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与审美记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社会的步伐的加快和扩展的复杂化,使人的生存状态变得越来越脆弱与不稳定,主体也处于不断地分裂、破碎、消散的状态。本文从媒介文化的背景出发,以“80后”集体怀旧为研究对象,尝试切入“媒介文化与审美记忆”这个理论思考。其目的在于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和了解“80后”这个群体及其生存现状,同时探讨媒介文化对当代人记忆的塑造与影响,更深层讨论媒介文化下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立足于美学的角度该如何面对与解决这些问题?
     全文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分析“80后”集体怀旧文化现象以及形成原因;第二章主要通过对“80后”集体怀旧的形式和主题的分析发现媒介文化对“80后”成长的影响;第三章分析“80后”集体怀旧的特点和特质,并集中探讨“审美记忆媒介化”这个理论;第四章则是对“80后”集体怀旧的现实意义和文化功能进行阐释。
By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ace of modern society, expanding and complicating, the livingcondition of people become increasingly fragile and unstable, subjects are in continuous splitting,crushing and dissipating.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culture, this paper makes somethinking about "the Media Culture and Aesthetic Memory" by studying "the Post-1980s"collective nostalgia. The aims is a more in-depth and comprehensive recognition andunderstanding of "the Post-1980s" and their survival status, at the same time discussing thebuilding and influence of the media culture to the contemporary memory, and make more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survival of the state under the modern media culture. Based on theaesthetic point how to face and solve these problem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o discuss: 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s "the Post-1980s"collective nostalgia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the causes; Chapter II finding the impact of mediaculture on the growth of "the Post-1980s" through analyzing "the Post-1980s"collective nostalgiaand themes;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ost80s" collectivenostalgia and focuses on this theory of "media memory"; Chapter IV is the interpretation on the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cultural functions of "the Post-1980s" collective nostalgia.
引文
180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689.htm。
    2江冰:《80后文学与80后概念》,《文艺争鸣》,2008年10月,第15页。
    3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介文化》,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页。
    1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介文化》,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77页。
    2[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3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15页。
    4[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1颜翔林.《论审美记忆》,北京:《文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一期,第45页。
    1《80后回忆录》:http://www.56.com/u68/v_MzYyMjE5MTM.html。
    1《80后网上集体怀旧晒童年,引发网友共鸣》:http://www.cnbeta.com/articles/52853.htm。2《80后青年进入加速怀旧时代》: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8-07/18/content_8565261.htm。
    1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页。
    2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9页。
    1赵静蓉:《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9年,第317页。
    2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3页。
    1赵静蓉.《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78页。
    2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11年,第57页。
    1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35页。
    2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2页。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2页。
    2赵静蓉:《想象的文化记忆——论怀旧的审美心理》,《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期,第57页。
    1《80后90后你懂得“你的伙伴丢了”》: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5OTY0NDQ4.html。
    1陈志良:《虚拟:哲学必须面对的课题》,《新华文摘》2000年第5期,第39页。
    1刘艳、吴悠:《论信息社会中受众的媒介依赖》,《社科纵横》2003年第2期,第69页。
    2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75页。
    3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56页。
    1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63页。
    2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74页。
    1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8页。2《80后集体餐厅》: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VwSRXfaakc/?fr=rec1。
    1王建疆主编,《审美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72页。
    1狄更斯:《双城记》第一章“时代”,石永礼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0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0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03]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成穷、王作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04]童庆炳等.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05]黑格尔.美学(三卷本)[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06]肖复兴.怀旧情绪[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07]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08]许纪霖.暧昧的怀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09]周宪.崎岖的思路:文化批判集[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10]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1]费斯克著.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陶东风.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13]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4]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5]周宪等.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6]米金升、陈娟.游戏东西:电脑游戏的文化意义研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7]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8]赵静蓉.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01]杨志良等.记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02]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03]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04]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05]孙德忠.社会记忆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06]基思·特斯特.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M].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07]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11.
    [01]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02]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03]朱全斌.媒体、认同与传播新科技[M].台湾:远流出版社,2000.
    [04]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M].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05]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06]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07]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08]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M].周宪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09]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11]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2]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3]王岳川.媒介哲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年,2004.
    [14]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5]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6]蒋晓丽、石磊.传媒与文化[M].上海:华夏出版社,2008.
    [01]何睿、刘一寒主编.我们—80后的盛宴[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02]叶未央、徐单丹等.染发生色:80后人群的经典影像[M].南京:江苏文艺出社,2005.
    [03]田涯文化工作室.80后心灵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04]熊远帆.青春散场—80后的青春自白和忏悔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2006.
    [05]赵丰.青春中国:走近“80后”[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
    [06]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07]释珖.80后惹谁了[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08]赵风.聚焦80后(插画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01]戴锦华.想象的怀旧[J].天涯,1997年01期.
    [02]赵静蓉.现代怀旧的三张面孔[J].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01期.
    [03]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D].吉林大学,2005.
    [04]赵静蓉.怀旧文化事件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5年03期.
    [05]朱蓉.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D].东南大学,2005.
    [06]钟丽茜.回忆与存在[D].浙江大学,2005.
    [07]赵静蓉.想象的文化记忆—论怀旧的审美心理[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08]海阔.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性[D].浙江大学,2006.
    [09]祁进玉.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6.
    [10]樊葵.传媒崇拜:现代人与传媒的异态关系[D].浙江大学,2006.
    [11]徐凯.青春成长镜像[D].暨南大学,2006.
    [12]赵静蓉.现代人的认同危机与怀旧情结[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3]李晓云.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
    [14]刘燕.后现代语境下的认同建构[D].浙江大学,2007.
    [15]李勇.媒介时代的审美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
    [16]颜翔林.论审美记忆[J].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01期.
    [17]李蓉.媒介趣味论[D].浙江大学,2009.
    [18]王友全.关于怀旧营销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4期.
    [19]吴亮.80后怀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20]韩金.生活在别处[D].山东大学,2010.
    [21]戈婷.中国大学生原创网络视频广告的文化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2]杨迪.审美视域中的影像记忆——“80后”对童年时代动画片的怀旧现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1.
    [01] http://www.80sjy.net/80后记忆网
    [02] http://www.dianping.com/group/80hou80后的记忆
    [03]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4675143.html/80优酷80后怀旧(精选特辑)
    [04] http://www.80forum.com/80后人论坛
    [05] http://www.80hoo.com/80后论坛
    [06] http://www80hou.org/80后网站
    [07] http://www.enjoy80.en/80后孩子
    [08] http://www.80fans.com/粉丝网80后
    [09] http://www.80end.com/80后之窗
    [10] http://www.space80.com/80后空间
    [11] http://www.80hen.com/80后中文网
    [12] http://www.80shw.com/80后生活网
    [13] http://www.80xw.en/80后新闻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