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司法语义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專書專题詞彙研究,是全面描寫與研究一個時代詞彙系統的基礎。《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從一出世就享有很高的學術地位,一直為歷代學者所尊崇。目前從語言和詞彙角度研究《漢書》的成果並不多見,已有的研究成果也主要是對詞語進行考釋的單篇論文,因此對《漢書》詞彙系統的研究亟待加強。
     我们选取了《漢書》詞彙系統的一個部分——司法詞彙系統為研究對象,以反映詞彙系統的語義場理論為指導,結合共時文獻材料尤其是出土簡牘材料,對《漢書》司法語義場中各義位關係作細致全面地描寫和研究,歸納《漢書》司法詞彙詞義系統的特點,並在此基礎上探討司法詞彙詞義方面的一些相關理論問題。
     法律詞彙史是中國法律語言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斷代法律詞彙研究是研究法律詞彙史的基石。故本課題對中國法律語言的研究也有重要價值。
     本文以語義場理論為主要指導理論,聯系認知語言學、文化語言學等相關理論,主要採用客觀描寫法、義素分析法、比較互證法、定量與定性分析結合法對《漢書》司法語義場中的132個義位進行了窮盡的統計和細致的描寫與分析。
     全文分為4個部分:
     第1部分是緒論,主要包括選题綠起、《漢書》及《漢書》語言研究概況、中國古代法律詞彙研究概況、本文採用的理論與方法、漢語語義場研究概況、研究目的與任務、《漢書》司法語義場劃分、與論文有關的幾點說明。
     第2部分和第3部分是我們對《漢書》司法語義場的描寫與分析。第2部分是對6個司法名物語義場即案件、證人證物、供詞、監獄、囚犯、獄具的描寫與分析。第3部分是對9個司法行為語義場即告劾、審理、調查、逮捕、囚禁、審訊、證驗、服罪、判決的描寫與分析。
     第4部分是《漢書》司法語義場研究。
     《漢書》司法語義場中的132個義位,根據與別的義位的共性義素和個性義素聚合成一個個小語義場,各語義場根據彼此的共性與差異,又聚合成一個個上級語義場,最終形成了《漢書》司法語義場。這個語義場,盡管是義位構成的系統,但它也是對《漢書》時代司法活動系統性的反映。
     本文的描寫以司法行為為主線,司法行為包括:告劾、審理、調查、逮捕、囚禁、審訊、證驗、服罪、判決9個語義場,這幾個語義場相互關聯,反映了司法過程中幾個主要的行為過程,形成了一個司法行為鏈,體現為一個具有一定序列關係的行為語義場集合。我們所設立的6個名物語義場,即案件、證人證物、供詞、監獄、囚犯、獄具,與上面所講的司法行為,有密切聯系。
     《漢書》司法語義場内部,從語義系統的角度來看,存在著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1、語義空位。語義空位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被描寫的下位義位是特殊義位,它們對應的是一般義位,而一般義位通常採用零標記的方式,或者與上位義位同形。
     2)、文獻記載内容的欠缺造成下位義位的空缺。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漢書》是政治史,偏重於重大歷史事件和政治事件的記述,忽略了對民事訴訟和一般刑事案件的記錄,而民事訴訟和一般刑事案件正是司法活動的主體。
     B、《漢書》是史書,史書敘事比較概括,它對案件的敘述較多選用概括性強的一般詞語,而不會選用法律規範文件和法律文書中所使用的分工較細、專業性強的術語。
     2、同義義位的大量出現。《漢書》司法語義場的132個義位中,95個也就是約72%的義位處於大大小小的同義義場中。
     這些同義詞包括:
     1)、不同語體的詞。
     2)、兩個能獨立成詞的同義語素,連用後形成的聯合式複音詞,與原語素構成同義詞。
     3)、一個語素與別的非同義語素複合成詞後,與原語素構成同義詞。
     3、反義關係。本場中有3對反義詞。兩對是逆反關係的反義詞,一對是互補關係的反義詞。
     4、不同層次義位間主要是上下義關係。在我們的上下位關係中有一種特殊情況,即一個上位詞同時又是下位詞,與它另一個下位詞構成同義關係。如鞫用於指稱整個審訊活動的全過程。但當訊、鞫同現的時候,它們又分別指審訊中的兩個不同階段。
     我們從三個方面即書面語與普通詞語、單音詞與複音詞、專用司法用語和通用司法用語的構成對《漢書》司法語義場進行了分析。
     1、《漢書》司法語義場中共有詞語132個,其中書面語21個。書面語占所有詞語的16%,這個比例實際上是很高的。這也許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漢書》用詞比較古奥吧。
     從整體來看,全部21個書面語詞,共出現了91次,平均平均每詞出現4.3次。普通司法詞語111個,共出現了1851次,平均每詞出現16.6次。普通詞語的平均使用率大約是書面詞語的3.9倍。書面詞語是《漢書》司法語義場中的邊緣義位。
     2、《漢書》司法語義場共有132個詞語,單音詞有53個,複音詞共79個。
     盡管單音詞數量較少,但每詞的平均使用率是複音詞的4.7倍,因此,我們說《漢書》司法語義場以單音詞為主。複音詞在數量上的相對優勢,也是值得注意的,這兩個相互矛盾的統計數字,反映了漢語詞彙由單音形式向複音形式發展的過程中,複音形式漸增、單音形式漸減的不平衡的變化過程。
     通過研究,《漢書》司法語義場中的複音詞有以下幾個特點:
     1)、本場複音詞多由本場單音詞參與合成。本場單音詞參與合成的複音詞有65個,約占複音詞總數的82%,說明了本場單音詞在複音詞合成中起決定性作用。本場單音詞參與合成的32個聯合式複音詞中有24個是同義連用,占到了75%,說明聯合式複音詞以同義複合為最多。
     2)、複音詞的結構形式中,聯合式35個,約占複音詞總數的44%;偏正式35個,約占44%;支配式9個,約占12%。複音詞的結構形式以聯合式與偏正式為主,這與先秦兩漢詞彙發展的總趨势是一致的,也是我國古代複音法律用語的普遍特征。
     3)、本場的絕大多數複音詞是漢代新詞。漢代出現的58個新詞中,除鞫是單音詞外,有57個複音詞,占所有新詞的98%,占複音詞總數的72%。說明在漢代,複音化是產生新詞的主要途径。
     3、《漢書》司法語義場共收專用司法詞語118個,通用司法詞語14個。
     118個專用司法詞語中有單音詞40個、複音詞78個。
     這40個單音專用司法詞語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本義為司法詞語的詞,有16個,另一部分是由全民用語發展而來的專用司法詞語,有24個。由全民用語發展而來的專用司法詞語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全民詞語縮小指稱範圍發展而成的,即義位縮小。有14個詞語是這種情況,如徒、告等。一種是的義位轉移形成的。轉移又分相似轉移和相近轉移。屬於前者的有4個詞,如牢、阱等。屬於後者的有6個詞,如繫、拘等。
     78個複音詞中,有68個是由本場單音詞或同義連用、或與別的語素合成的。其餘10個複音詞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義位的轉移形成的,共有8個詞。屬相似轉移的有2個,即蠶室、檻車。屬相近轉移的有6個,即紲、圜墙、金鐵、木索、三木、赭衣。另一類是用全民用語中的一般成分構成表達專門法律意義的詞語,從來源看,它們是全民公共的,但是,從產生以後的使用範圍來看,它們是專用於司法的。這類詞語一共有2個,即自出、請室。
     通用司法詞語的意義隨語境的變化而變化,司法意義是一種特殊意義,與它們的一般通用意義並行不悖。
Modern linguistics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systematic study of words. As a synchronic, descriptive study of the glossary of a particular epoch is the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glossary system of classical Chinese, so too is a special lexical study for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glossary system of one particular time.
     Han Shu is the first Chinese chronological dynastic history book. It has enjoyed a very high reputation in the academia since the day when it was published. Thus far, academic achievements about this book attained from linguistic and lexical perspectives have been rare, and of these achievements so far available to us most are in the form of a single paper, merely doing explanatory work on the words. Therefore, more efforts are needed in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lexical system in the book.
     The object of study is judicial glossary, one part of the lexical system in Han Shu. Compared with unearthed papers written on bamboo and wood slips,a meticulous study will proceed along the lines of semantic field theories, examining the various semantic relations in the semantic field of the judicial vocabulary. After that, a conclusion will be drawn with regard to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judicial glossary system, and some relevant theories concerning the subject matter will also b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jural vocabula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jural language. And an exclu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jural vocabulary of one particular historical period is the groundwork for the history of jural vocabulary. Written laws and judicial documents of the Han Dynasty haven't been able to survive to this day for an obvious reason-they were too distant in temporal terms. So, in addition to ancient bell inscriptions and unearthed papers written on bamboo slips and silk, Han Shu is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document that can provide useful data for us to study that time's law vocabulary.
     This paper has semantic field theories as its principal guidelines, which will be complemented by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cultural linguistics. Methodology which includes subjective description, semantic component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will cover 132 semantic components in the semantic field of the judicial glossary in Han Shu. Such a research can be summed up as being one that is comprehensive, meticulous, and exhaustive.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4 chapter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his part includes some basic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subject matter. First, a general survey will be given with regard to research already done on Han Shu and its language, ancient Chinese jural vocabulary, and Chinese semantic fields. Secondly, a method will be introduced as to how to draw boundaries between semantic fields in jural glossary. Lastly, I will offer some explanations and comments concerning the text. The basic information part involves the reasons of the choice of the subject, the task and objective of the author, theories that will be of use, the writer's methodology, and the merits of the research. The above mentioned discussions will elaborate, with more details, on the author of the book, research done on the annotations and sememes in past ages, the evolution of semantic field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it in China, why I classified the semantic fields into 5 subfields, and the principles I adhere to in word selection, semantic analysis, and data collection.
     Chapter 2 to chapter 3 is my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emantic fields present in the jural vocabulary in Han Shu. On the basis of the practical judicial activities in the Han Dynasty, I categorized the 132 sememes into 15 semantic fields. Chapter 2 is on 6 noun semantic fields,which are lawsuit,witness and exhibit,confession,prison,prisoner,police instruments; chapter 3 on 9 action sematic fields,witch are accuse and expose, conduct, investigate, arrest, imprison, interrogate, verify,plead guilty and sentence.
     Chapter 4 is semantic and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sememes.
     A summary is given about the 132 sememes discussed in this thesis, after which more fields are touched on, including the sememe system in the semantic field of jural glossary in Han Shu, the relations of the 15 semantic fields, the relations between sememes, and the relations of jural glossary to common glossary.
     The jural semantic field, in Han Shu is a huge semantic field comprised of 15 sub-fields, which likewise consist of fields of lower levels, all by means of associations.
     From the angle of semantic system,there are some symptoms merits attention.
     1.Sememe vacancy
     There are two reasons acause this phenomenon.
     1).The sub-sememe is very particular ,there is no word embodies its corresponding sememe,which Sometimes is the embodied by its upperseat word .
     2). The sub-sememe has correspondng sememe,but do not appear in the boos we studied.
     A. T he book we studied lay particular stresses on important political events,and neglect the commom civil lawcase and criminal suits.
     B. T he narration if the book is general,so the legal terms are not plentful.
     2. Synonyms
     The most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 is the synonymic sememes.
     Of all the sememes in this semantic field 72% are synonyms, thus a large number of subfields comprised of synonymic sememes. Those synonymic sememes comprise these parts:
     1) .Sememes in deferent style of writing.
     2) .The synonymic mono-syllably words combined to a multiple-syllable word.
     3 ) .Couched sememes emerge and combine with their original words, thus locate themselves and the latter in the same semantic field.
     3. Antonyms
     There are three pairs of antontms,two pairs are adverse,one pairs are complemetry.
     4,.Hyponyms.
     The sememes in deferent lever are mainly hyponyms.There is a particular phenomenon in the hyponyms.some upperseat words are their sub-words,such as鞫.
     At last ,We anyltsi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judicial glossary,which includes the deferent style of writing, mono-syllable words and multiple-syllable words,special jural words and common jural words.
     1.There are 21 literary words,which are 16 % of all the words we researched.The proportion is high.This is an example of the archaic and abstruse writing of the book.
     The 21 literary words appear 91 times altogether.and every word appears 4.3 times on the average. The other 111 common words appears 1851 times, and every word appears 16.6 times on the average.which is 3.9 times of the literary words.
     2. There are 53 mono-syllable words and 79 multiple-syllable words.
     The number of mono-syllable words is less than multiple-syllable words,but the appearance of every word is 4.7 times of the multiple-syllable word.So the multiple-syllable words is the primary words in the book.The more number of the multiple-syllable words mean that the compound words are increasing gradually.
     Most of the multiple-syllable words are compouded by the 53 mono-syllable word.Of all the multiple-syllable words, coordinating and substantive-modifier relationship are main.Most of the multiple-syllable words are new in Han Dynasty.
     3. There are 118 special judicual words and 14 universal judicual words.
     There are 40 mono-syllable and 78 multiple-syllable words in special judicual words.
     The 40 mono-syllable word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Some word's original meaning are used in judicual field,such as收,獄.The other words are extended from common words.There are two kind of extension,one is reducing denotation, such as徒,告.The other is transfering connotation.Some based on resembility such as牢,阱.Some based on similarity, such as繫,拘.
     Of all The 78 multiple-syllable words,68 are compouded by the mono-syllable words we researched.8 words in the rest are extended from common words, Some based on resembility such as蠶室,檻车.Some based on similarity, such as紲,圜牆,金鐵,木索,三木,赭衣.The rest two words are compounded by common mono-syllable words,but only used in judicual field,they are自出,请室。
     The meaning of universal judicual words are changed with the changing of context. When they are used in judicual field, the common meaning of these words are particular.
引文
①(瑞士)索緒爾《普通語言学教程》,高名凱譯,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28页。
    ②(瑞士)索緒爾《普通語言学教程》,前引书,第162页。
    ③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53页。
    ①赵振鐸《论先秦两汉汉语》,载《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3期。
    ①陈炯《略论中国法律语言史-兼舆刘愫贞教授商榷》,载《无锡轻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①(瑞士)索绪爾《普通语言学教程》,前引书,第160页。
    ①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9页。
    ②王宁《訓詁學原理》,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6年,第6页。
    ③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5页。
    ①郭锡良《1985年的古汉语研究》,载《中国语文天地》1986年第3期。
    ②唐钰明《定量分析方法舆古文字资料的词彙语法研究》,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③本节内容主要参考(苏)科索夫斯基,成中立译述(1979)《语义场理论概述》,陸尊梧(1981)《語義埸浅谈》,徐烈炯(1990)《語義學》,胡正微(1992)《漢語語法埸導論》,符淮青(1996)《词義的分析和描写》,贾彦德(1999)《汉语语义学》,束定芳(2000)《现代语義学》,张志毅、張庆云(2001)《词彙語義學》,張燚(2002)《語義埸:现代語義學的哥德巴赫猜想》。
    ①蒋绍愚《古漢語词彙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81页。
    ①周振想主编《法学大辞典》,团结出版社,1994年,第374页。
    ②周振想主编《法学大辞典》,前引书,第375页。
    ①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二卷,前引书,第611页。
    ①本文所引《汉书》例句後的括號中,书名號内表示该例句所在篇目,後面的數字表示该例句在中華书局1962年版《汉书》中的页码。
    ①参沈家本《曆代刑法考·汉律摭遗》,中华书局,1985年,第1483-1490页。
    ①参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刑具考》,中华书局,1985年。
    ①也有人认为“徽”由三股绳合成,據清人沈家本考證,當以九股爲確。见《历代刑法考》,前引书,第1208页。
    ①(清)沈家本《汉律摭遗》卷一《總述》,《历代刑法考》,前引书,第1372页。
    ②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二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577页。
    ①甄尚靈《“言,訟也”考》,载《中國語文》1985年第2期。
    ②王啓濤《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语言研究-以敦煌文书为中心》,巴蜀书社,2003年。
    ①(清)沈家本《汉律摭遗》卷一《總述》,《历代刑法考》,前引书,第1372页。
    ②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二卷,前引书,第577页。
    ①甄尚靈《“言,訟也”考》,载《中國語文》1985年第2期。
    ②王啓濤《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语言研究-以敦煌文书为中心》,巴蜀书社,2003年。
    ①陈直《汉书新证》,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5页。
    ①(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前引书,第332页。
    ①程樹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2003年,第161页。
    ①(瑞士)索绪爾《普通语言学教程》,前引书,第128页。
    ②(瑞士)索绪爾《普通语言学教程》,前引书,第162页。
    ①潘慶雲《中國法律語言鑒衡》,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①参黄金貴《古漢語同義詞辨释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①胡敕瑞《從隐含到呈现》(上),载《語言學論叢》,第三十一辑,北京:商務印书馆,2005年。
    ①刘叔新《汉语描写词彙描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323页。
    ②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7页。
    ③本表所列義位有同義情況的,只列漢代常用義位,其它義位见下文分析。同義連用的詞只列舆之同義的单音词。
    ①张永言《词彙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第90页。
    ②刘叔新《汉语描写词彙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46页。
    ①蒋绍愚《蒋绍愚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48页。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燮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第76页。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燮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03页。
    ①池昌海《<史记>同義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1页。
    ①趙克勤(1994,P.36)先生主張对先秦古籍中同義复音词的處理采取從宽原则。程湘清(2003,P.57)先生認爲,同義单音词合成的双音词,“通常不经过一个逐步凝固的词组阶段,因此它们盡管只出现一雨次,却已取得双音词的资格。”我们参考这二位先生的意见,对同義聯合式复音词的碓定采取了从宽的原则。
    ②潘庆云《跨世纪的中国法律语言》,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7页。
    ①贾彦德《汉语语義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381页。
    ②蒋绍愚《古漢語词彙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76页。
    ③张志毅、张庆云《词彙语義學》,商務印书馆,2001年,第291页。
    [三國] 韋昭注《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西漢] 劉向整理,[東漢]高誘注《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西漢] 陸賈原著,[今]王利器《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西漢] 劉安原著,[今]劉文典撰,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西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西漢] 司馬遷著,[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西漢] 焦贛《焦氏易林》,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西漢] 漢揚雄原著,[民國]汪榮寶撰,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東漢] 桓譚《新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7年。
    [東漢] 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東漢]王充原著,[今]黃暉《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東漢] 王符著,[清]王繼培箋、[今]彭鐸校正《潛夫論》,中華書局,1985年。
    [東漢] 應劭著,[今]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東漢] 許慎《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東漢] 班固原著,[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清]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8年。
    [清] 桂馥《說文解字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 郝懿行《爾雅義疏》,北京:中國書店,1982年。
    [清] 錢大昭《漢書辨疑》,商務叢書集成初稿,1937年。
    [清] 沈家本《歷代刑法考》,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 王念孫《讀書雜誌》,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 王先謙《漢書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居延新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胡平生、張德芳編撰《敦煌懸泉漢簡釋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李均明、何雙全编《散見簡牘合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李均明、朱國炤《居延漢簡釋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連雲港市博物館、東海縣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中國文物研究所编《尹灣漢墓簡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林梅村、李均明编《疏勒河流域出土漢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编《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吳礽驤、李永良等釋校《敦煌漢簡釋文》,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1年。
    張家山247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中國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龍崗秦簡》,中華書局,2000年。
    倉修良主编《漢書辭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
    岑運強主编《語言學基礎理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陳直《漢書新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程樹德《九朝律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池昌海《<史記>同義詞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董志翹《<人唐求法巡禮行記>詞彙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杜金榜《法律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
    范愉主编《司法制度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方經民《現代語言學方法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方一新《東漢魏晉南北朝史書辭語箋釋》,合肥:黄山書社,1997年。
    符淮青《詞典學詞彙學語義學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符淮青《詞義的分析和描寫》,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
    符淮青《漢語詞彙學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
    符淮青《現代漢語詞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高潮、馬建石《中國古代法學詞典》,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9年。
    高潮、馬建石主編《中國歷代刑法志注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
    高守網《古代漢語詞義通論》,北京:語文出版社,1994年。
    管錫華《<史記>單音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韓國磐《中國古代法制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何九盈、蔣紹愚《古漢語詞彙講話》,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
    洪成玉《古漢語詞義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
    胡敕瑞《<論衡>與東漢佛典詞語比較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胡敕瑞《從<論衡>與東漢佛典三音詞語的比較看東漢詞彙的發展》,載《語言學論叢》第25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胡正微《漢語語法場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
    華爾賡等《法律語言概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
    黄金貴《古漢語同義詞辨釋論》,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2002年。
    賈彥德《漢語語義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姜劍雲《法律語言與言語研究》,北京:群眾出版社,1995年。
    蔣紹愚《古漢語詞彙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蔣紹愚《漢語詞彙語法史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蔣紹愚《近代漢語研究概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李宗江《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9年。
    李佐豐《先秦漢語實詞》,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
    梁民立主編《簡明中國監獄史》,北京:群眾出版社,1994年。
    林杏光、菲白编《簡明漢語義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
    劉紅嬰《法律語言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劉叔新《漢語描寫詞彙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
    劉叔新《劉叔新自選集》,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劉愫貞主編《法律語言:立法與司法的藝術》,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劉蔚銘《法律語言學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年。
    陸宗達、王寧《訓詁方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呂叔湘《漢語語法論文集》(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
    毛遠明《左傳詞彙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梅家駒等主编《同義詞詞林》,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
    潘慶雲《法律語言藝術》,北京:學林出版社,1989年。
    潘慶雲《跨世紀的中國法律語言》,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年。
    喬偉《中國法律制度史》,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
    邱實《法律語言》,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90年。
    申小龍《中國語言學:反思與前瞻》,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沈家煊《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沈家煊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束定芳編著《現代語義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束定芳主编《語言的認知研究——認知語言學論文精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
    宋永培《<說文>與上古漢語詞義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蘇寶榮《詞義研究與辭書釋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孫懿華、周廣然《法律語言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
    孫雍長《訓詁原理》,北京:語文出版社,1997年。
    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鳳陽《古辭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王潔《法律語言學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
    王潔《法律語言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錦貴《<漢書>與<後漢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王寧《訓詁學原理》,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6年。
    王啟濤《中古及近代法制文書語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王雲路、方一新《中古漢語語詞例釋》,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王雲路、方一新编《中古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魏德勝《<睡虎地秦墓竹簡>詞彙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年。
    吳偉平《語言與法律:司法領域的語言學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吳恂《漢書注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伍謙光《語義學導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伍宗文《先秦漢語複音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向熹《簡明漢語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邢福義《文化語言學》(增訂本),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徐朝華《上古漢語詞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徐通鏘《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徐通鏘《語言論——語義型語言的結構原理和研究方法》,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楊升初、李伯超編《漢語語義學論文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楊樹達《漢書窺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俞理明《佛教文獻語言》,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張晉藩《中國法制史》,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
    張晉藩主编《中國法制通史》,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張晉藩主編《中國司法制度史》,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
    張聯榮《古漢語詞義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張敏《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張永言《詞彙學簡論》,武漢: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2年。
    張永言《語文學論集》,(增補本)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
    張志毅 張慶雲《詞彙語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趙豔芳《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年。
    趙振鐸《中國語言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周薦《漢語詞研究史綱》,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年。
    周文德《<孟子>同義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朱慶之《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臺北:臺灣文津出版社,1992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律辭典編輯委員會《法律辭典》(簡明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周振想主编《法學大辭典》,北京:團結出版社,1994年。
    宗福邦、陳世饒、蕭海波主編《故訓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美]布龍菲爾德《語言論》,袁家驛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
    [瑞士]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高名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英]利奇《語義學》,李瑞華等譯,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7年。
    曹旅寧《睡虎地秦律研究綜述》,載《中國史研究動態》2002年第8期。
    岑運強《語義場和義素分析再探》,載《福建外語》1994年3-4期合刊。
    車佐賢《從出土簡牘看秦漢法律制度的繼承和發展》,載《甘肅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
    陳煥良、曹豔芝《<爾雅.釋器>義類分析》,載《中山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
    陳炯《論唐代的立法語言》,載《江南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陳炯《略論中國法律語言史-兼與劉愫貞教授商榷》,載《無錫輕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
    陳炯《試論法律術語》,載《上海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陳炯等《中國古代法律詞彙形成發展和演變述論》,載《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陳炯《論法律術語的命名與選用》,載《修辭學習》2003年第6期。
    陳平《描寫與解釋:論西方現代語言學研究的目的與方法》,載《外語教學與研究》1987年第1期。
    陳衛蘭《漢代連用動詞的詞義特徵和語法貢獻》,載《學術交流》1998年第2期。
    陳曉楓《兩漢鞫獄正釋》,載《法學評論》1987年第5期。
    程湘清《論衡複音詞研究》,載《兩漢漢語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程湘清《先秦雙音詞研究》,載《先秦漢語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池昌海《古代漢語同義詞研究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載《杭州師院學報》2000年第1期。
    崔宰榮《漢語“吃喝”語義場的歷史演變》,載《語言學論叢》(第24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鄧海榮《唐<律>法律用語例釋(一)》,載《重慶商學院學報》1999年第5期。
    鄧海榮《唐<律>詞語剳記》,載《古漢語研究,》2002年第1期。
    鄧海榮《唐律法律術語考釋》,載《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9期。
    丁金國《語義問題說略》,載《煙臺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年第1期。
    董志翹《<人唐求法巡禮行記>的詞彙特點及其在中古漢語詞彙史研究上的價值》,載《中國語文》1999年第2期。
    董志翹《唐律疏議詞語考釋》,載《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第1期。
    杜翔《支謙譯經動作語義場及其演變研究》,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2年。
    高明《中古史書詞彙研究述評》,載《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郭伏良《現代漢語語義場分析初探》,載《河北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郭錫良《1985年的古漢語研究》,載《中國語文天地》1986年第3期。
    郭在貽《<漢書>字義剳記》,載《杭州大學學報》1979年第1、2期。
    黄明儒《淺談<唐律>中過失犯罪的法律用語》,載《法學評論》1998年第2期。
    胡東平《文化義場假說》,載《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胡松柏《試析現代漢語的學生義場》,載《上饒師專學報》1997年第2期。
    江陵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江陵張家山漢墓竹簡<奏讞書>釋文(一)》,載《文物》1993年第8期。
    江陵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江陵張家山漢墓竹簡<奏讞書>釋文(二)》,載《文物》1995年第3期。
    姜劍雲《法律術語及其理據性》,載《法學探索》1994年第4期
    蔣紹愚《白居易詩中與“口“有關的動詞》,載《語言研究》1993年第2期。
    蔣紹愚《兩次分類——再談詞彙系統及其變化》,載《中國語文》1999年第5期。
    解海江、張志毅《漢語面部語義場歷史演變——兼論漢語詞彙史研究方法論的轉折》,載《古漢語研究》1993年第4期。
    黎千駒《<史記><漢書>校勘與詞義考釋》,載《郴州師專學報》1999年第1期。
    李明曉《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用語研究》,西南師範大學文獻所碩士論文,2003年。
    李學勤《奏讞書解說(上)》,載《文物》1993年第8期。
    李學勤等《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年律令>漢律價值初探》,載《鄭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李豔紅《<漢書>單音節形容詞同義關係研究》,四川大學2004年博士學位論文。
    李友鴻《詞義研究的一些問題》,載《西方語文》1958年第2卷第1期。
    李志敏《<史記><漢書>中的譯名“秦人”問題》,載《喀什師院學報》2000年第3期。
    劉凡振等《西漢舉報立法初探》,載《殷都學刊》2001年第4期。
    劉愫貞《呂刑與法律語言》,載《法律科學》1993年第1期。
    劉愫貞《法律語言的類別和特點》,載《語文建設》1993年第8期。
    劉愫貞《法律語言的淵起及演變風格的跨越性特徵》,載《寧夏社會科學》2001年第4期。
    劉愫貞《論法律語言學的學科定位-語言與法律的關係》,載《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
    劉躍敏《法律術語的特徵》,載《政法學刊》1999年第2期。
    劉百順《<國策><史><漢>詞語劄記》(一),載《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2期。
    劉百順《<國策><史><漢>詞語劄記》(二),載《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2期。
    柳新軍《從俄漢語言的世界圖景看語義場理論》,載《福建外語》2002年第4期。
    劉信芳《包山楚簡司法術語考釋》,載《簡帛研究》(第2輯),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
    呂東蘭《從<史記>、<金瓶梅>等看漢語“觀看”語義場的歷史演變》,載《語言學論叢》21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
    陸尊梧《語義場淺談》,載《學習與思考》1981年第5期。
    羅鴻英《漢代奏讞制度考析》,載《現代法學》1996年第5期。
    梅家駒等《語義場和語義體系》,載《外國語》1987年第3期。
    牟維珍等《抵罪釋義》,載《學術交流》2003年第6期。
    牟玉華《先秦儒家法律用語研究》,西南師範大學2005年碩士論文。
    牛島德次著、周亞生譯《<史記><漢書>中的數詞》,載《語文教學與研究》1995年第2期。
    彭浩《談奏讞書中的西漢案例》,載《文物》1993年第8期。
    彭京宜《聚合組合及其他:論法律語言的修辭原則》,載《湖南社會科學》2001年第1期。
    沈家煊《雷.賈肯道夫的<語義學和認知>》,載《國外語言學》1985年第4期。
    沈家煊《詞義與認知——<從詞源學到語用學>評介》,載《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年3期。
    石鏝《古漢語複音詞研究綜述:兼談睡虎地秦墓竹簡的複音詞》,載《湖北師院學報》1999年第3期。
    蘇鳳格《論兩漢司法與引禮人法途徑》,《韶關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
    唐鈺明《定量分析方法與古文字資料的詞彙語法研究》,載《海南師範學院學報》1991年第4期。
    唐文《“史”“漢”名字解詁》,載《新疆大學學報》1981年第1期。
    佟福奇《淺談語義的分割》,載《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第1期。
    汪維輝《漢語“說類詞”的歷時演變與共時分布》,載《中國語文》2003年第4期。
    王彥坤《<漢書>所見辭書未收詞語考釋》,載《暨南學報》(哲社版)2003年第4期。
    王彥坤《<漢書>所見辭書未收詞語續釋》,載《暨南學報》(哲社版)2003年第6期。
    王福堂、王洪君《從“實心饅頭”到“淡麵包”再到“淡包”——詞語語義場歸屬變化一例》,載《語文研究》2000年第1期。
    王建喜《“陸地水”語義場的演變及其同義語素的疊置》,載《語文研究》2003年第1期。
    吳金華《<漢書>“正月賜羊酒”校議》,載《中國典籍與文化》1996年第1期。
    魏德勝《睡虎地秦簡複音詞簡論》,載《語言研究》1999年第2期。
    吳玉梅《秦漢簡牘劄記》,載《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徐世虹《漢代的立法形式與立法語言》,載《内蒙古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
    徐世虹《漢代民事訴訟程式考述》,載《政法論壇》2001年第6期。
    徐正考《<論衡>“徵兆”類同義詞研究》,載《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1年第4期。
    許嘉璐《論同步引申》,載《中國語文》1987年第1期。
    相宇劍,王海平《<史記><漢書>用字異對應分析》,載《淮北煤碳師院學報》(哲社版),2003年第1期。
    楊振蘭《色彩意義義素分析芻議》,載《漢語學習》2000年第4期。
    俞理明、譚代龍《共時材料中的歷時分析——從<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看漢語詞彙的發展》,載《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俞建平《從圜土到監獄》,載《法律與生活》1984年第2期。
    余行邁《西漢詔獄探析》,載《雲南師範大學學報》1986年第3期。
    張延成《<漢書>中的修辭造詞》,載《語文學刊》2000年第4期。
    張燚《語義場:現代語義學的哥德巴赫猜想》,載《新疆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張博《組合同化:詞義衍生的一種途徑》,載《中國語文》1999年第2期。
    張建國《漢簡<奏讞書>和秦漢刑事訴訟程式初探》,載《中外法學》1997年第2期。
    張建理《詞義場·語義場·語義框架》,載《浙江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張維倉《法律用語命名的方法及意義》,載《語言文字應》1995年第3期。
    張維倉《論法律術語的三個屬性》,載《人大研究》1996年第6期。
    張新武《<漢書>人名字三題》,載《新疆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張如元《<漢書>詞義劄記》,載《溫州師專學報》1985年第1期。
    張延成《<漢書>複音詞研究》,南京大學2000年碩士學位論文。
    趙彩花《<史記><漢書>“家人”解》,载《語言研究》2003年第3期。
    趙光懷《告禦狀:漢代詣闕上訴制度》,載《山東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趙克軍《試論中國古代自首制度》,載《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
    趙振鐸《論先秦兩漢漢語》,載《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3期。
    鄭榮馨《修辭學視野中的語義場》,載《無錫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第4期。
    周绍珩《欧美语義學的某些理論舆研究方法》,载《語言學動態》1978年第4期。
    [蘇]科索夫斯基著,成中立譯述《語義埸理論概述》,载《語言學動態》1979年第3期。
    [美]菲爾墨《框架語義學》,詹卫东譯,载《語言學論叢》第二十七辑,商務印书馆,200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