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媒介形态下的美国来华传教士群体建构的中国形象与美国形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1830年美国第一位传教士裨治文来华起,美国传教士开始了在华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传教活动。为了推动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实现“中国的基督教化”这一最高宗教目标,在传教过程中,部分美国传教士,如裨治文、伯驾、卫三畏、丁韪良、林乐知、明恩溥等,笔者在文中称之为“媒介形态下的美国来华传教士群体”,他们突破了以往以教堂为中心的传教方式,利用报刊、出版等大众媒介传播方式进行宗教及文化传播,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立性的传教士媒介话语空间,并在这一空间中建构了传教士媒介话语中的中国形象与美国形象谱系,这一形象谱系的建构有助于美国传教士完成“基督教化中国”抱负的大众化、符号化表达。
     基于此,本文以媒介形态下的美国来华传教士群体为研究对象,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传播学、形象学、符号学的相关方法与视角进行研究。本文在研究框架上引入传播学研究中马莱茨克提出的“大众传播场”的概念进行总体构架,主要将美国传教士进行的媒介传播活动放入传播场中,通过对传播情境、传播者、媒介结构、传播内容,以及受传者的反应等因素进行考察,对媒介形态下的美国传教士建构的中国形象与美国形象进行研究,从而观察形象建构对于基督教符号体系在中国传播的路径,以及受众对于基督教符号体系的反应。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论部分外,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主要对美国来华传教士进行大众媒介传播活动的传播情境进行了考察,包括美国来华传教士作为传播者所处的宗教社会背景,以及美国传教士在华进行传播的传播环境。19世纪30年代后,美国传教士携带基督教进入中国,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不同的宗教、社会、文化等因素形成了中美两种文化间的冲突与碰撞,由此形成了基督教在华传播的传播情境。传播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传教士的传播动机及行为,受传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了传教士的传播途径、传播内容及传播效果,这两者构成了媒介传播活动的传播情境。
     第二章主要对传播者即媒介形态下的美国来华传教士群体进行了考察,主要对美国来华传教士群体及传教活动的规模、媒介传播的动机、媒介形态下的美国来华传教士的群体认同因素、作为形象建构者的条件,以及群体自画像等因素进行分析。结合作为传播者的美国传教士群体的上述因素的分析,传教士的思想、传教士建构的形象以及形象符号的象征意义就可以得到很好地破译。
     第三章主要对传教士使用的大众传播的媒介工具进行考察,具体对媒介形态下的美国来华传教士群体形成的媒介结构、媒介内容、规模以及由此形成的传教士媒介话语空间等因素进行分析。19世纪美国传教士利用大众媒介工具进行传播具有革新意义。它最大的意义在于使传教活动从以教堂为中心的小众传播转向以报刊为媒介的大众传播,从而使基督教这样一种异质文化符号体系进入到了中国社会的“意见的市场”之中,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也因此发生变化。
     第四、五章主要考察了媒介传播的传播内容,具体对传教士在媒介话语空间中建构的中国形象与美国形象,以及其形象建构的符号意义进行分析。传教士通过不同的精神形象、宗教形象、社会形象、道德形象、教育形象、女性形象、政治形象的呈现,建构了以“否定中国”为特征的中国形象,以及作为基督教模范社会的美国形象。这种二元化的话语建构实际上是以美好的美国形象裹包的“基督教符号体系”瓦解以儒教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符号体系。因此,从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传教士媒介话语中的中国形象与美国形象承载着一套“形象符号”和“符号秩序”,体现着传教士对于中国社会进行“精神征服”的目标,承载着美国传教士“基督教化中国”的抱负。
     第六章主要考察了作为传播客体的中国民众对于传教士推进的形象符号及基督教符号体系的反应。面对基督教这一异质符号体系的传播,中国民间社会采取了“民间传言”的符号方式对基督教进行扭曲、排斥;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则采取了理性的态度,对传教士建构的基督教符号体系进行选择性接受,即摒弃了基督教核心符号,根据自己的价值及需求,选择性接受了裹包其上的文化、制度、教育、科技等层面的形象符号。
     结论部分结合本文设计的媒介形态下的美国来华传教士群体建构与传播的中国形象与美国形象的研究模型,通过对19世纪美国传教士进行的媒介传播活动的以上要素进行考察,本文得出结论:19世纪美国传教士推进的基督教符号体系并未实现预期传播效果。虽然部分符号被晚清知识分子选择性接受,但其核心符号并没有深入到中国社会与文化肌理中去,它始终作为一种“异在化”的符号方式出现在中国传统符号秩序之中。然而,基督教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的努力并未结束,其效果或许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才见分晓。本文选择19世纪美国传教士在中国进行的大众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还在于观察19世纪两种异质性的符号体系相遇时,传播者如何根据现实的传播情境选择有针对性的传播途径,进行新的符号体系的建构与传播?新的符号体系在当地推进的轨迹是怎样的?本地受传者对于异质性符号体系持有怎样的态度?这些问题对于当下理解、处理不同符号体系之间的冲突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Since the first American missionary Elijah Coleman Bridgman arrived in China in1830, American missionaries had carried out missionary activities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in China. Some missionaries came to realize that they must change the attitude of Chinese toward Christianity and gradually create favorable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to spread Christianit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vangelization of China. They were engaged in the activities of press and publishing, which helped to spread Christianity in China. Therefore a group of American Missionaries in the state of mass media was formed. So the images of China and America in the medium discourse sphere were gradually constructed by the missionaries in the mass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study of history and the perspectives of Communication, Semiology, and Imagology,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communication context, communicator, content, audience reaction etc in a whole mass communication field, and conduct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images and American images in the media discourse sphere made by American missionaries and its effects on the spread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In addition to the preface and conclusion,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Chapter I analyzes the communication context, including the religious,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American missionaries as communicators, as well as the religious policy,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religious competition etc in China. Since American missionaries communicate the Christianity from America to China from1830, the clash between Chinese and Christian culture is unavoidable. It also enhances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m.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communicators determines the motivation and activities of the missionaries, and the context of receptors determines the channel, message and effects of communication, which consist of the context of communication.
     Chapter Ⅱ probes the group of American missionaries in the state of media, including the group of American missionaries and the scale of missionary activities, the motivations of using mass media, the group identity of the American missionaries in the state of mass media, the preconditions for the images construction by them, and the self-portraits of them. Combining with the above factors, the thought of missionaries, the images constructed by them and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the images could be well showed.
     Chapter Ⅲ analyz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mass media,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content and scale of the media and the media discourse space formed by the missionaries in the mass communication. It is significant that American missionaries spread the Christianity with the tools of mass media, which makes the small group communication in the church be changed into the mass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mass media, and makes the Christianity as a heterogeneous symbol system into the free market place of ideas in Chinese society. Therefore the content and result of communication are changed.
     Chapter Ⅴ and Chaper VI mainly study the cont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the Chinese images and American images in the media discourse sphere constructed by the American missionaries, as well as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images. American missionaries construct the negative Chinese images and affirmative American images as Christian model society through the aspects of mental image, religious image, moral image, social image, educational image, image of women, and political image. The dual images construction actually means that Chinese traditional symbol system cored on Confucianism could be collapsed by Christianity symbol system wrapped by the advantageous American images. Therefore, Chinese images and American images in the media discourse sphere formed by missionaries carry a set of images and semiotic order, which embodies the spiritual conquest of the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ambition of evangelizing China by Christianity.
     Chapter Ⅶ examines the Chinese reaction to the images and the Christian symbol system constructed by the American missionaries. Most of Chinese resist on the missionary with the form of rumor. However, there is a group of some intellectuals selectively accepting Christian symbol system with rational attitude, who accept the images of the culture,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t abandon Christianity as the core sign according to their own values and needs.
     The conclusion sums up the factors that work on the mass communication by the American missionaries combining the research model of Chinese images and American images constructed and disseminated by the American missionaries in the19th century. Accordingly, it draws that missionaries could not reach their communication result. Parts of Christian symbol system are accepted by some intellectuals, but Christianity as the core sign appears outsid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ymbol system as alien sign. However, the impacts of Christianity on the Chinese society maybe appear in the long historical process. We can benefit from the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work on the culture impacts and the audience activities when two kinds of alien symbol systems meet in specific communication context.
引文
①[美]Spence(史景迁),廖世奇、彭小憔译:《文化雷同与文化利用——世界文化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65页。
    ②[美]Spence(史景迁),廖世奇、彭小憔译:《文化雷同与文化利用——世界文化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3页。
    ①褚潇白:《圣像的修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87页。
    ①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1963年德国学者马莱茨克通过“大众传播场”(mass communication field)而提出的一种对于大众传播研究问题的方法。与传播学传统的研究框架不同的是,这一研究框架增加了传播者的细分因素和受传者的细分因素、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形象来自受传者白发性反馈等因素。评论者认为,这一研究模型有方法论基础、经过周密考虑,显示出大众传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过程,其中更是涉及到许多因素而不是单因素。[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主,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42-48页。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1页。
    ①法国学者保·利科提出形象建构者在进行形象建构的过程中,因形象建构者本体对于自我文化的感知不同,呈现出“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两种不同的形象建构类型。意识形态倾向的人们则是按照自我群体的起源、特性及文化特征为标尺,将他国或者他文化置于其评价体系内推群体象征模式做出描述,并通过取消他者的相异性,改造他者,最终消解他者。乌托邦性倾向的人们特点在于视他文化为己文化的效仿样本,希望借鉴他文化来改变自己文化的现状,是对群体象征模式所作的离心描写。通俗的说,就是意识形态倾向的建构者以自我文化及价值为标准,通过构建否定性的他者形象,达到改造他者(他文化)的目的;而乌托邦倾向的形象建构者则是希望以他者(他文化)为标准,通过构建他文化的正面形象来抨击己文化中的不满意成分。参考自莫哈:《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载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40页。
    ②莫哈:《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载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40页。
    ③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比较文学理论中的“意识形态”一词并不具有政治、论战的含义,而只具有描述意义。
    ① Iriye. Akira. ed. Mutual Images:Essays in American-Japanese Relations.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p.23.
    ③[美]E·M·罗杰斯著,段晓蓉译:《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402页。
    ③[美]韩德著:《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第28页。
    ④卫三畏:《太平天国起义前后外国传教士在华活动的几项资料》,载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编《太平天国史译丛》,中华书局,1983年,第2辑,第131-144页。
    ⑤ Record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 10-24, Shanghai, The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78, pp.486-487.
    ⑥ Kenneth S. Latourette,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 in China, New York,1929, p.407.
    ⑦ H.T.M. Bell & H.G.W. Woodhead, The China Yearbook,1913,London,George Routledge & Sons Limited,1914, p.440
    ⑧在本文的第三章中,对美国来华传教士的传记和回忆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此不作赘述。
    ⑨娄礼华(W. M.Lowrie)
    ⑩ W. M. Lowrie, The Island of Sinim, Chinese Repository, Vol.13, p.584, p.647.
    11 List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 Chinese Repository, Vol.20, pp.513-514.
    ① Donald MacGillivray, 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 (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 Printed at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907.
    ②赖德烈(Kenneth S. Latourette,1884-1968),美国著名历史学家,1910年,他加入耶鲁的宣教团队前往中国,从1921年至1957年间,他在耶鲁大学的神学院担任宣教系和历史系教授的职位。
    ③ Kenneth S. Latourette,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New York, Macmillan,1929.(此书于2009年被香港道风书社翻译成中文出版。赖德烈:《基督教在华传教史》,雷立柏、瞿旭彤、静也、成静等译,香港道风书社,2009。
    ④司德敷(Milton Theobald Stauffer),美国人,牧师,美国归正教会干事,主持编写The Christian Occupation of China1901-1920(《中华归主》)一书。
    ⑤中华续行委办会主持、美国传教士司德敷主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1920年版。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进行了再版。
    ⑥ Harriet N.Noyes, History of the South China Mission of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Church,1845-1920, Shanghai,1927.
    ⑦ W.N. Lacy, A Hundred Years of China Methodism, New York,1948.
    ①王立新在《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一书中,将西方学界对于基督教在华研究分为传教学范式、冲击—回应范式、传统—现代范式、文化帝国主义范式、中国中心取向。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287页。
    ②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303页。
    ③费正清(John K. Fairbank),美国人,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编著了《在华美国传教士》、《在华传教事业与美国》、《基督教在中国:早期新教传教士的著述》等一系列关于传教士研究的著作。
    ④聂资鲁:《百余年来美国的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载于《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267页。
    ⑤ John K. Fairbank, American Missionaries in China:Papers from Harvard Seminar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⑥ John K. Fairbank. 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2.
    ① John K. Fairbank, Suzanne W. Barnett, Christianity in China, Early Protestant Missionary Writing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②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304页。
    ③ Paul A. Cohen,"Christian Mission and their Impact to 1900", In John K. Fairbank(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0, Late Oing,1800-191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科恩所著的《1900年以前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及其影响》一文为《剑桥中国晚清史》一书的一章,主要介绍了1900年以前的基督教传教活
    动。该书已翻译成中文出版。[美]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④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305页。
    ⑤ Daniel H. Bays. Christianity in China:From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⑥聂资鲁:《百余年来美国的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载于《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284页。
    ① Tyler Dennett, Americans in East Asia:A Critical Study of United States's Policy in the Far Eas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 1922.该书已翻译成中文出版。[美]泰勒·丹涅特著,姚曾廙译:《美国人在东亚——十九世纪美国对中国、日本和朝鲜政策批判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② John Lindback, American Missionaries and Polic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China,1898-1901,Yale University,1948.
    ③ Michael H. Hunt, The Making of a Special Relationship: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to 1914,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该书现已翻译成中文出版。[美]韩德著,项立岭,杨勇军译:《中美关系的形成——1914年以前的美国和中国(1784-1914)》,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④[美]韩德著,项立岭,杨勇军译:《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以前的美国和中国(1784-1914)》,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序,第1页。
    ⑤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青年书局出版社,1940年版。这是一部基督教在华传播的通史,全书分为22章,该书被学界视为中国学术界第一部系统研究华基督教史的中文著作,评述了从唐代景教到民国时期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在中国的传教历史。
    ⑥在王治心所著的《中国基督教史纲》中,更正教指的就是基督教新教,主要是指新教对于天主教的更正,所以称“更正教”。
    ①吴立乐:《浸会在华布道百年史》,上海中华浸会书局出版社,1936年版。该书按照地区叙述浸礼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对叔未士、罗孝全、晏玛太等美国传教士在华的传教活动进行了详细描述。
    ②刘粤声:《香港基督教会史》,香港基督教联会出版,1941年版。全书分为7个专题,第一章会宗史略介绍了公理宗、信义宗、津信宗、对公宗和循道宗传教士在华的传教活动。第七章”个人传记”,为裨治文、叔末士等美国传教士立传。
    ③吴义雄:《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页。
    ④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⑤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⑥王立新在《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一书中,将大陆学术界对于基督教在华的研究分为“文化侵略”模式、文化交流模式、现代化范式三种。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287页。
    ⑦董丛林:《龙与上帝: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①董丛林:《龙与上帝: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6页。
    ②顾卫民:《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③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版。
    ④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导言第6页。
    ⑤何大进:《晚清中美关系与社会变革:晚清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的历史考察》,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①吴义雄:《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②齐小新:《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齐小新:《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④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版。
    ⑤邹振环:《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以1815至1900年西方历史译著的传播与影响力为中心》,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版。
    ①卢明玉:《译与异——林乐知译述与西学传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王林:《西学与变法:<万国公报>研究》,齐鲁书社出版社,2004年第1版。
    ③杨代春:《<万国公报>与晚清中西文化交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④巴柔著,孟华译:《形象》,载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2001年,第154页。
    ⑤Stuart Miller, The Unwelcome Immigrants:The American Image of the Chinese 1785-1882, New York,1969.
    ① Robert F.McGlellan, "Missionary Influence on American Attitude Toward China at the Turn of This Century", in Martin E. Marty ed., Missions and Ecumenical Expressions, pp.21-28.
    ② Michael H. Hunt, The Making of a Special Relationship: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to 1914,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该书现已翻译成中文出版。[美]韩德著,项立岭,杨勇军译:《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以前的美国和中国(1784-1914)》,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③[美]韩德著,项立岭,杨勇军译:《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以前的美国和中国(1784-1914)》,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3-44页。
    ④[美]韩德著,项立岭,杨勇军译:《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以前的美国和中国(1784-1914)》,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1-279页。
    ⑤[英]M·G·马森著,杨德山译:《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1840—1876》,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⑥[英]约·罗伯茨著,蒋重跃、刘林海译:《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⑦[美]E·A·罗杰斯著,公茂虹、张皓译:《变化中的中国人》,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⑧[美]哈罗德·伊罗生著,于殿利,陆日宇译《美国的中国形象》,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⑨张国刚等著:《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⑩王立新:《美国在华传教运动与美中关系:一个初步的阐释框架》,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第二辑)》,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299-320页。
    11王立新:《美国在华传教运动与美中关系:一个初步的阐释框架》,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第二辑)》,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314-317页。
    ①吴义雄:《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79页。
    ②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本文的研究模型以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为基础,结合美国传教士问题的特色与要素进行研究框架的具体设计。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本文绪论部分已详述。大众传播场是指大众传播过程中诸种社会关系的群集和总和,马莱茨克认为,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磁场”中进行的,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显示其传播的性质和作用。场内的各种因素都对传播效果起到了影响作用。参见[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①在本文的研究中,传播情境主要包括美国来华传教士群体的宗教、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传播活动发生地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宗教生态等因素。在传播学中,传播情境一词是指对特定的传播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在广义上,传播情境还包括传播主体、传播渠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诸如组织、制度、语言、文化、法律等背景。在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文本自身所不具有的意义,并对符号文本的意义产生制约。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1页。
    ①王美秀、段琦等著,《基督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41页。
    ① Jonathan Edwards, History of Redemption in the Works of President Edwards (Robert Cater & Bros.,1881), vol. Ⅰ 486-487,转引自徐以骅:《乔纳森·爱德华兹的宣教理论与实践》,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美国宗教的“路线图”》,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361-3634页。
    ②第二次大觉醒运动(The Second Awakening),是指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在美洲大陆又兴起类似第一次大觉醒般的属灵复兴运动。福音奋兴运动分别从新英格兰和南方的肯塔基州再次兴起,并逐渐扩大到美国的其他地区。第二次大觉醒运动在强调个人心灵转化的同时,还致力于福音的传播和社会的改造,使人们的宗教热情空前高涨。据统计,美国教会会员从19世纪初的7%增加到19世纪末的40%。
    ③ Olive Wendell Elsbree. The Rise of the Missionary Spirit in America:1790-1815. Williamsport Printing & Binding Co.,1928, p.87.
    ④ Winthrop S. Hudson, Religion in America, N.Y.,1981, p.135.
    ⑤ Winthrop S. Hudson, Religion in America, N.Y.,1981, p.136.
    ⑥ Alexis de Tocqueville, Democracy in America, N.Y.,1959, p.314.
    ⑦王美秀、段琦等著,《基督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08页。
    ①塞缪尔·J·米尔斯(Samuel J. Mills,1783-1818年),美国传教士,发起美国海外传教运动和美国圣经公会,并成为美国海外运动的精神领袖之一
    ②美部会(American Board of Communication for Foreign Missions),美国第一家海外宣教会。1810年由新英格兰公理宗教会建立。旨在派遣传教士至海外和美国领地传播基督教。
    ③ W. Richie Hogg. "The Role of America Protestantism in World Mission," in America Missions in Bicentennial Perspective, p.369.
    ④穆迪(Dwight L. Moody),19世纪80年代,美国学生志愿海外宣教运动的发起人和精神领袖。
    ⑤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第2版,第9页。
    ⑥ Paul A. Varg, Missionaries, Chinese and Diplomats:American Missionary Movement in China,1890-1952, Pri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8, p.3.转引自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页。
    ⑦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①《旧约全书》,“以赛亚书”,第45章5-7节。
    ②《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8章18-20节。
    ③《新约全书》,“马可福音”,第16章15-20节。
    ④徐以骅:《美国新教海外传教运动史述评》,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美国宗教的“路线图”》,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325页。
    ⑤ Jonathan Edwards, History of Redemption in the Works of President Edwards (Robert Cater & Bros.,1881), vol. Ⅰ 486-487,转弓引自徐以骅:《乔纳森·爱德华兹的宣教理论与实践》,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 美国宗教的“路线图”》,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361-3634页。
    ①爱德华兹在《救赎圣公之历史中》,把世界分为三个救赎阶段:即从人类的堕落到基督的道成肉身为第一阶段;从道成肉身到耶稣复活为第二个阶段;从耶稣复活到万物的成全为第三个阶段。他深信美洲将成为上帝开始其未达共识的另一圣山,他是为“未来的光荣时代”准备道路的,这样,“在世上新生的及最荣耀的上帝教会之过也许将在那里开始”,“那时,撒旦的王国将被推翻。异教国度将受光耀福音之启蒙。许多人将去向他们传福音,那时从他们之中将听到欢乐之声。那时福音的好消息将在那儿传播,而他们将被带出黑暗走向奇妙的光明”。爱德华兹是千禧年后论的重要推动者与传播者。
    ②千禧年后论(Postmillennialism)是认为基督复临要在千禧年之后神学理论。它主张基督复临前,先有千年的盛世,在这期间,福音逐步传遍天下,然后基督才再次降临,实现新天地。千禧年后论影响深远,构成了美国精神中不断改革、相信进步的乐观的精神力量。千禧年前论(remillennialism)是关于基督复临发生在千禧国之前的神学理论。与千禧年后论相对,它主张,基督复临前,世上罪恶横流,灾祸频仍,基督会在千禧年之前复临,然后开始袍千年国的统治。“前论”相对来说比较激进,期待基督立即降临,而基督降临之日就是世俗列国毁灭之时,世人唯有立即皈依才是出路。
    ③塞缪尔·霍普金斯(Samuel Hopkins,1743—1818年),美国神学家,爱德华兹的主要弟子,提出了“无私之善”学说,这一学说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成为人们投入和支持宣教事业的最强大的动力之一。
    ④徐以骅:《乔纳森·爱德华兹的宣教理论与实践》,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美国宗教的“路线图”》,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365页。
    ⑤徐以骅:《美国新教海外传教运动史述评》,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美国宗教的“路线图”》,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326页。
    ①张敏谦:《大觉醒——美国宗教与社会关系》,时事出版社,2001年,第219页。
    ②查尔斯·芬尼(Charles Grandison Finney,1792—1875年),19世纪著名的福音派领袖、牧师、教育家和社会改革家。他是第二次大觉醒的领导者,因此被称为现代宗教复兴之父。
    ③ Sydny E. Ahlestrom, The Religious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3. p.460.
    ④普遍救赎论(Universal Salvation),是基督教神学救赎论学说之一。主张所有人的灵魂(包括已下地狱者)最终都得到救赎,因基督的救赎是普及全人类的。现代意义上的“普救论”缘起于十八世纪的英国,最初由英国牧师雷利所倡导。1803—1899年“普救论”的倡导者分别在温彻斯特和波士顿举行总议会,将其观点归结为五条基本主张:1、上帝是全人类的天父:2、上帝之子耶稣基督是人类的灵魂导师与灵性权威;3、《圣经》具有上帝的启示;4、个人之罪都将得到公义的处理;5、所有人的灵魂最终都将回归上帝的怀抱。
    ⑤文庸等主编:《基督教词典》,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06页。
    ①金卫星:《略论宗教在美国城市化中的作用》,载王旭、黄柯可主编的《城市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237页。
    ②齐小新:《口述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28页。
    ③乔治·华盛顿著,聂崇信等译:《华盛顿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22页。
    ④张友伦主编:《美国通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34页。
    ①张友伦主编:《美国通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34页。
    ②张友伦主编:《美国通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35页。
    ③张友伦主编:《美国通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34-235页。
    ④ Maurcen Henry, The Intoxisation of Power, AnAnalysis of Civil Religion to Idcology, Holland,1979, p.47.
    ⑤ Jonathan Edwards; The Works of Jonathan Edwards(London,1817), vol.V, p.241.转引自徐以骅,《乔纳森·爱德华兹的宣教理论与实践》,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美国宗教的“路线图”》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363页。
    ⑥ Gerald H. Anderson:American Protestants in Pursuit of Mission:1886-1986, in F. J. Verstraelen ed., Missiology, An Ecumenical Introduction, Texts and Contexts of Global Christianity, pp.375-376.
    ①陈垣:《康熙与罗马教皇使节关系文书》(十四),故宫博物院1932年影印版,转引自吴义雄:《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6页。
    ②William Milne, A Retrospect of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 to China,p.138.
    ① William Milne, A Retrospect of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 to China, p.63.
    ②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第54页。
    ③《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2843页。
    ④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第55页。
    ①《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2898页。
    ②程宗裕:《教案奏议汇编》,卷首,第2页。
    ③Fairbank ed., 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 p.259.
    ④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第55页。
    ⑤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第147页。
    ①王铁崖:《中外出约章汇编》第二册,三联书店,1957年,第187页。
    ②《光绪壬寅(廿八)年政译从书》上篇,第203页,转引自杨大春:《晚清政府基督教政策初探》,金城出版社,2004年,第234页。
    ① Fairbank ed., 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 p.259.
    ②《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53卷,第7页。
    ③林治平:《基督教与中国近代化论集》,台湾商务印书馆,第4页。
    ④吕实强:《中国官绅反教的原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十六),第14页
    ⑤大学士倭仁在同治五年(一八六六)上疏,引自《同治朝办夷务始末》,卷4第17页,转引自吕实强:《中国官绅反教的原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十六),第16页。
    ①王明伦编:《反洋教书文揭贴选》,济南齐鲁书店,1984版,第17页。
    ②王明伦编:《反洋教书文揭贴选》,济南齐鲁书店,1984版,第350页。
    ③王明伦编:《反洋教书文揭贴选》,济南齐鲁书店,1984版,第18页。
    ④王明伦编:《反洋教书文揭贴选》,济南齐鲁书店,1984版,第18页。
    ⑤王明伦编:《反洋教书文揭贴选》,济南齐鲁书店,1984版,第18页。
    ④[美]赖德烈著,雷立柏等译:《基督教在华传教史》,道风书社,2009年,第308页。
    ⑤[英]马礼逊夫人编:《马礼逊回忆录》,顾长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⑥[美]赖德烈著,雷立柏等译:《基督教在华传教史》,道风书社,2009年,第308页。
    ⑦[美]赖德烈著,雷立柏等译:《基督教在华传教史》,道风书社,2009年,第308页。
    ⑧[美]林乐知:《论天主耶稣两教在美洲之分别》,载于《万国公报》,第188卷,1904年8月,第4-6页。
    ⑨Records of China Centenary Missionary Conference, Shanghai,1907, p.29.
    ⑩于可:《基督新教与天主教的关系及其区别》,《历史教学》,1982年第7期,第35页。
    ①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5-159页。
    ②[美]赖德烈著,雷立柏等译:《基督教在华传教史》,道风书社,2009年,第294页。天主教会中也有例外的情况,如耶稣会内相对自由。
    ③[美]赖德烈著,雷立柏等译:《基督教在华传教史》,道风书社,2009年,第294页。
    ① Borghid Roe Syrdal, "Oral History", LNTS Archives.
    ②[美]赖德烈著,雷立柏等译:《基督教在华传教史》,道风书社,2009年,第349页。
    ③晏可佳著:《中国天主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④晏可佳著:《中国天主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⑤[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48页。
    ①教区分布的详细情况参见王治心:《美国基督教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71-192页。
    ②[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531页。
    ③托马斯·H·赖利:《上帝与皇帝之争——太平天国的宗教与政治》,世纪出版集团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5页。
    ④数字来源:[美]赖德烈著,雷立柏等译:《基督教在华传教史》,道风书社,2009年,第272页。
    ⑤[美]赖德烈著,雷立柏等译:《基督教在华传教史》,道风书社,2009年,第281-282页。
    ⑥[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532页。
    ⑦[美]赖德烈著,雷立柏等译:《基督教在华传教史》,道风书社,2009年,第305页。
    ⑧[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542页。
    ⑨姚民权,罗伟虹著:《中国基督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148页。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42页。
    ②《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8章。
    ①[美]韩德著,项立岭,杨勇军译:《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以前的美国和中国(1784-1914)》,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7页。
    ②确切的说,此次来华的美国传教士有裨治文和雅裨理两位。但在美部会的安排中,美国传教士裨治文主要的任务是负责在华人中开展传教活动,雅裨理作为“美国海员之友会”的随行牧师主要负责在西方的商人和海员中进行传教活动。因此,裨治文通常被认作是第一位美国来华传教士。
    ③[美]韩德著,项立岭,杨勇军译:《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以前的美国和中国(1784-1914)》,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8页。
    ④卫三畏:《太平天国起义前后外国传教士在华活动的几项资料》,载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编《太平天国史译从》,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辑,第131-144页。
    ⑤ Record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 10-24, Shanghai, The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78, pp.486-487.
    ⑥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114页。据书中提供数据计算,“到
    19世纪末,新教来华传教士增至1500人,其中英国新教传教士占50%,美国传教士占40%。英美新教传教士已成来华传教士的主体。”
    ⑦ H.T.M. Bell & H.G.W. Woodhead:The China Yearbook,1913,London,George Routledge & Sons Limited,1914, p.44U.
    ①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第29页。
    ②数字引用见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页。
    ③资料来源:List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 Chinese Repositorv, Vol.20, pp.513-514;[美]赖德烈著,雷立柏等译:《基督教在华传教史》,道风书社,2009年初版,第305-346页;[英]伟烈亚力著,倪文君等译:《1867年以前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列传及著作名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中华续行委办会主持、美国传教士司德敷主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67-192页;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16页。
    ① Chinese Repository,6.2 (June 1837), p.53.
    ① Brief History of the America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 in China, p.19,转引自吴义雄:《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0页。
    ②[美]韩德著,项立岭,林勇军译:《一种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前的美国和中国》,第27页。
    ③ Record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 10-24, Shanghai, The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78, pp.486-487.
    ④ H.T.M. Bell & H.G.W. Woodhead:The China Yearbook,1913,London,George Routledge & Sons Limited,1914, p.440.
    ⑤[美]赖德烈著,雷立柏等译:《基督教在华传教史》,道风书社,2009年初版,第348页。
    ⑥王治心:《美国基督教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192页。
    ⑦资料来源:[美]赖德烈著,雷立柏等译:《基督教在华传教史》,道风书社,2009年,第212-222页,第322-346页;王治心:《美国基督教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71-192页。
    ①《新约全书》,“马可福音”,第16章15-20节。
    ①[美]雷孜智著:尹文娟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广西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3页。
    ②[美]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528页
    ③金陵神学院托事部:《历代基督教信条》,第七十三节,“耶路撒冷国际基督教宣教协会宣言”,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89年。
    ①赵晓兰、吴潮著:《传教士中文报刊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07页。
    ②阮仁泽,高振农主编,《上海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54页。该书在第十一章第六节对在华传教士的三次会议(1877年、1890年、1907年)进行了专门介绍。
    ③阮仁泽,高振农主编,《上海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56页。
    ④阮仁泽,高振农主编,《上海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56页。
    ⑤阮仁泽,高振农主编,《上海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61页。
    ①《万国公报》,1874年,第301册。
    ②参见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33页。王立新主要 将之归纳为基要派和自由派。基要派注重救灵工作,最主要的传教方式就是向听众直接讲道、巡回布道和散发宗教宣传品等直接布道的方式传教,遵循的是“自下而上”的传教策略,认为“个人得救”是第一要务,办教育和传知识是“人的作为”,不是神的旨意。自由派则不拘泥于直接传教的方式,不仅关注人的属灵需求,还关注肉体和物质的需求,注重当下社会的完善从而实现“上帝之国”。自由派注重以学辅教,重视文字工作,主张与中国士绅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遵循“自上而下”的传教策略。
    ① John K. Fairbank, 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p.7,转引自王立新:《美国在华传教运动与美中关系:一个初步的阐释框架》,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多元一体的美国宗教》,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303页。
    ①在此整理的是美国来华传教士参与的主要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报刊活动,主要包括美国传教士创办的报刊,为报刊撰稿等活动。资料来源:[英]伟烈亚力著,倪文君译:《1867年以前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列传及著作目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方汉奇,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方汉奇著:《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赵晓兰、吴潮著:《传教士中文报刊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①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5页。
    ②[美]韩德著,项立岭,林勇军译:《一种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前的美国和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7页。
    ③[美]韩德著,项立岭,林勇军译:《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前的中美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6页。
    ① Josiah Quincy, The Journals of Major Samuel Shaw, Boston, pp.197-199.
    ② Josiah Quincy, The Journals of Major Samuel Shaw, Boston, pp.197-199.
    ③ Chinese Repository, The Chinese Language,1834(5), pp.3-12.
    ④ Chinese Repository, The Chinese Language,1834(5), pp.3-12.
    ① Eliza J. G. Bridgeman ed, The Pioneer of American Mission to China:The Life and labors of Elijah Coleman Bridgeman, New York,1864, p.27.
    ②[美]卫斐列编著,顾军等译:《卫三畏生平及书信》,第281页。
    ③[美]韩德著:《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前的美国与中国》,(序)第1页。
    ①爱汉者著,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华书局,1997年,第389-390页上。
    ②爱汉者著,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华书局,1997年,第93页上
    ③爱汉者著,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华书局,1997年,第297页下,第319页下-第320页上。
    ④爱汉者著,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华书局,1997年,第76页下,第101页下,第234页下。
    ① Barnett. Suzanne. Protestant Expansion and Chinese Views of the West, in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6. No2(1972). p.130.
    ②《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8章19节。
    ③《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16章24节。
    ①裨治文致卢克丽霞,转引自雷孜智著,尹文娟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广西师范大学出出版社,第36页。
    ②[美]爱德华·V.吉利克著,董少新译:《伯驾与中国的开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③[美]丹尼尔·W.费舍著,关志远等译:《狄考文传——一位在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广西大学出版社,第28-29页。
    ①[美]爱德华·V.吉利克著,董少新译:《伯驾与中国的开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页。
    ②[美]爱德华·V.吉利克著,董少新译:《伯驾与中国的开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29页。
    ③[美]丹尼尔·W.费舍著,关志远等译:《狄考文传——一位在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广西大学出版社,第77-78页。
    ④[美]丹尼尔·W.费舍著,关志远等译:《狄考文传——一位在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广西大学出版社,第74页。
    ⑤《教士先驱报》,1828年(10),第329页。
    ①余思凯著,孙立新译,刘新利校:《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山东大学出版社,第391页。
    ②雷孜智著,尹文娟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广西师范大学出出版社,第37页。
    ③《新约圣经》,“提摩太前书”,第1章15节。
    ④[美]爱德华·V.吉利克著,董少新译:《伯驾与中国的开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页。
    ⑤Chinese Repository,1833,Vol.10,p.276.
    ①[美]雷孜智著,尹文娟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7页。的中国》,第93页
    ②裨治文致安德森信件,广州,1836年5月2日,《教士先驱报》,1836(6),p.203。转引自[美]雷孜智著,尹文娟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广西师范大学出出版社,第
    37页。的中国》,第95页。
    ③ Eliza J. G Bridgeman ed., The Pioneer of American Mission to China:The Life and labors of Elijah Coleman Bridgeman, New York,1864, p.97.
    ④[美]爱德华·V.吉利克著,董少新译:《伯驾与中国的开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9页。
    ⑤[美]爱德华·V.吉利克著,董少新译:《伯驾与中国的开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9页。
    ⑥ "Chinese Languzge", in Chinese Repository, 1834, Vol.5, pp.9-10.
    ①[美]林乐知:《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论》,《中东战记本末》,初编,卷6,第19页。
    ①[美]赖德烈著,陈郁译:《早期中美关系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9页。
    ② Eliza J. G. Bridgeman ed, The Pioneer of American Mission to China:The Life and labors of Elijah Coleman Bridgeman, New York,1864, p.72.
    ③ Eliza J. G. Bridgeman ed, The Pioneer of American Mission to China:The Life and labors of Elijah Coleman Bridgeman, New York,1864, p.74.
    ④ Eliza J. G. Bridgeman ed, The Pioneer of American Mission to China:The Life and labors of Elijah Coleman Bridgeman, (New York,1864) p.61.
    ① Eliza J. G. Bridgeman ed. The Pioneer of American Mission to China:The Life and labors of Elijah Coleman Bridgeman, New York,1864, p.61.
    ②王树槐:《卫三畏与<中国丛报>》,载林治平主编:《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台湾宇宙光出版社,1985年,第180页。
    ③Chinese Repository,1832,vol.1,PP.1-5.
    ④ Chinese Repository,1832, vol. 1,p.4.
    ① Chinese Repository,1832, vol.7, pp.6-8.
    ②介绍内容参考自卫三畏整理的General Index of Subject Contained in the Twenty Volumes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 ".目前已由广西大学出版社出版。参见张西平主编:《<中国丛报>篇名目录及分类索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③数据参考自卫三畏整理的’General Index of Subject Contained in the Twenty Volumes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见张西平主编:《<中国丛报>篇名目录及分类索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以当时的发行量来看,1000册相当可观。如当时美国著名的刊物《北美评论》和《西敏寺评论》的印刷量大约在3000册左右。
    ②张西平主编:《<中国丛报>篇名目录及分类索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前言。
    ③伊丽莎白·马尔科姆:《<中国丛报>与中国文学,1800-1850》,载《现代亚洲研究》(Modern Asian),1873(7),172页,转引自雷孜智:《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传教士裨治文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9页。
    ④白瑞华:《中国报纸:1800-1912》,转引自雷孜智:《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传教士裨治文传》,第79页。
    ⑤蒋国珍:《中国新闻事业发达史》,载《民国丛书》第三编,第22页。
    ⑥数据参考自卫三畏整理的General Index of Subject Contained in the Twenty Volumes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
    ⑦[美]泰勒·丹涅特著,姚曾廙译:《美国人在东亚》,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473页。
    ①[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②[美]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第7页。
    ③[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序,第3页。
    ④[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序,第3页。
    ⑤[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序,第4页。
    ⑥此书现已经翻译出版,[美]卢公明著,陈译平译:《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美]卢公明著,陈译平译:《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序,第2页。
    ②此书已翻译出版。[美]丁韪良,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③[美]丁韪良著,沈宏译:《中国觉醒》,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年,译者序,第3页。
    ④此书已经翻译出版。[美]丁韪良著,沈宏译:《中国觉醒》,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年。
    ①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95页。
    ②[美]林乐知:《险对语》,《万国公报文选》,第339-342页。
    ③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99页。
    ④此书现已翻译出版,[美]明恩溥著,黄兴涛校注:《中国人的气质》,中华书局,2006年。
    ⑤此书现已翻译出版,[美]明恩溥著,午晴等译:《中国乡村生活》,时事出版社,1998年。
    ①[美]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第8页。
    ②[美]明恩溥著,黄兴涛校注:《中国人的气质》,中华书局,2006年,序,第19页。
    ③[美]明恩溥著,黄兴涛校注:《中国人的气质》,中华书局,2006年,序,第17页。
    ①[美]雷孜智著,尹文娟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页。
    ② Murray A. Rubinstein, The Northeastern Connection:American Broad Missionaries and the Formation American of Opinion Toward China,1830-1860, Jonathan Goldstein Jerry and Hilary Conroy ed., America Views of China: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then and now, pp.72-73.
    ①周振鹤:《新闻史上未被发现与利用的一份重要资料——评价范约翰的<中文报刊目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年第一期,第68-70页。
    ②汤因:《中文基督教期刊》(手稿),转引自赵晓兰、吴潮著:《传教士中文报刊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页。
    ③赵晓兰、吴潮著:《传教士中文报刊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页。
    ①赵晓兰、吴潮:《传教士中文报刊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页。
    ②《中外新报》相关资料参见赵晓兰、吴潮:《传教士中文报刊史》,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28-132页。
    ①《亚美利加土人》,《中外新报》第四号,咸丰九年六月初一(1859年),转引自赵晓兰、吴潮:《传教士中文报刊史》,第132页。
    ②卓南生:《中国新报(1854-1861原件及其日本版之考究),转引自赵晓兰、吴潮:《传教士中文报刊史》,第126页。
    ③《本书馆启》,《中国教会新报》第三期。
    ④《本书馆启》,《中国教会新报》第三期。
    ⑤《本书馆启》,《中国教会新报》第三期。
    ⑥梁元生:《林乐知在华事业与<万国公报>》,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第76页。
    ①王林:《西学与变法:<万国公报>研究》,齐鲁书社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①《同文书会年报》第5号,《出版史料》1898年第1期。
    ③《同文书会年报》第5号,《出版史料》1898年第1期。
    ②《同文书会年报》第5号,《出版史料》1898年第1期。
    ④《同文书会年报》第5号,《出版史料》1898年第1期。
    ⑤数据来源参见:《万国公报》第92、97、204册等;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第161页: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第29页:杨代春:《<万国公报)与晚清中西文化交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页;王林:《西学与变法——<万国公报>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第43-44页。
    ①《中西闻见录》刊首语。
    ②《中西闻见录序》,《中西闻见录》第1号,1872年8月。
    ①文章统计自《中西闻见录》1-36号。
    ②赵晓兰、吴潮:《传教士中文报刊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4页。
    ③赵晓兰、吴潮:《传教士中文报刊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5页。
    ①[美]裨治文著,刘路生点校:《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6页。
    ②[美]裨治文著,刘路生点校:《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43页。
    ③[美]裨治文著,刘路生点校:《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43页。
    ①[美]裨治文著,刘路生点校:《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43页。
    ②[美]裨治文著,刘路生点校:《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43页。
    ③[美]裨治文著,刘路生点校:《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61页。
    ④[美]雷孜智著:尹文娟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广西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3页。
    ①刘增合:《媒介形态与晚清公共领域研究的拓展》,载《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第243页。
    ②方汉奇,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页。
    ③方汉奇,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1页。
    ①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页。
    ②周振鹤:《新闻史上未被发现与利用的一份重要资科——评价范约翰的<中文报刊目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年第一期,第68-70页。
    ③汤因:《中文基督教期刊》(手稿),转引自赵晓兰、吴潮:《传教士中文报刊史》,第5页。
    ①在1877年在华传教士大会上,狄考文在大会报告中表示:“教会工作可以恰当的比作军队,军队的目的不是逐个地杀伤或俘虏敌兵,而是征服整个兵营。指挥官尽可以让对方同样配有各色骑兵、炮兵、步兵,若是断其军需,毁其城堡,这才是最大的胜利。教会也是如此,不仅是不仅是逐个地劝人信教,而是要摧毁原先支撑他们的信仰,使整个民族臣服于基督前。”参见阮仁泽,高振农主编,《上海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54页。
    ② E. C. Bridgeman:Remarks Concerning the Conversion of the Chinese, Chinese Repository 1834, Vol.2.12, p.183.
    ①《教士先驱报》,1830年(9),第279页,转引自[美]雷孜智著:尹文娟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广西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8页。
    ②《出约全书》,“出埃及记”,第20章2-5节。
    ① S. Wells Williams, The Middle Kingdom, Vol. Ⅱ, New York, pp.195-198.
    ② S. Wells Williams, The Middle Kingdom, Vol. Ⅱ, New York, p.201.
    ③[美]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中华书局,2006年,第218页。
    ④ Justus Doolittle:Social Life of the China, Vol. Ⅰ, New York, pp.256-285.
    ⑤ Wesley Woo, Chinese Protestants in San Francisco Bay Area, p.126.
    ⑥ Wesley Woo, Chinese Protestants in San Francisco Bay Area, p.127.
    ⑦ S. Wells Williams, The Middle Kingdom, Vol. Ⅱ, New York, p.194.
    ① S. Wells Williams, The Middle Kingdom, Vol. Ⅱ, New York, p.238.
    ② S. Wells Williams, The Middle Kingdom, Vol. Ⅱ, New York, p.239.
    ③ John L. Nevius, China and Chinese, p.157.
    ④ W.A.P. Martin, "The worship of Ancestors-A Plea for Toleration", in 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 7-20,1890, pp.619-631.
    ⑤ W.A.P. Martin, The Lore of Cathay, or the Intellect of China, p.276.
    ⑥ W.A.P. Martin, The Lore of Cathay, or the Intellect of China, pp.276-277.
    ⑦ W.A.P. Martin, "The worship of Ancestors-A Plea for Toleration", 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 7-20,1890, pp.619-631.
    ①[美]丁韪良,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1页。
    ② S. Wells Williams, The Middle Kingdom, Vol. Ⅱ, pp.256-258.
    ③ Auther H. Sm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p.164.
    ④ S. Wells Williams, The Middle Kingdom, Vol. Ⅱ, p.267.
    ⑤裨治文日记,1830年3月3日,载于《教士先驱报》,1832(3),68页,转引自雷孜智著[美],尹文娟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信教传教士裨治文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60页。
    ⑥ S. Wells Williams, The Middle Kingdom, Vol. Ⅱ, p.267.
    ① S. Wells Williams, The Middle Kingdom, Vol. Ⅰ, p.40.
    ②[美]丁韪良著,沈宏译:《中国觉醒》,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年,第34页。
    ③[美]丁韪良著,沈宏译:《中国觉醒》,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年,第34页。
    ④[美]丁韪良著,沈宏译:《中国觉醒》,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年,第34页。
    ①《中国从报》第四卷,第306-335页,转引自卫三畏:《中国总论》(上),第65页。
    ②[英]约·罗伯茨著,蒋重跃、刘林海译:《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第119页。
    ③忻剑飞:《世界的中国观》学林出版社,1991年,第221-222页。
    ④富兰克林曾在1768年创办的美国哲学学会会刊第一卷致意引言中如是说。参见哈罗德·伊萨克斯著,于殿利等译:《美国的中国形象》,第124-125页。
    ⑤《中国丛报》第四卷,第306-335页,转引自卫三畏:《中国总论》(上),第65页。
    ①[英]马森,杨德山译:《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1840-1876》,中华书局,2006年,第133页。
    ②Justus Doolittle:Social Life of the China, Vol. Ⅱ, p.355
    ③[美]丁韪良,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5页。
    ④Justus Doolittle:Social Life of the China, Vol. Ⅱ, p.353
    ⑤[美]卢公明:《劝解鸦片论》,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微缩胶片,转引自林立强:《美国传教士卢公明与晚清福建社会》(博士论文),第183页。
    ⑥[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①[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7-48页。
    ②[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③[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9页。
    ④[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
    ① Justus Doolittle:Social Life of the China, Vol. Ⅱ, pp.283-284
    ② Justus Doolittle:Social Life of the China, Vol. Ⅱ, pp.283-284
    ③[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
    ④ A Plea in Behalf of China, Chinese Repository 16.7, (July,1847), pp.322-331.
    ⑤ A Plea in Behalf of China, Chinese Repository16.7, (July,1847), p.322
    ① Charles Gutzlaff, Journals of Three Voyages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 in 1831,1832 &,1833, p.157.
    ②[英]约·罗伯茨著,蒋重跃、刘林海译:《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第74页。
    ③[美]卢公明著,陈译平译:《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43页。
    ④[美]卢公明著,陈译平译:《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44页。
    ⑤[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⑥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66页。
    ① John L. Nevius, China and the Chinese, p.278.
    ②[美]林乐知:《险对语》,《万国公报文选》,第339-342页。
    ③[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83页。
    ④[美]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中华书局,2006年。
    ⑤[美]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中华书局,2006年,第234页。
    ⑥[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83页。
    ① Chinese Repository,2.6, (Oct.1833), p.379.
    ② Chinese Repository,2.1, (May.1833), p.4.
    ③ Chinese Repository,2.6, (Oct.1833), p.379.
    ④ E. C. Bridgeman, "Education Among the Chinese". Chinese Repository,4.1, (May.1935), pp.4.-5.
    ⑤ E. C. Bridgeman. "Education Among the Chinese", Chinese Repository,4.1, (May.1935), pp.4.-5.
    ①[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②[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③[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75页
    ④《基督教观察》,1841年2月21日,转引自[美]雷孜智著,尹文娟译:《千禧年的感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77页。
    ⑤[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76页
    ⑥[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页。
    ⑦ E. C. Bridgeman:Education Among the Chinese, Chinese Repository,4.1, (May.1935), pp.4.-5.
    ①[美]丁韪良,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②[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页。
    ③[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92页。
    ④[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92页。
    ⑤[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
    ⑥E. C. Bridgeman:Education Among the Chinese, Chinese Repository,4.1, (May.1935), p.4-5.
    ⑦[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①张国刚等著:《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23-124页。
    ②[美]丁韪良,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③上述概念参考自莫哈:《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载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40页。
    ④张国刚等著:《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19页。
    ⑤张国刚等著:《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19页。
    ①[英]约·罗伯茨著,蒋重跃、刘林海译:《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第74页。
    ②[美]卢公明著,陈译平译:《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44页。
    ③Justus Doolittle:Social Life of the China, Vol. Ⅱ, pp.199-200.
    ④Justus Doolittle:Social Life of the China, Vol. Ⅱ, p.200.
    ①[美]丁韪良,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②《中国振兴女学之亟》,《万国公报》第200册,38本,第23654页。
    ③[美]林乐知:《中外国异俗》,《教会新报》,1968年。
    ④[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47页。
    ⑤[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47-554页。
    ⑥[美]明恩溥著,陈俱译:《中国人的气质》,中华书局,2006年,第150页。
    ⑦[美]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中华书局,2006年,第151页。
    ①[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54页。
    ②[美]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中华书局,2006年,第151页。
    ③[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2-83页。
    ④[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46页。
    ⑤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41页。
    ① Chinese Government and Constitution,Chinese Repository, Vol.4,1836, pp.12-16.
    ②[美]卫三畏,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8页。
    ③[美]卫三畏,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8页。
    ①[美]卫三畏,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69页。
    ②[美]卫三畏,陈俱译:《中国总论》,(_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9页。
    ③[美]卫三畏,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9页。
    ④W.A.P. Martin, A Cycle of Cathay, (3rd ed.), p.332.
    ⑤[美]卫三畏,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6页。
    ⑥[美]卫三畏,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0页。
    ⑦[美]卫三畏,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7页。
    ⑧[美]卫三畏,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88页。
    ①[美]卫三畏,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0页。
    ②[美]卫三畏,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1页。
    ③[美]卫三畏,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1页。
    ④[美]卫三畏,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1-272页。
    ⑤E.C. Bridgeman, Universal Peace, Chinese Repository 3.11 (March,1835), pp.516-528.
    ⑥[美]卫三畏,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0页。
    ⑦[美]卫三畏,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0-291页。
    ①[美]林乐知:《基督教有益中国说》,引自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129页。
    ②盖乐惠著,林乐知译:《论政教关系》,载《万国公报》第171册,1903年4月,第21672-21673。
    ③[美]裨治文著,刘路生点校:《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第92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页。
    ①[美]裨治文著,刘路生点校:《美理哥合省国志略》,第60页。
    ②《耶稣教士致中国书》,载朱维铮执行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9页。
    ③李提摩太:《耶稣教士写书信给中国行善之家》,《万国公报》第354卷,1875,(9):55。
    ④[美]裨治文著,刘路生点校:《美理哥合省国志略》,第60页。
    ⑤[美]林乐知:《基督教有益中国说》,引自《万国公报文选》,第129页。
    ⑥[英]威廉臣:《耶稣示人以四海为兄弟》,引自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29页。
    ⑦《耶稣教士致中国书中》,引自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8页。
    ⑩[英]李提摩太:《救世当然之理》,载《万国公报》第345卷,1875年7月,第626页。
    ⑨《析疑辩谬》,载《万国公报》第650卷,1881年7月,第13本,第8292页。
    ⑩《耶稣教士致中国书中》,载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11页。
    ①[美]林乐知:《基督教有益中国说》,载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129页。
    ②张志刚著:《基督教宗教指要》,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54页。
    ③[英]威廉臣:《耶稣示人以四海为兄弟》,《万国公报文选》,第29页。
    ④[美]林乐知、任保罗:《庸众闻道释放长上说》,载《万国公报》第161册,1902年6月,第21102页。
    ⑤威廉臣:《耶稣示人以四海为兄弟》,载朱维铮执行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29页。
    ⑥[英]李提摩太:《救世当然之理》,载《万国公报》,第345卷,1875年7月,第626-627页。
    ①[美]林乐知、范袆:《论二十周年之前途》,载《万国公报》第161册,1902年6月,第21022页。
    ②[美]林乐知、范袆:《论二十周年之前途》,载《万国公报》第161册,1902年6月,第21022页。
    ③[美]林乐知译,范袆述:《议谭随笔》,载《万国公报》第182册,1904年3月,第22452页。
    ④[美]林乐知译,范袆述:《议谭随笔》,载《万国公报》第182册,1904年3月,第22452页。
    ⑤[美]林乐知:《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第9集,下卷,第18页。
    ⑥[美]林乐知:《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第9集,下卷,第17页。
    ⑦[美]林乐知:《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第9集,下卷,第51页。
    ⑧[美]林乐知:《录威廉臣耶稣教能增人才智即跋其后》,载《万国公报》,第125册,1899年6月,第 29本,第18540页。
    ①[美]林乐知:《基督教有益中国说》,载朱维铮执行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
    1998年,第130页
    ②[美]林乐知:《基督教有益中国说》,载朱维铮执行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129页
    ③ 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 10th to 24th,1877.
    ①裨治文致安德森,广州,1833年12月26日,美部会档案,卷256。转引自[美]雷孜智著:尹文娟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广西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3页。
    ②《教师先驱报》,1836年,第203页。转引自《千禧年的感召》,第95页。
    ③《耶稣教士致中国书》,载朱维铮执行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6页。
    ①文章统计自《中西闻见录》1-36号。
    ②[英]罗伯特·默顿著,范岱年等译:《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四至第六章。
    ③[美]林乐知:《广学兴国说》,载《万国公报》,第101卷,1897年,第1页。
    ④[美]卫理:《上海广学会第九次年会论略》,载《万国公报》,第26册,1897年3月,第16759页。
    ⑤广学会年报,第十次,1897年,见《出版史料》,1991年第2期。
    ① D. Z. Sheffield, The Relation of Christian Education to the Present Condition and Needs of China,, General Missionary Conference:Collected Essays pf Papers submitted to the Generals Missionary Conference 1890, shanghai, p.8.
    ②[美]林乐知译:《美国学校志》,载《万国公报》第132册,1900年1月,第19000页。
    ③[美]林乐知译:《美国学校志》,载《万国公报》第132册,1900年1月,第19001页。
    ④[美]林乐知译:《美国学校志》,载《万国公报》第132册,1900年1月,第19005页。
    ⑤[美]林乐知译:《美国学校志》,载《万国公报》第132册,1900年1月,第19005页。
    ⑥《美国哈维德大书院暑假仪节记》,载《万国公报》第168册,1903年1月,第21482页。
    ⑦[美]林乐知译:《美国学校志》,载《万国公报》第132册,1900年1月,第19005页。
    ①[美]林乐知译:《美国学校志》,载《万国公报》第132册,1900年1月,第19002页。
    ②《美国哈维德大书院暑假仪节记》,载《万国公报》第168册,1903年1月,第21488页。
    ③[美]林乐知译:《美国学校志》,载《万国公报》第134册,1900年3月,第19152页。
    ④[美]林乐知译:《美国学校志》,载《万国公报》第134册,1900年3月,第19151页。
    ⑤[美]林乐知译:《美国学校志》,载《万国公报》第133册,1900年2月,第19077页。
    ⑥[美]林乐知译:《美国学校志》,载《万国公报》第133册,1900年2月,第19078页。
    ⑦《美国哈维德大书院暑假仪节记》,载《万国公报》第168册,1903年1月,第21488页。
    ⑧[美]林乐知译:《美国学校志》,载《万国公报》第133册,1900年2月,第19075页。
    ⑨[美]林乐知译:《美国学校志》,载《万国公报》第133册,1900年2月,第19076页。
    ①[美]林乐知译:《美国学校志》,载《万国公报》第133册,1900年2月,第19076页。
    ②[美]林乐知译:《美国学校志》,载《万国公报》第132册,1900年1月,第19005页。
    ③[美]丹尼尔·W-费舍著,关志远等译:《狄考文传——一位在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9页。
    ④[美]丹尼尔·W·费舍著,关志远等译:《狄考文传——一位在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1页。
    ⑤[美]丹尼尔·W·费舍著,关志远等译:《狄考文传——一位在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7页。
    ⑥ C. W. Mateer, The Relation of Protestant Missions to Education, Recorder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1877, pp.171-180.
    ⑦ C. W. Mateer, The Relation of Protestant Missions to Education, Recorder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1877, pp.182-183.
    ⑧ C. W. Mateer, The Relation of Protestant Missions to Education, Recorder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1877, pp.171-180.
    ① C. W. Mateer, The Relation of Protestant Missions to Education, Recorder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1877, p.182
    ②[美]林乐知,《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序》,载《万国公报》第176册,1903年9月,35本,第22033页。
    ③[美]林乐知:《四续整顿印度国俗》,载《万国公报》,第146册,1901年3月。
    ④《万国公报》,第126册,1899年7月,29本,第18625页。
    ①《万国公报》,第125册,1899年6月,29本,第18536页。
    ②《万国公报》,第125册,1899年6月,29本,第18534页。
    ③[美]林乐知:《论美国之前程》,载《万国公报》,第168册,1903年1月。
    ④[美]卫三畏: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47页。
    ⑤ Jane Hunter, The Home and the World:the Missionary Message of U.S. Domesticicy, in Women's Work for Women:Missionaries and Social Change in Asia. ed. Leslie A. Flemming, Boulder:Westview,1989,P.159
    ⑥[美]卫三畏:陈俱译:《中国总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47页。
    ①[美]裨治文著,刘路生点校:《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第92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67页。
    ②[美]裨治文著,刘路生点校:《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第92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67页。
    ③Borghid Roe Syrdal, "Oral History", LNTS Archives.
    ④齐小新:《口述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⑤Viola Fischer, Here Is a Call From Over the Sea, in Mission Tidings, October 1925, ELCA Archives.
    ①[美]林乐知:《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序)》,引自朱维铮执行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673页。
    ②[美]林乐知:《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序)》,引自朱维铮执行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673页。
    ③[美]:林乐知《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序)》,引自朱维铮执行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674页。
    ④魏源:《海国图志·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叙》,100卷本,第59卷。
    ⑤[美]林乐知辑、任保罗述:《欧美十八周进化纪略》,《万国公报》第188册,1904年9月,第36本,第22828页。
    ①《自由篇》,《万国公报》,第137册起连载,1900年6月起,第31、32本。
    ②《论亚墨利加列国·论亚墨利加之朝政》,载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转引自刘刚、李冬君《通往立宪之路》,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白银流失的天下”部分中,“海风吹来宪政的花粉”一节。
    ③爱汉者著,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华书局,1997年,第231-232页。
    ①[美]裨治文著,刘路生点校:《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第92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53页。
    ②[美]裨治文著,刘路生点校:《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第92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53-54页。
    ③[美]裨治文著,刘路生点校:《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第92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43页。
    ④[美]李佳白:《列国政治异考同》,《万国公报》第169册,1903年2月,第34本,第21539-21540页。
    ⑤《万国公报》,第13册,1890年2月,第17本,第10945页。
    ①《万国公报》,第15册,1890年4月,第17本,第11112页。
    ②[美]林乐知:《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万国公报》第340卷,1875年6月,引自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438页。
    ③[美]林乐知:《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引自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第438页。
    ④[美]林乐知:《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引自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第438页。
    ⑤[美]林乐知:《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引自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第438页。
    ⑥[美]林乐知:《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引自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第438页。
    ⑦[美]林乐知:《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引自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第438页。
    ①[美]林乐知:《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引自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第438页。
    ②[美]林乐知:《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引自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第437页。
    ③[美]林乐知:《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引自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第437页。
    ④[美]林乐知:《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引自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437页。
    ⑤[美]林乐知:《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引自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第437页。
    ⑥[美]林乐知:《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引自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第438页。
    ⑦[美]林乐知:《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引自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第439页。
    ⑧[美]林乐知:《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引自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第439页。
    ⑨[美]林乐知:《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引自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第439页。
    ①[英]约·罗伯茨著,蒋重跃、刘林海译:《十九世纪西方人中眼中的中国》,中华书局,2006年,第30页。
    ① Iriye. Akira. ed. Mutual Images:Essays in American-Japanese Relations.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p.23.
    ②褚潇白:《圣像的修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87页。
    ①参考周宁教授《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该书将1750作为西方的中国形象发生转变的节点。将1750年前西方的中国形象的归纳为“大汗的大陆”、“大中华帝国”、“孔夫子的中国”三种类型,这一阶段对于中国的观察者属于“意识形态”类型。将1750年后西方的中国形象分为“停滞衰败的帝国”、“东方专制的帝国”、“野蛮与半野蛮的帝国”三种类型,这一阶段的形象观察者属于“乌托邦”类型。
    ②《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于1298年前后。
    ③门多萨:《大中华帝国志》,转引自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上),第54页。
    ①雷蒙·道森:常绍民等译:《中国变色龙》,第64页。
    ②《中国近事序言:以中国最近的情况阐释我们的时代的历史》,夏瑞春编、陈爱正等译:《德国思想家论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③张国刚等著:《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23页。
    ④张国刚等著:《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24页。
    ⑤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6页。
    ①张宏杰:《乾隆皇帝的十张脸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序,第4页。
    ②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页。
    ③黑格尔:《东方世界》,夏瑞春编,陈爱政译:《德国思想家论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4页。
    ①赫尔德:《中国》,夏瑞春编,陈爱政译:《德国思想家论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89页。
    ②雷蒙·道森著,常绍民等译:《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第94页。
    ③雷蒙·道森著,常绍民等译:《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第94页。
    ④钱满素著:《爱默生和中国》,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年,第143页。
    ⑤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9页。
    ⑥杨天宏:《基督教与近代中国·序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页。
    ①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②《旧约全书》,“出埃及记”,第20章,1-3节。
    ①裨治文致卢克丽霞,安多弗,1829年1月24日,转引自[美]雷孜智著:尹文娟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广西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8页。
    ②鲁弗斯·安德森(Rufus Anderson),美部会执行秘书长,对美国来华传教事业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丛报》发表The Theory of Missions to the Heathen一文,安德森将基督徒与异教徒分类,区分出基督教-异教社会之间的高下之分。
    ③ Rufus Anderson:"The Theory of Missions to the Heathen", Chinese Repository, vol.15, pp.481-482.
    ④ Rufus Anderson:"The Theory of Missions to the Heathen". Chinese Repository, vol.15, pp.481-498.
    ⑤ Rufus Anderson:"The Theory of Missions to the Heathen", Chinese Repository, vol.15, pp.481-498.
    ⑥ Stuart C. Miller, The Unwelcome Immigrant, pp.74-75.
    ⑦林乐知:《(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序》,载《万国公报文选》,第676页。
    ①[美]查尔斯·比尔德著,许亚芬,于干译:《美国文明的兴起(第一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91,第20页。
    ②Karl Fung, The Dragon Pilgrims:A History of a Chinese Church, p.2.
    ②邢福增:《文化适应与中国基督化》,香港宣道出版社,1995年,第47页。
    ①吕实强著:《中国官绅反教的原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十六),第30页。
    ② John L. Nevius, China and Chinese, p.157.
    ①Chinese Repository,vol.12,p.548.
    ②Chinese Pepository,vol.12,p.548.
    ①引自《礼记·祭义》。
    ②引自《孝经·士章》。
    ①引自《先秦儒家孝道观的基本精神》一文。
    ②引自《先秦儒家孝道观的基本精神》一文。
    ③引自《礼记·祭义》。
    ④引自《孝经》。
    ①《旧约全书》,“出埃及记”,第20章12节。
    ②《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15章4节。
    ③《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12章46-50节。
    ④《耶稣示人以四海为兄弟》,《万国公报文选》,第29页。
    ⑤《耶稣示人以四海为兄弟》,《万国公报文选》,第29页。
    ⑥《耶稣示人以四海为兄弟》,《万国公报文选》,第29页。
    ①《论儒教与基督教之分》,《万国公报》第182册,1904年3月,第22417-22419页。
    ②[美]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等译:《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8页。
    ③盖乐惠著,林乐知译:《论政教之关系》,《万国公报》第170册,1903年3月,第21602页。
    ④盖乐惠著,林乐知译:《论政教之关系》,《万国公报》第170册,1903年3月,第21602页。
    ①[美]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等译:《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13页。
    ②《耶稣示人以四海为兄弟》,《万国公报文选》,第29页。
    ① Theory of Missions to the Heathen, Chinese repository, Vol.15, pp.481-498.
    ②[德]余思凯著,孙立新译,刘新利校:《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84页。
    ③[德]余思凯著,孙立新译,刘新利校:《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3页。
    ①[德]特洛尔奇著,朱雁冰等译:《基督教理论与现代》,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①[美]明恩溥著,乐爱国等译:《中国人的性格》,学苑出版社,1998年,第284页。
    ①[美]明恩溥著,午晴等译:《中国乡村生活》,时事出版社,1998年,第335-347页。
    ②谢卫楼观点转引自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77页。
    ③李提摩太:《广学会五十周年纪念特刊》,第99页。
    ①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转引自刘喻:《民主的细节》,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第1页。
    ① T. Christopher Jespersen, American Images of China,1931-1949,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p.3.
    ②林毓生著,穆善辞译:《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第17页。
    ③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528页。
    ④ Michael Schaller,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23.,转引自《口述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第52页。
    ① C.w. Mateer, The Relation of protestant Missions to Education, Recorders of the General Cpnference1877, pp.171-180.
    ②齐小新:《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2页。
    ③“教民、养民、安民、新民”是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发表的《救世教益》一文中提出的概念。本文借用这个概念对其改革主张进行分类论述。
    ④ C. w. Mateer, The Relation of protestant Missions to Education, Recorders of the General Cpnference1877, pp.171-180.
    ⑤ C. W. Mateer, The Relation of Protestant Missions to Education, Recorder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1877, pp.182-183.
    ⑥ Chinese Recorder, Jan,1896, pp36-37,转引自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45页。
    ①[美]狄考文:《振兴学校论》,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243页。
    ②[美]狄考文:《振兴学校论》,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243页。
    ③[美]狄考文:《振兴学校论》,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243页。
    ④C.F. Kupf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Chinese Recorder, Nov32,1886, p.417-421.
    ⑤丹尼尔·W·费舍著,关志远等译:《狄考文传——一位在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0页。
    ⑥[美]丹尼尔·W·费舍著,关志远等译:《狄考文传——一位在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1页。
    ⑦齐小新:《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2页。
    ① C. W. Mateer, The Relation of Protestant Missions to Education, Recorder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1877, pp.171-180.
    ② C. W. Mateer, The Relation of Protestant Missions to Education, Recorder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1877, p.182.
    ③[美]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6页。
    ④[美]林乐知:《中西关系略论》,卷1,第11-12页。
    ⑤[美]李佳白:《上政府书》,《中东战纪本末》,初编,第8卷,第41-43页。
    ⑥[美]林乐知:《治安新策》,《中东战记本末》,初编,第8卷,第31页。
    ①《矿物刍言》,《万国公报》,第736卷,1883年,第15本,第9843页。
    ②[美]林乐知:《中西关系略论》,《万国公报》,第368卷,1875年,第3本,第1861页。
    ③[英]李提摩太:《救世教益》,朱维铮执行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09页。
    ①[美]林乐知:《险对语》,朱维铮执行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1998年,第351页。
    ②[美]林乐知:《险对语》,朱维铮执行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352页。
    ③[美]林乐知:《险对语》,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352页。
    ④[美]李佳白:《改政急便条议》,《万国公报》第90册,第25本,第16144页。
    ⑤[美]李佳白:《改政急便条议》,《万国公报》第90册,第25本,第16145页。
    ⑥[美]林乐知:《险对语》,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351页。
    ⑦[美]林乐知:《险对语》,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351-352页。
    ⑧[美]林乐知:《险对语》,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352页。
    ①[美]李佳白:《改政急便条议》,《万国公报》第90册,第25本,第16147页。
    ②[美]林乐知:《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第10集,下卷,第7页。
    ③[美]林乐知:《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第10集,下卷,第12页。
    ④[美]盖乐惠著,林乐知译:《论证教之关系》,《万国公报》第170册,1903年3月,第34本,第21601页。
    ⑤[美]盖乐惠著,林乐知译:《论证教之关系》,《万国公报》第170册,1903年3月,第34本,第21602页。
    ⑥[美]盖乐惠著,林乐知译:《论证教之关系》,《万国公报》第170册,1903年3月,第34本,第21602页。
    ⑦[美]盖乐惠著,林乐知译:《论证教之关系》,《万国公报》第170册,1903年3月,第34本,第21603页。
    ①[美]林乐知:《治安新策》,《中东战记本末》,初编,第8卷,第28页。
    ②[美]林乐知:《治安新策》,《中东战记本末》,初编,第8卷,第29页。
    ③[美]林乐知:《治安新策》,《中东战记本末》,初编,第8卷,第29页。
    ④[美]林乐知:《治安新策》,《中东战记本末》,初编,第8卷,第29页。
    ⑤[美]狄考文:《振兴学校论》,朱维铮执行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第246页。
    ⑥New York Times,1855年10月12日,第1版,转引自《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第202页。
    ① Paul Cohe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1984,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转引自王立新著:《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03页。
    ②[美]E·M-罗杰斯著,段晓蓉译:《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402页。
    ①程献,张鸣:《晚清乡村社会的洋教观》,载于《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第111页。
    ②《教案史料》,第108-109页,故宫博物院编,转引自吕实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反基督教问题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①王明伦编:《反洋教书文揭帖选》,济南齐鲁书店,1984年,第167页。
    ②《教务档·湖南教务》,转引自吕实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反基督教问题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2页。
    ①王炳燮:《毋自欺室文集》,卷六,转引自吕实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反基督教问题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第66页。
    ②王明伦编:《反洋教书文揭帖选》,济南齐鲁书店,1984年,第7页。
    ③王明伦编:《反洋教书文揭帖选》,济南齐鲁书店,1984年,第12页。
    ④王明伦编:《反洋教书文揭帖选》,济南齐鲁书店,1984年,第4页。
    ①王明伦编:《反洋教书文揭帖选》,济南齐鲁书店,1984年,第5页。
    ②王明伦编:《反洋教书文揭帖选》,济南齐鲁书店,1984年,第158页。
    ③[美]丹尼尔·W·费舍著,关志远等译:《狄考文传——一位在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广西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29页。
    ④[美]丹尼尔·W·费含著,关志远等译:《狄考文传——一位在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广西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29页。
    ⑤吕实强著:《中国官绅反教的原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十六),第130页。
    ⑥[美]丹尼尔·W.费舍著,关志远等译:《狄考文传——一位在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广西大 学出版社,2009年,第28-29页。
    ①褚潇白:《圣像的修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43页。
    ②王彦威纂辑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175卷。
    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清末教案》(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469页。
    ④《东方杂志》,1906年第10期,《广东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
    ①赵树好:《教案与晚清社会》,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第216页。
    ②赵树好:《教案与晚清社会》,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第218页。
    ①魏源:《海国图志》,百卷本,卷五十九,“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叙”。
    ②周积明:《晚清西化(欧化)思潮析论》,《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27页。
    ③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第123页。
    ①上海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编:《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遗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2页,转引自郑大湖:《康有为对(万国公报)的扬与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②《戊戊变法前后康有为遗稿》,第392页,转引自郑大湖:《康有为对(万国公报)的扬与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③刘振麟:《论西学与西教无关》,转引自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第280-281页。
    ④[美]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572页。
    ⑤[英]李提摩太:《基督教差会与中国政府的关系》,转引自工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第197页。
    ①林乐知:《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第9集,下卷,第51页。
    ①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280页。
    ②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281页。
    ③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文集三,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版,第5页。
    ④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文集三,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版,第5页。
    ⑤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文集三,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版,第5页。
    ⑥康有为:《请尊孔教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283页。
    ⑦康有为:《请尊孔教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 第282-283页。
    ①《清议报全编》卷八,第十一,转引自赵春晨《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梁启超与基督教》,《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2年第8卷,第1期。
    ②梁启超:《康有为传》,《戊戌变法》(四),第15页。
    ③根据康有为《请尊孔教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内容与基督教比较整理。
    ④此处康有为借鉴的形式应为主教制的教会体制。新教各派在形成过程中,根据各自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教义主张,采用不同的教政原则,并以《新约》的原始教会为模本,大体有三种教政体制:1.主教制:各主教区的管理权集中于主教,下设牧师(一称会长)和会吏。各大地区(或国家)的全体主教组成主教团(或主教院),形成该大地区(或国家)教会的集体领导核心。在世界范围则无统一的领导人物或机构。安立甘宗为其典型代表。2.长老制:信徒推选平时从事社会职业的信徒领袖数人任长老,掌管教务权力,并委派或选举牧师执行教务;若干地方教会的长老和牧师联合组成区会,对其下属地方教会有领导权。如归正宗,亦称长老宗。3.公理制:或称会众制,由各教堂的全体信徒会众直接执掌教务权力并聘任牧师,各堂皆独立自主,同一宗派教会的联合组织对各教会没有领导权。采用这种制度的有浸礼宗、公理宗、基督会等。
    ⑤康有为:《请尊孔教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282-283页。
    ①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280页。
    ②[瑞士]雅各布·坦纳:《历史人类学导论》,白锡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9页。
    ③普兰德:《李鸿章》,第160页。转引自[美]亨利·基辛格:《论中国》,中信出版社,2012年,第78页。
    ①《论近时媚外之弊》,载《中外日报》,1903年4月12日,转引自周宁:《天下辨夷狄:晚清中国的西方形象》,《书屋》,2004年第6期。
    ②载《大公报》,1903年4月17日文,转引自周宁:《天下辨夷狄:晚清中国的西方形象》,《书屋》,2004年第6期。
    ①王立新:《后殖民理论与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第35页。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①齐小新:《口述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大学f出版社,2003年,第27-28页。
    ① C. W. Mateer, "The Relation of protestant Missions to Education", Recorder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1877, pp.171-180.
    ① John K. Fairbank, 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p.7,转引自王立新:《美国在华传教运动与美中关系:一个初步的阐释框架》,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一一多元一体的美国宗教》,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303页。
    ①[美]E·M·罗杰斯著,段晓蓉译:《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402页。
    ①[美]明恩溥著,午晴等译:《中国乡村生活》,时事出版社,1998年,第346-347页。
    《圣经(旧约)》《圣经(新约)》
    研经工具软件
    文庸、乐峰等主编:《基督教词典》,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Chinese Repository
    Chinese Recorder
    《中西闻见录》
    《中国教会新报》
    《万国公报》
    《益知新录》
    《小孩月报》
    《中西教会报》
    爱汉者著,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华书局,1997年版。
    朱维铮主编,李天纲点校:《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版。
    [美]裨治文著,刘路生点校:《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第92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英]马礼逊夫人编,顾长声译:《马礼逊回忆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美]丁韪良,沈弘等译,《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丁韪良著,沈宏译:《中国觉醒》,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年版。
    [美]卢公明著,陈译平译:《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
    [美]明恩溥著,黄兴涛校注:《中国人的气质》,中华书局,2006年版。
    [美]明恩溥著,午晴等译:《中国乡村生活》,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英]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天津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美]雷孜智著:尹文娟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广西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爱德华·V.吉利克著,董少新译:《伯驾与中国的开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丹尼尔·W.费舍著,关志远等译:《狄考文传——一位在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广西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卫三畏:《太平天国起义前后外国传教士在华活动的几项资料》,载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编《太平天国史译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辑。
    [英]伟烈亚力著,倪文君译:《1867年以前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列传及著作目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美]司德敷主编,中华续行委办会主持:《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美]赖德烈著,雷立柏等译:《基督教在华传教史》,道风书社,2009年版。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布鲁斯·雪莱,刘平译:《基督教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纳尔逊·曼弗雷德·布莱克著,徐季鸿等译:《美国社会生活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美]泰勒·丹涅特著,姚曾廙译:《美国人在东亚》,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美]赖德烈著,陈郁译:《早期中美关系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美]威利斯顿·沃尔克著,孙善玲、段琦等译:《基督教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金陵神学院托事部:《历代基督教信条》,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华雨克著,谢受云等译:《基督教教会史》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王治心著:《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刘粤声著:《香港基督教会史》,香港基督教联会出版,1996年版。
    阮仁泽,高振农主编,《上海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姚民权,罗伟虹著:《中国基督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晏可佳著:《中国天主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王美秀、段琦等著:《基督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唐逸主编:《基督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清末教案》(一至五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57年版。
    文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影印版。
    魏源著:《海国图志》,咸丰二年百卷本。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版。
    张贵永主编:《中美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王明伦编:《反洋教书文揭贴选》,济南齐鲁书店,1984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清末教案》,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乔明顿著:《中美关系史第一页1844年<望厦条约>签订的前前后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刘绪贻、杨生茂等主编:《美国通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李定一著:《中美早期外交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
    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版。
    蒋国珍:《中国新闻事业发达史》,载《民国丛书》第三编,上海书店,1989年版。
    方汉奇,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方汉奇著:《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张西平主编:《<中国丛报>篇名目录及分类索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赵晓兰、吴潮著:《传教士中文报刊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德]特洛尔奇著,朱雁冰等译:《基督教理论与现代》,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美]E·M·罗杰斯著,尹晓蓉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法]罗兰·巴尔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8年版。
    [英]特伦斯·霍克斯著,翟特鹏译:《结构主义与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意]乌蒙勃托·艾柯著,卢德平译:《符号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瑞士]雅各布·坦纳:《历史人类学导论》,白锡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胡正荣著:《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于永昌等编:《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乐黛云,张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马克斯·韦伯著,简惠美译,《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费正清著,张沛译:《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美]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美]托马斯·H·赖利著,李勇、肖军霞、田芳译:《上帝与皇帝之争——太平天国的宗教与政治》,世纪出版集团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美]邢军著,赵晓阳译:《革命之火的洗礼——美国社会福音和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美]杨凤岗著,默言译,《皈依·同化·叠合身份认同——北美华人基督徒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美]韩德著,项立岭,杨勇军译:《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以前的美国和中国(1784-1914)》,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德]余思凯著,孙立新译,刘新利校:《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1897-1914年中国与德国的相互作用》,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史景迁著,廖世奇、彭小憔译:《文化雷同与文化利用——世界文化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英]约·罗伯茨著,蒋重跃、刘林海译:《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中华书局,2006年。
    [英]马森著,杨德山译:《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1840—1876)),中华书局,2006年版。
    [英]雷蒙·道森著,常绍民等译:《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
    [美]亨利·基辛格:《论中国》,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张国刚等著:《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顾长声著:《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顾卫民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林治平著:《基督教与中国近代化论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版。
    林治平主编:《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台湾宇宙光出版社,1985年版。
    林治平主编:《理念与符号——马礼逊入华宣教一百八十年纪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宇宙光出版社,1988年版。
    吕实强著:《中国官绅反教的原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十六)。
    吕实强著:《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反基督教问题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邢福增著:《文化适应与中国基督化》,香港宣道出版社,1995年版。
    赵树好:《教案与晚清社会》,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杨大春著:《晚清政府基督教政策初探》,金城出版社,2004年版。
    董丛林著:《龙与上帝: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王立新著:《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何大进著:《晚清中美关系与社会变革:晚清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的历史考察》,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吴义雄著:《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齐小新著:《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邹振环著:《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以1815至1900年西方历史译著的传播与影响力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卢明玉著:《译与异——林乐知译述与西学传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杨代春:《<万国公报>与晚清中西文化交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王林著:《西学与变法:<万国公报>研究》,齐鲁书社出版社,2004年版。
    梁元生著:《林乐知在华事业与<万国公报>》,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第一至五辑),时事出版社,一至五辑分别为2004年版,2004年版,2005年版,2007年版,2008年版。
    张敏谦著:《大觉醒——美国宗教与社会关系》,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
    董小川著:《20世纪美国宗教与政治》,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庄祖鲲著:《说禅论道——基督教与儒、释、道之对话》,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
    周宁著:《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杨玉圣著:《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褚潇白著:《圣像的修辞——耶稣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间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张涛著:《孔子在美国——1849年以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林毓生著,穆善辞译:《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杨庆球著:《中国文化新视域》,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周振鹤:《新闻史上未被发现与利用的一份重要资料——评价范约翰的<中文报刊目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年第1期。
    王树槐:《卫三畏与<中国丛报>》,载林治平主编:《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台湾宇宙光出版社,1985年,第180页。
    王美秀:《西方的中国基督宗教研究》,载《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4期。
    聂资鲁:《百余年来美国的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载于《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267页。
    徐以骅:《乔纳森·爱德华兹的宣教理论与实践》,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美国宗教的“路线图”》,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351-393页。
    徐以骅:《美国新教海外传教运动史述评》,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美国宗教的“路线图”》,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320-350页。
    王立新:《美国在华传教运动与美中关系:一个初步的阐释框架》,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多元一体的美国宗教》,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299-320页。
    周宁:《天下辨夷狄:晚清中国的西方形象》,《书屋》,2004年第6期。
    刘增合:《媒介形态与晚清公共领域研究的拓展》,载《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
    邹明德:《鸦片战争前基督教传教士在华的文化活动》,《近代研究史》,1986年第5期。
    于可:《基督新教与天主教的关系及其区别》,《历史教学》,1982年第7期。
    程歉,张鸣:《晚清乡村社会的洋教观》,载于《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第111页。
    金卫星:《略论宗教在美国城市化中的作用》,载王旭、黄柯可主编的《城市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3月版。
    《同文书会年报》第5号,载《出版史料》1898年第1期。
    周武、李德英、戴东阳:《中国中心观的由来及其发展——柯文教授访谈录》,载《史林》2002年第4期。
    郑大湖:《康有为对<万国公报>的扬与弃》,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尹文娟:《裨治文笔下的美国形象——从《(大美联邦志略>的前后两个版本说起》,载《国际汉学》,第八辑,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张群芳:《近代来华传教士笔下的中国形象》,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6月,第19卷第6期。
    周莉莉:《19世纪美国传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女性形象》,载《文史杂志》,2007年第4期。
    朱爱莲:《<利玛窦中国札记>中的中国形象——纪念利玛窦来中国传教四百 周年》,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8卷,第6期。
    中国知网
    爱如生论坛
    国学数典论坛
    维基百科
    Chinese Repository
    Chinese Recorder
    Eliza J. G. Bridgeman ed., The Pioneer of American Mission to China:The Life and labors of Elijah Coleman Bridgeman, New York,1864. John L. Nevius, China and Chinese,
    W.A.P. Martin, A Cycle of Cathay:or China South and North, with Personal Reminiscences, New York,1869.
    S. Wells Williams, The Middle Kingdom, New York,1847.
    Justus Doolittle, Social Life of the Chinese, New York,1862.
    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May 10th to 24th,1877.
    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 7th to 20th,1890.
    China Century Missionary Conference Records:Report of the Great Conference Held at Shanghai, April 5th to May 8th,1907.
    Kenneth S. Latourette,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 in China, New York, 1929.
    Alexander Wylie, Memorie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Giving a List of their Publications and Obituary Notices of the Deceased, Shanghai,1867.
    D.Willard Lyon, Sketch of the Histo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 New York,1895.
    H.T.M. Bell & H.G.W. Woodhead, The China Yearbook,1913, London, George Routledge & Sons Limited,1914.
    John K. Fairbank, American Missionaries in China:Papers from Harvard Seminar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6.
    John K. Fairbank, 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John K. Fairbank, Suzanne W. Barnett, Christianity in China, Early Protestant Missionary Writing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Paul Cohe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
    Iriye. Akira. ed. Mutual Images:Essays in American-Japanese Relation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W.N. Lacy, A Hundred Years of China Methodism, New York,1948.
    Daniel H. Bays, Christianity in China:From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Tyler Dennett, Americans in East Asia:A Critical Study of United States's Policy in the Far Eas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1922.
    John Lindback, American Missionaries and Polic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China,1898-1901, Yale University,1948.
    Michael H. Hunt, The Making of a Special Relationship: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to 1914,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
    Stuart Miller, The Unwelcome Immigrants:The American Image of the Chinese 1785-1882, New York,1969.
    Olive Wendell Elsbree, The Rise of the Missionary Spirit in America:1790-1815, Williamsport Printing & Binding Co.,1928.
    Clifton J. Phillips, Protestant America and the Pagan World:the First Half Century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1801-1860,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