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化症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从对消费社会媒介技术文明和现代理性的思考出发,分析现代媒介环境中的相关文化症候,呈现其中的童年危机和儿童问题,并由此深入,以“儿童”、“童年”为方法,进行社会观察、分析和批判,对如何建立当代媒介化社会的文化新秩序,提供一种反思性的态度。
     论文以21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媒介环境作为基本文化语境,将当代儿童的童年文化生活置于文化研究这个具有洞察力的审视之下,呈现“童年”这一繁复芜杂的前台景观,探讨童年生态在“社会作用于儿童”的传媒语境中出现的重重危机,触摸儿童问题产生的后台与文化肌理,深入探究现代传媒环境在多大程度上,以何种方式,社会地建构了现代儿童的样貌和童年的文化空间,从而导致了童年危机。
     本论文所涉及儿童问题是指特定群体儿童的童年文化生活中呈现出来的负面问题。大多数人将之归咎于技术发展,或归咎于儿童本身,这既是对儿童不公正的认识,也是儿童问题在另一个维度上的凸显。本论文既探究其具体表现,也关心它如何发生,更注重分析其为什么会发生,并思索我们如何应对。其中“儿童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是论文的最大关切,这一关注,将儿童问题引向了更宽泛的领域,表明了本论文研究儿童问题,最终目的还是以此为入口,介入社会观察,来观照成人的问题。
     在此大的议题统摄下,论文不断进行自我追问:为何将儿童问题放入现代媒介环境并以文化症候考察之?为何“童年消逝”说不能全面而精准地阐释中国当代社会的儿童问题?儿童观作为成人社会看待儿童的立场和态度,为何在论文中具有重要性?这些问题既是论文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也是论文展开的方法和途径。
     论文以对童年危机和儿童问题的情境化实证考察、对当代儿童童年文化生活的症候式分析与批判、对尼尔波兹曼“童年消逝说”和周作人“儿童本位观”这两个重要理论的使用与辨证作为分析框架和思考逻辑。在绪论中首先完成了童年现实关怀向学理探索的转向,通过相关的文献述评与理论碰撞,呈现了本论文的问题意识,并探索可能有所突破之处。第二章将宏大叙事和批判建构的视角引向了细化的分析,通过情境化的实证研究呈现媒介生活、媒介内容和媒介批评中的儿童问题与儿童现象,以此印象式的勾勒作为后文展开论述的参照。第三章、第四章陈述现代媒介对童年生活的影响如何发生。梳理中西方文化中有关儿童的历史叙事,对中国传媒文化的历史演进分若干阶段展开考察,指出儿童问题正是随着媒介叙事浮出历史地表的;接着把对儿童传媒文化的研究置于童年日常生活展开的具体现场和过程中,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文本和案例为进路,既对现代媒介环境中的童年话语与儿童文化产品发生机制、叙事框架进行文化分析,又考察媒介环境、文化产品与儿童日常生活如何勾连,尤其是儿童在特定场景中对媒介文化的解读实践,以及这种日常实践所蕴含的意义。第五章通过对媒介环境、消费社会和现代媒介社会的“儿童热”的症候式批判,阐述现代社会对童年和儿童的影响为什么会发生,探索前述童年文本被接受的社会语境。最后将目光转向儿童借现代媒介创造的自我文化,在儿童的媒介文化与媒介形象的反建构中寻找童年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可能。
     在现代社会,“童年消逝”的提法作为儿童问题的内面之一,一方面表达了对儿童精神生活的忧思,引导我们正视各种儿童问题,一方面也折射出成人社会长久以来对儿童的误读和童年的遮蔽。本论文对当代儿童问题的复杂性进行总结和筛选之后,将其表征为与“童年消逝说”对应的“童年危机”。指出从儿童本位的视角出发,童年不会消逝,但是媒介化的消费社会中童年生态确实出现了危机。
     面对这样的童年危机,本论文试图通过分析、揭示,建立起一种反思的态度,形成新时代的以儿童为本的认知,不仅要爱护和尊重儿童的天性趣味,更要张扬和;拓展他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儿童自己去选择和发展并作用于自身。这种认知是对我们整个传媒环境的反思,也是一种生命的态度。藉由这种态度的建立,被遮蔽的儿童才得以重新发现,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之所以将论证的焦点集中于现代媒介环境中的儿童文化症候现象,首先是因为,当代社会已是一个媒介化的社会,现代媒介环境成为当代童年生产和生长的场域,同学校家庭等带有社区性质的环境相比,具有“社会性”的多重媒介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更为深刻恒远。它既是儿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空间环境,亦是儿童面临的现实文化语境,“童年消逝说”等媒介批评也从中发端;其次,现代媒介环境作为“整体”,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历史研究范围”,儿童问题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现象,正是这“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再次,论文涉及的儿童问题,是当代中国儿童在现代传媒环境——这一以成人为主体,以消费主义为主要价值导向的文化生存语境之中的命运问题,自媒介环境学派始,人们就公认为媒介是文化发展的环境。到目前为止,媒介或许还没有改变社会文化中的一切,但它们正从各个维度改变着有关文化的一切,包括童年生活。
     由传播活动组成的社会文化中,各种新媒介文化产品包括媒介本身都有力参与和营造了童年的公共生活领域。现代媒介环境以及其中透露的文化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国的特殊文化语境和现代性问题等,共同参与着对现代童年的改造。因此各种童年话语与儿童文化现象,自然成为儿童问题的反映。基于此,本论文最大的社会关切,是质疑加载着成人价值观和儿童观念的现代媒介社会如何造成了儿童的问题。这一质疑聚焦于“成人作用于儿童”的媒介文化在童年塑造上的负面,其意义一是探求儿童生长的正能量,二是思索处在文化警醒中的现代社会如何调整看待儿童问题的视角(真正发现儿童,发展儿童)。三是指出现代传媒正在通过异化儿童文化生存场域——童年,对儿童施加影响,通过改变儿童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和人类对命运的看法。
Chinese modern media environment is considered as the basic cultural context in this thesis. Cultural study is used as methodology on the research of children's childhood.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focuses on the social's role on children's childhood under the situation of media in the current.
     This research puts childhood and children culture phenomenon together in the modern media environment for some reasons. First, media is everywhere today,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dern society; seco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societ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some aspects including children's problem. Therefore examining the problems of childhood and children under the modern media environment also means examining the modern developing trajectory of childhood by choosing a whole-part perspective.
     Childhood issues mentioned in this dissertation can be summarized into the fate of children in contemporary China under the modern media environment. Media environment, as a great social space and huge social forces, will create huge effects on children and their childhood. These have been happening automatically. But some sayings such as "childhood completely disappeared" make me noti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media. Thu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study how adult's media plays a negative role on children's childhood and to explore what could bring positive effect to children's growth. Meanwhile, how we should treat children and their childhood is also discussed in the dissertation.
     This dissertation starts with the actual concern for the childhood and problems of children in the introduction. Based on 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related references, the problem and innovation are put forward in the first part. In the following part, more detailed analysis is promoted during the specific expansion after a wide viewing angle. In Chapter2, contextualized empirical research analysis is used to explain the problems in childhood and phenomenon of children in media narr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modern media on children's childhood is also described in this chapter.
     In Chapter3and4,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how modern media affects children's life with typical case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cultural products for children in the modern media environment, the research analyzes how these products lead to the crisis on childhood. Based on the above, in Chapter5, through the critique of the media environment and consumer society,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boom of children and children in the Period of the May4movement, and dissects the reasons why modern media could influence children and their childhood. Then, the dissertation turns to children's self-culture created with the help of modern media and talk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ult's culture and children's culture. A new possi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for children's childhood in the modern society is pointed out in this part.
     In the end, the dissertation proposes that facing the childhood crisis, maybe we(adult) don't know what are the best practices, but we should avoid the bad behavior which might hurt children's childhood. A new "children-oriented" concep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allow the children to choose and develop by themselves. So human society can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引文
1 叶廷芳:《重新审视“独生子女”政策》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低生育水平下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研讨会”发言,转引自《生活新报》2009年6月4日
    1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中文版序言 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162页
    1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296页
    1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220页
    1 [法]卢梭:《爱弥儿》方卿编译,北京 北京出版社2008,第126页
    2 [英]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在电子媒介时代成长的儿童》张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第67页
    1 相关言论见[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封底
    1 见笔者《现代媒介叙事与女童形象建构》《名作欣赏》2012年11期
    1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132页
    1 David Buckingham(1999). Media Education in the UK:Moving Beyondprotectionism [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ter 1999. pp.33-43.
    2 [英]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在电子媒介时代成长的儿童》张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第88页
    1 钟叔河编校:《周作人文类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第581页
    1 钟叔河编校:《周作人文类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第591页
    2 相关讨论见张嘉骅博士学位论文《儿童文学与童年想象》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9
    1 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第22页
    2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3页
    1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212页
    1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32页
    2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44页
    1 刘宣文、张英萍:《2007年度儿童媒介研究述评》见《儿童文化研究》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1 吴翠珍、陈世敏:《变动的媒体、变动的青少年——2008年台湾地区青少年媒体行为调查》见《儿童文化研究》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1 [美]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44页
    1 李鸿祥、古秀蓉:《论中国电影中儿童形象的意义》见《电影艺术》2005年第3期
    1 见《北京青年报》2005年4月11日
    1 钱洁、齐学红:《谁定义了留守儿童?》见《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第2期
    2 转引自王月花等:《解读青少年网络成瘾》见《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第1期
    1 李菁莹:《近半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需关注网瘾现象》见《中国青年报》2010年1月8日
    2 见笔者《现代媒介叙事与女童形象建构》《名作欣赏》2012年11期
    1 闰志刚:《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社会》2006年第1期
    1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229页
    2 见笔者《现代媒介叙事与女童形象建构》《名作欣赏》2012年11期
    1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263页
    2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第12页,
    1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入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2页
    1 Aries, Phillipe. Centuries of Childhood: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 pp.132-133.
    2 [加]佩里·诺得曼、梅维丝·雷默:《儿童文学的乐趣》陈中美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第90-91页
    3 [法]米歇尔·福科:《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第2页
    4 Lesnik-Oberstein, Karin. Children's Literature:Critcism and the Fictional Child, p.54.
    1 [法]卢梭:《爱弥儿》(上)魏肇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第128页
    1 [英]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在电子媒介时代成长的儿童》张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第39页
    1 谷衍:《汉字源流字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第349页,
    2 参见钱雨博士学位论文《儿童文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
    1 参见雷启立博士学位论文《印刷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华东师范大学2008
    1 王黎君:《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2页
    2 转引自郭国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第一章《启蒙浪潮中的“文学民众化”探索》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第4页
    1 《儿童问题之初解》原载《天觉报》第16号1912年11月16日转引自陈子善、张铁荣校订:《周作人集外文.上》海口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第165页
    1 《红旗日报发刊词<我们的任务>》(1930年8月10日)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第21-22页,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第189页
    1 董天策:《消费时代与中国传媒文化的嬗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第73页
    1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100页
    2 参见林阿绵:《20世纪中国儿童故事片发展概述》
    3 转引自《大众电影》1985年第5期《全新的少年形象<红衣少女>》
    1 何清涟:《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总体性分析》见《书屋》2000年第3期
    1 孙振斌:《童年的消逝》见《现代传播》1992年第5期
    1 [英]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在电子媒体时代成长的儿童》开篇张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第24页
    2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泰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372页
    3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逝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第232页
    1 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120页
    2 海阔:《媒介人种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第188页
    1 [英]尼古拉斯.加汉姆:《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李岚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第6页
    1 周宪、刘康主编:《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28页
    2 海阔:《媒介人种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第261页
    1 见笔者《童书出版与儿童阅读环境》《编辑学刊》2011年第3期
    1 陈海燕:《从“读时代”走进“阅时代”》见江苏凤凰传媒网
    1 吴其南:《张天翼童话的反欲望叙事》见《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2 张天翼:《为孩子们写作是幸福的——我和儿童文学》《张天翼文学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359页
    1 人民网动漫:《网游“嫁接”电影收成几何?》2011年9月1日
    1 王泉根:《儿童网游的文学新疆域》见《中华读书周报》2012年3月21日
    1 崔昕平:《网游文学:儿童文学新景象》见《文艺报》2012年5月14日
    1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第114页
    1 李蕾主编:《引领成长》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第4页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3 李蕾主编:《引领成长》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第2页
    4 李蕾主编:《引领成长》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第2页
    1 [英]安东.尼吉登斯:《生活在后传统社会》周红云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17页
    2 [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第281页
    3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第221页
    1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第32页,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 雷启立:《新媒体给当代生活带来了什么》文汇报2011年12月19日
    2 见《儿童题材创作作品告急儿童片不该成“文件片”》《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6月8日
    1 季桂宝:《后现代视域中的的鲍德里亚》见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第106页
    1 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第62页
    1 [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前言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 凌继尧、季欣:《审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见《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 [英]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转引自周宪编著:《文化研究关键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58页
    3 [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96-97页
    1 同上,第88页
    2 [德]西奥多·W·阿多诺:《文化工业述要》转引自高丙中:《文化研究》第1辑(陶东风等主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 [英]理查德.麦克白:《好莱坞电影》刘菁何建平刘辉译华夏出版社2005,第48页
    4 周宪、刘康主编:《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200页
    5 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见《福建论坛》2001年第2期。
    1 [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2,第7页
    1 [美]里查德·罗蒂:《哲学与自然之境》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第14页
    1 张爱玲:《如果(传奇)再版的话》转引自《快乐阅读》2011年11期
    1 杨海文:《文化类型与文化模式简论》见《中州学刊》1996年第2期
    1 杨鹏:《类型化·文化工业·儿童文学》见《新华文摘》2006年第2期
    1 转引自王泉根《“五四”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转型》 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2期
    1 韩进:《从“人的文学”到“儿童的文学”》文艺报2009年12月5日
    1 《葛红兵儿童节献上<未来军团>》新浪读书http://book.sina.com.cn2006年06月06日
    2 朱自强:《儿童文学论.代自序.童年和儿童文学消逝以后》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第4页
    3 《张炜:童年的纯真是生命深度》北京日报2012年1月6日
    1 [英]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在电子媒体时代下成长的孩童》张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第104页
    1 王海英:《儿童共同体的建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35页
    1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第4页
    1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212页
    1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艳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297页
    1 班马:《前艺术思想——中国当代少年文学艺术论》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第691页
    1 黄武雄:《童年与解放》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90-91页
    2 班马:《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构想》武汉湖北少儿出版社1990,第8-12页
    3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探本》转引自《康德实践哲学》[日]安倍能成著,于风梧、王宏文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第43页
    1 黄武雄:《童年与解放》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55页
    1 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0,第49页
    1、Crossley, Nick. Intersubjectivity:The Fabric of Social Becoming,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6.
    2、Baldwin, Elaine. et al. Introducing Cultural Studies, London:Prentice Hall Europe, 1999.
    3、Eve T. H. Brann. The World of the Imagination:Sum and Substance,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1991.
    4、Foucault, Michel. "What is Enlightenment?", trans.by Catherine Porter, amended, Ethics:subjectivity and truth, ed. by P. Rabinow, New York:New Press,1997.
    5、Foucault, Michel. "Nietzsche, Genealogy, History." 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Selected Essays and Interviews, ed. by D. F. Bouchard,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7.
    6、Dawson, Graham. Soldier Heroes:British Adventure, Empire and the Imagining of Masculinities, New York:Routledge,1994.
    7、Hendrick, Harry. "Constructions and Reconstruction of British Childhood:An Interpretative Survey,1800 to the Present", 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Childhood:Comtemporary Issues in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ldhood, ed. by Allison Tames and Alan Prout, London, New York and Philadelphia:The Falmer Press.,1990.
    8、Halbwachs, Maurice. On Collective Memory, ed. and trans. by Lewis A. Coser,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9、Hollindale, Peter. "Ideology and the Children's Book," Literature for Children: Contemporary Criticism, ed. by Peter Hunt,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2.
    10、Hunt, Peter. An Introduction to Children's Literatur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1994.
    11、Iser, Wolfgang. The Fictive and the Imaginary:Charting Literary Anthropology,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3.
    12、James, A., Jenks, C. and Prout, A.. Theorizing Childhood, 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8.
    13、Krips, Valerie. The Presence of The Past:Memory, Heritage, and Childhood in Postwar Britain, New York &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2000.
    14、Kristeva, Julia. The Kristeva Reader, ed. by Toril Moi,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6.
    15、Kincheloe, Joe L.. "The New Childhood:Home Alone as a Way of Life", Cultural Studies, Volume 1, London:JAI Press Inc.,1996.
    16、Lesnik-Oberstein, Karin. Children's Literature:Critcism and the Fictional Child, London:Oxford University,1994.
    17、Lacan, Jacques:"The mirror stage as formative of the function of the I as revealed in psychoanalytic experience", Jessica Munns and Gita Rajan ed., A Cultural Studies Reader:History, Theory, Practice, 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95.
    18、Nodelman, Perry. "Making Boys Appear:The Masculinity of Children's Fiction", Ways of Being Male, ed. by John Stephens, New York & London:Routledge,2002.
    19、Paul de Man, Blindness and Insight,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3.
    20、Paul de Man, Aesthetic Ideology,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6.
    21、Peter Hunt ed. Children's Literature:An Illustrated History, 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2、Rose, Jacqueline. The Case of Peter Pan, or, The Impossibility of Children's Fiction, London:Macmillan,1994.
    23、Sarland, Charles. "The Impossibility of Innocence:Ideology, Politics,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Literature:Key Essay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panion Encyclopedia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ed. by Peter Hunt, New York:Routledge,1999.
    24、、Walter Benjamin, Illuminations, New York:Schocken Books,1968
    25、Walter Benjamin, Reflections, New York:Schocken Books,1978
    26、Watkins, Tony. "The Setting of Children's Literature:History and Culture",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Literature:Key Essay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panion Encyclopedia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ed. by Peter Hunt, New York:Routledge,1999.
    27、[美]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8、[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入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9、[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0、[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1、[美]米德:《心灵自我和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32、[美]加登纳:《艺术与人的发展》兰金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33、[日]早川一荣:《思考和行动中的语言》见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4、[美]霍尔:《无声的语言》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5、[美]霍尔:《超越文化》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6、[美]摩尔:《皇帝的虚衣:网际网络文化实情》王克迪、冯鹏志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37、[美]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明、叶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8、[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9、[美]迈克尔·德图佐斯:《未来会如何:信息新世界展望》周昌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0、[美]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1、[美]威廉·J·米切尔:《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范海燕、胡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42、[美]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3、[英]布瓦索:《信息空间》王寅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44、[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5、[美]雪丽·贝尔吉:《大众媒介概论》赵劲松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46、[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7、[加]埃里克·麦克鲁汉、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鲁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8、[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9、[美]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张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0、[美]柯利弗德·G·克利斯蒂安等:《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张晓辉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1、[美]埃文·施瓦茨:《数字达尔文主义:网络时代的生存竞争策略》陈正平译,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
    52、[英]艾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郭凡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3、[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逝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4、[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5、[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艳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6、[英]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在电子媒介时代成长的儿童》张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7、[法]让·雅克·卢梭:《爱弥儿》方卿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58、[瑞士]麦克斯·吕蒂:《童话的魅力》张田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59、[美]杰克·齐普斯:《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赵霞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60、[日]上笙一郎:《儿童文学引论》郎樱、徐效民译,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
    61、[美]雪登·凯许登:《巫婆一定得死:童话如何型塑我们的性格》李淑珺译, 台北:张老师文化事业公司2001
    62、[意]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郭志鹏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63、[法]阿尔贝·雅卡尔:《写给未出世的你》赵苏影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4、[美]凯特·穆迪:《电视的影响与儿童电视病》卜卫等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
    65、[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尔多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66、[加]佩里·诺得曼、梅维丝·雷默:《儿童文学的乐趣》陈中美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67、[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01
    68、[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9、[英]塞尔曼:《文学批评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0、[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全集》第13—16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
    71、[德]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72、[德]本雅明:《启迪》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73、[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74、[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75、[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冰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1
    76、[美]特里林:《诚与真》刘佳林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77、[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北京:三联书店2003
    78、[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董立河译,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79、法]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80、[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81、[法]梅洛·庞蒂:《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罗国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82、[英]雷蒙德·威廉斯:《现代主义的政治》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83、[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84、[英]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85、[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86、[美]大卫·库尔珀:《纯粹现代性批判》藏佩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87、[美]罗伯特·皮平:《作为哲学问题的现代主义》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88、[匈]阿格尼斯·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89、[德]郝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90、[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25、[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91、[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92、[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10
    93、[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94、[法]米歇尔·福科:《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95、[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6、[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7、[美]伊万·撒列尼:《文化资本的政治表现》李智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8、[英]安东·尼吉登斯:《生活在后传统社会》周红云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9、[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100、[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01、[美]里查德·罗蒂《哲学与自然之境》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102、[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03、[日]安倍能成:《康德实践哲学》于风梧、王宏文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104、金观涛:《系统的哲学》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105、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06、董天策:《消费时代与中国传媒文化的嬗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07、周宪、刘康主编:《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8、海阔:《媒介人种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
    109、黄武雄:《童年与解放》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10、熊秉真:《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1、王海英:《儿童共同体的建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12、卜卫:《进入地球村:中国儿童与大众传播》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
    113、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114、卜卫:《媒介与儿童教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115、班马:《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构想》武汉:湖北少儿出版社1990
    116、海飞:《童媒观察》青岛:山东明天图书发行中心2005
    117、金燕玉:《中国童话史》南京:江苏少儿出版社1992
    118、方卫平:《逃逸与守望》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119、方卫平:《儿童接受之维》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120、班马:《前艺术思想—中国当代少年文学艺术论》福州:福建少儿社1996
    121、吴其南:《代际冲突与文化选择》兰州:甘肃少儿出版社1994
    122、王泉根编:《周作人与儿童文学》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
    123、舒芜:《周作人概观》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124、陶明志编:《周作人论》上海:上海书店1987
    125、刘绪源:《解读周作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
    126、雷启立《苦境故事——周作人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127、止庵:《苦雨斋识小》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128、止庵:《周作人传》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129、张菊香张铁荣编《周作人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130、刘绪源:《周作人与儿童文学》北京:海豚出版社2011
    131、周作人:周作人自编集(10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
    132、钟叔河编校:《周作人文类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
    133、朱自强:《儿童文学论》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134、李蕾主编:《引领成长》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135、王黎君:《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36、方卫平主编:《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07-2010)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