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女作家小说中的“乡土女性”书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女作家的创作切入百年乡土书写,梳理女作家的乡土书写传统,建构女性塑造乡土女性的形象谱系,探询在“乡土”与“乡土女性”两个文学体系中交错、纠缠的作者性别身份、书写立场、写作姿态、文学和社会历史期许、审美追求,以及它们所构成的纷繁复杂的文学世界。论文研究范围涉及“近二十年”(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相关创作。
     第一章回溯“五四”至新时期女作家的乡土书写传统,包括对乡土女性形象的塑造。在这一题材领域,女作家的创作既体现出与时代主流话语的共鸣,表现出女性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开阔的文学视野、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同时也由自发或自觉的性别意识形成了“女性越轨的笔致”,发出了游离于时代话语的女性自己的声音,表达了对乡土女性境遇和命运的独特思考。
     第二章论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现代理性启蒙立场的相关女作家创作。在此,女性主义立场与现代知识分子理性启蒙立场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致,共同参与了对20世纪90年代社会转型以来乡土女性生存困境和文化境遇的批判与反思,并对乡土女性自身的文化痼疾进行审视。“启蒙”于此既体现为对乡土社会几千年宗法制男权社会形成的性别歧视传统的冷峻批判,也体现为对以崭新面目出现的“现代性”中隐含的问题的高度警觉。
     第三章考察女作家基于“反现代”立场对乡土世界与乡土女性的重塑。“民间”作为重要的语义场和话语资源,有效地参与并构建了截然不同于现代理性话语规制下的乡土世界、乡土历史和乡土女性形象。“民间”立场的包容性使得相关书写不仅对时代主流政治话语有所反拨,同时也体现出对知识分子精英立场的有意疏离和对道德话语的超越,其要旨在于对健全“人性”的体贴与呵护。
     第四章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急遽的城市化转型所形成的庞大的“进城”潮流在文学中的折射,透视女作家对“进城”乡土女性心态的表现、“进城”乡土女性的苦难书写和常态书写。在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富裕与贫困、掠夺与被掠夺等语境中,立足于社会转型期独特的文学景观,考察女作家对时代、历史、女性等因素敏锐的捕捉、深刻而独到的表现。其中,对进城乡土女性的常态书写尤为生动地体现了女作家在文学实践方面的独特探索。
     第五章从“日常性”和“地域性”两个方面,考察女作家在乡土创作和乡土女性形象塑造中的审美特征。“日常”不仅是表达现代理性启蒙的有效手段、营造“反现代”意味家园的温馨细节,更体现为对意识形态与宏大叙事有意疏离,藉以还原“原生态”的乡土世界和乡土女性的世俗化生存本相。“地域性”无论对于乡土文学本身抑或是女性文学/性别研究均是一个重要的维度,其与后两者的共性在于由“差异性”所形成的丰富的美学效果和参差的性别经验。在全球化、一体化无可阻挡的态势面前,地域性不仅为文学提供了形态各异的审美资源和美学风格,而且为我们考察它对“性别”生态的影响,丰富对女性文学的认识维度具有积极意义。
     结语部分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作家乡土女性书写的意义。本文认为,从“乡土”角度切入女作家创作,有助于纠正关于90年代女性写作陷入“个人化”、“脱离现实”的片面认识和刻板印象。“乡土”之于“女性文学”的意义还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素朴、温和、本色地书写性别关系的模式;而且,在日渐浓厚的消费文化语境中,“乡土”和“女性”的双重“边缘”地位,具有某种类似解构主义的“他者”功能,不期然间构成了时代精神与文学想象主流表达之外的另一维度。
This dissertation departs from the works of women writers in regional writing and tries to depict the tradition in this genre and the formation of native female characters. Moreover, in terms of gender identity of the writers, their standpoint and attitude in writing, social and literary contexts and their aesthetic values, it analyzes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literary systems, namely "nativist literature" and "native women", as well as the literary world constructed by these two systems.
     In the First Chapter, it reviews the tradition of nativist literature and native women's writing from the "May Fourth" period to recent decades. Within this genre, on the one hand, women's writing follows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s in different eras, which manifests women's strong will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matters as well as their broad literary visions and various literary styles; on the other hand, their spontaneous gender consciousness establishes a kind of "deviant writing of women" which voices women's own thoughts separated from the common discourse of the time and shows unique thinking about the circumstances and fate of native women. This chapter lays a historic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on women's writing concerning native women in the recent two decades.
     In the Second Chapter, it discusses women's writing based on the standpoint of modern rational enlightenment since the1990s. The viewpoint of feminism coincides with modern intellectuals'standpoint of rational enlightenment. These two parties take part in criticism and reflection on native women's existential dilemma and cultural circumstances in a changing society in the1990s, and they also examine the deep-rooted cultural problems in native women per se. Therefore, this enlightenment is a serious scrutiny of biased gender tradition and outdated gender order formed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sensitive awareness of "modernity" which reappears with a new face.
     Chapter Three investigates women writers'rewriting of native land and native women from a viewpoint of "anti-modern". As an important semantic field and discourses,"something folk" effectively participat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ve world and history and its female figures which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modem rational discourses. The inclusiveness of "folk" stance enables these writings to diversify from mainstream political discourses of the time, and in the meantime, manifests its conscious distance from the viewpoint of elite intellectuals and its transcendence of moral discourses. Its fundamental purpose lies in the thorough consideration and concern of "humanity".
     Since the1990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Chinese society has witnessed a tremendous trend of "going to city".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literary representation of this trend and analyzes women writers'depiction of "going--to-city" women's mentality and their sufferings, as well as their normal days. In terms of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 modern and tradition, the rich and the poor, and plundering and being plundered, this chapter examines a special kind of literary phenomenon during social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writers'sensitive capture and unique representation of time, history and women. Besides, writings concerning daily activities of native "going-to-city" women vividly demonstrate women writers' distinctive exploration in literary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outineness" and "region", Chapter Five investigates aesthetic features in women writers'regional writing and their characterization of native women. The writing of "routineness" is not only an effective way to express modern rational enlightenment and to illustrate cozy details of "anti-modern" homeland, but also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nscious remoteness to ideology and grand narrative,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original" native world and the demonstration of native women's secularized survival."Region" is a crucial perspective in both nativist literature per se and women's literature/gender studies, which shares common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latter in terms of various aesthetic effects and diversified gender experiences formed by "difference". In front of the evitabl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different regions not only provide rich aesthetic resources and styles, but also have a positive influence over our recognition of "gender" and the enrichment of women's literature.
     In the conclusion, this dissertation summarizes the meaning of the writing of native women since the1990s. As for women writers, the departure of "nativist literature" will correct the one-sided understanding and stereotype concerning women's writing in the1990s labeled as something "personalized" and "divorced from reality". The significance of "native" for women's writing lies in its plain, gentle and genuine writing pattern of gender and relationship. Furthermore, within the cultural discourses of increasingly strong consumerism, the double "marginalization" of "native" and "women" enjoys certain function of "otherness" in deconstruction, unexpectedly developing another perspective besides Zeitgeist and mainstream image and expression in literature.
引文
1 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年,第118页。
    2 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5页。
    1 何吉贤:《农村的“发现”和“湮没”——20世纪中国文学视野中的农村》,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2期
    1 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读书》2005年第7期。
    2 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读书》2005年第7期。
    3 Lee,and Kleinman(李和克莱恩曼).2000."Suicide as Resistance in Chinese Society."(自杀作为中国社会的反抗形式)In Chinese Society:Change,Conflict and Resistance(中国社会:变化、冲突和反抗),ed.Elizabeth Perry, and Mark Selden,221-240.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转引自[澳]杰华著,吴小如译《都市里的农家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页。
    4 张岚:《本土视域下的百年中国女性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8页。
    1 张岚:《本土视域下的百年中国女性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8页。
    2 此说借用王宇的概括,见《现代性与被叙述的“乡村女性”》,《扬子江评论》2007年第5期。
    3 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
    4 何吉贤:《农村的“发现”和“湮没”——20世纪中国文学视野中的农村》,《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2期。
    1 Rofel,Lisa(罗丽莎),1999,Other Modernities:Gendered Yearnings in China after Socialism(另类的现代性:后社会主义中国的性别化渴望),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转引自[澳J杰华著,吴小如译《都市里的农家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6页。
    1 禹建湘:《乡土想像: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0页。
    2 杨联芬:《沈从文的“反现代性”》,见温奉侨主编:《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6页。
    3 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2页。
    1 王宇:《现代性与被叙述的“乡村女性”》,《扬子江评论》2007年第5期。
    2 [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1页。
    3 [美]韦勒克:《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311页。
    1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作者序》,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24页。
    2 陈惠芬:《神话的窥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3 戴锦华语,见戴锦华、王干对谈录:《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戴锦华《犹在镜中》,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204页。
    1 戴锦华语,见戴锦华、王干对谈录:《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戴锦华《犹在镜中》,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198页。
    2 王干语,见戴锦华、王干对谈录:《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戴锦华《犹在镜中》,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199页。
    3 薛毅:《浮出历史地表之后》,《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4 陈晓明:《勉强的解放:后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3期。
    1 陈晓明:《勉强的解放:后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3期。
    2 禹建湘:《突围: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中的一个尴尬命题》,《当代文坛》2003年第2期。
    3 陈晓明:《勉强的解放:后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3期。
    4 戴锦华:《犹在镜中》,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211页。
    1 杨莉馨:《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5页。
    2 乔以钢:《多姿的飞翔——论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写作》,《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5页、第225页。
    3 乔以钢:《性别:文学研究的一个有效范畴》,《文史哲》2007年第3期。
    1 林树明:《性别诗学:意会与构想》,《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1期。
    2 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3 艾晓明:《当代中国女作家的创作关怀和自我想象》,艾晓明主编《世纪文学与中国妇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4页。
    1 崔卫平:《我足女性,但不主义》,《文艺争鸣》1998年第11期。
    2 林树明:《性别诗学:意会与构想》,《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1期。
    1 [德]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1784)》,见江怡编:《理性与启蒙——后现代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1页。
    2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著,渠敬东、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页。
    3 张志伟:《启蒙的合法性危机——当代中国启蒙所遭遇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 刘传霞:《被建构的女性》,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105页。
    2 骆宾基:《萧红小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3页。
    3 萧红:《失眠之夜》,范桥、卢今编:《萧红散文》,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第335页。
    1 刘禾著,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289灭。
    2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4——185页。
    3 刘禾著,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285——302页。
    1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72——177页。
    2 乐铄:《中国现代女性创作及其社会性别》,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8页。
    3 刘传霞:《被建构的女性》,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182页。
    1 李蓉:《苦难与愉悦的双重叙事话语》,《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1 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3页。
    2 王安忆:《69届初中生》,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77页。
    1 王安忆:《69届初中生》,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09页。
    2 王安忆:《69届初中生》,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98贝。
    3 王安忆:《从疾驶的车窗前掠过的》,《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53页。
    4 王安忆:《广阔天地的一角》.《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71页。
    1 王安忆:《广阔天地的一角》,《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90页。
    2 陈丹青:《读安忆的小说及其它——来自美国的信》,《文学自由谈》1986年第3期。
    3 吴义勤主编:《铁凝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18页。
    4 铁凝:《收获》,小说集《夜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32页。
    1 铁凝:《夜路》,小说集《夜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29页。
    1 王安忆:《冷土》,《海上繁华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38页。
    2 王安忆:《冷土》,《海上繁华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11页。
    3 王安忆:《冷土》,《海上繁华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40页。
    1 铁凝:《铁凝小说集》,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97贝。
    1 孙犁:《谈铁凝的<哦,香雪>》, 转引自吴义勤主编:《铁凝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441页。
    2 铁凝:《哦,香雪》,《铁凝小说集》,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40页。
    1 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08页。
    2 乔以钢:《中国女性与文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5页。
    3 乔以钢:《中国女性与文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6页。
    1 方方在谈到这个作品的创作时说:“特别我看王安忆的《小鲍庄》,其实我的《闲聊宦子塌》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受了《小鲍庄》的影响。”方方、王尧:《“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4期。
    1 雷达:《她向生活的潜境挖掘——说<麦秸垛>及其他》,吴义勤主编:《铁凝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125页。
    1 铁凝:《麦秸垛》,铁凝小说集《麦秸垛》,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第216页。
    2 雷达:《她向生活的潜境挖掘——说<麦秸垛>及其他》,吴义勤主编:《铁凝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124页。
    3 闫红:《论铁凝“三垛”对五四女性文学的继承与超越》,吴义勤主编:《铁凝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262页。
    1 梁若冰:《真善美中我作品的底色——访十六大代表、女作家铁凝》,吴义勤主编:《铁凝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1 王干:《等待唤醒:来自北国的悲哀》,《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2期。
    1 汪晖:《汪晖自选集》,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页。
    1 方方:《奔跑的火光》,《收获》2001年第5期。
    1 [澳]杰华著,吴小如译:《都市里的农家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9页。
    2 转引自何吉贤:《农村的“发现”和“湮没”——20世纪中国文学视野中的农村》,《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2期。
    3 李洁非:《城市像框》,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25页。
    4 孟悦、戴锦华:《绪论·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1 方方:《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个英芝》,《小说选刊》2001年第12期。
    2 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页。
    1 方方:《说女性文学之可疑》,《南开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4期。
    1 林白:《万物花开》,《花城》2003年第2期。
    1 方方:《说女性文学之可疑》,《南开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4期。
    1 陈晓明:《勉强的解放——后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5期。
    2 方方:《奔跑的火光》,《收获》2001年第5期。
    3 [美]玛丽·戴利:《超越父神:迈向妇女解放的哲学》,波士顿出版社,1973年版,第7-8页。转引自陈晓润:《“杀夫”与女性主义》,《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第4期。
    1 禹建湘:《乡土想象: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9页。
    2 戴锦华:《涉渡之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75页。
    1 方方:《奔跑的火光》,《收获》2001年第5期。
    2 方方:《奔跑的火光》,《收获》2001年第5期。
    3 严歌苓:《谁家有女初长成》,《北京文学》2001年第5期。
    1 孙惠芬:《岸边的蜻蜒》,《人民文学》2004年第1期。
    2 严歌苓:《谁家有女初长成》,《北京文学》,2001年第5期。
    1 [法]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25页。
    2 [英]特里·伊格尔顿:《欲望之死:阿图尔·叔本华》,见伊格尔顿著,马海良译:《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山版社,1999年,第273页。
    1 林白:《万物花开》,《花城》2003年第2期。
    1 张抗抗:《我们需要两个世界》,《文艺评论》1986年第1期。
    1 铁凝:《写在卷首》,《铁凝文集》之五,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1 方方:《奔跑的火光》,《收获》2001年第5期。
    1 邵丽:《明惠的圣诞》,《北京文学》2007年第12期。
    1 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1页。
    1 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人民文学》2002年第1期。
    2 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人民文学》2002年第1期。
    1 盛可以:《尊严》,《花城》2007年第1期。
    2 严歌苓:《谁家有女初长成》,《北京文学》2001年第5期。
    1 孙惠芬:《歇马山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506页。
    2 孙惠芬:《歇马山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355页。
    3 孙惠芬:《歇马山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461页。
    1 孙惠芬:《歇马山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254页。
    1 汪晖:《关于现代性问题答问》,《天涯》1999年第1期。
    2 耿传明:《现代性的文学进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3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联合编辑出版,1984年,第58页。
    4 蓝棣之:《边缘颠覆中心——沈从文<边城>症似式分析》,《名作欣赏》1999年第3期。
    1 陈思和:《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123页。
    1 乔叶:《创作谈:女人与指甲花》,《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8年第1期。
    2 申霞艳:《把善良和温暖还给文学——乔叶论》,《黄河文学》2010年第8期。
    1 乔叶:《最慢的足活着》,《小说月报》2008年第7期。
    1 比如,马春花认为:“葛水平《喊山》则再生产了一个沉默的女性/他者的故事。男性的暴力把红霞变成了哑巴,而她再次说话却是因为‘韩冲要你说话’,而女性则永远处于被动的他者—失语者的角色。”《“她世纪”的“她写作”:历史的开始还是终结?》,《山东文学》2010年第12期。
    2 田焱认为:“葛水平的小说虽然经常有着悲剧的外衣,但却让人感到温暖,这是由于在悲剧里有善的存在,在这些质朴的小人物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活命的大爱”与人性之光——读葛水平的<喊山>》,《现代语文》2008年第8期。
    3 冯永忠:《从失语到言说——葛水平<喊山>解读》,《名作欣赏》2005年第9期。
    4 丁玲:《三八节”有感》,《丁玲文集》《第4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90页。
    5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9页。
    1 陈思和:《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62页。
    1 [法]让-佛朗索瓦·利奥塔著,车槿山译:《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2页。
    2 [法]让·佛朗索瓦·利奥塔著,车槿山译:《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80页。
    3 [英]特里·伊格尔顿著,华明译:《后现代主义幻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页。
    1 铁凝:《笨花·题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1 胡传吉:《世俗烟火与兵荒马乱的叙事伦理》,《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5期。
    1 乔以钢:《多姿的飞翔——论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写作》,《中国女性与文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4页。
    1 铁凝,王干:《花非花人是人小说是小说——关于<笨花>的对话》,《南方文坛》2006年第3期。
    2 庞秀慧:《<笨花>与<棉花垛>乡土叙述的比较》,《理论观察》2007年第2期。
    3 严歌苓:《王葡萄:女人是第二性吗?》《上海文学》2006年第5期。
    1 严歌苓:《王葡萄:女人足第二性吗?》《上海文学》2006年第5期。
    2 戴锦华:《重写女性:八九十年代的性别写作与文化空间》,《妇女研究论从》1998年第5期。
    1 陈思和:《第九个寡妇·跋语》,《第九个寡妇》,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2 戴锦华:《涉渡之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1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页。
    2 王安忆、刘金东:《我是女必主义者吗?》,张新颖主编:《王安忆研究资(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58页
    3 王安忆、郑逸文:《作家的压力与创作冲动》,《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43页。
    1 赵园:《地之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页。
    1 赵园:《地之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15页。
    2 王安忆:《农村:影响了我的审美方式》,《王安忆说》,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07页。
    3 王安忆:《生活的形式》,《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1 王安忆:《生活的形式》,《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1 王安忆:《姊妹们》,《上海文学》1996年第4期。
    1 王安忆:《姊妹们》,《上海文学》1996年第4期。
    1 [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58页。
    1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页。
    2 季红真:《流逝与追忆——试论王安忆小说的时间形式》,《文艺争鸣》2008年第6期。
    1 迟子建:《追忆在温暖中流逝的美》,《北京文学》2003年第7期。
    2 翟苏民:《迟子建小说艺术论》,《小说评论》2004年第5期。
    1 唐韵:《色彩之美和距离之美——比较迟子建两类题材小说的创作风格》,《小说评论》1999年第5期。
    2 迟子建:《假如鱼也有翅膀》,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47页。
    3 迟子建:《北方的盐》,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97页。
    1 [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6页
    2 戴锦华:《迟子建:极地之女》,《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
    1 《迟子建文集》(卷二),《秧歌·自序》,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2页。
    2 迟子建:《寒冷的高纬度》,《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
    1 迟子建:《这个时代还需要神话吗》,《北方人》2008年第9期。
    2 迟子建:《这个时代还需要神话吗》,《北方人》2008年第9期。
    3 [德]马克斯·韦伯著,杨富斌译:《社会科学方法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4 [美]大卫·格里芬著,马季方译:《科学的返魅》,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607页。
    1 苏童:《关于迟子建》,《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1 段崇轩:《九十年代中国乡村小说精编·序》,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1 昌切:《守护神圣的写作》,《上海文学》1998年第1期。
    1 迟子建:《锁在深处的蜜》,《北京文学》2008年第1期。
    2 迟子建:《在温暖中流逝的美》,《北京文学》2003年第7期。
    3 迟子建:《我的女性观》,《听时光飞舞》,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85页。
    4 迟了建:《阿央白》,《江南》1995年第5期。
    1 迟子建:《锁在深处的蜜》,《北京文学》2008年第1期。
    1 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8页。
    1 崔苇:《民间理想与温情营造——迟子建近作评述》,《小说评论》1999年第5期。
    1 转引自《美文》2008年第12朋。
    2 《从山峦到海洋》,《额尔古纳河右岸·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255页。
    1 徐德明:《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义学评论》2005年第1期。
    1 [英]霍布斯·鲍姆著,张晓华译:《资本的年代(1848——1875)》,·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2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6页。
    3 葛红兵:《让农民发声,还是让农民沉默》,《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5期。
    4 傅爱毛:《保卫老公》,《长江文艺》2005年第8期。
    1 方格了:《小艾》,《文学港》2006年第7期。
    1 刘小枫:《中译本导言》,[德]马克斯·舍勒著,罗悌伦等译:《资本主义的未来》,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7页。
    22 北北:《坐上吉普》,《人民文学》2004年第2期。
    1 严歌苓:《谁家有女初长成》,《北京文学》2001年第5期。
    1 邵丽:《马兰花的等待》,《人民文学》2007年第2期。
    1 转引自蔡翔:《离开·故乡·或者无家可归》,《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1期。
    2 孙惠芬:《舞者》,《山花》2000年第11期。
    1 叶梅:《五月飞峨》,《山花》2002年第8期。
    1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3页。
    2 徐德明:《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1 宋安娜:《天津大水》,《山花》2004年第10期。
    2 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158页
    1 川妮:《玩偶的眼睛》,《收获》2008年第5期。
    1 徐德明:《“乡下人进城”的文学表述》,《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2 [丹]勃兰兑斯著,张道真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2页。
    1 项小米:《二的》,《人民文学》2005年第3期。
    1 葛水平:《我和我小说里的乡村女性》,《名作欣赏》2010年第10期。
    2 葛水平:《守望》,《中国作家》2006年第3期。
    1 盛可以:《北妹》,《钟山》2003年增刊秋冬卷,题为《活下去》。本文据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北妹》,2011年版。
    1 姜琍敏:《多大的事》,《春风》2003年第4期。
    1 姚鄂梅:《大路朝天》,《中国作家》2006年第7期。
    1 [捷克]米兰·昆德拉著,董强译:《小说的艺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2 徐德明:《“乡下人进城”叙事与“城乡意识形态”》,《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
    1 乔叶:《我是真的热爱你》,《长篇小说选刊》2008年第1期。
    2 乔叶:《我和小说的初恋》,《长篇小说选刊》2008年第1期。
    3 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0页。
    1 [英]阿诺德·J·汤因比:《我为什么不喜欢西方文明》,《岭南文化时报》第80期。转引自林宋瑜:《文学妇女:角色与声音》,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2贝。
    2 《长篇小说选刊》2008年第1期。
    3 王岳川:《中国九十年代话语转型的深层问题》,《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
    1 荒林、王光明:《两性对话——20世纪中国女性与文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第302页。
    2 高秀芹:《文学的中国城乡》,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277页。
    1 康少邦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35页
    2 康少邦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5页。
    3 [美]R·E·帕克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中译本序言,第5页。
    4 [美]R.E·帕克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281灭。
    5 徐德明:《“乡下人进城”叙事与“城乡意识形态”》,《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
    1 转引自[澳]杰华著,吴小如译:《都市里的农家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2 [澳]杰华著,吴小如译:《都市里的农家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1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27页。
    2 项飚:《传统与新社会空间的生成——一个中国流动人口聚居地的历史》,《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6期。
    3 李洁非:《城市像框》,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页。
    4 王宇:《现代性与被叙述的“乡村女性”》,《扬了江评论》2007年第5期。
    1 王安忆:《生活的形式》,《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1 王安忆:《富萍》,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页。
    2 王安忆:《残酷的写实》,《读书》1999年第11期。
    1 王安忆:《残酷的写实》,《读书》1999年第11期。
    2 王晓明:《从淮海路到梅家桥——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转变谈起》,《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
    3 王进:《魅影下的“上海”书写》,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3页。
    1 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40页。
    2 王安忆:《生活的形式》,《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1 王安忆:《.漂泊的语言》,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334页。
    1 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40页。
    1 王安忆:《作家的压力与创作冲动》,《王安忆说》,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43页。
    2 徐德明:《“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1 王安忆:《保姆们》,《上海文学》2002年第3期。
    2 徐德明:《“乡下人进城”叙事与“城乡意识形态”》,《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
    1 徐德明:《“乡下人进城”叙事与“城乡意识形态”》, 《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
    2 王安忆:《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漂泊的语言》,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第410页。
    1 叶梅:《五月飞蛾》,《山花》2002年第8期。
    1 何玉茹:《红沙发》,《人民文学》2005年第11期。
    2 徐德明: 《“乡下人进城”叙事与“城乡意识形态”》,《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
    3 何玉茹:《从头再来》,《当代》2003年第11期。
    1 洪治纲:《底层写作与苦难焦虑症》,《天涯》2008年第1期。
    2 洪治纲:《底层写作与苦难焦虑症》,《天涯》2008年第1期。
    1 [捷克]米兰·昆德拉著,余中先译:《被背叛的遗嘱》,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7页。
    2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6页。
    1 铁凝:《小黄米的故事》,《青年文学》1996年第3期。
    2 [美]贺萧著,韩敏中、盛宁译:《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3 铁凝:《诱惑我一生的体裁》,《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1 魏微:《日常经验:我们这代人写作的意义》,《文艺争鸣》2010年第12期。
    1 魏微:《大老郑的女人》,《人民文学》2003年第4期。
    2 魏微:《大老郑的女人》,《人民文学》2003年第4期。
    1 中国作协评奖办公室主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丛书·短篇小说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年。
    1 魏微:《一个妓女的暮年》,《散文百家》2004年第1期。
    2 肖巍:《女性主义伦理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页。
    3 [美]贺萧著,韩敏中、盛宁译:《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娟妓问题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7页。
    1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4页。
    1 [匈]可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3页。
    2 衣俊卿:《关于现代化的文化哲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 南帆:《文学、现代性与日常生活》,《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5期。
    2 李洱、梁鸿:《“日常生活”的诗学命名与建构》,《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散文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12页。
    2 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71页。
    1 盛可以:《低飞的蝙蝠》,《小说界》2008年第3期。
    1 张赞、孙惠芬:《在城乡之间游动的心灵——孙惠芬访谈》,《小说评论》2007年第2期。
    1 郑波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叙事之流变>,《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第期。
    2 [德]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第87页。
    1 赵园:《地之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贝。
    2 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钟山》2005年3期。
    1 乔叶:《最慢的是活着》,《小说月报》2008年第7期。
    2 茹志鹃、王安忆:《母女漫游美利坚》,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74页。
    1 郑波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叙事之流变》,《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 蒋楚婷、孙惠芬:《乡村生活进入灵魂》,《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9月1日。
    2 林白:《妇女闲聊录·后记二》,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228页。
    3 林白:《妇女闲聊录·后记二》,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228页。
    4 林白:《妇女闲聊录·后记一》,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226页。
    1 铁凝、王干:《花非花、人是人、小说是小说——关于笨花的对话》,《南方文坛》2006年第3期。
    2 胡传吉:《世俗烟火与兵荒马乱的叙事伦理》,《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5期。
    1 严歌苓:《王葡萄:女人是第二性吗?》,《上海文学》2006年第5期。
    2 [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7、38页。
    1 [美]赫姆林·加兰著,刘保端等译:《破碎的偶像》,《美国作家论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84页。
    2 乔以钢:《中国女性与文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3 戴锦华:《性别研究及其困境》,见《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177页。
    1 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22页。
    2 茅盾:《小说研究ABC》,转引自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页。
    3 段崇轩:《地域文化的生命与山西文学的走向》,《小说评论》2007年第1期。
    4 葛水平:《浮生》,《黄河》2005年第9期。
    1 葛水平:《地气》,《黄河》2004年第2期。
    2 葛水平:《甩鞭》,《黄河》2004年第2期。
    1 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人民文学》2002年第1期。
    1 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96页。
    2 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303——304页。
    1 陈超,郭宝亮:《“中国形象”和汉语的欢乐——从铁凝的长篇小说<笨花>说开去》,《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5期。
    2 叶梅:《花树花树》,《人民文学》1992年第11期。
    2 叶梅:《撒忧的龙船河》,《中国作家》1992年第4期。
    1 [英]迈克·克朗著,杨淑华等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1页。
    2 [美]鲁斯·本尼迪克特著,何锡章、黄欢译:《文化模式》,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第5页。
    3 孔颖达:《十三经注疏》,转引自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文学评论》1996年第7期。
    4 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435-436页。
    1 王德威:《前青春期文明小史——读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当代小说二十家》,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41页。
    2 王德威:《前青春期文明小史——读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当代小说二十家》,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41页。
    1 樊星:《湖北女作家群的文学特色》,《湖北日报》2010年8月20日,第014版。
    2 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文学评论》1996年第7期。
    3 樊星:《湖北女作家群的文学特色》,《湖北日报》2010年8月20日,第014版。
    1 张赟、孙惠芬:《在城乡之间游动的心灵——孙惠芬访谈》,《小说评论》2007年第2期。
    1 转引自陈平原:《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83页。
    2 王德威:《前青春期文明小史——读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当代小说二十家》,北京:三联书店, 2006年,第41页。
    1 铁凝:《老实是最大的智慧》,《美文》2005年第10期。
    2 转引自张晓琴:《平原美学及铁凝小说创作的自我突破—以<笨花>为例》,《小说评论》2009年第5期。
    3 张晓琴:《平原美学及铁凝小说创作的自我突破—以<笨花>为例》,《小说评论》2009年第5期。
    1 郜元宝:《柔顺之美:革命文学的道德谱系——孙犁、铁凝合论》,《南方文坛》2007年第1期。
    2 董国炎:《山西文学大系·导论》(第1卷),第31页,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1 孙郁:《<歇马山庄>略谈》,《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5期。
    2 迟了建:《伤怀之美》,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3 迟了建:《寒冷的高纬度》,《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
    4 迟了建:《锁在深处的蜜》,《北京文学》2008年第1期。
    1 王晓明:《从淮海路到梅家桥——从工安忆小说创作的转变谈起》,《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
    2 新生代女作家魏微在《一个年龄的性意识》中谈到林白和陈染的创作时曾感叹:“先锋死了,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老实地走路。”《小说界》1997年第5期。点明了以林白、陈染为代表的女性写作对十女性 文学的先锋性。
    1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364页。
    2 南帆:《快与慢,轻与重——读铁凝的<笨花>》,《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5期。
    3 [法]德里达著,张小真译:《德里达中国演讲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101-102页。
    4 [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著,艾晓明等译:《女性主义思潮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87—288页。
    [1]汪晖:《汪晖自选集》,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李洁非:《城市像框》,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3]陈平原:《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4]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6]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北京:尔方出版社2004年。
    [7][美]R·E·帕克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一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8][美]鲁斯·本尼迪克特著,何锡章、黄欢译:《文化模式》,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9][匈]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10][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德]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
    [12]康少邦、张宁编泽:《城市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13][德]马克斯·舍勒著,罗悌伦等泽:《资本主义的未来》,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14][法]让-佛朗索瓦·利奥塔著,车槿山译:《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15][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6][英]伊格尔顿著,马海良译:《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山版社,1999年。
    [17][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18][德]马克斯·韦伯著,杨富斌译:《社会科学方法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19][英]霍布斯·鲍姆著,张晓华泽:《资本的年代(18481875)》,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20][法]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22][英]特里·伊格尔顿著,华明译:《后现代主义幻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23][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著,渠敬东、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4][英]迈克·克朗著,杨淑华等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5][法]德里达著,张小真译:《德里达中国演讲录》,北京:中央编泽出版社,2003年。
    [26][捷]米兰·昆德拉著,余中先译:《被背叛的遗嘱》,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27][美]贺萧著,韩敏中、盛宁译:《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3]陈惠芬:《神话的窥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4]戴锦华:《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
    [5]荒林、王光明:《两性对话——20世纪中国女性与文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6]肖巍:《女性主义伦理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7]乐铄:《中国现代女性创作及其社会性别》,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8]乔以钢:《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9]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杨莉馨:《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张岚:《本土视域下的百年中国女性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3]刘传霞:《被建构的女性》,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14]戴锦华:《涉渡之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5]艾晓明主编:《世纪文学与中国妇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16]林宋瑜:《文学妇女:角色与声音》,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7][法]西蒙娜·德·波伏瓦,陶铁柱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
    [18][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著,艾晓明等译:《女性主义思潮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曹锦清:《黄河边上的中国》,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
    [2]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4]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5]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6]梁鸿:《中国在梁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7]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年。
    [8]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年。
    [9][澳]杰华著,吴小如译:《都市里的农家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骆宾基:《萧红小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2]王安忆:《漂泊的语言》,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3]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4]陈思和:《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5]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6]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7]刘禾著,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8]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9]耿传明:《现代性的文学进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
    [10]王安忆:《王安忆说》,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
    [11]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12]温奉侨主编:《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王进:《魅影下的“上海”书写》,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15]吴义勤主编:《铁凝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
    [16]张新颖主编:《王安忆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17][丹]勃兰兑斯著,张道真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18][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9][美]赫姆林·加兰著,刘保端等译:《破碎的偶像》,《美国作家论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20][美]雷·韦勒克,奥·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21][捷克]米兰·昆德拉著,董强译:《小说的艺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22][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泽:《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2]丁帆:《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高秀芹:《文学的中国城乡》,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4]周水涛:《论新时期乡村小说的文化意蕴》,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6]赵园:《地之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7]王庆:《现代中国作家身份变化与乡村小说转型》,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年。
    [8]禹建湘:《乡土想像: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9]贺仲明:《一个文学与一个阶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陈国和:《1990年代以来乡村小说的当代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1]张丽军:《乡土中国现代性的文学想象》,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12]魏佳文:《民族国家视野下的现当代乡土小说》,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
    [1]张抗抗:《我们需要两个世界》,《文艺评论》1986年第1期。
    [2]陈丹青:《读安忆的小说及其它——来自美国的信》,《文学自由谈》1986年第3期。
    [3]王干:《等待唤醒:来自北国的悲哀》,《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2期。
    [4]陈晓明:《勉强的解放:后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3期。
    [5]项飚:《传统与新社会空间的生成——一个中国流动人口聚居地的历史》,《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6期。
    [6]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文学评论》1996年第7期。
    [7]魏微:《一个年龄的性意识》,《小说界》1997年第5期。
    [8]昌切:《守护神圣的写作》,《上海文学》1998年第1期。
    [9]戴锦华:《迟子建:极地之女》,《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
    [10]戴锦华:《重写女性:八九十年代的性别写作与文化空间》,《妇女研究论丛》1998年第5期。
    [11]汪晖:《关于现代性问题答问》,《天涯》1999年第1期。
    [12]王岳川:《中国九十年代话语转型的深层问题》,《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
    [13]薛毅:《浮出历史地表之后》,《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14]蓝棣之:《边缘颠覆中心——沈从文<边城>症候式分析》,《名作欣赏》1999年第3期。
    [15]唐韵:《色彩之美和距离之美——比较迟子建两类题材小说的创作风格》,《小说评论》,1999年第5期。
    [16]崔苇:《民间理想与温情营造——迟子建近作评述》,《小说评论》1999年第5期。
    [17]王安忆:《残酷的写实》,《读书》1999年第11期。
    [18]孙郁:《<歇马山庄>略谈》,《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5期。
    [19]衣俊卿:《关于现代化的文化哲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20]方方:《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个英芝》,《小说选刊》2001年第12期。
    [21]迟子建:《寒冷的高纬度》,《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
    [22]王晓明:《从淮海路到梅家桥——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转变谈起》,《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
    [23]禹建湘:《突围: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中的一个尴尬命题》,《当代文坛》2003年第2期。
    [24]方方、王尧:《“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4期。
    [25]迟子建:《在温暖中流逝的美》,《北京文学》2003年第7期
    [26]郑波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叙事之流变>,《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7]何吉贤:《农村的“发现”和“湮没”——20世纪中国文学视野中的农村》,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2期。
    [28]翟苏民:《迟子建小说艺术论》,《小说评论》2004年第5期。
    [29]蒋楚婷、孙惠芬:《乡村生活进入灵魂》,《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9月1日。
    [30]王安忆:《生活的形式》,《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31]苏童:《关于迟子建》,《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32]铁凝:《诱惑我一生的体裁》,《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33]徐德明:《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34]蔡翔:《离开·故乡·或者无家可归》,《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1期。
    [35]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读书》2005年第7期。
    [36]冯永忠:《从失语到言说——葛水平<喊山>解读》,《名作欣赏》2005年第9期。
    [37]铁凝:《老实是最大的智慧》,《美文》2005年第10期。
    [38]李蓉:《苦难与愉悦的双重叙事话语》,《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39]铁凝,王干:《花非花人是人小说是小说——关于<笨花>的对话》,《南方文坛》2006年第3期。
    [40]方方:《说女性文学之可疑》,《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41]胡传吉:《世俗烟火与兵荒马乱的叙事伦理》,《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5期。
    [42]严歌苓:《王葡萄:女人是第二性吗?》《上海文学》2006年第5期。
    [43]陈超,郭宝亮:《“中国形象”和汉语的欢乐——从铁凝的长篇小说<笨花>说开去》,《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5期。
    [44]南帆:《快与慢,轻与重——读铁凝的<笨花>》,《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5期。
    [45]郜元宝:《柔顺之美:革命文学的道德谱系——孙犁、铁凝合论》,《南方文坛》2007年第1期。
    [46]段崇轩:《地域文化的生命与山西文学的走向》,《小说评论》2007年第1期。
    [47]张赞、孙惠芬:《在城乡之间游动的心灵——孙惠芬访谈》,《小说评论》2007年第2期。
    [48]庞秀慧:《<笨花>与<棉花垛>乡士叙述的比较》,《理论观察》2007年第2期。
    [49]乔以钢:《性别:文学研究的一个有效范畴》,《文史哲》2007年第3期。
    [50]陈晓润:《“杀夫”与女性主义》,《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第4其。
    [51]王宇:《现代性与被叙述的“乡村女性”》,《扬子江评论》2007年第5期。
    [52]徐德明:《“乡下人进城”叙事与“城乡意识形态”》,《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
    [53]乔叶:《创作谈:女人与指甲花》,《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8年第1期。
    [54]迟子建:《锁在深处的蜜》,《北京文学》2008年第1期。
    [55]乔叶:《我和小说的初恋》,《长篇小说选刊》2008年第1期。
    [56]洪治纲:《底层写作与苦难焦虑症》,《天涯》2008年第1期。
    [57]李洱、梁鸿:《“日常生活”的诗学命名与建构》,《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58]季红真:《流逝与追忆——试论王安忆小说的时间形式》,《文艺争鸣》2008年第6期。
    [59]马春花:《“活命的大爱”与人性之光——读葛水平的<喊山>》,《现代语文》2008年第8期。
    [60]迟子建:《这个时代还需要神话吗》,《北方人》2008年第9期。
    [61]张志伟:《启蒙的合法性危机——当代中国启蒙所遭遇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62]张晓琴:《平原美学及铁凝小说创作的自我突破—以<笨花>为例》,《小说评论》2009年第5期。
    [63]申霞艳:《把善良和温暖还给文学——乔叶论》,《黄河文学》2010年第8期。
    [64]樊星:《湖北女作家群的文学特色》,《湖北日报》2010年8月20日,第014版。
    [65]葛水平:《我和我小说里的乡村女性》,《名作欣赏》2010年第10期。
    [66]魏微:《日常经验:我们这代人写作的意义》,《文艺争鸣》2010年第12期。
    [67]南帆:《文学、现代性与日常生活》,《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5期。
    [1]草明:《草明小说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编:《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1—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3]罗淑:《生人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4]许杰:《许杰短篇小说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5]铁凝小说集:《夜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
    [6]丁玲:《丁玲短篇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7]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8]丁玲:《丁玲文集》《第4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9]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
    [10]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出版社,1984年。
    [11]铁凝:《铁凝小说集》,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
    [12]柔石:《柔石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13]茹志鹃、王安忆:《母女漫游美利坚》,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
    [14]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15]萧红:《萧红短篇小说集》,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
    [16]铁凝:《麦秸垛——铁凝中短篇小说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
    [17]张爱玲:《张爱玲散文全编》,江苏: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
    [18]刘恒:《伏羲伏羲》,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
    [19]陈忠实:《白鹿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20]范桥、卢今编:《萧红散文》,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
    [21]殷慧选编:《庐隐人生小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
    [22]迟子建:《向着白夜旅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23]迟子建:《伤怀之美》,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24]王安忆:《海上繁华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25]铁凝:《铁凝文集》,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26]迟子建:《迟子建文集》,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
    [27]孙晓忠编选:《春痕》(冯沅君小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8]罗岗编选:《西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9]段崇轩:《九十年代中国乡村小说精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30]台静农:《地之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31]李林樱:《山风浩荡》,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
    [32]孙惠芬:《歇马山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33]王安忆:《69届初中生》,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
    [34]迟子建:《树下》,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
    [35]迟子建:《听时光飞舞》,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
    [36]方方小说集:《奔跑的火光》,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
    [37]迟子建小说集:《雾月牛栏》,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
    [38]王安忆:《隐居的时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39]姬广武:《世纪决战——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纪实》,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年。
    [40]朱凌:《灰村纪事——草根民主与潜规则的博弈》,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
    [41]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42]张炜:《古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43]苏童:《妻妾成群》,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44]孙惠芬:《民工》(孙惠芬小说精品选),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
    [45]迟子建:《假如鱼也有翅膀》,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
    [46]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
    [47]王安忆:《富萍》,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48]中国作协评奖办公室主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丛书·短篇小说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年。
    [49]董国炎:《山西文学大系》(第一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50]铁凝:《笨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51]迟子建:《北方的盐》,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
    [52]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
    [53]林白:《妇女闲聊录》,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54]严歌苓:《第九个寡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55]莫言:《生死疲劳》,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
    [56]迟子建:《迟子建中篇小说集:秧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57]刘慧英主编:《冰心作品新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58]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59]王安忆:《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60]迟子建:《迟子建短篇小说编年》(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61]迟子建:《越过云层的晴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
    [62]宗满德:《村情》,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9年。
    [63]孙惠芬:《秉德女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
    [64]莫言:《丰乳肥臀》,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
    [65]萧红:《呼兰河传》,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66]葛水平:《裸地》,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
    [67]盛可以:《北妹》,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
    [68]莫言:《红高粱家族》,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年。
    [1]王安忆:《小鲍庄》,《中国作家》1985年第5期。
    [2]迟子建:《重温草莓》,《人民文学》1989年第3期。
    [3]叶梅:《撒忧的龙船河》,《中国作家》1992年第4期。
    [4]叶梅:《花树花树》,《人民文学》1992年第11期。
    [5]孙惠芬:《在外》,《长城》1993年第3期。
    [6]迟子建:《亲亲土豆》,《作家》1995年第6期。
    [7]迟子建:《阿央白》,《江南》1995年第5期。
    [8]铁凝:《小黄米的故事》,《青年文学》1996年第3期。
    [9]迟子建:《白银那》,《大家》1996年第3期。
    [10]王安忆:《姊妹们》,《上海文学》1996年第4期。
    [11]迟子建:《逆行精灵》,《钟山》1997年第3期。
    [12]孙惠芬:《舞者》,《山花》2000年第11期。
    [13]迟子建:《鸭如花》,《人民文学》2001年第2期。
    [14]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人民文学》2002年第1期。
    [15]迟子建:《酒鬼的鱼鹰》,《天涯》2002年第10期。
    [16]李林樱:《贫困的呐喊》,《报告文学》2001年第4期。
    [17]严歌苓:《谁家有女初长成》,《北京文学》2001年第5期。
    [18]方方:《奔跑的火光》,《收获》2001年第5期。
    [19]梅洁:《西部的倾诉——中国女性生存现状忧思录》,《北京文学》2001年第5期。
    [20]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人民文学》2002年第1期。
    [21]王安忆:《保姆们》,《上海文学》2002年第3期。
    [22]迟子建:《花瓣饭》,《青年文学》2002年第4期。
    [23]叶梅:《五月飞蛾》,《山花》2002年第8期。
    [24]方方:《水随天去》,《当代》2003年第1期。
    [25]迟子建:《微风入林》,《上海文学》2003年第1期。
    [26]林白:《万物花开》,《花城》2003年第2期。
    [27]姜琍敏:《多大的事》,《春风》2003年第4期。
    [28]魏微:《大老郑的女人》,《人民文学》2003年第4期。
    [29]刘庆邦:《到城里去》,《小说选刊》2003年第8期。
    [30]何玉茹:《从头再来》,《当代》2003年第11期。
    [31]魏微:《一个妓女的暮年》,《散文百家》2004年第1期。
    [32]孙惠芬:《岸边的蜻蜒》,《人民文学》2004年第1期。
    [33]盛可以:《青桔子》,《天涯》2004年第5期。
    [34]北北:《坐上吉普》,《人民文学》2004年第2期。
    [35]葛水平《地气》,《黄河》2004年第2期。
    [36]葛水平:《甩鞭》,《黄河》2004年第2期。
    [37]葛水平:《浮生》,《黄河》2005年第9期。
    [38]葛水平:《狗狗狗》,《小说月报·原创版》2004年第5期
    [39]宋安娜:《天津大水》,《山花》2004年第10期。
    [40]葛水平:《喊山》,《人民文学》2004年第11期。
    [41]项小米:《二的》,《人民文学》2005年第3期。
    [42]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钟山》2005年3期。
    [43]盛可以:《二妞在春天》,《中国作家》2005年第5期。
    [44]乔叶:《最慢的是活着》,《小说月报》2008年第7期。
    [45]傅爱毛:《保卫老公》,《长江文艺》2005年第8期。
    [46]何玉茹:《红沙发》,《人民文学》2005年第11期。
    [47]须一瓜:《前面是梨树,后面是芭蕉》,《上海文学》2005年第11期。
    [48]葛水平:《守望》,《中国作家》2006年第3期。
    [49]方格子:《小艾》,《文学港》2006年第7期。
    [50]姚鄂梅:《大路朝天》,《中国作家》2006年第7期。
    [51]盛可以:《尊严》,《花城》2007年第1期。
    [52]邵丽:《马兰花的等待》,《人民文学》2007年第2期。
    [53]迟子建:《采浆果的人》,《文学港》2007年第7期。
    [54]邵丽:《明惠的圣诞》,《北京文学》2007年第12期。
    [55]乔叶:《我是真的热爱你》,《长篇小说选刊》,2008年第1期。
    [56]乔叶:《指甲花开》,《北京文学》2008年第1期。
    [57]迟子建:《草原》,《北京文学》2008年第1期。
    [58]盛可以:《低飞的蝙蝠》,《小说界》2008年第3期。
    [59]川妮:《玩偶的眼睛》,《收获》2008年第5期。
    [60]迟子建:《一坛猪油》,《小说月报》2008年第7期。
    [61]乔叶:《最慢的是活着》,《小说月报》2008年第7期。
    [62]迟子建:《逝川》,《名作欣赏》2008年第10期。
    [63]迟子建:《解冻》,《作家》2009年第1期。
    [64]迟子建:《清水洗尘》,《山东文学》2009年第8期。
    [65]乔叶:《叶小灵病史》,《北京文学》2009年第9期。
    [66]马金莲:《坚硬的月光》,《朔方》2010年第3期。
    [67]葛水平:《第三朵浪花》,《短篇小说》(原创版)2011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