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传经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荀子是战国晚期的大儒,生前非常重视各种儒家经典的学习与应用,他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战国晚期儒家经典的传播与研究,对汉代经学的形成与发展也存在一定影响。历代学者比较重视荀子传经问题的研究,相关成果也较为丰富。以汪中、刘师培为代表的传统派学者广泛搜罗典籍记载中与荀子相关的传经源流、《荀子》与群经重复的内容,以此论证汉代经学多源出荀子;以吕思勉、钱穆为代表的疑古辨伪派学者则认为群经早期传授源流多不可信,荀子传经不过是汉代经师借以自重的把戏而已。现当代学者一般都倾向于认可传统学派的考证,对疑古辨伪派的论证则较为漠视。本文在前贤时彦的研究基础上,首次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与荀子相关的各种传经源流的真伪情况、《荀子》与群经重复文献间的复杂关系,从而来具体探讨荀子传经问题。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回顾了历代学者对荀子传经问题的研究状况,并作了简要评论。以下五章则根据荀子对各种经典的重视程度为序,分别讨论了荀子与《礼》、《诗》、《书》、《春秋》、《易》等经典的传授情况。
     第二章通过考察《荀子》书中的礼论文字,认为荀子对《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丧服》、《少牢馈食礼》、《有司彻》、《乡饮酒礼》以及其他天子、诸侯礼都进行过相关的学习、研究与传授:汉代的礼学传授虽然与荀子没有师承上的直接关系,但汉代礼家大多都曾私淑荀子礼学,荀子的礼学知识在西汉学术界仍然被不断地传承、发展。
     第三章讨论了传《鲁诗》的申公是荀子的再传弟子:传《韩诗》的韩婴曾私淑荀子之学,并在编撰《韩诗外传》时大量采用了《荀子》文献;《毛诗》的早期传授源流虽然并不可信,毛亨为荀子弟子之说也不能成立,但毛苌在撰写《毛诗故训传》时也曾较多地征引了《荀子》。
     第四章比较简略地论述了荀子生前曾传授《康诰》、《吕刑》、《洪范》、《泰誓》、《仲虺》等《书》篇,与汉代的《书》学传授则没有什么联系。
     第五章着重分析了《荀子》与《公羊传》的重复文献多出现在《大略篇》中,这些文献应该是荀子后学杂录所致:传《榖梁传》的瑕丘江公是荀子的三传弟子,《榖梁传》与《荀子·礼论篇》相重复的一段文字是《榖梁传》征引了《荀子》;《荀子·致士篇》中虽然也有一条文献与《左传》相重复,但这条文献与上下文不相蒙,应该也是后学所杂录:荀子是否曾传授《春秋》三《传》,还有待考证。
     第六章通过考察“子弓”乃“馯臂子弓”说存在较大疑点、荀子生前并不重视《易》学、《易》学思想体系与荀子存在较大差别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荀子与战国晚期《易》学、南方《易》学的传授没有太大关系。
     文章的最后是结语部分,总结了荀子对战国晚期儒家典籍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汉代的群经传授虽然并非全部源出荀子,但荀子对汉代经学的形成与发展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荀子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功莫大焉。
Xunzi was a great scholar of Confucianism in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paid much attention to learning and applying of a series of Confucius Jing. He not only promoted the research and dissemination of Confucius Jing in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but also produced an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Jingxue in Han Dynasty. Many researchers emphasized on the subject on Xunzi disseminating Confucius Jing, and obtained much achievements about it. Traditional researchers such as Wang Zhong and Liu Shipei thought that JIngxue in Han Dynasty derived from Xunzi mostly, by generally collecting the materials that certificated Xunzi disseminating Confucius Jing and the overlapping content of Xunzi and Confucius Jing. However, those researchers of Yigu-Bianwei group such as Lv Simian and Qian Mu thought the material of the early dissemination of Confucius Jing was not convincing, and the idea of Xunzi disseminating Confucius Jing was only the trick of the Jingshi in Han dynasty that was used to promote them. Most modern researchers agree with the idea of traditional researchers, and suppressed the argument of Yigu-Bianwei group.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discusses the subject on Xunzi disseminating Confucius Jing, by analyzing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other researchers, distinguishing a series of materials of Xunzi disseminating Confucius Jing between truth and falsehood, and studying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Xunzi and Confucius Jing due to their overlapping content.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6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summarizes and comment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Xunzi disseminating Confucius Jing. And the following five chapters respectively discuss the details of Xunzi disseminating Li, Shi, Shu, Chunqiu and Yi, as the order of importance that Xunzi thought of Confucius Jing.
     The second chapter thinks that Xunzi learned, studied and disseminated the literature including Shisangli, Jixili, Shiyuli, Sangfu, Shaolaokuishili, Yousiche and Xiangyinjiuli and other Li of Tianzi and Zhuhou. Although the dissemination of Li in Han dynasty had not direct teaching relationship with Xunzi, most researchers of Li in Han dynasty learned Li of Xunzi personally, so that the knowledge of Li of Xunzi was still disseminated in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at Shengong who disseminated Lushi was a step-apprentice of Xunzi; Hanying who disseminated Hanshi learned literature of Xunzi personally, and utilized much literature of Xunzi during composing Hanshi Waizhuan; early dissemination of Maoshi wasn't very convincing, and the idea that Maoheng was an apprentice of Xunzi wasn't certificated either, however, Maochang cited much literature of Xunzi when he composed Guxunzhuan of Maoshi.
     The fourth chapter introduced the history that Xunzi disseminated many chapters of Shu, including Kanggao, Lvxing, Hongfan, Taishi, Zhonghui, etc., while, there is littl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semination of Shu in Han dynasty and Xunzi.
     The fifth chapter analyzes that the overlapping content of Xunzi and Gongyangzhuan of Chunqiu mainly lied in Charpter Dalue, since these materials was probably written by the students of Xunzi;Xiaqiujianggong who disseminated Guliangzhuan of Chunqiu was the third-step-apprentice of Xunzi, however, the overlapping content of Guliangzhuan of Chunqiu and Chapter Lilun of Xunzi is because the former cited the latter; the dissemination history of Zuozhuan of Chunqiu in pre-qin period was fabricated in fact, and although some material in Chapter Zhishi of Xunzi was overlapped by Zuozhuan of Chunqiu, this material was not really suitable to its context, probably written by the students of Xunzi. So that Xunzi probably didn't disseminated the triple Zhuan of Chunqiu.
     The sixth chapter thinks that there is little relationship between Xunzi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Yi in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r in southern part, by analyzing the doubtful point of the thought of Zigong equal to Hanbizigong, the fact that Xunzi didn't attach importance to Yi in his lifetime, and the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ought of Yi and Xunzi.
     The final epilogue of this dissertation concludes that not all the dissemination of Confucius Jing in Han dynasty derived from Xunzi, however, Xunzi contributed much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Confucius Jing in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Jingxue in Han dynasty. Xunzi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continuing and promot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research and culture.
引文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1-12页。
    ②[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68页。
    ③[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133页。
    ①[唐]陆德明撰、黄焯汇校《经典释文汇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页。
    ②[汉]班固《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17页。
    ③[汉]班固《汉书·儒林传》,第3608页。
    ④[唐]杨士勋《春秋榖梁传注疏》,中华书局缩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1980年,第2358页。
    ⑤黄焯《经典释文汇校》,第22页。
    ①[宋]杨甲撰、毛邦翰补《六经图》,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章如愚《群书考索》,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③[明]朱睦楔《授经图义例》,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上引文分别见朱氏《授经图义例》卷十一《荀卿传略》,卷十五《张苍传略》、《贾谊传略》、《榖梁赤传略》。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上》附汪中《荀卿子通论》,第21-22页。
    ②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合集》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28页。
    ③[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附胡元仪《郇卿别传》,第39页。
    ④[清]皮锡瑞撰、周予同注《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5页。
    ⑤刘师培《刘申叔遗书·群经大义相通论》.凤凰出版社影印宁武南氏校印本,2009年,第351-361页。
    ⑥刘师培《刘申叔遗书·经学教科书》,第2076页。
    ①朱剑芒《经学提要》,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第161页。
    ②马宗霍《中国经学史·秦火以前之经学》,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第25-26页。
    ③[日]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秦汉底经学》,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第117-118页。
    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第8册,第61页。
    ⑤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12页。
    ⑥熊公哲《荀卿学案》,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7-11页。
    ⑦钱基博《经学通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4、75、148、149页。
    ⑧钱基博《古籍举要·诸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7页。
    ⑨[唐]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赵氏损益义第五》,《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1页。
    ①同上。
    ②[清]魏源《诗古微·齐鲁韩毛异同论上》,《清经解续编》本。
    ③[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序例》,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6页。
    ④崔适《史记探源》,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17页。
    ⑤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0页。
    ①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申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30页。
    ②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毛诗传授之诬》,第757页。
    ③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毛诗传授之诬》.第757页。
    ①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孔门传经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97页。
    ②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孔门传经辨》,第101页。
    ③李凤鼎《荀子传经辨》,《古史辨》第4册,《民国丛书》影印朴社1930年本,第138页。
    ④李凤鼎《荀子传经辨》,《古史辨》第4册,第140页。
    ⑤蒋伯潜《经学纂要》.上海:正中书局,1946年,第48页。
    ①蒋伯潜《经学纂要》,第45-46页。
    ②江竹虚《五经源流变迁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③缪钺《论荀学》.《民国丛书》第4编第2册《儒家思想新论》,第101-102页。
    ④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97页。
    ①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从孔子到孟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24页。
    ②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③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中国经学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页。
    ④钟肇鹏《荀子与经学》,《管子学刊》,1989年第4期,第30页。
    ⑤郭志坤《荀学论稿》,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66页。
    ⑥惠吉星《荀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8、259页。
    ⑦孔繁《荀子评传·内容提要》,《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⑧王中江《传经与弘道:荀子的儒学定位》,姜广辉编《经学今诠三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63页。
    ⑨吕文郁《荀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江林昌等主编《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与学术史——李学勤教授伉俪七十寿庆纪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42页。
    ①夏传才《思无邪斋诗经论稿·燕赵——(诗经)流传和研究的故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第150页。
    ②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90页。
    ③曹建国《楚简与先秦<诗)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3页。
    ④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中国经学史的基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⑤同上。
    ⑥张才兴《论<苟子)与群经及其在儒学史上的定位》,《逢甲人文社会学报》,2003年第6期。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520页。
    ②[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11页。
    ③[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16页。
    ①缪钺《论荀学》,周谷城主编《民国丛书》第4编第2册《儒家思想新论》,第98页。
    ②同上。
    ③[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68页。
    ④[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133页。
    ⑤[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11-12页。
    ⑥[清j王先谦《荀子集解》.第133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中华书局缩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71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第1257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第1257页。
    ③[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13页。
    ④[清]汪继培辑《尸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6页,该句又见于《艺文类聚》卷廿、卅五,《太平御览》卷三百八十七、四百八十八引《尸子》。
    ⑤《隋书·经籍志》云刘向考校经籍得《记》“凡五种,合二百十四篇”。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引刘向《别录》云“古文《记》二百四篇”,又引晋陈邵《周礼论序》云“戴德删古《礼》二百四篇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礼》”。清儒刘书年《说经残稿》“壁中古文有春秋”条指出今本《经典释文》脱“十”字,今从其说。详参拙作《(礼记·乐记)非作于西汉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
    ①[汉]班固《汉书·古今人表》,第826页。
    ②[汉]班固《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2146页。
    ③吕思勉《史学与史籍七种·文史通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46页。
    ④朱熹曾云“《仪礼》是经,《礼记》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五),他生前曾编纂《仪礼经传通解》,该书“以《仪礼》为经,而取《礼记》及诸经、史杂书所载有及于礼者,皆以附于本经之下”(《乞修三礼札子》),即以《仪礼》为经,而以《礼记》及其他一切有利于解释《仪礼》经义的文字为传。
    ①方苞撰有《礼记析疑》,其《乐记》解题曰“先儒以为公孙尼子所论撰,然于《荀子·乐论篇》所取过半颇有删易,且不循其节次而分剟以他从”:《经解》解题曰“此《记》中间所述多荀卿语,疑出于汉之中叶,传荀氏之学者为之也”:在分析《三年问》时,又提出《三年问》乃“自《荀子·礼论》摘出”。孙希旦在《礼记集解·三年问》解题下也曾说:“此篇设问,以发明丧服年月之义,又见于荀卿之书,盖其所作也。
    ②[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附汪中《荀卿子通论》,第22页。
    ③谢墉《荀子笺释·序》曰:“《小戴》所传《三年问》全出《礼论篇》,《乐记》、《乡饮酒义》所引俱出《乐论》篇,……《大戴》所传《礼三本篇》亦出《礼论篇》。”见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上》附谢墉《荀子笺释序》,第13页。
    ④梁启超亦以为凡大小戴《礼记》与《荀子》相同者,“皆当认为《礼记》采《荀子》”、“《三年问》、《礼三本》、《乐记》、《乡饮酒义》、《劝学》等篇,或一部或全部文同《荀子》,盖录自《荀子》也”,见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饮冰室合集》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第74、89页。
    ⑤钱基博认为“《三年问》全出《荀子·礼论篇》;《乐记、乡饮酒义》所引,俱出《乐论篇》”,见氏著《古籍举要·礼记》,第54页。
    ⑥冯友兰也主张大小戴《礼记》多受《荀子》影响:“荀子为战国末年之儒家大师,后来儒者,多出其门。荀子又言礼,故大小戴《记》中诸篇,大半皆从荀学之观点以言礼。”见氏著《(大学)为荀学说》,《古史辨》第4册,第176页。
    ⑦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26页。
    ⑧杨筠如《荀子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21页。
    ⑨张西堂《荀子真伪考》,台湾:明文书局,1994年。张文始刊于《史学集刊》,1937年第3期。
    ⑩熊公哲撰有《荀子今注今译》,于《乐论篇》解题曰:“前段乐者乐也云云,亦见《乐记》,似编《乐记》者采录其文,而略加删节。”见氏著《荀子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409页。
    11王梦鸥撰有《礼记今注今译》,其《经解》解题曰:“本篇文句,多采自《荀子》、《大戴记》、《家语》之文。”见氏著《礼记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792页。
    12高明撰有《大戴礼记今注今译》,其《礼三本》解题曰:“这篇文字,也见于《荀子·礼论篇》,或是从《荀子·礼论篇》里钞出来的。”见氏著《大戴礼记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40页。
    13任铭善撰有《礼记目录后案》,其《三年问目录后案》云:“此篇荀子所作,在《荀子·礼论篇》,为《礼记》者刺取而钞合之,名之曰‘三年问’。”见氏著《礼记目录后案》,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第81页。
    ①龙宇纯《荀子论集·荀子真伪问题》,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第29页。
    ②沈文倬《菿闇文存·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54页。《略论》一文初刊于《文史》第十五、十六辑,1982年。
    ③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7-48页。
    ④王锷通过比较部分《礼记》与《荀子》相同的内容以及出土文献《郭店楚简》中的相关记载而认为《礼记·三年问、经解、乐记、乡饮酒义》等篇中与《荀子》相同之处皆是《荀子》征引《礼记》。见氏著《(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52、207-208、100、221页。
    ⑤吕友仁先生在近著《(礼记>导读》、《(礼记>成书管窥》中,比较认可王锷先生的考证,并认为沈文倬先生“论证了二《礼记》与《孟子》、《荀子》相同之文是《孟子》、《荀子》袭用二《礼记》,而非相反,应该说这个结论对《礼记》研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见氏著《(礼记)成书管窥》,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编《经典的形成、流传与诠释》第二册,台湾:学生书局。
    ⑥冯友兰《(大学)为荀学说》,《古史辨》第4册,第175-188页。
    ⑦张亨《(荀子·礼论篇>非取自大小戴(礼记)辨》,《大陆杂志》,1971年第2期,第22-27页。郑良树编《续伪书通考》有节选。
    ⑧郑良树《诸子著作年代考·(苟子·非十二子)‘子思·孟轲’条非附益辨》,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第236页。
    ①张亨《(荀子·礼论篇)非取自大小戴(礼记)辨》,第22页。
    ②《汉书》的《艺文志》、《司马迁传》以及《后汉书·班彪传》记载《太史公书》百三十篇自迁殁后,“十篇缺,有录无书”,《礼书》亦在亡佚之列。据余嘉锡先生考证.《礼书》乃“元成及王莽时人之所补作”其叙乃后人摹拟司马迁文辞所作,至于详论礼意之文,自“礼由人起”至“儒墨之分”、“天地者,生之本也”至终篇皆录自《荀子·礼论》,中间自“治辨之极也”至“刑错而不用”则录自《荀子·议兵》,见《余嘉锡论学杂著·太史公书亡篇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82、36-38页。
    ①张亨《<荀子·礼论篇)非取自大小戴(礼记>辨》,第22页。
    ②张亨《(荀子·礼论篇)非取自大小戴(礼记>辨》,第22-24页。
    ③[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349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礼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67页。
    ①“尊先祖而隆君师”句中的“隆”字,《史记·礼书》引《荀子》亦作“隆”,而《大戴礼记》作“宠”。戴礼《大戴礼记集注》云:“‘宠’(《荀子·礼论篇》、《史记·礼书》)并作‘隆’,今案作隆是,宜据改。其说甚是。戴注引自黄怀信等撰《大戴礼记汇校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第98页。
    ①《荀子》全书共75815字,有单字2726个,“隆”在全书出现74次,是《荀子》书本最常使用的实词之一。统计数字见刘殿爵、陈方正主编《荀子逐字索引》,香港: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783页。
    ②刘殿爵、陈方正主编《大戴礼记逐字索引》,香港: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99页。
    ③刘殿爵、陈方正主编《礼记逐字索引》,香港: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450页。
    ①郑良树《诸子著作年代考·(荀子·非十二子)‘子思·孟轲’条非附益辨》,第236-237页。
    ②王锷《<礼记>成书考》,第152页。
    ③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十九世纪末翻译了斯宾塞的名著《群学肄言》(现命名为《社会学研究法》)以及约翰·穆勒的名著《群己权界论》(现命名为《自由论》),二书的“群”字皆取自《荀子》。
    ①卢文弨校《荀子·君道篇》曰:“‘修饰’,元刻本作‘修勑’。案饰与饬、勅,古皆通用。”见王先谦《荀子集解》,第233页。
    ①张亨《<苟子·礼论篇)非取自大小戴<礼记)辨》,第26页。
    ①另外三者为《孟子》、《庄子》、《韩非子》,见氏著《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第198页。
    ①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两种·中国经学史的基础》,第45页。杨天宇先生曾提出类似观点,认为“本篇所用篇幅最多而又着重谈论的,还是‘隆礼’的重要意义,颇疑此篇乃汉初治荀子之学者所为”,见氏著《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849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第1610页。
    ①叶明春《(乐记)作者及成书年代论争述评(上)、(下)》,《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2000年第1期。孙星群《(乐记>研究百年回顾》,《中国音乐》,2000年第4期。富世平《(乐记)的撰作年代与作者问题研究述评》,《图书馆杂志》,2005年第7期。龙珲《二十世纪(乐记)研究综述》,《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②刘心明《(礼记·乐记)作于公孙尼之说辨误》,《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月,第78页。
    ③《公孙尼子》全书已佚,据《初学记》、《意林》、《文选》李善注及《太平御览》等书所引,可得佚文18条,其中2条与《乐记》相关,一为《初学记》卷十五《乐部上》引《公孙尼子》曰“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一为《意林》卷二引《公孙尼子》曰“乐者,先王所以饰喜也;军旅者,先王所以饰怒也”这两条佚文均见于《荀子·乐论》。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434-435页。
    ②[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143页。
    ③“性之具也”原作“生死也”.据王念孙校改.见王先谦《荀子集解》,第427页。
    ④[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426-428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429页。
    ②孙尧年《<乐记>作者问题考辨》,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乐记>论辩》,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第155页。
    ③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40页。
    ④[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51-263页。
    ①《荀子·乐论篇》的最后几章并不属于《乐论篇》原文。张西堂在论及《荀子·乐论篇》曾说:“‘吾观于乡’一段……虽不完全论乐,而因工入升歌等等连类以入。……末段‘乱世之征’,有‘其声乐险’句,故亦入此篇。”见氏著《荀子真伪考》,台北:明文书局,1994年,第114页。
    ①《孔子家语·执辔》篇亦有此语,内容基本相同。
    ①[唐]刘知几撰、浦起龙通释、吕思勉评《史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108页。
    ①向宗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66页。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178页。
    ③沈文倬《菿闇文存·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第31页。
    ①沈文倬《菿闇文存·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第27页。
    ①[汉]班固《汉书·艺文志》,第1710页。
    ①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2347页。
    ①详参附录《(荀于·大略篇>的内容分析及其成书情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353页。
    ①[汉]班固《汉书·儒林传》,第3579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2348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第2510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附刘向《荀子书录》,第559页。
    ②王臧、缪生为申公弟子,因善《诗》而闻名,王臧在武帝时期曾一岁中累迁至郎中令,缪生则官至长沙内史。疏广为孟卿弟子,明于《春秋》,曾任博士、太中大夫、少傅、太傅等职。毋将永学《易》至豫章都尉。至于萧望之,更以布衣升为兰陵望族,《汉书》有《萧望之传》。
    ③[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上》附汪中《荀卿子通论》,第21-22页。
    ④[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第55页。
    ⑤杨天宇《经学探研录·论<礼记)四十九篇的初本确为戴圣所编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55页。
    ①统计数字参考董治安先生《<左传>所载引诗、赋诗、歌诗、作诗综表》、《<国语>所载引诗、赋诗、歌诗综表》中的说法,详见氏著《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第35-45页。
    ②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战国文献论<诗>、引<诗>综录》,第64-88页。
    ①[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第1921、1922页。
    ②[汉]班固《汉书·儒林传》,第3608页。
    ③[清]赵翼著、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2页。
    ④黄焯《经典释文汇校》,第15页。
    ⑤[唐]魏征等《隋书·经籍志》,第918页。
    ⑥蒙文通《先秦诸子与理学·浮丘伯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8-79页。
    ⑦[清]王先谦《苟子集解》附刘向《荀子书录》,第558页。
    ①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29页。
    ②王利器《新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12页。
    ③对此,前辈学者已多有说明,如吴承仕曰:“包丘子即浮丘伯也,旧来援桴或为秉袍,庖人或为烰人,此孚、包通用之证。”见氏著《经典释文序录疏证》,第79、80页。余嘉锡曰:“包邱即鲍邱,古字通用。(《文苑英华》卷八百五.顾况《华亭县令包公壁记》云:‘鲍靓通灵之士,秦有包邱,汉有包咸,世为学官’.是唐人尚以鲍与包为一姓也。)包又与浮通。《左传·隐八年经》‘浮来’,《榖梁》作‘包来’,是其证。见氏著《四库提要辨证·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27页。
    ④李凤鼎《荀子传经辨》,《古史辨》第4册,第138页。
    ⑤《史记·陆贾列传》记载陆贾“粗述存亡之微.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
    ⑥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申公》,第730页。
    ⑦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申公》,第730页。
    ⑧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毛诗传授之诬》,第756页。
    ①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毛诗传授之诬》,第756页。
    ②[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附汪中《荀卿子通论》,第21页。
    ③[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附胡元仪《郇卿别传》,第39页。
    ④[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第55页。
    ⑤刘师培《刘申叔遗书·经学教科书》,第2076页。
    ⑥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第79、80页。
    ⑦[清]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自序》,《清经解续编》本。
    ⑧[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极盛时代》,第137页。
    ①俞艳庭《两汉三家/诗)学史纲》,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159页。
    ①冯一鸣《从“赋<诗>断章”到“通经致用”——中国古代<诗)学传统的形成探原》,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编《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一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4-255页。
    ②夏传才先生曾提出《齐诗》源于荀子,他的理由是:“辕固在齐以治《诗》名世,景帝时征为博士和清河王太傅,年约90岁,时在前150年左右,上溯七十年,他二十岁,正值秦汉之际,他在齐国,受学荀子之门,是合情合理之事。”详参氏著《思无邪斋诗经论稿·关于荀子传(诗)与阜阳汉简(诗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第171页。荀子在齐稷下学宫“最为老师”、“三为祭酒”是在齐襄王时期(前283——前265年),不久即遭馋离开齐国。据《史记·儒林传》记载汉武帝初年(前140年左右),辕固生年九 十余,那么他的出生年代大概在公元前230年,其时荀子已经不在齐国,等辕固生长为童子,荀子早已仙归道山,辕固生根本不可能“受学荀子之门”。夏先生信任前辈学者关于荀子传《诗》的考证,认为《鲁诗》、《韩诗》、《毛诗》皆出荀子,从而推演其说,认定《齐诗》也源出荀子。战国时期,《诗》是儒家教育中的必学课程,当时必有大量学者从事学《诗》传《诗》的工作。夏先生所说的《齐诗》源自荀子,基本上没有什么说服力。
    ①[唐]魏征等《隋书·经籍志》,第918页。
    ②[清]陈乔枞《韩诗遗说考·叙》,《皇清经解续编》本。
    ③汪中《荀卿子通论》统计《韩诗外传》征引《荀子》44处,严可均《荀子当从祀议》统计征引40余处,杨筠如《荀子研究》统计《韩诗外传》与《荀子》重复53处,张西堂《荀子真伪考》统计重57处,金德建《韩诗内外传的流传及其渊源》统计重54处,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统计亦重54处。
    ④[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附汪中《苟卿子通论》,第21页。
    ⑤[清]严可均《铁桥漫稿》卷一《荀子当从祀议》,《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道光十八年(1838)四禄堂刻本。
    ⑥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卷三《(韩诗外传)的研究》,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⑦钟肇鹏《荀子与经学》,第30页。
    ⑧赵伯雄《(苟子)引<诗>考论》,《南开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2期.第17页。
    ①束景南先生《四书升格运动与宋代四书学的兴起》(《历史研究》,2007年第5期)对此问题有具体论述。
    ②《韩诗外传》征引《孟子》共有3次,分别为卷三第二十九、三十四、卷四第二十七章:另又引录孟子事迹4次,分别为卷二第三、卷六第十四、卷九第一、十七章。
    ③[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诸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193页。
    ④[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二,《万有文库》第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①屈守元《韩诗外传笺疏》.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第404页。
    ②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第198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附刘向《荀子书录》,第558页。
    ②[唐]魏征等《隋书·经籍志》,第918页。
    ③[汉]班固《汉书·儒林传》,第3614页。
    ①[汉]班固《汉书·艺文志》,第1708页。
    ②[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第269页。
    ③[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第445页。
    ④[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第269页。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第2569页。
    ⑥王国维《观堂集林》附《观堂别集·书毛诗故训传后》.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25-1129页。
    ①黄焯《经典释文汇校》,第16页。
    ②[三国吴]陆玑撰、[明]毛晋广要《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丛书集成初编》本,第70页。
    ③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第88页。
    ④[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第377页。
    ⑤[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第612页。
    ⑥[清]魏源《诗古微·齐鲁韩毛异同论上》引姜氏说,《清经解续编》本。
    ⑦[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附汪中《荀卿子通论》,第21页。
    ⑧[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附胡元仪《郇卿别传》,第39页。孔繁亦以毛亨为苟子弟子,见氏著《孔子评传》,第279页。
    ⑨[清]俞樾《春在堂全书·曲园杂纂·荀子诗说》,光绪二十五年(1899)刊本。
    ⑩[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第55页。
    11刘师培《刘申叔遗书·经学教科书》,第2076页。
    12王礼卿《四家诗恉会归·四家诗授受统系略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5页。
    ①[清]魏源《诗古微·齐鲁韩毛异同论上》,《清经解续编》本。
    ②[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序例》,第16页。
    ③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第88-89页。
    ④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第89页。
    ⑤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毛诗传授之诬》,第757页。
    ⑥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孔门传经辨》.第98、99页。
    ①蒋伯潜《经学纂要》,第45-46页。
    ②郑振铎《读毛诗序》,《小说月报》第14卷第1期,1923年。
    ③傅斯年《诗经讲义稿·泛论<诗经)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页;
    ①[清]陈乔枞《鲁诗遗说考·叙录》,《清经解续编》本。
    ②俞文见《春在堂全书·曲园杂纂·荀子诗说》,光绪二十五年(1899)刊本。刘文见《刘申叔遗书·群经大义相通论·毛诗荀子相通考》。杜其容《诗毛氏传引书考》、赵伯雄《荀子引<诗>考论》也曾简单例举《毛传》与荀子诗说相同之处,不过他们的举例都没有超出俞樾、刘师培的范围。
    ①肖璋《毛传条例探原》,陆宗达编《训诂研究》第一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128页。
    ②此处释义参考程俊英说,详见氏著《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07页。
    ①[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第377页。
    ②刘师培《群经大义相通论·毛诗荀子相通考》,第352页。
    ③[唐]贾公彦《周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缩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第733页。
    ④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310页。
    ⑤[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第612页。
    ⑥刘师培《刘申叔遗书·群经大义相通论·毛诗荀子相通考》,第353页。
    ①王国维《观堂集林》附《观堂别集·书毛诗故训传后》,第1126页。
    ②杜其容《诗毛氏传引书考》,《学术季刊》,1955年第2期,第11页。
    ①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85-486页。
    ②据陈梦家先生统计,《左传》引《书》47次,《国语》引《书》14次,见氏著《尚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7、13页。刘起舒先生则统计《左传》、《国语》分别引《书》86、28次,见氏著《尚书学史》,第49页。
    ③刘起釪《尚书学史》,第49页。
    ④刘起舒《尚书学史》,第64页。
    ⑤刘起舒《尚书说略》,《十三经说略》,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第30页。
    ①[明]梅鷟《尚书考异》,《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5页。
    ②[清]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二,《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纯出荀子所引道经》,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乾隆十年(1745)眷西堂刻本,1992年,第248页。
    ③刘起釪《尚书说略》,第28页。
    ①郭志坤《荀学论稿》,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77页。
    ①此为《墨子》佚文,见孙诒让《墨子间诂》附录,第656页。
    ②刘师培曾提出“周季汉初之儒,凡治《春秋》,均三《传》并治”,并引荀子、陆贾为例,见刘师培《左盦集·春秋三传先后考》,《刘申叔遗书》,第1215页。赵伯雄也曾指出:“周末大儒荀卿的《春秋》学,就是兼采三传的。”见赵伯雄《春秋学史》,第78页。
    ①[唐]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中华书局缩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203页。
    ②沈玉成先生以为“‘乃’下疑夺‘与’字,或‘其’字当作‘共’”。见《春秋左传学史稿》,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3页。
    ③[唐]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第2190页。
    ④[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附汪中《荀卿子通论》.第22页。
    ⑤刘师培《刘申叔遗书·群经大义相通论·公羊荀子相通考》.第359页。
    ①刘师培《刘申叔遗书·群经大义相通论·公羊荀子相通考》,第360页。
    ②《尸子》已佚,《太平御览》卷四百三十七、四百九十九引《尸子》日“昔齐桓公胁于鲁君,而献地百里”《御览》卷四百八十六又引《尸子》曰“齐桓公遇贼”
    ①刘师培《刘申叔遗书·群经大义相通论·公羊荀子相通考》,第361页。
    ②刘师培《刘申叔遗书·群经大义相通论·公羊荀子相通考》,第361页。
    ③详参附录《<荀子·大略篇>的内容分析及成书情况》。
    ①[唐]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第2210页。
    ②[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缩印浙江刻本,1965年,第210页。
    ③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第124页。
    ④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第124页。
    ⑤蒋庆《公羊学引论》,第81页。
    ①赵伯雄《春秋学史》,第88页。
    ②[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六《春秋榖梁传注疏》,第211页。
    ③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瑕丘江公作<榖梁传>的推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150-152页。
    ④刘黎明《<春秋>经传研究》,第334-346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儒林传》,第3129页。
    ⑥[汉]班固《汉书·儒林传》,第3617页。
    ①[汉]班固《汉书·儒林传》,第3608页。
    ②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50页。榖梁子是《榖梁传》的始祖,关于榖梁子其人,桓谭《新论》谓“鲁榖梁赤为《春秋》”,应劭《风俗通义》、蔡邕《正交论》同。王充《论衡·案书篇》作“榖梁宾”。阮孝绪《七录》云“名俶”,杨士勋《榖梁疏》引作“淑”。颜师古注《汉书》则曰:“名喜。”“喜”,后世传本或作“嘉”。日本学者武义内雄认为:“其名当为俶,训始,故字元始。杨士勋《疏》作淑,乃俶字之误写。俶字又单作叔,古文作尗,与赤形近而误。又王充云,榖梁名寘,则以淑实音近,真又自实误也。”吴承仕又指出:“尗与赤声相近,寂寞之(?)前历反,赤音昌石反,是其比。尗又与喜声近,饎昌志反,字亦作(?),与饎同音。寘即置之异文,置喜同部,赤、淑、俶、真、喜五文声转通作,故字异而人同。”详参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孔门传经辨》,第100页。
    ③黄焯《经典释文汇校》,第20页。
    ④[汉]班固《汉书·古今人表》,第947页。
    ⑤[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第1333页。
    ⑥[宋]邢昺疏《孝经注·序》引,中华书局缩影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540页。
    ⑦[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七《榖梁》,第921页。
    ⑧[清]崔述《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01页。
    ⑨[唐]杨士勋《春秋榖梁传注疏》.第2358页。
    ①黄焯《经典释文汇校》,第5页。
    ②[清]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第368页。
    ③[清]王先谦《汉书补注》,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虚受堂刊本,1995年,第1528页。
    ④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第528页。
    ⑤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第120页。
    ⑥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孔门传经辨》,第100页。
    ①刘师培《群经大义相通论·榖梁荀子相通考》曰:“颜氏师古亦曰榖梁授经于子夏,传荀卿。”见《刘中叔遗书》,第357页。颜师古并无此说,此乃刘氏误记,荀子传榖梁学的最早记载实见于杨士勋《春秋榖梁传注疏》。
    ②[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附汪中《荀卿子通论》,第21页。
    ③[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附胡元仪《郇卿别传》,第39页。
    ④[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第55页。
    ⑤[汉]班固《汉书·儒林传》,第3608页。
    ⑥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27页。
    ⑦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申公》,第730页。
    ⑧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申公》,第730页。
    ⑨《汉书·儒林传》记载汉武帝初年,申公“年八十余”,那么吕后年间,申公正好四十岁左右。
    ①王利器《新语校注》附戴彦升《陆子新语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18页。
    ②刘师培《刘申叔遗书·经学教科书》,第2076页。
    ③刘师培《刘申叔遗书·群经大义想通论·榖梁荀子相通考》,第357页。
    ④参见附录《(荀子·大略篇)的内容分析及其成书情况》。
    ⑤[唐]贾公彦《仪礼注疏》,中华书局缩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52页。
    ⑥刘师培《刘申叔遗书·群经大义想通论·榖梁荀子相通考》.第358页。
    ⑦详参附录《<荀子·大略篇>的内容分析及其成书情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349-351页。
    ②[唐]杨士勋《春秋榖梁传注疏》,第2397页。
    ③赵伯雄《春秋学史》,第89-90页。
    ④刘黎明《<春秋)经传研究》,第333-334页。
    ① [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第211页。
    ①[汉j班固《汉书·司马迁传》,第2737页。
    ①王国维《观堂集林·<史记>所谓古文说》,第307-311页。
    ②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司马迁所称<春秋)系指<左传)考》,第105页。
    ③毛远明《<左传)与<史记>——(春秋左传义证)报告之二》,《阿坝师专学报》(综合版),1993年第2期,第8-11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第509-510页。
    ⑤班固在《汉书·儒林传赞》中说:“平帝时,又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因而,古文经学在西汉末年都曾立于学官。但《汉书·楚元王交传》记载刘歆的《移让太常博士书》“其言甚切,诸儒皆怨恨”,刘歆本人也在上书后不久就“由是忤执政大臣,为众儒所讪,惧诛,求出补吏”,期间似乎并无立古文经学的事件。
    ①[汉]班固《汉书·儒林传》,第3620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范升传》,第1228页。
    ③[唐]姚思廉《梁书·刘之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000页。
    ④黄焯《经典释文汇校》,第22页。
    ⑤[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第1698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264页。
    ②[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附汪中《荀卿子通论》,第21页。
    ③[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附胡元仪《郇卿别传》,第39页。
    ④[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第55页。
    ⑤刘师培《刘中叔遗书·经学教科书》,第2076页。
    ⑥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第122页。
    ⑦[唐]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赵氏损益义第五》,第11页。
    ⑧[唐]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第11页。
    ①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虞卿著书考》,第520-521页。
    ②蒋伯潜《经学纂要》,第48页。
    ③黄觉弘《(左传)先秦授受世系之由来辨伪》,《江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第46-49页。
    ④刘师培《刘申叔遗书·群经大义相通论》,第355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264页。
    ②[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第1963页。
    ③[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264页。
    ④杨伯俊《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120页。
    ⑤赵伯雄《春秋学史》,第86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260页。
    ②张西堂《荀子真伪考》,第144页。
    ③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第232-233页。
    ④赵伯雄《春秋学史》,第87页。
    ⑤赵伯雄《春秋学史》,第87-88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附刘向《荀子书录》,第557页。
    ②[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附汪中《荀卿子通论》,第22页。
    ③[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第55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第3127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2211页。
    ①[汉]班固《汉书·儒林传》,第3597页。
    ②[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28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2211页。
    ④同上。
    ⑤[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附胡元仪《郇卿别传》,第39页。
    ⑥刘师培《刘中叔遗书·经学教科书》,第2076页。
    ⑦蒙文通《儒家哲学思想之发展》.《蒙文通文集》第1卷,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86页。
    ⑧郭沫若《青铜时代·(周易)之制作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1页。
    ①李学勤《周易溯源·荀子一系的<易)学》,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132页。
    ②李学勤《缀古集·孔子与<周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③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关于(周易)的几个问题》,吉林:长春出版社,2007年,第46页。
    ④[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73页。
    ⑤[元]吴莱《渊颖集》卷十一,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73页。
    ⑦李启谦、王式伦编《孔L子弟子资料汇编》,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2年,第147页。
    ⑧[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第728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第94-95页。
    ②刘信芳《郭店(缁衣)解诂》曰:“《礼记·缁衣》二十四章‘不我告犹’后,有《兑命》曰:‘爵无及无德民,立而正事,纯而祭祀,是为不敬。事烦则乱,事神则难。《易》日: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侦,妇人吉,夫子凶。’未见於竹简。竹简《缁衣》通篇不引《易》,疑此段文字乃汉儒添加。
    ①熊十力《原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4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2211页。
    ③同上。
    ④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第138页。
    ①王化平先生认为《荀子·赋篇·云》“忽兮其极之远也.撬兮其相逐而反也,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中的“咸蹇”二字当作“《咸》、《蹇》”,是荀子暗引了《易经》。见王化平《荀子传(易)说献疑》,《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5期,第41页,该文后被录入氏著《帛书(易传)研究》第八章第一节中。关于“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句的释意,杨惊曰:“印印,高貌。云高而不雨,则天下皆蹇难也。”俞樾日:“蹇,当读为接。《方言》:‘接,取也。’”二家解释均见王先谦《荀子集解》,第475页。结合前文“大参天地,德厚尧禹”来理解,在该句中,荀子是在描述云忽然远举、旋转回返的神奇状貌,以及云高高在上、而人类都要取给于它的伟大功德,与《易》的《咸》、《蹇》卦关系不大,将“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句作为《荀子》书中的《易》学文献来处理并不妥当。
    ②郭沫若《青铜时代·(周易)之制作时代》,第65页。
    ①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两种·中国经学史的基础》,第33页。
    ②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两种·中国经学史的基础》,第44页。
    ③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六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88页。
    ④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一》,第194-195页。
    ⑤廖名春主张根据《六德》中的顺序将它们排为:诗、书、礼、乐、易、春秋,见氏著《论六经并称的时代兼及疑古说的方法论问题》,《孔子研究》,2000年第1期。李零则将它们排为:礼、乐、书、诗、易、春秋,见氏著《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9页。
    ⑥刘大钧《周易概论·<左传)(国语>筮例》,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增订版,第73页。
    ⑦郑万耕《(周易)说略》,《十三经说略》,第4页。
    ⑧刘大钧《周易概论·历代易学研究概论》,第96页。
    ①有学者根据《郭简》中将六种儒家经典并列的文献指出战国中期,六经观念就已经完全形成。如曹峰先生曾说:“至少在战国中期,六经的格局和排列顺序已经确定下来了”、“这里虽然没有称六书为六经,但将此六书和政治上最为重要的六位、六德、六职配合对应起来,可见其具有经典般的地位”、“在郭店楚简中,这六部书两度被排放在一起,而且予以高度评价,决不是偶然的现象,它反映六经的概念在郭店楚简被使用的那个年代,已经相当深入人心了”、“郭店楚简的出现,证明了至少在战国中期,这六种经典已被世人奉为经典了”,见曹峰《出土文献与儒家经典》,郑杰文、傅永军主编《经学十二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17-318页。这种推测虽然有出士文献作依据,但从传世文献的记载来看,《易》在战国中期的学术地位并不高。目前的战国时期文献中专论《易》的材料极少,仅仅根据《郭简》中的这两条文献应该还不足以说明《易》在战国中期就已经成了儒家经典。
    ②[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第2546页。
    ③[汉]班固《汉书·艺文志》,第1704页。
    ④[汉]班固《汉书·刘歆传》,第1968页。
    ⑤郭沫若《青铜时代·(周易)之制作时代》,第67页。
    ⑥李学勤《周易溯源·荀子的易学》,第135页
    ①李学勤《缀古集·孔子与(周易)》,第15页。
    ②[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天论篇》,第310-311页。
    ③[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天论篇》,第308页。
    ④王化平《帛书(易传)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第245页。
    ⑤郑万耕《(周易>说略》,第14页。
    ⑥[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天论篇》,第316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天论篇》,第317页。
    ②郭沫若《青铜时代·<周易>之制作时代》,第67页。
    ③郭沫若《青铜时代·(周易>之制作时代》,第70页。
    ④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荀易庸记要》.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14页。
    ⑤[清]王先谦《荀子集解·非相篇》,第78页。
    ⑥[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性恶篇》,第435页。
    ⑦路德斌《从“性”、“命”概念的演化看(易传)的著作年代及思想渊源》,《周易研究》,2003年第2期,第33页。
    ①[清]惠栋《易汉学·易尚时中说》,《皇清经解续编》本。
    ②[清]钱大昕《潜研堂集·中庸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9页。
    ③武义内雄说:“《中庸》是把‘中’作为道德理想,而《彖传》与《象传》是子思学派的人运用《中庸》原书的思想来解释《易经》的产物。”见氏著《易与中庸的研究》,东京:岩波书店,昭和十八年(1943),第133页。
    ④冯友兰在惠栋的论证基础上指出:“《易传》屡言中,故可疑为至少其中一部分,系‘子思之儒’所作。见氏著《中国哲学史》,第288页。
    ⑤郑万耕先生认为:《易传》推崇“时中”,并以此作为解释筮法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受了孟子“通权达变、依时而行”思想的影响。见氏著《<易传)时观溯源》,《周易研究》,2008年第5期,第60页。
    ①郭沫若认为:“大抵《彖》、《系辞》、《文言》三种是荀子的门徒在秦的统治期间所写出来的东西。”见氏著《青铜时代·(周易)之制作时代》,第64页。
    ②李学勤先生认为:“荀子《易》学源于楚人子弓,他久居于楚,其学又传于楚人陆贾、穆生等,战国秦汉之际楚地的《易》学和他很有关系。帛书《易传》中的《易》学家有昭力、缪和,都是楚人。帛书所代表的,乃是当时楚地《易》学的一个流派。”见氏着《缀古集·孔子与(周易)》,第15页。陈来先生认为:“荀子曾在齐稷下,后游楚,他的学问兼有齐、楚的特色,《系辞》的特点正是如此。……《系辞》出于子弓氏之儒一派。”见氏著《帛书<易传)与先秦儒家易学之分派》,《孔子研究》,1999年第4期,第31页。
    [1]《帛书<易传)研究》,王化平,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
    [2]《帛书<周易>论集》,廖名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楚简与先秦(诗>学研究》,曹建国,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4]《春秋公羊传注疏》,唐·徐彦,中华书局缩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5]《春秋榖梁传注疏》,唐·杨士勋,中华书局缩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6]《春秋左传正义》,唐·孔颖达,中华书局缩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7]《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唐·陆淳,《丛书集成初编》本。
    [8]《春秋左传注》,杨伯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9]《春秋左传学史稿》,沈玉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10]《春秋学史》,赵伯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11]《春在堂全书》,清·俞樾,光绪二十五年(1899)刊本。
    [12]《崔东壁遗书》,清·崔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3]《大戴礼记解诂》,清·王聘珍,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4]《大戴礼记今注今译》,高明,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
    [15]《大戴礼记汇校集注》,黄怀信等撰,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
    [16]《大戴礼记逐字索引》,刘殿爵、陈方正主编,香港:商务印书馆,1992年。
    [17]《菿闇文存》,沈文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8]《东塾读书记》,清·陈澧,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19]《风俗通义校注》,王利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0]《古史辨》,顾颉刚等编,《民国丛书》影印朴社1930年本。
    [21]《古籍丛考》,金德建,上海:中华书局,1941年。
    [22]《古籍举要》,钱基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3]《观堂集林》,王国维,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4]《郭店楚墓竹简》,荆门市博物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25]《郭店楚简校读记》,李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6]《汉书》,汉·班固,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7]《汉书补注》,清·王先谦,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虚受堂刊本,1995年。
    [28]《汉书古今人表疏证》,王利器,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
    [29]《韩诗遗说考》,清·陈乔枞,《皇清经解续编》本。
    [30]《韩诗外传集释》,许维通,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1]《韩诗外传笺疏》,屈守元,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
    [32]《后汉书》,南朝宋·范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33]《经典释文汇校》,唐·陆德明撰、黄焯汇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4]《经典释文序录疏证》,唐·陆德明撰、吴承仕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5]《经学历史》,清·皮锡瑞撰、周予同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36]《经学提要》,朱剑芒,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
    [37]《经学通志》,钱基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8]《经学纂要》,蒋伯潜,上海:正中书局,1946年。
    [39]《经学探研录》,杨天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40]《经学十二讲》,郑杰文、傅永军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41]《经学与汉代社会》,张涛,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
    [42]《考功集》,明·薛蕙,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3]《孔子弟子资料汇编》,李启谦、王式伦编,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2年。
    [44]《孔子家语通解》,杨朝明、宋立林主编,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45]《孔丛子》,王钧林、周海生译注,北京:2009年。
    [46]《困学纪闻》,宋·王应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47]《礼记正义》,唐·孔颖达,中华书局缩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48]《礼记析疑》,清·方苞,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9]《礼记集解》,清·孙希旦,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50]《礼记今注今译》,王梦鸥,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
    [51]《礼记目录后案》,任铭善,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
    [52]《礼记逐字索引》,刘殿爵、陈方正主编,香港:商务印书馆,1992年。
    [53]《礼记译注》,杨天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54]《<礼记)成书考》,王锷,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55]《礼记讲读》,吕友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56]《历代诗经著述考》(先秦——元代),刘毓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57]《两汉思想史》,徐复观,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58]《两汉经学与社会》,孙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59]《两汉三家<诗>学史纲》,俞艳庭,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60]《六经图》,宋·杨甲撰、毛邦翰补,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1]《刘申叔遗书》,刘师培,凤凰出版社影印宁武南氏校印本,2009年。
    [62]《鲁诗遗说考》,清·陈乔枞,《清经解续编》本。
    [63]《论语正义》,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64]《吕思勉读史札记》,吕思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65]《吕氏春秋注疏》,王利器,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66]《毛诗传笺通释》,清·马瑞辰,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67]《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三国吴·陆玑撰、明·毛晋广要,《丛书集成初编》本。
    [68]《蒙文通文集》,蒙文通,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
    [69]《墨子间诂》,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70]《廿二史札记校正》,清·赵翼著、王树民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71]《潜研堂集》,清·钱大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72]《青铜时代》,郭沫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73]《群书考索》,宋·章如愚,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74]《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75]《三松堂全集》,冯友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76]《三礼通论》,钱玄,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77]《三礼辞典》,钱玄、钱兴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78]《尚书考异》,明·梅鷟,《丛书集成初编》本。
    [79]《尚书古文疏证》,清·阎若璩,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乾隆十年(1745)眷西堂刻本,1992年。
    [80]《诗古微》,清·魏源,《清经解续编》本。
    [81]《诗沈》,清·范家相,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2]《诗三家义集疏》,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83]《诗经译注》,程俊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84]《史记》,汉·司马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85]《史记探源》,崔适,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86]《史通》,刘知己撰、浦起龙通释、吕思勉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
    [87]《史学与史籍七种》,吕思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88]《尸子》,清·汪继培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89]《十批判书》,郭沫若,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90]《说苑校证》,向宗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91]《授经图义例》,明·朱睦楔,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2]《思无邪斋诗经论稿》,夏传才,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
    [93]《四库全书总目》,清·纪昀等,中华书局缩印浙江刻本,1965年。
    [94]《四库提要辨证》,余嘉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95]《四家诗恉会归》,王礼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96]《隋书》,唐·魏征等,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97]《铁桥漫稿》,清·严可均,《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道光十八年(1838)四禄堂刻本。
    [98]《五经源流变迁考》,江竹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99]《先秦诸子系年》,钱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100]《先秦诸子与理学》,蒙文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1]《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董治安,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
    [102]《孝经注疏》,宋·邢昺,中华书局缩影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103]《新语校注》,王利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04]《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徐复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105]《荀子集解》,清·王先谦,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06]《荀子今注今译》,熊公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
    [107]《荀子新注》,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08]《荀子简释》,梁启雄,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09]《荀子集释》,李涤生,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
    [110]《荀子译注》,张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11]《荀子直解》,王云路、史光辉,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112]《荀卿学案》,熊公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
    [113]《荀子研究》,杨筠如,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
    [114]《荀子真伪考》,张西堂,台湾:明文书局,1994年。
    [115]《荀子论集》,龙宇纯,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
    [116]《荀学论稿》,郭志坤,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年。
    [117]《荀子与中国文化》,惠吉星,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118]《荀子逐字索引》,刘殿爵、陈方正主编,香港:商务印书馆,1996年。
    [119]《荀子评传》,孔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0]《<荀子>虚词研究》,黄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1]《仪礼注疏》,唐·贾公彦,中华书局缩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122]《易汉学》,清·惠栋,《皇清经解续编》本。
    [123]《易与中庸的研究》,日·武义内雄,东京:岩波书店,昭和十八年(1943)。
    [124]《饮冰室合集》,梁启超,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25]《余嘉锡论学杂著》,余嘉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26]《渊颖集》,元·吴莱,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7]《原儒》,熊十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8]《(乐记>论辩》,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129]《中国经学史》,马宗霍,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
    [130]《中国经学史》,日·本田成之,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
    [131]《中国经学史》,许道勋、徐洪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2]《中国经学史十讲》,朱维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3]《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34]《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主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135]《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136]《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与学术史》,江林昌等编,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7]《周礼正义》,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38]《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周予同著、朱维铮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139]《周易溯源》,李学勤,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140]《周易概论》,刘大钧,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
    [141]《朱子语类》,宋·黎靖德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42]《诸子著作年代考》,郑良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
    [143]《缀古集》,李学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44]《走出疑古时代》,李学勤,吉林:长春出版社,2007年。
    [1]缪钺《论荀学》,《民国丛书》第4编第2册《儒家思想新论》。
    [2]杜其容《诗毛氏传引书考》,《学术季刊》,1955年第2期。
    [3]张亨《(荀子·礼论篇>非取自大小戴(礼记)辨》,《大陆杂志》,1971年第2期。
    [4]肖璋《毛传条例探原》,陆宗达编《训诂研究》第一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
    [5]钟肇鹏《荀子与经学》,《管子学刊》,1989年第4期。
    [6]陈来《帛书<易传)与先秦儒家易学之分派》,《孔子研究》,1999年第4期。
    [7]廖名春《论六经并称的时代兼及疑古说的方法论问题》,《孔子研究》,2000年第1期。
    [8]赵伯雄《<荀子)引(诗)考论》,《南开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2期。
    [9]工中江《传经与弘道:荀子的儒学定位》,姜广辉编《经学今诠三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黄觉弘《<左传>先秦授受世系之由来辨伪》,《江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1]路德斌《从“性”、“命”概念的演化看<易传)的著作年代及思想渊源》,《周易研究》,2003年第2期。
    [12]张才兴《论<荀子)与群经及其在儒学史上的定位》,《逢甲人文社会学报》,2003年第6期。
    [13]王化平《荀子传(易>说献疑》,《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5期。
    [14]吕文郁《荀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江林昌等主编《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与学术史——李学勤教授伉俪七十寿庆纪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吕友仁《(礼记>成书管窥》,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编《经典的形成、流传与诠释》第二册,台湾:学生书局,2007年。
    [16]郑万耕《(易传)时观溯源》,《周易研究》,2008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