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陕北贸易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陕北贸易追溯起来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陕北处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和长期从事农耕的汉民族的交界地带,因而它是各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流和碰撞的一个比较集中的地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它的经济发展比较的缓慢。到了近代,随着国际形式的变化及国内统治阶级政策的改变,经济的发展,交通的逐步改善,人口的增多,特别是陕北地区相对的社会稳定,经过人们的不断的辛勤开拓,近代陕北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论文共包括五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介绍了近代陕北贸易发展的历史背景,包括陕北地理概念的界定、陕北的民族状况、近代陕北的经济发展状况。第二部分概括介绍了近代陕北贸易发展的历史进程,从三个阶段展开,即:晚清到民国建立之前的陕北贸易,民国建立到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前的陕北贸易及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的陕北贸易。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近代陕北商人贸易活动中所经营的商品种类、贸易的方式、进行商品贸易的场所、贸易管理制度及近代以来贸易路线的变迁。其中对贸易路线展开了划分,分为四大条,即:陕北东线沿黄河的贸易路线,蒙地-榆林-延安-铜川-西安路线,西部环甘肃、宁夏贸易路线以及北线陕北与内蒙古交界地带之贸易路线。第四部分对近代陕北贸易兴起及衰落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在这一部分中对近代以来陕北贸易政策的演进进行了梳理。陕北贸易兴盛的原因本文从当地经济的发展、交通及人口的影响、近代陕北商人的经营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于近代陕北贸易衰落的原因则主要从战争、自然因素及政府政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第五部分对近代陕北贸易在陕北、周边地区的地位与影响进行了历史的定位。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总结了在近代陕北贸易变迁中给我们提供的宝贵的历史经验与启示,从而为目前乃至今后陕北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资之借鉴。
The trade of North Shaanxi has a long history.North Shaanxi i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nomads and the Han nationality which is engaged in angriculture for a long time.So it is a place which has a mutual collision of all ethnic groups’politics、the economy and the culture exchange. During the long feudal society,its economy developed slowly. Into modern times,the domestic ruling class had changed their policies because of the intenational form’s has changed.At the times,in North Shaanxi,the ecnomy developed,the transportation gradually improved and the population increased,especially the social stability of the region,underwent people’unceasing industrious development.The modern North Shaanxi’agriculture、the handcraft industry、the animal husbandry、the trade had a quick development.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five parts:the first part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of North Shaanxi trade in modern times which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of geographical conception of North Shaanxi,ethnic groups’conditions and the modern state of the ecnomic development in North Shaanxi.The second part outlined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 Shaanxi trade,it depicts from the three stages,namely:the North Shaanxi trade between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before its establishment;betwee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Shaanxi-Gansu-Ningxi Border Region Government before its establishment;between Shaanxi-Gansu-Ningxi Border Region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 before its establishment.Third part includes the details of the modern North Shaanxi businessmen’operation in trade activities,including the running of commodity categories,the way of trade,commodity markets,the trade manegement system and trade routes which has changed since the modern society.The trade routes which was divided into four,namely:North Shaanxi east route along the Yellow River,Mogolia-Yulin-Yan’an-Tongchuan-Xi’an route,Western link Gansu-Ningxia trade as well as north line of trade route between northern Shaanxi border and Inner Mogolia’border.The fourth part which discussed the reasons of rise and decline of trade in North Shaanxi,the prosperous reasons which depicted from the local economy’development,the influence of transpotation and population,the North Shaanxi’merchants’management strategy and so on;the decline of the trade which mainly depicted from the war、natural factors and the government’policies.The fifth part is mainly about the North Shaanxi trade whose influence to North Shaanxi and the surounding areas.Finally,summed up the valuable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n the base of modern trade of North Shaanxi which aims at providing serve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haanxi’trade.
引文
(1)盧坤撰:《秦疆治略》,清道光年间刊本。
    (2)陈琯修,赵思明纂:《葭县志.转运》,民国二十三年石印本影印。
    (3)安塞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塞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余正东修,黎锦熙纂:《洛川县志》卷七《物产志.植物》,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5)杨虎城,邵力子修,吴廷锡等纂:《续修陕西省通志稿》卷一九六《延川县志》,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6)钱自强:《陕甘宁边区禁烟运动中民众的作用》,史料荟萃,2002.5。
    (7)洪蕙纂修:《延安府志》卷三十九《习俗》,清嘉庆七年刊本。
    (8)钟章元纂修,陈第颂纂:《清涧县志》卷二《风俗.习尚》,清道光八年抄本。
    (9)盧坤撰:《秦疆治略》,清道光年间刊本。
    (10)盧坤撰:《秦疆治略》,清道光年间刊本。
    (11)盧坤撰:《秦疆治略》,清道光年间刊本。
    (12)秦燕:《近代陕北的商业贸易》,延安大学学报,2001.4。
    (13)高维岳:《绥德州志》,光绪三十一年刻本。
    (14)姚国龄:《安定县志》,道光二十六年刻本。
    (15)志丹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志丹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6)余正东:《宜川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17)黄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陵县志》,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年版。
    (18)延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延长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9)子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子长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0)榆林地区地方志指导小组编:《榆林地区志》,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1)余正东修纂:《宜川县志》卷九《工商志.商业》,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22)余正东修,吴致勲总纂:《中部县志》卷七《工商志.商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23)陕西实业考察团编:《陕西实业考察》.沈云龙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三编),台湾文海出版社。
    (24)榆林地区地方志指导小组编:《榆林地区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5)榆林地区地方志指导小组编:《榆林地区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6)榆林地区地方志指导小组编:《榆林地区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7)李霁:《榆林蒙汉贸易琐谈》,《榆林文史》第一辑。
    (28)李屏唐:《兰州羊毛市场之调查》,贸易月刊,1943.3。
    (29)甘肃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二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30)《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1)《新中华报》,1937.7.6。
    (32)中共盐池县党委办公室编:《陕甘宁边区概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3)靖边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靖边县志》,西安: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4)延川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延川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5)黄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陵县志》,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年版。
    (36)史文博:《解放前榆林工商业概况》,《榆林文史资料》第三辑,1985年版。
    (37)余正东修纂:《宜川县志》卷九《工商志.商业》,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38)李刚:《论明清陕西商人对中央政策的有效利用—兼论明清陕西商帮的产生》,西北大学学报,1996.4。
    (39)樊铧:《民国时期陕北高原与渭河谷地过渡地带商业社会初探—陕西同官县的个案研究》,中国历史地理从论,2003.1。
    (40)榆林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榆林市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
    (41)子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子长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2)史文博:《解放前榆林工商业概况》,《榆林文史资料》第三辑,1985年版。
    (43)史文博:《解放前榆林工商业概况》,《榆林文史资料》第三辑,1985年版。
    (44)李治亭:《清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5)吴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吴旗县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
    (46)宜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宜川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7)延安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延安市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8)神木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神木县志》,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49)延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延长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0)清涧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涧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1)丁锡奎:《靖边县志》卷四,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52)黄冬霞:《清代陕北边商贸易探析》,硕士毕业论文。
    (53)清高殉等纂修:《葭州志》,嘉庆十四年修,民国廿二年重印本。
    (54)侯昌铭:《保安志略》下卷,光绪二十四年抄本。
    (55)子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子长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6)王开:《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版。
    (57)《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三。
    (58)《清高宗实录》卷三二一。
    (59)张萍:《黄土高原原梁区商业集镇的发展及地域结构分析---以清代宜川县为例》,中国历史地理丛书,2003.3。
    (60)宜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宜川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1)黄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龙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2)宋伦,谢明:《明清陕西山陕会馆的特点及市场化因素》,西北大学学报,2006.5。
    (63)宋伦,谢明.《明清陕西山陕会馆的特点及市场化因素》,西北大学学报,2006.5。
    (64)吴堡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吴堡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5)靖边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靖边县志》,西安: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6)宜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宜川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7)黄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陵县志》,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年版。
    (68)甘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甘泉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9)子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子长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0)志丹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志丹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1)黄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陵县志》,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年版。
    (72)中共绥德县委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德县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73)贺学博:《定边乡土志.制造类》,清光绪三十二年铅印本。
    (74)吴堡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吴堡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5)伊人甫文:《西北论衡》卷九。
    (76)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富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7)民国《同官县志》卷12《工商志》。
    (78)充一:《陕甘宁青五省之财政》。
    (79)榆林地区地方志指导小组编:《榆林地区志》,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0)神木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神木县志》,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1.戴逸:《简明清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李清凌:《西北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李刚:《陕西商帮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李刚:《陕西商人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李治亭:《清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唐海彬:《陕西省经济地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7.田培栋:《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尹伟光:《西北通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张正明:《晋商兴衰史》,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1.吴申元:《中国经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陈国庆:《走出中世纪的黄土地—二十世纪初期的陕北农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刘建生,刘鹏生等著:《晋商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王开:《山西古代道路交通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
    15.孙建:《中国经济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6.张福祥:《中国集贸市场》,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17.叶显恩:《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8.张海鹏,张海瀛:《中国十大商帮》,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版。
    19.房成祥,黄兆安:《陕甘宁边区革命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任于峤等纂:《鄜州志》,康熙五年刻本传抄本。
    2.谭吉璁等纂:《延绥镇志》,清康熙十二年刻本复印本。
    3.佚名:《定边县志》,清康熙四十七年版。
    4.佚名:《安塞县志》,康熙年间传抄本。
    5.吴至俨等纂:《清涧县续志》,乾隆十七年刻本复印本。
    6.佚名:《府谷县志》,清乾隆四十八年版。
    7.洪蕙:《延安府志》,清嘉庆七年刻本。
    8.高珣:《葭州志》,清嘉庆十四年刻本。
    9.钟章元:《清涧县志》,清道光八年抄本。
    10.佚名:《清涧县志》,道光八年刻本。
    11.佚名:《重修延川县志》,道光十一年刻本复印本。
    12.朱埙纂:《神木县志》,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13.李熙龄等辑:《榆林府志》,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14.谭瑀纂修:《吴堡县志》,道光二十七年刻本传抄本。
    15.盧坤纂:《清疆治略》,清道光年间刊本。
    16.彭瑞麟修:《保安县志》,咸丰六年刻本传抄本。
    17.丁锡奎:《靖边县志稿》,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18.高维岳:《绥德州志》卷四,光绪三十一年刻本。
    19.吴鸣捷等纂修:《鄜州志》,民国八年石印本。
    20.佚名:《安塞县志》,民国十四年铅印本。
    21.张立德等纂:《榆林县志》,民国十八年刻本。
    22.曹子正等纂修:《衡山县志》,民国十九年铅印本。
    23.佚名:《甘泉乡土志》,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24.陈琯修,赵思明纂:《葭州志》,民国二十五年石印本影印。
    25.余正东:《宜川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26.曹占泉主编:《陕西省志.人口志》,三秦出版社,1986年版。
    27.神木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神木县志》,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28.延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延长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9.吴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吴旗县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
    30.安塞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塞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1.靖边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靖边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2.子洲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子洲县志》,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3.洛川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洛川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4.子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子长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5.榆林地区地方志指导小组编:《榆林地区志》,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6.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富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7.延安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延安市志》,西安:西安出版社,1994年版。
    38.袁占钊主编:《陕北文化概览》,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9.《延安地区商业志》,延安:延安日报印刷厂,1995.2。
    40.黄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陵县志》,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年版。
    41.吴堡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吴堡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2.黄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龙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3.志丹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志丹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4.榆林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榆林市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
    45.郭琦等主编:《陕西通史》经济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6.延川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延川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7.甘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甘泉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8.延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延安地区志》,西安:西安出版社,2000年版。
    49.清涧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清涧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0.中共绥德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德县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51定边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定边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
    52.宜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宜川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榆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榆林文史》。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