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学的空间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认为,对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研究或认识至少有两种路向:一是解析具体的古代诗歌文本,并进而理论归纳;一是从对中国古代诗学(诗歌理论)的研究中进而达到对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认识。而本文则尝试从空间的维度,择取中国古代诗学中具有统摄性的赋比兴、言象意和意境等范畴来探讨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中有关空间或空间性的问题,并试着对其加以理论和系统化,以期进而揭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空间或空间性特质。
     本文除导论、结论、余论和结束语之外,正文分三编共八章。
     上编分三章,着重从空间思维的角度重新阐释古代诗学传统中的赋、比、兴范畴。本编认为,人类思维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是时间思维和空间思维,而赋比兴则都是空间思维的方式,但因受时间思维影响的不同,因而同是空间思维的赋比兴则又有区别,这就是古人为何重“兴”而轻“比”、“赋”的原因。除引言外,第一章着重阐释作为铺陈、扩展的空间思维——“赋”,并在本章中解释与本编相关的时间思维和空间思维问题;第二章着重论证作为二象并置、隐喻的空间思维——“比”;第三章则探讨作为瞬间、直觉的空间思维——“兴”。
     中编亦分三章,着重从空间的建构途径角度来探讨传统的言、象、意范畴。除引言外,第四章论述作为“依存时间的空间性媒介”的“言”,以及和言相关的空间语法和“字思维”等问题;第五章论证“跨度言意之间的空间性组合”的“象”,并阐释与象紧密联系的中国古代诗学中的“物象、形象、景象、意象、兴象、境象、象外之象”等概念,以及意象组合和意象思维问题;第六章则论述“依象而存的空间性混沌”的意,同时阐述与之联系的“道”、“气”等范畴或概念,并引入现代文学创作中的混沌学、非构思写作等加以论证。进而得出“言、象、意”是空间构建的途径之结论。
     下编共两章。除引言外,第七章从意境之“境”及其空间生特征,构成意境的三个最主要因素(即意象、虚实和氛围)及其空间性特征,和意境的三个主要结构层次(即情景交融、象外言外和进乎道层)及其空间性特征来探讨意境的空间性本质。并进而得出所谓“意境”,其实就是一种空间、空间感或审美空间的结论。第八章则从空间或审美空间的角度检讨当代有关意境的现代化、泛化问题,并主要评析了现代关于意境的六种界说,以期突出意境的空间性特性。
     综此,本文认为,在中国古代诗学思想视界中,诗歌艺术乃是一种空间性的艺术,每多空间或空间性视角之阐发,故空间可谓解读中国古代诗学的一有力维度。进而言之,空间或空间性可能就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特质。
     余论则着重就正文没有论及但很重要的对仗、节奏、格律等问题进行简单探讨,认为包括对仗在内的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技巧其实是一种空间建构的艺术技巧或手法。另外,在结束语中对本文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亦进行了简单检讨。
This paper deems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two ways forward on researching orrecognizing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ic art:one is to explain the specific ancientpoetry texts and further theoretically induce them;the other is to study the ancientChinese poetics (the poetic theory) and further understand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icart.However,on the basis of the dimension of space,this paper makes an attempt toselect the Fu Bi Xing,Language-Image-Sense,artistic conception and other categoriesfully covered by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ics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space or spatialityin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ries,and to try to theorize and systematize them so as tofurther disclose the space or spati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icarts.
     This paper consists altogether of three parts including eight chapters in totalbesides the Introduction,Conclusion,Ending and Closing words.
     The first part includes three chapters,and focuses on reinterpreting the Fu,Bi,Xing categories in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ics tradition viewing from the spacethinking perspective.This part deems that two fundamental ways of human thinkingare the time and space thinkings while the Fu,Bi and Xing are the way of spacethinking.But they are different because they are differently affected by the timethinking.This is reason why the ancient people emphasized on“Xing”and lookeddown on“Bi”and“Fu”.Besides the Introduction,the Chapter One emphasizes oninterpreting“Fu”--as the space thinking of expatiation and expansion and explainsthe time and space thinkings problem related to the first part;the Chapter Two focuseson demonstrating“Bi”--as the space thinking of apposition and metaphor;and theChapter Three discusses“Xing”--as the space thinking of instantaneous andintuition.
     The second part also includes three chapters and focuses on discussing thetraditional language,image and sense categories viewing from the construction approaches of space.Besides the Introduction,the Chapter Four elaborates on“Language”as“the spatial medium depending on time”,and the space grammarrelated to Language and“Word Thinking”and other problems;the Chapter Fivedemonstrates“Image”as the“spatial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Language and Sense”,and interprets the“object image,shape image,scene image,sense image,Xing image,literary image,images beyond image”and other concepts of ancient Chinese poetics,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Image,and the hnage-Sense combination andImage-Sense thinking problems;and the Chapter Six describes“Sense”which isserved as the“spatial chaos existed depending on hnage”,and interprets the“Dao”,“Qi”and other categories or concepts related to“Sense”,as well as introduces thechaos theory,non-ideation composing and etc from the creation of modern Chineseliterature and further gets the conclusion which the“Language,hnage and Sense”arethe approaches of space construction.
     The third part includes two chapters.Besides the Introduction,the Chapter Sevendiscusses the spatial essence of artistic conception,on the basis of the“Conception”of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its spatial characteristics,three primary factors (i.e.,image-sense,falseness-reality and atmosphere) which constitutes the artisticconception and their spatial characteristics,and three main structural hierarchies (i.e.,scene blending,beyond image and language,and beyond Dao)of the artisticconception and their spatial characteristics,and further gets the conclusion which thecalled“artistic conception”is in fact a kind of space,spatial sense or aesthetic space.The Chapter Eight introspects the modernization and generalization problems ofcontemporary related artistic conception viewing from the space or aesthetic spaceperspective,and mainly assesses two six-definitions related to the modern artisticconception and thus stands out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In a word,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in view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ic thoughtsthe poetic art is a kind of spatial art and described viewing from the space or spatialprospective.So,the space is a strong dimension to interpret the ancient Chinesepoetics.What's more,the space or spatiality may be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ancient Chinese poetic art.
     The Ending simply discusses the very important correspondence,rhythm,metrics and other problems which are not presented in the text,and deems that theartistic skill o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ics including the correspondence is a kind ofartistic skill or means of space construction.In addition,the problems or shortagesexisted in this paper are discussed in the Closing words.
引文
①[美]刘若愚著、杜国清译:《中国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P17。
    ②《管子》说:“天地万物之橐,宙合有橐天地。”见《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P105。
    ③《子华子·孔子赠》:“惟道无空形,虚凝为一气,散布为万物,宇宙也者。”,见《百子全集》第5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④《尸子》卷下,见《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P373。
    ①恩格斯:《反杜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P49。
    ②屈原《天问》开头几句为:“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翻译成简单的现代文则为:“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迷迷蒙蒙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阴阳参合而生宇宙,哪是本体哪是演变?天的体制传为九重。有谁曾去环绕量度?这是多么大的工程。是谁开始把它建筑?”这是对宇宙,也即时间和空间的追问。参见[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P85-86。
    ③黄永武:《中国诗学——设计篇》,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6年版,P43。
    ④关于哲学和文学的关系,但凡《文学理论》或《文学概论》之类的书籍都会有所阐述,这里就不一一例举。综合起来,哲学和文学的关系是:从形式上看,它们都是人类运用语言掌握世界的方式,是用文字符号建构起来的语言系统,它们的作用,也只有在对语言的解释、理解、交流中才能存在,才能发挥;从内容上看,哲学和文学都是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探求、追问、审思。同时哲学和文学又相互影响,哲学影响着作家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从而文学创作;文学则反映一定的人生、世界观也即哲学思想;哲学思潮也往往是文学思潮的先导等等。
    ⑤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P200。
    ⑥成中英:《西方哲学与文学》,见J·迪尼、刘介民主编:《现代中西比较文学研究》(1),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P434。
    ①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P114。
    ②参见季水河著:《多维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P76
    ③文艺学又称“文学学”,当前关于文艺学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所说的只是其中最通俗的一种而已。
    ④杜书瀛主编,辛小征、靳大成著:《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二部上卷之《全书序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P63-64。
    ⑤见蒋寅著:《中国诗学的思路与实践》之《导论:20世纪的中国诗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1。 汇校汇评》,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①马正平:《生命的空间——〈人间词话〉的当代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P347。
    ②马正平:《生命的空间——〈人间词话〉的当代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P348。
    ③马正平:《生命的空间——〈人间词话〉的当代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P349。
    ④关于这些问题可参见以下论著,窦忠如著:《王国维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吴泽主编:《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叶嘉莹著:《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佛雏著:《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宗白华:《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96。
    ②宗白华:《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96-97。
    ③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86-187。
    ④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91。
    ⑤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48。
    ⑥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50。
    ⑦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48。
    ⑥宗白华:《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01。
    ①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97。
    ②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91。
    ③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96。
    ④张红运:《时空诗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⑤仇小屏:《古典诗词时空设计美学》,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版。
    ①史成芳:《诗学中的时间概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在西方也曾流行过贺拉斯的“诗如画”,但实际上是对贺拉斯原意的误解。符·塔达基维奇所指出的:“很少有哪句名言像贺拉斯的这句名言一样经常为人们所引用,也很少有哪句名言是如此错误地、有违作者原意地为人们所解释。贺拉斯在绘画与诗之间所看到的,是一种相当悬殊的近似,亦即人们对于诗的反应……贺拉斯的这段话并没有谈到两种艺术之间更深刻的近似,他的话并不像后世所夸张的那样劝导诗人超过画家。”在西方美学史上,“诗与画”的相似性则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西塞罗曾将“不发声”的艺术与“发声”的艺术相对立;公元一世纪的作家狄奥·克里索斯托莫斯已深入探讨过诗与画的区别;奥古斯丁也认为绘画与诗外观即有不同。麦西吉·卡基米尔·萨比夫斯基(1595-1640)在对照两种艺术范畴时曾强调说,只有诗才是创造性的艺术,其他的艺术都不是。培根也曾据此区分了两种艺术。到启蒙运动时期,“诗如画”的命题更是受到了空前严重的质疑。另外夏夫兹博里、理查逊、杜鲍斯、哈里斯和狄德罗都坚决倡导诗与视觉艺术的区别,歌德也认为,视觉艺术与语言艺术之间的界限是明确的。而莱辛《拉奥孔》(1766)对诗与画的区分则成为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代表。到19世纪,也有人提出绘画尤其应当避免借用文字性的东西,强调“画如画”,“诗如诗”。20世纪,也坚持了以上的倾向,只是它从另外的角度否定了“诗如画”的优先模式。见[俄]符·塔达基维奇:《西方美学概念史》,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P146、98、87、86、159。
    ③参见[德]莱辛著、朱光潜译:《拉奥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④对《拉奥孔》的评论实在太多,其中最著名就有朱光潜、钱钟书等人。见朱光潜:《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见《诗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P115-130;钱钟书:《读〈拉奥孔〉》,载《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P33-62。
    ①以上资料引自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编纂:《古文字诂林》第六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378-380。
    ②赵奎英:《诗·言·思——试论中国古代哲学言语与思维的诗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③赵奎英:《中国古代时间意识的空间化及其对艺术的影响》,《文史哲》,2000年第4期。
    ①[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札记》,转引自Pierre Bourdieu和L.J.Wacquant,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P1。亦见[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P1。
    ②Julian Wolfreys,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2,P180。
    ①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Blackwell,1991,p.73。
    ②Julian Wolfreys,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 st Century,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2,P181。
    ③[美]Edward W·Soja著、王文斌译:《后现代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P96。
    ④米歇尔·迪尔:《后现代血统》,见G·本科、U·斯特罗麦尔编:《空间与社会理论:后现代性的地理学解释》,牛津与剑桥:Blackwell,1996年。
    ⑤Edward W.Soja:《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P75。
    ⑥参见刘进:《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西方空间理论与文学观念》,《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6期。
    ①周启超先生曾将历来的文论形态分为三种即准文论、小文论和大文论。参见周启超著:《对话与建构》,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P4。
    ②见周启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室著:《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总序》,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P6。
    ③参见李欧梵为勒内·韦勒克与奥斯丁·沃伦合著、刘象愚译:《文学理论》(中文修订本)写的总序(一),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P7。
    ④见朱光潜撰,朱立元导读:《诗论》之《抗战版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P1。
    ⑤狄兆俊:《中英比较诗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P6。
    ⑥蒋济用:《过程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P1
    ①[美]厄尔·迈纳著,王宇根、宋伟杰等译:《比较诗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P18。
    ②[法]T·托多罗夫著,孟华译:《诗学》,引自http://www.zgwxy.com/Read.asp?id=2560。
    ③参见赵新林著:《Image与“象”:中西诗学象论溯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P15。
    ④黄药眠、童庆炳主编:《中西比较诗学体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⑤钱志熙:《“诗学”一词的传统涵义、成因及其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见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P263、264。
    ⑥参见赵新林著:《Image与“象”:中西诗学象论溯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P16。
    ⑦钱志熙:《“诗学”一词的传统涵义、成因及其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见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P263。
    ⑧如董乃斌编著:《中国诗学大辞典》之“诗学”条。在该条中,这样解释诗学一词:“关于诗歌的学问,或者说,以诗歌为对象的学科领域。”并且具体地指出中国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诗歌的基本理论和诗学基本范畴”、“有关诗歌形式和创作技巧的问题”、“对于中国历代诗歌源流的研究,或曰诗歌史的研究”、“对于历代诗歌总集、选集、别集或菜一作品的研究”、“对于历代诗人及由众多诗人所组成的创作群体的研究”、“对于历代诗歌理论的整理和研究”等六个方面。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P3。
    ⑨钱志熙:《“诗学”一词的传统涵义、成因及其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见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 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P263。
    ①周启超著:《对话与建构》,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P4;亦见周启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室著:《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总序》,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P3。
    ①程千帆《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编委会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6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P24、25。
    ②黑格尔的原文为:“我们的哲学,只有在本质上与前此的哲学有了联系,才能够有其存在,而且必然地从前此的哲学产生出来。因此,哲学史的过程并不昭示给我们外在于我们的事物的生成(Werden),而乃是昭示我们自身的生成和我们的知识或科学的生成。对于哲学史的任务所存在着的一些观念和问题的说明与解答,皆依赖于刚才所提示的这种关系的性质。明了这种关系,同时就足以更确切地说明这样一个主观目的,即通过哲学史的研究以便引导我们了解哲学的本身。”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导言》,见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P9-10。
    ①[法]加斯东·巴舍拉著、龚卓军译:《空间诗学》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又见张逸婧译:《空间的诗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②[法]莫里斯·布朗肖著、顾嘉琛译:《文学空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③[法]米·杜夫海纳著、韩树站译:《审美经验现象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④[美]苏姗·朗格著、刘大基译:《情感与形式》之第五章《虚幻的空间》和第六章《虚幻空间的不同方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①严格的说这种称呼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不规范的,因为在中国古代学术传统中“汉学”是与“宋学”相对的一个概念,一般而言“汉学”与“宋学”之分,主要在于其治学的的路数不同,在“尊德性”、“重意理”与“道问学”、“重考据”之间,“汉学”强调后者而“宋学”强调后者,同时“汉学”和“宋学”两者大致可以和通常所说的“国学”相当。对于海外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学术的学者来说,现代一般很难用“汉学”或“宋学”概括,较为准确的称呼应当为“国学家”,但因“海外汉学”这一称呼约定俗成,故从俗称。
    ②[法]程抱一著、涂卫群译:《中国诗画语言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③[美]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④[美]刘若愚著、赵帆声等译:《中国诗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⑤[美]刘若愚著、川守真等译:《中国的文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⑥张世君:《〈红楼梦〉的空间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⑦龙迪勇:《空间叙事学》,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⑧李建中:《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陈振濂:《空间诗学导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②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③马正平:《生命的空间:〈人间词话〉的当代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④程金生:《空间与永恒:实践哲学视域中的价值问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⑤冯雷:《理解空间:现代空间观念的批判与重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⑥夏铸九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台北:明文书局,1988年版。
    ⑦李丰懋、刘苑如主编:《空间、地域与文化:中国文化空间书写与阐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版。
    ⑧简政珍:《语言与文学空间》台北:汉光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
    ①参见程琦琳:《中国美学是范畴美学》,《学术月刊》,1992年第3期。
    ①我们在此使用中国古代诗学或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国古代诗论、中国传统诗学等概念,而不直接使用“诗学”或“中国诗学”术语,除了在导论中所说之外,还基于这样的考虑:从现代英语的角度看,据《新牛津英语辞典》、《美国传统辞典》、《朗曼辞典》等辞典的解释,Poetics,就其一般意义而言,主要是指:研究诗歌的本质、形式和规则的文学批评(Literary criticism that deals with the nature,forms,and laws ofpoetry);或是,对诗歌或美学的研究或专论(Atreatiseon or studyofpoetry oraesthetics);其三是指:诗的创作实践(The practice ofwriting poetry;poetic composition)以及诗歌和文学的语言学研究(The study oflinguistic techniques in poetry and literature)。可见当代意义上使用的诗学一词是广义的诗学,是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的本质、语言形式等诸方面的美学研究,诗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各类文体。这一广义的诗学概念虽然始于亚里士多德的美学,其范围广泛地涉及史诗、戏剧等广义的文学研究范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始于诗歌研究以“诗经”之学开始,经历了广义的文章之学,再归结到诗歌专论。随着文学本身的发展,进而旁及到戏剧、小说等领域。在较晚的明清时期,得到更深广的拓展,逐步具有了同西方诗学研究同样的研究领域。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基本具备了与西方文学理论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内涵,我们可以从广义的诗学概念使用上称中国传统文论为诗学。另一方面,中国诗学不仅指古代传统文论,也包含近现代文学理论。特别是在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过程当中,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经历了逾百年的融合与借鉴,诗学已然形成了具有现代义域所能包容的称谓的所有内涵与外延。(可参见赵新林著:《Image与“象”:中西诗学象论溯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07月第1版P15-16。)故为不至于与现代意义上使用的广义诗学混淆起见,特使用中国古代诗学等这类术语。
    ②见周英雄:《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版,P122。
    ③萧华荣:《兴:中国诗学思想的核心——〈诗“兴”论〉导言》,《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4期。
    ④严云受:《“比兴”新论》,《江淮论坛》,1994年第2期。
    ①为了正文的简洁,我暂且以注释的形式将上述各位学者有关比兴的研究成果列出如下:
    顾颉刚:《起兴》,朱自清:《关于兴诗的意见》,钟敬文:《谈谈兴诗》,刘大白:《六义》,何定生:《诗经之在今日》和《关于诗的起兴》,均见《古史辨》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其中朱自清另有专著《诗言志辨》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章炳麟:《检论·六诗说》,见《中国现代学术精典·章太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杨树达:《释兴》,见《积微居小学述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牟世金:《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见《雕龙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专题研究:〈诗经〉和中国古典诗说概论(初稿)》,《宗白华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叶嘉莹:《中国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之关系例说》,见《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以及《形象思维再续谈》,见《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张伯伟:《钟嵘诗品研究·“兴”义发微》,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赵沛霖:《兴的源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比兴》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袁济喜:《兴:艺术生命的激活》,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黄霖:《原人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彭锋:《诗可以兴——古代宗教、伦理、哲学与艺术的美学阐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李健:《比兴思维研究——对中国古代一种思维方式的美学考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日]青木正儿:《中国文学概论》,隋树森译,台湾:开明书店,1977年版;
    [日]白川静:《兴的研究》,见何乃英译《中国古代民俗》,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日]松本雅明:《关于诗经诸篇形成的研究》,东洋文库,昭和三十三年版;
    [美]陈世骧:《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的特质》,见叶维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批评选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美]周策纵:《古巫医与文诗考》,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版;
    黄振民:《诗经研究》,台湾:正中书局,1982年版。
    ②李健:《比兴思维研究——对中国古代一种思维方式的美学考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17。
    ③朱自清.《诗言志辨·比兴》,见《朱自清古典论文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P235。
    ①海德格尔:《回到形而上学的基础》,(《什么是形而上学》1949年第5版导言),梁志学译,《哲学译丛》1964年第2期。
    ①《周礼.春官.大师》,《周礼注疏》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本。
    ②《毛诗序》,《毛诗正义》卷一,《十三经注疏》本。
    ①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诠赋第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P81。下文中凡引自刘勰《文心雕龙》的均出自此书,故不再一—注出,而只在引文后加上篇名,而如若引文中已写清篇名的,则不再注明。特此说明。
    ②傅修延,黄颇著,《文学批评思维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P2-3。
    ①转引自莱辛著、朱光潜译:《拉奥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P86。
    ②《十三经注疏》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P345。
    ③《十三经注疏》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P438。
    ①(日)今道有信:《东西方哲学美学比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P179。
    ②亚里斯多德著:《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P25。
    ③参见李秀林等主编:《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①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13。
    ②对于时间思维和空间思维,周报林和刘啸霆先生曾作过有益探讨,认为“时间思维,是指受时间因素制约的一种思维。它是主观思维对客观事物及其时间存在和特征的反映,是受客观事物及其时间特征制约的一种思维形式。”并认为时间思维具有:动态性、预见性、时效性和敏捷性。而“空间思维,是指受空间因素制约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主观思维对客观活动相空间特征及其客观事物空间存在的反映,因而是受客观进程及其空间特征制约的。”它具有:多向性、复合性和非对称性。不过就其对空间思维的理解来看,虽然强调“空间思维的维度却不仅仅是三维的,它是与现实的物质性质的实在空间相对应的一种抽象空间、观念空间或思维空间和精神空间,这种空间可以根据主体的思维素质、按着自己的原则构造任何维度。”但在具体论述时则侧重于客观的、物理的、现实的空间,比如在对空间思维进行分类时就将其分为点式思维、线式思维、面式思维和体式思维四种类型。(参见周报林、刘啸霆:《论时间思维和空间思维》,《学术交流》,1990年第5期。)在此,我们借鉴其空间思维的有益启示,而以何克抗先生的论述为主要参考。
    ③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20-21。
    ④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21。
    ①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22。
    ②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23-31。
    ①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P185。
    ②[梁]刘勰著,[清]黄树琳注,纪昀评,《文心雕龙注》,台北:世界书局,1980年版,P162。
    ③类似的评论可见宇文所安著,王柏华、陶庆梅译:《中国文论与评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P290;及黄冠闵:《神与物游——论〈文心雕龙〉中的想象中介问题》,台湾:《汉学研究》,第23卷第1期(2005年6月),P165-192。
    ④胡寅《斐然集》卷一八《与李叔易书》,《四库全书》本。
    ①关于作为“六诗”或“六义”的赋比兴之赋与作为文体的赋之间的关系历来争议很大,主张文体之赋出于诗的六义之一的如:左思《三都赋序》:“盖持有六义焉,其二日赋,……先王采焉,以观土风。”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擒文,体物写志也。昔邵公称‘公卿献诗,师箴,瞍赋’(按:见《国语·周语》),传曰:‘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诗序则同义,传说则异体,总其归涂,实相枝干。刘向明‘不歌而诵’,班固称‘古诗之流也’(按:出《两都赋序》)。至如郑庄之赋‘大隧’(按:见《左传》隐公元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但也有许多不同意见,如刘向《汉书·艺文志》认为源于诗的不歌而诵;章学诚认为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姚鼐认为本于纵横家言等。今人马积高先生颇有不同意见,但也承认由《诗三百》演变而来是赋形成的三大来源之一。(参见马积高著:《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P1-7。)我们认为作为诗歌创作技巧的赋与作为文体的赋不是一回事,但是作为文体的赋,它的写作方法与作为诗歌技巧的赋却有着内在一致性,其思维方式也是基本相同。如《西州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荷叶间。鱼戏荷叶东,鱼戏荷叶西,鱼戏荷叶南,鱼戏荷叶北。”这种东南西北的方位叙事技巧和思维方式几乎与文体赋的写法技巧与思维方式一致,因此可以从作为文体赋的空间方位叙事艺术中理解赋比兴之赋的技巧和思维方式。
    ②李立:《论汉赋与汉画空间方位叙事艺术》,《文艺研究》,2008年第2期。
    ③杨九诠:《论汉大赋的空间世界》,《文学遗产》,1997年第1期。
    ④邓乔彬:《汉赋的美学特征》,见http://tieba.baidu.com/f?kz=107601389。
    ①杨九诠:《论汉大赋的空间世界》,《文学遗产》,1997年第1期。
    ②参见蒋柯、熊哲宏:《从因果性到空间关系》,《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7期。以及颜青山:《认识发生的空间维度——兼评皮亚杰学说的心理学地位》,《武陵学刊》,1996年第4期,等。
    ①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②王世贞:《艺苑厄言》,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P962-963。
    ①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P140。
    ①王文生:《论情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P165-166。
    ②李健:《比兴思维研究——对中国古代一种思维方式的美学考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222。
    ①于春海:《“比”、“兴”不是比喻》,《汉语学习》,2002年第3期。
    ②马积高、黄钧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P44。
    ③就一般的理解而言,比喻按照本体(又称喻衣)、喻词和喻体(又称喻旨)在句中出现与否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明喻是本体、喻体、喻词三者均存在于一句中,暗语则不出现喻词,借喻则只出现喻体。暗喻亦可称为隐喻,借喻大致和换喻(也称转喻)一致。同时隐喻并非西方才有,中国古代亦有隐喻概念,如陈骙:“二曰隐喻:其文虽晦,义则可寻。《礼记》曰:“诸侯不下渔色。”国君内取国中,象捕鱼然,中网取之,是无所择。《国语》曰:“没平公,军无秕证。”秕,谷之不成者,以喻政。……此类是也。”(参见陈骙:《文则》,《文则·文章精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P12-13。)
    ④参见彭锋:《诗可以兴——古代宗教、伦理、哲学与艺术的美学阐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91-105。
    ①王逸《离骚经序》,《楚辞补注》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P2-3。
    ②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P53-56。
    ③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P342。
    ④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P235。
    ⑤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P144页。
    ⑥袁济喜:《论“兴”的审美意义》,《文学遗产》,2002年,第2期。
    ①参见张豫林主编:《文学概论教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P365-366。
    ②参见赵炎秋、毛宣国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P166-167。
    ③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P127-132。
    ①季广茂著:《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P70-71。
    ②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P68。
    ③ Northrop Frye.The Great Code:the Bible and literature.Harvest/HBJ Book.2002.56&77.
    ④ Northrop Frye.Words With Power:Being a Second Study of“the Bible and Literature”.Penguin books.1982.73.
    ⑤ Northrop Frye.Anatomy of Criticism.125.
    ⑥ Northrop Frye.Anatomy of Criticism.218.
    ⑦亚里士多德、陈中梅译:《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P149。
    ①亚里士多德、陈中梅译:《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P158。
    ②转引自[美]泰伦斯·霍克斯:《隐喻》,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P69。
    ③[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P200。
    ④[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第4章Ⅳ-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P163,156,165。
    ⑤参看[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P32、249、279-281、301-307;[法]列维-斯特劳斯著、陆晓禾译:《结构人类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P69、277。
    ①《柯勒律治关于莎士比亚的演讲》,P64-65,转引自泰伦斯·霍克斯:《隐喻》,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P85。
    ②《文学传记》第15章,参见《西方文论选》P34-35。转引自泰伦斯·霍克斯:《隐喻》,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P85-86。
    ③这是华兹华斯著名的抒情诗《我独自游荡象一片浮云》中的两句,该诗作于1804年,又名《黄水仙花》。
    ④《柯勒律治关于莎士比亚的演讲》,P66,转引自泰伦斯·霍克斯:《隐喻》,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P89-90。
    ⑤《文学传记》第六章,转引自泰伦斯·霍克斯:《隐喻》,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P90-91。
    ⑥理查兹:《修辞哲学》,P93,转引自泰伦斯·霍克斯:《隐喻》,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P107。
    ⑦理查兹:《修辞哲学》,P100,转引自泰伦斯·霍克斯:《隐喻》,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P108。
    ⑧理查兹:《意度集》,P134-135,转引自泰伦斯·霍克斯:《隐喻》,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P109。
    ①季广茂著:《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P69。
    ②徐复观:《中国文学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85年版,P95。
    ①以下论述,我主要参照和引用了龙迪勇先生的文章:《时间性叙事媒介的空间表现》,《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特此为谢。
    ②叶维廉:《现代中国小说的结构》,见《叶维廉文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P220。
    ③据龙迪勇先生考证(参见龙迪勇:《时间性叙事媒介的空间表现》,《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上述引所文字见日本学者浅见洋二所著的《距离与想象》一书中引用的《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开明书店1947年版)所收初版。后来,钱钟书对此文进行过大幅度修改,此段文字不见其《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和《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所收该文。《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1985年由中华书局重版,但所收的该文是修改后的版本。见浅见洋二著,金程宇、冈田千穗译:《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P113。
    ④[美]鲁·阿恩海姆著,郭小平、翟灿译:《语言、形象与具体诗》,见《艺术心理学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P119。
    ⑤[英]佩特著,张岩冰译:《乔尔乔内画派》,见《文艺复兴:艺术与诗的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170-171。
    ①[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P101。
    ②[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P106。
    ③[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P170-171。
    ①Roman Jakobson.Fundamentals of Language.The Hague.1956;Also see Roman Jakobson.“Closing Statement”in T·A Sebeok(ed).Style in Language.M assachusetts:Cambridge.1960.P358。
    ②赵奎英:《试论文学语言的可逆性》,《文学评论》,1996年第3期。
    ③周英雄:《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版,P136-137。
    ④彭锋:《诗可以兴》,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139。
    ⑤季广茂著:《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P152。
    ⑥周英雄:《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版,P138。
    ①《朱子语类》第六册,卷八十《诗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P2069。
    ②彭锋:《诗可以兴》,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140。
    ③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P147-148、152-153。
    ①张沛:《隐喻的生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234-235。
    ①[美]叶维廉:《比较诗学》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3年版,第16,149页。
    ②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P105。
    ③张沛:《隐喻的生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17。
    ①白晓东、李璐:《语言与文字之华:“隐喻”·“比兴”》,《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1期。
    ②此处我主要参照和引用了吴兴明先生的观点,参见吴兴明:《迂回作为示意——简论于连对中国文化“意义发展方向”的思索》,《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5期。
    ③[法]弗朗索瓦·于连著、杜小真译:《迂回于进入》,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P148。
    ④[法]弗朗索瓦·于连著、杜小真译:《迂回于进入》,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P147。
    ⑤[法]弗朗索瓦·于连著、杜小真译:《迂回于进入》,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P152。
    ①[法]弗朗索瓦·于连著、杜小真译:《迂回于进入》,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P187。
    ②[法]弗朗索瓦·于连著、杜小真译:《迂回于进入》,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P159. 来的“启发性意象”或隐喻的干扰。诗性直觉能彻底唤醒诗人的本体,成为智性生命的一种创造冲动,人们通过实行直觉往往能够突破理性思维的局限和解除理性知识对人的情感的束缚,真正获得生命自由的体验从而使人的本质力量和精神创造力得到激发。(雅克·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1版。)除此之外,对西方直觉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还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拉、夏夫兹博理、尼采、狄尔泰等。中国古代没有直觉这一概念,但轻思辨重直觉则是中国古代哲学与诗学的传统和特色。近代以来,几乎所有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对直觉都有深入研究,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王国维、朱光潜、蒋孔阳、梁漱溟、熊十力、贺麟、李泽厚、金开诚、童庆炳、鲁枢元、王一川、李春青等。(参见柴文华、孟昭红:《超越的直觉与直觉的超越——梁、熊、贺三先生直觉说研究》,《孔子研究》,1994年,第2期;刘小新:《审美直觉说在20世纪中国文论中的演化》,《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谭容培:《审美直觉之真义:心的敞亮与物的解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9期等。)
    ①(法)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69年版,P3-4。
    ②邢贲思,周汉民主编:《人生知识大辞典》,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P188-190。
    ③李春青:《艺术直觉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P21。
    ④(法)雅克·马利坦著,刘有元、罗选民等译:《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1版,P102。
    ①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北京帅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62。
    ②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199。
    ③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北京帅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202。
    ①蒙培元:《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见张岱年、成中英等著:《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P24。
    ②参见李春青:《艺术直觉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P1-9。
    ③学术界关于艺术(或文学、审美)直觉的探讨成果颇丰,这里不一一例举。文章此处主要参见了以下:马文峰,单少杰:《中国古典直觉思维概论》,《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王育杰:《文学直觉的历史比较》,《理论纵横》,1994年第1期;胡敏中:《论直觉和想象》,《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赵凤平:《论直觉及其认知和创造功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1期;张义生:《论直觉思维的思维形式——兼论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12月;王育杰:《文学直觉新探》,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刘国建:《论直觉和灵感思维的自组织机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5期等。
    ④关于直觉的非时间性可参见吴中胜、陈智强:《论古代文论直觉思维的非时间性》,《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①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P41。
    ②李春青:《艺术直觉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P26。
    ③姜广辉:《整体、直觉、取象比类及其他》,见张岱年、成中英等著:《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P78-79。
    ①[美]刘若愚著、田守真等译:《中国的文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版。
    ②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P281。
    ③徐文茂:《“兴”之梳探》,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3期。
    ④在李春青先生著的《艺术直觉研究》一书中,曾将这二者联系起来,并把“兴”、“悟”和“直寻”看作是“中国古代的艺术直觉理论”,参见李春青:《艺术直觉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P26-34。
    ⑤参见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50。
    ⑥[宋]朱熹:《论语集注》。见《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P178。
    ⑦[宋]朱熹:《诗纲领》,见《朱子全书》卷三十五。
    ⑧[宋]朱熹:《孟子集注》。见《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P367。
    ⑨[清]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一,孟浩然《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评语,《船山全书》第十四册,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P897。
    ⑩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六,人民文学出版社本。
    ①[明]徐渭:《答许□北》,《徐渭集》卷十六《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②[明]周逊《词品序》,《词话丛编》本。
    ③[清]黄南星:《制曲枝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本。
    ④[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二,《清诗话续编》本。
    ⑤李春青:《艺术直觉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P26-27。
    ⑥李春青:《艺术直觉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P27。
    ⑦转引自:萧华荣著:《中国诗学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P126。
    ⑧转引自:陈良运:《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P583。
    ⑨李春青:《艺术直觉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P27。
    ①参见陈伯海:《释“感兴”——中国诗学的生命发动论》,《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
    ①白晓东、李璐:《语言与文字之华:“隐喻”·“比兴”》,《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1期。
    ②萧华荣:《兴:中国诗学思想的核心——〈诗“兴”论〉导言》,《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4期。
    ③参见刘云兰、陶水平:《兴:审美体验的古称—“兴”的本义和引申义探微》,《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④转引自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83。
    ⑤李泽厚:《庄玄禅宗漫述》,见《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207。
    ⑥参见陈伯海:《释“感兴”——中国诗学的生命发动论》,《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
    ⑦此处的“兴寄”和下文的“兴象”与“兴趣”均参见了,袁济喜:《兴:艺术生命的激活》,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P229-247;李春青:《艺术直觉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P26-30和刘云兰、陶水平:《兴:审美体验的古称—“兴”的本义和引申义探微》,《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下文不再一一注出。
    ①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第4章,重庆:独立出版社,1942年初版。
    ②萧弛:《中国诗歌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P257。
    ③参见陈伯海:《释“感兴”——中国诗学的生命发动论》,《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
    ①齐效斌:《“直寻”与“比兴”:艺术理性对政治理性的反叛》,《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②[清]王夫之:《相宗络索·三量》,《船山全书》第十三册,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P536。
    ③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464。
    ④这些观点可以说是对吴中胜先生观点的引申,参见吴中胜、陈智强:《论古代文论直觉思维的非时间性》,《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①《周礼.春官.大师》,《周礼注疏》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本。
    ②这种说法以朱熹为代表,他曾这样说:“或问《诗》六义,注‘三经’、‘三纬’之说。曰:‘三经’是赋、比、兴,是做诗的骨子,……《风》《雅》《颂》却是里面横弗底,都有赋、比、兴,故谓之‘三纬’。”(见《朱子语类》卷八十,《诗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P2070。)值得注意的是,后人对“三经”、“三纬”的说法与朱熹并不一致甚至相反,如:宋人林景熙说:“风、雅、颂,经也;赋、比、兴,纬也。以三纬行于三经之中,六义备焉。”(宋·林景熙:《王修竹诗集序》,《霁山集》卷五,北京:中华书局本。);明人宋濂说:“所谓三经者,风、雅、颂也;……所谓三纬者,赋、比、兴也……”(见明·宋濂:《樗散杂言序》,《宋学士全集》卷九,《丛书集成》本。)
    ③章太炎《六诗说》,见《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第一版,P390~393。
    ①郭绍虞:《经学家的“六义”说与“六诗”说》见《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0月第一版,P359~365。
    ②贾晋华《释赋:从诗体到诗歌技巧及赋体》,见《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P1-18。
    ①《毛诗序》,《毛诗正义》卷一,《十三经注疏》本。
    ②彭锋:《诗可以兴——古代宗教、伦理、哲学与艺术的美学阐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68页下注。
    ③谌兆麟:《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体系初探》,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P221。
    ④《周礼·春官·大师》,《周礼注疏》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本。
    ⑤因相关资料太多,这里不一一举例。可参见:徐中玉(主编)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之《意境·典型·比兴篇》(比兴篇为萧华荣编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P215~224。
    ①以上引用均出于(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篇》
    ②(梁)钟嵘《诗品·序》,《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③(唐)皎然《诗式》,《诗式校注》,齐鲁书社。
    ④参见:严云受:《“比兴”新论》,《江淮论坛》,1994年第二期
    ⑤李健:《比兴思维研究——对中国古代一种思维方式的美学考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136。
    ⑥[明]赵南星《三溪先生诗序》,《赵忠毅公文集》卷八,明刻本。
    ①[宋]郑樵《乐略·正声序论》,《通志》卷四十九,商务印书馆本。
    ②[宋]李冶《敬斋古今·拾遗》卷二,《畿辅丛书》本。
    ③[明]李东阳《麓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
    ④[宋]朱熹《诗集传》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本。
    ⑤[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十,《清诗话续编》本。
    ⑥[唐]陈子昂《修竹篇序》,《陈子昂集》卷一,中华书局本。
    ⑦[唐]殷潘《河洛英灵集》卷上评刘若虚,《唐人选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本。
    ⑧[日]宏法大师《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本。
    ⑨[唐]殷潘《河洛英灵集》卷上评陶翰,《唐人选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本。
    ⑩[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本。
    11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十四《诗一》,中华书局本。
    12 [宋]陆九渊《语录上》,《陆九渊集》卷三十四,中华书局本。
    13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历代诗话续编》本。
    14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六,人民文学出版社本。
    15 [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五,《清诗话续编》本。
    16 [明]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七评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清乾隆本。
    17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齐鲁书社本。
    ①彭锋:《诗可以兴——古代宗教、伦理、哲学与艺术的美学阐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40。
    1 孟华著:《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P3。
    ①转引自张秉真:《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P57。
    ②[前苏联]B·A·伊斯特林著、左少兴译:《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P23。
    ③转引自申小龙:《汉字人文性反思》,参见谢冕、吴思敬主编:《字思维与中国现代诗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P39。
    ④以下我主要参照了张卫中先生的观点但对原文有所改动。见张卫中:《母语的魔障:从中西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学的差异》,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0。
    ⑤周昌忠:《西方现代语言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P84。
    ①转引自涂纪亮:《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P5。
    ②参见车铭洲、王元明著:《现代西方的时代精神》,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P460。
    ③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P148。
    ④[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12月版,P33。
    ⑤参见[英]布赖恩·麦基编:《思想家——当代哲学的创造者们》,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P262。
    ⑥[英]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P76、P121。
    ①参见王一川:《汉语形象及其基本地位》,引文时对原文略有改动。文章见谢冕、吴思敬主编:《字思维与中国现代诗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P190-191
    ②罗素:《数学原理》,剑桥1903年版,P42,转引自[美]布莱克·马克斯:《语言和实在》,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代外国哲学组编:《当代美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第二次大战之后美国哲学论著选译》第3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P73。
    ③转引自申小龙著:《文化语言学论纲——申小龙语言文化精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P2。
    ④[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0、54页。
    ⑤张卫中:《母语的魔障:从中西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学的差异》,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P36。
    ⑥引自马相武:《当代汉语文学的语言背景观察》,《文艺争鸣》,1992年第4期。
    ①叶维廉:《语言与真实世界》,见《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八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P42。
    ②[美]萨丕尔著、陆卓元译:《语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P119。
    ③张卫中:《母语的魔障:从中西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学的差异》,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
    ④转引自盛宁:《道与逻各斯的对话》,见《读书》,1993年第11期,P11。
    ⑤[德]w·F·洪堡特:《论语法形式的性质和汉语的特性》,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①朱莉、刘进:《中西语言哲学观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
    ②张小元:《汉语的异质性与传统诗学话语》,《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
    ①张卫中:《母语的魔障:从中西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学的差异》,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63-64。
    ②张卫中:《母语的魔障:从中西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学的差异》,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4、P1。
    ③成中英:《中国语言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见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P191-192。
    ④赵奎英:《从汉语的空间化看中西诗歌空间形式的同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①[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P174-176。
    ②Roman Jakobson.Fundamentals of Language.The Hague.1956;Also see Roman Jakobson.“Closing Statement”in T·A Sebeok(ed).Style in Language.Massachusetts:Cambridge.1960.P358。
    ③吕叔湘:《语文常谈》,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P51。
    ①赵奎英:《从汉语的空间化看中西诗歌空间形式的同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②[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P184。
    ③申小龙:《语文的阐释》,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P449—450。
    ①鲁枢元:《超越语言——文学言语学刍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P231。
    ②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③叶嘉莹:《关于评说中国旧诗的几个问题》,见《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P111。
    ④启功:《古代诗歌、骈文的语法问题》,《启功丛稿》。转引自申小龙著:《文化语言学论纲——申小龙语言文化精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P18-19。
    ⑤[德]w·F·洪堡特:《论语法形式的性质和汉语的特性》,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⑥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P17。
    ①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P27。
    ②张小元:《汉语的异质性与传统诗学话语》,《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
    ③翟永明:《回文无尽是璇玑》,《读书》,2006年第4期。
    ①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P197。
    ②赵奎英:《从汉语的空间化看中西诗歌空间形式的同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③如张卫中先生就是从汉语言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不发达的原因,并认为其所以如此就是汉语阻碍了叙事文学的发展,因此将汉语看成是“魔障”,参见张卫中:《母语的魔障:从中西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学的差异》,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④[美]浦迪安:《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31。
    ①赵奎英:《从汉语的空间化看中西诗歌空间形式的同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②关于“字本位”的观点,可参见潘文国著:《字本位与汉语研究》,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③[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P51。
    ①吕叔湘:《语文常谈》,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P46。
    ②叶秀山:《美的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P26、27。
    ③汪曾祺:《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的自己》,《北京文学》,1989年第1期。
    ④石虎:《论字思维》,《诗探索》,1996年第2辑。
    ⑤谢冕、吴思敬主编:《字思维与中国现代诗学》,吴思敬《序二》,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P2。
    ⑥孟华著:《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P273
    ①[英]特伦斯·霍克斯著、瞿铁鹏译:《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P139。
    ②孟华著:《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P1。
    ①闻一多:《诗的格律》,《闻一多全集》第3卷,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P415。
    ②林庆:《汉字与山水诗》,《文学遗产》,1995年第6期。
    ③厄内斯特·费诺罗萨:《作为诗歌手段的中国文字》,谢冕、杨匡汉等主编:《诗探索》,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辑,P155。
    ④转引自杜青钢:《披褐怀玉 琐物纳幽》,《外国文学评沦》,1996年第3期。
    ⑤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P99。
    ①参见罗竹风主编、中国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词典》第四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P191。
    ②参见罗竹风主编、中国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词典》第六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P1512。
    ①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P91。
    ②孟华:《词语的符号性及其命名理论建设》,《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③[东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卷十五上一,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一版,P314。
    ①廖平:《六书旧义》,转引自庞朴:《原象》,见《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深圳: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P225-226。。
    ②王力:《古代汉语》上册第一分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P146。
    ③[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卷十五上一,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一版,P314。
    ①李震:《“字思维说”的诗学意义——兼与余仰仲先生商榷》,见谢冕、吴思敬主编:《字思维与中国现代诗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P25。
    ②陈植锷:《诗歌意象论:微观诗史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P62-63。
    ③[清]王筠:《文字蒙求》,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P1。
    ④转引自申小龙:《论中国文学之语言底蕴》,《文艺争鸣》,1993年第2期。
    ①孟华著:《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P10。
    ②宗白华:《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97。
    ①此处我主要参引了孟华先生的观点但文字有所改动。见孟华著:《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P275-276。
    ②庞朴:《原象》,见《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P224-225、226。
    ③转引自《文艺理论译丛》第2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P71。
    ④徐通锵:《语言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版社,1998年版,P33。
    ①成中英:《中国语言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见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P192。
    ②徐通锵:《语言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版社1998年版,P32-33。
    ③转引自孟华著:《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P8。
    ④孟华著:《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P5。
    ①以上论述我主要参见了孟华先生关于汉语言“A犹如B”的相关观点,见孟华著:《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P5、6、224-225、231、235、237、238、250、251、255。
    ②吕叔湘:《语文常谈》,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P51。
    ①转引自赵克勤:《古代汉语修辞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P85。
    ②孟华著:《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P280。
    ①孟华著:《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P110-123。
    ②见谢冕、吴思敬主编:《字思维与中国现代诗学》,《吴思敬序》,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P4-5。
    ①[法]程抱一著,涂卫群译:《中国诗画语言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11。
    ①赵新林著:《Image与“象”:中西诗学象论溯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P20、125
    ①参见中国科学院考古所《甲骨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P395。
    ②《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据经韵楼藏版影印本,P459。
    ③汪欲雄著:《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P28-29。
    ①汪欲雄著:《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P29-36、29。
    ②赵奎英:《从“文”、“象”的空间性看中国古代的“诗画交融”》,《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③《周易正义》卷七,《系辞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P76。
    ④《周易正义》卷七,《系辞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P76、87。
    ⑤胡雪冈著:《意象范畴的流变》,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P26。
    ①周裕锴著:《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P59-61。
    ②赵李英:《从“文”、“象”的空间性看中国古代的“诗画交融”》,《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③ 《周易正义》卷七,《系辞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P86。
    ①胡雪冈著:《意象范畴的流变》,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P282-284、282。
    ①陈植锷著:《诗歌意象论——微观诗史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P22。
    ②郭注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P177。其余转引自胡雪冈著:《意象范畴的流变》,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P237。
    ③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P198。
    ①胡雪冈著:《意象范畴的流变》,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P242。
    ①胡雪冈著:《意象范畴的流变》,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P243。
    ①赵炎秋、毛宣国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P56。
    ②李瑞腾:《诗的诠释》,台湾: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82年版,P12。
    ③参见胡雪冈著:《意象范畴的流变》,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④敏泽:《中国古典意象论》,《文艺研究》1983年第3期。
    ⑤胡雪冈:《试论“意象”》,《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7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⑥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文学遗产》1983年第4期;收入《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P63。
    ⑦钟、翁、李、周之论分别见《诗美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青年诗坛》,1983年第5期;见《星星》诗刊,1984年第9期。以上均转引自吴晓著:《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P9。
    ①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P299。
    ①王葆玹:《论意象思维》,见张岱年、成中英等著:《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P73。
    ②胡雪冈著:《意象范畴的流变》,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P66。
    ③蒋寅:《语象·物象·意象·意境——诗歌本文构成的基本单位》,见蒋寅著:《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P21;亦见《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①[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上册)之《易教下》,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P18-19。
    ②[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上册)之《易教下》,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P19。
    ③林语堂:《中国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P94。
    ④叶嘉莹:《嘉陵论诗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P240。
    ⑤ [美]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艺术》,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P37。
    ①[美]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艺术》,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P366。
    ②《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P102。
    ③王葆玹:《论意象思维》,见张岱年、成中英著:《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P63。
    ④[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P201。
    ⑤康德的观点和朱光潜先生的评价均见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P399-401
    ⑥[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第九讲《艺术符号和艺术中的符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P128。
    ⑦[英]艾略特著,王恩衷编译:《哈姆雷特》,《艾略特诗学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P13。
    ①[美]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P142。
    ②关于西方绘画强调摹仿、再现真实的最典型的要数宙克西斯和帕尔哈西奥斯两人较量的故事:有一次宙克西斯和帕尔哈西奥斯在雅典公众前公开进行竞赛,宙克西斯画了一个小孩,头顶一筐葡萄,天上的麻雀看见葡萄当作是真的,都飞下来啄食。宙克西斯洋洋得意地对帕尔哈西奥斯说:“快些把你画上的那块布拿掉,让大家看看你到底画了些什么”。一边说,一边就动手去拉布,不料那布竟是画上去的。宙克西斯心悦诚服地认输了,因为他画的葡萄只能欺骗麻雀,帕尔哈西奥斯画的布竟能欺骗画家的眼睛。参见柴庆翔编著:《外国绘画故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P20
    ③“A few don'ts”,“20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P59.Edited by David Lodge.亦可见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P202。
    ④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P202-203。
    ⑤[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第九讲《艺术符号和艺术中的符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P134。
    ⑥[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58-59。
    ⑦[美]劳·伦坡:《怎样欣赏英美诗歌》,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P45。
    ①赵炎秋、毛宣国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P59。
    ②郝朴宁:《中国诗歌双重空间的心理生成机制》;《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5期。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P86。
    ①朱光潜:《谈美》,《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P509。
    ①艾青:《形象思维和艺术魅力》,《南方日报》一九七九年三月十八日。
    ②陈植锷:《诗歌意象论——微观诗史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P71。
    ③[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P93。
    ④见赵炎秋、毛宣国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P274,引用时有所改动。
    ①高晨阳著《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P170-171。
    ②高晨阳著《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P171。
    ③郝朴宁:《中国诗歌双重空间的心理生成机制》;《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5期。
    ①陈植锷:《诗歌意象论——微观诗史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②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P294。
    ③见赵炎秋、毛宣国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P61、62。
    ④徐有富:《诗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P244-266。
    ⑤邹建军:《意象与汉语的诗性特质——我看石虎“字思维”说》,见谢冕、吴思敬主编:《字思维与中国现代诗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P162
    ⑥王葆玹:《论意象思维》,见张岱年、成中英著:《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P62。
    ①见陈德礼著:《人生境界与生命美学——中国古代审美心理论纲》,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版,P278-279,引用时略有改动。
    ②陈植锷:《诗歌意象论——微观诗史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P78-86。
    ③丁芒:《意象组合方式种种》,见《中华诗词年鉴》编辑部编:《中华诗词年鉴》,第3卷,(1990-1991合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P253-257。
    ④赵炎秋、毛宣国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P63-65。
    ①参见赵炎秋、毛宣国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长沙:岳簏书社,2000年版,P63;和丁芒:《意象组合方式种种》,见《中华诗词年鉴》编辑部编:《中华诗词年鉴》,第3卷,(1990-1991合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P254。
    ①陈植锷:《诗歌意象论——微观诗史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P73。
    ②参看赵毅衡:《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4期。
    ①陶文鹏:《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285-286。
    ②蒋寅:《语象·物象·意象·意境——诗歌本文构成的基本单位》,见《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P28-29;亦见《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下文中凡引用而未注出者均为此文。
    ③赵毅衡:《新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P138。原文见:Hugh kennen《The Paund Eraz》,1972,P185
    ④陈晓明:《本文的审美结构》,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P92。
    ⑤陈晓明:《本文的审美结构》,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P87—88。
    ①万明华:《意象整合的言语策略》,《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②金丹元著:《中国艺术思维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P160-161。
    ③陈伯海著:《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P162。
    ①陈伯海著:《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P161、162。
    ②王汶成著:《文学语言中介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307。
    ③张孝评著:《中国当代诗学论》,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P130-131。
    ①陈植锷著:《诗歌意象论——微观诗史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P72。
    ②[唐]殷璠撰、王克让著:《河岳英灵集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版。。
    ①见谌兆麟:《论“兴象”》,《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4期。
    ①参见胡雪冈著:《意象范畴的流变》,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P270。
    ②参见胡雪冈著:《意象范畴的流变》,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P271-272。
    ①胡雪冈著:《意象范畴的流变》,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P277。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P83。
    ③胡雪冈著:《意象范畴的流变》,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P294。
    ①陈良运:《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十八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P1。
    ②(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2001年第18次印刷,P217。
    ③(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2001年第18次印刷,P217。
    ④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P120。
    ①王葆玹:《论意象思维》,见张岱年、成中英等著:《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P72。
    ②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P314。
    ③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P100。
    ④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P326。
    ⑤刘文英著:《中国古代意识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50。
    ⑥陈政著:《字源谈趣》,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P259-260。
    ⑦李涛:《意: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核心范畴》,《东方丛刊》,2006年第3期。
    ①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见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P27页。
    ②欧阳修:《赠无为军李道士》,见《欧阳文忠集》卷四,《四部备要》本。
    ③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见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P295。
    ④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见沈约:《宋书》卷七十二《范晔传》,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P1019。
    ⑤杜牧:《答庄充书》,见《樊川文集》第十三,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P194-195。
    ⑥[宋]刘攽:《中山诗话》,见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P285。
    ⑦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三评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卷四评杜甫《九日蓝田宴崔氏庄》;《明诗评选》卷二评明代顾梦圭《雷雪行》,《船山全书》(第十四册),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
    ①[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清诗话》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P921、938。
    ②杨载:《诗法家数》,见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P736。
    ③贺贻孙:《诗筏》,见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P677。
    ④李涛:《意: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核心范畴》,《东方丛刊》,2006年第3期。
    ①[晋]陆机:《文赋》,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P170。
    ②[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见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P295。
    ③[晋]陆机:《文赋》,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P174。
    ④[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见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P296。
    ⑤参见陈鼓应著:《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一版,2001年第8次印刷,P357-358。
    ⑥参见陈鼓应著:《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一版,2001年第8次印刷,P356。
    ⑦见董志强著:《消解与重构:艺术作品的本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296。
    ⑧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P328。
    ①赵宪章主编:《美学精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P73。
    ②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337。
    ③王夫之:《明诗评选》卷八,评高启《凉州词》语,见《船山全书》第十四册,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P1576-1577。下引王夫之之语,均出自此书,故只注明篇名。
    ④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455。
    ①樊篱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1996年7月第3次印刷,P05。
    ②王葆玹:《论意象思维》,见张岱年等著:《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P66。
    ①陈波:《言意之辩:诠释与评论》,《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当然对言意关系三派的划分学术界不尽相同,汤一介先生认为:“就‘言’和‘意’这对范畴来说,它本身是个哲学问题,在魏晋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分为三派,如张韩《不用舌论》,以言语为无用;言尽意派,如欧阳建有《言尽意论》,主张言可尽意;得意忘言派,如王弼、郭象、嵇康等均属之。”见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5。同时正因为“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在精神实质上有相通性,因此学术界又通常将“言意之辩”分为两派,即以欧阳建为代表的言可尽意派,以王弼、荀粲为代表的言不尽意派。另外王葆玹先生将言意之辩分为五个流派,他说:“言不尽意”则是正始期间“言意之辨”各派的共同出发点。由此出发,正始期间至少出现了五个认识论的派别,其主要命题分别是“立象尽意”、“微言尽意”、“微言妙象尽意”、“妙象尽意”及“忘象求意”。其中除首尾两说外,中间三说均未收到今现代学术界的注意。然而这三者是至关重要的:“微言尽意”说与清谈及玄言诗的关系密切,“微言妙象尽意”说曾是山水诗的理论基础,“妙象尽意”说对书法、绘画、音乐等等广有影响。见王葆玹:《正始玄学》,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P317。但王先生对“微言”“妙象”等的细分,则只成一家之说。
    ②康中乾:《中国哲学有无之辩——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P417。
    ③王葆玹:《论意象思维》,见张岱年等著:《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P65。
    ①见董志强著:《消解与重构:艺术作品的本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298。
    ②陈波:《言意之辩:诠释与评论》,《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
    ③转引自王葆玹:《论意象思维》,见张岱年、成中英等著:《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P66。
    ④陈波:《言意之辩:诠释与评论》,《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在该文中他将“意”界定为四种相互关联的意义,除上文所引为第一条之外,其它三条分别为:(2)表示人生存于世的根据、目的、归宿、境界和准则等。(3)表示形而下的器物之“理”。(4)表示人特别是圣人对“天道”与“人道”以及器物之“理”的认识、体悟与把握,它存在于人特别是圣人的“心”中,是一种内涵性、精神性的存在。
    ①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三联书店,1989年版,P385。
    ②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转引自屠友祥:《言境释四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81-82。
    ③危大有:《道德真经集义》,转引自屠友祥:《言境释四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96-97。
    ④高亨:《老子正诂》,转引自屠友祥:《言境释四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105-107。
    ①雷元星著:《大坠落:宇宙起源新论与“大爆炸”宇宙学批判》,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P15。
    ②贺荣一:《老子之朴治主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P10。
    ③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24。在该书中,叶朗先生指出了老子之道的五个性质和特征,其一就是“道”是原始的混沌。其余四个分别为:“道”产生万物;“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道”自己运动;“道”是“无”和“有”的统一。见该书P24-25。
    ①屠友祥:《言境释四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12-13。
    ②屠友祥:《言境释四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10。
    ③[前联邦德国]夏瑞春编、陈爱政等译:《德国思想家论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P224。
    ④关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混沌问题日本学者池田知久有着精彩的论述,此不多述,参见[日]池田知久:《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混沌》,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P122-136。
    ⑤吴祥兴等编著:《混沌学导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P11、12。
    ①除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对“混沌”的论述外,其实“混沌”是东西方共同的关于宇宙前状态的描绘,西方如古埃及、古希腊的思想家极早就有世界起源于混沌的观点,如古希腊神话诗人赫西俄德(Hesiodos,约公元前8世纪)在《神谱》中说:“太初之始,混沌生成,随后是胸脯宽广的地母,在她牢固的怀胞里,万物永远繁衍滋生。从混沌和幽暗生出了黑色的夜,夜和幽暗因爱相融合而孕育,分娩出以太和白昼。”这和中国古代的认识极为接近:世界是演化来的,世界产生之前的状态为混沌。古希腊的自然哲学观点还认为世界演化的最终结局也是混沌,世前的称原始混沌,世后的称终极混沌。对西方文化起着重要影响的《圣经》也讲到混沌,《旧约全书》创世纪第一章第一句就说: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宗教信奉上帝创造天地,但《圣经》的字里行间还是隐含了人们的天地由混沌演化而来的观念。对此我们就不再在正文中探讨,而只以注释的形式加以简单说明。
    ②张湛注:《列子注》,《天瑞第一》,见《诸子集成》第三册《列子注》P2。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版,1996年第9次印刷。(以下所引只注明版次)
    ③刘安著、高诱注:《淮南子》卷十四,《诠言训》,见《诸子集成》第七册《淮南子》,P235。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④刘安著、高诱注:《淮南子》卷三,《天文训》,见《诸子集成》《淮南子》,P35。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⑤王充著:《谈天篇》,《诸子集成》第七册《论衡》,P105。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⑥王充著:《言毒篇》,《诸子集成》第七册《论衡》,P223。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⑦柳宗元:《柳河东全集·天对》,北京: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卷十四,P8。
    ⑧张载:《正蒙·太和》,《张子全书》,北京: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卷二,P2。
    ⑨张载:《正蒙·参两》,《张子全书》,北京: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卷二,P9。
    ⑩吴祥兴等编著:《混沌学导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P15-16。
    11 见冯奇、沈荣瀛编著:《工程中的浑沌振动》,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1。
    ①转引自吴祥兴等编著:《混沌学导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P14。
    ②楼宇烈:《王弼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③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26-27。
    ①参见李后强、黄登仕等著:《社会现象中的混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版社,2000年第2版,P68。
    ②张岱年:《释“天”、“道”、“气”、“理”、“则”》,载《中国哲学范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版,P116。引用时有所省略。
    ③张岱年著、刘鄂培主编:《张岱年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P154。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P664、65、56-57。
    ⑤参见王太庆主编:《西方自然哲学原著选辑》(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P240-242。
    ⑥关于对空间、时间以及运动的问题,我们可以参考以下论著如:李烈炎著:《时空学说史》,武汉:湖北
    ①李后强、黄登仕等著:《社会现象中的混沌》,长春:东北帅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P68。
    ②以上所引均见刘勰:《文心雕龙》之《隐秀》篇,参见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P431-432。
    ①参见李后强、黄登仕等著:《社会现象中的混沌》之第三章《笔下生花——写作中的分形与混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P48-88。
    ①李后强、黄登仕等著:《社会现象中的混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P10-12。
    ②李后强、黄登仕等著:《社会现象中的混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P82。
    ③郑会永等:《混沌及混沌保密通讯技术》,《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8年第12期。
    ④李后强、黄登仕等著:《社会现象中的混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P82。
    ⑤在写作学、文艺学、美学理论中,“构思”有泛文、广义与狭义3种含义,按照马正平先生的理解,泛义的“构思”是指整个写作行为过程中的一切思考性行为,这样,就和写作思维的含义相近;广义的“构思”则指立意、选材、结构等思考行为,即设想、构想之思。但广义“构思”无法显示“立意”与“选材”“结构”之间的思维区别性;狭义的“构思”是专指“立意”之后、行为之前对材料的选择及其对材料结构安排、谋篇布局、编写提纲,即对作品内容的“结构”之思、定格之思。参见马正平:《非构思写作学宣言——后现代写作学观念、原理与方法》(上),《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2期。
    ⑥亚里士多德:《修辞学》,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P114。这也是亚里士多德《修辞学》全书(1— 3卷)的基本内容。
    ①关于这五个环节不同的学者的表述略有差异:日本著名美学家竹内敏雄.先生认为是“构思、配置、文章结构、记忆、举止。”参见《美学百科词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常宝昌在《20世纪修辞学概述》中则认为是“构思、谋篇、表达、风格、记忆、演说。”见[美]肯尼斯·博克等.《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P4。
    ②[俄]别林斯基著、满涛译:《别林斯基选集》第1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P178。
    ③见前苏联作家协会编:《论写作》,北京: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版,P178。
    ④见前苏联作家协会编:《论写作》,北京: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版,P163。
    ⑤[前苏联]A·科瓦廖夫:《文学创作心理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P78。
    ⑥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教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P142、161。
    ①杜书瀛:《文学原理·创作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P191。
    ②金开诚:《文艺心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290、296。
    ③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P117。
    ④马正平:《非构思写作学宣言——后现代写作学观念、原理与方法》(下、1),《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3期。
    ⑤李后强、黄登仕等著:《社会现象中的混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P51。
    ①这里我参引了李后强、黄登仕等著:《社会现象中的混沌》之《第三章、笔下生花:写作中的分形与混沌》,哈尔滨:东北师大出版社,2000年第2版,P48-88。下文凡引用而未注明者均出自该章,特此说明。
    ②马正平:《非构思写作学宣言——后现代写作学观念、原理与方法》(上),《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①马正平:《非构思写作学宣言——后现代写作学观念、原理与方法》(上),《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选编:《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P105。
    ①李后强、黄登仕等著:《社会现象中的混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P48-49。
    ②[前苏联]爱森斯坦:《结构问题》,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2年版,P78。
    ③马正平《写的智慧》之第一卷《写作行为论》,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年版,P271。
    ①李后强、黄登仕等著:《社会现象中的混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P49-50。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P363。
    ③[德]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P178。
    ④马正平:《知行递变:写作行为的内在机制和思维模式》,《四川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①李后强、黄登仕等著:《社会现象中的混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P71-73。
    ②马正平:《写的智慧》之第三卷:《写作生长论》,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年版,P102:亦见李后强、黄登仕等著:《社会现象中的混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P75。
    ③李后强等著:《社会现象中的混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P50、51、83。
    ①李后强、黄登仕等著:《社会现象中的混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P85。
    ②李后强、黄登仕等著:《社会现象中的混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P84-85。
    ③混沌吸引子是一种奇怪吸引子,它不仅有被吸引的一面,还有被排斥的一面。系统的运动在吸引子之外的状态都向吸引子靠拢,这是吸引作用,反映系统运动保持“稳定”的一面;而一旦到达吸引子内,其运动又是相互排斥的,这对应着“不稳定”的方面。见李后强、黄登仕等著:《社会现象中的混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P35。
    ①引自徐中玉主编:《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之侯毓信编:《神思·文质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P155。
    ②郑燮:《题画》,《郑板桥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版。1979年版,P78。
    ③引自徐中玉主编:《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之侯毓信编:《神思·文质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P153。
    ④马正平:《非构思写作学宣言——后现代写作学观念、原理与方法》(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①庞朴:《原象》,见《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深圳: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P226。
    ②庞朴:《原象》,见《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深圳: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P231、223。
    ③庞朴:《原象》,见《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深圳: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P228、232。
    ④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455。
    ①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453-454。着重号为原文所加。
    ①关于“意境”说的提出,学术界一般以唐代刘禹锡提出“境生于象外”(《董氏武陵集记》)为标志,但其理论源头则可以追溯到老庄哲学尤其是庄子“象罔”和“逍遥”“游”的思想以及《周易》的关于“言-象-意”的探讨等,下文我们将有所论及。
    ②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265。
    ③宗白华:《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见宗白华著:《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37。
    ④古风:《意境探微》,天津:西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P148-149。
    ①钱钟书:《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文学杂志》,第1卷第4期,1937年8月。
    ②古风:《意境探微》,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P364。
    ③古风:《现代意境研究述评》,《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2期。
    ④见古风:《意境理论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⑤对于意境在国外的传播其实并非现代之事,早在8世纪,王昌龄的意境说就传到了日本。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七月,日本僧人空海来中国留学。回国后,编写了《文镜秘府论》一书。在这本书中,他最早将王昌龄《诗格》和“意境说”介绍给日本文坛。他在《性灵集》卷四说:“王昌龄《诗格》一卷,此是在唐之日,于作者边偶得此书。”
    ⑥关于意境理论的世界化,可参见古风:《意境理论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亦见古风著:《意境探微》,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P371386;古风:《21世纪意境研究的基本走向》,《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等。不过对于“意境”理论的“现代化”与“世界化”,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此不多论,可参见王振复:《对〈意境探微〉一书的四点意见》,《复旦学报》,2004年第5期。
    ①苏恒:《意境漫谈》,《南充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
    ②胡经之:《作为诗本体的艺术意境》,《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6期。
    ③顾祖钊:《论意境的称谓和渊源》,《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2期。
    ④古风著:《意境探微》,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P150-151。
    ⑤顾祖钊:《论意境的称谓和渊源》,《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2期。
    ①古风著:《意境探微》,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P152-160。
    ②其实从古风先生的论著来看,他试图以“意境”为核心建构一个依次为情景、理境、事境、物境、人境等“X_1境”,诗境、文境、戏境、画境、园境等“X_2境”以及妙境、趣境、佳境、神境、至境等“X_3境”的“意境话语谱系”。在具体阐释“意境”的内涵时,又将意境细分为字意境、句意境、诗人意境、诗歌意境、读者意境、而字意境则又细分为形意境、色意境、声意境、义意境,诗歌意境则再分为表现对象的物意境、事意境、情意境、理意境和艺术手法的赋意境、比意境、兴意境以及象征意境、变形意境、朦胧意境,读者意境则又细分为同情意境、同象总境和同境意境,从美学的角度又将意境分为喜意境、悲意境、怨意境、愁意境、爱意境、恨意境、喜剧意境、悲剧意境、优美意境、壮美意境、空灵意境、含蓄意境怪诞意境,从文化的角度又将其划分为政治意境、伦理意境、宗教意境、儒家意境、道家意境、释家意境和民俗意境等等,这些独到的探讨当然有助于我们对意境的深入理解,我们对此虽不宜妄加评论,但在我们看来其实仍有将意境泛化之嫌。参见古风著:《意境探微》,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P160-282。
    ③转引自潘知常:《中国美学精神》,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P2。
    ④古风著:《意境探微》,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P160。
    ⑤见《辞源》(修订本)1-4合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1999年第9次印刷,P0339。
    ⑥[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版,2001年第18次印刷,P58。
    ①[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版,P291。
    ②参见古风著:《意境探微》,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P164。
    ③参见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④张皓:《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P227。
    ⑤董志强著:《消解与重构:艺术作品的本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302。
    ①董志强著:《消解与重构:艺术作品的本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303。
    ②转引自潘运告编注:《中国历代书论选》(上),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P10。
    ③古风著:《意境探微》,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P164。
    ④张皓:《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P231。
    ⑤韩愈:《桃源图》,见《全唐诗》五,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P3787。
    ⑥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P79。
    ⑦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P255。
    ①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一版,2001年第8次印刷,P963。
    ②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P1247。
    ③古风著:《意境探微》,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P164。
    ④关于“六根”、“六识”,佛学说:“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并说:“眼根观照色境,名为见,因此眼识能了别,名为识。”关于“六境”,《俱舍颂疏》解释说:“色等五境为境性,是境界故。眼等五根名有境性,有境界故。”以上分别见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P324、1010、1247。这里我参见了张皓先生的概括,见张皓:《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P229。
    ①见张皓:《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P230。
    ②金学智著:《中国园林美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P484。
    ③古风著:《意境探微》,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P164-165。
    ①古风著:《意境探微》,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P165。
    ②陶东风:《意境新论》,见《文化与美学的视野交融——陶东风学术自选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4—5、P28。
    ③“场”是当代物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术语,其内涵相当复杂,非本文所能完全把握,亦非本文的重点,故不多述。但关于“场”是“空间”可参见《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空间—时间》、《物理学中的空间、以太和场的问题》、《相对论和空间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对本文直接有影响的为征汉文:《场的本质的哲学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征汉文:《场是空间再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①见胡山林著:《文学欣赏导引》,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P61。
    ②蒋芝芸:《“审美空间”——艺术意境的现代界说》,《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1期。
    ③见张皓:《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P237—238、226。
    ①陶东风:《意境新论》,见《文化与美学的视野交融——陶东风学术自选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3。
    ②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亦见童庆炳等著:《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P416。
    ③见曾祖荫:《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P287。
    ④陶东风:《意境新论》,见《文化与美学的视野交融——陶东风学术自选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4。注:下文凡引用而未注明者均出自本文。
    ①陶东风:《意境新论》,见《文化与美学的视野交融——陶东风学术自选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5。
    ②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亦见童庆炳等著:《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P416。
    ③张云鹏:《意象、空间、氛围——意境构成之尝试性阐释》,《东方论丛》,2004年第1期。
    ①叶朗:《说意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②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276。
    ③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621。
    ④张云鹏:《意象、空间、氛围——意境构成之尝试性阐释》,《东方论丛》,2004年第1期。
    ①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P329。
    ②[法]程抱一著,涂卫群译:《中国诗画语言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P18。
    ③见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357。
    ④见曹顺庆等著:《中国古代诗论话语》,成都:巴蜀出版社,2001年版,P348。
    ⑤见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P226。
    ⑥“虚实”作为一对相对圆转灵活的范畴,牛先生指出:就文字本身而言,有词性的虚实和用字的虚实,如李东阳《麓堂诗话》中说:“诗用实字易,用虚字难。盛唐善用虚。”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也说:“律诗重在对偶,妙在虚实,子美多用实字,高适多用虚字。惟虚字极难,不善学者失之。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虚字多,则意繁而句弱。”……就景象本身而言,也有实景和虚景之别,《四溟诗话》卷一云:“贯休曰‘庭花濛濛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景实而趣无。太白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景虚而有味。”现代人将此引申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辨。就情景关系而言,则又常以写景为实,传情为虚……除此之外,人们还常以正面直接详写对象为实,以侧面间接映带或反衬为虚;以叙写为实,抒情为虚;以结为虚,以解为实;以直陈为实,以假借为虚等等。……而现代人对艺术虚实的理解一般是这样的,以文艺作品中直接形象引发而由联想或想像所得的间接形象为虚。见牛月明著:《圆融之执:艺境符号化的选择与审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P121-122。
    ⑦张少康:《论意境的美学特征》,载《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亦见张少康:《古典文艺学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40。
    ⑧蒋济永:《“虚实”构成意境的条件与意境现代阐释的路向》,见《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⑨引自《文镜秘府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P303。
    ①[唐]王昌龄:《诗格》,见叶朗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隋唐五代卷,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年版,P368。
    ②蒋济永:《“虚实”构成意境的条件与意境现代阐释的路向》,见《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③[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90页。
    ④[唐]司空图:《与极浦书》,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P201。
    ⑤[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P196—197。
    ⑥[唐]司空图:《诗品·含蓄》,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P205。
    ⑦[宋]欧阳修:《六一诗话》,见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P267。
    ⑧[宋]范温:《潜溪诗眼》,转引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P309。
    ⑨[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P424。
    ⑩[元]揭傒斯:《诗法正宗》,见叶朗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元代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297。
    11 [明]谢榛著,宛平校点:《四溟诗话》卷一,见《〈四溟诗话〉〈姜斋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P19。
    12 [清]叶燮:《原诗·内篇(下)》,霍松林校注,见《〈原诗〉〈一瓢诗话〉〈说诗啐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30页。
    ①蒋济永:《“虚实”构成意境的条件与意境现代阐释的路向》,见《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②[明]李贽:《焚书·续焚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P97。
    ③[明]王骥德:《曲律·杂论》,见《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P163。
    ④[清]李渔:《闲情偶寄》,引《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P237。
    ⑤见《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P217。
    ⑥转引彭会资主编:《中国文论大辞典》,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P346。
    ⑦[清]吴展成《燕山外史序》,见刘洪仁主编:《海外藏中国珍稀书系》(卷八,清人陈球著《燕山外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P8285。
    ⑧林乾主编:《金圣叹评点才子全集》(卷三,《水浒传》评点),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P498。
    ①[清]刘熙载著,王气中笺注:《艺概笺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P3。
    ②[清]笪重光:《画筌》,见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下卷),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版,P809。
    ③[清]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卷一《论忌》,见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下卷),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P946—947。
    ④蒋济永:《“虚实”构成意境的条件与意境现代阐释的路向》,见《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⑤蒋济永:《“虚实”构成意境的条件与意境现代阐释的路向》,见《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①见陈德礼著:《人生境界与生命美学——中国古代审美心理论纲》,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版,P230-231。
    ②牛月明著:《圆融之执:艺境符号化的选择与审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P121-123
    ③参见本文之《意:依象而存的空间性混沌》章节。
    ①[法]程抱一著,涂卫群译:《中国诗画语言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P321。
    ②[法]程抱一著,涂卫群译:《中国诗画语言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P321。
    ③[法]程抱一著,涂卫群译:《中国诗画语言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P334。
    ①[法]程抱一著,涂卫群译:《中国诗画语言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P335。
    ②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③陶东风:《意境新论》,见《文化与美学的视野交融——陶东风学术自选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23-24。
    ④陶东风:《意境新论》,见《文化与美学的视野交融——陶东风学术自选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34。
    ①陈振濂:《空间诗学导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P246。
    ②陈振濂:《空间诗学导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P245。
    ③陈振濂:《空间诗学导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P248。
    ④陈振濂:《空间诗学导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P245-252。
    ①参见张云鹏:《意象、空间、氛围——意境构成之尝试性阐释》,《东方论丛》,2004年第1期。注:下文凡引用而不注明者,均引自此文,特此说明。
    ①刘长林:《说“气”》,杨儒宾主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版,P128。
    ②刘长林:《说“气”》,杨儒宾主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版,P127。
    ③刘长林:《说“气”》,杨儒宾主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版,P127。
    ④刘长林:《说“气”》,杨儒宾主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版,P127-131。
    ①朱光潜:《朱光潜文集》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P51。
    ②朱光潜:《朱光潜文集》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P53。
    ①本文此处参考了肖其峰先生的相关见解。见肖其峰:《意境新论》,《景德镇高专学报》,1999年第1期。
    ②上引均见谭德晶:《意境新论》,《文艺研究》,1993年第6期。
    ③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P142。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P256。
    ②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P142。
    ③薛富兴:《意境: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④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66。
    ⑤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65。
    ⑥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65。
    ①林衡勋:《论意境内涵的层次结构》,《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②林衡勋:《论意境内涵的层次结构》,《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③林衡勋:《论意境内涵的层次结构》,《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①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P165-166。
    ②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39。
    ①谭德晶:《唐诗宋词的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P18。
    ②谭德晶:《唐诗宋词的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P17。
    ③谭德晶:《唐诗宋词的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P18。
    ①谭德晶:《唐诗宋词的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P27。
    ②董志强著:《消解与重构:艺术作品的本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304。
    ③董志强著:《消解与重构:艺术作品的本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304-305。
    ④董志强著:《消解与重构:艺术作品的本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305。
    ⑤董志强著:《消解与重构:艺术作品的本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306-307。
    ⑥董志强著:《消解与重构:艺术作品的本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308。
    ①董志强著:《消解与重构:艺术作品的本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308-309。
    ②董志强著:《消解与重构:艺术作品的本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309。
    ③董志强著:《消解与重构:艺术作品的本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302。
    ④庞朴:《原象》,见《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P226。
    ①董志强著:《消解与重构:艺术作品的本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312。
    ①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自学考试指导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P109。
    ②谭德晶:《唐诗宋词的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P23。
    ③谭德晶:《唐诗宋词的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P23。
    ④这里我主要参照了谭德晶先生论“境界”的主要观点,特此注明,致谢。见谭德晶:《唐诗宋词的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P19-26。
    ①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48。
    ②金学智著:《中国园林美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P483-484。
    ③张少康:《论意境的美学特征》,载《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亦见张少康:《古典文艺学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44。
    ④马正平:《生命的空间——〈人间词话〉的当代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P10。
    ⑤马正平:《生命的空间——〈人间词话〉的当代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P2。
    ①参见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亦见童庆炳等著:《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P417-426。
    ②见蒋芝芸:《“审美空间”——艺术意境的现代界说》,《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1期。
    ③周谷城:《所谓意境》,见《艺术世界》,1982年第2期。
    ④李泽厚:《“意境”杂谈》,见《光明日报》,1957年9月16日。
    ⑤蒋芝芸:《“审美空间”——艺术意境的现代界说》,《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1期。
    ①见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
    ②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P165-166。当然这里要说明的是朱先生和下文提到的宗白华先生作为美学大家其观点并非某一学说所能概括,故下文各学说多有谈及。
    ③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39。
    ④李可染:《漫谈山水画》,载《美术》,1959年5月号。
    ⑤曾祖荫:《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0年版,P287。
    ①转引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P245。
    ②转引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P245。
    ③毛正天:《中国古代心理诗学探索》,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P176。
    ④蒋芝芸:《“审美空间”——艺术意境的现代界说》,《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1期。
    ⑤见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
    ⑥胡元坎:《意境新论》,载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编:《大学语文与素质教育: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251-257。下文凡引用而未注明者均出自此文,特此说明。
    ①叶朗:《说意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②刘纲纪:《艺术哲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P314。
    ③林兴宅:《艺术是结构性存在》,《文艺研究》,1994年第6期。
    ④陶东风:《意境新论》,见《文化与美学的视野交融——陶东风学术自选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4、P23。
    ⑤赵炎秋、毛宣国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P67。
    ①李泽厚:《“意境”杂谈》,见《光明日报》,1957年9月16日。
    ②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P320、P326。
    ③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P389,下注。
    ④蒋芝芸:《“审美空间”——艺术意境的现代界说》,《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1期。
    ⑤胡元坎:《意境新论》,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编:《大学语文与素质教育: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252。
    ①张少康:《论意境的美学特征》,载《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亦见张少康著:《古典文艺学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22。
    ②张少康:《论意境的美学特征》,载《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亦见张少康著:《古典文艺学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33。
    ③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见《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P63-64。
    ④张少康:《论意境的美学特征》,《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①参见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自学考试指导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P111。
    ②薛富兴:《意境: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③参见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之第五章《生气远出 妙造自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05—162
    ④见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
    ①参见王迪、王志敏著:《中国电影与意境》,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P84。
    ②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
    ③林衡勋:《论意境内涵的层次结构》,《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关于冯友兰先生所说的“负的方法”是指,他说,诗、文学能以负的方法讲形上学即哲学,并且还能讲哲学以逻辑分析的正的方法所不能讲。参见冯友兰:《贞元六书》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960。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P63-64。其中括号中的文字为宗先生批注。
    ②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7。
    ③参见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之第六章《与道俱往 着手成春/意境深层审美结构中道之认同境层的内涵与生成特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63—212。
    ④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68。
    ⑤林衡勋:《论意境内涵的层次结构》,《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⑥叶朗:《说意境》,载《胸中之竹》,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P54-55。
    ①叶朗:《说意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②夏之放:《文学意境论》,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P255。
    ③郁源:《古典美学意境范畴的现代诠释》,《湖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④蒋芝芸:《“审美空间”——艺术意境的现代界说》,《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1期。
    ⑤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
    ⑥朱光潜:《诗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211。
    ①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347。
    ②叶朗:《美学的双峰——朱光潜、宗白华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P559。
    ③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21
    ④蒋芝芸:《“审美空间”——艺术意境的现代界说》,《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1期。
    ⑤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
    ①认为“言有尽而意无穷”成为意境的核心观点纵贯于整个古代文论中并非我的杜撰,这里主要参照了陶东风、童庆炳等先生的观点。
    ②陶东风:《意境新论》,见《文化与美学的视野交融——陶东风学术自选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18。
    ③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
    ①陶东风:《意境新论》,见《文化与美学的视野交融——陶东风学术自选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19。
    ②关于接受美学的这些观点和术语可参见茵伽登:《艺术的文学作品》,英文版,美国西北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此不一一注明。
    ③陶东风:《意境新论》,见《文化与美学的视野交融》,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21。
    ④陶东风:《意境新论》,见《文化与美学的视野交融》,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19。
    ⑤薛富兴:《意境: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⑥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
    ①张少康:《论意境的美学特征》,载《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亦见张少康:《古典文艺学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25。
    ②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
    ③叶朗:《说意境》,见《胸中之竹》,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P54-55。
    ①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
    ②张少康:《论意境的美学特征》,载《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亦见张少康:《古典文艺学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30。
    ③张少康:《论意境的美学特征》,载《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亦见张少康:《古典文艺学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27。
    ④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
    ⑤引自吴调公:《中国美学史资料类编:文学美学卷》,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P282。
    ①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
    ②蒲震元:《萧萧数叶满堂风雨—试论虚实相生与意境的构成》,《文艺研究》,1983年第1期。
    ③见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P103—104。
    ④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见《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P95。
    ⑤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
    ⑥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见《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P161。
    ⑦蒋芝芸:《“审美空间”——艺术意境的现代界说》,《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1期。
    ⑧程至的:《关于意境》,载《美术》,1963年第4期,P25。
    ①见童庆炳等著:《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P415。
    ②见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P305。
    ③其余三点分别为:意境的动态美和传种美;意境的高度真实感与自然感;虚实结合是创造意境的基本方法。张少康:《论意境的美学特征》,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亦见张少康:《古典文艺学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P21-44。
    ④上引均见谭德晶:《意境新论》,《文艺研究》,1993年第6期。
    ⑤张皓:《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P237
    ⑥孔建英:《论意境的渊源及其特征》,《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⑦薛富兴:《意境: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⑧将芝芸:《“审美空间”——艺术意境的现代界说》,《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1期。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修订本),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之扉页。 社,1994年版,P57。
    ①谭德晶:《论律诗对偶的美学功能》,《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②[法]程抱一著,涂卫群译:《中国诗画语言研究》,南京:江苏大民出版社,2006年版,P28。
    ①[法]程抱一著,涂卫群译;《中国诗画语言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63-65。
    ②[法]程抱一著,涂卫群译:《中国诗画语言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59。
    ③[法]程抱一著,涂卫群译:《中国诗画语言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66。
    ④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P185。
    ⑤蒋济永:《过程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P174。
    ⑥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P70-71。
    ⑦蒋济永:《过程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P178。
    ⑧蒋济永:《过程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P175-176。
    ⑨蒋济永:《过程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P178。
    ①康梅林:《论对偶的哲学思维表达潜势》,《学术论坛》,2007年第3期。
    ②王文龙:《我国古代诗歌中空间描写的艺术》,《文学评论》,1987年第5期。
    1、[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汇校汇考》(全四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2、《百子全书》第5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4、《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6、《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据经韵楼藏版影印本。
    7、《宋书》,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
    8、[梁]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9、[梁]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0、[梁]刘勰著、[清]黄树琳注,纪昀评,《文心雕龙注》,台北:世界书局,1980年版。
    11、[梁]钟嵘著:《诗品·序》,《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2、[梁]钟嵘撰、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3、[唐]杜牧撰:《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14、[唐]司空图撰:《诗式》,十万卷楼丛书本。
    15、[唐]释皎然撰、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
    16、[唐]王昌龄撰:《诗格》,《格致丛书》本。
    17、[唐]殷璠撰、王克让著:《河岳英灵集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版。
    18、[宋]陈骙撰:《文则·文章精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19、[宋]葛立方撰:《韵语阳秋》,历代诗话本。
    20、[宋]胡寅撰:《斐然集》,《四库全书》本。
    21、[宋]胡仔撰集:《苕溪渔隐丛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22、[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3、[宋]刘攽:《中山诗话》,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24、[宋]罗大经撰:《鹤林玉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5、[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26、[宋]阮阅撰集:《诗话总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27、[宋]魏庆之撰集:《诗人玉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8、[宋]严羽撰、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29、[宋]张载撰:《张子全书》,北京: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
    30、[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1、[宋]朱熹撰、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2、[元]方回等评、李庆甲集校:《瀛奎律髓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3、[元]杨载撰:《诗法家数》,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34、[明]高棅撰:《唐诗品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5、[明]贺贻孙撰:《诗筏》,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36、[明]胡应麟撰:《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7、[明]胡震亨撰:《唐音癸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8、[明]李贽:《焚书·续焚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39、[明]谢榛著,宛平校点:《四溟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40、[明]徐渭撰:《徐渭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41、[清]陈廷焯撰:《白雨斋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42、[清]方东树撰:《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43、[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44、[清]李重华撰:《贞一斋诗说》,清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
    45、[清]刘熙载撰:《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6、[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7、[清]王夫之撰:《唐诗评选》、《明诗评选》,《船山全书》第十四册,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
    48、[清]王夫之撰、戴洪森笺注:《姜斋诗话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49、[清]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50、[清]王士禛撰:《带经堂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1、[清]叶燮撰、霍松林校注:《原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2、[清]袁枚:《随园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本。
    53、[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54、[清]周济撰:《介存斋词论杂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55、[清]郑板桥撰:《郑板桥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56、《周易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57、《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58、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全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59、丁福保辑:《清诗话》(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60、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61、王筠:《文字蒙求》,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62、陈鼓应著:《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63、陈良运:《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64、顾颉刚编:《古史辨》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65、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66、郭绍虞编:《清诗话续编》(全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67、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全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68、楼宇烈:《王弼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69、彭会资主编:《中国文论大辞典》,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70、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北京:文物书局,1982年版。
    71、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72、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73、徐中玉主编:《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之《意境·典型·比兴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74、徐中玉主编:《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之《神思·文质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5、叶朗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6、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版。
    77、周锡山编校:《〈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78、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79、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80、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编纂:《古文字诂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波兰]英伽登著、陈燕谷等译:《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2、[俄]别林斯基著、满涛译:《别林斯基选集》第1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3、[俄]别林斯基著、满涛译:《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4、[俄]符·塔达基维奇:《西方美学概念史》,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
    5、[德]恩格斯:《反杜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
    6、[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7、[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于晓等译:《语言与神话》,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8、[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9、[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0、[德]胡塞尔著、倪梁康选编:《胡塞尔选集》上下册,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下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12、[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修订本),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3、[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译:《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14、[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面向思的事情》,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5、[德]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6、[德]莱辛著、朱光潜译:《拉奥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7、[德]沃尔夫冈·韦尔斯著、陆扬等译:《重构美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18、[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9、[德]弗里德里希·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20、[德]亚瑟·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1、[法]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2、[法]程抱一著、涂卫群译:《中国诗画语言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3、[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4、[法]弗朗索瓦·于连著、杜小真译:《迂回于进入》,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25、[法]亨利·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26、[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7、[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28、[法]列维-斯特劳斯著、陆晓禾译:《结构人类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29、[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30、[法]加斯东·巴舍拉著、龚卓军译:《空间诗学》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31、[法]加斯东·巴舍拉著、张逸婧译:《空间的诗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版。
    32、[法]莫里斯·布朗肖著、顾嘉琛译:《文学空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3、[法]米·杜夫海纳著、韩树站译:《审美经验现象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34、[法]勒内·笛卡尔著、管震湖译:《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35、[法]皮埃罗·吉罗著、怀宇译:《符号学概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6、[法]雅克·马利坦著、刘有元等译:《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37、[法]亚历山大·柯瓦雷著、邬波涛等译:《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8、Julian Wolfreys,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2。
    39、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Blackwell,1991。
    40、Roman Jakobson,Fundamentals of Language,The Hague,1956。
    41、Roman Jakobson.“ Closing Statement ” in T·A Sebeok(ed).Style in Language.Massachusetts:Cambridge.1960。
    42、[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著、陈中梅译:《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44、Northrop Frye.The Great Code:the Bible and literature.Harvest/HBJ Book.2002.
    45、Northrop Frye.Words With Power:Being a Second Study of “the Bible and Literature”.Penguin books.1982.
    46、[加]诺思罗普·弗莱著、陈慧等译:《批评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6年版。
    47、[罗马尼亚]米尔恰·依利亚德著、王建光译:《神圣与世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8、[美]爱因斯坦著、许良英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49、[美]Edward W·Soja著、王文斌译:《后现代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0、[美]Edward W·Soja:《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1、G·本科、U·斯特罗麦尔编:《空间与社会理论:后现代性的地理学解释》,牛津与剑桥:Blackwell,1996年版。
    52、[美]见肯尼斯·博克等.《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3、[美]勒内·韦勒克、奥斯丁·沃伦合著、刘象愚译:《文学理论》(中文修订本),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4、[美]勒内·韦勒克、奥斯丁·沃伦合著、刘象愚译:《文学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55、[美]厄尔·迈纳著,王宇根、宋伟杰等译:《比较诗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56、[美]劳·伦坡:《怎样欣赏英美诗歌》,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57、[美]鲁·阿恩海姆著,郭小平、翟灿译:《艺术心理学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58、[美]鲁·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艺术》,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59、[美]刘若愚著、杜国清译:《中国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0、[美]刘若愚著、田守真等译:《中国的文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1、[美]刘若愚、赵帆声等译:《中国诗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2、[美]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3、[美]浦迪安:《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4、[美]R·M·沃尔德著、史新奎、金丽莉译:《空间·时间·引力》,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5、[美]萨丕尔著、陆卓元译:《语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66、[美]苏姗·朗格著、刘大基译:《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67、[美]苏珊·朗格著、滕守尧译:《艺术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68、[美]泰伦斯·霍克斯:《隐喻》,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69、[美]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70、[美]叶维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批评选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
    71、[美]叶维廉:《叶维廉文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2、[美]叶维廉:《比较诗学》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3年版。
    73、[美]叶维廉:《解读现代、后现代:生活空间与文化空间的思索》,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
    74、[美]宇文所安著、王柏华、陶庆梅译:《中国文论与评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75、[美]周策纵:《古巫医与文诗考》,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版。
    76、[前联邦德国]夏瑞春编、陈爱政等译:《德国思想家论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7、[前苏联]A·科瓦廖夫:《文学创作心理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8、[前苏联]爱森斯坦:《结构问题》,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2年版。
    79、[前苏联]B·A·伊斯特林著、左少兴译:《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0、[前苏联]前苏联作家协会编:《论写作》,北京: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版。
    81、[日]白川静著、何乃英译:《中国古代民俗》,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82、[日]萩原朔太郎著、徐观译:《诗的原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版。
    83、[日]古田敬一著、李淼译:《中国文学的对句艺术》,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84、[日]今道有信著、李心峰等译:《东西方哲学美学比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85、[日]青木正儿著、隋树森译:《中国文学概论》,台湾:开明书店,1977年版。
    86、[日]浅见洋二著,金程宇、冈田千穗译:《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87、[日]松本雅明著:《美于诗经诸篇形成的研究》,东洋文库,昭和三十三(1958)年版。
    88、[日]小尾郊一著、邵毅平译:《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89、[意]维柯著、朱光潜译:《新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90、[意]克罗齐著,朱光潜译:《美学原理·美学纲要》,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9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92、[英]艾略特著,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93、[英]布赖恩·麦基编:《思想家——当代哲学的创造者们》,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94、[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95、[英]L.R.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96、[英]迈克·克朗著、杨淑华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7、[英]沃尔特·佩特著,张岩冰译:《文艺复兴:艺术与诗的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8、[英]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99、[英]约翰·洛克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00、[英]特伦斯·霍克斯著、瞿铁鹏译:《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曹顺庆等著:《中国古代诗论话语》,成都:巴蜀出版社,2001年版。
    3、车铭洲、王元明著:《现代西方的时代精神》,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4、陈伯海著:《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5、陈德礼著:《人生境界与生命美学——中国古代审美心理论纲》,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版。
    6、陈望道著:《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7、陈植锷著:《诗歌意象论:微观诗史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8、陈荷清、孙世雄著:《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探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陈平原著:《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陈晓明著:《本文的审美结构》,石家庄:花出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1、陈元晖著:《康德的时空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2、陈振濂著:《空间诗学导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3、陈政著:《字源谈趣》,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4、程金生著:《空间与永恒:实践哲学视域中的价值问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谌兆麟:《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体系初探》,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杜书瀛主编:《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7、杜书瀛著:《文学原理·创作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8、狄兆俊著:《中英比较诗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9、董乃斌编著:《中国诗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0、董志强著:《消解与重构:艺术作品的本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1、窦忠如著:《王国维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22、樊篱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3、方东美著:《中国人生哲学》,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7年版。
    24、方克强著:《文学人类学批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5、冯雷著:《理解空间:现代空间观念的批判与重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26、冯奇、沈荣瀛编著:《工程中的浑沌振动》,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冯友兰著:《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8、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9、佛雏著:《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0、傅伟勋著:《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31、傅修延,黄颇著,《文学批评思维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32、高名凯著:《汉语语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33、高晨阳著:《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4、古风著:《意境探微》,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5、顾祖钊著:《艺术至境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36、郭绍虞著:《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37、韩林德著:《境生象外——华夏审美与艺术特征考察》,北京:三联出版社,1995年版。
    38、贺麟著:《近代唯心论简释》,重庆:独立出版社,1942年版。
    39、贺荣一著:《老子之朴治主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40、何克抗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1、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胡山林著:《文学欣赏导引》,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3、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4、胡雪冈著:《意象范畴的流变》,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45、胡晓明著:《中国诗学之精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6、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7、黄霖著:《原人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8、黄永武著:《中国诗学——设计篇》,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2年版。
    49、黄永武著:《中国诗学:思想篇》,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0年版。
    50、黄永武著:《中国诗学:考据篇》,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1年版。
    51、黄永武著:《中国诗学:鉴赏篇》,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2年版。
    52、黄药眠、童庆炳主编:《中西比较诗学体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53、黄振民著:《诗经研究》,台湾:正中书局,1982年版。
    54、季广茂著:《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5、金开诚著:《文艺心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6、J·.迪尼、刘介民主编:《现代中西比较文学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7、蒋孔阳著:《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58、蒋济永著:《过程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9、《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60、季水河著:《多维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61、简政珍著:《电影阅读美学》,台湾:书林出版公司,1993年版。
    62、简政珍著:《语言与文学空间》台北:汉光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
    63、金丹元著:《中国艺术思维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64、金学智著:《中国园林美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65、蒋寅著:《中国诗学的思路与实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6、蒋寅著:《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67、蒋寅、张伯伟主编:《中国诗学》各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68、蓝华增:《说意境》,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9、康中乾:《中国哲学有无之辩——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0、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71、雷元星著:《大坠落:宇宙起源新论与“大爆炸”宇宙学批判》,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
    72、李春青:《艺术直觉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73、李丰懋、刘苑如主编:《空间、地域与文化:中国文化空间书写与阐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版。
    74、李后强、黄登仕等著:《社会现象中的混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
    75、李健:《比兴思维研究——对中国古代一种思维方式的美学考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6、李清筠:《时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
    77、李瑞腾:《诗的诠释》,台湾: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82年版。
    78、李秀林等主编:《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9、李元洛著:《诗美学》,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版。
    80、李建中著:《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1、李清良著:《中国阐释学》,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82、李烈炎著:《时空学说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3、李泽厚著:《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84、李泽厚著:《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85、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6、黎活仁:《现代中国文学的时间观与空间观》,台北:业强出版社,1993年版。
    87、梁一儒等著:《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8、刘纲纪主编:《现代西方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9、刘纲纪著:《艺术哲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0、刘九洲著:《艺术意境概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91、刘洪仁主编:《海外藏中国珍稀书系》,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
    92、刘文英著:《中国古代意识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93、林衡勋著:《中国艺术意境论》,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4、林乾主编:《金圣叹评点才子全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95、林语堂著:《中国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96、鲁枢元著:《超越语言——文学言语学刍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97、吕叔湘著:《语文常谈》,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98、马积高著:《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99、马积高、黄钧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00、马正平著:《生命的空间——〈人间词话〉的当代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1、马正平:《写的智慧》,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年版。
    102、毛正天:《中国古代心理诗学探索》,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103、孟华著:《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4、牟世金:《雕龙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105、倪豪士编选黄宝华等译:《美国学者论唐代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06、牛月明著:《圆融之执:艺境符号化的选择与审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7、潘文国著:《字本位与汉语研究》,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108、潘运告编注:《中国历代书论选》(上),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109、潘知常著:《中国美学精神》,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0、庞朴著:《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深圳: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
    111、彭聃龄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112、彭锋著:《诗可以兴——古代宗教、伦理、哲学与艺术的美学阐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3、彭漪涟著:《古诗词中的逻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4、蒲震元著:《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5、钱谷融、鲁枢元著:《文学心理学教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16、钱钟书著:《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17、钱钟书著:《管锥编》全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7次印刷。
    118、钱钟书著:《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6次印刷。
    119、仇小屏著:《古典诗词时空设计美学》,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版。
    120、申小龙著:《文化语言学论纲——申小龙语言文化精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1、申小龙著:《语文的阐释》,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22、史成芳著:《诗学中的时间概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3、谭德晶著:《唐诗宋词的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124、唐君毅著:《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台湾:学生书局,1977年版。
    125、汤一介著:《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6、汤一介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
    127、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28、陶东风著:《文化与美学的视野交融——陶东风学术自选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29、陶文鹏著:《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0、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31、童庆炳等著:《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132、童庆炳著:《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33、涂纪亮著:《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4、屠友祥著:《言境释四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5、王葆玹著:《正始玄学》,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
    136、王迪、王志敏著:《中国电影与意境》,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137、王逢吉:《文学心灵与传统》,台北:康桥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版。
    138、王力著:《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139、王鹏令著:《时—空论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0、王太庆主编:《西方自然哲学原著选辑》(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1、王汶成著:《文学语言中介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2、王文生:《论情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43、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44、汪涌豪著:《范畴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5、汪涌豪、骆玉明主编:《中国诗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
    146、汪欲雄著:《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47、汪欲雄著:《艺境无涯》,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48、汪裕雄著:《审美意象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49、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3卷,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
    150、吴晟著:《中国意象诗探索》,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1、吴调公编:《中国美学史资料类编:文学美学卷》,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152、吴国盛著:《时间的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3、吴祥兴等编著:《混沌学导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54、吴晓著:《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55、吴晓著:《诗歌与人生: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版。
    156、吴战垒著:《中国诗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57、吴泽主编:《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58、伍蠡甫编:《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59、夏铸九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台北:明文书局,1988年版。
    160、夏之放著《文学意象论》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61、萧弛:《中国诗歌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62、萧华荣著:《中国诗学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3、谢冕、吴思敬主编:《字思维与中国现代诗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64、邢贲思,周汉民主编:《人生知识大辞典》,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
    165、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6、徐复观著:《中国文学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85年版。
    167、徐通锵著:《语言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8、徐有富著:《诗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9、杨儒宾主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版。
    170、杨树达著:《积微居小学述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71、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172、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73、叶朗著:《美学的双峰——朱光潜、宗白华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74、叶嘉莹著:《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75、叶嘉莹著:《嘉陵论诗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76、叶舒宪著:《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77、叶秀山著:《美的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78、俞陛云著:《诗境浅说》,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
    179、袁济喜著:《兴:艺术生命的激活》,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80、张法著:《中国美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1、张法著:《中西美学和文化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82、张光直著:《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
    183、章太炎著:《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84、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85、张伯伟:《钟嵘诗品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86、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187、张秉真:《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88、张岱年著、刘鄂培主编:《张岱年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89、张岱年、成中英等著:《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90、张皓:《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91、张红运:《时空诗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92、张隆溪著、冯川译:《道与逻各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93、张沛:《隐喻的生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4、张世君:《〈红楼梦〉的空间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5、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6、张少康:《古典文艺学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97、张卫中:《母语的魔障:从中西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学的差异》,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98、张豫林主编:《文学概论教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99、张孝评著:《中国当代诗学论》,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00、赵沛霖:《兴的源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01、赵克勤:《古代汉语修辞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02、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203、赵宪章主编:《美学精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
    204、赵宪章主编:《西方形式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05、赵新林著:《Image与“象”:中西诗学象论溯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6、赵炎秋、毛宣国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
    20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08、赵毅衡选编:《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09、朱光潜著:《朱光潜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10、朱光潜著:《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11、朱光潜著:《诗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12、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上、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13、朱国华著:《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214、朱立元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15、朱自清著:《诗言志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16、朱志荣著:《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7、曾祖荫著:《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218、宗白华著:《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9、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20、《宗白华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21、周昌忠著:《西方现代语言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22、周启超著:《对话与建构》,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23、周启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室著:《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24、周英雄:《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版。
    225、周裕锴著:《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26、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27、中国科学院考古所编:《甲骨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228、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代外国哲学组编:《当代美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第二次大战之后美国哲学论著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29、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选编:《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230、《中华诗词年鉴》编辑部编:《中华诗词年鉴》第3卷,(1990-1991合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1、[德]海德格尔、梁志学译:《回到形而上学的基础》,《哲学译丛》1964年第2期。
    2、[法]T·托多罗夫著,孟华译:《诗学》,引自http://www.zgwxy.com/Read.asp?id=2560。
    3、[美]厄内斯特·费诺罗萨:《作为诗歌手段的中国文字》,谢冕、杨匡汉等主编:《诗探索》,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辑。
    4、[美]高友工著:《律诗的美学》,倪豪士编选黄宝华等译《美国学者论唐代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日]池田知久:《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混沌》,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6、艾青:《形象思维和艺术魅力》,《南方日报》一九七九年三月十八日。
    7、白晓东、李璐:《语言与文字之华:“隐喻”·“比兴”》,《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1期。
    8、柴文华、孟昭红:《超越的直觉与直觉的超越——梁、熊、贺三先生直觉说研究》,《孔子研究》,1994年,第2期。
    9、陈波:《言意之辩:诠释与评论》,《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
    10、陈伯海:《释“感兴”——中国诗学的生命发动论》,《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
    11、程千帆《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编委会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6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2、陈良运:《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十八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3、程琦琳:《中国美学是范畴美学》,《学术月刊》,1992年第3期。
    14、程至的:《关于意境》,载《美术》,1963年第4期。
    15、谌兆麟:《论“兴象”》,《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6、邓乔彬:《汉赋的美学特征》,见http://tieba.baidu.com/f?kz=107601389。
    17、杜青钢:《披褐怀玉 琐物纳幽》,《外国文学评沦》,1996年第3期。
    18、古风:《现代意境研究述评》,《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2期。
    19、古风:《意境理论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20、古风:《21世纪意境研究的基本走向》,《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21、顾祖钊:《论意境的称谓和渊源》,《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2期。
    22、征汉文:《场的本质的哲学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23、征汉文:《场是空间再析》,《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
    24、郝朴宁:《中国诗歌双重空间的心理生成机制》;《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5期。
    25、胡经之:《作为诗本体的艺术意境》,《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6期。
    26、胡敏中:《论直觉和想象》,《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27、胡山林著:《文学欣赏导引》,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8、黄冠闵:《神与物游——论〈文心雕龙〉中的想象中介问题》,台湾:《汉学研究》,第23卷第1期(2005年6月)。
    29、黄石明:《中国古代诗学的意象思维特征论》,《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30、贾晋华《释赋:从诗体到诗歌技巧及赋体》,见《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蒋济永:《“虚实”构成意境的条件与意境现代阐释的路向》,见《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32、蒋柯、熊哲宏:《从因果性到空间关系》,《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7期。
    33、蒋芝芸:《“审美空间”——艺术意境的现代界说》,《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1期。
    34、康梅林:《论对偶的哲学思维表达潜势》,《学术论坛》,2007年第3期。
    35、李立:《论汉赋与汉画空间方位叙事艺术》,《文艺研究》,2008年第2期。
    36、李涛:《意: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核心范畴》,《东方丛刊》,2006年第3期。
    37、李泽厚:《“意境”杂谈》,见《光明日报》,1957年9月16日。
    38、刘国建:《论直觉和灵感思维的自组织机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5期。
    39、刘进:《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西方空间理论与文学观念》,《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6期。
    40、刘泰然:《视觉的辩证法:“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中国诗学的视觉意识之考察》,《浙江学刊》,2008年第3期。
    41、刘小新:《审美直觉说在20世纪中国文论中的演化》,《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
    42、刘云兰、陶水平:《兴:审美体验的古称—“兴”的本义和引申义探微》,《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43、林庚:《汉字与山水诗》,《文学遗产》,1995年第6期。
    44、林衡勋:《论意境内涵的层次结构》,《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45、林兴宅:《艺术是结构性存在》,《文艺研究》,1994年第6期。
    46、龙迪勇:《空间叙事学》,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47、龙迪勇:《时间性叙事媒介的空间表现》,《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48、马文峰,单少杰:《中国古典直觉思维概论》,《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49、马相武:《当代汉语文学的语言背景观察》,《文艺争鸣》,1992年第4期。
    50、马正平:《知行递变:写作行为的内在机制和思维模式》,《四川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51、马正平:《非构思写作学宣言——后现代写作学观念、原理与方法》(上),《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2期。
    52、马正平:《非构思写作学宣言——后现代写作学观念、原理与方法》(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3期。
    53、敏泽:《中国古典意象论》,《文艺研究》1983年第3期。
    54、蒲震元:《萧萧数叶满堂风雨—试论虚实相生与意境的构成》,《文艺研究》,1983年第1期。
    55、齐效斌:《“直寻”与“比兴”:艺术理性对政治理性的反叛》,《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6、钱志熙:《“诗学”一词的传统涵义、成因及其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见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57、钱钟书:《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文学杂志》,第1卷第4期,1937年8月。
    58、申小龙:《论中国文学之语言底蕴》,《文艺争鸣》,1993年第2期。
    59、盛宁:《道与逻各斯的对话》,《读书》,1993年第11期。
    60、苏恒:《意境漫谈》,《南充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
    61、谭德晶:《意境新论》,《文艺研究》,1993年第6期。
    62、谭德晶:《论律诗对偶的美学功能》,《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63、谭容培:《审美直觉之真义:心的敞亮与物的解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9期。
    64、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
    65、万明华:《意象整合的言语策略》,《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66、王文龙:《我国古代诗歌中空间描写的艺术》,《文学评论》,1987年第5期。
    67、王毅:《近年来〈文学遗产〉发表有关古代文学理论成果简述》,《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
    68、王育杰:《文学直觉的历史比较》,《理论纵横》,1994年第1期。
    69、王育杰:《文学直觉新探》,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
    70、王振复:《对〈意境探微〉一书的四点意见》,《复旦学报》,2004年第5期
    71、汪曾祺:《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的自己》,《北京文学》,1989年第1期。
    72、吴兴明:《迂回作为示意——简论于连对中国文化“意义发展方向”的思索》,《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5期。
    73、吴中胜、陈智强:《论古代文论直觉思维的非时间性》,《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74、萧华荣:《兴:中国诗学思想的核心——〈诗“兴”论〉导言》,《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4期。
    75、徐文茂:《“兴”之梳探》,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3期。
    76、薛富兴:《意境: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77、颜青山:《认识发生的空间维度——兼评皮亚杰学说的心理学地位》,《武陵学刊》,1996年第4期。
    78、杨九诠:《论汉大赋的空间世界》,《文学遗产》,1997年第1期。。
    79、严云受:《“比兴”新论》,《江淮论坛》,1994年第2期。
    80、叶朗:《说意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81、叶嘉莹:《中国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之关系例说》,见《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六 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82、叶维廉:《语言与真实世界》,见《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八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83、于春海:《“比”、“兴”不是比喻》,《汉语学习》,2002年第3期。
    84、郁源:《古典美学意境范畴的现代诠释》,《湖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85、袁济喜:《论“兴”的审美意义》,《文学遗产》,2002年,第2期。
    86、张小元:《汉语的异质性与传统诗学话语》,《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
    87、张义生:《论直觉思维的思维形式——兼论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12月。
    88、张云鹏:《意象、空间、氛围——意境构成之尝试性阐释》,《东方论丛》2004年第1期。
    89、翟永明:《回文无尽是璇玑》,《读书》,2006年第4期。
    90、赵凤平:《论直觉及其认知和创造功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1期。
    91、赵奎英:《诗·言·思——试论中国古代哲学言语与思维的诗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92、赵奎英:《中国古代时间意识的空间化及其对艺术的影响》,《文史哲》,2000年第4期。
    93、赵奎英:《试论文学语言的可逆性》,《文学评论》,1996年第3期。
    94、赵奎英:《从汉语的空间化看中西诗歌空间形式的同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95、赵奎英:《从“文”、“象”的空间性看中国古代的“诗画交融”》,《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96、赵毅衡:《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4期。
    97、郑会永等:《混沌及混沌保密通讯技术》,《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8年第12期。
    98、周报林、刘啸霆:《论时间思维和空间思维》,《学术交流》,1990年第5期。
    99、周谷城:《所谓意境》,《艺术世界》,1982年第2期。
    100、朱承平、赵瑜:《对偶语言艺术的三大特性》,《求索》,2004年第6期。
    101、朱莉、刘进:《中西语言哲学观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