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兰的金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唐兰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字学家、金石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五十多年,其学前承清末孙诒让、王国维等学者的学术遗风,后领现代学术研究之风潮,在文字音韵、历史考古、甲骨金石、简帛写卷、汉字改革和诗文书法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全面系统地考察、总结唐兰先生的学术成就,对于梳理20世纪相关学科的学术史,乃至于对当今相关专业的学术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唐兰先生治学成就的研究逐渐展开;然其集中讨论的领域范围,多囿于古文字学理论及甲骨学,而对唐兰先生研治金文的成果,却迟迟未见有系统专门之研究。事实上,唐兰先生是金文研究领域世所公认的顶尖学者,纵观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的金文研究史,其中几乎所有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的讨论,唐兰先生都有参与,且其意见多自成一派,影响巨大。因此,对唐兰先生金文研究的成就和特色缺乏系统全面的梳理研究,必将对在总结前辈学者学术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推动当代金文研究的继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文即以唐兰先生在金文研究领域的相关论著为研究对象,利用当代金文研究的最新成果,试对唐兰金文论著中重要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和评价,对唐兰研治金文的主要创获和方法特色进行梳理和总结,进而为准确界定唐兰在20世纪金文研究领域的地位提供实据,以裨益当代金文研究继续向前发展。
     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为“绪论”。本章分两节,主要申说本文研究对象的相关问题。第一节简要介绍了唐兰先生的生平事迹、学术研究和治学背景。第二节首先梳理总结了最近三十年学界对唐兰先生学术成就的研究状况,指出了学界对其研治金文缺乏系统研究的问题,并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原因,进而指出了本论文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为“唐兰的金文文字考释研究”。唐兰是对金文未识字进行考释成就卓著的大家,也是现代古文字学理论构建的先驱。不论是关于金文文字考释方法的理论阐述,还是关于具体个案的金文未识字考释,唐兰皆有极富价值的论著存世。本章第一节主要总结评价唐兰的金文文字考释理论,我们对唐兰先生早期关于金文考释方法的理论阐述分7个方面进行了重新梳理,并将其放在古文字考释方法发展史的序列中予以评价,认为唐兰先生的金文文字考释理论实具空前和超前的重要意义。第二节在全面研读唐兰先生及相关学者金文论著的基础上,初步估测得出由唐兰先生首先释出的金文未识字大致在50字至70字之间的结论。本节以唐兰在考释金文未识字具体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方法为纲,重点择取了“蔑”、“(?)”、“厚”、“寏”、“(?)”、“(?)”、“(?)”、“(?)”、“尢”、“诰”、“畀”、“(?)”、“(?)”、“再”、“徹”、“倝”、“羽”、“易”、“彗”、“宛”、“(?)”、“(?)”、“(?)”、“来”、“宾”、“(?)”、“虞”、“外”、“便”、“真”、“(?)”、“(?)”、“盾”、“(?)”、“哲”、“(?)”、“(?)”、“(?)”、“(?)”、“(?)”、“盭”、“(?)”、“宜”、“豊”、“葢”、“(?)”、“徬”、“利”、“溓”、“(?)”、“光”、“(?)”、“亢”、“黹”、“屯”等55个唐兰金文未识字考释的典型个案,利用当代金文研究的最新成果,予以细致讨论和客观评断,从而初步归纳唐兰金文文字考释的特色和成就。
     第三章为“唐兰的金文文献释读研究”。章首总结了唐兰先生释读金文文献的整体特色,即立足前沿,尤重新出铜器铭文的释读;系铭于史,善于将铭文释读与古史研究紧密结合;多有突破,在铭文释读的具体讨论中不墨守陈说,敢于提出新见。第一节以例解析唐兰先生对金文文献旧释的考察情况,在他关于金文文献释读的论著中,多有对旧释的考察评断,主要表现为补充未备成说和纠正失当旧释两个方面,体现了他在承继中加以发展的释读模式。第二节通过对唐兰金文释读典型案例的具体分析,从探求字词用义、考证名物形制和探索历地典章三个方面,归纳了唐兰金文文献新释的创获成就。第三节则主要讨论唐兰先生释读金文文献时的疏失之处,并通过具体个案的分析,将其疏失归纳为释字、破读、标点、考制四个方面。
     第四章为“唐兰的金文断代研究”。准确细致地对金文进行断代,是进行断代词汇学、语义学、文字学、书法构形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唐兰建立了以金文词语“康宫”为核心的西周金文断代体系,自成一派,影响巨大。本章第一节主要总结了唐兰进行金文断代的主要方法经验,通过对具体金文断代实例的分析,将唐兰先生的主要断代方法归纳为利用人物关系线索、根据铭意对照史籍、根据书体字形特征、综合运用多重方法四端。第二节重点剖析了唐兰先生金文断代中的“康宫”标尺的相关问题,从回顾学界著名的“康宫论战”的经过入手,对两派学者的分歧意见进行了重新考察,对唐兰“康宫说”立论依据的可信性和说服力进行了逐条讨论与反思,最后通过综合当代学者对唐兰先生“康宫”标尺的不同评价,指出了下一步研究“康宫”问题的出路。第三节通过对照考察其余五家的金文断代意见,并运用当代金文断代研究的最新方法和最新成果,对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正文所收金文的断代结论,进行了逐一分析评断,并初步统计得出如下结论:该书正文部分所列的176篇金文文献中,唐兰断代结论明显有误的仅有29篇,断代结论准确或近是的达147件。
     文末“附录”有二,其一是汇聚众家意见整理而成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所收器铭六家断代表”;其二是“唐兰先生学术年谱简编”,是编纠正并补充了唐兰先生公子唐复年、唐益年合编的《唐兰年表》中若干瑕漏之处,并将唐兰先生的学术事迹进行了更加准确详尽的梳理。
Tang Lan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most famous contemporary scholar on the subjects of characters, inscriptions and history, for he devoted all his life to the career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whose theory follows from the school of Sun Yirang as well as Wang Guowei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has been developed further by later scholars in modern times, accomplishing prodigious achievements and making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realms such as phonology, archeology, inscription studies, the research of bamboo tablets or silk scripts, calligraphy and ancient poems, as well as the re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s. Consequently, this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on Tang Lan's theory would have tremendous significance to the academic study of the 20~(th) Century even the one at present.
     The academic exploration on Tang Lan's research has been focused on since 1980s, whereas the dominate field of this realm was limited in the theory of ancient characters and carapace-bone-script, which was devoid of any systematic and specific achievements on Tang Lan's study of Bronze inscriptions. As a matter of fact, throughout the theoretical history of bronze inscriptions during 1930s to 1970s, Tang Lan not only played a role as a leader in this realm, but also the most distinguished scholar in almost all the polemics on every vital issue. For his magnificent achievements and engagement that influenced study on linguistics of ancient Chinese, the lack in the research of Tang Lan and his school would definitely be helpless or harm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bronze inscriptions study at present, in terms of the absorption of former scholars and their theories. Thus, taking Tang Lan's works as the main subject of this study at the point of modern bronze inscriptions study would provide sufficient and efficient evidences for identifying Tang Lan's academic rank and the promotion of Bronze Inscriptions study, which would be companied with the evaluation and criticism of the typical issues and propositions in Tang Lan's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advanced innovation and specific methodology in his works.
     This study has four chapters as follows.
     Chapter One "Preface" has two dominate dimensions, elaborating certain issues related to the main subjects of the dissertation. In the first part of Chapter One, a generalization on Tang Lan's career both in life and study as well as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would be made in details. The second part of Chapter One presents the situation of research in this realm in the recent three decades, pointing out which lacks in systematic study on Tang Lan's bronze inscriptions research thereby analyzing the profound reasons of this phenomenon in the first place, which could be referred to as exactly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its methodology.
     Chapter Two focuses on Tang Lan's textology study in bronze inscriptions, who's famous for the accomplishments in this domain of bronze inscriptions textology, as well as the fundamental constructioner of modern theory on ancient Chinese linguistics. No matter his methodology of bronze inscriptions textology, or the concrete and specific explanation on certain unknown bronze inscriptions, there are both valuable and significant works in his theory. The first part mainly evaluate the earlier textological theory of Tang Lan as the greatest significant theory without any parallels in the history, which would be mentioned in seven dimensions as a paradigm of repectination and put into the frame and sequence in terms of the methodology. In the second part, based on the serious examination of the original work of Tang Lan and related scholars, the conclusion would be draw as below. The number of the unknown bronze inscriptions analyzed by Tang Lan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history should be in the range of fifty to seventy. According to the main methodology Tang Lan used in his study on textological study of bronze inscriptions, fifty five typical and concrete cases would be specifically analyzed and objectively judged in order to figure out the significance and achievemnts of Tang Lan's study by using the latest accomplishments of modern linguistics.
     Focusing on his hermeneutic study of literatures written in bronze inscriptions,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whole style and character of Tang Lan's perspectives as follows. First, standing at the advanced front all the way, Tang Lan renewed the explanation of inscriptions on bronzewares. Second, keeping inherent connection between inscriptions on bronzewares and historical literatures, there is a strict style in Tang Lan's hermeneutic study. Third, being good at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 and weakness in the detailed discussion of inscription hermeneutics, Tang Lan's theory is full of innovation spirit. According to his textological works of the existing explanation of literatures written in Bronze inscriptions, the first part of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ang Lan's supplement to the unaccomplished perspectives and the correction of the inaccurate mistakes, which reveal his hermeneutic mode as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based on former theories. In the second part,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and typical cases in his study, the achiev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ang Lan's study would be analyzd and draw as a conclusion, which are embodied in three dimensions as the meaning and usage, the name and description as well as official institutions both in history and geography. Certain mistakes in Tang Lan's research would be pointed out in the fourth chapter respectively in four dimensions as the explanation of characters, the separated pronunciation, the punctuation and archeology, based on strict analysis on specific and concrete cases.
     In the last chapter, Tang Lan's research would be analyzed in terms of dynastic study accurately, which provides the premise and basis of dynastic lexis, semantics, linguistics and the study on the structure of calligraphy. By establishing the theoretical system that concentrates on the bronzei nscription category "Kanggong", the school of Kanggong starts to develop,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ang Lan. The first part of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the dominate methodology of Tang Lan's research, working out the basic clue and standard with which, Tang Lan diveded the dynastic period, including the interpersonal correlation,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inscription and historical literatures, the analysis of shapes and figures of Bronze inscriptions, as well as using multiple methodology and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In the second part, the Kanggong standard related issues has been referred to and discussed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famous argument in the history about Kanggong, by reflection and examination on the persuasiveness and possibility of this perspective step by step, figuring out the solutions of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this issue in the future.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five schools on the dynastic study of bronze inscriptions, The last part of this chapter makes respective evaluation and criticism on Tang Lan's conclusion of the Charts of Inscription on Bronze Instruments in Xizhou Dynasty with preliminary statistics, by using the latest academic achievements. According to the preliminary statistics, in body of the work mentioned above, there are merely twenty nine obvious mistakes whereas the number of the accurate and proximate conclusions almost reaches one hundred and fourty seven amongst all the one hundred and seventy six pieces of literatures written in Bronze inscriptions.
     There are two appendixes in the end of the dissertation. Firstly, the Charts of Inscription on Bronze Instruments in Xizhou Dynasty is based on all the schools' perspectives. Secondly, the Academic Annual of Tang Lan is a correction as well as a supplement toward the Annual of Tang Lan by Tang Funian and Tang Yinian, the sons of Tang Lan in order to accomplish and fulfill a much more detailed pectination of his academic achievements.
引文
[1]论文正文撰写依“行文不讳”之例,在提及各位前辈学者师长时皆直称其名,名后亦不再奉“先生”二字。
    [2]劳舒:《王国维书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7页。
    [1]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96页。
    [2]黄德宽、陈秉新:《汉语文字学史》(增订本),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174页。
    [3]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104页。
    [1]徐自强:《唐兰对石鼓文的研究及其相关问题》,《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4期,12页。
    [1]此语唐兰论著未见,转引自曾礼:《唐兰传略》,《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3辑),北京:《文献》编辑部,1983年版,234页。
    [1]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6页。
    [2]据陈絜:《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20页。
    [3]对二十世纪金文学术史的阶段划分,当代学者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我们这里的三阶段划分方法的依据是每阶段的研究手段和主要内容。
    [4]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殷墟卜辞、敦煌文献等新材料的发现,传统金石学的范围与研究课题得以 扩展,从而形成了广义金石学。参看张岂之:《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425页-430页。
    [1]黄德宽、陈秉新:《汉语文字学史》(增订本),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01页。
    [2]我们的这种看法只是一种总体评价,并不排除有些学者一直是纯以语言文字学的角度研治金文,但这种情况在当时确实较少。
    [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7页。
    [2]详见裘锡圭:《史墙盘铭解释》,《文物》,1978年第3期,25页-32页。
    [1]台湾地区相关硕士博士论义的内容摘要及框架信息获取自台湾“国家图书馆”网站下“全国硕博士论文资讯网”(http://etds.ncl.edu.tw/)。
    [2]张政烺:《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序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序言页。
    [3]高明:《唐立庵与中国古文字学》,《学林往事》,北京:朝华出版社,2000年版,695页。
    [1]赵诚《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太原:书海出版社,2003年版,439页。
    [2]赵诚《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太原:书海出版社,2003年版,前文页。
    [1]详见赵诚:《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太原:书海出版社,2003年版,134页-168页。
    [2]陈絜:《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70页。
    [1]裘先生认为:“如果把古文字学史分作古代、近代、现代三段,也许可以把汉代到清代道成时期划为古代,清代同光时期到20世纪20年代划为近代,20世纪30年代以后划为现代。”见《古文字学简史》,《文史丛稿》,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153页。
    [2]唐兰《殷虚文字记·序言》:“余治古文字学,始民国八年。”
    [3]数据引自见王辉:《商周金义》,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12页。
    [4]数据引自赵诚:《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太原:书海出版社,2003年版,17页。
    [1]唐兰1934年在《古文字学导论》中说:“一般学者所谓己认识的甲骨文字,不过一千左右。”正与此大抵相合。
    [2]赵诚:《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太原:书海出版社,2003年版,72页。
    [3]吕大临、赵九成:《考古图、续考古图、考古图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2页。
    [4]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113页。
    [1]吕大临、赵九成:《考古图、续考古图、考古图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271页-272页。
    [2]孙诒让:《名原》,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1页。
    [3]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三种》,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79页。
    [4]王国维:《毛公鼎考释序》,《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294页。
    [1]唐兰:《殷虚文字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序言页。
    [2]黄德宽、陈秉新:《汉语文字学史》(增订本),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154页。
    [3]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68页。
    [4]赵诚:《二十世纪甲骨文研究述要》,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年版,335页。
    [5]本节下文所引唐兰所论皆出此章,不复一一出注。
    [1]详见孙稚雏:《天亡簋铭文汇释》,《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177页。
    [2]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5页。
    [1]于省吾:《关于“灭亡簋”铭文的几点论证》,《考古》,1960年第8期,36页。
    [2]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131页。
    [3]容庚:《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1209页。
    [4]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345页。
    [5]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254页。
    [1]唐兰:《略论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铜器群的重要意义——陕西扶风新出墙盘铭文解释》,《文物》,1978年第3期,21页。
    [2]于省吾:《墙盘铭文十二解》,《古文字研究》(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3页。
    [3]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46页。
    [4]于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276页。
    [5]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65页。
    [6]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88页。
    [1]唐兰:《(五省出土重要文物展览图录)序言》,《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75页。容庚:《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850页。
    [2]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45页。
    [3]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281页。
    [4]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337页。
    [1]鲁琪、葛英会:《北京市出土文物展览巡礼》,《文物》,1978年第4期,26页。
    [2]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97页。
    [3]唐兰:《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铜器铭辞的译文和注释》,《文物》,1976年第5期,57页。
    [1]容庚:《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989页、1146页。
    [2]诸说详见赵诚:《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太原:书海出版社,2003年版,473页-475页。
    [3]唐兰:《略论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铜器群的重要意义——陕西扶风新出墙盘铭文解释》,《文物》,1978年第3期,24页。
    [4]董莲池:《金文编校补》,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94页。
    [1]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45页。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98页。
    [2]唐兰:《史(?)簋铭考释》,《考古》,1972年第5期,46页-47页。
    [3]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17页。
    [1]唐兰:《永盂铭文解释》,《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72页。
    [2]陈邦怀:《永盂考略》,《文物》,1972年第11期,45页。
    [3]容庚:《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309页。
    [4]裘锡圭:《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92页。
    [5]以上诸说详见周法高:《金文诂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75年版,8381页-8384页。
    [6]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54页。
    刘桓:《释(?)》,《古文字论集》(二),《考古与文物》编辑部,1983年版,144页。
    [1]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73页。
    [2]李孝定:《金文诂林读后记》,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1982年版,504页。
    [3]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版,166页-167页。
    [1]容庚:《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536页。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204页。
    [2]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68页。
    [3]详见何琳仪、黄锡全:《启卣启尊铭文考释》,《古文字研究》(第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374页。
    [1]张亚初:《古文字分类考释丛稿》,《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262页。
    [2]详见孙稚雏:《(?)羌钟铭文汇释》,《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108页。
    [3]唐兰:《(?)羌钟考释》,《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页。
    [1]唐兰:《(?)尊铭文解释》,《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92页。
    [2]唐兰:《略论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铜器群的重要意义——陕西扶风新出墙盘铭文解释》,《文物》,1978年第3期,23页。
    [3]唐兰:《古乐器小记》,《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348页。
    [4]详见刘节:《(?)氏编钟考》,《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五卷第六号,1931年版,35页;
    吴其昌:《(?)羌钟补考》,《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五卷第六号,1931年版,43页。
    [5]唐兰:《(?)羌钟考释》,《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2页。
    [1]罗福颐:《古玺文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169页。
    [2]徐复、宋文民:《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正解》,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189页。
    [3]唐兰:《殷虚文字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12页。
    [1]郭沫若:《由周初四德器的考释淡到殷代已在进行文字的简化》,《文物》,1955年第5期,2页。
    [2]张光裕:《先秦泉币文字辨疑》,《中国文字》(第37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年版,49页。
    [3]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71页。
    [4]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1063页。
    [1]容庚:《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1199页。
    [2]吴、孙、叶诸释见李孝定、周法高、张日昇:《金文诂林附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77年版,1650页-1651页。
    [3]唐兰:《殷墟文字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20页。
    [1]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56页。
    [2]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90页。
    [3]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112页。
    [4]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362页。
    [5]容庚:《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530页。
    [6]刘钊:《古文字构形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59页。
    [1]郭沫若:《由寿县蔡器到蔡墓的年代》,《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3页;
    陈梦家:《寿县蔡侯墓铜器》,《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109页。下字所释出处亦同。
    [2]孙百朋:《蔡侯墓出土的三件铜器铭文考释》,《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2期,33页。下字所释出处亦同。
    [3]唐兰:《(五省出土重要文物展览图录)序言》,《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76页。下字所释出处亦同。
    [4]于省吾:《寿县蔡侯墓铜器铭文考释》,《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44页-45页。
    [5]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132页。
    [6]方、孙两家之说详见李孝定、周法高、张日昇:《金文诂林附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77年版,2351页-2352页。
    [1]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21页。
    [2]裘锡圭:《史墙盘铭解释》,《文物》,1978年第3期,32页。
    [3]董莲池:《说文解字考正》,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560页。
    [4]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11页。
    容庚:《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488页。
    [5]唐兰:《用青铜器铭文水研究西周史》,《文物》,1976年第6期,27页。
    [1]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602页
    [2]董莲池:《金文编校补》,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10页。
    [3]唐兰:《古文字学导论》,济南:齐鲁书礼,1981年版,168页-169页。
    [4]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81页。裘锡圭:《史墙盘铭解释》,《文物》1878年第3期,25页。
    [5]容庚:《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49页。
    [6]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1161页。
    [1]董莲池:《金文编校补》,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3页。
    [2]李学勤:《史墙盘及其意义》,《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151页。
    [3]详见张世超:《金文考释二题》,《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30页。
    [4]唐兰:《用青铜器铭文来研究西周史》,《文物》,1976年第6期,38页。
    [5]刘钊:《古文字构形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08页。
    [1]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版,188页。
    [2]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版,188页-189页。
    [3]本段所引诸家考释意见,均采自周宝宏:《西周青铜重器铭文集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87页-162页,不复出注。
    [1]李学勤:《叔虞方鼎试证》,《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17页-118页。
    [2]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30页。
    [3]容庚:《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221页。
    [4]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1页;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70页。
    [5]白川静:《金文世界》,东京:平凡社,1971年版,100页。
    [6]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233页。
    [7]唐兰:《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铜器铭文的译文和注释》,《文物》,1976年第5期,59页。
    [8]容庚:《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566页。
    [1]详见李圃:《古文字诂林》(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442页-446页。
    [2]唐兰:《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32页。
    [3]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190页。
    [4]刘刈:《古文字构形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38页。
    [1]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114页。
    [2]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48页。
    [3]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51页。
    [1]唐兰:《周王(?)钟考》,《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38页。
    [2]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53页。
    [3]唐兰:《用青铜器铭文来研究西周史》,《文物》,1976年第6期,39页。
    [4]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43页。
    [5]李孝定、周法高、张日昇:《金文诂林附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77年版,1827页。
    [6]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序言》,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5页。
    [1]唐兰:《略论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铜器群的重要意义——陕西扶风新出墙盘铭文解释》,《文物》,1978年第3期,24页。
    [2]陈世辉:《略论说文解字中的省声》,《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146页。
    [1]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227页。
    [2]详见刘钊:《释“儥”及相关诸字》,《古文字考释丛稿》,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232页。
    [3]唐兰:《(五省出土重要文物展览图录)序言》,《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74页。
    [4]于省吾:《寿县蔡侯墓铜器铭文考释》,《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46页。
    [1]董连池:《金文编校补》,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337页-338页。
    [2]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85页。
    [3]李孝定:《金文诂林读后记》,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2年版,201页。
    [4]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22页。又《唐兰先生金文论集》一书转录此文时,误将原文中“实则秬是黑黍,(?)则用黑黍来做的鬯”误录为“实则秬是黑黍来做的鬯”(见此书242页),今正。
    [5]周法高:《金文诂林补》,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2年版,1705页。
    [1]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307页。
    [2]吴闓生:《吉金文录》,香港:万有图书公司,1968年版,29页。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23页。
    [3]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28页;
    于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243页。
    [4]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46页。
    [5]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221页。
    [1]详见李孝定、周法高、张日昇:《金文诂林附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77年版,2643-2652页。
    [2]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33页。
    [3]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52页。
    [4]文术发:《鲁侯爵铭文新探》,《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97年第3期,16页。
    [5]唐兰:《论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铜器群的重要意义》,《文物》,1978年第3期,23页。
    [1]以上诸说详见麻爱民:《墙盘铭文集释与考证》,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12页-13页。
    [1]唐兰:《周王(?)钟考》,《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37页-38页。
    [2]董莲池:《说文解字考证》,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293页。
    [3]陈世辉:《释(?)——兼释甲骨文不字》,《古文字研究》(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38页。
    [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2页。
    [2]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4页。
    [3]唐兰:《殷虚文字二记》,《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59页。
    [4]详见于豪亮:《说俎字》,《于豪亮学术文存》,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77页;
    孙稚雏:《天亡簋铭文汇释》,《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177页。
    [5]容庚:《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331页。
    [1]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2页。
    [2]林沄:《豊豐辨》,《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184页-185页。
    [3]唐兰后来在《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长甶盉》的释文中己改释“(?)”为“豊”。
    [4]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版,231页。
    [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11页。
    [2]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38页。
    [3]于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277页。
    [4]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18页。
    [5]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77页。
    [6]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289页。
    [7]详见武振玉:《金文介词“于”用法初探》,《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84页。
    [1]江鸿:《盘龙城和商朝的南土》,《文物》,1976年第2期,44页。江鸿为李学勤的笔名。
    [2]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第5期,第5页。
    [3]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205页。
    [4]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268页。
    [5]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53页。
    [6]唐兰:《周王(?)钟考》,《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38页。
    [7]屈翼鹏:《殷虚文字甲编考释》,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1年版272页。
    [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229页。
    [2]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26页。
    [3]林沄:《新版(金文编)正编部分释字商榷》,1990年江苏太仓古文字学年会论义,转引自陈汉平:《金文编订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257页。
    [4]张世超等:《金文形义通解》,京都(日):中文出版社,1996年版,2617页。
    [1]刘钊:《古文字构形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02页。
    [2]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76页。
    [3]殷玮璋、曹淑琴:《周初太保器综合研究》,《考古学报》,1991年第1期,7页;
    刘启益:《西周纪年》,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19页。
    [4]李孝定、周法高、张日昇:《金文诂林附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77年版,1292页。
    [5]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79页。
    [6]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219页.
    [7]张亚初:《段周会文集成引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73页。
    [7]刘钊:《古文字构形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37页-340页。
    [1]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版,246页。
    [2]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2页。
    [3]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235页。
    [4]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81页。
    [5]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15页。
    [1]详见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版,171页-172页。
    [2]唐兰:《作册令尊及作册令彝铭文考释》,《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1页。
    [3]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版,173页。
    [4]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57页。
    [1]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版,173页。
    [2]详见程邦雄:《孙冶让文字学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74页。
    [1]赵诚:《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太原:书海出版社,2003年版,436页。
    [1]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65页。
    [2]陈邦怀:《金文丛考三则》,《文物》,1964年第2期,48页。
    [3]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45页
    [4]孙诒让:《古籀拾遗》,温州:玉海楼刻本,光绪十四年(1890年)版,卷中6页。
    [5]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52页。
    [1]唐兰:《周王(?)钟考》,《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37页。
    [2]陈邦福:《矢簋考释》,《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69页。
    [3]郭沫若:《矢簋铭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8页。
    [4]唐兰:《宜侯矢簋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80页。
    [1]杨树达:《诗对扬王休解》,《积微居小学述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226页。
    [2]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93页-94页。
    [3]唐兰:《论彝铭中的“休“字》,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62页。
    [1]唐兰:《论彝铭中的“休“字》,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64页-65页。
    [2]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53页。
    [3]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93页眉批。
    [4]赵诚:《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太原:书海出版社,2003年版,186页。
    [5]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33页。
    [6]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93页。
    [7]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_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107页。
    [1]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37页。
    [2]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216页-217页。
    [3]唐说与传世文献记载较为契合,然“翼鼎”形制究竟如何,是如唐兰所言指“附耳之方鼎”,还是如于省吾所言指“鼎之有翼者”,当做进一步的考古实证研究。
    [4]琉璃河考古工作队:《北京附近发现的西周奴隶殉葬墓》,《考古》,1974年第5期,321页。
    [5]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34页。
    [6]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32页。
    [7]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61页。
    [1]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05页。
    [2]刘翔等:《商周古文字读本》,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84页。
    [3]转引自徐復、宋文民:《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正解》,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223页。
    [1]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庄白一号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3期,5页。
    [2]唐兰:《略论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钏器群的重要意义》,《文物》,1978年第3期,21-22页。
    [1]周法高:《金文诂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75年版,5210页-5215页。
    戴家祥:《金文大字典》,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4038页。
    [2]唐兰:《用青铜器铭文来研究西周史》,《文物》,1976年第6期,39页。
    [3]李学勤:《多友鼎的“卒”字及其他》,《新出青铜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134页-137页。
    [1]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287页。
    [2]马承源:《何尊铭文初释》,《文物》,1976年第1期,65页。
    [3]张政烺:《何尊铭文解释补遗》,《文物》,1976年笫1期,66页。
    [4]李学勤:《何尊新释》,《中原文物》,1981年第1期,37页。
    [5]唐兰:《西周青制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74页。
    [1]刘启益:《西周纪年》,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72页。
    [2]唐兰:《“蔑曆”新诂》,《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230页。
    [3]唐兰:《“蔑曆”新诂》,《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225页。
    [1]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377页。
    [2]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55页。
    [3]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145页。
    [4]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105页。
    [5]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364页。
    [1]唐兰:《略论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铜器群的重要意义》,《文物》,1978年第3期,23页。
    [2]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44页。
    [3]裘锡圭:《史墙盘铭解释》,《文物》,1978年第3期,31页。
    [4]王氏误引为“二年”,见王念孙:《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7页。
    [1]郭沫若:《金文丛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250页。
    [2]容庚:《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760页。
    [3]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366页-367页。
    [1]上述诸说转引自唐兰:《“鞞(?)”新释》,《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94页-95页。
    [2]唐兰:《“鞞(?)”新释》,《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97页-98页。
    [3]唐兰:《“鞞(?)”新释》,《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98页。
    [1]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360页-361页。
    [2]王辉:《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99页。
    [3]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206页。
    [4]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42页。
    [1]唐兰:《弓形器(铜弓柲)用途考》,《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荆城出版社,1995年版,474页-475页。
    [2]唐兰:《弓形器(铜弓柲)用途考》,《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荆城出版社,1995年版,471页。
    [2]这种弓形器的用途,学界有用为铃、弓柲、车马器、其他制器之饰物、明器等多种看法,未有定论,详见林沄:《关于青铜弓形器的若干问题》,《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256页。
    [1]唐兰:《王命传考》,《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55页-59页。
    [2]李家浩:《传赁龙节铭文考释》,《著名中年语音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01页。
    [1]流火:《铜龙节》,《文物》,1960年第8、9期,81页。
    [2]李零将器铭时代归入战国中期,见李零:《楚国铜器铭文编年汇释》,《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380页。
    [3]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90页。
    [4]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101页。
    [5]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180页。
    [6]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373-374页。
    [7]李家浩:《先秦文字的“县”》,《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5页-34页。
    [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17页。
    [2]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3]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230页。
    [4]唐兰:《(五省出土重要文物展览图录)序言》,《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75页。
    [5]李孝定:《金文诂林读后记》,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2年版,353页。
    [1]唐兰:《寿县所出铜器考略》,《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23页-24页。
    [2]详见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53页。
    [3]详见于省吾:《“鄂君启节”考释》,《考古》,1963年第8期,442页。
    [4]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896页。
    [1]崔恒昇:《安徽出土金文订补》,合肥:黄山书社,1998年版,32页。
    [2]以上诸说均见孙稚雏:《天亡簋铭文汇释》,《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170页-717页。
    [3]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2页。
    [1]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1450页。
    [2]刘晓东:《天亡簋与武王东土度邑》,《考古与文物》,1987年1期,94页。
    [3]黄怀信、张懋鎔、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513页。
    [4]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1]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13页。
    [2]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30页。
    [3]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135页。
    [4]临潼县文化馆:《陕西临潼发现武王征商簋》,《文物》,1977年第8期,1页。
    [1]唐兰:《西周时代最早的一件铜器利簋铭文解释》,《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207页。
    [2]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8页。
    [3]何炳棣、刘雨:《夏商周断代工程基本思路质疑》,原载《燕京学报》新14期,2003年。转引自彭正坤:《古史考》(第九卷),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128页。
    [4]赵诚:《关于利簋铭文考释的讨论》,《文物》,1978年第6期,80页
    [5]罗琨:《利簋“岁鼎”析疑》,《考古》,2006年第9期,56页。
    [1]刘钊:《利簋铭文新释》,《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184页。
    [2]张政烺:《利簋释文》,《考古》,1978年第1期,58页-59页。
    [3]戚桂宴等:《关于利簋铭文考释的讨论》,《文物》1978年第6期,79页。
    [4]黄怀信:《利簋铭文再认识》,《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160页。
    [5]周言:《利簋铭文“岁鼎”补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121页。
    [1]刘钊:《利簋铭文新释》,《古文字研究》(笫二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184页。
    [2]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9页。
    [3]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版,222页。
    [4]黄怀信:《利簋铭文再认识》,《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161页。
    [1]唐兰:《西周时代最早的一件铜器利簋铭言解释》,《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207页。
    [2]商承祚:《关于利簋铭文的释读—与唐兰、于省事同志商榷》,《中山大学学报》,1978年第2期,79页。
    [3]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9页。
    [4]黄侃:《尔雅意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59页。
    [1]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版,167页。
    [2]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224页。
    [3]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368页。
    [4]例证详见高亨:《古字通假会典》,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880页。
    [5]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224页。
    [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238页
    [2]徐中舒:《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205页。
    [3]于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12页。
    [4]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590页。
    [5]唐兰:《驫羌钟考释》,《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3页-4页。
    [6]陈双新《两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33页-234页。
    [1]杨合鸣:《诗经句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74页-75页。
    [2]马瑞臣:《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999页。
    [3]陈双新《两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34页。
    [4]陈介祺:《陈介祺同治十二年癸酉致潘祖荫书》,《秦前文字之语》,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版,13页。
    [5]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358页。
    [1]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168页。
    [2]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1页。
    [3]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3页。
    [1]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235页。
    [2]转引自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113页。
    [3]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4]杨树达:《积微居金义说》(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113页。
    [5]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252页。
    [1]详见麻爱民:《墙盘铭文集释与考证》,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66页-67页。
    [2]唐兰:《略论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铜器群的重要意义》,《文物》,1978年第3期,21页。
    [3]唐兰:《略论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铜器群的重要意义》,《文物》,1978年第3期,22页。
    [4]裘锡圭:《史墙盘铭解释》,《文物》,1978年第3期,32页。
    [1]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30页。
    [2]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12页。
    [1]王国维:《说玨朋》,《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77页。
    [2]周原扶风文管所:《陕西扶风强家一号西周墓》,《文博》,1987年第4期,20页。
    [1]赵诚:《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太原:书海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页。
    [1]唐兰:《用青铜器铭文来研究西周史》,《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500页。
    [2]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制器铭刻》,《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13页。
    [1]郭沫若:《晋邦(?)韵读》,《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123页。
    [2]唐兰:《晋公(?)考释》,《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5页。
    [3]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231页。
    [1]唐兰:《永盂铭文解释》,《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70页-171页。
    [1]孙稚雏:《驫羌钟铭义汇释》,《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103页-106页。
    [1]唐兰:《智君子鑑考》,《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48页。
    [2]唐兰:《<两周金文辞大系>序》,《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383页。
    [1]唐兰:《<两周金文辞大系>序》,《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382页。
    [2]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135页。
    [3]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23页。
    [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51页。
    [1]唐兰:《周王(?)钟考》,《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40页-41页。
    [2]赵诚:《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太原:书海出版社,2003年版,131页。
    [3]王国维:《明堂庙寝通考》,《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123页-144页。
    [1]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65页。
    [2]罗振玉:《夨彝考释》,《金文文献集成》(第二十八册),香港:香港明石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1页。
    [1]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年版,7页。
    [2]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36页。
    [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3页。
    [2]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22页。
    [3]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36页。
    [1]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会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36页。
    [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6页。
    [2]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21页。
    [1]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1484页。
    [2]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16页。
    [3]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18页。
    [1]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20页。
    [2]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20页。
    [3]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20页。
    [1]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20页。
    [2]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20页-121页。
    [1]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21页。
    [2]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36页。
    [3]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25页。
    [4]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25页。
    [5]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26页。
    [1]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167页。
    [2]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27页。
    [3]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28页。
    [1]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38页。
    [2]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29页。
    [3]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30页
    [1]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1384页。
    [1]刘起釪:《尚书校释详论》(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1224页。
    [2]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32页。
    [3]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126页。
    [1]李衡眉:《昭穆制度与周人早期婚姻形式》,《先秦史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版,338页。
    [2]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82页。
    [3]李学勤:《西周中期青铜器的重要标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馆刊》,1979年第1期,34页。
    [4]李学勤:《令方尊、方彝新释》,《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218页。
    [5]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68页。
    [1]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112页,143页。
    [2]张懋镕:《金文字形书体与二十世纪的西周铜器断代研究》,《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189页。
    [3]刘雨:《金文中的(?)祭》,《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4期,78页。
    [4]何幼琦:《论康宫》,《西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14页。
    [1]赵光贤:《评唐兰西周金文断代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第5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128页。
    [2]杜勇、沈长云:《金文断代方法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页。
    [3]杜勇、沈长云:《金文断代方法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页。
    [4]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版,21页。
    [1]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138页。
    [2]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137页。
    [3]赵诚:《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太原:书海出版社,2003年版,436页。
    [4]此统计数字不含正文部分“附录”项所列器铭。
    [1]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1页。
    [1]“金文断代”与“铜器断代”二者的断代结果是一致的,故下文为叙述之便,行文中将唐兰等学者“金文断代”的讨论改依“铜器断代”之例,加以评述讨论。
    [2]晏琬:《北京、辽宁出土铜器与周初的燕》,《考古》,1975年第5期,277页。
    [3]刘启益:《西周纪年》,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30页。
    [1]刘启益:《西周纪年》,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31页。
    [2]刘启益:《西周纪年》,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90页。
    [3]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95页。
    [4]详见裘锡圭:《释“建”》,《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209页。
    [1]吴镇烽:《西周金文汇编》(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193页。
    [2]刘雨:《乾隆四鑑综理表》,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49页。
    [3]郭沫若定其为周初器,马承源定其为西周中期器,王世民等定其西周中期偏早。又杨树达《贤簋跋》将贤簋归入春秋时器,详见《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63页。
    [4]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32页。
    [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49页眉批:“今按盂父应早逝,说见《大盂鼎》眉端‘妹辰'解下。然此铭言‘初(?)'仍以属于昭世为宜。”
    [2]刘雨:《金文中的(?)祭》,《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4期,80页-82页。
    [3]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94页。
    [4]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95页。
    [5]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107页。
    [1]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212页。
    [2]刘启益:《西周纪年》,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25页。
    [3]吴镇烽:《金文人名汇编》(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19页。
    [4]《殷商金文集成》命名为“太保黹作宗室方鼎”(04.2372),唐兰定其器类为“簋”,殆误。
    [5]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44页。
    [6]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48页。
    [7]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48页。
    [8]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97页。
    [1]刘氏考证比较复杂,其说详见刘启益:《西周纪年,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55页-160页。
    [2]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32页。
    [3]唐兰:《宜侯夨簋考释》,《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68页。
    [1]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67页。
    [2]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87页。
    [3]郭宝钧:《濬县辛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年版,36页。
    [4]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92页。
    [5]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141页。
    [1]吴镇烽:《金文人名汇编》(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57页。
    [2]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93页。
    [3]唐兰:《西周青制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194页。
    [4]吴镇烽:《金文人名汇编》(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395页。
    [1]刘启益:《西周纪年》,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79页。
    [2]诸家的讨论情况详见赵诚:《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太原:书海出版社,2003年版,254页-259页。
    [1]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320页-321页。
    [1]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35页。
    [2]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240页。
    [3]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519页。
    [4]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317页。
    [5]刘启益:《西周纪年》,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26页。
    [1]张懋镕:《金文字形书体与二十世纪的制器断代研究》,《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190页。
    [2]刘启益:《西周纪年》,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23页。
    [1]张懋镕:《金文字形书体与二十世纪的铜器断代研究》,《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190页。
    [2]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版,315页。
    [3]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167页。
    [1]吴镇烽:《金文人名汇编》(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153页。
    [2]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138页。
    [3]刘启益:《西周纪年》,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76页。
    [4]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58页。
    [5]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95页。
    [1]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332页。
    [2]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90页。
    [3]陈公柔、张长寿:《殷周青铜容器上鸟纹的断代研究》,《考古学报》,1984年第3期,271页;
    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版,238页。
    [4]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版,299页。
    [5]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124页。
    [8]刘启益:《西周纪年》,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29页。
    [7]张懋镕:《金文字形书体与二十世纪的铜器断代研究》,《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190页。
    [8]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387页。
    [1]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131页。
    [2]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355页。
    [3]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191页。
    [4]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357页。
    [5]刘启益:《西周纪年》,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22页。
    [1]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81页。
    [2]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版,410页。
    [3]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164页。
    白冰:《青铜器铭文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白川静:《金文世界》,东京:平凡社,1971年版。
    曹兆兰:《金文通释选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陈汉平:《金文编订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陈介祺:《秦前文字之语》,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版。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陈梦家:《中国文字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陈双新:《两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炜湛、唐钰明:《古文字学纲要》,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陈絜:《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崔恒昇:《安徽出土金文订补》,合肥:黄山书社,1998年版。
    戴家祥:《金文大字典》,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董莲池:《金文编校补》,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董莲池:《说文解字考正》,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杜廼松:《吉金文字与青铜文化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
    杜廼松:《古代青铜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杜勇、沈长云:《金文断代方法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高亨:《古字通假会典》,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
    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郭宝钧:《濬县辛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年版。
    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郭沫若:《金文丛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郭沫若:《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郭沫若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黄德宽、陈秉新:《汉语文字学史》(增订本),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黄怀信:《逸周书源流考辨》,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黄侃:《尔雅音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吉常宏、吉发涵:《古文名字解诂》,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版。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李家浩:《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李衡眉:《先秦史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版。
    李圃:《古文字诂林》(全十二册),上每: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至2004年版。
    李孝定:《金文诂林读后记》,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2年版。
    李孝定、周法高、张日昇:《金文诂林附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77年版。
    李学勤:《新出青铜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林沄:《林沄学术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刘雨:《乾隆四鑑综理表》,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刘钊:《古文字构形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刘钊:《古文字考释丛稿》,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
    刘启益:《西周纪年》,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刘翔、陈抗、陈初生、董琨:《商周古文字读本》,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三种》,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马瑞臣:《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版。
    彭正坤:《古史考》(第九卷),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秦永龙:《西周金文选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邱德修:《商周金文蔑曆初探》,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7年版。
    裘锡圭:《文史丛稿》,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裘锡圭:《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屈翼鹏:《殷虚文字甲编考释》,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1年版。
    容庚:《金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吕大临、赵九成:《考古图、续考古图、考古图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孙诒让:《名原》,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
    孙稚雏:《青铜器论文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唐兰:《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
    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版。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唐兰:《殷虚文字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王辉:《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王念孙:《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王宇信、徐义华:《商周甲骨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吴闓生:《吉金文录》,香港:万有图书公司,1968年版。
    吴大潋:《说文古籀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吴镇烽:《金文人名汇编》(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徐超:《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徐复、宋文民:《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正解》,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徐中舒:《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杨合鸣:《诗经句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杨端志:《训诂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尹盛平:《西周微氏家族青铜器群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
    于豪亮:《于豪亮学术文存》,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于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张岂之:《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版。
    张世超、孙凌安、金国泰、马如森:《金文形义通解》,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年版。
    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版。
    赵诚:《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太原:书海出版社,2003年版。
    赵诚:《二十世纪甲骨文研究述要》,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年版。
    周法高:《金文诂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74年版。
    周法高:《金文诂林补》,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2年版。
    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朱立乔,吴骞:《嘉兴文杰》(上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
    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故训汇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陈邦福:《夨簋考释》,《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陈邦怀:《金文丛考三则》,《文物》,1964年第2期
    陈邦怀:《永盂考略》,《文物》,1972年第11期。
    陈梦家:《寿县蔡侯墓铜器》,《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
    陈双新:《青铜钟镈起源研究》,《中国音乐学》,2002年第2期。
    陈世辉:《略论说文解字中的省声》,《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陈世辉:《释(?)—兼释甲骨文不字》,《古文字研究》(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程邦雄:《孙诒让文字学之研究》,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杜廼松:《深切思念唐兰先生》,《中国文物报》,1985年11月30日
    高明:《唐立庵与中国古文字学》,《学林往事》,北京:朝华出版社,2000年版。
    郭沫若:《由周初四德器的考释谈到殷代已在进行文字的简化》,《文物》,1955年第5期。
    郭沫若:《由寿县蔡器到蔡墓的年代》,《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
    郭沫若:《夨簋铭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
    何琳仪、黄锡全:《启卣启尊铭文考释》,《古文字研究》(第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何幼琦:《论康宫》,《西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黄怀信:《利簋铭文再认识》,《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
    李零:《楚国铜器铭文编年汇释》,《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北京:中华书局。
    李学勤:《何尊新释》,《中原文物》,1981年第1期。
    李学勤:《西周中期青铜器的重要标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馆刊》,1979年第1期。
    李学勤:《令方尊、方彝新释》,《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刘桓:《释(?)》,《古文字论集》(二),《考古与文物》编辑部,1983年版。
    流火:《铜龙节》,《文物》,1960年第8、9期。
    刘节:《驫氏编钟考》,《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五卷第六号,1931年。琉璃河考古工作队:《北京附近发现的西周奴隶殉葬墓》,《考古》,1974年第5期。
    刘晓东:《天亡簋与武王东土度邑》,《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1期。
    刘雨:《金文中的(?)祭》,《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4期。
    刘钊:《利簋铭文新释》,《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罗琨:《利簋“岁鼎”析疑》,《考古》,2006年第9期。
    鲁琪、葛英会:《北京市出土文物展览巡礼》,《文物》,1978年第4期。
    林法:《豊豐辨》,《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临潼县文化馆:《陕西临潼发现武王征商簋》,《文物》,1977年第8期。
    麻爱民:《墙盘铭文集释与考证》,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马承源:《何尊铭文初释》,《文物》,1976年第1期
    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第5期。
    裘锡圭:《史墙盘铭解释》,《文物》,1978年第3期。
    裘锡圭、李家浩:《曾侯乙墓钟磬铭文释文说明》,《音乐研究》,1981年第1期。
    戚桂宴等:《关于利簋铭文考释的讨论》,《文物》,1978年第6期。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庄白一号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3期。
    商承祚:《关于利簋铭文的释读》,《中山大学学报》,1978年第2期。
    孙百朋:《蔡侯墓出土的三件铜器铭文考释》,《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2期。
    孙稚雏:《天亡簋铭文汇释》,《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版。
    孙稚雏:《驫羌钟铭文汇释》,《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唐兰:《殷虚文字二记》,《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王绍新:《唐兰》,《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1期。
    文术发:《鲁侯爵铭文新探》,《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97年第3期。
    吴其昌:《驫羌钟补考》,《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五卷第六号,1931年。
    武振玉:《金文介词“于”用法初探》,《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徐自强:《唐兰对石鼓文的研究及其相关问题》,《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4期。
    殷玮璋、曹淑琴:《周初太保器综合研究》,《考古学报》,1991年第1期。
    于省吾:《“鄂君启节”考释》,《考古》,1963年第8期。
    于省吾:《从甲骨文看商代社会性质》,《吉林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7年第1期。
    于省吾:《关于“天亡簋”铭文的几点论证》,《考古》,1960年第8期。
    于省吾:《寿县蔡侯墓铜器铭文考释》,《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曾礼:《唐兰传略》,《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3辑),北京:《文献》编辑部,1983年版。
    张政烺:《何尊铭文解释补遗》,《文物》,1976年第1期。
    张剑:《夏代青铜器研究》,《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张懋镕:《金文字形书体与二十世纪的西周铜器断代研究》,《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张光裕:《先秦泉币文字辨疑》,《中国文字》(第37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年版。
    张世超:《金文考释二题》,《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张亚初:《古文字分类考释丛稿》,《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张政烺:《利簋释文》,《考古》,1978年第1期。
    赵诚:《关于利簋铭文考释的讨论》,《文物》,1978年第6期。
    赵光贤:《评唐兰西周金文断代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第5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周言:《利簋铭文“岁鼎”补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周原扶风文管所:《陕西扶风强家一号西周墓》,《文博》,1987年第4期。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金文资料库》,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