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偏见的社会文化根源与控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媒介研究角度出发,将媒介作为偏见行为主体,给予比较全面的观点的考察,同时考察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力量对其发生的影响作用。论文从以下几个层面考察媒介偏见的根源:首先,回顾媒介偏见历史,指出其当前表现趋势,然后对媒介偏见的概念、形成过程予以探寻,区分了“有机的媒介偏见”与“任意的媒介偏见”,提出了本章讨论的媒介偏见概念,并重点考察新闻产制环境对媒介偏见的影响。接下来从文化误解与媒介偏见的相似性入手,讨论文化对媒介偏见的影响,这实质是对“任意的媒介偏见”的集中分析。再从媒介偏见与经济地位关系考察媒介歧视的经济所获与社会损失,认为媒介偏见能为某些群体或集团带来利润,但以整个社会的退步为代价。再从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与政治偏见表现探讨社会权力关系对偏见的影响,这一部分结合西方媒介精英对他国偏见报道共同探究。以上三章主要是从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三方面入手讨论“有机的媒介偏见”。最后是媒介偏见控制研究,主要从理性自律层面和媒介操作层面探讨了媒介偏见控制的可能性,特别指出“有机的媒介偏见”从根源上消除非常困难,但仍有措施可以应对,而对“任意的媒介偏见”可以采取精心设计的事件报道予以改变。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a various influence in terms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e power on the media bias, starting from the media research point of view, and regarding media as the body of bias behavior, which is given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viewpoint. It investigates the source of media bia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it firstly looks back the history of media bias, points out the current trend, and then seeks the concept and formation process of media bias; the investigation priority shall be given to the influence of news production environment on the media bias. Next, starts with the comparability between culture misunderstanding and media bias; discusses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the media bias. Then, investigates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ety losses from media discrimination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bias and economic status, considers media bias will bring benefit for certain colonies or groups, but at the cost of society retrogression. Finally, by probing into the influence of society power relationship on bias from ideology property of media and political bias behavior, it makes a research in combination with report of the media bias in other countries made by western media elite. At last, it is the research on media bias's control, mainly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media bias's control from the aspects of self-discipline and media manipulation.
引文
[1]转引自《西方不实报道激怒中国人,德国媒体就拉萨事件报道公开认错》,《参考消息》2008年3月25日第1版
    [1]根据网站www.anticnn.com的Jack Cafferty言论的视频资料翻译整理,2008/5/26
    [1]Zengjun Peng,Representation of China:An Across Time Analysis of Coverage in the New York Times and Los Angeles Times,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 14,No 1,March 2004,pp53-67
    [2]《舆论认为拉萨事件有国际背景》,《参考消息》,2008年3月23日第8版
    [3][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 郭小凌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4页
    [4]陆伟芳,《新闻媒体眼中的华人移民形象--20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华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5]请参阅刘倩:“chinese stereotypes in Hollywood movies--reading media racism from A eross-culutral perspective”,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论文,2004年,来自万方博硕论文库
    [6]《美国广播媒体对西藏事件推波助澜》,《参考消息》,2008年3月23日第8版
    [1]丁刚:《西方媒体的偏见从何而来》,《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5期,第11页
    [2]《镜像中国》在对《纽约时报》的定量分析中检索2000年12月20日到2003年12月20日3年的所有标题包含“china”“chinese”的文章进行分析,发现文章体裁:以消息通讯为主,写作手法:以客观报道为主,涉及方面:经济、外交、政治、人权,主要报道倾向:客观为主,负面明显。刘继南何辉等:《镜像中国--世界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9页
    [3]潘忠党:《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研究的三个模式》,《现代传播》,1996年第4期,第8页
    [1]陈静:《西方媒体精英:中国“他者化”报道呈现的根源》,《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1期,第269-271页
    [2][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林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1页
    [1]心理学者认为是Walter(1922)年首先提出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称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社会性偏向的一个相对稳定的领域。(左斌,张阳阳,赵菊,王娟,2006:142),其依据是Gilbert D T,Fiske S T,Lindzey G(eds),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4th ed,vol.2),Boston:McGraw-Hill,1998,pp357-411。这应该是从心理学研究角度来认定的,从时间上看,李普曼是最先提出刻板印象,然后此词语被借用在心理学领域中。
    [2]Srividya Ramasubramanian,Media-based strategies to reduce racial stereotypes activated by news stories,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on quarterly,vol.84,No.2,Summer 2007,pp249-253
    [3]请参阅 Dickson,S.H.(1994)Understanding media bias:The press and the U.S.invasion of panama.Journalism quartcrly,71,809-819和Starkey,Guy 所著的Balance And Bias in Journalism,Palgrave Macmillan,2006
    [4]而媒介公正问题属于媒介伦理学方面的问题,看似媒介偏见和媒介公正各处一端,实际上处在不同的研究方向上。有了偏见的新闻的客观性当然无从谈起,更多的时候媒介偏见是隐藏在新闻客观性的外表下,这也给媒介偏见的研究带来难度。
    [1]Stevenson,R.L.,& Greene,M.T.,A reconsideration of bias in the news,Journalism quarterly,47,1980,pp115-121
    [2][英]约翰·埃尔德里奇 主编,《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张威 邓天颖 主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8页
    [3]自由主义偏见在意义较轻的时候bias只能作偏向或倾向来理解。
    [4]伯纳德·戈德堡在2003年出版了“Arrogance:Rescuing American From the Media Elite”,继续了对偏见问题的研究.但这次他将矛头指向自以为是,自大傲慢的媒体巨头,强烈指责其报道中的党派偏见。
    [1]MRC:Special report:an in-depth study,analysis or review exploring the media,www.mrc.org,2009/1/8
    [2]Eric Alterman,What Liberal Media?:The Truth About Bias and the News,http://www.whatliberalmedia.com/,2009/1/2
    [3]Robert Cirino,Don't blame the people:how the news media use bias,distortion and censorship to manipulate public opinion,Random House of USA,1972
    [4][美]艾弗里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媒介论争:19个重大的问题的正反方辩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56-61页
    [5][台]彭家发:《新闻客观性原理》,台北:三民书局,民国83年,第3-8页
    [1][台]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三民书局,民88年,第63页
    [2][英]道格拉斯·W·贝斯黑莱姆:《偏见心理学》,邹海燕郑佳明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09页
    [3]Melissa k.Rich and Thomas F.Cash,The American Image of beauty:media representation of hair color for four decades,Sex roles,vol 29,no 1/2,1993
    [1][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06页
    [2]David Pritchard &Sarah Stonbely,Racial Profiling in the Newsroom,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vol.84,No.2,summer 2007,pp 231
    [1][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 王家全 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第95页
    [2]August John Hoffman& Julie Wallach,The Effects of Media Bias,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Vol37,Issue 3,pp 616-630
    [3][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学》(第四版),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0页
    [1]Dominic Lasorsa& Jia Dai,When news reporters deceive:the production of stereotypes,Journalism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Vol.84,No2,2007,pp281-291
    [2]请参阅 Peter R.Grant&John G.Holmes,The intergration of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 schemas and stereotype images,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Vol.44,No2,107-115,1981;Deborah Carol Robson,Stereotypes and the Female Politician:A case study of Senator Barbara Mikulski,communication quarterly,Vol.48,No3,summer 2000,pp205-222
    [3]Rittima Mukda-anan,kyoko kusakabe &Rosechongpom komolsevin,The thai vernacular Press and the woman polictican:stereotypical reporting and innovative response,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 16,No 2,June 2006,pp 152-168
    [4]对少数族群的研究社会学角度所提供的成果则更为丰富,对少数族群的偏见和歧视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被研究。著名的有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距离”理论,帕克“边缘人”理论,齐美尔的“陌生人理论”等都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典范。
    [1][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63页
    [2]Cory L.Armstrong and Michelle R.Nelson,How newspaper sources trigger gender stereotypes,Journalism &Mass communication quatterly,Vol.82,No4,Winter2005,pp281-291
    [3]李希光 刘康:《妖魔化与媒体轰炸》,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1]郑思礼 郑宇:《现代新闻报道理解与表达》,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2]陈静:《西方媒体精英:中国“他者化”报道呈现的根源》,《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1期,第269-271页
    [3]邓建国:《行为者与观察者:西方媒体对华报道中的基本归因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新闻大学》,2008年第2期,第131-132页
    [4]请参阅刘海燕:《对外宣传与传播策略研究》,西南政法大学新闻学硕士论文,2007年
    [1]刘继南 何辉等:《镜像中国--世界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2]David D.Permlutter,Picturing China in the American Press:The visual Portrayal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in Time Magazine,1949-1973,Lanhan,MD,2007
    [2]毕竟 范旭:《从福克斯现象看美国的媒体偏见》,《传媒》,2005年第5期,第61页
    [3]樊葵:《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当代传播》,2003年,第5期,第51-52页
    [4]赵志立:《传媒歧视,正在倾斜的社会公器》,《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第6期,第22页
    [1]袁敏杰:《媒体,警惕身份歧视》,《新闻战线》2005年第5期,第51页
    [2]李腊花:《新闻媒体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75-78页
    [3]周立:《刍议中国电视法制报道的地域歧视》,《新闻实践》,2004年,(1),第48-50页
    [4]王磊:《大众传媒中的歧视问题研究》,《思想战线》,2005年第5期,第31卷,第102-106页
    [5]刘光:《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的歧视》,《青年记者》2006年第5期,第59页
    [6]高榕:《试论弱势群体媒介话语权的维护》,《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52页
    [7]戴元光 陆琼琼:《弱势群体在中国电视中的“弱势”》,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3期,第107页
    [1]请参阅汤晓羽:《大众传播媒介与城市农民工》,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硕士论文,2005年;雷涛,《国内主流媒体农民工报道内容分析》,上海大学传播学硕士论文,2005年:包晓云,《从新华社新闻分析中国农民工报道的演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论文,2004年:丰帆:《我国媒体对‘农民工'报道的内容分析与话语探讨》,暨南大学传播学硕士论文,2005年;贺潇潇:《西方主流媒体对我国形象的媒介歧视问题研究》,大连理工大学:传播学硕士论文,2007年,均来自万方博硕论文库
    [2]周春霞:《论农村弱势群体的媒介话语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第29卷,第3期,第150-153页
    [3]魏敏钢:《中国媒介资本的流向及其对弱势群体话语权影响》,《声屏世界》,2006年第11期,第16-17页
    [4]李艳红:《新闻报道常规与弱势社群的公共表达--广州城市报纸(2000-2002)对“农民工”报道的量化分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116-123页
    [5]请参阅龙绪高:《媒体弱视偏见:媒体生态失衡的始作俑者》,《声屏世界》,2005年第11期,第16-17页
    [61]胡辉平:《传播偏见与媒介素养教育》,《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73-76页
    [1]周玉黍:《媒介抚慰:一种弥合阶层落差的方式--南京市民收视民生新闻行为与动机调查》,《学海》,2005年,第6期,第174-177页
    [2]请参阅方玲玲:《全球化背景下移民传媒的文化建构作用与生存空间--基于传播人种学的角度》,《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2期;海阔:《活跃的边缘:国际传播人种学研究统计分析》,《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
    [1]Min Wu,Framing AIDS in China: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S and Chinese Wire News coverage of HIV/AIDS in China,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 16,No 3,June 2006,pp 251-272
    [2]不少国内青年学者在博士和硕士论文的选择上也常以女性在媒体的刻板呈现为题进行研究。(请参阅念瑶。2001:马守敏,杨斌,曾尼,谭征,2003:吕新佳,2005),利用了某些西方符号学和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但多集中于表面的性别歧视分析,陈述女性被观赏的地位。
    [3]卜卫:《媒介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页
    [4]罗韵娟、郝晓鸣:《媒体女性形象塑造与社会变革--<中国妇女>杂志封面人物形象的实证研究》,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2月
    [1][台]王君琦:《主流中的叛逆--解读<逆女>的抵抗意涵》,洛枫主编,《媒介与性别》2005年,第35页
    [2]转引自莲子:《媒体偏见的分析工具》,《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1]王芳:《当前我国大众化报纸消息来源偏向研究》,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论文,2008年,来自万方博士论文库
    [1]转引自[美]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张锐译,胡正荣校,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230页
    [2]转引自[美]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张锐译,胡正荣校,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230页
    [3]黄敏:《再现的政治:CNN关于西藏暴力事件报道的话语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5卷第3期
    [1][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75页
    [1][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九州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第655页
    [2][清代]《康熙字典》,九洲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3]《辞源》,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36页
    [4]陆谷孙 主编:《英汉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172页
    [1]Summer,D.:《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朱源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47页
    [2]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1542页
    [3][台]彭家发:《新闻客观性原理》,台北:三民书局,民国83年,第166页
    [4]李彦明:《迦达默尔的成见说探微》,《广西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第20页
    [5]Duckitt,John H,Psychoiogy and prejudice:A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integrative framework,American psychoiogist,vol47(10),oct 1992,pp 1182-1193
    [1][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 薛丹云 李继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95页
    [2]车文博主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80页
    [3]杨治良,邹庆宇:《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的IAT和SEB比较研究》,《心理科学》,2007年第6期
    [1]《心理学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926页
    [2]ABC实际是心理学中态度系统的一种表达模式,在《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中也有对影响这个心理过程以态度ABC进行划分的方法,这种划分在研究起来比较方面,可以把模糊的范围扩大,纳入研究的范畴,偏见研究基本也脱离不开这三个范畴。
    [3][美]菲利普·津巴多 迈克尔·利佩:《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邓羽 肖莉 唐小艳译,刘力审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第210页
    [1][美]霍克海默、弗劳尔曼,《〈权力主义人格>序》,[美]西奥多·W·阿道诺等:《权力主义人格》,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5页
    [2]http://www.understandingprejudice.org/links/,2009/1/30
    [1][英]培根:《新工具》,徐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9页
    [2][英]培根:《新工具》,徐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0页
    [3][英]培根:《新工具》,徐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1页
    [4][英]培根:《新工具》,徐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1页
    [5]李彦明:《迦达默尔的成见说探微》,《广西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第32页
    [1][美]伊丽莎白·迪瓦恩 等编:(20世纪思想家词典--生平、著作、评论》,贺仁麟 总译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01页
    [2][德]迦达默尔:《迦达默尔文集》,邓安庆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3][德]迦达默尔:《迦达默尔文集》,邓安庆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4]《心理学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926页
    [1][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徐昌翰 宋嗣喜 王晶等译,徐昌翰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6页
    [1]张谦:《积极的歧视--对都市类市民报纸娱乐新闻栏目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转引自 殷杰 尤洋:《社会认识论视野中的认知偏见》,《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4期
    [3]洪敬涛:《解释与理解的可能性的重要前提--偏见--论伽达默尔的偏见观》,《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9月,第11卷第3期,Vol.11 No.3
    [4]数据库搜索结果:《类书·类书集成·太平御览·四部丛刊本·卷第二百二十七·职官部二十五·殿中侍御史》
    [5]转引自[美]F·S·西伯特 西奥多·彼得森 威尔伯·施拉姆:《传媒的四种理论》,戴鑫译,展江校,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序第4页
    [1]Summer,D:《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朱源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099页
    [2]《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1卷,第61页
    [3][美]John Fiske:《传播符号学理论》,张锦华等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5年,第34页
    [4]刘见林:《“媒体偏见”引发美国左右派话语权之争》,《天涯》,2004年第1期,第190页
    [5]请参阅 Kallen,Stuart A.,Media Bias,Greenhaven Pr,2004
    [6]请参阅 Streissguth,Thomas,Media Bias,Marshall Cavendish Corp,2006
    [1]转引自[台]彭家发:《新闻客观性原理》,台北:三民书局,民国83年,第123页
    [2]Robert Cirino,Don't blame the people:how the news media use bias,distortion and censorship to manipulate public opinion,Random House of USA,1972,134-178
    [1][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崔保国 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2页
    [2][意]葛兰西:《狱中札记》,田时纲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39页
    [1][清代]张风纲编,李菊 胡竹溪绘,杨炳廷主编,《旧京醒世画报》,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第328页
    [2][美]菲利普·津巴多 迈克尔·利佩著:《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邓羽 肖莉 唐小艳译,刘力审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第211页
    [1]请参阅[美]哈罗德·D·拉斯维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张洁 田青 译,展江 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8-130页
    [2][美]马丁·N·麦格:《族群社会学》(第6版),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170页
    [3][英]卡伦·桑德斯:《道德与新闻》,洪伟 高蕊 钟文倩 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8页
    [1]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2页
    [2][美]盖伊·塔奇曼:《做新闻》,麻争旗 刘笑盈,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42页
    [3]黄旦:《独立战争前后美国报刊思想之演变--美国新闻传播思想史学习札记》,《新闻大学》,1999年秋季刊,第29页
    [4][美]F·S·西伯特·西奥多·彼得森威尔伯·施拉姆:《传媒的四种理论》,戴鑫 译,展江 校,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第10页
    [1][美]菲利普·津巴多 迈克尔·利佩:《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邓羽 肖莉 唐小艳 译,刘力 审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第211页
    [1][台]蔡念中 等:《大众传播概论》,李宝珠编辑,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民国87年,第31页
    [1][台]张耀仁:《跨媒体议题设定之探析:整合次领域研究的观点》,台湾:《传播与管理研究》第5卷,第2期,第92-95页
    [2]李雪昆:《“草根声音”反击西方媒体偏见》,《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4月11日,第003版
    [3][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4][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第83页
    [1]这种哗众取宠的做法也被各种文化产业所使用,Michel Clement,Dennis Proppe,Armin Rott,对人们熟悉的熟悉促销形式进行分析,对德国最流行的书评电视节目中4本书的批评进行研究,结论指出书的成功销售不是因为书籍在电视上出现或是相关的赞扬之词,相反的书籍获得成功的都是清醒甚至是苛刻的言词评价,批评家对质量和其中观点表达不同的时候反而更加促进书籍的销量,参阅Michel Clement,Dennis Proppe,Armin Rott,Do Critics Make Bestsellers?Opinion Leaders and the Success of Books,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20(2):pp77-105
    [2][英]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殷祺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3]闻新芳:《BBC主持“言论过激”致节目停播主播据理力争》,中国新闻网,http://tech.sina.com.cn/me/2004-01-14/1550282340.shtmi,2008/12/31,引用时内容有所改动
    [1]图片引自维基百科《日德兰邮报》穆罕默德漫画事件,http://zh.wikipedia.org/wiki/,2008/12/30
    [1]引自维基百科《日德兰邮报》穆罕默德漫画事件,http://zh.wikipedia.org/wiki/,2008/12/30
    [2]春秋:《丹麦漫画事件与“文明冲突论”》,《环球视野》,2006年2月21日
    [3]张继焦:《少数族群是数量上的少数,更是一个经济上的少数--对族群“歧视”关系的解释》,《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第32页
    [1][美]菲利普·津巴多 迈克尔·利佩:《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邓羽 肖莉 唐小艳 译,刘力 审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第210页
    [2][美]利昂·纳尔逊·弗林特:《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1][美]迈克尔·埃默里 埃德温·埃默里 南希·L·罗伯茨:《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九版),展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7页,第45-52页
    [2][美]塞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曾静平译,廷全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3][美]塞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曾静平译,廷全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4][台]张锦华:《媒介文化、意识形态与女性》,台北:正中书局,民83(1994)年,第37页
    [1][美]海曼·韦斯廷:《最佳方案:公平报道的美国经验》,郭虹 李阳 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2]转引自[台]潘家庆:《传播、媒介与社会》(第二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82,第92页
    [1][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刘海龙译,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第67页
    [2][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刘海龙译,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第77-79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谭立德译,三联书店,2007年,第106页
    [2][台]张耀仁:《跨媒体议题设定之探析:整合次领域研究的观点》,《传播与管理研究》第五卷第二期,第87页
    [3][美]西奥多·W·阿道诺等:《权力主义人格》,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序第5页
    [1][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刘海龙译,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第168页
    [2][台]徐佳士:《大众传播理论》,台北:正中书局,1987年,第117页
    [3][美]西奥多·W·阿道诺等:《权力主义人格》,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页
    [1][美]第默尔·库兰著,《偏好伪装的社会后果》,丁振寰 欧阳武 译,欧阳武 校,长春出版社,2005年5月,第185-186页
    [2][美]第默尔·库兰 著,《偏好伪装的社会后果》,丁振寰 欧阳武 译,欧阳武 校,长春出版社,2005年5月,第185-186页
    [1]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节选),收录于郭建斌 吴飞 主编:《中外传播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5-298页
    [2]廖圣清,李晓静,张国良:《中国大陆大众传播公信力的实证研究》,《新闻大学》,2005年第1期,第24页
    [1]陈力丹:《自由与责任:国际社会新闻自律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25页
    [2]顾炜程,候静慧:《媒介因素与中国人“日本观”的影响》,《中国传媒报告》,2006年3期,第74页
    [1][美]迈克尔埃默里 埃德温埃默里 南希L罗伯茨:《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九版),展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94页
    [2]刘卫东:《美国媒体的商业偏见》,《新闻记者》,2003年第1期
    [1]Jonathan Reuter&Eric Zitzewitz,Do Ads influence editors?Advertising and Bias in the Financial Media,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February 2006,pp197-227
    [2]《华人女记者遭德国之声停职事件始末》,据新华网:http://news.sina.com.cn/c/2008-09-02/081616215883.shtml,具体内容引用时有改动,2008/12/30
    [1]王艳:《种族主义幽灵重返欧洲》,《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9年29日
    [2][法]皮埃尔-安德烈·塔吉耶夫:《种族主义源流》,高凌瀚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6页
    [1]转引自[台]李金铨:《大众传播理论》(修正三版),台北:三民书局,2005,第31页
    [2]台湾对此问题已有相当多的学者加入讨论中,请参阅:[台]王敏莉:《初探运用置入性行销从事烟害防制工作之研究》,2005中华传播学会研讨会,台北:台湾大学:[台]陈炳宏:《广告商借入新闻产制之新闻广告化现象:兼论置入性行销与新闻专业自主》,《中华传播学刊》:8:209-246;[台]蔡树培:《电视新闻性置入性行销:行销视野之探讨》,《中华传播学刊》,8:3-15页;[台]刘昌德、罗世宏:《电视置入性行销之规范:政治经济学观点的初步考察》,《中华传播学刊》,8:41-61页;[台]林照真:《置入性行销:新闻与广告伦理的双重崩坏》,《中华传播学刊》,8:27-40。
    [3][台]张文强:《新闻工作的常规样貌:平淡与热情的对峙》,台湾:《新闻学研究》,民94年7月,第84期第1-40页
    [1][台]罗文辉:《新闻记者选择消息来源的偏向》,台湾:《新闻学研究》第50期,民84年
    [2]《战地采访言语贾祸:美国知名记者阿内特另择栖枝》,《参考消息》,2003年4月2日第6版
    [1]《战地采访言语贾祸:美国知名记者阿内特另择栖枝》,《参考消息》,2003年4月2日第6版
    [2]请参阅陈一;《美国战争报道中缺失的新闻专业主义--从阿内特被解雇说起》,《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03期,第86页
    [3][台]刘昌德、罗世宏:《电视置入性行销之规范:政治经济学观点的初步考察》,台湾:《中华传播学刊》:第8期,第41-61页
    [1][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南希·L·罗伯茨:《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九版),展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52页
    [2]Roy Malone,Media bias:Fact not fiction?,ST LOUIS Journalism Review,2007,june 5
    [3][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林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1页
    [4][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林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页
    [5][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林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页
    [1]美]盖伊·塔奇曼:《做新闻》,麻争旗刘笑盈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171页
    [2][台]彭家发:《新闻客观性原理》,台北:三民书局,民国83年,第41页
    [3]A.M.Zakaria Khan,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traits on Journalist's work Behaviour:An exploratory study Examining a Bangladeshi Sample,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15,No.1,Match 2005,pp72-84
    [4]Dominic Lasorsa& Jia Dai,When news reporters deceive:the production of stereotypes,Journalism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Vol.84,No2,2007,pp283
    [1][美]盖伊·塔奇曼:《做新闻》,麻争旗刘笑盈,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156页
    [2]“污名化”一般被看作是歧视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有学者认为它本身就包含了刻板印象、偏见、歧视,(请参阅李强 高文珺 许丹:《心理疾病污名形成理论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16(4),第582-589页)本文主要探讨其社会行为方面,采用前一种观点。在此主要研究艾滋病群体的这种特殊的社会歧视现象对媒介报道中偏见的影响。
    [3]转引自唐魁玉,徐华:《污名化理论视野下的人类日常生活》,2007年第5期,第141-144页
    [1]UNAIDS best practice collection:Comparative analysis:research studies from India and Uganda HIV and AIDS-related discrimination stigmatization and denial,www.UNAIDS.org
    [2]Catherine Campbeli,Yugi nair,Sibongile Malmane,Zweni Sibiya:Understanding and challenging HIV/AIDS stigma,2005
    [3]Charles S,Crandall C S.Threat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tigma.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tigma.New york:The Guilford Prcss,2000,pp62-87
    [1]《2007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 分析了2007年我国艾滋病疫情估计相关的可利用数据,并且与各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同对各省、区市及全国艾滋病疫情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人。目前,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我国艾滋病流行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第二,性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第三,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差异大。第四,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
    [2]行红芳:《熟人社会的污名与污名控制策略--以艾滋病为例》,《青年研究》,2007年,第2期,第39-40页
    [3]Jelke Boesten,AIDS Activism,Stigma and Violence:A literature review,ICPS working paper.
    [1]转引自卜卫:《健康传播与控制艾滋病宣传》,在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信息通讯工作会议的发言,北京:2002年10月21日
    [2]熊蕾:《反思艾滋病报道中的歧视问题》,2005年11月15日于昆明在前景集团政策项目中国总目[中国-美国政府艾滋病合作项目]主办的“减少HIV/AIDS耻辱和歧视媒体研讨会”上的发言,http://blog.voc.com.cn/blog.php?do=showone&id=160&type=hlog&itemid=23632,2008/12/30
    [1]高燕宁 主编:《艾滋病健康社会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57页
    [2][美]刘迅 张金玺:《从角落到头版:1985--2003<人民日报>艾滋报道的框架研究》,赵晶晶 秦筠 译,《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11月,第4卷第4期,第63-82页
    [3][英]约翰·埃尔德里奇 主编:《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张威 邓天颗 主译,新华出版社2004,第382页
    [1][台]徐美苓 陈瑞芸 张皓杰 赖亦凡 林佳韵:《艾滋新闻阅读与对感染者与病患的态度:以针对青年族群的讯息设计试验为例》,台湾:《新闻学研究》第87期,民95年4月
    [2]No.rood C,Fiagrant bias and lack of representation of women's groups and experts in media coverage of major AIDS issue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IDS,1989 Jun 4-9;5:pp 829
    [3]翁乃群:《艾滋病传播的社会文化动力》,《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弟84-94页
    [1]UNAIDS best practice collection:Comparative analysis:research studies from India and Uganda HIV and AIDS-related discrimination stigmatization and denial,www.UNAIDS.org
    [2]Min Wu,Framing AIDS in China: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S and Chinese Wire News coverage of HIV/AIDS in China,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 16,No 3,June 200,pp 251-272
    [3]转引自[台]徐美苓:《爱滋病与媒体》,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第41页
    [1]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5页
    [1][香港]李少南:《香港人对日本与南韩的刻板印象》,香港:《中国传媒报告》,第11卷,2005年第1期,第71页
    [2]Peter R.Grant&John GHolmes,The intergration of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 schemas and stereotype images,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Voi.44,No2,107-115,1981
    [3][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相德宝译,《媒介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63页
    [4][美]马丁·N·麦格:《族群社会学》(第6版),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华夏出版社,2007,第65页
    [5]宋伟杰:《地方性的还是全球性的?--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化认同问题》,收录于乐黛云 张辉 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68页
    [1]乐黛云:《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普遍性中的误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页
    [2][美]约翰·纽鲍尔:《历史和文化的文学“误读”》,乐黛云 张辉 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119页
    [3]让·贝西耶:《小说误读与文化素材--法国、北非和安第列斯群岛》,收录于,乐黛云 张辉 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1页
    [1]Morris,M.W.,Peng,K.,Culture and Cause:American and Chinese Attributions for Social and Physical Eevents,Journal of Personality&Social Psychoiogy,67(6),949-971,1994
    [2][英]道格拉斯·W·贝斯黑莱姆:《偏见心理学》,邹海燕郑佳明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64-165页
    [1]严绍:《文化的传递与不正确理解的形态--18世纪儒学与欧亚文化关系的解析》,收录于,乐黛云 张辉 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1页
    [2]文化地理学认为一个地区的文化体系有它的历史传统,历史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进行相关研究。文化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影响较大的是受索尔影响的美国文化地理学者,被称为文化地理的伯克利学派,瑞典地理学家哈格斯·特朗将空间扩散分析法应用到文化传播的研究中,形成了文化地理的瑞典学派。
    [3][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8-39页
    [1]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8月,第4卷第3期,第64页
    [2]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8月,第4卷第3期,第64页
    [3]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第2页
    [1]王沛:《现代人的心理迷信--偏执心理现象分析》,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5页
    [2]《纽约电台播辱华歌曲引公愤》,《参考消息》,2005年2月1日,第14版
    [3]唐书明:《认同理论演变中的民族认同》,《思想战线》,2008年第2期,第34卷,第9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 赵旭东 齐心 王兵 马戎 阎书昌 等译,刘琛 张建忠 等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08页
    [2]与此相对的是多元文化推行者的理论,多元文化主张文化本身即具有多样性,但到一定的推论,也存在问题,“在尊重文化差异多元论和相对论的掩护下,它们有时把他者描绘成几乎与欧洲主流文化毫无联系,因此是低等的,或者至少完全不同,从而有必要采取一些保护措施防范它们,以维护被认为受到威胁的文化身份。”([美lJorge Larrain:《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页)
    [3][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41页
    [4][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52页
    [5]转引[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57页
    [1][美]海斯:《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帕米尔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7页
    [2]彼得·布拉希斯:《上、下、左、右--全球化、空间比喻和国家权力》,收录于斯坦利·阿罗诺维茨 希瑟·高特内 主编《控诉帝国:21世纪世界秩序中的全球化及其抵抗》,孙德刚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9页
    [3][美]哈罗德·D·拉斯维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张洁 田青 译,展江 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9页
    [1]邵培仁:《恐怖源于媒体?》,《新闻记者》,2007年第6期,第22页
    [2]李霞 李正:《从民族主义透视围绕3.14事件的中外新闻传播--兼谈中国民族主义转型》,《国际新闻界》,2008.5,第19页
    [3]请参阅石嘉:《家乐福事件,惩罚别人不能伤害自己》,《新京报》,2008年4月17日A02版;喻宁,《家乐福事件,受害最深的是中国企业》,《经理日报》,2008年4月30日A02版
    [1][美]西奥多·W·阿道诺等:《权力主义人格》,李维 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页
    [1][法]皮埃尔·安德烈·塔吉耶夫:《种族主义源流》,高凌瀚 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109页
    [2]国外以北美地区为代表种族研究的成果较为丰富,对偏见问题的关注也很多,解释族群间偏见的形成和族群冲突的产生有这样几个主要的理论:群体冲突论(realistic group conflict theory);社会身份认同论(social identitytheory),个人为了自我肯定提升自己团队贬低其他团队;(optimal distinctiveness theory),社会统治论(social dominance theory)。
    [3]转引自Lawrence Hsin Yang and Arthur Kleinman:'Face' and the embodiment of stigma in China:The cases of schizophrenia and AIDS,Social Science & Medicine,Vol.67,Issue 3,August 2008,Pages 398-408
    [4][美]马丁·N·麦格:《族群社会学》(第6版),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华夏出版社,2007,第47页
    [1][美]马丁·N·麦格:《族群社会学》(第6版),祖力亚提·司马义 译,华夏出版社,2007,第47页
    [2]王沛:《现代人的心理迷信--偏执心理现象分析》,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43页
    [3]王沛:《现代人的心理迷信--偏执心理现象分析》,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55页
    [4][英]道格拉斯·W·贝斯黑莱姆:《偏见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95页
    [5][美]马丁·N·麦格:《族群社会学》(第6版),祖力亚提·司马义 译,华夏出版社,2007,第313页
    [1][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4页
    [2]华人对媒介偏见的抗议,本人认为这更多是一种情绪上的反弹,针对的也是个别的言论。华人阶层和社团组织在美国行为比较低调,对美国社会认同度也比较高。Sidanius & Pratto的Social dominance theory可以证明在社会稳定情形下的偏见和歧视的接受情况。建立在群体基础上的不平等必须合理化才能最小化群体的冲突,这个理论更好地解释了受偏见和歧视的群体为何认为他们的劣势地位合理,因为优势、劣势都需要相信系统公正,才能耐最小化群体冲突,也就是将偏见完全接受。(李强 高文珺 许丹,2008:585)华人为了在美国社会的稳定地位和生存对某些偏见表现大体上属于默认和接受,这出于华人对目前利益格局保持和减少冲突的考虑。
    [3][法]让-诺埃尔·让纳内:《西方媒介史》,段慧敏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1页
    [1]此后修罗(Thurow,1969)阿罗(Kenneth J,Arrow,1972,1973)阿克洛夫(George Akeriof,1985)均对歧视经济学作过深入研究。
    [2][英]盖瑞·贝克:《歧视经济学》(第二版),蓝科正译,台北:正中书局,民国85年,第3页
    [3]这是默顿(R.M.Merton)在1949提出的偏见和歧视的范式中提出的四种理想类型划分法,虽然这种划分法遭到盖瑞·贝克的否定,但默顿研究的意义被肯定在于他分离了偏见与歧视,“表明了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人们的普遍设想是偏见导致或引发歧视。然而,大量的社会研究已经证明了这种因果关系不仅不是必然的,而且反倒是反向的关系更加常见”,请参阅[美]马丁·N·麦格 著,《族群社会学》(第6版),祖力亚提·司马义 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81-82页。偏见的功能是在事实之后使歧视行为合理化,这种比较适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4][英]盖瑞·贝克:《歧视经济学》(第二版),蓝科正译,台北:正中书局,民国85年,第51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 齐心 王兵 马戎 阎书昌 等译,刘琛 张建忠 等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78页
    [2][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 齐心 王兵 马戎 阎书昌等译,刘琛 张建忠 等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8页
    [3][英]盖瑞·贝克:《歧视经济学》(第二版),蓝科正 译,台北:正中书局,民国85年,第20页
    [4]胡倩影:《行者无疆--阿克洛夫的心理-社会-人类经济学述评》,《社会学研究》,2007年5月,第215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谭立德 译,三联书店,2007年,第145页
    [2][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 王家全 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第2页
    [3]请参阅[美]克罗图 霍伊尼斯:《运营媒体:在商业媒体与公共利益之间》,董关鹏 金城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1]译自A biased market,By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From The Economist,Published:November 10,2008,http://english.cw.com.tw/,2008/12/31
    [2]毕竟 范旭:《从福克斯现象看美国的媒体偏见》,《传媒》,2005年第5期,第61页
    [3][美]斯科特·柯林斯:《狐狸也疯狂:福克斯电视网和CNN的竞争内幕》,张卓 王瀚东 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81页
    [1][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译,2000年,华夏出版社,第146页
    [2][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译,2000年,华夏出版社,第146页
    [3][英]约翰·基恩:《媒体与民主》,继红 刘珲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71页
    [1]胡倩影:《行者无疆--阿克洛夫的心理-社会-A类经济学述评》,《社会学研究》,2007年5月,第214页
    [2]崔克亮:《歧视的经济代价: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与战略所高级访问学者唐世平博士》,《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7月21日
    [3][英]道格拉斯·W·贝斯黑莱姆:《偏见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82页
    [1][美]彼得·马库斯:《论美国对9.11事件的利用以及9.11对城市的影响》,收录于斯坦利·阿罗诺维茨 希瑟·高特内 主编,《控诉帝国:21世纪世界秩序中的全球化及其抵抗》,肖维青 孙德刚 顾岳 等译,汪伟民 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1页
    [2][英]盖瑞·贝克:《歧视经济学》(第二版),蓝科正 译,台北:正中书局,民国85年,第12页
    [3][英]盖瑞·贝克:《歧视经济学》(第二版),蓝科正 译,台北:正中书局,民国85年,第11页
    [4]Jennifer Roback,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egregation:The case of segregated streetcars,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46,1986,pp893
    [5]Jennifer Roback,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egregation:The case of segregated streetcars,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46,1986,pp893-917
    [1]请参阅[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 蒋龙翔 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页:[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 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5页
    [2][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 蒋龙翔 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页
    [3][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 蒋龙翔 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1][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 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6页
    [2][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 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7页
    [3][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 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7页
    [4][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 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88页
    [5]请参阅:Mimi Whiter,Ideological Analysis and Television,罗伯特·艾伦主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第二版),(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3页
    [2][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姚仁权 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第125页
    [3][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姚仁权 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第127页
    [1]李岩:《媒介批评:立场、范畴、命题、方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2][法]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项研究的笔记)》,斯拉沃热·齐泽克,泰奥德·阿多尔诺 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7页
    [3][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 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9页
    [1]转引自[美]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牛可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第20页
    [2][美]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张锐 译,胡正荣 校,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26页
    [3]转引自[美]詹姆斯·卡伦:《媒体与权力》,史安斌 董关鹏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5页
    [1][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 王家全 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第52-59页
    [2][台]威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台北:三民书局,民88(1997)年,第63页
    [3][美]J·赫尔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黄煜 裘志康 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340-346页
    [1][英]约翰·埃尔德里奇:《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张威,邓天颖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第122页
    [2][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 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7页
    [3]Edward herman & Chomsky noam,manufactudng conse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newyork:panetheon,1988,pp2
    [1]李希光 赵心树:《媒体的力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225页
    [2]Sue Curry Jansen & Brian Martin,Making censorship backfire,Counterpoise,Vol.7,No.3,July 2003,pp.5
    [3]Sue Curry Jansen & Brian Martin,Making censorship backfire,Counterpoise,Voi.7,No.3,.July 2003,pp.5-15
    [4][加]莫斯可,黄煜:《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在传播领域的关系及其运用》,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6年第2期,总第18期,第25页
    [1][德]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 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第343页
    [2][美]费舍尔:《德国反犹史》,钱坤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3页
    [3][美]伊丽莎白·迪瓦恩 等编,《20世纪思想家词典--生平、著作、评论》,贺仁麟总译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2页
    [4]纳粹的反犹宣传不仅在德国范围内发生影响,还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有国家(罗马尼亚等)主动将犹太人驱赶,以博取德国的欢心。
    [1][美]F·S·西伯特 西奥多·彼得森 威尔伯·施拉姆:《传媒的四种理论》,戴鑫 译,展江 校,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第11页
    [2][美]菲利普·津巴多迈克尔·利佩:《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邓羽 肖莉 唐小艳 译,刘力 审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第211页
    [3][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地球都市”的历史、冲突与控制》,刘利群 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33页
    [4][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 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2页
    [1]来自影像资料:《经典纪录》中对斯芬塔尔影片《意志的胜利》和对斯芬塔尔的采访。
    [2]图片来自www.chahua.org,2009/2/13
    [3][美]哈罗德·D·拉斯维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张洁 田青 译,展江 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1][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董乐山 李天爵 李家儒 陈传昌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第347页
    [2][美]哈罗德·D·拉斯维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张洁 田青 译,展江 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3][美]罗伯特·门斯切:《市场、群氓和暴乱--对群体狂热的现代观点》,郑佩芸 朱欣微 刘宝权 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0页
    [4][美IJorge Larraim《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 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94页
    [1][美]费舍尔:《德国反犹史》,钱坤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页
    [2][美]费舍尔:《德国反犹史》,钱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3][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 译,三联书店,2008年,第440-466页
    [1]车文博 主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79-280页
    [2][美]西奥多·W·阿道诺等:《权力主义人格》,李维 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106页
    [3][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 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352页
    [4][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徐昌翰 宋嗣喜 王晶等 译,徐昌翰 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7页
    [1][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精英的兴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2]王同仁主编:《英汉辞海》,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1694页
    [3][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1]修宇:《大众媒体俯视效应及对策》,《国际新闻界》,2007,第1期,第50页
    [2][英]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戴从容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1][意]葛兰西:《狱中札记》,田时纲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6页
    [2][意]葛兰西:《狱中札记》,田时纲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7页
    [3][意]葛兰西:《狱中札记》,田时纲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7页
    [4][台]钟蔚文:《从媒介真实到主观真实:看新闻?怎么看?看到什么?》台北:正中书局,民国81年,第139页
    [1]李金铨 主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页
    [2][英]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戴从容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3][美]Jorge Larrain:《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 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谭立德 译,三联书店,2007年,第181页
    [2]邵培仁,江潜:《知识经济与大众传媒》,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9页
    [1][台]林富美:《当新闻记者成为名嘴:名声、专业与劳动商品化的探讨》,《新闻学研究》,第88期,民95年7月
    [2]Taylor Dinerman,Culture and Geopolitics in the Age of Oprah,The Journal of Social,Political and Economic Studies 24 no3,291-311,Fall 1999
    [3]表格转译自Terry flew,understanding global media,John mills,2007,pp5
    [4]转引自[美]里查特·韦斯特 林恩·H·特纳:《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刘海龙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95页
    [1][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谢岳 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389页
    [2]胡华涛:《试论媒介权力的生成及其象征化嬗变》,《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3(上),第92-93页
    [3][美]皮特·戈德威:《媒介集中:数字革命是否改变了媒介经济的基本规则?》,《新闻与传播评论》2005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6页
    [1][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 译,2000年,华夏出版社,第211页
    [2]Serena Carpenter,U.S.Elite and non-elite newspapers's portrayal of the iraq war:a comparison of frames and source use,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vol.84,no.4,winter 2007,pp761 - 776
    [3][美]克罗图 霍伊尼斯:《运营媒体:在商业媒体与公共利益之间》,董关鹏 金城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144页
    [1][台]罗文辉:《新闻记者选择消息来源的偏向》,台湾:《新闻学研究》第50期,民84年
    [2][美]詹姆斯·卡伦:《媒体与权力》,史安斌 董关鹏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7页
    [3][美]詹姆斯·卡伦:《媒体与权力》,史安斌 董关鹏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7页
    [4][美]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张锐 译,胡正荣 校,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18页
    [1][美]大卫·迪肯:《非政府组织与媒介》,收录于[澳]simon cottle编:《新闻、公共关系与权力》,李兆丰 石琳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6页
    [2][美]大卫·迪肯:《非政府组织与媒介》,收录于[澳]simon cottle编:《新闻、公共关系与权力》,李兆丰 石琳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6页
    [3][美]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4]赵鸿燕 林媛:《媒体外交在美国的表现和作用》,《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第148页
    [1]Daniel Kahneman,Jonathan Renshon,Why Hawks Win,foreign policy.January/febrary,2007,pp34-38
    [2]Daniel Kahneman,Jonathan Renshon,Why Hawks Win,foreign policy,January/febrary,2007,pp34-38
    [1]《美精英阶层对华友好的少》,《环球时报》,2005年1月24日
    [2][德]卡尔·曼海姆:《文化社会学概要》,刘继月 左芙蓉 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236-237页
    [3][美]里查特·韦斯特 林恩·H·特纳:《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刘海龙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17页
    [1]黄旦:《独立战争前后美国报刊思想之演变--美国新闻传播思想史学习札记》,《新闻大学》,1999年秋季刊,第29页
    [2]Special report:an in-depth study,analysis or review exploring the media,media research center,pp3,www.mrc.org,2009/2/10
    [1]Special report:an in-depth study,analysis or review exploring the media,media research center,pp3,www.mrc.org,2009/2/10
    [2]Special report:an in-depth study,analysis or review exploring the media,media research center,pp6,www.mrc.org,2009/2/10
    [3]Special report:an in-depth study,analysis or review exploring the media,media research center,pp6,www.mrc.org,2009/2/10
    [1]Special report:an in-depth study,analysis or review exploring the media,media research center,ppS,www.mrc.org,2009/2/10
    [2]Special report:an in-depth study,analysis or review exploring the media,media research center.pp8,www.mrc.org,2009/2/10
    [3]按照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新闻事业具有阶级属性,李良荣在解释西方媒体为何在新闻观点上呈现差异性时解释说,“目前西方大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等在重大事件上都明确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维护本集团的资产阶级利益。但正因这些报纸在经济上自负盈亏,经济上的独立使得他们在政治上可以独立,有些报纸表现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方针,对一些不触及他们根本利益的政治观点兼包并容。……报纸主持者(或主持机关)的阶级性决定了报纸的阶级性。报纸阶级性的强弱程度,取决于报纸主持者的阶级觉悟高低。”李良荣区分自由阶级状态的报纸主持人和自为阶级状态的报纸主持人,并认为后者“自觉地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他们所主持的报纸阶级性比较鲜明,政治观点比较坚定”。(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97页)
    [1]李宏 李民等:《传媒政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0页
    [2]美]海曼·韦斯廷:《最佳方案:公平报道的美国经验》,郭虹 李阳 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3]请参阅Goff,B.,&Tollison,R.D.Why is the Media so liberal?,Journal of Public Finance and Public Choice 1:13-21,1990;Baker,B.H,How to identify,Expose and Correct Liberal Media Bias,Alexandria,Va:Media Research Center;Daniel Sutter,Can the media be so liberal?the economics of Media bias?,Cato Journal,Vol.20,(winter)2001
    [4][美]苏·卡利·詹森:《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曹晋 主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6页
    [1]MRC:Special report:an in-depth study,analysis or review exploring the media,www.mrc.org,2009/1/8
    [2]MRC总裁Bozell最近提到奥巴马《时代》(周末版)的采访,现将其翻译如下,奥巴马抱怨说:“我确信没有福克斯电视台的话,我在大选中能多获得2到3个百分点……假如收看福克斯新闻的话,也不会为自己投票,不是吗?……我被描绘得像个怪人,小口抿拿铁,读《纽约时报》,开沃尔沃汽车,不持有枪支,缺乏活力,政治正确的,傲慢的自由主义者,谁会想要那样的人?(Bozall:NBC,ABC,CBS,CNN and MSNBC Are Drowning In the Obama Tank,and He's Complaining About Fox News,October 16,2008 )
    [3]任晓 沈丁立:《保守主义理念与美国的外交政策》,三联书店,2003年,第347页
    [1]转引自[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33页
    [2][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06页
    [3][美]伯纳德·戈德堡:《偏见:CBS知情人揭露媒体如何歪曲新闻》,李昕 刘艳 秦轩 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2页
    [4][美]伯纳德·戈德堡:《偏见:CBS知情人揭露媒体如何歪曲新闻》,李昕 刘艳 秦轩 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57页
    [1]转引自[台]洛枫:《媒介与性别》,台湾:远流出版,2005年,第13页
    [2]转引自[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 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87页
    [3]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49页
    [1]张咏华 黄挽澜 魏永征:《新闻传媒业的他律与自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85页
    [1]以上相关法律条文均查自万方--中国法律法规数据库。
    [2][德]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4-407页
    [3]张咏华 黄挽澜 魏永征:《新闻传媒业的他律与自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34页
    [1]周俊:《试析我国现行新闻职业规范--以<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为例》,《国际新闻界》,2008第8期
    [2]纵观各大国际传媒公司一般都有非常具体的行为规范,2004年的《赫顿后的BBC新闻》报告(the BBC's journalism after Hutton,2004)对BBC的新闻价值的描述为:1、真相与准确。(truth & accuracy)2、服务公共利益。(serving the public interest)3、公正不偏。(impartiality)4、独立自主。(independence)5、负责。(accountability)可以看出BBC对公正不偏的重视,避免出现明显的新闻偏见。
    [3][英]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 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1页
    [4][台]萧苹:《介绍国外媒介监督组织FAIR和MediaWatch》,http://ccs.nccu.edu.tw/UPLOAD_FILES/HISTORY_PAPER_FILES/865_1.pdf,2008/12/9
    [1]肖燕雄:《美国、加拿大媒介监督组织给我们的启示》,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1595,2008/12/9
    [2]参阅http://www.mrc.org/媒介监督组织MRC网站介绍
    [3]阮志孝:《新闻媒介监督组织及监察机制模式比较研究》,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6年第4期,第104-112页
    [4][美]海曼·韦斯廷:《最佳方案:公平报道的美国经验》,郭虹 李阳 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0页
    [5][英]培根:《新工具》,徐宝骙 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0页
    [1]王沛:《现代人的心理迷信--偏执心理现象分析》,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7页
    [2][美]海曼·韦斯廷:《最佳方案:公平报道的美国经验》,郭虹 李阳 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第61页
    [3][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3页
    [1][英]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 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8页
    [2]王沛:《现代人的心理迷信--偏执心理现象分析》,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5页
    [3]陈启英:《媒体素养教育--E时代之新公民教育》,《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1期,第83页
    [4]朱新秤:《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心理学动态》,2000年,第74页
    [5][美]安德森.J.R著,《认知心理学》,杨清、张述祖 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01页
    [1]李建伟:《从西方媒体的偏见看中国新闻教育的取向》,《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5卷第3期,第2-5页
    [2][台]张宏源 蔡念中 等:《媒体识读,从认识媒体产业,媒体教育到解读媒体之本》,台北:亚太图书,民国94年,第91页
    [3][英]丹尼尔·戴杨,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 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1页
    [4]钟新:《捍卫良知与正义:海外华文网站反击西方媒体》,《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5期,第12页
    [1]所谓“突转”实际上是叙事学中的术语。亚里士多德在《诗艺》中对古希腊悲剧和史诗提出了“突转”的概念,“‘突转'指行动按照我们所说的原则转向相反的方面,这种突转,并且如我们所说,是按照我们才说的方式,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而发生的……”([古希腊]亚理士多德:《诗艺》,罗念生 杨周翰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62年,第33页)在很多新闻传播中,新闻事件的“突转”最为引入注目,西方读者喜爱的法庭盘问造成的案情突转即属此列,这就能理解当观众看到辛普森在法庭上戴不上作为凶案物证的带血的手套时,情绪怎样被调动到最高点了。
    [2]夏荫:《勃兰特在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集邮博览》,2005年9月,第39页
    [3][英]丹尼尔·戴杨,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259页
    [4][英]道格拉斯·W·贝斯黑莱姆 著,《偏见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页
    [5][英]道格拉斯·W·贝斯黑莱姆 著:《偏见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4页
    [1][俄]谢·卡拉-穆尔扎 著:《论意识操纵》,徐昌翰 宋嗣喜 王晶等 译,徐昌翰 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5-86页
    [2]转引自杨击:《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0页
    [3][美]凯文·霍根:《说服--透视沟通和说服心理的学问》,苏 静颜雷声 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第173页
    [1][美]凯文·霍根:《说服--透视沟通和说服心理的学问》,苏静 颜雷声 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第173页
    [2]陈峰 王雷:《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南方都市报》2003年4月25日,网易新闻中心转载http://news_163.com/07/0514/15/3EFBIDBT00011SM9.html,2008/12/30
    [1][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刘海龙译,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第151-170页
    [1][台]彭怀恩 编著:《大众传播理论讲义》,台北:风云论坛有限公司,2004年,第404-405页
    [2][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学》(第四版),崔保国 李琨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92-393页
    [3][美]菲利普·津巴多迈克尔·利佩:《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邓羽 肖莉 唐小艳 译,刘力 审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第213页
    [4]曾军 旁璃:《竞争时代的文化-经济:默多克教授访谈录》,《文化研究》,2008年1期,第39-46页
    [1][美]第默尔·库兰:《偏好伪装的社会后果》,丁振寰 欧阳武 译,欧阳武 校,长春出版社,第187页
    [2][法]伏尔泰:《论宽容》,蔡鸿滨 译,广东省出版集团,2007年,第170页
    1.Bernard Goldberg,Arrogance:Rescuing American From the Media Elite,2003
    2.Bozell,L.Brent,Weapons of Mass Distortion,crown formun,2001
    3.Chris barker,television,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indentities,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9
    4.Edward herman & Chomsky noam,manufacturing conse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newyork:panetheon,1988
    5.Hammersley,Martyn,Media Bias in Reporting Social Research?,Routledge,2006
    6.Herbert Gans,Deciding what' s News:a study of CBS Evening News,NBC Nightly News,Newsweek,and Time,NewYork:Random House,1979
    7.Lisa Taylor & Andrew Wills:"media studies:texts,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8.Robert Entman,Democracy without citizens:media and the decay of American poli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9.Robert C.Allen,Channels of Discourse,Reassembled: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
    10.Robert Cirino,Don' t blame the people:how the news media use bias,distortion and censorship to manipulate public opinion,vintage books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New York,1972
    11.Starkey,Guy,Balance And Bias in Journalism,Palgrave Macmillan,2006
    12.Sue Curry Jansen,Censorship:The Knot that Binds Power and Knowled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13.S.Robert Lichter,The Media Elite:America's New Power Brokers,Hastings House,Sep 25,1990
    14.Terry flew,understanding global media,John mills,2007
    15.Timothy E.cook,Governing with the news:the news media as a political institutio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16.[美]艾弗里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媒介论争:19个重大的问题的正反方辩论》,王玮等 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17.[美]伯纳德·戈德堡:《偏见:CBS知情人揭露媒体如何歪曲新闻》,李昕 刘艳 秦轩 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
    18.[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9.[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武的方法》,殷晓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20.[美]F·S·西伯特 西奧多·彼得森 威尔伯·施拉姆:《传媒的四种理论》,戴鑫 译,展江 校,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1.[美]赫尔顿:《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刘有源 译,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98年
    22.[美]西臭多·W·阿道诺等:《权力主义人格》,李维 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23.[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林珊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
    24.[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媒介心理学》,相德宝 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25.[美]菲利普·津巴多 迈克尔·利佩:《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邓羽 肖莉 唐小艳 译,刘力 审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
    26.[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 王家全 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
    27.[美]罗伯特·福特纳 著,《国际传播:“地球都市”的历史、冲突与控制》,刘利群 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
    28.[美]伊丽莎白·迪瓦恩 等编,《20世纪思想家词典--生平、著作、评论》,贺仁麟 总译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29.[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王崑 许荣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0.[美]里查特·韦斯特 林恩·H·特纳:《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刘海龙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1.[美]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05月
    32.[美]约翰·R·霍尔 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红 徐彬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
    33.[美]伦纳穗·小唐尼 罗伯特·G·凯泽:《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党生翠 金梅 郭青 译,初广志校,2003年4月
    34.[美]Jorge Larrain:《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 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35.[美]John Fiske,噬传播符号学理论》,张锦华 等译,远流出版,民国84(1995)年
    36.[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南希·L·罗伯茨:《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九版),展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7.[美]利昂·纳尔逊·弗林特:《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0.[美]塞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曾静平 译,廷全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39.[美]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展江 王征 王涛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0.[美]斯坦利·阿罗诺维茨 希瑟·高特内 主编:《控诉帝国:21世纪世界秩序中的全球化及其抵抗》, 肖维青 孙德刚 顾岳 等译,汪伟民 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1.[美]凯文·霍根:《说服--透视沟通和说服心理的学问》,苏静 颜雷声 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
    42.[美]第默尔·库兰:《偏好伪装的社会后果》,丁振寰 欧阳武 译,欧阳武 校,长春出版社
    43.[美]哈罗德·D·拉斯维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张洁 田青 译,展江 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4.[美]海曼·韦斯廷:《最佳方案:公平报道的美国经验》,郭虹 李阳 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45.[美]苏·卡利·詹森:《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曹晋 主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46.[美]林肯·斯蒂芬斯:《新闻与揭丑Ⅱ-美国黑幕揭发报道先驱林肯·斯蒂芬斯自述》,展江 万胜译.,海南出版社,2000年5月
    47.[美]盖伊·塔奇曼:《做新闻》,麻争旗刘笑盈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
    48.[美]斯科特·柯林斯:《狐狸也疯狂:福克斯电视网和CNN的竞争内幕》,张卓 王瀚东 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
    49.[美]费舍尔:《德国反犹史》,钱坤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50.[美]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51.[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 译,三联书店,2008年
    52.[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 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
    53.[美]罗伯特·福特纳:《“地球都市”的历史、冲突与控制》,刘利群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
    54.[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董乐山 李天爵 李家儒 陈传昌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
    55.[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 郭宇峰 李崇新译,三联书店,1995年
    56.[美]罗伯特·门斯切:《市场、群氓和暴乱--对群体狂热的现代观点》,郑佩芸 朱欣微 刘宝权 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57.[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谢岳 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
    58.[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 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59.[美]帕特丽夏·盖斯特-马丁,艾琳·柏林·雷,芭芭拉·F·沙夫:《健康传播:个人、文化与政治的综合视角》,龚文庠 李利群 译,刘雁书 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0.[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 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
    61.[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62.[美]塞缪尔·亨廷顿 彼得·伯杰 主编,《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康敬贻 林振熙 林雄 译,新华出版社发行,2004年
    63.[美]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牛可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64.[美]爱穗华·萨依德:《遮蔽的伊斯兰:西方媒体眼中的穆斯林世界》,阎纪宇 译,台北: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
    65.[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
    66.[美]欧文·拉兹洛编:《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戴侃,辛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67.[美]盖瑞·贝克,:《歧视经济学》(第二版),蓝科正 译,台北:正中书局,民国85年
    68.[美]加里·贝克等:《生活中的经济学》,薛迪安 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
    69.[美]马丁·N·麦格:《族群社会学》(第6版),祖力亚提·司马义 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
    70.[美]克罗图 霍伊尼斯:《运营媒体:在商业媒体与公共利益之间》,董关鹏 金城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71.[美]本·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林珊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
    72.[美]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张锐 译,胡正荣 校,华夏出版社,2007年
    73.[美]J·赫尔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黄煜 裘志康 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74.[英]彭伯,D.R.,《大众传媒法》,张金玺,赵刚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75.[美]菲斯克、泰勒:《社会认知--人怎样认识自己和他人》,张庆林、陈兴强 等译,1984年
    76.[美]安德森.J.R:《认知心理学》,杨清、张述祖 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
    77.[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 著,《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刘海龙译,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78.[美]Pamela J.Shoemker:《大众传媒把关(中文注释版)》张咏华 注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79.[美]海斯:《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帕米尔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80.[意]葛兰西:《狱中札记》,田时纲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
    81.[奥]威尔海姆·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张峰 译,重庆出版社,1997年
    82.[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文良文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83.[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徐昌翰 宋嗣喜 王晶等 译,徐昌翰 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84.[德]卡尔·曼海姆:《文化社会学概要》,刘继月左芙蓉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85.[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86.[德]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 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
    87.[德]伽达默尔:《哲学生涯》,陈春文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88.[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严平 编选,邓安庆 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89.[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90.[穗]哈拉尔穗·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 王立君 白锡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91.[德]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 那滨 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
    9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 王晓珏 刘北城等译,1999年
    93.[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94.[英]培根:《新工具》,徐宝骙 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
    95.[英]道格拉斯·W·贝斯黑莱姆:《偏见心理学》,邹海燕 郑佳明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96.[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97.[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 蒋龙翔 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98.[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锰 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
    99.[英]约翰·埃尔德里奇 主编:《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张威 邓天颖 主译,新华出版社 2004年
    100.[英]卡伦·桑德斯:《道德与新闻》,洪伟高蕊钟文倩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1.[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 齐心 王兵 马戎 阎书昌 等译,刘琛 张建忠 等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2.[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3.[英]丹尼尔·戴杨,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104.[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学》(第四版),崔保国 李琨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5.[英]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殷棋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
    106.[英]约翰·基恩:《媒体与民主》,继红 刘珲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07.[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 郭小凌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8.[英]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戴从容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9.[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 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0.[英]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义》,马雪峰 苏敏 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1.[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2.[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3.[英]约翰·埃尔德里奇:《获取信患新闻、真相和权力》、张威,邓天颖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
    114.[英]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 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5.[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 薛丹云 李继红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6.[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117.[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谭立德 译,三联书店,2007年
    118.[法]伏尔泰:《论宽容》,蔡鸿滨译,广东省出版集团,2007年
    119.[法]皮埃尔-安德烈·塔吉耶夫:《种族主义源流》,高凌瀚 译,三联书店,2005年
    120.[法]让-诺埃尔·让纳内:《西方媒介史》,段慧敏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1.[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 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
    122.[古希腊]亚理士多德:《诗艺》,罗念生 杨周翰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62年
    123.[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 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
    124.[意]葛兰西:《狱中札记》,田时纲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
    125.[意]维尔弗霄多·帕累托:《精英的兴衰》,刘北成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6.[澳]simon cottle编:《新闻、公共关系与权力》,李兆丰 石琳 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7.[日]佐藤卓己:《现代传媒史》 诸葛蔚东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8.[B]松井茂记:《媒体法》,萧淑芬 译,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
    129.[清代]张风纲 编,李菊 胡竹溪 绘,杨炳廷 主编:《旧京醒世画报》,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130.[美]杜维明:《对话与创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1.[台]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黎明文化事业公司,2002年
    132.[台]张锦华:《媒介文化、意识形态与女性》,台北:正中书局,民国83(1994)年
    133.[台]藏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台北:三民书局,民88年
    134.[台]彭家发:《新闻客观性原理》,台北:三民书局,民国83年
    135.[台]徐美苓:《爱滋病与媒体》,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
    136.[台]翁秀琪 主编:《台湾:传播学的想象》,台湾巨流图书公司印行,2004年
    137.[台]徐美苓:《爱滋病与媒体》,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
    138.[台]李金铨:《大众传播理论》(修正三版),台北:三民书局,2005年
    139.[台]徐佳士:《大众传播理论》,台北:正中书局,民76(1987)年
    140.[台]钟蔚文:《从媒介真实到主观真实:看新闻?怎么看?看到什么?》台北:正中书局,民国81年
    141.[台]张宏源 蔡念中等:《媒体识读,从认识媒体产业,媒体教育到解读媒体之本》,台北:亚太图书,民国94年
    142.[台]彭怀恩 编著:《大众传播理论讲义》,台北:风云论坛有限公司,2004年
    143.[合]潘家庆:《传播、媒介与社会》(第二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82年
    144.[台]洛枫:《媒介与性别》,台湾:远流出版,2005年
    145.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46.邵培仁等:《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147.邵培仁 江潜:《知识经济与大众传媒》,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
    148.邵培仁:《媒介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49.李岩:《媒介批评:立场、范畴、命题、方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0.李金铨 主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1.陈力丹:《自由与责任:国际社会新闻自律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2.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53.刘晓红 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154.刘京林:《新闻心理学原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155.方建移 张芹:《传媒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6.王沛:《现代人的心理迷信--偏执心理现象分析》,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7.曹晋:《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158.卜卫:《媒介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159.张咏华 黄挽澜 魏永征:《新闻传媒业的他律与自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160.王政挺:《传播文化与理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161.吴予敏:《中文传播的媒介权力极其观念的演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62.乐黛云:《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普遍性中的误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63.任晓沈丁立:《保守主义理念与美国的外交政策》,三联书店,2003年
    164.李宏 李民 等:《传媒政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5.杨击:《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6.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7.赵雪波 等 编:《看得见的手--国际事件中的传媒》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168.李希光 主编:《走出媒体污名--中国艾滋病新闻作品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9.李希光主编:《全球传媒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0.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71.李希光 主编:《全球传媒报告Ⅱ:公共形象与危机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2.李希光 赵心树:《媒体的力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
    173.李希光 刘康:《妖魔化与媒体轰炸》,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174.李希光:《中国有多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175.李希光[美]刘康:《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76.李希光 肖黎黎:《走出媒体污名--中国艾滋病新闻作品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177.李希光 周敏 主编:《艾滋病媒体读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8.尤泽顺:《乔姆斯基:语言、政治与美国对外政策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179.杨国才 童洁渝 李晓亮 编:《多学科视野下的艾滋病应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80.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公共形象与危机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81.刘继南 何辉 等:《镜像中国--世界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2.徐新:《反犹主义解析》,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183.郑思礼 郑宇:《现代新闻报道理解与表达》,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4.朱晓慧:《哲学是革命的武器--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
    185.Anthony G.Greenwald,Mahzarin R.Banaji,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Attitudes,self-esteem,and stereotypes,psychological Review,1995,vol 102,no1,4 - 27
    186.Amiot Catherine E,Bourhis,Richard Y.Reconceptualizing Team Identification:New Dimensi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Intergroup Bias.Group Dynamics:Theory,Research,& Practice,2005,9(2):75-86
    187.Bradley W.Gorham,Stereotypes in the Media:SoW hat?,Howard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Volume 10,Issue 4 October 1999,229 -247
    188.Baker,B.H,How to identify,Expose and Correct Liberal Media Bias,Alexandria,Va:Media Research Center
    189.Brigham,J.,Racial stereotype,attitudes and evaluations of behavioral intentions toward Negroes and whites' in sociometry,34(3),360-380
    190.Cater,R.,Stereotyping as a process,public opinion quarterly,26(1)27-91
    191.Cory L.Armstrong and Michelle R.Nelson,How newspaper sources trigger gender stereotypes,Journalism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eel.82,No4,Winter 2005,281 - 291
    192.Crocker,Jennifer;Major,Brenda,Social stigma and self-esteem:The self-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stigma,Psychological Review.1989 Oct Vol 96(4) 608 - 630
    193.Catherine Campbell,Yugi nair,Sibongile Maimane,Zweni Sibiya:Understanding and challenging HIV/AIDS stigma,2005
    194.Dominic Lasorsa& Jia Dai,When news reporters deceive:the production of stereotypes,Journalism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eel.84,No2,2007,281-291
    195.David D.Permlutter,Picturing China in the American Press:The visual Portrayal of Sine-American Relations in Time Magazine,1949 - 1973,Lanhan,MD,2007
    196.Deborah Carol Robson,Stereotypes and the Female Politician:A case study of Senator Barbara Mikulski,communication quarterly,Vol.48,No3,summer 2000,205 - 222
    197.David Fritchard & Sarah Stonbely,Racial profiling in the newsroom,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Vol.84,No2,summer2007,231-248
    198.Daniel Sutter,Can the media be so liberal?the economics of Media bias?,Cato Journal,Vol.20,(winter)2001
    199.Dickson,S.H.(1994)Understanding media bias:The press and the U.S.invasion of panama.Journalism quarterly,71,809 - 819
    200.D' Aleesio & Allen,M(2002),Media bias in presidential elections:Am eta-analysi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0(4),133-156
    201.Duckitt,John H,Psychology and prejudice:A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integrative framework,American psychologist,vol47(10),oct 1992,1182-1193
    202.Daniel Kahneman,Jonathan Renshon,why Hawks Win,foreign policy,January/febrary,2007
    203.Fishman,J.,1956,An examination of the process and function of social stereotyping,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43,27-64
    204.Greene S.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Party Identification.Social Science Quarterly,2004,85(1):137-150
    265.Goff,B.,&Tollison,R.D.Why is the Media so liberal?,Journal of Public Finance and Public Choice 1:13-21,1990
    206.George A.Akerlof,Rachel E.Kranton,Economics and Identity,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August 2000,Vol.115,No.3,pp715- 753
    207.Hofstede,G.,1992,How to live and work in Japan:A practical guide for expatriates,Intercultural Press,Plymouth
    208.Jennifer Roback,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egregation:The case of segregated streetcars,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86,pp893 - 917
    209.Jackson J.W,Realistic group conflict theory:A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The psychological record,1993,Vol.43,No.3,395-413
    210.kinder,D.R,and sears,D.O(1981),Prejudice and politics:symbolic racism versus racial threats to the good lif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0,414-431
    211.Katz,D.&Braly,K.,1933,Racial stereotypes of one hundred college students,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280- 290
    212.Lawrence Hsin Yang and Arthur Kleinmn:'Face' and the embodiment of stigma in China:The cases of schizophrenia and AIDS,Social Science & Medicine,Vol.67,Issue 3,August 2008,Pages 398-408
    213.Michel Clement,Dennis Proppe,Armin Rott,Do Critics Make Bestsellers?Opinion Leaders and the Success of Books,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20(2):77-105
    214.Melissa k.Rich and Thomas F.Cash,The American Image of beauty:media representation of hair color for four decades,Sex roles,vol 29,no 1/2,1993
    215.Min Wu,Framing AIDS in China: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S and Chinese Wire News coverage of HIV/AIDS in China,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 16,No 3,June 200,pp 251-272
    216.Morris,M.W.,Peng,K.,Culture and Cause:American and Chinese Attributions for Social and Physical Eevents,Journal of Personality&Social Psychology,67(6),949-971,1994
    217.Mimi Whiter,Ideological Analysis and/elevision,罗伯特·艾伦主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第二版),(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18.Norwood C,Flagrant bias and lack of representation of women's groups and experts in media coverage of major AIDS issue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IDS,1989 Jun 4-9;5:829
    219.Nathalie Koivula,Gender Stereotyping in Televised Media Sport Coverage,Sex Roles,Volume 41,Numbers 7-8,1999,10
    220.Noel,Donald L.,A theory of the Origin of Ethnic Stratification,Social Problemsl6:157-172
    221.Po-lin Pan,U.S news coverage of new leaders in China:An investigation of Agenda-setting abilities of U.S newspapers and government,January,Vol.4,No.1,29 U.S 35,2008
    222.Peter R.Grant&John G.Holmes,The intergration of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 schemas and stereotype images,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Vol.44,No2,107 - 115,1981
    223.Patricia G.D evine:Stereotypes and prejudice:their 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componen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vol 56,nol,5-18
    224.Peter Dreier,Newsroom democracy and media menopoly:the dilemmas of workplace reform ameng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insurgent sociologist,8:2/3(1978:fall)
    225.Roya sherafat-kazemzadeh,Saeed Shahraz,Hamid Hohaghegh-shalmani,Tahereh Ghaziani,Leila Faghahati,Mohammad-Reza Zali,MinooMohraz:Iranian Persons Living with HIV/AIDS Unveil the Epidemic of Stigma.Arch Iranian Med 2003:6(2):77-80
    226.Richard Parker & Peter Aggleton,HIV/AIDS-related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agenda'for action,may 2002,P3
    227.Roy Malone,Media bias:Fact,not fiction?,ST LOUIS Journalism Review,2007,june 5
    228.Taylor Dinerman,Culture and Geopolitics in the Age of Oprah,The Journal of Social,Political and Economic Studies 24 no3,291-311,Fall 1999
    229.Tyler Eastman S.,Billings A.C,Biased Voices of Sports:Racial and Gender Stereotyping in College Basketball Announcing,Howard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Volume 12,Number 4,1 October 2001,pp.183-201(19)
    230.Serena Carpenter,U.S.Elite and non-elite newspapers' s portrayal of the iraq war:a comparison of frames and source use,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vol.84,no.4,winter 2007,761 - 776
    231.Sue Curry Jansen & Brian Martin,Making censorship backfire,Counterpoise,Vol.7,No.3,July 2003,pp.5 - 15
    232.Stevenson,R.L.,& Greene,M T.(1980),A reconsideration of bias in the news,Journalism quarterly,47,115 - 121
    233.UNAIDS best practice collection:Comparative analysis:research studies frZengjun Peng,Representation of China:An Across Time Analysis of Coverage in the New York Times and Los Angeles Times,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eel 14,No 1,g arch 2004,53-67
    234.William N.Elwood,'The Head that Doesn't Speak One Calls a Cabbage:' Hiv,Aids,Risk,and Social Support in the 21St Century,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Vol. 19,No.1,143-149(2002)
    235.W·Phillips Davision,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public opinion quarterly,47,(1):1-15,(1983)
    236.Zengjun Peng,Representation of China:An Across Time Analysis of Coverage in the New York Times and Los Angeles Times,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 14,No 1,March 2004,53-67
    237.[美]约翰·纽鲍尔:《历史和文化的文学“误读”》,乐黛云张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38.[美]李金铨:《建制内的多元主义:美国精英媒介对华政策的论述》,《二十一世纪》,2002年2月号,
    239.[香港]潘忠党:《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三个模式》,《现代传播》,1996年第4期
    240.[香港]潘忠党,陈韬文:《中国改革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评价和工作满意度》,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1期
    241.[台]林富美:《当新闻记者成为名嘴:名声、专业与劳动商品化的探讨》,《新闻学研究》,第88期,民95年7月
    242.[台]罗文辉:《新闻记者选择消息来源的偏向》,台湾:《新闻学研究》第50期,民84年
    243.[台]萧苹:《介绍国外媒介监督组织FAIR和Media Watch》,http://ccs.nccu.edu.tw/UPLOAD_FILES/HISTORY_PAPER_FILES/865_1.pdf,2008/12/9
    244.[台]王敏莉:《初探运用置入性行销从事烟害防制工作之研究》,2005中华传播学会研讨会,台北:台湾大学
    245.[台]林照真:《置入性行销:新闻与广告伦理的双重崩坏》,《中华传播学刊》,8:27-40页
    246.[台]陈炳宏:《广告商借入新闻产制之新闻广告化现象:兼论置入性行销与新闻专业自主》,《中华传播学刊》:8:209-246页
    247.[台]蔡树培:《电视新闻性置入性行销:行销视野之探讨》,《中华传播学刊》,8:3-15页
    248.[台]刘昌德、罗世宏:《电视置入性行销之规范:政治经济学观点的初步考察》,《中华传播学刊》,8:41-61页
    249.[台]张文强:《新闻工作的常规样貌:平淡与热情的对峙》,台湾:《新闻学研究》,民94年7月,第84期
    250.[台]徐美苓 陈瑞芸 张皓杰 赖亦凡 林佳韵:《艾滋新闻阅读与对感染者与病患的态度:以针对青年族群的讯患设计试验为例》,台湾:《新闻学研究》第87期,民95年4月
    251.[台]罗文辉,《新闻记者选择消息来源的偏向》,台湾:《新闻学研究》第50期,1995年
    252.[新加坡]唐世平:《中国社会科学》,《社会流动、地位市场和经济增长》,2006年第3期
    253.[加]莫斯可,黄煜:《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在传播领城的关系及其运用》,《中国传媒报告》,2006年第2期
    254.[英]斯图亚特·霍尔:《多元文化问题的三个层面与内在张力》,李庆本译,《文化研究》,2008.3
    255.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8月,第4卷第3期
    256.邵培仁:《恐怖源于媒体?》,《新闻记者》,2007年第6期
    257.胡倩影:《行者无疆--阿克洛夫的心理-社会-人类经济学述评》,《社会学研究》,2007年5月
    258.顾炜程,候静慧:《媒介因素与中国人“日本观”的影响》,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6年3期
    259.李新:《探析西方记者在涉华报道中表明立场倾向的技巧--分析两篇涉华外电报道》,《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60.崔克亮:《歧视的经济代价: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与战略所高级访问学者唐世平博士》,《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7月21日
    261.戴元光 陆琼琼:《弱势群体在中国电视中的“弱势”》,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3期
    262.毕竟 范旭:《从福克斯现象看美国的媒体偏见》,《传媒》,2005年第5期
    263.谢嗣胜:《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经济成果理论研究综述》,《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11月中旬刊
    264.卜昭红 杨帆 王克:《经济贸易中歧视现象的数学模型及分析》,《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3月第34卷第1期
    265.邱林川:《多重现实:美国三大报对李文和的定型与争辩》,《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1期
    266.钟新:《捍卫良知与正义:海外华文网站反击西方媒体》,《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5期
    267.叶皓:《西方新闻自由吗?--从西藏“3.14事件”看西方媒体的真实属性》,《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
    268.樊葵:《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当代传播》,2003年,第5期
    269.周立:《刍议中国电视法制报道的地域歧视》,《新闻实践》,2004年,第1期
    270.丁刚:《西方媒体的偏见从何而来》,《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5期
    271.方玲玲:《全球化背景下移民传媒的文化建构作用与生存空间--基于传播人种学的角度》,《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2期
    272.海阔:《活跃的边缘:国际传播人种学研究统计分析》,《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
    273.陆伟芳:《新闻媒体眼中的华人移民形象--20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华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274.王磊:《大众传媒中的歧视问题研究》,《思想战线》,2005年第5期,第31卷
    275.陈静:《西方媒介精英:中国“他者化”呈现的根源》,《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1期
    276.赵志立:《传媒歧视,正在倾斜的社会公器》,《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第6期
    277.程晓萱:《受众对真实世界的误读--论媒体偏见的多维体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278.桂渝芳:《大众传媒的性别歧视现象》,《新闻界》2006年,第6期
    279.袁敏杰:《媒体,警惕身份歧视》,《新闻战线》2005年第5期
    280.刘光:《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的歧视》,《青年记者》2006年第5期
    281.王沛、杨亚平:《刻版印象信息表征的模式及其功能》,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8年第3期
    282.杨治良,邹庆宇:《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的IAT和SEB比较研究》,《心理科学》,2007年第6期
    283.邓建国:《行为者与观察者:西方媒体对华报道中的基本归因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新闻大学》,2008年笫2期
    284.行红芳:《熟人社会的污名与污名控制策略--以艾滋病为例》,《青年研究》,2007年,第2期
    285.张曙光:《权力话语与文化自觉--关于文化与权力关系问题的哲学思考》,2008年5月《社会科学战线》总155期
    286.罗韵娟、郝晓鸣:《媒体女性形象塑造与社会变革--<中国妇女>杂志封面人物形象的实证研究》,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2月
    287.周春霞:《论农村弱势群体的媒介话语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第29卷第3期
    288.洪敬涛:《解释与理解的可能性的重要前提--偏见--论伽达默尔的偏见观》,《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9月,第11卷第3期,Vol.11 No.3
    289.尹丽娜 章龙飞:《电视体育报道中的性别偏见对体育事业的影响--以美国的地方电视台为例》,《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年8月,vol22,no4
    290.肖燕雄:《美国、加拿大媒介监督组织给我们的启示》,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1595,2008/12/9
    291.张中学 宋娟:《偏见研究的进展》,《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150-155
    292.姚福申:《解读古代新闻的真实性观念-兼论新闻真实性观念的演进》,《新闻大学》,2000年,冬季号
    293.赵敏:《农民工形象的传播学研究--以《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为例》,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硕士论文,2005年
    294.张谦:《积极的歧视--对都市类市民报纸娱乐新闻栏目中女性形象的分析》,2003年
    295.唐魁玉,徐华:《污名化理论视野下的人类日常生活》,2007年第5期,141-144页
    296.罗文辉:《新闻记者选择消息来源的偏向》,台湾:《新闻学研究》1995年,第50期
    297.李利群:《健康传播运动中的健康风险信息理论研究》,《现代传播》,2005年第3期
    298.翁乃群:《艾滋病传播的社会文化动力》,《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84-94页
    299.王曙光:《艾滋病亚文化易感挑战社会建构理论》,《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
    300.李梅:《影响世界五分之-人口的艾滋病政策:中国的经验和教训--艾滋病研究专家李檐教授访谈录》,《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4期
    301.刘卫东:《美国媒体的商业偏见》,《新闻记者》,2003年第1期
    302.陈一:《美国战争报道中缺失的新闻专业主义--从阿内特被解雇说起》,《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3期
    303.纪莉:《论媒介报道中的新种族主义--以<泰晤士报>的“神舟5号”报道为例》,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8月第4卷第3期
    304.刘迅 张金玺:《从角落到头版:1985-200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的框架研究》,《中国传媒报告》, 2005年第4卷第4期
    305.张自力:《媒体艾滋病报道内容分析:一个健康传播学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10月
    306.张自力:《论健康传播兼及对中国健康传播的展望》,《新闻大学》,2001年第3期
    307.张璟:《国内媒体有关艾滋病的报道中价值取向的“是”与“非”》,《新闻与写作》,2004年5月
    308.陈丹:《中国媒介的大众健康传播--1994-2001年《人民日报》“世界艾滋病日”报道分析》,《新闻大学》,2002年第3期
    309.韩纲:《传播学者的缺席: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十二年--一种历史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1期
    310.管健李强:《污名研究与多维层次表征模型的扩展分析》,《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311.李强 高文珺 许丹:噬心理疾病污名形成理论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16(4),第582-589页
    312.唐书明:《认同理论演变中的民族认同》,《思想战线》,2008年第2期,第34卷
    313.胡百精:《权力话语、意义输出与国家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从北京奥运会、拉萨“3.14”事件看中国国家公关战略的建构》,《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5期
    314.石讯,张超音:《针对“西藏问题”上的偏见中国可以坚决地说“不”!》,《对外大传播》,2008年3月
    315.司景新 罗以澄:《中国传媒对于国族身份的阐释焦虑--以中国传媒对中美民间冲突的再现为例》,《新闻与传播评论》,2005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316.胡华涛:《试论媒介权力的生成及其象征化嬗变》,《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3(上)
    317.吴冰冰:《霸权、话语、认同与伊斯兰--评<西方霸权语境中的阿拉伯--伊斯兰问题研究>》,人大复印资料《宗教》,2008年第2期
    318.孙晓红:《论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反犹运动》,《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3月,第42卷第2期
    319.李红梅:《纳粹大屠杀对犹太民族和犹太文明的影响》,《理论导刊》,2006.9
    320.纪宗安,何新华:《纳粹德国排犹政策的演变及其根源探析》,《暨南学报》,2003年5月,第25卷第3期
    321.任晓润:《纳粹屠犹的历史》,《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322.胡百精:《权力话语、意义输出与国家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从北京奥运会、拉萨“3.14”事件看中国国家公关战略的建构》,《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5期
    323.李霞 李正:《从民族主义透视围绕3.14事件的中外新闻传播--兼谈中国民族主义转型》,《国际新闻界》,2008.5
    324.刘鉴强:《国际新闻界》,《从李文和案看<纽约时报>的意识形态性》,2001年第1期
    325.郑飞:《鹰派与决策者的心理偏见》,《新京报》,2007年2月4日B02版
    326.朱旭峰:《政策决策转型与精英优势》,《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327.赵鸿燕 林媛:《媒体外交在美国的表现和作用》,《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328.何志武:《打开决策“黑箱”:大众媒介参与公共政策转化的核心环节》,《新闻大学》,2008年第1期
    329.邓建国:《行为者与观察者:西方媒体对华报道中的基本归因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新闻大学》,2008年,第2期
    330.邱林川(2002)《多重现实:美国三大报对李文和的定型与争辩》,《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1期
    331.黄旦:《独立战争前后美国报刊思想之演变--美国新闻传播思想史学习札记》,《新闻大学》,1999年秋季刊
    332.周俊:《试析我国现行新闻职业规范--以<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为例》,《国际新闻界》,2008第8期
    333.修宇:《大众媒体俯视效应及对策》,《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期
    334.陈启英:《媒体素养教育--E时代之新公民教育》,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1期
    335.阮志孝,《新闻媒介监督组织及监察机制模式比较研究》,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6年第4期
    336.李建伟,《从西方媒体的偏见看中国新闻教育的取向》,《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5卷第3期
    337.纪莉:《论媒介报道中的新种族主义--以<泰晤士报>的“神舟5号”报道为例》,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8月第4卷第3期
    338.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 2006年14(3):475-480页
    339.黄旦 郭丽华:《媒介教育教什么?--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理念的变迁》,《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
    340.曾军 旁璃:《竞争时代的文化-经济:默多克教授访谈录》,《文化研究》,2008年1期,第39-46页
    341.韩纲:《传播学者的缺席: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十二年--一种历史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第1期
    342.龙潭:《新闻传播与偏见》,武汉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343.杨雪梅:《浅析大众媒介与美国政治》,外交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论文,2003年
    344.刘倩:"chinese stereotypes in Hollywood movies--reading media racism from A cross-culutral perspoctive",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论文,2004年
    345.雷涛:《国内主流媒体农民工报道内容分析》,上海大学传播学硕士论文,2005年
    346.包晓云:《从新华社新闻分析中国农民工报道的演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论文,2004年
    347.丰帆:《我国媒体对‘农民工'报道的内容分析与话语探讨》,暨南大学传播学硕士论文,2005年
    348.贺潇潇:《西方主流媒体对我国形象的媒介歧视问题研究》,大连理工大学;传播学硕士论文,2007年
    349.刘海燕:《对外宣传与传播策略研究》,西南政法大学新闻学硕士论文,2007年
    350.程莉娜:《性别与媒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2006年度<瑞丽服饰美容>杂志中女性的刻板化印象表现》,西南财经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2007年
    351.王茜:《想象与缺席:当代中国女性杂志的性别呈现与阅读》,清华大学新闻学硕士论文,2005年
    352.王芳:《当前我国大众化报纸消息来源偏向研究》,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论文,2008年
    353.张婷:《从批评语言学的角度看美国媒体的意识形态倾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