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国际合作时代朝鲜族社会文化功能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东北亚区域正在迎接国际合作时代。无论是韩国、中国,还是日本、俄罗斯,东北亚地域内的国家都希望尽早形成东北亚地域国际合作体系。可是,东北亚地域扔残存着冷战结构遗产,阻碍着东北亚国际合作体系的形成。因此,东北亚国际合作问题至今仍处于论证阶段。这一现状给我们提出了新课题,那就是各国都要注重营造周边环境。
     中国朝鲜族社会的文化具有双重性特点,因而在东北亚地域形成了特殊的边缘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具有文化转换、文化中介和文化创新的功能,所以在不同文化体系的交流过程中,它能够占据特殊的位置。这就是朝鲜族社会在东北亚区域成为地域发展中心的可能性。
     朝鲜族文化因具备特殊功能,能够为东北亚地域形成地区化做出较大贡献。构建健康的朝鲜族社会边缘文化区域,对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双赢文化结构的形成,以及对东北亚地域国际合作中介地域的形成,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从朝鲜族文化所具有的特点出发,从理论上论证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体系的功能,探讨其在东北亚地域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论文的结构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叙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笔者所以选择本课题,是因为学术界对中国朝鲜族社会所具有的特殊文化功能,还没有进行广泛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可以断定,对朝鲜族文化功能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本文拟构建新的分析框架,从开放民族主义观点出发,以现实主义理论为依据,分析朝鲜族社会边缘文化的特点。
     第二章,叙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论文在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揭示了在研究朝鲜族社会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前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资料,但是,在先行研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是用民族主义的观点观察朝鲜族社会,过分强调朝鲜族社会所面临的“危机”,此外缺乏解决朝鲜族社会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三章,主要阐述了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体系的特点。中国朝鲜族社会的文化体系,是在中国土地上融合朝鲜半岛文化与中国文化而形成的文化体系,因而具有边缘文化体系的性质,这就是朝鲜族社会文化体系的特点。它决定了朝鲜族
The Northeast Asia regions are receiving the era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e countries in the Northeast Asia, not only Korea and China, but also Japan and Russia, etc, adopt great expecta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coordination. Whereas, owing to the remnant cold war construction in the reg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system is still in the period of expounding and proving. The reality advances one new task on laying stress on constructing the surrounding circumstance.
    The Chinese-Korean society formed special borderline culture in the Northeast Asia regions because of its dual-profit trait. The cultural system has the skills of cultural transition, cultural medium,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which occupies specific position during the interchanges of different cultural systems, and makes the feasibility of turning the Chinese-Korean society into developmental center in Northeast Asia regions.
    The Korean culture can greatly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provincialism of Northeast Asia regions for processing specific functions. Therefore, to construct the Chinese-Korean society into healthier borderline cultural region will have fatal significance on the formation of dual-profit cultural structure of China and Korean Peninsula, and become the intermediary center to the cooperation. The thesis demonstrated the reasons caused the culture and skills of Chinese-Korean society from all the traits of Korean cultures. The makeup of the thesis is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s exordium, which mainly depicted the research meaning and method of the task. The primary reason why the author selected the task is that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culture and skills are still having no comprehensive study and no integrate system is formed.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research on Korean cultural function is still on the beginning phase. The thesis adopted new analytic frame, which analyzed the borderline culture with realism on the view of exoteric nationalism.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academic bases of the task. The existent problem is opened out based on the forehand achievements, which provided helpful reference materials. The leading problems in the advanced achievements are
引文
1 金景一,中国朝鲜族文化论,辽宁民族出版社,1994。
    2 金强一,许明哲,中国朝鲜族社会的文化优势与发展战略,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
    3 金炳镐,中国朝鲜族人口简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
    4 金炳镐,民族理论政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5 金鼎焕,民族与教育,博英文库,1980。
    6 高日东,财援转达,剩下的核心课题,统一韩国,2000。
    7 高永一,中国朝鲜族民族史研究,汉城,学源文化社,1999。
    8 金钟国,世纪交替视觉中看到的中国朝鲜族,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
    9 金钟国,党的民族政策和延边朝鲜族,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
    10 金炳镐,中国的民族问题与朝鲜族,图书出版,汉城学库房,1997。
    11 金敏雄,解放初期的延边,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
    12 高永一,容易弄懂的我们民族历史,民族出版社,2003。
    13 金文学,脱光的三国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8。
    14 金东,延边国有工业企业的出路,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
    15 金革,天国的梦中没有色彩,延边人民出版社,1998。
    16 金在国,韩国已经不存在了,黑龙江民族出版社,1998。
    17 权泰焕,世界朝鲜民族丛书 (2),世界的朝鲜民族:中国,统一院,1996。
    18 姜莲淑,中国朝鲜族百年文化艺术大世界,吉林人民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2001。
    19 权立,中国朝鲜族研究 (2),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
    20 关享,中国的电子商买卖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1 金英锦,光辉的探求之路,中国朝鲜族自然科学者史话,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22 金东和等,奔向21世纪的朝鲜族 (2),中国朝鲜族优劣性研究,延边人民出版社,1994。23 金泰兴,金时钟,韩中经济合作与在中同胞的作用,对外经济研究院,2003。
    24 金钟国,金元石,中国特色朝鲜族文化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
    25 金文学,金明学,韩国人当个小人,黑龙江民族出版社,2000。
    26 金宽雄,金虎雄,在日本的55天,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5。
    27 金昌男,沈易燮,东北亚地域的经济合作结构与展望,生与梦,1998。
    28 金哲洙,姜龙范,金哲焕,中国朝鲜族历史常识,延边人民出版社,1998。
    29 南日成,方学哲,任昌吉,中国朝鲜语文教育史,东北民族教育出版社,1995。
    30 卢钟善,南北韩统一政策与统一运动50年,世纪出版社,1996。
    31 李玉今,金德模,中国朝鲜文杂志目录素引(1954-1990),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2。
    32 李光奎,世界里的朝鲜民族,被选择的朝鲜民族,我们文学社,1992。
    33 李寿学,开脱的70年足迹,南蕨菜村史,2002。
    34 李顺玉,从中国朝鲜族视觉看到的韩国人,从韩国人的视觉看到的中国朝鲜族,延边大学东北亚政治文化论,第三集。
    35 李东熙,教育哲学概论,博英社,1980。
    36 李洪遇,朝鲜族的展望,黑龙江民族出版社,1996。
    37 李光禄,中外朝鲜民族宗教信仰比较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
    38 卢柱哲,朝鲜民族文化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39 李泰洙,日松亭,延边教育出版社,2002。
    40 卢柱哲,延边东西方文化研究会论文集 (2),朝鲜民族文化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41 李熙乘,现代国语词典,韩国民众书林,1993。
    42 柳钟林,现代交叉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3 李晓刚,朱洪,主流与延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44 李元吉,方乘权,世界里的朝鲜(韩国)语言文学教养与教材编辑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
    45 万信焕,情报化校园:大学的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6 方常旭,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
    47 朴奎灿,中国朝鲜族教育史,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1。48 朴俊光,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论丛,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2。
    49 朴昌昱,朝鲜族的历史特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
    50 潘龙海,迈向21世纪的中国朝鲜族发展方略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1994。
    51 方学峰,渤海经济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1。
    52 朴忠禄,解放前后,中国朝鲜民族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
    53 朴忠禄,中国朝鲜民族文化批评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
    54 朴忠禄,朝鲜韩国文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
    55 朴忠禄,比较文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
    56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57 孙春日,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延边教育出版社,2002。
    58 宋斗律,与21世纪的对话,朝鲜民族新闻社,1998。
    59 沈晓峰,自组织的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60 杨东平,未来生存空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1 安炳烈,不是东土,正在开花,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
    62 安和春,对照21世纪的中国朝鲜族人口问题,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
    63 杨昭全,东北地区朝鲜人革命斗争资料汇编,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
    64 王立民,图们江地区开发文献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65 朱堡中,延边朝鲜族民族问题,1946。
    66 郑判龙,中国朝鲜族社会的变化及展望,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
    67 郑判龙,世界中的朝鲜民族,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
    68 郑判龙,离开故乡50年,民族出版社,1997。
    69 郑判龙,中国朝鲜族与21世纪,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9。
    70 郑判龙,郑判龙文集第二卷,延边人民出版社,1997。
    71 赵成日,对文化的思考,延边教育出版社,2003。
    72 张春植,解放前朝鲜族移民小说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
    73 朱大明,现代人类学,重庆出版社,1990。
    74 全学锡等,中国朝鲜族语言文字教育使用状况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0。
    75 蔡永春,中国朝鲜族出版文化学术论文集,延边教育出版社,2000。
    76 蔡永春,中国朝鲜族言论文化学术论文集,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77 崔龙鹤,朴成宪,东北亚区域经济,延边大学出版社,2000。
    78 崔胜春,延边人民抗日斗争史,延边人民出版社,1997。
    79 许明哲等,延边朝鲜族教育的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80 许龙锡,打开窗户能见真实,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3。
    81 许明哲,转换期的延边朝鲜族,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82 韩俊光,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论丛,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2。
    83 黄有福,中国朝鲜族社会与文化的再照明,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
    84 玄东日等,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东北亚经济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0。
    85 黄龙国,朝鲜族革命斗争史,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
    86 韩相福,权泰焕,中国延边的朝鲜族,汉城大学出版部,1993。
    87.国际高丽学会亚洲分会,中国朝鲜族共同体研究,延边教育出版社,2000
    88.中央民族大学朝鲜学研究所,朝鲜学,民族出版社,2001
    89.朝鲜学研究编辑委员会,朝鲜学研究(第一卷),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
    90.北京大学朝鲜文化研究所,中国朝鲜民族文学选集(解放前小说文学文学篇上下),民族出版社,1995
    91.延边大学朝文系,朝鲜语言文学论文集,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92.日本外务省,在满朝鲜人概况,1936
    93.东边史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94.吉林省档案馆,东北抗日运动概略,1986
    95.延边档案馆,中共延边吉东敦地委、延边专署重要文献汇编(1945,11—1949,1)
    96.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编写委员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概况,延边人民出版社,1984
    97.朝鲜族简史编写委员会,朝鲜族简史,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
    98.黑龙江朝鲜族编写委员会,黑龙江朝鲜族,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8
    99.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族工作50年,民族出版社,1999
    100.北京朝鲜族青年学会,中国朝鲜族移民实录,延边人民出版社,1992
    101.延边统计局,1999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表,2000
    102.东北朝鲜族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朝鲜族社会的现状与展望,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
    103.中国朝鲜族编辑小组,中国朝鲜族教育史,东北朝鲜族教育出版社,1991
    104.民族统一研究院,脱北者社会适应研究,民族统一研究院,1998
    1.姜英德,延边朝鲜族人口负增长与教育问题,文化脉络(4),1999
    2.姜俊英,韩中关系的现状前景,中国研究第28卷,2001 权柄铉,东亚新时代的韩中关系,亚细亚文化研究第5辑
    3.金景一,韩国和朝鲜族社会,在我们村庄文化村庄网站
    4.金强一,文化统一的哲学原理,韩国哲学学会《哲学研究》,第60集
    5.朴泰洙,朝鲜族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与基本经验,延边大学学报,2003,第2期,第36卷
    6.金强一,儒教的现代课题,北京大学朝鲜文化研究所《韩国学研究》,1995
    7.中国朝鲜族社会地位论,全南大学建校48周年纪念 国际学术会议.21世纪海外一个民族共同体发展战略,2000
    8.金强一,中国对朝鲜半岛统一的政策与南北韩统一外交,韩国民主和平统一,1998
    9.金强一,关于延边朝鲜族对南北韩观的实证调查,高丽大学和平研究所和平研究第八号,1999
    10.金强一,在南北统一中的中国朝鲜族的作用,全南大学校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总署—⑤中国亚洲韩人研究,2000
    11.会强一,延边朝鲜族文化的保存与展望,历史与社会,1993
    12.金强一,为形成朝鲜民族共同体的中国朝鲜族的作用,地方行政研究第十五卷第一号,2001
    13.金强一,论中国朝鲜族文化价值意识,北方民族,1994,第四期
    14.金南洙,通过知识经营的朝鲜族身份提高,网站
    15.金宽雄,中国朝鲜族文学的历史使命与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中国朝鲜族,网站
    16.许明哲,朝鲜族文化模式之初探,延边大学学报,2003,第1期,第36卷17.金成男、沈相德,延边对朝贸易的现状及发展战略,延边大学学报,2003,第2期,第36卷
    18.桂光贤,新千年能否存在200万朝鲜族的历史,辽宁朝鲜文报,2000,1
    19.金峰奎,21世纪朝鲜民族共同体,全南大亚太地区研究所,2000,6
    20.金强一,论中国的东北亚区域战略,延边大学学报,2004,第37卷,第2期
    21.金强一,对于环日本海经济协力体形成饿政治环境分析,访日学术研究者论文集一历史,第八卷,2002,6~2004,3
    22.金强一,中国朝鲜族社会的文化的特征和发展方向,东西南北—和光大学综合文化研究所年报,2004,3,20
    23.金强一,美日东北亚区域战略与朝鲜半岛问题,当代亚太,2004,第9期
    24.金强一,中国朝鲜族社会的文化资源和发展的文化战略(1),延边大学东亚学刊,2004,第21卷,第1期
    25.金强一,中国朝鲜族社会的文化资源和发展的文化战略 (2),延边大学东亚学刊,2004,第21卷,第2期
    26.金强一,朝鲜族社会人口流动和聚居地空洞化问题的对策研究,延边大学东亚学刊,2004,第21卷,第3期
    27.梁玉今、蔡洙一,延边朝鲜族人口负增长所引发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延边大学学报,2003,第2期,第36卷
    28.金光世,中国朝鲜族人口文化教育素质状况及其特点,延边大学学报,1997,第1期
    29.金光世,中国朝鲜族人口文化教育素质状况及其特点 (2),延边大学学报,1997,第2期
    30.金学泉,浅论中国朝鲜族文化的特点及其建设,延边大学学报,1997,第2期
    31.金钟国,世纪之交对朝鲜族的反思,延边大学学报,1998,第1期
    32,金松林,东北亚金三角的增长及延吉与珲春的双向扩散效应,延边大学学报,1998,第1期
    33.李风海等,中国朝鲜族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延边大学学报,1998,??第3期
    34.柳承宙,关于朝鲜后期西间岛移住民的考察:附江北日记的解题,亚细亚研究,1978
    35.金永林,关于朝鲜族民俗教育的思考,延边大学学报,1998,第3期
    36.车哲九,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其变化,延边大学学报,1998,第3期
    37.潘龙海,延边朝鲜族人口负增长问题与对策,延边大学学报,1999,第1期
    38.金东勋,提高和优化朝鲜民族整体素质,延边大学学报,1998,第2期
    39.金振剑,对延边人才工作的思考,延边大学学报,2001,第1期,第34卷
    40.车哲九,论中国特色朝鲜族文化跨世纪建设,延边大学学报,1999,第3期,第32卷
    41.郑信哲,中国朝鲜族流动的重大影响及其对策,延边大学学报,1999,第3期,第32卷
    42.全国权等,对中国朝鲜族问题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的世纪思考,延边大学学报,1999,第4期,第32卷
    43.车哲九,中国特色朝鲜族文化的特点,延边大学学报,1999,第4期,第32卷
    44.李华锋,东北亚中国新世纪外交的首要区域,延边大学学报,2001,第1期,第34卷
    45.金成男、王国臣,浅析图们江地域周边国家经贸关系变化的新特点,延边大学学报,2001,第2期,第34卷
    46.玄龙男,试论延边地域民族人口的构成,延边大学学报,2001,第3期,第34卷
    47.许明哲,论当代延边朝鲜族文化发展战略,延边大学学报,2002,第1期,第35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