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绘画中的母性意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女性绘画作为艺术范畴的一部分,是以女性的视觉描绘女性的生活及精神情感的,这也是它与男性绘画最根本的区别。在许多的女性绘画中有一种可辨的母性之爱和母性汁液流动的感觉。她们无论是表现生育繁衍、母爱,还是表现各种女性形象的题材,都无不体现出一种母性意识。艺术家正是通过女性特有的创作意识及形式,来传达包含孕育、生殖、母爱、牺牲、接纳、包容等多种成分的母性意识,本文从几个不同方面,几个不同国度具有代表性的女性画家的作品为例,通过引言、原始艺术中的母性生殖崇拜、女性绘画中“母性意识”流露的必然性、母性意识所蕴涵的美学成分、女性绘画中母性意识的创作方法、结语五个部分,分别从创作观念和形象塑造就母性意识进行了具体论述。
     母性是女性与生俱来的最伟大崇高的天性,本论文挖掘女性绘画中“母性意识”这一审美意蕴,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女性画家在表现题材中体现母性意识,不仅仅单纯的体现“母与子”的亲情关系,在广义上它更涉及到一种博大的关注生命和创造生命的精神力量,女性的精神情感以及生殖繁衍、牺牲、接纳和包容等悲剧性的崇高,并将传统的母性情怀输入了现代性的血液;二是女性绘画中母性意识这一审美意蕴的体现,实际上也是女性以自觉的姿态和鲜明的性别意识表达个人情感体验的方式,是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女性之爱的认可。它虽是女性视角的一个方面,但却说明了女性艺术家独立的精神品格正在自觉的意识中日益成熟完善,并会在不久的将来焕发出耀眼的光彩,为人类所关注。
Women painting, as a part of an artistic category, is different from men's in that it depicts women's lives and their spiritual status from women's perspective. Maternal love, with a sense of fluidness of maternity, can be discerned in numerous works by women painters around the worlds. Their themes, revealed unconsciously from their works, extend from theetemal maternal love through to concerns about all lives in the universe. Wherever the partners are from, east or west, or whether their themes are about childbearing, motherly love or female images, maternity is always the core element of their mind. The hidden maternal consciousness in women paintings includes gestation, procreation, maternal love, sacrifice, admission, inclusion among other elements; hence exhibit a tragic power typical of women. It was through this consciousness that women came to realize the uniqueness of their own sex, their own value and their awakening creativity. This thesis analyses, from various aspects, the magnum opus of a few
    women painters, and on this basis discusses the roles of creative conception and images-shaping in modeling maternal consciousness through . the following 5 steps: introduction; maternal procreation worship in primitive art; the inevitable revelation of "maternal consciousness" in women painting; aesthetic factors in maternal consciousness; creation of maternal consciousness in women painting; and conclusion.
    Maternity is the greatest nature a woman ever inherits from her mother. This thesis probes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maternal consciousness" in women paintings, and tries to explain two points: 1. The maternal consciousness embodied in women painters' works involves not only the "mother-child" tie, but also a strong spiritual force in a broader sense ?a love for life, a love for the creation of life, their spiritual sensation and the tragic loftiness in their procreation, sacrifice, admission, and inclusion, which have been imbued with the blood of modernness. 2. Women painters' maternal consciousness, in nature, is also a means for them to voluntarily express their emotional experiences, which are always uniquely personal and sex-conscious, as well as a recognition of their own value and loveliness.
引文
[1] 朱红雨:《民间美术中的女性崇拜》载于《装饰》,2000.4 第55页
    [2] 转引张萱《疑耀》引许氏《说文》
    [3] 廖雯:《女性艺术—女性主义作为方式》,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9页
    [4] 廖雯:《女性艺术——女性主义作为方式》,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9页
    [5] 肖天鸿:《诱惑与冲突—关于艺术与女性的札记》,学林出版社,2001年10月第2版,第238页
    [6] 贾方舟:《女性话语中的自我探寻》载于《美术研究》,1996.2 第46页
    [7] 转引嘉若尔.格利根:《不同的声音》
    [8] 《艺术情感的表现》于《造型艺术研究》1992.8 第11页
    [9] 肖天鸿:《诱惑与冲突—关于艺术与女性的札记》,学林出版社,2001年10月第2版,第236页
    [10] 王红旗:《中国女性文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11] 陶咏白:《女儿国的圣歌》载于《美术史论》1994.2 第34页
    [12] 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3版,第343-345页
    [13] 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3版,第343-345页
    [14] 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3版,第211页
    
    
    [15] 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3版,第347页
    [16] 王卫东 熊美:《论西方悲剧意识的哲学原理》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34卷 第19—23页
    [17] 梁一儒等:《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303—305页
    [18] 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3版,第215页
    [19] 廖雯:《女性艺术—女性主义作为方式》,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45页
    [20] 肖天鸿:《诱惑与冲突—关于艺术与女性的札记》,学林出版社,2001年10月第2版,第86页
    [21] 李建群:《痛苦与坚忍的诗意—弗里达.卡洛的绘画》,载于《美术》1996.2第60页
    [22] 龙家桓:《伟大的女性.现代版画大师—凯绥.珂勒惠之》,第18页
    [23] 贾方舟:《女性话语中的自我探寻》载于《美术研究》1996.2 第48页
    [24] 《女性眼中的女性世界》(美术界)2001.1 第8页
    [1] 肖天鸿:《诱惑与冲突——关于艺术与女性的札记》,2001年9月第1版,学林出版社
    [2] 廖雯:《女性艺术——女性主义作为方式》,1999年5月第1版,吉林美术出版社
    [3] 王红旗主编:《中国女性文化》,2003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中国文联出版社
    [4] 李小江等:《历史、史学与性别》,2002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江苏人民出版社
    [5] 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2001年9月第3版,人民美术出版社
    [6] 廖雯:《不再有好女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7] 玲子:《玲子》,世界华人艺术出版社
    
    
    [8] 克瑞斯汀·丝维斯特著,余潇枫,潘一禾,郭夏娟译,郭夏娟校:《女性主义后现代国际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9] 梁一儒等:《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10] 何政广:《卡萨特》,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 奚静之:《美术中的女性形象》载于《装饰》,1995年
    [2] 宋红雨:《民间美术中的女性崇拜》载于《装饰》,2000年4月
    [3] 高毅清:《女性绘画的自述性特征》载于《美术研究》,1999年第2期总第94期
    [4] [美]罗斯琳·罗斯著,龚文庠译:《历史上的女艺术家——妇女在美术发展史中的地位》载于《世界美术》,1985年第1期
    [5] 乐愚:《艺术女性的语言魅力》载于《东方艺术》,1995年第6期
    [6] 李光德:《中国女性美术纵观》载于《美术史论》,1995年第1期
    [7] 陶咏白:《走向自觉的女性绘画》载于《美术观察》,1997年第3期
    [8] 生米:《女人与艺术的故事》载于《艺术世界》,1998年第5期
    [9] 宋红雨:《民间美术中的女性崇拜》载于《装饰》,2000年第4期
    [10] 略雨:《忧郁地注视世界 无碍地抒发生命本能》载于《美苑》,2001年第2期
    [11] [美]爱德华·露西史密斯,木车译:《欧洲早期艺术中的生殖崇拜》载于《世界美术》,1988年第3期
    [12] [美]沃伦·罗宾斯著,陈聿东译,正明校:《非洲艺术的语言》载于《世界美术》,1985年第2期
    [13] 龙家桓:《伟大的女性 现代版画大师——凯绥·珂勒惠支》载于《世界美术》,1994年第14期
    [14] 孙美兰:《论周思聪的艺术》载于《美术》,1996年第5期
    [15] 李建群:《痛苦与坚忍的诗意——弗里达·卡洛的绘画》载于《美术》,1996年第3期
    
    
    [16] [美]安娜·蔡夫著,封一涵译:《奥基芙与男性的眼光》载于《世界美术》,1996年第3期
    [17] 从维熙:《“自恋”与“自审”》载于《文化月刊》,1995年第9期
    [18] 午言:《艺术分性别吗》载于《美术观察》,1999年第2期
    [19] 陶咏白:《女儿国的圣歌》载于《美术史论》,1994年第2期
    [20] [美]南希·斯特潘著,张鹏译:《历史上的女画家有谁?》载于《世界美术》,1994年第3期
    [21] 琳达·诺奇林著,李建群译:《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载于《世界美术》,2003年第2期
    [22] 杨晓琳:《审视现代女性书法》载于《造型艺术》,2001年第1期
    [23] 孙振华:《当代雕塑中的女性空间》载于《造型艺术》,2003年第2期
    [24] 陆蓉之:《台湾当代女性艺术家创作风格分析》载于《美术研究》,1998年第3期总第91期
    [25] 李湜:《明代青楼文化观照下的女性绘画》载于《美术研究》,1999年第4期
    [26] 陶咏白:《回归女性自身——新时期的女性绘画》载于《美术界》,1998年第4期
    [27] 贾方舟:《女性话语中的自我探寻》载于《美术研究》,1996年第2期
    [28] 龙瑞主编:《美术观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美术观察杂志社出版
    [29] 李建国主编:《江苏画刊》又名《画刊》,江苏美术出版社主办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