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学的使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大学从社会之外走进社会的边缘进而走进社会的中心,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引人关注的重要社会组织之一。当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发展与国家的兴衰和民族进步更加紧密相联。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大学的建设发展作为重要国策之一。本文以中国国情和中国大学为蓝本,研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学的使命,探讨现代大学的社会功能及其拓展和实现,以全面认识和把握现代大学的社会影响和作用,从而有助于国家和政府给大学赋予切实的期望和任务,有助于大学自身进一步准确地进行社会定位,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以适当的评价机制和办法,促使大学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助于实现现代大学价值的最大化。本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第一章)。主要阐述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概述本文的研究范示、研究方法、理论框架、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第二部分:历史概述(第二、三、四章)。勾勒性地对中西方大学及其功能形成的基本轨迹和古典大学、近代大学、现代大学三个重要发展阶段的社会根源与大学内部活动因素进行论述(第二、三章),并通过中西方大学发展的历史比较进一步认识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核心要素。这部分是本文研究的一个基础。
     第三部分:理论发展研究(第五、六、七、八、九章)。首先用大学的文化性格、大学的民族性格、大学的社会性格深入揭示大学的内部结构特征和大学的外部表现特征,深化了大学的结构理论(第五、六、七章)。然后,通过分析和研究学者们对现代大学功能发展研究的成果,提出了确立大学新功能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发展中民族国家大学的第四功能:民族责任功能,进一步丰富了大学功能的理论(第八、九章)。
     第四部分:应用研究(第十章)。提出以“促进大学功能的充分实现”为目的的“大学功能评价”的基本理念,构建了现代大学以四项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民族责任为主体的“大学功能评价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运行机制。这对实现大学价值的最大化,充分发挥大学在国家、民族发展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对现代大学评价理论的一种深入和发展。
     笔者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应用高等教育学、民族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评价理论)、教育哲学以及民族学和民族国家的基本理论,深入地阐述了自己的论点。
     本文主要创新点有三:1.第一次提出大学的性格概念,并第一次用大学的文化性格、民族性格、社会性格来刻画现代大学的主要基本特征;2.第一次提出大学的民族责任功能是发展中民族国家现代大学的第四功能,并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其间,第一次提出了确立新功能的五项原则;3.第一次提出“促进大学功能充分实现”的大学评价理念,并第一次构建了大学功能评价的方案和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机制。
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development, the universities, which approached the verge of the society from outside the society and have eventually entered the center of the society, have become one of the liveliest and most conspicuous social organizations promoting social progress. After human society marched into the era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a country's prosperity and national progress. As a result, the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regard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ies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ate strategie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 and the universities in China, studies the mission of universities of unitary multinational states and explores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 and their developments so a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social effects and roles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 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country and government to endow the universities with realistic expectations and tasks and also helpful for the universities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ir positions in the society and give play to their roles.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ppropriate assessment mechanism and methods so that the functions of the universities can be brought into full play and the values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 can be maximized.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Part 1: Introduction (Chapter 1). This part mainly explain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selecting the topic and makes a survey of the research paradigm, research methods, theoretic framework, main content and main innovative points of the paper.
    Part 2: Historical Survey (Chapters 2, 3 and 4). This part briefly reviews the basic processes of universities of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and their function formation, the social reasons of three important development stages of universities (ancient,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nd internal activity factors of universities (Chapters 2 and 3). By comparing historically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 author has further explored the basic laws and core el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This part is the basis on which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is conducted.
    Part 3: Study of Theoretic Development (Chapter 5, 6, 7, 8, 9). By making use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 national character and social character of universities, the author reveal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external manifes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ies and has thus deepened the structure theory of universities (Chapter 5, 6, 7). Then, by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made by the scholars on the function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of establishing the new functions of universities.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sets forth and illustrates the fourth function of universities in the developing nation states: Function of national responsibility, which has further enriched the theory on the functions of universities (Chapter 8,9).
    Part 4: Application Research (Chapter 10).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idea of "assessment of university func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full realization of university functions" and establishes the "assessment program for assessment of university functions",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and assessment operation mechanism mainly based on the four functions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 namely, talent cultiv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social service and national responsibility. This effort is of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maximize university values and give full scope to univers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state and nation. Meanwhile, it has also deepened and developed the assessment theories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
    Guided by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socialist theor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illustrates his arguments by applying the basic theories in the fields of higher pedagogy, national pedagogy,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ssessment theory),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ethnology and nation states.
    There are mainly three innovative points in this paper. First,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university character and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depict the main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 by making use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 national character and social character of universities. Second,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propose that the function of national responsibility of universities is the fourth function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 in the developing nation states and profoundly illustrates the idea. Also,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put forward the five principles of establishing the new function. Third,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propose the university assessment idea of "promoting full realization of university functions" and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establish the assessment program and index system of university functions as well as assessment mechanism.
引文
① 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2年2月10日发“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 (中办发[2002]7号)
    ① 温家宝.开拓创新 扎实工作 不断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N].人民日报(第二版),2005-2-5
    ① 肖海涛.大学的理念[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62~63.
    ② 刘宝存.威斯康星理念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J].理工高教研究,2003,(5):17~18
    ③ 蔡元培.北京大学1918年开学演说词.见: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382.
    ① 章仁彪.守护与创新:现代大学理念与功能[J].高教发展论坛,2004,(3):1~17.
    ② 王冀生.现代大学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③ 赵沁平.发挥大学的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16):9~11
    ④ 卢丽君.引领文化:大学功能研究的深化和升华[J].中国高等教育,2006,(18):~
    ⑤ 冯之浚等.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J].上海高教研究丛刊,1982,(6):~
    ⑥ 徐辉.试析现代高等学校的六项基本职能.高等教育研究,1993,(4):16~18.
    ① 邓耀彩.个人与文化:高校社会职能的两个出发点——兼与徐辉同志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1995,(1):27~31.
    ② 夏禹龙、刘吉、张含椿“,等”.领导与战略[M].济南: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③ Lucien Michand. An Idea of the University [J].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1991, 4 (1): 45~48
    ① 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28.
    ① 顾明远.教育大词典(简编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8~39.
    ①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9.
    ①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15.
    ② 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22.
    ①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223.
    ① 雀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史[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7~18.
    ① 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史[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4~55
    ① 肖海涛.大学的理念[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99.
    ① 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M].上海:开明书店,1934.
    ②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522
    ③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528~529
    ① 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一)[M].北京:三联书店,1979.75.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4.
    ① 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① 刘一凡.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史略.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2~3
    ①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643.
    ①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645.
    ① 朱强.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脉络.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72~77.
    ① Charles Homer Haskins, The Rise of Universities, 20.
    ② Alan B. Cobban, 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 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 25.
    ③ 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4~68.
    ① 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2.
    ② Wills Rudy. 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 1100-1914.64.
    ③ 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3.
    ① 徐辉、郑继伟.英国教育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80.
    ② Walter Riiegg. 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 Vol. 2. Universities in Barly Modern Europe. 1500-1800, P302.
    ③ H. C. Barnard. Education and French Rev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ress. 1969.12
    ① Good, Harry Gehman, 1880- A history of American education. [monograph] New York: Macmillan, 1962.61.
    ① [德]雅柯布斯Jacobs,W.G.费希特(,李秋零、田薇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① John S. Brubacher and Wills Rudy. 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A History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47.
    ② John S. Brubacher and Wills Rudy. 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A History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19.
    ③ Frederick Rudoph. Curriculum: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Study Since 1636, P. 119
    ① 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50~451.
    ① 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0~531.
    ① 周谷平 张雁.中国古典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兼论我国现代大学的起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6,(5)89~93.
    ② 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119
    ③ 周谷平 张雁.中国古典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兼论我国现代大学的起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6,(5)89~93.
    ① 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4~68.
    ①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635
    ② [德]维纳·洛赫.德国史[M].北京:三联书店,1959.113.
    ① 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285~286.
    ① 冯元瑜.中国文化史断想[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1~8
    ② Edward B. Tylor: Primitive Culture, Harper ond row, 1958 (1871). 1
    ③ Raymond Scup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A Global Perspective,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92.46.
    ④ W. A. Havil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Orlando, Florida, Harcourt, 1993, 30~39.
    ① 张玉成.大学校长之层次[J].现代教育科学,2006,(3):34~36.
    ② 张玉成.大学校长之层次[J].现代教育科学,2006,(3):34~36.
    ③ 张玉成.大学校长之层次[J].现代教育科学,2006,(3):34~36.
    ① 肖海涛.大学的理念[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62.
    ①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N].人民日报,2006-8-7.(9)
    ① 杨庭硕.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7.
    ① 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2.
    ① 马万华.迎接大学灿烂的明天——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学校长论坛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1998,(4):19~24.
    ② 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292.
    ③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341
    ④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407.
    ⑤ 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7.
    ① 王冀生著.现代大学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9.
    ① 朱国仁.论现代高等学校三种职能的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1998,(1):34~38.
    ①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7~9.
    ② 阮西湖.关于民族概念的几个问题[J].云南社会科学,1987,(1)
    ③ 列宁.论民族自决权.列宁全集.第二十五卷(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25.
    ④ 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65.
    ⑤ 陵部恒雄.东南亚国家与民族[M].1987.第1章
    ⑥ 陈永龄.民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51
    ⑦ 王天玺.民族法概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9.129.
    ① 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67.
    ②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307.
    ③ 列宁.论民族自决权.列宁全集.第二十五卷(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24.
    ④ 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69.
    ⑤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35.158~159.
    ⑥ 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69.
    ① 安迪·格林(,王春华译).教育与国家形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中文版序言.
    ② 安迪·格林(,王春华译).教育与国家形成[~I].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译者序言.
    ① 安迪·格林(,王春华译).教育与国家形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译者序言.
    ① 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82~291.
    ① 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91~314.
    ② 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91~314.
    ① 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15~317.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R].人民日报,2005-3-1(第十版).
    ① Clark ker. Higher Education Cannot Escape Histor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64.
    ① 主客体关系学系列丛书撰写组.社会是什么:价值连接的生存单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8~69.
    ① 杨德广.试论现代大学的性质和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1,(1):29~34.
    ① 肖海涛.正本清源:摆正教育的社会角色[J].高等教育研究,1997,(6):15~21
    ② 杨东平.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7.
    ① 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 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16):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382.
    ②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南宁: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105.
    ③ 杜作润.大学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247.
    ① 朱国仁.论现代高等学校三种职能的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1998.1:34~38
    ① 章仁彪.守护与创新:现代大学理念与功能[J].高教发展论坛,2004.3:1~17
    ② 王冀生.现代大学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
    ③ 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 16):
    ① 卢丽君.引领文化:大学功能研究的深化和升华[J].中国高等教育,2006,(18):15~16.
    ① 冯之浚等.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J].上海高教研究丛刊,1982,(6)
    ① 徐辉.试析现代高等学校的六项基本职能[J].高等教育研究,1993,(4):16~18.
    ② 邓耀彩.个人与文化:高校社会职能的两个出发点[J].高等教育研究,1995,(1):27~31.
    ③ 夏禹龙、刘吉、冯之浚(,等).领导与战略[M].济南: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④ 邓耀彩.个人与文化:高校社会职能的两个出发点——兼与徐辉同志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1995。(1):27~31.
    ⑤ 朱国仁.论高等学校职能的限度[J].高等教育研究,1999,(1):40~47.
    ① 邬大光 赵婷婷.也谈高等教育的功能和高等学校的职能[J].高等教育研究,1995,(3):57~61.
    ① 章仁彪.守护与创新:现代大学理念与功能[J].高教发展论坛,2004,(3):1~17.
    ① 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85~286.
    ① 苏扬.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探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4):
    ② 苏扬.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探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4):
    ① 鲍尔生.德国教育史(,腾大春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62.
    ② 张宝昆.人的因素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外国教育动态,1988,(1)
    ③ 蔡元培.蔡孑民先生言行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① 杜作润.大学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294~295.
    ① 武汉大学关于服务地方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D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23643.htm/2006-12-07/2007-03-12.
    ① 杜作润.大学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450~451.
    [1]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2] [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7.
    [4] [德]雅柯布斯Jacobs,W.G.费希特(,李秋零、田薇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5] [加拿大]许美德[M].中国大学1895-1995.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6] [美]罗伯特·M·赫钦斯.汪利兵译.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 [美]欧内斯特·博耶.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8] [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9] [英]奥尔德里奇(R.Aldrich).简明英国教育史(,诸惠芳等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10] [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高师宁等译)[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
    [11] Clark Kerr.大学的功用(,陈学飞等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12] E.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滕大春滕大生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13] 鲍尔生.德国教育史(,腾大春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14] 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绪等译)[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15] 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王承绪等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16] 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17] 蔡元培.北京大学1918年开学演说词.见: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8] 蔡元培.蔡孑民先生言行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9] 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0] 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1]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2] 陈学飞.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3] 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24] 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1949-1999[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5] 褚宏启.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第三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6] 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7] 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1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8] 董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9] 董云川.找回大学精神[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30] 董泽芳.大学的理念与追求[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1] 杜作润、高烽煜.大学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32] 杜作润.世界著名大学概览[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33] 段建国、孟根龙.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4] 范国睿.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5] 范捷平.德国教育思想概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6] 范文曜、马陆亭.国际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财政拨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7]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38] 符娟明.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9] 高奇.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40] 高叔平.蔡元培教育文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41] 顾明远.教育大词典(简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2] 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3] 顾明远.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4] 顾明远.我的教育探索:顾明远教育论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45]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6] 哈经雄.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
    [47] 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8] 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9] 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0] 贺国庆.近代欧洲对美国教育的影响[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
    [51] 侯光明.中国研究型大学—理论探索与发展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2] 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汉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53]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54] 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5] 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M].上海:开明书店,1934.
    [56] 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第二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7] 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8] 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9]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60] 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61] 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陈学飞等译)[M].太原: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62] 李清川.中国知名大学校长访谈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63] 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4] 刘琅、桂苓.大学的精神[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
    [65] 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6] 刘一凡.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史略[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67] 陆兴发 黄志诚.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8] 马万华.从伯克利到北大清华:中美公立研究型大学建设与运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9] 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广州[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0] 钱理群、高运东.中国大学问题与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71]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
    [72]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毛泽东 周恩来 刘少奇 邓小平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73] 沈桂萍.少数民族干部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74] 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75] 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6] 施晓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7] 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78] 史静寰、王立新.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知识分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79] 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武汉[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80] 王承绪、徐辉.战后英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81]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82] 王逢振.美国大学批判[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83] 王冀生.现代大学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4] 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85] 王军.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86] 王廷芳.美国高等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87] 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88] 王兆璟、王春梅.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89] 肖海涛.大学的理念[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90] 谢启晃.中国民族教育史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
    [91] 徐辉、郑继伟.英国教育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92] 徐辉.变革时代的大学使命[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93] 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94] 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主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95] 杨东平.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96] 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97] 余傅韬.大学教育的理想与实际[M].台北:台湾汉光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
    [98] 余立.中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1994.
    [99]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00] 张泰金.英国的高等教育历史·现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101] 张祥云.大学教育:回归人文之蕴[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102] 张学强.明清多元文化教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03]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4] 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05] 周川、黄旭.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
    [106] 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107] 朱九思.竞争与转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108] 刘盛纲.美国加拿大高等教育评估:第二分册,高等学校的评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7.
    [109] 刘盛纲.美国加拿大高等教育评估:第一分册,高等教育评估概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
    [110] 李汉育.高等工程教育评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
    [111] 陈玉琨.教育评估的理论与技术[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112] 张玉田.学校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113] 北京市高教局等.教育评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87.
    [114] 陈谟开.高等教育评价概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115] 王致和.高等教育评估新探:1988年高等教育评估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
    [116] 瞿葆奎.教育学文集:第16卷,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17] 黄志正.高等学校教育评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
    [118] 许建钺.高等学校教育鉴定与水平评估[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19] 陈玉琨.中国高等教育评价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20] 王冀生.中国高等教育评估[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21] 王致和.高等学校教育评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22] 吴钢.现代教育评价基础.[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123] 夏天阳.各国高等教育评估[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24] 张煜等.学校教师工作评估实用手册[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125] 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26]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27] 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8] 姜凤华.现代教育评价:理论·技术·实践[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129] 刘智运.高等学校教育评估与督导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30] 史晓燕.现代教育评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131] 陈广桐等.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评估[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132] 周远清.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33] 支敏.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与运用[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134] 邱均平等.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An evaluation report of postgraduates education in China:2006-2007[M].北京: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2006.
    [135] 韦洪涛.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保证体系研究:审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质量问题[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36] [德]彼得·扎格尔.牛津历史和文化(,朱刘华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137] [德]维纳·洛赫.德国史[M].北京:三联书店,1959.
    [138] [法]马塞尔·毛斯.社会学与人类学(,余碧平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139]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邱泽奇等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40]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邱泽奇等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41] [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十版(,瞿铁鹏 张钰译)[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42] [英]安迪·格林.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朱旭东 徐卫红等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43] [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44] 安迪·格林(,王春华译).教育与国家形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45] 陈永龄.民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146]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147] 冯元瑜.中国文化史断想[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148] 韩锦春、李毅夫.汉文“民族”一词考源资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民族研究所,
    [149] 华辛芝、陈东恩.斯大林与民族问题[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150] 黄光学、施联朱.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51] 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十五卷(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52] 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十五卷(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53]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154] 陵部恒雄.东南亚国家与民族[M].1987.
    [155] 刘鸿武.从部族社会到民族国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15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5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8] 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59]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0]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35.
    [161] 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62] 乔健、李沛良、李友梅.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5.
    [163] 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64] 阮西湖.20世纪后半叶世界民族关系探析—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一项新课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65] 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166] 童庆炳等.全球化语境与民族文化、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67] 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168] 王天玺.民族法概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169] 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林荣远 冯兴元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70] 夏禹龙、刘吉、冯之浚(,等).领导与战略[M].济南: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71] 徐迅.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72] 杨建新、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73] 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74] 杨庭硕等.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175] 余建华.民族主义、国家结构与国际化——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76] 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一)[M].北京:三联书店,1979.
    [177] 朱炳祥.社会人类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178] 朱旭东 徐卫红.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79] 主客体关系学系列丛书撰写组.社会是什么:价值连接的生存单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80]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181] 滕星、胡鞍钢.西部开发与教育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82] 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民族出版社,2002.
    [183] 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84]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85] [南]米拉·马尔科维奇(,徐坤明、夏士华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86] 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 [日]天野郁夫(黄梅英译).日本的大学危机[J].高等教育研究,1997,(5):1~6.
    [2] [美]E.C.肖特.知识与大学的教育功能:高等教育课程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4):25~32.
    [3] 扎里诺夫(,高永久.徐亚清).论“民族”(上)[J].世界民族,2003,(5):30~43.
    [4] 扎里诺夫(,高永久.徐亚清)论“民族”(下)[J].世界民族,2003,(6):30~39,49.
    [5] 毕家驹.美国高等教育评估新浏览[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1,(1):3~7.
    [6] 别敦荣、田恩舜.探求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1):7~11.
    [7] 别敦荣.论高等教育评估的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2,(6):34~38.
    [8] 常永才、哈经雄.建设和谐社会、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教育均衡化发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6):59~64.
    [9] 陈巴特尔.关于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4,(1):13~15
    [10] 陈达云.民族高等教育创新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4,(7):26~27.
    [11] 陈烘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1998.
    [12] 陈洪捷.蔡元培的办学思想与德国的大学观[J].高等教育研究,1994,(3):24~29.
    [13] 陈嘉.现代大学功能的再认识[J].辽宁教育研究,2006,(4):6~8
    [14] 陈列.大学知识价值观的历史演进[J].外国教育动态,1998,(1):32~36
    [15] 陈谟开.关于吉林省高等教育评估的实践与研究[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4,(3):3~6.
    [16] 陈孝禅.一个现代大学的理想[J].教育研究,1989,(2):33~42
    [17] 迟晶.从边缘到中心—美国研究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历史演讲[J].高等研究与实践,2006,(1):
    [18] 邓耀彩.个人与文化:高校社会职能的两个出发点——兼与徐辉同志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1995,(1):27~31.
    [19] 杜作润.广义大学论[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8,(1):3~7.
    [20] 杜作润.中国大学理想的回首与新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3):15~20.
    [21] 范文曜、张伟.英国高等教育的评估和大学拨款[J].理工高教研究,2003,6:4~12.
    [22] 冯之俊等.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J].上海高教研究丛刊,1982,(6):1~11.
    [23] 符宗胤.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引导普通高校自主办学[J].中国高教研究,1994,(6):23~27.
    [24] 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证国际会议纪要.[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6,(4):73.
    [25] 高平叔.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44~57.
    [26] 高耀明.21世纪大学教育观念:对立与平衡[J].高等教育研究,1999,(3):18~22.
    [27] 高耀明.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探新[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4):10~14,20.
    [28] 顾明远.大学的理想和市场经济[J].比较教育研究,1994,(2):1~5.
    [29] 关于美中教育服务机构(ESEC).国际人才交流,2002,(2):8.
    [30] 国防科工委委属高校考察团译.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英国高等教育机构(QAA)[J].兵工高教研究,2002,(3):40~48.2002,(4):40~47.
    [31] 哈经雄、常永才.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教育革新的基础理念——西部大开发背景的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1~13.
    [32] 哈经雄.论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2,(1):
    [33] 哈经雄.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94.
    [34] 韩延明.大学理念探析(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1997.
    [35] 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J].教育研究,2003,(9):50~57.
    [36] 郝文武.关于高等学校功能分类的思考[J].江苏高教,1994,(3):7~10.
    [37] 郝艳萍.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功能观及其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0):83~87
    [38] 何云景.对现代大学使命的理解和陈术[J].高等农业教育,2005(1):30-31.
    [39] 贺国庆.从莫雷尔法案到威斯康星观念——美国大学服务职能的确立[J].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3):91~97
    [40] 贺国庆.近代德国大学思想对美国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1993,(5):13~16.
    [41] 赫尔曼·勒尔斯,陈明摘译.经典的大学观念:洪堡构想的大学观念的起源及其意义.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0,(4):
    [42] 赫尔曼·勒尔斯,陈振敏摘译.洪堡思想对美国大学的影响.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0,(4):
    [43] 胡凌云.现代大学的使命及其改革[J].江苏高教,2003(1):5~7
    [44] 黄国文、钟伟珍.英国大学官方教学评估剖析[J].外国教育资料,2000,(3):33~35.
    [45] 黄鹂.浅析大众教育的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1~4
    [46] 吉炳安、罗云峰.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发展、现状及特点[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2):108~109.
    [47] 季诚均.关于大学理念发展的历史考察[J].高教史研究,2003,(5):90~95.
    [48] 贾汇亮.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建设[J].高教探索,2003,(1):18~21.
    [49] 蒋冀骋.现代大学应该有什么[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11):20~23.
    [50]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R].中国民族教育,2004,(2):9~16.
    [51] 教育部负责人就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问题答记者问[J].教育科研参考,2003,(20):2~8.
    [52] 金同康.建立我国高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1):41~45.
    [53] 康健.“威斯康星思想”与当今高等教育改革[J].外国教育,1988,(4):
    [54] 康健.“威斯康星思想”与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J].高等教育研究,1989,(1):39~44.
    [55] 康瑜.试论全球化视角下高等教育的社会批判功能[J].比较教育研究,2005,(9):9~12.
    [56] 蓝劲松.略论高等教育的功能[J].中国电力教育,1995,(2):(11~13).
    [57] 李复新.西方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历史透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0,(4):71~84.
    [58] 李其龙.洪堡改革高等教育的思想与实践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4):37~42.
    [59] 李庆.蔡元培的大学教育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4,(3).
    [60] 李晓群.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比较研究[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6,(4):43~47.
    [61] 李亚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1):46~49.
    [62] 李志德.评估制度: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1,(6):52~54.
    [63] 梁钊华.美、俄、德、日、中五国高教评估比较谈[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2):72~75.
    [64] 林杰.科学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6):13~18.
    [65] 刘晖.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教育质量评估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1,(3):42~46.
    [66] 刘宝存.科尔大学理念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10):7~12.
    [67] 刘宝存.牛津大学办学理念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2):16~22.
    [68] 刘传德.洪堡的高等改革理论与现代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5,(3):108~110
    [69] 刘定存.威斯康星理念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J].理工高教研究,2003,(5):17~18.
    [70] 刘晓春.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功能[J].学海,2002,(4);186~188.
    [71] 刘尧.高等教育功能和高等学校职能研究要科学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6,(2):68~72.
    [72] 刘尧.国际高等教育评估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0,(3):66~68.
    [73] 刘在洲.影响高等教育评估的道德因素及其调控[J].高教探索,1999,(3):69~72.
    [74] 刘振天.关于大学理念的再思考—新中国高教改革发展道路的反思与展望[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5):31~38.
    [75] 刘振天.志当存高远—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大学理想的新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68~72.
    [76] 刘智运.现代大学的使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4):65~69
    [77] 柳亮.论高等教育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J].武汉大学教育研究,2005,(2):
    [78] 卢丽君.引领文化:大学功能研究的深化和升华——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教所的 一次学术沙龙[J].中国高等教育,2006,(18):20~23.
    [79] 马丁·特罗(,濮岚澜译).从大众高等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J].教育科研参考,2003,(23):2~19.
    [80] 马万华.迎接大学灿烂的明天——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学校长论坛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1998,(4):19~24.
    [81] 米红、周仲高.国家政策取向与高等教育之间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8):13~19.
    [82] 米泽彰纯.通过大学评价能够改善教育吗.[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1):23~24.
    [83] 母国光.我对大学教育的理解[J].高等教育研究,2000,(4):10~15.
    [84] 潘懋元、朱国仁.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1~9.
    [85] 潘懋元.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6,(3):12~18.
    [86] 彭秋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点击[J].中国地质教育,2003,(4):29~30.
    [87] 彭拥军.高等教育功能研究的困惑[J].江苏高教,2003,(4):9-11.
    [88] 全国高等教育评估第六次学术讨论会纪要[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6,(1):66~68.
    [89] 让·卢·昂塞勒.张海洋.全球化与人类学的未来[J].世界民族,2004,(2):41~52.
    [90] 任健雄.高等教育的功能与创新[J].理论前沿,2001(2):17~18.
    [91] 阮西湖.关于民族概念的几个问题[J].云南社会科学,1987,(1):65~69.
    [92] 沈玉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建设探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5):55~61.
    [93] 史朝.阿什比与克拉克的大学发展观[J].外国教育研究,1995,(2):20~25.
    [94] 宋恩梅.大学评价信息的发布与利用[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1):25~26.
    [95] 苏扬.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新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4):69~78.
    [96] 眭依凡.大学理念的哲学基础及大学理念的偏失[J].江苏高教,2000,(5):13
    [97] 眭依凡.大学使命:大学的定位理念及实践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0,(9):15.
    [98]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及其与治校的关系[J].教育研究,2000,(7):12~18.
    [99] 眭依凡.简论教育理念[J].江西教育科研,2004,(8):6~9.
    [100] 谈松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若干理论和政策问题[J].教育研究.2002,(03):3~9.
    [101] 谭志松、朱宗顺.WTO: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扬州大学学 报,2001,(2):6~9
    [102] 谭志松.21世纪的中国高等师范教育[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5):103~107.
    [103] 谭志松.国外跨文化心理适应研究评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6):64~67.
    [104] 谭志松.论高等教育发展的外延互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5):66~69.
    [105] 谭志松.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4):144~147.
    [106] 谭志松.民族高教面临的挑战及思考[N].中国教育报,1999.7.31.
    [107] 谭志松.武陵地区民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3):36~43.
    [108] 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1):18~31,71.
    [109] 滕星.多元文化与和谐社会[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98.
    [110] 滕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民族教育,1998,(2):23~30.
    [111] 滕星.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优惠政策新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96.
    [112] 田恩舜.我国大学理念的建构原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0):17~20.
    [113] 涂又光.文明本土化与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8,(6):13~18.
    [114] 王烽,霍雅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4):81~88.
    [115] 王大中.清华人的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1):13~18.
    [116] 王红英、杨晓明.英国高等教育评估[J].决策科学,2002,912):44~48.
    [117] 王冀生.试论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1999,(4):7~9.
    [118] 王冀生.文化是大学之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42~46.
    [119] 王冀生.学校、社会、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地位、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1996,(2):14~16.
    [120] 王冀生.中国大学理念研究[J].高教探索,2002,(4):75~78.
    [121] 王晓阳.大学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博士论文)(D).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2000.
    [122] 王义道.多样化: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J].教育科研参考,2003,(20):9.
    [123] 王英杰.试谈理想的大学[J].比较教育研究(第二届亚洲比较教育年会增刊),1998.
    [124] 王致和、季靖.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建设回顾与展望[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82~85.
    [125] 威廉·冯·洪保.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J].高等教育论坛,1987,(1):
    [126] 温家宝.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民族教育,2003,(6):5~9.
    [127] 文辅相.面向21世纪大学教育思想的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7(3):17~25.
    [128] 邬大光、施晓光.高等教育的历史责任—克拉克·科尔《高等教育无法逃避历史责任》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1996,(1):88~93.
    [129] 邬大光、赵婷婷.也谈高等教育的功能和高等学校的职能[J].高等教育研究,1995,(3):57~61.
    [130] 吴文俊.194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历史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3,(11):24~27.
    [131] 夏铸.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J].中国民族教育,2004,(1):2.
    [132] 肖海涛.正本清源:摆正教育的社会角色[J].高等教育研究,1997,(6):15~21.
    [133] 辛彦怀、张连盈.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十年的回顾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3):84~90,111.
    [134] 新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展望——访中央民族大学哈经雄教授.教育研究,2001,(4):57~65.
    [135] 熊晓梅,刘贤龙.中国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评估与比较[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7,(1):25~29.
    [136] 徐辉.试析现代高等学校的六项基本职能.高等教育研究,1993,(4):16~18.
    [137] 徐杰舜、滕星.在田野中追寻教育的文化性格——人类学学者访谈之二十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4~63.
    [138] 徐景武.高等教育评估中的政府行为模式探析.江苏高教,2000,(3);59~61,88.
    [139] 许茂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有关问题与对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1):10~13.
    [140] 杨邦荣.高等院校教学评估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8,(3):17~30.
    [141] 杨德广.试论现代大学的性质和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1,(1):29~34.
    [142] 杨东平.浅议中国近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J].高等教育研究,2000,(6):100~104.
    [143] 杨孔炽.教育理论创新的“他山之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95~99.
    [144] 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4):4~9.
    [145] 杨晓江.国外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发展轨迹试探[J].外国教育资 料,2000,(4):39~43.
    [146] 杨一鸣 朱小蔓.新知识与现代大学的功能转型[J].江苏高教,界2001(2):17~20
    [147] 姚启和.研究大学教育思想的十年回顾与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1996,(6):8~14,61.
    [148] 易勤.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考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6):129~132.
    [149] 尹慧茹、陈文江、吴红英.高校内部教学评估体系基本框架的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1,(6):71~72.
    [150] 余凤英.美苏日三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1997,(1):60~64.
    [151] 余凤英.外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比较[J].外国教育动态,1991,(3):21~24.
    [152] 袁韶莹.苏联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J].外国教育动态,1998,(4):40~45.
    [153] 袁韶莹.中日高等教育评估的比较[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6,(2):3~8.
    [154] 曾国平、朱芸、金镝.重庆市高等教育发展与东西部地区的比较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3):14~17
    [155] 曾汉君等.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构建[J].医学教育探索,2006,(1):32~34,37.
    [156] 曾宁波.试论费希特的高等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1993,(3):28~30.
    [157] 曾宁波.试论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J].外国教育动态,1991,(6):1~10.
    [158] 张宝昆.人的因素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德、美、日本国大学发展与高等教育思想家.比较教育研究,1988,(1):37~40.
    [159] 张超.赫胥黎大学教育思想述评[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3,(2):
    [160] 张驰.交往世界:“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大学新功能[J].三峡大学学报,2004(9):25~27
    [161] 张海洋.人类学与东西方文化比较[J].民族艺术,2003,(4):6~11.
    [162] 张敏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1998,(3):56~58.
    [163] 张岂之.谈大学的人文教育[J].华夏文化,2000,(1):5~7.
    [164] 张岂之.我国西部高校人文教育的创新问题[J].中国地质教育,2003,(4):29~31.
    [165] 张人杰.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社会职能在理论上的重大变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4,(1):
    [166] 张人杰.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理论之质疑——兼论教育的负功能[J].华东师范 大学学报,1992,(3):17~22.
    [167] 张燕妮.中英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比较[J].现代教育科学,2002(7):12~14.
    [168] 张耀东、张宏巍、都建伟(,等).关于高等教育评估专家组现场评估的两点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7,(1):30~31.
    [169] 张玉成.大学校长之层次[J].现代教育科学,2006,(3):34~36.
    [170] 张证.交往世界:“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大学新功能[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5):25~27.
    [171] 章仁彪.守护与创新:现代大学理念与功能——“关键词”解析与大学研究(一)[J].高教发展论坛,2004(3):1~17
    [172] 赵丽、韩延明.论大学理念的嬗变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拓展[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4):6~10.
    [173] 赵霖平,徐宗宁.高等教育评估组织的独立性和公正性[J].辽宁教育研究,2002,(8):26~28.
    [174] 赵沁平.发挥大学的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16):9~11.
    [175] 赵卫平 陈贵青.博克对美国现代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反思[J].国外高等教育,2003,(4):125-127.
    [176] 郑礼,美、日、中高教评估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1994,(4):70~74.
    [177] 郑旭.大学服务功能的理性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5,(10):58~59.
    [178] 钟秉林.面向新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J].世界教育信息,2001,(7):21~23.
    [179] 钟启泉.教学与研究的关系:高等教育功能的教育学考察[J].上海高教研究,1998,(6)21~24.
    [180] 周谷平、张雁.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兼论我国现代大学的起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6,(5):93~97.
    [181] 周济.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在2004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民族教育,2004,(1):5~14.
    [182] 周济.现代大学要延伸功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1-2
    [183] 周自强.关于高等教育的社会评估与国际认证的几点看法[J].教育参考资料,2001,(23):38~39.
    [184] 朱国仁.论高等学校职能的限度[J].高等教育研究,1999,(1):40~47.
    [185] 朱国仁.论现代高等学校三种职能的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1998,(1):34~38.
    [186] 朱国仁.西方大学职能观演变之历史考察[J].国外社会科学,1995,(3):18~21.
    [187] 朱九思.大学生命的真谛[J].高等教育研究,2000,(5):4~7.
    [188] 朱伦.论“民族-国家”与“多民族国家”[J].世界民族,1997,(3)1~11.
    [189] 朱强.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脉络[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72~77.
    [1] Edward B. Tylor. Primitive Culture, Harper omd row, 1958 (1871) .1
    [2] Alan B. Cobban.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 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 London: Methuen, 1975.25.
    [3] Bok,Derek.Beyond the Lvory Tower: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Modem University.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4] Brock,M.G.and Curthys,M.C..The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V6.Oxford:Claredon Press,1997.
    [5] Charles Homer Haskins.The Rise of Universities, Comell University Press; 3Rev Ed edition,20.
    [6] Duderstadt,James J..A University for the 21 st Century.Ann Arbor, 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0.
    [7] Frederick Rudoph. Curriculum: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Study Since 1636,Jossey-bass Publishers,San Francisco,1977 ,P.119.
    [8] Good,Harry Gehman, 1880-A history of American education. [monograph]2nd ed. New York:Macmillan, 1962.61.
    [9] H.C.Barnard.Edueation and French Rev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12
    [10] Jaspers,Karl.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London:Peter Owen Ltd. 1965.
    [11] John S.Brubaeher and Wills Rudy. 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A History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47.
    [12] Kerr, Clark.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Albany,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1.
    [13] Kerr, Clark.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14] Lucas,Christopher J..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A History.New York:St.Martin's Griff, 1994.
    [15] Lucas,Richard L.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ssu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1990s.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1.
    [16] Lucien Michand. An Idea of the University [ J ].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1991, 4(1): 45-48.
    [17] Newman, John Henry Cardinal.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Defined and Illustrated.Chicago,III.: Loyola University Press, 1987.
    [18] Raymond Scup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A Global Perspective.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92.46.
    [19] Thompson, Jo Ann Gerdeman.The Modern Idea of the University.New York:Peter Lang, 1984.
    [20] W. A. Havil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Forst Worth: Holt, Rinenart and Winston, 1990, 30-39.
    
    [21] Walter Rüegg. 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Vol.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niversities in Barly Modern Europe. 1500-1800, P302.
    [22] WillsRudy.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 1100-1914.6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