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服饰话语中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以始创于1980年的《时装》杂志为起点,大众媒体关于服饰的话语生产至今已有近30年,对于这一如此持久的社会文化现象,目前研究领域予以的关注尚不够充分,更不够深入。不够充分,体现在大多数研究只是针对市场经济转型后时尚文化现象的断面分析,缺乏对这一研究对象的整体性把握;不够深入,一方面体现在大多数研究习惯进行宏观、抽象的文化分析,将微观、具体的文本分析搁置一边;另一方面,研究中尚缺乏深刻的问题意识,往往停留于社会现象层面或时尚现象的一般性社会心理的分析。这些都无法更好地解释媒体服饰话语的持久生命力与强大影响力。因此,本文的目标在于,既做一种整合的尝试,又做一种深入的挖掘,以此探究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从深层提供了媒体服饰话语的意义源泉,为此,本文将媒体服饰话语中建构的“身份认同”作为问题提出。
     本文借鉴话语分析方法,围绕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向度开展媒体服饰话语的分析。研究中始终以“身份认同”的建构为问题点,在近30年社会变迁的语境中分析媒体服饰话语的文本描述及意义阐释,关注话语实践的建构功能,发掘不同历史阶段中媒体服饰话语是如何通过制造意义来建构服饰与人的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建构的结果及影响。
     本文的研究基点是媒体服饰话语对当代人身份认同的影响。身份认同关联着人对价值感和意义感的寻求,具体体现为由群体所属感带来的集体(群体)认同,和由群体疏离感带来的自我认同,在本文中将主要从阶层认同、性别认同、自我认同三个维度进行考察。现实生活中,服饰的核心符号价值是对拥有者身份的彰显,服饰作为重要因素从各个层面影响人们的身份认同。媒体服饰话语则借助服饰的符号象征功能,为身份认同建构起一个可由服饰来识别和区分的标准。媒体服饰话语因此不仅反映,而且参与了社会文化的建构。
     作为社会文化背景,本文首先追溯了改革开放前一体化社会中的服饰政治,高度同质化的服饰成为集体身份认同主导的表征,反映出统一标准之下个性的式微和“平等”追求之下性别的淡化。同时,在集体身份的遮蔽下,个体于服饰上表现出的对个性的隐秘坚守,成为一种现实。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社会转型,在给人们带来身份认同危机的同时,也提供了重构身份认同的可能。媒体服饰话语建构身份认同的功能,也正是在对新的身份认同标准的寻找中正式登场。
     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媒体服饰话语,致力于“他者”文化参照中集体身份认同的重构。以西方服饰生活及服饰文化为参照,通过对真实差异的挑选和虚拟差异的制造,“差异”话语中呈现的“他者”镜像成为身份认同重构的基础和来源;“流行”话语的出场,揭示了身份认同重构的内在的社会心理机制;以“解放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则成为身份认同重构的外部的社会推动力。
     90年代初至新世纪初,媒体服饰话语所建构的身份认同呈现为多维度、多重性。以消费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文化语境,媒体服饰话语转向对“我们”自身的关注,转向对人的自身欲望的关注和需求的满足,建构了一整套身份认同的话语体系。这一时期,媒体服饰话语在人称使用、文本类型、文本结构等文本形式上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这些形式上的变化也成为话语意义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身份认同的多维度建构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通过打造品牌神话、营造品位生活、倡导奢华享受,实现了中产阶层认同的符号建构;通过男性气质的再度确认和女性气质的重塑,性别认同得以建构;自我认同的建构,则在多元个性的呈现中归结为“商品的”自我。这种多重建构既是媒体话语与社会实践互动的结果,更是媒体话语强大的建构功能的作用。
     21世纪初媒体服饰话语中的身份认同,在游戏化的建构中走向消解。通过符号的游戏化、话语与反话语的生产,媒体服饰话语在文本层面上由以往的意义追寻转向语言游戏。在以娱乐化、游戏化为特征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媒体服饰话语所建构的身份认同明显呈现出一种不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集体认同建构功能让位于自我认同建构功能的趋势。在同样的多维度建构中,自我认同的建构因游戏化、表演性而最终走入困境;在名目繁多的族群的生产与更替中,群体认同依照“速成法则”得以建构;女性性别认同,则在中性主张的反叛游戏和貌似自足的服饰话语空间里进行着重构。
     纵观近30年媒体服饰话语中的身份认同,可以说是在建构中走向消解,并随着话语的循环生产永无完结。而话语受众也并非对其建构性质全然不知,受众在其中获得的是一种对意义的消费和想像性的满足。
Dating back to the founding of fashion in 1980, it has been nearly 30 years since the mass media produced the discourse about dress though little attention was paid to it in the research field. On the one hand, Many studies only focus on the periodic fashion culture after transformation of market economy instead of a whole analysis of it, on the other hand macro and abstract study are preferred to micro and concrete text analysis. Moreover, superficial social or psychological angle of view made these studies ignore the sense of problem of the phenomena in the fashion. Therefore, our purpose here is to make an over-all and deep exploit in the resources to supply the meaning of dress discourse of mass media.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s the key words to look into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discourse theory, our analysis will be displayed in the perspectives of text, discourse practice and social practice.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will be the core to describe the text of dress discourse in the media, interpret the meaning,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to fin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how the identity is constructed in the media and its influe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study is the influence of media dress discourse on the contemporary identity. Identity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rsuit of human value and meaning, particularly in collective social identity and self identity, which is surveyed in the class, gender and self identification. In reality, the significance of dress is to demonstrate the dresser's identity, with which media dress discourse set a standard to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ulture.
     As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uniform of the dress before Reform and Opening showed the manifesto of political rigidity and vacancy of individualism in the name of "equality". Meanwhile, behind the collective identity, there was a still a persistence in individualism.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brought Chinese the crisis of self identity but also the possibility of re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And this function of constructing identity of media dress discourse gives a chance to pursuit the new standards of new identity.
     The media dress discourse from the early 1980s to early 1990s devoted itself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as "his" culture for reference. Referring to western fashion and culture, "his" image became the resource of the choice of real difference and producing of fictitious difference. The emergence of popular discourse revealed the inner socio-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re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and the ideology of Emancipating the mind became the outer social force.
     Multi-dimensions and multi-features were th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media dress discourse from early 1990s to new millennium. The advent of consumer time made media dress discourse shift to the attention to "ourselves", that is attention to human desire and needs, to construct a discourse system of identity. There was obvious change in addressing style, text pattern and structure in media dress discourse. These changes in form wa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discourse's meaning construction.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li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making of famous brands and quality life and promoting luxury realized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middle class's identity; gender identity was constructed by reshaping male and female disposition; self-identity construction was demonstrated in multi-character merchandized selves. The multi-construction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edia discourse and social practice, but also the result of the strong power of media discourse.
     In the early 2000s, the identity in media dress discourse is being dissipated in the recreationized construction. The media dress discourse transferred to language game from meaning pursuit in text by the recreationization of symbol and producing of discourse and anti-discourse. In the recreationized context, this identity is unstable and to some extent the collective identity gave way to self-construction. In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ion, self-identity construction fell into dire straits owing to its recreationalization and action. In the production and replacement of diverse fashion tribes, collective identity was constructed and feminist identity was reconstructed in the neutral rebellion and self-sufficient dress discourse.
     Identity in media dress discourse for nearly 30 years experienced a course from construction to dissipation and will never end in the cycle of discourse production, whose features discourse receivers should know but they are satisfied with its meaning's consumption and imagination which it provides.
引文
[1][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页。
    [2][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3][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4-45页。
    [1][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2][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5页。
    [3][英]格雷姆·伯顿著:《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
    [4][英]格雷姆·伯顿著:《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5][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1]转引自[英]玛丽·塔尔博特著:《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艾晓明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关于这个图表的具体形式,在不同的译本或版本中略有不同。
    [2][英]玛丽·塔尔博特著:《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艾晓明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3][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1][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80-81页。
    [2]参见王蕾、代小琳著:《霓裳神话:媒体服饰话语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
    [3][法]罗兰·巴特著:《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法]罗兰·巴特著:《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页。
    [1][法]罗兰·巴特著:《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2]王蕾、代小琳著:《霓裳神话:媒体服饰话语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3]王蕾、代小琳著:《霓裳神话:媒体服饰话语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4]王蕾、代小琳著:《霓裳神话:媒体服饰话语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1][英]格雷姆·伯顿著:《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页。
    [2][法]罗兰·巴特著:《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1][英]格雷姆·伯顿著:《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页。
    [1][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0页。
    [2]蒋原伦著:《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3][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页。
    [1][法]罗兰·巴特著:《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页。
    [2][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导言”第8-9页。
    [1][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中译本序”第1页。
    [1]Richards Jenkins: Social Identity, Routledge, 1996,p.7.
    [2]阎嘉:《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第62页。
    [3]阎嘉:《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第63页。
    [1]阎嘉:《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第63页。
    [2]武汉大学传媒发展研究中心等:《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7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6页。
    [3]武汉大学传媒发展研究中心等:《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7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6页。
    [4]武汉大学传媒发展研究中心等:《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7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4页。
    [1]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等:《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7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4页。
    [2]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等:《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7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7-188页。
    [3][美]吉(Gee, J.P.)著,杨信彰导读:《话语分析入门:理论与方法》,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导读”部分。
    [1]王成兵著:《当代认同危机中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导言”,第16页。
    [2]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103页。
    [3]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第37页。
    [4]张云鹏著:《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引论”第21页。
    [5]姚建平著:《消费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导言”第8页。
    [6]姚建平著:《消费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导言”第8页。
    [1]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等:《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7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189页。
    [2]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等:《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7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7-188页。
    [1]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等:《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7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7页。
    [1][法]雅克·拉康著:《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9页。
    [2]Jane Gallop,Reading Lacan,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p80.转引自马元龙著《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3][法]梅尔基奥尔·博奈著:《镜像的历史》,周行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1]华梅著:《定位时尚》,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2]参见沈锡伦著:《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37页。
    [3][美]保罗·福塞尔著:《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转引自王蕾、代小琳著:《霓裳神话:媒体服饰话语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9页。
    [1]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第27页、第32页。
    [2][法]让·鲍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第1页。
    [3]王蕾、代小琳著:《霓裳神话:媒体服饰话语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1]参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第25页。
    [2][法]罗兰·巴特著:《流行体系--符号学和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导读”第5页。
    [1][法]罗兰·巴特著:《流行体系--符号学和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5页。
    [2][法]罗兰·巴特著:《流行体系--符号学和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4页。
    [1]孙立平著:《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4年版,第5页。
    [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4页。
    [3][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著:《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3页。
    [1]李友梅著:《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86页。
    [2]高华:《新中国五十年代初如何社会统合--十五个“小人物”的回忆录研究》,《领导者》17期,2007年。
    [3]华梅著:《定位时尚》,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4]参见《毛泽东主席论妇女》,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页。
    [1]毛泽东:《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参见吴雄选编《毛泽东诗词集解》,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4-335页。
    [2]山西省昔阳县大寨生产大队是上世纪60年代全国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团支部书记郭凤莲率领的大寨铁姑娘战斗队不但是新农村妇女的榜样,她们还将“铁姑娘”这个具有强烈时代特色的群体称呼推向全国,成为各条战线上不知疲倦的青年劳动女性的代名词。资料来源:搜狐女人频道新年巨献系列专题之一《中国女性服装50年》,women.sohu.com.
    [3]李银河:《女权主义围绕性别气质问题的争论》,载《中国女性文化》第2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4]戴锦华:《“可见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载《世纪中国》,转引自吴飞、王学成著:《传媒·文化·社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2页。
    [1]Walder, A. 1986.Comnunist Neotraditionalism: 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 University California Press.转引自李友梅著:《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1]王安忆著:《长恨歌》,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页。
    [2]K.麦尔塞著:《进入乱麻地:后现代政治中的认同与差异》,转引自[英]拉雷恩(Larrain,J.)著:《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3]Joseph E. Davis (edited): 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 Transactions Publishers, New Jersey, 2000,P. 185.
    [1]王成兵著:《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4页。
    [2]王成兵著:《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1]李友梅等著:《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40页。
    [2]参见李友梅等著:《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1] [英]西莉亚·卢瑞著:《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
    [1] 高丙中著:《居住在文化空间里》,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2] 雷启立、孙蔷等著:《在呈现中建构--传媒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1] Sammy Johnson, Patricia Prijatel. The Maganize From Cover To Cover, NTC Publishing Group, 1999. P.4.
    [2] 参见戴廉:《女性时尚杂志的历史沿革与全球化现实》,http://kejiyuqiye.bokee.com/blog/2080031.html
    [1] [法]雅克·拉康著:《“我”之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见齐泽克等著《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131页。
    [2] 参见徐连明:《时尚杂志流行文化差异化表征及其特征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1] [英]费尔克拉夫著:《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第102页。
    [1] [英]格雷姆·伯顿著:《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2] 雷启立著:《传媒的幻像:当代生活与媒体文化分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3] 童恩正著:《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81页。
    [1] 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文化研究》2006年第2期,第18页。
    [2] 王栋著:《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94页。
    [3] 王栋著:《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页。
    [1] [美]爱德华·赛义德著:《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26页。
    [2] [法]梅尔基奥尔·博奈著:《镜像的历史》,周行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133页。
    [1] [法]罗兰·巴特著:《流行体系--符号学和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导读”第7页。
    [2] [法]罗兰·巴特著:《流行体系--符号学和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3页。
    [3] 参见李楠:《服饰流行与传播媒介》,《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1] 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42页。
    [2] 周晓虹:《社会时尚的理论探讨》,《浙江学刊》1995年第3期,第62页。
    [1] [法]塔德著:《模仿律》,1993年英文版,第3页;转引自周晓虹《社会时尚的理论探讨》,《浙江学刊》,1995年第3期,第62页。
    [2] 周晓虹:《时尚现象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3期。
    [3] [德]齐奥尔格·齐美尔著:《时尚的哲学》,转引自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243页。
    [4] [德]齐奥尔格·齐美尔著:《时尚的哲学》,转引自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4页。
    [1] [美]布卢默:《时尚》,载[美]《社会学季刊》1969年总第10期,转引自周晓虹《社会时尚的理论探讨》,《浙江学刊》,1995年第3期,第63页。
    [2] 周晓虹:《社会时尚的理论探讨》,《浙江学刊》1995年第3期,第63页。
    [3] 周晓虹:《时尚现象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3期。
    [4] 《当前我国工人阶级状况调查资料汇编(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转引自李友梅等著:《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页。
    [1] [德]齐奥尔格·齐美尔著:《时尚的哲学》,转引自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4页。
    [1] 摘编自1981年8月23日《人民日报》,转引自《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报道》,《长江商报》,2008年12 月16日。
    [1] 继绳著:《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纪实(上)》,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486页。
    [1] Grozier,M.Strategies for Change:The Future of French Society,MIT, London,1982,转引自李友梅等著:《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135页。
    [2] 《时装》杂志社长周长青,主编程敏的网友见面会讲话,见《新浪伊人风采》,http://www.sina.com.cn 2003年8月14日。
    [1] 王成兵著:《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导言”第9页。
    [1] [英]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著:《论妇女的屈从地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 [英]齐格蒙特·鲍曼著:《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6页。
    [3]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第1页。
    [1] 李友梅等著:《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3页。
    [2] [法]让·鲍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3] [法]让·鲍德里亚著:《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223页。
    [4] 王蕾、代小琳著:《霓裳神话:媒体服饰话语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1]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页。
    [2] 转引自姚建平著:《消费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3] [法]让·鲍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4] [英]费尔克拉夫著:《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1] [英]费尔克拉夫著:《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页。
    [1] [英]格雷姆·伯顿著:《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
    [2] [英]格雷姆·伯顿著:《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3] 胡申生等著:《传播社会学导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页。
    [1] [荷]梵·迪克著:《作为新闻的话语》,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1] 姚建平著:《消费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导言”第8页。
    [2] 李强:《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新变化》,载入李培林、李强、孙立平著:《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3] 李培林、李强、孙立平著:《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导言”第3页。
    [1] 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9页。
    [2] 转引自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4-285页。
    [3] 《额外的甜品》,《时装L'OFFICIEL》,2005年第5期,“25年回望”主编寄语。
    [4] 《法国加鲁集团出版有限公司》,http://www./officiel.cn
    [5] 孙燕君、康建中等编著:《期刊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1] 王肖栋:《欧系,日系,唯独没有“我系”:女性时尚生活类期刊的现在和未来》,《编辑学刊》2005年第6期。
    [2] 何晶:《报刊对中产阶层的话语建构》,《当代传播》,2007年第4期,第45页。
    [3] 曾虚白主编:《中国新闻史》,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125页。
    [4] 秦言:《中国中产阶级--未来社会结构的主流》,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1] [法]罗兰·巴特著:《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4页。
    [1] 李思屈等著:《广告符号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2] 王蕾、代小琳著:《霓裳神话:媒体服饰话语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3] 青木贞茂:《商品的符号学》,转引自星野克美著:《符号社会的消费》,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
    [4] [法]罗兰·巴特著:《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8页。
    [1] [美]约翰·费斯克著:《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2] 王宁著:《消费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3] [美]珍妮弗·克雷尔著:《时装的面貌》,舒允中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4] 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2页。
    [5] [美]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4页。
    [1] 胡申生等著:《传播社会学导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2] [英]雷蒙·威廉斯著:《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参见“class(阶级、等级、种类)”词条。
    [3] 李友梅等著:《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6页。
    [1] 周晓虹主编:《中国是产阶级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1] 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9页。
    [2] [美]杰弗瑞·戈比著:《你生命中的休闲》,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3] 参见《欧洲崇尚“慢文化”》,上海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上海社会科学信息研究所编写:《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02》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1页。
    [5] 参见[美]凡勃伦著:《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百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6] 柯林·坎贝尔:《求新的渴望--其在诸种时尚理论和现代消费主义当中表现出的特性和社会定位》,转引自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269页。
    [1] 胡大平著:《崇高的暧昧--作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休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绪论”第7页。
    [2] [法]罗兰·巴特著:《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0-271页。
    [1] 参见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页。
    [1] 参见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篡:《汉语大字典》,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卷,第542页。
    [2]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上卷第1484页。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评议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纂:《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00页。
    [1]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百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6,65页。
    [2] 参见[美]克里斯托弗·贝里著:《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江红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年版。
    [1] 郭艳萍:《奢侈品说爱不容易:中国是奢侈品消费大国吗?》,《民营经济报》,2006年1月1日。
    [2] [英]德波顿著:《身份的焦虑》,陈广兴、南治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3] [英]德波顿著:《身份的焦虑》,陈广兴、南治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1] 肖恩·尼克松:《展示男人味》,转引自[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07页。
    [1] 佟新著:《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2] [美]安妮·霍兰德著:《性别与服饰》,魏如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1] 肖恩·尼克松:《展示男人味》,转引自[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03页。
    [2] 佟新著:《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1] 蔡翔:《母亲与妓女》,《读书》,1989年第2期。
    [2] [英]约翰·麦克因斯著:《男性的终结》,黄涵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1] 戴廉:《女性时尚杂志的历史沿革与全球化现实》,http://kejiyuqiye.bokee.com/blog/2080031.html
    [2] 王栋著:《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第19页。
    [3] 王栋著:《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316页。
    [4] 王栋著:《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第19页。
    [1] [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意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7页。(加点为原文中所有)
    [2] [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意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第322页。
    [1] 王宇著:《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索解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叙事文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导论第9页。
    [2] [英]玛丽·塔尔博特著:《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艾晓明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
    [3] [英]弗兰克·莫特著:《消费文化:20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和社会空间》,余宁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页。
    [1] 王蕾、代小琳著:《霓裳神话:媒体服饰话语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2] 王政、杜芳琴著:《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5-66页。
    [1] [美]凡勃伦著:《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百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1页。
    [2] [英]玛丽·塔尔博特著:《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艾晓明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3] 转引自[英]格雷姆·伯顿著:《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页。
    [4] 刘胜枝:《消费与现代女性的自我实现--时尚杂志中的女性价值观念诉求》,《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1期。
    [1] [法]让·鲍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页。
    [2] 转引自[英]玛丽·塔尔博特著:《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艾晓明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1] 王岳川著:《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0页。
    [2] [英]约翰·伯杰著:《视觉艺术鉴赏》,戴行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0-51页。
    [1] 王蕾、代小琳著:《霓裳神话:媒体服饰话语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2] 转引自萧春雷著:《我们住在皮肤里》,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页。
    [1] 戴阿宝:《鲍德里亚:现代性困顿中的时尚》,《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第3期,第36页。
    [2] 玛丽琳·丁·霍思著:《第二皮肤》,转引自[加]南希·蔷著:《鞋的风化史》,蒋蓝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1] 王栋著:《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317页。
    [2] 萧春雷著:《我们住在皮肤里》,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1] 姚建平著:《消费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中文摘要”第3页。
    [2] [美]P·蒂利希著:《存在的勇气》,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中译者序”第3-4页。
    [1] [加]查尔斯·泰勒著:《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2] 李友梅等著:《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9-280页。
    [1]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40页。
    [1] [英]弗兰克·莫特著:《消费文化--20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和社会空间》,余宁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
    [1] [法]安琪楼·夸特罗其,汤姆·奈仁著:《法国1968:终结与开始》,赵刚译,北京:生活·读书·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53页。
    [2] [法]罗兰·巴特著:《流行体系--符号学和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版,第284页。
    [1] [美]乔治·瑞泽尔著:《后现代理论》,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2] [法]让·鲍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3] 王蕾、代小琳著:《霓裳神话:媒体服饰话语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1] 王蕾、代小琳著:《霓裳神话:媒体服饰话语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2] 姚建平著:《消费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113页。
    [1]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6页。
    [2] 莫乃健:《如何掌握娱乐经济》,《天下》,1999年8月1日。
    [1] 雷启立著:《传媒的幻象:当代生活与媒体文化分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2] 转引自王逢振主编:《电视与权力》,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210页。
    [1] 李思屈等著:《广告符号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2] 转引自李思屈等著:《广告符号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3] 李思屈等著:《广告符号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页。
    [1] 王蕾、代小琳著:《霓裳神话:媒体服饰话语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1] [法]让·鲍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页。
    [2] [法]让·鲍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1页。
    [3] [法]让·鲍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1页。
    [1] 转引自雷启立著:《传媒的幻象:当代生活与媒体文化分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2]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12页。
    [1]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41页。
    [2] [美]乔治·瑞泽尔著:《后现代理论》,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222页。
    [3] 陈映芳著:《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1] 王蕾、代小琳著:《霓裳神话:媒体服饰话语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
    [2] [法]罗兰·巴特著:《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放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7页。
    [1] 雷启立、孙蔷等著:《在呈现中建构--传媒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页。
    [1] 将“自我”分为“主我”(I)和“客我”(me),是社会学中符号互动论代表人物米德在分析自我意识形成时的观点,转引自刘泓编著:《广告社会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1] [美]欧文·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2] 转引自[英]齐格蒙特·鲍曼著:《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周俊、周莹译,北京: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
    [3] Joseph E.Davis (edited). 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Brunswick,2000.P.129.
    [1] [美]詹明信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49页。
    [2]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介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84页。
    [1] 转引自刘文:《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学术交流》,2006年第6期,第25页。
    [2]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11页。
    [3] 胡大平著:《崇高的暧昧:作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休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7-258页。
    [1]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11-712页。
    [1] [美]大卫·布鲁克斯著:《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徐子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2页。
    [2] [美]大卫·布鲁克斯著:《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徐子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3页。
    [3] 蒋原伦著:《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139页。
    [1] 胡大平著:《崇高的暧昧--作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休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
    [1] 蒋原伦著:《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2] 常昌富:《导论:当代修辞学批评模式概述》,参见大卫·宁等著:《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与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3] 参见李思屈等著:《广告符号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148页。
    [1] [美]约翰·费斯克著:《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1] 《圣经》,圣经分会香港印发,第61页。
    [2] 鲍震培:《真实与想像--中国古代易装文化的嬗变与文学表现》,《南开学报》,2001年第2期,第68页。
    [3] 转引自吴飞、王学成著:《传媒·文化·社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6页。
    [1] 华梅著:《定位时尚》,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1] 伊丽莎白·威尔逊:《时尚和后现代身体》,转引自罗钢、王中忱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9页。
    [2] 胡大平著:《崇高的嗳昧:作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休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2页。
    [1] 转引自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页。
    [1] 参见曾玉萍著:《中兴百货广告作品全集》,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2] [法]罗兰·巴特著:《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页。
    [3]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1] [法]罗兰·巴特著:《流行体系:符号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6页。
    [1] [英]斯图尔特·霍尔著:《编码/解码》,载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 周春玲:《时尚杂志与“大众文化”》,载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2] [法]罗兰·巴特著:《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8-319页。
    [1] [英]斯图尔特·霍尔著:《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载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8页。
    [1]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 [美]吉(Gee,J,P.).杨信彰导读.话语分析入门:理论与方法.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0
    [3] [英]布朗(Brow.G.)等.话语分析.罗选民译.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4
    [4] [法]埃利亚、萨尔法蒂.话语分析基础知识.曲辰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5] [荷]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6]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褚思真,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 [英]玛丽·塔尔博特.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艾晓明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 大卫·宁.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与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 王蕾,代小琳.霓裳神话:媒体服饰话语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1] 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2] 丁建新.叙事的批评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模式.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3]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4]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15] [法]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6] [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7] [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8] [法]罗兰·巴尔特.罗兰·巴尔特文集.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9] [法]罗兰·巴尔特.形象的修辞:广告与当代社会理论.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0] [德]瓦尔特·本雅明.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吴琼等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1] [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2] [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3] [英]格雷娜·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4] [英]塞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曾静平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5]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6] [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7]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8]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9]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赵一凡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30] [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理论.谢立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31]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2]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33] 齐泽克,阿尔多诺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4] [德] 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齐美尔社会学文选.林荣远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5] [英]齐格蒙特·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周俊,周莹译.北京:学林出版社,2002
    [36]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7]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8] [法]让·鲍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9] [英]弗兰克·莫特.消费文化--20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和社会空间.余宁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0] [英]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1] 高亚春.符号与象征--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2]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3]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4] 星野克美.符号社会的消费.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1988
    [45]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46] 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47] [英]德波顿.身份的焦虑.陈广兴,南治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8]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9]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0]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51] [英]拉雷恩(Larrain,J.).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2][英]尼克·史蒂文森编.文化与公民身份.陈志杰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53][法]梅尔基奥尔·博奈.镜像的历史.周行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4][法]雅克·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55][日]福原泰平.拉康:镜像阶段.王小峰,李濯凡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56] 马元龙.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57] [美]乔纳森·布朗.自我.陈浩莺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58] [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
    [59][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0] 姚建平.消费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1] 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中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2] 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3] 张文喜.自我的建构与解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4] 王艳芳.女性写作与自我认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5] 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索解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叙事文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66]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百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67][美]C.莱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社会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8][美]C 艾森卓.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杨广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9][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70][英]劳拉·穆尔维.恋物与好奇.钟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1][美]珍妮弗·克雷尔.时装的面貌.舒允中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72][美]克里斯托弗·贝里.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江红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
    [73][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宋文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74][美]安妮·霍兰德.性别与服饰.魏如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75][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76][法]让·克鲁兹·考夫曼.女人的身体,男人的目光.谢强,马月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7][英]约翰·麦克因斯.男性的终结.黄涵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78][澳]杰梅茵·格里尔.完整的女人.欧阳昱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79][加]南希·蔷著.鞋的风化史.蒋蓝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80][美]大卫·布鲁克斯.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徐子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8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82] 崔欣,孙瑞祥.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83] 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84] 郭建宁.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5] 扈海鹂.解读大众文化:在社会学的视野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6]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87]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8] 王岳川.媒介哲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89]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90] 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91]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活与文化认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92] 吴飞主编.传媒影响力.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93] 吴飞,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94] 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95] 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96]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97] 胡大平.崇高的暖昧--作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休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98]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99]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00]雷启立,孙蔷.在呈现中建构--传媒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101]雷启立.传媒的幻像:当代生活与媒体文化分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102]朱效梅.大众文化研究--一个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视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3]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104]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05]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媒介管理研究所编.传媒与生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06]武汉大学传媒发展研究中心等.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7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07]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08]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109]刘泓.广告社会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10]李思屈.广告符号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111]胡申生.传播社会学导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112]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13]王栋.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114]孙燕君,、康建中.期刊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5]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116]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117]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118]吴菁.消费文化时代的性别想象.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119]江晓原.性感--一种文化解释.三亚:海南出版社,2003
    [120]李小江,朱虹.平等与发展.北京:三联书店,1997
    [121]卢泰宏.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22]王宁.消费的欲望.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123]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24]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125]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126]李培林,李强,孙立平.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27]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4
    [128]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纪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29]陈冀主编.三代人对话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130]周晓虹主编.中国中产阶级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31]秦言.中国中产阶级--未来社会结构的主流.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132]萧春雷.我们住在皮肤里.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133]阎嘉.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6(9)
    [134]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4)
    [135]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外国文学,2004(2)
    [136]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文化研究,2006(2)
    [137]戴阿宝.鲍德里亚:现代性困顿中的时尚. 国外理论动态,2004(3)
    [138]孔明安.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哲学研究,2002(11)
    [139]胡大平.象征之镜的生产和生产之镜的象征,或马克思和鲍德里亚.现代哲学,2007(2)
    [140]姚建平.从阶级到自我--西方消费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 南京社会科学,2005(3)
    [141]李强.现代性中的社会与个人--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气我认同》述评.社会,2000(6)
    [142]刘文.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学术交流,2006(6)
    [143]余翠娥.个性消费与自我认同.社会学研究,2003(10)
    [144]李韦韦.消费社会中的符号消费与身份认同.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145]黄勇.消费时尚的社会学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7)
    [146]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0(5)
    [147]周晓虹.社会时尚的理论探讨.浙江学刊,1995(3)
    [148]周晓虹.时尚现象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1995(3)
    [149]梅琼林,李文洁.透视时尚杂志的文化策略.社会科学,2005(8)
    [150]王优.试论时尚杂志的“时尚”传播.文化学刊,2007(1)
    [151]孟繁华.中产阶级的文化符号:《时尚》杂志解读.河北学刊,2004(4)
    [152]邰小丽.白领·时尚·消费文化--试论时尚杂志的价值经营哲学.新闻大学,2005(冬季号)
    [153]汪新建,吕小康.时尚消费的文化心理机制分析.山东大学学报,2005(2)
    [154]徐连明.意识形态语境里的时尚杂志评析.云南社会科学,2008(6)
    [155]徐连明.时尚杂志流行文化差异化表征及其特征分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156]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概略.社会学研究,1998(3)
    [157]陈占彪.论改革开放以来主导文化视野中的流行文化.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158]高华.新中国五十年代初如何社会统合--十五个“小人物”的回忆录研究.领导者,2007(17)
    [159]李银河.女权主义围绕性别气质问题的争论.中国女性文化,2001(第2辑)
    [160]刘胜枝.消费与现代女性的自我实现--时尚杂志中的女性价值观念诉求,中国青年研究2006(1)
    [161]何晶.报刊对中产阶层的话语建构.当代传播,2007(4)
    [162]何晶.我国媒介文本对“中产阶层”的形象建构过程分析--一种“互文性”分析的视角.国际新闻界,2008(2)
    [163]何晶.消费时尚类杂志对本土中产阶层的形象建构--以《时尚伊人》、《新周刊》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3卷(4)
    [164]周晓虹.中国中产阶级:现实抑或幻象.天津社会科学,2006(2)
    [165]范成杰,彭远春.消费方式:中国中产阶级之界定标准.天府新论,2005(1)
    [166]郑欣.媒体消费语境中的“中产阶级”幻想--以《名牌》杂志叙述的男性精英形象为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67]魏鹏举.时装:消费社会的身体寓言.天津社会科学,2004(3)
    [168]孟繁华.中产阶级的身体“修辞”.南方文坛,2006(2)
    [169]陈立胜.身体--作为一种思维的范式.东方论坛,2002(2)
    [170]Bressler. C. E. Literary Criticism:An Introduc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 Prentice-Hall, Inc, 1999
    [171]Joseph. E. D. (edited). 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Brunswick, 2000
    [172]Miles.S. Consumerism: As a Way of Lif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8
    [173]Richards Jenkins: Social Identity, Routledge, 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