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易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蔡清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易学家。蔡清的易学思想在当时影响甚巨,对明代乃至清初易学思想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明初政权建立后,为适应政治上中央集权,也加强了思想统治。明成祖时颁布了《四书五经大全》,将程朱理学定为官方正统思想。明初理学亦发端于朱子门人,曹端、薛瑄、胡居仁被公认为是明初儒学正宗。明朝文化上的另一特点是科举考试的制度化与常态化,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在科举考试的推动下,明初理学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朱子之学牢牢占据着思想舞台的中心。在这种背景下,明人治易多遵从宋人之易,蔡清就是这时期涌现出来的著名的朱子学者。
     蔡清毕生研究朱子之学,认为“宋儒之道至朱子始集大成”,但宋末、元、明初诸儒名理不精,众说纷纭。况且朱子著作众多,由于写作和谈论语境不同,其著作及《语录》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往往会出现前后不一,甚至相互抵触。有感于此,蔡清力图折中诸家贯通朱注,使人观朱注玲珑透彻,以归圣贤本旨。本文力图通过解读蔡清《易经蒙引》及相关资料来阐述蔡清的易学哲学思想,展现其易学特色及其对朱子易学和整个理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蔡清通过解读朱熹《本义》,提出了独特的“三易”之说,认为易有三易,有天地之易、吾身之易、《易》书之易。三易皆为一阴一阳,贯穿着变化之理。天地之易与吾身之易是先天客观之易,而《易》书之易则是后天圣人之易。《易》书模写天地之易和吾身之易,是天地人身之易之影子。《易》书有至微之理和至著之象,象寓于理中,理寓于象中,至著之象与至微之理融为一体。蔡清接受朱子“易为卜筮之书”的观点,但却淡化其卜筮作用,而主张道义配祸福。蔡清的易学观不是简单的叙述朱子易学,而是依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发展和超越了朱子之学,成为当时朱子易学研究的重镇。蔡清的易学观在明代乃至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太极图、河图、洛书等图示是宋以后易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内涵有天地之易。‘在太极图的渊源问题上,蔡清认为太极图与《中庸》相贯通,彰显易道,与张载等大儒观念不谋而合,是儒家的话语体系,彰显儒者的价值理念,应是周子自创。t由于对太极图传承的不同理解,太极图又微有差别,主要分为朱震传太极图与朱熹改动之太极图两种不同图示。在论太极图思想时,蔡清从“无极,言初无个极”入手,认为无极只是太极的一种属性,不能作为宇宙生成的一个独立的阶段与状态。既避开陆九渊等人对朱子思想的指责,又凸显了太极之超然形上性。在对阴阳五行的论述中,凸显了太极的一体浑成。认为气本为一,析之为二为阴阳,析之为五,就为五行。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但无极之太极与阴阳之太极为一,阴阳二气之分也实一气之消长。五行,不论是从生成时所谓的水、火、木、金、土还是从气运流行上所谓的水、木、火、土、金,也都是五行共宗,一气之流行。
     对于河图、洛书,蔡清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认为应将河图与太极图结合在一起来看,河图所展现的就是太极生阴阳五行的动态过程。蔡清并不是简单的把河图作为不同方位的各个数字,而是从宇宙大化流行的角度出发,将整个河图作为太极生阴阳,阳极而生阴,阴极而生阳,一阴一阳,互为其根,循环不已的圆活浑成的过程。更由此具体论述了河洛之中蕴含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之象。另外,针对河图配八卦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如圆图中的阴之老少数与位相同,阳之老少数与位不同;横图、圆图中以卦配数,离震艮坤同而乾兑巽坎相异等问题,蔡清以“阴之老少主静而守其常,阳之老少主动而通其变”来解释。认为河图中蕴含着阳动阴静之妙,与天地契合,体现造化之妙用。
     宋明儒学家用图示的方式论述象数易学,探讨易学的源头,是为了其中的义理发挥与理论体系的建构。在对象数易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蔡清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义理哲学体系。本篇论文接下来就从本体论、心性论、工夫境界论三方面探讨蔡清对朱熹易学哲学的重构。
     在蔡清的本体论中,太极是蔡清理论的最高本体,蔡清用“无有个极”和“莫大之极”来描述。太极具有本体性和超越性,纳万理为一,超然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同时,太极又是莫大之极,得全体之妙,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万事万物又都具备太极之理。那么什么是太极之理呢?蔡清以阴阳互根为理,为太极。阴阳互根主要是指阴阳二气的对待与流行。对待是指阴阳既是相互对立而不可混淆的,同时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流行则是指阴阳的推移和相互转化。阴阳二气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但在二气流行运转过程中,阴阳的功能和作用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阳为主宰,可以统乎阴,阳全阴半。由此可见,蔡清所谓的理不是脱离实体的纯粹的理念,又不是实体性的物质,而是阴阳二气对待流行之中的条理。对于蔡清来说,理已经从超然形上的本体之理,下放落实为气化流行中的条理。而阴阳作为气是太极的实体,是万物化生的根本和存在方式。理是阴阳之气运行的规律,不能离开阴阳之气而存在。蔡清认为,太极兼阴阳。太极是阴阳二气之本体,可以兼有阴阳之气而为全体。而阴阳作为形而下的气,并不完全等同于太极,只是内涵有太极之理,是太极之理在事事物物上的展现。在构造自己太极观的同时,蔡清也对朱熹理先气后、太极不能动静的思想进行了折中修正。
     太极阴阳下落于人便是性。《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蔡清认为气在天便有阴阳,阳为善,阴为恶,继之而成的性也是兼气质、兼高下善恶的。因此,现实中的人性都是气质之性,所谓的天地之性只是在逻辑上推出的本然之性,只讲本然之性不讲气质之性是不完备的。本然之性寓在气质之性中,虽然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合为一,但本然之性为主,所以人性都是向善的。向善的本然之性是人的共性,每个人由于禀赋不同,所具有的善性又有高下之分。人性中之恶也是受之于天的,阴阳相对而类分,在天也有阴浊之气,也不全是至善,阴浊之气下落到人便是恶。但正如阴是阳的下半截,阳消便是阴,人性中的恶也是善中之恶。既然现实中之人性皆为气质之性,善恶都夹杂在人性之中,那么怎样扬善抑恶,这就涉及到心的问题。蔡清认为人心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之为善为恶取决于心,心可以主宰人行为之善恶。蔡清所说的心并不是客观物质的肉团之心,而是形而上的知觉之心。蔡清在对心的论述中发展了朱熹“心”说诸种说法中的本体之心。首先,蔡清将心的知觉能力来源推之于天,认为心与性相同,都是天赋予的,因为天体物不遗,天的精神下落于人就为心。所以心也是无所不包,具天下之理,应天下之事。其次,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吾身虽微,而太极之全体却可以具足吾之一心,可以弘道,可以参赞天地化育,能天地之所不能。蔡清心学主体与本体合一的特色又使他的思想带有一些心学的色彩。
     蔡清认为一切工夫都在心中,这是用功之处。在如何涵养此心的问题上,蔡清提出静虚其心。天下万物有动有静,但以静为主,静体动用。人心亦要静,惟有静方能灵明通透。静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静中之静,是指人在排除主观欲望下所达到的清明畅达之境。另一方面是动中之静,要以静而动,动而不失其静。但仅仅做到“静”还是不够的,静只是入手处,还要由静入虚,方能使内心得到安顿。静虚是明德的重要途径,心中空明,方能具众理以应万事,可以明德,进而可以成圣成贤。蔡清的静虚工夫和程朱的主敬异曲同工,其与佛老思想有根本差异,正如他自己所总结的“吾儒之虚虚而实,老氏之虚虚而虚;吾儒之寂寂而感,佛氏之寂寂而寂”。蔡清的工夫论是偏重于内修的,作为朱子后学,他并不强调朱子学中的格物论,而是主张由内而外。其基本理路是静则虚,虚则明,明则神。正因为心体虚明,所以万理咸具。同时蔡清又提出“因时顺理”。蔡清认为《易》中的时有卦时,有爻时,都是反映事物在不同时期变化发展的不同状态和趋势。卦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如乾、坤、屯之类,为顺时,这时要顺时而为之;一种如蒙、蛊之类,为逆时,这时要随时而制之。爻时则主要以乾卦六爻为例来说明,认为要区分所处的不同时刻,在合适的时间做所当为之事。要观天察时而明时,从而与时偕行。蔡清认为在经过了静虚其心、因时顺理的工夫上,要达到大中至正的境界。
     在论文最后,肯定了蔡清易学在易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蔡清为明代朱子学第一人,他对朱子学的贡献主要有三点:其一,通过解读朱子易学和理学,从学理上确立了朱子学在明代的地位。其二,折中宋末、元、明初诸儒注朱之作,使之更接近于朱子思想。其三,折中朱子的各种著作,力图使朱子思想更为统一蔡清崛起于朱子学将衰之际,对朱熹的解读己超越先前和当时的易学家,对朱子学有振落扶衰之功。蔡清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在明初以朱学为矩镬的学术氛围下,蔡清提出读书要酌以真理,不可盲从朱子之书。这对当时及以后学者冲破朱学藩篱,对气学与心学从程朱理学中突破出来具有重要的思想解放意义;蔡清认为太极不离阴阳,理不离气,理是阴阳对待流行中之条理,动摇了理的绝对性,是理学思维去实体化的重要一环,对其后的气本论发展有开拓之功;蔡清的人性论思想对于气本论的人性论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蔡清虽然名义上以阐发朱熹《本义》为宗旨,实则力图克服朱熹理学的局限,具有融合理学、气学与心学的特点与倾向,即使其思想体现出矛盾与驳杂,又包含着向气学的回归与向心学的转化,对其后明代哲学的发展有多方面重要影响,明代大哲学家刘宗周后来在心学视野下能够比较圆融地融合心学与气学,恐怕蔡清的开拓之功功不可没。
Cai Qing was a famous scholar of Neo-Confucianism and Yi-ology, who lived in Ming dynasty. At that time, Cai Qing's Yi-ology had a very huge impact and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preading and development of Zhu Zi Doctrine of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ing regime, to adapt to the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 it has also strengthened the ideological domination. Cheng Zu issued "The Summa of Four Books and Five Classics", and named the Neo-Confucianism as the official orthodoxy. The Neo-Confucianism of Ming was also originated by Zhu Xi's master. Cao Duan, Xue Xuan, and Hu Juren were acknowledged as the Confucianism orthodox school of Ming dynasty. Another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Ming dynasty was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normalization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ystem of official selection. Under the impetus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Neo-Confucianism, with strong vitality, deeply influenced every quarter of the society. Zhu Zi's Doctrine became the dominant ideology. In this context, the Yi-ology of that time was more complied with Cheng Yi and Zhu Xi. Cai Qing is a famous Neo-Confucianist scholar of this period.
     Throughout his life, Cai Qing payed his attention to Zhu Zi Doctrine. He believed that Zhu Xi epitomized the thoughts of Neo-Confucianism, but Confucians of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y could not comprehend Zhu Zi Doctrine. Moreover, Zhu Xi's works, written and spoken in different context, are numerous, which often appeared inconsistent in many specific issues, even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Aware of this, Cai Qing tried to compromise different theories through Zhu Xi's note, and to return to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sages. This paper tries to interpret "Yijing Mengyin" and related data, from the view of Yi-ology, Xiang-shu, principles and reconstruction of philosophy system, to expound Cai Qing's Yi-ology, show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o Zhu Xi's Yi-ology and Neo-Confucianism.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Zhu Xi's "Original Meaning", Cai proposed the theory of Three Yi. He thought Yi had universe's Yi, my body's Yi and Yi-book's Yi. All these three Yi were fundmentally formed by Yin and Yang, and were outlined by the principle of changing. The universe's Yi and my body's Yi are the objective Yi, and Yi-book's Yi is the saint's Yi. Yi-book parallels universe's Yi and my body's Yi, and was so called as the imitation of the two latter Yi. Yi-book contains significant images and microscopic principles. Images lie in the principles, and vice versa. Therefore, the two of them are essentially one. Zhu Xi thought Yi was the book of divination, in which Cai agrees, but on the other hand, Cai does not put his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divination, but on the idea that fortune and misfortune were based on the righteousness. Cai's thoughts of Yi developed Zhu's ideas about Yi and finally surpassed it. Therefore, it beca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study on Zhu's thoughts about Yi at his time. Cai's idea about Yi has a great influence at his time of Ming Dynasty and years later.
     Diagrams such as Taiji, Hetu and Luoshu were important parts in Yi-studies after Song dynasty, which contained the Yi of universe.On the origin of Taiji Diagram, Cai Qing believed that it, which belongs to system of the Confucian discourse, could be linked up with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was self-created by Zhou Zi. Due to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n the inheritance of Taiji Diagram, it could be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different icon, which are the Taiji Diagram of Zhu Zhen and that of Zhu Xi which was changed. On the thoughts of Taiji Diagram, Cai Qing, from the idea of "Wuji means no extreme", believed that Wuji is an attribute of Taiji that cannot serve as an independent stage or status of the universe generation, which on one hand, avoided the accusation to Zhu Xi's thought by Lu Jiuyuan and on the other hand, highlighted the transcendental nature of Taiji. In the relation of Yin and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Cai Qing highlighted the integration of Taiji. He believed that Qi is originally one integration, which can be seened as Yin and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when divided. While moving, Taiji generates Yang. While static, it generates Yin.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Yin and Yang, water, fire, wood, metal and soil come into being. But the Taiji of Wuji and that of Yin and Yang are one. The separation of Yin and Yang is, in fa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one Qi. The Five Elements, whether from the point of generation or the movement of Qi, are just one integr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one Qi. On the topic that Taiji Diagram of Zhou Zi is from Taoism, previous scholars treated it as a problem that could diminish Zhou Zi's status on Confucianism. Otherwise, Cai Qing believed that it just reflected Zhou Zi's broad mind and innovative spirit of Confucianism.
     On Hetu and Luoshu, Cai Qing also had his own unique perspectives that Hetu should be studied together with Taiji Diagram. Hetu demonstrated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aiji producing Yin and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Cai Q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universe, treated Hetu as, not a simple diagram of number of different orientations, but the endless cycle of process that Taiji produces Yin and Yang, while Yin and Yang rely on each other. Thus, more specifically, he discussed the images that contained among Hetu and Luoshu, which are Taiji, Two Forms, Four Images and Eight Diagrams. In addition, to the contradictions generated between Hetu and Eight Diagrams, such as, the difference of number and position of Yin and Yang in the round diagram, the diverse of diagrams and number between the cross figure and the round diagram, Cai Qing explained it by the idea that Yin is static and keeps its regular, while Yang is positive and variational. He thought that Hetu contains the wonderful principle of Yin and Yang,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at of the universe. The knowledge of Hexagrams figure, though was considered fake by scholars of Qing dynasty, however, the value of its existence can not be denied.
     Scholars of Yi-ology of Song and Ming dynasty, discussed Yi-ology of Xiangshu in the way of Hexagrams figure. They explored the origin of Yi-ology, and explained the meaning of its text, in the purpose of constructing the philosophical system of Yi-ology which put principles as the core. Based on this, through the study of Hexagrams figure, Cai Qing constructed a complete system of philosophy.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theories of ontology, mind and self-cultivation, discussed his reconstruction of Zhu Xi's Yi-ology.
     In Cai Qing's ontology, Taiji is the highest concept, which he described with the term of "no extreme" and "extremely great criterion". Taiji is a noumenon which has transcendence. Meanwhile, Taiji is an extremely great criterion that get all of the wonderful principles, containing the nature of universe and absoluteness. So what is the principle of Taiji? Cai Qing treated the rationale of Yin and Yang's mutual roots as Taiji which mainly refers to their contradiction and evolution. Contradiction refers to the opposites of Yin and Yang. Evolution refers to the mutual transformation of Yin and Yang. Yin and yang reinforce each other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which can be treated as both two and one. But while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ng, the function and role of Yin and Yang are not identical. Yang is dominating. Thus, Li is not a pure philosophy entity, not substantive matter, but the orderliness of the evolution of Yin and Yang. For Cai Qing, Li has been detached from noumenon, and turned into the orderliness of the evolution of Yin and Yang. Yin and Yang is the entity of Taiji, and the fundamental law of existence. Li is the law of Yin and Yang, which can not exist independently. Cai Qing believed that Tanji contained Yin and Yang, which is their noumenon. But Yin and Yang, as Qi of the physical, which just contained the reason of Taiji, are not exactly the same as Taiji. While constructing his concept of Taiji, Cai Qing also made some compromise amendments to Zhu Xi's thoughts.
     Reflected on human, Taiji turns into human nature."Copulative" says that one Yin and one Yang is called Dao, which is followed by good deeds, and accomplished by nature. Cai Qing believed that human nature cannot do without temperament. Therefore, the reality of human nature is that of temperament.The so-called nature of universe is just logically launched. Original nature lies in the nature of temperament. Although the original nature and nature of temperament combined into one, the original nature played the leading role, which makes human nature inclined to goodness. Goodness of the original nature is commonality. Due to different endowments, the goodness are hierarchical. Evil in human nature comes from the stagnant Qi. But such as Yin is the extinction of Yang, evil in human nature also lies in goodness. Since the reality of human nature is that of temperament, good and evil are mixed among humanity, so how to promote good, which relates to the heart, becomes a problem. Cai Qing thought that heart is initiative, which determines good and evil. In his mind, the heart was not just flesh and blood, but embodiment of metaphysical perception. He believed that the heart is the spirit perceiver, the master of human body. Perceptual ability of the heart is ingrown, which is the spirit of the universe. So the heart is all-encompassing. Heart also contains body and function. The body of heart is nature, which means humanity, justice, propriety and wisdom. The function of heart is emotion, which cannot be removed. Nature can be considered as perfection without evil, but emotion contains both possibility. This topic also related to the intention. Intention and emotion are different. Intention comes from the heart, but emotion from nature.
     Cai Qing thought that all the cultivation lies in the heart. The destination is in the heart, not elsewhere. On how to conserve the heart, Cai Qing put forward the term of static virtual heart.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both dynamic and static, yet with a priority to static,which can also be used in self-cultivation. Static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One is the state that all desires be excluded. Another is that static with dynamic,without losing each other. But the static is not the main purpose, which is the main way to virtual. The character and purpose of static is virtual.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static is virtual. Cai Qing's static and virtual are neither Buddhist nihilism, nor meditation, which has the same purpose with Respect. Cai Qing's cultivation theory layed particular stress on inner repair. As a successor of Zhu Xi, he did not emphasize the theory of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things, but to work inside out. The fundamental idea is that static leads to virtual, virtual brings about wisdom, and wisdom gives rise to perfection. Static is the only way to get into the virtual. Virtual is the fundamental factor. Because of virtual, heart contains Li, and then follows it. At the same time, Cai Qing also proposed that when following Li, we must adopt proper therapeutic measure in line with Time. To observe the universe, so as to keep up with the Time. Cai Qing believed that under the cultivation of static and virtual, following Time and Li, and assisting Yang, restraining Yin, people can reach the state of neutral state.
     In conclusion, the article affirmed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Cai Qing's Yi-ology. Cai Qing, as the first person at Zhu Zi Doctrine of Ming dynasty, made contribution in mainly three aspects. Firstly, through his explanation, Zhu Zi Doctrine established its position in Ming dynasty. Secondly, through compromising the annotation of Zhu Xi of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y, he got closer to Zhu Xi's thoughts. Thirdly, he compromised Zhu Xi's works, to make them more consistent. Cai Qing rose on the occasion of decline of Zhu Zi Doctrine, whose explanation had already surpassed other scholars, making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renaissance of Zhu Zi Doctrine. In the early Ming, when Zhu Zi Doctrine were taken as the measure of academic level, Cai Qing proposed that study should deliberate the truth, not Zhu Xi's books. This is significant to break the fence of Zhu Zi Doctrine, to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Qi and Heart school from Neo-Confucianism. Cai Qing thought that Taiji could not be separated from Yin and Yang, and Li could not be separated from Qi. Li is the orderliness that contained in the evolution of Yin and Yang. His theory shook the absoluteness of Li, which wa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process of Neo-Confucianism's dematerialization, a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ontology of Qi. Cai Qing'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had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structure of human nature theory that attached to ontology of Qi.
     Cai Qing, though in the name of elucidat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Zhu Xi, tried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Zhu Xi's Neo-Confucianism, which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rging the theory of Li, Qi and Heart together. His thoughts, which had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in Ming dynasty, reflected contradiction and complex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gression to the theory of Qi, and the transformation to the theory of Heart. Liu Zongzhou,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ies of Heart, fused the theories of Heart and Qi. I believe Cai Qing's pioneering contributions cannot go unnoticed.
引文
① [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第1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四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85年,第12724页。
    ② [元]脱脱《宋史》卷四百三十五,中华书局,1985年,第12908页。
    ③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651页。
    ④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易学启蒙序》,载《朱子全书》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68页。
    ① [明]宋濂《理学纂言序》,载《文宪集》第122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68页。
    ② [明]薛瑄《读书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49页。
    ③ [明]顾炎武《日知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05页。
    ④ [明]顾炎武《日知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06页。
    ⑤ [明]顾炎武《日知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01页。
    ⑥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第283页。
    ⑦ 杭辛斋《学易笔谈》,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2页。
    ① [明]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0年,第1094页。
    ② [明]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0年,第1094页。
    ③ [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第28页。
    ④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三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108页。
    ⑤ [明]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0年,第6页。
    ①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三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106-133页。
    ① 高令印、高秀华《朱子学通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66—274页。
    ② 傅小凡、卓克华《闽南理学的源流与发展》,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3—164页。
    ③ 向世陵《蔡清对朱熹<本义)的折中修正——以“保合太和”与“继善成性”的注解为例》,载《周易研究》2009年第2期,第54—59页。
    ① 杨自平《从<易经蒙引>论蔡清疏解<周易本义>的作法及太极义理的转折》,载《明代学术论集》,万卷楼,2008年,第73—128页。
    ② 黎馨平《论蔡清(易经蒙引>对<周易本义>的注疏价值》,载《周易研究》,2009年第4期,第17—22页。
    ③ 周天庆《静虚工夫与明中后期儒道交涉》,载《东南学术》,2008年第6期,第93--99页。
    ④ 赵海峰《蔡清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⑤ 宋野草《蔡清易学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11年。
    ① 肖满省《明代福建易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② 刘建萍《蔡清及其易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③ [明]林希元《文庄虚斋蔡先生行略》,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7页。
    ④ [明]林希元《文庄虚斋蔡先生行略》,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5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38页。
    ① [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1694页。
    ① [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1675页。
    ② [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1693页。
    ③ [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1694页。
    ④ [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7222页。
    ⑤ [清]永熔等撰《凹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第776页。
    ① [清]张廷玉《明史·曹端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7239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38页。
    ③ [明]林希元《文庄虚斋蔡先生行略》,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页。
    ① [明]蔡清《管见上尊堂》,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2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611页。
    ② [明]蔡清《管见上尊堂》,载《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2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612页。
    ③ [明]蔡清《管见上尊堂》,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2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611—612页。
    ① [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7234页。
    ② [明]林希元《文庄虚斋蔡先生行略》,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7页。
    ③ [明]林希元《文庄虚斋蔡先生行略》,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页。
    ④ [清]沈佳《明儒言行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5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04页。
    ⑤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第302页。
    ⑥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第28页。
    ⑦ [明]蔡清《管见上尊堂》,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2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611页。
    ① [明]林俊《虚斋集·原序》,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56页。
    ② [明]黄光升《府志列传》,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19页。
    ③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99页。
    ④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00页。
    ① [明]林希元《文庄虚斋蔡先生行略》,载《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7页。
    ② [明]林希元《文庄虚斋蔡先生行略》,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5页。
    ③ 杨自平《从<易经蒙引>论蔡清疏解<周易本义>的作法及太极义理的转折》,载《明代学术论集》,万卷楼,2008年,P76—78。
    ① [明]林希元《文庄虚斋先生行略》,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5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2页。
    ③ [明]林希元《文庄虚斋先生行略》,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38页。
    ⑤ [明]蔡清《与郭文博书》,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2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616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页。
    ①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答袁机仲》,载《朱子全书》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65页。
    ② [宋]邵雍《邵雍集》,中华书局,2010年,第152页。
    ③ [宋]邵雍《邵雍集》,中华书局,2010年,第159页。
    ④ 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齐鲁书社,2003年,第78页。
    ①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答袁机仲》,载《朱子全书》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77页。
    ②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646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64-565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44页。
    ⑥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41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91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86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86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页
    ⑥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01页。
    ⑦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页。
    ⑧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84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85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45—546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95页。
    ④ [明]来知德《周易集注》,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36页。
    ⑤ [明]来知德《周易集注》,载《文渊阁凹库全书》第3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65页。
    ⑥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65页。
    ⑦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64页。
    ① [宋]刘牧《易数钩隐图》,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60页。
    ② [宋]刘牧《易数钩隐图》,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58页。
    ③ [明]薛瑄《读书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63页。
    ④ [明]薛瑄《读书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03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80页。
    ⑥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45页。
    ⑦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厍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37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64—565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93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凹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09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47-548页。
    ⑥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80页。
    ⑦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37页。
    ⑧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80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42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42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42—543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45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45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19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65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85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85—586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86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49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52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88页。
    ① [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215页。
    ② 刘玉建《(周易正义>导读》,齐鲁书社,2005年,第87页。
    ③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第8页。
    ④ 梁伟弦《<程氏易传)导读》,齐鲁书社,2003年,第49页。
    ⑤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652页。
    ⑥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654页。
    ⑦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93页。
    ⑧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13—714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24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13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39页。
    ④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651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5页。
    ⑥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8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93页。
    ②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629—1630页。
    ③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633页。
    ① [宋]黎靖德《朱了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620页。
    ②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630页。
    ③ 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齐鲁书社,2003年,第83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5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3页。
    ⑥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3页。
    ⑦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2页。
    ⑧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页。
    ⑨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39页。
    ①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909-1910页。
    ② [明]胡广等《周易传义大全》,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21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1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11页。
    ⑥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凹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11页。
    ⑦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76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43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13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13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13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38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38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44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7页。
    ① 廖名春《帛书<要>释文》,载《帛书<周易>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9页。
    ② 林忠军《来知德易象说及其意义》,载《周易研究》2009年第4期,第4页。
    ③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第28页。
    ① [明]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第482页。
    ②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韶州州学濂溪先生祠记》,载《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69页。
    ③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周子太极通书后序》,载《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28页。
    ④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答胡广仲》,载《朱子全书》第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901页。
    ① [宋]朱震《进周易表》,载《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09年,第137页。
    ② [宋]胡宏《通书序略》,载《周元公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41页。
    ③ [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第22页。
    ④ [明]黄宗炎《图学辨惑》,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51页。
    ⑤ [清]毛奇龄撰,郑万耕点校《毛奇龄易著四种》,中华书局,2010年,第95—96页。
    ① [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太极图授受考》,载《文渊阁四库全书》131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92页。
    ② [宋]周敦颐《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09年,第91页。
    ③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周子太极通书后序》,载《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29页。
    ④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再定太极通书后序》,载《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54页。
    ⑤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江州重建濂溪先生书堂记》,载《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40页。
    ⑥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3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3页。
    ②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5页。
    ③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4页。
    ① [宋]朱震《汉上易传》,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13页。
    ②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答胡广仲》,载《朱子全书》第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895页。
    ③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答胡广仲》,载《朱子全书》第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901页。
    ①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太极图说解》,载《朱子全书》第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9页。
    ②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记濂溪传》,载《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410页。
    ③ 郑吉雄《易图象与易诠释》,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年,第234页。
    ①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答陆子静》,载《朱子全书》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67页。
    ②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答陆子静》,载《朱子全书》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62页。
    ③ [宋]朱熹、吕祖谦纂,张京华辑校《近思录集释》,岳麓书社,2010年,第2页。
    ④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答杨子方》,载《朱子全书》第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071页。
    ⑤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答陆子静》,载《朱子全书》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 569页。
    ①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答陆子静》,载《朱子全书》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68页。
    ② [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第24页。
    ③ [宋]朱熹、吕祖谦纂,张京华辑校《近思录集释》,岳麓书社,2010年,第3页。
    ④ [宋]朱熹、吕祖谦纂,张京华辑校《近思录集释》,岳麓书社,2010年,第3页。
    ⑤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3页。
    ⑥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4页。
    ①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太极图说解》,载《朱子全书》第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0页。
    ②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3页。
    ③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日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4页。
    ④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3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4页。
    ②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3页。
    ③ [宋]周敦颐《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09年,第4页。
    ④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太极图说解》,载《朱子全书》第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0页。
    ⑤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太极图说解》,载《朱子全书》第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0页。
    ⑥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太极图说解》,载《朱子全书》第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2页。
    ⑦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97—598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99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43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98页。
    ⑤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太极图说解》,载《朱子全书》第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0页。
    ⑥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答刘叔文》,载《朱子全书》第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146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5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90页。
    ③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5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22页。
    ①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2377页。
    ②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0页。
    ③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6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22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22页。
    ①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1328页。
    ② [宋]王应麟《周易郑康成注》,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43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22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6页。
    ②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7页。
    ③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9—50页。
    ④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太极图说解》,载《朱子全书》第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0页。
    ⑤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6页。
    ⑥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6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6页。
    ②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日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9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8页。
    ②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8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23页。
    ④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7页。
    ⑤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9页。
    ⑥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0页。
    ⑦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1页。
    ①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太极图说解》,载《朱子全书》第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1页。
    ②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0页。
    ③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0页。
    ④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1页。
    ⑤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0页。
    ① [宋]周敦颐《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09年,第6页。
    ②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1页。
    ③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1页。
    ④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日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2页。
    ⑤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4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4页。
    ②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4页。
    ① 钱穆《论太极图与先天图之传授》,载《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第73页。
    ② 张其成《易图探秘》,中国书店,2001年,第183页。
    ③ 林忠军《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71页。
    ④ 转引自郑吉雄《易图象与易诠释》,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年,第234页。
    ⑤ 杨柱才《道学宗主——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页。
    ① 杨柱才《道学宗主——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页。
    ② [宋]周敦颐《周敦颐集》,中华书局,1990年,第69页。
    ③ 钱穆《论太极图与先天图之传授》,载《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第83页。
    ①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1315页。
    ② [宋]朱震《汉上易传》,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l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页。
    ① [宋]刘牧《易数钩隐图》,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57页。
    ② [宋]朱震《汉上易传》,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35页
    ③ [宋]朱熹、蔡元定《易学启蒙》,载《朱子全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11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20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20页。
    ⑥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20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20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19—620页。
    ②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612页。
    ③ 吴澄(1249—1333),字幼清,号草庐先生。其著作《易纂言外翼》卷七日:“河图者,羲皇画卦之前,河有龙马出,而马背之旋毛有此数也。”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30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37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30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30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30页。
    ⑥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31页。
    ⑦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31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河洛私见》,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6页。
    ②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河洛私见》,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6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28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河洛私见》,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6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河洛私见》,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6页。
    ②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河洛私见》,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7页。
    ③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河洛私见》,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7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63页。
    ②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河洛私见》,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7页。
    ③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河洛私见》,载《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8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62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62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62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62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河洛私见》,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60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河洛私见》,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61页。
    ②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河洛私见》,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61-62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河洛私见》,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62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河洛私见》,载《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63页。
    ②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河洛私见》,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63页。
    ① 萧汉明《关于河图洛书问题》,载《周易研究》,1995年第4期,第41页。
    ② [清]胡渭《易图明辨》,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55页。
    ① [清]胡渭《易图明辨》,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43页。
    ② [清]毛奇龄《毛奇龄易著四种》,中华书局,2010年,第78页。
    ③ 宋锡同《邵雍易学与新儒学思想研究·序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①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第600页。
    ② 林忠军《周易郑氏学阐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91页。
    ③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964页。
    ④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981页。
    ①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版,第82页。
    ②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版,第80页。
    ③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版,第82页。
    ④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2页。
    ⑤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84页。
    ⑥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太极图说解》,载《朱子全书》第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3页。
    ⑦ [宋]黎靖德《朱了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2365页。
    ⑧ [宋]陈淳《北溪大全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38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3页。
    ②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答陆子静》,载《朱子全书》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67页。
    ③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答陆子美》,载《朱子全书》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62页。
    ④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2366页。
    ⑤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2365页。
    ⑥ [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第23页。
    ⑦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3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4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96页。
    ③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9页。
    ④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9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73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凹库全书存目丛书》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4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96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96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96页。
    ②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0页。
    ③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4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3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页。
    ⑥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91页。
    ⑦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55页。
    ⑧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91页。
    ①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605—1606页。
    ②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602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页。
    ⑥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01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53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5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页。
    ③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5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凹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93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2页。
    ⑥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页。
    ⑦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7页。
    ⑧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7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3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4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2页。
    ④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93页。
    ⑤ 陈来先生认为:“如果说宇宙之间,理是作为气之中的一种实体存在的,那么就自然地导出在人性论上的性之本体说和气质蒙蔽说。如果坚持气异理异说,那么推而上之,必然得出结论,即理并不是气之中的某种本体、实体,而只是气的属性、条理。而后一种论点就不是理学的本体论了,而近于气学的气本观点了。……存在论上的理的条理说也必然引导到只能承认气质之性说,而否定本然之性说。事实上,朱子以后,元明理学的理气论正是循着这样一条内在的理路走过来的。本文把这条道路称为理学思维去实体化的路向。”载《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三联书店,2010年,第479—513页。
    ⑥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5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从书》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4页。
    ②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4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74页。
    ④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日从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5页。
    ⑤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9页。
    ①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三联书店,2010年,第90—91页。
    ②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84页。
    ③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929页。
    ④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页。
    ⑤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3页。
    ⑥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3页。
    ⑦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2376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5页。
    ②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93页
    ③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0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52—553页。
    ⑤ 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9页。
    ⑥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0页。
    ① [明]罗钦顺《困知记》,中华书局,1990年,第43页。
    ② [明]罗钦顺《困知记》,中华书局,1990年,第4—5页。
    ①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7页。
    ① [宋]周敦颐《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3页。
    ② [宋]周敦颐《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09年,第20页。
    ③ [宋]周敦颐《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09年,第14页。
    ④ [宋]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第9页。
    ⑤ [宋]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第22页。
    ⑥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97页。
    ①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67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02—603页。
    ①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76页。
    ② [明]庄熙编《四书蒙引别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28—729页。
    ③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66页。
    ①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66页。
    ②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75—176页。
    ③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66页。
    ④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66页。
    ①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67页。
    ②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67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2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03页。
    ③ 向世陵《蔡清对朱熹<本义>的折中修正——以“保合太和”与“继善成性”的注解为例》,《周易研究》2009年第2期,第59页。
    ① [明]罗钦顺《困知记》,中华书局,1990年,第7-8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62页。
    ①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凹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71页。
    ②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97页。
    ③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75页。
    ④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1页。
    ①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8页。
    ② 吴震《朱子“心论”试析》,载《儒家文化研究(第四辑)》,三联书店,2012年,第21一22页。
    ①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70页。
    ②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71—672页。
    ③ [明]蔡清《藏春窝记》,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3页。
    ④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95页。
    ⑤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59页。
    ① [明]林希元《文庄虚斋蔡先生行略》,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7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6--107页。
    ③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4页。
    ①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651页。
    ②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69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99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11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15页。
    ⑥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72页。
    ⑦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68页。
    ⑧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凹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68页。
    ⑨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72页。
    ⑩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60页。
    ①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59页。
    ②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69页。
    ③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60页。
    ④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心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80页。
    ⑤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69页。
    ⑥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60页。
    ⑦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69页。
    ①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90页。
    ②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90页。
    ③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90页。
    ④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0页。
    ⑤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90页。
    ⑥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凹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29页。
    ⑦ [宋]程颢、程颐《程氏经说》,载《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029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15页。
    ②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载《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57页。
    ③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载《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89页。
    ④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载《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69页。
    ⑤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载《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433页。
    ⑥ 周天庆《静虚工夫与明三中后期的儒道交涉》,载《东南学术》2008年第6期,第95页。
    ⑦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说》,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4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394—1395页。
    ②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6页。
    ③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6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84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1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59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13页
    ① [明]蔡清《虚斋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68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69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70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35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1页。
    ① 梁韦弦《(程氏易传>导读》,齐鲁书社,2003年,第128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21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58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86页。
    ⑤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63页。
    ⑥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页。
    ⑦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页。
    ⑧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凹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34页。
    ⑨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页。
    ②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68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19页。
    ① [清]李光地《榕村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13页。
    ② [清]蔡廷魁《蔡文庄公集序》,载《心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82-583页。
    ③ 高令印、陈其芳《福建朱子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80页。
    ④ 刘建萍《蔡清及其易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第164页。
    ①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河洛私见》,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62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18—519页。
    ② 黎馨平《论蔡清(易经蒙引)对<周易本义)的注疏价值》,载《周易研究》,2009年第4期,第18页。
    ③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39页。
    ④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38页。
    ⑤ [明]詹仰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咫亭詹先生疏稿》,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9页。
    ① [明]蔡清《易经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38页。
    ② [明]蔡清《与郭文博书》,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2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616页。
    ③ [明]宋濂《理学纂言序》,载《文宪集》第122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68页。
    ④ [明]薛瑄《读书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49页。
    ① [明]林希元《同安林次崖先生文集》,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75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22—523页。
    ② [明]罗钦顺《困知记》,中华书局,1990年,第6页。
    ③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三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137页。
    ① [明]崔铣《读易余言》,载《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7—78页。
    ②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三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108页。
    ③ [明]罗钦顺《困知记》,中华书局,1990年,第43页。
    ④ [明]蔡清《四书蒙引》,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0页。
    ⑤ [明]罗钦顺《困知记》,中华书局,1990年,第102页。
    ① [明]罗钦顺《困知记》,中华书局,1990年,第151—152页。
    ② [明]罗钦顺《困知记》,中华书局,1990年,第7-8页。
    ③ [明]王廷相《答薛君采论性书》,载《王廷相集》,中华书局,1989年,第519页。
    ① [明]王廷相《答薛君采论性书》,载《王廷相集》,中华书局,1989年,第518页。
    ② [明]黄宗羲《明儒学案·蕺山学案》,中华书局,2008年,第1526页。
    ③ [明]黄宗羲《明儒学案·蕺山学案》,中华书局,2008年,第1523页。
    ④ [明]黄宗羲《明儒学案·蕺山学案》,中华书局,2008年,第1583页。
    ① [明]黄宗羲《明儒学案·蕺山学案》,中华书局,2008年,第1558—1559页。
    [1][明]蔡清.易经蒙引[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明]蔡清.四书蒙引[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明]蔡清.虚斋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明]蔡清.蔡文庄公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
    [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宋]朱熹.朱子全书[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2010.
    [8][宋]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9][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0][魏]王弼.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宋]刘牧.易数钩引图[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2][宋]朱震.汉上易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3][宋]周敦颐.周敦颐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4][宋]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15][宋]邵雍.邵雍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6][宋]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7][宋]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8][宋]陈淳.北溪大全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9][宋]黄斡.黄勉斋先生文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0][元]胡方平.易学启蒙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1][元]董真卿.周易会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2][元]吴澄.易纂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3][元]吴澄.易纂言外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4][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5][元]梁寅.周易参义[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6][明]胡广.周易传义大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7][明]胡广.性理大全[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
    [28][明]宋濂.文宪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9][明]薛瑄.读书录[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0][明]来知德.周易集注[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1][明]陈献章.陈献章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2][明]林希元.易经存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3][明]林希元.林次崖先生文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
    [34][明]崔铣.读易余言[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5][明]罗钦顺.困知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6][明]王廷相.王廷相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7][明]顾炎武.日知录[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8][明]黄宗羲.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9][明]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0][明]黄宗炎.图学辨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1][明]沈佳.明儒言行录[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2][清]毛奇龄.毛奇龄易著四种[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3][清]胡渭.易图明辨[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4][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5][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6][清]李光地.周易折中[M].成都:巴蜀书社,1998.
    [47][清]李光地.榕村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8][清]江永.河洛精蕴[M].成都:巴蜀书社,2008.
    [49][清]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0][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1][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4.
    [52][清]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4.
    [53][清]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1]吕思勉.理学纲要[M].上海:上海书店,1988.
    [2]钱穆.朱子新学案[M].台北:三民书局,1977.
    [3]钱穆.朱子学提纲[M].上海:三联书店,2002.
    [4]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M].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4.
    [5]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7]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8]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北京:三联书店,2001.
    [9]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0]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1]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2]刘大钧.周易概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6.
    [13]刘大钧,林忠军.周易传文白话解[M].济南:齐鲁书社,1993.
    [14]黄寿棋,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5]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M].济南:齐鲁书社,1994.
    [16]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M].济南:齐鲁书社,1998.
    [17]林忠军.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8]林忠军.周易郑氏学阐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9]王新春.易学与中国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0]王新春.易纂言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6.
    [21]向世陵.理气性心之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2]向世陵.理学与易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
    [23]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4]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5]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6]蒙培元.理学的演变[M]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27]陈来.宋明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8]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10.
    [29]张学智.明代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0]曾春海.朱熹易学析论[M].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1989.
    [3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32]李尚信.卦序与解卦理路[M].成都:巴蜀书社,2008.
    [33]刘保贞.易图明辨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4.
    [34]郑吉雄.易图象与易诠释[M].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
    [35]张其成.易图探秘[M].北京:中国书店,1999.
    [36]李申.易图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7]付长珍.宋儒境界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38]李书增.中国明代哲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39]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0]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学论要[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41]陈荣捷.朱子新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2]陈代湘.现代新儒学与朱子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43]何绵山.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4]何乃川.闽学困知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5]高令印,高秀华.朱子学通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46]朱伯崑.周易通释[M].上海:昆仑出版社,2004.
    [47]杨成寅.太极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4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9]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50]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1]廖名春.周易研究史[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52]徐志锐.宋明易学概论[M].大连: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
    [53]蔡方鹿.宋明理学心性论[M].成都:巴蜀书社,1997.
    [54]杨自平.明代学术论集[M].台北:万卷楼,2008.
    [55]杨柱才.道学宗主——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6]傅小凡,卓克华.闽南理学的源流与发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57]赵忠祥.归一与证实[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
    [1]向世陵.蔡清对朱熹《本义》的折中修正——以“保和太和”与“继善成性”的注解为例[J].周易研究,2009(2)
    [2]向世陵.宋代理学本体论的创立——从“继善成性”和“性善”说起[J].河北学刊,2008(1)
    [3]杨自平.从《易经蒙引》论蔡清疏解《周易本义》的作法及太极义理的转折[J].(台湾)“中央大学”《人文学报》32期,2007年10月,P77—126
    [4]黎馨平.论蔡清《易经蒙引》对《周易本义》的注疏价值[J].周易研究,2009(4)
    [5]周天庆.静虚工夫与明中后期的儒道交涉[J].东南学术,2008(6)
    [6]林忠军.来知德易象说及其意义[J].周易研究,2009(4)
    [7]蒙培元.论朱熹理学向王阳明心学的演变[J].哲学研究,1983年(6)
    [8]衷尔钜.论明代的理学和心学[J].中州学刊,1990
    [9]李霞.明初理学向心学的演变[J].江淮论坛,2000(6)
    [10]陈寒鸣.明代朱学述论[J].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4):28
    [11]陈前进.论明代程朱理学的衰微[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71
    [12]赵忠祥,侯波.明代前期理学走向与文化精神的变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1)
    [13]梁涛.孟子“道性善”的内在理路及其思想意义[J].哲学研究,2009(7)
    [14]黄诚.儒家心性论的系统架构及其思想开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9(6)
    [15]赵海峰.蔡清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9.
    [16]宋野草.蔡清易学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11.
    [17]刘建萍.蔡清及其易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18]肖满省.明代福建易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