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绿汀及其抗战救亡歌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除了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贺绿汀的生平和他的抗战救亡歌曲创作生涯外,主要通过借鉴社会历史学、比较学和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对贺绿汀的抗战救亡歌曲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旨在通过音乐表演这一独特的视角揭示贺绿汀抗战救亡歌曲的重要特征,以期在如何诠释贺绿汀抗战救亡歌曲的问题上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全文分为5章,第1章绪论:对抗战救亡歌曲的兴起、发展以及历史意义做了简要介绍,侧重介绍了写作本题的出发点、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第2章介绍贺绿汀的生平和主要抗战救亡歌曲作品,分析他对中国音乐事业及其我国抗战救亡的革命事业的贡献和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第3章运用音乐分析的方法对贺绿汀的抗战救亡歌曲的创作技法进行深入分析,展示贺绿汀作曲技法上的创新性;第4章则通过对贺绿汀抗战救亡歌曲的题材和音乐风格的分析形成对贺绿汀抗战救亡歌曲的整体认识;第5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通过对贺绿汀抗战救亡歌曲的实际演唱效果的分析,对如何完美诠释贺绿汀的抗战救亡歌曲提出一些探讨。
     总之,无论是探索贺绿汀的音乐创作生涯,肯定他在中国音乐史上应有的地位,还是分析研究他的抗战救亡歌曲的创作特色,以及探索如何较为完美诠释的问题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In addition to the thorough and systemic introduction of He Luding's life story and his composition career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the national saluation,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 of social history,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national musicology, the paper analyzes and researches He Luding's songs aiming to revealing He Luding's main features for the national saluation songs and hoping to usefully explore his songs from the unique perspective of mucical performance.
     The whole paper includes five chapters. ChapterⅠis the introduction. ChapterⅡintroduces He Luding's life story and his main works about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the national saluation songs, analyzes his devotion and dedication towards China's music and our national saluation revolutional movement, and also analyzes his position and significance in China's music history. ChapterⅢ, using the music analysis method,probes into He Luding's composition techniques in the songs about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the national saluation and reveal He Luding's creativity in his composition techniques. ChapterⅣby the analysis of He Luding's genres and music style formation for the national saluation songs, completes the understanding of He Luding's national saluation songs. ChapterⅤ, the paper's research focus, analyzing the practical performance effect of He Luding's national saluation songs, bring up the issue of how to perfectly explain He Luding's songs about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the national saluation.
     On the whole, the paper probes into He Luding's music composition career, praises his significant and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s music history,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features in his songs about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the national saluation and probes into how to properly explain. These issues are full of significance and worth researching.
引文
[1]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1929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热心教育事业,培养了不少专业人才。同时,也从事创作和著述,写下了交响音乐、室内乐、钢琴复调音乐、清唱剧等各种体裁样式的音乐作品共九十四首。主要作品有管弦序曲《怀旧》,弦乐《都市风光幻想曲》,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九一八》、《热血》、《南乡子》、《花非花》、《玫瑰三愿》、《天伦歌》等。
    [2]鲍里斯·查哈罗夫,俄籍钢琴家、教授,1929年任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
    [3]齐尔品,(1899--1977)〈原名亚历山大·切列普宁,齐尔品是他的中文名〉美籍俄裔作曲家、钢琴家,为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及中国音乐向世界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4]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原籍玉溪。我国杰出人民音乐家。一生共创作了36首歌曲、6首民族乐曲和琴曲。
    [5]转引自求索《贺绿汀早期的电影音乐创作》〈《音乐艺术》1981年第2期〉
    [1]转引自钱仁平《缅怀.继承·弘扬——贺绿汀诞辰一百年系列纪念活动综述》〈《人民音乐》2003年第12期〉为了纪念贺绿汀同志诞辰一百周年,2003年11月26—27日,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艺术节联合会、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隆重举行了“贺绿汀百年诞辰纪念大会”、“牧童短笛”雕塑小样揭幕仪式、“贺绿汀百年诞辰缅怀座谈会”、“贺绿汀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以及“贺绿汀作品音乐会”等活动.
    [1]见求索《贺绿汀早期的电影音乐创作》33-34页〈《音乐艺术》1981年第2期〉
    [1]见求索《贺绿汀早期的电影音乐创作》35页。〈《音乐艺术》1981年第2期〉
    [1]在旋律中,由某些特殊的音层结构、旋律活动中心音、调式变化音可以划分风格界限,对于这些决定风格的关键音,我们可统称为“旋律特性音”。
    [2]见谢天吉《贺绿汀前期创作特征及其历史意义》73页。〈《音乐艺术》1983年第4期〉
    [1]见梁贸春《论贺绿汀作品的旋律》.45页〈《音乐艺术》1981年第2期〉
    [2]贺绿汀:《谈音乐创作》,载上海《解放日报》1950年9月24日
    [1]见《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21页
    [2]两首作品均为田汉《复活》所作插曲。先写中国风。因为剧情关系,田汉提出用俄罗斯风格,他又写了后一首.
    [1]见谢天吉《贺绿汀前期创作特征及其历史意义》,74-75页〈《音乐艺术》1983年第4期〉
    [1]见陈铭志《贺绿汀的复调艺术手法》,42-47页〈《音乐艺术》1984年第1期〉
    [1]见陈铭志《贺绿汀的复调艺术手法》,42-47页〈《音乐艺术》1984年第1期〉
    [1]《抗战进行曲》(1937)为作者创作的第一首抗战歌曲,载1937年8月9日上海《大公报·增刊》。
    [2]《练壮丁》(1937)作于演剧一队期间,后收入1938年桂林出版出版的《抗战歌曲新辑》〈第5路军总政部政训处印行,国防艺术社编选〉
    [3]《空军进行曲》(1938)载1938年9月武汉版《战歌》〈不定期刊,中国作曲者协会编印,刘雪庵主编,2卷1期〉
    [1]《打日本》(1928)收入1938年11月浙江丽水出版的《抗战歌声》〈会文图书社出版。朱绛编〉
    [2]见谢天吉《贺绿汀前期创作特征及其历史意义》70页。〈《音乐艺术》1983年第4期〉
    [1]贺绿汀:《民族音乐问题》(1956年)。载《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第79、80页。
    [2]贺绿汀:《谈音乐创作》。载上海《解放日报》1950年9月24日。
    [3]见践耳《贺绿汀歌曲的艺术特色》,54页
    [1]见践耳《贺绿汀歌曲的艺术特色》,54-58页〈《音乐艺术》1979年第1期〉
    [1]见于捷《论声乐演唱中的修养》〈《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邓韵,著名女中音歌唱家,曾是广州战士歌舞团的独唱演员,后来赴美学习歌剧,成为第一位被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签约的中国歌唱家,现在任“广州歌剧协会名誉会长”。
    [2]音响资料见磁带《黄河之恋 五四以来优秀歌曲选》〈太平洋影音公司,1982年出版〉和《晨雨 男中音刘秉义独唱歌曲之二》〈云南音像出版社,1984年3月出版〉
    [3]音响资料见磁带《中华大家唱〈卡拉ok〉曲库(15)》(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北京录像公司出版,1991年〉,这种演唱形式在战时尤其普遍。
    [4]音响资料见磁带《晚归 郁钧剑独唱歌曲》(第三辑)〈中国唱片公司出版发行,1984年〉
    [5]见“八只眼演唱组”的唱片集《青叶城之恋》〈网址:http:Htodaynet.Nyist.net/"'i/gequ/youyi.mp3〉
    [6]见曹琼《因乐之名》〈网址:http://www.Lting.com/player/65/player-113209.Htm/〉
    [1]音响资料见磁带《海韵 中央乐团合唱-中国歌曲》〈中国唱片公司出版发行,1984年〉
    1 汪毓和.《无私无畏 忠贞不渝——贺绿汀及其音乐创作》.《人民音乐》,1995年,第2期
    2 践耳.《贺绿汀歌曲的艺术特色——听贺绿汀声乐作品音乐会有感》.《音乐艺术》,1979年,第1期:54-59页
    3 谢天吉.《贺绿汀前期创作特征及其历史意义》.《音乐艺术》,1983年,第4期:69-81页
    4 求索.《贺绿汀早期的电影音乐创作》.《音乐艺术》,1981年,第2期:31-36页
    5 梁茂春.《论贺绿汀作品的旋律》.《音乐艺术》,1984年,第3期:43-49页
    6 陈铭志.《贺绿汀的复调艺术手法》.《音乐艺术》,1984年,第1期:42-47页
    7 王震亚.《贺绿汀抗日救亡时期声乐作品分析》.《音乐研究》,1994年,第3期:3-8页
    8 戴鹏海.《全方位的音乐教育实践——作为音乐教育家的贺绿汀》,《中国音乐学》,1995年,第2期
    9 倪瑞霖.《天地存肝胆 江山阅鬓华——贺绿汀的生平和创作》.《音乐研究》,1994年,第4期:3,8-13页
    10 闻理.《叱咤风云惊天地 一代壮歌震古今——论抗日救亡歌曲与抗战歌的历史地位》.《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29页〉
    11 杨秀.《艺术歌曲〈嘉陵江上〉分析》.《大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2 卓琪.《浅析〈嘉陵江上〉》.《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3 孙韶、贠恩凤.《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贺绿汀名垂千古》.《音乐天地》,1999年,第3期
    14.贺绿汀.《我和〈游击队歌〉》.《江淮文史》,1998年,第3期
    15 康和.《音乐结构思维的核心——“起承转合”》.《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16 杨亮.《浅析贺绿汀声乐作品的结构与终止特点》.《文教资料》,2006年,11月:198页
    17 江海宁.《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贺绿汀作品音乐会听后记〉》.《音乐爱好者》,2004年,第1期:17页
    18 顾笑瑜.《学堂乐歌的演进及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作用》.《史学月刊》,2005年
    19 梁茂春.《中国音乐史上的辉煌篇章——抗日救亡歌曲》.《百科知识》,1995年,第8期
    20 严农.《硬骨头音乐家贺绿汀》.《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1 严农.《硬骨头音乐家贺绿汀》(下).《文史春秋》,2003年,第2期
    22 尹兆旭.《从“歌唱中的音色审美”看声乐艺术的民族化问题》.《中国音乐》,2004年,第3期:71页
    23 俞子正.《声乐“音色库”的合理运用》.《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78页
    24 翟社泉.《我国民族声乐与欧洲传统声乐的比较分析》.《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204——205页
    25 尹萍.《浅论声乐表演创作的分寸感》.《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6 汪毓和.《在中西音乐文化交融下本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新音乐》(上、中、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2、3、4期
    27 陈自勤.《浅论声乐的艺术风格》.《艺术研究》,2005年,第3期
    28 钱彤.《贺绿汀与20世纪早期的中国流行音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10页
    29 杨亮.《贺绿汀声乐作品旋律特征浅析》.《文教资料》,2006年,第6期,第59页
    30 张甫柏.《不朽的琴韵 不朽的歌声——贺绿汀作品音乐会》.《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30 李岩.《纪念贺绿汀百年诞辰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4期
    31 袁斌业.《抗战时期对外译介的中国抗战歌曲》.《上海翻译》,2005年,第3期
    32 史中兴.《永远的贺绿汀》.《文史博览》,2003年,9月:26页
    33 孟文涛.《江先生和他两位师兄的音乐风格比议——纪念定仙师九十冥诞有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34 陈浩望.《贺绿汀记忆里的聂耳和周璇》.《湖南档案》,2001年,第3期
    35 李凌.《忆念贺绿汀同志》.《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36 周小燕.《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音乐艺术》,1992年,第2期
    37 彭根发.《词曲结合的美学问题》.《音乐探索》,1998年,第2期
    38 陈蓉蓉、石惟正.《中国声乐的审美意识》.《乐府》,1996年,第3期
    39 魏素萍.《声乐表演艺术初探》.《甘肃高师学报》,1999年,第1期
    40 乔羽.《乔羽谈歌词 谈歌词创作》.《词刊》,2005年,第7期
    41 姚振华.《论声乐语言的审美特征》.《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42 宋丽萍.《对我国声乐“三种唱法”的思考》.《齐鲁艺苑》,2004年,第2期
    43 方丽萍.《浅述歌唱艺术中的表现》.《艺术探索》,2003年,第6期
    44 尹萍.《试论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45 杨满年.《论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
    46 彭丹雄.《简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变》.《宁波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 史中兴.《贺绿汀传》.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
    2 贺逸秋、贺元元.《我的父亲贺绿汀》.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
    3 《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4 《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5 《中国音乐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
    6 《中国音乐词典续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
    7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
    8 《贺绿汀全集·第一卷:声乐作品》.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
    9 王瑞璞.《抗日战争歌曲集成》〈东北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
    10 《贺绿汀钢琴曲集》〈正谱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6年
    11 《贺绿汀歌曲选》.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12 夏滟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13 赵梅伯.《唱歌的艺术》.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
    14 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
    15 石惟正.《声乐教学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