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诗》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战国文化史、学术史、思想史为理论基础,以传统文献与新出土文献的双重结合为史料依据,在战国历史变迁、儒学变迁的大背景下,从《诗》在战国的地位、战国《诗》学的地域特征、战国儒家学派的《诗》学思想以及与战国《诗》学传承的某些相关问题等多角度对战国《诗》学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
     本论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本章以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为历史背景,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诗》在战国的政治与学术地位:即战国各侯国统治阶层用《诗》、非儒家学派的《诗》学态度以及儒学分化下的《诗》学发展。在战国时期,《诗》遭遇了诸侯黜《诗》、非儒家学派质疑、批判乃至否定《诗》、儒学分化而导致的《诗》学分流的复杂情状。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切并未使《诗》学研究走入低谷,儒学的分化复杂了《诗》的存在状态,却也同样丰富了《诗》的内涵。正因如此,战国出现了如曾子、子思、孟子、荀子以及诸多已无法确考的《诗》学传承者和研究者,使得战国《诗》学出现了以“性情论”为主的内化研究理路和以“政教论”为主的外化探求,出现了《孔子诗论》这样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诗》学专著。《诗》在战国,仍然具有长足性的发展,在中国儒学史和《诗》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章:本章主要探讨了战国《诗》学的分布传播与地域特色。战国时期,儒学分布与传播的核心地域为鲁、齐、魏、楚四地。在传统礼乐文化的影响下,鲁地儒学和《诗》学出现了以“孝”、“五行“、“人性”、“性情”、“仁政”论《诗》的内化性发展;在“兼容并蓄”的风气下,齐地儒学和《诗》学出现了与“百家之学”互融、渗透与创新的态势;在“法制”、“古学”相融之风的浸染下,以魏为核心的三晋《诗》学出现了以史释《诗》、《诗》学融“法”的趋势;在重“情”尚“美”的文化气息下,楚地《诗》学出现了重抒情、重个体、重审美的思想倾向。战国儒学与《诗》学突出的地域色彩是中国《诗》学史上的独特景象。
     第三章:儒学分化带来了《诗》学的分流,这使得儒学各派对《诗》义有了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战国《诗》学出现了以“性情论”为主的“内化性”发展和以“政教论”为主的“外化性”探求。前者以子思学派、《孔子诗论》为主要代表,他们高举“性”、“情”,从儒学与《诗》学的“内化”角度探讨《诗》在国家、社会、政治中的重要意义。后者以曾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他们以“政教”为标的,凸显《诗》中的“孝治”、“仁治”与“礼治”思想,从“外化”角度寻求《诗》的政治内涵。战国儒家各派对《诗》学主旨、《诗》学研究理论、《诗》学阐释原则、《诗》所体现的人格精神,乃至对个体《诗》篇的解读,都有不同的倾向与体现。
     第四章本章主要探讨了战国《诗》学传承的三个个案问题。一、以出土文献为基础探讨战国的《诗》本流传;二、对动态结集下的《孝经》进行《诗》学思想的考察;三、讨论“焚书”对《诗》学产生的深刻影响。本章力图让读者对战国《诗》学的某些问题有一些具体的认识。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culture, academic, intellectual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the documents including the traditional ones and those newly unearthed, a systemetic and comprehensive study on poetics is done through different angles such as the position, regional charactaristics, poetic thoughts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poetics.
     This dessertation including four chapters:
     1. The political and academic posi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disc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inclduding the application of govenors, the attitude of Non Confucian scholars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 In this period,"The Book of Songs" lost its official position for the first time and was questioned and critiqued by many schorlars. However, the poetics did not come down and developed with the contribution of so many researchers such as Zengzi, Zisi, Mengzi, Xunzi etc. An important book,"The poetics of Confucius", was writen which meaned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poetics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2. The transmission and regional charactaristics of the poetic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discussed and divided as four main region including Lu, Qi, Wei, Chu. The poetics of Lu developed with Confucianism thought. The poetics of Qi exchanged and infitrated with other schools.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legality and ancient study and the effort of Wei Wenhou and Zi Xia, the poetics of Jin was explained with history and infitrated with legality. The poetics of Chu paid attention to lyric, individual and aesthetic. The poetics and confucionism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had obviou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unique in the history of poetics.
     3. Because of the devision of confucionism, defferent group of confucionism made more systemly and more deeply study on poetics during the Warring Stetes period, which led to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and embodiment. The first group is represented by Zenzi and Zisi who interpreted poetics by human nature. The other group is represented by Menzi and Xunzi who interpreted poetics with politics and moralization.
     4. The transmission of poetics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disccussed. First the transmission of poetics in this period is investigated by unearthed literature. The next disccussion is about "Filial Piety" and "The Book of Songs". The last question i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Burning Book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etics.
引文
① 见马银琴《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② 在本论文中,有“诗”、《诗》、《诗经》三个概念的提出。“诗”指的是春秋中期以前尚处于动态结集过程中的“诗”本,此时“诗”篇还没有完全固定,尚处于不断增辑的过程中。《诗》指的是在春秋中期,当“国风”被整理,《颂》纳入《诗》之后出现的较为稳定、成型的《诗》本,其中包括孔子删定的《诗》本。《诗经》指的是汉代以后《诗》成为经典以后的《诗经》文本。
    ③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季氏》,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41页。
    ④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6页。
    ① 刘汝霖:《周秦诸子考(上)》,文化学社1929年版,第2页。
    ① 见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6页。
    ②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为政》,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5页。
    ③ 贾谊《新书》将“思无邪”释为“方直不曲谓之正,反正无邪”,见阎振益的《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01页。
    ④ 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乐记》,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51页。
    ①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学而》,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4—56页。
    ①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4页。
    ② [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之二《诗经·论<诗>比他经尤难明其难明者有八》之第27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① 以上文献综述参考了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和何海燕的《清代<诗经>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① 佚名:《国际儒联首次楚简研讨会》,载《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版,第138页。
    ① 李学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载《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② 如郭齐勇、李存山、陈来先生等。详细可见郭齐勇《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说》,《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杜维明、梁涛等《“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座谈会》,《中国思想史研究通讯》,2005年第4期;陈来《郭店简可称“荆门杂记”》,《人民政协报》,1998年8月3日等。
    ③ 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载《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页。
    ① 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增订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 戴维:《诗经研究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③ 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④ 鲁洪生:《诗经学概论》,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⑤ 韩明安:《诗经研究概观》,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⑥ [台]林叶连:《中国历代诗经学》,学生书局1993年版。
    ⑦ 董治安:《关于战国“诗三百”的流传》,见《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诗经学会编,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08—-520页。
    ⑧ [韩]吴万钟:《从诗到经:论毛诗解释的渊源及特色》,中华书局2001年版。
    ⑨ 朱金发:《先秦诗经学》,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⑩ 陈桐生:《礼化诗学——诗教理论的生成轨迹》,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11 刘毓庆、郭万金:《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 马银琴:《周秦时代诗的传播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3 曹建国:《楚简与先秦<诗>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 刘冬颖:《出土文献与先秦儒家<诗>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① 曹建国:《楚简与先秦<诗>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8页。
    ① 刘毓庆、郭万金:《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8页。
    ① 以上可见刘毓庆、郭万金的《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和马银琴的《周秦时代<诗>的传播史》。
    ② 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96页。
    ①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① 葛立斌:《二十世纪<诗经>出土文献述评》,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①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② 我们这里“晚周”的定义即指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
    ③ 杨华:《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3页。
    ① 以上可见《礼记·乐记》中记载子夏向魏文侯陈述古乐的史料。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乐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6页。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乐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8页。
    ①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泰伯》,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29页。
    ② 傅道彬:《“诗可以观”——春秋时代的观诗风尚及诗学意义》,《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
    ① 《战国策》明确记载引《诗》本为9次,而《战国策·秦三》中“秦客卿造谓穰侯”有《书》云:“树德莫如滋,除害莫如尽”,黄丕烈《战国策札记》云:“策文当本作‘诗’,后人误依古文,改作‘书’也。”通过马王堆出土帛书《战国策》释文证实,此‘书’确如黄说,就是“诗”,因此统计为10次。
    ② [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85页。
    ③ 顾颉刚:《古史辩(三)·<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22页。
    ④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神话与诗·文学的历史动向》,开明书店1948年版,第202页。
    ⑤ 顾颉刚:《古史辨(三)·<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54—355页。
    ⑥ 顾颉刚:《古史辩(三)·<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56页。
    ①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诡使》,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10页。
    ② 章诗同注:《商君书·开塞》,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2页。
    ③ 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无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70页。
    ④ [汉]刘向辑录:《战国策·刘向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5页。
    ⑤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页。
    ⑥ [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12页。
    ① [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68页。
    ② [汉]刘向辑录:《战国策·刘向书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5页。
    ③ [汉]刘向辑录:《战国策·刘向书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6页。
    ④ [汉]刘向辑录:《战国策·韩策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29页。
    ⑤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定法》,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97页。
    ⑥ 可见蒙文通《晋学》一文的论述,载《经学抉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8页。
    ⑦ [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2页。
    ① 《史记》中将“魏文侯受子夏经艺”一事记于魏文侯统治的第二十五年,此事经钱穆先生考证,认为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间尝轼”及“并受经子夏”,应在其称侯前。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子夏居西河教师为魏文侯师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1838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39—1841页。
    ④ [汉]刘向辑录:《战国策·魏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81页。
    ⑤ 李启谦指出,子夏的思想中具有浓厚的前期法家思想意味。见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111页。
    ⑥ [汉]司马迁:《史记·孟荀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3页。
    ① 白奚:《稷下学研究》,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2页。
    ② 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论儒》,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9页。
    ③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广雅书局丛书汇编重印本1920年版,第74页。
    ④ 李玉洁:《齐国史》,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429页。
    ⑤ [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8页。
    ⑥ [汉]班固:《汉书·儒林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91页。
    ① [清]焦偱撰:《孟子正义·告子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30页。
    ② [汉]刘向辑录:《战国策·中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2页。
    ③ [汉]刘向辑录:《战国策·中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2页。
    ④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离娄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72页。
    ⑤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37页。
    ⑥ [宋]朱熹集注:《四书章句集注·孟子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95页。
    ⑦ [清]刘光(?):《二十五史补编》第二册,开明书店1936年版,第1715页。
    ⑧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181页。
    ⑨ 李耀仙主编:《廖平选集》上册,巴蜀书社1998年版,第181页。
    ① [台]裴普贤、糜文开:《诗经鉴赏与研究续集·孟子与<诗经>》,三民书局1979年版,第413页。
    ② 可见俞志慧对“王者”之义的考证,见《“迹熄诗亡”与春秋赋诗传统的终结》,载《君子儒与诗教》,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13—120页。
    ③ 陈寅恪:《寒柳堂集·寅恪先生诗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6页。
    ① 如王秀臣云:“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派林立,虽然对《诗》的态度和认识存在分歧,但把《诗》运用到逻辑论辩领域用以说明自己的观点,各家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在儒家的主导下,战国诸子引《诗》客观上把《诗》推向了经典的地位,这种‘以义为用’的用诗过程,实质上就是《诗》道德化、伦理化、政治化的过程,也是《诗》‘由诗到经’演化的历史过程。自此以后,《诗》成了经典,经典化的《诗》的传播一直延续了近两千年。”(王秀臣:《三礼用<诗>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页。)再如刘立志也说:“与儒家传习之版本大体相同的《诗》、《书》典籍在战国时代是诸子学派共享的学术资源,并非为儒者所垄断独享。”“诸家对于《诗》、《书》的引征恰恰说明《诗》、《书》是他们最基本的学习文本,是他们学问与知识构成的重心所在。”(刘立志:《汉代<诗经>学史论》,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2页)。
    ② 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淮南子>要略》,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09页。
    ① 吴毓江撰:《墨子校注·公孟》,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89页。
    ② 吴毓江撰:《墨子校注·公孟》,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90页。
    ③ 吴毓江撰:《墨子校注·天志中》,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00页。
    ④ 吴毓江撰:《墨子校注·天志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17页。
    ⑤ 吴毓江撰:《墨子校注·明鬼》,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35页。
    ① [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在宥》,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3页。
    ② [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天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87—288页。
    ① [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天运》,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89页。
    ② [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天道》,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1页。
    ③ [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天道》,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0页。
    ④ [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徐无鬼》,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10页。
    ⑤ [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外物》,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39页。
    ①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和氏》,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5页。
    ②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外储左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82页。
    ③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外储左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64页。
    ①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外储右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12页。
    ②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忠孝》,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67页。
    ③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0页。
    ④ 马银琴:《周秦时代诗的传播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页。
    ① [汉]刘向辑录:《战国策·东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② [汉]刘向辑录:《战国策·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
    ③ [汉]刘向辑录:《战国策·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页。此处鲍彪本作《诗》。黄丕烈《战国策札记》云:“策(序后页)文当本作《诗》,后人误依古文,改作《书》也。”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策》释文证实,此“书”字确如黄说,应作“诗”。
    ④ [汉]刘向辑录:《战国策·秦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48页。
    ⑤ [汉]刘向辑录:《战国策·秦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69页。
    ⑥ 马银琴:《周秦时代诗的传播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79页。
    ① 关于《鬼谷子》一书,其属于诸子百家的哪一家以及其真伪性,争议颇大。《隋书·经籍志》在“纵横家”类著录了《鬼谷子三卷》,《史记·苏秦列传》与《张仪列传》中亦说鬼谷子是战国纵横策士苏秦与张仪的老师。赵逵夫先生认为纵横家的标志性著作即是《鬼谷子》,见《论纵横家的历史地位与<鬼谷子>的思想价值》一文,《中州学刊》2008年第1期。
    ② 张卫国注译:《鬼谷子·卷上·内楗》,崇文书局2007年版,第25页。
    ③ 张卫国注译:《鬼谷子·卷下·中经》,崇文书局2007年版,第116页。
    ④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6页。
    ① [唐]魏征编:《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05页。
    ②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8页。
    ④ 可见第二章之后的表2.1《春秋末年战国早期孔子弟子地域来源表》。
    ⑤ [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85页。
    ⑥ 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尊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9页。
    ⑦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子张》,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02页。
    ⑧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子张》,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26-1327页。
    ⑨ 见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子张》中的注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27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16页。
    ②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喻老》,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69页。
    ③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曾子死于鲁,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04页。
    ④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司马贞索引日“隐于卫”,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08页。
    ⑤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显学》,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56页。
    ⑥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离娄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03页。
    ⑦ [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06页。
    ⑧ [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06页。
    ⑨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4页。
    ⑩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5页。
    ① 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9页。
    ②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孔门之经学》,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4页。
    ③ [清]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八十一》:中华书局1998年影印本,第1440页。
    ④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孔门传经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①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66页。
    ②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导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6页。
    ③ 见[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沈啸寰、王星贤的《点校说明》,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页。
    ① 可见蒋汝堃的《孝经通考·孝经之作者及时代》,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9-11页。
    ② 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9—161页。
    ③ 余嘉锡:《古书不题撰人》,载《古书通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
    ① 关于子思的师从,学术界的争议是很大的,传统的观点认为,子思曾师从于子游或曾子。先看前者,认为子游为子思师者始于荀子。荀子在批判子思、孟子时,特别提到他们“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表明思孟一系曾自认为出于仲尼、子游之后。对于这个子游,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子弓之误,理由是荀子“屡言仲尼、子弓,不及子游。……子游必子弓之误”(见王先谦《荀子集解》引郭嵩焘说,中华书局1998年版)。但郭沫若对此的辩驳非常有力,他说:“(荀子)别处之所以屡言仲尼、子弓者,是荀子自述其师承;本处之所以独言仲尼、子游者,乃子思、孟子的道统。者是丝毫也不足怪的”(《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26页);再看后者,认为曾子为子思师最早出于《孟子·离娄下》:“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同道”似乎还不能完全确定曾子、子思的师生关系,因此唐代韩愈在《送王秀才序》中明确提出:“孟轲师子思,子思之学盖出于曾子。”《礼记》中也多次记载曾子与子思的对话,显然不是偶然的,子思师从于曾子是可能的。我们认为,子思的学术思想,既可考见子游思想之痕迹,又可考见曾子之思想态度,因此很有可能子思并非从学一人,甚至不只从学于子游、曾子两人,如《孔丛子·居卫》中曾言:“子思曰:‘吾闻诸于子夏’”,所以我们认为,很可能诸多儒家大师都对子思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最为有力的,则为子游和曾子两人。
    ②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4页。
    ① 本部分关于“郭店楚简”中“子思学派著述”的考证,参考了孙德华的《子思学派考论》的论述,《子思学派考论》,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② [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46页。
    ③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4页。
    ④ [唐]魏征编:《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97页。
    ⑤ [五代]刘晌等著:《旧唐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024页。
    ⑥ [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10页。
    ⑦ [元]脱脱等撰:《宋史·艺文志》,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171页。
    ⑧ [唐]魏征编:《隋书·音乐志上》,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88页。
    ⑨ 蒋伯潜:《诸子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29页。
    ⑩ 李学勤:《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孔子研究》1987年第1期。
    11 黄怀信:《<孔丛子>的时代与作者》,《西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① 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② 王锷:《<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5页。
    ③ 孙德华:《子思学派考论》,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4页。
    ① 李学勤:《先秦儒家的重大发现》,载《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6页。
    ② 庞朴:《孔孟之间——郭店楚简中的儒家心性说》,载《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③ 廖名春:《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载《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④ 姜广辉:《郭店楚简与<子思子>——兼谈郭店楚简的思想史意义》,载《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
    ⑤ 王保珐:《郭店楚简的时代与子思学派的关系》,载当代哲学网,http://www.contemphil.net.
    ⑥ 李景林:《从郭店简看思孟学派的性与天道论——兼谈郭店简儒家类著作的学派归属问题》,载《简帛研究》网,http://www.bamboosilk.org/ADMIN3/HTML/lijinglin01.htm.
    ⑦ 郭沂:《子思书再探讨——兼论<大学>作于子思》,《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4期。
    ⑧ 郭沂:《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篇疏证》,载《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78页。
    ⑨ 转引自朱渊清:《郭店楚简再现的文明——中国出土文献与传统学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② 李健胜:《<子思子>内容考释》,《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③ 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26页。
    ① 《中庸》分为两部分,已被诸多学者详细论述,如徐复观、郭沂、梁涛等都提出了这个观点。可参见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第105—106页;郭沂《<中庸>成书辨证》,《孔子研究》1995年第4期;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64—265页等。 一说认为是化用《小雅·出车》:“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
    ① 马承源:《<诗论>讲授者为孔子之说不可移》,载《中华文史论文丛》2001年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② 李零:《参加“新出土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几点感想》,载荆门郭店楚简文献中心,http://www.jmlib.net /zj/news.asp?id=626.
    ③ 朱渊清:《读简偶识》,载《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403—-404页。
    ④ 裘锡圭:《关于孔子诗论》,载《经学今诠三编》(《中国哲学》第24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⑤ 马承源:《<诗论>讲授者为孔子之说不可移》,载《中华文史论文丛》2001年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⑥ 王齐洲:《孔子、子夏诗论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⑦ 晁福林:《从王权观念变化上看上博简<诗论>的作者及年代》,《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① 马承源:《<诗论>讲授者为孔子之说不可移》,载《中华文史论文丛》2001年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② 濮左茅:《关于上海战国竹简中“孔子”的认定》,载《中华文史论文丛》2001年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5页。
    ③ 李学勤:《<诗论>的体裁和作者》,载《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52页。
    ④ 范毓周:《关于文汇报公布上海博物馆战国所藏诗论第一简的释文问题》,载《简帛研究》网,http://www. bamboosilk.org/search.asp.
    ⑤ 江林昌:《上博竹简<诗论>的作者及其余今传本<毛诗序>的关系》,载《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100页。
    ⑥ 彭林:《关于<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的篇名与作者》,载《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⑦ 廖名春:《上博<诗论>简的作者和作年》,载《简帛研究》网,http://www.jianbo.org/Wssf/2002/liaomin cun02.htm.
    ① 高华平:《上博简<孔子诗论>的论诗特色及作者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② 曹建国:《楚简与先秦<诗>学研究·游学派与<孔子诗论>关系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
    ③ 郑杰文:《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作者试测》,《文学遗产》2002年,第4期;陈立:《<孔子诗论>的作者与时代》,载《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62页。
    ④ 以上论述主要参考了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谢模楷《上博管藏楚竹书<诗论>作者研究综述》(《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胡莺《上博竹书<诗论>作者研究综述》(《古籍整理学刊》2004年第4期)的研究成果。
    ⑤ 可详见陈桐生《<孔子诗论>的作者与时代》的论述,载《<孔子诗论>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4—60页。
    ① 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5页。
    ② 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0页。
    ③ 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9页。
    ④ 陈立:《<孔子诗论>的作者与时代》,载《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62页。
    ⑤ 李学勤:《<诗论>的体裁和作者》,载《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52页。
    ⑥ 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0页。
    ① 见王齐洲:《孔子、子夏诗论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晁福林:《从王权观念变化看上博简<诗论>的作者及年代》,《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3页。
    ②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阳货》,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12页。
    ③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八佾》,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98页。
    ④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泰伯》,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29页。
    ⑤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本论文有关《孔子诗论》的文本使用皆《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一)》中的文本,在个别需要补阙的地方参考李零的《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和黄怀信的《上海博物馆藏战鼓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①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页。
    ② 见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内文字本为阙文,黄怀信先生补之为“拟婚姻之”,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本人认为较为可信。
    ③ 以上皆见于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其中“口”代表阙文;“[]”部分亦为阙文,黄怀信先生补之,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本人取其研究成果。
    ① “喜”,廖名春先生读“禧”,曰:“《说文》:‘禧,痛也。’‘情禧其至也’,即‘情痛其至也’,就是情感沉痛到了极点。”见《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②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阳货》,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77页。
    ③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公冶长》,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18页。
    ④ 这里“葛覃”两字,《诗论》中原文为“荞(?)”,马承源先生认为是逸诗,有学者根据上下文义与《诗》本义定为“葛覃”,如李零《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黄怀《上海博物馆藏战鼓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等都采用此观点,我们此处姑且采用此观点。
    ⑤ 此段原失篇名,廖名春先生据另外一竹简“因《木瓜》之报,以抒其愿者也。《杖杜》则情,喜其至也”,因《杕杜》前是《木瓜》,因此补此篇名为《木瓜》(见《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黄怀信考《木瓜》之原义,认为三百篇唯有《木瓜》篇表现出“币帛不可去”的道理,故亦以此为《木瓜》篇(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我们在这里采用此结论。
    ⑥ 以上皆见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153、 149页。
    ① 见李零释《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① 李学勤:《<诗论>的体裁和作者》,《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52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16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90页。
    ③ 如在《论语·微子》中描述:“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庆裹入于海。”见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微子》,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87页。
    ④ 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45页。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明堂位》,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54页。
    ③ 马银琴:《周秦时代诗的传播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02页。
    ④ 见焦循《孟子正义·公孙丑上》中的朱熹注,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11页。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檀弓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⑥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告子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61页。
    ⑦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外储说左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98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17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03页。
    ③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里仁》: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63页。
    ④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离娄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02页。
    ⑤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显学》,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57页。
    ⑥ [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4页。
    ⑦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田子方》,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0页。
    ① 刘汝霖:《周秦诸子考(上)》,文化学社1929年版,第148页。
    ② 本论文中提及战国诸子的生卒年,均以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为准。见《先秦诸子系年·附诸子生卒年世约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22-624页。
    ③ 见刘红霞《曾子及其学派研究》之考证,山东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8—129页。
    ④ 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卷七》,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7页。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檀弓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0页。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檀弓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页。
    ⑦ 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卷一》,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页。
    ⑧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泰伯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27页。
    ⑨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法行》,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35页。
    ⑩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学而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页。
    11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滕文公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23页。
    12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大略》,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07页。
    13 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孝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73页。
    14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子张》,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29页。
    ① 见孙德华《子思学派考论》,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5页。
    ② 见孙德华《子思学派考论》考证,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0—55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46页。
    ④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4页。
    ⑤ [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3页。
    ⑥ 可见杨泽波的分析论述,《孟子评传·孟子生平事迹》,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⑦ 以上经历可见清代周广业之考证。见《孟子考四·孟子出处时地考》,《清经解续编》,第一册卷230,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1082页。
    ① 孟子周游列国的经历,历来争议极大,但其间曾两次游历齐国,被后代学者普遍认可,可参见杨泽波的《孟子评传·孟子生平事迹》,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91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66页。
    ① 赵茂林在《两汉三家<诗>研究》提出,鲁《诗》具有“尚质”之特征。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236页。
    ② 胡适:《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01页。
    ③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46—47页。
    ④ 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⑤ [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95页。
    ⑥ [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513页。
    ① 刘蔚华:《稷下学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21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32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11页。
    ④ 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长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3页。
    ⑤ 徐元诰撰:《国语集解·齐语》,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24页。
    ①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昭公三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35—1236页。
    ②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外储说右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12页。
    ③ [汉]刘向辑录:《战国策·齐策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26页。
    ④ [汉]徐干著,黄素标点:《中论·亡国》,泰东图书局1929年版,第77页。
    ⑤ 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论儒》,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9页。
    ⑥ [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89页。
    ① 白奚:《稷下学研究》,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9页。
    ② 《黄帝四经》出土之后,学界对其名称、成书年代、作者等争议很大,关于书名,本文采取唐兰先生之观点,即认为这四篇古佚书就是《汉书·艺文志》所列的《黄帝四经》(见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研究》,载《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关于成书年代,学界亦有激烈争议,有唐兰、高亨、杨宽、张岱年、李锦全、白奚等著名学者提出的战国说,有姜广辉等学者提出的西汉初年等诸多说法,由这些争议来看,即便是创作于秦汉之际和西汉初年,其学术思想亦应多是战国思想的延续,所以把《黄帝四经》划归为战国时期黄老学派的代表著作是不错的。而关于作者,学界意见分歧很多,有郑人说、楚人说、越人说、齐人说,本文取白奚、刘蔚华等学者之观点,认为该书最有可能是稷下学宫中佚名的早期黄老学者所作,它是稷下黄老学派的奠基之作(见白奚《稷下学研究》,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7页;刘蔚华《稷下学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60页)。本论文采用《黄帝四经》的文本依据是余明光校注的《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岳麓书社1993年版)。
    ③ 余明光校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本伐》,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153页。
    ④ 余明光校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前道》,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157页。
    ⑤ 余明光校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本伐》,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153页。
    ⑥ 余明光校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顺道》,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166页。
    ① 余明光校注:《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姓争》,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127页。
    ② 《管子》在中国思想史上创作作者与时间的定位一直是争议极大的问题。自从宋代叶适提出其“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之后,后代的学者对其具体的创作作者与年代提出了诸多看法,明人朱长春、清人姚际恒分别在《管子榷序》、《古今伪书考》中指出《管子》一书与齐国稷下有密切之关系。在此基础上,今人刘节、郭沫若、蒙文通等著名学者,也认为《管子》的诸多篇章为稷下学者所创。白奚、刘蔚华等学者经过深入分析明确指出,《管子》一书的作者,就是稷下学宫中那些出身齐国本土的先生和学士。本文基于此观点,认为《管子》为稷下学派的著作。
    ③ 白奚:《稷下学研究》,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0页。
    ④ [清]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五辅》,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4页。
    ⑤ [清]黎翔凤撰:《管子校注·君臣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83页。
    ⑥ [清]黎翔凤撰:《管子校注·禁藏》,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6页。
    ⑦ [清]黎翔凤撰:《管子校注·心术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86页。
    ⑧ [清]黎翔凤撰:《管子校注·小问》,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59页。
    ① [清]黎翔凤撰:《管子校注·山权数》,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09-1310页。
    ② [清]黎翔凤撰:《管子译注·山权数》,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13页。
    ① [清]黎翔凤撰:《管子译注·内业》,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47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18页。
    ① 据张秉楠考证,孔子赴杞时间,史料无明确记载,但从杞所在位置来看,赴杞只能是在这个时间。赴杞考察夏礼,也可能是孔子来齐的初衷之一。见张秉楠《孔子传》,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第61页。
    ②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述而》,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56页。
    ③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上)·战国学术地理与人才分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页。
    ④ [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95页。
    ⑤ [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2页。
    ⑥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阳货》,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31页。
    ⑦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公孙丑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13页。
    ⑧ 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72页。
    ⑨ [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97页。
    ⑩ [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01页。
    11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子张》,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40页。
    12 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卷八》: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86页。
    13 [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58页。
    14 在《说苑·政理》中就记载,卫灵公曾问国家政务什么最重要,史鳅云“刑罚”,子路云“军事”,而子贡则云“教化”,可见重视教化治国是子贡的核心思想。见向宗鲁校证的《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48页。
    ①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上)·战国学术地理与人才分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3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儒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18页。
    ③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上)·战国学术地理与人才分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0页。
    ④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78页。
    ⑤ 黎翔凤撰:《管子校注·内业》,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32页。
    ① 关于荀子游齐的年龄,一直以来有两种说法,即“年五十”和“年十五”之说。司马迁《史记·孟轲荀卿列传》云:“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首提“五十说”;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穷则》云:“齐威、宣之时,孙卿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提出“十五说”。后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汪中《荀卿子通论》)、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罗根泽《荀卿游历考》、蒋伯潜《诸子通考》、梁涛《荀子行年新考》、池田知久《郭店楚简<穷达以时>研究》等持“五十说”;而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梁启超《荀卿及<荀子>》、钱穆《先秦诸子系年》、游国恩《荀卿考》、刘蔚华《荀卿生平新考》等主张“十五说”。本书从后者。
    ② [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8页。
    ③ 郭沫若:《荀子的批判》,载《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十批判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00页。
    ①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天论》,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08页。
    ②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天论》,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10页。
    ③ [汉]班固:《汉书·儒林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76页。
    ④ [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495页。
    ⑤ [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495页。
    ⑥ [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495页。
    ⑦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1页。
    ⑧ [清]严可均:《铁桥漫稿》,《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道光十八年(1838)四禄堂刻本。
    ⑨ [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1一72页。
    ①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上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第59页。
    ①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定公四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59页。
    ② 李孟存、常金仓:《晋国史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5页。
    ③ 徐元诰撰:《国语集解·晋语八》,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25页。
    ④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十七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45页。
    ⑤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文公六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44—546页。
    ⑥ 徐元诰撰:《国语集解·周语中》,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1页。
    ⑦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成公十八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09页。
    ⑧ 李孟存、常金仓:《晋国史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8页。
    ⑨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九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504页。
    ① 郭丽萍:《论春秋时期晋国政治文化的超前现象》,《山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② 戴逸:《汉学新探》,载戴逸《履霜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页。
    ③ 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9页。
    ④ 可见马银琴于《春秋时代赋引风气下<诗>的传播》一文的统计,在春秋各侯国中,晋国引《诗》、赋《诗》最多,有46次,其次为鲁国和楚国,各为31次、19次。载《周秦时代<诗>的传播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4页。
    ⑤ [清]焦循:《孟子正义·离娄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74页。
    ⑥ 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0页。
    ⑦ [唐]房玄龄等著:《晋书·束皙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32—1433页。
    ① [汉]班固:《汉书·贾山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27页。
    ②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僖公二十七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45页。
    ③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宣公十一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13页。
    ① 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1页。
    ②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魏文侯礼贤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页。
    ① [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外储左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80页。
    ②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魏文侯礼贤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1839页。
    ④ 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察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43页。
    ⑤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滕文公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25页。
    ⑥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子张》,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09页。
    ⑦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子张》,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10页。
    ⑧ [汉]徐干著,黄素标点:《中论·治学》,泰东图书局1929年版,第3页。
    ⑨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子张》,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24页。
    ①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田子方》中李云之释文,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6页。
    ② 见《战国策·魏策一》中魏文侯与田子方关于“审于声”之探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80页。
    ③ 见《说苑·尊贤》记载魏文侯对田子方论“富贵骄人”与“贫穷骄人”的评价,见向宗鲁《说苑校证·尊贤》,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7页。
    ④ 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下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47页。
    ⑤ 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期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47页。
    ⑥ 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下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47页。
    ① [美]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164页。
    ② 见刘毓庆、郭万金《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卷二《战国争鸣中的<诗>学传播与诠释学的发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页。
    ③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子张》,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17页。
    ④ 关于“西河”到底为何地,后代争议极大,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魏地说”和“卫地说”两种看法,其实,时至战国,卫国衰落,其毗邻强魏,在一定程度上受魏国牵制,某些地域已经为魏所有,从地域上来看,子夏是魏国人抑或卫国人,对其在三晋之地儒学的传播并没有根本性的影响。实际上,两种说法都不影响我们对子夏《诗》学地域特征的研究,无论是哪种说法,子夏皆以此地为核心传授、传播儒学,其影响波及三晋、中山、燕等诸国,形成极具地域特征的西部《诗》学。
    ⑤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01页。
    ⑥ 见刘毓庆、郭万金的《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中卷二《战国争鸣中的<诗>学传播与诠释学的发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105页。
    ① 详可见蒋善堂的《三百篇演论》(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胡朴安的《诗经学》(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张西堂的《诗经六论》(香港文昌书店出版社1957年本)、洪湛侯的《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等,都对此问题有综合论说。
    ② 本人认为,《诗大序》应当是汉初学者在对战国《诗》学学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整理与撰述,应属汉代《诗》学系统。
    ① 刘毓庆、郭万金:《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②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子路》,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21页。
    ③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雍也》,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89页。
    ④ 见步如飞《子夏及其学派研究》中对子夏心路历程的分析,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48页。
    ① 刘毓庆、郭万金:《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①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小雅·瞻彼洛矣》,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55页。
    ②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小雅·瞻彼洛矣》,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55页。
    ③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小雅·菀柳》,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10页。
    ④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召南·行露》,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⑤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王风·大车》,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7页。
    ⑥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召南·行露》,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⑦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王风·大车》,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7页。
    ⑧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召南·行露》,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①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郑风·出其东门》,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6页。
    ②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郑风·野有蔓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页。
    ③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郑风·溱洧》,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1页。
    ④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唐风·葛生》,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0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第31页。
    ⑥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小雅·采薇》,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7页。
    ⑦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小雅·车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47页。
    ⑧ 如《论语·子张》篇中,子夏认为人与人的交往可以“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体现出了他的实用主义精神。子张则反驳他,认为圣贤应当气度宏大,包容一切。见程树德《论语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第1302页。
    ① 见《论语·子张》篇中,通过子游、子夏等的论争,可见子游重“礼”的意义,而子夏重视“礼”的仪式和意蕴。见程树德《论语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第1318页。
    ②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外储说右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14页。
    ③ 李学勤:《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④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 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时序》,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527页。
    ② [汉]刘向辑录:《战国策·楚策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00页。
    ③ [清]王夫之:《楚辞通释·序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页。
    ④ 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物色》,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548页。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王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8页。
    ⑥ 见徐文武《楚国宗教概论》,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
    ① 张正明:《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29页。
    ② 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载《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页。
    ① [美]斯泰恩:《巴西中部的原始民族》,转引自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73页。
    ② 王学典编译:《山海经·南山经》,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③ 王学典编译:《山海经·海外北经》,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页。
    ④ 王学典编译:《山海经·海外西经》,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⑤ 王学典编译:《山海经·海外东经》,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页。
    ⑥ 王学典编译:《山海经·海外东经》,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版,第186页。
    ⑦ 关于《庄子》的地域归属有不同争论,有“宋人说”,有“楚人说”,本论文从“楚人说”。
    ⑧ 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辨骚》,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136页。
    ⑨ 如郭沫若云:“《天问》这篇要算空前绝后的第一等奇文字”,见《屈原研究》,载《郭沫若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47页。
    ① 见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 见“中国文物网”对《莲鹤方壶》的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1370169.htm?-omld=150229.
    ③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87页。
    ④ 蔡靖泉:《楚文学论略》,《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
    ① [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82页。
    ② [宋]朱熹撰、蒋立甫校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页。
    ③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02页。
    ④ 徐华:《道家思潮与晚周秦汉文学形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7页。
    ⑤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第七章》,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7页。
    ① [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逍遥游》,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页。
    ② 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6页。
    ① 徐元诰撰:《国语集解·楚语》,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85—486页。
    ① 见本人拙作《从集体的到个人的——论<诗经>前后期创作的嬗变》,《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②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③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① 孟子为邹人或是鲁人后人有争议,因战国时期,邹鲁几成为固定的地域称呼,加之战国末年,邹为鲁并,所以把孔子也视为鲁人。
    ② 《史记·孔子弟子列传》记为楚人,《汉书·艺文志》记为吴人,暂从《史记》。
    ① 孟卿为东海兰陵人,汉代的东海于战国时期属齐地齐、吴之交界处,故也归为齐国人。
    ② 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以作《乐记》,献八佾之舞,与制氏不相远。因此,疑制氏亦为赵人。
    ① [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57页。
    ② 见《盂鼎》铭文。可参见姚淦铭校勘《王国维文集(下部)·盂鼎铭考释》,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357页。
    ③ 见《克鼎》铭文。可参见姚淦铭校勘《王国维文集(下部)·盂鼎铭考释》,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354页。
    ①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大雅·大明》,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67页。
    ②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大雅·皇矣》,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5页。
    ③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大雅·文王》,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64页。
    ④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大雅·皇矣》,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2页。
    ⑤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大雅·下武》,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7。
    ⑥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大雅·卷阿》,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0。
    ⑦ 黄怀信注训:《尚书注训·多方》,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332页。
    ⑧ 黄怀信注训:《尚书注训·立政》,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341页。
    ①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僖公二十四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56页。
    ②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僖公三十三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89页。
    ③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文公二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20页。
    ④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文公五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40页。
    ⑤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襄公二十四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89页。
    ⑥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僖公四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92页。
    ⑦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僖公二十四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20页。
    ⑧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庄公八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73页。
    ⑨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僖公五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04页。
    ⑩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宣公三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69页。
    ①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文公二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16页。
    ②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文公六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50页。
    ③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昭公六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76页。
    ④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宣公十二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22页。
    ⑤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僖公十四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48页。
    ① 王立宗:《孔子“道”范畴的哲学阐释》,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②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社1959年版,第267页。
    ③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社1959年版,第270页。
    ④ [美]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页。
    ⑤ [美]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⑥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述而》,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80页。
    ①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公冶长》,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26页。
    ②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泰伯》,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20页。
    ③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宪问》,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11页。
    ④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先进》,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92页。
    ⑤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微子》,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54页。
    ⑥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卫灵公》,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26页。
    ⑦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学而》,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2页。
    ⑧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学而》,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4页。
    ⑨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里仁》,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32页。
    ⑩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里仁》,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44页。
    11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泰伯》,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39页。
    12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季氏》,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41—-1144页。
    13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八佾》,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19页。
    14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泰伯》,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40页。
    15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宪问》,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50页。
    ①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第161页。
    ② 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③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泰伯》,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07页。
    ④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颜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66页。
    ①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4页。
    ①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非十二子》,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4页。
    ② [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天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88页。
    ③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五行》有郭店竹简本,亦有马王堆帛书本。本论文引用的《五行》原文,皆以荆门博物馆编撰的《郭店楚墓竹简》为底本,同时参照李零先生的《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魏启鹏先生的《德行校释》(巴蜀出版社1991年版)、庞朴先生的《竹帛<五行>篇校注》(齐鲁书社1980年版)作适当修订。
    ①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
    ②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遵德义》,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73页。
    ③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地官·师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8页。
    ④ 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⑤ 见[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4页。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2页。
    ⑦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两个“口”系参考魏启鹏《德行校释》所补。见魏启鹏《德行校释》,巴蜀出版社1991年版,第55页。
    ① 魏启鹏:《德行校释》,巴蜀出版社1991年版,第67页。
    ②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③ 以上文句分别出自于《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2、1483页。
    ④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里仁》,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67页。
    ⑤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述而》,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39页。
    ⑥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述而》,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65页。
    ⑦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卫灵公》,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00页。
    ①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阳货》,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41页。
    ② 见《论语集释·学而》中程树德之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1页。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4页。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2页。
    ⑤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⑥ 见《礼记正义·表记》中孔颖达之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3页。
    ⑦ 见吕与叔释“至道”、“义道”、“考道”云:“至道者,至于道之极,不可以有加也,所谓‘多过者化,所存者神’。……义道也,揆道而裁之者,所谓‘制节谨度’。……考道者,必稽古昔,称先王,所谓‘非法不言,非道不行’。”由此可见,吕与叔认为至道是心性自觉而形成之的“义”,而“义道”与“考道”是后天思考、斟酌而形成的道。见《礼记训纂》中引清人吴与叔注释([清]朱彬撰,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785页)。王文锦《礼记译解》其释义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06页)。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1页。
    ②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94页。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2页。
    ④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⑤ 见魏启鹏《德行校释》,巴蜀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⑥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⑦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①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为政》,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8页。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坊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9页。
    ① 以上引文皆见《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151页。
    ② 魏启鹏:《德行校释·帛书<德行>研究札记》,巴蜀出版社1991年版,第95页。
    ③ 黄怀信撰:《大戴礼记汇校集注·哀公问五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④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
    ⑤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① [清]阮元:《性命古训》,载《揅经室集》卷十,清道光间文选楼刻本。
    ②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③ 徐复观:《生与性——中国人性论史的一个方法上的问题》,载《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④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第217页。
    ⑤ 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①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昭公二十五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458页。
    ②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为政》,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6页。
    ③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阳货》,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77页。
    ④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第179页。本论文《性自命出》的文本依据以荆门博物馆编撰的《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为底本,同时以李零先生的《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李天虹的《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相参校。⑤ 以上文献见《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180页。
    ①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
    ①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② 李天虹:《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③ 见王锷《<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综合各家学说,加之对文本的分析考证,得出《礼记》大部分为战国时期著述的结论。但本人认为,此种提法稍显绝对。《礼记》经历了汉代人的重新整理和编纂,有一些篇章或是一些文段由汉人所撰篡入《礼记》也未可知。我们只能说,《礼记》在总体思想倾向上,大体体现的还是战国人的儒家思想。
    ④ 以上文献见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180页。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礼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9页。
    ② 黄怀信撰:《大戴礼记汇校集注·文王官人》,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7页。
    ③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①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6页。
    ②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公孙丑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32页。
    ③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公孙丑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33页。
    ④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尽心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90页。
    ⑤ [清]焦偱撰:《孟子正义·离娄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32页。
    ①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梁惠王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6页。
    ②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儒效》,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4页。
    ③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礼论》,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48页。
    ④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礼论》,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56页。
    ⑤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劝学》,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2页。
    ①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富国》,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79页。
    ②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王霸》,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21页。
    ③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君道》,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38页。
    ④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成相》,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69页。
    ⑤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王制》,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51页。
    ⑥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富国》,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01页。
    ⑦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王霸》,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27页。
    ⑧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性恶》,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38页。
    ① 见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两处“[]”处本为阙文,据帛书《五行》补。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4页。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6页。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7页。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3页。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7页。
    ③ 蒋见元、程俊英:《诗经注析·小雅·小宛》,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599页。
    ④ 转引自蒋见元、程俊英注《大雅·洞酌》,见《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830页。
    ⑤ [清]王先谦撰:《诗三家义集疏(下)·大雅·洞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04页。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0页。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0页。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9页。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9页。
    ③ [宋]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71页。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0页。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3页。
    ② 关于此诗的主题,历代有争议,如《毛序》认为是刺卫宣姜之淫乱之行;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认为既是刺卫宣姜,亦是刺卫宣公;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是刺卫宣公,等等。无论何种说法,其主题都是指卫民刺卫国君之无良。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3页。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5页。
    ② 见《礼记正义·表记》中的郑玄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5页。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坊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3页。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坊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5页。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坊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6页。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坊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7页。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坊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9页。
    ①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② 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口”指阙文。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③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六德》,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④ 胡光奇、方环海撰:《尔雅译注·释诂第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① [清]黄元御著:《素问悬解·阴阳应象大论》,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②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③ 此两段文献见《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151页。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礼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9页。
    ② 黄怀信撰:《大戴礼记汇校集注·文王官人》,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7页。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坊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0页。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坊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3页。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坊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3页。
    ⑥ 见《礼记正义·坊记》中之郑玄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0页。
    ⑦ 见《礼记正义·坊记》中之郑玄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3页。
    ① 见《礼记正义·中庸》中之郑玄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2页。
    ②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③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④ 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⑤ 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3页。
    ⑥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
    ①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
    ②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缁衣》,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页。《礼记》中亦有《缁衣》篇,但郭店简《缁衣》为战国文本,此版本更接近子思著述原貌,因此论子思《诗》学思想采用郭店简版本《缁衣》。
    ③ 因《礼记·缁衣》篇开篇为“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因此,将《缁衣》篇的主题解释为“好贤”之义,乃至于后人将《郑风·缁衣》也附会为“好贤、礼贤”之义(如崔述《读风偶识》、方玉润《诗经原始》等)。通过对出土文献《缁衣》的研究,本人认为这种理解是有误的。《郑风·缁衣》诗本是一首赠衣诗,诗歌作者以所送之人好缁衣之美,而为之加以改造相送。《礼记·缁衣》篇以缁衣之美颂人之美德,《毛序》云:“美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美其德,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虽然此诗未必是真的赞美郑武公,但是以赞衣之美来引申赞人之美德,则是战国以来共同阐释的引申义。因此《缁衣》篇的主题不是褒扬统治者好贤、礼贤,而是主张君主要彰显自己的美德,郭店楚简开篇为“好美如‘缁衣》,恶恶如《巷伯》”,为“美”而不为“贤”,即证明此观点,而汉代由“好美”一变而成“好贤”,其“贤”亦为“美”意,也不是指“贤才”之义。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经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0页。
    ②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穷达以时》,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页。
    ③ 见《礼记正义·中庸》篇中郑玄之注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2页。
    ④ 见《礼记正义·中庸》篇中郑玄之注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2页。
    ⑤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中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2页。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中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6页。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中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8页。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中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0页。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中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2页。
    ⑧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
    ⑦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第164页。
    ⑧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中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2—1453页。
    ① 《毛诗》为“维天之命”,《礼记》中则为“惟天之命”,文本有所不同。
    ② 见《礼记正义·中庸》篇中郑玄的注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2页。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中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1—1462页。
    ④ 《毛诗》为“衣锦褧衣”。
    ①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页。
    ① 可见李天虹《<性自命出>研究》中的从《性自命出》谈孔子与诗、书、礼、乐》,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页。
    ② 见《礼记正义·乐记》中郑玄的注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4页。
    ③ 见李天虹《<性自命出>研究》中的从《性自命出》谈孔子与诗、书、礼、乐》,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页。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曾子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9页。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乐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9页。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中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5页。
    ⑦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页。
    ⑧ 裘锡圭:《由郭店简(性自命出)的“室性者故也”说到《孟子》的“天下之言性也”章》,见“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326.
    ① 如李零的《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① 此处《六德》引文系以《郭店楚墓竹简》为文本,同时参考了李零的《郭店楚简校读记》。其中“口”为阙文,“()”内为补文。
    ①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万章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25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3页。
    ② [汉]赵岐:《孟子注疏·孟子题辞》,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页。
    ③ 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78页。
    ①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滕文公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56页。
    ② [清]焦偱撰:《孟子正义·离娄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87页。
    ③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滕文公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57页。
    ④ [清]王先谦撰:《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49-850页。
    ①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梁惠王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3页。
    ②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滕文公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33页。
    ③ 见《孟子正义·梁惠王下》篇中焦循的解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7页。
    ④ [清]焦偱撰:《孟子正义·梁惠王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37—138页。
    ⑤ [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3页。
    ① [汉]刘向:《新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2页。
    ② [清]焦偱撰:《孟子正义·滕文公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43页。
    ③ [清]焦偱撰:《孟子正义·离娄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97页。
    ④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离娄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06页。
    ⑤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离娄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91页。
    ① [清]焦偱撰:《孟子正义·万章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33页。
    ② 闻一多:《歌与诗》,载《闻一多文选》,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23页。
    ③ 朱自清:《诗言志辨》,载《朱自清文集》,开明书店1953年版,第153页。
    ④ 黄怀信注训:《尚书注训·尧典》,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13页。
    ①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2页。
    ② 徐元诰撰:《国语集解·周语》,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1页。
    ③ 徐元诰撰:《国语集解·楚语》,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85页。
    ①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襄公二十七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35页。
    ②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8页。
    ①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39页。
    ②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6页。
    ③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16页。
    ④ 可分别见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鲁襄公十三年》、《鲁昭公七年》、《鲁昭公八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00、1284、1297页。
    ⑤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说林》,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75页。
    ① 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9页。
    ②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君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0页。
    ①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告子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18页。
    ①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滕文公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09-410页。
    ② 见《孟子正义·滕文公下》中之赵岐注,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14页。
    ③ 见《孟子正义·滕文公下》之焦循疏,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14页。
    ④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滕文公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19页。
    ⑤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6页。
    ⑥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告子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83页。
    ①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告子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58页。
    ② 见《孟子正义·告子上》中郑玄注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58页。
    ①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劝学》: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2页。
    ② 见《荀子集解·劝学》篇中王先谦的注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2页。
    ①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劝学》,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1页。
    ②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修身》,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2页。
    ③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修身》,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2页。
    ④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修身》,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4页。
    ①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荣辱》,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71页。
    ②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王霸》,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10页。
    ①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富国》: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80页。
    ②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儒效》: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4页。
    ③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儒效》: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29页。
    ④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不荀》: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0页。
    ①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非十二子》: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2页。
    ②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君道》: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39页。
    ③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劝学》,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页。
    ①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劝学》,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页。
    ②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修身》,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1页。
    ③ [清]方玉润撰:《诗经原始·小雅·小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02页。
    ④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劝学》,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页。
    ①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儒效》: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3-134页。
    ②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儒效》: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7-138页。
    ③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儒效》: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8页。
    ④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儒效》: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8页。
    ⑤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仲尼》: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10页。
    ① 见[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中之郑玄笺注,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5页。
    ② 见《荀子集解·君道》中王先谦注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32页。
    ③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解敝》: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89页。
    ④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解敝》: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89页。
    ⑤ 见[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臣道》: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51、256页。
    ①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儒效》,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29页。
    ② 以上见可[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儒效》、《富国》篇的论述。
    ③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性恶》: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38页。
    ①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非十二子》,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0页。
    ② 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96页。
    ①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儒效》: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4页。
    ①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乐论》: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79页。
    ① 以上见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130页。《孔子诗论》竹简之排序问题,学者们见仁见智,如有马承源先生的排序、有李学勤按照今天《诗经》进行的排序,黄怀信先生的排序等等。我们在此节采用的皆是马承源先生的竹简排序。他将这段文字看作为论《诗》的总序,放置于所有论诗篇首,并且以首《颂》、次《大雅》、次《小雅》、最次为《国风》的顺序加以排列。在这节中我们采用的《孔子诗论》之原文我们以《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一)》中的文献为底本,并综合采纳了李学勤、黄怀信先生的断字意见。“□”符号代表阙文,而关于《小夏》部分,“多言难而悁怼者也,衰矣,少矣”的评价缺少主语,整理者马承源认为,这句是对《小雅》部分的评价,廖名春、范毓周先生则认为,这里应该和《颂》、《大夏》一样,认为前应有“《小夏》(《小雅》□德也”的形式,我们认可此结论。
    ①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
    ② 冯时:《论“平德”与“平门”》,《上海大学“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第9号》。
    ③ 见[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中郑玄之《周颂谱》,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1页。
    ④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⑤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页。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4页。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聘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68页。
    ③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页。
    ① 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
    ② 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77页。
    ③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36页。
    ④ 见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①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页。
    ① 对“大敛材”的解释,学者众说纷纭,本人从刘信芳之分析,他认为“材”指“人才”,亦指“物材”,“人才写进诗中,成为《邦风》中的人物形象;物材写进诗中,则构成《邦风》中的人物生活环境;人才与物材共同构成《邦风》中的社会生活画面”,所以“大敛材”实则就是“丰富的社会生活画面”。见刘信芳《孔子诗论述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②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页。
    ③ 以上见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158页。
    ④ 《中氏》一诗,今本不见,学者认为当是《燕燕》之末章,认为《燕燕》之末章本为的单独一首诗,后因失脱篇名及其它章节而误与《燕燕》连为一章。见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① 见本人拙作《从集体的到个人的——论<诗经>前后期创作的嬗变》,《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② 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83页。
    ①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卫灵公》,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97页。
    ②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③ 魏启鹏:《德行校释》,巴蜀出版社1991年版,第71页。“□”为阙文,“[]”部分是魏启鹏先生补充的阙文。
    ① 以上皆见于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其中“口”代表阙文;“[]”部分亦为阙文,黄怀信先生补之(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本人取其成果。
    ② “喜”,廖名春先生读“麓”。《说文》:“譆,痛也。”“情禧其至也”,即“情痛其至也”,就是情感沉痛到了极点。见《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① 王秀臣:《三礼用诗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2页。
    ②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页。
    ③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页。黄怀信认为此句为论述《柏舟》诗,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④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
    ⑤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以上引文之简序引用的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的排序结果。
    ① 以上皆见于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其中“口”代表阙文;“[]”部分亦为阙文,黄怀信先生补之,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本人取其研究成果。
    ②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载《魏晋风度及其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页。
    ① 详细可见本人拙作:《从集体的到个人的——论<诗经>前后期创作的嬗变》。
    ① [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5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6页。
    ③ 见刘毓庆、郭万金的《战国纷乱与<诗经>传本的歧出》,载《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6页。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中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7页。
    ⑤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57—758页。
    ① “(?)”为“君子”的合文,后面符号“_”为合文符号。
    ① 此处引诗句,上博简与郭店简皆为阙文,根据今本《礼记·缁衣》相对校,这里应为引用《大雅·抑》中诗句。
    ① 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6页。
    ②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页。
    ③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页。
    ① 刘毓庆、郭万金:《战国纷乱与<诗经>传本的歧出》,《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① 关于《孔子诗论》逸诗确定的问题,可见马承源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中的具体分析。关于此问题争议很大,有学者认为有些不能确定为逸诗,如李守奎先生在《楚简<孔子诗论>中的<诗经>篇名文字考》中,指出《少(?)》、《荞(?)》、《菜荞》、《(?)又薺》、《中氏》分别为《小宛》、《葛覃》、《采葛》、《墙有茨》、《螽斯》,但是,依然无法将其余几首逸诗与今本《诗经》一一对照,逸诗现象的存在是肯定的。此处我们采纳马承源先生的观点,将此8首暂定为逸诗。
    ① 黄人二:《从上海博物馆藏<孔子诗论>简之<诗经>篇名论其性质》,载《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76页。
    ① 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237页。
    ② 濮茅左:《<孔子诗论>简序解析》,载《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25—-27页。
    ③ 吕绍纲、蔡先金:《楚竹书<孔子诗论>“类序”辨析》,《东南文化》2005年第2期。
    ① [西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125。
    ② [清]魏源:《诗古微》,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③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周南关雎诂训传第一》,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① 蒋汝堃:《孝经通考》,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1页。
    ① 胡平生译注:《孝经译注·圣治章第九》: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9页。
    ② 胡平生译注:《孝经译注·开宗明义章第一》,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页。
    ① 胡平生译注:《孝经译注·孝治章第八》,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6页。
    ② 胡平生译注:《孝经译注·卿大夫章第四》,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8页。
    ① 胡平生译注:《孝经译注·士章第五》,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0页。
    ② 胡平生译注:《孝经译注·三才章第七》,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2页。
    ③ 胡平生译注:《孝经译注·三才章第七》,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2页。
    ①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6页。
    ② 胡平生译注:《孝经译注·圣治章第九》,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9页。
    ③ 胡平生译注:《孝经译注·广至德章第十三》,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9页。
    ④ 胡平生译注:《孝经译注·广要道章第十二》,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8页。
    ⑤ 胡平生译注:《孝经译注·广扬名章第十四》,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1页。
    ① 胡平生译注:《孝经译注·事君章第十七》,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7页。
    ② 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臣术》,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1页。
    ③ 胡平生译注:《孝经译注·纪孝行章第十》,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5页。
    ④ [清]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曾子大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4页。
    ⑤ [清]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曾子事父母》,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6页。
    ① [宋]郑樵:《通志·校雠略》,世界书局重刻陈宗夔刊本影印本1936年版,第721页。
    ② [清]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页。
    ③ 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61页。
    ④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339页。
    ⑤ [美]陈启云:《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⑥ [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319页。
    ⑦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57页。
    ①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60页。
    ②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56页。
    ③ [汉]班固:《汉书·儒林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03页。
    ① 转引自《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美]约翰·迈尔斯·弗里著,朝金戈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② 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页。
    ③ [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68页。
    ① 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8页。
    ① [清]陈乔枞:《诗经四家诗异文考·自叙》,皇清经解续编(第一册),江阴南菁书院刊本,第3页。
    ② [明]胡应麟:《困学纪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27页。
    ③ [清]陈乔枞:《诗经四家异文考》,皇清经解续编(第一册),江阴南菁书院刊本,第36页。
    ④ 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228页。
    ⑤ 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228页。
    ⑥ 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229页。
    ① 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3页。
    ② 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
    ③ (台)文幸福:《阜阳汉简诗经探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国文学报第十五期抽印本1986年版,第25页。
    ①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邓张徐张胡列传》,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012页。
    ② 郭沫若:《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419页。
    ①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第52页。
    ②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8页。
    ③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92页。
    ④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42页。
    ⑤ 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页。
    ①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90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叔孙通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26页。
    ① 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5页。
    ① 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页。
    ② 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5页。
    ③ 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① 晓华:《价值视野中的文学经典》,《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
    ①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8页。
    ①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
    ②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缁衣》,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页。《礼记》中亦有《缁衣》篇,但郭店简《缁衣》为战国文本,此版本更接近子思著述原貌,因此论子思《诗》学思想采用郭店简版本《缁衣》。
    ① 见《礼记正义·中庸》中之郑玄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2页。
    ②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③ 荆门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④ 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⑤ 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3页。
    ⑥ [清]焦偱撰:《孟子正义·滕文公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09-410页。
    ①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滕文公下》,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19页。
    ②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告子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83页。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9页。
    ④ 胡平生译注:《孝经译注·事君章第十七》,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7页。
    ⑤ [宋]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71页。
    ① [清]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曾子大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4页。
    ② [清]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曾子事父母》,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6页。
    1、[三国]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汉]赵岐注、[宋]孙爽疏:《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清]焦偱撰:《孟子正义》,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
    4、[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
    5、[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6、[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版。
    7、[清]郭庆藩编、[西晋]郭象注:《庄子集释》,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
    8、[清]孙诒让著:《墨子闲诂》,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
    8、[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
    9、[汉]高诱注:《吕氏春秋》,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
    10、[宋]洪兴祖注:《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11、[清]王夫之撰:《楚辞通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12、[宋]朱熹撰、蒋立甫校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3、[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汉]郑玄笺:《毛诗郑笺》,校相台岳民本,台北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75年本。
    16、[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清]胡承珙著:《毛诗后笺》,黄山书社1999年版。
    18、[清]马瑞辰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版。
    19、[三国]陆玑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华书局1985年版。
    20、[清]陈奂撰:《诗毛氏传疏》,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版。
    21、[西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清]朱彬撰:《礼记训纂》,中华书局1996年版。
    26、[清]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
    27、[晋]杜预撰:《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8、[汉]刘向辑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9、[汉]司马迁著、[南朝宋]裴胭集解:《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30、[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1、[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版。
    32、[唐]房玄龄等著:《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33、[唐]魏征编:《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34、[五代]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
    35、[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36、[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97年版。
    37、[汉]许慎著:《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
    38、[清]刘光(?):《二十五史补编》,开明书店1936年版。
    39、[宋]郑樵著:《通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40、[清]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
    41、[清]朱骏声著:《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古籍书店1983年版。
    42、[汉]徐干著:《中论》,泰东图书局1929年版。
    43、[三国]王肃注:《孔子家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44、[宋]洪迈:《容斋续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5、[宋]郑樵著:《诗辨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46、[宋]朱熹著:《诗序辩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47、[宋]朱熹著:《诗集传》,天津古籍书店1988年版。
    48、[清]吕祖谦著:《吕氏家塾读诗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49、[清]范家相著:《三家诗拾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50、[清]阮元撰:《三家诗补遗》,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版。
    51、[清]姚际恒著、顾颉刚点校:《诗经通论》,中华书局1985年版。
    52、[清]魏源著:《诗古微》,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53、[清]陈乔枞著:《三家诗遗说》,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54、[清]陈乔枞著:《诗经四家异文考》,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55、[清]王先谦撰:《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
    56、[清]方玉润撰:《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版。
    57、[清]王引之著:《经义述闻》,影印清道光七年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8、[清]王夫之著:《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
    59、[宋]王应麟撰:《困学记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60、[清]阮元:《揅经室集》卷十,清道光间文选楼刻本。
    61、[清]严可均:《铁桥漫稿》,影印清道光十八年(1838)四禄堂刻本。
    62、[清]姚际恒著:《古今伪书考》,香港太平书局1962年版。
    63、[清]皮锡瑞著:《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82年版。
    64、[清]皮锡瑞著:《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
    65、[唐]陆德明撰:《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66、[清]章学诚著、叶英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67、[清]朱彝尊撰:《经义考》:中华书局1998年影印本。
    68、[清]朱彝尊著:《孔子弟子考》,中华书局1985年版。
    69、[清]顾炎武著,黄汝成校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70、[清]俞樾著:《诸子平议》,上海书店1988年版。
    71、[清]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三联书店1998年版。
    72、[清]刘师培著:《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3、[清]王国维著:《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74、[清]王国维著:《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1、程树德:《论语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
    2、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
    3、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4、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5、蒋汝堃:《孝经通考》,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6、[台]熊公哲:《荀子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7、[台]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
    8、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3年版。
    9、[台]李渔叔:《墨子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10、严万里:《商君书》,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
    11、章诗同:《商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2、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
    13、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黎翔凤:《管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5、张卫国:《鬼谷子》,崇文书局2007年版。
    16、余明光:《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岳麓书社1993年版。
    17、胡平生:《孝经译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
    18、王学典:《山海经》,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版。
    19、胡立宗、方环海:《尔雅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0、黄怀信:《尚书注训》,齐鲁书社2002年版。
    21、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
    22、黄怀信:《大戴礼记汇校集注》,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2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24、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
    25、王利器:《新语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
    26、王利器:《盐铁论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2年版。
    27、石光瑛:《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
    28、赵仲邑:《新序详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
    29、向宗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
    30、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9年版。
    31、刘康德:《淮南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33、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浙江图书馆铅印本。
    34、顾实著:《汉书艺文志讲疏》,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35、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36、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
    37、路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版。
    38、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2000年版。
    39、屈守元:《韩诗外传笺疏》,巴蜀书社1996年版。
    40、许维适:《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41、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2、周谷城:《中国通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3、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4、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5、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6、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7、李玉洁:《齐国史》,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48、郭克煜:《鲁国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9、孟祥才、胡新生:《齐鲁思想文化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李孟存、常金仓:《晋国史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1、李孟存、李尚师:《晋国史》,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52、刘绪:《晋文化史》,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53、张正明:《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4、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5、蔡靖泉:《楚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6、徐文武:《楚国宗教概论》,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
    57、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1981年版。
    58、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59、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
    60、冯天瑜:《中国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1、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62、熊铁基:《秦汉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63、赵吉惠:《中国儒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64、胡适:《胡适学术文集》,中华书局1991年版。
    65、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66、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67、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68、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9、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71、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1-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7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5、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
    76、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7、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8、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
    79、马育良:《中国性情论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0、[日]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81、[日]冈村繁:《周汉文学史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82、[日]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3、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84、顾颉刚:《古史辨(1-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85、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86、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华书局1988年版。
    87、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8、钱穆:《先秦诸子系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9、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90、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91、蒙文通:《先秦诸子与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2、刘汝霖:《周秦诸子考(上)》,文化学社1929年版。
    93、蒋伯潜:《诸子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94、王遽常:《诸子学派要诠》,中华书局1936年版。
    95、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96、吕思勉:《经子题解》,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97、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98、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论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99、孙作云:《孙作云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0、胡念贻:《中国古代文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01、鲁迅:《魏晋风度及其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02、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03、郭沫若:《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04、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5、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开明书店1948年版。
    106、朱自清:《朱自清文集》,开明书店1953年版。
    107、朱自清:《经典常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08、蒋汝堃:《孝经通考》,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109、廖平:《廖平选集》,巴蜀书社1998年版。
    110、张西堂:《诗经六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111、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12、蒋善堂:《三百篇演论》,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113、胡朴安:《诗经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4、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15、傅斯年:《诗经讲义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6、黄焯:《毛诗郑笺平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17、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18、蒋见元、程俊英:《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
    119、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20、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21、夏传才、董治安:《诗经要籍提要》,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122、夏传才:《二十世纪诗经学》,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123、夏传才:《思无邪斋诗经论稿》,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124、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增订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5、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
    126、戴维:《诗经研究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7、鲁洪生:《诗经学概论》,辽海出版社出版1998年版。
    128、韩明安:《诗经研究概观》,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29、陈戍国:《诗经刍议》,岳麓书社1997年版。
    130、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述评》,中华书局2003年版。
    131、袁长江:《先秦两汉诗经研究论稿》,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132、朱金发:《先秦诗经学》,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133、周延良:《诗经学案与儒家伦理思想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134、谭德兴:《汉代<诗>学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5、陈桐生:《史记与诗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6、陈桐生:《礼化诗学——诗教理论的生成轨迹》,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137、陆锡兴:《<诗经>异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8、雒启坤:《<诗经>散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39、王长华:《诗论与子论》,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140、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1、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先秦——元代),中华书局2002年版。
    142、[台]裴普贤、糜文开:《诗经鉴赏与研究续集》,三民书局1979年版。
    143、[台]李家树:《<诗经>的历史公案》,大安出版社1989年版。
    144、[台]林庆彰:《诗经研究论集(一)》,学生书局1992年版。
    145、[台]林叶连:《中国历代诗经学》,学生书局1992年版。
    146、[韩国]吴万钟:《从诗到经:论毛诗解释的渊源及特色》,中华书局2001年版。
    147、马银琴:《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48、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版。
    149、王秀臣:《三礼用<诗>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0、刘立志:《汉代<诗经>学史论》,中华书局2007年版。
    151、俞志慧:《君子儒与诗教》,三联书店2005年版。
    152、刘毓庆、郭万金:《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年版。
    153、马银琴:《周琴时代诗的传播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54、何海燕:《清代<诗经>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55、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6、杨华:《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57、王志清:《中国诗学的德本精神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版。
    158、孙立群:《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59、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60、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齐鲁书社1988年版。
    161、白奚:《稷下学研究》,三联书店1998年版。
    162、张秉楠:《稷下钩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63、刘蔚华:《稷下学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164、戴逸:《履霜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65、王锷:《<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
    166、杨泽波:《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7、徐华:《道家思潮与晚周秦汉文学形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8、[台]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169、[台]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0、[台]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1、[德]马克斯·韦伯著:《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72、[美]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3、[美]陈启云:《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4、[美]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5、[美]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
    176、[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77、张舜徽选编:《文献学论著辑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78、金德建:《经今古文字考》,齐鲁书社1986年版。
    179、高亨:《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版。
    180、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81、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版。
    182、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83、[英]特里·伊格尔顿:《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84、李清良:《中国阐释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5、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6、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187、[波兰]彼得·什托姆普卡:《社会变迁的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88、[美]约翰·迈尔斯·弗里,朝金戈译:《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台]文幸福《阜阳汉简诗经探究》,国文学报第十五期抽印本1986年版。
    3、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4、郭沂:《郭店楚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年版。
    6、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张光裕:《郭店楚墓竹简研究》,艺文印书馆1999年版。
    8、庞朴:《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齐鲁书社1980年版。
    9、庞朴:《《帛书五行研究》,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10、魏启鹏:《帛书<五行>笺释》,万卷楼图书公司2000年版。
    11、魏启鹏:《德行校释》,巴蜀出版社1991年版。
    12、刘信芳:《简帛五行解诂》,艺文印书馆1999年版。
    13、郭沂:《郭店楚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4、邱德修:《湖北郭店竹简<缁衣>篇研究》,五南图书公司2001年版。
    15、李天虹:《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6、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17、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9、朱渊清、廖明春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20、李零:《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1、刘信芳:《孔子诗论述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
    23、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鼓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4、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5、姚小鸥主编:《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26、朱渊清著:《再现的文明:中国出土文献与传统学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曹建国:《楚简与先秦<诗>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8、刘冬颖:《出土文献与先秦儒家<诗>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1、《诗经研究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2、《1993年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诗经学会编,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第二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诗经学会编,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
    4、《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诗经学会编,香港天马图书公司1998年版。
    5、《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6、《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7、《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8、《诗经研究丛刊》第一辑: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9、《诗经研究丛刊》第二辑: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10、《诗经研究丛刊》第三辑: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11、《诗经研究丛刊》第五辑: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12、《诗经研究丛刊》第七辑: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13、《经学今诠初编》(中国哲学第二十三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经学今诠续编》(中国哲学第二十四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5、《经学今诠三编》(中国哲学第二十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6、《经学今诠四编》(中国哲学第二十六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7、《郭店楚简研究》专辑(《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郭店楚简与儒学研究》(《中国哲学》第21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9、《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20、《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辑(郭店楚简专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21、《郭店楚简的思想史研究》第一卷:东京大学郭店楚简研究会编,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思想文化学研究室1999年版。
    22、《郭店楚简的思想史研究》第三卷:东京大学郭店楚简研究会编,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思想文化学研究室1999年版。
    1、郭齐勇:《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说》,《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2、杜维明、梁涛等:《“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座谈会》,《中国思想史研究通讯》2005年第4期。
    3、陈来:《郭店简可称“荆门杂记”》,《人民政协报》1998年8月3日。
    4、傅道彬:《“诗可以观”——春秋时代的观诗风尚及诗学意义》,《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
    5、王保玹:《郭店楚简的时代与子思学派的关系》,载当代哲学网,http://www.contemphil.net.
    6、李景林:《从郭店简看思孟学派的性与天道论——兼谈郭店简儒家类著作的学派归属问题》,载《简帛研究》网,http://www.bamboosilk.org/ADMIN3/HTML/lijinglin01.htm.
    7、李健胜:《<子思子>内容考释》,《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8、郭沂:《<中庸>成书辨证》,《孔子研究》1995年第4期。
    9、马承源:《<诗论>讲授者为孔子之说不可移》,载《中华文史论文丛》2001年第2辑。
    10、李零:《参加“新出土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几点感想》,载荆门郭店楚简文献中心,http://www.jmlib.net/zj/news.asp?id=626.
    11、王齐洲:《孔子、子夏诗论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2、晁福林:《从王权观念变化上看上博简<诗论>的作者及年代》,《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13、濮左茅:《关于上海战国竹简中“孔子”的认定》,载《中华文史论文丛》2001年第3辑。
    14、彭林:《关于<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的篇名与作者》,载《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15、高华平:《上博简<孔子诗论>的论诗特色及作者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6、郑杰文:《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作者试测》,《文学遗产》2002年第4期。
    17、谢模楷:《上博管藏楚竹书<诗论>作者研究综述》,《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8、胡莺《上博竹书<诗论>作者研究综述》,《古籍整理学刊》2004年第4期。
    19、见王齐洲:《孔子、子夏诗论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20、晁福林:《从王权观念变化看上博简<诗论>的作者及年代》,《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21、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22、郭丽萍:《论春秋时期晋国政治文化的超前现象》,《山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23、吕绍纲、蔡先金:《楚竹书<孔子诗论>“类序”辨析》,《东南文化》2005年第2期。
    24、冯时:《论“平德”与“平门”》,《上海大学“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第9号。
    25、郭沂:《子思书再探讨——兼论<大学>作于子思》,《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4期。
    26、晓华:《价值视野中的文学经典》,《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
    27、葛立斌:《从集体的到个人的——论<诗经>前后期创作的嬗变》,《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28、葛立斌:《二十世纪<诗经>出土文献述评》,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9、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9第1期。
    30、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第1期。
    31、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平山县汉墓挖掘报告》,《文物》1979年1期。
    32、李学勤:《平山墓葬群与中山国文化》,《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
    33、李学勤:《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79年第2期。
    1、常森:《诗的崇高与汩没:两汉<诗经>学研究》,北京大学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
    2、步如飞:《子夏及其学派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3、刘红霞:《曾子及其学派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4、孙德华:《子思学派考论》,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1、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
    2、“简帛研究”网http://www.bamboosilk.org/
    3、“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http://www.gwz. fudan.edu.cn/Default.asp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