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和科技背景下,中国出版技术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型。
     对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探索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向现代出版技术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变迁模式,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变迁,目前仍是学术界很少涉足的领域。
     界定出版技术的定义、性质及其构成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前提。出版技术是指传播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编辑、复制以及“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是反映在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等装备,网络形态的系统、程序等软件,以及出版过程中体现的信息组织理念、工艺流程和实施手段。出版技术是观念形态与操作形态的统一,而非出版过程中具体工艺过程的简单拼加。出版技术至少包括编辑技术、复制技术、介质制造技术和发行技术四个方面。出版技术的每次重大创新,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改进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给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而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
     科学划分出版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基础。从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分析,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技术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84年;1985年至2000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变迁轨迹。
     世纪之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出版救国的新思潮、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版技术的近代化。铅活字技术与半机械化印刷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出版生产的效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印装水平、发行方式也得到全面更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编辑形态和编辑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编辑形制基本形成。中国出版业核心技术、工作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规模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深刻变革.
     1950年后,出版业整体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阶段,出版各部门产量、质量都得到显著提高,编辑、制版、印刷、装订及发行等环节实现了整体配套.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出版技术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技术门类发展不平衡。80代初,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因原料供给、科研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而此阶段编辑技术从选题、内容编排到校正、定稿等环节日益完善和规范,标志着编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专业化的发行体制解决了发行覆盖面小、渠道残缺堵塞等技术难题。在出版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受工业制造水平影响,投入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不多,但在研发方面仍有不少突破,为80年代中期出版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奠定了基础。
     现代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始于1985年,以北大激光照排技术通过国家鉴定为标志。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而走向“光与电”,“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整合成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不可分割的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编辑技术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各种适合海量存储的磁、光等新型出版介质的问世使信息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纸介质,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下,依靠功能强大的办公、营销管理等应用软件,出版发行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
     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外延,建立在“机械复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出版形态已不是出版业的全部,出版产业开始走向以文化资源整理和内容创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生产和再生产。
     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出版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出版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其独特的进化规律,呈现出加速性、累积性、一体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出版技术并不是按照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技术逻辑发展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驱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2)文化启蒙、民族运动与文化建设的政治推动;(3)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4)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5)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推动。
     出版技术的转型机制,表现为技术——需求双重诱因模式、政府行为诱因模式与企业行为诱因模式。不同的创新机制,产生不同的创新效应。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也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轨迹。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技术创新开始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其结果是技术进步的速率加快、周期变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为主导的多维整合效应逐步显现。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推进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一味引进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出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缺乏技术自主性,稍有不慎,将危及国家信息安全。
     出版传播技术的变迁是自然世界的动态进化过程,从印刷、网络出版到跨媒体出版,出版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增加了出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表现在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化交流模式转变以及网络出版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
     中国出版技术创新已走过“引进创新”阶段,正致力于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方向应是“自主创新”。为此,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激励扩散机制,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实现出版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During the ten decades of the 20th century, a great many profound revolutions had taken place i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n China, and particularly, the whole world had se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ese publishing technology had finished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technology to modern one.
     Through researching and analyzing the evolving history of Chinese publishing in the 20th century in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way, and exploring its motivations, mechanisms and changing patterns to provide a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ublishing techn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 which both has the 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However, it is still a new field in current academic community from the view of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to study changes of publishing in China.
     Defining the meaning, properties and its compositions of publishing technology is the premise of the research. Publishing technology refers to the operating skills of editing, copying chosen information and transferring samples possessed by communication subjects; equipments such as tools and machines which reflects in material forms; software like systems and procedures in the form of network and it also embodies the idea of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work flow and implementing measur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publication. Publishing technology is a unity entity of ideology and operation rather than simple collections of specific technical procedures. The technology includes at least four aspects: editing, copying, medium production and issuing techniq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every significant innovation of publishing technology all greatly enhanced human's ability of acquiring information, improved the way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brought the profound impact on people's life in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social life. Therefore, it is reputed as the mother of human civilization.
     Scientifically dividing the developing periods is the foundation of studying changes of publishing technology. From the view of social formation and technical methods, Chinese publishing technology in the 20th centur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1900-1949; 1950-1984; 1985-2000;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s from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other elements, different stages had presented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ing traces.
     New techniques from western missionaries, new ideas of saving nation by publication, the emerging of modern Capitalism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all pushe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publishing technology. The combination of lead-type and semi-mechanization printing techniques promote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n the other hand, its outer forms, printing levels and ways of issuing were also fully renewed. With the help of the modern techniques, traditional editing forms and measures had changed fundamentally, and basically formed modern editing institution. The core techniques, manufacturing procedures, organizational patterns and economic scales of Chinese publishing all changed greatly. Besides, it also achieved a dramatic reform from productive forces to relation of production.
     Publishing as a whole moved on to the production stages of semi-mechanization and mechanization after 1950.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its sectors were all improved remarkably. All the links were wholly matched, such as editing, plate making, printing, binding, issuing and etc. However, after a long period, the overall growth of technology became slower, and did not make a substantive breakthrough;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sector didn't keep the same pace. At the beginning of 80's, paper industry basically accomplished mechanization, but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raw materials' supply and research ability, the gap between the world top levels and China was still quit large. Nevertheless, editing techniques at this stage became increasingly perfect and formed specific norms in every links, such as selecting title, setting contents, correction and final version, which represented the mature of the system of editing techniques. Specialized publication institution solved technical problems, like limited areas of covering and deformities and blocked channels. In the aspect of self-dependent technical innovation, new products and machines were few due to the industrial making levels. But it still had some breakthroughs in research and developing fields, which laid a foundation for a revolutionary breakthrough for publishing technology in the middle of 80's.
     The system of modern publishing technology formed in 1985 and marked as the laser typesetting of Beijing University passed the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growth of computer typesetting, publishing bid farewell to "lead and fire" and walked toward "light and electricity"; meanwhile, "digital work flow" has integrated the process of pre-printing, printing and post-printing into a united data format and undivided system. Owing to the wide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fiber optical communication, editing techniques tended to digitalization, automation and integration. The born of new types of publishing media like, magnet and light with mass storage which were no longer limited by paper only but appeared in various styles of digital publishing techniques. Publication Issuing and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uring sales links came into being, under the strong support of the powerful hi-techs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of office work and marketing management.
     A wide use of modern techniques has greatly broadened the scope of publication. The conformation of publication, which was built on the base of mechanical duplication, was not the whole part of publishing. Publishing has begun to head for 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which were featur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 and content creation.
     Taking a historical view of Chinese publishing technology in the 20th century, we can see that publishing is a technique-driven industry. 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a complicated historical process, and owes the unique evolutionary laws and presents the characters of acceleration, accumulation, integration and digitalization. It's a product under certain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its development is not according to the inner technical logical pattern. There are five major driving forces as changes of Chinese publishing technology in the 20th century:technological push force by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relative techniques; political push force by culture enlightenment, national movement and cultural building; historical push force by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progress; systematic push force by technical innovation policies and refor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rketing push force by the rapid process in publishing.
     The transition mechanism of publishing technology embodied three driven patterns: the dual causality models of technology and need, government behaviors and enterprise behaviors. Different innovative mechanisms have different innovational effects. In the transitional process of the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to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 the innovative mechanism of Chinese publishing technology also presented its corresponding changing traces. As the adjustment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1987, its innovation was pushed by government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market. In consequence, it accelerated the speed of technology progress, shortened the cycling periods and strengthened the influences of its growth. With the system reform constantly going deeper, the multi-integrated effects of market-directed have gradually appeared.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changes of Chinese publishing technology in the 20th century showed that it was right to absorb the advanced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hievements from abroad and make the right direction of pushing forward the innovation for publishing technology. But, if we blindly import the complete sets of equipment and practice the principle of preferring market to technology, we will not only form the technology dependence in certain degrees and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industry, but more worse, in such a particular industry, a slight error will endanger the safety of 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ause passive situations i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f we lack self-reliance.
     The innovation of Chinese publishing technology had passed the stage of "introducing innovation" and is striving for "integrated innovation" and the future will be the "self-dependent innovation". Hence, we must improve the policy environment for technical innovation, change and enhance the mode of technical introduction and build its new innovational body and platform to shape new technical promoting diffusion mechanism. Furthermore, we should also take the market as orientation and insist on the high starting point and continuity to accomplish the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that basis,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environment,objectives and routes on the innovation of publishing technology an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echnical innovation by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引文
1、《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中)[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2、《王选文集》编委会.王选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油墨制造工艺》编写组.油墨制造工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
    4、《中国编辑研究》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编辑研究1998[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6、F.拉普.技术哲学的思维结构[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
    7、G.多西等编.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钟学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8、G.A.斯穆克.制浆造纸工程大全(第二版)[M].曹邦威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9、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
    10、蔡希贤.机械工业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11、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2、陈虹.现代印刷机械原理与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13、陈燕.超越时空:媒介科技史论[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14、范慕韩主编.中国印刷大全(1994)[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5、方厚枢.中国出版史话[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16、傅家骥、姜彦福、雷家.技术创新[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2.
    17、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8、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M].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1880.
    19、古尔伯特·罗兹曼.如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20、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1、韩琦、王扬宗.石印术的传入与兴衰[A].装订源流和补遗页[C].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
    22、侯薇.论媒介技术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D].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23、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A].科学与人生观[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4、黄健.出版产业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2005.
    25、机械工业部石化通用机械工业局.中国印刷机械工业发展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26、吉少甫.中国出版简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27、姜根寰等.技术学辞典[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8、焦成根.书籍装帧与版式设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29、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0、来兴显等.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论.[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31、李新祥.出版传播学理论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05.
    32、李泽彰.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出版业[A].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C].北京:中华书局,1959.
    33、李正风、曾国屏.中国创新系统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4、李自坚.中国出版文化概观[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70.
    3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6、刘国钧.中国的印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37、刘萍.电子商务物流[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8、刘友金.企业技术创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9、刘跃坤.印刷概论[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8.9.
    40、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与印刷业[A].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补编[C].北京:中华书局,1957.
    41、陆群等.新媒体革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2、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3、罗树宝.中国古代印刷史[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3.
    44、罗紫初.出版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45、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46、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7、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48、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9、美国百科全书·国际版(第24卷)[M].纽约:美国百科全书出版公司,1978.
    50、美国科学促进协会.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51、孟庆丰.媒介技术的演进及其社会影响分析[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52、闵大洪.传播科技纵横[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53、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4、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55、潘吉星.中国造纸技术史稿[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56、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7、钱存训.纸和印刷[M].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8、钱存训.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一分册——纸和印刷)[M].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9、钱文华.江苏图书编辑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60、乔治·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61、邱承德.装帧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62、阙道隆、徐柏容、林穗芳.书籍编辑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5.
    63、阙道隆等.书籍编辑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64、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5、施蛰存.<现代>杂忆[A].唐文一、刘屏主.往事随想·施蛰存[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66、宋放原.中国出版史料[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67、宋原放.中外出版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68、宋原故、李白坚.中国出版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1991.
    69、宋子良.理论科技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70、孙宝文、王天梅.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1、孙浩等.凸版照相制版工艺[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1.
    72、孙瑞祥.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73、王仿子.新中国印刷业三十年[A].中国出版史料(第三卷)[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74、王淮珠.书刊装订工艺[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9.
    75、王丽丽.论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及其知识产权保护[D].长春:吉林大学,2007.
    76、王韬.弢园文新编[M].上海:三联书店,1998.352.
    77、吴平.编辑本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8、吴文虎.传播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9、吴信训.世界大众传播新潮[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80、武春友、戴大双、苏敬勤.技术创新扩散[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81、夏大慰、史东辉.产业政策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82、夏国藩.技术进步与技术转移[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83、肖东发.中国编辑出版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84、谢铭仁.大众传播要论[M]台北:台湾东吴大学出版社,1974.
    85、谢新洲.数字出版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6、新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卷)[M].芝加哥:大英百科全书出版公司,1980.
    87、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88、严基河等.现代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89、姚公鹤.上海报纸小史[A].上海闲话(卷下)[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90、余敏.出版学[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3.
    91、袁亮.出版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92、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93、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M].上海:群联出版社,1954.
    94、张如法、杨清莲.编辑的选择与组构[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95、张树栋等.中华印刷通史[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
    96、张天定、郭奇.编辑出版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97、张香萍.传播技术变迁中媒介人性化解读[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
    98、张晓明等.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99、张秀民.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00、张子让.当代新闻编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01、章宏伟.出版文化史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102、章开沅、罗福惠.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03、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04、支庭荣.西方媒介产业化历史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105、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辑实用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
    106、中国的造纸业[A].张静庐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补编[C].北京:中华书局,1957.
    107、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1953年)[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
    108、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编.中国技术创新政策(1999.1-2000.9)[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0.
    109、周荣庭.网络出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中国出版年鉴(1980-2002)[M].北京:中国出版年鉴社,1981-2003.
    2、中国轻工业年鉴(1985-2002)[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6-2003.
    3、新中国传媒50年[M].北京:中国新闻年鉴社,2001.
    4、中国新闻年鉴(1982-2002)[M].北京:中国新闻年鉴社,1983-2003.
    5、中国信息产业年鉴(2001-2005)[M].北京: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006.
    6、中国工业机械年鉴(1995-2005)[M].北京: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2006.
    7、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1-2005)[M].北京:中国国家统计局,2002-2006.
    8、中国经济年鉴(1981-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2-2004.
    9、中国图书年鉴(1993-2003)[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200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80-2002)[Z].
    1、C.B.舒哈尔金.技术与技术史[J].科学与哲学,1980(5).
    2、M.邦格.技术的哲学输入与哲学输出[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84(1).
    3、毕海滨.数字出版面临的问题与新的数字出版模式[J].大学出版,2007(1).
    4、曹华.纸张的印刷稳定性与印刷质量保证[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01(1).
    5、曹锡慧、邢宝凤、于晓燕.电子出版物若干问题探讨[J].情报科学,2000(8).
    6、常庆.网络传播时代的把关人[J].当代传播,2002(5).
    7、车茂丰.印刷技术的研发[J].印刷杂志,2005(8).
    8、陈刚.中国近代图书市场研究[J].编辑学刊,1995(2).
    9、陈国剑.编辑形制的发展与物质技术进步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6).
    10、陈国剑.排版新技术与编辑运作形式发展[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4).
    11、陈默.媒介文化重构人类生存新环境[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1).
    12、陈夏洁、邱宇.电子出版系统中常用的移动存储介质[J].出版与印刷,2001(2).
    13、陈鲜雄.印刷企业卫星传版小站系统规划与实现[J].湖南包装,2004(2).
    14、程常现.国内外印刷机械发展历史回顾及前景展望[J].今日印刷,2003(1).
    15、崔均鸣.报刊发行信息化建设与扁平化管理[J].青年记者,2007(16).
    16、邓本章.谈出版人才战略的目标及途径[J].出版发行研究,2005(11).
    17、邓文锋.近代中国图书出版特征论[J].河北学刊,2001(6).
    18、邓香莲.数字出版:传统出版产业链的价值延伸[J].科技与出版,2007(12).
    19、丁一.印刷技术的变迁[J].知识就是力量,1998(9).
    20、窦鑫磊.方正激光照排创新之路[J].科技成果纵横,2005(3).
    21、段蝉坚、柯成恩.报纸的远程传版与接收[J].印刷世界,2003(6).
    22、段瑞春.产学研合作创新:机遇与挑战[J].中国科技产业,2008(2).
    23、房汉廷.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中的七大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2007(4).
    24、龚明、王毅.远程数据传输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5(5).
    25、龚新琼.传播新技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现代试听,2007(2).
    26、广学会年报(第十次)[J].出版史料,1991(2).
    27、郭伟、闫赫.出版社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开发[J].北华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1).
    28、韩民青.中国现代化的文化发展战略[J].理论学刊,2007(8).
    29、韩晓良.承前启后创新奋进:新时期印刷机械产业重点发展目标[J].印刷工业,2006(2).
    30、韩晓良.从专利技术看印刷机械产业自主创新概况[J].今日印刷,2006(6).
    31、韩晓良.印刷机械光辉五十年回顾[J].中国印刷物资商情,1999(9).
    32、韩晓良.印刷机械制造业集团化进程加快[J].今日印刷,2005(2).
    33、何亮.关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的几个问题[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2).
    34、胡绍华.废纸脱墨技术试验与生产流程选择[J].西南造纸,1992(4).
    35、胡维友.输出设备介绍——脱机直接制版技术[J].印刷世界,2006(1).
    36、黄汉民.关于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造纸厂的辨误[J].社会科学,1984(2).
    37、黄品良.建国初期我国出版业调整述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6(6).
    38、坚持自主创新为报纸印刷企业提供一流产品[J].印刷杂志,2006(7).
    39、建国以来中国造纸业辗转历程[J].新远见,2007(11).
    40、姜玉平等.我国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创新的分析与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5).
    41、蒋秀芳.报刊发行应对出版战略调整的措施[J].中国邮政,2000(8).
    42、金军、邹锐.集成创新与技术跨越式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2(12).
    43、匡导球.法德并重能者导航:网络舆论管理初探[J].新闻战线,2007(4).
    44、匡导球.报业资本运营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08(8).
    45、匡导球.突破“瓶颈”制约推动文化产业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6(6).
    46、李萍、李世文.技术进步动力机制的制度绩效分析[J].经济学家,2002(4).
    47、李睿.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创新与发展趋势[J].美术大观,2009(2).
    48、李新生、孙云.出版技术革命与现代编辑[J].编辑学刊,1996(3).
    49、李新祥.出版传播内涵初探[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3(3).
    50、李秀云.中国报纸编辑理念的历史变迁[J].新闻爱好者,2007(9).
    51、李雪梅.谈编辑主体和编辑模式的现代化[J].中国出版,2004(8).
    52、林穗芳.“编辑”词义从古到今的演变[J].编辑学刊,2001(3).
    53、刘大军.中国近代图书发行体系的剧变[J].编辑学刊,1996(5).
    54、刘红光.国外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
    55、刘娟.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编辑与图书编辑之比较[J].中国出版,2000(2).
    56、刘诗白.论现代文化生产[J].经济学家,2005(1).
    57、刘惕生.激光照排技术和激光照排胶片[J].影像技术,2004(2).
    58、刘玮.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增长规律探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1).
    59、柳斌杰.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传媒,2006(12).
    60、罗张钢.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的优势[J].印刷世界,2005(9).
    61、明海、杨小龙.我国网络出版研究现状综述[J].情报杂志,2002(10).
    62、庞多益.新中国书刊印刷工业的发展历程[J].北京:中国出版,1989(1).
    63、彭卫东.CTP步入新的发展阶段[J].今日印刷,2005(9).
    64、齐福斌等.印刷多色、高效化和印后多样、自动化促进我国印刷设备大发展[J].印刷工业,2008(7).
    65、秦燕.科学技术进步与传媒的演变[J].科技管理研究,2006(11).
    66、任伟泉.方正与现代传媒技术创新之路(上)[J].中国传媒科技,2004(11).
    67、沈海祥.传统出版业如何迎接数字出版时代[J].出版科学,2006(1).
    68、沈鹤松.从商务印书馆的发展轨迹看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J].印刷杂志,1997(4).
    69、沈康年、胡丹.出版内容资源、资源库数据结构及相关技术探讨[J].印刷杂志,2006(10).
    70、时晓红.造纸术发明前编辑出版活动述论[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6).
    71、史春风、李中华.晚清出版业的近代化历程[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2).
    72、宋广平.新闻采编系统的信息化应用[J].经济导报,2003(1).
    73、宋明亮.我国报纸信息数据库开发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1).
    74、苏钟.我国报纸印刷发展概略[J].印刷世界,2007(1).
    75、粟慧.建立全国报纸信息数据库之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3).
    76、孙文毅.探讨新时期我国印刷机械企业的发展道路[J].今日印刷,2006(9).
    77、孙吴.中国报纸版面编排的演变[J].青年记者,1994(4).
    78、孙艳华.印刷版材知多少[J].印刷质量标准化,2006(9).
    79、天宇.凹印制版技术的发展[J].今日印刷,2005(4).
    80、田胜立.数字传媒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要求[J].中国编辑,2007(5).
    81、田胜立.数字复合出版催生出版新业态[J].出版科学,2008(2).
    82、仝冠军、乔先彪.新技术与出版业的未来[J].出版广角,2007(12).
    83、万良君.印刷传媒:从电子化、数字化、一体化到网络化[J].传媒,2001(7).
    84、万晓霞.印刷复制技术研究综述[J].出版科学,2002.
    85、汪家熔.一九三〇年前商务印书馆的发行[J].江苏出版史志,1992(2).
    86、王建辉.出版与中国近代文明[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3).
    87、王建辉.中国出版的近代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5).
    88、王强、杨根福.出版行业跨媒体创新发展的对策[J].改革与探索,2008(11).
    89、王清.技术因素对现代出版起源的作用与评价[J].新闻出版交流,2001(2).
    90、王世勤.激光照排胶片的发展与前景[J].影像技术,2001(3).
    91、王彤.光盘的发展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J].传媒,2002(1).
    92、王选.计算机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机遇[J].中国科技月报,1999(7).
    93、王雪苓.转型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市场和政府:基于创新资源配置功能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11).
    94、王炎龙.西学东渐: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历史阐释[J].广西师大学报(哲社版),2003(4).
    95、王咏梅.王国维“善自命题”与编辑的选题策划[J].江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
    96、王章豹.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引进五十年[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1).
    97、韦承兴.中国造纸工业四十余年来展翅腾飞[J].西南造纸,1997(2).
    98、炜群.对激光照排后报纸版面编排设计的几点认识[J].当代传播,1994(4).
    99、魏宜瑞.科技中介机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04(7).
    100、吴承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1).
    101、吴睿.试论中国的网络出版[J].知识经济,2007(9).
    102、吴湘匡.中国近代民族印刷工业奠基[J].广东印刷,2000(4).
    103、吴永贵.论清末民营出版业的崛起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104、夏斌.数码印刷——未来印刷业发展的新方向[J].印刷世界,2006(6).
    105、肖东发等.论晚清出版史的近代化变革与转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106、谢始达.报纸印刷发行的技术变革[J].广东印刷,2004(2).
    107、谢征、胡媛媛.从铅火时代到赛博空间:试谈我国报纸出版印刷技术的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04(7).
    108、徐枫.互动传播方式对传统编辑传播的影响及要求[J].电子出版,1998(8).
    109、徐冠华.科技要创新政策是关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6).
    110、徐丽芳.技术进步与新时代出版[J].出版科学,2002(2).
    111、徐蓉.传媒经济增长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5).
    112、许瑞超.技术引进:促进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J].商场现代化,2006(3).
    113、许正文.我国古代编辑的起源和演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114、严炜.试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6(4).
    115、燕文、陈立刚.激光照排及制版工艺过程简介[J].影像技术,2001(3).
    116、杨焕章.论编辑的定义和编辑学的理论框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
    117、姚连学.“28字方针”:印刷技术又一次革命[J].广东印刷,2000(4).
    118、游滨、彭建国、刘敢新.信息技术发展对编辑活动的影响[J].编辑学报,2001(3).
    119、俞士汶.用于中文书报编辑排版的大型软件系统[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81(3).
    120、雨馨.跨媒体:出版时代的技术创新[J].今日印刷,2007(6).
    121、原放.编辑与广告[J].出版史料,1994(4).
    122、张积玉.编辑规范综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5).
    123、张景安.实现由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的战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3(11).
    124、张净、周苑西废纸的脱墨[J].现代化工,1989(1).
    125、张立.跨媒体:出版业未来的方向[J].出版参考,2006(10).
    126、张立.数字出版的若干问题讨论[J].出版发行研究,2005(7).
    127、张曼玲、肖东发.近代出版发展脉络之比较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1).
    128、张其民、李勃昕.数字化生产流程应用分析[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07(11).
    129、张儒.出版数字化与网络出版[J].出版科学,2002(1).
    130、张松涛.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J].国际贸易,2007(7).
    131、张志林、陈丹、包蕴慧.产业链瓶颈迁移与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编辑之友,2006(2).
    132、赵廷仁.我国期刊杂志装帧艺术史考略[J].艺术理论,2007(6).
    133、臻峰.我国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前景[J].影像技术,2006(3),
    134、郑绍辉.论现代编辑意识与编辑传统[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5).
    135、之唐.国产CTP版材三大技术类型产业化布局已然完备[J].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06(12).
    136、周国煜.对胶印机发展的若干思考[J].印刷杂志,2006(3).
    137、周其厚.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出版[J].东岳论丛,2004(1).
    138、周全.是撒旦还是天使[J].印刷杂志,2006(4).
    139、周全.西方传教士对我国近代印刷术影响的探讨田.印刷世界,2006(12).
    140、周荣庭、黄堃.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工作方式的创新[J].中国出版,2006(12).
    141、周蔚华.网络出版的兴起与出版的范式转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
    142、周蔚华.现代出版的产业定位和经济功能[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5)
    143、周玉波.文化力略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
    144、周正祥、李金宝.技术创新的创新政策集成[J].中国软科学,2002(2)
    145、朱以青.出版文化及其历史传承[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5)
    ①吴承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1).
    ①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辑实用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7.
    ①新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卷)[M].芝加哥:大英百科全书出版公司,1980.451.
    ②M.邦格,技术的哲学输入与哲学输出[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84(1).
    ③美国科学促进协会.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21.
    ④C.B.舒哈尔金.技术与技术史[J].科学与哲学,1980(5).
    ⑤美国百科全书·国际版(第24卷)[M].纽约:美国百科全书出版公司,1978.
    ⑥新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8卷)[M].芝加哥:大英百科全书出版公司,1980.453.
    ⑦姜根寰等.技术学辞典[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2.
    ①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77.
    ②仝冠军、乔先彪.新技术与出版业的未来[J].出版广角,2007(12).
    ③夏国藩.技术进步与技术转移[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④余敏.出版学[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3.
    ①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23.
    ②袁亮.出版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61.
    ③杨焕章.论编辑的定义和编辑学的理论框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
    ①李新祥.出版传播内涵初探[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3(3).
    ②王清.技术因素对现代出版起源的作用与评价[J].新闻出版交流,2001(2).
    ③罗紫初.出版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7.
    ④林穗芳.“编辑”词义从古到今的演变[J]编辑学刊,2001(3)
    ①潘吉星.中国造纸技术史稿[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3.
    ②罗树宝.中国古代印刷史[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3.54.
    ①闵大洪.传播科技纵横[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15.
    ②章宏伟.出版文化史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前言.
    ③许正文.我国古代编辑的起源和演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④宋原故、李白坚.中国出版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1991.28.
    ⑤汉书·艺文志[Z].
    ①时晓红.造纸术发明前编辑出版活动述论[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②陈国剑.编辑形制的发展与物质技术进步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③宋原故、李白坚.中国出版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1991.33.
    ④肖东发.中国编辑出版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132.
    ①肖东发.中国编辑出版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173.
    ②钱存训.纸和印刷[M].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0.
    ③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93.
    ④刘跃坤.印刷概论[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8.9.
    ⑤张秀民.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7-54.
    ①古代把五色小饼摆成花卉禽兽珍宝形状,堆叠在盘里,供陈设之用,称作饾钉。
    ②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98.
    ①张秀民.中国印刷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32.
    ②徐有礼、王喜成.影响世界的重大科技发明[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120.
    ③该书原名为《对具有各种贵贱、僧俗身份和不同技能、手艺与行业的世人百态之真实描述》,1960年于莱比锡再版,简称《百职书》。
    ④陈呈耳.中国与欧洲手工造纸的初步比较[J].纸和造纸,1987(4).
    ⑤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93.
    ①刘仁庆.中国造纸术的西传[J].中华纸业,2008(9).
    ②吉少甫.中国古代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西传[J].出版发行研究,1990(2)
    ①潘吉星.论中国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J].传统文化现代化,1996(4).
    ②张树栋.中国印刷术:如何西传欧洲[J].中国出版,1999(3).
    ③李晋江.指南针、印刷术从海路向外西传初探[J].福建论坛,1992(6).
    ①王建辉.中国出版的近代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5).
    ②周全.西方传教士对我国近代印刷术影响的探讨[J].印刷世界,2006(12).
    ①章开沅、罗福惠.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564.
    ②张天定、郭奇.编辑出版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84.
    ③阙道隆等.书籍编辑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87.
    ④刘国钧.中国的印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56.
    ⑤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与印刷业[A].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补编[C].北京:中华书局,1957.279.
    ①机械工业部石化通用机械工业局.中国印刷机械工业发展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34.
    ②张树栋等.中华印刷通史[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
    ①张天定、郭奇.编辑出版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12.
    ①文宏武.信息技术与出版的创新和转型[J].出版参考,2007(5)
    ②王强、杨根福.出版行业跨媒体创新发展的对策[J].改革与探索,2008(11).
    ①张柏春.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1949-1966)[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
    ①广学会.同文书会发起书[Z].
    ②许牧士.广学会的简史及其贡献[Z].
    ③王建辉.中国出版的近代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5)
    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⑤魏源.海国图志(中册)[Z].长沙:岳麓书社,1998.1093.
    ①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A].科学与人生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
    ②宋原放、李白坚.中国出版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176.
    ③洋务运动[A].中国近代史料丛刊[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126.
    ①王建辉.出版与中国近代文明[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3).
    ②周全.是撒旦还是天使——关于西方传教士对我国近代印刷术影响的商榷[J].印刷杂志,2006(4)
    ③王韬.弢园文新编[M].上海:三联书店,1998.352.
    ①周其厚.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出版[J].东岳论丛,2004(1).
    ②王炎龙.西学东渐: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历史阐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 (4).
    ①周全.西方传教士对我国近代印刷术影响的探讨[J].印刷世界,2006(2).
    ②周全.是撒旦还是天使——关于西方传教士对我国近代印刷术影响的商榷[J].印刷杂志,2006(4).
    ①肖东发.中国编辑出版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442.
    ①郭浩帆.晚清印刷技术的提高及其对小说的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
    ①韩琦、王扬宗.石印术的传入与兴衰[A].装订源流和补遗页[C].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359.
    ②吴永贵.论清末民营出版业的崛起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③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456.
    ①张树栋等.中华印刷通史[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
    ①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M].上海:群联出版社,1954.
    ①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轻工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中国近代造纸工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50-70.
    ②黄汉民.关于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造纸厂的辨误[J].社会科学,1984(2).
    ①中国的造纸业[A].张静庐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补编[C].北京:中华书局,1957.
    ①中国的造纸业[A].张静庐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补编[C].北京:中华书局,1957.576.
    ②李泽彰.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出版业[A].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q.北京:中华书局,1959.386.
    ③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251.
    ④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A].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补编[C].北京:中华书局,1957.280.
    ①肖东发、杨虎、刘宝生.论晚清出版史的近代化变革与转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②王淮珠.书刊装订工艺[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9.1.
    ①范慕韩主编.中国印刷大全(1994)[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23.
    ①古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②李静.编辑活动的近代转型及其文化意义[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6)
    ③宋原放.中外出版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20.
    ④张祖乔.关于编辑理念的定义及其内涵[J].编辑之友,2007(2).
    ①李自坚.中国出版文化概观[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70.
    ②吴平.编辑本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③陈国剑.编辑形制的发展与物质技术进步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6).
    ④张如法、杨清莲.编辑的选择与组构[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①郑绍辉.论现代编辑意识与编辑传统[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5)
    ②张天定、郭奇主.编辑出版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131.
    ③阙道隆、徐柏容、林穗芳.书籍编辑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251.
    ④王咏梅.王国维“善自命题”与编辑的选题策划[J].江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
    ①张永江.鲁迅与编辑[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160.
    ②施蛰存.<现代>杂忆[A].唐文一、刘屏主.往事随想·施蛰存[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92.
    ③张树年.我的父亲张元济[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27.
    ①李秀云.中国报纸编辑理念的历史变迁[J].新闻爱好者,2007(9)
    ②《大众生活》周刊1935年11月创刊于上海,邹韬奋任主编。因宣传抗日救亡,于1936年2月被国民党当局查封。1941年5月在香港复刊,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停科。
    ③编辑杂谈[M].北京出版社,1981.64.
    ①焦成根.书籍装帧与版式设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5.
    ②毛德宝.装帧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3.
    ③孙吴.中国报纸版面编排的演变[J].青年记者,1994(4)
    ①赵廷仁.我国期刊杂志装帧艺术史考略[J].艺术理论,2007(6).
    ②据《辛亥革命杂志录》统计,从1905年同盟会创办《民报》始,到1912年《真象画报》、《新世元》杂志止,主要杂志约30多种;从1919年到1920年间创办杂志近百种,1921到1927年,刊物高达500多种。
    ③惠元正.鲁迅先生关心书籍插图的一例[J].读书,1957(5).
    ①周丹丹.民国时期儿童刊物插图中“家庭”场景的描绘形式[J].美苑,2006(3)
    ②当时,西方传教士马礼逊及中国人梁发等以马六甲为中心,向东南亚及广东等地发行了不少宗教书籍。此外,香港、澳门等地也有一些西方书籍发行到大陆。
    ③郭岵瞻.文苑·丁丙手札[A].名贤手札[C].上海:同文书局1884.
    ④刘大军.中国近代图书发行体系的剧变[J].编辑学刊,1996(5).
    ⑤Chinese Repository.中国文库(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0.
    ⑤同文书会年报(第四号)[J].出版史料,1988(3、4期合刊)
    ⑦广学会年报(第十次)[J].出版史料,1991(2).
    ①广学会年报(第九次)[J].出版史料,1990(3).
    ②《申报馆书目》附“各省发售书籍住址”。
    ③同文书会(前中国书刊协会)组织章程[J].出版史料,1988(2).
    ④广学会年报(第十一次)[J].出版史料,1992(1).
    ⑤汪家熔.一九三〇年前商务印书馆的发行[J].江苏出版史志,1992(2).
    ⑥广学会年报(第五次)[J].出版史料,1990(3).
    ①广学会年报(第九次)[J].出版史料,1990(3).
    ②叶德辉.宋元明官书许士子借读[Z].书林清话.卷八.
    ③汪家熔.一九三〇年前商务印书馆的发行[J].江苏出版史志,1992(2).
    ④戈振公.报界之现状[A].中国报学史(第6章)[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⑤姚公鹤.上海报纸小史[A].上海闲话(卷下)[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①原放.编辑与广告[J].出版史料,1994(4).
    ②汪家熔.一九三〇年前商务印书馆的发行[J].江苏出版史志,1992(2).
    ①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M].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1880.
    ②贺圣鼐.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印刷术[A].程焕文.中国图书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346.
    ③宋原放、李白坚.中国出版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181.
    ④钱文华.江苏图书编辑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151.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81.
    ②周其厚.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出版[J].东岳论丛,2004(1).
    ③吉少甫.中国出版简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274.
    ①王晓明.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②《北华捷报》1889年5月25日,转引吉少甫《中国出版简史》,第275页。
    ③这22家出版企业分别是:商务印书馆、启文社、彪蒙书室、开明书店、新智社、时中书局、点石斋书局、会文学社、有正书局、文明书局、通社、小说林、广智书局、新民支店、乐群书局、昌明公司、群学会、普及书局、中国教育机械馆、东亚公司新书店、鸿文书局、新世界小说社(详见李泽彰.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出版业[A]·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9.384)。
    ④陈刚.中国近代图书市场研究[J].编辑学刊,1995(2).
    ①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646.
    ②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550.
    ①潘玉田、陈水刚.中西文献交流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90.
    ②史春风、李中华.晚清出版业的近代化历程[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2).
    ①宋原放、李坚白.中国出版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184.
    ②沈鹤松.从商务印书馆的发展轨迹看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J].印刷杂志,1997(4).
    ③潘玉田、陈水刚.中西文献交流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104.
    ④附录:商务印书馆历年出版物分类统计[A].1897-1949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⑤潘玉田、陈水刚.中西文献交流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90.
    ⑥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四)[A].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C].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72.
    ①邓文锋.近代中国图书出版特征论[J].河北学刊,2001(6).
    ①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对新区出版事业的政策的暂行规定[A].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1949)[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1.
    ②沈家孺.解放以来的上海出版事业(1949-1986)[M].上海:上海市新闻出版局,1988.
    ③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央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1949年)[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554、593.
    ④黄品良.建国初期我国出版业调整述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6(6).
    ①方厚枢.中国出版史话[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369.
    ②出版总署.办理书刊出版业印刷业发行业核准营业工作报告.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办公室编印.出版工作文件选编(1949-1959)(内部文件)。
    ③《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中)[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7.
    ④陈克寒的信件[A].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1953年)[C].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
    ⑤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970.
    ⑥宋放原.中国出版史料[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①王仿子.新中国印刷业三十年[A].中国出版史料(第三卷)[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293.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721.
    ①韩晓良.印刷机械光辉五十年回顾[J].中国印刷物资商情,1999(9).
    ①庞多益.新中国书刊印刷工业的发展历程[J].北京:中国出版,1989(1).
    ②张树栋等.中华印刷通史[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
    ①丁一.印刷技术的变迁[J].知识就是力量,1998(9).
    ②孙浩等.凸版照相制版工艺[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1.1.
    ③孙艳华.印刷版材知多少[J].印刷质量标准化,2006(9).
    ④晶玉工作室.排版印刷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60.
    ①齐福斌等.印刷多色、高效化和印后多样、自动化促进我国印刷设备大发展[J].印刷工业,2008(7).
    ②《油墨制造工艺》编写组.油墨制造工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10.
    ①陈虹.现代印刷机械原理与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①范慕韩主编.中国印刷大全(1994)[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67.
    ②陈虹.现代印刷机械原理与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③天宇.凹印制版技术的发展[J].今日印刷,2005(4).
    ①车茂丰.现代实用印刷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616.
    ①范慕韩主编.中国印刷大全(1994)[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25.
    ①潘吉星.中国造纸技术史稿[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8.
    ②建国以来中国造纸业辗转历程[J].新远见,2007(11).
    ①郭振国.对亚硫酸盐法制浆的几点看法[J].纸和造纸,1988(3)
    ①范慕韩主编.中国印刷大全(1994)[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67.
    ②张洪成、赵广锡.纸和纸板的最新整饰技术—软压光[J].国际造纸,1994(4).
    ③浮选法是将脱墨浆料进行曝气,油墨粘在气泡上,浮在液面而被除去。该法的纤维得率高,但工艺操作复杂;洗涤法是将脱墨纸浆重复地稀释和浓缩,洗去已分离的油墨。该法纸浆白度高,但纤维损失多、废水量大。
    ④张净、周苑西.废纸的脱墨[J].现代化工,1989(1).
    ①胡绍华.废纸脱墨技术试验与生产流程选择[J].西南造纸,1992(4).
    ②庞多益.新中国书刊印刷工业的发展历程[J].中国出版,1989(1).
    ①徐志放.胶印照相制版[M].上海:上海出版印刷公司职业大学,1981.65.
    ②范慕韩主编.中国印刷大全(1994)[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44.
    ①陈虹.现代印刷机械原理与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②范慕韩主编.中国印刷大全(1994)[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2.
    ①《油墨制造工艺》编写组.油墨制造工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2.
    ②周震.印刷油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49.
    ③《油墨制造工艺》编写组.油墨制造工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20.
    ①范慕韩主编.中国印刷大全(1994)[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2.
    ②范慕韩主编.中国印刷大全(1994)[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79.
    ③八十年代中期,技术编辑作为图书出版行业中一门独立的专业,正式列入出版专业系列,一大批从事这一专业工作的专业人员,经过专业考核和评审,被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在出版专业人员培养和教学中,技术编辑专业作为一门学科而列入必修课程。技术编辑是出版“专业链”中编辑和印刷制作的中间环节,是协调各生产部门和专业工作的枢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出现,弥补了近代编辑技术体系在技术流程方面的不足,标志着现代编辑技术体系的最终完善。
    ④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卷·出版志[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381.
    ①张天定、郭奇主.编辑出版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①梁振儒.编辑工作基础[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
    ②张积玉.编辑规范综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5).
    ①陈国剑.排版新技术与编辑运作形式发展[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4).
    ②俞士汶.用于中文书报编辑排版的大型软件系统[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81(3).
    ③张建乡.版式装帧是编辑最直观的专业化语言[J].平原大学学报,1999(3).
    ①炜群.对激光照排后报纸版面编排设计的几点认识[J].当代传播,1994(4).
    ①邱承德.装帧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3.
    ②李睿.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创新与发展趋势[J].美术大观,2009(2).
    ③王益.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回顾和思考[A].中国出版史料(第三卷)[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355.
    ①王永中.中国邮政为报纸期刊发行服务[J].中国邮政,1983(1)
    ①杨小岩.论文化出版与出版文化的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2)
    ①中国出版年鉴(1982)[M].北京:中国出版年鉴社,1983.4.
    ①黄健.出版产业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2005.135.
    ②蒋致洁、李战存.新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发展[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9(2).
    ③徐蓉.传媒经济增长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5).
    ①刘诗白.论现代文化生产[J].经济学家,2005(1).
    ②刘世锦等.中国“十五”产业发展大思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24、128.
    ①周玉波.文化力略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
    ②韩民青.中国现代化的文化发展战略[J].理论学刊,2007(8).
    ①万晓霞.印刷复制技术研究综述[J].出版科学,2002(增刊).
    ②窦鑫磊.方正激光照排创新之路[J].科技成果纵横,2005(3).
    ③谢征、胡媛媛.从铅火时代到赛博空间:试谈我国报纸出版印刷技术的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04(7).
    ①燕文、陈立刚.激光照排及制版工艺过程简介[J].影像技术,2001(3).
    ②刘惕生.激光照排技术和激光照排胶片[J].影像技术,2004(2)
    ③王世勤.激光照排胶片的发展与前景[J].影像技术,2001(3).
    ④中国印工协.2007年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统计数据[OL].慧聪网/国内印刷,2008.4.10.
    ①景翠宁、康晓兵.CTP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和前景[J].包装工程,2007(7).
    ②许刚、闫红.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在现代印刷业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4).
    ①彭卫东.CTP步入新的发展阶段[J].今日印刷,2005(9)
    ②之唐.国产CTP版材三大技术类型产业化布局已然完备[J].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06(12).
    ③臻峰.我国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前景[J].影像技术,2006(3).
    ④之唐.国产CTP版材三大技术类型产业化布局已然完备[J].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06(12).
    ①彭卫东.CTP步入新的发展阶段[J].今日印刷,2005(9)
    ②徐枫.互动传播方式对传统编辑传播的影响及要求[J].电子出版,1998(8).
    ①游滨、彭建国、刘敢新.信息技术发展对编辑活动的影响[J].编辑学报,2001(3).
    ②李雪梅.谈编辑主体和编辑模式的现代化[J].中国出版,2004(8).
    ①万良君.印刷传媒:从电子化、数字化、一体化到网络化[J].传媒,2001(7).
    ②谢征、胡媛媛.从铅火时代到赛博空间:试谈我国报纸出版印刷技术的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04(7).
    ③宋广平.新闻采编系统的信息化应用[J].经济导报,2003(1).
    ④袁亮.出版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比版社,1997.331.
    ①出版数字化呼唤编辑角色转型[J].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2003(1).
    ②刘娟.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编辑与图书编辑之比较[J].中国出版,2000(2).
    ③周荣庭、黄堃.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工作方式的创新[J].中国出版,2006(12)
    ④游滨、彭建国、刘敢新.信息技术发展对编辑活动的影响[J].编辑学报,2001(3).
    ①出版数字化呼唤编辑角色转型[J].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2003(1).
    ②张子让.当代新闻编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
    ③李新生、孙云.出版技术革命与现代编辑[J].编辑学刊,1996(3)
    ①谢昱、靳爱红.报刊全文数据库的采集与利用[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②宋明亮.我国报纸信息数据库开发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1).
    ③郭伟、闫赫.出版社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开发[J].北华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1)
    ④沈康年、胡丹.出版内容资源、资源库数据结构及相关技术探讨[J].印刷杂志,2006(10)
    ①许斌.关于开发报纸文献索引及数据库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05(2).
    ②粟慧.建立全国报纸信息数据库之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3).
    ①谢征、胡媛媛.从铅火时代到赛博空间:试谈我国报纸出版印刷技术的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04(7).
    ①段蝉坚、柯成恩.报纸的远程传版与接收[J].印刷世界,2003(6).
    ①陈鲜雄.印刷企业卫星传版小站系统规划与实现[J].湖南包装,2004(2).
    ①龚明、王毅.远程数据传输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5(5).
    ①宋国龙.浅谈即时通信软件的开发技术[J].山西电子技术,2003(3).
    ①姚连学.“28字方针”:印刷技术又一次革命[J].广东印刷,2000(4).
    ①曹华.纸张的印刷稳定性与印刷质量保证[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01(1).
    ②程常现.国内外印刷机械发展历史回顾及前景展望[J].今日印刷,2003(1).
    ③关淼.掀起胶印轮转的革命[J].今日印刷,2005(10).
    ①苏钟.我国报纸印刷发展概略[J].印刷世界,2007(1、2).
    ①万良君.印刷传媒:从电子化、数字化、一体化到网络化[J].传媒,2001(7).
    ②周国煜.对胶印机发展的若干思考[J].印刷杂志,2006(3).
    ③CIP3是“印前、印刷及印后集成化国际合作”的缩写,PPF是印刷生产格式的缩写。CIP4是“印前、印刷及印后过程的集成化国际合作”的缩写,也就是将原CIP3的全名再加上Processes, JDF则是“工作描述格式”。
    ①张其民、李勃昕.数字化生产流程应用分析[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07(11)
    ①张静.数字印刷与经营综述[J].广东印刷,2006(1).
    ②陈永常主编.现代印刷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80.
    ③张春凯.浅谈现代印刷技术发展[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5).
    ①夏斌.数码印刷——未来印刷业发展的新方向[J].印刷世界,2006(6)
    ②王茂协.把握数字印刷技术促进书刊出版发展[J].广东印刷,2006(5)
    ③陈夏洁、邱宇.电子出版系统中常用的移动存储介质[J].出版与印刷,2001(02).
    ①王彤.光盘的发展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J].传媒,2002(1).
    ①谢新洲.数字出版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
    ①谢新洲.数字出版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0.
    ①刘柏嵩.E-Book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6)
    ②叶颖.国外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J].出版参考,2001(10).
    ①袁亮主编.出版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比版社,1997.331.
    ①明海、杨小龙.我国网络出版研究现状综述[J].情报杂志,2002(10)
    ②周荣庭.网络出版的编辑技术初探[J].编辑学报,2001(1)
    ①毕海滨.数字出版面临的问题与新的数字出版模式[J].大学出版,2007(1).
    ②宗第.TMA:数字印刷出版模式的新革命[J].今日印刷,2007(6).
    ①2007-2008中国手机出版产业年度报告[A].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C].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215.
    ②电子纸应数字出版之需而生[J].出版参考,2005(7).
    ③周荣庭.蓄势待发的网络出版业[J].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04(12).
    ①崔均鸣.报刊发行信息化建设与扁平化管理[J].青年记者,2007(16).
    ②谢始达.报纸印刷发行的技术变革[J].广东印刷,2004(2)
    ①张立.数字出版的若干问题讨论[J].出版发行研究,2005(7).
    ②刘萍.电子商务物流[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③孙宝文、王天梅.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①F·拉普.技术哲学的思维结构[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93.
    ②匡导球.--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机制与路径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09(6).
    ③孟庆丰.媒介技术的演进及其社会影响分析[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①辰目.关于新技术和传统出版命运的悖论[J].出版发行研究,2005(2).
    ②刘玮.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增长规律探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1).
    ①谢征、胡媛媛.从铅火时代到赛博空间—试谈我国报纸出版印刷技术的发展[J].北京:中国传媒科技,2004.2.
    ②李新祥.出版传播学理论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05.
    ③王韬.弘园文新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54.
    ①周蔚华.网络出版的兴起与出版的范式转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
    ②王丽丽.论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及其知识产权保护[D].长春:吉林大学,2007.
    ①王丽丽.论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及其知识产权保护[D].长春:吉林大学,2007.
    ①秦燕.科学技术进步与传媒的演变[J].科技管理研究,2006(11)
    ②这些新技术主要包括彩色桌面出版(Color DTP)技术、计算机直接制版(Computer to Plate)技术、数字打样(Computer to Proof)技术、在机直接制版印刷(Computer to Plate on Press)技术、数字印刷(Computer to Print)技术、计算机光盘出版(Computer to CD)技术和计算机网上出版(Computer to Internet)技术等。
    ③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4.
    ④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5.
    ①陈万雄.挑战与回应[J].编辑学刊,2001(1).
    ①高翔.浅析传播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S1).
    ②李林.文化对技术创新机制作用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05.
    ①王京粤.浅议出版文化与精神文明[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
    ②黄日葵.在中国近代思想史演进中的北大[A].五四时期的社团(二)[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35.
    ③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发起旨趣书[J].科学的中国,1933.第1卷(1).第3卷(1).
    ④贾海菊.文化转型·文化启蒙·文化建构[J].巢湖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1).
    ①赖茂生、陈建龙.信息世界的挑战——21世界的信息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10.
    ②陆群等.新媒体革命[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
    ③转引自杨振宁.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J].明报月刊,1993(10).
    ①戴志望.文化产业兴起与发展的内在规律[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8(3).
    ②王昌树.科技进步:助推文化产业[J].商场现代化,2007(8).
    ③黎昌珍.论社会文化环境对技术发展的影响[D].南宁:广西大学,2005.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编.中国技术创新政策(1999.1-2000.9)[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0.11.
    ②周蔚华.现代出版的产业定位和经济功能[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5).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办公室、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文化发展战略论坛文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53.
    ②戴志望.文化产业兴起与发展的内在规律[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8(3).
    ③张晓明等.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
    ①万良君.印刷传媒:从电子化、数字化、一体化到网络化[J].传媒,2001(7).
    ②刘友金.企业技术创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12.
    ③李仁.创新时速与竞争之道:新经济企业的核心方略[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301.
    ①李萍、李世文.技术进步动力机制的制度绩效分析[J].经济学家,2002(4).
    ②达摩,这个词源于梵凡词dhar,意指非竟争状态,传统的印度教哲学中,非竟争被视为种理想。达摩是一个保守的不自由的社会和停滞经济的标志(参见: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79)。
    ①杜倩.基于诱因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企业活力,2008(7).
    ②李华昌、周春山、谢淑兰.论技术创新及对我国技术创新的思考[J].矿冶,2001(1).
    资料来源:张树栋等.中华印刷通史[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
    ①王雪苓.转型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市场和政府:基于创新资源配置功能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11).
    ①齐福斌等.印刷多色、高效化和印后多样、自动化促进我国印刷设备大发展[J].印刷工业,2008(7).
    ①任伟泉.方正与现代传媒技术创新之路(上)[J].中国传媒科技,2004(11).
    ①陈至立.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陈至立在200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OL].人民网/2005-11-9.
    ②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①吴湘匡.中国近代民族印刷工业奠基[J].广东印刷,2000(4).
    ①程常现.国内外印刷机械发展历史回顾及前景展望[J].今日印刷,2003(1).
    ②坚持自主创新为报纸印刷企业提供一流产品[J].印刷杂志,2006(7).
    ①鲁玉祥.论企业集成创新[J].云南科技管理,2007(5).
    ①韩晓良.印刷机械制造业集团化进程加快[J].今日印刷,2005(2).
    ②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前进中的北人[J].机电信息,2003(16).
    ①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机械分会.2006年国内印机行业主旋律:调整、变革、转型、创新[J].今日印刷,2007(3)
    ②再塑北人.访北人印刷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中心主任彭波[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1(3).
    ①孙文毅.探讨新时期我国印刷机械企业的发展道路[J].今日印刷,2006(9).
    ②孙文毅.探讨新时期我国印刷机械企业的发展道路[J].今日印刷,2006(9)
    ①王选.计算机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机遇[J].中国科技月报,1999(7).
    ②梁宇颂.论自主创新战略下技术引进的重新定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7)
    ③韩晓良.承前启后创新奋进:新时期印刷机械产业重点发展目标[J].印刷工业,2006(2)
    ①韩晓良.从专利技术看印刷机械产业自主创新概况[J].今日印刷,2006(6).
    ②任伟泉.方正与现代传媒技术创新之路(上)[J].中国传媒科技,2004(11).
    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8.
    ②陈燕.超越时空:媒介科技史论[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20.
    ③谢铭仁.大众传播要论[M].台北:台湾东吴大学出版社,1974.80.
    ①孙瑞祥.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156.
    ②吴文虎.传播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20.
    ③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22.
    ④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294.
    ①陈默.媒介文化重构人类生存新环境[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1).
    ②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283.
    ③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194.
    ①侯薇.论媒介技术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D].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②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67.
    ③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①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②周荣庭.网络出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7.
    ③张儒.出版数字化与网络出版[J].出版科学,2002(1).
    ①龚新琼.传播新技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现代试听,2007(2)
    ②常庆.网络传播时代的把关人[J].当代传播,2002(5).
    ③许瑞超.技术引进:促进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J].商场现代化,2006(3).
    ④张松涛.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关于新形势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若干思考[J].国际贸易,2007(7)
    ①张景安.实现由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的战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3(11).
    ②谢树平、吴勤.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企业经济,2003(5).
    ③王章豹.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引进五十年[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1).
    ④陆长安.中国印机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思考[J].印刷工业,2007(6).
    ①梁滢.中国技术引进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统计,2007(1)
    ②张昌彩.我国技术引进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2)
    ②蔡希贤.机械工业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①汪柏树.高起点创新:民族复兴之路——当代毕昇王选的创新思想研究[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②《王选文集》编委会.王选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9.
    ③《王选文集》编委会.王选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57.
    ④陈仲伯.试论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内涵及特征[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⑤琼·迪得.创新管理——技术、市场与组织变革的集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7.
    ⑥向刚.企业持续创新:重要性和基本概念[J].经济问题探索,1996(6).6-10.
    ⑦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9.
    ⑧熊伟光.以科技进步求发展以技术创新求生存[J].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01(11).
    ①宋子良.理论科技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05.
    ②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Society in Eastland West [J]. Science and Society, 1964 (4).
    ③路甬祥.百年科学技术之回顾:2000科学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
    ①张明、黄乃文.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支持系统[J].江苏商论,2004(6).
    ②罗劲松、王义高.重大技术突破与市场规模发展的规律[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1).
    ③《王选文集》编委会.王选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03.
    ④《王选文集》编委会.王选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49.
    ①技术优势不等于产业优势[J].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2003(12).
    ①匡导球.突破“瓶颈”制约推动文化产业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6(6)
    ②祁述裕、韩骏伟.新兴文化产业的地位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6(5).
    ③谢树平、吴勤.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企业经济,2003(5).
    ①谢晓霞.“十五”期间我国自主技术创新回顾及“十一五”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06(96).
    ①李浩、戴大双.基于技术轨道识别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2(5).
    ①柳斌杰.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传媒,2006(12).
    ②田胜立.数字复合出版催生出版新业态[J].出版科学,2008(2).
    ③雨馨.跨媒体:出版时代的技术创新[J].今日印刷,2007(6).
    ④夏大慰、史东辉.产业政策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20.
    ①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4.
    ②参见陈至立2004年2月22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③宋健.论科技兴邦[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
    ①李宏、钱利、崇曦农.试论技术引进与我国自主创新发展战略[J].现代财经,2007(12).
    ②王文岩、孙福全、苏孟良.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市场,2008(9).
    ①许瑞超.技术引进:促进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J].商场现代化,2006(3)
    ②姜玉平、方晓阳.我国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创新的分析与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5)
    ③王章豹.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引进五十年[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1).
    ④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关于中国技术跨越战略的思考(R).
    ①路甬祥.百年科技话创新[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②李建民.技术扩散、技术垄断与中国科技战略转变[J].中国科技论坛,2006(2).
    ①杜伟.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
    ②黄少波.基于自主创新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和构建[J].特区经济,2007(1).
    ③魏宜瑞.科技中介机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04(7).
    ④周正祥、李金宝.技术创新的创新政策集成[J].中国软科学,2002(2).
    ⑤王济昌.郑州市构建数据共享科技大平台[J].科技日报,2004(1).8.
    ①杨靖华.自主技术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J].印刷工业,2008(2)
    ②胡长生.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2).
    ③徐冠华.科技要创新政策是关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6).
    ④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1.
    ①韩晓良.为“十一五”印刷机械科技发展规划建言[J].印刷杂志,2006(1)
    ②张海林.科技化背景下的新闻出版产业发展之路[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③贝淑华.我国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应发挥的作用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2).
    ④房汉廷.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中的七大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2007(4).
    ①李晓峰、徐玖平.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5(1).
    ②匡导球.报业资本运营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08(8)
    ③马学.财政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动因、机理与途径[J].河北学刊,2007(6).
    ④周正祥、李金宝.技术创新的创新政策集成[J].中国软科学,2002(2).
    ⑤徐小东.运用政府采购推动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应用技术研究,2003(2)
    ⑥刘红光.国外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
    ①杨志祥.论企业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J].学术论坛,2007(9).
    ②韩晓良.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J].印刷工业,2008(8)
    ③周正祥、李金宝.技术创新的创新政策集成[J].中国软科学,2002(2).
    ①傅家骥、姜彦福、雷家.技术创新[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2.20.
    ②武春友、戴大双、苏敬勤.技术创新扩散[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48.
    ③李正风、曾国屏.中国创新系统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④ Joseph Schumpeter. Business Cycles, A Theoretical, Historical and Statical Analysis Capitalistic Press [M]. New York:Mograw Hill,1939.
    ①严基河、陈佳桂、冯红.现代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②张伟.美日政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及借鉴[J].投资研究,1999(3).
    ③周木生.论技术扩散通道[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1).
    ①段瑞春.产学研合作创新:机遇与挑战[J].中国科技产业,2008(2).
    ②张志林、陈丹、包蕴慧.产业链瓶颈迁移与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编辑之友,2006(2)
    ③匡导球.突破“瓶颈”制约推动文化产业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6(6).
    ④田胜立.数字传媒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要求[J].中国编辑,2007(5)
    ①邓本章.谈出版人才战略的目标及途径[J].出版发行研究,2005(11).
    ②李治堂.数字化时代的出版印刷技术发展及出版人才培养[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2).
    ③张海林.科技化背景下的新闻出版产业发展之路[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