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文奥运”背景下北京奥运赛场文化建设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辅之对历届奥运会赛场文化不同特色以及不同营造方式之经典事例的比较,对即将举行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赛场文化进行了整体性的研究。
     “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特色之一,文章通过对“人文奥运”和奥运赛场文化内涵的分析及其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提出了奥运赛场文化是“人文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文奥运”的重要途径,并且在奥运赛场文化构成的系统分层和借鉴历届奥运会特色赛场文化案例的基础之上,提出为了建设良好的北京奥运赛场文化,需从普及奥林匹克相关知识,提高观众欣赏体育比赛的素养;加强赛场文化及其互动方式的研究和宣传上;创新入场仪式和授奖仪式上;奥运场馆内的设计和布置方面要充分体现“人文性”上;做好奥运赛场、场馆志愿者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上等这几个方面入手。
The thesis used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 such as document data law , expert interview law , on-the-spot inspection law and logical analysis law, and used contest culture instanc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and different build way of all previous Olympic games, and carried out the globality research on 29th Beijing Olympiad match holding soon.
     "Humanism Olympics" is one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 in 2008 characteristic, the main body of the thesis passed connotation analysis of "humanity Olympic " and contest culture in Olympic Game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thesis have brought forward Olympic Games contest culture is "Humanism Olympics" important component, is to realize "Humanism Olympics" important approach, in the basis of countermeasure contest culture system stratifying and contest culture instanc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of all previous Olympic games ,having brough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of contest culture building Beijing characteristic Olympic Games. The countermeasure including popularized the Olympics relevance knowledge to improve audience appreciating level; Reinforce the research and propagate in contest culture and their interactive way; Innovating the ceremony of entering the court and prize-awarding ; The Olympic stadium and gymnasium inner is designed and is arranges aspect to be going to embody " Humanism Olympics " sufficiently; Reinforce volunteer's training and educational work aspects and so on.
引文
[1] 彭永捷、张志伟、韩东晖.人文奥运[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3.3,P3
    [2] 杜婕、张秀萍.奥运传播与文化[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年7月第一版,P73
    [3] 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研究:奥林匹克教育读本[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4] 胡春雷.北京“人文奥运”的理解与定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P733
    [5] 吴树平(点校).周易:上经[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
    [6] 李连生.“人文奥运”思想的历史追溯及影响[J].体育与科学,2005年第1期,P40-44
    [7] 刘雪松、许传宝.人文奥运研究述评[J].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11期,P41—44
    [8] 张怀君.“人文奥运”理念的历史追溯[J].体育与科学,2004年第9期,P47—48
    [9] 夏伟东.论人文奥运[J].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5期,P11—12
    [10] 彭永捷.人文、人本和文化——“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J].人文奥运[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11] 刘慧.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后现代主义思潮[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0] 彭永捷.人文、人本和文化——“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J].人文奥运[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12] 金灿.赛场文化与北京2008奥运[J].前线,2002年第8期,P41—43
    [13] 林少娜.2008年“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的赛场文化.浙江体育科学,2005年第2期,P4—6
    [15] 奥运志愿者要热情更要能力[J].人文奥运网,2005年11月8日
    [14] 马仲良、王鸿春、黄亚玲.人文奥运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P3
    [27] 蔡跃江、穆大海、赵树安.论现代体育场馆现代服务意识[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28] 翟越.礼仪、规则、场馆——2008北京奥运观赛指南[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P8
    [16] 马仲良、王鸿春、黄亚玲.《前言》,人文奥运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17]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Z].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
    [18] 任海.顾拜旦与奥林匹克仪式[J].中国体育科技,2001年第3期P8—10
    [19] 顾拜旦.至高无上的运动[M].奥林匹克理想——顾拜旦文选[C].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86.
    [20] 顾拜旦.奥林匹亚[M].奥林匹克理想——顾拜旦文选[C].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125.
    [21] IOC.Olympic Review,1981,ore163.
    [22] 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初创宗旨[M].奥林匹克理想——顾拜旦文选[C].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150.
    [23] 仰东.北京大学生奥运志愿者服务的思考和建议.www.c2008.org.cn,2005年6月23日
    [24] 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www.beijing2008.com
    [25] 高建中(译).让奥运场馆更安全[J].未来科技,2004年10月,P178-180
    [26] 赵耕 李砚洪.奥运场馆建设[J].新浪体育网
    [1] 彭永捷、张志伟、韩东晖.人文奥运[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3.3,P3
    [2] 杜婕、张秀萍.奥运传播与文化[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年7月第一版,P73
    [3] 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研究:奥林匹克教育读本[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4] 胡春雷.北京“人文奥运”的理解与定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P733
    [5] 吴树平(点校).周易:上经[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
    [6] 李连生.“人文奥运”思想的历史追溯及影响[J].体育与科学,2005年第1期,P40-44
    [7] 刘雪松、许传宝.人文奥运研究述评[J].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11期,P41—44
    [8] 张怀君.“人文奥运”理念的历史追溯[J].体育与科学,2004年第9期,P47—48
    [9] 夏伟东.论人文奥运[J].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5期,P11—12
    [10] 彭永捷.人文、人本和文化——“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J].人文奥运[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11] 刘慧.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后现代主义思潮[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2] 金灿.赛场文化与北京2008奥运[J].前线,2002年第8期,P41—43
    [13] 林少娜.2008年“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的赛场文化.浙江体育科学,2005年第2期,P4—6
    [14] 马仲良、王鸿春、黄亚玲.人文奥运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P3
    [15] 奥运志愿者要热情更要能力[J].人文奥运网,2005年11月8日
    [16] 马仲良、王鸿春、黄亚玲.《前言》,人文奥运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17]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Z].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
    [18] 任海.顾拜旦与奥林匹克仪式[J].中国体育科技,2001年第3期P8—10
    [19] 顾拜旦.至高无上的运动[M].奥林匹克理想——顾拜旦文选[C].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86.
    [20] 顾拜旦.奥林匹亚[M].奥林匹克理想——顾拜旦文选[C].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125.
    [21] IOC.OlympicReview,1981,ore163.
    [22] 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初创宗旨[M].奥林匹克理想——顾拜旦文选[C].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150.
    [23] 仰东.北京大学生奥运志愿者服务的思考和建议.www.c2008.org.cn,2005年6月23日
    [24] 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www.beijing2008.com
    [25] 高建中(译).让奥运场馆更安全[J].未来科技,2004年10月,P178—180
    [26] 赵耕 李砚洪.奥运场馆建设[J].新浪体育网
    [27] 金灿、朱明德.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的赛场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P135-140
    [28] 翟越.礼仪、规则、场馆——2008北京奥运观赛指南[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P8
    [1] 仇军、李恺宪、孙葆洁.运动竞赛中球迷行为越轨成因与防范对策[J].体育科学,2004年第12期 P18—22
    [2] 张吾龙、王然科.赛事组织对赛场观众影响的策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第2期 P23—26
    [3] 马岳良.试论北京奥运会前我国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问题[J].体育与科学,2003年第2期 P11—13
    [4] 陈云开.现代体育组织经营管理赛事的基本模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
    [6] 张海峰.北京2008年奥运会教育计划[J].中国学校体育,2003年1期
    [7] 刘晓非.从雅典到北京:奥运风云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8] 易剑东等.奥林匹克精神与2008年北京人文奥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1期
    [9] 于素梅等.大学生奥林匹克知识读本[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 马同斌.北京2008申奥的台前幕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 王军.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 李卞婴.奥林匹克新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 孙红梅.2008年北京实现“人文奥运”之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5期
    [14] 孙朝阳.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价值[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1期
    [15] 黄彬.周宁 2008年北京奥运“人文”主题的文化内涵解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6期
    [16] 万晓红.论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功能及人文价值[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3期
    [17] 陶于.论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人文价值[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3期
    [18] 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M].人民出版社,2003年
    [19] 孙震.从历史角度审视奥运的人文价值[M].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1期
    [20] 韩盛详.试论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的赛场人文环境[J].体育与科学,2005年3期
    [21] 程卫波.人文奥运的文化审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3期
    [22] 董杰.论奥林匹克教育与人文奥运的关系[J].体育与科学,2005年7期
    [23] 金福敏.论“人文奥运”与我国学校教育[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6期
    [24] 康英萍.人文奥运与赛场观众[J].社科纵横,2004年12期
    [25] 王彤.北京实践人文奥运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3期
    [26] 孙葆丽.北京2008年奥运会三大主题探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1期
    [27] 蔡跃江、穆大海、赵树安.论现代体育场馆现代服务意识[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
    [28] 雷厉、温宇红、刘柏等.北京奥运会人文关怀理念及雅典考察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第11期
    [29] 梁柱平.奥林匹克500问[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30] 赵长杰.奥林匹克进展—从雅典到北京[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31] 谭华.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球场骚乱现象的社会文化学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4第3期
    [32]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