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近代城市建筑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长春是近代在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修建之后而兴起的城市。从十九世纪末期为防御马贼而出现的小城堡,到中东铁路时期的城镇,经历南满铁路时期的发展,在九一八事变后成为伪满洲国的首都,改名新京。长春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迅速从一个小城镇发展到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在长春发展的背后,除了铁路贸易的带动,更多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的建设。
     长春在近代发展的时期,也是东北近代的重要时期,而建筑文化是反映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以长春近代建筑文化为主线,研究在长春近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建筑文化的发展特点,引入了历史学、城市学、建筑学、规划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在梳理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史实的基础上,对近代长春的建筑文化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并从中发掘出建筑文化背后的殖民文化因素,通过对长春近代建筑文化的分析,进而来揭示沙俄、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
     近代铁路的出现,造就了长春这个城市的发展,铁路贸易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进步,傀儡政权的出现,促成了长春城市的蜕变。中东铁路的出现,带动了铁路沿线的城市发展。东北许多城市、城镇都是在中东铁路修建的过程中出现并发展起来的。长春在中东铁路修建的过程中,在宽城子铁路附属地出现了近代城镇的雏形,开始出现第一批近代建筑。日俄战争后,长春成为南满铁路、中东铁路的交汇点,日本重点建设南满铁路长春附属地,自行开埠后,长春地方政府也开辟了商埠地,在附属地和商埠地内出现了大批近代建筑,这些建筑不再拘泥于传统中式建筑,而是更多的融入了西方古典建筑和新艺术形式,长春地区初步形成了近代的城区并出现了近代建筑群。
     中东铁路的修建,使长春出现了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城区。在宽城子中东铁路附属地,俄国将近代的市政工程引入,进行了初步的规划,并修建了一批近代建筑。这些建筑不同于中国传统样式,更多的采用俄式建筑样式,和新艺术运动样式,建筑也更接近西方国家。沙俄修建中东铁路附属地的目的在于分割中国领土,修建与俄国相呼应的城镇,因此,这一时期的近代建筑还停留在照搬西方,特别是俄国本土,没有太多的改变,建筑材料也停留在传统的石材、木材上,没有广泛的使用近代建筑中普遍意义的钢筋、混凝土。
     日俄战争后,长春成为日本控制的南满铁路和沙俄控制的中东铁路的交汇点。为了扩大日本在华的地位,并取代俄国,日本重点修建南满铁路长春附属地。在长春附属地,满铁进行了大规模的规划和建设,这是长春出现的第一个近代意义的城区。在城区中,引入欧洲流行的的规划,并修建了大批的近代建筑。这些建筑在建筑样式、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上,已经同近代接轨。附属地的建筑流露出近代文明的样式,西方古典建筑样式、新艺术形式和巴洛克艺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的使用使建筑的样式更加丰富,建筑更为经久耐用。这时的附属地建筑,是日本在近代化过程中,融合了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折衷,通过附属地的建筑,将日本文化融入到其中,将附属地与传统的中国城区隔离开。
     自行开埠后的长春在铁路附属地的冲击下,旧城不断衰落,为了应对变化,长春修建了商埠地。受到附属地的影响,长春商埠地采用了部分近代化的规划,修建了一批近代建筑,但这一时期的近代建筑,只是模仿西方近代建筑的外形,修建成中西杂糅的建筑,外来建筑文化已经开始融入到长春建筑文化中。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之后,为了掩盖其侵略的本质,扶植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并对伪满洲国进行大规模的建设,试图掩盖其侵略的真相。将长春定为伪都,改名新京。定都之后即对长春进行规划和建设,并制定了《大新京都市计划》,通过几个阶段的建设,把长春建设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用以掩盖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的本质。在建设的过程中,长春出现了大批的近代建筑,这些建筑一改传统中国建筑的样式,在建筑中大量的融入了日本建筑文化,出现了西方建筑样式和日本建筑样相融合的和洋式建筑,以日本建筑文化融合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满洲式建筑,这些带有亲日特征的建筑样式被广泛应用到伪满洲国的官厅建筑、公用建筑和民用建筑中。日本在伪满洲国的建筑中采用了日本传统的建筑样式,或是添加近代建筑特征,用以彰显日本在伪满洲国的特殊地位。
     在长春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日本将殖民文化强行的融入到长春的近代建筑中,使出现的近代建筑流露出浓重的日本文化特点,并严格的控制建筑材料,特别是建筑材料中的战略物资。日本一方面建设伪满洲国,妄图永久占领东北,一方面又大肆掠夺资源,维系其侵略战争。从长春开始的伪满洲国城市建设,先后扩展到奉天、哈尔滨、大连等伪满洲国其他城市,根据不同的城市特点,日本对其建设因城而异。通过对建筑文化的分析,不仅可以看出近代长春乃至整个伪满洲国的建筑文化变化,更能看到背后日本对东北地区的资源掠夺和长期占领东北的目的。
Changchun is the modern cities and the rise of the Chinese Eastern Railway andSouth Manchurian railway construction. Castle, appears from the late nineteenthcentury as a defensive Horse Thief to the railway during the town in the Middle East,through the South Manchurian Railway and the large intersection with the ChineseEastern Railway, until Japan to foster in the September 18 Incident, the puppetManchukuo capital Changchun,renamed the New Beijing, Changchun, in a shortperiod of decades from a small town quickly developed into an internationalmetropoli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Changchun, in addition to the railway tradedriven, more Japan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ngchun modern city is also thenortheast of the results of the Japanese invasion.
     Changchun in the modern period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an important period ofthe Northeast Modern architectur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ymbol to reflect this periodof urban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main line of the Changchun modernarchitectural culture research in the the Changchun modern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history, urban studies, architecture, planning a variety of research methods, combingthe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facts, a more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culture inChangchun from which to explore behind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the colonialcultural factors, Changchun modern architectural culture to reveal the tsarist Russia,Japan invaded China's ambition.
     The emergence of the modern railway, creating a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ofChangchun, the prosperity of the railway trade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the city,special historical events contribut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ity of Changchun. All this makes Changchun be became important to the northeast of the city. The emergenceof the railways in the Middle East, driven urban development along the railwayline. Northeast cities, towns are in the process of railway construction in the MiddleEast and developed.Changchun in the process of railway construction in the MiddleEast, in the the Kuan child Railway subsidiary to appear prototype of the modern town,began the first batch of modern buildings. After the Russo-Japanese War, Changchunbecame the South Manchurian Railway, the railway node in the Middle East, Japan'sfocus on building the South Manchuria Railway subsidiary Changchun to own earlyyears, Changchun local government also opened up a commercial port to thesubsidiary to and within the commercial port to a large number of modern construction,these buildings are no longer adhere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but moreintegrated into the Western classical architecture and a new art form, the Changchunregion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the modern city and the modern buildings.
     Railway construction in the Middle East, Changchun appeared in a modern senseof the city. Kuan sub-subsidiary of railway land in the Middle East, Russia will be theintroduction of moder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arried out the initial planning and theconstruction of a number of modern buildings. These buildings is different from the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 more Russian architectural style, and the Gothic and the newart form, the building is also closer to the Western countries. Tsarist Russia built theChinese Eastern Railway subsidiary aimed to split China's territory, the construction ofthe town echoes with Russia relative to modern building of this period still remain inthe copy the Western, especially Russia native, there is not much change, buildingmaterials stay on the traditional stone, wood, extensive use of modern building in theuniversal significance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After the Russo-Japanese War, Changchun has become the Japanese-controlledSouth Manchurian Railway and the control of tsarist Russia in the Middle East railwaynode. In order to expand in China, Japan, and replaced by Russia, and Japan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uth Manchuria Railway Changchun dependent. Subsidiary inChangchun, the South Manchuria Railway Company, a large-scale planning andconstruction, Changchun appeared first in the modern sense of the city. In urban areas,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opular European plann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largenumber of modern buildings. These buildings in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building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with modern standards. Subsidiary to thebuilding showing the style of modern civilization, Western classical architectural style,a new form of art and Baroque 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the use of steel, concrete style of the building richer, more durable construction. Thesubsidiary to construction, i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compromise of the Japa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the subsidiary to the Japanese culture in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ity which will besubsidiary to isolate.
     Own after opening Changchun subsidiary of the impact of railway, the old citycontinue to decline, in order to cope with change, Changchun construction of acommercial port to. By subsidiaries of the impact of Changchun commercial port touse part of the modernization pla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umber of modern building,but this period of modern architecture, but to imitate the shape of the modern Westernbuilding, built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hybridity, foreignarchitectural culture has begun into the in Changchun building culture.
     After Japan launched the Mukden Incident occupied the northeast, in order toconceal the nature of their aggression, and propped up the puppet Manchukuo puppetregime, and the puppet Manchukuo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trying to cover up thetruth of its aggression.Changchun pseudo are renamed to the newBeijing. Catharanthus its capit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Daxin Beijing UrbanPlanning and develop through several stages of construction, Changchun become an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used to cover up the truth of the puppet Manchukuo puppet regim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Changchun large number of modern buildings,these buildings have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al style, the integrationof Japanese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in the building, the integration of Western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Japanese 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Western-style and Manchuriatype fu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 Japanese architecture andcultur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Japanese architectural style has been widelyapplied to the puppet Manchukuo the Guanting building, public buildings and civil,whil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Japanese puppet Manchukuo used Japan's traditionalarchitectural style, or add modern architectural features to highlight the special statusof the Japanese puppet Manchukuo.
     Changchu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Japanese colonial cultureforced into the modern building in Changchun, the modern building showing strongJapa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rict control of building materials, especiallybuilding materialsstrategic materials. Japan on the one h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puppet Manchukuo, an attempt to permanent occupation of the northeast, on the onehand, and plundered the resources to maintain its war of aggression. PuppetManchukuo from Changchun urban construction, has expanded to other cities ofMukden, Harbin, Dalian and the puppet Manchukuo,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its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Through the analysis ofarchitectural culture, not only can be seen that the modern Changchun and the whole ofthe puppet Manchukuo country's architectural culture change, and can see behindNortheast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long-term ambition of the occupation of thenortheast.
引文
①程维荣著:《近代东北铁路附属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第20页。
    ①王海梁主编:《长春古今政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页。
    ②[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長春事情送付ノ件2,大正七年,第13页。
    ③[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長春事情送付ノ件2,大正七年,第14页。
    ④程维荣著:《近代东北铁路附属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124页。
    ⑤[日]滝川政次郎解題,衛藤瀋吉校註,满洲帝国政府编:《满洲建国十年史》,原书房,1969年,第225页。
    ①[俄]列夫·马西耶利:《18-20世纪布里亚特佛教寺院的建筑样式——中国内地及西藏地区、蒙古、俄罗斯建筑样式在西伯利亚的传承》;[韩]尹智希罗:《海外唐人街建筑的中国特征——仁川清租界与旧金山唐人街建筑比较(1880——1940)》;钱毅:《从殖民地外廊式到“厦门装饰风格”——鼓浪屿近代外廊建筑的演变》;殷炜,谭刚毅:《汉口租界建筑Art Deco风格的源于流》;哈静,郝鸥,陈伯超:《从张氏帅府建筑纵观沈阳近代建筑演变》;徐宁:《南京中山陵的建筑形式与风格浅析——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典范》,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七),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5页-第192页。
    ①日本参谋本部原文:《满洲地志》,商务印书馆,光绪三十年版,第129页。
    ②张复合:《中国近代史研究二十年》,《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张海星:《应如何正确地评价长春市近代建筑的建筑价值》,《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46页-247页。
    ①杨秉德著:《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总序(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①[清]佚名:《长春厅志》,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手抄本,于泾校注,长春社会科学院编辑:《长春厅志·长春县志》,长春出版社,2002年,第4页。
    ②[清]佚名:《长春厅志》,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手抄本,于泾校注,长春社会科学院编辑:《长春厅志·长春县志》,长春出版社,2002年,第5页。
    ③大致辽宁以北的吉林、黑龙江两省地区。
    ④张书翰,马仲援修,赵述云,金毓黻纂:《长春县志》,卷二,舆地志五,城镇,甲,城池概要,民国三十年(1941,伪满康德八年)铅印本,第8页。
    ⑤吉林省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上谕奏折,1981年,第4页。
    ⑥吉林省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上谕奏折,1981年,第15页。
    ①赵英兰著:《清代东北人口社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85页。
    ②何一民著:《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第472页。
    ③[清]佚名:《长春厅志》,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手抄本,于泾校注,长春社会科学院编辑:《长春厅志·长春县志》,长春出版社,2002年,第183页。
    ④[清]佚名:《长春厅志》,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手抄本,于泾校注,长春社会科学院编辑:《长春厅志·长春县志》,长春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⑤[清]佚名:《长春厅志》,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手抄本,于泾校注,长春社会科学院编辑:《长春厅志·长春县志》,长春出版社,2002年,第177页。
    ⑥[清]佚名:《长春厅志》,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手抄本,于泾校注,长春社会科学院编辑:《长春厅志·长春县志》,长春出版社,2002年,第178页。
    ⑦[清]佚名:《长春厅志》,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手抄本,于泾校注,长春社会科学院编辑:《长春厅志·长春县志》,长春出版社,2002年,第4页。
    ⑧[清]佚名:《长春厅志》,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手抄本,于泾校注,长春社会科学院编辑:《长春厅志·长春县志》,长春出版社,2002年,第4页。
    ①[清]佚名:《长春厅志》,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手抄本,于泾校注,长春社会科学院编辑:《长春厅志·长春县志》,长春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②王海梁主编:《长春古今政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
    ③[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56页。
    ④郐艳丽著:《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①[日]越泽明著:《满洲国の首都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51页。
    ②王海梁主编:《长春古今政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页。
    ①马平安著:《近代东北移民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第202页。
    ②新艺术运动主要是一种建筑上的,装饰上的和平面艺术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
    ③焦润明著:《近代东北社会诸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④[清](佚名)纂:《长春厅志》,清光绪间修,一九八三年据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抄本,吉林大学馆藏,建置,第1页。
    ①[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1988年,第610页。
    ②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上下册,内部资料,1990年,第627页。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研究委员会编辑部编:《中东铁路历史编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页。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研究委员会编辑部编:《中东铁路历史编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页。
    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研究委员会编辑部编:《中东铁路历史编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6页。
    ①王卫民、姚启龙:《长春的俄式建筑》,长春文物,2005年,总第17期,第37页。
    ②《东支铁道建筑沿革史》,《满洲建筑杂志》,1936年,第十六卷第4号,第7页。
    ③《东支铁道建筑沿革史》,《满洲建筑杂志》,1936年,第十六卷第4号,第8页。
    ①王卫民、姚启龙:《长春的俄式建筑》,长春文物,2005年,总第17期,第37页。
    ①程维荣著:《近代东北铁路附属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421页。
    ②丁艳丽、吕海平:《中东铁路支线及其附属地历史价值初探》,引自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七)》,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84页。
    ③于维联、李之吉编:《长春近代建筑》,长春出版社,2001年,第33页。
    ①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289页。
    ②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288页。
    ③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290页。
    ④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满洲国/10)新京商工公会,昭和十三年,第4页。
    ①[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1988年,第652页。
    ②[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1988年,第611页。
    ③[日]《东支铁道建筑沿革史》,《满洲建筑杂志》,1936年,第十六卷第4号,第7页。
    ④[日]《东支铁道建筑沿革史》,《满洲建筑杂志》,1936年,第十六卷第4号,第8页。
    ⑤[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1988年,第619页。
    ⑥[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1988年,第618页。
    ①程维荣著:《近代东北铁路附属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124页。
    ①后藤新平,满铁创办期的总裁,1906-1908担任满铁总裁,创办满铁调查部。
    ②[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長春事情送付ノ件2,大正七年,第13页。
    ③[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長春事情送付ノ件2,大正七年,第14页。
    ④程维荣著:《近代东北铁路附属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124页。
    ⑤[日]佐藤诚著:《满洲公论》,满洲公论社,昭和十三年,第54页。
    ⑥[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第419页-第421页。
    ⑦[日]越泽明著,黄世孟译:《中国东北都市计划史》,大佳出版社,1986年,第42页。
    ⑧[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上卷,第104页。
    ①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上下册,内部资料,1990年,第562页。
    ②[日]越泽明著:《满洲国の首都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102页。
    ③[日]越泽明著:《满洲国の首都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69页。
    ①[日]西泽泰彦著:《图说满洲都市物语ハルビン大连奉天长春》,河出书房新社,2006年,第102页。
    ②[日]越泽明著:《满洲国の首都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70页。
    ③加藤与之吉,东京大学土木系毕业,1914——1923年任满铁土木课长。
    ①为了纪念倡导建立满铁的日本陆军大将儿玉源太郎
    ②[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第419页-第430页。
    ③[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南满洲铁道关系杂纂第三卷,大正一年,第1页。
    ④数据来源:[日]越泽明著:《伪满洲首都の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95页;[日]西泽泰彦著:《图说满洲都市物语ハルビン大连奉天长春》,河出书房新社,2006年,第101页、第102页。
    ①[日]越泽明著:《伪满洲首都の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65页。
    ②[日]西泽泰彦著:《图说满洲都市物语ハルビン大连奉天长春》,河出书房新社,2006年,第101页。
    ③[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1988年,第613页。
    ④[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1988年,第613页。
    ⑤[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1988年,第613页。
    ⑥[日]西泽泰彦著:《图说满洲都市物语ハルビン大连奉天长春》,河出书房新社,2006年,第101页。
    ①[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1988年,第613页。
    ②[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1988年,第613页。
    ①马平安著:《近代东北移民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第203页。
    ②[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1988年,第610页。
    ③满洲建筑协会:《满洲建筑杂志》,第十五卷临时增刊(寒冷气候中混凝土的施工与方法研究报告),满洲建筑协会,昭和10年。
    ④[日]西泽泰彦:《旧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住宅政策》,引自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0页。
    ⑤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册,内部资料,1990年,第654页。
    ①[日]藤森照信著,黄俊铭译:《日本近代建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5页。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71页。
    ②何一民著:《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第220页。
    ①[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管内事情提出ノ件5,大正十年,第10页。
    ②于泾校注,长春社会科学院编辑:《长春厅志·长春县志》,长春出版社,2002年,第125页。
    ③张书翰,马仲援修,赵述云,金毓黻纂:《长春县志》,卷二,舆地志五,城镇,乙,商埠概要,民国三十年(1941,伪满康德八年)铅印本,第17页。
    ④于泾校注,长春社会科学院编辑:《长春厅志·长春县志》,长春出版社,2002年,第125页。
    ⑤[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管内事情提出ノ件5,大正十年,第9页。
    ⑥张书翰,马仲援修,赵述云,金毓黻纂:《长春县志》,卷二,舆地志五,城镇,乙,商埠概要,民国三十年(1941,伪满康德八年)铅印本,第13页。
    ⑦[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長春事情送付ノ件2,大正7年,第3页。
    ⑧民国二十四年三月外交部编:《全国商埠一览表》,见上海申报馆印《申报年鉴》,民国二十五年,第102-103页。转引自:何一民著:《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第489页。
    ①[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管内事情提出ノ件5,大正10年,第11页。
    ②于泾校注,长春社会科学院编辑:《长春厅志·长春县志》,长春出版社,2002年,第130页-131页。
    ③于泾校注,长春社会科学院编辑:《长春厅志·长春县志》,长春出版社,2002年,第131页-133页。
    ④于泾校注,长春社会科学院编辑:《长春厅志·长春县志》,长春出版社,2002年,第157页。
    ①[日]越泽明著:《满洲国の首都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110页。
    ②[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管内事情提出ノ件5,大正十年,第10页。
    ③郐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北京,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2006年,第91页。
    ④[日]越泽明著:《满洲国の首都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52页。
    ①张书翰,马仲援修,赵述云,金毓黻纂:《长春县志》,卷四,商埠地,民国三十年(1941,伪满康德八年)铅印本,第31页。
    ②于维联、李之吉主编:《长春近代建筑》,长春出版社,2001年,第100页。
    ③于维联、李之吉主编:《长春近代建筑》,长春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④赵德让主编:《长春市志·文物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4页。
    ⑤于维联、李之吉主编:《长春近代建筑》,长春出版社,2001年,第98页。
    ①[日]越泽明著:《满洲国の首都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118页。
    ①[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52页。
    ②长春的国都建设计划第一期共投入了3400万日元,参见[日]越泽明著:《满洲国の首都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200页。
    ③[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58页。
    ④[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58页。
    ⑤[日]滝川政次郎解題,衛藤瀋吉校註,满洲帝国政府编:《满洲建国十年史》,原书房,1969年,第225页。
    ⑥[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満州国国都建設計画諮問委員臨時顧問の件,昭和8年。
    ⑦[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573页。
    ⑧[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满洲国ノ部,昭和八年,第2页。
    ①《满洲国史·总论》转引自[日]越泽明著,黄世孟译:《中国东北都市计划史》,大佳出版社,1986年,第122页。
    ②国都建设计划法,教令,第二四号,满洲国政府公报日译,第一百十一号,大同二年四月十九日。
    ③国都建设计划法执行令,教令,第二六号,满洲国政府公报日译,第一百十一号,大同二年四月十九日。
    ④[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24页。
    ⑤[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31页。
    ⑥[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3页。
    ⑦满洲经济事情案内所报告:《国都·新京经济事情》,满洲事情案内所,昭和八年,第3页。
    ①[日]柏崎才吉编:《满洲国现势》,满洲国通信社,昭和十六年,第155页。
    ②临时顾问:镰田弥助(土地问题专家)、武井高四郎(京都大学教授、城市规划专家)、佐野利器(东京大学教授、城市规划及建筑统制专家)、大井清一(京都大学教授、上水道专家)、草间伟(东京大学教授、下水道专家)、折下吉延(公园专家)、近藤泰夫(京都大学教授、道路专家)引自[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590页。
    ③[日]国立公文書館,《パリ都市計画の財政に関する調査》,昭和财政史资料第2号第12册。
    ④[意]L·本奈沃格著:《西方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巴竹师,高军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第328页。
    ①[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576页-第577页。
    ②[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577页。
    ③[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各国都市関係雑件/新京ノ部,分割2,昭和七年,第18页。
    ①[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各国都市関係雑件/新京ノ部,分割2,昭和八年,第18页。
    ②特别市指定ニ关スル件,教令第二十三号,满洲国政府公报日译,第一百二十四号,大同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③[日]越泽明著:《满洲国の首都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113页。
    ①[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39页。
    ②[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53页。
    ③[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57页。
    ④张书翰、马仲援修,赵述云、金毓黻纂:《长春县志》,卷四,民国三十年(1941,伪满康德八年)铅印本,第49页。
    ⑤[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57页。
    ⑥[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58页。
    ①[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57页。
    ②[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578页。
    ③[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61页。
    ④[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72页。
    ⑤[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73页。
    ⑥当时大连市郊的地价是每坪25-60元。参见[日]越泽明著:《满洲国の首都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153页。
    ⑦[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各国都市関係雑件/新京ノ部,分割1,昭和八年,第5页-第6页。
    ①葛剑雄主编,李孝聪著:《历史城市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47页。
    ②[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562页。
    ③[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58页。
    ④郐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北京,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第128页。
    ①[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476页。
    ②[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66页。
    ③[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67页。
    ④[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66页。
    ⑤国务院指令第六号,满洲国政府公报日译,第一百十四号,大同二年四月三日。
    ①[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74页-第75页。
    ①王海梁主编:《长春古今政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②[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国都建設局業務概要月報関係,第一巻,昭和10年,第56页。
    ③日本城市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普及水洗厕所。参加[日]越泽明著:《满洲国の首都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177页。
    ④从1940年到1942年长春人口增加20万,公园绿地从10%上升到12.2%,人均绿地面积达到了24平方米/人(1942年),参见[日]越泽明著:《满洲国の首都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185页。
    ⑤[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58页。
    ①[日]成富勇编:《满洲评论》,满洲评论社,昭和十一年一月第十卷4号,第159页。
    ①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各国都市関係雑件/新京ノ部分割1,昭和七年,第14页。
    ①[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593页。
    ②[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1988年,第617页。
    ③[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588页。
    ①[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新京特别市建筑规则》,各国都市関係雑件/新京ノ部,,昭和8年,第7页。
    ②[日]河田喜代助:《新京の石材》,《建设》,满洲土木研究会,康德7年,第五卷第6号,第27页-第28页。
    ③[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583页。
    ④[日]渡边文平:《オイルシェ-ルと建筑》,《满洲建筑杂志》,1935年,第十五卷第3号,第4页。
    ⑤[日]大塚毅一:《抚顺セ-ル炼瓦制造》,《满洲建筑杂志》,1935年,第十五卷第3号,第8页。
    ⑥[日]田中国益:《满洲に於けるセメソト工业と其将来》,《满洲建筑杂志》,第十六卷第3号,第36页。
    ⑦福昌公司广告:《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1号。
    ①[日]西泽泰彦:《草创期的满铁建筑课》,华中建筑,1988年第3期,第103页。
    ②[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649页。
    ③[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649页。
    ④满洲建筑协会:《满洲建筑杂志》,1935年,第十五卷临时增刊(寒冷气候中混凝土的施工与方法研究报告),满洲建筑协会,昭和10年。
    ⑤[日]武田五一:《寸感》,《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1号,第2页。
    ⑥[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649页-650页。
    ⑦[日]西泽泰彦:《旧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住宅政策》,引自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0页。
    ①[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新京特别市建筑规则,各国都市関係雑件/新京ノ部,昭和8年,第9页。
    ②[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新京特别市建筑规则,各国都市関係雑件/新京ノ部,昭和8年,第9页。
    ③[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新京特别市建筑规则,各国都市関係雑件/新京ノ部,昭和8年,第7页。
    ④[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59页。
    ⑤[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新京特别市建筑规则,各国都市関係雑件/新京ノ部,昭和8年,第6页。
    ⑥大信洋行株式会社广告:《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3号。
    ⑦国务院厅舍新筑工事概要:《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1号,第68页。
    ①[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646页。
    ②[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647页。
    ③[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648页。
    ④[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583页。
    ⑤[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638页。
    ①[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632页-634页。
    ①[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635页。
    ②《新京特别市建筑规则》,参见[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各国都市関係雑件/新京ノ部,分割2,昭和八年,第5页。
    ③[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579页-580页。
    ④[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国都建设局,各种用途地域建筑物及用途许可准则,各国都市関係雑件/新京ノ部,分割2,昭和八年,第95页-第103页。
    ①[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581页。
    ①[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593页。
    ②[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594页。
    ①[日]柏崎才吉编:《满洲国现势》,满洲评论社,昭和十一年,第十卷第4号,第31页。
    ②[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満州国国都建設計画諮問委員臨時顧問の件,昭和8年。
    ③冈大路:南满洲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校长,满洲建筑协会会长,后出任国都建设局局长。
    ①[日]佐藤诚著:《满洲公论》,十六卷1号,“国都建设计划の特色”,满洲公论社,昭和十三年,第42页。
    ②镰田弥助(土地问题专家)、武井高四郎(京都大学教授、城市规划专家)、佐野利器(东京大学教授、城市规划及建筑统制专家)、大井清一(京都大学教授、上水道专家)、草间伟(东京大学教授、下水道专家)、折下吉延(公园专家)、近藤泰夫(京都大学教授、道路专家)引自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590页。
    ③[日]国立公文書館,《パリ都市計画の財政に関する調査》,昭和财政史资料第2号第12册。
    ④[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58页。
    ⑤[意]L·本奈沃格著:《西方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巴竹师,高军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第328页。
    ⑥[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51页。
    ①[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39页。
    ②《国都建设计划法》、《国都建设计划法施行令》参见[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
    ③[日]越泽明著:《满洲国の首都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200页。
    ④[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58页。
    ⑤[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58页。
    ⑥“康德元年敕命第四十一号国都建设助成融资损失补偿法”和“院令第四号国都建设助成融资损失补偿法执行令”参见[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各国都市関係雑件/新京ノ部,分割2,昭和八年,第18页。
    ⑦特别市指定ニ关スル件,教令第二十三号,满洲国政府公报日译,第一百二十四号,大同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①国务院厅舍新筑工事概要:《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1号,第68页。
    ②[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国都建設局業務概要月報関係,第一巻,昭和10年,第66页。
    ③在伪满洲国,日语、日文作为官方语言和文字存在,同时其文体活动也参照日本。
    ①[日]中泽洁:《建筑と熔接》,《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6号,第1页。
    ②《满铁工事标准式样书第30号》,《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6号,第3页。
    ③国务院厅舍新筑工事概要:《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1号,第68页。
    ④满洲国法衙厅舍设计要项:《满洲建筑杂志》,1938年,第十八卷第6号。
    ⑤[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59页。
    ⑥新京特别市建筑规则参见[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各国都市関係雑件/新京ノ部,昭和8年。
    ⑦[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国都建設局業務概要月報関係,第一巻,昭和10年,第56页。
    ⑧日本城市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普及水洗厕所。参加[日]越泽明著:《满洲国の首都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177页。
    ⑨从1940年到1942年长春人口增加20万,公园绿地从10%上升到12.2%,人均绿地面积达到了24平方米/人(1942年),参见[日]越泽明著:《满洲国の首都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185页。
    ①[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58页。
    ②[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66页。
    ③[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67页。
    ④[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昭和八年,第66页。
    ①[日]佐藤诚著:《满洲公论》,十六卷1号,“国都建设计划の特色”,满洲公论社,昭和十三年,第42页。
    ②[日]佐藤诚著:《满洲公论》,十六卷1号,“国都建设计划の特色”,满洲公论社,昭和十三年,第41页。
    ①关东军司令部厅舍新筑工事概要:《满洲建筑杂志》,1934年,第十四卷第10号,第86页。
    ②大新京日报社:《大新京日报附录》,大新京日报社,昭和十年,第1页。
    ③福昌公司广告:《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1号。
    ①大新京日报社:《大新京日报附录》,大新京日报社,昭和10年,第6页。
    ①国务院厅舍新筑工事概要:《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1号,第68页。
    ②[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上卷,1990年,第13页。
    ③[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上卷,1990年,第11页。
    ①[日]越泽明著,黄世孟译:《中国东北都市计划史》,大佳出版社,1986年,第195页。
    ②[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633页。
    ①第八厅舍(交通部)新筑工事概要:《满洲建筑杂志》,1938年,第十八卷第2号,第49页。
    ②[日]牧野正巳:《满洲国法衙厅舍设计要项》,《满洲建筑杂志》,1938年,第十八卷第6号,第2页。
    ①[日]牧野正巳:《满洲国法衙厅舍设计要项》,《满洲建筑杂志》,1938年,第十八卷第6号,第20页。
    ①[日]越泽明著,黄世孟译:《中国东北都市计划史》,大佳出版社,1986年,第195页。
    ②吉林省金融研究所:《伪满洲中央银行史料》,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页。
    ③[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满洲国经济建设要纲》,帝国对满蒙政策关系一件,昭和8年,第10页。
    ④满洲事情案内所:《光辉满洲经济篇》,满洲事情案内所,康德9年,第281页。
    ①[日]越泽明著,黄世孟译:《中国东北都市计划史》,大佳出版社,1986年,第186页。
    ②[日]越泽明著:《满洲国の首都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258页。
    ③[日]西泽泰彦著:《图说满洲都市物语ハルビン大连奉天长春》,河出书房新社,2006年,第115页。
    ④[日]西泽泰彦著:《图说满洲都市物语ハルビン大连奉天长春》,河出书房新社,2006年,第111页。
    ⑤满洲中央银行总行建筑工事概要,《满洲建筑杂志》,1938年,第18卷第11号,第15页。
    ①满洲中央银行总行建筑者座谈会,《满洲建筑杂志》,1938年,第18卷第11号,第10页。
    ②满洲中央银行总行建筑工事概要,《满洲建筑杂志》,1938年,第18卷第11号,第20页。
    ③满洲中央银行总行建筑者座谈会,《满洲建筑杂志》,1938年,第18卷第11号,第9页。
    ④[日]建筑学会パンフレット:《近代建筑样式概观》,日本建筑学会,昭和4年,第94页。
    ⑤于维联、李之吉编:《长春近代建筑》,长春出版社,2001年,第183页。
    ①于丹、任乃鑫:《长春满铁附属地优秀近代建筑考察与保护再利用思考》,引自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53页。
    ②[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满洲国经济建设要纲》,帝国对满蒙政策关系一件,昭和8年,第5页。
    ③[日]国立公文書館,《昭和财政史资料第3号第74册》,満洲における日満合弁通信会社の設立に関する協定案,昭和8年,第24页。
    ④大信洋行株式会社广告,《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17卷第1期。
    ⑤[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1988年,第613页。
    ⑥赵德让主编:《长春市志·文物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6页。
    ①新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本社,《满洲建筑杂志》,1935年,第15卷第11号。
    ②[日]国立公文書館,《昭和财政史资料第3号第74册》,満洲における日満合弁通信会社の設立に関する協定案,昭和8年,第25页。
    ③[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449页。
    ①[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国都建設局業務概要月報関係,第一巻,昭和10年,第66号。
    ①[日]宫地二郎:《新京神武殿建筑设计要旨》,《满洲建筑杂志》,1939年第19卷第9号,第20页。
    ②[日]宫地二郎:《新京神武殿建筑设计要旨》,《满洲建筑杂志》,1939年第19卷第9号,第20页。
    ③[日]宫地二郎:《新京神武殿建筑设计要旨》,《满洲建筑杂志》,1939年第19卷第9号,第20页。
    ④[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860页。
    ⑤赵德让主编:《长春市志·文物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9页。
    ①[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637页。
    ②[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637页。
    ③曲晓范,佟银霞:《伪满“新京建国忠灵庙”的建造及其祭祀活动》,《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3期,第115页。
    ④[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741页。
    ⑤[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満州国建国忠霊廟創建に関する件》,大日记乙辑第1类仪式葬祭,昭和15年,第6号。
    ①何一民著:《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第524页。
    ②[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637页。
    ①[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637页。
    ②[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637页。
    ③[日]布野修司主编,日本亚洲城市建筑研究会编著,胡慧琴、沈瑶编译:《亚洲城市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113页。
    ①莫畏,尚伶艳:《长春伪满皇宫建筑调查》,引自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46页。
    ①[日]越泽明著:《满洲国の首都计划》,筑摩书房,2002年,第73页。
    ②[日]越泽明著,黄世孟译:《中国东北都市计划史》,大佳出版社,1986年,第179页。
    ①[日]建筑学会新京支部编:《满洲建筑概说》,满洲事情案内所,昭和十五年,第610页。
    ②[日]西泽泰彦著:《图说满洲都市物语ハルビン大连奉天长春》,河出书房新社,2006年,第85页。
    ③[日]西泽泰彦著:《图说满洲都市物语ハルビン大连奉天长春》,河出书房新社,2006年,第90页。
    ①[日]西泽泰彦著:《图说满洲都市物语ハルビン大连奉天长春》,河出书房新社,2006年,第85页。
    ②[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598页。
    ①[日]建筑学会新京支部编:《满洲建筑概说》,满洲事情案内所,昭和十五年,第663页。
    ①[日]村田治郎:《奉天宫殿建筑概说》,《满洲建筑杂志》,1934年,第十四卷第2号,第6页。
    ②赵恭寅、曾有翼纂:《沈阳县志》,民国六年铅印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3年,第351页。
    ③[日]伊藤清造:《奉天大内宫阙建筑研究报告书(下)》,《满洲建筑杂志》,1925年,第五卷第4号,第14页。
    ④[日]村田治郎:《奉天宫殿建筑概说》,《满洲建筑杂志》,1934年,第十四卷第2号,第6页。
    ⑤[日]伊藤清造:《奉天大内宫阙建筑研究报告书(下)》,《满洲建筑杂志》,1925年,第五卷第4号,第19页。
    ⑥[日]伊藤清造:《奉天大内宫阙建筑研究报告书(下)》,《满洲建筑杂志》,1925年,第五卷第4号,第20页。
    ⑦沈阳档案馆藏:《奉天公署卷宗》,为建筑奉天咨议局工程情形,JC10,23506。
    ⑧陈伯超:《张氏帅府—沈阳近代建筑发展的缩影》,城市建筑,2010年第10期,第109页。
    ①[日]西泽泰彦著:《图说满洲都市物语ハルビン大连奉天长春》,河出书房新社,2006年,第24页-第25页。
    ①[日]西泽泰彦著:《图说满洲都市物语ハルビン大连奉天长春》,河出书房新社,2006年,第23页。
    ②[日]越泽明:《哈尔滨(はるぴん)的都市计划》,筑摩书房,2004年,第92页。
    ③[日]越泽明:《哈尔滨(はるぴん)的都市计划》,筑摩书房,2004年,第117页。
    ①[日]浅田繁男:《哈市建筑杂感》,满洲建筑杂志,1925年,第五卷第2号,第68页。
    ②[日]浅田繁男:《哈市建筑杂感》,满洲建筑杂志,1925年,第五卷第2号,第62页。
    ③哈尔滨特别市及其ノ邻近区域ニ於クル土地ノ买卖ニ关スル件,教令,第六四号,满洲国政府公报日译,第一百七十九号,大同二年八月二日。
    ④[日]越泽明:《哈尔滨(はるぴん)的都市计划》,筑摩书房,2004年,第244页。
    ①[日]建筑学会新京支部编:《满洲建筑概说》,满洲事情案内所,昭和十五年,第673页。
    ②[日]松本进:《哈尔滨都市计划的特异性》,《建设》,满洲土木研究会,康德7年,第三卷第6号,第21页。
    ③[日]越泽明:《哈尔滨(はるぴん)的都市计划》,筑摩书房,2004年,第304页-第306页。
    ①[日]西泽泰彦著:《图说满洲都市物语ハルビン大连奉天长春》,河出书房新社,2006年,第47页。
    ②[日]西泽泰彦著:《图说满洲都市物语ハルビン大连奉天长春》,河出书房新社,2006年,第49页。
    ③大连の市街及び港湾の建设,《满洲建筑杂志》,1925年,第五卷第9号,第10页。
    ①大连驿工事概要,《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6号。
    ②关东州州厅舍新筑工事概要,《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9号,第2页。
    ③株式会社三越大连支店新筑工事概要,《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12号,第23页。
    ④大连のァパート:《满洲建筑杂志》,1935年,第十五卷第12号。
    ⑤南满州铁道株式会社经济调查会编:《支那住宅志》,南满州铁道,1932年,第246页。
    ①[日]西泽泰彦著:《图说满洲都市物语ハルビン大连奉天长春》,河出书房新社,2006年,第56页。
    ②[日]建筑学会:《建筑学会パンフレット》,第2辑第9号,近代建筑样式概观,昭和四年,第96页。
    ③马平安著:《近代东北移民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第203页。
    ①汉宝德著:《中国建筑文化讲座》,三联书店,2006年,第36页。
    ②[日]布野修司主编,日本亚洲城市建筑研究会编著,胡慧琴、沈瑶编译:《亚洲城市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352页。
    ③[日]藤森照信著,黄俊铭译:《日本近代建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8页。
    ④沈越石:《日本占领下之满洲》,《东方杂志》,1931年,第二十八卷,第五号,第49页。
    ①[日]柏崎才吉编:《满洲国现势》,满洲评论社,昭和十一年,第十卷第4号,第31页。
    ②[日]成富勇编:《满洲评论》,满洲评论社,昭和十一年一月,第十卷4号,第159页。
    ③[日]村田治郎著:《满洲建筑》,东英社,昭和十年,第91页。
    ④[日]村田治郎著:《满洲建筑》,东英社,昭和十年,第93页。
    ①[日]佐藤诚编:《满洲公论》,满洲公论社,昭和十三年,第十六卷第1号,第43页。
    ②[日]冈大路:《佛兰西ょリ伊太利へ》,《满洲建筑杂志》,1924年,第四卷第5号,第38页。
    ③[日]村田治郎:《希腊建筑に关するハムビヂ律》,《满洲建筑杂志》,1924年,第四卷第7号,第6页。
    ④[日]相贺兼介:《外游日记》,《满洲建筑杂志》,第十七卷第1号,第59号。
    ⑤[日]西泽泰彦著:《图说满洲都市物语ハルビン大连奉天长春》,河出书房新社,2006年,第111页。
    ⑥[日]武田五一:《寸感》,《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1号,第3页。
    ⑦《满洲建筑グラフ》,《满洲建筑杂志》,1936年,第十六卷第4号。
    ⑧《大连新驿舍》,《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6号。
    ⑨《国务院》,《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1号。
    ①[日]山崎忠夫:《小住宅の构成》,《满洲建筑杂志》,1935年,第十五卷第4号,第5页。
    ②[日]佐藤润平:《满洲の洋风建筑とろの庭园树木》,《满洲建筑杂志》,1935年,第十五卷第6号,第11页。
    ③关东军司令部厅舍新筑工事概要:《满洲建筑杂志》,1934年,第十四卷第10号,第86页。
    ④国务院厅舍新筑工事概要:《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1号,第68页。
    ⑤第八厅舍(交通部)新筑工事概要:《满洲建筑杂志》,1938年,第十八卷第2期,第49页。
    ⑥齐齐哈尔铁路局站工事概要:《满洲建筑杂志》,1935年,第十五卷第10号。
    ①[日]内藤太郎:《跃进满洲国的文化と建筑》,《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1号,第5页。
    ②[日]村田治郎著:《满洲建筑》,东英社,昭和十年,第91页-第92页。
    ③张书翰,马仲援修,赵述云,金毓黻纂:《长春县志》,卷一,地理志,民国三十年(1941,伪满康德八年)铅印本,第21页。
    ④[日]佐藤诚著:《满洲公论》,满洲公论社,昭和十三年,第54页。
    ⑤日本ペィソト满洲贩卖株式会社:《最近の建筑用ペィソトに就て》,《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6号,第32页。
    ⑥满洲建筑协会:《满洲建筑杂志》,1935年,第十五卷临时增刊(寒冷气候中混凝土的施工与方法研究报告),满洲建筑协会,1935年。
    ⑦[日]渡边文平:《オイルシェ-ルと建筑》,《满洲建筑杂志》,1935年,第十五卷第3号,第4页。
    ⑧[日]大塚毅一:《抚顺セ-ル炼瓦制造》,《满洲建筑杂志》,1935年,第十五卷第3号,第8页。
    ⑨[日]中泽洁:《建筑と熔接》,《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6号,第1页。
    ①《满铁工事标准式样书第30号》,《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6号,第3页。
    ②数据引自[日]田中国益:《满洲に於けるセメソト工业と其将来》,《满洲建筑杂志》,1936年,第十六卷第3号,第38页。
    ③[日]田中国益:《满洲に於けるセメソト工业と其将来》,《满洲建筑杂志》,1936年,第十六卷第3号,第37页。
    ④日本ペィソト满洲贩卖株式会社:《最近の建筑用ペィソトに就て》,《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6号,第32页-第33页。
    ⑤[日]国吉喜一:《セメント、モルタル、コンクリーィに就いて》,《满洲建筑杂志》,1931年,第十一卷第11号,第9页。
    ⑥[日]中泽洁:《建筑と熔接》,《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第6号,第1页。
    ⑦[日]福冈庄一郎:《建物に应用さるべき涂装の新倾向》,《满洲建筑杂志》,1933年,第十三卷第1号,第28页。
    ⑧[日]长仓不二夫:《新规格炼瓦に就いて》,《满洲建筑杂志》,1932年,第十二卷第1号,第19页。
    ⑨[日]五十岚荣一:《住宅と瓦斯风吕》,《满洲建筑杂志》,1936年,第十六卷第7号,第38页。
    ①[日]川井广胖:《清洁な便所》,《满洲建筑杂志》,1935年,第十五卷第6号,第23页。
    ②[日]布施忠司:《寒中コンクリーィの施行法》,《满洲建筑杂志》,1935年,第十五卷临时增刊。
    ③[日]西泽泰彦:《草创期的满铁建筑课》,华中建筑,1988年第3期,第103页。
    ④[日]西泽泰彦:《旧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住宅政策》,引自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0页。
    ⑤[日]村上新太郎:《满洲に於ける住居の卫生学的研究概要》,《满洲建筑杂志》,1936年,第十六卷第2号,第25页。
    ⑥[日]武田五一:《寸感》,《满洲建筑杂志》,1937年,第十七卷1号,第2页。
    ⑦[日]村田治郎著:《满洲建筑》,东英社,昭和十年,第92页。
    ①[日]藤原东:《建筑と日照》,《满洲建筑杂志》,1936年,第十七卷第6号。
    ②[日]池田官治:《满洲建筑と邦人卫生の一考察》,《满洲建筑杂志》,1935年,第十五卷第1号,第27页。
    ③[日]大浦德身:《室内空气の调节法に就て》,《满洲建筑杂志》,1936年,第十六卷第1号,第19页。
    ④[日]村上新太郎:《满洲に於ける住居の卫生学的研究概要》,《满洲建筑杂志》,1936年,第十六卷第2号,第25页。
    ⑤[日]永野纹三郎,大泉一:《满洲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社宅工事概要》,《满洲建筑杂志》,1935年,第十五卷第3号,第17页。
    ⑥[日]川井广胖:《家庭用温水暖房罐の选定に就て》,《满洲建筑杂志》,1933年,第十三卷第5号,第9页。
    ⑦[日]川井广胖:《水洗便所のシスタソ》,《满洲建筑杂志》,1934年,第十四卷第11号,第33页。
    ⑧[日]滨田义男,山崎忠夫:《满洲健康住居の构成》,《满洲建筑杂志》,1938年,第十八卷第3号,第21页。
    ①[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第24页。
    ②[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第38页。
    ③[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642页。
    ④[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649页。
    ⑤数据引自《满洲建筑杂志》,1930年第十卷第8号,1939年第十九卷第12号,1940年第二十卷第12号。
    ①[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卷,1990年,第648页。
    ①[日]村田治郎:《满洲建筑》,东英社,昭和十年,第1页-第2页。
    1.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编:《“九·一八”事变前后的日本与中国东北》——满铁密档选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
    2.吉林省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上谕奏折》,1981年。
    3.辽宁省档案馆编:《满铁的设立-满铁档案选编》,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
    4.吉林省图书馆伪满州国史料编委会:《伪满洲国史料》影印本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三十三卷,2002年。
    5.曾凡刚主编,黑龙江省档案馆编:《满铁调查报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6.辽宁省档案馆编:《满铁密档——满铁与侵华日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辽宁省档案馆藏JC10奉天公署档案
    8.日本国立公文書館档案
    9.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档案
    10.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档案
    11.满铁调查资料
    1.盛京时报
    2.滨江日报
    3.满洲建筑协会满洲建筑杂志
    4.满洲土木学会建设杂志
    5.满洲土木学会土木满洲杂志
    6.满洲技术协会志
    7.新建筑(日文)
    8.东方杂志
    9.边疆建设
    10.长春史志
    11.长春文物
    12.长春沦陷史研究
    13.黑龙江史志
    14.长春文史资料
    1.[清](佚名)纂:《长春厅志》,清光绪年间修,1983年据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手抄,吉林大学馆藏。
    2.张书翰.马仲援修,赵述云.金毓黻纂:《长春县志》,民国三十年(1941年)铅印本。
    3.长春社会科学院编纂,于泾校注:《长春厅志·长春县志》,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年。
    4.[清]袁昶纂:《吉林省志略》,铅印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5.赵恭寅,曾有翼纂:《沈阳县志》,民国六年铅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1年。
    6.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纂,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点校:《奉天通志》,沈阳,沈阳古旧书店发行,1983年。
    7.盛京通志
    8.[清]长顺修,李桂林纂:《吉林通志》,光绪十七年(1891年)铅印本。
    1.曹保明著:《长春老字号》,长春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2001年。
    2.越泽明著,欧硕译:《伪满洲国首都规划》,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内部资料2007年。
    3.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史资料》编辑组:《满铁史资料——路权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政协吉林省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伪满洲国大事记》,1990年。
    5.[日]满史会著,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上下卷,1988年。
    6.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上下册,内部资料,1990年。
    7.民进长春市委员会,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长春伪满记事》,内部资料,2011年。
    8.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黑龙江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满洲国史(总论)》,内部资料,1990年。
    1.王慕宁:《东三省之实况》,中华书局,1929年。
    2.董启俊:《近百年来之东北》,中正书局,1946年。
    3.方乐天:《东北问题》,商务印书馆,1933年。
    4.亚当士著,林本译:《现代都市计划》,商务印书馆,1933年。
    5.何新吾编:《东北现状》,南京东北研究会,1935年。
    6.许逸超:《东北地理》,正中书局,1947年。
    7.日本参谋本部原文:《满洲地志》,商务印书馆,1904年。
    8.国立东北大学编:《东北要览》,国立东北大学,1944年。
    9.东北铁路经济调查局:《北满与东省铁路》,东北铁路经济调查局,1927年。
    10.[日]藤冈启,汤尔和译:《东省刮目论》,商务印书馆,1930年。
    11.汤尔和:《北满概观》,商务印书馆,1937年。
    12.东北文化社年鉴编印处编:《东北年鉴》,东北文化社,1931年。
    13.[日]稻叶岩吉,杨成能译:《满洲发达史》,翠文斋书店,康德七年,1940年。
    14.汤尔和译:《满铁外交论》,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九年,1930年。
    1.解学诗:《伪满洲国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于维联.李之吉:《近代长春建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年。
    3.[日]关宽治.岛田俊彦:《满洲事变》,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4.当代长春城市建设编辑部:《当代长春城市建设》,城市建设编辑部,1988年。
    5.马平安:《近代东北移民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6.何一民:《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四川,巴蜀书社,2009年。
    7.长春地方史编纂委员会编:《百业源流》,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年。
    8.杨家安.莫畏:《伪满时期长春城市规划与建筑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9.郐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10.程维荣:《近代东北铁路附属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11.张鹏:《都市形态的历史根基——上海公共租界市政发展与都市变迁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日]越泽明著.黄世孟译《中国东北都市计画史》,台北,大佳出版社,1986年。
    13.李学通:《近代中国的西式建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14.《长春市沦陷时期地下建筑设施调查报告》,长春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内部资料。
    15.曲晓范:《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6.[日]布野修司主编,亚洲城市建筑研究会编著,胡惠琴,沈瑶翻译:《亚洲城市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17.吴晓松:《近代东北城市建设史》,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18.汤士安主编:《东北城市规划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年。
    19.汤士安主编:《东北城市风貌特色研究》,东北城市规划信息中心出版,1992年。
    20.焦润明:《近代东北社会诸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1.[德]恩斯特·柏石曼著,沈弘译:《寻访1906-1909——西人眼中的晚清建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22.朱竞梅:《北京城图史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23.[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24.[日]小泉八云著,胡山源译:《日本与日本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25.张承钧主编:《伪满洲国史实图鉴》,香港,外文出版社,2003年。
    26.东北沦陷十四年史总编会,日本殖民地文化研究会编:《伪满洲国的真相——中日学者共同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27.[清]阿桂:《满洲源流考》,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年。
    28.魏声和撰:《鸡林旧闻录》,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29.侯幼彬,张复合,村松伸,西泽泰彦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哈尔滨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
    30.[日]藤森照信著,黄俊铭译:《日本近代建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31.陈真,姚洛,逄先知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58年。
    32.[美]约翰·M·利维著,孙景秋等译:《现代城市规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3.[英]彼得·科林斯著,英若聪译:《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34.王家兰主编:《中国建筑文化数据库图目》,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
    35.陈伯超,王华,李培约,赵化敦,常怀生编著:《中国古建筑文化之旅—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
    36.李鸿文,张本政主编:《东北大事记1840-1949》上下卷,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
    37.王魁喜,吴文衔,陆方,石箴,徐枫,徐凤晨:《近代东北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38.宓汝成编:《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上中下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
    39.步平等编:《东北国际约章汇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40.梁伟主编:《长春集萃》,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1994年。
    41.童寯:《日本近现代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
    42.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43.[意]L·本奈沃格著,邹德侬,巴竹师,高军译:《西方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44.宓汝城编:《近代铁路史资料》,(上中下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
    45.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46.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47.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48.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49.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50.王海梁主编:《长春古今政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
    51.葛剑雄主编.李孝聪著《历史城市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
    52.李占才主编:《中国铁路史》,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
    53.[苏]鲍里斯·罗曼诺夫著,陶文钊.李金秋.姚宝珠译:《俄国在满洲(1892-190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1980年。
    54.何瑜.华立:《国耻备忘录——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
    55.范立君:《近代关内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56.王向远:《日本对中国的文化入侵》,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
    57.关捷:《日本对华侵略与殖民统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8.滕利贵:《伪满经济统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59.伪满官员供述中央档案馆编:《伪满洲国的统治与内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61.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62.苏崇民:《满铁史》,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63.李念慈:《满洲国记实》,台北,文海出版社,1954年。
    64.高乐才:《日本“满洲移民”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65.赵英兰:《清代东北人口社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1.照井隆三郎编:《满洲土木工事资料》,满洲土木学会,康德十一年。
    2.浅野三郎:《最新建筑计划》,东京铁道图书局,昭和十七年。
    3.东京工学研究会:《建筑土木日本标准规格》,东京铁道图书局,昭和七年。
    4.建筑学会:《建筑学会パンフレット》,日本建筑学会,昭和八年。
    5.加藤秋:《映画馆の建筑计划》,洪洋社发行,昭和七年。
    6.村田治郎:《满洲建筑》,东英社,昭和十年。
    7.满洲经济事情案内所:《国都·新京经济事情》,满洲经济事情案内所,昭和八年。
    8.长春商工名录编纂所编纂:《长春商工名録》,长春商工名录编纂所,大正十一年。
    9.千里万三:《新满洲への里标》,满铁社员社,昭和六年。
    10.春山行夫:《满洲の文化》,大阪屋号书屋,昭和十八年。
    11.柏崎才吉编:《满洲国现势》,满洲国通讯社,昭和十六年。
    12.综合工学全集编辑部:《建筑写真图谱》,大同评论社,昭和四年
    13.掘口捨己:《建筑样式论丛》,六文馆,昭和七年
    14.藤岛亥治郎:《支那の风土と建设》,日本放送社,昭和十七年
    15.志贺龟之助:《洋风建筑构造解说》,大日本工业协会,昭和三年
    16.佐藤诚编:《满洲公论》,满洲公论社,昭和十三年。
    17.田中义男编:《满洲大观》,新满洲请报社,昭和十二年。
    18.冈崎雄四郎:《光辉满洲经济篇》,满洲事情案内所,康德九年。
    19.满洲事情案内所编:《满洲国策会社综合要览》,满洲事情案内所,康德六年。
    20.《省政汇览》,吉林省篇(日文),国务院总务厅情报处,康德二年。
    21.米野丰实编:《满洲草分物语》,满洲日日新闻社,昭和十二年。
    22.山本悟郎:《和洋建筑构造图解》,金龙堂书店,昭和十五年。
    23.须藤真金:《建筑沿革史》,吉田工务所出版部,昭和十六年。
    24.平冈正夫:《工场の建筑》,相模书房,昭和十六年。
    27.满洲事情案内所编:《满洲の土地事情》,满洲事情案内所,康德六年。
    28.汤烟正一制,奉天市公署都邑计划科监制:《大奉天新区划明细地图(舆图)》,满洲日日新闻社,康德七年。
    29.大岛与吉:《满蒙の铁道网》,大阪屋号书屋,昭和三年。
    30.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社长室调查科编:《满蒙全书》,满蒙文化协会,大正十一年。
    31.关野贞,伊东忠太:《东洋建筑建筑》,工业出版社,大正十四年。
    32.建筑学参考图刊行委员会:《日本建筑史参考图集》,建筑学会,昭和六年。
    33.八木奘三郎:《满洲都城市沿革考》,南满洲铁道总裁室弘报课,昭和十四年。
    34.满洲事情案内所编:《满洲国各县事情》,满洲事情案内所,康德六年。
    35.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编:《南满铁路记略》,满洲日日新闻社,昭和三年。
    36.建筑学会考图刊行委员会编纂:《东洋建筑史参考图集》,建筑学会,昭和十一年。
    37.建筑学会考图刊行委员会编纂:《日本建筑史参考图集》,建筑学会,昭和七年。
    38.建筑学会パンフレット:《近代建筑样式概观》,建筑学会,昭和四年。
    39.建筑学会,日独文化协会共编:《新兴独逸作品集》,东京丸善株式会社,昭和七年。
    40.建筑学会新京支部编:《满洲建筑概说》,满洲事情案内所,昭和十五年。
    41.大正写真工芸所:《新京概观》,大正写真工芸所新京营业部,昭和十四年。
    42.新京观光协会:《国都新京案内》,新京观光协会,昭和十五年。
    43.グラフ编辑委员会编:《大东亚建筑グラフ》,建筑杂志揭载,昭和十七年-昭和十八年。
    44.满洲帝国协和会,科学技术联合部会,建设部会编:《建设年鉴》,康德十年版。
    45.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经济调查会:《满洲都市建设一般方策》,昭和十年。
    46.满铁经济调查会:《新京都市计划概要》,昭和七年。
    47.满铁经济调查会:《新京都市计划说明书》,昭和七年。
    48.小越平隆:《满洲旅行记》,东京,善隣书院,明治三十四年。
    49.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经济调查会编:《支那住宅志》,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昭和七年。
    50.帝国在乡军人会本部:《满洲概观》,昭和十二年。
    51.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总务部资料课编:《满铁要览》,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昭和七年。
    52.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庶务部调查课:《满蒙に於いる露国の现势力》,满铁调查资料第七十七编,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昭和三年。
    53.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总务部事务局调查课:《东清铁道南部沿线地方经济调查资料》,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大正六年。
    54.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洲旅行案内》,大正十三年。
    55.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总务部交涉局编:《满鲜露陆路贸易关系条约》,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大正三年。
    56.松村好文堂编:《全满洲名胜写真贴》,东京,松村好文堂,昭和十四年。
    57.白鸟库吉监修,箭内互,松井等,稻叶岩吉撰:《满洲历史地理第一卷》,东京,丸善株式会社,昭和十五年。
    58.须藤市左卫门编:《日露战役纪念写真贴》,常阳学会舍,明治四十年。
    59.满洲国国务院国都建设局制:《新京国都建设计划图》,新京,满洲国国务院国都建设局,康德四年。
    60.陆军省调查班编:《满洲の容相》第一统编,陆军省调查班,昭和八年。
    61.新京商工会编:《新京の概况》,新京,新京商工会,康德九年。
    62.片冈安:《都市と建筑》,大阪,大阪市民丛书刊行会,大正十二年。
    62.国务院总务厅:《新满洲》,新京,国务院总务厅情报处,康德二年。
    63.关一:《住宅问题と都市计划》,京都,弘文堂书房,大正十二年。
    64.岐阜县师范学校地历教室编:《盟邦满洲国の进展》,岐阜,岐阜县师范学校地历教室,昭和十年。
    65.满洲日日新闻东京支社编:《跃进满洲概观》,东京,满洲日日新闻社东京支社,昭和十六年。
    66.满洲大博览会协赞会编:《经济都市大连》,大连,满洲大博览会协赞会,昭和八年。
    67.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哈尔滨事务所编:《东支铁道职业组合の现状》哈事资料1,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昭和三年。
    68.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编:《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十年史》,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大正八年。
    69.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编:《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二十年略史》,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昭和二年。
    70.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编:《东省的进步:满蒙与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昭和三年。
    71.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编:《哈爾浜案内》,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旅客课,昭和六年。
    72.大连商业会议所编:《関東州に於ける会社業績》,大连,大连商业会议所,昭和二年。
    73.满铁哈尔滨事务所编:《中东铁路年报》,哈运资料第9号,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昭和六年。
    1.越泽明:《满州国の首都计画》,东京,筑摩书房,2002年。
    2.越泽明:《哈尔浜(はるぴん)の都市计画》,东京,筑摩书房,2004年。
    3.越泽明:《哈尔浜の都市计画1898-1945》,东京,总合社,1989年。
    4.越泽明:《满州国の首都计画:東京の現在と未来を問う》,东京,日本经济评论社,1988年。
    5.西泽泰彦:《图说满洲建筑物语:ハルビン大连奉天长春》,东京,河出书房新社,2006年。
    6.西泽泰彦:《图书大连都市物语》,东京,河出书房新社,1999年。
    7.西泽泰彦:《日本植民地建筑论》,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社,2008年。
    8.满洲帝国政府编:《满洲建国十年史》,(上下册),东京,原书房,昭和四十四年(1969年)。
    9.东亚同文会:《满洲通志》,大日本图书株式会社,昭和三十九年(1964年)。
    1.パリ都市計画の財政に関する調査,国立公文書館。
    2.各国都市関係雑件新京ノ部,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3.日露講和条约,国立公文書館。
    4.日露講和条约及追加条款,国立公文書館。
    5.日露講和条約御批准ノ件,国立公文書館。
    6.日露两国宣战布告一件,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7.国都建設計画事業に関する件,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8.各国事情関係雑纂/支那ノ部/長春第二巻,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9.各国事情関係雑纂/支那ノ部/長春第三巻,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10.各国事情関係雑纂/支那ノ部/長春第四巻,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11.満州国都市計画基本要綱に関する件,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12.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設立委員長該会社成立ヲ告ケ受命ノ任務ヲ完了シ其状ヲ復命ス,国立公文書館。
    13.南満州鉄道関係雑纂社報第三巻,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14.満州国国都建設計画諮問委員臨時顧問の件,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15.満州国政府公報日譯大同元年9月分(第42号~第50号),国立公文書館。
    16.満州国政府公報日譯大同2年4月分(第114号~第125号),国立公文書館。
    17.満州国政府公報日譯大同2年8月分(第178号~第204号),国立公文書館。
    18.満州国政府公報日譯大同2年11月分(第252号~第277号),国立公文書館。
    19.宣戦の詔書,国立公文書館。
    20.東清鉄道受領ノ権限ヲ大山満洲軍総司令官ニ委任ス,国立公文書館。
    21.東支鉄道ニ対シ交渉アル場合ニ付南満鉄道社長ニ訓令ノ件,国立公文書館。
    22.東支鉄道関係/1932年,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23.御署名原本昭和十五年法律第七六号都市計画法中改正(勅令第九百三十七号参看),国立公文書館。
    24.外国都市計画並同法規関係雑件,満州国都市計画関係,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25.本邦人ノ中国ニ於ケル土地買収及譲渡関係雑件附建物譲渡ノ件,満鉄ノ附属地購入自昭和六年十一十二月,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26.本邦会社関係雑件/東洋拓殖株式会社/雑件公文書,特殊事業/(43)新京ニ於ケル住宅建設及経営ニ関スル件,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27.南満州鉄道附属地境界画定交渉一件(附属地内係争地問題ヲ含ム),昭和4年11月29日から昭和5年12月6日,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28.支那開埠及商埠関係雑件,支那ニ於ケル約開或ハ自開商埠地ニ対スル帝国ノ態度大正十一年七月,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29.南満州鉄道関係一件/総合情報第4巻,総合情報7第79号北満ニ於ケル河川交通,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30.吉長、東支南線連絡鉄道敷設計画一件,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31.長春寛城子接続に関する件,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32.第292号9.4.10昭和10建築工事調査の件,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33.御署名原本昭和十年条約第二号北満鉄道(東支鉄道)譲渡ニ関スル議定書,国立公文書館。
    34.各国都市関係雑件第一巻,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35.南満州鉄道関係一件/南満州鉄道ノ支那軍隊輸送並支那軍隊ノ同鉄道附属地通過関係,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36.各国都市関係雑件/新京ノ部/国都建設局業務概要月報関係第一巻,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37.各国都市関係雑件/新京ノ部/国都建設局業務概要月報関係第二巻,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38.国都建設事業概況の件,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39.関東都督府政況報告並雑報第一巻,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40.関東都督府政況報告並雑報第二巻,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41.在支外国居留地概説/支那問題参考資料第六輯,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42.各国ニ於ケル航空機上撮影ニ関スル雑件,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43.警保局長決裁書類大正6年(下),建築条例案ノ儀ニ付請願,国立公文書館。
    44.新京市街全図送付の件,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45.満洲における日満合弁通信会社の設立に関する協定案,国立公文書館。
    46.帝国ノ対満蒙政策関係一件(満州事変後ニ関スルモノヲ収ム),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47.採掘禁止鉱物一部解禁の件,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48.予覚民著満州憂患史(支那人の観たる満州),第九編二大要港の経営/第一章極東の模範港『大連』,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49.関東州州計画令ヲ定ム,国立公文書館。
    50.各国事情関係雑纂/支那ノ部/奉天第三巻,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51.各国事情関係雑纂/支那ノ部/奉天第四巻,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52.満洲国建国廟創建に伴い日本側関係職員出張派遣方に関する件,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52.満州国建国忠霊廟創建に関する件,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53.満州電信電話株式会社定款,国立公文書館。
    54.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大連埠頭事務所増築の件,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55.外国都市計画並同法規関係雑件,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56.都市計画法案及建築法案ニ関スル件,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57.大連埠頭用地内上屋建設の件,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58.在満中央補給機関新設工事の件,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1.Duara, Prasenjit:《Sovereignty and authenticity : Manchukuo and theEast Asian modern》,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3。
    2.Nagaharu Yasuo:《Manchukuo's New Economic Policy》,Pacific Affairs,Vol.11,No.3,1938。3.Norman Smith:《Disguising Resistance in Manchukuo: Feminism asAnti-Colonialism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Zhu Ti》,The InternationalHistory Review,Vol.28,No.3,2006。
    4.Reijiro Wakatsuki:《The Aims of Japan》,Foreign Affairs,Vol.13,No.41935。
    1.范小鸥:《长春近代城市规划解析》,规划师,2008年第3期。
    2.程琳:《中东铁路与区域城镇化问题再探》,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15期。
    3.迟延玲:《满铁附属地对中国东北的影响》,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4.李朋:《吉黑两省铁路交涉局的“嬗变”——1898-1917年中东铁路附属地行政管理权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第3期。
    5.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与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月,第10卷,第6期。
    6.西泽泰彦:《草创期的满铁建筑课》,华中建筑,1988年第3期。
    7.范弘:《长春近代建筑——伪满外交部的建筑特色》,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12月,第21卷,第4期。
    8.西泽泰彦:《关于日本人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筑活动之研究》,华中建筑,1987年第2期。
    9.刘亦师:《近代长春城市发展历史研究》,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0.莫畏:《伪满洲国“新京”城市规划与建筑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1.叶宝明:《长春市城市地域的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人文地理,2000年2月,第15卷,第1期。
    12.莫畏,崔煜:《长春满铁附属地的城市规划活动研究》,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12卷,第1期。
    13.范弘,那煜波:《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建筑始末试析》,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8月,第27卷,第4期。
    14.范世奇:《评伪满洲国“新京”整体规划》,华中建筑,1989年第2期。
    15.梁江,刘泉,孙晖:《伪满时期长春城市规划形态探源》,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第4期。
    16.李百浩,郭建:《近代中国日本侵占地城市规划范型的历史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第4期。
    17.李佳,莫畏:《“新京”城市规划中的巴洛克影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8月,第26卷,第4期。
    18.吴晓松:《东北移民垦殖与近代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2期。
    19.佟银霞,曲晓范:《吉长铁路的修建与清末民初吉林省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历史教学,2010年第16期。
    20.黄晓军,李诚固,庞瑞秋,黄馨:《伪满时期长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地理学报,2010年10月,第65卷,第10期。
    21.莫畏,侯幼彬,张成龙:《长春伪满洲国“新京”建筑样式》,NEW ARCHITECTURE,2007年第5期。
    22.荆蕙兰:《近代大连城市文化研究(1898-1945)》,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23.曲林鹏:《大连近代历史街区的现状和保护建议》,兰台世界,2010年,10月上。
    24.寇荣鑫:《大连近代历史文化变迁与城市风格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25.张忠:《哈尔滨早期市政近代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26.刘威:《伪满时期日本在长春城市规划问题上的三重考量》,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4期。
    27.刘威:《中东铁路附属地与长春近代城市的初现》,兰台世界,2011年7月下。
    28.刘威:《伪满建国初期的建筑文化变迁——以<满洲建筑杂志>为中心》,史学集刊,2011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