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霖道霈禅师禅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即绪论、为霖道霈禅师禅修观、禅教观、禅净观、禅史观、三教观以及余论等。各部分既可独立成篇,在客观上又是一个逻辑整体,如在禅修观问题上,其中必不可少地会涉及到禅教观、禅净观等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笔者在保证论述全面的前提下,尽量避免重复雷同,在布局谋篇时尽量兼顾论文的系统性。这七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主要介绍学界目前关于禅学研究特别是明清禅研究、鼓山禅(永觉元贤等)研究以及为霖道霈禅师研究的概况,通过比照性的回顾来确定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以及研究的目标,积极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确定本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介绍明末清初佛教的发展概况、鼓山佛教的历史源流以及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等。道霈禅师思想的形成与明末佛教发展声息相通,与鼓山涌泉寺这一特定佛教道场的振扬有关,更是他千锤百炼的个人经历的结晶,其中关于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以《为霖道霈禅师》一书为主要依据,删繁就简,尽量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为霖道霈禅师禅修观。本文的“禅修观”偏重于修禅理论,它主要包括修禅的前行、禅修工夫、禅的悟境、修禅的目的等。深受元贤影响,道霈之禅法修行,步骤严整,方法严密,一反时人狂禅之风。他注重入道前行,夯实基础,在真参实修的前提下倡导各种禅修工夫,以助学人顿悟正因;他重视善知识的引导、证明,反对盲修瞎练的狂禅;他着重强调了生脱死应作为学禅者的最终目标;他十分重视丛林制度的完善,促进禅修的制度化、日常化。
     第二章:为霖道霈禅师禅教观。在禅宗的发展史上,诸家对宗(禅)、教关系的探讨始终没有停息过。在对待教法方面,道霈主要认为它对于禅者的开悟有着积极的作用,深入研习经论,可以对治时人的孟浪学风。道霈精通般若学、天台学、华严学、唯识学,融通性相,宗教圆融,兹章就其禅教观展开讨论,重点关注般若学、天台学与华严学与道霈禅学的相互影响。
     第三章:为霖道霈禅师禅净观。一般来说,净土宗人反对参禅能了生死,学禅者则蔑视净土他力往生。道霈则不然,他以念佛、参禅同为了生脱死的路径,禅净殊途同归,需要依据个人根机适宜选择。道霈的净土法门,贯彻理行并重的基本原则,体系完备,既有理论性,也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
     第四章:为霖道霈禅师禅史观。中国佛教史籍甚多,体裁繁富,主要有记行体、记言体、记文体、综合体四种类型。道霈学识博洽,一生著述甚丰,他对于禅史十分重视,协助乃师元贤校补、改订了许多禅史著作,还曾积极参与了清初僧诤,在天王、天皇之诤和曹洞内部“五代叠出”的问题上始终坚持曹洞鼓山系立场,辨谬救妄,考镜源流,以理服人。他不没古德、反对严统的思想在当时的日本佛教界、琉球佛教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兹章就其禅史观略作梳理。
     第五章:为霖道霈禅师的三教观。道霈始终立足于佛教(禅宗)修行之立场融合三教,并且以佛教修行成就为最后归宿;在三教学理方面,他对儒、道的融合是包容性的,而且只是佛教思想单方面的渗透;他以“内外有别”作为世人特别是士大夫对佛教一切批评的回应,这种回应是内敛的、自卫性的,缺乏正面的、学理的交流与对质,带有很浓烈宣教色彩。道霈的三教观反映了他坚定的佛教(禅宗)立场,这与他作为本分衲僧的身份是相一致的。
     余论:道霈禅学与士大夫佛教、官方佛教大不相同,具有很强的山林佛教特征,他可以作为山林佛教的典范人物之一。道霈所保持的这种山林佛教的作风在清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远离政治干扰,保持了佛教修学的独立性;它强调深入佛教经藏,讲究真参实修,回归纯正佛教。这些都为佛教特别是宗门在清初走出困顿、绵延发展提供了契机;此外,总结为霖道霈禅学的主要内容,挖掘为霖道霈禅学的现实意义。
This dissertation employ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which involves philosophy and historiography. In the dissertation, Chan or Buddhism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not viewed as on the decline, since it has been manifested in its civil prevalence.
     During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Early Qing Dynasty,Yongquan Temple in Gushan Mountain of Fuzhou in Fujian Province, was an important place of the Chaodong Sect of Chan. The famous Buddhist Monks, Yuanxian and Daopei were active and they formed a new sect—Gushan Sect which passed on their fixed heritage.
     Weilin Daopei is a famous Chan master of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es. With the aid of precious original documents of Gushan and based on detailed investigation into Daopei's life story and works, this dissertation elaborates on five aspects of Daopei's Chan Buddhist thoughts, including his theory of Chan meditation, his judgment of Chan doctrine, his views on Chan and Pure Land Buddhism, history of Chan Buddhism and the three religions. In addition, it makes a careful study of Daopei's Chan Buddhist thoughts in their special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as well as from the broad tren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n Buddhism.
     It argues that Daopei's Chan Buddhist thoughts hav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 Buddhism, different from scholar-bureaucrat Buddhism and official Buddhism. The style of mountain Buddhism has been a magic weapon for maintaining the dharma lineage of Gushan and therefore has been of great significance.
引文
①见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页注1。
    ②见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7月,第2页。
    ③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下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71页。
    ①太虚《佛学入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1月,第11-18页。
    ②禅宗是“最上乘禅”,不在这四种禅法之内,它甚至也小足大乘禅的一种(徐文明《中土前期禅学思想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410页)。而就这四种禅法之中也有小乘禅、大乘禅之别。如安般禅是小乘禅,念佛禅足大乘禅。大小乘禅法的区别很明显,他们的观想对象不仅有染净之别(小染大净),而且.还有虚实之分(小乘理虚而事实,大乘理实而事虚)。参见徐文明《中土前期禅学思想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6、27页。
    ③徐文明《中土前期禅学思想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90页。
    ④依道霈《禅海十珍》:初祖达磨尊者、三祖僧璨禅师、六祖大鉴禅师。其前六祖为此。按:关于禅宗的创方者学界多有争议,此依传统之说,以达磨为初祖、创始人,不另作探讨。⑤在很多著作中称为“禅学思想”或“禅宗思想”。如当代学者麻天祥说:“禅宗思想是大众化的老庄哲学。”“它足纯粹中国化的,又是大众化的老庄哲学。它的发端不足达磨,它的传承也不足达磨至弘忍得单传直指,以心传心。禅宗思想的形成,足以创造性翻译为前提,不断而又广泛地攫取庄、老思想,由道生、僧肇奠基,终至《坛经》而系统化、大众化的哲人之慧。”(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l、2贝)此说侧重于“思想”,但剥离了佛教修行与佛法内涵的所谓“禅宗思想”,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失,因而本研究不使用“禅学思想”,只采用佛教用语“禅学”。
    ⑥中土禅学的宗派其实有很多,如徐文明所言:“其实,禅宗只是中土禅学发展的高峰而非全部历史,它也只是中土禅学宗派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派别,而非唯一的禅学宗派。”见徐文明《中土前期禅学思想史·前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页。
    ⑦笔者此处的“士大夫佛教”含义与许理和作为佛教发展四阶段之一的“士大夫佛教”(《佛教征服中国》,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6页)内涵不完全相同。
    ①笔者的“山林佛教”是与官方佛教、士大夫佛教相对应的三类佛教之一,这三类佛教中,山林佛教与其它两类小同之处在于它完全立足佛教,以佛教传统为准则,以佛教经论为典依。有些学者将“山林佛教”对应“经世佛教”,并认为传统的“所谓山林佛教在很大程度是指宗门禅僧的自闭修行。”(陈永革《佛教弘化的现代转型》,宗教文化出版社,第139页。)还认为:“佛教必须从历史上的‘山林佛教’走向‘经世佛教’,由‘出世佛教’走向‘入世佛教’,有‘死寂佛教’走向‘生活佛教’。”(陈永革《佛教弘化的现代转型》,宗教文化出版社,第20页。)在他们看来,山林佛教是“自闭”、“出世”、“死寂”的,这其实是一种片面之见。因为只要是真正立足佛教的修行,就要“度己度人”,出世入世,利生为事业,弘法为家务。所谓传统山林佛教自闭、死寂的印象只足源于改革者(如太虚大师)的批评。在这点上,同为佛教大师的弘一法师的观点值得重视,他认为佛家修学可以分为四派,一足新派,指太虚大师等佛教改革者,对此应尽力提倡;二是旧派,即传统山林佛教,对此应尽力保护;其余两派就足混迹佛门的僧人,他们无所作为,蝇营狗荀。弘一大师自己的定位也是专志于山林佛教。见陈永革《佛教弘化的现代转型》,宗教文化出版社,第257页。
    ②本性法师《福建历代高僧评传总序五》,《为霖道霈禅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③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77页。
    ④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元贤为“曹洞殿军”之(?),原为日本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5月)中对元贤的评价,见该书第824页。
    ①元贤在明末佛教界是一位具有极大影响的禅师。范佳玲广引诸作,评价元贤:“忽滑谷快天称元贤足‘有明三百余年之禅将中,为殿军而博骁名者。’杜继文说他是‘继元来之后曹洞最有影响的禅师。’王荣国以元贤为‘曹洞中兴宗匠’。刘光义说他是个‘见有独到,不袭人说,能立己见,饱学多识之高僧。’镰田茂雄的《中国佛教史》,明末宗门禅师只提及元贤一人,说他‘大振曹洞宗风’。就连常以逻辑不清、窘况百出等尖锐字眼批判明末佛教的郭朋也说‘元贤的学风还是比较谨严的。’”见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5页。
    ②林子青《元贤禅师的“鼓山禅”及其生平》,载《现代佛学》,1958年第8期。后收入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从刊》第15册,《明清佛教教史篇》,大乘佛教文化出版社1977年。该文指出:“曹洞无明慧经的门下,出无异元来和永觉元贤,分为博山、鼓山二系。博山系元来传长庆(福州西禅长庆寺)宗宝道独,道独传丹霞(在广东南雄)天然函昰,开广东曹洞的渊源;鼓山系元贤传为霖道霈,续福建曹洞的法脉。元贤和博山的关系,在法门的辈分为兄弟,在戒学的授受为师资,由于这两系师资的大力宣传,使曹洞宗风在明末清初的江西、福建、广东三省呈现泼刺的生气,和江浙密云圆悟一系的临济禅形成对峙的形势。”见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15册,《明清佛教教史篇》,大乘佛教文化出版社1977年,第79、80页。
    ③黄曾樾《水觉和尚广录探微》,《福建佛教》1998年第2期、第3期。按:该文主要探讨在明末清初这一特殊时代元贤的民族立场,对后人很有启发意义。因为收入续藏的元贤著作、道霈著作大都被删改过,无法窥见作者本意,而鼓山文献则较为完整。
    ④该论文观点精辟,解析透彻,是笔者开展此项研究的重要参考。其主要内容为:前后二章分别是绪论、结论,第二章为元贤生平与著作;第三章论述元贤的宗教事业,即鼓山寺院的经营、僧团的整治、社会教化与慈善事业的开展;第四、五、六、七章探讨元贤的思想内容,从核心的禅法思想、经教思想到三教问题的讨论。第五章中,论述了元贤对于曹洞、临济宗旨的认识,并就禅宗传法系统、慧洪德历史定位等问题做了研究。第六章讨论元贤的经教思想,主要从戒思想、净土思想、注经思想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另外,该论文第二章第三节第四部分(第71-76页)介绍为霖道霈生平,主要依据道霈《旅泊幻迹》及庄昆木《为霖道霈禅师生平与著作》一文。
    ⑤原载《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2期,后收入纪华传《中国佛教与禅宗》,宗教文化出版社,第153-179页。按:元贤《鼓山志》系珍贵文献,以该文献在清初的遭遇可以反映出元贤思想在清初的困境。
    ①里人何求《闽都别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371、374、376、377、378回。按:辑文另见笔者《为霖道霈禅师》附录三《<闽都别记>中关于道霈禅师的传说》,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212-219页。
    ②庄昆木《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与著作》,《正观杂志》第22期,2002年9月25日,第111页。
    ③忽滑谷快天评价道霈之禅学说:“霈之思想没却于时代潮流,毫无出头之分,以识得生死二字为大事,如前辈之说,故云:‘不用参禅,小须学佛法,但识得生死二字,一生参学事毕……’”[日]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收入《朱谦之文集》第十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587页。
    ④王荣国对道霈禅学涉及较少,主要介绍道霈之生平(第308、309页), 只在讨论元明清律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十宗在福建的情况时提及道霈,片言只语,没有深入进行探讨(第314、315页。)。王荣国《福建佛教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⑤洪修平先生仅以一句话评论道霈:“其(元贤)弟了中最重要的法嗣为道霈(1615—1702),继元贤之后在福州鼓山大弘曹洞宗风,形成了寿昌一支下与博山系并列的鼓山系。”见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319页。另见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略》,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⑥麻天祥对道霈的评价主要有:1、道霈对清初禅门之弊,也是有切肤之痛,他反对门户之见,表现了他的革新精神以及禅者的洒脱;2、道霈之禅学受元贤之启迪,视人性本觉,着重发挥反观自心,见性成佛的内在超越精神,即他说的“一着子”:3、强调悟境,突出禅的超越精神,显然不能说是对禅宗思想的创造,然而在当时法门纷争不断的情况下,坚守禅的超越观念是难能可贵的,正因为对禅宗思想的坚持不渝,道霈才能终生不辍地依文解经,著书立说,弘扬禅学;4、道霈也主张禅净双修,但他否定彼岸净土和外在的阿弥陀佛,而向唯心净土思想回归,凸显人生佛学的时代精神5、道霈还融合儒释,即以敬、静统合儒释;6、道霈也未摆脱清初僧争的影响。见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362-366页。按:麻天祥的很多论断具有启发意义,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如关于道霈的净土观,笔者认为与麻天祥所述恰恰相反,道霈是肯定净十的实有,强调不能过分执着十“唯心净十、自性弥陀”之说(见笔者《为霖道霈禅师》一书,第188页)。
    ⑦潘桂明先生认为:“清代曹洞禅当以为霖道霈为代表。”道霈禅学吸收了临济的某些思想,提出了若十解救时弊的见解,在当时有相对的价值:与同时代一般禅师相比,道霈的禅学没有完全忽视或放弃对意识主体的肯定,重视发挥禅宗的本觉思想,有与通琇始觉说相对抗的意义;在禅法实践(修行)方面,道霈发对仅注重形式的参究,主张针对不同对象的方便:道霈禅学同样难以摆脱时下儒佛调和、三教圆融的影响;综上所述,道霈的禅学虽没有突出的建树,但在当时特定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下,也已堪称上乘了。见潘桂明《中国禅宗发展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第622-626页。
    ⑧邱高兴《一枝独秀:清代禅宗的隆兴》,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
    ⑨蔡日新先生认为:道霈著作等身,对佛教文化有很大页献,但又说其中有价值的文字实在不多;鼓山系是寿昌系法嗣最长的一支;道霈禅观驳杂而且缺少条理;道霈《禅海十珍》中的评述没有深度与广度,许多文字类同游戏,并无任何建树:道霈并未深入曹洞本体探讨,出言往往不地道,可见他只是在文墨方面有其长,禅学思辨方面是其短,他的理论水平只是半桶水;道霈对禅法的弘扬不专一,对净土法门同样热衷;道霈的思想比较驳杂,他本人的禅观也是前后极不统一,思想显得比较肤从浅杂乱:道霈认为由太极而派生三教,这样论述显示了他思想的浅薄,还显得他的信仰不太虔诚;道霈平等接待大众,引导他们一起参与 从林建设,共同主持僧人的日常生活,因而对于个体僧人的接引就显得薄弱一些;道霈在法嗣观上如乃师一样精审。具体见蔡日新《南宋元明清初曹洞禅》,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年5月,第260-269页。
    ①于海波先生该书第三章第三节论述道霈的《续净十生无生论》,并且认为该论最能代表道霈禅净观的著述(见《清代净十宗著述研究》,巴蜀书社,第124-127页)。按:不知何故,于先生未论及道霈的《净十旨诀》,该书一卷,除鼓山刊本外,也收入《卍字新纂续藏经》第62册,应该说这部书与《续净十生无生论》同样重要,它是道霈净土修行的具体内容。
    ②魏道儒先生对道霈的华严学作出的评价是:“道霈虽然编了如此卷帙浩繁的华严类著作,但华严学在他所整理的佛教总体系的地位是十分可怜的。”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第294页。按:此评价亦难免有所偏颇,尽管道霈天台学、净土宗等都兼习并弘,但其论禅、论净土,处处都可以见到他受华严学的深刻影响。
    ③该书涉及道霈的净土观,该书认为:道霈常言志在宗门、行在净土,求生西方,精修净业。此外,还论述r道霈《餐香录》、《净十旨诀》的净土观。见[日]望月信亨著,印海译《中国净土教理史》,台湾慧日讲堂1974年,第349-351页。按:该书所述道霈净土观甚为简明扼要,值得参考,其中有两处小差误,顺便提及:一是道霈之号,足“旅泊”而非“旅泊庵”:二是“石潮宁公”而非“石湖宁公”。见该书第349页、第350页。
    ④该书提及元贤道霈,仅云:“元贤传曹洞禅法于福建鼓山,门下为霖道霈,讲学刻经,为曹洞增色不少。”见《中国宗教通史》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890页。按:该书以“寿昌”在今浙江黎川(见该书第890页),误。“寿昌”应是指江西新城寿昌寺。因为曹洞寿昌系的主道场在江西而非浙江。⑤该书论及道霈的净土观,亦以《净土旨诀》为主。举道霈念佛特点为九:1、三身念佛;2、四字教诏:3、看破身心:4、念诵双修;5、不管理事;6、不应食肉;7、自作对治;8、填圈记数:9、念佛放生。见吴信如编著《净土奥义》,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429-432页。
    ⑥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收入《朱谦之文集》第十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588页。
    ⑦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16贝。⑧邱高兴《一枝独秀:清代禅宗的降兴》,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82页。
    ①说道霈积极提倡禅僧去担负应付僧的职务应该是邱高兴先生自己的误解,因为道霈制订的从林规约中就明确写着“外出应赴经忏者出院”(见《从林祝白清规科仪》)的条目。还有道霈之师元贤,亲制《禅林疏语》,他制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供僧人各类法事之用(见《禅林疏语序》),可见僧人拜忏等本不是什么“堕落”,而足必须的,道霈和元贤、慧经都只是反对那种以盈利为目的、徒具形式的法事活动罢了。
    ②虚云大师也说:“这部大悲忏,是四明法智大师所修,其悲愿不可思议,其感应力亦不可思议,载籍甚详,小可忽也。”“现在几位大心菩萨,发愿为国息灾,修大悲忏法,邀虚云来此主持。我们大家要精诚一致,当自己事来做。护国息灾功德,此是人人应当做的。”见虚云《虚云大师禅修体系》,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第256页。
    ③《重刻金刚经感应记序》,《还山录》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4页。这点忽滑谷快天也发现了,但他已有先入之见,反而据此认为道霈是五十步笑百步。见[日]忽滑谷快天著,朱谦之译《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60页。
    ④纪华传《中国近现代的曹洞宗法脉传承》,《佛学研究》2008年,第312-319页。⑤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362、363页。
    ⑥[日]忽滑谷快天著,朱谦之译《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61页
    ⑦《还山录》,《形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73页。
    ⑧《鼓山志》卷4,“第六十五代为霖禅师”条,鼓山刊本。
    ⑨《从林祝白清规科仪》,鼓山刊本。
    ⑩本研究中所有鼓山住持的排序(第几代住持)均按《增校鼓山列祖联芳集》,鼓山刊本。
    ①道霈《惟静禅师遗语序》,《还山录》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7页。
    ②道霈《惟静禅师遗语序》,《还山录》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7页。
    ③道霈中间曾辞去鼓山住持,辞职的原因大概有二:一、鼓山内部的争斗,庄昆木《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与著作》、笔者《为霖道霈禅师》一书以此说为主;二、避开站南王的叛乱。道光《政和县志》引《丁戌纪闻》云:“鼓山为霖和尚,以耿变避居政和之半天堂,或往来白云堂,故有‘昼在半天,夜在白云’之谣。”见郑丽生《鼓山外纪》卷上,载《郑丽生文史从稿》下册,海风出版社2009年8月,第651页。
    ④据笔者目前所见,主张此说的主要是吴信如《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一书,其言:道霈“常随弟了数百,但仅传衣钵于惟静道安一人。”何绵山《福建宗教文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53页)、纪华传《中国近现代的曹洞宗法脉传承》(《中国佛学》2008年)沿袭其说。按:道安于康熙二十七(1688)即己圆寂,而此时道霈依然健在,尚无付法门人。此外,鼓山历代住持的顺序可以参阅《鼓山志》卷四、虚云重编《增订鼓山列祖联芳集》以及笔者《为霖道霈禅师》一书附录一之《鼓山历代住持》(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202-204页。)
    ⑤李馥《请遍照禅师住鼓山疏》,《鼓山艺文志》,海风出版社2001年7月,第574页。按:道霈有很多弟子,权以有著作在鼓山J行的为例,就有宝福寺住持寒辉(字寂焰),他著有《宝福寒辉和尚遗语》:太丘(字无净),著有《怀净十吟》。见郑丽生《郑丽生文史从稿》(下),海风出版社2009年8月,第547、548页。
    ⑥民国《福建通志》第九十九册,《高僧传》卷六,《明·大心》
    ⑦蔡日新《南宋元明清初曹洞禅》,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年5月,第83-85页。按:这两部著作都没有提到道霈与清初五代叠出诤的关系,这是不应该的。
    ①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外宗教史论著八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510页。
    ②庄昆木《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与著作》,《正观杂志》第22期,2002年9月25日。按:庄先生另有《为霖道霈禅师的净十观——以<净十旨诀>与<续净土生无生论>为中心》一文(2001年)。
    ③郑丽生《郑丽生文史从稿》(下),海风出版社2009年8月。
    ④马海燕《为霖道霈禅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⑤中国禅学研究界一直以来关注的是唐宋时期(甚至更早)的禅研究,特别是唐代禅的研究。有关中国禅学研究的回顾性文章,可以参考龚隽、陈继东《中国禅学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黄夏年《禅宗研究一百年》(《中国禅学》第一卷,中华书局2002年)、[日]伊吹敦《早期禅宗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中国禅学》第二卷,中华书局2003年)、程正《近十年日本学者的中国禅研究成果》(《中国禅学》第二卷,中华书局2003年)、圣凯《1990年以来日本学界中国禅宗研究热点评述》(《中国禅学》第二卷,中华书局2003年)等成果,勾勒中国禅学研究的主要线索:
    (1)最早系统研究中国禅学史的是蒙文通先生,他十1924年在《内学》第一期上发表了《中国禅学考》一文,对禅宗西天二十八祖之议进行考订,第一次尝试有批判性地研究禅宗史。(见龚隽、陈继东前揭书,第1贝注。)
    (2)其后影响最大的禅学研究学者足胡适,胡适的禅宗研究,一反简单的传统的禅宗史谱,而用“历史批判学”(historical criticism)的方式,“重构科学的传统中国哲学史”,并积极采用了敦煌佛教文献,这一研究方式对当时的禅学史研究来说无异于一场史学革命和新典范的建立。胡适的禅学研究重心在唐代禅史研究,特别足楞伽师、《坛经》以及菏洋神会等的研究。(见龚隽、陈继东前揭书,第15、16页。)胡适之外,汤用彤、钱穆、冯友兰等都对唐代禅宗史研究有所贞献,对胡适之说有所批评与改进,直到十九世纪60年代,台湾学坛还围绕胡适的《坛经研究》及钱穆的反驳而展开激烈论辩。(这些文章收录于张曼涛编《六祖坛经研究论集》)。
    (3)影响现代汉语禅学研究界最重要的一部禅史研究作品是印顺法师的《中国禅宗史》,该书主要以“初 期禅史”为中心展开讨论。印顺禅史在研究方法方面,针对胡适禅学史方法论的单一考据倾向,保留住了对禅思想的存在性关怀,即“超时空的自心体验”。(见龚隽、陈继东前揭书,第57页。)
    (4)十九世纪50年代的大陆学界,吕澂、黄忏华、任继愈等都有关于禅学研究的论文发表,其中以吕澂先生的影响最大。吕先生可以说足当时最有国际视野的佛教学大,他的研究重心并不仅限于禅宗史,但他关于禅学的若十论述却非常富十启发性,影响了八、九十年代大陆禅学史的研究,如吕先生的研究路线与胡适不同,他倾向于佛教经学的家法,注重从佛教思想史的内在理路来看问题。(见龚隽、陈继东前揭书,第71页。)吕先生还注意从“性觉”与“性寂”这一组概念来判释中国禅学史的性质。(见龚隽、陈继东前揭书,第74页。)他强烈地反对《起信论》和中国化佛教的观念,其赖以批判禅学的立场,与他这种观念一样,他始终以大乘瑜伽学为佛教正统。(见龚隽、陈继东前揭书,第77页。)
    (5)大陆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禅学研究,表现为重思想、哲学而轻历史考订。同时翻译出版了许多日本铃木大拙的作品,如《禅学入门》、《禅宗与精神分析》等。(见龚隽、陈继东前揭书,第79、81页。)李泽厚、葛兆光等是这一时期禅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李泽厚有《庄玄禅宗漫述》(原题《漫述庄禅》,载《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一期,后改为《庄玄禅宗漫述》,收入《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二版。)葛兆光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一书。
    (6)大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禅学研究,成果斐然,主要集中在禅宗通史的研究,代表作品有: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另有《中国禅学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邢东风《禅悟之道——南宗禅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另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修订本题为《中国禅宗思想史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杨曾文《宋元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徐文明《中土前期禅学思想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吴立民《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龚隽《禅史钩沉——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史论述》,三联书店2006年8月。该书虽以唐宋禅研究为主,但在方法论上为笔者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启发。
    (7)禅师的个人研究(举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冉云华《宗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1998年;冉云华《永明延寿》,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9年;洪修平《慧能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董群《慧能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董群《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学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刘泽亮《黄檗禅哲学思想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陈自力《释惠洪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邱环《马祖道一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见龚隽、陈继东前揭书,第62页、第88-91页)①就明末清初这段历史,学界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明末清初是大变革的时代,研究者更注重政治史、社会史、民族史等的研究。这类著作主要有谢国桢《南明史略》,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09年7月:司徒琳《南明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明末清初时期的人物,人们更关注的还是遗民士大夫的研究,如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6年7月;赵红娟《明遗民董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3)明清佛教不受特别关注,但明末清初佛教的研究显然受以上两条影响,注重名人(逃禅士大夫或者僧人中政治倾向、民族倾向特别突出者)与佛教的研究,如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三联书店2004年8月;陈肇壁《雍正皇帝与清代佛教》,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年;圣空法师《清世宗与佛教》,台湾中华佛教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关于明清佛教研究特别是禅宗研究的总体概况,可以归纳如下:
    (1)中国学界:第一,如前所述,主要关注禅宗名僧的研究,代表性的著作有姜伯勒《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学林出版社1999年12月;释见一《汉月法藏之禅法研究》,台北法鼓文化公司 2000年;林观潮《隐元隆琦禅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原为其日本大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等;其二,注重明清宗教政策的研究,如周齐《明代佛教与政治文化》,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杨健《清王朝佛教事务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7月;其三,挖掘史料工作有待加强。许多论文和著作在发掘史料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够,内容的重复率高。(可以参考纪华传《20世纪以来的清代汉传佛教研究》,载《中国佛教与禅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5月。)此外,须特别提到与笔者此项研究密切相关的几部著作: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净记》、《中国佛教史籍概论》,见《明季滇黔佛教考(外宗教史论著八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释圣严《明末佛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陈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江灿腾《晚明佛教改革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从刊》第15册,《明清佛教教史篇》,大乘佛教文化出版社1977年;
    (2)日本学界:总体来说,宋代以后佛教研究始终处十薄弱状态,其中,荒木见悟、野口善精、长谷部幽蹊等特别关注明清佛教的研究,较重要的著作有:荒木见悟《明末清初的思想与佛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忧国烈火禅——禅僧觉浪道盛之奋斗》(日文版,笔者未见,主要内容见于江灿腾《晚明佛教改革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3、4贝):荒木见悟《明末宗教思想研究》,创文社,1979: 长谷部幽蹊《明清佛教教团史研究》(京都,同朋舍出版1993年);长谷部幽蹊《明清佛教研究序说》(新文丰出版社1979年)。
    (3)欧美学界:欧美的禅学研究,一方面以禅宗典籍的翻译为主,而且其研究受日本学者影响最深,主要通过日本文献资料,接受日本禅师的指导;另一方面,注重敦煌文献等古文献的研究,对早期禅宗史较为关注。(参见李四龙《欧美佛教学术史——西方的佛教形象与学术源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253-260页。)在明清禅宗研究方面,欧美学界较为薄弱,但也有一些研究明清佛教的代表性著作值得笔者参考,如于君芳(音译):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卜正民《为权利而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有关四大高僧(即云栖袜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的研究,可以参看关世谦译,圣严法师著《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即智旭研究),台湾学生书局;释圣严《明末佛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江灿腾《晚明佛教改革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于君芳: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徐颂鹏(Sung-peng Hsu):A Buddhist Leader in Ming China:The Life Thought of Han-Shan Te-ching.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tist Press,1979;释果祥《紫柏大师研究——以生乎为中心》,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87年;释见晔《明末中国佛家发展之研究——以晚明四大师为中心》,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8年;夏清瑕《憨山大师佛学思想研究》,学林出版社2007年8月;龚晓康《融会与贯通:蕅益智旭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1月。
    ②转述[日]长谷部幽蹊的说法,见龚隽、陈继东《中国禅学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86页。
    ③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页。按:就宋以后佛教(而不仅仅是禅宗)的评价问题,学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1)衰颓说;(2)转型或转折说;
    (3)渗透说。唐宋佛教的“转型”是一种客观现象,但这种转型是否是“衰颓”,学界意见不一(参见李四龙《欧美佛教学术史——西方的佛教形象与学术源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252页)转折说最主要的代表是荷兰的许理和,他在《佛教征服中国》一书中提出中国佛教发展的四阶段说,即士大夫佛教(Gentry Buddhism)、王室佛教(Court Buddhism)、民众佛教(Popular Buddhism)及民俗佛教(FolkBuddhism)(《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麻天祥先生则提出“渗透说”,他认为:宋以后的中国佛教,“与其说‘衰落’不如称‘残废而偏’,与其名之‘转折’,倒不如谓之‘渗透’。残者不全也,偏者不正也。用以说明宋代以后的佛教,尤其是思想上得以充分发展,而且普遍受到知识分了垂青的禅宗,特别合适。所谓不全,即其向窄而深的方向发展,所谓不正即走偏锋是也。”“就思想上来讲,窄而深的研究虽无太多理论上的贡献,但却促成前期已经形成的禅的观念在整个社会心理深层更为广泛的渗透。”(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45-47页)。美国学者ArthurWright所谓的“挪用期”其实也是一种衰退说,他说:“宋代及其以后的社会中,佛教被本土传统挪用,逐渐衰落。”(见《中国历史中的佛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65页。)
    ④参见笔者《从林规约与清初宗门的发展》,《闽台百丈怀海与中国禅宗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2010年12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陈垣先生曾言:“有明中叶,佛教式微已极,万历而后,宗风复振,东南为盛。”足见宗门在明末尤其是东南地区有复兴的趋势,见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明季滇黔佛教考(外宗教史论著八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234页。
    ①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8月,第19页。
    ②如潘桂明引章太炎之语,对木陈道忞的“失节”表示鄙夷,见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第617页。还有郭朋先生,其《中国佛教思想史》下卷看似对两人较为重视,立专门一节(题为《清初佛教两新贵——通琇与道忞》)进行探讨,但偏偏探讨的不足“禅宗思想”而是他失节后的“丑陋行径”,他说:“不打算对通琇的禅宗思想作何评述,因为,在禅宗思想方面,通琇自然也是‘谈玄说妙’,‘高谈阔论’的,但那无非是‘述而不作’、抄袭成篇而已。而且.(史为重要的是),在这些方面.也不可能看出通琇的为人究竟如何。为了认识通琇的为人,这毕不再‘听其立’而只‘观其行’——也就是,对他被封以后的某些行径,略作评介。”见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下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第495、496页。
    ③星云《玉琳国师传》,莆田广化寺
    ①关于雍正禅学主张,笔者认为以往学者过十重视批判其政治目的而忽略了它的佛教意义。如雍正一则语录说:“若为名利,何如耕农,作一孝弟力田之民,不然应试,作一科举文学之士,留此宗门以待真正发心参学之人,免致涂污佛祖之慧命。”潘桂明对此批评道:“他之所以研修禅学,则是要改变这一现状,使禅学忠实地为现实政治服务,为贯彻这一目的,他甚至公开规劝禅僧放弃禅修一途,投身科举场中。”(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第611页)这种批评就未免有点牵强了,因为这种话语道霈也时常挂在嘴边。应该肯定,雍正的主张对佛教发展本身面言是有利的,这也就不难理解到了民国印光大师等还要推崇雍正语录,赞扬雍正护教有功(印光大师对雍正《拣魔辨异录》的推崇参见陈永革《佛教弘化的现代转型——民国浙江佛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56页)。
    ②[美]麦克·彼得森等《理性与宗教信念——宗教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6页。
    ③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下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第340负。
    ④同属曹洞寿昌系下的觉浪道盛(1592-1659)一系,因道盛及其弟子,多为逃禅之著名遗民,他们申扬民族大义,参与反清复明之斗争,且于佛学,追求奇异,多带有士大夫之习,与鼓山元贤一系立足佛教、笃实修行的作风截然不同。道盛弟了如方以智(著名的复社人物,出家后无常名,或称无可禅师)、石潮大宁石濂大汕等都很有名气。大宁、大汕与道霈都有过争议。大宁曾到鼓山与道霈争夺住持之位,以失败告终(见笔者《为霖道霈禅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121-123页);大汕与道霈主要是关十五代叠出问题的争议,两人相互攻击,道霈甚至称大汕“诞妄成性”,见潘耒《救狂砭语》附《鼓山为霖和尚来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第227、228页。
    ⑤吴信如《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85页。
    ①姜伯勒《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学林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72页。
    ②印顺法师提出应“以佛法研究佛法”,笔者与此不同,只是强调要在佛教的语境当中探讨佛教的相关问题,
    避免流于吕澂先生所常批评的皮相之谈。
    ③王雷泉《天台教制史序》,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④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第44页。
    ⑤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第45页。
    ⑥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第45页。
    ①印顺《太虚法师年谱》,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10月,第240页。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34页。
    ③葛兆光先生对“知识”的定义是:“不止于操作性的知识如数术方技,或文字性的知识如经典文本的注释与记诵,还包括对仪式活动的掌握、对生活方法的了解、对生产技术的传授、对名物语词的分类等等。”见《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31页。
    ④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第207页。此种说法是统治学界乃至教界的一个很普遍的观点,甚至还有人区分佛教为“经典佛教”与“民俗佛教”者:“所谓经典佛教,足指以经典为中心,对教义有全面切实理解与把握的,在j知识较高的教徒中流行的佛教层次。所民民俗佛教,是指以偶像崇拜为中心,以求福求运为主要特征,在知识程度较低的教徒中信奉流行的佛教层次。”见顾伟康《论中国民俗佛教》,转述于郑志明《佛教生死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8月,第201页。此外,太虚大师曾说:“至近来渐有之佛学社等,得一般士夫之共同研究,渐能将佛法流通于世。由是以观,佛法似有发达的希望,以对不振作之僧伽日趋衰落,适成一反比例。盖旧时之读书人读孔、孟之书,了知事亲以孝,亲君以忠,乃至事神以敬等,而于佛法则鲜能研究了解及之;因之,信仰佛教者,皆属不读书之农、工、商与 妇孺,只知崇拜以祈福、消灾、延生、度亡等,致今日渐被世人诟为迷信!所以致此之由,盖有许多的因缘,识者类能道及,慈不赘说。近来读书人的思想业己开放,对于佛教已渐能自由探讨,由研究以至于流通,遂引入不少知识份子的信仰,于是佛法十社会便日见昌明矣!”(太虚《太虚大师全书》第26卷,《杂藏·演讲(一)·佛教之新趋势及其修学方针》,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315、316页)。需要说明的是,从文字表面含义看,太虚大师之说似乎与前面两种说法很相近,但实际上它们的内涵足完全不同的:太虚大师并没有认为不读书的民众信仰佛教就流十“迷信”(所谓的迷信,只是诉病,是社会舆论对佛教的陌生曲解而产生的),读过书的信仰佛教就要比他们高明(高层次),而是将这两类人都平等视之的,只是因为太虚大师之前,少有知识分了肯研究乃至信仰佛教,故而特别说明之;而这里,所谓的“知识”明显的侧重十社会主流之文化知识,以这种知识评价信徒的“高低层次”,完全是与佛教背道而驰的。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33页。
    ②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内在超越之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5月,第470、471页。
    ③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内在超越之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5月,第481页。
    ①张君劢《儒家哲学之复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68页。
    ②袁中道《李温陵传》,载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1月,第5页。
    ①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幼年时代是“家无立锥地,身如蓬逐风”,后来与佛结缘,曾出家皇觉寺。未元璋之后,发生了“靖难之役”,藩王朱棣驱逐建文帝,定都北京。朱棣即足明成祖,他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南京大报恩寺,还敕印佛教藏经。
    ②参见周齐在《明代佛教与政冶文化》,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105-139贝。
    ③参见周齐《明代佛教与政治文化》,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105页。
    ④参见周齐《明代佛教与政治文化》,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123页。
    ⑤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759页。
    ⑥参见圣严《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台湾学生书局,第85页。
    ⑦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口.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300页;另外参见[日]沟口雄三《阳明学与佛教(禅)》,载《中日佛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41-144页。
    ①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304、305页;另外参见赖永海《佛性·本心·良知》,载《中国佛教与哲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8月,第222页。
    ②参见赖永海《佛性·本心·良知》,载《中国佛教与哲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8月,第232贝。
    ③王仲尧《易学与佛教》,中国书店2001年7月,第334、335页。
    ④学界关于《周易禅解》的研究逐渐增多,如王仲尧《易学与佛教》,中国书店2001年7月,第九章。
    ⑤道霈《最后语序》,《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8月,第2040页。
    ①《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38页。
    ②《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68贝。
    ③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下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第344页。
    ④(《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96页。)
    ⑤寿昌一系字派为:“慧圆道大兴慈济,悟本传灯继祖光。性海洞朗彰法忽,广弘行愿证真常。”见《禅宗宗 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76页。
    ①《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75页。按:此按鼓山曹涮之世系。原书作“第二十六世”,之所以有此差异,乃因为曹洞内部本有“五代叠出”之争论,鼓山是主张有此五代传承的,故而比主张无此5代的曹洞系多出5代。道霈在《鼓山先师老和尚百岁庆忌疏语》中说:“恭惟鼓山堂上传曹洞正宗第三十二世本师和尚法讳元贤”,则元贤是曹洞32世;慧经是元贤之师,则为31世。鼓山印行的《从林祝白清规科仪》中有鼓山《祖师忌辰上供单》一份,其中云:“寿昌堂上传曹洞正宗第三十一世无明慧经祖老和尚”、“重兴开山传曹洞正宗第三十二世博山无异和尚”、“重兴开山传曹洞正宗第三十二世永觉老和尚”、
    “重兴当山传曹洞正宗第三十三世雪关訚公和尚”、“重兴当山传曹洞正宗第三十三世觉浪盛公和尚”、“重兴当山传曹洞正宗第三十三世为霖霈老和尚”等。
    ②元贤《博山语录集要序》,《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844页。
    ③《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76、477页。按:世系原书作“第二十七世”,此从鼓山。
    ④元贤“禅本寿昌,戒本真寂”,其戒学实际上源于闻谷广印,此处指的是他从元来受具足戒。
    ⑤《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85页。按:世系原书作“第二十七世”,此从鼓山。
    ⑥《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85、486页。按:世系原书作“第二十八世”,此从鼓山。
    ①《云门麦浪怀禅师宗门设难》,《卍字新纂续藏经》第73册,第862页。
    ②《示惺白》,《灵峰宗论》卷2,莆田广化寺印本,第129页。
    ③《示时中禅人》,《广录》卷10,《卍字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42页。
    ④“鼓山禅”系元贤对自己禅法的命名。见《示善侍者》,《广录》卷10。按:从派系上说是“鼓山系”,从禅法名称上说又称为“鼓山禅”或“救儒禅”。
    ⑤林了青《元贤禅师的“鼓山禅”及其生平》,载《现代佛学》,1958年第8期。
    ⑥《鼓山志·田赋志论》,《永觉和尚广录》(以下皆简称《广录》)卷19,《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95页。
    ⑦《鼓山志·僧宝志论》,《广录》卷19,《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94页。
    ⑧参见何绵山《日据时期福州鼓山涌泉寺与台湾五大法派》,载《闽台佛教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10 月,第135-165页。
    ①“兹山屹立省东,内扼省城,外控大洋,寺之绝顶,即为屴崱峰,东望溟渤,万里茫然,大小琉球,如青螺数点,至于帆舶远近往来,无不历历可数,此实省城藩篱重地,外洋了望要逼之区。”《鼓山志》卷14,鼓山刊本。
    ②魏杰《建立五贤祠序》,《鼓山艺文志》,海风出版社2001年7月,第583页。
    ③虚云《增订鼓山列祖联芳集》,鼓山刊本。
    ④《重建鼓山涌泉禅寺疏》,《广录》卷17,《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86页。
    ⑤南宋人所记《玄要广集》后语,转引自[日]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第14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第198页。
    ⑥“先是,唐会昌时除佛汰僧,有村民于鼓山灵源洞旁凿井三尺余,得古砖刻“僧晏兴法”四字以献十州,至神晏居此,大兴法教,砖文始验。尝诵经灵源洞,厌西涧水声喧嚣,喝之,水乃逆流东涧,西涧遂涸。时移坐涧底,或掇石乳而食,至今岩石尚有爪痕,其灵异盖不胜述。”《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乾隆福州府志》卷71。
    ①元贤《兴圣国师玄要集序》,见《兴圣国师玄要集》,鼓山刊本。
    ②林国平《福建民间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310-316页;另见《鼓山志》卷2。元贤《建州弘释录》中亦有扣冰古佛传(《五代崇安瑞岩寺扣冰藻光禅师》)。
    ③《鼓山志》卷4,鼓山刊本。其为鼓山第27代住持乃依据《鼓山列祖联芳集》中的记载。以下诸禅师皆同此例,不再一一注明。
    ④《鼓山列祖联芳集》作“海峰”禅师
    ⑤《新续高僧传四集》卷50,《元鼓山白云峰涌泉寺释如山传》,《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第918页。
    ⑥《新续高僧传四集》卷50,《元鼓山白云峰涌泉寺释如山传》,《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第918页。
    ⑦《新续高僧传四集》卷62,《明福州鼓山涌泉寺释宗繁传》,《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第948页。
    ⑧《新续高僧传四集》卷62,《明福州鼓山涌泉寺释宗繁传》,《高僧传合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第948页。
    ⑨当时有士人黄用中目睹了这场灾难并作诗记录。他在序文中说:“比壬寅二月之十三日也,予病烦不寐,夜起披衣,远焰烛梁,开棂骇视,则近峰涨火,红障东南矣。初谓樵儿举燎,遗炽荆榛,虽恐延鱼,未为深念。迨晓,乡人来告,谓寺已焚。骇叹交生,扶病走视,则檐箱胥泯,煨烬犹嘘;唯一二残僧对予陨涕而已。兴悲无极,漫有短章,用叙所由,备遗岁月。”见《鼓山白云涌泉寺灾感而有作并序》,《鼓山志》卷12,鼓山刊本。
    ①其住持鼓山前,当地护法居士特作恭请文云:“闽川法运将新,师承有待;鼓岭宗风虽替,佛窟长存。道必人弘,珠随方现。恭维博山无异大师大和尚,古佛再生,今时落尽。秉寿昌之剑,播曹洞之风。……顾兹鼓山片石,兴圣遗基,喝水之声常传,搴旗之略未坠。悲祝融煽虐七十载,如星及晨;仰妙喜入闽五十朝,如茅斯拔。仪等瞻风有日,诵语如雷,遣专使以陈词,先四众而请命。伏惟降神足于龙蟒杂居之所,设大冶于顽金跳跃之林。石鼓当轩,直令众山皆响;通霄有路,咸期圣箭飞来。仪等不胜顒望悲仰之至。”文中“兴圣”’与“喝水”代表着鼓山早期的兴盛,而“悲祝融煽虐七十载”则道出了当时鼓山的衰败。众人仰首期盼,大师升堂说法,再现当年神晏国师的雄风(“圣箭飞来”云云)。见明超《请无异大师开堂疏》,《鼓山志·艺文》,鼓山刊本。
    ②道光年间的陈祚康说:“无异和尚虽重开山,而当山只九十日耳。”见其《募建鼓山舍利窟吸江兰若碑》,《鼓山艺文志》。又《博山和尚传》(《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35)云:“天启丁卯(天启七年)冬……先时,闽中曹大参学佺数十人,请和尚至鼓山,和尚谢不行,足岁固请,往过剑州道路,,争为参礼,不殊往舒城时。……和尚乃以冬月行。……既至,挥塵据席,音如潮吼,来集者,数千余人。”则博山天启七年冬往鼓山,明年春即离开,时间正是3个月左右。虚云禅师《增校鼓山列祖联芳集》则认为博山住持鼓山的时间是“六个月”。
    ③元贤《重建鼓山涌泉禅寺记》,《广录》卷15,《形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70页。另虚云《增订鼓山列祖联芳集》中言:“明嘉靖二十一年二月十三日寺毁十火,至无公天启七年修复,已百零七年”(第19页)。此只是大概而言,完全的修复笔者认为应该是元贤住持之后的事情。
    ④《新续高僧传四集》卷62,《明福州鼓山涌泉寺沙门释智訚传》,《高僧传合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第950页。
    ⑤虚云《增校鼓山列祖联芳集》,鼓山刊本。
    ①“鼓山禅,与诸方大不相同:诸方要人学偈颂,这里不要人学偈颂;诸方要人学答话,这半不要入学答话;诸方要人学上堂小参,这里不要人学上堂小参。所以诸方禅易参,老僧禅难参。老僧只要你向解说不通处,愤愤地,如救文然、如丧考妣,急著力钻研。钻研来钻研去,忽然大地平沉,通身脱落,跳出虚空之外,跨上毗卢之顶,方称真正参学人。若委委琐琐,向他人脚跟后步趋,向他人涕唾下咀嚼,向他人门壁外倚靠,正如生盲倚杖,却道:我是临济宗,我是曹洞宗。不知面皮厚多少!”《示善侍者》,《广录》卷10,《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41页。
    ②见《从林祝白清规科仪》中祖师诞辰上供单。
    ③参见笔者《为霖道霈禅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50、153页。
    ④《寿昌无明尚语录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⑤《寿昌无明和尚语录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⑥《寿昌无明和尚语录四卷合订》,鼓山刊本。⑦《寿昌无明和尚语录四卷合汀》,鼓山刊本。
    ⑧“示众说法,信口而道,不落思议。衲子有好逞词锋,嗜文艺者,每视师法语如啜不札羹,无脍炙味,间
    以此议师,师亦尝笑此辈,如叶公怖真龙耳。……然师意贵在操履,力追古风。”《寿昌无明和尚语录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⑨所谓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这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又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年才生,已作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于此不掉举、不落空,时时刻刻,一念返照,这就是看话头。见虚云《虚云大师禅修体系》,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第224贝。⑩《示契宗上人》,《广录》卷2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10页。
    ①参见笔者《为霖道霈禅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50-57页。
    ②见《真寂闻谷大师塔铭(并序)》,《广录》卷18,《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89页。
    ③《惟静禅师遗语序》,《还山录》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7页。
    ④《惟静禅师遗语序》,《还山录》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7页。
    ①《惟静和尚赞》,《还山录》卷3,《形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4页。
    ②《惟静禅帅遗语序》,《还山录》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7页。按:《鼓山惟静和尚遗语》(又称《惟静和尚遗语》),四卷,释太安说,弟了如寿录。康熙二十七年鼓山刊本。
    ③以上见《明—静主传》,《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22、623页。
    ④虚云《增校鼓山列祖联芳集》,鼓山刊本。
    ⑤崇祯十三年时元贤还在真寂,且.在杭西舍建翠云庵(翠云庵于此年落成)。
    ①《鼓山纯—阿闍黎传》,《旅泊庵稿》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92页。;另见于《增校鼓山列祖联芳集·鼓山纯——脉监院传略》;案:《增校鼓山列祖联芳集》所记多为鼓山住持大师,以监院而得入此书,足见其功甚伟。
    ②本性禅师《法卷》,载《福州开元寺》,福州开元寺2004年1月。
    ③《崇行录跋》,鼓山刊本。
    ①李馥《请遍照禅师住鼓山疏》,《鼓山艺文志》,海风出版社2001年7月,第574页。
    ②《遍照隆禅师语录》,2卷,兴隆说,门人法轮、法忍、法密编,乾隆间鼓山刊本。
    ③李拔《遍照禅师语录序》,《鼓山志》卷7,鼓山刊本。
    ④叶观国《遍照禅师语录序》,《鼓山志》卷7,鼓山刊本。
    ⑤孟超然《遍照禅师年谱序》,《鼓山艺文志》,海风出版社2001年7月,第580页。
    ①有关道霈生平,主要材料有:(1)道霈自述《旅泊幻迹》,见《还山录》卷4;(2)《泉州府开元为霖道霈禅师》,载《五灯全书》卷63;(3)《福州鼓山为霖道霈禅师》,载《正源略集》卷3;(4)《宗统编年》卷32;(5)《福州府鼓山为霖道霈禅师》,载《续灯正统》卷40;(6)《开元为霖道霈禅师》,载《宗鉴法林》卷71;(7)里人何求《闽都别记》(传说);(8)《鼓山志》卷四,“第六十五代为霖禅师”条;(9)《鼓山为老和尚行述》,或称《为霖和尚行述》,一卷,鼓山恒涛大兴等编,清康熙间鼓山印行,郑丽生先生《鼓山艺文志长编》著录(《郑丽生文稿》下,第546页),笔者未见;
    (10)喻谦《新续高僧传四集》卷63(附于元贤传下);
    (11)虚云《虚云老和尚法汇·鼓山为霖道霈禅师》以上十一种生平史料,第一、第八、第九三种最为重要,第七种虽然生动,但因是传说,只能作为参考。第九种文献虽存,但因笔者条件所限,无法得见,只能期待着鼓山法藏早日整理出版。此处主体内容出自笔者《为霖道霈禅师》一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②建州即建宁府。明清时建安县与瓯宁县皆属福建建宁府,民国废府,并二县为建瓯县;建阳县在明清亦属福建建宁府。据南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的《南平地区志》载:“嘉靖十四年(1535),以尤溪县部分地增置大田县,时建宁府领建安、浦城、建阳、松溪、崇安、政和、瓯宁、寿宁八县。邵武府领县不变,延平府领南平、将乐、沙县、尤溪、顺昌、永安、人田七县。”永觉元贤是建阳人,为霖道霈是建安人,二者同为建州人。
    ③依佛制,“授十戒己,名室罗末尼,译为求寂。最下七岁,至年十三者,皆名驱乌沙弥。若年十四至十九,名应法沙弥。若年二十已上,皆号名字沙弥。”依庄昆木先生说是“近于有部律系统的说法”,见庄昆木《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与著作》,《正观杂志》第22期,2002年9月25日,第117页。④道霈早年的情况,如其在《旅泊幻迹》中所述:“本贯建宁建安丁氏,家世奉佛。父少轩公,性任侠而实有阴德。母朱,事佛唯谨,年三十无子,祷十观世音而妊。有僧过门,谓母日:汝所妊者佛了,非汝了也。母欣然曰:若果生男,当令事佛。将临盆,腹中动转,母苦不堪忍,乃密祝曰:儿勿动,儿勿动!遂寂然。既而再动,复再祝,寂然如故。母喜曰:此开孝顺子也。遂生,时万历乙卯岁十一月二日卯时也。七岁入塾学,授《论语》,喃喃上口 即粗晓大意,辄为人讲解,众以为异。父喜曰:大吾门者,此子也!年十四,讲《上孟》未终,得病濒死,母日夜惶惧,祷观世音曰:此本佛了,非吾子,病愈当令事佛。己而病果愈,遂遣出家。父难之,母曰:此了非尘埃中物,吾业已许佛久矣,安用祖为。父不能夺,遂送归郡东白云寺,礼老僧深公为驱乌,明年落发。凡诸经业,不由师训,诵之如流。”见道霈《旅泊幻迹》,《还山录》卷4,鼓山刊本。按:本研究中所有《旅泊幻迹》引文皆以鼓山刊本为底本。
    ⑤据道霈康熙癸卯腊月(康熙二年,1663)所作《八十八佛忏》序言:“余幼入缁门,首诵八十八佛名,五内清凉,得未曾有,今老矣,每一称念,其乐犹故也。”
    ①转引自庄昆木《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与著作》注中引文,见庄昆木《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与著作》,《正观杂志》第22期,2002年9月25 日,第117页。按: 明代《建宁府志》记载与此略有不同:“白云崇梵寺在光禄坊,五代晋天福中建于从化坊,名曰白云广福,宋庆历六年改今名。建炎间厄于同禄,绍兴间初建,国朝洪武十三年(1381)以其地为永丰仓,移建今所,其地即古之东禅寺址。”见[明]夏下麟、汪佃编纂《建宁府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585页。
    ②道霈《旅泊庵稿》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88页。谷景有诗。诗并序皆收录于《白云崇梵禅寺语录》,诗序言中说:“余幼脱白此山,不知此山真面目。”故其所言皆是白云寺周边景致。
    ③道霈《旅泊庵稿》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87页。
    ④元贤《广录》卷2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23页。
    ⑤元贤《五代建安白云寺约禅师》,《建州弘释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56页。
    ⑥以上诸师在《建州弘释录》中有传。
    ⑦元贤《五代建安白云寺智作禅师》,《建州弘释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56页。
    ⑧道霈《礼作祖禅师塔》,《旅泊庵稿》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87页。
    ⑨林之蕃《福州鼓山白云峰涌泉禅寺永觉贤公大和尚行业曲记》(简称《行业记》,《广录》卷30,《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76-578页。)载:“明年(万历三十一年,1603),值寿昌无明和尚,开法董岩,师(元贤)往谒之。”又《周黎无一纯公传》(道霈《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23页)载:“(太纯)十七(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博山无异和尚代座董岩,公往参礼。”无异元来《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5有《住建州董岩禅寺语录》,见《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259-263页。
    ⑩太纯,字无一,其父在博山无异座下参学多年,与元贤为世外莫逆之交,太纯父亲过世后,元贤招其上鼓山出家,与道霈相遇。元贤称赞太纯为“秀才出家榜样”。道霈《阇黎无一纯公传》,见《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23、624页。
    ①“道霈曰:余年十八,往游董岩,道过潭阳,晤公于妙高峰。见其儒服而佛行,与语甚欢,知为有道人也。后二十四年,公入鼓山披剃,获与同堂,如隔世再逢,喜出望外。“道霈《阇黎无一纯公传》,见《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24页。
    ②元贤《重建宝善禅院记》,见《广录》卷15,《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70、471页。
    ③道霈在对宝善僧人的一次开示中谈及,自己早年在宝善从闻谷老人受戒:“山僧(道霈)年十八岁,甫离受业,禀戒师翁(闻谷老人)座下,亲承提挈,复指令见先师于荷山。”见《餐香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99页。
    ④”道霈《旅泊幻迹》中言:“余名道霈,乃先师所命;字为霖,则闻谷老人所赐也。”“请问出生死路头,老人授以念佛毕竟成佛之说,遂谛信不疑。”
    ⑤林之蕃《行业记》
    ⑥道霈《旅泊幻迹》
    ⑦元贤自述:“先是某癸西春,一见师十建州,遂有水乳之契,因付以大戒。明年春推主鼓山。”见《真寂闻谷大师塔铭》,《广录》卷18,《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90页。按:《鼓山永觉老人传》(《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78-580页。)亦作“癸四”。林之蕃《行业记》中说元贤是下申年拜见闻谷大师:“壬申谒闻谷大师于宝善庵,一见投合,以为相遇之晚。”此说恐属误记。
    ⑧“道霈《佛祖三经指南自序》,见《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2039页。
    ⑨道霈《祭文》,见《秉拂语录》卷2,《形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90页。
    ⑩“闽县人,崇祯十六年进上,自署为“赐进上出身奉政大夫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前本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浙江道监察御史菩萨戒弟了林之蕃”。见林之蕃《行业记》。
    ①依庄昆木说。见其《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与著作》,《正观杂志》第22期,2002年9月25日,第119页。
    ②《福州鼓山为霖道霈禅帅》,《正源略集》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85册,第19页。
    ③依庄昆木说,道霈于二十一岁(崇祯八年,1635)时离开鼓山前往杭州。庄昆木《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与著作》,《正观杂志》第22期,2002年9月25日,第119页。
    ④“乙亥(崇祯八年,1635年)春,大师(指闻谷老人)复(离宝善)归浙,明年冬十二月告寂。丁丑(崇祯十年,1637年)春,予赴吊真寂,诸缙绅遂命予继其席。予居真寂五载。辛巳秋(崇祯十四年,1641年)乃谢院事,复归闽寓宝善。”《重建宝善禅院记》,《广录》卷15。元贤离真寂归闽,没有直接回鼓山,而是先到宝善,故而他在《重建鼓山涌泉禅寺记》(《广录》卷15)中说:“余以闻谷大师殁,千里赴吊,遂留居真寂,凡五载而后归。”从奔赴真寂到回闽,前后历时4载,此言“五载”乃是就离开鼓山的时间而言。
    ⑤“属闻老人迁化,老和尚赴吊赤真寂,余即往见之。正欲供通数年听讲经义,老和尚忽问曰:柏树了话作么生?余茫然不知加答。老和尚叱曰:入海算沙有甚么限?礼拜而退,不胜惶愧。自是,日夜不安,寝食无味,凡数阅月。一日,读《正法眼藏》,见临济示众曰:有一无位真人,在讲人面门上出入。忽然有省,乃曰:元来得恁么现成。回观诸祖语录,势如破竹,了无滞碍。复上真寂通所得,老和尚征曰:山河大地,与汝是同是别?答日:岂有别耶。老和尚以戒尺击案曰:汝为什么不痛?余不知落处。老和尚曰:汝须向这里参始得。余礼拜而去。时密云老和尚盛化天童,遂往参礼,……遂去真寂见老和尚,礼拜起,即以所悟白之。老和尚喜曰:子已入门,但未升堂入室耳。余曰:更有什么事?老和尚曰:了向后自知。”见《旅泊幻迹》
    ⑥道霈《复龙山古雪禅师》有“某忆丁且岁十月渡江,预天童老人法会”云云。见《笔语》,鼓山刊本。另见庄木《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与著作》,《正观杂志》第22期,2002年9月25日,第122页。
    ①《旅泊幻迹》
    ②“遂去真寂见老和尚,礼拜起,即以所悟白之。老和尚喜曰:了已入门,但未升堂入室耳。余曰:更有什么事?老和尚曰:了向后自知。”见《旅泊幻迹》
    ③参见笔者《为霖道霈禅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223、224页。
    ④此从《旅泊幻迹》所说,此次是“圆大戒”。道霈圆戒时间不详,庄昆木先生推测在1639年,见庄昆木《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与著作》,《正观杂志》第22期,2002年9月25日,第124页。
    ⑤道霈《旅泊幻迹》中自述云:“遂拜辞老和尚,出岭至杭州,经历讲肆,凡五年。《法华》、《楞严》、《维摩》、《圆觉》、《起信》,唯识及台、贤、性、相大旨无不通贯。”则道霈在杭州的参学共达5年之久。以之前推算的1636年之后离开鼓山,则到1640年或1641年左右返回福建省亲,前后大约有5年之久。会.道霈提到“既而老和尚亦还鼓山”,元贤是1641年秋离开真寂,则他离开杭州的时间在1641年秋之前不久。若依庄昆木先生说回闽省亲在1639年,则到道霈结庐百丈山中间还有3、4年时间无法解释,且与“既而(表示时间很短)”一词所指小符。见庄昆木《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与著作》,《正观杂志》第22期,2002年9月25日,第124页。
    ⑥道霈《旅泊幻迹》自述说:“后结茅于大百丈山,亲贫,每下山乞食以供甘旨。及父殁,遂度母出家,同入山修净业,凡五载。至庚寅(1650年)正月,母告寂,哀毁治丧事竣,复上鼓山。”此文中“凡五载”所指不明,庄昆木先生认为是指道霈与母亲入山共修的五年。庄昆木《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与著作》,《正观杂志》第22期,2002年9月25日,第125页。
    ①“此山高百丈,草屋是吾居。扫叶煮寒瀑,开畲种野蔬。谈经频聚石,入定每逃虚。别久重游止,岩峦尚识余。”“去山三十载,今日喜重来。松石还无恙,茅芦已别开。看云时出谷,啸月复登台。见道忘山者,幽然破雪梅。”道霈于顺治七年(1650年)离开百丈山,到作此诗足足“三十载”。见道霈《己未春重游百丈静室》,《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19页。
    ②道霈《鼓山为霖禅师语录》,鼓山刊本。
    ③道霈《鼓山为霖禅师语录·故妣道贞比丘尼塔铭(有序)》,鼓山刊本。
    ④“后结茅于大百丈山,亲贫,每下山乞食以供甘旨。及父段,遂度母出家,同入山修净业,凡五载。至庚寅正月,母告寂,哀毁治丧事竣,复上鼓山。”道霈《旅泊幻迹》
    ⑤事见林之蕃《行业记》
    ⑥《鼓山永觉老人传》
    ①傅善(师事元贤)《为霖禅师秉拂语题辞》云:“先老人(指元贤)年八十,预知涅槃时至,乃举大法授霖公禅师,即命首众秉拂。闻其提唱,众大悦服。未几老人示灭,而众强师(指道霈)继席,法轮大转,宛如老人无恙时。”《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8月,第2065页。
    ②《鹄林哀悃》,见道霈《秉拂语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89-591页。
    ③“至大清康熙元年壬寅(1662年)冬,余开法泉之开元,得此新绘祖影八十余尊,如获至宝,乃重价购归,装潢既就,供奉于正法藏殿。”《鼓山诸祖道影记》,见道霈《还山录》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9、670页;又《一行上人传》:“一行上人晋江人,姓庄氏,幼业儒,即知佛理,年二十八,礼尤异和尚于鼓山。……壬寅(1662)冬,谒余于紫云(即泉州开元寺)。……癸卯(1663)正月,随余还鼓山。”道霈《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23页。
    ④元贤曾说:“宝善乃闻谷大师道场,大师去后,寥落无人,老僧力小能兼,委藻览长老主之。藻鉴乃能善继其事,栋宇重新,禅衲辏集,道风大振,在延建邵汀四郡中,称宝善为第一从林,余无能及者。”元贤《广录》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04页。
    ⑤“兹宝善监院青恒、文之、内莹诸上座,以方丈迁化,乃特赍众护法书币远来,请山僧一振颓纲,勿使先人遗化一口.坠地,因思木本水源,理难固却……”道霈《餐香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99页。
    ⑥道霈在《光孝寺重修大雄宝殿记》(道霈《餐香录》卷2,《形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24页)中提到:“又明年甲辰(康熙三年,1664年)季秋,余自石鼓来宝善,悟关、洪纬辈来请记。”故道霈往宝善之时间约在康熙三年。
    ⑦道霈在《宝善古樗禅师语录序》中说:“吾弟古樗善公久侍先师巾瓶,见闻自是超卓,出住宝善。”(《旅泊庵稿》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98页,),道霈又有《宝善古樗禅师塔铭》,其中云:“出鼓山门,继宝善位。克绍前徽,家声不坠。坐镇兹山,一十四年。慈德广被,缁白具瞻。”道霈《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14页。
    ⑧“余不登绝顶十载矣。康熙丁未秋,适青原无可禅师携方田伯诸公入山,遂约同游。……可公诗先成示余,漫和二律,以志一时之兴云。”道霈《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37页;按:桐城方以智,字密之,尝自号浮山愚者,出家后无常名,在金陵天界为“无可”,在庐山则为“五老”,在寿昌则为“药地”等。约十康熙元年(1662)入江西青原山,卒于康熙十年(1671)秋。其最后十年多生活于江西青原山。有一次,因为廪山祖师塔墓被毁,无可禅师发起修缮,道霈积极相应,并特意写了《廪山募缘疏》(见道霈《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30页)。又根据诗文,道霈似乎还曾去过青原。
    在一篇名为《题青原瀑布(有序)》(见道霈《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38页。)的诗序
    中提到“无可禅师住青原之明年”,以康熙元年无可禅师入青原为准,则此诗作于康熙二年(1663)。如此,
    至无可禅师访鼓山,则道霈与无可禅师交往持续多年矣。
    “灵石监院履玄,同众法眷及省会福清陈何郭魏林周放赵陈曾众位檀护,请上堂。灵石乃福清福地,寂祖
    祖庭,废兴有时,运当来复。曹师首创,众徒继述,弟兄一志,莫不人人以兴复为念,故能感动众位护法
    檀越,倾心护持,特请山僧开法。山僧自顾,人微德薄,不足为山增重,苦口力辞者数矣,而僧众檀护,
    愿力益坚,毋容推诿,既事不获已,只得冒昧,只承期金像宝殿落成之日,当为一挞石鼓,重振祖风。”道
    霈《餐香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06页。
    ②‘予开莲社十寺之别院,每喜里中耆英入会,相与缔世外交,林浦印翁老居士其一也……”道霈《餐香录》
    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40页。
    ③道霈《餐香录》序,《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92页。
    ④道霈《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33页。
    ⑤至辛亥秋倦十接纳,适法侄石潮宁公入山省觐,乃为林公孔硕议曰:昔博山老人开法此山,雪关继之。
    先帅重兴,某忝继之。浪杖人曾住此山,未有继之者。今宁公是其的嗣,愿请继席,以续浪公一脉。某疲
    津梁,因得休退,是公之赐也。公欣然力荷其事。”见《旅泊幻迹》。
    ①“复八年,适余(道霈)谢事出山,乃举公(惟静)继席而嗣戒于先师。”《惟静禅师遗语序》,见道霈《还山录》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7页。
    ②见于《餐香录》自序以及道霈《宝福僧堂规约序》(《旅泊庵稿》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04页):“宝福山刹乃余隐居之地,二三子追随有年,志越常流。”
    ③所谓“二三子”,在《论语》中十分常见,这样的称呼有表示亲近的意思。于此我们也可以说这些追随者,多是道霈的亲近弟子们。
    ④庄昆木先生一文中认为道霈之离开鼓山乃是因为内部的一些纷争,笔者《为霖道霈禅师》一书也把这件事归之于鼓山派系的纠纷。此外,另有认为与三藩之乱有关,即道霈为躲避靖南王而离开鼓山。
    ⑤道霈《宝福僧堂规约序》,《旅泊庵稿》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04页。
    ⑥分别为康熙二十年(1681)、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二十二年(1683)。见道霈《旅泊庵稿》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90页。
    ⑦道霈《旅泊庵稿》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90页。
    ⑧道霈《起手写华严经疏论纂要求加被疏》,《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20页。
    ⑨道霈《鼓山纯一阿阁黎传》,《旅泊庵稿》卷2,《卍新纂续藏终》第72册,第692页。
    ⑩道霈《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22页。其文曰:“伏以法无定相,乃随缘以即宗;岁既潜流,宜索居而用晦。既重以摩诘之命,敢恤其冯妇之讥。谨摅愚诚,仰尘慧鉴。恭惟郑翁老先生及邵陈王列位大护法……窃惟石鼓,列祖法窟,省会名蓝。先师既高蹈于前,小了忝继踵十后。但以道孤德薄,殊无补于法门。藏拙守愚,乐潜居于林薮。倏逾一纪,几见花落花开。吵兹微躬,不觉年来年往。镜单之形容顿改,顶上之霜雪交侵。即只承而未能,累固辞而不获。尚容春风解冻,当图振锡南来。一觐台光,永慰仰止。灵山嘱付,政为末法浇漓:少室单传,尤见今时衰替。惟藉钜力,挽转颓澜,先此陈情,并申谢悃。谨启复。”
    ①“初离山数载间,山中大人众每持众护法书,逼请还山,络绎于道,余绐曰:七十不掩息,当归矣。”见道霈《旅泊幻迹》;元贤《真寂闻谷大师塔铭》:“建州宝善徒大坚与孝廉徐公天倪等,闻师在黄,即往迎归宝善,浙人复往请之。师曰:候七旬不掩息,当归耳。”见元贤《广录》卷18。
    ②其诗《鼓山大众逼请还山有感》道出了他内心的苦衷:“一节翩翩溯上游,为寻老衲到荒丘。依依相见无他语,只劝还山泪进流。”“没用头陀老且病,家山咫尺若登天。虽然有约重归去,犹自逡巡步莫前。”道霈《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19页。
    ③“至癸亥冬《华严疏论》镌刻告成,鼓山大众几经逼请,明春将往应之。适法了寒辉阁黎入山省觐,合寺僧众及邑侯姚公护法绅士等固请继席,化导一方。辉不得辞,唯然而受。众皆踊跃,于是谨纪其始末,贞之于石,昭示来兹。”道霈《重兴宝福禅寺记》,《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11页。
    ④寒辉法师初来鼓山,元贤大师有《示寒辉禅人》(见元贤《广录》卷10,《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43页。)。又《广录》卷23有《示寒辉禅人参方》(《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17页。)等。道霈《餐香录》卷2有《勉寒辉维那》(《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36页)。按:据《宝福寒辉和尚遗语》(康熙三十一年鼓山刊本)寂影序言:“寂焰,’字寒辉,福州侯官陈氏了,早失怙持,依叔祖成立,因看目连戏有省,遂抵松庵,礼青曹二关主求出家。”(见郑丽生《鼓山艺文志长编》卷二,《郑丽生文史从稿》下册,海风出版社2009年8月,第547页。)“青曹二关主”中“曹”即灵石曹源禅师,道霈有《灵石曹源禅师序》,见《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27页。
    ⑤道霈《还山录》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59页。
    ⑥道霈《鼓山常住交头簿序》,《还山录》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6贝。
    ⑦“示众,师云:古人得道之后,或依众遣目,或深山蓄养,惟恐名迹落于人间。一旦果熟香飘,龙天推出,舍己从人,乃是不获已,岂似今人有少闻见,惟恐人不知。亟亟然求售于人,则其志趣卑陋可知矣。又古人行脚只为见人,未发明者,朝参暮请,求一言半句以开发性地。已发明者,求师抉择定其宗旨,岂似今时人只在名色上著脚,入一从林出一从林,总无真实求法之心,只是随群吃饭打野梩目过。佛法兴衰有自来矣。今日特为大众举出洞山与密师伯参见隐山一段因缘作个榜样,使智者知惭识愧,见贤思齐,不至堕于流俗,孤负平生。”道霈《还山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54页。
    ⑧如:“师还山,福城众护法宰官四众请上堂:屴崱峰头云一片,乘风飞去又飞来。作霖作雨浑闲事,惹得虚空笑满腮。且道笑个什么?良久云:我行荒草里,渠又入深村。卓拄杖,下座。”《还山录》卷1,《形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45页。
    ①他曾作诗《有感》云:“祖师慧命若悬丝,四海茫茫觅法嗣。几个男儿是嫡血,叮咛择法莫差迟。”“如来
    金口亲垂记,末法浇漓事莫差。今日分明都见了,千钧一发寄谁家?”道霈《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17页。
    ②《鼓山志》卷4,鼓山刊本。
    ③《旅泊幻迹》。
    ④《鼓山志》卷二、卷无。据说因此碑文,道霈墓曾遭到破坏。所谓“出矿之金,维坚维实,归藏于中”,乃是禅家语,无知之徒以为墓中真藏有万两黄金,真是可笑!
    ⑤《鼓山志》卷4,鼓山刊本。
    ①《旅泊幻迹》
    ②虚云《虚云老和尚法汇》,黄山书社2005年12月,第232页。
    ③详见附录三《为霖道霈禅师著作》
    ①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第50页。
    ②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第69页。
    ③赵伟《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11月,第35页。
    ④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水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73-178页。
    ①参见印顺《汉明帝与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与牟子理惑论考辨》,大乘文化出版社,现代佛教学术从刊第11册。
    ②《沩山警策注》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63册,第224灭。
    ③《佛祖三经指南自序》,《旅泊庵稿》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97、698页。
    ①《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凡例》,鼓山刊本。
    ②清康熙十九年鼓山刊本《佛说四十二章经》道霈序有云:“遵云栖老人遗意,每年腊月八日世尊成道日,宜虔诵《四十二章经》。故刻此梵本,流布从林。”同样,康熙十无年鼓山刊本《佛垂股涅槃略说教诫经》道霈序有云:“遵云栖老人遗意,于每年二月十五日佛涅槃日,宜虔诵《遗教经》。故刻此梵本,流布从林。”
    ①《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三、四灭。
    ②《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上,第十七页。
    ③《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上,第十九页。
    ④《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上,第廿二页。
    ⑤《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中,第十八页。
    ⑥《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上,第廿一页。
    ①《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上,第廿一、廿二页。
    ②《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上,第廿一页。
    ③《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上,第廿一页。
    ④《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上,第十八页。
    ⑤《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上,第十八、十九页。
    ⑥《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中,第十六页。
    ⑦《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五页。
    ①《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六页。
    ②《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五页。
    ③《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七页。
    ④《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六页。
    ⑤野狐禅故事:百丈一日上堂,下座后众人皆散,唯有一老人没走。百丈问他有何事?他说:“我不是人,实是野狐精,前身本是这里的堂头,因有个学人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说:‘不落因果。’便因此堕落,做了五百年野狐精。没法脱身,请和尚慈悲开示。”百丈让他问同样的问题,百丈回答说:“不昧因果。”老人言下大悟,得以脱身。
    ⑥虚云《虚云大师的禅修体系》,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第124页。
    ⑦虚云《虚云大师的禅修体系》,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第125页。
    ⑧印光《成复初忏悔文跋》,《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下,奉化市佛教协会印本,第647页。
    ⑨《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五页。
    ⑩《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六、七页。
    ①虚云《虚云大师禅修体系》,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第49、50页。
    ②《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七页。
    ③《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八页。
    ④《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中,第三页。
    ⑤《禅苑清规》卷1,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⑥《勉会试者》,《广录》卷10,《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43页。
    ⑦《禅苑清规》卷1,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1页。
    ⑧《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八页。
    ⑨《秉拂语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82、583页。
    ①《还山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48页。
    ②《还山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48页。
    ③劳政武《佛教戒律学》,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9月,第350页。
    ④劳政武《佛教戒律学》,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9月,第350页。
    ⑤这点虚云禅师说得很明白,他说:“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是为最上根人说。上根利智,一闻道法,行解相应,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善相且无,何有于恶?若是中下根下,常被境风所转,‘心平’二字,淡何容易?”见虚云《虚云大师禅修体系》,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第109页。
    ⑥劳政武《佛教戒律学》,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9月,第351页。
    ⑦《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上,第十页。
    ⑧《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上,第十页。
    ⑨《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八页。
    ⑩《佛说遗教三经解合订》卷下,第八页。
    11 《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九、十页。
    12 《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十页。
    ①《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十、十一页。
    ②《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十二页。
    ③《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十三页。
    ④《佛说遗教三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十三虹。
    ⑤《还山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54页。
    ⑥元贤《示上生上人》,《广录》卷2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17页。
    ⑦《示时中禅人》,《广录》卷10,《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42页。
    ⑧《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十四页。
    ①《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十四页。
    ②昙无谶译《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五》,《大般涅槃经》卷25,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册,第510、511页。
    ③《天台四教仪集注》卷10,莆田广化寺印本,第184页。
    ①《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十五、十六页。
    ②《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十六页。
    ③《镇州临济义玄和尚法语》后道霈评语,《禅海十珍》,《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27负。
    ①《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十六页。
    ②道霈《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③道霈《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④道霈《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⑤道霈《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⑥道霈《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⑦《秉拂语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86页。
    ⑧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水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86页。
    ⑨《还山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57页。
    ⑩《还山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52页。
    ①《刻佛果圆悟禅师法语序》,《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26页。
    ②《还山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58页。
    ③《禅海十珍》,《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23页。
    ④《旅泊庵稿》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93页。
    ①《旅泊庵稿》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94页。
    ②《四家颂古序》,《餐香录》卷2,《形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26贝。
    ①《重刻大慧禅师书问法语序》,《广录》卷1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60、461页。
    ②《还山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53页。
    ①虚云《虚云老和尚法汇》,黄山书社2006年第2版,第161、162页。
    ②元贤《示灵生上人》,《广录》卷10,《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42灭。
    ③无明慧经《寿昌无明和尚》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184页。
    ④《禅苑清规》卷2,“小参”条,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
    ⑤《示竖极禅人》,《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34页。
    ⑥虚云《虚云老和尚法汇》,黄山书社2006年3月第2版,第158页。
    ①《楞严经》卷6,《大下新修大藏经》第19册,第132页。
    ②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2月,第61页。
    ③《从林祝白清规科仪》,鼓山刊本。
    ④《广录》卷10,《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41、442页。
    ①《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②《还山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58页。
    ③《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上,第廿五页。
    ④《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上,第廿四、廿五页。
    ⑤《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汀》卷上,第廿五页。
    ⑥见蕅益智旭《灵峰宗论》,莆田广化寺印本,第629页。按:“师”指的是惺谷禅师。
    ⑦《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十六、十七页。
    ①《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②《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③《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④《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①《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② 蕅蒲益智旭《灵峰宗论》卷五,莆田广化寺印本,第429页。
    ③《广录》卷30,《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75页。
    ①《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②《复弁山且拙和尚书》,《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09页。
    ③《不轻授受论》,《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07、708页。
    ④《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⑤《还山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55页。
    ⑥参见黄奎《中国禅宗清规》,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8月,第1、2页。
    ⑦参见黄奎《中国禅宗清规》,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8月,第6、7页。按:黄李先生认为“清规”一词是禅净结合的产物,他说:“清规一词与提倡他力成佛的西方净土信仰相联系,而提倡‘心解脱’的百丈怀海是不需要西方净土信仰的,故不必刻意称为‘清规’。清规一词本质上是后怀海时代禅净合一思潮的产物,带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和信仰主义气息,与百丈怀海的理性主义气质应该说有很大的不同。”(见黄奎《中国禅宗清规》,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8月,第61、62页)他还认为:“另一方面试图以西方净土理想引导和统摄僧众的身口意三业,使其生前清净、死后清净,得以‘无余涅槃’,顺利地不带业地往生西方净土。”(见黄奎《中国禅宗清规》,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8月,第64页)。笔者认为黄奎先生此说带有很强的臆测成分,值得商榷。即便是在黄先生所谓的“后怀海时代”,禅宗清规的作用也很明显的偏向于维护“禅宗”修行,而不是净土修行,以道霈为例。道霈对戒律的重视,禅净之分就十分明显:涉及“清规”部分,主要是与禅宗修行有关者:净土部分,只是遵守佛教“戒律”,提倡戒杀放生而已。
    ①莲池《莲池二笔》,“禅讲律”条,莆田广化寺印本。
    ②见月《一梦漫言》,莆田广化寺印本。
    ③《从林祝白清规科仪》,鼓山刊本。
    ①《从林祝白清规科仪》,鼓山刊本。
    ①《禅苑清规》卷10,《卍新纂续藏经》第63册,第550页。
    ②《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③道霈《宝福僧堂规约序》,《旅泊庵稿》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04页。
    ④《日用堂规》,《从林祝白清规科仪》,鼓山刊本。
    ⑤《日用堂规》,《从林祝白清规科仪》,鼓山刊本。
    ⑥《餐香录》道霈序,《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92页。
    ⑦分别为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旅泊庵稿》卷2,
    《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
    ①《旅泊庵稿》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90页。
    ②《坛经》,凤凰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3页。
    ③《坛经》,凤凰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4页。
    ④《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⑤《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十七页。
    ⑥《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十七页。
    ⑦道霈关十三因佛性的论述详见本文第二章第四节。
    ①《禅海十珍·永嘉真觉禅师证道歌》,《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26页。
    ②《还山录》卷2,鼓山刊本。
    ③《还山录》卷2,鼓山刊本。
    ③圣严法师《禅的体验·禅的开示》,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第73页。
    ①《旅泊幻迹》,《还山录》卷4,鼓山刊本。
    ②《禅海十珍·永嘉真觉禅师证道歌》,《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26页。
    ③《禅海十珍·永嘉真觉禅师证道歌》,《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26页。
    ④《禅海十珍·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24页。
    ⑤《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十六页。
    ⑥《楞严经》卷6,《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9册,第128负。
    ⑦《禅海十珍·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24页。
    ⑧《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十六页。
    ⑨《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十六页。
    ①《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36页。
    ②《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十七页。
    ③《宗镜录》卷40,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8册。
    ④《佛遗教三经注解》卷下,鼓山刊本。
    ⑤《净于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
    ⑥《旅泊幻迹》,《还山录》卷4,鼓山刊本。
    ①《广录》卷6,《刑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17、418页。
    ②《景德传灯录》作“无别胜解”。见该书卷14,《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第313页。
    ③莲池《竹窗随笔》,“僧性空”条,莆田广化寺印本。
    ①《旅泊幻迹》,《还山录》卷4,鼓山刊本。
    ②元贤《洞上古辙序》,《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35贝。
    ③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373页。
    ④《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①《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②《禅海十珍》,《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24页。
    ③《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④《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卷1,《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8册,第1006页。
    ①董群《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学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6月,第215页。
    ②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28页。
    ③《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④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09页。
    ⑤[日]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收入《朱谦之文集》第十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587页。
    ⑥顾伟康《禅宗六变》,台北东大出版社1994年12月,第239页。
    ①道霈《旅泊幻迹》,《还山录》卷4,鼓山刊本。
    ②《佛祖三经指南》卷中。
    ③以上皆见《佛祖三经指南》卷中。
    ④《秉拂语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83页。
    ①《游行经第二》,《长阿含经》卷3,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册。
    ②《圣行品第七之二》,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12,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册。
    ①天如惟则《师子林天如和尚语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0册。按:天如禅师有《净土或问》,道霈十分推崇,鼓山有印本流通,前有道霈序。
    ②《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8,《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271页。
    ③《闽都别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377回,第1249页。
    ①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禅坐》,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1月,第37页。
    ②徐文明《中土前期禅学思想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③《示竖极禅人》,《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34页。
    ④真可《湖州吴山端禅师语录序》,《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388页。⑤《广录》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09页。
    ①天如惟则《师了林天如和尚语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0册。
    ②《餐香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15页。
    ③《餐香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17页。
    ④参见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217、218页。
    ①《楞伽经》卷3,莆田广化寺印本。
    ②《楞伽经》卷3,莆田广化寺印本。
    ③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第9页。
    ④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03页。
    ⑤憨山《刻起信论直解后序》,《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445页。
    ⑥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81,转引自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57页。
    ⑦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58页。
    ①《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十九页反面。
    ②《初祖菩提达磨大师二入四行》,《禅海十珍》,《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24页。
    ③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373页。
    ④《坛经·机缘第七》,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66页。
    ①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31、132页。
    ②《与沙县曹智斋文学》,《广录》卷1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45页。
    ③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75贝。
    ④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76页。
    ⑤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76页。
    ⑥《佛说遗教三经注解合订》卷下,第八页。
    ⑦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州古籍出版社,第17页。
    ⑧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州古籍出版社,第22页。
    ⑨《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卷1,鼓山刊本。
    ①这方面道霈与当时的尊宿意见比较接近,圣严法师说:“尊宿们并非不参访善知识,也不是不想求人印证,只是不重视形式上的法系派别的传承,遇到境界现前而又无人可资印证时,他们便以经典或禅籍中的诸祖机缘语录,作为佐证。”见《明末佛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2月,第59页。
    ②《同安察禅师十玄谈提纲著语(有序)》,《旅泊庵稿》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93页。
    ③《旅泊幻迹》,《还山录》卷4,鼓山刊本。
    ④《翻刻法华、维摩、圆觉、楞伽、佛祖三经、起信论募缘疏》,《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30页。
    ⑤杨文会《等不等观杂录》,载《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杨文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第108页。
    ①《康熙丙辰秋为诸衲子开示起信论,喜谢简生居士预席,别后以诗见寄,次韵答之》,《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17、718页。
    ②《大乘起信论》,金陵刻经处印本。
    ③圆瑛大师《大乘起信论讲义》,上海圆明讲堂圆瑛法汇本,第三十七、三十八页。
    ①参见圆瑛大师《大乘起信论讲义》,上海圆明讲堂圆瑛法汇本,第四十页。关于本觉与本寂的差异在近代佛学史上曾有过争论,但这些争论是在对《大乘起信论》提出质疑的情形下才可能产生的,笔者在此不做讨论。有关此类争论,详见唐忠毛《佛教本觉思想论争的现代性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
    ②《大乘起信论》,金陵刻经处印本。
    ③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第三卷,齐鲁书社1991年,第1416、1417页。
    ④《坛经·机缘第七》,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65页。
    ⑤参见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35页。
    ⑥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92页。
    ⑦《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①《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第三十三页反面至三十五页反面。
    ②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第623页。
    ③《禅门锻炼说》,《卍新纂续藏经》第63册,第783页。
    ④《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⑤《旅泊庵稿》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95、696页。
    ①《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②《禅林宝训》卷1,《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8册,第1017贝。
    ③《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①牟宗三《佛性与般若》上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8月,第62页。
    ①《请益说》,鼓山刊本。
    ②《般若心经指掌》,莆田广化寺印本。
    ③《请益说》,鼓山刊本。
    ④《三藏法数》,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2月,第15页。
    ⑤《般若心经指掌》,莆田广化寺印本。
    ①《请益说》,鼓山刊本。
    ②《坛经·定慧第四》,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64页。
    ③《坛经·定慧第四》,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46页。
    ④《请益说》,鼓山刊本。
    ⑤《请益说》,鼓山刊本。
    ⑥《请益说》,鼓山刊本。
    ⑦《请益说》,鼓山刊本。
    ①《清益说》,鼓山刊本。
    ②印顺《般若经讲记》,中华书局2010年6月,第142贝。
    ③《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15页。
    ④’陈燕珠《金刚经要义》,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1月,第271页。
    ①《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金陵刻经处印本。
    ②见王颂《宋代华严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264灭。
    ③《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卷1,《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3册,第239页。
    ④《金刚经疏论纂要》卷1,《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2册,第155页。
    ⑤或曰:诸家所出教体皆取声名句文,或通取所诠之法,今何单取文字耶?由是疏云:文字郰含声名句文,此明具四法也。”《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2,《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3册,第182页。
    ⑥《紫柏尊者别集附录》,《紫柏尊者别集》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3册,第429页。
    ⑦《为霖禅师云山法会录》,《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76页。
    ①《法语》,《紫柏尊者全集》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3册,第153页。
    ②《与吴临川始光居士书四》,《紫柏尊者全集》卷24,《卍新纂续藏经》第73册,第356页。
    ③《法语》,《紫柏尊者全集》卷24,《卍新纂续藏经》第73册,第148页。《请益说》,鼓山刊本。
    ①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353页。
    ②关于华严宗学说开始的传承,早年日本佛学界就有过激烈的争辩。有以杜顺为华严宗初祖者,有反对此说以杜顺始祖说乃出于后人的伪托者。见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354、355页。按:依吕澂先生说,智俨时已经教观并重,具备有创宗的规模了。而到了贤首,对其教观学说加以发展,得以在天台慈恩之外,独树一帜了。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191、192贝。
    ③在《华严经疏论纂要》前有道霈所作《清凉观国师象赞》和《枣柏李长者象赞》,落款都是“私淑弟了道霈”。见《华严经疏论纂要》,华藏净宗学会印本。
    ④《法华经》一乘即是佛乘,与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对应,以三乘为方便说,唯有一乘是究竟。但此一乘,在华严宗看来是“同教一乘”。见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195页。
    ⑤《瑞迹寺讽华严经疏》,《餐香录》卷2,《刑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30页。
    ⑥见[日]荒木见悟《李通玄在明代》,载《明末清初的思想与佛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第72、73页。
    ①当代净空法师在《华严讲义》中说:“清朝初年鼓山涌泉寺的方丈道霈老法师,他将疏跟论合起来,编了一部书:《华严经疏论纂要》,这个也很了不起。因为疏跟论的体例完全不一样,这东西在一般人讲是合不拢来,他怎么能够把它合起来?道霈禅师也非常客气,他也是一个尝试,一种作法。目的是希望大家直接去读清凉的疏,和李长者的论,他做一个引导而已。但是他这个东西做得相当有价值,特别对我们现代人,我们现代人耐心不够,长远心很难。”见《华严讲义》第一册,北京广化寺印本,第6页。
    ②虚云《云居山方便开示》(1955年)“四月十六日开示”,寺院流通本。
    ③见弘一大师《福州鼓山[]藏经版目录序》,《弘一大师全集》第七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30页。关十弘一大师与《华严经疏论纂要》的因缘还可以参看王利民《平屋主人——夏(?)尊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231页;葛晓燕《弘一法师影印《华严经疏论纂要》时间考证》,《浙江档案》2010年第5期。
    ④《华严讲义》第一册,北京广化寺印本,第6页。
    ⑤可以参看陈弘学《从禅宗思想特质谈禅与华严哲学的融通处》,出处未详。
    ⑥董群《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学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6月,第310页。
    ⑦董群《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学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6月,第213页。
    ⑧《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卍字新纂续藏经》第63册,第35页。
    ⑨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232、233页。
    ①董群《禅宗顿渐之统一——主峰宗密的一个观点》,《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②《憨山老人梦游集》卷2,《卍字新纂续藏经》第73册,第469负。
    ③《广录》卷29,《卍字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68页。
    ④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宄》,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28页。
    ⑤《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①《请益说》,鼓山刊本。
    ②《请益说》,鼓山刊本。
    ③《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④关于元贤的五位思想,详见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58-265页。
    ⑤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59页。
    ⑥《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①蔡日新先生《南宋元明清初曹洞禅》(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年5月)认为道霈所论的五位宗旨有些随意发挥,而且出言不地道,如他说:“其中既言‘理是正,悟是偏’又曰‘偏是功,位是正’,所立偏正标底并不一致。”(第265页)还说:“道霈并未深入曹洞本体探讨,出言往往并不地道,可见他只是在文墨方面有其长,而在禅学思辨方面是其短。”(第265)这些意见可供参考。
    ②“学位”多与“无学位”相对应。
    ③《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6,《大正新修大藏经》第9册,第564页。
    ④《华严经探玄记》卷18,《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5册,第454页。
    ⑤杨唯中《论<华严经十地品>的佛学思想及其对中国佛学的影响》,载《经典诠释与中国佛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8月,第202、203页。
    ①《三藏法数》,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2月,第21、22页。
    ②《华严经探玄记》卷5,《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5册,第197页。
    ①《贤首五教仪》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58册,第646页。
    ②《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卷3,第十五、十六页。
    ③《观老庄影响论·论心法》,金陵刻经处印本,第三页。
    ④《灵峰宗论》卷3,莆田广化寺印本,第281、282页。
    ⑤龚晓康《融会与贯通:蕅益智旭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1月,第218、225页。
    ⑥《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卷3,第十五、十六页。
    ①《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5册,第768页。
    ②《跋李长者十明论》,《还山录》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8页。
    ①《缘生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2册,第482页。
    ②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199页。
    ③《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卷2。
    ④关于性起与缘起的关系可以参看[日]龟田教信《华严学》,佛光出版社1997年,第134、145页。
    ⑤法藏《华严经问答》卷2,《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5册,第610页。
    ①《孟子·离娄下》,中华书局1962年1月,第193页。
    ②《孟子·尽心上》,中华书局1962年1月,第320页。
    ①《五灯严统》卷1,《卍字新纂续藏经》第80册,第541页。
    ②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2月,第46页。
    ③或云538-598。见朱封鳌《法华文句精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第3页。
    ④参见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160-163页以及朱封鳌《法华文句精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第3、4页。
    ⑤《六祖坛经》,凤凰出版社2010年12月,第66页。
    ⑥《法华经集注序》,《旅泊庵稿》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95页。
    ①《法华经集注序》,《旅泊庵稿》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95页。
    ②《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二》,《大般涅槃经》卷28,《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册,第530、531页。
    ③《法华玄义》卷5,《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3册,第744页。
    ④《法华玄义》卷10,《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3册,第802页。
    ⑤《摩诃止观》卷9,《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6册,第126页。
    ①王仲尧《隋唐判教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9月,第24页。
    ②《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③参见[日]荒木见悟《佛教与儒教》,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第7页。
    ①圣严《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台湾学生书局,第111页。
    ②平严《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台湾学生书局,第109页。
    ③蕅益《与永觉禅师》,《灵峰宗论》卷五,莆田广化寺印本,第394页。
    ④《灵峰宗论》,莆田广化寺印本,第2页。
    ①见圣严《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第212、213页。
    ②心皓法师《天台教制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459页。
    ③王祁的起义在《南明史略》中有详细记载,见谢国帧《南明史略》,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7月,第108页。按:王祁曾在:建宁净慈寺出家为僧。
    ④《悲思堂记》,《还山录》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9页。
    ⑤建州有练氏夫人信仰。练氏夫人被誉为“全城之母”,因为她在大兵压境的情形下用爱心保全了全城百姓的生命。详见笔者《福建练氏夫人信仰》,《福建宗教》2007年第4期。
    ⑥心皓法师《天台教制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78页。
    ⑦心皓法师《天台教制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78页。
    ①《餐香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96贝。
    ②《募掩骼疏》,《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30、631页。
    ③《旅洎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21页。
    ④《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七,江苏灵岩山弘化社印本,第286、287页。
    ⑤心皓法师《天台教制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78页。
    ①参见心皓法师《天台教制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79-282页。
    ①《四明尊者教行录》卷7,江苏灵岩山弘化社印本,第64、65页。
    ②《广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393页。
    ①参见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70、71页。
    ②参见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227页。
    ③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第9页。
    ④《还山录》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7页。
    ①王峰古崑《净土必求》,《卍新纂续藏经》第62册。
    ②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44页。
    ③道霈《为霖和尚开元语录·普说》,鼓山刊本。
    ④道霈《净土旨诀》,鼓山刊本,第二十六页正面。
    ⑤《净土或问》,鼓山刊本。
    ⑥虚云《虚云大师禅修体系》,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第158页。
    ⑦道霈《重刻天如禅师净土或问序》,《净土或问》,鼓山刊本。
    ①《为霖和尚开元语录》,鼓山刊本。
    ②《成唯识论》卷6,《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1册,第29页。
    ③《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④道霈《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师说四卷合订》卷2,鼓山刊本。
    ⑤道霈《普劝念佛文》,《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32页。
    ①《净十或问》,第三十二页。
    ②道霈《净土旨诀》,第二十三页反面。
    ③道霈《温陵龚岸斋居士请示修净业法语》第一则,《净土旨诀》。
    ①道霈《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师说四卷合订》卷4,鼓山刊本。
    ②释大安《净土宗教程》,庐山东林寺净土宗文化研究学会印本,第198页。
    ③英武、正信《净土宗大意》,巴蜀书社2004年9月,第121页。
    ④《阿弥陀经要解》卷1,《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7册,第364页。
    ⑤道霈《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师说四卷合订》卷1,鼓山刊本。
    ①《观无量寿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册,第343而页。
    ②参见《净土诸上善人咏》(鼓山本),内录文姝菩萨、普贤菩萨、普慧菩萨、天亲菩萨、马鸣菩萨、龙树菩萨等诸菩萨与净土之因缘。
    ③关于道霈宣扬感应的评价,详见《绪论》部分,此不再述。按:天如禅师《净土或问》中提出三种对治念佛不能念念相续之病的方法:一曰报恩:二曰决志,三曰求验。道霈之宣扬念佛感应,也有这种意义。
    ①释大安《净十宗教程》,庐山东林寺净土宗文化研究学会印本,第200页。
    ②《佛说大阿弥陀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册,第329页。
    ③《净十或问》,鼓山民国刊本,第二十七页反面、第二十八页正面。
    ③印光法师《一函遍复》,《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上册,奉化佛教协会印本,第24页。
    ①《鼓山一脉阇黎归真感应记》,《旅泊庵稿》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92页。
    ②《净土十要》第三册,江苏灵岩山弘化社本,第359页。
    ③《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八页反面。
    ④昙鸾《往生论注》,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0册,第842页。
    ⑤《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十页反面、第十一贝正面。
    ⑥《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十页反面。
    ①李小荣《汉译佛典文体及其影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8月,第578页。
    ②如“师云:众生贪少欲味,受无量苦,我今发愿,从今已去乃至成佛,不入母人胞胎,莲花托质,常作童真,不‘与色欲苦会,三宝龙天,实闻此语。”见道霈《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师说四卷合订》卷3,鼓山刊本。
    ③道霈《发愿文》,《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09页。
    ④《净土旨诀》所收道霈关于净十的文字,部分亦散见十《餐香录》、《还山录》等语录中。具体见庄昆木《为⑤道霈禅师的生平与著作》,《正观杂志》第22期,2002年9月25日,第158页。
    ⑥《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四页正面。
    ⑦《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八页反面、第九页正面。
    ⑧《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九页正面。
    ①《净十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九贝反面、第十页正面。
    ②《餐香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03页。
    ③《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六页正、反面。
    ④《净十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三灭反面、第四页正面。
    ①印光法师《复幻修大师书(民国二十三年)》,《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上册,奉化佛教协会印本,第43、44页。
    ②《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十三页正面。
    ③圣严《明末佛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33、140、141页
    ④龚晓康《融会与贯通:蕅益智旭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1月,第274页。
    ⑤《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七页正面。
    ⑥《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七页反面。
    ⑦龚晓康《融会与贯通:蕅益智旭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1月,第335页。
    ①《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一页正面、反面。
    ②《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一页反面、第二页正面。
    ③《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二页正面、反面。
    ④《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二页反面、第三页正面。
    ⑤袁了凡著《了凡四训》,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此书在明清乃至现当代依然流行很广,影响深远。参见尚荣、徐敏评注《了凡四训》,中华书局2008年9月。
    ⑥参见王汎森《目谱与明末清初思想家》,载《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19、120页。
    ⑦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61页。
    ⑧冯梦桢《快雪堂集》,转引自王汎森《目谱与明末清初思想家》,载《晚明清初思想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19页。
    ⑨《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二十一页正面。
    ⑩见《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
    ①《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八页正面、反面。
    ②《西方汇征》卷下,《卍新纂续藏经》第78册,第391页。
    ③《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二十一页反面。
    ④《净土诸士善人咏》咏慧远云:“不出庐山种白莲,开坛立社集群贤。圣容三睹金池上,知与弥陀大有缘。”《净土诸上善人咏》,鼓山康熙壬申刊本,第四页正面。
    ⑤《五松图赞祝林印自居士八十初度(有序)》,《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40页。
    ①《南乡放生会序》,《旅泊庵稿》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99页。
    ②《坛经·疑问第三》,凤凰出版社2010年10月,第40页。
    ①道霈《鼓山一脉阇黎归真感应记》,《旅泊庵稿》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92页。
    ②印顺《中国禅宗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二版,第134页。出自《坛经·般若第二》,凤凰出版社2010年10月,第26页。
    ③《坛经·般若第二》,凤凰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1页。
    ④《坛经·般若第二》,凤凰出版社2010年10月,第27页。
    ⑤《大智度论》卷1,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5册,第58页。
    ⑥《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大正新修大藏经第8册,第731页。
    ⑦印顺《中国禅宗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二版,第132页。
    ①《禅海十珍》,《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25页。
    ②《禅海十珍》,《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25页。
    ③印顺《中国禅宗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二版,第133页。
    ①《华严念佛三昧论》,金陵刻经处本,第十二页反面、第十三页正面。
    ②参见周贵华《普贤愿行与净土》,《普贤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172--179页。
    ③《华严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0册,第844页。
    ④《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十三页反面。
    ⑤《华严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0册,第846页。
    ①《净土旨诀》,鼓山民国五年刊本,第四页正面、反面。
    ②华方田《普贤菩萨与中土弥陀净土信仰》,《普贤‘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157页。
    ③《妙法莲华经》卷3,《大正新修大藏经》第9册,第25页。
    ④潘桂明等《中国天台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7章。
    ⑤道霈《跋》,《净土十要》第三册,江苏灵岩山弘化社本,第360页。
    ①《净土十要》第三册,江苏灵岩山弘化社本,第348页。
    ②《净土疑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7册,第77页。
    ③《净土疑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7册,第79页。
    ④《净土疑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7册,第80页。
    ①实际上,“生无生”有两种含义,一指心上相即,生佛不二,故而往生等于无生;二指往生净土,得无生法忍(见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2月,第93、94页)。此中偏指第一种含义。
    ②龚晓康《融会与贯通:蕅益智旭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1月,第348-355页。
    ③《净土十要》第三册,江苏灵岩山弘化社本,第347页。
    ④《净土十要》第三册,江苏灵岩山弘化社本,第337-340页。
    ①《净土十要》第三册,江苏灵岩山弘化社本,第346页。
    ②《净土十要》第三册,江苏灵岩山弘化社本,第346页。
    ③《净土十要》第三册,江苏灵岩山弘化社本,第348、349页。
    ④《净土十要》第三册,江苏灵岩山弘化社本,第351页。
    ⑤《净土十要》第三册,江苏灵岩山弘化社本,第350页。
    ⑥《净土十要》第三册,江苏灵岩山弘化社本,第359页。
    ⑦《净土十要》第三册,江苏灵岩山弘化社本,第359页。
    ①《净土十要》第三册,江苏灵岩山弘化社本,第359页。
    ②《净土十要》第三册,江苏灵岩山弘化社本,第354页。
    ③《净土十要》第三册,江苏灵岩山弘化社本,第349页。
    ④《净土十要》第三册,江苏灵岩山弘化社本,第350页。
    ⑤《净土十要》第三册,江苏灵岩山弘化社本,第355页。
    ①道霈关于禅净同源的思想在其弟子太丘得到体现。太丘(字无诤)有《怀净十吟》一卷(康熙鼓山刊本),其中有序云:“无净大师乃霖老人之高徒,其十禅净同源之旨,闻之有自矣。”
    ①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载《明季滇黔佛教考(外宗教史论著八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275页。
    ②“《传灯录》纪天皇道悟嗣石头,误以龙潭崇信嗣之,致谓云门法眼二宗出自青原,一时稽覈霰未详,千古遂成疑案。今考丘玄素撰碑,谓天工道悟嗣马佛,而龙潭为之子。又考符载撰碑,谓天皇道悟嗣石头,而慧真接其派,且唐有闻人归登,著《南岳让碑》,及士权德舆《马祖塔铭》,各载天王道悟之名。佛国白《续灯录》,亦叙雪窦显为马祖九世孙,《佛祖通载》所记亦同,故大川著《五灯会元》而定其案曰:以二碑参合,应以天皇嗣石头,而慧真嗣之,而于马祖法嗣下,入天王道惜,以崇信嗣之,始为不差误矣。嗟乎,久而论定。具眼著自当了然,兹刻据碑改正,匪敢凭臆也。”费隐通容《五灯严统》凡例,《卍新纂续藏经》第80册,第544页。
    ③日本禅宗界有第三种说法,即将天王道悟归于马祖门下,出云门、法眼二宗,又将药山惟俨也归于马祖门下,如此南禅曹洞、临济、云门、法眼、沩仰五宗皆出自马祖一系。见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82页。
    ①关于天王与天皇问题的考辨,除陈垣先生的《清初僧净记》外,范佳玲一文所述最为详尽,请参阅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水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79-285页。
    ②《宗统编年》卷32,《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第306页。
    ③元贤作《龙潭考》批驳此说。另据《鼓山刻经目录》云,清康熙间鼓山刊行《护法正灯录》:“禅门五宗,临济、沩仰皆出于马祖;曹洞、云门、法眼皆出于青原。明清间,径山费隐通容、百愿痴公共撰《五灯严统》,独宗临济为禅宗正系,并以青原系下之云门、法眼二宗改列马祖派下。书出,曹洞子孙诋其淆乱祖系,大起争辩,本书即当时宰官、居士拥护曹洞之种种文件也。”见郑丽生《郑丽生文史从稿》,海风出版社2009年8月,第571页。
    ④续藏本《秉拂语录》后日僧连山交易的跋语。
    ①道霈《最后语序》,《中国佛教经论序跋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8月,第2040页。
    ②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81页。
    ③柳诒微《国史要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99页。
    ④“道无今古,而有今古者,世之变也:道无辙迹,而有辙迹者,世之防也。少林之道,六传而至曹溪,曹溪之门,嗣法者众,而青原思称为得髓,后五传而至洞山价,其时机器渐下,学渐乖宗,主法者忧之,乃立宗趣,设规矩,俾高者不滞于劫外,卑者不落于今时,剪诸见之稠林,截万端之穿凿,鑪锤之妙,淘汰之工,篾以加矣。但其法最精,有才者不得骋其才:有智者不得骋其智,一毫意气之粗,情识之浊,不得与于其间。且诸宗单重见地,吾宗兼论功勋,故诸宗称为了当者,吾宗方许入门。”见元贤《洞上古辙序》,《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35、636页。
    ⑤《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⑥“自新丰以来,传持斯道者,稀若晨星:学此者,鲜不厌其难而趋其,一线之脉,若断若续,亦无怪其然也。当胜国之际,主法者多略妙悟而谈宗旨,如欲适燕者,但日计路程,足实未尝踰阃,燕京固邈在万里也。至我明弘治中,有《四家颂古注》,嘉靖中有《曹洞宗旨绪余》及《少林笔记》等书,悉皆谬妄,迷乱后学,又如指羊肠小蹊,僻谷荒径为适燕之通途也,岂不哀哉?老僧生当末造,幸窥一隙之光,见诸书谬妄,破灭正法,乃作《洞上古辙》二卷,尽删邪说,惟取古德旧案,类集成书,间有发明考订,乃不顾危亡,直犯忌讳,呜呼!岂得已哉。”元贤《洞上古辙序》,《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35、636页。
    ⑦“宋《景德传灯录》止载天皇悟嗣石头,而不知同时有二道悟。一嗣马祖,住荆城西天王寺,一嗣石头,住荆州城东天皇寺。历考唐归登撰《南岳让碑》,圭峰《答裴相国宗趣状》,权德舆撰《马祖塔铭》,皆可据。及后达观颖所引丘玄素符载二塔铭,载之尤详,此无可疑者。但丘铭中以龙潭信嗣天王悟,此则不能无疑 焉。余尝考《雪峰语录》,峰对闽王,自称得先德山石头之道,又鼓山晏国师《语录》序中亦称,晏为石头五叶孙,此二书在五代之际,去龙潭不远,岂应忘其所自哉。据此则知龙潭所嗣者天皇悟,非天王悟,其证一也。……”见《龙潭考》,《广录》卷16,《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80页。
    ①关于元贤的《龙潭考》,范佳玲有专题研究,详见其《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79-288页。
    ②寿昌法脉徒众特别是东苑觉浪一系积极参与“甲乙两宗大讧”,陈垣先生《清初僧诤记》云:“然当时之诤,不尽在天皇之改属,而在列无明慧经于未详法嗣,及谓湛然圆澄来源无据,大伤洞上之心。洞上显学,莫觉浪盛(道盛)、三宜孟若。盛为无明之孙,盂为湛然之子,因此二家遂为原告,费隐(临济宗僧)为被告,而掀起禅宗史上所谓甲乙两宗大讧矣。”陈垣《清初僧诤记》,中华书局1962年9月,第11页。
    ③林之蕃《行业记》载元贤作《补灯录》、《继灯录》云:“己丑,著《补灯录》,以补《五灯会元》之缺。庚寅,收无主遗骸千余瘗之。辛卯,作《继灯录》,先是宗门录传灯者,止于宋,自宋末至明四百余年,一灯相承,未有修者。师广汇博采,至是乃有成书。”见林之蕃《行业记》。④“宗派旧有五,今惟临济、曹洞二宗。临济宗《会元》终于十七世。故兹录即始于十八世;曹洞宗《会元》终于十五世,故兹录即始于十六世;诸师法语不存而出处可考者必载之,或一行之可传,或临终之有异者亦载之,使人毋谓宗门徒打口鼓也;诸师或有名可知而出处言句俱失录者,但依旧例存其名,以俟后人考入;其有颂古传世者,亦取基其一二则附入,此乃《续略》旧例,今因之;诸师言句或有醇疵相半者,难以概录,岂可尽捐,今则节取之,一以成前人之美,一以碎金断璧无非宝也;《五灯续略》一书采录为详,余所未及见者,多得之此书,其功伟矣。但有余之所见而彼未及见者,或有彼之所取而余则削去者,或同一语录而取舍各异者,或同一行实而详略有殊者,故兹录之行自不可已,岂冒其功而为之哉;五宗次序,《景德传灯》及《正宗记》俱先青原后南岳,大川乃私党己宗,以南岳先、青原后,又恐人诤论,故复以法眼先临济,紊乱极矣。今一依旧例为定;诸师年代既远,嗣续难以考正,闻明初有《续传灯》,余未及见,世已无传,惟嘉间有《祖派图》载之颇详,然混乱极矣,未可全据,近见《五灯续略》考正良多,然亦未尽,如东嶼海下有月林镜,今考月林乃参本来人入道者,实径山第八十代住持,入灭于正德乙卯,与东嶼相去远甚,故特去之,余未及正,姑以俟后之君了。”见《继灯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第495、496页。
    ⑤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780页。⑥详下节。
    ⑦如元贤有《鼓山寺志论》六篇、《建州弘释录论赞》十篇。见《广录》卷19,《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93-495页。
    ①元贤系建州僧人,道霈亦出自建州。建州有佛迹岭,即禅宗祖师马祖道一入卍传法之始也。其《建州弘释录》虽系遵其师兄博山元来之议而作,然更主要的目的是在十激发同籍建州之今人、后人的向上之志,见贤而思齐焉,其自序言:“贤潭邑之鄙人也,滥入缁流,幸投法窟,虽萤火难照,鼯技俱穷,而好古一念,每切愚惊,谛仰先标,辙至挥涕。因思:古此溪山也,此日月也;今亦此溪山也,此日月也。今之人岂独异于古之人哉?夫何法门寥寂,今古相悬乃尔!其无乃前踪既没,则观感之无藉欤?狃十近习,则激发之无人欤?用是不揣颛蒙,博探群籍,取诸师之产于建者,或开法显化于建者,悉录而传之。俾晚学之士,得见古人如是之辛勤,如是之严慎,如是之博大,如是之远到,倘能翻然易辙而趣,望标而进,则唐宋之盛,庶几再见于今日,亦未可知也。呜呼!人皆可为尧舜,子舆氏决非诳语,在有志者事竞成耳。若苟于自安,严十自画,即使诸祖俨然临而诏之,彼将掉头弗顾,亦何贵有斯录哉?故斯录之行,愿与有志者共之。”《建州弘释录序》,《广录》卷1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53、454页。
    ②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47页。
    ③《继灯录序》,《广录》卷1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63页。
    ④《鼓山为霖禅师笔语》,鼓山刊本。
    ⑤据郑丽生《鼓山艺文志长编》卷二云:“道霈所补者六十三人。”郑丽生《郑丽生文史从稿》,海风出版社2009年8月,第543页。按:原稿作“传法正字记”,误。
    ⑥见笔者《为霖道霈禅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1、94页。
    ⑦《重兴宝福禅寺记》,《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11页。
    ①元贤《洞上古辙序》,《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36页。
    ②郑丽生《郑丽生文史从稿》,海风出版社2009年8月,第534-535页。
    ③《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④《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①《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②《塔志》,《秉拂语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91页。
    ③费隐通容《五灯严统》凡例,《卍新纂续藏经》第80册,第544页。
    ④费隐通容《五灯严统》凡例,《卍新纂续藏经》第80册,第544页。
    ⑤费隐通容《五灯严统》凡例,《卍新纂续藏经》第80册,第544页。
    ⑥道霈《最后语序》,《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8月,第2040页。
    ⑦道霈《憨山大师寿昌语录题辞跋》,《寿昌无明和尚语录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⑧道霈《鼓山辨谬初刻》,载《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0、81页。
    ①道霈《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30页。
    ②道霈《鼓山辨谬初刻》,载《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6页。
    ③道霈《鼓山辨谬初刻》,载《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6、87页。
    ①《正源略集》卷7,《卍新纂续藏经》第85册,第46页。
    ②《宗统编年》卷23,《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第233页。
    ③《嘉泰普灯录》卷5,《卍新纂续藏经》第79册,第32l页。
    ④《佛祖统纪》卷45,《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9册,第412页。
    ①《百丈清规证义记》卷7,《卍新纂续藏经》第63册,第496页。
    ①陈垣《清初僧诤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510页。
    ②《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2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327页。
    ③《五灯全书》卷63,《卍新纂续藏经》第82册,第286、287页。
    ④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第858页。
    ⑤对于潘耒与大汕之诤,姜伯勤《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学林出版社1999年12月)中罗列了许多人对于潘来的抨击,其倾向十分的明显。见该书第170-173页。
    ①道霈《鼓山辨谬初刻》,载《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9页。
    ②《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4、45页。
    ③道霈《鼓山辨谬初刻》,载《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2、83页。
    ④道霈《鼓山辨谬初刻》,载《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3页。
    ⑤道霈《鼓山辨谬初刻》,载《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4页。
    ①道霈《鼓山辨谬初刻》,载《救狂砭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5页。
    ②道霈《鼓山辨谬初刻》,载《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6、87页。
    ③见道霈《鼓山答大山童求书》,载《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7、88页。
    ④陈垣《清初僧诤记》,《明季滇黔佛教考》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506页。
    ⑤道霈《鼓山辨谬二刻》,载《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99、100页。
    ⑥道霈《鼓山为霖和尚来书》,载《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27页。
    ①道霈《鼓山辨谬二刻》,载《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91、92页。
    ②道霈《鼓山辨谬二刻》,载《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00页。
    ③陈垣《清初僧诤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510页。
    ④李调元《潘耒》,《淡墨录》卷五,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72、73页。
    ⑤姜伯勤《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学林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3页。
    ⑥王士祯《分甘余话》卷下,转引自姜伯勤《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学林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7页。
    ⑦如《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03页。
    ①《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1页。
    ②《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1页。
    ③《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5页。
    ④道霈《鼓山为霖和尚来书》,载《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27、228页
    ⑤《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01页。
    ⑥《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03页
    ⑦道霈《鼓山为霖和尚来书》,载《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27页。
    ①陈姮《清初僧诤记》,《明季滇黔佛教考》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507页。
    ②陈坦《清初僧净记》,《明季滇黔佛教考》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508贝。
    ③如果删削五代之说真是由于部分曹洞僧人为与临济僧人争辈分,那鼓山一系的辈分不仅低于同辈的临济僧人,也远远低于这些曹洞僧人。但鼓山一系能够坚持道霈的主张,也体现了鼓山系淡薄名利,老实修行的一贯作风。
    ④虚云《法系考正》,《虚云老和尚法汇》,黄山书社2005年12月,第202页。
    ⑤陈垣先生也认为,此净中“各是其是”(陈姮《清初僧净记》,《明季滇黔佛教考》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506页),陈先生并没有偏袒删削五代者。蔡日新先生断章取义,将《蔗庵范语录》的意见误以为是陈垣先生的论断(蔡书引学者意见往往未标明出处,不够规范),所以才会说陈坦已经断定删削五代者是正确的。详见《南宋元明清初曹洞禅》,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年5月,第83页。
    ①。参见[日]木宫泰彦《中日佛教交通史》,台湾华宇出版社1985年,第347、348页。
    ②林观潮《隐元隆琦禅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5页。
    ③见[日]野川博之《为霖道霈禅师<道元传>の特色》,《黄檗文华》第百二十三号(黄檗文化研究所编集),第179页。
    ④《琉球国中山王求偈书此赠之》,《还山录》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2页。
    ⑤《琉球国人求幻佛二字偈》,《餐香录》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36、637页。
    ⑥《还山录》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73、674页。
    ①陈垣《清初僧净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②林观潮《隐元隆琦禅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282、283页。按:费隐弟子隐元隆琦坚持乃师的严统思想,其布教东瀛,也把这一思想带到日本。
    ③[日]木宫泰彦《中日佛教交通史》第七章第一节《史籍中之入明僧》列表未见这些禅师名字,他们可能未曾来华,见台湾华宇出版社1985年,第331-347页。
    ④《还山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44页。
    ①《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2058页。
    ②《还山录》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2页。
    ③《继灯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第502页。
    ①《继灯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第502页。
    ①[日]村上专精著,杨曾文译《日本佛教史纲》,台湾华宇出版社1987年,第215、216页。按:有关日本道元禅师的研究,可以参看《中国禅学》第四卷(中华书局2006年)的“道元与中国禅”专辑,特别是[日]何燕生《道元研究相关资料》一文。
    ②关于道元之禅学是从如净处继承而来还是道元的独创,这点日本学界说法不一,而且形成了争论的焦点,如历史学家家永三郎认为“道元的思想是游离于日本本土思想之外的、大陆佛教的简单移植。”其根据是道元的思想在如净说法中所见到的大致相同。而佛教学者中村元则强调道元思想的独创性。详见[日]何燕生《论道元与如净的修证思想异同》,《中国禅学》第四卷,中华书局2006年,第76页。
    ③[日]阿部正雄《禅与西方思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2月,第32、33页。按,道元的思想还直接影响了现当代的“批判佛教运动”,详见史蒂芬·海茵《批判佛教与道元的<正法眼藏>——关于75卷本与12卷本之争》,载《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日]阿部正雄《禅与西方思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2月,第34页。
    ④具体可参见傅伟勋《如净和尚与道元禅师——从中国禅道日本禅》,载《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三联书店1989年4月,第338页。
    ⑥梁晓虹《日本禅》,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58页。
    ①潘耒《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1、82页。
    ②但有趣的是,近代学者如忽滑谷快天又悖道霈之观点而行,其论述五代叠出问题,引道元《天童如净禅师遗录》后记云:“法嗣出世者六人,即六处盛化。承天孤蟾如莹,瑞岩无外义远,华严田翁项公,自庵师揩,岳林痴翁师莹及日本吾而六人也,皆受师印记出世。”道元后记中只提及如净弟了六人,其中没有鹿门觉,据此他认为鹿门觉是否是天童净弟子值得怀疑。见[日]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上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633页。
    ③高崎直道的“心尘脱落误听说”大致认为:《宝庆记》中最重要的概念即“身心脱落”,在禅宗中一般指大彻大悟的体验,但此“身心脱落”在《如净语录》中却为“心尘脱落”,而且如净的弟了无外义远所写的《永平元禅师语录》序文中也为“心尘脱略”,中国语里“心尘”与“身心”的发音相同,很可能是道元将“心尘”误听为“身心”,并通过误听深化了自己的禅思想。见[日]何燕生《论道元与如净的修证思想异同》,《中国禅学》第四卷,中华书局2006年,第76页。
    ④[日]阿部肇一著,关世谦译《中国禅宗史》第十八章第十三节《心尘脱落与身心脱落》,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9年第四版。
    ⑤有关道元的传记资料除道霈所撰之外,还有《元祖孤云彻通三大尊行状记·元祖章》、《永、平寺三祖行业记》等。
    ①唐大潮《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80、81页。此外,关于晚明以前关于三教合一论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三教一致、三教同归于善、三教心性相通、三教分工说等。见夏清瑕《憨山大师佛学思想研究》,学林出版社2007年8月,第170-173页。
    ②赵伟《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11月,第103页。
    ③《金陵三教祠重劝施棺疏》,《灵峰宗论》卷七,莆田广化寺印本,第618页。
    ④林国平《林兆恩与三一教》,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第116页。
    ①《周敦颐集》附录二,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128页。
    ②《周敦颐集》,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6页。
    ③《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本》,鼓山刊本。
    ④《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本》,鼓山刊本。
    ①“性”主要有四种义:一、妄执之自性,即执有实我实法之自性:二、空性或无自性性;三、种子与心识之因本或所依体性之性,由其为种种当前之相用或当体所依之实体而得名,或言体性、佛性等;四、三性之性,即善、恶、无记。见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之《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340页。另外,该书第六章言佛家六种性义,见第108-11页。按:佛教思想发展中,如来藏与自性清净心的融合是有一个过程的,印顺法师说:“如来藏我是一切众生中具是如来功德相好庄严的,在传布中,与自性清净心相结合,由于清净的如来藏在众生身中,为烦恼所覆,与心性清净而为客尘所染,有相同的意义。如来藏的本义足真我,在:无我的佛法传统,总不免神化的嫌疑,说如来藏是自性清净心——真心,那如来藏史可以流行了。”见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中华书局2010年6月,第264页。
    ②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胁膜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8月,第251、252页。
    ③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之《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2005年10月,第119页。
    ④《至圣孔子赞(有引)》,《旅泊庵稿》卷4,《刑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13页。
    ①《秉拂语录》,《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84页。
    ②《答客难》,《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07页。
    ③李申《简明儒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3页。
    ①《答客难》,《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07页。
    ②《长阿含经》卷11,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册,第71页。
    ③《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854页。
    ④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207贝。
    ①契嵩《孝论》,《镡津文集》卷3,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660页。
    ②道霈《鼓山为霖禅师语录·故妣道贞比丘尼塔铭(有序)》,鼓山刊本。
    ③《旅泊幻迹》,《还山录》,鼓山刊本。
    ④《梵网经》卷2,《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4册,第1004页。
    ①契高《孝论》,《镡津文集》卷3,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660页。
    ②《真寂师太忌辰拈香》,《旅泊庵稿》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91页。
    ③《旅泊庵稿》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91页。
    ④《旅泊庵稿》卷2,《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91页。
    ⑤《秉拂语录》,《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91页。
    ⑥《餐香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96页。
    ①如道霈说:“人人有个本爹娘,如影随形处处彰。无奈众生自违背,今朝突出在中央。前是佛殿,后是法堂。左是厨库,右是僧堂。且道中间底本爹娘,足何面目。良久云:切忌触讳。”《餐香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97页。
    ②《答客难》,《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07页。
    ③《旅泊庵稿》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87贝。
    ④《餐香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04页。
    ⑤《餐香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10页。
    ①《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②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617页。
    ①《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②“师曰:学道之士,先须究明万法生起根本,根本若明,入道自然无惑。昔世尊未出世,西天九十六种外道,各宗其宗,入主出奴,互相是非,犹如水火。总而言之,不出无因、邪因二种。无而忽有,是曰无因:所计虚谬,是曰邪因。……如此方儒道二教,儒以太极为因,道以自然为因,道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云:易有太极,足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等,皆不出此。……世尊出世,立正因缘,诸计皆破。正因缘者,人天教中……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一乘圆教……若能从浅至深,究竟穷极,知一切法,皆是性海缘起,圆融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平等、平等,无尽无尽,不唯始、终、顿是圆,即小乘、人天以及儒、道、西天九十六种等皆是圆教也。”见《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①《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②孟超《明清秘密教门滋蔓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第47页。
    ③《佛说三世因果经》前《三世因果》云:“外开清净门,内行不净道,是名外道;行符咒水,驱祟道瘟,是名邪行外道。”
    ④《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卷2,鼓山刊本。
    ⑤参见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第395页。
    ⑥《题三教圣人观太极图》,《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06页。
    ⑦《太上感应篇引经注图序》,《旅泊庵稿》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00页。
    ①《佛说三世因果经》,鼓山刊本。
    ②《重锓毁牛戒汇钞序》,《还山录》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5页。
    ③《重刻金刚经感应记序》,《还山录》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4页。
    ①徐文明《中国佛教哲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0月,第68页。
    ①《广录》卷30,《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73、574页。
    ②[加]卜正民《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121页。
    ③参见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第612、613页。
    ①雍正《雍正御制佛教大典御制拣魔辨异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30页。
    ②参见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第613页。
    ③饶宗颐《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序》,学林出版社1999年12月。
    ④参见姜伯勤《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学林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三章第一节。
    ⑤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94页。
    ⑥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95页。
    ⑦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98页。
    ⑧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帅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28页。
    ⑨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99页。
    ⑩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00页。
    ①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47页。
    ②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50页。
    ③参见笔者《为霖道霈禅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186页。
    ④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66、167页。
    ①元贤是四十岁由儒入佛的,接受过较为良好的儒学教育,这四十年的儒家教育对他的生涯、思想不无影响。
    ②他与一些儒家士大夫过从甚密,对于士大夫参禅的流弊有着更为深刻的体验,这从他对苏东坡的批评就可以窥见一斑。另外,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他为何还把鼓山禅称为“救儒禅”。要之,元贤对禅的充分自信是他的“较真”精神使然,是基于他对儒学、养生术(道家之学)“真已丧”的认识上。道霈则不同,他年十四即出家,与其交往者虽不乏林之蕃等士大夫,但相对来说较为单纯。加之他出家后最早所习即是《八十八佛忏》,其后因目睹寺僧之死而寻求解脱之道,很早就蒙闻谷大师教授念佛法门,而且其母一生都坚定信仰观世音菩萨(念佛往生净土)。特别是在参元贤之后,道霈又游历讲肆多年,他对智者大师、清凉澄观大帅、李长者的私淑情谊都对他的禅学有极为深刻的影响,这是导致他的禅修观、禅教观偏离于元贤主与张的主要原因。这方面在现代也有实例,如印顺法师与太虚大师,印顺自称:“出家永忝列师门,而以致力义学,于大师事业少参末议,且.为学多求诸古籍,十大师思想亦多扞格,吾何以知大师。”(印顺《太虚法师年谱前言》,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页)。
    ②荒木见悟《明末清初的思想与佛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55页。按:日本白隐禅师因元贤有禅净合流的态度,故斥其禅为毁禅。
    ③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02页。
    ④见纪华传《中国佛教与禅宗·永觉元贤<鼓山志>及其文献价值》,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59页。
    ①详见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下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第495页。
    ②转引自陈坦《清初僧诤记》,《明季滇黔佛教考》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551页。
    ③陈垣《清初僧净记》,《J明季滇黔佛教考》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554页。
    ④如郭朋说:“不打算对通琇的禅宗思想作何评述,因为,在禅宗思想方面,通琇自然也是‘谈玄说妙’,‘高谈阔论’的,但那无非是‘述而不作’、抄袭成篇而已。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方面,也不可能看出通琇的为人究竟如何。为了认识通琇的为人,这里不再‘听其言,而只‘观其行’——也就是,对他被封以后的某些行径,略作评介。”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下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第495、496页。
    ⑤见《全闽明诗传》“道霈”条。
    ①涌泉寺今匾额即是康熙亲题。题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当时道霈住持鼓山。此外,康熙五十三年(1714)及忱隆七年(1742)清政府都颁赐藏经予涌泉寺。
    ②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第607页。
    ③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第608页。
    ④[美]司徒琳《南明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0页。
    ⑤[美]司徒琳《南明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2页。
    ①《广录》卷30,《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75页。
    ②《僧兵叹》,《广录》卷2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22页。
    ③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学林出版社1991年2月,第198页。
    ④笔者《从林规约与清初宗门的发展》,载《闽台百丈怀海禅师与中国禅宗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2010年12月。
    ⑤南怀谨《禅宗从林制度与中国社会》,见《中国佛教发展史略》附录,《南怀瑾选集》第五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496页。
    ①《鼓山常住交头簿序》,《还山录》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6页。
    ②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67页。
    ③《鼓山志》卷4,鼓山刊本。
    ④《广录》卷16,《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77页。另见《广录》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399页。
    ⑤《餐香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06页。
    ①南怀瑾《禅海蠡测》,《南怀瑾选集》第五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18页。
    ②《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2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317、318页。
    ③《广录》卷29,《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69页。
    ④《与僧论不许参禅》,《广录》卷1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444页。
    ⑤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水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454页。
    ⑥道霈《为霖和尚开元语录·普说》,鼓山刊本。
    ⑦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08页。
    ⑧《先和尚归真记》,《秉拂语录》,《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89页。
    ①《广录》卷29,《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64贝。
    ②《广录》卷29,《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564、565页。
    ③《餐香录》卷1,《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09贝。
    ④《三世因果经》附录,鼓山刊本。
    ⑤《罗念庵状元醒世诗跋》,《旅泊庵稿》卷4,《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706页。
    ⑥“一年又一年,渐渐改容颜。始作孩童戏,看看白发斑。莫结来生业,回头种福田。莫待无常到,修行早向前。一月又一月,光阴似消雪。岁月无定期,幻化有生灭。少实胜多虚,巧计不如拙。阎君送信来,不柏尔会说。一日又一日,朝出暮又入。妄想不知虚,贪爱何时毕。却似少水鱼,急急须跳出。莫待池水干,徒劳叫冤屈。一时又一时,步步向前移。不思行大道,堂堂人自迷。劝君全不省,只爱口头肥。一日无常到,临期悔莫迟。一刻又一刻,昼夜相催逼。茫茫不回头,灵台真可惜。奉劝世间人,修行须努力。古今多少人,一去无消息。退一步,便是人间修行路;饶一著,切莫与人争强弱;忍一句,一切是非自然去; 息一怒,无量福田从此护:人生处世耐一时,火坑化作白莲池。”该文未明出处。在鼓山《从林祝白清规科仪》中有《博山和尚警语》、《元贤和尚警语》等,此警语大概类此,但更接近口语化、民间化。
    ①《普通年莲社图赞》,《还山录》卷3,《卍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63、664页。
    ②黄润中《为霖和尚开元语录序》,《为霖和尚开元语录》,鼓山刊本。
    ③《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第45页。
    ④《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第99、100页。
    ⑤《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第41页。
    ⑥《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第44、45页。
    ⑦人何求《闽都别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376回,第1248页。
    ⑧《还山录》卷4,《卍字新纂续藏经》第72册,第674页。
    ①此为弘一大师之说。见陈永革《佛教弘化的现代转型》,宗教文化出版社,第257页。
    ①原题《曹洞鼓山禅初探》,载《东南学术》2011年第二期。注有修改。
    ②林了青《元贤禅帅的鼓山禅及其生平》,见《现代佛学》1958第8期。
    ③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水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庄昆木《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与著作》,台湾《正观》杂志,第22期;马海燕《鼓山禅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马海燕《为霖道霈禅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④道霈之卒年有被定为1688年者,恐与忽滑骨愉天有关。忽滑谷快天说:“道霈达七十四岁而无付法门人。”(朱谦之译《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61页)此说本无误,道霈七十四岁时是康熙二十七年,即1688年,当时道霈的确尚无嗣法弟子,然有人误会忽氏之意,以为道霈卒于此年了。按《鼓山志》卷四,道霈卒于“康熙壬午年(1702)九月初七日午时,世寿八十有八。”按:忽氏之说源于日本版(即续藏本)《还山录后序》。详见本论文《绪论》。
    ①道霈《(元贤)塔志》,《秉拂语录》,《禅宗全书》第62册(道霈文字皆在此册,下不一一注明)。
    ②道霈《最后语序》,《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8月,第2040页。
    ③《福州鼓山白云峰涌泉禅寺永觉贤公大和尚行业曲记》,《鼓山志》,鼓山涌泉寺刻板;另见道霈《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卷1,鼓山涌泉寺刻板。
    ④元贤《祭真寂闻谷大师》,《鼓山水觉和尚广录》卷16(下简称《广录》),《禅宗全书》第58册。
    ⑤元贤《真寂闻谷大师塔铭》,《广录》卷18
    ⑥《杭州府志》卷171有传,称其十三岁出家杭州开元寺,为“东南法席之最”。老人不是莲池嗣法弟子,仅是从其受菩萨戒。圣严法师将闻谷老人列入传法不明者。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2月,第24页。
    ⑦《鼓山水觉老人传》,《广录》卷30
    ⑧陈垣《清初僧诤记》,中华书局1962年9月,第11页。
    ①费隐通容《五灯严统》凡例,《禅宗全书》第17册。
    ②费隐通容《五灯严统》凡例,《禅宗全书》第17册。
    ③潘耒《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第26页。
    ④陈垣《清初僧诤记》卷一,“《五灯全书》净”,中华书局1962年9月
    ⑤《五灯全书》卷63,《禅宗全书》第26册。
    ⑥潘耒《救狂砭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第101-103页。
    ⑦潘耒《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第40贝。
    ①《洞上祖宪录》,《禅宗全书》第22册
    ②道霈《惟静禅师遗语序》,《还山录》卷4
    ③道霈《惟静禅师遗语序》,《还山录》卷4
    ④据笔者目前所见,此说最早源于吴信如《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一书,其言:道霈“常随弟子数百,但仅传衣钵十惟静道安一人。”此说不确,道安于康熙二十七(1688)即已圆寂,而此时道霈依然健在,尚无付法门人。何绵山《福建宗教文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53页)、纪华传《中国近现代的曹洞宗法脉传承》(《中国佛学》2008年)沿袭其说。实际上,道霈之嗣法弟了乃是恒涛大心。
    ⑤李馥《请遍照禅师住鼓山疏》,《鼓山艺文志》,海风出版社2001年7月,第574页。
    ①《从林祝白清规科仪》
    ②元贤《广录·示契宗上人》。
    ③元贤《广录·示时中禅人》。
    ④元贤《寿昌西竺禅师语略序》,《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853页。
    ①元贤《广录·示善侍者》
    ②元贤《广录》卷30
    ③元贤《广录》卷29
    ④元贤《广录》卷29
    ⑤道霈《旅泊幻迹》,《还山录》
    ①元贤《续(?)言》,《广录》卷30
    ②元贤《续(?)言》,《广录》卷30
    ③潘耒《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第44页。
    ④元贤《续(?)言》,《广录》卷30
    ⑤元贤《继灯录序》,《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848页。
    ⑥元贤《续(?)言》,《广录》卷30
    ⑦元贤《续(?)言》,《广录》卷30
    ⑧住林之蕃《福州鼓山白云峰涌泉禅寺水觉贤公大和尚行业曲记》中记载说:“世称师为古佛再来,福慧圆明、悲智具足,诚不诬耳,且所至每者异迹……种种灵异,师皆谢弗居,诫勿许传。”
    ①《闽都别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376回,第1248页。
    ②潘耒《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第45页。
    ③元贤《翠云庵记》,《广录》卷15
    ④《从林祝自清规科仪》
    ⑤道霈《旅泊幻迹》,《还山录》
    ①转引自黄曾樾《永觉和尚广录探微》,《福建佛教》98年第3期。
    ②转引自黄曾樾《永觉和尚广录探微》,《福建佛教》98年第2期。
    ③元贤《广录》卷24
    ④道霈《餐香录》
    ⑤道霈《餐香录》
    ①《闽僧诗钞》“道霈”条,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抄本。
    ②元贤《广录》卷30
    ③海外散人《榕城纪闻》,转引自黄曾樾:《永觉和尚广录探微》,《福建佛教》1998年第2期。
    ④林之蕃《福州鼓山白云峰涌泉禅寺水觉贤公大和尚行业曲记》
    ①道霈《南乡放生会序》,《旅泊庵稿》卷3
    ①主要参考庄昆木、郑丽生二先生研究成果,以郑丽生先生的著录为底本,部分系笔者收集所得。按:据庄昆木先生《为霖道霈禅师生、平与著作》研究,道霈的著作,不包括编辑类、重编及单篇文章,共计26种。
    ②庄昆木《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与著作》,《正观杂志》第22期,2002年9月25日,第147页。
    ③主要依据笔者《为霖道霈禅师》一书研究成果,以下不一一注明。
    ①庄昆木《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与著作》,《正观杂志》第22期,2002年9月25日,第153页。
    ②庄昆木《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与著作》,《正观杂志》第22期,2002年9月25日,第149页。
    ③说明:道霈单篇文字(如序、跋等),凡所序、所跋之书鼓山有刻本、写本留存者,皆著录该序、跋,未见留存者不单独录出。这些系笔者根据郑丽生《鼓山艺文志长编》以及本人所见鼓山文献另行整理,庄昆木一文未见著录。
    ①黄奎《中国禅宗清规》,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8月,第86页。
    ②黄曾樾《永觉和尚广录探微》,《福建佛教》1998年第2期、第3期。
    ①弘一大师《福州鼓山藏经版目录序》,《弘一大师全集》第七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30页。
    ②《华严经疏论纂要》有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华严经疏论纂要科判》可供参考。
    《寿昌无明和尚语录四卷合订》,鼓山刊本
    《禅林疏语》,鼓山刊本
    《灵光北禅事迹合刻》,鼓山刊本
    《兴圣国师玄要集》,鼓山刊本
    《圣箭堂述古》,鼓山刊本
    《净土旨诀》,鼓山刊本
    《佛遗教三经注解》,鼓山刊本
    《鼓山为霖禅师笔语》,鼓山刊本
    《鼓山为霖禅师语录》,鼓山刊本
    《云山法会录为霖禅师说四卷合订本》,鼓山刊本
    《为霖和尚开元语录》,鼓山刊本
    《鼓山为霖禅师发愿文并注》,鼓山刊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请益说》,鼓山刊本
    《三世因果经》,鼓山刊本
    《鼓山志》(乾隆本),鼓山刊本
    《增校鼓山列祖联芳集》,鼓山刊本
    《崇行录》,鼓山刊本
    《丛林祝白清规科仪》,鼓山刊本
    《性相通说》,鼓山刊本
    《净土或问》,鼓山刊本
    《净土诸上善人咏》,鼓山刊本
    《法华文句纂要》,台湾影印本
    《华严疏论纂要》,佛陀教育基金会1992年9月
    《禅苑清规》,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
    《四明尊者教行录》,江苏灵岩山弘化社印本
    《净土十要》,江苏灵岩山弘化社本
    《三藏法数》,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2月
    《大乘起信论》(梁译),金陵刻经处印本
    《禅源诸诠集都序》,金陵刻经处印本
    《华严经略策》(五种合刊),金陵刻经处印本
    《圆觉经》,金陵刻经处印本
    《金刚经》,金陵刻经处印本
    《阿弥陀经要解》,金陵刻经处印本
    《观老庄影响论》,金陵刻经处印本
    《大智度论》(5册),莆田广化寺
    《摄大乘论》(王恩洋注本),莆田广化寺
    《天台四教仪集注》,莆田广化寺印本
    《佛祖止宗道影》,莆田广化寺印行
    《大汕和尚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
    《救狂砭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
    《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
    《雍正御制佛教大典·御选语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鼓山艺文志》,海风出版社2001年7月
    《鼓山·涌泉寺风光》,福州鼓山涌泉寺印行
    《全闽明诗传》,光绪刊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乾隆福州府志》等,上海书店2000年10月
    《四书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10月
    《周敦颐集》,中华书局1990年5月
    《修道五十关》,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8月
    《雍正御制佛教大典御制拣魔辨异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里人何求《闽都别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元贤编《温陵开元寺志》,《福建佛教》1999年第2—4期
    元贤编《鼓山志》,《福建佛教》2002年第1期至2005年第1期
    《鼓山志》、《温陵开元寺志》、《灵光北禅事迹合刻》等,《中国佛寺志丛刊》第97、98、99、106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太虚大师《太虚大师全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太虚大师《佛学入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1月
    弘一大师《弘一大师全集》(1—10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圆瑛禅师《大乘起信论讲义》,台湾高雄文殊讲堂印本
    印光大师《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奉化佛教协会印本
    虚云禅师《云居山方便开示》,寺院流通本
    虚云禅师《虚云老和尚法汇》,黄山书社2005年12月
    虚云禅师《虚云大师禅修体系》,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
    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中华书局2010年6月
    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
    印顺法师《华雨集》(1—5册),南普陀寺印本
    印顺法师《太虚法师年谱》,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10月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圣严法师著,关世谦译《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台湾学生书局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禅坐》,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1月
    圣严法师《禅的体验·禅的开示》,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2月
    正果法师《止观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正果法师《禅宗大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正果法师《佛教基本知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学诚法师《精进佛七开示》,福建省佛教协会印本
    圣凯法师《中国佛教忏法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庐山东林寺净土宗文化研究学会印本
    本性法师《佛教的基本观点》,海风出版社2007年
    净空法师《华严讲义》,北京广化寺印本
    心皓法师《天台教制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根通法师主编《中国净土宗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0月
    岑学吕《虚云法师年谱》,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11月
    杨文会等《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杨文会、欧阳渐、吕澂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8月
    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1—5册),齐鲁书社1991年
    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外宗教史论著八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胡适《胡适学术文集·中国佛学史》,中华书局1997年12月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上、下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8月
    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著全集》(1—7册),中华书局2006年
    赖永海《中国佛教与哲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8月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
    顾伟康《禅宗:文化交融与历史选择》,知识出版社1990年6月
    顾伟康《禅宗六变》,台湾东大出版社1994年12月
    邱高兴《一枝独秀:清代禅宗的隆兴》,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
    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1月
    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凤凰出版集团2008年
    魏道儒《宋代禅宗文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9月
    潘桂明等《中国天台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杨曾文《宋元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徐文明《中土前期禅学思想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徐文明《中国佛教哲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0月
    曾其海《三宗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吴立民等《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龚隽《禅史钩沉——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史论述》,三联书店2006年8月
    龚隽、陈继东《中国禅学研究入门》,复口.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梁晓虹《日本禅》,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纪华传《中国佛教与禅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5月
    陈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陈永革《佛教弘化的现代转型》,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
    江灿腾《晚明佛教改革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三联出版社1989年4月
    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中华书局2001年6月
    姚卫群《中国般若思想发展源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四龙《欧美佛教学术史——西方的佛教形象与学术源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李四龙《天台智者研究——兼论宗派佛教的兴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王荣国《福建佛教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
    牟宗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
    吴信如编著《净土奥义》,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8月
    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五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上、下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姜伯勤《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学林出版社1999年12月
    王仲尧《易学与佛教》,中国书店2001年7月
    黄奎《中国禅宗清规》,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8月
    劳政武《佛教戒律学》,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9月
    李小荣《汉译佛典文体及其影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8月
    唐忠毛《佛教本觉思想论争的现代性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
    冯焕珍《回归本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董群《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学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刘泽亮《黄檗禅哲学思想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陈自力《释惠洪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
    夏清瑕《憨山大师佛学思想研究》,学林出版社2007年8月
    龚晓康《融会与贯通:藕益智旭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1月
    陈玉女《明代的佛教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学林出版社1991年2月
    郑志明《佛教生死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8月
    陈坚《心悟转法华》,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12月
    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邓子美《超越与顺应——现代宗教社会学观照下的佛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
    林观潮《隐元隆琦禅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马海燕《为霖道霈禅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周齐《明代佛教与政治文化》,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杨健《清王朝佛教事务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7月
    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大乘佛教文化出版社1976年
    吴言生主编《中国禅学》1—4卷,中华书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编《中日佛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4月
    柳诒徵《国史要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熊十力《存斋随笔》,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8月
    熊十力《唯识学概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1月
    张君劢《儒家哲学之复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三联书店2004年8月
    余英时《内在超越之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5月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之《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三联书店2002年8月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1—7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8月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二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李中《简明儒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6年7月
    谢国桢《南明史略》,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7月
    赵园《明清之际十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
    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
    朱谦之《朱谦之文集》(1—10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郑丽生《郑丽生文史丛稿》,海风出版社2009年8月
    林国平《闽台民间信仰源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林国平《林兆恩与三一教》,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
    马西沙、韩秉芳《中国民间宗教史》(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孟超《明清秘密教门滋蔓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
    何绵山《闽台佛教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10月
    建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建阳县志》,群众出版社1994年9月
    建瓯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建瓯县志》,中华书局1994年3月
    南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平地区志》,方志出版社2004年4月
    政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政和县志》,中华书局1994年2月
    [日]荒木见悟《明末清初的思想与佛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
    [日]荒木见悟《明末宗教思想研究》,日本创文社,年月不详
    [日]荒木见悟《佛教与儒教》,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
    [日]宇井伯寿《中印佛教思想史》,台湾华宇出版社佛历2530年版(世界佛学译丛第31册)
    [日]长谷部幽蹊《明清佛教研究资料》(日文版),部分,年月不详。
    [日]田村芳朗等《天台思想》,台湾华宇出版社佛历2531年版(世界佛学译丛第60册)
    [日]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台湾华宇出版社佛历2530年版(世界佛学译丛第68册)
    [日]尾三雄一《中观思想》,台湾华宇出版社佛历2529年版(世界佛学译丛第63册)
    [日]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5月
    [日]山口益《般若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日]麦谷邦夫《三教交涉论丛》,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出版年月不详
    [日]望月信亨著,印海泽《中国净土教理史》,台湾慧日讲堂1974年
    [日]松本文三郎《弥勒净土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4月
    [日]木宫泰彦《中日佛教交通史》,台湾华宇出版社1985年
    [日]村上专精著,杨曾文译《日本佛教史纲》,台湾华宇出版社1987年
    [日]阿部正雄《禅与西方思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2月
    [日]田中良昭《禅学研究入门》,大东出版社刊1994年7月
    [日]阿部肇一著,关世谦译《中国禅宗史》,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9年第四版
    [日]龟田教信《华严学》,佛光出版社1997年
    [日]酒井忠夫《中国善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
    [美]于君芳(音译):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美]麦克·彼得森等《理性与宗教信念——宗教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6月
    [美]司徒琳《南明史(一六四四——一六六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美]韦思谛编《中国大众宗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美]Arthur Wright:《中国历史中的佛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加]卜正民《为权利而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十绅社会的形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法]谢和耐《中国和基督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3月
    [荷]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庄昆木《为霖道霈禅师的生平与著作》,《正观杂志》第22期
    林子青《元贤禅师的“鼓山禅”及其生平》,《现代佛学》1958年第8期
    黄曾樾《永觉和尚广录探微》,《福建佛教》1998年第2期、第3期
    纪华传《中国近现代的曹洞宗法脉传承》,《佛学研究》2008年
    陈永革《儒佛孝慈伦理之异同:以戒孝一致论为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陈永革《明清之际三教交涉及其思想效应:以江南为中心》,《福建论坛》2005年第6期
    陈永革《论晚明居十佛学的思想特质及其效应——兼论晚明狂禅现象》,《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4期
    陈永革《经世佛教与出世解脱:论晚明佛学复兴的困境及其反思》,《佛学研究》2002年
    陈永革《修性与修命:晚明佛道之辨及其效应》,《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陈永革《佛儒交涉与晚明佛学的经世思潮》,《佛学研究》2000年
    黄公元《从明末四大高僧看永明延寿对晚明佛教的深刻影响》,《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5期
    吴震《晚明心学与宗教倾向》,《云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李利安《明末清初中国汉传佛教各宗派的基本特点》,《西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葛晓燕《弘一法师影印<华严经疏论纂要>时间考证》,《浙江档案》2010年第5期
    [日]野川博之《为霖道霈禅师<道元>特色》,《黄檗文华》,第百二十三号
    邱高兴《李通玄佛学思想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1996年
    范佳玲《明末曹洞殿军——永觉元贤禅师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程群《智顗禅学探微》,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程曦《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复旦大学博十论文,2007年
    马海燕《鼓山禅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