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如来藏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梳理和总结《楞严经》的如来藏思想。
     论文先对印度和中国的如来藏思想进行了梳理,以期能清晰地把握《楞严经》中如来藏思想的继承及创新情况。印度如来藏思想包括思想源流、成熟期的基本思想,于中国则总结了最具特色的本觉思想和缘起思想。
     论文第三章对全经的如来藏思想进行了概要说明。先对本经中如来藏概念的内涵作了总结,继之从体用、中道观两方面对全经的如来藏思想脉络作了梳理,最后对整个经文的如来藏思想体系作了整体说明。接下来各章,基本是以专题形式对如来藏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作一论述。
     如来藏心性说:即经中的常住真心说。围绕真心和妄见的二种根本,论文分别予以论述。妄见即众生对真心的错误理解,分为实体化的观念和意识心的执著。真心即从视觉现象即见性中指示真心,并总结出真心的种种性质。
     如来藏本体说:通过论证证明诸法虚妄,实相即如来藏。其论证方法主要是“四句否定”的归谬法,以此方法证明现象世界非因缘和合而有,也非自然而有。其论证过程是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分别用归谬法一一证明其非因缘、非自然,其体性终归如来藏
     如来藏心现说:论述七大、身心、世间、众生、轮回等一切有为法是如何唯心所现的。其唯心所现的总原则是:如来藏是本来清净周遍法界的,众生所看到的境界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众生的心量和业力不同,而如来藏随着为之显现出不同的境界。论证分别为:七大都是如来藏随众生心周遍法界的显现,并非因缘和自然性;众生轮回世间是由同分妄见和别业妄见造成;十二类不同众生的形成原因都是因为种种“乱想”所造成的;七趣轮回也是妄想受生,妄想随业而成。
     如来藏缘起说:该经的缘起说称为“觉明缘起说”,该说认为:真心本来觉悟明了,而有妄觉想要加明于这个真心上,因而有了能、所二元。这个想要加明于本觉的妄见就叫做“觉明”,是一切妄想分别的根源,也是一切现象界成立的根源。论文从发生论角度说明了世界、众生、业果的产生和相续过程。
     如来藏证悟原理:《楞严》重在实证,本文总结了其修证原理。六根是使众生轮转生死的无明结根,也是修证获得菩提的关键。只要不随着六根的各种作用而产生分别意识,随便选择其中一根,因不分别而逐渐脱离了黏着外尘的习惯性,让意识内伏反照其本性,归于本来真心,就可以发出其本明的真性。为了在六根中抉择出最适合修行的一根,经文中二十五为圣者分别陈述了自己的圆通法门,并从中一一抉择。
     如来藏修证法门:即耳根圆通法门。论文总结了经文所说的耳根和闻性的殊胜之处,即具有圆满功德、不生灭性以及三种真实。继之,详细解说了耳根圆通法门的修行方法和步骤。叙述了耳根圆通法门成就后所获得的殊胜功德,并将之和《普门品》对照。作为耳根圆通法门的辅助法门,有“四种清净明诲”和诵楞严咒。修行的次第,则包括三渐次和五十五位。
     文末结语对《楞严经》的思想特色和创新做了总结。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is to summarize the tathagatagarbha thoughts in the La kavatara systemly.
     Firstly,the thesis tease Tathagatagarbha thought of china and india in order to clearly grasp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tathagatagarbha thoughts in La kavatara-sutra.The tathagatagarbha thoughts in Indian includs sources of thought, the basic idea of maturity. It is summarized as the most unique idea—thought of vision and the origin of idea in China.
     The chapter 3 is in the order of Scripture, and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 all aspects of the tathagatagarbha thoughts in La kavatara-sutra.
     Human nature in Tathagatagarbha is permanent true(bhutatathata)mind. The article seperately discusst true(bhutatathata) and false(amalavijnana)minds. False minds is misunderstanding for true mind,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materialized and persistence for awareness. While true mind is to find real hert from vision and summarize all properties of true mind.
     The ontology of Tathagatagarbha expounds everything is false but reality. Reality is Tathagatagarbha. The proof method is the induction of negative for four sentences, by which to prove the world is neither the blend of karma,nor unnatural. The process of the argument is to use the induction to prove five clusters, Six Entrancesthe,Twelve Bases and The Eighteen Fields are all not the blend of karma and unnatural, whose ontology is Tathagatagarbha.
     The nature of mind of Tathagatagarbha is to discuss how to appearance for seven materials, physical and mental,Worldly,sentient being,Reincarnation and all conditioned existences by heart. Its general principle is Tathagatagarbha is originally pure surrounding the cosmos, the realm sentient beings see i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karma and hearts of all beings,so there are different realms of Tathagatagarbha.The reason is seven materials are appearance of living beings'hearts,not the cause and nature; Samsara for beings is result of false thoughts. Various is result in Twelve different living beings.seven reincarnations are also affected by delusions.
     The Origin of Tathagatagarbha is also called the origin of the theory of conditioned genesis about awaken,which says True Mind has unlimited ability and clean factors which can make clean and true appearance.but because of ignorance covers the True Mind,so people are always in the unwise situation,are also called Subject and object. False apprehension which covers Innate enlightenment is called JueMing (觉明),which is the source of the Incorrect thought and Decisions,and is also the basis of the phenomenon. The paper explain world,living beings, and the process of the production and continuation for karma and the result aspect of karma from the theory of epigenesi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evised theory for Tathagatagarbha in Shurangama Sutra focus on evidence-based in experience field,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revised theory. Six Indriyas is the root of lunhui and a key to attain correct wisdom.choosing one of Six Indriyas and making it to form the habit far from Six Dusts in order to show nature in realization. In order to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Indriyas in six,Scripture twenty-five Buddha state their own the universality(omnipotence)doctrines respectively,and from which giving their choices.
     The enlightenment doctrine of Tathagatagarbha is the universality(omnipotence) doctrines of the Srotrendriya. Paper summarizes the Most Excellent aspects in the faculty of hearing and the olfactory faculty, which have completely excellent virtue, no birth and no death and three truths. Then explication the way and steps for practices of the universality(omnipotence)doctrines of the Srotrendriya and description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universality(omnipotence)doctrines of the Srotrendriya,and compared with the chapter of the Universal Gate. As a secondary doctrine of the universality(omnipotence)doctrines of the Srotrendriya includs four Clear Instructions and recite the Shurangama dharana. The order of Practice includes three stepts and fifty five grades.
     In addition to all this, there i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idea and innovation about lengyan sutra.
引文
1(宋)德洪造论,正受会合《楞严经合论》卷10,《卍新纂续藏经》(以下简称《卍续藏》)第12册,第95页
    《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湖广通志》,卷十一
    1(明)钱谦益钞《楞严经疏解蒙钞》卷10,《卍续藏》第13册,第755页上。
    2(唐)智升撰《续古今译经图记》卷1,《中华大藏经》(以下简称《中华藏》)第54册,第955页上。
    1以上论述参见罗香林《唐相国房融在光孝寺笔受楞严经翻译问题》324页,收录于《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辩》,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2杨维中《论<楞严经>的真伪之争及其佛学思想》,《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1期,第59-66页。
    3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4册,第1748页。
    4参见《大日本佛教全书》第75册。
    1(宋)了璿集《首楞严义疏注经》卷1,《大正藏》第39册,第825页下。
    2(宋)赞宁撰《宋高僧传》卷六,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3页。
    1(梁)僧佑撰《释迦谱》卷5,《中华藏》第52册,第630页中-下。
    2(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27,《中华藏》第14册,第298页中。
    1 吕澂著《吕澂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页。
    2 释太虚著《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第1533页。
    1释太虚著《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第1709页。
    2(明)传灯疏《楞严经圆通疏》卷1,《卍续藏》第12册,第399页上。
    3(明)智旭著《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4,《嘉兴大藏经》第36册,第330页上。
    4岑学吕编,《虚云和尚年谱》,台北:大乘精舍印精会,第234页。
    5(明)曾凤仪宗通《楞严经宗通》卷1,《卍续藏》第16册,第1页中。
    6(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10,《中华藏》第23册,第566页下。
    1(宋)道原撰《景德传灯录》卷28,《中华藏》第74册,第355页上。
    2(唐)宗密述《禅源诸诠集都序》卷2,《大正藏》第48册,第408页上。
    (宋)苏轼著《书柳子厚大鉴禅师碑后》,《苏轼文集》卷66,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84页。
    (宋)苏轼著《跋柳闳<楞严经>后》,《苏轼文集》卷66,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69页。
    3(宋)苏辙著《书(楞严经)后》,《栾城集·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版,第1405页。
    4(宋)晓莹录《云卧纪谭》卷1,《卍续藏》第86册,第10页中。
    5(宋)惠洪撰《林间录》,《佛教要籍选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61-762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二六,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010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二六,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010页。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十四,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010页。
    4(明)明河撰《补续高僧传》卷五之“能义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5望月信亨《关于<大佛顶首楞严经>传译之研究》,如实译,载《世界佛学名著译从》27册《佛典研究初编》,台北:华宇出版社,1988年,第233-249。
    6吕澂著《吕澂集》(黄夏年主编《近现代著名学者佛学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页。
    1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三),上海: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1杜正民著《如来藏学研究小史》(上、下),《佛教图书馆馆讯》第10/11、12期,第32-52页,第37-63页,1997年6/9、12月。杜正民:《当代如来藏学的开展与问题》,《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3期,第243-280页,1998年。
    2释印顺著《印度之佛教》,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版,第5-7页。
    1围绕本经传译和流传情况产生的各种争论,收集在了张曼涛主编的《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辩》(《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5册)中,以及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三)》中的《楞严经》条。
    2罗香林:《唐相国房融在光孝寺笔受首楞严经翻译问题》,张曼涛主编《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辩》(《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5册),第340页。
    3杨白衣:《关于楞严经的真伪辩》,张曼涛主编《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辩》(《现代佛教学术从刊》第35册),第347页。
    4网络多见有流传香港释愍生法师所作《辨破<楞严百伪>》一文,被佛教界称为护法卫教之雄辩。虽然愍生法师也有教内人士先入为主护教心态的立场,不是中立严谨的学术态度,但吕澂《百伪》中的很多观点在他的驳难下也很难立足。
    1罗香林:《唐相国房融在光孝寺笔受首楞严经翻译问题》,张曼涛主编《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辩》(《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5册),第327页。
    1望月信亨著《关十<大佛顶首楞严经>传译之研究》,《世界佛学名著译丛》之二十七《佛典研究初编》,第248页。
    有关真伪问题关涉的现代性问题,可参看唐忠毛著《佛教本觉思想论争的现代性考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唐忠毛著《佛教本觉思想论争的现代性考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20页。
    2霍韬晦《如实观的研究法——佛学研究方法论新论》,《现代佛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44-155页。
    1法界圆觉宗实际上指如来藏思想,与分别代表中观行派的法性空慧宗、代表瑜伽行派的法相唯识宗并列。太虚法师的法界圆觉宗的重心落在中国国佛教对如来藏思想的诠释与发挥方面,与此相比,印顺法师的真常唯心说则以印度佛教的典籍为判别基础。
    2(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22,《中华藏》第32册,第239页下。
    3(姚秦)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舍利弗阿毗昙论》卷27,《中华藏》第49册,第814页上。
    4转引自印顺法师著《修定——修心与唯心》,《华雨集》第3册,第147页。
    (宋)施护译《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藏》第8册,第782页下。
    1(后秦)鸠摩罗什译《思益梵天所问经》卷3,《中华藏》第17册,第143页上。
    2(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45,《中华藏》第25册,第823页下。
    3(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41,《中华藏》第25册,第775页中。
    4(后秦)鸠摩罗什译《中论》卷4,《中华藏》第28册,第892页下。
    1(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27,《大正藏》第14册,第296页上。
    2(唐)玄奘译《辩中边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535页上
    1(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大乘庄严经论》卷6,《中华藏》第29册,第538页上。
    2周贵华著《唯心与了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页。
    3(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大乘庄严经论》卷5,《中华藏》第29册,第523页上。
    4周贵华著《唯识、心性与如来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1(唐)地婆诃罗译《大乘密严经》卷中,《中华藏》第23册,第234页下。
    2(唐)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卷5,《中华藏》第17册,第782页下。
    1(唐)般若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10,《中华藏》第66册,第467页下。
    2(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方等如来藏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560页上-中。
    3周贵华著《唯识、心性与如来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1(唐)玄奘译《成唯识论》卷9,《中华藏》第30册,第762页中。
    2(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鬘师了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卷1,《大正藏》第12册,第221页下。
    3(陈)真谛译《佛性论》卷2,《大正藏》第31册,第827页上。
    4(后魏)勒那摩提译《究竟一乘宝性论》卷2,《中华藏》第9册,第1012页上。
    1(唐)地婆诃罗译《大乘密严经》卷中,《中华藏》第23册,第230页上。
    (唐)般若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10,《中华藏》第66册,第468页上。
    3周贵华著《唯识、心性与如来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4(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鬘师子吼—乘大方便方广经》卷1,《中华藏》第9册,第1012页下-第1013页上。
    1(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2,《中华藏》第14册,第23页上。
    2(唐)地婆诃罗译《大乘密严经》卷上,《中华藏》第23册,第219页下。
    3(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中华藏》第17册,第581页下。
    1(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4,《中华藏》第17册,第612页中。
    周贵华著《唯识、心性与如来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127页。
    3(后魏)勒那摩提译《究竟一乘宝性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479页中。
    (后魏)勒那摩提译《究竟一乘宝性论》卷4,《中华藏》第30册,第517页中-下。
    2(隋)智顗说《金光明经玄义》卷上,《中华藏》第96册,第370页上。
    1(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0,《中华藏》第12册,第363页中。
    2(唐)般若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10,《中华藏》第66册,第468页上。
    可参考周贵华著《唯识、心性与如来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225-231页。
    2(唐)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1,《中华藏》第22册,第452页中。
    3(隋)智顗说《四念处》卷4,《中华藏》第97册,第648页上。
    4(元)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中华藏》第76册,第822页中。
    5(陈)慧思说《大乘止观法门》卷1,《中华藏》第95册,第721页中。
    1陈兵著《佛教心理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244页。
    2(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811页上。
    3周贵华著《唯识、心性与如来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1(梁)真啼译《大乘起信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810页下。
    2(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810页下。
    3(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811页中。
    1陈兵著《佛教心理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1陵,古同“凌”,侵犯、欺侮的意思。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6页中。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8页上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8页上
    3“准”、“的”都是箭靶,即射击目标,故引申为标准。
    4(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8页上
    5(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8页上。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8页上-中。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8页中。
    3(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3,《中华藏》第12册,第733页上。
    1(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8页中。
    2(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8页中-下。
    1(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8页下。
    2(宋)戒环解《楞严经要解》卷7,《卍续藏》第11册,第758页中。
    3“元”有时候又侧重于开始、开首之意,《尔雅·释诂》说“元,始也。”。此处的“元”也可以解释为是已经有“开始”,而非“本来”。
    4(明)钱谦益钞《楞严经疏解蒙钞》卷4,《卍续藏》第13册,第339页上。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8页下。
    2(唐)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1,《中华藏》第22册,第455页上。
    苏轼著名的《琴诗》即脱胎于此处: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4(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8页下。
    5(唐)法藏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卷1,《中华藏》第98册,第451页下。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1,《中华藏》第15册,第513页上
    2(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第31卷,《中华藏》第25册,第626页中。
    3(唐)玄奘译《成唯识论》卷2,《中华藏》第30册,第695页中。
    无为依和有为依唯识学的区分,详参周贵华《唯识、心性与如来藏》。
    2(后秦)僧肇作《肇论》卷1,《大正藏》第45册,第154页下。
    3(隋)智顗说《妙法莲华经文句》卷3,《中华藏》第94册,第55页下。
    4(唐)法藏述《华严经旨归》卷1,《中华藏》第98册,第446页中。
    5(唐)净觉集《楞伽师资记》卷1,《大正藏》第85册,第1290页下。
    6(元)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中华藏》第76册,第828页上。
    7(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809页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件事物的完成需要“四因”: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
    释印顺著《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第7册,台湾印顺法师基金会电子版,第53页。
    (?)(明)传灯疏《楞严经圆通疏》卷1,《卍续藏》第19册,第403页上。
    1(唐)菩提流支译《大宝积经》卷112,《中华藏》第9册,第382页上-中。
    2(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43,《中华藏》第25册,第793页中。
    3(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43,《中华藏》第25册,第793页中。
    4(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27,《中华藏》第14册,第299页下。
    5(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12页中。
    6(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5页上。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卷1,《中华藏》第9册,第1012页上。
    1(后魏)勒那摩提译《究竟一乘宝性论》卷4,《中华藏》第30册,第521页上。
    姚孝彦著《性空正义的考察》(上),《谛观》第25期第8页,1985年5月。
    3(隋)古藏撰《胜鬘宝窟》卷3,《大正藏》第37册,第73页下。
    1(梁)真啼译《大乘起信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809页中。
    2(唐)法藏述《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卷1,《大正藏》第42册,第217页上。
    3(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5,《中华藏》第14册,第52页下。
    4释恒清著《佛性思想》,台北:东大图书,1997年版,第68页。
    1(清)超溟著《万法归心录》卷2,《卍续藏》第65册,第82页中。
    2(宋)戒环解《楞严经要解》卷8,《卍续藏》第11册,第772页上。
    3(明)钱谦益钞《楞严经疏解蒙钞》卷4,《形续藏》第13册,第340页上。
    1(明)德清述《楞严经悬镜》卷1,《卍续藏》第12册,第60页中。
    2(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4,《卍续藏》第12册,第528页上
    1龚隽《宋明楞严学与中国佛教的正统性:以华严、天台<楞严经>疏为中心》,《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3期,第33-47页。
    2(明)传灯疏《楞严经圆通疏》卷4,《卍续藏》第12册,第572页上。
    1陈兵著《佛教心理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216页。
    (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4,《中华藏》第76册,第218页
    (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45,《中华藏》第76册,第501页中。
    1(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810页中。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81页上。
    3(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83页下。
    1(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3,《中华藏》第76册,第212页上-中。
    (明)钱谦益钞《楞严经疏解蒙钞》卷1,《卍续藏》第13册,第546页中。
    2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第1556页。
    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第1566页。
    1(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0,《中华藏》第12册,第891页下。
    2(唐)般若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8,《中华藏》第67册,第65页中。
    3(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19,《中华藏》第25册,第445页中。
    4(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2,《中华藏》第76册,第207页上。
    5(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6,《中华藏》第76册,第230页上。
    6(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5,《中华藏》第76册,第227页下。
    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第1562页。
    1(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84页中。
    1(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3,《中华藏》第76册,第213页上。
    2(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84页中
    3(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84页中。
    (明)钱谦益钞《楞严经疏解蒙钞》卷1,《卍续藏》第13册,第175页中。
    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第1565页。
    1(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1,《卍续藏》第12册,第356页中。
    2(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悬示》卷1,《卍续藏》第12册,第303页上。
    (宋)道原纂《景德传灯录》卷3,《中华藏》第74册,第27页中。
    2(唐)慧然集《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卷1,《大正藏》第47册,第496页下。
    3(元)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19,《大正藏》第49册,第678页中。
    4释太虚著《楞严经研究》,《太虚大师全书》第14册,第1791页。
    1(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85页下。
    2(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1,《中华藏》第13册,第178页中。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89页中。
    2原文的“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指唯识学中的五位百法,用来指世间世出的一切法。色心诸缘指色法十一中,心法八种;心所使指心所有法五十一种:诸所缘法指心不相应法二十四种、无为法六种。共百法,详见《百法明门论》。
    1(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2,《卍续藏》第12册,第373页上。
    2(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2,《卍续藏》第12册,第373页上。
    3(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4,《中华藏》第76册,第218页下。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90页上。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90页上。
    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第1566页。
    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第1568页。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91页上。
    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第1578页。
    1(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91页下-492页上。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92页中。
    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第1580页。
    3(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809页上
    (?)(明)智旭撰述《楞严经文句》卷2,《卍续藏》第13册,第497页上。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92页下。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93页上。
    3(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810页中。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93页下。
    古人的观念,认为异常的天象预示着这个国家将会有不祥的事件发生。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93页下。
    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第1581页。
    1(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卷1,《中华藏》第9册,第1012页下-1013页上。
    (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94页中。
    (后秦)鸠摩罗什译《中论》卷1,《中华藏》第28册,第837页上。
    1(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69,《中华藏》第76册,第639页中-下。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3,《中华藏》第23册,第501页中。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2,《中华藏》第32册,第628页下。
    2(唐)澄观述《五蕴观》卷1,《形续藏》第58册,第605页上。
    (?)(隋)智顗说《摩诃止观》卷10,《中华藏》第94册,第889页下。
    4(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9,《中华藏》第12册,第107页下。
    5(陈)真谛译《佛性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376页下。
    6(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94页中。
    1(宋)子璿集《首楞严义疏注经》卷2,《大正藏》第39册,第859页下。
    1(明)钱谦益钞《楞严经疏解蒙钞》卷2,《卍续藏》第13册,第254页中。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95页上。
    (?)频伽全称迦陵频伽,意为共命鸟。这种鸟是一身双头,频伽瓶像这种鸟形。
    (后秦)鸠摩罗什译《持世经》卷2,《中华藏》第17册,第276页中-下。
    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第1586页。
    (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69,《中华藏》第76册,第641页上。
    1(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79,《中华藏》第76册,第694页
    (北凉)昙无谶译《大方等大集经》卷25,《中华藏》第10册,第332页上。
    1(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3,《中华藏》第23册,第499页下。
    2(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3,《中华藏》第23册,第499页下。
    3(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3,《中华藏》第23册,第499页下。
    1(清)续发集录《贤首五教仪》卷6,《卍续藏》第58册,第111页上。
    2(元)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中华藏》第76册,第846页中。
    3(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84页上。
    4(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89页中。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3,《中华藏》第23册,第501页下。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9,《中华藏》第23册,第552页下。
    3周贵华著《唯识、心性与如来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129页。
    4“梵我论”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认为“我”是一切事物的超越性本质,是唯一真实的、恒常的、独立存在的实体。而如来藏思想中,如来藏是人、法二无我所显真如,这就否定了造作者和独一恒存的实体的观念。《楞严经》卷二中也回答了这个问题,说此处说真心本觉不同于“诸外道种说有真我,遍满十方”,因为如来藏并没有一个“自然体”,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的。由此可见,《楞严》的如来藏并非“梵我”思想。
    集起,梵语citta。译作心。指阿赖耶识及其活动。集,谓一切现行法皆于阿赖耶识薰其种子;起,谓由此识生一切现行法。
    (宋)戒环解《楞严经要解》卷6,《卍续藏》第11册,第739页上。
    1(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3,《中华藏》第31册,第326页上。
    2(唐)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卷1,《中华藏》第47册,第9页中。
    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第1591页。
    (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3,《卍续藏》第12册,第478页上
    释太虚著《楞严经研究》,《太虚大师全书》第14册,第1820页。
    释太虚著《楞严经研究》,《太虚大师全书》第14册,第1820页。
    2(明)智旭撰述《楞严经文句》卷3,《卍续藏》第13册,第543页上。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3,《中华藏》第23册,第501页下。
    2阳燧,古时用铜质制成的凹面镜,用以聚集日光以点燃艾炷等易燃物以取火,艾炷是由艾绒制成的圆锥形艾团。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胞胎经》卷1,《大正藏》第11册,第887页上。
    马忠庚著《从科学史角度证伪<楞严经>》,《学术论坛》,2005年第2期,第182-185页
    方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淮南了·览冥训》:“夫阳燧取火於日,方诸取露於月。”又说:“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许慎注说:“诸,珠也。方,石也。
    4(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3,《中华藏》第23册,第502页上-中。
    1(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33,《中华藏》第76册,第415页上。
    2(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33,《中华藏》第76册,第414页下。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3,《中华藏》第23册,第503页上。
    (宋)戒环解《楞严经要解》卷6,《卍续藏》第11册,第774页中。
    1(隋)菩提灯译《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中华藏》第23册,第293页下。
    1(唐)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1,《中华藏》第22册,第453页下。
    1(明)钱谦益钞《楞严经疏解蒙钞》卷3,《卍续藏》第13册,第302页上。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3,《中华藏》第23册,第504页上。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93页上。
    1羯逻蓝、遏蒲昙、蔽尸、羯南等是胎内五位的前四位。胎内五位是佛教将胎儿自母体中受胎至出生的266天间次第分为五个阶段,即:(一)羯刺蓝,又作歌罗罗、羯罗蓝。意译为凝滑、杂秽。指初受胎后之七日间。(二)頞部昙,又作阿部昙,意译为疱、疱结,指第二个七日间。(三)闭尸,又作蔽尸、萆尸,意译为凝结、肉段,指第三个七日间。(四)键南,又作健男、羯南,意译为凝厚、硬肉。指第四个七日间。(五)钵罗奢怯,意译为支节、枝枝,乃手足已形成之位,即受胎后第五个七日至第三十八个七日(出生之时)之间。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7,《中华藏》第23册,第539页下。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7,《中华藏》第23册,第540页上。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7,《中华藏》第23册,第540页上-中。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8,《中华藏》第23册,第544页下。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9,《中华藏》第23册,第552页下。
    3(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8,《中华藏》第23册,第545页上。
    4(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8,《中华藏》第23册,第545页上。
    1(后魏)勒那摩提译《究竟一乘宝性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497页中。
    (后魏)勒那摩提译《究竟一乘宝性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497页中。
    (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811页上。
    3(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814页中。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6页下。
    (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9,《中华藏》第23册,第553页上。
    (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77,《中华藏》第76册,第685页上。
    (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77,《中华藏》第76册,第685页上。
    (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809页下。
    3(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6页下。
    4(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6页下。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6页下。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6页下。
    3(宋)永明延寿述《心赋注》卷3,《卍续藏》第63册,第102页中。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6页下。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6页下。
    3(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7页上。
    释太虚著《楞严经研究》,《太虚大师全书》第14册,第1829页。
    (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810页中。
    3(唐)澄观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14,《大正藏》第35册,第604页中。
    4(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810页中。
    (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77,《中华藏》第76册,第684页中。
    (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77,《中华藏》第76册,第684页中。
    (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10页中。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5页下。
    3(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77,《中华藏》第76册,第684页下。
    4(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77,《中华藏》第76册,第684页下。
    (明)钱谦益钞《楞严经疏解蒙钞》卷4,《卍续藏》第13册,第323页上。
    6(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77,《中华藏》第76册,第684页下。
    (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0,《中华藏》第13册,第165页上。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中华藏》第17册,第587页上。
    (?)(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69,《中华藏》第76册,第642页下。
    (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69,《中华藏》第76册,第642页下。
    (?)释太虚著《楞严经研究》,《太虚大师全书》第14册,第1826页,以下世界生成论部分出处皆同。
    1(明)传灯疏《楞严经圆通疏》卷4,《卍续藏》第12册,第533页中。
    (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77,《中华藏》第76册,第684页下。
    (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69,《中华藏》第76册,第642页中-下。
    (?)(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69,《中华藏》第76册,第642页下。
    (?)(唐)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卷7,《中华藏》第17册,第807页中。
    1(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1,《中华藏》第27册,第343页中。
    2(宋)法云编《翻译名义集》卷17,《中华藏》第84册,第471页下。
    1(唐)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1,《中华藏》第22册,第455页下。
    1(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4,《卍续藏》第12册,第505页中。
    释印顺著《妙云集》上编之六,台北:正闻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7页中-下。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7页下。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6页下。
    3(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7页下。
    4(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7页下。
    5(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7页下。
    1(唐)宗密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卷1,《大正藏》第39册,第549灭中。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8页下-509页上。
    梵名Yajnadatta。又作延若达多、耶若达多。意译作祠授,因祭祠天而乞得之意。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9页上。
    (明)钱谦益钞《楞严经疏解蒙钞》卷4,《卍续藏》第13册,第342页中。
    3(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9页上。
    4(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9页上。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9页上。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81页上-中。
    3(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9页上。
    4(明)智旭撰述《楞严经文句》卷4,《卍续藏》第13册,第572页上。
    1(宋)戒环解《楞严经要解》卷7,《卍续藏》第11册,第760页中。
    2(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4,《卍续藏》第12册,第533页中。
    3(明)德清述《楞严经通议》卷4,《卍续藏》第12册,第169页上。
    4(宋)可度笺《楞严经笺》卷4,《卍续藏》第11册,第74页中。
    5(宋)苏轼撰《苏轼文集》卷66,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84页。
    (明)袜宏述《楞严经摸象记》卷1,《卍续藏》第12册,第18页上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7页中。
    3(唐)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1,《中华藏》第22册,第454页中。
    4(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7页下。
    1(唐)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1,《中华藏》第22册,第454页下。
    比喻在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
    3(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7页下。
    4(唐)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1,《中华藏》第22册,第455页上。
    5(唐)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1,《中华藏》第22册,第451页下。
    1(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814页中。
    2(唐)宗密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卷1,《大正藏》第39册,第533页中。
    3(唐)玄奘译《大乘广百论释论》卷2,《中华藏》第29册,第143页中。
    4(唐)玄奘译《观所缘缘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977页中。
    5(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09页上。
    1(唐)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1,《中华藏》第22册,第451页下。
    吕澂著《吕澂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页。
    吕澂著《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3页。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10页上。
    (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10页下。
    1(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5,《中华藏》第23册,第515页中。
    2(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5,《中华藏》第23册,第515页下。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93,《中华藏》第28册,第330页中。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5,《中华藏》第23册,第515页下。
    (明)传灯疏《楞严经圆通疏》卷5,《卍续藏》第12册,第618页中。
    2(宋)永明延寿著《宗镜录》卷54,《中华藏》第76册,第555页下。
    3(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11页下。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12页上。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12页上。
    (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12页中。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6页下。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5,《中华藏》第23册,第516页中。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5,《中华藏》第23册,第516页中。
    2(宋)永明延寿著,《宗镜录》卷96,《中华藏》第76册,第790页下。
    3(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5,《中华藏》第23册,第516页下。
    4(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93,《中华藏》第26册,第595页中。
    1(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5,《中华藏》第23册,第516页下。
    2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4册,第1858页。
    2(唐)玄奘译《大乘掌珍论》卷上,《中华藏》第30册,第852页下。
    1吕澂著《吕澂集》(黄夏年主编《近现代著名学者佛学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8页。
    2(明)传灯疏《楞严经圆通疏》卷5,《卍续藏》第12册,第801页下。
    3(明)钱谦益钞《楞严经疏解蒙钞》卷5,《卍续藏》第13册,第385页中。
    4(明)钱谦益钞《楞严经疏解蒙钞》卷5,《卍续藏》第13册,第386页上。
    5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令书》第14册,第1857页。
    6(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809页上。
    1吕澂先生认为此处足窃取《解深密经》偈颂“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而来。
    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第1620页。
    3(宋)永明延寿著,《宗镜录》卷50,《中华藏》第76册,第532页上。
    4(宋)永明延寿著,《宗镜录》卷50,《中华藏》第76册,第532页上。
    5(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卷1,《中华藏》第30册,第811页上。
    1(明)德清述《楞严经悬镜》卷1,《卍续藏》第12册,第63页上
    2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4册,第1855页。
    1(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6页上。
    2(唐)窥基撰《成唯识论述记》卷3,《中华藏》第99册,第83页上-中。
    3(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6,《卍续藏》第12册,第668页中。
    1释印光著《印光法师文钞》,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260页。
    1(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6页中。
    1(明)德清述《楞严经通议》卷4,《卍续藏》第12册,第177页上
    1(明)传灯疏《楞严经圆通疏》卷4,《卍续藏》第12册,第598页上。
    1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第1693页。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6页中。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6页中-下。
    3(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6页下。
    1(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3页中。
    2(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41,《中华藏》第25册,第775页上。
    3(隋)慧远撰《大乘义章》卷10,《大正藏》第44册,第668页上。
    1(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6,《卍续藏》第12册,第632页上。
    1陈兵著《观音法门圆通释》,选自《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2(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6,《卍续藏》第12册,第632页中。
    3(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6,《卍续藏》第12册,第633页上。
    4(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6,《卍续藏》第12册,第634页上。
    1(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6,《卍续藏》第12册,第634页上。
    2(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6,《卍续藏》第12册,第632页中。
    3(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6,《卍续藏》第12册,第635页上。
    4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第1678页。
    1(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1,《中华藏》第8册,第299页下。
    2(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6,《卍续藏》第12册,第638页中。
    (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6,《卍续藏》第12册,第639页中。
    (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6,《卍续藏》第12册,第640页上。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3页中。
    1(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4页中。
    1吕澂著《吕澂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08页。
    2李利安著《印度古代观音信仰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8-61页。
    3(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7,《中华藏》第15册,第588页中。
    4(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4页中-下。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8,《中华藏》第23册,第546页中。
    2(宋)戒环解《楞严经要解》卷11,《卍续藏》第11册,第795页上。
    3(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7,《中华藏》第15册,第586页上。
    4(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6页中。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7,《中华藏》第15册,第590页中。
    2(唐)三昧苏嚩罗译《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卷1,《大正藏》第20册,第119页下。
    3(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5页上。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5页中。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5页中。
    3(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5页中。
    1(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7页中-下。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7页下。
    1(唐)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1,《中华藏》第22册,第455页下。
    1可参考(法)王微著《白伞盖佛母:汉藏佛教的互动》,《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5期。
    1(唐)般刺蜜帝译《楞严经》卷8,《中华藏》第23册,第542页中。
    1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第1533页。
    2(明)通润述《楞严经合辙》卷1,《卍续藏》第14册,第272页中。
    3(明)智旭《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4,《嘉兴大藏经》第36册,第330页上。
    杨维中《论<楞严经>的真伪之争及其佛学思想》,《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1期,第62页。
    1(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悬示》卷1,《卍续藏》第12册,第303页上。
    (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512页中。
    2(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6,《中华藏》第23册,第525页上。
    3(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卷1,《中华藏》第9册,第1012页上
    1释太虚著《真现实论宗用论》,《太虚大师全书》第22册,第774页。
    2释太虚著《楞严经摄论》,《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第1718页。
    (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中华大藏经》第32册。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方等如来藏经》,《中华大藏经》第20册。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华大藏经》第12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思益梵天所问经》,《中华大藏经》第17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中华大藏经》第25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中论》,《中华大藏经》第28册。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中华大藏经》第14册。
    (北凉)昙无谶译《大方等大集经》卷,《中华大藏经》第10册。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中华大藏经》第9册。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中华大藏经》第17册。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中华大藏经》第32册。
    (后魏)勒那摩提译《究竟一乘宝性论》,《中华大藏经》第30册。
    (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中华大藏经》第30册。
    (陈)真谛译《佛性论》,《中华大藏经》第30册。
    (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大乘庄严经论》,《中华大藏经》第29册。
    (唐)地婆诃罗译《大乘密严经》,《中华大藏经》第23册。
    (唐)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中华大藏经》第17册。
    (唐)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中华大藏经》第22册。
    (唐)般若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华大藏经》第66册。
    (唐)玄奘译《成唯识论》,《中华大藏经》第30册。
    (唐)玄奘译《解深密经》,《大正藏》第16册。
    (唐)宗密述《禅源诸诠集都序》,《大正藏》第48册。
    (宋)永明延寿集《宗镜录》,《中华大藏经》第76册。
    (宋)道原撰《景德传灯录》,《中华大藏经》第74册。
    (宋)施护译《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
    (宋)德洪造论,正受会合《楞严经合论》,《卍续藏》第12册。
    (宋)子璿集《首楞严义疏注经》,《大正藏》第39册。
    (宋)戒环解《楞严经要解》,《卍续藏》第11册。
    (宋)可度笺《楞严经笺》,《卍续藏》第11册。
    (元)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华大藏经》第76册。
    (明)钱谦益钞《楞严经疏解蒙钞》,《卍续藏》第13册。
    (明)传灯疏《楞严经圆通疏》,《卍续藏》第12册。
    (明)曾凤仪宗通《楞严经宗通》,《卍续藏》第16册。
    (明)德清述《楞严经悬镜》,《形续藏》第12册。
    (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卍续藏》第12册。
    (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悬示》,《卍续藏》第12册。
    (明)智旭撰述《楞严经文句》,《卍续藏》第13册。
    (明)德清述《楞严经通议》,《卍续藏》第12册。
    (明)袜宏述《楞严经摸象记》,《卍续藏》第12册。
    释太虚《大佛顶首楞严经摄论》,《太虚法师全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释太虚《楞严经研究》,《太虚法师全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高崎直道著《如来藏思想》[M],《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68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8年版。
    吕澂著《吕澂集》(黄夏年主编《近现代著名学者佛学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印顺法师著《如来藏之研究》[M],台北:正闻出版社,1981年版。
    张曼涛主编《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辩》[M],《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5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版。
    陈兵著《佛教心理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赖永海著《中国佛性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杨维中著《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周贵华著《唯识、心性与如来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牟宗三著《佛性与般若》[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版。
    释恒清著《佛性思想》[M],台北:东大图书,1997年版。
    真谛译、高振农校释《大乘起信论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冯焕珍著《回归本觉:净影寺慧远的真识心缘起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林国良著《成唯识论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唐忠毛著《佛教本觉思想论争的现代性考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圆瑛法师著《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M],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
    赖永海、杨维中译注《楞严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释印光著《印光法师文钞》[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陈兵著《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李利安著《印度古代观音信仰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三)[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释守培《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M],台北:佛陀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释白圣编《楞严经表解》[M],高雄:高雄文殊讲堂,1992年版。
    望月信亨《关于<大佛顶首楞严经>传译之研究》[C],如实译,载《世界佛学名著
    译丛》27册《佛典研究初编》,台北:华宇出版社,1988年,第233-249。
    霍韬晦《如实观的研究法——佛学研究方法论新论》[C],《现代佛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44-155页。
    杜正民《如来藏学研究小史》(上、下),《佛教图书馆馆讯》第10/11、12期,第32-52页,第37-63页,1997年6/9、12月。
    杜正民《当代如来藏学的开展与问题》[J],《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8年第3期,第243-280页。
    吴言生《(楞严经)与禅宗思想》,《禅宗思想渊源》,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李富华《关于〈楞严经)的几个问题》[J],《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3期。
    杨维中《论(楞严经〉佛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影响》[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杨维中《论〈楞严经)的真伪之争及其佛学思想》[J],《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1期。
    龚隽《宋明楞严学与中国佛教的正统性——以华严、天台(楞严经)疏为中心》[J],《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3期。
    夏志前《(楞严)之诤与晚明佛教——以(楞严经〉的诠释为中心》[J],《中国哲 学史》,2007年第3期。
    夏志前《从“天台悬记”到〈楞严百伪〉——以〈楞严经〉的诠释史为中心的佛教中国化问题研究》[C],论文集《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33-249页。
    夏志前《(楞严〉宗趣与晚明曹洞宗风——以天然和尚〈首楞严直指)为中心》[J],载程恭让主编《天问》(丙戌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尚永琪《(楞严)真伪与〈大唐舍利塔之碑〉考辩》[J],《文献》,1999年第4期。马忠庚《从科学史角度证伪〈楞严经)》[J],《学术论坛》,2005年第2期。
    王红蕾《钱谦益〈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考论》[J],《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1期。
    龙延《〈楞严经〉与黄庭坚——以典故为中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4期。
    杜云、龙延《〈楞严经〉对黄庭坚的影响》[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荆三隆《(楞严经)色阴十禅境探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周裕锴《诗中有画:六根互用与出位之思——略论(楞严经)对宋人审美观念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梁银林《苏轼诗与〈楞严经〉》[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
    李治华《〈楞严经)与中国宗派》[J],台北:《中华佛学研究》第2期,1998年,第207—229页。
    胡健财《从〈楞严经)“七处征心”试谈佛法之修行》,《第五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版,第421-431页。
    胡健财《从〈楞严经〉“十番显见”试论真心之体认》,《第六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2002年版,第243-268页。
    崔蕴华《佛教中“摩登伽女”原型与〈聊斋志异·乐仲〉篇之渊源探讨》[J],《蒲松龄研究》,2002年第2期。
    佛日《观音圆通法门释》[J],《法音》,1992年第10期
    佛日《大势至圆通章释义》[J],《法音》,1992年第11期
    圣凯《净源(首楞严坛场修证仪〉研究》[J],台北:《新世纪宗教研究》第7卷,2009年第4期。
    果利《试析〈楞严经〉的三种相续》[J],《闽南佛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果利《论(楞严经〉的二种根本》[J],《闽南佛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法)王微《白伞盖佛母:汉藏佛教的互动》[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5期。
    (韩)韩钟万《〈楞严经〉在韩、中、日三国的流传及歧见》[J],《佛学研究》,1994年第00期。
    (越南)黎文松《〈楞严经〉在越南佛教中的传承与影响》[J],《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2期。
    周永西《试析楞严经与道教的思想渊源》[C],释刚延主编《灵山佛学研究会论文选》第二卷,财团法人华藏佛教基金会,2004年版。
    周永西《楞严经第七卷经文出处考》网络来源:http://www.xianfengfoxue.com/forum/index.php?showtopic=2310&st=0
    李治华《〈楞严经〉哲学之研究》[D],台湾辅仁大学硕士论文,1994年。
    张成钧《〈楞严经〉中身心关系之探究》[D],台湾政治大学硕士论文,1995年。
    胡健财《大佛顶首楞严经“耳根圆修”之研究》[D],台湾政治大学博士论文,1996年。
    陈由斌《楞严经疑伪之研究》[D],台湾华梵大学硕士论文,1998年。
    王毅文《楞严真心思想研究》[D],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年。
    (韩)卢善焕《〈楞严经〉对中国禅学的影响》[D],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张煜《王安石与佛教》[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李英德《〈楞严经〉解脱道之研究》[D],台湾南华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释觉华《临济禅法之探究一以〈楞严经〉诠释为主》[D],台湾圆光佛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
    曾素连《〈大佛顶首楞严经〉“修行实践论”之研究》[D],台湾华梵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马晓涛《从〈楞严经〉的真伪辨析看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进程》[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