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众文化叙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逐步出现了文化转型,大众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猛发展,影响巨大。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从研究对象的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到理论范式的运用,都受到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的影响,但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自有其特殊性,因此相关研究也由最初的将西方理论盲目拿来,逐渐发展到认真审视本土大众文化现象。丰富的个案研究与单个理论问题的探讨成果众多但难免孤立,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大众文化叙事特质的分析研究,深入中国大众文化的发生肌理及现实表现,进一步确认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属性与特质,于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中促进中国本土大众文化研究的不断完善。
     全文共分五章进行论述:
     第一章以日常生活范畴为基础,指出大众文化以日常生活和日常生活的想象为叙事对象与主题,大众文化的本质属性正是来自于它对“日常生活”本体性地位和本体性意义的充分肯定。①通过对哲学、消费社会理论等研究中的日常生活范畴的梳理,确认了哲学社会学研究中日常生活从依附于非日常生活到确立本体性地位的过程,分析了日常生活的存在状态及特点。在此基础上,由中国具体语境出发,对“日常生活”之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与市民通俗文艺、大众文化进行了比较:精英文化或主流文化出于革命、启蒙的需要,对日常生活进行遮蔽、悬置或是批判、提升;市民通俗文艺则在表现内容、运作方式和创作动机上显现出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对感性具体的日常生活的正视和凸显,对日常生活中人的观念、意识乃至欲望、想象的表现,是对日常生活价值本身的肯定,也是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②大众文化肯定日常生活的本体性地位与意义,“过程”成为主体,总体看来是在两个叙事层面上展开:其一是直面日常生活的现实存在,其一是点染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梦想。在具体文本中,或强调其中一个层面,或将二者交融。直面日常生活的文本主要集中于两类:体现平民意识的日常生活叙事与张扬小资趣味的日常生活叙事。这两者都将日常生活置于叙事主体,确认了琐屑细微的日常生活本身就蕴含意义与情趣,渗透着大众对生活与生命的理解。而点染日常生活之梦的文本,作为大众日常生活的想象,是一种弥合理想和现实差距的幻象,它们或是将现实日常生活的现象加以修补和改造,或是以历史、江湖或奇幻等规避了现实日常生活中的不如意与不合理因素,对于大众来说都是一种心理补偿。大众文化文本由此成为大众审视日常生活经验的一个入口。
     第二章具体分析大众文化文本的叙事结构:情节模式及作为情节模式的延伸的情绪模式。①当大众文化文本以日常生活及其想象作为叙事对象与主题,情节模式自然成为大众文化文本主导性的叙事结构中心,其更突出的是情节本身作为不断变化的“过程”的呈现对于大众的意义和价值。与精英文化更强调创新不同,大众文化文本成熟的、稳固的情节叙事模式更容易得到大众的亲近和认同。大众文化肯定情节模式本身的意义,恰恰是以类型的不断重复为表征的。类型化的文本表明一种叙事成规,无论是从受众的接受心理还是与日常生活及其梦想的关系而言,类型都自有其文化意义与认识价值,并且折射出时代、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同时,大众文化文本也在因袭为主体基础上有限的出新,通过加强受众参与性、类型杂糅、对不同的文化及意识形态冲突的弥合等方式,大众文化的类型文本显现出了自己的内在张力。②与精英文化以突围传统情节模式、提高艺术品位为本位采用情绪模式不同,大众文化突出情绪的体验与表达是中国当下语境中对个人主体性的强调的表征,是对大众日常生活之当下感觉的释放的肯定。情绪模式作为大众文化文本叙事中情节模式的延伸,一般都有传统文本的叙事线索,同时把个人感觉情绪的表述放在重要的位置,在人物命运与事件的发展中将情绪情感这种非情节性因素放置到了一个重要位置甚至直接影响了情节的发展。无论采用哪种具体的呈现方式,大众文化文本中的情绪模式都体现出与大众日常生活经验的一致性。
     第三章与日常生活的状态及特点相联系,探讨大众文化文本在叙事时间及叙述者处理上的具体特点及意义。①在时序处理上,主要采用顺时序与倒叙(包括影视文本中的闪回)作为线性时间叙事的辅助;等述(相当于“场景”或“时间的复原”)与时间的扩张是最为普遍的时距处理方式。顺时序与等述是在表层体现出了与日常生活的特性一致,倒叙、时间的扩张则是从心理机制上体现出了与大众日常生活的内在的一致性,更有利于情绪的呈现。重复的叙述机制体现出了与大众日常生活本身就充满了重复思维与重复实践的一致性。②从韦恩·布斯到詹姆斯·费伦,关于叙述声音的修辞性研究方法在不断地深入。叙述者的特定属性与叙事效果之间确实存在着联系,“我”作为大众文化文本中的公开叙述者,其声音的大量出现在中国的具体文化语境中有其特殊意义:“我”所发出的不仅仅是一种能够凸显主观感受、具有感情色彩的叙述声音,在对社会个体主体意识的凸显上它表现出了与社会转型期主导性话语的一致性,作为大众之个体的不同的“我”的声音的具体呈现形成了一个意识形态的交流场域,一方面更鲜明地彰显了大众意识形态,表现出对精英意识、主流意识的悬置、疏离或是抵触,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了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既抵触又兼容的关系。另外,“我”的叙述还有其他特定的叙事效果。因此,无论是从叙事时间还是叙述声音上,大众文化文本都是在肯定和强调和日常生活的一致性、情感的投入以及个人的参与欲望。
     第四章分析大众文化文本的叙事话语及符码,探讨大众文化的感性化叙事及多元化的叙事符码分配。①人的日常生活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感性存在,大众文化文本感性化叙事表现为对大量具体的、独特的感性生活形态、细节和语言的呈现,经由被突出的感官体验与细节,传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鲜活经验和生活质感。它强调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接性,便于感官的直接理解与把握,充分地表达当代社会人的情感、欲望诉求,尤其通过细节突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物”的符号意义。身体叙事作为感性化叙事最集中的表现之一,一方面体现了对身体呈现禁忌的颠覆,另一方面更多地表现出了作为被消费的商品的符号性意义,它展现的是欲望本身、快感与游戏。感性化叙事充分地体现出大众文化的消遣性,呈现了新的生活图景和消费文化景观。②受众是能动的受众,一个能被受众接受的大众文化文本本身就包含着多元化的叙事符码,将罗兰·巴特的五种符码模式应用于对大众文化文本的分析可以发现大众文化文本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阐释符码、情节符码与意素符码,文化符码次之,象征符码最弱。大众文化文本中的叙事符码的选择与编排更强调给观众以感官体验,诸如绘本小说、多媒体小说等混合媒介叙事的出现更印证了这一点。在一个消费的时代、传媒的时代,大众文化文本以纷繁多样的能指构成了一出感官的盛宴,也体现了符号化特征,导引了符号或形象与现实关系的变化。
     第五章对大众文化的互文性进行研究,指出互文性对于大众文化文本而言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叙事策略或技巧而存在,更具有本体性的意义,它体现了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与狂欢化特质。①通过对互文性理论的梳理可以见出对“互文性”这一概念的理解与这一理论的发展密不可分,它既是一个广义的理论,也标称着一种有迹可循的方法。大众文化尤其突出戏仿、拼贴意义上的互文性,造就的是一种非线性阅读的方式,大众以此方式进行情感宣泄,获得智性快感,而且将不同的话语、事件抽离原来的语境,往往更注重了与现实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强调文本的游戏消遣功能。②随着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互文现象已经超越媒介:“语—图”互文现象最为普遍,尤其是其中的影视文本与文学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及其转换规律有其特点;电子媒介与媒介之间的互文乃至网络的超文本等现象越来越多,最终在不同的大众文化文本之间形成超级链接,甚至直接渗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互文性带来了接受活动的多维度性,从互文本到超文本,始终凸显了大众的参与性,大众只有参与其中,才能把捉意义,这种肆无忌惮的狂欢充分地体现了大众文化的娱乐功能。
     大众文化充分肯定了“日常生活”的本体性地位和意义,按照大众“日常生活”的状态与特点来呈现生活、构建叙事。关于中国大众文化的叙事研究,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的大众文化现象,有利于将本土大众文化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Since the late 1980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has taken place in China, Popular Culture develops with an unprecedented speed and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ociety. The research of Popular Culture in China is deeply affected by western studies as far as object selection, problem solution and theory adoption are concerned.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ha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udies track the following steps: "uncritical transplantation or copying from the western" to "serious examination of native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phenomena". How to put the analysis of single cases and theories into an overall study? That is the problem confronted almost every research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this paper tries to argue the occurring circumstances and realistic performance of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and grasp the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t, so as to promote continuous maturing of the study through theoretical discussion and practical criticism.
     This paper develops the arguments in five sections:
     Based on clarifying the scope of Daily Life, the first section points out that Popular Culture takes Daily Life as well as imagination originating from Daily Life as its narrative object and theme, and the natural property of Popular Culture emerges from its full confirming of the noumenon status and value of Daily Life. (1) Through clarifying the scope of Daily Life in philosophy and the theory of consumption society, the paper argues that in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Daily Life tracks the following steps: "depending on non-daily life" to "establishing its noumenon status". Also this part analyzes the existing stat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aily Life. Proceeding from concrete Chinese context, the paper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Daily Life in Elite Culture and Mainstream Culture, and Daily Life in Popular Urban Litera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because of the needs of revolution or enlightenment, Elite Culture and Mainstream Culture tend to shelter, remove, criticize or upgrade ordinary Daily Life, in contrast, Popular Urban Literature embodies its close ties with Daily Life as far as content, operation and motivation are concerned. Since the 1980s, Popular Culture highlights the specific emotional Daily Life, describes people's ideas, senses, desires and even imaginations, and shows its affirmation of Daily Life's own value, which is inevitable due to the economic, social,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 (2) With "Process" as the mainstay, Popular Culture recognizes the noumenon status and value of Daily Life, and on the whole the narrative is developed on two levels: one is facing the realistic existence of Daily Life, the other is depicting the masses' dreams in their Daily Life. In concrete text producers may stress one level or blend the two together. There are two types of texts facing the realistic existence of Daily Life: one is reflecting the civilian consciousness, the other is promoting the petty-bourgeois interests. And both take Daily Life as their narrative object, recognize that meanings and sentiment are embodied in the trivial Daily Life, and also reflect the masses' understandings of life. As the imagination of Daily Life, the texts depicting the masses' dreams of Daily Life are a kind of illusion which bridges ideal and reality. Usually producers of these texts tailor the real phenomena in Daily Life, or cover the rough and unreasonable factors in the form of history, martial arts or fantasy texts, which all play a role of mental compensation for the masses. Thus Popular Culture texts become an entrance for the masses to examine their experience in Daily Life.
     The second section develops the argument of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Popular Culture text: plot mode and emotion mode, the latter is an extension to the former one. (1) When Popular Culture texts choose Daily Life and imagination originating from Daily Life as its narrative object and theme, resultantly plot mode becomes a dominant factor of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as a continuously changing "Process" is presented, the plot's own meaning and value for the masses appear more prominent. Elite Culture puts more emphasis on innovation, while the mature solid narrative mode of Popular Culture texts appears easier to be accepted by the masses. Popular Culture admits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plot mode, which is precisely confirmed by repetitive narrative types. Whether considering the accepting mentality of the audience or on term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Daily Life and dreams, texts of certain types stage a kind of narrative format, reflect changes in times,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these types have their own cultural meanings and value. At the same time, Popular Culture texts promote self-maturing by innovation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audience's participation, integration of types and blending of different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conflicts, in this way texts of certain types show their internal tensions. (2) When producers of Elite Culture make choices of emotion models,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breaking through traditional plot modes and upgrading artistic taste. In contrast, Popular Culture stresses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ontext, highlighting the experience and expression of emotions, with its full recognition of release of present real feelings of Daily Life. As an extension of plot mode in the narrative texts of Popular Culture, emotion model usually has narrative clues of traditional texts an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 sense and emotions, and feelings and emotions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plot development. No matter what kind of method is chosen, the emotion model of Popular Culture texts embodies consistency with the masses' experience of Daily Life.
     The third section probes into the concrete characteristics and meanings of Popular Culture as far as the narrative time and narrator are concern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at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aily Life. (1) While dealing with time sequence, as the assisting of linear time narrative, narrative in sequence and flashback are preferred; restoration and expansion of time are the most popular ways to deal with time duration. Narrative in sequence and restoration of time embody consistency with Daily Life in appearance, while flashback and expansion of time show their internal consistency with Daily Life as far as mental mechanism is concerned, which is more favorable to emotion presentation. Also the repeated narrative mechanism embodies consistency with the masses' Daily Life that is full of repeated thinking and practice. (2)From Wayne Clayson Booth to James Phelan, the rhetorical research methods of narrative voice are constantly developing. It's confirmed that there ar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narrator's properties and the narrative effect. A large amount of producers of Popular Culture texts choose first person "I" as their narrator, which has special meanings in concrete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the voice of first person "I" not only is a kind of narrative voice of subjective feelings and emotions, but also embodies consistency with the dominant voice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as far as prominent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is concerned. By the choice of first person "I", an individual in the masses, producers of texts reveal the masses' ideology in a more obvious way, and drift apart from elite consciousness and mainstream consciousness; On the other hand, while there is collision, there is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masses awareness and the mainstream consciousness. In addition, the narration from first person has particular narrative effects. Thus no matter narrative time or narrative voice is concerned, Popular Culture texts always fully recognize and stress its consistency with Daily Life, devotion of emotion and individual desire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forth section of the paper, the author takes the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code of Popular Culture as her analysis objects and probes into the perceptual narrative and diversified distribution of narrative codes in Popular Culture texts. (1) The existence of Daily Life is perceptual and through a large amount of concrete particular description of perceptual life modality, details as well as language, highlighting sense experience and specific feelings, the perceptual narrative in Popular Culture texts expresses lifelike experience and feelings belong to this era. The directness acting on people's sense is emphasized, which makes it easier to understand and handle. Full expression of emotions and desire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person and highlighting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Substance" in Daily Life with details are widely used. As the most centralized expression of perceptual narrative, body narrative on one hand embodies subversion of the taboo of body presen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demonstrates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commodity; desire, pleasure and amusement are presented. Popular Culture's pastime nature is fully expressed in perceptual narrative while new living views and consuming cultural landscape emerge from the texts. (2) The audience is active and diversified narrative codes are embodied in Popular Culture texts. When we adopt the Five Codes theory from Roland Barthes to analyze Popular Culture texts, we can find out that the most prominent codes are hermeneutic code, proairetic code and connotative code, with cultural code lesser and symbolic code least. In Popular Culture texts the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narrative codes put more emphasis on offering sense experience for the audience; the appearance of mixed media narrative, such as novels with many drawings and multimedia novels, has confirmed this. In an era of consumption and media, various kinds of signifiers of Popular Culture texts bring us a banquet of sense and symbolic features are embodied as well, which dominate the conversion between codes or symbols and realities.
     The fifth section analyzes the intertextuality of Popular Culture and points out that for Popular Culture texts, the intertextuality is not merely a kind of narrative tactics or skills, and it has more noumenon meanings and reflects the recreational and revelry specialties of Popular Culture. (1) With analysis on intertextuality theory, we can find out that the theory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Intertextuality", and it's a general theory which is also labeled as a practical method. The intertextuality concerned with parody and collage is especially prominent in Popular Culture, resulting in a nonlinear reading method, thus the masses release their emotions and acquire mental pleasure. In this course the masses tend to remove various kinds of voice and events from their original context, usually stress the relevance with realistic Daily Life, and put more emphasis on the pastime function of texts. (2) With the flourishing development of Popular Culture, different kinds of media are used as far as intertextuality is concerned: the Interaction of "Language - Picture" is most popular, and the intertextuality and conversion between visual and novel text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We find more and more hypertexts between electronic media and traditional media, resulting in hyperlinks between different Popular Culture texts, even having direct effects on the masses' Daily Life. The intertextuality brings us diversified reception activities, and the masses' attendance is highlighted in both intertextual texts and super texts. Only the masses participate in such kind of activities, can they grasp its meaning, and the uninhibited revel fully expresses the entertainment function of Popular Culture.
     With its full recognition of the noumenon status and meaning of Daily Life, Popular Culture texts present life and establish narrative according to the stat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sses' Daily Life. The analysis of narrative of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would help us to comprehend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phenomena and facilitate the theory study of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引文
[1][英]斯图亚特·霍尔:《解构‘大众'笔记》,《大众文化研究》,陆扬王毅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41页。
    [2][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韩敏中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41、11页。
    [1][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韩敏中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27页。
    [2][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韩敏中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32页。
    [3][英]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5页。
    [4]伯尔洛克特隆布莱编:《新丰塔那现代思想辞典》(A.Bullock&S.Trombley,The New Fontana Dictionary of Modern Thought),London: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9年版,第666页。转引自陆杨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76页。
    [1][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页。
    [2]陶东风 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3页。
    [3][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134页。
    [4][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 徐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40页。
    [5][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33页。
    [6]相关文章可参阅陶东风《欲望与沉沦一当代大众文化批判》(《文艺争鸣》1993,6)、张汝伦《论大众文化》(《复旦学报》社科版1994,3)、周宪《大众文化的时代与想象力的衰落》(《文艺理论研究》1994,2)、金元 浦《试论当代的“文化工业”》(《文艺理论研究》1994,2)、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96,2)、童庆炳《人文精神:为大众文化引航》(《文艺理论研究》2001,3)等。
    [1]关于这一观念在国内学界的确立,实际上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研究文章中就有学者注意到了西方理论话语在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中的适用性问题,如陶东风在《超越历史主义与道德主义的二元对立——论对待大众文化的第三种立场》(《上海文化》1996,3)中就指出运用法兰克福学派理论来研究中国大众文化存在着历史的错位,适用性有限;又比如《上海文学》1998年第1期组织的关于“大众文化与大众文化批评”的讨论的几篇文章都谈到了用西方话语来论断中国大众文化很难触及到中国大众文化的实质性问题。还有祖朝志《对大众文化批判的批判》(《社会科学》1998,4)中指出了用精英文化的审美原则和法兰克福学派理论来研究中国大众文化存在着时间、空间上的错位……在2000年之后的研究文章中这一观念成为学界共识并且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探讨。
    [2]孙文宪:《艺术世俗化的意义——论本雅明的大众文化批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3]相关文章如《读书》1997年第2期组织的名为“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笔谈中旷新年的文章《作为文化想象的“大众”》,以及孟繁华《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的两种时间》(《电影艺术》2000,5)、马龙潜 高迎刚《“大众文化”与人民大众的文化》(《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6)、宋革新《当代中国大众文本评价期待》(《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2)、范玉刚《当下语境中的“大众”与“大众文化”》(《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3)等,都对“大众”的具体所指进行了分析。
    [1]相关的研究论文有:吴炫《中国的大众文化及其批评》(《上海文学》1998,1)指出,中国大众文化的产生区别于西方科学理性和高度秩序化背景,因而带有浓烈的世俗享受和急功近利特征:又如陶东风《批判理论的语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2000,6)、邹广文等《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社会科学战线》2004,5)、王桂艳《在不同的话语语境中审视大众文化》(《河北学刊》2007,4)等,《文化研究》丛刊中也有很多针对中国大众文化进行研究的个案分析。对中国本土大众文化进行描述和研究的论著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就较多地出现,如李陀主编的大众文化批评丛书,黄会林《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陶东风《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研究》等,这些论著中也都不同程度地论及了中国大众文化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背景及特点。
    [2][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6页。
    [1][美]戴卫·赫尔曼:《引言:新叙事学》,《新叙事学》,戴卫·赫尔曼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页。
    [2]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页。
    [3]申丹:《总序》,见[美]James Phelan Peter J.Rabinowitz主编:《当代叙事理论指南》,申丹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页。
    [1][美]戴卫·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页。
    [2][美]戴卫·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页。
    [3][美]戴卫·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4][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之“前言”部分:《作为修辞的叙事:解读波特的<魔法>的魅力》,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1][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77页。
    [2][美]戴卫·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页。
    [3]申丹:《经典叙事学究竟是否已经过时?》,《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至今,去掉个案研究以及对某类文本研究的文章,相关文章不足10篇。高小康《梦入江湖——大众文化中的叙事》相对而言是国内关于大众文化的著述中明确研究大众文化叙事的一部专著,其中又大量涉及了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叙事。该书仍是采取了散点透视的体例,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到周星驰、冯小刚的电影,以及室内剧、言情剧、“戏说”历史剧等等,一一剖析,虽然作者采取了散文式笔法,但其中对具体大众文化现象叙事特点与模式的剖析十分精到,而且广泛地联系了中国大众文化置身的具体语境,涉及大众心理、社会学等多领域。该书在具体现象的引证分析上显现优势,但在理论梳理上有所欠缺。相关文章如何群《从配方程式到程式配方——大众文本的类型与出新》(《文化研究》第4辑)、邵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叙事中的主体性建构》(《文艺评论》2003,6)等。陈尚荣《“新市民文化”的代言人——90年代王朔、池莉、冯小刚创作观比较论》(《理论与创作》2005,3)透视了王朔、池莉的小说与冯小刚电影在创作主体思路及具体表现上的异同,将不同传播媒介的大众文化文本加以比较,是一种很有启发性的思路。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壬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54页。
    [1]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1页。
    [2][德]霍克海默 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34页。
    [1][匈]卢卡奇:《审美特性》(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2页。
    [2][德]胡塞尔:《胡塞尔选集》(下卷),倪梁康选编,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087页。
    [3][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 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54页。
    [4]海德格尔认为,常人不是任何确定的人,但一切人都是常人,常人指定着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表现为庸庸碌碌、平均状态、平整作用等等。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往往认同常人指定的、平均的、无个性的规则,把自身的此在完全消融于这种平均状态的存在方式中,因此日常此在恰恰是人的异化状态、非本真状态的存在。
    [1]陈学明 吴松 远东:《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5页。
    [2]Henri Lefebvre,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trans,John moore,Verso,1991,P 87.
    [3]Henri Lefebvre,Every 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trans,Sacha Rabinovitch,London,1971,P204
    [4]周宪:《日常生活批判的两种路径》,《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5][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3页。
    [1][法]居伊·德波:《奇观社会》,《视觉文化的奇观》,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著,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1][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 金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页。
    [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1][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137页。
    [2][德]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均 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66-267页。
    [3]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32-33页。
    [4]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卷),王晓明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第471页。
    [5]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6]鲁迅:《几乎无事的悲剧》,《且介亭杂文二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1]姚玳玫:《冰心·丁玲·张爱玲——“五四”女性神话的终结》,《学术研究》1997年第9期。
    [2]老舍:《老舍文集》(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15页。
    [3]一般把20世纪30年代初到建国前的电影导言群,简称为第二代导演或第二代。第三代导演主要作品的创作年代大多是建国后十七年,但其中如谢晋等人到20世纪80、90年代还在拍片。
    [4]何春耕:《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传统:从郑正秋、蔡楚生到谢晋》,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页。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页。
    [2]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下卷),王晓明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第191、195页。
    [3]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下卷),王晓明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第202页。
    [1]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流派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3页。
    [2]刘心武:《作家与读者》,《文汇报》1988年3月22日。
    [3]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60页。
    [1]许子东:《重读<日出>、《啼笑因缘>和<第一炉香>》,《文艺理论研究》199s年第6期。
    [2]夏征农:《读<啼笑因缘>》,《文学问答集》,生活书店1935年版。
    [1]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71页。
    [2]唐小兵:《蝶魂花影惜分飞——漫话“现代性”》,《读书》1993年第9期。
    [3]《文学研究会宣言》,《小说月报》12卷1期,1921年。
    [4]唐小兵:《蝶魂花影惜分飞——漫话“现代性”》,《读书》1993年第9期。
    [1]唐小兵:《蝶魂花影惜分飞——漫话“现代性”》,《读书》1993年第9期。
    [2]李楠:《小型化的市民大众文学——上海小报文学初论》,《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该文所指的“小报文学”是那些渗透着市民目光和心态的文学,具有平面化反映市民生活、市民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功能的、被市民视为商品性消费的文学,经历了暴露和邪狭文学、鸳鸯蝴蝶派和海派通俗文学占主导地位的三个阶段。
    [3]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四),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74页。
    [4]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四),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72页。
    [1]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四),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第173-174页。
    [2]许子东:《重读<日出>、<啼笑因缘>和<第一炉香>》,《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6期。
    [3]张爱玲:《色·戒》,《张爱玲文集》(四),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64页。
    [4]张爱玲:《色·戒》,《张爱玲文集》(四),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68页。
    [5]孟悦:《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下卷),王晓明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第110页。
    [1]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四),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75页。
    [2]此处的“写”是泛化的“写”,泛指各种不同媒介的文化文本的创作生产。
    [1][英]理查德·霍加特:《人民的“真实”世界:来自通俗艺术的例证——<派格报>》,王广州译,《文化研究读本》,罗钢 刘象愚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19、121、122页。
    [2][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91页。
    [3]也被译为“可读的”与“可写的”。
    [4][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27-128页。
    [5][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54-155页。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55页。
    [2][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56页。
    [3][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55页。
    [4][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67页。
    [5][德]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均 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65-266页。
    [1]王一川:《重复模式与日常生活——几部‘新写实'小说中的市民形象》,《求是学刊》1997年第5期。
    [2]唐小兵:《蝶魂花影惜分飞——漫话“现代性”》,《读书》1993年第9期。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1页。
    [2]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中国目前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汝信等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
    [3][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9页。
    [1]王朔:《王朔自白》,《文艺争鸣》1993年第1期。
    [1]温儒敏 赵祖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24页。
    [2]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5页。
    [3]王朔:《无知者无畏》,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4]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第126页。
    [5]王朔:《作者的话》,王朔:《过把瘾就死》,北京:华艺出版社1992年,第5页。
    [6]池莉:《“杀人”写作前后》,池莉:《预谋杀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76页。
    [1]程永新:《池莉访谈录》,《作家杂志》2001年第5期。
    [2]池莉:《写作的意义》,《池莉文集》(四),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44页。
    [3]池莉:《写作的意义》,《池莉文集》(四),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44页。
    [4]戴锦华 池莉:《神圣的烦恼人生》,《文学评论》1995年第6期。
    [1]戈雪:《非女性写作的两种范本——试论方方、池莉小说创作的艺术分野》,《文艺评论》2000年第3期。
    [2]池莉:《我——代后记》,《池莉文集》(五),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68页。
    [3]赵艳 池莉:《敬畏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池莉访谈录》,《小说评论》2003年第1期。
    [4]池莉:《我——代后记》,《池莉文集》(五),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65页。
    [5][美]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付礼军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8页。
    [6]林金荣:《池莉的小说为什么畅销》,《大众科技报》1999年10月28日。
    [7]池莉:《也算一封信》,《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第4期。
    [8]戴锦华 池莉:《神圣的烦恼人生》,《文学评论》1995年第6期。
    [1]刘恒:《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北京:华艺出版社1999年。
    [2]刘恒:《乱弹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92页。
    [3]沈好放 吴冠平:《显微镜下的生活关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电影艺术》2000年第3期。
    [4]参见胡占凡:《在2006年度全国电视剧规划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电视》2006年第4期。
    [1][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101页。
    [2]尤其是日常生活用品如洗衣粉、电话、食用油等商品的广告,基本上都会营造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来争取电视机前观众的认同。
    [3]陆扬 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1页。
    [4]陆扬 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5页。
    [1]陆扬 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5-326页。
    [2]萧功秦:《当今中国的中产阶级与知识分子》.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6页。
    [3]何平 张光芒 汪政 何言宏:《当下文学中的小资情调和中产阶级趣味》,《文艺评论》2005年第6期。
    [4]在安妮宝贝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babe之“作者介绍和著作年表”中有如下文字:“所有作品均持续进入书店系统和全国文艺类图书畅销榜。”
    [1]上述短篇小说均出自安妮宝贝:《告别薇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吴过:《桀骜不驯的美丽——网络访安妮宝贝》,《告别薇安》,安妮宝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安妮宝贝:《一个人的杜拉斯》,《文学报》2005年8月11日第7版。
    [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9页。
    [2][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3页。
    [1]相关内容可参见《花溪》杂志及杂志网站http://www.huaxo.tv/Huaxi_jianjie.asp?id=78之“花溪简介”。
    [2]包小光:《小资情调——一个逐渐形成的阶层及其生活品位》,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年,第3页。
    [1][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09页。
    [2][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10页。
    [3][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12页。
    [4][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14页。
    [5]榛生:《寻找一双1992年的臂弯》,海口:南海出版社2003年。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66页。
    [2]包小光:《小资情调——一个逐渐形成的阶层及其生活品位》,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年,第29、34页。
    [3]张未民:《关于“新性情写作”》,《文艺争鸣》2006年第3期。
    [4]韩寒:《韩寒五年文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第209页。
    [5]参见王爱松:《日常生活叙事的双重性》,《文艺评论》2004年第6期:张霖:《日常生活:90年代文学的想像空间》,《文艺评论》2004年第6期。
    [1]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调查,转引自白烨 张萍:《崛起之后——关于“80后”的答问》,《南方文坛》2004年第6期。
    [2]孙文宪:《艺术世俗化的意义——论本雅明的大众文化批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 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14页。
    [2]谭政 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3]玉雪石:《冯小刚:中国电影导演中的“另类”》,《艺术导刊》2001年第4期。
    [1]余馨:《与冯小刚谈<不见不散>》,《当代电影》1999年第1期。
    [2]尹鸿:《世纪之交:90年代中国电影备忘》,《当代电影》2001年第1期。
    [1][英]爱·摩·佛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第131页。
    [1]高小康:《梦入江湖:大众文化中的叙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7-18页。
    [2][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6页。
    [3]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91页。
    [4][美]玛丽—劳里·瑞安:《叙事与数码:学会用媒介思维》,陈永国译,《当代叙事理论指南》,[美]James Phelan Peter J.Rabinowitz主编,申丹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14页。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2),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57页。
    [2][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53页。
    [3]汪政:《立场的选择与阐释的介入》,《上海文学》1998年第1期。
    [1][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6-147页。
    [2][德]霍克海默 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99页。
    [1][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77页。
    [2]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新青年》5卷1号。
    [3]许子东:《重读<日出>、<啼笑因缘>和<第一炉香>》,《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6期。
    [4]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04页。
    [1][英]爱·摩·佛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第71页。
    [2]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页。
    [1][美]J.G.考维尔蒂:《通俗文学研究中的“程式”概念》,《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周宪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29页。
    [2]何群:《程式:大众文本的核心范畴》,文化研究网www.culstudies.com
    [3]南帆:《大众文学的历史涵义》,《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4期。
    [4]影视媒介关于“类型”的探讨由来已久,关于文学的类型化研究可参见下列文章:贺绍俊《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当代文学现象》(《文艺研究》2005,3)、谭旭东《文学类型化探析》(《中州大学学报》2007,1)等。
    [1][美]罗伯特·C·艾伦 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第115页。
    [2][美]弗兰克·毕佛:《电影术语词典》,童锦荣 黄庆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109页。
    [3][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4页。
    [4]何群:《从配方程式到程式配方——论大众文本的类型与出新》,《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金元浦主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3-174页。
    [5][俄]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中华书局2006年,第18页。
    [6][俄]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中华书局2006年,第73-74页。
    [1]Eco,U.'Th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leming',in The Role of the Reader,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 of Indiana Press,1979,P156.
    [1][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18页。
    [2]Eco,U.'Th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leming',in The Role of the Reader,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 of Indiana Press,1979,P163.
    [3][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47页。
    [1][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71页。
    [2][英]戴维·莫利:《媒体研究中的消费理论》,《消费文化读本》,罗钢 王中忱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94页。
    [1]饶曙光:《类型经验(策略)与中国电影发展战略》,《当代电影》2008年第5期。该文认为,中国类型电影及创作极度不发达,首先还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
    [2]冯小刚 马智:《要特别注意观众喜欢什么》,《电影艺术》1998年第3期。
    [3]姚文放:《大众审美文化的复制性》,《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1]何群:《程式:大众文本的核心范畴》,文化研究网 www.culstudies.com
    [2]张爱玲:《论写作》,《张爱玲文集》(四),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82页。
    [3][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9页。
    [4][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9页。
    [5]Horace Newcomb,TV:The Most Popular Art,Anchor Press,1974,P27.转引自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04页。
    [6][美]弗兰克·毕佛:《电影术语词典》,童锦荣 黄庆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17页。
    [1][美]史蒂文·约翰逊:《坏事变好事——大众文化让我们变得更聪明》,苑爱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前言ⅩⅩⅧ。
    [2][美]史蒂文·约翰逊:《坏事变好事——大众文化让我们变得更聪明》,苑爱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第51页。
    [3]饶曙光:《类型经验(策略)与中国电影发展战略》,《当代电影》2008年第5期。
    [1]“《闯关东》打造大写的电视剧 打开旷世移民史”,新浪影音娱乐http://ent.sina.com.cn/v/m/2006-01-23/1714968968.html
    [2]曾庆瑞:《高境界·大情怀》,《中国电视报》2008年2月11日B13版。
    [1]戴清:《近年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叙事结构分析》,《中国电视》2007年第8期。
    [1]“《闯关东》打造大写的电视剧 打开旷世移民史”,新浪影音娱乐http://ent.sina.com.cn/v/s/2006-01-23/1714968968.html
    [1][美]查·阿尔特曼:《类型片刍议》,宫竺峰译,《电影理论文选》,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第365页。
    [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2]茅盾:《评<小说汇刊>》,《文学旬刊》第43期,1922年。
    [3]《文学研究会宣言》,《小说月报》12卷1期,1921年。
    [1]南帆在《论小说的心理——情绪模式》(《文学评论》1987,4)一文中大量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的“心理—情绪小说”,认为这种小说的形成“意味着审美意向的转移”、能“使人们的审美情感走向一个新的境界”、意味着“作家新的敏感”。
    [2]电影的代表作有黄健中《小花》、吴贻弓《城南旧事》等;戏剧的代表作如《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狗儿爷涅槃》等。
    [1]安妮宝贝:《自序:网络、写作和陌生人》,《告别薇安》,安妮宝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吴过:《桀骜不驯的美丽——网络访安妮宝贝》,《告别薇安》,安妮宝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安妮宝贝:《写作》,《课堂内外》(高中版)2007年第6期。
    [4]韩寒:《自己的问题》,《韩寒五年文集》(上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
    [1]陈晓云:《中国电影叙事模式的转变》,《当代电影》1993年第6期。
    [2]陈晓云:《中国电影叙事模式的转变》,《当代电影》1993年第6期。
    [1]T.Adomo:On Popular Musie,A.Easthope,and K.McGowan,eds.A Critical and Cutural Theory Reader,Buckingh am,1992,P221-222.
    [1][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196页。
    [2][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4页。
    [1]孙绿怡:《<左传>与中国古典小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10页。
    [2]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9页。
    [3]周靖波:《电视虚构叙事导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第126页。
    [1][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7页。
    [2]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9页。
    [1]“时限”,见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75-85页;“时长”,见杰拉尔·日奈特:《论叙事文话语——方法论》,杨志棠译,《叙述学研究》,张寅德编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13-224页;“时长变形”,见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2-98页。
    [2][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60页。
    [3]例如林黎胜《中国电影的叙事时间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6,1)分析电影叙事时间的时距分了三个角度:时间的膨胀、时间的省略、时间的复原。周靖波《电视虚构叙事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采用赵毅衡“时长变形”的说法,分析了省略、概略、场景、延长、停顿五种形式。
    [4]此处用“时间的扩张”说法,是将文学中的“停顿”(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比值为无限大)与影视文本中时间的“延长”或“膨胀”统一起来的说法。
    [5][以]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姚锦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97页。
    [1][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51页。
    [2]参见[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33页。
    [3][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78页。
    [1][匈牙利]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40页。
    [2][匈牙利]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39页。
    [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102-103页。
    [4]王一川:《重复模式与日常生活——几部‘新写实'小说中的市民形象》,《求是学刊》1997年第5期。
    [1]王一川:《重复模式与日常生活——几部‘新写实'小说中的市民形象》,《求是学刊》1997年第5期。
    [1]孟繁华:《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的两种时间》,《电影艺术》2000年第5期。
    [2][美]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0页。
    [1]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4页。
    [2]申丹:《什么是“不可靠叙述”》,《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3][以]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姚锦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159页。
    [4][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之“前言”部分:《作为修辞的叙事:解读波特的<魔法>的魅力》,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24页。
    [5]申丹:《什么是“不可靠叙述”》,《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1][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2][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22页。
    [3][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4][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3页。
    [5][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1页。
    [1]此处的“受述者”来自杰拉尔德·普林斯的定义:“叙述者说话的对象”。普林斯在1973年出版的《受述者研究》中认为,用以区别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的逻辑也适用于区别读者(或接受者)、隐含读者(或说话对象)和受述者(或表述对象)。作者对实际读者(接受者)说话,隐含作者对隐含读者(说话对象)说话,叙述者对受述者(表述对象)说话。详情可参见[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0页。
    [2]詹姆斯·费伦借用了拉比诺维茨关于“作者的读者”、“叙述读者”的观点,因此有“有血有肉的读者”一说。具体可参见[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6页。
    [3][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之“前言”部分:《作为修辞的叙事:解读波特的<魔法>的魅力》,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页。
    [4][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之“前言”部分:《作为修辞的叙事:解读波特的<魔法>的魅力》,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页。
    [1][美]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付礼军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7页。
    [1]邵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叙事中的主体性建构》,《文艺评论》2003年第6期。该文认为在市场经济中逐步发展壮大的文化产业以大众文化叙事产品的形式承载着衍生于市场实践的价值内容,从政治、道德、自我意识等多个维度参与了对于社会个体主体性意识的具体建构。
    [2]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2、169页。
    [1]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9、171页。
    [2][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6页。
    [1]海岩:《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北京:群众出版社2007年,第1页。
    [1]安妮宝贝:《小镇生活》,《告别薇安》,安妮宝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10-111、115页。
    [1][法]兹维坦·托多罗夫:《文学作品分析》,黄晓敏译,《叙述学研究》,张寅德编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65页。
    [1][澳]洪美恩:《<豪门恩怨>与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研究》,陆扬王毅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196页。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7页。
    [1]郑红娥:《消费革命:中国“生活政治”的嬗变》,《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 金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 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6页。
    [2][法]波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4页。
    [3][法]波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4页。
    [4][法]波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9-61页。
    [5][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 金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8页。
    [6]何平 张光芒 汪政 何言宏:《当下文学中的小资情调和中产阶级趣味》,《文艺评论》2005年第6期。
    [1][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72页。
    [2][法]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91页。
    [3]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4][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 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5][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 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40页。
    [6][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98页。
    [7][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95-98页。
    [1]安妮宝贝:《我表达的是热爱而非绝望》,《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12月13日第10版。
    [1][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 金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5页。
    [2]安妮宝贝:《乔和我的情人节》,《安妮宝贝作品集》,安妮宝贝,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4年,第174页。
    [1]郜元宝:《向坚持严肃文学的朋友介绍安妮宝贝》,《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2期。
    [2][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 金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9页。
    [3][美]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01页。
    [4]陈染:《不可言说》,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第96-97页。
    [5]林白:《记忆和个人写作》,《花城》1996年第5期。
    [1]参见徐坤:《双调夜行船》,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2]林白:《致命的飞翔·代跋》,《致命的飞翔》,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
    [3][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7页。
    [4][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65页。
    [1]陈晓明:《“历史终结”之后:九十年代文学虚构的危机》,《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2]陈晓明:《“历史终结”之后:九十年代文学虚构的危机》,《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3]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4页。
    [4][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金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8页。
    [1][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 金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2页。
    [2][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 金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6页。
    [3][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中的身体》,龙冰译,《后身体:文化、权利和生命政治学》,汪民安 陈永国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2页。
    [4][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视觉文化读本》,罗岗 顾铮主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5]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1页。
    [1][德]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均 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88页。
    [2]史安斌:《媒介文化纵横谈》,《媒介二十五讲》,李彬 王君超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3页。
    [1][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9页。
    [2][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0页。
    [3][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0页。
    [4][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0页。
    [5][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3页。
    [6][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3页。
    [7][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2页。
    [1][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5页。
    [2][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9页。
    [3][英]莉萨·泰勒 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0页。
    [1][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70页。
    [2][英]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文化研究读本》,罗钢 刘象愚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57-358页。
    [3][英]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文化研究读本》,罗钢 刘象愚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58页。
    [4][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48页。
    [5][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49页。
    [6][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52页。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50页。
    [2][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53页。
    [3][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69页。
    [4][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70页。
    [5][美]约翰·费斯克:《大众经济》,《文化研究读本》,罗钢 刘象愚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40页。
    [6][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67页。
    [7][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London:Routledge,1987年,第313页。转引自陆扬 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1][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1-92页。
    [2]相关的分析可见[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9、115、130页。
    [1]柴莹:《张艺谋与大众文化》,《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
    [1]曹禺:《<雷雨>序》,曹禺:《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83页。
    [1]《曹禺谈<雷雨>》,《曹禺研究资料》(上册),田本相、胡叔和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第176页。
    [2]曹禺:《<雷雨>序》,曹禺:《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84页。
    [1]曹禺:《<雷雨>序》,曹禺:《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85页。
    [2]新浪娱乐:《对话张艺谋导演 全面解读<满城尽带黄金甲>》,http://ent.sina.com.cn/m/c/2006-09-21/09021256851.html,2006年9月21日。
    [1]新浪娱乐:《对话张艺谋导演 全面解读<满城尽带黄金甲>》,http://ent.sina.com.cn/m/c/2006-09-21/09021256851.html,2006年9月21日。
    [2]新浪娱乐:《对话张艺谋导演 全面解读<满城尽带黄金甲>》,http://ent.sina.com.cn/m/c/2006-09-21/09021256851.html,2006年9月21日。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56页。
    [2][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46页。
    [3][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08页。
    [4]转引自周宪:《从传统走向现代——仿像对传统意象的冲击》,《论审美文化》,张晶主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44页。
    [1]周宪:《视觉文化与现代性》,《文化研究》第1辑,陶东风等主编,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124页。
    [2][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 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页。
    [3][英]詹妮斯·拉德维:《浪漫小说的机构构成》,《文化研究读本》,罗钢 刘象愚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71页。
    [4][捷]安·德·戈德马尔 米兰·昆德拉:《小说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昆德拉访谈录》,《小说的艺术:小说创作论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65页。
    [1]徐虹:《力作缺席雁过无声 文坛2002:平庸中转场》,《中国青年报》2002年12月19日。
    [2][美]W.J.T.米歇尔:《图像转向》,《文化研究》第3辑,陶东风等主编,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17页。
    [1]玉生烟:《文坛怎成“星”工厂》,《出版参考》2005年8月上旬刊。
    [2]郑立华:《“多媒体小说”的出格与放肆》,《中国商报》2006年11月21日,第018版。
    [3][德]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均 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59页。
    [4][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5]Lyotard,J-F,Discourse,figure,参见Lash,s,Sciology of Postmordenism,London&Newyork:Routledge,1990,P175-177.转引自于德山:《大众传媒时代的电视文化与中国当代叙事格局》,《中国电视》2001年第12期。
    [1][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2]Baudrillard:The Precession of Simulacra,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lated by 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P6.国内关于波德里亚“类像”研究的论文可参看支宇:《类像》,《外国文学》2005年第5期。
    [3]Poster,M.,ed.Jean Baudrillard:Selected Writings,Stand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166.
    [1][英]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文化研究读本》,罗钢 刘象愚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50页。
    [2]See Michael Gardiner,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London:Routledge,2000,P91-92.
    [3][美]J.希利斯·米勒:《土著与数码冲浪者》,易晓明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7页。
    [1][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钱中文主编,李辉凡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06页。
    [2]Bakhtin,M.Rabelais and His World,Cambridge: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1968,P10.转引自[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3][澳]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 张天飞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54页。
    [4][澳]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 张天飞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58页。
    [5]钟敬文:《文学狂欢化思想与狂欢》,《光明日报》1999年1月28日。
    [6]蒋述卓 李凤亮:《对话:理论精神与操作原则——巴赫金对比较诗学研究的启示》,《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7]孙长军:《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新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江汉论坛》2001年第10期。
    [1]罗婷:《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论》,《国外文学》2001年第4期。
    [2][法]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符号学,语意分析研究》(Semeiotike,Recherches pour une semanalyse),Paris,Seuil出版社1969年,第115、133页。
    [1][法]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符号学,语意分析研究》(Semeiotike,Recherches pour une semanalyse),Paris,Seuil出版社1969年,第146页。
    [2][法]罗兰·巴特:《作者之死》,罗兰·巴特:《罗兰·巴特随笔选》,怀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307页。
    [3][法]罗兰·巴特:《文本的理论》,《上海文艺》1987年第5期。
    [4][法]罗兰·巴特:《罗兰·巴特随笔选》,怀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15页。
    [5][法]菲力普·索莱尔斯选编:《理论全览》,Seuil出版社1971年,第75页。转引自[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页。
    [6]转引自[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1][法]热拉尔·热奈特:《隐迹稿本》(Palimpseste),Seuil出版社1982年。热奈特在此书中,将乙文称之为超文(hypertexte),将已有的甲文称之为“底文”(hypotexte)。相关中文译本可参见[法]热拉尔·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集》,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2]关于“互文性”定义的广义与狭义,可参见[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该书的第一大部分“一个不定的概念”中从“发展和一种对话:广义概念”、“引用和参考:阅读的效果”、“模仿和隐文Palimpseste:狭义概念”、“剪贴和拼凑:灵活地集思广益”四个小部分对克里斯蒂娃、罗兰·巴特、热奈特等人的研究进行了具体介绍。另外,国内有两篇论文对互文性理论的涵义与流变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别是:辛斌《互文性:非稳定意义和稳定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3]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1][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2]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3]尽管在初期研究者对于“互文本”的界定存在分歧,比如将“互文本”看作是一个文本和两一个文本的“活动空间”,或者是吸收了其他文本的“主文本”等。但后来基本上都倾向于:“当前文本”指的是被研究的具体文本,“当前文本”将“互文本”以引用、仿作、戏拟等方式纳入自身,本文中也采取这一界定。
    [1][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5-116页。
    [2][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28页。
    [3][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5页。
    [1]安妮宝贝:《蔷薇岛屿》,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2][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3][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1][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2]陶东风:《“大话文化”与文学经典的命运》,《中州学刊》2005年第4期。
    [3][法]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文学创作的革命》(La Revolution du langage poetique),Seuil出版社1974年,第60页。
    [4]王朔等:《我是王朔》,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第176页。
    [1]丛坤赤 张慧:《大众文化语境下的90年代小说》,《当代文坛》2002年第2期。
    [1][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1页。
    [2][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6-87页。
    [3][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2页。
    [4][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钱中文主编,李辉凡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11页。
    [5][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陶东风:《“大话文化”与文学经典的命运》,《中州学刊》2005年第4期。
    [1]陈犀禾编:《电影改编理论问题》,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第69页。
    [1]赵宪章:《传媒时代的“语—图”互文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2][荷兰]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93页。
    [3]《影视改编热门作家排座次》,《北京青年报》2001年10月28日。该文中,当代内地作家有王朔、海岩、刘恒、苏童、池莉位列前十名。
    [4]1988年因《顽主》、《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橡皮人》四部小说同时改编成电影而被电影界称为“王朔年”;另外,王朔还参与策划创作《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等一系列公认的对中国电视剧走向成熟有着的推动作用的作品;《过把瘾》、《阳光灿烂的日子》都获得了收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
    [1]毛凌滢:《互文与创造:从文字叙事到图像叙事》,《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2][美]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林鹤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28页。
    [1]张永峰:《一场被剥夺了辩护权的审判——读<啼笑因缘>》,《天涯》2007年第4期。
    [1]周冰心:《仿写时代:文本与影像的互文现象——以方方、戴来的创作为例》,《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2][美]史蒂文·约翰逊:《坏事变好事——大众文化让我们变得更聪明》,苑爱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年,第55页。
    [1][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页。
    [2]该小说在网络上火爆之后,推出了印刷版本。今何在:《悟空传》,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
    [1]胡俊:《“青年”文化与“草根”社会座谈会纪要》,《上海文化》,2006年第3期。
    [1]甫玉龙 陈定家:《超文本与互文性》,《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3期。
    [1]费多益:《超文本:文本的解构与重构》,《哲学动态》2006年第3期。
    [2]参见黄鸣奋:《互文性:网络时代对后结构主义的追思》,《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金元浦主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0页。
    [3]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11-312页。
    [4]Miller,J.Hills."Narrative" In 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edited by Thomas McLaughlin and Frank Lentricchi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P77.
    [1]杨中举:《泛互文性:网络文学的美学特征》,《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2]南帆等:《传媒链接小说:网络文学的革命》,《大家》2002年第1期。
    [3]参见王木青:《接龙小说——一种大众文学的创作活动》,《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此文章对网站上的接龙小说现象进行了探讨。
    [4][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钱中文主编,李辉凡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页。
    [1][美]伊哈布·哈桑:《后现代转折》第八章,《最新西方文论选》,王逢振等编,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第129页。
    [1][匈牙利]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272页。
    [2]官方教材直接提出要对“大众文化形态进行具体的研究,弄清它的本质和特点,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如何正确加以引导”,参见黄楠森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6页。
    [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
    [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 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吕 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德]霍克海默 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洪佩郁 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法]罗兰·巴特:《罗兰·巴特随笔选》,怀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钱中文主编,李辉凡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德]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均 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 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法]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
    [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 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美]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 金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法]波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澳]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 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韩敏中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大卫·理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崑 朱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 徐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 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林鹤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美]J.希利斯·米勒:《土著与数码冲浪者》,易晓明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英]莉萨·泰勒 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英]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美]史蒂文·约翰逊:《坏事变好事——大众文化让我们变得更聪明》,苑爱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
    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陈犀禾编:《电影改编理论问题》,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
    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
    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高小康:《人与故事:文学文化批判》,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
    黄会林主编:《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1—3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2003年。
    罗钢 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 版社2000年。
    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周靖波:《电视虚构叙事导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
    陆扬 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陶东风:《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汝信等主编:《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包小光:《小资情调——一个逐渐形成的阶层及其生活品位》,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年。
    高小康:《梦入江湖:大众文化中的叙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
    罗岗 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罗钢 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4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范伯群 孔庆东主编:《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杨新敏:《电视剧叙事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文英 叶中强主编:《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李俊国:《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卢蓉:《电视剧叙事艺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苗棣 赵长军:《论通俗文化——美国电视剧类型分析》,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年。
    陆扬 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陶东风 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陶东风 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6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吕乐平:《中国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艺术》,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英]爱·摩·佛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
    [美]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以]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姚锦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美]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
    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戴卫·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苏姗·S.兰瑟:《虚构的权威》,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俄]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中华书局2006年。
    [美]James Phelan,Peter J.Rabinowitz主编:《当代叙事理论指南》,申丹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南帆:《论小说的心理——情绪模式》,《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
    陈晓明:《中国文化的双重语境》,《文艺研究》1993年第1期。
    李奕明:《娱乐片:文化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电影艺术》1993年第5、6期。
    陈晓云:《中国电影叙事模式的转变》,《当代电影》1993年第6期。
    陶东风:《欲望与沉沦——当代大众文化批判》,《文艺争鸣》1993年第6期。
    唐小兵:《蝶魂花影惜分飞——漫话“现代性”》,《读书》1993年第9期。
    戴锦华:《本文的策略:电影叙事研究》,《电影艺术》1994年第1期。
    李迅:《中国电影:多重视点中的叙事分析》,《电影艺术》1994年第1期。
    周宪:《大众文化的时代与想象力的衰落》,《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
    张汝伦:《论大众文化》,《复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3期。
    许子东:《重读<日出>、<啼笑因缘>和<第一炉香>》,《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6期。
    林黎胜:《中国电影的叙事时间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陶东风 金元浦:《人文精神与世俗化——关于90年代文化讨论的对话》,《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
    高丙中:《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迁》,《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
    衣俊卿:《日常生活批判与深层文化启蒙》,《求是学刊》1996年第5期。
    高鑫:《通俗剧:大众文化文本》,《中国电视》1996年第6期。
    高小康:《论文艺活动的都市化》,《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
    王一川:《重复模式与日常生活——几部‘新写实'小说中的市民形象》,《求是学刊》1997年第5期。
    吴炫:《中国的大众文化及其批评》,《上海文学》1998年第1期。
    颜纯均:《电影的商业性和商业性的电影》,《当代电影》1998年第2期。
    祖朝志:《对大众文化批判的批判》,《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李小娟 肖玲诺:《90年代日常生活批判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7期。
    陈晓明:《“历史终结”之后:九十年代文学虚构的危机》,《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蒋述卓 李凤亮:《对话:理论精神与操作原则——巴赫金对比较诗学研究的启示》,《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孟繁华:《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的两种时间》,《电影艺术》2000年第5期。
    尹鸿:《全球化、好莱坞与中国民族电影》,《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尹鸿:《世纪之交:90年代中国电影备忘》,《当代电影》2001年第1期。
    童庆炳:《人文精神:为大众文化引航》,《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
    南帆:《大众文学的历史涵义》,《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4期。
    罗婷:《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论》,《国外文学》2001年第4期。
    孙长军:《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新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江汉论坛》2001年第10期。
    于德山:《大众传媒时代的电视文化与中国当代叙事格局》,《中国电视》2001年第12期。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丛坤赤 张慧:《大众文化语境下的90年代小说》,《当代文坛》2002年第2期。
    朱国华:《大众文学的系谱》,《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邵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叙事中的主体性建构》,《文艺评论》2003年第6期。
    王德胜:《视像与快感——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张荣翼:《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当前都市通俗文学中汉语形象的蕴含》,《文艺争鸣》2004年第2期。
    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邹广文 常晋芳:《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
    赵勇:《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孙文宪:《艺术世俗化的意义——论本雅明的大众文化批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王爱松:《日常生活叙事的双重性》,《文艺评论》2004年第6期。
    张霖:《日常生活:90年代文学的想像空间》,《文艺评论》2004年第6期。
    周宪:《日常生活批判的两种路径》,《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宋革新:《当代中国大众文本评价期待》,《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2期。
    陈咏:《试论36种剧情模式》,《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陈尚荣:《“新市民文化”的代言人——90年代王朔、池莉、冯小刚创作观比较论》,《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3期。
    贺绍俊:《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当代文学现象》,《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
    季桂起:《从叙事模式的转变到当代小说的转型》,《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张晶 熊文泉:《日常生活叙事电视剧:走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文艺评论》2005年第3期。
    陶东风:《“大话文化”与文学经典的命运》,《中州学刊》2005年第4期。
    何平 张光芒 汪政 何言宏:《当下文学中的小资情调和中产阶级趣味》,《文艺评论》2005年第6期。
    支宇:《类像》,《外国文学》2005年第5期。
    马龙潜 高迎刚:《“大众文化”与人民大众的文化》,《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
    辛斌:《互文性:非稳定意义和稳定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费多益:《超文本:文本的解构与重构》,《哲学动态》2006年第3期。
    赵宪章:《传媒时代的“语—图”互文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毛凌滢:《互文与创造:从文字叙事到图像叙事》,《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王桂艳:《在不同的话语语境中审视大众文化》,《河北学刊》2007年第4期。
    饶曙光:《类型经验(策略)与中国电影发展战略》,《当代电影》2008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