同薇:《女学利弊说》,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77页。
    ⑤严复:《论沪上创办女学堂》,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81页。
    ⑥经元善:《致郑杨董三君论办女公学书》,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82页。
    ⑦经元善:《劝女子读书说》,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83页。
    ①英国华立熙著,张文彬述:《女学兴国记》,《万国公报》第151期,1901年7月,第42-46页。
    ②英国华立熙著,张文彬述:《女学兴国记》,《万国公报》第151期,1901年7月,第42-46页。
    ③董寿:《兴女学议》,杜学元等编:《中国女子教育文萃》,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83页。
    ④初我:《说女魔》,《妇子世界》第2期,1904年2月,第3页。
    ⑤亚特:《论铸造国民母》,杜学元等编:《中国女子教育文萃》,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86页。
    ⑥亚特:《论铸造国民母》,杜学元等编:《中国女子教育文萃》,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87页。
    ⑦苏英:《苏苏女校开学演说》,杜学元等编:《中国女子教育文萃》,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91页。
    ⑧丹忱:《论复女权必以教育为预备》,杜学元等编:《中国女子教育文萃》,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93页。
    ①董寿:《兴女学议》,杜学元等编:《中国女子教育文萃》,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83页。
    ②佚名:《论中国宜兴女学》,《南洋七日报》,1902年第21期,第28-29页。
    ③佚名:《论中国宜兴女学》,《南洋七日报》,1902年第21期,第28-29页。
    ④佚名:《论中国女子之前途》,《江苏》第5期,1903年5月,第1-3页。
    ⑤竹庄:《论中国女学不兴之害》,杜学元等编:《中国女子教育文萃》,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4页。
    ⑥佚名:《论兴女学为当今之急务》,《四川官报》第30期,1905年12月,第66-67页。
    ⑦黄公:《大魂篇》,《中国女报》第1期,1907年。
    ⑧黄公:《大魂篇》,《中国女报》第1期,1907年。
    ⑨梁启超:《论女学》,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70页。
    ⑩梁启超:《论女学》,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70页。
    ①严复:《论沪上创办女学堂》,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80页。
    ②佚名:《论中国宜兴女学》,《南洋七日报》第21期,1902年,第28-29页。
    ③梁启超:《论女学》,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70页。
    ④英国华立熙著,张文彬述:《女学兴国记》,《万国公报》第151期,1901年7月,第42-46页。
    ①经元善:《致郑杨董三君论办女公学书》,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81页。
    ②经元善:《致郑杨董三君论办女公学书》,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81页。
    ③经元善:《致郑杨董三君论办女公学书》,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帅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82页。
    ④导言,史静寰主编:《妇女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页。
    ⑤佚名:《论中国振兴学校必自女学始》,《湖南演说通俗报》第8期,1903年,第2-4页。
    ⑥佚名:《振兴女学之关系》,《万国公报》第191期,1904年11月,第48-49页。
    ⑦佚名:《论中国当以徧兴蒙学女学为先务》,《东方杂志》第12期,1904年12月,第267-271页。
    ①佚名:《中国各省命妇公吁振兴女学呈请当路代》(奏拟稿),《女学报》第2卷第1期,1902年1月,第37-42页。
    ②佚名:《天津拟兴女学》,《经世文潮》第5期,1903年,第7-10页。
    ③佚名:《女学将兴》,《无锡白话报》第1期,1898年,第1页。
    ④佚名:《天津拟兴女学》,《经世文潮》第5期,1903年,第7-10页。
    ⑤佚名:《论兴女学不可再缓》,《教育杂志(天津)》第13期,1905年,第22-24页。
    ⑥竹庄:《论中国女学不兴之害》,杜学元等编:《中国女子教育文萃》,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3-237页。
    ⑦竹庄:《论中国女学不兴之害》,杜学元等编:《中国女子教育文萃》,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6页。
    ⑧勇立:《兴女学议》,《东方杂志》第3卷第13期,1906年12月,第241-245页。
    ⑨佚名:《论兴女学不可再缓》,《教育杂志(天津)》,1905年第13期,第22-24页。
    ①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以周南女校为个案的考察(1905-1938)》,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5页。
    ②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以周南女校为个案的考察(1905-1938)》,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4页。
    ③张謇:《张謇全集》,第六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71页。
    ①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开放时代》,2001年第1期,第48-56页。
    ②梁启超:《论女学》,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72页。
    ③梁启超:《创设女学堂启》,朱有瑜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84页。
    ④康同薇:《女学利弊说》,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77页。
    ⑤佚名:《经正女学缘起》,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92页。
    ⑥严复:《论沪上创办女学堂》,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80页。
    ⑦佚名:《中国各省命妇公吁振兴女学呈请当路代奏拟稿》,《女学报》第2卷第1期,1902年1月,第37-42页。
    ①天津张英绪口译,湘潭杨度笔述:《华族女学校学监下田歌了论兴中国女学事》,《游学译编》,1902年,第9-13页。
    ②黄金鳞:《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8)》,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③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如:Jane Hunter, The Gospel of Gentility:American Women Missionaries in Turn-of-the-Century China,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1984年。
    ①笔者认为是负面的,并不是说他们的描述不属实,因为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整个国民形象的描述可能有所刻意诋毁,可对于中国女性形象的描述却基本属实。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此时这些西方人进入的都是大城市,而观察到的都是大都市女性的生存境况,并不能代表当时全体的中国女性。众所周知,中国农村人口众多,而与中国农民一起属于下层阶级的农村妇女并非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她们同样与男性一起参与社会生产。因此,传教士们所观察到的女性群体,当只属于城市中的一部分女性群体。
    ②梁启超:《创设女学堂启》,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84页。
    ③康同薇:《女学利弊谈》,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79页。
    ④佚名:《内董事桂墅里会商公宴驻沪中西官绅女客第三集》,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97页。
    ①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第三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3页。
    ②朱有瓛、高时良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4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11页。
    ③[美]杰西·格·卢茨著:《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曾钜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497页。
    ④吴康宁主编:《课程社会学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09页。
    ①麦克·F·D·扬主编:《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谢维和、朱旭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2页。
    ②竹庄:《论中国女学不兴之害》,杜学元等编:《中国女子教育文萃》,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6页。
    ③严复:《原强》,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4页。
    ④严复:《原强》,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86页。
    ⑤董寿:《兴女学议》,杜学元等编:《中国女了教育文萃》,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83页。
    ①王政:《社会性别与中国现代性》,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8页。
    ②董丽敏:《民族国家、本土性与女性解放运动——以晚清中国为中心的考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32-39贝。
    ②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以周南女校为个案的考察(1905-1938)》,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2页。
    ④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以周南女校为个案的考察(1905-1938)》,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2页。
    ①佚名:《广东设女学堂之风波》,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50页。
    ②佚名:《广东设女学堂之风波》,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50页。
    ③佚名:《广东设女学堂之风波》,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50页。
    ④佚名:《广东设女学堂之风波》,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50页。
    ⑤佚名:《粤省封闭女学之牌示》,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51页。
    ⑥佚名:《粤省封闭女学之牌示》,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51页。
    ⑦佚名:《粤省封闭女学之牌示》,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1989年,第651页。
    ①佚名:《湖南女学废闭之原因》,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52-653页。
    ②佚名:《女赌与女学》,《江苏》第4期,1903年4月,第126-127页。
    ①佚名:《江苏学务处批女学不能延男教习》,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54页。
    ②佚名:《常州女学之阻力》,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54页。
    ③佚名:《常州女学之阻力》,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55页。
    ④佚名:《评苏学务处与宁学务处之批未》,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帅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57页。
    ⑤佚名:《学务处与女学》,《复报》第8期,1907年。
    ⑥佚名:《工部主事刘挦学务要端折》,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帅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88页。
    ⑦佚名:《学部议覆御史张瑞荫奏请预杜女学弊端片》,《四川教育官报》第10期,1907年。
    ⑧佚名:《学部议覆御史张瑞荫奏请顶杜女学弊端片》,《四川教育官报》第10期,1907年。
    ⑨佚名:《学部议覆女学》,《教育杂志(天津)》第8期,1907年。
    ⑩佚名:《续录创设女学论》,《益闻录》第530期,1886年,第31-32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循序第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3页。
    ②荣庆、张百熙、张之洞:《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十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73页。
    ③张之洞:《劝学篇·明纲第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页。
    ④张之洞:《劝学篇·明纲第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页。
    ①《姚锡光上张之洞查看日本学校大概情形手折》,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2-33页。
    ②学部:《奏定学堂章程》,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73页。
    ③佚名:《女学裁撤》,《女子世界》第9期,1904年9月,第2-3页。
    ④佚名:《女学裁撤》,《女子世界》第9期,1904年9月,第2-3页。
    ⑤佚名:《女学裁撤》,《女子世界》第9期,1904年9月,第2-3页。
    ⑥璩鑫主,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63-464页。
    ①佚名:《论兴女学为当今之急务》,《四川官报》第30期,1905年12月,第66-67页。
    ②佚名:《中国振兴女学之亟》,《万国公报》第200期,1905年8月,第48-52页。
    ③佚名:《中国振兴女学之亟》,《万国公报》第200期,1905年8月,第48-52页。
    ④佚名:《中国振兴女学之亟》,《万国公报》第200期,1905年8月,第48-52页。
    ⑤佚名:《中国振兴女学之亟》,《万国公报》第200期,1905年8月,第48-52页。
    ①佚名:《女学议》,《四川官报》第27期,1904年11月,第30-33页。
    ②荣庆、张百熙、张之洞:《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73页。
    ①《工部主事刘挦学务要端折》,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87-588页。
    ②《工部主事刘挦学务要端折》,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88页。
    ③佚名:《中国各省命妇公呈振兴女学呈请当路代》(奏拟稿),《女学报》第2卷第1期,1902年1月,第37-42页。
    ①佚名:《督署兴学》,《中国女报》第1期,1907年1月,第58页。
    ②《上海新设中国女学堂章程》,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85页。
    ③学部:《奏定女学堂章程折》,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39页。
    ④学部:《奏定女学堂章程折》,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39页。
    ⑤学部:《奏定女学堂章程折》,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39页。
    ①张焕庭主编:《教育辞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762页。
    ①冯仁佺:《条陈学部改良女子教育办法节略》,《广益从报》第205期,1909年,第1-2页。
    ②见林吉玲的系列论文:《中国贤妻良母内涵的历史变迁》,《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4期;《近代女了观念的更新及其实践》,《学术论坛》,2001年第3期。
    ①钱云辉:《论女界积弊》,《妇女时报》第1期,1911年1月,第2-6页。
    ②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83页。
    ③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80页。
    ④程谪凡:《中国现代女子教育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38-41页。
    ⑤程郁:《20世纪初中国提倡女子就业思潮与贤妻良母主义的形成》,《史林》,2005年第6期,第66-78页。
    ⑥郑观应:《女学》,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86页。
    ①康同薇:《女学利弊说》,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79页。
    ②经元善:《劝女子读书说》,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82-883页。
    ③佚名:《助兴女学》,李提摩太先生译,《万国公报》第108期,1897年12月,第45-47页。
    ④林纾:《闽中新乐府》,转引自舒新城著:《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82页。
    ⑤英国华立熙著,张文彬述:《女学兴国记》,《万国公报》第151期,1901年7月,第42-46页。
    ⑥佚名:《论中国宜兴女学》,《南洋七日报》第21期,1902年,第28-29页。
    ⑦陈以益:《男尊女卑与贤母良妻》,《女报》第1卷第2期,1909年2月,第4-7页。
    吕美颐:《评中国近代关于贤妻良母主义的论争》,《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第73-79页。
    ⑧见李卓的一系列论文:《近代日本女性观——良妻贤母论辨析》,《日本学刊》,2000年第4期;《中国的贤妻良母观及其与日本良妻贤母观的比较》,《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良妻贤母”与“贤妻良母”的不同命运——近代中日女子教育比较》,《日本学论坛》,2007年第1期。
    ①李卓:《近代日本女性观——良妻贤母论辨析》,《日本学刊》2000年第4期,第80-96页。
    ②李卓:《良妻贤母与贤妻良母的不同命运——近代中日女子教育比较》,《日本学论坛》,2007年第1期,第3-8页。
    ③李卓:《近代日本女性观——良妻贤母论辨析》,《日本学刊》,2000年第4期,第80-96页。
    ④品美颐:《评中国近代关于贤妻良母主义的论争》,《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第73-79页。
    ⑤程郁:《20世纪初中国提倡女子就业思潮与贤妻良母主义的形成》,《史林》,2005年第6期,第66-78页。
    ①陈东原:《中国的女子教育》,《国闻周报》第3卷第49期,1926年12月,第1-6页。
    ②佚名:《论办理女学堂之宜慎重》,《广益从报》第157期,1907年,第1-2页。
    ③佚名:《论办理女学堂之宜慎重》,《广益从报》第157期,1907年,第1-2页。
    ④佚名:《拟创办女子职业学校意见书》,《广益从报》第197期,1909年,第1页。
    ⑤佚名:《论兴女学宜注重实业说》,《广益从报》第221期,1909年,第1-3页。
    ⑥佚名:《论兴女学宜注重实业说》,《广益从报》第221期,1909年,第1-3页。
    ⑦沈颐:《论女子之普通教育》,《教育杂志》第1卷第6期,1909年6月,第71-75页。
    ⑧服部宇之吉(1867-1939),东京帝国大学中国哲学博士,1900-1902年在德国留学,1915年曾任哈佛大学教授一年,1924年起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1926年任朝鲜京城帝国大学总长。他于1902年-1909年担任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总教习,任期期满归国之后,还被清政府学部尚书授予“文科进士”称号。他对于中国女学贡献颇多,与其夫人服部繁了一起帮助了一些中国人开办女了学堂,如1905年沈钧在京师开办的豫教女学堂,就曾受二人襄助。
    ⑨服部宇之吉:《女学传习所开学演说》,《学部官报》第4期,1906年。
    ①康同薇:《女学利弊说》,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77页。
    ②乔以钢、刘堃:《“女国民”的兴起:近代中国女性主体身份与文学实践》,《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40-47页。
    ③乔以钢、刘堃:《“女国民”的兴起:近代中国女性主体身份与文学实践》,《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40-47页。
    ④宋少鹏:《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与女性个体国民身份确立》,《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第48-54页。
    ①郑永福、吕美颐:《关于近代中国“女国民”观念的历史考察》,《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58-63页。
    胡彬夏:《祝共爱会之前途》,《江苏》第6期,1903年6月,第162页。
    ②王秀田、梁景和:《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徘徊——以胡彬夏为个案》,《求索》,2008年第10期,第224-226
    ①金天翮著,陈雁编校:《女界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②金天翮著,陈雁编校:《女界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44-45页。
    ③根据田正平的研究,大约“从1903年开始,女了留日学生人数渐增。1905年后,许多省份派女子赴日留学。……至1907年,仅东京一地就有中国女留学生100多人。”见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0页。
    ④《江苏》是留日学生创办的杂志,对妇女问题比较关注,并设置了女学论文的专栏。
    ⑤林宗素:《林女士宗素女界钟叙》,《江苏》第5期,1903年5月,第131-132页。
    ①林宗素:《林女士宗素女界钟叙》,《江苏》第5期,1903年5月,第131-132页。
    ②黄菱舫:《女界钟叙》,《江苏》第5期,1903年5月,第132-133页。
    ③乔以钢、刘堃:《“女国民”的兴起:近代中国女性主体身份与文学实践》,《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40-47页。
    ④胡彬:《论中国之衰弱女子不得辞其罪》,《江苏》第4期,1903年4月,第156-157页。
    ⑤乔以钢、刘堃:《“女国民”的兴起:近代中国女性主体身份与文学实践》,《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40-47页。
    ⑥忆琴:《论中国女子之前途》,《江苏》第4期,1903年4月,第141-143页。
    ⑦陈彦安:《劝女子留学说》,《江苏》第3期,1903年3月,第155-156页。
    ⑧周一川:《清末留日学生中的女性》,《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第49-64页。
    ⑨黄菱舫:《女界钟叙》,《江苏》第5期,1903年5月,第132-133页。
    ①陈撷芬:《独立篇》,《鹭江报》第33期,1903年,第7-8页。
    ②陈撷芬:《独立篇》,《鹭江报》第33期,1903年,第7-8页。
    ③佚名:《论中国女子之前途》,《江苏》第5期,1903年5月,第129-131页。
    ④刘晓东:《陈寅恪:一个教育学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79页。
    ⑤吕兰清:《论提倡女学之宗旨》,《东方杂志》,1904年第5期,第108-110页。
    ⑥佚名:《劝女学》,《敝帚千金》,1906年第16期,第35-36页。
    ①舒新城:《中固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第812页,转引自吕美颐:《评中国近代关于贤妻良母主义的论争》,《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第73-79页。
    ②陈以益:《男尊女卑与贤母良妻》,《女报》,1909年第1卷第2期,第4-7页。
    ③袁著訏:《对于女子教育的我见》,《学生文艺汇编》,1926年第3卷上集。
    ④陆璋:《蔡孑民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词》,《环球》,1917年第2卷第1期,第144-147页。
    ⑤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宇宙风》,第55、56期,1937年12月21日-1938年1月1日。
    ①俞子夷:《爱国女学与光复会》,见《辛亥革命回忆录》,(七),上海: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第513-518页。
    ②吕兰清:《论提倡女学之宗旨》,《东方杂志》第5期,1904年5月,第108-110页。
    ③清扬女士:《书端中丞奏兴女学事》,《教育杂志》第19期,1905年,第58-59页。
    ④吕兰清:《论提倡女学之宗旨》,《东方杂志》第5期,1904年5月,第108-110页。
    ⑤吕兰清:《论提倡女学之宗旨》,《东方杂志》第5期,1904年5月,第108-110页。
    ①吕兰清:《论提倡女学之宗旨》,《东方杂志》,1904年第5期,第108-110页。
    ②碧城女士:《论某督札幼稚园公文》,《女子世界》,1904年第9期。
    ③宋少鹏:《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与女性个体国民身份确立之间的关系》,《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第48-54页。
    ④吕碧城:《兴女学议》,《直隶教育杂志》,1906年第7期,第5-9页。
    宋衡:《论女子教育之贤母良妻主义与男女平等平权主义不相反而相成》,《浙江教育官报》,1909年第16期,第63-65页。
    ①宋衡:《论女子教育之贤母良妻主义与男女平等平权主义不相反而相成》,《浙江教育官报》,1909年第16期,第63-65页。
    ②宋衡:《论女子教育之贤母良妻主义与男女平等平权主义不相反而相成》,《浙江教育官报》,1909年第16期,第63-65页。
    ③乔以钢、刘堃:《“女国民”的兴起:近代中国女性主体身份与文学实践》,《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40-47页。
    ①卢燕贞:《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第52-53页。
    ②燕贞:《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第52页。
    ③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78页。
    ④李一之:《女子教育的出路》,《妇女杂志》,1931年第17卷第1期,第71-76页。
    ⑤徐剑龙:《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之演进》,《教育学期刊》,1934年第2卷第1期,第1-26页。
    ①碧遥:《略谈中国女子教育史——从创办学校开始》,《妇女生活》,1936年第3卷第7期,第25-29页。②宋恩荣等:《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6页。
    ③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282页。
    ①尽管这一历史阶段,我们在本章开头的介绍中,将起始时间断在1916年以后,但是,实际上,由于1915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发端年,在时间上,先后两个大的阶段是交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1916年以后的对于贤母良妻主义的抨击很大程度上自然是延续了对此前历史时期中其复辟的疯狂的猛烈洗刷。
    ②佚名:《论兴女学不可再缓》,《教育杂志》,1905年第13期,第22-24页。
    ③佚名:《劝女学》,《敝帚千金》,1906年第16期,第35-36页。
    ④詹詹:《论女学之必要》,《滇话报》,1908年创刊号,第1-7页。
    ⑤万琼华:《在国权与女权之间:近代中国关于女子教育宗旨的四次论争》,《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3期,第75-80页。
    ①王三:《敬告全国女学校》,《妇女杂志》,1915年第]卷第9期,第1-3页。
    ②陈东原:《中国的女子教育(续)》,《国闻周报》第3卷第50期,1926年12月,第1-4页。
    ③王三:《敬告全国女学校》,《妇女杂志》,1915年第1卷第9期,第1-3页。
    ④冷魂女士:《有望于提倡女子教育者》,《绍兴教育杂志》,1917年第22期,第8-9页。
    ⑤天民,一说为朱元善先生。茅盾先生曾回忆道“朱元善编《教育杂志》,主要依靠许多日本文的教育杂志。这些五花八门从教育理论到教学方法,从大学到中学的日本文杂志约有十来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杂志中有讲同一问题的,如介绍英美教育新思潮的,都翻译出来了,他就据以重新编写,成为一篇文章,不注出处,只署名曰‘天民’。”具体请见:茅盾:《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和革新(小说月报)的前后)》,《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63页。
    ⑥天民:《今后女子教育之方针》,《教育杂志》,1918年第10卷第8期,第109-112页。
    ⑦杜威夫人:《女子教育之新义》,张天祚(口译),朱毓魁(笔记),《教育潮》,1919年第1卷第2期,第3541页。
    ⑧晚秀:《贤母良妻主义与救国问题》,《妇女时报》,1916年第18期,第1-4页。
    ①佚名:《教育部将整女学》,《教育周报》,1917年第149期,第28页。
    ②侯鸿鉴:《今后之女子教育》,《教育杂志》,1917年第9卷第3期,第68-74页。
    ③张默君:《十年度之女子教育》,《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5期,第35-40页。
    ④吕美颐:《评中国近代关于贤妻良母主义的论争》,《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第73-79页。
    ①高山:《妇女主义与贤妻良母说》,《妇女杂志》,1922年第8卷第5期,第15-16页。
    ②周德芳:《女子教育与国家有何关系论》,《墨梯》,1917年第1期,第10-11页。
    ③廉谏钟:《振兴女学说》,《兴华》,1918年第15卷第13期,第6-8页。
    ④李永国:《兴女学论》,《菲律宾华侨教育丛刊》,1917年第1期,第219页。
    ⑤罗家伦:《妇女解放》,《新潮》,1919年第2卷第1期,第11-31页。
    ⑥邓萃英:《改革女学制度议》,《教育丛刊》,1919年第1期,第1-2页。
    ⑦妙然:《女子教育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第3卷第4期,第2-11页。
    ①妙然:《女子教育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第3卷第4期,第2-11页。
    ②陆宗义:《新妇女的责任》,《崇明旅沪学生会杂志》,1920年第1期,第1-5页。
    ③妙然:《女子教育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第3卷第4期,第2-11页。
    ④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以周南女校为个案的考察(1905—1938)》,湖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35-45页。
    ①[日]须藤瑞代著:《中国“女权”概念的变迁的研究——清末民初的人权和社会性别》,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①胡适:《美国的妇人》,《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3期,第213-224页。
    ②叶绍钧:《女子人格问题》,《新潮》,1919年第1卷第2期,第252-259页。
    ①罗家伦:《妇女解放》,《新潮》,1919年第2卷第1期,第11-31页。
    ②陈友琴:《女子教育之革新》,《解放与改造》,1919年第1卷第5期,第49-54页。
    ③李卓:《近代日本女性观——良妻贤母论辨析》,《日本学刊》,2000年第4期,第80-96页。
    ④林炯:《女子教育之历史的观察》,《学艺杂志》,1920年第2卷第1期,第74-80页。
    ①英:《女子资格篇》,《兴华》,1916年第13卷第48期,第11-13页。
    ②梁华兰:《女子教育》,《新青年》,1917年第3卷第1期,第101-102页。
    ③梁华兰:《女子教育》,《新青年》,1917年第3卷第1期,第101-102页。
    ④姜琦:《女子教育之问题及现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2页。
    ⑤姜琦:《女子教育之问题及现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2-3页。
    ①李光业:《今后的女子教育》,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第173页。
    ②陈友琴:《女子教育之革新》,《解放与改造》,1919年第1卷第5期,第49-54页。
    ③何绍韩:《男女教育未可强同》,《教育周报》,1917年第225期,第19页。
    ④胡宗瑗:《论女子职业教育与道德教育之关系》,《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10期,第1-2页。
    ⑤佚名:《男女平等教育能否实行》,《新芬》,1920年第1期,第7-8页。
    ①屠哲隐:《为贤妻良母四字辩护》,《妇女杂志》,1924年第10卷第2期,第363-365页。
    ②知我:《女子的人格不能和男子平等》,《兴华》,1920年第17卷第48期,第25-26页。
    ③桑应震:《试各抒对于女子教育之意见》,《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8期,第3-4页。
    ④李光业:《今后的女子教育》,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第170-171
    ⑤李光业:《今后的女子教育》,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第171页。
    ①陈东原:《中国的女子教育(续)》,《国闻周报》第3卷第50期,1926年12月,第1-4页。
    ②乔峰:《女子教育的倾向》,《妇女杂志》,1922年第8卷第9期,第46-47页。
    ①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412页。
    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45页。
    ③《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见宋恩荣、章咸主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46页。
    ①按照桂涛的研究,“花瓶”是当时对女职员的一种称呼,产生于南京,初特指政府机关的女职员。后来“花瓶”所涵盖的范围逐渐扩大,从所有女职员到泛指一切职业妇女,甚至有时候它还用于指涉出现在公共场合中的妇女。“花瓶”意指女职员没有工作能力,“专会消费而不会生产,专会考究妆饰而不会干其他一切”,只能做办公室中的一个装饰品。(见桂涛:《“花瓶”——一九三零职业妇女的称谓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2-16页。)
    ②同样,从时间上来说,由于我们讨论的是关于女子教育议题的论争,因此,尽管我们划分历史时段的时候主要参照大的标志性时间点,如本阶段以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作为断点,但是,论争发生的时间往往是交叉的,也即我们时间断点前后就已经开始发生了,因而,此处我们根据阅读文献的经验将1926年的文献亦纳入进来考察。
    ③三民:《绝对赞成实现男女平等教育和男女合校》,《清华周刊》,1926年第25卷第9期,第508-513
    ①钟焕邺:《女子教育的责任问题》,《妇女杂志》,1926年第12卷第3期,第2-6页。
    ②陈东原:《女子应有女子的教育》,《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第32-34页。
    ③向复庵:《江苏中等女子教育问题之商榷》,《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第59-70页。
    ④俞庆棠:《我之女子教育观》,《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第6-16页。
    ⑤沈烈公:《女子教育与职业问题》,《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第88-93页。
    ⑥向复庵:《江苏中等女子教育问题之商榷》,《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第59-70页。
    ①王嬉国:《今日之女子教育》,《江苏教育》,1934第3卷第4期,第17-18页。
    ②向复庵:《江苏中等女子教育问题之商榷》,《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第59-70页。
    ③静之:《中国女子教育的危机》,《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第77-81页。
    ④陈东原:《女子应有女子的教育》,《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第32-34页。
    ⑤静之:《中国女子教育的危机》,《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第77-81页。
    ⑥静之:《中国女子教育的危机》,《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第77-81页。
    ①钱用和:《四年来中国女子教育》,《教育季刊》,1931年第1卷第4期,第101-113页。
    ②俞钰:《我的中国女子教育观》,《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第19-26页。
    ③周佛海:《中国女子教育的新动向》,《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第1-5页。
    ④竺可桢:《论女子教育——苏州振华女学卅周成立几年演讲》,《国风月刊》,1936年第8卷第12期。
    ⑤刘晓东:《陈寅恪:一个教育学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90页。
    ①王则李:《从现代女权运动说到贤母良妻》,《妇女杂志》,1929年第15卷第4期,第21-23页。
    ②王则李:《从现代女权运动说到贤母良妻》,《妇女杂志》,1929年第15卷第4期,第21-23页。
    ③渌影:《贤妻良母教育是否应完全打倒》,《妇女共鸣》,1930年第21期,第13-14页。
    ④钱用和:《四年来中国女子教育》,《教育季刊》,1931年第1卷第4期,第101-113页。
    ⑤王宗蕙:《怎样去做“贤母良妻”》,《妇女生活》,1932年第1卷第15期,第360-361页。
    ⑥梅鸿英:《提倡新贤母良妻主义》,《妇女共鸣》,1932年第1卷第2期,第35-38页。
    ⑦青士:《贤母良妻的女子教育》,《教育与职业》,1932年第133-135期,第150-151页。
    ⑧青士:《贤母良妻的女子教育》,《教育与职业》,1932年第133-135期,第150-151页。
    育士:《览母艮妻的女子教育》,《教育与职业》,1932年第133-13期,第150-151页
    陈兼善:《生物学与女子教育》,《教育杂志》,1927年第19卷第5期,第1-6页。
    陈兼善:《生物学与女子教育》,《教育杂志》,1927年第19卷第5期,第1-6页。
    即当时的中国国民党。
    ①谢康:《广西女子教育之前瞻》,《新广西旬报》,1928年第16期,第26-31页。
    ②袁景唐:《谈女子教育》,《真光杂志》,1929年第28卷第6期,第9-20页。
    ③袁景唐:《谈女子教育》,《真光杂志》,1929年第28卷第6期,第9-20页。
    ④袁景唐:《谈女子教育》,《真光杂志》,1929年第28卷第6期,第9-20页。
    ⑤袁景唐:《谈女子教育》,《真光杂志》,1929年第28卷第6期,第9-20页。
    ①梦痴:《贤母良妻是否我们唯一的天职》,《学海》,1930年第11期,第5页。
    ②张一振:《贤母良妻主义的改造》,《女子月刊》,1933年第1卷第10期,第28-30页。
    ③张葆恩:《贤母良妻》,《女子月刊》,1934年第2卷第11期,第392-393页。
    ④惭:《女子教育谈》,《聊斋半月刊》,1933年第14期,第1页
    ①德宪:《请认清所渭“女子教育主义”》,《妇女共鸣》,1935年第4卷第6期。
    ②吴兆洪:《贤母良妻的女子教育》,《正论》,1934年第4期,第15-18页。
    ③吴兆洪:《贤母良妻的女子教育》,《正论》,1934年第4期,第15-18页。
    ①佚名:《鲁省以贤妻良母为女教方针》,《妇女月报》,1935年第1卷第6期,第27页。
    ②叶升:《中国女子教育》,《清华副刊》,1936年第44卷第8期,第6-8页。
    ③佚名:《贤母良妻的教育:上海务本女学在试办中》,《公教周刊》,1934年第277期,第9页。
    ④佚名:《新贤妻良母三要素》,《现实》,1935年第2卷第8期,第15页。
    ⑤何景元:《新贤妻良母主义的探讨》,《社会半月刊》,1934年第1卷第3期,第9-16页。
    ①何景元:《新贤妻良母主义的探讨》,《社会半月刊》,1934年第1卷第3期,第9-16页。
    ②何景元:《新贤妻良母主义的探讨》,《社会半月刊》,1934年第1卷第3期,第9-16页。
    ③何景元:《新贤妻良母主义的探讨》,《社会半月刊》,1934年第1卷第3期,第9-16页。
    ④何景元:《新贤妻良母主义的探讨》,《社会半月刊》,1934年第1卷第3期,第9-16页。
    ⑤朝晖:《新贤妻良母》,《社会半月刊》,1934年第1卷第3期,第2-3页。
    ⑥吴兆洪:《贤母良妻的女子教育》,《正论》,1934年第4期,第15-18页。
    ⑦吴兆洪:《贤母良妻的女子教育》,《正论》,1934年第4期,第15-18页。
    ①吴兆洪:《贤母良妻的女子教育》,《正论》,1934年第4期,第15-18页。
    ②吴兆洪:《贤母良妻的女子教育》,《正论》,1934年第4期,第15-18页。
    ③吴兆洪:《贤母良妻的女子教育》,《正论》,1934年第4期,第15-18页。
    ①淑琴:《贤母良妻的救国工作》,《妇女月报》,1935年第1卷第12期,第7页。
    ②何子恒:《中国女子教育问题之商榷》,《晨报》,1935年9月8日。
    ③蒋振:《女子教育新动向》,《教育杂志》,1936年第26卷第10期,第1-6页
    ①陈荫萱:《读<新贤妻良母主义发凡>后》,《女子月刊》,1935年第3卷第4期,第4057-4061页。
    ②陈荫萱:《读<新贤妻良母主义发凡>后》,《女子月刊》,1935年第3卷第4期,第4057-4061页。
    ①荫萱:《三谈贤妻良母主义》,《女子月刊》,1935年第3卷第6期,第4295-4296页。
    ②郑锡瑜:《评新贤妻良母主义》,《妇女月报》,1935年第1卷第5期,第1-2页。
    ③时秀文:《超贤妻良母论》,《中国公论》,1940年第3卷第4期,第82-83页。
    ④个立:《平等的取得》,《女子月刊》,1935年第2卷第6期,第4304-4305页。
    ⑤华瑞芳等记:《俞庆棠先生讲女子教育》,《振华女学校季刊》,1934年。
    ①君慧:《评驳何子恒君之女子教育论》,《妇女生活》,1935年第1卷第5期,第5-11页。
    ②君慧:《评驳何子恒君之女子教育论》,《妇女生活》,1935年第1卷第5期,第5-11页。
    ③君慧:《评驳何子恒君之女子教育论》,《妇女生活》,1935年第1卷第5期,第5-11页。
    ④君慧:《评驳何子恒君之女子教育论》,《妇女生活》,1935年第1卷第5期,第5-11页。
    ①袁昂:《我国女子教育的路向》,《闽政月刊:教育辑》,1937年第1卷第2期,第5-7页。
    ②袁昂:《我国女子教育的路向》,《闽政月刊:教育辑》,1937年第1卷第2期,第5-7页。
    ③社英:《男女平等教育之责任》,《妇女共鸣》,1932年第1卷第12期,第1-5页。
    ④端木露西:《蔚蓝中一点黯澹》,《大公报》,1940年7月6日。
    ①邓颖超:《关于<蔚蓝中一点黯澹>的批判》,《妇女之路》,1940年第7期。
    ②周恩来:《论贤妻良母与母职》,《妇女之路》,1942年第38期。
    ③从文:《男女平等》,《妇女生活》,1940年第9卷第5期,第33-34页。④从文:《男女平等》,《妇女生活》,1940年第9卷第5期,第33-34页。
    ⑤愔:《读了沈从文先生的“男女平等”以后的几点疑问》,《妇女生活》,1940年第9卷第5期,第40页。
    ⑥明:《男女平等与男女差别》,《妇女生活》,1940年第9卷第5期,第1页。
    ①王立才:《军国民之女子教育》,《环球》,1917年第2卷第1期,第20-25页。
    ①王立才:《军国民之女子教育》,《环球》,1917年第2卷第1期,第20-25页。
    ②吕一鸣:《救济失学妇女的根本方法》,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第81页。
    凌均逸:《两个问题要请觉悟的女了自决》,《新妇女》,1920年第2卷第4期,第22-24页。
    ④王立才:《军国民之女子教育》,《环球》,1917年第2卷第1期,第20-25页。
    ⑤周钰:《男女平等的先决条件》,《妇女杂志》,1929年第15卷第11期,第17-19页。
    ⑥周钰:《男女平等的先决条件》,《妇女杂志》,1929年第15卷第11期,第17-19页。
    ⑦周钰:《男女平等的先决条件》,《妇女杂志》,1929年第15卷第11期,第17-19页。
    主指出的是,民国论争“男女同学”的初期阶段,有时候是与“男女同校”、“男女共学”等词语混淆所用的。最开始,一些论者认为,“男女同校”就是“男女同学”,随着论争的深入,才开始逐渐将二者的含义分析开来。也因之,为尊重当时人的历史理解,在本节中,有时候“男女同学”与“男女同校”含义相同,而有时候则是分别示意。
    ①所谓“对牌”,是指每一位女学生,都有上下两幅写着她名字的一样的木质条牌挂在教室管理处,当女学生因事离开学校时,必须由父史等监护人来领取其中一片,校方才放人,而当女学生归校时,必须由父史等监护人将拿过去的牌子再拿回来对接上,以表女学校的纪律严明。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886页。
    ③冯仁佺:《条陈学部改良女子教育办法节略》,《广益从报》,1909年第206期,第1-4页。
    ①冯仁佺:《条陈学部改良女子教育办法节略》,《广益丛报》,1909年第206期,第1-4页。
    ②蔡璥:《呈初等女学经训修身教科书请审定禀批》,《学部官报》,1907年第17期,第19页。
    ③佚名:《安徽女学之进步》,《华商联合报》,1909年第5期,第95页。
    ④佚名:《曲阜小学堂男女同校》,《直隶教育杂志》,1906年第10期,第3页。
    ①佚名:《论男女同学之利弊》,《直隶教育杂志》,1906年第14期,第11-12页。
    ②关恩助:《论男女同学(下)》,《岭南学生界》,1905年第2卷第5期,第177-180页。
    ③凌兴珍:《清末民初“男女同学”的争论与实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100-107
    ①蔡元培:《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北京大学日报》,《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266页。
    ②1961年邓春兰的手稿《我请求北大开放女禁的经过》,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83页。
    ③邓春兰:《给蔡元培的信》,朱有琳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81-82页。
    ④邓春兰:《给蔡元培的信》,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81-82页。
    ①邓春兰:《给蔡元培的信》,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81-82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84页。
    ③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84页。
    ④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87页。
    ①《陶知行提议规定女子旁听办法案》,朱有琳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63页。
    ②张默君:《十年度之女子教育》,《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5期,第35-40页。
    ③倚鸾:《旧式女子与新式女子》,《妇女杂志》,1916年第2卷第7期,第13-16页。
    ④天民:《今后女子教育之方针》,《教育杂志》,1918年第10卷第8期,第109-112页。
    ⑤天民:《今后女子教育之方针》,《教育杂志》,1918年第10卷第8期,第109-112页。
    ⑥天民:《今后女子教育之方针》,《教育杂志》,1918年第10卷第8期,第109-112页。
    ①王卓民:《论吾国大学尚不宜男女同校》,《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5期,第1-11页。
    ②王卓民:《论吾国大学尚不宜男女同校》,《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5期,第1-11页。
    ③康白情:《读王卓民君论吾国大学尚不宜男女同校商兑》,《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11期,第1-6页。
    ④康白情:《读王卓民君论吾国大学尚不宜男女同校商兑》,《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11期,第1-6贝。
    ⑤王卓民:《吾国大学尚不宜男女同校商兑之驳议》,《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12期,第1-11页。
    ⑥康白情:《答难质论吾国大学尚不宜男女同校商兑之驳议》,《妇女杂志》,1919年第5卷第4期,第1-12页。
    ①徐彦之:《北京大学男女共校计》,见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第264页。
    ②李鹤鸣:《女子解放论》,《解放与改造》,1919年第1卷第3期,第18-32页。
    ③杨潮声:《男女社交公开》,《新青年》,1919年第6卷第4期,第439-440页。
    ④1920年2月,年假一过,王兰便向当时代理北京大学教务长的陶孟和先生(其时任政治系主任)提出申请,请求入学,陶孟和欣然慨诺,于是,两天之后,王兰得以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听讲。
    ⑤徐彦之:《北京大学男女共校记》,见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第270页。
    ⑥徐彦之:《北京大学男女共校记》,见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第270页。
    ①徐彦之:《北京大学男女共校记》,见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第270页。
    ②陈独秀:《敬告青年(发刊词)》,《新青年》,1916年第1卷第5期。
    ③叶绍钧:《女子人格问题》,《新潮》,1919年第1卷第2期,第252-259页。
    ④向警予:《女子发展的计划(给陶毅的信)》,见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第284页。
    ⑤王光祈:《大学开放女禁的问题》编后语,《少年中国》,1919年第1卷第4期,第3页。
    ⑥《少年中国》,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刊,是与五四时期《新青年》、《新潮》三足鼎立著名刊物。
    ⑦对于《少年中国》的这一批作者群体,有必要提及当年的少年中国学会,该会于1918年6月30日,由王光祈、李大钊等7人在北京发起,1919年7月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当日定下的宗旨为,“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由此而创办了《少年中国》,参与会员除上述人员还有:李璜、黄日葵、周炳琳、康自情、徐彦之、田汉、邓中夏、张崧年、杨贤江、邰爽秋、恽代英、余家菊、张闻天、毛泽东、朱自清、常道直、周佛海、舒新城、吴俊升等一百多人。详见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吴小龙:《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①胡适:《大学开女禁的问题》,《少年中国》,1919年第1卷4期,第1-2页。
    ②邓春兰:《我的妇女解放之计划同我个人进行之方法》,《少年中国》,第1卷第4期,第15-17页。
    ③周炳琳:《开放大学与妇女解放》,《少年中国》,1919年第1卷4期,第35-36页。
    ④杜威夫人讲演:《男女同校》,曾宝荪口译,张平子笔述,《新妇女》,1920年第4卷第4期,第33-36页。
    ①王卓民:《论吾国大学尚不宜男女同校》,《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5期,第1-11页。
    ②李达(李鹤鸣):《女子解放论》,《解放与改造》,1919年第1卷第3期,第18-32页。
    ③黄日葵:《何故不许女子平等?》,《少年中国》,1919年第1卷第4期,第42-44页。
    ④王卓民:《论吾国大学尚不宜男女同校》,《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5期,第1-11页。
    ①康白情:《读王卓民君论吾国女子尚不宜男女同校商兑》,《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11期,第1-6页。
    ②胡适:《大学开女禁的问题》,《少年中国》,1919年第1卷4期,第1-2页。
    林翠萍胡适:《大学开女禁的问题》,《少年中国》,1919年第1卷4期,第1-2页。
    ①胡适:《大学开女禁的问题》,《少年中国》,1919年第1卷4期,第1-2页。
    ②胡适:《大学开女禁的问题》,《少年中国》,1919年第1卷4期,第1-2页。
    ③光典:《胡适和大学女禁问题》,《曙光》,1920年第1卷第3期,第45-46页。
    ④光典:《胡适和大学女禁问题》,《曙光》,1920年第1卷第3期,第45-46页。
    ⑤唐隽:《男女同校的根本要求》,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188页。
    ⑥刘静君:《女子剪发问题》,《曙光》,1920年第1卷第3期,第39-41页。
    ⑦佚名:《北大男女同学之第一声》,《妇女杂志》,1920年第6卷第1期,第4页。
    ①如1937年,蔡元培在撰写《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一文中又谈到,“那时候,受过中等教育的女生,有愿进大学的,各大学不敢提议于教育部。我说:一提议,必通不过。其实学制上并没有专收男生的明文。如招考时有女生来报名,可即著录;如考试及格,可准其就学。请从北大始。于是北大就首先兼收女生,齐大学仿行,教育部也默许了。”见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宇宙风》,第55、56期,1937年12月21日-1938年1月1日。
    ②徐彦之:《北京大学男女共校记》,见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第262-263页。
    ③其时任总统。
    ④徐彦之:《北京大学男女共校记》,见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第274页。
    ⑤佚名:《促进男女同学以推广女了教育案》,《教育杂志》,1920年第12卷第12期,第2页。
    ①陶知行:《为反对中学男女同学的进言》,《新教育》,1923年第6卷第1期,第126-127页。
    ②陶知行:《为反对中学男女同学的进言》,《新教育》,1923年第6卷第1期,第126-127页。
    ①佚名:《研究中国中学男女同学问题》,《学生》,1922年第9卷第1期,第70页。
    ②徐仁铣:《男女同校与今日清华》,《清华周刊》,1920年第187期,第2-5页。
    ③徐仁铣:《男女同校与今日清华》,《清华周刊》,1920年第187期,第2-5页。
    ④陈友琴:《女子教育之革新》,《解放与改造》,1919年第1卷第5期,第49-54页。
    ⑤徐仁铣:《男女同校与今日清华》,《清华周刊》,1920年第187期,第2-5页。
    ⑥刘爽:《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191页。
    ①王昌国:《开放全国各校男女同学并遇留学东西洋考试男女一律选派案》,《妇女杂志》,1922年第8卷第9期,第125页。
    ②刘爽:《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191页。
    ③刘爽:《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191页。
    ④刘爽:《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187页。
    ⑤林砺儒:《男女同学问题之研究》,《教育从刊》,1922年第3卷第l期,第1-11页。
    ⑥杜元:《中学校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教育周报》,1924年第6期,第4-8页。
    ⑦王昌国:《开放全国各校男女同学并遇留学东西洋考试男女一律选派案》,《妇女杂志》,1922年第8卷第9期,第125页。
    ⑧陈友琴:《女子教育之革新》,《解放与改造》,1919年第1卷第5期,第49-54页。
    ⑨杜元:《中学校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教育周报》,1924年第6期,第4-8页。
    ⑩陶知行:《为反对中学男女同学的进言》,《新教育》,1923年第6卷第1期,第126-127页。
    ①陈友琴:《女子教育之革新》,《解放与改造》,1919年第1卷第5期,第49-54页。
    ②唐隽:《男女同校的根本要求》,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219-220页。
    ③王昌国:《开放全国各校男女同学并遇留学东西洋考试男女一律选派案》,《妇女杂志》,1922年第8卷第9期,第125页。
    ④陈望道:《和时代思潮逆流的江苏省议员“禁止男女同校”提案》,见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编:《陈望道文集》,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72页。
    ⑤晏始:《男女同学与恋爱的指导》,《妇女杂志》,1923年第9卷第7期,第18-19页。
    ⑥陶知行:《为反对中学男女同学的进言》,《新教育》,1923年第6卷第1期,第126-127页。
    ①刘爽:《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186页。
    ②陶知行:《为反对中学男女同学的进言》,《新教育》,1923年第6卷第1期,第126-127页。
    ③盛兰隐:《咏男女同学》,《最小》,1923年第4卷第108期,第10页。
    ④丁鸣九:《中等学校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湖南教育》,1929年第8期,第1-12页。
    ①仲九:《男女同学和性欲》,《民国日报·觉悟》,1920年第7卷第5期,第1页。
    ②林砺儒:《男女同学问题之研究》,《教育从刊》,1922年第3卷第1期,第1-11页。
    ③刘爽:《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185页。
    ④杜元:《中学校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教育周报》,1924年第11期,第6-7页。
    ⑤杜元:《中学校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教育周报》,1924年第11期,第6-7页。
    ⑥刘爽:《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187页。
    ⑦刘爽:《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184页。
    ①刘爽:《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185页。
    ②刘爽:《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 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85页。
    ③黄公觉:《女子的生理是否有利于男女同学?》,《创造》,1922年第1卷第1期,第94-109页。
    ④黄公觉:《女子的生理是否有利于男女同学?》,《创造》,1922年第1卷第1期,第94-109页
    ⑤黄公觉:《女子的生理足否有利于男女同学?》,《创造》,1922年第1卷第1期,第94-109页
    ⑥杜元:《中学校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教育周报》,1924年第11期,第6-7页。
    ⑦刘爽:《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 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186页。
    ⑧刘爽:《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185页。
    ⑨刘爽:《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 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186页。
    ⑩刘爽:《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 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187页。
    ①刘爽:《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188页。
    ②刘爽:《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190页。
    ③徐仁铣:《男女同校与今日清华》,《清华周刊》,1920年第187期,第2-5页。
    ④姜琦:《女子教育之问题及现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2-3页。
    ⑤姜琦:《女子教育之问题及现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3-4页。
    ⑥李一之:《女子教育的出路》,《妇女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期,第71-76页。
    ⑦陶知行:《为反对中学男女同学的进言》,《新教育》,1923年第6卷第1期,第126-127页。
    ①陶知行:《为反对中学男女同学的进言》,《新教育》,1923年第6卷第1期,第126-127页。
    ②陶知行:《为反对中学男女同学的进言》,《新教育》,1923年第6卷第1期,第126-127页。
    ③林砺儒:《男女同学问题之研究》,《教育丛刊》,1922年第3卷第1期,第1-11页。
    ④林砺儒:《男女同学问题之研究》,《教育丛刊》,1922年第3卷第1期,第1-11页。
    ⑤仲九:《男女同学和性欲》,《民国日报 觉悟》,1920年第7卷第5期,第1页。
    ⑥陈友琴:《女子教育之革新》,《解放与改造》,1919年第1卷第5期,第49-54页。
    ⑦仲九:《男女同学和性欲》,《民国日报·觉悟》,1920年第7卷第5期,第1页。
    ⑧玄庐:《讨论男女同校问题》,见梅生:《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210页。
    ①思安:《男女同学与自由恋爱》,《民国日报·平民》,1921年第51期,第3页。
    ②仲九:《男女同学和性欲》,《民国日报·觉悟》,1920年第7卷第5期,第1页。
    ③仲九:《男女同学和性欲》,《民国日报·觉悟》,1920年第7卷第5期,第1页。
    ④仲九:《男女同学和性欲》,《民国日报·觉悟》,1920年第7卷第5期,第1页。
    ⑤始:《杂谈》,《现代妇女》,1922年第11期,第3页。
    ⑥陶知行:《为反对中学男女同学的进言》,《新教育》,1923年第6卷第1期,第126-127页。
    ⑦仲九:《男女同学和性欲》,《民国日报·觉悟》,1920年第7卷第5期,第1页。
    ①佚名:《中等学校男女同学问题》,《民国日报·觉悟》,1922年第3卷第17期,第3页。
    ②当时学界对于到底是哪一所中等学校最早开始了“男女同学”尚有争议。一说以北京高师附中最早招收女生,比如张默君指出,“男女同学复创行十中等学校,如北高附中,粤执信,湘岳云等校,其例也。”(见张默君:《十年度之女子教育》,《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5期,第35-40页。)而顾克彬也指出,“中学男女同学,在十年实行的,如北京高师附中广州执信学校湖南之岳云中学,十一年因地方之需要,中学男女同学渐渐增多,除北高附中,广州执信,湖南岳云外,又有广州第一中学,上海吴淞中学,抱定育德中学,南京暨南学校,东大附中补习班,江苏第一中学高三班,都有女生加入。”(见顾克彬:《英美德法中五国中学男女同学之研究》,《教育汇刊》,1923年,第6期,第1-21页。)可见先是北京高师附中最先男女同学,之后的这些学校几乎是同时招收女生。一说以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最早招收女生。比如钱用和提出,“江苏省立第一中学,也足首先提倡男女同学。”(见钱用和:《四年来中国女了教育》,《妇女杂志》,1931年第17卷第1期,第101-113页。)对于究竟是哪一所中学最早实行男女同学,目前学界也是论证不一。如北京师大附中教师刘沪的研究中提到,“1921年暑假以后,(北京)师大附中添设了女了部,开始招收女生,开创中国中学教育男女生同校之先河。”(见刘沪:《北京师大附中——中国近代中学教育改革的先锋》,《世界教育信息》,2002年,第4期。)而深圳大学熊贤君认为,“1921-1922年,江苏第一中学试行高三男女同学,一下打破了僵持状态,轰动全国。”(见熊贤君:《中国女子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87页。)
    ①邓萃英:《改革女学制度议》,《教育从刊》,1919年第1期,第1-2页。
    ②徐仁铣:《男女同校与今日清华》,《清华周刊》,1920年第187期,第2-5页。
    ③陈友琴:《女了教育之革新》,《解放与改造》,1919年第1卷第5期,第49-54页。
    ④陈友琴:《女子教育之革新》,《解放与改造》,1919年第1卷第5期,第49-54页。
    ⑤对其直接研究的成果,详见秋星:《北京师大附中男女同学纪实》,《妇女杂志》,1923年第9卷第12期,第35-36页;周调阳:《北高附中实行男女同校后一年来经过之概况》,《教育从刊》,1922年第3卷第3期,第1-9页。
    ①周调阳:《北高附中实行男女同校后一年来经过之概况》,《教育从刊》,1922年第3卷第3期,第l-9页。
    ②戴克光:《论清华大学应实行男女同学之理由》,《清华周刊》,1926年第25卷第9期,第517-521页。
    ③刘爽:男女同学后的处置,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第196页。
    ④刘爽:男女同学后的处置,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第196页。
    ⑤刘爽:男女同学后的处置,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第196页。
    ①刘爽:男女同学后的处置,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第197页。
    ②刘爽:男女同学后的处置,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第199页。
    ③刘爽:男女同学后的处置,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第204页。
    ④刘爽:男女同学后的处置,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第204页。
    ⑤玄庐:《讨论男女同校问题》,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第211页。
    ⑥玄庐:《讨论男女同校问题》,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第211页。
    玄庐:《讨论男女同校问题》,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第210页。
    ①清华学校即后来的清华大学,1911年设置时为留学预备学校,后来逐渐设置有中等科和高等科,到1925年始创四年制本科教育,在1920年到1925年之间,相当十中等教育学校。实际上,清华学校的学生给校长写信要求开女禁,并不是当时的首创。1920年《民国觉悟日报》第12卷第3期刊登了某医学校学生写给校长的信,从信中可以得知,其已经联合该校同学和校长写信申请过“学校开放女禁”,而校长亦已经回复其不能开放女禁的缘由。该学生不服气,于是再次撰文登报,请求开放女禁。
    ②根据《清华周刊》的出刊日期(1920年5月7日),可以推断清华男女同学问题的筹划约在1920年3、4月份。
    ③恒:《清华男女同学问题之旧话重提》,《清华周刊》,1921年第225期,第17-18页。
    ④胡竞铭:《清华绝对应实行男女同校》,《清华周刊》,1920年第187期,第1-2页。
    ⑤王造时:《男女同学的答辩》,《清华周刊》,1920年第187期,第8-12页。
    ⑥徐仁铣:《男女同校与今日清华》,《清华周刊》,1920年第187期,第2-5页。
    ⑦赵宗晋:《男女同校底实验》,《清华周刊》,1920年第187期,第5-8页。
    ①昭云:《清华男女同校运动之新趋势》,《清华周刊》,1921年第7次增刊,第140-144页。
    ②恒:《清华男女同学问题之旧话重提》,《清华周刊》,1921年第225期,第17-18页。
    ③根据当时清华周刊第7次增刊的出刊日期为1921年6月,而时昭云在文章中说道,校长在他撰文日期的“前天”亲口对他所说此话,故推断他见校长的时间约为1921年5月。
    ④昭云:《清华男女同校运动之新趋势》,《清华周刊》,1921年第7次增刊,第140-144页。
    ⑤昭云:《清华男女同校运动之新趋势》,《清华周刊》,1921年第7次增刊,第140-144页。
    ⑥惨:《清华男女同学还成个问题么?》,《清华周刊》,1921年第225期,第16-17页。
    ⑦惨:《清华男女同学还成个问题么?》,《清华周刊》,1921年第225期,第16-17页。
    ⑧恒:《清华男女同学问题之旧话重提》,《清华周刊》,1921年第225期,第17-18页。
    ①《清华男女同校期成会纪事》,《清华周刊》,1921年第225期,第30-31页。
    ②《清华男女同校期成会纪事》,《清华周刊》,1921年第225期,第34-35页。
    ③《清华男女同校期成会纪事》,《清华周刊》,1921年第225期,第22页。
    ④《清华男女同校期成会消息:志委员会、学校态度》,《清华周刊》,1921年第229期,第24页。
    ⑤《清华男女同学期成会致王代理校长书》,《清华周刊》,1921年第230期,第16-21页。
    ⑥清华男女同学期成会致王代理校长书》,《清华周刊》,1921年第230期,第16-21页。
    ⑦《清华男女同学期成会致函王代理校长后》,《清华周刊》,1921年第231期,第17页。
    ⑧陈石孚:《清华男女同校期成会底经过情形》,《清华周刊》,1922年第234期,第6-12页。
    ⑨梁治华:《清华男女同校运动之回顾与前瞻》,《清华周刊》,1923年第270期,第5-11页。
    ⑩王绳祖:《清华男女同校的实行和时期:实行时间应在一九三一年的见解》,《清华周刊》,1923年第270期,第14-17页。
    ①王绳祖:《清华男女同校的实行和时期:实行时间应在一九三一年的见解》,《清华周刊》,1923年第270期,第14-17页。
    ②梁治华,即梁实秋,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
    ③梁治华:《清华男女同校运动之回顾与前瞻》,《清华周刊》,1923年第270期,第5-11页。
    ④梁治华:《清华男女同校运动之回顾与前瞻》,《清华周刊》,1923年第270期,第5-11页。
    ⑤梁治华:《清华男女同校运动之回顾与前瞻》,《清华周刊》,1923年第270期,第5-11页。
    ⑥梁治华:《清华男女同校运动之回顾与前瞻》,《清华周刊》,1923年第270期,第5-11页。
    ⑦曹云祥,1922年4月至1928年1月出任清华学校校长。
    ①华:《校长对于男女同校的意见》,《清华周刊》,1923年第272期,第21-22页。
    ②铨:《男女同校辩论》,《清华周刊》,1923年第295期,第34页。
    ③张锐:《清华大学与男女同校》,《清华周刊》,1924年第328期,第5-8页。
    ①家曾:《清华大学男女同学问题的三方面》,《清华周刊》,1926年第25卷第9期,第513-517页。
    ②家曾:《清华大学男女同学问题的三方面》,《清华周刊》,1926年第25卷第9期,第513-517页。
    ③戴克光:《论清华大学应实行男女同学之理由》,《清华周刊》,1926年第25卷第9期,第517-521页。
    ④峄:《清华为什么应当男女同校?》,《清华周刊》,1926年第25卷第9期,第534-537页。
    ⑤峄:《清华为什么应当男女同校?》,《清华周刊》,1926年第25卷第9期,第534-537页。
    ⑥彝鼎:《根据实在情形认定清华明年应该且可以实行男女同校》,《清华周刊》,1927年第28卷第4期,第192-193页。
    ⑦彝鼎:《根据实在情形认定清华明年应该且可以实行男女同校》,《清华周刊》,1927年第28卷第4期,第192-193页。
    ⑧彝鼎:《根据实在情形认定清华明年应该且可以实行男女同校》,《清华周刊》,1927年第28卷第4期,第192-193页。
    ⑨少年、老成(合作):《反对清华明年实行男女同校》,《清华周刊》,1927年第28卷第4期,第193-195页。
    ①庆余:《男女同学与男女社交》,《清华周刊》,1928年第30卷第5期,第10-11页。
    ①陈兼善:《男女同学之讨论》,《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4期,第1-4页。
    ②怜:《评某大学的男女同学》,《现代生活》,1923年第1卷第1期。
    ①季膺:《女子教育的障碍》,《民国日报·妇女周报》,1924年第40期,第3页。
    ②詹渭:《男女同学中女性的观察及批评》,《妇女杂志》,1926年第12卷第12期,第12-17页。
    ③佚名:《杨杏佛对男女同学问题之妙语》,《弘道》,1928年第48期。
    ④何祜先:《对于吾国女子教育改进之建议》,《女子月刊》,1935年第3卷第2期,第3645-3649页。
    ⑤何祜先:《对于吾国女子教育改进之建议》,《女子月刊》,1935年第3卷第2期,第3645-3649页。
    ⑥绮怀:《一九三○年男女同学的新希望》,《学校生活》,1930年第2期,第29页。
    ①佚名:《北平取缔男女同学》,《公教周刊》,1935年5月5日,第20版。
    ①需要指出的是,本章意义上的女子学校教育内容及其课程设置,撇除掉了时人一致赞同需要设立的一些基本的如国文、算术等课程,而重点论述的是一直此起时人争议的“家事教育”(以及家事课的设置)和“职业教育”(以及职业课的设置)。
    ②民国时期的“家事教育”又称为“家政教育”,二者是通用概念,内容即为教授家庭内部诸事务,如烹饪、缝纫、园艺、育儿、卫生等。
    ③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概念一定程度上是沿袭了晚清以来的“实业教育”概念。但是,民国时期对女了进行的“职业教育”,虽然也建基于对其进行“职业培训”以获取“职业能力”之上,但对“职业”的设定还是与男子“职业”存在着差异性。
    ①吴若安:《回忆上海务本女塾》,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04页。
    ② 《爱国女学校补丁章程》,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18页。
    ③佚名:《镇江承志学堂附属女学校简章》,《女子世界》,1907年第2卷第4/5期,第9-10页。
    ④铁仁:《女子教育》,《安徽俗话报》,1905年第201期,第1-6页。
    ⑤铁仁:《女子教育》,《安徽俗话报》,1905年第201期,第1-6页。
    ①吕碧城:《兴女学议》,《直隶教育杂志》,1906年第7期,第5-9页。
    ②佚名:《论办理女学堂之宜慎重》,《广益从报》,1907年第157期,第1-2页。
    ③佚名:《论办理女学堂之宜慎重》,《广益从报》,1907年第157期,第1-2页。
    ④陈观海:《论女学之基础》,《万国公报》第221期,1907年5月,第36-39负。
    ⑤佚名:《论女学宜先定教科宗旨》,《东方杂志》,1907年第7期,第129-133页。
    ⑥《奏陈详议女学堂章程折》,《学部官报》,1907年第15期,第136-154页。
    ⑦冯仁佺:《条陈学部改良女子教育办法节略》,《广益从报》,1909年第206期,第1-4页。
    ⑧冯仁佺:《条陈学部改良女子教育办法节略》,《广益从报》,1909年第206期,第1-4页。
    ①冯仁佺:《条陈学部改良女了教育办法节略》,《广益从报》,1909年第206期,第1-4页。
    ②佚名:《论兴女学为当今之急务》,《四川官报》第32期,1905年12月,第74-76页。
    ③佚名:《论兴女学为当今之急务》,《四川官报》第32期,1905年12月,第74-76页。
    ④ 《家事科则》,《女学生杂志》,1910年第1期,第31-34页。
    ①李桂年:《家政根于教育说》,《妇女时报》,1911年第2期,第4-7页。
    ②佚名:《论女学》,《中国新女界杂志》,1907年第2期,第15-18页。
    ③瞻庐:《对于主持女学者之巵言》,《妇女杂志》,1915年第1卷第6期,第1-4页。
    ④瞻庐:《对于主持女学者之巵言》,《妇女杂志》,1915年第1卷第6期,第14页。
    ⑤瞻庐:《对于主持女学者之巵言》,《妇女杂志》,1915年第1卷第6期,第1-4页。
    ⑥褚琦珍:《家庭教育与女子教育之关系》,《妇女时报》,1911年第3期,第11-12页。
    ①褚琦珍:《家庭教育与女子教育之关系》,《妇女时报》,1911年第3期,第11-12页。
    ②佚名:《女了之学问与时代之要求》,《妇女时报》,1911年第2期,第28-31页。
    ③[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438-443页。
    ④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5页。
    ①冯仁佺:《条陈学部改良女子教育办法节略》,《广益从报》,1909年第205期,第1-4页。
    ②冯仁佺:《条陈学部改良女了教育办法节略》,《广益从报》,1909年第205期,第1-4页。
    ③佚名:《论兴女学不可再缓》,《教育杂志》,1905年第13期,第22-24页。
    ①佚名:《论中国宜兴女学》,《南洋七日报》,1902年第21期,第28-29页。
    ②佚名:《女子之新职业》,《女子世界》,1907年第2卷第6期,第1页。
    ③戴浚:《问女子宜居何等职业》,《直隶教育杂志》,1907年第8期,第116-117页。
    ④张佩芬:《论女学慈善会》,《直隶教育杂志》,1907年第8期,第115-116页。
    ⑤补青:《女子教育平议》,《直隶教育杂志》,1907年第11期,第5-13页。
    ⑥蔡湘:《论中国今日亟宜普设手工女学校及传习所》,《女子世界》,1907年第2卷第6期,第6-10页。
    ⑦佚名:《女子实业之勃兴》,《直隶教育杂志》,1907年第21期,第2页。
    ⑧佚名:《振兴女子实业》,《南洋商务报》,1907年第22期,第3-4页。
    ⑨佚名:《女学传习所创设裁缝专科》,《直隶教育杂志》,1908年第19期,第102-103页。
    ①佚名:《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四川学报》,1907年第6期,第1-5页。
    ②佚名:《兴女学议(续)》,《直隶教育杂志》,1906年第8期,第6-11页。
    ③佚名:《论现今女学宜注重质科》,《女学生杂志》,1910年第1期,第4-5页。
    ④佚名:《论现今女学宜注重质科》,《女学生杂志》,1910年第1期,第4-5页。
    ①田正平:总前言,见周谷平著:《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②佚名:《拟创办女子职业学校意见书》,《广益丛报》,1909年第197期,第1页。
    ③佚名:《拟创办女子职业学校意见书》,《广益丛报》,1909年第197期,第1页。
    ④佚名:《论现今女学宜注重质科》,《女学生杂志》,1910年第1期,第4-5页。
    ⑤视遥:《女子职业论》,《民谊》,1913年第7期,第81-82页。
    ⑥佚名:《拟创办女子职业学校意见书》,《广益丛报》,1909年第197期,第1页。
    ⑦佚名:《筹设女子职业学校》,《教育杂志》,1911年第3卷第6期,第46页。
    ⑧钱智修:《女子职业问题》,《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9期,第4-7页。
    ①钱智修:《女子职业问题》,《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9期,第4-7页。
    ②钱智修:《女子职业问题》,《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9期,第4-7页。
    ③钱智修:《女子职业问题》,《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9期,第4-7页。
    ④钱智修:《女子职业问题》,《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9期,第4-7页。
    ⑤钱智修:《女子职业问题》,《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9期,第4-7页。
    ⑥钱智修:《女子职业问题》,《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9期,第4-7页。
    ⑦钱智修:《女子职业问题》,《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9期,第4-7页。
    ⑧徐斧言:《女子职业问题之商榷》,《妇女时报》,1913年第9期,第8-14页。
    ①徐斧言:《女子职业问题之商榷》,《妇女时报》,1913年第9期,第8-14页。
    ②徐斧言:《女子职业问题之商榷》,《妇女时报》,1913年第9期,第8-14页。
    ③陆费逵:《女子教育问题》,《中华教育界》,1913年第5期,第57-60页。
    ④陆费逵:《女子教育问题》,《中华教育界》,1913年第5期,第57-60页。
    ⑤陆费逵:《女子教育问题》,《中华教育界》,1913年第5期,第57-60页。
    ⑥陆费逵:《女子教育问题》,《中华教育界》,1913年第5期,第57-60页。
    ⑦高君隐:《论女学校当注重家事科》,《中华教育界》,1913年第3期,第42-44页。
    ①《1912年9月28日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04页。
    ②《1912年11月22日教育部订定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文》,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04页。
    ③陆费逵:《新学制之批评》(小学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61页。
    ④汪冠洋:《新学制之批评》(小学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62页。
    ⑤《1915年2月袁世凯:颁定教育要旨》,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04页。
    ①朱永新:《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44页。
    ②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选》,第54页,转引自朱永新:《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48页。
    ③胡宗瑗:《敬告实施女子职业教育者》,《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1期,第1-3页。
    ④村士:《普及女子蚕业教育之意见》,《妇女杂志》,1919年第5卷第1期,第1-8页。
    ⑤钟焕邺:《女子教育的责任问题》,《妇女杂志》,1926年第12卷第3期,第2-6页。
    ①吴峥嵘:《女子职业造福社会论》,《妇女杂志》,1915年第1卷第1期,第9-10页。
    ②侯鸿鉴:《今后之女子教育》,《教育杂志》,1917年第9卷第3期,第68-74页。
    ③张兰凝:《女子教育之商榷》,《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3期,第1-2页。④罗谿:《女子职业问题》,见梅生编:《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年版,第32页。
    ⑤李一之:《女子教育的出路》,《妇女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期,第71-76页。
    ⑥胡宗瑗:《论女子职业教育与道德教育之关系》,《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10期,第1-2页。
    ⑦胡宗瑗:《论女子职业教育与道德教育之关系》,《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10期,第1-2叮。
    ⑧胡宗瑗:《女子心理之研究》,《妇女杂志》,1919年第5卷第2期,第5-6页。
    ⑨贾丰臻:《说女子职业教育之必要》,《教育杂志》,1918年第10卷第3期,第41-45页。
    ①贾丰臻:《说女子职业教育之必要》,《教育杂志》,1918年第10卷第3期,第41-45页。
    ②俞子夷:《江苏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关于职业教育之过去未来》,《教育与职业》,1917年第1期,第1-8页。
    ③俞子夷:《江苏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关于职业教育之过去未来》,《教育与职业》,1917年第1期,第1-8页。
    ④俞子夷:《江苏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关于职业教育之过去未来》,《教育与职业》,1917年第1期,第1-8页。
    ⑤《1919年5月22日教育部令各省女子中学校得设简易职业科》,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70页。
    ⑥胡宗瑗:《敬告实施女子职业教育者》,《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1期,第1-3页。
    ①1917年贾丰臻《今后小学教科之商榷》,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68页。
    ②程(?)英:《女子生计教育的建议》,《新妇女》,1920年第2卷第1期,第3-8页。
    ③《1919年5月23日教育部训令各省女子中学校应注重家事实习》,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71页。
    ④蒋维乔:《论女学校之家事实习》,《教育杂志》,1917年第9卷第6期,第105-111页。
    ①杜威夫人讲演:《女子教育之新义》,张天祚(口译),朱毓魁(笔记),《教育潮》,1919年第1卷第2期,第35-41页。
    ②孟禄:《孟禄的演讲:女子教育》,《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4期,第88-90页。
    ③天民:《今后女了教育之方针》,《教育杂志》,1918年第10卷第8期,第109-112页。
    ④天民:《今后女子教育之方针》,《教育杂志》,1918年第10卷第8期,第109-112页。
    ⑤天民:《今后女子教育之方针》,《教育杂志》,1918年第10卷第8期,第109-112页。
    ⑥天民:《今后女了教育之方针》,《教育杂志》,1918年第10卷第8期,第109-112页。
    ①张骥:《今日我国女子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1915年第25期,第12-15页。
    ②桑应震:《试各抒对于女子教育之意见》,《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8期,第3-4页。
    ③朱珍珊:《论女了宜注重家政》,《墨梯》,1918年第2期,第16页。
    ④张登仁撰,宋国枢译,《说女子教育》,《妇女杂志》,1919年第5卷第5期,第4-8页。
    ⑤张登仁撰,宋国枢译,《说女子教育》,《妇女杂志》,1919年第5卷第5期,第4-8页。
    ⑥张登仁撰,宋国枢译,《说女子教育》,《妇女杂志》,1919年第5卷第5期,第4-8页。
    ⑦张登仁撰,宋国枢译,《说女子教育》,《妇女杂志》,1919年第5卷第5期,第4-8页。
    ⑧欧阳祖经:《中国之女子教育》,《教育从刊》,1923年第4卷第3期,第1-20页。
    ⑨潘昌豫:《以家事教育为中心之女子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1927年第82期,第45-49页。
    ⑩潘昌豫:《以家事教育为中心之女子职业学校》,《教育gn 职业》,1927年第82期,第45-49页。
    ①严琳:《我之女子教育观》,《妇女杂志》,1916年第2卷第10期,第1-4页。
    ②严琳:《我之女子教育观》,《妇女杂志》,1916年第2卷第10期,第1-4页。
    ③佩韦:《妇女解放问题的建设方面》,《妇女杂志》,1920年第6卷第1期,第1-5页。
    ④谢崇德:《家事学在女子教育上的地位》,《妇女杂志》,1927年第13卷第1期,第2-16页。
    ⑤思退:《提倡女子职业教育之商榷》,《教育与职业》,1926年第77期,第399-401页。
    ⑥济苍:《把妇女问题爽爽快快的解决他一下》,《新妇女》,1920年第1卷第4期,第1-6页。
    ①天婴:《研究女性与男性之别及其适宜之教育》,《妇女杂志》,1915年第1卷第7期,第1-5页。
    ②天婴:《研究女性与男性之别及其适宜之教育(续)》,《妇女杂志》,1915年第1卷第8期,第1-8页。
    ③天婴:《研究女性与男性之别及其适宜之教育(续)》,《妇女杂志》,1915年第1卷第8期,第1-8页。
    ④天婴:《研究女性与男性之别及其适宜之教育(续)》,《妇女杂志》,1915年第1卷第8期,第1-8页。
    ⑤天婴:《研究女性与男性之别及其适宜之教育(续)》,《妇女杂志》,1915年第1卷第8期,第1-8页。
    ①胡宗瑗:《女子心理之研究》,《妇女杂志》,1919年第5卷第2期,第5-6页。
    ②张骥:《今日我国女子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1915年第25期,第12-15页。
    ③张骥:《今日我国女子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1915年第25期,第12-15页。
    ④张骥:《今日我国女子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1915年第25期,第12-15页。
    ⑤张骥:《今日我国女子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1915年第25期,第12-15页。
    ⑥张骥:《今日我国女子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1915年第25期,第12-15页。
    ⑦何绍韩:《男女教育未可强同》,《教育周报》,1918年第225期,第19页。
    ⑧周剑凡:《周南女子师范学校经营状况》,《中华教育界》,1913年9期,第43-48页。
    ①英:《女子资格篇》,《兴华》,1916年第13卷第48期,第11-13页。
    ②五立才:《军国民之女子教育》,《环球》,1917年第2卷第1期,第5-10页。
    ③袁著訏:《对于女子教育的我见》,《学生文艺汇编》,1926年第3卷上集。
    ④天民:《今后女子教育之方针》,《教育杂志》,1918年第10卷第8期,第109-112页。
    ⑤YD.:《职业与妇女》,《妇女杂志》,1921年第7卷第11期,第8-11页。
    ①济苍:《把妇女问题爽爽快快的解决他一下》,《新妇女》,1920年第1卷第4期,第1-6页。
    ②济苍:《把妇女问题爽爽快快的解决他一下》,《新妇女》,1920年第1卷第4期,第1-6页。
    ③彭季能:《妇女职业的指导》,《妇女杂志》,1920年第6卷第4期,第1-5页。
    ④Y.D.:《职业与妇女》,《妇女杂志》,1921年第7卷第11期,第8-11页。
    ⑤吕一鸣:《救济失学妇女的根本方法》,见梅生:《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上海:上海书店,1923
    年,第182页。
    ⑥济苍:《把妇女问题爽爽快快的解决他一下》,《新妇女》,1920年第1卷第4期,第1-6页。
    ⑦张友鹤:《现代我国的女子职业问题》,《民国日报·妇女周报》,1924年第25期,第1-2页。
    ⑧济苍:《把妇女问题爽爽快快的解决他一下》,《新妇女》,1920年第1卷第4期,第1-6页。
    ⑨Y.D.:《职业与妇女》,《妇女杂志》,1921年第7卷第11期,第8-11页。
    ⑩济苍:《把妇女问题爽爽快快的解决他一下》,《新妇女》,1920年第1卷第4期,第1-6页。
    ①Y.D.:《职业与妇女》,《妇女杂志》,1921年第7卷第11期,第8-11页。
    ②杨鄂联:《女学校与家事教育》,《教育与职业》,1922年第32期,第1-4页。
    ③吕美颐:《评中国近代关于贤妻良母主义的论争》,《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第73-79页。
    ①袁景唐:《谈女子教育》,《真光》,1929年第28卷第6期,第9-20页。
    ②袁景唐:《谈女子教育》,《真光》,1929年第28卷第6期,第9-20页。
    ③李楚材:《改进女子教育刍议》,《大上海教育月刊》,1933年第1卷第5期,第19-27页。
    ④志一:《对于中国女子教育之管见》,《妇女共鸣》,1931年第58期,第8-12页。
    ⑤李百仞:《中国女子教育之改造》,《教与学》,1937年第2卷第12期,第74-91页。
    ①杨振声:《女子的自立与教育》,《独立评论》,1932年第32期,第8-13页。②高君珊:《论女子教育上几种很严重的错误》,《东方杂志》,1933年第30卷第4期,第1-6页。
    ③高君珊:《论女子教育上几种很严重的错误》,《东方杂志》,1933年第30卷第4期,第1-6页。
    ④李楚材:《改进女子教育刍议》,《大上海教育月刊》,1933年第1卷第5期,第19-27页。
    ①李百仞:《中国女子教育之改造》,《教与学》,1937年第2卷第12期,第74-91页。
    ②李百仞:《中国女子教育之改造》,《教与学》,1937年第2卷第12期,第74-91页。
    ③李百仞:《中国女子教育之改造》,《教与学》,1937年第2卷第12期,第74-91页。
    ①潘光旦:《潘光旦言论》,《女声》,1933年第1卷第22期。
    ②佚名:《无论如何女子总是女子》,《国闻周报》第12卷第4期,1935年。
    ③杨振声:《女子的自立与教育》,《独立评论》,1932年第32期,第8-13页。
    ④衡哲:《女子教育的根本问题》,《独立评论》,1932年第32期,第13-16页。
    ⑤衡哲:《女子教育的根本问题》,《独立评论》,1932年第32期,第13-16页。
    ⑥高君珊:《论女子教育上几种很严重的错误》,《东方杂志》,1933年第30卷第4期,第1-6页。
    ①李楚材:《改进女子教育刍议》,《大上海教育月刊》,1933年第1卷第5期,第19-27页。
    ②李楚材:《改进女子教育刍议》,《大上海教育月刊》,1933年第1卷第5期,第19-27页。
    ③本会致全国教育会议电:《请实施女子家政教育》,《节制》,1930年第9卷第4期,第32页。
    ④戴景曦:《今日女子教育应走的途径》,《福建教育周刊》,1934年第195-196期,第4-8页。
    ⑤吴国祥:《谈女子教育》,《振华季刊》,1935年第1卷第4期,第19-21页。
    ⑥顾惠人:《中华女子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真光》,1937年第39卷第9期,第23-24页。
    ①衡哲:《女子教育的根本问题》,《独立评论》,1932年第32期,第13-16页。
    ②衡哲:《女子教育的根本问题》,《独立评论》,1932年第32期,第13-16页。
    ①[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82-602页。②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第7页。
    ③[美]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魏洪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144页。
    ④[美]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魏洪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⑤[美]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魏洪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106页。
    ⑥[美]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魏洪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107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9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63页。页。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44-147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页。
    ⑤刘伟:《迈向现代国家——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国家政权建设的回顾、总结与展望》,《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14-15页。
    ①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第6页。
    ②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参见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黄宗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②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张静:《现代公共规则建构与乡村发展》
    ②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第18-27页。
    ①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27,第19页,转引自:史全生:《论清末新政与江苏的教育运动》.《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第134页。
    ②[美]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黄忠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页。
    ③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角色困顿——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2页。
    ①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角色困顿——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2-63页。
    ②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角色困顿——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4-67页。
    ①杜芳琴:《民族主义与女权主义语境下的女性主体身份建构——<读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一书》,《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1-5页。
    ②吕美颐:《评中国近代关于贤妻良母主义的论争》,《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第73-79页。
    ①如万琼华的研究,见万琼华:《在国权与女权之间——近代中国关于女子教育宗旨的四次论争》,《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3期,第78-79页。
    ①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钱用和:《中国女了教育失败的原因》,《振华女学校校刊》,1937年,第29-34页。
    ①李一之:《女子教育的出路》,《妇女杂志》,1931年第17卷第1期,第71-76页。
    ②《劳工月刊》杂志社:《中国失业估计(二)——中国十四市失业人数估计表》,《劳工月刊》,1936年第5卷第2/3期合刊,第143-146页。
    ③《劳1.月刊》杂志社:《中国失业估计(三)——中国各业失业人数估计表》,《劳工月刊》,1936年第5卷第2/3合刊,第146-155页。
    ④《教育与职业》杂志社:《二十四年全国失业人数》,《教育与职业》,1936年第172期,第144页。
    ①《教育与职业》杂志社:《我国失业者占五分之一》,《教育与职业》,1936年第174期,第304-305页。
    ②R美颐:《评中国近代关于贤妻良母主义的论争》,《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第73-79页。
    ③佚名:《德国女子教育注重家政》,《妇女共鸣月刊》,1933年第2卷第7期,第12页。
    ①江亢虎:《现代女子教育问题——在上海女了中学讲》,《新社会半月刊》,1934年第7卷第10期,第13-15页。
    ①会君:《女子教育与职业》,《新东方杂志》,1941年第2卷第8期,第40-43页。
    ②徐剑龙:《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之演进》,《教育学期刊》,1934年第2卷第1期,第1-26页。
    ①杜芳琴:《民族主义与女权主义语境下的女性主体身份建构——读<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一书》,《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1-5页。
    ①杜芳琴:《民族主义与女权主义语境下的女性主体身份建构——读<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一书》,《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1-5页。
    ②白霜:《回家庭?到社会?》,《解放日报》,1944年3月8日。
    ③刘晓东:《陈寅恪:一个教育学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13-114页。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③[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47页。
    ④[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48负。
    ⑤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角色困顿——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3-114页。
    ①参见万琼华的研究,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以周南女校为个案的考察(1905-1938)》,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具体的,如蒋梦麟、郭秉文、胡适、陶行知、张伯苓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帅范学院,黄炎培、邓萃英留学于东京高等师范,贾丰臻留学于东洋大学专门部,陆志韦留学于芝加哥大学,黄希生留学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徐则陵留学于美国西北大学,张默君和吴卓生分别留学于哥伦比亚大学第一女师和师范学院。见: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94-395页。
    ②导言,史静寰:《妇女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①刘晓东:《陈寅恪:一个教育学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34页。
    ②李桂林主编:《中国现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3页。
    ①多元与沟通(代前言),陶东风著:《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8页。
    ②多元与沟通(代前言),陶东风著:《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8-9页。
    ①[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1.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2.程谪凡:《中国现代女子教育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3.姜琦:《女子教育之问题及现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4.梁欧第、梁欧霓:《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上海:正中书局,1936年。
    5.梅生:《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海:新文化书社,1923年。
    6.庄俞等:《三十五年来之中国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
    1.《教育与职业》杂志社:《二十四年全国失业人数》,《教育与职业》,1936年第172期。
    2.《教育与职业》杂志社:《我国失业者占五分之一》,《教育与职业》,1936年第174期。
    3.《劳工月刊》杂志社:《中国失业估计(二)——中国十四市失业人数估计表》,载《劳工月刊》,1936年第5卷第2/3期合刊。
    4.《劳工月刊》杂志社:《中国失业估计(三)——中国各业失业人数估计表》,《劳工月刊》,1936年第5卷第2/3合刊。
    5.碧城女士:《论某督札幼稚园公文》,《女子世界》,1904年第9期。
    6.碧遥:《略谈中国女子教育史——从创办学校开始》,《妇女生活》,1936年第3卷第7期。
    7.补青:《女子教育平议》,《直隶教育杂志》,1907年第11期。
    8.白霜:《回家庭?到社会?》,《解放日报》,1944年3月8日。
    9.蔡璥:《呈初等女学经训修身教科书请审定禀批》,《学部官报》,1907年第17期。
    10.蔡湘:《论中国今日亟宜普设手工女学校及传习所》,《女子世界》,1907年第2卷第6期。
    11.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宇宙风》,第55、56期,1937年12月21日-1938年1月1日。
    12.惭:《女子教育谈》,《聊斋半月刊》,1933年第14期。
    13.惨:《清华男女同学还成个问题么?》,《清华周刊》,1921年第225期。
    14.朝晖:《新贤妻良母》,《社会半月刊》,1934年第1卷第3期。
    15.陈东原:《女子应有女子的教育》,《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
    16.陈东原:《中国的女子教育(续)》,《国闻周报》,1926年第3卷第50期。
    17.陈东原:《中国的女子教育》,《国闻周报》,1926年第3卷第49期。
    18.陈独秀:《敬告青年(发刊词)》,《新青年》,1916年第1卷第5期。
    19.陈观海:《论女学之基础》,《万国公报》,1907年第221期。
    20.陈兼善:《男女同学之讨论》,《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4期。
    21.陈兼善:《生物学与女子教育》,《教育杂志》,1927年第19卷第5期。
    22.陈石孚:《清华男女同校期成会底经过情形》,《清华周刊》,1922年第234期。
    23.陈撷芬:《独立篇》,《鹭江报》,1903年第33期。
    24.陈彦安:《劝女子留学说》,《江苏》,1903年第3期。
    25.陈以益:《男尊女卑与贤母良妻》,《女报》,1909年第1卷第2期。
    26.陈荫萱:《读<新贤妻良母主义发凡>后》,《女子月刊》,1935年第3卷第4期。
    27.陈友琴:《女子教育之革新》,《解放与改造》,1919年第1卷第5期。
    28.程佩清:《安徽妇女之职业》,《妇女时报》,1911年第5期。
    29.程曾沂:《南通县女子职业谈》,《妇女时报》,1912年第7期。
    30.初我:《说女魔》,《女子世界》,1904年第2期。
    31.褚琦珍:《家庭教育与女子教育之关系》,《妇女时报》,1911年第3期。
    32.从文:《男女平等》,《妇女生活》,1940年第9卷第5期。
    33.村士:《普及女子蚕业教育之意见》,《妇女杂志》,1919年第5卷第1期。
    34.戴浚:《问女子宜居何等职业》,《直隶教育杂志》,1907年第8期。
    35.戴克光:《论清华大学应实行男女同学之理由》,《清华周刊》,1926年第25卷第9期。
    36.德宪:《请认清所谓“女子教育主义”》,《妇女共鸣》,1935年第4卷第6期。
    37.邓春兰:《我的妇女解放之计划同我个人进行之方法》,《少年中国》,1919年第1卷第4期。
    38.邓萃英:《改革女学制度议》,载《教育丛刊》,1919年第1期。
    39.邓颖超:《关于<蔚蓝中一点黯澹>的批判》,《妇女之路》,1940年第7期。
    40.丁鸣九:《中等学校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湖南教育》,1929年第8期。
    41.董瑞椿:《广女学议》,《实学报》,1897年第1-14期。
    42.董寿:《兴女学议》,《女报》,1902年第5期。
    43.端木露西:《蔚蓝中一点黯澹》,《大公报》,1940年7月6日。
    44.杜威夫人:《女子教育之新义》,张天祚(口译),朱毓魁(笔记),《教育潮》,1919年第1卷第2期。
    45.杜威夫人讲演:《男女同校》,曾宝荪口译,张平子笔述,《新妇女》,1920年第4卷第4期。
    46.杜元载:《中学校男女同学问题的研究》,《教育周报》,1924年第6期。
    47.冯仁俭:《条陈学部改良女子教育办法节略》,《广益丛报》,1909年第205期。
    48.服部宇之吉:《女学传习所开学演说》,《学部官报》,1906年第4期。
    49.高君隐:《论女学校当注重家事科》,《中华教育界》,1913年第3期。
    50.高山:《妇女主义与贤妻良母说》,《妇女杂志》,1922年第8卷第5期。
    51.个立:《平等的取得》,《女子月刊》,1935年第2卷第6期。
    52.顾克彬:《英美德法中五国中学男女同学之研究》,《教育汇刊》,1923年第6期。
    53.关恩助:《论男女同学下》,《岭南学生界》,1905年第2卷第5期。
    54.光典:《胡适和大学女禁问题》,《曙光》,1920年第1卷第3期。
    55.何祜先:《对于吾国女子教育改进之建议》,《女子月刊》,1935年第3卷第2期。
    56.何景元:《新贤妻良母主义的探讨》,《社会半月刊》,1934年第1卷第3期。
    57.何绍韩:《男女教育未可强同》,《教育周报》,1918年第225期。
    58.何子恒:《中国女子教育问题之商榷》,《晨报》,1935年9月8日。
    59.和士:《日本上杉慎吉博士女子教育思想的新主义》,《进步》,1914年第5卷第2期。
    60.恒:《清华男女同学问题之旧话重提》,《清华周刊》,1921年第225期。
    61.侯鸿鉴:《今后之女子教育》,《教育杂志》,1917年第9卷第3号。
    62.胡彬:《论中国之衰弱女子不得辞其罪》,《江苏》,1903年第4期。
    63.胡彬夏:《祝共爱会之前途》,《江苏》1903年第6期。
    64.胡竟铭:《清华绝对应实行男女同校》,《清华周刊》,1920年第187期。
    65.胡适:《大学开女禁的问题》,《少年中国》,1919年第1卷4期。
    66.胡适:《美国的妇人》,《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3期。
    67.胡宗瑗:《敬告实施女子职业教育者》,《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1期。
    68.胡宗瑗:《论女子职业教育与道德教育之关系》,《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10期。
    69.胡宗瑗:《女子心理之研究》,《妇女杂志》,1919年第5卷第2期。
    70.华:《校长对于男女同校的意见》,《清华周刊》,1923年第272期。
    71.华立熙著,四明张文彬述:《女学兴国记》,《万国公报》,1901年第151期。
    72.黄公:《大魂篇》,《中国女报》,1907年第1期。
    73.黄公觉,《女子的生理是否有利于男女同学?》,《创造》,1922年第1卷第1 期。
    74.黄菱舫:《女界钟叙》,《江苏》,1903年第5期。
    75.黄日葵:《何故不许女子平等?》,《少年中国》,1919年第1卷第4期。
    76.会君:《女子教育与职业》,《新东方杂志》,1941年第2卷第8期。
    77.季膺:《女子教育的障碍》,《民国日报·妇女周报》,1924年第40期。
    78.济苍:《把妇女问题爽爽快快的解决他一下》,《新妇女》,1920年第1卷第4期。
    79.家曾:《清华大学男女同学问题的三方面》,《清华周刊》,1926年第25卷,第9期。
    80.贾丰臻:《说女子职业教育之必要》,《教育杂志》,1918年第10卷第3期。
    81.江亢虎:《现代女子教育问题——在上海女子中学讲》,《新社会半月刊》,1934年第7卷第10期。
    82.蒋维乔:《论女学校之家事实习》,《教育杂志》,1917年第9卷第6期。
    83.蒋振:《女子教育新动向》,《教育杂志》,1936年第26卷第10期。
    84.静之:《中国女子教育的危机》,《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
    85.君慧:《评驳何子恒君之女子教育论》,《妇女生活》,1935年第1卷第5期。
    86.康白情:《答难质论吾国大学尚不宜男女同校商兑之驳议》,《妇女杂志》,1919年第5卷第4号。
    87.康白情:《读王卓民君论吾国大学尚不宜男女同校商兑》,《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11期。
    88.冷魂女士:《有望于提倡女子教育者》,《绍兴教育杂志》,1917年第22期。
    89.李达:《女子解放论》,《解放与改造》,1919年第1卷第3期。
    90.李大钊:《妇女解放与Democracy》,《少年中国》,1919年第1卷第4期。
    91.李桂年:《家政根于教育说》,《妇女时报》,1911年第2期。
    92.李提摩太:《助兴女学》,《万国公报》,1898年第108期。
    93.李一之:《女子教育的出路》,《妇女杂志》,1931年第17卷第1期。
    94.李永国:《兴女学论》,《菲律宾华侨教育丛刊》,1917年第1期。
    95.怜:《评某大学的男女同学》,《现代生活》,1923年第1卷第1期。
    96.廉谏钟:《振兴女学说》,《兴华》,1918年第15卷第13期。
    97.梁华兰:《女子教育》,《新青年》,1917年第3卷第1期。
    98.梁治华:《清华男女同校运动之回顾与前瞻》,《清华周刊》,1923年第270期。
    99.林炯:《女子教育之历史的观察》,《学艺杂志》,1920年第2卷第1期。
    100.林砺儒:《男女同学问题之研究》,《教育丛刊》,1922年第3卷第1期。
    101.林宗素:《林女士宗素女界钟叙》,《江苏(东京)》,1903年第5期。
    102.凌均逸:《两个问题要请觉悟的女子自决》,《新妇女》,1920年第2卷第4期。
    103.刘静君:《女子剪发问题》,《曙光》,1920年第1卷第3期。
    104.陆费逵:《女子教育问题》,《中华教育界》,1913年第5期。
    105.陆璋:《蔡孑民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词》,《环球》,1917年第2卷第1期。
    106.陆宗义:《新妇女的责任》,《崇明旅沪学生会杂志》,1920年第1期。
    107.渌影:《贤妻良母教育是否应完全打倒》,《妇女共鸣》,1930年第21期。
    108.吕碧城:《兴女学议(续)》,《直隶教育杂志》,1906年第8期。
    109.吕碧城:《兴女学议》,《直隶教育杂志》,1906年第7期。
    110.吕兰清:《论提倡女学之宗旨》,《东方杂志》,1904年第5期。
    111.罗家伦:《妇女解放》,《新潮》,1919年第2卷第1期。
    112.梅鸿英:《提倡新贤母良妻主义》,《妇女共鸣》,1932年第1卷第2期。
    113.孟禄:《孟禄的演讲:女子教育》,《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4期。
    114.梦痴:《贤母良妻是否我们唯一的天职》,《学海》,1930年第11期。
    115.妙然:《女子教育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第3卷第4期。
    116.明:《男女平等与男女差别》,《妇女生活》,1940年第9卷第5期。
    117.欧阳祖经:《中国之女子教育》,《教育丛刊》,1923年第4卷第3期。
    118.潘昌豫:《以家事教育为中心之女子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1927年第82期。
    119.佩韦:《妇女解放问题的建设方面》,《妇女杂志》,1920年第6卷第1期。
    120.彭季能:《妇女职业的指导》,《妇女杂志》,1920年第6卷第4期。
    121.琵琶女士:《请问现代的父母们这是男女平等吗?》,《玲珑》,1931年第1卷第19期。
    122.绮怀:《一九三0年男女同学的新希望》,《学校生活》,1930年第2期。
    123.钱用和:《中国女子教育失败的原因》,《振华女学校校刊》,1937年。
    124.钱用和:《四年来中国女子教育》,《教育季刊》,1931年第1卷第4期。
    125.钱云辉:《论女界积弊》,《妇女时报》,1911年第1期。
    126.钱智修:《女子职业问题》,《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9期。
    127.乔峰:《女子教育的倾向》,《妇女杂志》,1922年第8卷第9期。
    128.青士:《贤母良妻的女子教育》,《教育与职业》,1932年第133-135期。
    129.清扬女士:《书端中丞奏兴女学事》,《教育杂志》,1905年第19期。
    130.庆余:《男女同学与男女社交》,《清华周刊》,1928年第30卷第5期。
    131.秋星:《北京师大附中男女同学纪实》,《妇女杂志》,1923年第9卷第12期。
    132.铨:《男女同校辩论》,《清华周刊》,1923年第295期。
    133.三民:《绝对赞成实现男女平等教育和男女合校》,《清华周刊》,1926年第25卷第9期。
    134.桑应震:《试各抒对于女子教育之意见》,《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8期。
    135.韶先:《人格上男女平等的我见》,《妇女杂志》,1921年第7卷第11期。
    136.少年、老成(合作):《反对清华明年实行男女同校》,《清华周刊》,1927年第28卷第4期。
    137.社英:《男女平等教育之责任》,《妇女共鸣》,1932年第1卷第12期。
    138.沈烈公:《女子教育与职业问题》,《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
    139.沈颐:《论女子之普通教育》,《教育杂志》,第1卷第6期。
    140.盛兰隐:《咏男女同学》,《最小》,1923年第4卷第108期。
    141.时秀文:《超贤妻良母论》,《中国公论》,1940年第3卷第4期。
    142.始:《杂谈》,《现代妇女》,1922年第11期。
    143.视遥:《女子职业论》,《民谊》,1913年第7期。
    144.淑琴:《贤母良妻的救国工作》,《妇女月报》,1935年第1卷第12期。
    145.舒新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想变迁史》,《妇女杂志》,1928年第14卷第3期。
    146.思安:《男女同学与自由恋爱》,《民国日报·平民》,1921年第51期。
    147.思退:《提倡女子职业教育之商榷》,《教育与职业》,1926年第77期。
    148.宋衡:《论女子教育之贤母良妻主义与男女平等平权主义不相反而相成》,《浙江教育官报》,1909年第16期。
    149.陶知行:《为反对中学男女同学的进言》,《新教育》,1923年第6卷第1期。
    150.天民:《今后女子教育之方针》,《教育杂志》,1918年第10卷第8期。
    151.天婴:《研究女性与男性之别及其适宜之教育》,《妇女杂志》,1915年第1卷第7期。
    152.铁仁:《女子教育》,《安徽俗话报》,1905年第201期。
    153.屠哲隐:《为贤妻良母四字辩护》,《妇女杂志》,1924年第10卷第2期。
    154.晚秀:《贤母良妻主义与救国问题》,《妇女时报》,1916年第18期。
    155.王昌国:《开放全国各校男女同学并遇留学东西洋考试男女一律选派案》,《妇女杂志》,1922年第8卷第9期。
    156.王光祈:《大学开放女禁的问题》,《少年中国》,1919年第1卷第4期。
    157.王家璠:《女学堂宜参用男教师说》,《直隶教育杂志》,1907年第3期。
    158.王立才:《军国民之女子教育》,《环球》,1917年第2卷第1期。
    159.王三:《敬告全国女学校》,《妇女杂志》,1915年第1卷第9期。
    160.王绳祖:《清华男女同校的实行和时期:实行时间应在一九三一年的见解》,《清华周刊》,1923年,第270期。
    161.王嬉国:《今日之女子教育》,《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
    162.王造时:《男女同学的答辩》,《清华周刊》,1920年第187期。
    163.王则李:《从现代女权运动说到贤母良妻》,《妇女杂志》,1929年第15卷第4期。
    164.王卓民:《论吾国大学尚不宜男女同校》,《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5期。
    165.王宗蕙:《怎样去做“贤母良妻”》,《妇女生活》,1932年第1卷第15期。
    166.吴兆洪:《贤母良妻的女子教育》,《正论》,1934年第4期。
    167.吴峥嵘:《女子职业造福社会论》,《妇女杂志》,1915年第1卷第1期。
    168.武昌来稿:《论中国振兴学校必自女学始》,《湖南演说通俗报》,1903年第8期。
    169.向复庵:《江苏中等女子教育问题之商榷》,《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
    170.谢崇德:《家事学在女子教育上的地位》,《妇女杂志》,1927年第13卷第1期。
    171.谢康:《广西女子教育之前瞻》,《新广西旬报》,1928年第16期。
    172.徐斧言:《女子职业问题之商榷》,《妇女时报》,1913年第9期。
    173.徐剑龙:《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之演进》,《教育学期刊》,1934年第2卷第1期。
    174.徐仁铣:《男女同学与今日清华》,《清华周刊》,1920年第187期。
    175.严琳:《我之女子教育观》,《妇女杂志》,1916年第2卷第10期。
    176.杨潮声:《男女社交公开》,《新青年》,1919年第6卷第4期。
    177.Y.D.:《职业与妇女》,《妇女杂志》,1921年第7卷第11期。
    178.叶绍钧:《女子人格问题》,《新潮》,1919年第1卷第2期。
    179.叶升:《中国女子教育》,《清华副刊》,1936年第44卷第8期。
    180.夜郎:《劝女子入学堂说》,《女子世界》,1904年第10期。
    181.彝鼎:《根据实在情形认定清华明年应该且可以实行男女同校》,《清华周刊》,1927年第28卷第4期。
    182.倚鸾:《旧式女子与新式女子》,《妇女杂志》,1916年第2卷第7期。
    183.忆琴:《论中国女子之前途》,《江苏》,1903年第4期。
    184.佚名:《中国女学》,《万国公报》,1878年第500期。
    185.佚名:《安徽女学之进步》,《华商联合报》,1909年第5期。
    186.佚名:《北大男女同学之第一声》,《妇女杂志》,1920年第6卷第1期。
    187.佚名:《北平取缔男女同学》,《公教周刊》,1935年5月5日。
    188.佚名:《筹设女子职业学校》,《教育杂志》,1911年第3卷第6期。
    189.佚名:《创设女学论》,《益闻录》,1886年第528期。
    190.佚名:《慈圣面谕实行女学》,《广益丛报》,1906年第99期。
    191.佚名:《促进男女同学以推广女子教育案》,《教育杂志》,1920年第12卷第12期。
    192.佚名:《德国女子教育注重家政》,《妇女共鸣月刊》,1933年第2卷第7期。
    193.佚名:《督署兴学》,《中国女报》,1907年第l期。
    194.佚名:《家事科则》,《女学生杂志》,1910年第1期。
    195.佚名:《教育部将整女学》,《教育周报》,1917年第149期。
    196.佚名:《两宫特拨巨款开办女学》,《直隶教育杂志》,1906年。
    197.佚名:《鲁省以贤妻良母为女教方针》,《妇女月报》,1935年第1卷第6期。
    198.佚名:《论办理女学堂之宜慎重》,《广益丛报》,1907年第157期。
    199.佚名:《论男女同学之利弊》,《直隶教育杂志》,1906年第14期。
    200.佚名:《论女学》,《中国新女界杂志》,1907年第2期。
    201.佚名:《论女学所以兴国》,《东方杂志》,1905年第2卷第11期。
    202.佚名:《论现今女学宜注重质科》,《女学生杂志》,1910年第1期。
    203.佚名:《论兴女学不可再缓》,《教育杂志》,1905年第13期。
    204.佚名:《论兴女学为当今之急务》,《四川官报》,1905年第30期。
    205.佚名:《论兴女学宜注重实业说》,《广益丛报》,1909年第221期。
    206.佚名:《论学部拟女学不用男教员》,《广益丛报》,1907年第134期。
    207.佚名:《论中国当以徧兴蒙学女学为先务》,《东方杂志》,1904年第12期。
    208.佚名:《论中国女子之前途》,《江苏(东京)》,1903年第5期。
    209.佚名:《论中国宜兴女学》,《南洋七日报》,1902年第21期。
    210.佚名:《男女平等教育能否实行》,《新芬》,1920年第1期。
    211.佚名:《拟创办女子职业学校意见书》,《广益丛报》,1909年第197期。
    212.佚名:《女学裁撤》,《女子世界》,1904年第9期。
    213.佚名:《女学传习所创设裁缝专科》,《直隶教育杂志》,1908年第19期。
    214.佚名:《女学将兴》,《无锡白话报》,1898年第1期。
    215.佚名:《女学先声》,《选报》,1902年第39期。
    216.佚名:《女学议(录北洋官报)》,《四川官报》,1904年第27期。
    217.佚名:《女学肇兴》,《鹭江报》,1903年第30期。
    218.佚名:《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四川学报》,1907年第6期。
    219.佚名:《女子实业之勃兴》,《直隶教育杂志》,1907年第21期。
    220.佚名:《女子之新职业》,《女子世界》,1907年,第2卷第6期。
    221.佚名:《女子之学问与时代之要求》,《妇女时报》,1911年第2期。
    222.佚名:《清华男女同校期成会纪事》,《清华周刊》,1921年第225期。
    223.佚名:《清华男女同校期成会消息:志委员会、学校态度》,《清华周刊》,1921年第229期。
    224.佚名:《清华男女同学期成会致函王代理校长后》,《清华周刊》,1921年第231期。
    225.佚名:《清华男女同学期成会致王代理校长书》,《清华周刊》,1921年第230期。
    226.佚名:《请兴女学》,《广益丛报》,1905年第64期。
    227.佚名:《曲阜小学堂男女同校》,《直隶教育杂志》,1906年第10期。
    228.佚名:《劝女学》,《敝帚千金》,1906年第16期。
    229.佚名:《时代学生》,《摄影画报》,1933年第9卷第41期。
    230.佚名:《天津拟兴女学》,《经世文潮》,1903年第5期。
    231.佚名:《贤母良妻的教育:上海务本女学在试办中》,《公教周刊》,1934年第277期。
    232.佚名:《新贤妻良母三要素》,《现实(南京)》,1935年第2卷第8期。
    233.佚名:《续录创设女学论(二)》,《益闻报》,1886年第531期。
    234.佚名:《续录创设女学论(一)》,《益闻报》,1886年第530期。
    235.佚名:《研究中国中学男女同学问题》,《学生》,1922年第9卷第1期。
    236.佚名:《杨杏佛对男女同学问题之妙语》,《弘道》,1928年第48期。
    237.佚名:《振兴女学之关系》,《万国公报》,1904年第191期。
    238.佚名:《振兴女子实业》,《南洋商务报》,1907年第22期。
    239.佚名:《镇江承志学堂附属女学校简章》,《女子世界》,1907年第2卷第4/5期。
    240.佚名:《中等学校男女同学问题》,《民国日报·觉悟》,1922年第3卷第17期。
    241.佚名:《中国各省命妇公吁振兴女学呈请当路代》,(奏拟稿),《女学报》,1902年第2卷第1期。
    242.佚名:《中国振兴女学之亟》,《万国公报》,1905年第200期。
    243.佚名:《奏陈详议女学堂章程折》,《学部官报》,1907年第15期。
    244.峄:《清华为什么应当男女同校?》,《清华周刊》,1926年第25卷第9期。
    245.荫萱:《三谈贤妻良母主义》,《女子月刊》,1935年第3卷第6期。
    246.愔:《读了沈从文先生的“男女平等”以后的几点疑问》,《妇女生活》,1940年第9卷第5期。
    247.英:《女子资格篇》,《兴华》,1916年第13卷第48期。
    248.勇立:《兴女学议》,《东方杂志》,1906年第3卷第13期。
    249.俞庆棠:《我之女子教育观》,《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
    250.俞钰:《我的中国女子教育观》,《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
    251.俞子夷:《江苏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关于职业教育之过去未来》,《教育与职业》1917年第1期。
    252.袁昂:《我国女子教育的路向》,《闽政月刊:教育辑》,1937年第1卷第2期。
    253.袁景唐:《谈女子教育》,《真光杂志》,1929年第28卷第6期。
    254.袁著訏:《对于女子教育的我见》,《学生文艺丛刊》,1926年第3卷上集。
    255.詹渭:《男女同学中女性的观察及批评》,《妇女杂志》,1926年第12卷第12期。
    256.詹詹:《论女学之必要》,《滇话报》,1908年创刊号。
    257.瞻庐:《对于主持女学者之巵言》,《妇女杂志》,1915年第1卷第6期。
    258.张葆恩:《贤母良妻》,《女子月刊》,1934年第2卷第11期。
    259.张登仁:《说女子教育》,《妇女杂志》,1919年第5卷第5期。
    260.张骥:《今日我国女子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1915年第25期。
    261.张兰凝:《女子教育之商榷》,《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3期。
    262.张默君:《十年度之女子教育》,《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5期。
    263.张佩芬:《论女学慈善会》,《直隶教育杂志》,1907年第8期。
    264.张锐:《清华大学与男女同校》,《清华周刊》,1924年第328期。
    265.张一振:《贤母良妻主义的改造》,《女子月刊》,1933年第1卷第10期。
    266.昭云:《清华男女同校运动之新趋势》,《清华周刊》,1921年第7次增刊。
    267.赵宗晋:《男女同校底实验》,《清华周刊》,1920年第187期。
    268.郑锡瑜:《评新贤妻良母主义》,《妇女月报》,1935年第1卷第5期。
    269.知我:《女子的人格不能和男子平等》,《兴华》,1920年第17卷第48期。
    270.织女前生:《上海妇女生活之调查篇》,《妇女杂志》,1911年第5期。
    271.钟焕邺:《女子教育的责任问题》,《妇女杂志》,1926年,第12卷第3期。
    272.仲九:《男女同学和性欲》,《民国日报·觉悟》,1920年第7卷第5期。
    273.周炳琳:《开放大学与妇女解放》,《少年中国》,1919年第1卷第4期。
    274.周德芳:《女子教育与国家有何关系论》,《墨梯》,1917年第1期。
    275.周调阳:《北高附中实行男女同校后一年来经过之概况》,《教育从刊》,1922 年第3卷第3期。
    276.周恩来:《论贤妻良母与母职》,《妇女之路》,1942年第38期。
    277.周佛海:《中国女子教育的新动向》,《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4期。
    278.周剑凡:《周南女子师范学校经营状况》,《中华教育界》,1913年9期。
    279.周钰:《男女平等的先决条件》,《妇女杂志》,1929年第15卷第11期。
    280.朱端琰:《我国女子教育之过去与现在》,《教育丛刊》,1929年第1期。
    281.朱珍珊:《论女子宜注重家政》,《墨梯》,1918年第2期。
    282.竺可桢:《论女子教育——苏州振华女学卅周成立几年演讲》,《国风月刊》,1936年第8卷第12期。
    1.[法]爱弥儿·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李康译,渠东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9页。
    3.[美]白馥兰:《技术与性别:晚清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江湄,邓京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4.曹大为:《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5.[美]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魏洪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6.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7.陈文联:《冲决男权传统的罗网——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研究》,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8.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9.杜芳琴:《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追踪》,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0.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
    11.[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2.[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14.[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15.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编:《陈望道文集》,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16.[美]高颜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7.谷忠玉:《中国近代女性观的演变与女子学校教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18.顾明远、梁忠义主编:《世界教育大系·妇女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9.[美]贺萧著:《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韩敏中,盛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角色困顿——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1.黄新宪:《中国近现代女子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
    22.黄金鳞:《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8)》,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23.黄宗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24.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25.蒋美华:《20世纪中国女性角色变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26.[美]杰西·格·卢茨著:《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曾钜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
    27.金天翮著,陈雁编校:《女界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28.雷良波:《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年。
    29.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平等与发展》(性别与中国,第二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30.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性别与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31.李银河:《女性主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2.梁启超:《变法通议》,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33.刘晓东:《陈寅恪:一个教育学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4.刘慧英:《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国女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35.[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36.卢燕贞:《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37.吕美颐、郑永福:《中国妇女运动(1840-1921)》,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38.[美]罗丽莎:《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黄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39.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40.[美]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黄忠敬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41.[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42.[美]麦克·F·D·扬主编:《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谢维和、朱旭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2页。
    43.[美]曼素恩:《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定宜庄,颜宜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44.乔素玲:《教育与女性》,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45.[日]秋山洋子、加纳实纪代:《战争与性别——日本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6.[日]山川丽:《中国女性史》,高大伦、范勇译,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47.史静寰:《妇女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8.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49.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0.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51.王金玲:《中国妇女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2.王政:《社会性别与中国现代性》,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53.王忠欣:《基督教与中国近现代教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54.吴康宁:《课程社会学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55.[德]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桑竹影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
    56.夏晓虹:《晚清社会与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57.夏晓虹:《晚清文人妇女观》,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
    58.熊贤君:《中国女子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59.[日]小野合子著:《中国女性史(1851-1958)》,高大伦、范勇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
    60.[日]须藤瑞代:《中国<女权>概念的变迁——清未民初的人权和社会性别》,姚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61.杨剑利:《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
    62.杨莉馨:《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3.[美]伊沛霞:《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胡志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64.游鉴明:《近代中国女子的运动图像:1937年前的历史照片和漫画》,台湾:博雅书屋有限公司,2008年。
    65.游鉴明:《她们的声音:从近代中国女性的历史记忆谈起》,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66.游鉴明:《无声之声:1600-1950.11.近代中国的妇女与社会》,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67.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68.张謇:《张謇全集》第六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69.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70.张静:《现代公共规则建构与乡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71.张莲波:《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想历程(1840-1921)》,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72.张焕庭:《教育辞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
    73.张素玲:《文化、性别与教育:1900-1930年代的中国女大学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74.张之洞:《劝学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75.赵军:《折断了的杠杆——清末新政与明治维新比较研究》,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
    76.赵叶珠:《美日中三国女子高等教育比较》,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
    77.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朱永新:《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1.蔡峰:《民国时期高校女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10期。
    2.蔡元培:《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巢小妹:《“超贤妻良母”主义——陈衡哲女子教育观解析》,《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年第2期。
    4.陈文联:《中国近代“兴女学”思想的历史考察》,《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5.陈笑迎:《论中国近代“兴女学”思潮》,《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
    6.程郁、张和声:《二十世纪初中国提倡女子就业思潮与贤妻良母主义的形成》,《史林》,2005年第6期。
    7.崔薇圃:《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论述》,《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1996年第1期。
    8.杜芳琴:《民族主义与女权主义语境下的女性主体身份建构——读<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一书》,《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9.杜学元:《维新时期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10.杜学元:《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1.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开放时代》,2001年第1期。
    12.谷曼:《吕碧城女子教育思想评析》,《长白学刊》,2003年第1期。
    13.桂涛:《“花瓶”,一九三零职业妇女的称谓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4.郭剑波:《论梁启超关于女子教育的思想和实践》,《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15.韩新路:《简述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形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6.何黎萍:《解放战争时期妇女职业状况考察》,《史学月刊》,2003年第1期。
    17.何黎萍:《抗战以前国统区妇女职业状况研究》,《文史哲》,2002年第5期。
    18.何黎萍:《试论近代中国妇女争取职业及职业平等权的斗争》,《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9.何黎萍:《中国近代妇女职业的起源》,《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3期。
    20.侯杰、秦方:《近代社会性别关系的变动——以吕碧城与近代女子教育思想和实践为例》,《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21.黄新宪:《蔡元培的女子教育观》,《中国教育学刊》,1990年第5期。
    22.黄新宪:《进步知识妇女群体的崛起与近代社会的变革》,《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6期。
    23.黄新宪:《秋瑾女子教育观探微》,《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2期。
    24.黄新宪:《陶行知的女子教育观探微》,《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年第6期。
    25.黄新宪:《向警予的女子教育实践和主张探讨》,《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26.蒋美华、蒋英华:《五四时期女性教育角色的变迁》、《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7.金一虹:《民国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性别议题——以金陵女子大学为个案》,《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3期。
    28.李琴:《早期维新派的女子教育思想》,《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29.李忻靖:《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评析》,《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年第3期。
    30.李忠康:《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想论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31.李卓:《“良妻贤母”与“贤妻良母”的不同命运——近代中日女子教育比较》,《日本学论坛》,2007年第1期。
    32.李卓:《近代日本女性观——良妻贤母论辨析》,《日本学刊》,2000年第4期。
    33.李卓:《中国的贤妻良母观及其与日本良妻贤母观的比较》,《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34.廖承琳:《陆费逵女子教育思想及对现实的启示》,《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6期。
    35.林吉玲:《近代女子教育观念的更新及其实践》,《学术论坛》,2001年第3期。
    36.林吉玲:《中国贤妻良母内涵的历史变迁》,《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4期。
    37.凌兴珍:《清末民初“男女同学”的争论与实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38.刘沪:《北京师大附中——中国近代中学教育改革的先锋》,《世界教育信息》,2002年第4期。
    39.刘伟:《迈向现代国家——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国家政权建设的回顾、总结与展望》,《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40.刘阳、刘佳:《戊戌时期维新派女子教育思想论要》,《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41.吕美颐:《论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对社会变迁的推动作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42.吕美颐:《评中国近代关于贤妻良母主义的论争》,《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43.钱斌:《从经正女学到蔡元培的爱国女学》,《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2 期。
    44.秦红梅:《维新派女子教育思想探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桑兵:《近代中国女性史研究散论》,《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3期。
    45.史全生:《论清末新政与江苏的教育运动》,《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46.孙晓清:《浅论鲁迅的女子教育思想》,《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年第3期。
    47.谈儒强:《论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的价值意蕴》,《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6期。
    48.田正平、杨晓:《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近代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49.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以周南女校(1905-1938)为中心的考察》,《文史哲》,2009年第6期。
    50.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以周南女校为个案的考察(1905-1938)》,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1.万琼华:《在国权与女权之间:近代中国关于女子教育宗旨的四次论争》,《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3期。
    52.万琼华、李霞:《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女子职业教育观研究——以<教育与职业>杂志为中心》,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53.万琼华:《践行“女国民”:五四时期湖南女学生的社会参与》,《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54.万琼华:《在女性与国家之间——20世纪初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的互构与碰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2期。
    55.王翠艳:《由家国本位到个体本位由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论晚清至五四知识界女子教育观念之演进》,《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年第4期。
    56.王建国、郝平:《近代女子职业发展与妇女解放》,《山西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57.王美蓉:《中国近现代不同类型的女子教育目的之比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58.魏鹏飞:《梁启超和孙中山女子教育思想之比较》,《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第1期。
    59.夏蓉:《蔡元培的女子教育思想及其成因》,《兰州学刊》,2004年第2期。
    60.夏晓虹:《从男女平等到女权意识——晚清的妇女思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61.谢长法、卢红玲:《“五四”时期的中学“男女同学”述论》,《衡水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
    62.忻平:《民国时期上海的职业妇女》,《民国春秋》,1990年第5期。
    63.熊贤君:《中学男女同学的讨论》,《民国春秋》,1996年第3期。
    64.徐国利:《试论胡适女子解放和女子教育思想的生成和发展》,《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65.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66.闫广芬《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认识-视野-使命》,《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
    67.阎广芬:《西方女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68.杨红辉、黄正泉:《论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船山学刊》,2004年第2期。
    69.杨慧:《近代中国教会女子教育与妇女解放》、《北方论丛》,2002年第6期。
    70.臧健:《妇女职业角色冲突的历史回顾——关于“妇女回家的三次论争”》,《北京党史研究》,1994年第2期。
    71.张爱华、陈月霞:《论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邯郸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72.张勃:《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述评》,《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73.张超:《蔡元培女子教育思想评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74.张国艳:《中国近代女学的思想论争》,《兰州学刊》,2003年第3期。
    75.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
    76.张莲波:《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潮述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77.张萍:《试论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78.张素玲:《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考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79.赵金平:《唐群英的女子教育思想与实践》,《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80.赵叶珠:《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潮的演进及评析》,《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年第5期。
    81.郑欣:《蔡元培女子教育思想初探》,《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年第6期。
    82.周亚平:《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探微》,《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83.周一川:《清末留日学生中的女性》,《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1.鲍家麟:《中国妇女史论集》,台北:牧童出版社,1979年。
    2.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3.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4.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5.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6.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编:《陈望道文集》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7.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8.李桂林:《中国现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9.梁启超著,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10.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11.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辛亥革命回忆录》(七),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
    12.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13.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和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4.张焕庭:《教育辞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
    15.张玉法、李又宁:《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5年。
    16.张玉法、李又宁:《中国妇女史论文集》第2辑,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
    17.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
    18.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研究室编辑:《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6年。
    19.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
    20.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21.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22.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23.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24.朱有瓛、高时良:《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1.[美]Elisabeth J. Croll, Chinese Women Since Mao, London and New York,1983.
    2.[美]Elisabeth J. Croll, Feminism and Socialism in China, London and Boston,1978.
    3.[美]Ida Belle Lewis, The Education of Girls in China, Ph.D Thesis, Columbia University,1919.
    4.[美]Jane Hunter, The Gospel of Gentility:American Women Missionaries in Turn of-the-Century China,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1984.
    5.[美]Margaret E. Burton, Education of Women in China, Flening H.Revell,1911.
    6.[美]Marilyn Young, Women in China:Studies in Social Change and Feminism,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73.
    7.[美]Paul Bailey, Gender and Education in China:Gender Discourses and Women's Schooling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7.
    8.[美]Phyllis Andors, The Unfinisbed Liberation of Chinese Women, Indiana University,1983.
    9.[美]Tani E. Barlow, Theorizing Women:Funu,Guojia,Mating, in Angela Zito and 10.Tani Barlow eds.Body, Subject and Power in Chin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11.[美]Weikun Cheng, "Going Public Through Education", Late Imperial China,vol.21,No.1.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