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别视角的媒介暴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们对于媒介暴力的问题关注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电视等大众媒介的普及,人们开始担忧媒介中的暴力内容会引发现实中的暴力行为,而儿童和青少年在何种程度上受到媒介暴力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这个时期,关于媒介暴力的效果研究成为主导范式。当媒介日益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我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并且在观念和制度层面建构起媒介与公共生活的重要关联,“媒介化生存”成为新的生活方式,我们由此也进入了“媒介化社会”。如此一来,媒介暴力的内涵也随之扩大了,由媒介呈现的暴力内容这一客体化的存在发展到媒介自身成为施暴者,“媒介暴力”的内涵延伸为话语霸权和象征性权力(符号暴力)。
     现有的研究主要关注媒介暴力对儿童或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以及论证媒介暴力与现实暴力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但针对其他群体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事实上,媒介暴力也往往与性别、阶层、族群或某个群体相关,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人都会受到媒介象征性权力的规训,成为话语/权力的潜在受害者。作为权力实施统治的形式之一,媒介暴力成为针对女性等弱势群体与阶层的一种隐性暴力。
     通常,性与暴力是媒介极力表现的内容,并因此成为媒介暴力的体现之一。而女性,往往是性与暴力指向的最终客体。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女性形象的再现与表征,话语/权力操控与争夺方面所体现出的媒介暴力,并揭示这种以符号暴力形式对女性实施的性别规训、权力宰制和“象征性歼灭”。而且,女性作为一种相对弱势的社会性别,以及女性群体内部的阶层分别,这种由媒介产品和媒介文化构成的符号暴力从社会意识和象征性权力层面对女性产生了性别与阶层的双重压迫,尤其值得学者关注和思考。
     本文主要从媒介文本(微观)、媒体机构(中观)和宏观政治场域三个层面着手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媒介内容再现性别刻板印象、媒介机构再生产社会性别权力结构的机制,以及媒介如何通过“议程设置”功能发挥建构社会性别秩序,推行男权文化和性别政治。本文立足于媒介、社会和文化场域的批判性立场,审视当前媒介文化中的暴力内容和意识形态偏向对女性和包括女性在内的社会弱势阶层造成的影响,以及由此复制和再生产的社会权力结构和主流意识形态,旨在从文化研究的批判性视角出发,对中国的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希冀个人的见解与观点能够为推动中国的性别传播与女性主义理论建设,对实现性别公正和文化民主有所启示。
The concern for the issue of media violence began in the1960s of the last century.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elevision and mass media, people began to worry about that media violence could cause violent behavior in reality;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influence of media violence exerted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eca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During this period, researches on the effect of media violence became the dominant paradigm. When media increasingly penetrate into our daily lives and affected our perception, attitude and behavior, an important relevance between the media and public life has been constructed at the level of concepts and systems."Media survival" has become a new way of life, thus, we entered the "media society". As a result, the connotation of media violence has been expanded. Media itself, as the presenter of violent content which is considered objectified existence, has developed into a perpetrators, and the connotation of "media violence" extends to the hegemonic discourse and symbolic power (symbolic violence).
     The existing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negative impact of media violence on children or adolescents, as well as the argumentation whether there is correlation between media violence and real violence, but little research is conducted for other groups. In fact, media violence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gender, class, ethnicity, or a certain group. In modern society, almost everyone is subject to the discipline of the symbolic power of media and become a potential victim of media discourse/power. As a form of power implementation, media violence has become a kind of recessive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other vulnerable groups and classes.
     Typically, sex and violence are the content media go to great pains to present, and thus become one of the manifestations of media violence. Woman is often the ultimate object to whom sex and violence direct. Therefore, by studying the reproduc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female image, this paper tries to reveal media violence reflected in power manipulation and competition, and reveals gender discipline, domination and "symbolic annihilation" implemented in the form of symbolic violence against women. Moreover, since women is a relatively weak social gender and class, and due to the stratum differentiation within women themselves, symbolic violence composed of media products and media culture imposes double oppressions of gender and class on women from the aspects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symbolic power. This issue is especially worthy of academic consideration.
     This research is conducted mainly from three levels of the media texts (micro) media institutions (middle) and political field (macro) to analyze the gender stereotypes about women reproduced in media contents, the mechanism of gender power structure that media institutions reproduce. This dissertation also studies how media constructs a social gender order and implements the patriarchal culture and gender politics through the "agenda setting" function. Based on the critical stance of the media, social and cultural field,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mpact on women and vulnerable segments of society imposed by media violence and ideological bias in the current media culture, and thus the replica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social power structure and mainstream ideology are realized. By independent thinking, this study aims to trigger the reflection on the issues of gender equality and social justice from the critical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hope that personal insights and views ma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gender communication and feminism theory in China, and have 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gender justice and cultural democracy.
引文
1具体内容参见王玲宁:《社会学视野下的媒介暴力效果研究》,学林出版社,2009年,第41-44页。
    1彭晓芸:《被混淆的和被忽略的——关于校园惨案的媒介伦理》,《南方传媒研究》,2010年第24期,第28页。
    2石义彬、张卓:《媒介暴力的多重视角》,《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第117页。
    1[美]简宁斯·布莱恩特,道尔夫·兹尔曼主编:《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石义彬、彭飚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200页。
    2[美]詹姆斯·布莱思特、苏珊·汤普森:《传播效果概论》,陆剑南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6页。
    1[美]简宁斯·布莱恩特,道尔夫·兹尔曼主编:《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石义彬、彭飚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75页。
    2[美]简宁斯·布莱恩特,道尔夫·兹尔曼主编:《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石义彬、彭飚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76页。
    3蒋志高、温敏哲:《自由与责任——杀童案媒介伦理冉讨论》,《南方传媒研究》,2010年第24期,第17贞。
    4郭晓丽、江光荣、米旭:《暴力电子游戏的短期脱敏效应:两种接触方式的比较》,《心理学报》,2009年第3期,第259页。
    1[美]简宁斯·布莱恩特,道尔夫·兹尔曼主编:《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石义彬、彭飚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206页。
    2郑智斌、胡娟娟:《从富士康“跳楼事件”谈自杀报道》,童兵主编:《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与大众传媒社会责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第150页。
    4[美]格伦.G.斯帕克斯、谢里·W.斯帕克斯:《媒介暴力的影响》,转引自[美]简宁斯·布莱恩特,道尔夫·兹尔曼主编:《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石义彬、彭飚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205页。
    1孙玮、刘荣忠:《媒介是如何反映暴力现象的?——中美暴力新闻报道比较》,《新闻大学》,2000年夏季号。
    1[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5版,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13页。
    1郭晓丽:《主动参与与被动观看暴力电子游戏即时脱敏效应的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35页。
    2W.James Potter:On Media Violence, Sage publication, Inc.1999, P11.
    1[法]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5页。
    1彭晓芸:《被混淆的和被忽略的——关于校园惨案的媒介伦理》,《南方传媒研究》,2010年第24期,第33贞。
    2袁智忠、易连云:《影像暴力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第91-92页。
    1龙耘、朱文哲:《儿童对动画暴力的解读与模仿:一项焦点小组访谈研究》,见张磊主编:《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2龙耘、朱文哲:《儿童对动画暴力的解读与模仿:一项焦点小组访谈研究》,见张磊主编:《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3龙耘、朱文哲:《儿童对动画暴力的解读与模仿:一项焦点小组访谈研究》,见张磊主编:《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0页。
    1转引自[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著:《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74页。
    2贺建平、赵晓燕:《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传媒》,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6页。
    3《上海警方在青少年案件中发现八成犯罪与暴力游戏有关》,新华网上海频道,2004年10月17日,见网页http://www.sh.xinhuanet.com/2004-10/15/content_3044160.htm
    1谭红春:《对体育“暴力”的文化人类学解读》,《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227页。
    2[美]乔尔·鲁蒂诺、安东尼·格雷博什著:《媒体与信息伦理学》,霍政欣、罗赞、陈莉、曹海凤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28页。
    3[英]伊冯·朱克斯著:《传媒与犯罪》,赵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序二。
    4[美]克雷顿·克莱默:《大众媒体关于大规模凶杀事件报道的道德问题》,转引自乔尔·鲁蒂诺、安东尼·格雷博什著:《媒体与信息伦理学》,霍政欣、罗赞、陈莉、曹海凤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3页。
    1Edited by Joel Feuerman:National Television Violence Study, Volume 1, Volume2 (Mediascope Inc,1996,1997), Volume 3 (The Regen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8)
    2郑永晓、汤俏:《“网络暴力”喧嚣背后的政治与文化——兼论近年来网络文化的监管与疏导》,《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8页。
    3[美]简宁斯·布莱恩特、道尔夫·兹尔曼主编:《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石义彬、彭飚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200页。
    1蒋建国、张子娟:《校园杀童案报道的媒介伦理探讨》,童兵主编:《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与大众传媒社会责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7页。
    2P. Meyer(1987), Ethical Journalism, New York:Longman.
    3Wilson, B. J.&Smith, S. (2002), Violence in children's TV programming:assessing the risk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2(1),5-35.
    2[美]L.J.施勒姆:《媒介消费与社会现实认知:媒介效果及其内在过程》。转引自[美]简宁斯·布莱恩特,道尔夫·兹尔曼主编:《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石义彬、彭飚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57页。
    3姜喆:《从电视对个体行为影响模式解析儿童与电视暴力的关系》,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5-27页。
    1[美]理查德·杰克逊·哈里斯、克里斯蒂娜.L斯科特:《媒介中的性内容的影响》,转引自[美]简宁斯·布莱恩特,道尔夫·兹尔曼主编:《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石义彬、彭飚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233页。
    2[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著:《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中国经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78页。
    3[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著:《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83页。
    4卜卫:《警惕媒介暴力摧残中国“花朵”》,《科学时报》,2007年5月23日。
    5[美]詹姆斯·罗尔著:《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01页。
    1[美]詹姆斯·罗尔著:《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12页。
    2Tuchman, G., Hearth and Home:Images of Women and the Media, N. 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1[法]让·鲍德里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3页。
    2曹晋:《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61页。
    1曹晋、赵月枝:《传播政治经济学(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3页。
    1[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7贞。
    1 Carolyn M. Byerly & Karen Ross, Women and Media:a critical Introduction, Wiley,2006:3
    2[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3[荷]L. van Zoonen著:《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曹晋、曹茂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Jansen, Sue Curry (2002). Critical Communication Theory:Power, Media.Gender, and Technology. Boston: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
    2Tuchman, G., Hearth and Home:Images of Women and the Media, N. 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1Edited by cynthia carter Silinda steiner, Critical Readings: Media and Gender,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p. 100
    2Karen Ross(2010). Gendered Media, Women, men, and Identity Politics, Rowman & Liltlefield Publisher,Inc.
    1徐玲、杜学元:《解析女性媒介形象的符号暴力》,《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5期,第32页。
    1卜卫、米晓琳:《民间妇女组织与大众媒介的互动——家庭暴力成为公共问题的过程》,《亚洲传媒研究》2004年,第61页。
    1孙汝建:《汉语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差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页。
    2孙汝建:《汉语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差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页。
    1孙汝建:《汉语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差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页。
    2韩以明:《性别与语言变异》,《内蒙古大学学报》(人义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96页。
    1孙汝建:《汉语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差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页。
    2Fasold, Ralph (1990).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 Oxford:Basil Blackwell, p92.
    1韩以明:《性别与语言变异》,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6期,第97页。
    2 Trudgill, Peter (1972). Sex, covert prestige, and linguistic change in the urban British English of Norwich. Language in Society.1,182-183.
    3 Trudgill, Peter (1972). Sex, covert prestige, and linguistic change in the urban British English of Norwich. Language in Society.1,182-183.
    1孙汝建:《社会心理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2王志强:《汉语称谓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语文学刊》,2000年第1期,第42页。
    1李银河:《后村的女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5页。
    2孙汝建:《汉语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差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6-63页。
    3 Trudgill, Peter (1972). Sex, covert prestige and linguistic change in the urban British English of Norwich. Language in Society.1,182-183.
    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471页。
    1[法]露丝·伊丽瑞格:《话语的权力与女性的丛属》,马海良译,载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第222页。
    2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160页。
    3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159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20页。
    2陈龙:《传媒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9-260页。
    3[美]朱丽亚·T.伍德著:《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徐俊、尚文鹏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0页。
    1[美]朱丽业·T.伍德著:《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徐俊、尚文鹏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1页。
    2参见刘琴:《新闻中的性别歧视:对女性与男性领导人竞选获胜新闻报道的批判性分析》,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5-31页。
    1[美]苏·卡利·詹森著:《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曹晋 主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2页。
    2 Robert Cornel (1987). Gender and Power. Polo Alto:Calif,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p98-99.
    2[美]苏·卡利·詹森著:《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曹晋 主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3页。
    1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04页。
    1 Mary Crawford and Rhoda Onger (2000). Women and Gender:A Feminist Psychology,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p.82.
    1[美]米丽业·T.伍德著:《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第六版),徐俊、尚文鹏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6页。
    1转引自王虹:《女性电影文本——从男性主体中剥离与重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第208页。
    2林芳枚:《媒体阳谋论:专业主义、精英文化与商业力量对女性的三重歧视》,《两性文化与社会》,台北心理出版社,1996年。转引自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04页。
    1[英]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3页。
    2郭圣莉:《底层妇女的命运:当代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及其限度》,载张乐天、邱晓露、沈奕斐主编:《复旦大学第三届社会性别与发展论坛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第220页。
    1杨光志:《改叫失足妇女 徒具姿态的悲悯》,《生活新报》,2010年12月13日。原文链接:
    1转引自[美]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性别的颠覆》,宋素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第25页。
    2[美]莎伦·马库斯:《战斗的身体、战斗的文字:强奸防范的一种理论和政治》,王逢振主编:《性别政治》,天津社科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3[美]莎伦·马库斯:《战斗的身体、战斗的文字:强奸防范的一种理论和政治》,王逢振主编:《性别政治》,天津社科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1[美]莎伦·马库斯:《战斗的身体、战斗的文字:强奸防范的一种理论和政治》,王逢振主编:《性别政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2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68页。
    1严锋译:《权力的眼晴——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2页。
    1[英]斯图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页。
    2[荷]L.van Zoonen著:《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曹晋、曹茂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1[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228页。
    2[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53页。
    3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1页。
    1罗隐(833—909):《嘲钟陵妓云英》: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云英未嫁”典出于此。
    1周松青:《“剩女”与性别统治》,《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5期,第16页。
    2周松青:《“剩女”与性别统治》,《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5期,第15页。
    3 Foucault,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appendix of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P.216.
    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页。
    2参见百度贴吧,“剩女吧”,原文链接http://tieba.baidu.com/p/1665958684。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59页。
    4周松青:《“剩女”与性别统治》,《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5期,第18页。
    1[匈牙利]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第95页。转引自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9页。
    2郑法清、谢大光:《罗兰·巴特随笔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92页。
    “厌女症”的词源解释见百度百科释义。
    1梁巧娜:《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2梁巧娜:《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3梁巧娜:《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4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8页。
    5 Kate Millet (2000). Sexual Pol itics, Uu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pp43-44.
    1[美]玛丽·克劳福德、罗达·昂格尔著,许敏敏、宋婧、李岩译:《妇女与性别——一本女性主义心理学著作》,中华书局,2009年,第42页。
    1 Helene Ci xous, Castration or Decapitation, trans. Annette Kuhn, Signs: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1(1981), p.42转引自刘岩、邱晓轻、詹俊峰编著:《女性身份研究读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9页。
    2 Helene Cixous, Castration or Decapitation, trans. Annette Kuhn, Signs: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1(1981), p.45转引自刘岩、邱晓轻、詹俊峰编著:《女性身份研究读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9页。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页。
    1[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53页。
    2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1[美]玛丽·克劳福德、罗达·昂格尔:《妇女与性别——本女性主义心理学著作》,中华书局,2009年,第103-104页。
    1[英]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第二版,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9页。
    1[英]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第二版,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1页。
    2 Orbach, S. (1988). Fat is a Feminist Issue. London:Arrow Books.
    4 Orbach, S. (1988). Fat is a Feminist Issue. London:Arrow Books.
    1 Chernin, K. (1983). Womansize. The Tyranny of Slenderness. London:The Women's Press, p87.
    2 Chernin, K. (1983). Womansize. The Tyranny of Slenderness. London:The Women's Press, p110.
    1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158页。
    4[美]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1转引自[美]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2 Shuttleworth, (1990). Female circulation:media discourse and popular advertising in the mid-Victorian era', in M. Jacobus, E. Keller and S. Shuttleworth(eds), Body/Politics:Women and the discourses of science. London:Routledge, p.55.
    1[法]米歇尔·福柯著:《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7页。
    2严锋译:《权力的眼晴——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169页。
    1[英]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第二版,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4页
    2严锋译:《权力的眼晴——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71页。
    1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0页。
    2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0页。
    2 Sandara, Lee Bartky. Foucault, Femininity,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Patriarchal Power, in Feminism & Foucault:Reflection on Resistance, p.66.
    4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0页。
    1[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27页。
    2张燕:《“看”与“被看”——香港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透视》,《电影艺术》,2003年第2期,第98页。
    3[美]茱莉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徐俊、尚文鹏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2页。
    1李东:《失衡与背反:当代影视文化“性别暴力”现象批判》,《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33页。
    1《女工遭游街:从林法则放大后的同类相残》,华声在线,2011年9月1日。
    见网页http://opinion.voc.com.cn/article/201109/20110901112333612.html
    2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69页。
    3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76页。
    1《怎么不见男人被超市脱光搜身》,“无愧我的个人图书馆”,见网页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05/09/183938_43774605.shtml
    2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176页。
    1邵培仁、范红霞:《传播民主真的能够实现吗?——媒介象征性权力的转移与话语民主的幻象》,《现代传播》,2011年第5期,第18页。
    2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158页。
    1参见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293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15页。
    3[美]芭芭拉·克洛西特:《文化、性别和人权》,摘自[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 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236-237页。转引自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94页。
    2李秋芳主编:《半个世纪的妇女发展——中国妇女五十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
    1《女性角色转型与解放政治》,见网页http://wenku.baidu.com/view/lb35cc00a6c30c2259019e2c.html
    1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04页。
    2朱楚珠、蒋正华:《中国女性人口的社会经济概况》,《人口学刊》,1985年第3期,第2页。
    3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29页。
    4佟吉清:《生育不该成为女性的危机》,《中国妇女报》,2012年5月7日。原文链接:http://www.china-woman.com/rp/main?fid=poen&fun=show_news&t'rom=view&cnid=82l45&etype=4。
    1参见荒林主编:《中国女性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9页。
    2[英]朱莉·米切尔:《妇女:最漫长的革命》,见李银河等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第19-21页。
    1贺卫方:《日记门的“盲点”与“准星”》,《财经》,2010年第6期,全文电子版可链接http://blog.sina.com.cn/heweifang。
    2苏红主编:《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
    3潘恒:《“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研究——以社会性别秩序为视角》,硕士论文,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第7-8页。。
    1《第二届(2009)年度评点中国10大性/性别事件结果公告》,原文参见方刚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a5c960100gmkw.html。
    1[英]克里斯·希林著:《身体与社会理论》第二版,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1页。
    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3页。
    3李银河:《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6页。
    4[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与爱欲》,陈永国、汀民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21页。
    5[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与爱欲》,陈永国、汪民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21页。
    6[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与爱欲》,陈永国、汪民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25页。
    1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1页。
    2[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7页。
    3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2页。
    1[英]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第二版,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页。
    2布尔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有三种不可彼此化约的存在形式:客体化状态、制度化状态和具身性状态(体现为身体与心智上的持久倾出)。布尔迪厄把后者称为身体资本,以此概念来考察创造其他资本形式的基础的那些具身体现形式。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tital, in J.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Greenwood Press注释据此概括。
    3[英]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第二版,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1页。
    4[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17页。
    1鲁国平:《后艳照门时代,仅闫风娇不雅照组织者获刑远不够!》,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xzp9hmvmvhskcf8q.2011-11-11.09:49:58。
    2转引自王虹:《女性电影文本——从男性主题中剥离与重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第208页。。
    1海青:《始于自杀终于“自我”》,《读书》,2010年第6期,第32页。
    2相关报道见《重庆晨报》,2012年3月31日。
    3新闻评论:袁国建:《留守妈妈带儿自杀:怒其不慈哀其不幸》,来源:千龙网,2012-04-01,链接地址:http://www.lanews.com.cn/content/2012-04/01/content_4983929.htm
    1叶敬忠、智春丽、苏艺:《中国农村留守妇女调查》,部分内容见《人民日报》报道:《调查称超六成农村留守妇女经常感到孤独烦躁》,来源http://news.xinbuanet.com/yuqing/2012-03-16/c_122842987.htm。
    2叶敬忠、智春丽、苏艺:《中国农村留守妇女调查》,部分内容见《人民日报》报道:《调查称超六成农村留守妇女经常感到孤独烦躁》,来源http://news.xinbuanet.com/yuqing/2012-03-16/c_122842987.htm。
    1叶敬忠、智春丽、苏艺:《中国农村留守妇女调查》,部分内容见《人民日报》报道:《调查称超六成农村留守妇女经常感到孤独烦躁》,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yuqing/2012-03/16/c_122842987.htm。
    1海青:《始于自杀终于“自我”》,《读书》,2010年第6期,第32页。
    2 Z. Eisenstdn, "Introduction", in Z. Eisenstein, ed., Capital ist Patriarchy and the Case for Socialist Feminist, Monthly Review Press,1979, PP.5-55.
    1[美]C.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肖巍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2 Bryna Goodman, Appealing to the public:Newspaper Peresentation and Adjudication of Emotion,Twentith- Century China,Vol.31,No.2,2006.
    1侯艳兴:《性别、权力与社会转刭——1927-1937年上海女性自杀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205页。
    1[美]乔尔·鲁蒂诺、安东尼·格雷博什:《媒体与信息伦理学》,霍政欣、罗赞、陈莉、曹海凤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4页。
    2[英]斯图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农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241页。
    3[英]斯图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农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51页。
    1方素梅:《中国民族思想史上的他者意识及其变化》,《族际认知——文献中的他者》,刘正寅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303页。
    2[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3[法]西蒙·波伏姓:《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4[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221页。
    5[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273-274页。
    6[美]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21页。
    1方英:《女性类型与城市性别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0页。
    1力英:《女性类型与城市性别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0页。
    2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3页。
    1宋少鹏:《当代中国性别平等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5年。
    2斯图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36页。
    3[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
    4[法]计·德里达:《立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2。转引自斯图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237页。
    5彭飞:《大众媒体中的性别意识及女性的价值体现对女性发展的影响》,《理论界》,2005年第11期,第107-108页。
    1彭飞:《大众媒体中的性别意识及女性的价值体现对女性发展的影响》, 《理论界》,2005年第11期,第107-108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59页。
    1王蕾:《从“女劳模”到“女明星”——从<中国妇女>60年封面人物看国家意识形态控制下媒体女性形象变迁及国家话语转变》,《新闻记者》,2011年第12期,第89页。
    2方英:《女性类型与城市性别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67页。
    1王蕾:《从“女劳模”到“女明星”——从<中国妇女>60年封面人物看国家意识形态控制下媒体女性形象变迁及国家话语转变》,《新闻记者》,2011年第12期,第88页。
    2徐玲、杜学元:《解析女性媒介形象的符号暴力》,《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5期,第32页。
    1徐安琪:《女性的性别角色》,中国家庭研究网http://www.sass.org.cn/familystudy
    2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9页。
    1杨雪团:《媒介暴力的另类传播效果——关于就业类信息过度报道的思考》,《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0期,第13页。
    2杨雪团:《媒介暴力的另类传播效果——关于就业类信息过度报道的思考》,《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0期,第13页。
    1Minsky, R. (1998) Psychoanalysis and Culture:Contemporary States of Mind, Cambridge:Polity Press.
    2[英]伊冯·朱克斯:《传媒与犯罪》,赵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2页。
    3鲁迅:《且介亭杂文·阿金》,《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64页。
    4Minsky, R. (1998) Psychoanalysis and Culture:Contemporary States of Mind, Cambridge:Polity Press, p2.
    1李岩、李东晓:《道德话语的,生,性力量及中国式“人肉搜索”的勃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2页。
    1所谓强奸迷思,指的是针对强奸事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一套以偏概全、似是而非的刻板印象。可分为类:有关加害人的刻板印象、有关受害人的刻板印象、有关强奸事件的刻板印象。
    2评论:李晓亮:《“我可以骚,你不能扰”实为常识》,《华西都市报》,2012年6月26日。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html/2012-06/26/content_462787.htm。
    3Tuchman, G. (1978). Hearth and home:Images of women and the media, N. 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美]乔尔·鲁蒂诺、安东尼·格雷博什:《媒体与信息伦理学》,霍政欣、罗赞、陈莉、曹海凤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4页。
    1[英]斯图业特·霍尔:《农征——文化农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第251
    页。
    1[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47页。
    2[英]斯图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3[英]斯图业特·霍尔:《表征——文化农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第261-262页。
    1[英]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第二版,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6页。
    1[美]盖伊·塔奇曼著:《做新闻》,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102页。
    1邵培仁:《媒介生态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32页。
    2[美]盖伊·塔奇曼著:《做新闻》,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139页。
    3详细情况参见周东暆:《大众传媒在女性形象建构中的性别政治——以<解放日报>“三八国际妇女节”报道为例(2002-2007)》,硕士论文,复旦大学,上海,2008年,第27-38页。
    1详细情况参见周东暆:《大众传媒在女性形象建构中的性别政治——以<解放日报>“三八国际妇女节”报道为例(2002-2007)》,硕士论文,复旦大学,上海,2008年,第18页。
    2彭飞:《大众媒体中的性别意识及女性的价值体现对女性发展的影响》,《理论界》,2005年第11期,第107-108页。
    3数据来源:《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载《妇女研究论从》,2001年第5期,第5页。
    1数据来源:《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载《妇女研究论从》,2001年第5期,第7页。
    2吴越民:《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基于中美部分主流报纸的对比分析》,中西书局,2011年,第71页。
    1吴越民:《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基于中美部分主流报纸的对比分析》,中西书局,2011年,第74-75贞。
    2数据来源:《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妇女研究论从》,2001年第5期,第12页。
    1刘伯红:《五年来大众传媒研究对中国妇女表现的性别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3期,第23页。。
    1刘徽:《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我国女性参政》,《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72页。
    1吴越民:《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基于中美部分主流报纸的对比分析》,中西书局,2011年,第81页。
    2详见吴越民:《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基于中美部分主流报纸的对比分析》中的相关论述。
    1[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38页。
    1[美]R.W.康奈尔:《男性气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98-99页。
    1转引自周东暆:《大众传媒在女性形象建构中的性别政治——以<解放日报>“三八国际妇女节”报道为例(2002-2007)》,硕士论文,复旦大学,上海,2008年,第32页。
    2周东暆:《大众传媒在女性形象建构中的性别政治——以<解放日报>“三八国际妇女节”报道为例 (2002-2007)》,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参见[美]约翰·费斯克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关于框架词条的解释。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
    2陈阳:《性别与传播》,《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1期,第61页。
    3邵培仁、范红霞:《传播民主真的能够实现吗——媒介象征性权力的转移和话语民主的幻象》,《现代传播》2011年第3期,第20页。
    4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2页。
    1邵培仁、范红霞:《传播民主真的能够实现吗——媒介象征性权力的转移和话语民主的幻象》,《现代传播》2011年第3期,第18页。
    2[法]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7页。
    3[法]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28页。
    4[美]C.吉利根(Giilligan)《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肖巍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第13页。转引自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8页。
    1卜卫:《媒介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页。
    2《公共领域中的香港女性》,转引自李岩:《传播与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3页。
    3张晨阳:《当代中国大众传媒中的性别图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8页。
    1李琦:《男权·市场·性别——论女性媒介发展的社会制约力量》,《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周东暆:《大众传媒在女性形象建构中的性别政治》,硕士论文,复旦大学,上海,2008年,第21页。
    1东珍沙龙:《从李阳事件石家庭暴力的防治》,http://www.ngocn.net.2011年10月27日。
    3周华、邓苏勇:《我国重视家庭暴力防治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43/20021124/873226.html,转引自《中国妇女发展报告(2007)妇女与传媒》,第50页。
    1相关研究成果可参阅:郭慧敏:《家庭暴力与权力控制》(2002):郭艳秋、蔡一平:《消除家庭暴力新闻媒介如何警钟长鸣》(2001)王风仙:《怎样报道家庭暴力》;刘梦、张夸玺所做的“现状、态度和预防——对妇女的家庭暴力调查”(2001)、庞明慧:对《中国妇女报》有关家庭暴力报道所做的内容分析(2003)。
    1李东:《失衡与背反:当代影视文化“性别暴力”现象批判》,《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33贞。
    2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9-110页。
    1周华、邓苏勇:《我国重视家庭暴力防治维护妇女合法权益》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43/20021124/873226.html,转引自《中国妇女发展报告(2007)妇女与传媒》,第50页。
    2王晴锋:《“场域-惯习”理论视野下的家庭暴力》,《社科纵横》,2011年第1期,第72页。
    3关于符号暴力的概念及相关论述,参见[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03页。
    1郭慧敏:《家庭暴力与权利控制》,李慧英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第241页。
    2庞明慧:《<中国妇女报>有关家庭暴力报道的内容分析》,见王金玲主编:《中国妇女发展报告(2007)·妇女与传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55页。
    1徐梅、吴鸣:《专访Kim:我和李阳的真实故事》,《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35期。
    2李静睿:《我国近几年家暴事件频发反家庭暴力法呼之欲出》,《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10月24日。
    3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6贞。
    1《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修订)第236条。
    2杨顺修:《强奸案件“三难”的解决对策》,《人民公安》,1997年第6期,第31-32页。
    3[美]朱丽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徐俊、尚文鹏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9页。
    4[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陈永国、汪民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59页。
    5[荷]凡·祖仑:《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曹晋、曹茂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陈永国、江民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59页。
    2[荷]凡·祖仑:《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曹晋、曹茂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6页。
    3张祺:《关于法制类报纸中强奸案件报道的研究》,《中国妇女发展报告》(2007),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07贞。
    4[英]斯图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6贞。
    1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商务印书馆2000,转引自卢颖生、郭志鹃:《媒介话语的意识形态建构——一个批判性的视角》,《新闻爱好者》2009年8月(上半月),第11页。
    2[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218页。
    3[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二版),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28页。
    4[荷]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3页。
    1[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48页。
    2在本文中,强奸迷思指的是关于强奸的一系列既定的“陈述”,是历史形成的、经由父权意识形态打造的社会认知。同时存在于社会不同层面的强奸迷思,通过对强奸受害者、施暴者和强奸案件的特定建构,对强奸动机和后果/影响提供了代农父权意识形态的解释。参加《中国妇女发展报告(2007)·妇女与传媒》,第107页。
    1[荷]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57页。
    1[法]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1页。
    2[荷]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
    1卢颖生、郭志鹃:《媒介话语的意识形态建构——一个批判性的视角》,《新闻爱好者》2009年8月(上半月),第11页。
    2[英]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7页。
    3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 易胜华(律师):《山木培训内部人士事件产生的7个与N个有何意文——与<山木王朝>作者李思磐商榷》,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山东频道-中国企业报,发布时间:2010-6-18 10:11:58。
    1 Thompson, J. B. (1990).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2[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6页。
    1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7页。
    11[法]露丝·伊利格瑞:《话语的权力与女性的从属》,马海良译,载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27页。
    1[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32-33页。
    2牛莒光:《人众传播媒体与形象塑造之探究》,台湾:《新闻镜周刊》,1989年。
    3报道全文链接网址: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_article/content/2011-07/21/content_2803638.htm?nodc-5955。
    1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176页。
    1戴炜华、高军:《批评语篇分析:理论述评和实例分析》,转引自陈岳芬、李立:《话语的建构与意义的了夺——宜黄拆迁事件话语分析》,《新闻大学》,2012年第1期。
    2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200页。
    1厌女主义或女性贬抑(misogyny),是种对女性的仇恨或者强烈偏见。在女性主义理论中,女性贬抑被认为足跟种族歧视或反犹太主义相类似的政治意识形态。厌女主义的存在足为了合理化和维持女性对男性的从属地位,并且保护支持憎恶女性主义的支持者。见维基百科“厌女主义”词条。
    2[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34页。
    3[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17页。
    4[英]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04页。
    1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224页。
    2[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94贞。 1Gaye Tuchman(1972). "Objectivity as Strategic Ritual:An Examination of Newsmen's Notions of Objectivity,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7, No.4, p.660-679.
    2[美]苏·卡利·詹森:《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曹晋 主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4页。
    1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199页。
    2陈岳芬、李立:《话语的建构与意义的争夺——宜黄拆迁事件话语分析》,《新闻大学》,2012年第1期, 第57页。
    1Herbert Marcuse (1969). An Essay on Liberation, Bonston:Beacon Press, p.73.
    2[英]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81页。
    3[美]苏·卡利·詹森:《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曹晋 主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0页。
    1洋见罗灿煐:《强暴迷思与两性平等》,转引自谢卧龙主编:《两性,文化与社会》,台北心理出版社,1996年,第267-286页。
    2Foucault, M. (1982,1984). The order of discourse. In M. Shapire (ed.), Language and Politics, Oxford:Basil Blackwell.
    1 Minsky, R. (1996) Psychoanalysis and Gender:An Introductory Reader, London:Routledge. Giddens, A(1991) Modernity and Self-In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11页。
    3[美]玛丽·克劳福德、罗达·昂格尔著:《妇女与性别——一本女性主文心理学著作》(下),中华书局,2009年,第862页。
    1陈龙:《传媒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8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编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4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编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4页。
    2陈龙:《性别与传媒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 261页。
    3[英]约翰·斯图业特·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汪溪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45页。
    4[英]约翰·斯图业特·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汪溪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46页。
    1[英]约翰·斯图业特·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汪溪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66页。
    2[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汪溪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9页。
    3[美]玛丽·克劳福德、罗达·昂格尔:《妇女与性别——一本女性主义心理学著作》,许敏敏、宋婧、李岩译,中华书局,2009年。此论点由书中观点概括得出。
    1[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827页。
    2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3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81页。
    4方英:《女性类型与城市性别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58页。
    1[英]约翰·斯图业特·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江溪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88页。
    2力英:《女性类型与城市性别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58页。
    3[英]约翰·斯图业特·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汪溪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88页。
    1常红:《国家领导人中有8位女性,230多位女性任部级领导》,来源:人民网,http://www.ce.cn/xwzx/gnaz/gdxw/200909/25/t20090925_20094769.shtml,2009年9月25日。
    2常红:《国家领导人中有8位女性,230多位女性任部级领导》,来源:人民网,http://www.ce.cn/xwzx/gnaz/gdxw/200909/25/t20090925_20094769.shtml,2009年9月25日。
    1常红:《国家领导人中有8位女性,230多位女性任部级领导》,来源:人民网,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909/25/t20090925_20094769.shtml,2009年9月25日。
    2[英]约翰·伯杰:《视觉艺术鉴赏》,戴行钺译,商务印书铺,1996年,第75页。
    3蒋晓丽、刘路:《传媒“她世纪”的女性消费和消费女性》,《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186页。
    1常红:《国家领导人中有8位女性,230多位女性任部级领导》,来源:人民网,http://www.ce.cn/xw7x/gnsz/Rdxw/200909/25/r20090925_20091769.shtml,2009年9月25日。
    2方英:《女性类型与城市性别秩序》中的相关论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27-131页。
    1. Anthony Giddens,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li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2. Body/Politics:Women and the discourses of science. London:Routledge. p.55.
    3. Bourdieu.P. (1986) The forms of captital, in J.Richardson (ed.).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Greenwood Press.
    4. Carolyn M. Byerly & Karen Ross, Women and Media:a critical Introduction,Wiley,2006:3
    5. Chernin.K. (1983). Womansize. The Tyranny of Slenderness. London:The Women's Press, p87.
    6. Chernin.K. (1983). Womansize. The Tyranny of Slenderness. London:The Women's Press, p110.
    7. Cynthia Carter, Linda Steiner, Critical Readings:Media and Gender,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8.
    8. Cynthia Carter and C. Kay Weaver. Violence and the Media.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3.
    9. 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10. Edited by Joel Feuerman:National Television Violence Study, Volume l,Volume2 (Mediascope Inc.1996,1997), Volume 3 (The Regen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8)
    11. Edited by cynthia carter & linda steiner,Critical Readings:Media and Gender,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p.100.
    12. Foucault,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appendix of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P.216.
    13. Foucault.M. (1982,1984). The order of discourse. In M. Shapire(ed.), Language and Politics, Oxford:Basil Blackwell.
    14. Fasold, Ralph (1990).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 Oxford:Basil Blackwell, p92.
    15. Giddens,A(1991) Modernity and Self-In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Cambridge:Polity Press.
    16. Harding, Sandra, 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6.
    17. Hardt, Hanno, Critical Communication Studies:Communication, History and Theory in America, London:Routledge,1992.
    18. Helene Cixous, Castration or Decapitation, trans. Annette Kuhn, Signs: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1(1981),p.42转引自刘岩、邱晓轻、詹俊峰编著:《女性身份研究读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9页。
    19. Herbert Marcuse (1969). An Essay on Liberation, Bonston:Beacon Press, p.73.
    20. Huesmann, L. R..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violence:Scientific theory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41, S6-S13,2007.
    21. Jansen,Sue Curry (2002). Critical Communication Theory:Power, Media.Gender, and Technology. Boston: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
    22. Jeremy F. Lane, Pierre Bourdieu,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Pluto Press,2000.
    23. Jhally, Sut. Codes of Advertising:Fetishism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eaning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New York:Saint Martin's, 1987.
    24. Julia T. Wood, Gendered Lives:Commucication, Gender & Culture, Thomson Learning,2004.
    25. Karen Ross(2010). Gendered Media, Women, men, and Identity Politics,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Inc.
    26. Kate Millet (2000). Sexual Politics, Uu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pp43-44.
    27. Kim. Ock Tae, The effects of violent content, controller realism, gender, and previous exposure to violent video games on game player arousal, emotion, presence, attitudes toward violence and social judgment,Ph. D., Indiana University, p144,2009.
    28. Mary Crawford and Rhoda Unger(2000). Women and Gender:A Feminist Psychology,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p.82.
    29. McChesney, Robert W., The Problem of the Media:U. s. Communication Politics in the 21st Century, Monthly Review Press, N. Y.2004.
    30. Minsky, R. (1998) Psychoanalysis and Culture:Contemporary States of Mind, Cambridge:Polity Press.
    31. Minsky, R. (1998) Psychoanalysis and Culture:Contemporary States of Mind, Cambridge:Polity Press, p2.
    32. Minsky,R. (1996) Psychoanalysis and Gender:An Introductory Reader, London:Routledge.
    33. Shuttleworth, (1990). Female circulation:media discourse and popular advertising in the mid-Victorian era', in M. Jacobus,E. Keller and S. Shuttleworth(eds), 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2002.
    34. Sue Curry Jansen, Critical Communication Theory:Power, Media, Gender, and Technology,
    35. Tuchman,G. (1978).Hearth and Home:Images of Women and the Media, N. 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6. Tuchman G. (1972). Objectivity as Strategic Ritual:An Examination of Newsmen's Notions of Objectivit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7,No.4, p.660-679.
    37. Trudgill, Peter (1972). Sex, covert prestige and linguistic change in the urban British English of Norwich. Language in Society.1,182-183.
    38. Orbach, S. (1988). Fat is a Feminist Issue. London:Arrow Books.
    39. P. Meyer(1987), Ethical Journalism, New York:Longman.
    40. Rakow, L. F. Women Making Meaning:New Feminist Directions in Communication, London:Routledge,1992.
    41. Robert Cornel(1987). Gender and Power. Polo Alto:Calif,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p98-99.
    42. Sandara,Lee Bartky. Foucault, Femininity,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Patriarchal Power,in Feminism & Foucault:Reflection on Resistance, p.66.
    43. Sheila Brown, Crime and Law in Media Culture,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 Steeves, L.'Femini st Theories and Media Studies',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4(2),1987.
    44. Trudgill, Peter (1972). Sex, covert prestige, and linguistic change in the urban British English of Norwich. Language in Society.1,182-183.
    45. Thompson, J. B. (1990).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46. Warren, C. Gender Issues in Field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Sage,1988. Wilson,B. J.& Smith, S. (2002), Violence in children's TV programming: assessing the risk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2(1),5-35.
    47. W.James Potter:On Media Violence, Sage publication, Inc.1999,P11.
    48. Zoonen, L. Van, 'Feminist Theo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Vol.14.No.1,1992.
    49. Zoonen, L. Van, Feminist Media Studies, London:Sage,1994.
    50. Z. Eisenstdn, "Introduction", in Z. Eisenstein, ed.,Capitalist Patriarchy and the Case for Socialist Feminist,Monthly Review Press, 1979, PP.5-55.
    1.[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5版,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2.[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和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3.[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4. [法]让·德里达:《立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2年。
    5.格伦.G.斯帕克斯、谢里·W.斯帕克斯:《媒介暴力的影响》,转引自[美]简宁斯·布莱恩特,道尔夫·兹尔曼主编:《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石义彬、彭飚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
    6.[法]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7.[美]詹姆斯·布莱恩特、苏珊·汤普森:《传播效果概论》,陆剑南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8.[美]詹姆斯·罗尔著:《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9[美]简宁斯·布莱恩特,道尔夫·兹尔曼主编:《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石义彬、彭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
    10.[美]佳亚特里·斯皮瓦克著,陈永国、赖立里、郭英剑主编:《从解构到全球化批判:斯皮瓦克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著:《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12.[美]乔尔·鲁蒂诺、安东尼·格雷博什著:《媒体与信息伦理学》,霍政欣、罗赞、陈莉、曹海凤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美]朱丽亚·T.伍德著:《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徐俊、尚文鹏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著,《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第七版),蔡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5.[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16.[美]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社会学》,徐桂权译,华夏出版社,2010。
    17.[英]伊冯·朱克斯:《传媒与犯罪》,赵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美]玛丽·克劳福德、罗达·昂格尔:《妇女与性别———本女性主义心理学著作》,许敏敏、宋婧、李岩译,中华书局,2009年。
    19.[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20.[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21.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22.[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3.[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二版),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
    24.[荷]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
    25.[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26. [法]露丝·伊丽瑞格:《话语的权力与女性的从属》,马海良译,载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27. [英]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第二版,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8. [美]苏·卡利·詹森著:《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曹晋主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29. [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30. [美]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性别的颠覆》,宋素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
    31. [美]莎伦·马库斯:《战斗的身体、战斗的文字:强奸防范的一种理论和政治》,王逢振主编:《性别政治》,天津社科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32. [荷]L. van Zoonen著:《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曹晋、曹茂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3.[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1998年。
    34.[英]朱莉·米切尔:《妇女:最漫长的革命》,见李银河等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
    35.[美]芭芭拉·克洛西特:《文化、性别和人权》,摘自[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新华出版社,2010年。
    3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37. [美]C.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肖巍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38.[美]乔尔·鲁蒂诺、安东尼·格雷博什:《媒体与信息伦理学》,霍政欣、罗赞、陈莉、曹海凤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9.[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
    40.[美]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41.[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
    42.[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43. [英]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
    44. [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45. [澳]罗伯特·康奈尔:《社会性别与权力》,1987年。
    46.[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47. [荷]凡·祖仑:《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曹晋、曹茂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8. [英]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9. [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汪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50.[英]约翰·伯杰:《视觉艺术鉴赏》,戴行钺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51. [德]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媒体考古学》,荣振华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
    52.[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
    53.[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著,斯蒂芬·门内尔,约翰·古德斯布罗姆编:《论文明、权力与知识——诺贝特·埃利亚斯文选》,刘佳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4.[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分裂的社会世界——社会哲学文集》,王晓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55.[美]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性别的颠覆》,宋素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56.邵培仁:《传播学》(修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57.邵培仁:《媒介理论前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58.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59.邵培仁等著:《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60.邵培仁、杨丽萍:《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
    61.邵培仁、陈兵:《媒介管理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62.王玲宁:《社会学视野下的媒介暴力效果研究》,学林出版社,2009年。
    63.李银河:《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63.孙汝建:《汉语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差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
    64.孙汝建:《社会心理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65.曹晋:《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66.曹晋、赵月枝:《传播政治经济学(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67.李银河:《后村的女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68.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69.陈龙:《传媒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70.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71.张磊主编:《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72.林芳枚:《媒体阳谋论:专业主义、精英文化与商业力量对女性的三重歧视》,《两性文化与社会》,台北心理出版社,1996年。
    73.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2页。
    74.梁巧娜:《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
    75.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
    76.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77.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78.李秋芳主编:《半个世纪的妇女发展——中国妇女五十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
    79.方英:《女性类型与城市性别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80.吴越民:《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基于中美部分主流报纸的对比分析》,中西书局,2011年。
    81.卜卫:《媒介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82.张晨阳:《当代中国大众传媒中的性别图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8页。
    83.李岩:《传播与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84.鲁迅:《且介亭杂文·阿金》,《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85.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86.殷国明:《女性诱惑与大众流行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87.刘岩、邱小轻、詹俊峰编著:《女性身份研究读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88.殷俊等:《从舆论喧嚣到理性回归》,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
    89.曹晋:《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90..张乐天、邱晓露、沈奕斐主编:《女性与社会发展·复旦大学第三届社会性别与发展论坛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91.龙耘:《电视与暴力——中国媒介涵化效果的实证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92.刘健芝,许兆麟选编:《庶民研究》,林德山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93.童兵主编:《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与大众传媒社会责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94.王金玲主编:《中国妇女发展报告:妇女与传媒(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95.苏红主编:《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
    96.郑法清、谢大光:《罗兰·巴特随笔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
    97.李慧英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
    1.邵培仁、范红霞:《传播民主真的能够实现吗?——媒介象征性权力的转移与话语民主的幻象》,《现代传播》,2011年第5期,第18-20页。
    2.陈阳:《性别与传播》,《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1期,第61页。
    3.林丹娅:《作为性别的符号——从女人说起》,《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第2-3页。
    4.李双洁:《性别与语言中的意识形态——对汉语媒介话语的批评分析》,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第26页。
    5.路璐:《性别与阶层的双重视野——探析当代底层影像中的女性书写》,《电影评介》2010年第2期,第2页。
    6.冉小平:《性别文本与政治文本——女性文学的双重书写》,《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年第3期。
    7.侯艳兴:《性别、权力与社会转型:1927-1937年上海女性自杀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205页。
    8.黄竹盈:《新闻报道中的两性研究——探索媒介在建构和谐性别社会中的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9.刘心:《受众心理的性别差异对新闻报道的影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第4期。
    10.兰刚:《试析当前社会化语境下的媒介冷暴力》,《消费导刊》,2009年第11期。
    11.柯倩婷:《身体与性别研究:从波伏娃与巴特勒对身体的论述谈起》,《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1期。
    12.史晓丹:《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电视节目研究——看电视传媒中女性的角色与地位》,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13.韩慧:《权力话语与性别角色——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14.张文英:《强权叙事与话语暴力——<狼图腾>中的男权意识》,《文学界》,2011年第1期,第60页。
    15.魏漫江:《媒介中的阶级与性别——对90年代以来<中国妇女>杂志下岗女工报道的分析》,《新闻知识》,2010年第2期,第20页。
    16.卢颖生、郭志娟:《媒介话语的意识形态建构——一个批判性的视角》,《新闻爱好者》,2009年8月,第11页。
    17.徐明君:《论暴力的媒介叙事逻辑与表达机制》,《电影文学》,2009年第1期,第31页。
    18.周东暆:《大众媒介在女性形象建构中的性别政治——以<解放日报>“三八节”报道为例(2002-2007年)》,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9.潘恒:《“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研究——以社会性别秩序为视角》,华东政法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第7-8页。
    20.宋素凤:《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后结构主义思潮下的激进性别政治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1期,第92页。
    21.黄云琴:《<人民日报>社会性别意识话语分析——以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人物典型报道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22.李琦:《男权·市场·性别——论女性媒介发展的社会制约力量》,《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113-117页。
    23.彭晓芸:《被混淆的和被忽略的——关于校园惨案的媒介伦理》,《南方传媒研究》,2010年第24期,第28页。
    24.石义彬、张卓:《媒介暴力的多重视角》,《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第117页。
    25.蒋志高、温敏哲:《自由与责任——杀童案媒介伦理再讨论》,《南方传媒研究》,2010年第24期。
    26.郭晓丽、江光荣、朱旭:《暴力电子游戏的短期脱敏效应:两种接触方式的比较》,《心理学报》,2009年第3期,第259页。
    27.孙玮、刘荣忠:《媒介是如何反映暴力现象的?——中美暴力新闻报道比较》,《新闻大学》,2000年夏季号,第11页。
    28.欧阳于蓝、何菲:《隔离与对话:电视选秀节目中的媒介性别形象》《湘潮》,2006年第6期。
    29.李东:《失衡与背反:当代影视文化“性别暴力”现象批判》,《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33页。
    30.李岩、李东晓:《道德话语的生产性力量及中国式“人肉搜索”的勃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2页。
    31.徐玲、杜学元:《解析女性媒介形象的符号暴力》,《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5期,第32页。
    32.袁之英:《解构与建构:既定性别关系社会文化模式的“破”与“立”》,《长 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2期。
    33.郭晓丽:《主动参与与被动观看暴力电子游戏即时脱敏效应的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35页。
    34.袁智忠、易连云:《影像暴力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第91-92页。
    35.谭红春:《对体育“暴力”的文化人类学解读》,《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227页。
    36.郑永晓、汤俏:《“网络暴力”喧嚣背后的政治与文化——兼论近年来网络文化的监管与疏导》,《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8页。
    37.姜拮:《从电视对个体行为影响模式解析儿童与电视暴力的关系》,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5-27页。
    38.卜卫:《警惕媒介暴力摧残中国“花朵”》,《科学时报》,2007年5月23日。
    39.卜卫、米晓琳:《民间妇女组织与大众媒介的互动——家庭暴力成为公共问题的过程》,《亚洲传媒研究》2004年,第61页。
    40.韩以明:《性别与语言变异》,《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42页。
    41.王志强:《汉语称谓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语文学刊》,2000年第1期,第42页。
    42.参见刘琴:《新闻中的性别歧视:对女性与男性领导人精选获胜新闻报道的批判性分析》,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5-31页。
    43.王虹:《女性电影文本———从男性主体中剥离与重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第208页。
    44.周松青:《“剩女”与性别统治》,《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5期,第15-16页。
    45.张燕:《“看”与“被看”———香港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透视》,《电影艺术》,2003年第2期,第98页。
    46.朱楚珠、蒋正华:《中国女性人口的社会经济概况》,《人口学刊》,1985年第3期,第2页。
    47.海青:《始于自杀终于“自我”》,《读书》,2010年第6期,第32页。
    48.宋少鹏:《当代中国性别平等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5年。
    49.彭飞:《大众媒体中的性别意识及女性的价值体现对女性发展的影响》,《理论界》,2005年第11期,第107-108页。
    50.王蕾:《从“女劳模”到“女明星”——从<中国妇女>60年封面人物看国家意识形态控制下媒体女性形象变迁及国家话语转变》,《新闻记者》,2011年第12期,第88-89页。
    51.杨雪团:《媒介暴力的另类传播效果——关于就业类信息过度报道的思考》,《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0期,第13页。
    52.刘伯红:《五年来大众传媒研究对中国妇女表现的性别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3期,第23页。
    53.刘徽:《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我国女性参政》,《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72页。
    54.王晴锋:《“场域-惯习”理论视野下的家庭暴力》,《社科纵横》,2011年第1期,第70页。
    55.徐梅、吴鸣:《专访Kim:我和李阳的真实故事》,《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35期。
    56.李静睿:《我国近几年家暴事件频发反家庭暴力法呼之欲出》,《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10月24日。
    57.杨顺修:《强奸案件“三难”的解决对策》,《人民公安》,1997年6月,第31-32页。
    58.卢颖生、郭志鹃:《媒介话语的意识形态建构——一个批判性的视角》,《新闻爱好者》2009年8月(上半月),第11页。
    59.陈岳芬、李立:《话语的建构与意义的争夺——宜黄拆迁事件话语分析》,《新闻大学》,2012年第1期,第57页。
    60.蒋晓丽、刘路:《传媒“她世纪”的女性消费和消费女性》,《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186页。
    1.《上海警方在青少年案件中发现八成犯罪与暴力游戏有关》,新华网上海频道,2004年10月17日,见网页http://www.sh.xinhuanet.com/2004-10/15/ content_3044160.htm
    2.杨光志:《改叫失足妇女徒具姿态的悲悯》,《生活新报》,2010年12月13日。原文链接:http://www.shxb.net/html/20101213/20101213_264789.shtmlo
    3.该报告全文可在如下网站检索到http://www.china-gad.org/Treasure/ 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151o
    4.参见百度贴吧,“剩女吧”,原文链接:http://tieba.baidu.cora/p/1665958684。
    5.女工遭游街:丛林法则放大后的同类相残》,华声在线,2011年9月1日。见网页http://opinion.voc.com.cn/article/201109/20110901112333612.html
    6.《怎么不见男人被超市脱光搜身》,“无愧我的个人图书馆”,见网页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05/09/183938_43774605.shtml
    7.佟吉清:《生育不该成为女性的危机》,《中国妇女报》,2012年5月7日。原文链接:http://www.china-woman.com/rp/main?fid=poen&fun=shownews&from= view&nid=82145&ctype=4。
    8.贺卫方:《日记门的“盲点”与“准星”》,《财经》杂志,2010年第6期,全文电子版可链接,http://blog.sina.com.cn/heweifang。
    9.《第二届(2009)年度评点中国10大性/性别事件结果公告》,原文参见方刚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a5c960100gmkw.htmlo
    10.鲁国平:《后艳照门时代,仅闫凤娇不雅照组织者获刑远不够!》,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xzp9hmvmvhskcf8q.2011-11-11,09:49:58。
    11.相关报道见《重庆晨报》,2012年3月31日。
    12.袁国建:《留守妈妈带儿自杀:怒其不慈哀其不幸》,来源:千龙网,2012-04-01,链接地址:http://www.lanews.com.cn/content/2012-04/01/content_4983929.htm
    13.叶敬忠、智春丽、苏艺:《中国农村留守妇女调查》,部分内容见《人民日报》 报道:《调查称超六成农村留守妇女经常感到孤独烦躁》,来源:http://news. xinhuanet.com/yuqing/2012-03/16/c_122842987.htmo
    14.徐安琪:《女性的性别角色》,中国家庭研究网,http://www.sass.org.cn/ familystudy。
    15.李晓亮:《“我可以骚,你不能扰”实为常识》,《华西都市报》,2012年6月26日。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html/2012-06/26/content_462787.htm。
    16.数据来源:北方网新闻频道,网页链接: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1/03/08/006053683.shtml
    17.周华、邓苏勇:《我国重视家庭暴力防治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43/20021124/873226.html。
    18.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易胜华(律师):《山木培训内部人士事件产生的7个与N个有何意义——与<山木王朝>作者李思磬商榷》,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山东频道-中国企业报,发布20.常红:《国家领导人中有8位女性,230多位女性任部级领导》,来源:人民网,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909/25/ t20090925_20094769.shtml,2009年9月25日。
    1.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http://www.china-gad.org/
    2.中国妇女传媒监测网:http://www.mediawatching.org.cn/
    3.两性视野:http://www.alleyeshot.com/
    4.女性主义:http://douban.com/group/feminisim
    5.李银河博客:http://blog.sina.com/1iyinhe/
    6.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传播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网页:http://www.ccsp. ucsb.edu/ntvs.htm.
    7.[美]全国家庭暴力热线:http://www.ndvh.org/
    8.[美]针对女性暴力问题办公室:http://www.ofp.usdoj.gov/vawo.
    9.[美]http://menstoppingviolecnce.or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