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纯中和哲学思想及其丹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宋元为中国多元通和复合型民族宗教文化发展时期,涌现了许多继承和发扬这一文化精神的时代思想家。道教学者李道纯就是其中的一位。
     李道纯引入儒家的中和思想,阐发太极学说,提出“真常之道”,建立了“虚静通和”的本体论。认为,真常之道以虚静为规定性,气以阴阳为规定性。道体气用。阴气与阳气相互作用而有中和之人。人中天地而立命,禀虚静而立性,立命立性,都是因为道神妙的缘故,所以人有精有气更亦有神。人如果守中致和,精气神不离,性与命相即,则可归根复命,成仙得道。李氏关于虚静之道呈现万物及人的生机有序、整体和谐的思想,称为“虚静通和”的本体论。通,反映宇宙整体的联系性;和,反映宇宙整体的和谐性。“虚静通和”本体论是反映宇宙整体的联系性与和谐性的哲学观点。
     李道纯引易入道,提出了天易、圣易及心易,且心易统一天易与圣易的心易学说,建立了“神通致和”的心易论。认为,宇宙动因是“神本至虚,易在其中”,变化的基本法则是“动静无端,阴阳无始”。这些理法可概括为“神通致和”。“神通”指易理及其法则,“致和”指达到有序的整体和谐。“神通致和”既反映道体虚静的状态,亦反映人心静定境界的状态。李氏“神通致和”的心易论,一是赋予丹道相互作用、动态不息的易理,具有抑制心性丹道虚寂化,巩固“性命双真”的人身真实性,从过程论方面维护宇宙整体观及生生不息运动观的思想意义;二是化生生不息宇宙整体为“神通致和”的心灵境界,具有从人的思想建设方面维护宇宙整体观,并进一步凸显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意义。“神通致和”心易论是反映宇宙整体的动态性与规律性的哲学观点。
     李道纯“守中致和”的丹道论是对炼丹及其过程的反映,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精、气、神、性、命丹道五要素,将传统的黄老、周易、炉火三理法进一步综合,圆融于心性丹道之中,并在归根复命、性命双修等法则基础上,将“守中致和”法则提升到根本法则的高度,认为“中”与“和”相即一体为金丹“○”。这是其超越以往丹道理法之处。李氏的丹道论关注人的身与心、情与性等实际的生命活动状态,认为身心和合、性情和合是虚心、保力、固命等丹道修持目标的重要条件。这是对丹道要素的发展,有开拓“人身丹道”的意味。同时,李氏的丹道论以动静无端、阴阳无始等理则来论述丹道要素及其关系,这是较先前丹道理法高明之处。李氏丹道论的“守中”即虚心而执守灵明静定状态,“致和”即复归而与道玄同,“守中致和”实际是人们直觉把握整体的一种独特意识活动,属于人的精神境界。
     李道纯对该时代道儒佛三教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三教同源一理”。其三教思想关系实是以“虚和三教”为根本旨趣,提供的是一种“求同调异”方法论,赋予了中国传统“和而不同”文化精神的独特内涵。李氏的中和哲学思想既综合了南宗“先命后性”与北宗“先性后命”的丹道义理,更是坚持和发扬了道教“阴阳中和”思想,综合了“至正中和”与“因缘中和”等中国中和思想,维护和巩固了中国古代宇宙观的整体性与人主观能动性的哲学思想。李氏是继唐佛学、宋理学之后的又一高峰的内丹学的重要代表。李氏的中和哲学思想是对儒道佛三教中和思想的综合创新,其中蕴含着“通变致和”及其“虚和天下”的独特的民族宗教文化精神。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are a developing era of the plural-interacting harmony for Chinese complex national and religious culture.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 were many distinguished thinkers accepted and put forward the spirit of this culture. Li Daochun was one of the most brilliant Taoist thinkers at that time.
     Li Daochun accepted the Mean and Harmony Confucius thoughts, gave a profound explanation on the theory of the Supreme Ultimate,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the True and Permanent Dao that is a quality of the Natural and Serene Mind, and set up the ontology with the Natural and Serene Mind to Harmony finally. The true and permanent Dao is a quality of the Natural and Serene Mind; the Material Force is a quality of the Yin and Yang. Dao is born after the function coming into the Material Force. The reciprocity of the Yin and Yang gives birth to the Mean and Harmony human. Mandate is what heaven and earth appoints; Nature is what the Natural and Serene Mind endows. Man not only has the two sides of one with the Nature and Mandate, but also has all inner quality such as the Vital Force, the Material Force, and the Spirit absolutely necessary. Through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his keeping within the Mean and to Harmony, man can not only make Vital Force, Material Force and Spirit united, Nature and Mandate united, but can also return to the Root and become an Immortal and become one with Dao finally. It is the ontology of the Natural and Serene Mind to Harmony that is some vital, well-ordered and harmonious world. This is a basic view of the relation and Harmony of the universe.
     Li Daochun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the Changes of Mind to Dao,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the Changes of Mind including three parts of the Changes of Heaven, the Changes of Sage, and the Changes of Mind, and put forward the Changes of Mind theory of the Spiritual Theurgy to harmony. It is thought that the Spirit is Supreme Emptiness itself contains the Changes; it is also that Movement and Quiescence contain each other, and Yin and Yang contain each other. These can be generalized as the cause of movement and principle of the world. It is obvious that the Spiritual Theurgy is the principle of the changes, and to Harmony is some well-ordered and the whole. The Spiritual Theurgy to Harmony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Dao' condition to Supreme Emptiness, and is namely the reflection of Spirit's condition to Supreme Emptiness. Li Daochun developed the Elixir Discourse on Dao in that reciprocity and endogenous movement by using it also to choke back vacuity, and consequently to make into Nature and Mandate a unit to maintain human life truths. It is meaningful to change Chinese cosmological speculation of the whole and movements into the realm of Soul of the Spiritual Theurgy to Harmony. Therefore, it also consolidates the whole world, and manifests the meanings of human subjective motility. In a word, The spiritual discourse on changes of the Spiritual Theurgy to Harmony reflect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whole universe characterized by laws of continuous changes and orderliness.
     Li Daochun's Dao of making pills of immortality within the Mean to Harmony reflects his Elixir Discourse and the process of refining elixir. It comes in for, enriches and advances the five elements of Vital Force, Material Force, Spirit, Nature and Mandate, brings three theories of the Yellow Emperor and Master Lao, Book of Changes, and Elixir of Divination together to make into the spiritual whole, and advances the keeping within the Mean Harmony to the supreme basic principle that brings the Mean and Harmony together so as to form a whole "○". This is greater than any other theories in the past. It concentrates on the elements of Body and Heart, Emotions and Nature, which also become some necessary conditions that make for Natural Spirit, Solidify Force, and Consolidate Mandate. It is obvious that the elixir elements developed, and dreamt up some means of the elixir discourse on the body. This theory expounds on five elixir element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 by the principle of movement and quiescence containing each other, and the Yin and Yang contain each other. It is more convincing than any other theories in the past. The keeping within the Mean to Harmony is some particular intuitional consciousness remaining within one's realm of soul. Hereinto, the Keeping within the Mean is some clear and quiet condition based upon the Natural and Serene Mind ,and to Harmony is something reversion and profound identification together with Dao.
     Li Daochun's contributions also come from his viewpoints on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 among the Three Schools. He claims that the three school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Daoism has the same one with origin and principle. Based on the purport of the Natural and Serene Mind three-to-one principle, he provides a good methodology of the Seeking the Harmony but Interceding the Differences. Li Daochun's theory develops the spirit of The Mean on Harmony of the Yin-Yang, integrates the Mean and Harmony of the Supreme Righteousness and the Karma Mean with Harmony, and accordingly consolidates the cosmology'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hole and subjectivity in Chinese Archaian thoughts. Li Daochun is considered as another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kers of the Inner Elixir after the Tang Buddhism and the Song and Ming Neo-Confucianism sprang up. His theory contains the spirit of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to three school theories; it contains the particular cultural spirit of the Penetrating on changes to Harmony, and the instinctive demonstration of synchronicity with Dao. Li Daochun advocates and develops the Three-to-one theory, which theoretically reflects the cultural interacting phenomenon of the three schools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Daoism at that time. His theory of Mean on Harmony philosophy is the result of interaction of the three schools, which profoundly reflects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al and religious culture of that time. For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ical thoughts, the theory of Mean and Harmony of the three schools can be respectively named as Yin-Yang Mean on Harmony, Da-Zhong Mean and Harmony and Karma Mean with Harmony. For the three peaks of Chinese philosophical thoughts, the theory of Mean and Harmony of the three schools can be respectively named as Vanity Mean on Harmony ideology, Reason Mean and Harmony ideology ,and Emptiness Mean with Harmony ideology.
引文
[1]谢路军:《中国道教文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第32页。
    [2]关于此信息,得到了香港啬色园黄大仙祠陈昆先生提供的资料帮助。笔者谨表示感谢!
    [1]中国知识资源总库,http://210.31.3.231。11篇文章见文后的参考文献。2009年2月10日查询。
    [2]除与注①的11篇重复外,另有14篇见文后的参考文献。
    [3]王家祐:《论李道纯的内丹学说》,载《道教论稿》,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第299页。
    [4]邝国强:《全真北宗思想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22页。
    [5]张广保:《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69-70页。
    [6]张广保:《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156页。
    [7]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三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64-367页。
    [1]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46页。
    [2]王廷琦:《金元内丹心性学初探》[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卿希泰,占石窗:《李道纯“老学”浅析》,载《船山学刊》,1986年第1期,第112页。
    [4]詹石窗:《南宋金元的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27-137页。
    [5]徐诚总编辑:《中国儒学年鉴2004年》,济南:山东《中国儒学年鉴》社,2004年。
    [6]章伟文:《宋元道教易学初探》,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374页。
    [7]李养正:《道教义理与〈周易〉关系述论》,香港:香港道教学院从书Ⅱ.青松出版社,2005年,第140页。
    [1]王沐:《李道纯之道统及其它(札记)》,载《船山学刊》,1986年第2期,第105页。
    [2]卿希泰:《续·中国道教思想史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15页。
    [3]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730页。
    [4]孔令宏:《宋明道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244页。
    [5]2007年3月17、18日“第十届儒佛会通暨文化哲学学术研讨会”.http://www.hfu.edu.tw,台湾:华梵大学.2008年1月20日查询.
    [6]准确的提法是,“在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儒佛道三教合流的结果,前后出现三个理论高峰。最早出现的是唐代的佛学高峰,即禅宗的禅学;随之出现的是宋明两代的儒学高峰,即理学和心学;最后出现的是金元两代的道教学高峰,即全真内丹学。”(牟钟鉴:《探索宗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69页。)
    [1]王婉甄:《李道纯会通儒释之心性论研究》,载《性与命》,2002年。
    [2]杨军:《宋元三教融合与道教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007年,第129-140页。
    [1]卢国龙:《宋儒微言:多元政治哲学的批判与重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40页。
    [2]“多元通和”的概念及其宗教文化模式为当代学者牟钟鉴提出。认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格局是多元一体的,它的宗教文化是多元通和的。”(牟钟鉴:《从比较宗教学的视野看中国宗教文化模式》,见:牟钟鉴,刘宝明主编:《宗教与民族》(第五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2页。) “复合型民族”的概念为牟钟鉴提出,认为,“构成复合型民族的各个民族,可以称为‘单元民族',其内部不能再有民族,只能有民族的支系。复合型民族不能等同于多民族国家,它仍然具有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民族特征,文化认同较之政治认同更根本,只是在内部具有双层结构,在民族之中有民族存在,亦可称之为‘组合民族'。”还认为“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型民族。”同时,学者张践提出“复合性民族”的概念。(牟钟鉴主编:《民族宗教学导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41、145页。)
    [1]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载《费孝通文集》,第11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第101页。
    [2]牟钟鉴:《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通和模式》,载《民族宗教学导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391页。
    [3]同②,470页。
    [4]同②,401页。
    [5]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第2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62-480页。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69,《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05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1-42页。
    [2]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3]当代学者牟钟鉴认为:“民族是历史上人们在共同祖源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是在与它族交往比照中产生认同感一体感,意识到自身具有共同来源和共同命运的稳定的社会人群。换句话说,祖源、文化、自我意识是民族最终形成的三要素。”在此基础上,一些民族宗教学研究者对民族进行了新的分类,即:原生型民族、融合型民族、衍生型民族、复合型 民族、集合型民族。这些学者还认为中华民族是典型的复合型民族。(牟钟鉴:《民族宗教学的主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载《民族宗教学导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38页。)
    [1]按:1367年明王朝取代元王朝,也是战争的方式,但不是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而是一家之姓的王朝更替,是一个统一民族国家(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并没有分裂为多个民族政权割据的局面)更替为又一个统一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
    [1]邓牧(公元1247—1306),字牧心,浙江钱塘人,32岁时宋亡于元,他满怀悲愤,漫游于名山大川之间,不愿在元朝做官,而与当时的爱国主义者谢翱、周密等交好,同时和一些 道士们也有着比较密切的交往,著作有《伯牙琴》。(参见: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2008年,第296页。)
    [1]郝经(公元1223—1275),字伯常,生于许州临颖城皋镇(今河南许昌)。祖上八世均以习儒授课为业,金末大家元好问即出自郝经祖父郝天挺门下。郝经幼年适逢蒙古兵锋南下、中原残破离乱之际。1260年,忽必烈决定派郝经为国信使,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份,佩金虎符赴南宋“告即位且定和议”。1260年(中统元年),船至昭信(今江苏盱眙),当地要求郝经出示国书,他严辞拒绝。1260年九月,到达真州(今江苏仪真),郝经及其下属被带到忠勇营住下,被扣留了十五年之久,但仍著述不辍。共撰有《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原古录》、《玉衡贞观》、《通鉴书法》等著作不下数百卷。郝经是儒者,又是元朝忠臣,他对儒家文化在元朝的传播有贡献。(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八卷,元时期,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2-210页。)
    [2]吴澄(公元1249—1333),抚州崇仁人,字幼清,晚年又字伯清,人称草庐先生。延祐 四年(公元1317),吴澄主持恢复科举以后的第二次乡试。同年,元廷以集贤直学士聘召他入京。吴澄拜命后久病不愈,遂无行意。经虞集执意敦请,才在翌年五月勉强动身。行至仪真,复因疾作而辞谢任命;乃令使者回京复命,他自己则暂住淮南,后又在建康(今南京)、江州(今江西九江)等地滞留。(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八卷元时期.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03-612页。)
    [3]俞琰(公元1253-1314年),字玉吾,易学家,江苏吴郡(今苏州)人,道号全阳子。青年时适逢元军灭金,并挥师南下而使南宋亡。俞琰说:“予自德祐后,文场扫地,无所用心。但闭户静坐,以琴自娱,读《易》读内外二丹书,遂成四癖。”(《席上腐谈》卷下)《宋元学案》记载他,说:“宋亡,隐居著书,自号林屋山人,精于《易》。”
    [1]任继愈主编,钟肇鹏副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733页。
    [2]李道纯:《道德会元序》,《道藏》第12册,1988年第642页。本文所引《道藏》均为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影印,1988版本。以后均不再注版本。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5页。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5页。
    [5]《古今图书集成》第60册,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72559页。
    [6]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二,《道藏》第4册第490页。
    [7]杜道坚:《中和集叙》,《道藏》第4册第482页。
    [1]苗善时撰,王志道编集:《玄教大公案》,《道藏》第23册第889页。
    [2]龙眉子撰:《金液还丹印证图》,《道藏》第3册第102页。
    [3]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19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715页。
    [4]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19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723页。
    [5]李远国:《白玉蟾生平事迹考略》,载:詹石窗,杨金鑫,主编:《白玉蟾与武夷丹道文化—1999武夷山道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选》,2001年,第9页。
    [6]潘雨廷:《论李道纯及其著作》,载潘雨廷:《道教史发微》,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59-167页。
    [7]白玉蟾:《海琼白真人全集》卷1,载《道藏辑要》第6册,成都:巴蜀书社,1992-1994年影印本,第176页。
    [8]白玉蟾:《海琼白真人语录》卷4,《道藏》第33册第138页。
    [1]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五,《道藏》第23册748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五,《道藏》第4册第514页。
    [3]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五,《道藏》第23册第749页。
    [4]李道纯:《道德会元序》,《道藏》第12册第644页。
    [5]《书画汇考》卷53,《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74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80页中。
    [6]《祖英集·原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按:此处“孟陬日”,《文津阁四库全书》为“孟陬月”。
    [1]《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卷之一,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19册第296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11页。
    [3][元]王玠:《还真集》,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19册第712页。
    [4]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8页。
    [5]《中国方志丛书》卷14,据清道光七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6]文天祥(公元1236-1282),号文山,南宋末忠臣,官至左丞相,封信国公,德佑初,元兵入侵,他应诏勤王,奉使入元军议和,被执,脱归,辗转浙、闽、粤,继续抗击元军,后战败被执,拘燕三年,宋既亡,终不屈,遂被杀,临刑,作正气歌以见志。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吟啸集》。文天祥所作关于真州的诗词约6首,达700余字。(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卷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下册,2007年,第1963-1970页。)
    [1]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三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64页。
    [2]潘雨廷:《论李道纯及其著作》,载《道教史发微》,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59-167页。
    [3]《水经注》卷38,《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91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58页下。
    [4][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30,《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59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36页中。
    [5]《总志之属》卷63,《文渊阁四库全书》。
    [6][清]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年,第761页。
    [1]《资治通鉴》卷182,《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06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6页。
    [2]《资治通鉴》卷251,《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06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23页下。
    [3]《舆图部江考第二十五》,《古今图书集成》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影印本.1985年,第6935页中。
    [4]《江南通志》卷18,《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72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85页上。
    [5]《中国方志丛书》卷33,据清康熙二十四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本,1985年,第44437页。
    [1]《中国方志丛书》卷54,据清嘉庆十五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2]《坤舆典》第92卷,《古今图书集成》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影印本,1985年7187页上。
    [3]《扬州府建置沿革考·仪真县》,《古今图书集成》,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影印本,1985年,14499页中。
    [4]《扬州城池考》,《古今图书集成》,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影印本,1985年,第14527页中。
    [5]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二,《道藏》第4册第490页。
    [6][明]朱怀干:《嘉靖维扬志》。
    [7][清]李斗撰:《扬州画舫录》卷7。
    [8]《文学典》第180卷,《古今图书集成》,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影印本,1985年。
    [1][明]汪道昆:《太函集》卷51。
    [2]《扬州府部》,《古今图书集成》,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影印本,1985年第14500页下-14501页上。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6页。
    [4][清]张尚瑗:《公羊折诸》卷6,《文津阁四库全书》第61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08页下。
    [5]《坤舆典》第110卷,《古今图书集成》,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影印本,1985年。
    [6]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四,《道藏》第23册第746页。
    [1]谢寿昌等主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627页。
    [2]戴均良等主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2171页。
    [3]《扬州府建置沿革考·职方典第753卷》,《古今图书集成》,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影印本,1985年。
    [4]《扬州府部·职方典第765卷》,《古今图书集成》,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影印本,1985年,第14608页上。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10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9页。
    [3]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3页。
    [4]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4页。
    [1]李道纯:《太上大通经注》,《道藏》第2册第711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3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501页。
    [4]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28页。
    [5]李道纯:《道德会元》卷上,《道藏》第12册第644页。
    [6]李道纯:《道德会元》卷上,《道藏》第12册第650页。
    [7]李道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142页。
    [1][宋]张伯端:《悟真篇后序》。
    [2][宋]张伯端:《悟真篇后序》。
    [3][宋]白玉蟾:《鹤林问道篇·紫清指玄集》。
    [4][宋]白玉蟾:《海琼白真人语录》卷3。
    [1][宋]白玉蟾:《谢张紫阳书》。
    [2][宋]白玉蟾:《玄关显秘论》。
    [3][宋]王庆升:《爰清子至命篇》,《中华道藏》第19册第596页。
    [1]李道纯:《道德会元》,《道藏》第12册第645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3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6页。
    [4]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8页。
    [1]李道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第141页。
    [2]李道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第141页。
    [3][宋]张君房:《云笈七籖》李永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重印,第18页。
    [4][宋]张君房:《云笈七籖》李永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重印,第18-19页。
    [5]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32页。
    [6][明]张宇初:《岘泉集》,《中华道藏》第26册第158页。
    [1][唐]吕纯阳:《纯阳真人浑成集》卷上。
    [2][金]王重阳:《重阳全真集》卷12,《中华道藏》第26册第349页。
    [3]李道纯:《三天易髓》,《道藏》第4册第526页。
    [4]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9页。
    [5]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6页。
    [6]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30页。
    [1][宋]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卷3,《道藏》第13册第672页。
    [2][宋]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卷6,《道藏》第13册第692页。
    [3]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30页。
    [4]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31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2-483页。
    [2]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30-534页。
    [1]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33页。
    [2]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30页。
    [1]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30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3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3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3页。
    [1]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3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3页。
    [3]李道纯:《道德会元》卷下,《道藏》第12册第651页。
    [1][宋]杨万里:《诚斋文集》卷17。
    [2][明]王夫之:《系辞下传》第十章。
    [3][明]王夫之:《系辞上传》第五章。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3页。
    [1]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濮阳市博物馆,濮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报告》,载《华夏考古》,1988年第1期,第1-4页。
    [2]伊世同:《北斗祭——对濮阳西水坡M45号墓贝塑天文图的再思考》,载《中原文物》,1996年第2期,第22-31页。
    [3]叶林生:《濮阳西水坡M45号墓的释读问题》,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103-107页。
    [1]张光直:《濮阳三嬌与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的人兽母题》,载《文物》,1988年第11期。
    [2]冯时:《天文考古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94页。
    [1]冯时:《中国天考古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95页。
    [1]按:《诗经·小雅·北山》记载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以说,后世历代皇朝都以此“天下”的大一统规模作为自己政治成就的最高目标。
    [1][晋]韩康伯:《周易注》卷8。
    [2]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29页。
    [3]李道纯:《道德会元序》,《道藏》第12册第642页。
    [4]李道纯:《三天易髓》,《道藏》第4册第486页。
    [1]按:佛家天台宗有“一念三千”(智顗)的思想,其中的“心念”概念值得与此处的“心易”概念结合思考。“心念”实即“心动”。如当代学者杜继文在论述天台宗智顗“一念三千”的思想时,说:“‘心动'既然是‘念'的本质属性,所谓‘一念三千'即含有‘心生一切法'的意思,应该不成问题。”(参见杜继文.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76页)但要比较佛家的“心念”与李道纯的“心易”,涉及到佛家天台宗“心具”、“性具”与“缘起”,以及唐宋思想史的理解,此颇为不易。笔者当另作研究。从宋代易学看,李觏曾讨论了“应变之心”的问题,他说:“诸卦之时,君之所遇者多, 以事无不统也。臣之所遇者寡,以事有分职也。或一人之身而兼数事,或终食之久而移数时,时既屡迁,迹亦皆变,苟不求其心之所归而专视其迹,则散漫简策,百纽千结,岂中村之所了耶?”(李觏:《易论第十一》)又如对于《周易》复卦《彖》文“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王弼注此说:“动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见也”,王氏实是训息为静止,以静止为天地之心:而宋欧阳修训息为生息,说:“一阳初动于下矣,天地所以生育万物者本于此,故曰天地之心也。”这是以生息为天地之心。欧阳氏“生息之心”的思想值得重视。笔者对于宋易“生息之心”与李道纯“心易”学说的关系还有待来日揭示。
    [1]按:汉易的卦气说由魏伯阳创发为月体纳甲说,包括六十卦纳甲、八卦纳甲与十二消息卦说,同用来说明炼丹的火候。
    [2]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16-233页。
    [3]李养正:《道教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4页。又见:王明:《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42-243页。
    [4]按:唐代刘知古说:“道之所秘者,莫若还丹;还丹可验者,莫若龙虎;龙虎之所自出者,莫或《参同契》焉。”五代彭晓的《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朱熹的《周易参同契考异》、南宋陈显微的《周易参契解》,储华谷的《周易参同契注》,宋末元初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等等。这些都是道教易学发展的标志。
    [1][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47,《中华道藏》第47册第526页。
    [2]卢国龙:《陈抟的〈易〉〈老〉之学及〈无极图〉思想探源》,载《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第88页。
    [3][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12,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97页。
    [4]卢国龙:《陈抟的〈易〉〈老〉之学及〈无极图〉思想探源》,载《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第87页。
    [5]按:当代学者李养正认为“钟离权乃是五代后汉人”。后汉年代为(公元947-950年),张伯端为陈抟的再传弟子,张氏生卒为公元984年至1082,故笔者假定钟离权在世不超过公元1082年。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4页。
    [2]李养正:《道教义理与〈周易〉关系述论》,香港道教学院丛书,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年。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6页。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21页。
    [1][晋]郭象:《庄子注》卷3。
    [2][晋]郭象:《庄子注》卷3。
    [1][宋]林希逸:《庄子口义》卷10。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21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21页。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21页。
    [5]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22页。
    [6]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21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3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3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500页。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4页。
    [5]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60页。
    [1][晋]郭象:《庄子注》卷七。
    [2][宋]林希逸:《庄子口译》卷一。
    [3][宋]王雱:《南华真经新传》卷十。
    [4][明]焦竑:《庄子翼·附录》。
    [5][金]王喆:《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中华道藏》第26册第393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5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5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5页。
    [4]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30页。
    [1]李道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第141页。
    [2]李道纯:《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道藏》第2册第715页。
    [3][明]王夫之:《周易内传》。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4页。
    [5]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6页。
    [1]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31页。
    [2]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31页。
    [3]李道纯:《三天易髓》,《道藏》第4册第527页。
    [4]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4页。
    [5]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二,《道藏》第4册第491页。
    [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94。
    [7][宋]夏元鼎:《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卷3,《中华道藏》第19册第468页。
    [1]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30页。
    [2][魏]王弼:《周易注》卷1。
    [3][宋]张伯端:《青华秘文》。
    [4][金]王喆:《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
    [5][金]王喆:《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
    [6][宋]方闻一:《大易粹言》卷66。
    [7][晋]韩康伯:《周易注》卷7。
    [1][晋]韩康伯:《周易注》卷7。
    [2][晋]韩康伯:《周易注》卷7。
    [3][宋]张载:《横渠易说》。
    [4]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34页。
    [5]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5页。
    [6]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34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4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4页。
    [3]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34页。
    [1]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32页。
    [2]李道纯:《道德会元》,《道藏》第12册第644页。
    [3]李道纯:《道德会元》,《道藏》第12册第644页。
    [4]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33页。
    [5][宋]杨万里撰:《诚斋易传》卷17。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5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5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4页。
    [4]李道纯:《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道藏》第2册第715页。
    [5]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一,《道藏》第23册第736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4页。
    [2]李道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第142页。
    [1]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4页。
    [2][宋]白玉蟾:《性命日月论·紫清指玄集》。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8页。
    [1][元]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
    [2][元]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本段所引《参同契》文均为此版本。
    [1][宋]张君房:《云笈七籖》卷49。
    [2]它包括《太上黄庭外景玉经》(西晋)和《太上黄庭内景玉经》(东晋),晋魏华存传《外 景》(24章)并据之草创《内景》(36章),而后杨羲、许谧增饰完成为《黄庭经》。参见李养正:《道教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9,第346页。《道藏》第24册载有《黄庭经讲义》。
    [1]按:明正统道藏的洞神部方法类“临”帙有该作二卷,《云笈七籖》卷三十二有其节本。
    [2][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序》,《中华道藏》第23册第642页。
    [3][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序》,《中华道藏》第23册第642页。
    [4][宋]张君房:《云笈七籖》卷49。
    [1][宋]石泰:《还源篇》,《修真十一书杂著指玄篇》卷4。
    [2][宋]白玉蟾:《玄关显秘论·海琼问道集》。
    [3][宋]白玉蟾:《修真十书杂著指玄篇》卷4。
    [4][金]王喆:《重阳真人金阙玉锁诀》。
    [5][金]王喆:《重阳真人金阙玉锁诀》。
    [1][金]邱处机:《大丹直指》卷下。
    [2][元]王道渊撰:《还真集》。
    [3]彭晓注:《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
    [1]陈显微注:《周易参同契解》。
    [2]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
    [3]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
    [4]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
    [1][清]黄宗炎:《图学辩惑》。
    [2]李养正:《道教义理与〈周易〉关系述论》,香港: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3][宋]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中华道藏》第16册第248页。
    [4][后蜀]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卷上,《中华道藏》第16册第83页。
    [1]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6页。
    [2][宋]白玉蟾:《谷神不死论·紫清指玄集》。
    [3][宋]张伯端:《悟真篇》卷中。
    [4]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二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第752页。
    [5][宋]白玉蟾:《谷神不死论·紫清指玄集》。
    [6][宋]白玉蟾:《谷神不死论·紫清指玄集》。
    [7][宋]白玉蟾:《谷神不死论·紫清指玄集》。
    [1][宋]白玉蟾:《性命日月论·紫清指玄集》。
    [2][宋]白玉蟾:《性命日月论·紫清指玄集》。
    [3][宋]白玉蟾:《鹤林问道篇·紫清指玄集》。
    [4][宋]薛道光:《还丹复命篇》序。
    [5][宋]张伯端:《金丹四百字》序。
    [6]钟离权著,吕喦传:《灵宝毕法.论日月第四》
    [7]钟离权著,吕喦传:《灵宝毕法.论四时第五》
    [8]钟离权著,吕喦传:《灵宝毕法.论还丹第十三》
    [9]钟离权著,吕喦传:《灵宝毕法.论真仙第一》
    [10][宋]张伯端:《金丹四百字》,《道藏》第4册第620页。
    [1][宋]白玉蟾:《玄关显秘论·紫清指玄集》。
    [2][宋]白玉蟾:《谢张紫阳书》。
    [3]钟离权著,吕喦传:《灵宝毕法·论五行第六》。
    [4]钟离权著,吕喦传:《灵宝毕法·论水火第七》。
    [5][宋]张伯端:《悟真篇》卷中。
    [6][宋]张伯端:《悟真篇》卷中。
    [1][宋]白玉蟾:《修仙辩惑论·紫清指玄集》。
    [2]《重阳全真集》卷5,《中华道藏》第26册第307页。
    [3]《重阳全真集》卷10,《中华道藏》第26册第329页。
    [4]《重阳全真集》卷1,《中华道藏》第26册第279页。
    [5][宋]张伯端:《青华秘文》。本段所引均自此文。
    [1][宋]白玉蟾:《紫清指玄集》。
    [2][宋]白玉蟾:《谢张紫阳书》。
    [3][宋]张伯端:《青华秘文》。
    [4][宋]张伯端:《青华秘文》。
    [1]钟离权著,吕喦传:《论还丹第十三·灵宝毕法》。
    [2]钟离权著,吕喦传:《论还丹第十三·灵宝毕法》。
    [3][宋]张伯端:《青华秘文》。
    [1][宋]张伯端:《青华秘文》。
    [2][宋]白玉蟾:《紫清指玄集》。
    [3][金]邱处机:《磻溪集》卷一,《中华道藏》第26册第599页。
    [4][金]马珏:《丹阳真人语录》,《中华道藏》第26册第408页。
    [5]《无为清净长生真人至真语录》,《中华道藏》第26册第551页。
    [6]《重阳全真集》卷二,《中华道藏》第26册第287页。
    [7][金]王重阳:《重阳立教十五论》,《道藏》第32册第154页。
    [1][宋]张伯端:《直泄天机图论》,《道藏》第4册第363页。
    [2]刘处玄:《仙乐集》卷2,《中华道藏》第26册第569页。
    [3]刘处玄:《仙乐集》卷5,《中华道藏》第26册第588页。
    [4]《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中华道藏》第26册第395页。
    [5]《丹阳真人语录》,《中华道藏》第26册第405页。
    [1]刘处玄:《仙乐集》卷五,《中华道藏》第26册第591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二,《道藏》第4册第488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501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20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502页。
    [3]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五,《道藏》第23册第750页。
    [4]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五,《道藏》第23册第751页。
    [5]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501页。
    [6]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3页。
    [7]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7页。
    [8]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3页。
    [9]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3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8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3页。
    [3]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5页。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502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二,《道藏》第4册第489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6页。
    [3]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五,《道藏》第23册第751页。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二,《道藏》第4册第492页。
    [5]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500页。
    [6]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五,《道藏》第23册第752页。
    [7]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18页。
    [1]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29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19页。
    [3]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8页。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501页。
    [5]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3页。
    [6]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二,《道藏》第23册第740页。
    [7]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502页。
    [8]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3页。
    [9]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7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3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二,《道藏》第4册第489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二,《道藏》第4册第489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6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二,《道藏》第4册第488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二,《道藏》第4册第489页。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二,《道藏》第4册第489页。
    [5]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5页。
    [6]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5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6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7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5页。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5页。
    [5]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5页。
    [1][元]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500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15页。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8页。
    [5]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8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8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8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15页。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五,《道藏》第4册第514页。
    [5]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三,《道藏》第23册第743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7页。
    [2]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6页。
    [3]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五,《道藏》第23册第750页。
    [4]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5页。
    [5]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五,《道藏》第23册第750页。
    [6]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502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3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3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5页。
    [1]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6页。
    [2]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四,《道藏》第23册第747页。
    [3]李道纯:《道德会元》,《道藏》第12册第645页。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5页。
    [1]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二,《道藏》第23册第739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18页。
    [3]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61页。
    [4]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3页。
    [5]李道纯:《道德会元》,《道藏》第12册第645页。
    [6]李道纯:《道德会元》,《道藏》第12册第645页。
    [1][宋]张伯端:《青华秘文》。
    [2]张伯端撰,翁葆光注,戴起宗疏:《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
    [3][宋]张伯端:《青华秘文》。
    [1][宋]白玉蟾:《玄关显秘论·海琼问道集》。
    [2][宋]白玉蟾:《玄关显秘论·海琼问道集》。
    [3][宋]白玉蟾:《杂著指玄篇·修真十书》。
    [1][宋]白玉蟾:《玄关显秘论·海琼问道集》。
    [2][宋]白玉蟾:《玄关显秘论·海琼问道集》。
    [3][宋]白玉蟾:《玄关显秘论·海琼问道集》。
    [1][宋]张伯端:《青华秘文》。
    [2][宋]张伯端:《青华秘文》。
    [3][宋]陈楠:《还丹复命篇》。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二,《道藏》第4册第491-492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二,《道藏》第4册第492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二,《道藏》第4册第492页。
    [3]冯友兰先生说:“对于自然的研究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但这不是人类精神的反思。它所得到的结果是科学:人类精神的反思所得到的结果才是哲学。”(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502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502页。
    [3]按:佛教亦有三身思想,即“报身、化身、应身”。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6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7页。
    [2][宋]张君房:《云笈七籖》卷49,李永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1092页。
    [3]钟离权著,吕喦传:《灵宝毕法》,《道藏》第28册第349-364页,《论炼形第十四》。
    [1]按:钟吕理法的身内有身、身外有身是深刻的。第一身回答了人的生命从何而来,第二身回答了人的生命往何而去。“身外有身”的命题见《论炼形第十四》“必欲超凡入圣,以炼形化气而身外有身。”这第二个身就是长生不死的真实含义。但此时还没有心性化。
    [2]钟离权著,吕喦传:《灵宝毕法》。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501页。
    [4]曾糙:《道枢》卷42,《中华道藏》第23册第619页。
    [5][金]侯善渊:《上清太玄集》卷6,《中华道藏》第27册第203页。
    [1]按:当然,人间佛教与人生丹道是不同层面的理论反映。不过,佛教却于二十世纪初便走上了“人间佛教”的道路。
    [2]王主敬:《玄教大公案》序,《中华道藏》第27册第444页。
    [1]苗时善:《玄教大公案》卷上,《中华道藏》第27册第446页。
    [2]《道德真经指归》,《中华道藏》第9册第84页。
    [3][金]侯善渊:《上清太玄集》卷一,《中华道藏》第27册第176页。
    [4][唐]吴筠:《玄珠录》卷上,《中华道藏》第26册第5页。
    [5][唐]通玄先生述:《道体论》,《中华道藏》第26册第16页。
    [1][唐]通玄先生述:《道体论》,《中华道藏》第26册第23页。
    [2][唐]通玄先生述:《道体论》,《中华道藏》第26册第23页。
    [3]长筌子:《洞渊集》卷一,《中华道藏》第27册第第140页。
    [4]《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卷八,《中华道藏》第10册第第461页。
    [5][宋]太守张氏:《道德真经集注》卷二,《中华道藏》第10册第548页。
    [6]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19页。
    [7]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16页。
    [1][元]王玠:《还真集》卷下,《中华道藏》第27册第714页。
    [2][元]王玠:《还真集》卷下,《中华道藏》第27册第718页。
    [3]段志坚:《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序》,《中华道藏》第26册第726页。
    [4]林志坚:《道德真经注》卷上,《中华道藏》第12册第553页。
    [5]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79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五,《道藏》第4册第514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6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501页。
    [1]按:《清庵莹蟾子语录序》记载:“时至元戊子夏季大雨时行日,茅山道士嘿庵广蟾子稽首谨书。”(《道藏》第23册,第733页)戊子,1288年。语录成书的时间当早于《中和集》。
    [2]按:此处关于王玠、杜道坚的介绍,参见:潘雨廷:《论李道纯及其著作(附:杜道坚、王玠)》,载《中国道教》,1994年第2期。
    [3]潘雨廷:《道藏书目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23页。
    [1][明]张宇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2][明]张宇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3][明]张宇初:《道门十规》。
    [4]按:本段关于张宇初、刘一明的介绍,参见:卿希泰主编,丁贻庄等撰:《中国道教》第一卷,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
    [1][清]刘一明:《周易阐真》,《藏外道书》第8册第130页。
    [1]学者牟钟鉴等人认为:“儒、佛、道三教合流的结果,在佛教方面产生了禅宗,在儒家方面产生了理学,在道教方面产生了内丹学,成为中国哲学三大理论高峰。”(参见: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21页。)
    [1][唐]李翱:《李文集》卷2。
    [2]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载《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3期,第47页。
    [1]李道纯:《三天易髓》,《道藏》第4册第525页上。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10页上。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16页下~517页上。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17页下。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15页中。
    [2]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9页上。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22页上、中。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22页下。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23页上。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22页下。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18页上。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6页下~507页上。
    [1]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3页上。
    [2]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7页中、下。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3页下。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5页上。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4页下~495页上。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3页下。
    [3][宋]张君房:《云笈七籖》卷3,李永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重印,第34-36页。
    [4][宋]张君房:《云笈七籖》卷1。
    [1]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道藏》第4册第533页中。
    [2][魏]王弼:《周易注》卷2。
    [1][魏]王弼:《周易注》卷4。
    [2][魏]王弼:《周易注》卷4。
    [3][魏]王弼:《周易注》卷5。
    [4][魏]王弼:《周易注》卷2。
    [5][魏]王弼:《周易注》卷2。
    [6][魏]王弼:《周易注》卷7。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4页中。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4页中。
    [3]按:此处关于“转运”的认识,即个人把握命运的三大条件——“求知”、“勤奋”、“机遇”的阐发,为当代学者、中国道教学院原副院长李养正先生的指点和明示。笔者谨表示感谢!
    [1]谢光辉主编,谢光辉,李文红编写,陈峥,陈嵘绘图:《汉语字源字典·图解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谢光辉主编,谢光辉,李文红编写,陈峥,陈嵘绘图:《汉语字源字典·图解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李养正:《道义理与〈周易〉关系述论》,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年第31页。按:关于《易传》的成书时代,目前仍有不同看法。
    [4]《老子道德经》卷上。
    [5]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46-247页。
    [6]《老子道德经》卷下。
    [7]《老子道德经》卷下。
    [8][魏]王弼:《周易注》卷2。
    [1][魏]王弼:《周易注》卷1。
    [2][宋]林希逸撰:《庄子口义》卷5。
    [3][宋]褚伯秀撰:《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40。
    [4][晋]郭象:《庄子注》卷2。
    [5][晋]郭象:《庄子注》卷1。
    [6]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在中国道教学院成立典礼上的讲话.参见:中国道教学院编.中国道教学院成立十五周年纪念册,2005.18页.
    [1]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2][宋]张君房:《云笈七籖》卷11。
    [3][宋]张君房:《云笈七籖》卷17。
    [4]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卷18至34,北京:中华书局,1960,1997重印.本文所引《太平经合校》均为此版本。
    [5]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卷18至34。
    [6]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卷18至34。
    [1]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卷84。
    [2]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卷86。
    [3]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卷110。
    [4]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卷154-170。
    [1]寇谦之:《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道藏》第18册第232页。
    [2]《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中华道藏》第5册第141页。(《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一卷,撰人不详。内容与《升玄内教经中和品》类同,盖出于六朝。收入《道藏》太平部。参见: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866页。)
    [3]《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义疏》,《中华道藏》第5册第125页中。(《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义疏》,一卷。撰人不详,约出于唐代。系《升玄内教经》第七卷之注疏本。参见:《中华道藏》第5册第125页。)
    [4]《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义疏》,《中华道藏》第5册第125页。
    [1][宋]白玉蟾:《玄关显秘论》。
    [2][金]王喆:《孙公问三教·重阳全真集》卷1,《中华道藏》第26册第277页。
    [3]李道纯:《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藏》第23册第759-761页。
    [4]以下本段所引均为《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
    [1]以上本段所引均为《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
    [2][宋]白玉蟾:《杂著指玄篇》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619页。
    [1]《三极至命筌蹄》,《道藏》第4册第937页。
    [2]《金丹直指·玄关一窍颂》,《道藏》第24册第90页。
    [3]《金丹直指·玄关一窍颂》,《道藏》第24册第91页。
    [4]陈虚白:《规中指南》,《道藏》第4册第387-388页。
    [1]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4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五,《道藏》第4册第514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16页下-517页上。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19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二,《道藏》第4册第490页中。
    [2]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二,《道藏》第23册第739页。
    [3][明]黄道周:《洪范明义》卷首。
    [4][宋]章如愚:《群书考索》续集卷5。
    [5]余敦康:《宗教哲学伦理》,参见余敦康、吕大吉、牟钟鉴、张践合著:《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卷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72页。
    [1][晋]郭象:《庄子注》卷10。
    [2]《荀子》卷11。
    [3]《春秋繁露》卷16,《四部丛刊》。
    [1][唐]李翱:《李文公集》卷2。
    [2][唐]孔颖达:《周易正义》。
    [3]《通书》卷7。
    [1]《温国文正公文集》卷4。
    [2][宋]朱熹:《两程遗书》卷15。
    [3][明]胡广等撰:《四书大全·中庸或问》第一章。
    [4][明]胡广等撰:《四书大全·中庸章句注》第一章。
    [5][宋]黎敬德编:《朱子语类》卷62。
    [6][宋]陈淳:《北溪字义》。
    [7][宋]黎敬德编:《朱子语类》卷5。
    [1][宋]黎敬德编:《朱子语类》卷62。其中说:“大本用涵养,中节则须穷理之功。”
    [2]李道纯:《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藏》第23册第759-761页。
    [3]关于《中庸》为何时的作品,现在仍然有不同意见。一些学者认为,现存《中庸》可能是秦汉统一后,孟子后学的作品。(参见中国孔子基金会编:《中国儒学百科全书》,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第411页。)
    [1]《礼记注疏》卷5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96年,第1625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3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一,《道藏》第4册第483页。
    [4][宋]朱熹:《晦庵集》卷11。
    [5][宋]朱熹编:《二程遗书》卷11。
    [1][宋]朱熹:《晦庵集》卷65。
    [2]李道纯:《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17页。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5页下。
    [1][宋]邵雍:《皇极经世书》卷13。
    [2][宋]邵雍:《击壤集》卷19。
    [3]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二卷,北京:昆仑出版社,1995年。
    [4][宋]李觏:《盱江集》卷3。
    [5][宋]欧阳修:《文中集》卷76。
    [1][宋]程颐:《伊川易传》卷二。
    [2][宋]朱熹编:《二程遗书》卷18。
    [3][宋]张载:《横渠易说》卷1。
    [4]《子夏易传》卷9。
    [5][宋]朱熹编:《二程遗书》卷2。
    [1]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60页。
    [2][晋]韩康伯撰:《周易注》卷7。
    [3][宋]朱熹:《晦庵集》卷42。
    [4]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60页。
    [5]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5页。
    [1][宋]程颐:《伊川易传》卷4。
    [2][宋]杨万里:《诚斋易传》卷15。
    [3][清]黄宗羲撰:《明儒学案》卷26。
    [4][宋]朱熹:《晦庵集》卷58。
    [5][宋]朱熹:《晦庵集》卷67。
    [1][宋]朱熹:《晦庵集》卷62。
    [2]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9页。
    [3][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3,《四部丛刊》。
    [4]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59页。
    [5]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60页。
    [6][宋]朱熹:《论语精义》卷2.
    [7][宋]朱熹:《晦庵集》卷36。
    [1][宋]周惇颐撰:《周元公集》卷1。
    [2]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60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5页。
    [4]《法句经》,《中华大藏经》第52册。
    [5]《妙法莲华经玄赞》,《中华大藏经》第100册。
    [6]《正法华经》,《中华大藏经》第15册。
    [7][唐]李通玄撰:《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4卷,《中华大藏经》第98册。
    [1]《杂阿含经》卷1,《中华大藏经》第32册。
    [2]龙树,或译作龙胜、龙猛,除《中论》外,还着有《大智度论》和《十二门论》等重要经典,是印度大乘佛教的杰出代表人物,在印度和中国佛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1]鸠摩罗什译:《中论·观因缘品》,《中华大藏经》第28册。
    [2]《杂阿含经》卷43,《中华大藏经》第32册。
    [3]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41,《中华大藏经》第25-26册。
    [4]《息诤因缘经》,《中华大藏经》第67册。
    [5]《息诤因缘经》,《中华大藏经》第67册。
    [6]《大宝积经》,《中华大藏经》第89册.
    [1]《弘明集》,《中华大藏经》第62册。
    [2]《二谛义》卷上,《大正藏》第45册。
    [3]《玄论》卷3,《大正藏》第45册。
    [4]《中观论疏》卷2,《大正藏》第42册。
    [5]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82页。
    [6]《大般涅槃经集解》卷2,《大正藏》第37册。
    [7]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5页。
    [1]《第一义法胜经》,《中华大藏经》第18册。
    [2]《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中华大藏经》第36册。
    [3]《虚堂和尚语录》卷3,《大正藏》第47册。
    [1]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60页。
    [2]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60页。
    [3]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60页。
    [4]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四,《道藏》第4册第508页。
    [1]《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卷1,《大正藏》第85册。
    [2]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60页。
    [3]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60页。
    [4]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60页。
    [5]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六,《道藏》第23册第761页。
    [1]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之一,《道藏》第23册第735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21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22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7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六,《道藏》第4册第522页。
    [1]李道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第142页。
    [2]李道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第142页。
    [3]李道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第143页。
    [1]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五,《道藏》第4册第512页。
    [2]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6页。
    [3]李道纯:《中和集》卷之三,《道藏》第4册第496页。
    [1]按:陈抟、魏伯阳是道教的人,但由于周敦颐的《太极图》源自陈抟,而陈抟的《无极图》又与魏伯阳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关联,因此,要说明李道纯受儒家的影响的情况,当作此线索追溯。
    [1]按:此处“四学”的概括为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启发,尤其是“通学”的术语及内涵为牟教授指点。笔者谨表示感谢!
    [2]参见:《四库全书总目·书类·洪范口义类》。
    [3]余敦康:《宗教·哲学·伦理》,余敦康、吕大吉、牟钟鉴、张践,合著:《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卷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0页。
    [4]李养正:《道教义理与〈周易〉关系述论》,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1]按:关于“大中至正”的中和思想,为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指点,笔者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在此谨表示感谢!
    [1]例如,现代学者朱伯崑认为:“《周易》是我国一部古老的典籍,其流传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被人们视为重要的典籍,以后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一直被尊奉为神圣的经典,其影响之深远,在世界历史上是少见的。……。它对我国古代的哲学、宗教、科学、文学艺术以及政治和伦理生活都起了深刻的影响,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丰碑。”(朱件崑:《易学哲学史·北大版序言》第1卷,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第36页。)
    [2]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4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第6页。
    [1]元.李道纯注.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注.道藏.第2册.592-593页.
    [2]元.李道纯注.太上大通经注.道藏.第2册.711-712页.
    [3]元.李道纯注.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道藏.第2册.714-716页.
    [4]元.李道纯撰,蔡志颐编.中和集.6卷.道藏.第4册.482-524页.
    [5]元.李道纯著.全真集玄秘要.1卷.道藏.第4册.528-534页.
    [6]元.李道纯撰,王玠校.三天易髓.1卷.道藏.第4册.524-528页.
    [7]元.李道纯述.道德会元.2卷.道藏.第12册.642-659页.
    [8]元.李道纯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17册.141-143页.
    [9]元.李道纯撰;柴元皋,赵道可,苗善时,邓德成,张应坦,蔡志颐,等集录.清庵莹蟾子语录.6卷.道藏.第23册.733-762页.
    [10]元.李道纯撰,周易尚占.藏外道书.第5册.183页.
    [1]宋.程颢,程颐撰;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2007.
    [3]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2004重印.
    [4]宋.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一:卷一至卷九.上海:上海书店,1989.
    [5]宋.文天祥;邓碧清译注.文天祥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
    [6]元.脱脱,等.辽史.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2008重印.
    [7]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
    [8]元.郝经.陵川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9]金.元好问.续夷坚志;常振国点校.湖海新闻夷坚续志/无名氏撰:金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2008重印.
    [11]清.黄宗羲原撰,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12]原题钟离权著,吕喦传.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三卷.道藏.第28册.349-364.
    [13]张伯端撰,翁葆光注,戴起宗疏.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八卷.道藏.第2册.910-986.
    [14]宋.张伯端撰.玉清玉笥青华秘文金宝鍊丹诀.三卷.道藏.第4册.362-378 页.
    [15]金.王喆.重阳全真集.道藏.第25册.689-786页.
    [16]金.王喆.重阳教化集.道藏.第25册.786-790页.
    [17]金.王喆.重阳真人金阙玉锁诀.一卷.道藏.第25册.798-806页.
    [18]金.王喆.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一卷.道藏.第25册.807-808页.
    [19]金.王喆.重阳立教十五论.道藏.第32册.153-155页.
    [20]金.邱处机.大丹直指.中华道藏.第26册.631-645页.
    [21]白玉蟾撰.留元长编集.海琼问道集.道藏.第33册.147-153页.
    [22]谢显道,彭耜,等编.海琼白真人语录.四卷.第33册.111-140页.
    [23]修真十书.道藏.第4册.成书于宋末元初.605-869页.
    [24]洪知常编.海琼传道集.道藏.第33册.140-147页.
    [25]元.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道藏.第20册.192-262页.
    [26]元.陈致虚.周易参同契分章注.藏外道书.第9册.成都:巴蜀书社,1992.
    [27]元.杜道坚.道德经玄经原旨.道藏.第12册.725-758页.
    [28]元.王道渊注.黄帝阴符经夹颂解注.三卷.道藏.第2册.833-845页.
    [29]元.王道渊注.崔公入药镜注解.一卷.道藏.第2册.881-887页.
    [30]元.王道渊撰,张宇初序.还真集.三卷.道藏.第24册.97-123页.
    [31]元.王道渊撰.通玄篇.一卷.道藏.第24册.123-128页.
    [32]元.苗太素主编,王志道编辑.玄教大公案.二卷.道藏.第23册.889-911页.
    [33]明.张宇初编.岘泉集.十二卷.道藏.第33册.179-281页.
    [34]明.赵道一编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五十三卷.道藏.第5册.99-414页.
    [35]明.赵道一编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篇五卷.道藏.第5册.414-448页.
    [36]明.赵道一编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篇.六卷.道藏.第5册.448-489页.
    [37]明.尹真人.性命圭旨.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38]清.黄元吉撰.三教真传-乐育堂语录.
    [39]清.刘一明.道书十二种.藏外道书.第8册.
    [40]清.刘一明撰.金丹四百字解·注疏四百字真义歌.藏外道书.第8册.
    [41]清.刘一明撰.修真辨难.悟真直指.藏外道书.第8册.467-493页.
    [42]清.刘一明撰.象言破疑.藏外道书.第8册.
    [43]陈教友.长春道教源流.藏外道书.第31册.1-58页.
    [44]宋.契嵩.传法正宗记.北京:线装书局,2000.
    [45]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46]郭起元,秦懋绅,徐方高.盱眙县志.清乾隆12年[1747]
    [47]方家藩,傅绍曾.盱眙县志.清同治12年[1873]
    [48]锡元,高延第.盱眙县志稿.清光绪29年[1903]
    [49]许绍宗,邓显鹤.武冈州志.清嘉庆22年[1817]
    [50]黄维瓒,邓绎.武冈州志.清光绪元年[1875]
    [51]张德昌.武冈乡土志.清光绪34年[1908]
    [1]王廷琦.金元内丹心性学初探:[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2]王婉甄.李道纯道教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北:台湾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9.
    [3]孙功进.李道纯丹道哲学浅探:[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4.
    [4]刘固盛.万殊归一--宋元老学的衍变与特点:[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华中师范大学.2005.
    [5]张学菲.莹蟾子李道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7.
    [6]杨军.宋元三教融合与道教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007.
    [1]孔令宏.宋明道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2]孔令宏.宋代理学与道家道教.北京:中华书局,2007.
    [3]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戈国龙.道教内丹学溯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5]戈国龙.道教内丹学探微.成都:巴蜀书社,2001.
    [6]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8]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1997重印.
    [9]王宗昱.金元全真教石刻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王钟翰.中国民族史概要.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11]王家佑.道教论稿.成都:巴蜀书社,1987.
    [12]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7卷.第8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4]孙克宽.宋元道教之发展.台湾东海大学,1965.
    [15]孙克宽.元代道教之发展.台湾东海大学,1968.
    [16]邝国强.全真北宗思想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17]卢国龙.道教哲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8]卢国龙.宋儒微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9]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
    [20]刘固盛.宋元老学史.成都:巴蜀书社,2001.
    [2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四卷.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
    [22]李大华.道教思想.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
    [23]李刚.重玄之道开启众妙之门——道教哲学论稿.成都:巴蜀书社,2005.
    [24]李祥俊.道通于一--北宋哲学思潮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5]李养正.道教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9.
    [26]李养正.道教经史论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27]李养正.道教史略讲.北京:中国道教学院,1997.
    [28]李养正.佛道交涉史论要.香港:香港道教学院,1999.
    [29]李养正.道教义理与〈周易〉关系述论.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
    [30]牟钟鉴.中国道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
    [31]牟钟鉴,胡孚深,王葆玹.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济南:齐鲁书社,1991.
    [32]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3]牟钟鉴,等.全真七子与齐鲁文化.济南:齐鲁书社,2005.
    [34]牟钟鉴.探索宗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35]牟钟鉴主编.民族宗教学导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36]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7]吕澂.印度佛教源流略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8]吕鹏志.道教哲学.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2000.
    [39]陈少峰.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40]陈连开.中国民族史纲要.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41]陈俊民.三教融合与中西会通.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2]陈垣.南宋河北新道教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
    [43]陈垣编纂,陈智超等校补.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4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97.
    [45]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
    [46]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47]杜继文.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48]余敦康,吕大吉,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四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9]张广保.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北京:三联书店,1995.
    [50]张广保.唐宋内丹道教.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5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2]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3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53]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1卷.第14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54]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丹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5]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6]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7]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58]唐大潮.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59]卿希泰主编,丁贻庄等撰.中国道教.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
    [60]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61]卿希泰.续中国道教思想史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62]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3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63]钱穆.金元统治下之新道教.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64]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第2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5]萧汉明,郭东升.周易参同契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66]萧登福.道教与佛教.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
    [67]曾传辉.元代参同学——以俞琰、陈致虚为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68]谢路军.中国道教源流.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69]谢路军.中国道教文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70]詹石窗.南宋金元的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71]詹石窗.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72]詹石窗主编,赖宗贤统筹.道韵第五辑·金丹南宗研究(甲).中华大道出版部,1999.
    [73]詹石窗主编,赖宗贤统筹.道韵第六辑·金丹南宗研究(乙).中华大道出版部,2000.
    [74]潘雨廷.道教史发微.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孔令宏.李道纯的道教心性哲学思想.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4).
    [2]孔令宏.李道纯的真常之道论.天府新论,2003(03).
    [3]王沐.李道纯之道统及其它(札记).船山学刊,1986(02).
    [4]王明.道教基本理论的几个来源.宗教学研究,1985(01).
    [5]王婉甄.李道纯会通儒释之心性论研究.性与命,2002(12),2003(13).
    [6]王煜.宋明理学与道教.中华文化论坛,1995(02).
    [7]乌以风.中国儒、释、道三教同源思想的历史演变.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2).
    [8]白亮.浅析李道纯内丹鼎器论.天府新论,2008(s1).
    [9]申喜萍.试析李道纯的美学思想.宗教学研究,2003(03).
    [10]申喜萍.李道纯的三教合一思想研究.宗教学研究,1998(04).
    [11]刘固盛.道教南宗对老子学说的解释与发挥.宗教学研究,2002(02).
    [12]刘固盛.宋元老学中的佛禅旨趣.人文杂志,2001(06).
    [13]刘直.壶中别有日月天——内丹隐语“壶”之源流及《壶天性果女丹十则法)述要.宗教学研究,2001(02).
    [14]李家彦.(太平经)的三合相通说.宗教学研究,1985(01).
    [15]吕锡琛.李道纯综合南北的心性修炼理论与实践.2004.
    [16]师道刚.金元之际儒学与全真道的关系.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4).
    [17]陈兵.元代江南道教.世界宗教研究,1986(02).
    [18]陈兵.金丹派南宗浅探.世界宗教研究,1985(04).
    [19]陈进国.李道纯的“三教融合”思想及其以“中和”为本的内丹心性学.中国道教,2005(05).
    [20]陈信君.性功修炼之我见.中国道教,2005(02).
    [21]陈毓照.陈撄宁《道教与养生》读后感——浅谈陈撄宁先生丹道研究之错漏.武当,2004(05).
    [22]孟乃昌.中国炼丹术的基本理论是铅汞论.世界宗教研究,1986(02).
    [23]张祖仁.浅谈道家内丹修炼流派形成及渊源关系和修炼方法.中国道教,2000(01).
    [24]杨柱才.周敦颐《太极图说》儒道解之比较研究.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1).
    [25]胡世厚.白朴交游考补.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6).
    [26]赵宗诚.道家尚黄老探源.宗教学研究,1985(01).
    [27]凌慧.宋代“三教合一”思潮初探.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5).
    [28]唐大潮.宋元明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理路.世界宗教研究,2006(01).
    [29]卿希泰,占石窗.李道纯“老学”浅析.船山学刊,1986(01).
    [30]黄心川.“三教合一”在我国发展的过程、特点及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哲学研究,1998(08).
    [31]章伟文.论李道纯的道教易老学思想.保定学院学报,2008(3).
    [32]萧进铭.道教内丹与儒家“中论”的比较—以李道纯为核心的探讨.2007年3月18日“第十届儒佛会通暨文化哲学学术研讨会”.
    [33]傅凤英.浅论道教内丹的“三要件”理论——以《性命圭旨》为例.中国道教,2005(04).
    [34]彭琦.宋元时期的三教调和论.北京社会科学,1999(02).
    [35]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中华文化论坛,1994(03):47
    [36]詹石窗.道教摄生法门与易学关系考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06).
    [37]潘一德.丹道秘旨-玄关一窍.中国道教,2000(06).
    [38]潘雨廷.论李道纯及其著作(附:杜道坚、王玠).中国道教,1994(02).
    [1]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日.福井康顺,等.道教.第1、2、3卷(,朱越利、冯佐哲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德.马克思·韦伯.儒教与道教(,王芬容).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日.蜂屋邦夫.金元时代的道教--七真研究.东京:汲古书院,1998.
    [5]日.蜂屋邦夫.道家思想与佛教(,隽雪梅、陈捷).长春: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6]法.索安.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吕鹏志、陈平等).北京:中华书局,2002.
    [1]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文津阁四库全书.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出版社工作委员会编.影印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四部丛刊.北京: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
    [4]清.陈孟雷,原辑;清.蒋廷锡,重辑.古今图书集成.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影印本.1985.
    [5]明.张宇初,等编.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影印,1988.
    [6]胡道静主编.藏外道书.成都:巴蜀书社.1992-1994年影印本.
    [7]清.彭定求.道藏辑要.第6册.成都:巴蜀书社,1999.
    [8]宋.张君房: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籖.北京:中华书局,2003,2007重印.
    [9]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10]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编.中华大藏经.北京:中华书局,1984,1996.
    [11]大藏出版株式会社.大正新修大藏经;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电子佛典(大正版).
    [12]中国孔子基金会编.中国儒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3]朱越利.道藏分类解题.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14]任继愈主编,钟肇鹏副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5]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6]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编纂.古文字诂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7]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宋金辽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1996重印.
    [18]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85.
    [19]地质出版社地图编辑一室编制.中国地图.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