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体利用之道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李道纯生活在宋元之际的社会大变动时期。他对于南宋灭亡的教训有着深切体会,其“致中和”学说中贯穿着“极体利用”的价值诉求。“极体利用”实际上是针对南宋后期相当一部分深受理学浸润的士大夫只知寻微于“体”而不知广施于“用”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旨在克服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中重“体”轻“用”的理论偏颇和价值偏失。作为一名道教思想家,李道纯的“极体利用”思想是对中国哲学体用思想的重要发展。作为一名内丹学家,李道纯还兼采内丹学南北二宗之理,创立了内丹学中派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以为实现“极体利用”的最高目标而服务。李道纯所开创的内丹理论与实践方法,深深影响了元代以后内丹学的发展。对李道纯中派丹法的研究,也是内丹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的主体内容由引言(绪论)与正文(共六章)两大部分构成。
     绪论部分主要是点明本文题旨,在概括和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明本文的创意所在,尤其指出,本文的独创性思想集中体现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并经过独立思考,将李道纯道学的核心思想概括为“极体利用”。正文是围绕这一独创性概括来论述李道纯思想的。
     第一章是鉴于以往研究中对李道纯生平与学术缺乏细致考察和对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缺乏说明的情况而设立。本章虽以较多篇幅用于考释其生平及学术活动中所尚存的疑问之处,然其思想重心实在借助于古今学者的有关思想成果,审视李道纯所处的时代,尤其是审视其思想的历史文化背景,旨在说明,李道纯是有感于南宋士人重“内圣”而轻“外王”、重“体”而轻“用”的弊端,才提出了他的“体用兼”的思想,其“致中和”学说则是表达这一思想的理论模型。这是依据古今学者的思想成果所做出的一种逻辑推断。
     第二章是对“致中和”学说与道家、道教“守中”学说发展过程的梳理,要在说明,李道纯的这一学说主要是为表达他的“极体利用”思想服务的,它在理论形式上借助于“体用”范畴来思考和辩说“中和”,其以“中”为“体”、以“和”为“用”的“致中和”思想,对道家和道教的“守中”思想既有所继承更有所发展,其价值乃是导向于“应变”。
     第三章是顺着内在于李道纯“致中和”学说中的“应变”价值导向来考察和论述其常变观。其“常”“变”范畴实是其“体”“用”范畴的理论展开形式。从其《老》《易》研究可见,李道纯非常重视“常”“变”的对立统一:其《老》学以论常为特色,《易》学以论变为特色。这体现出其老学和易学对《老子》、《周易》思想的有机整合之功,既以《易》之“变”补《老》之“常”,又以《老》之“常”补《易》之“变”。
     第四章是接着上章更加具体地考察李道纯心性学的“动”“静”范畴。按李道纯思想的内在逻辑,形而上之“常”与“变”的具体意义即落实于形而下之“动”与“静”,其心性学即以对“动”“静”关系的探讨为理论特色。其“本心”概念是表示与“道”相合的虚静无为之心境。在李道纯看来,虚静是心的本来状态,是谓“道心”。人心与道心的区别在于动静的不同,而心之动静又是可以相互转化和涵摄的,由人心向道心的回归需要以致虚守静的工夫作为基础。
     第五章是进一步考察李道纯“致中和”思想在其“三教”关系观中的具体表现,指出了李道纯是以“中”来统一儒、释、道三教之义,即认为“中”是“三教”的一贯之道,这是其“三教合一”思想的理论特征。
     第六章是考察李道纯“极体利用”观念在其内丹修炼理论中的具体表现,认为其修炼理论是以“有为与无为交替为用”为思想特点的,并指出:在李道纯的内丹学体系中,有为与无为是交替运用的,有为可以“了命”,这是“利用”向度的体现;而无为可以“了性”,这是“极体”向度的体现。在李道纯最具特色的玄关理论中,“玄关”是体用、动静、内外转换的通道,可以统摄未发、已发,从而合体用而为一,这其实也是其“体用”思想的体现。
     本文最后以后人对于李道纯的几则经典评价作为结语。
Li Daochun live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period of social upheaval. Heperished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had a deep experience of the lessons learned. His"Extension of Mean and Harmony" theory speak through "Transformation of Substanceand Function" value. Which is, in fact, in view of the Lat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large number of scholars who only know making deeply influenced byneo-confucianism infiltration micro in the "Substance", is widely applied in "Function"and I do not know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that is designed to overcome the mainstreamideology of the era of "Sbustance" and "Fanction" theory of biased and value to reasons.As a Taoist thinker, Li Daochun " Transformation of Substance and Function " thought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of body by thought of Chinese philosophy. As anresearcher of Inner Alchemy, Li Daochun also to learn from the north and south twoprinciple, established Inner Alchemy sent in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method,thought " Transformation of Substance and Function " of the highest goal and theservice. Li Daochun pioneered by Alchem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deeply influenced thelat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Alchemy Yuan Dynasty. In Li Daochun sent Alchemymethod research, also is in Alchemy study is very important part of.
     Main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by the introduction and text (altogether six chapters)composed of two parts.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mainly point out in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and concluded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e originality of this paper, especially,points out that the originality of this ideology embodied in: integrating existing researchresults and through independent thinking, will be the core idea of Taoism Li Daochunsummed up as " Transformation of Substance and Function ". The text is on the original sum up to Li Daochun thought.
     The first chapter is given in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Li Daochun lack of detailedstudy and the life and academic background of the thought and absence of instructionsto set up. Best.i though this chapter for more space for the life and the questions thatexist in the academic activities in the place, but the idea center of gravity is with thehelp of the ancient and modern scholars about ideological achievements, examines LiDaochun time, especially its thought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o illustrate,Li Daochun is impressed by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scholars heavy "inner sagehood" and light "outer kingliness", heavy "substance" and light "function", then he putforward his " either substance or function " in thought, the doctrine of "Extension ofMean and Harmony" is the expression of this thought theory model. This is based on theideas of the ancient and modern scholars made a logical inferenc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Extension of Mean and Harmony" theory and the theoryof Taoism, Taoist "Embrace Equilibrium"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omb, inspecification, Li Daochun the theory mainly to express his "Transformation ofSubstance and Function" service, which in theory form by using "Substance andFunction" category to think and says, the "Equilibrium" for the "Substance" and"Harmony" to " Function " of "Extension of Mean and harmony ","EmbraceEquilibrium" of Taoist school and Taoism thought is inherited more, its value is directedtoward "Dependent Variable".
     The third chapter is to follow the inherent Li Daochun " Extension of Mean andHarmony " theories "Dependent Variable" in the view of value orientation to examineand discuss its Permancent and Changeable. Its "Permancent" and "Changeable"category is the category of "Substance""Function" the theory of form. From the"Lao-tzu","Book of Changes" research shows, Li Daochun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Permancent " the unity of opposites of "Changeable": the " Lao-tzu " theory is oftenas the characteristic, the theory of " Book of Changes " to learn to becomecharacteristics. Reflect its Study of Lao-tzu and Study to the thought of "Lao-tzu" and"Book of Changes" organic integr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n in more detail in chapter inspects Li Daochun heart sexology "Movement" the "Quiescence" category. Press Li Daochun thought intrinsiclogic, metaphysics " Permancent " and "Changeable" the specific meaning isimplemented in a worldly "Movement" and "Quiescence", the heart sexology is todiscuss the relation of " Movement "" Quiescence " as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The concept of "Original Mend" is said with "Dao" Vacuity Quiescence mood of doingnothing. In Li Daochun view, is the heart of the original state, is called "Mind of theWay" gradually. Unlike Mind of the Way difference lies in the movement gradually, andthe heart movement is can be mutual conversion and culvert perturbation, from the heartto Mind of the Way regression needs gradually so that virtual assert my time as a basis.
     The fifth chapter is to further examine Li Daochun " Extension of Mean andHarmony " thought embodied in the view of relation between "three religions", pointsout the Li Daochun by "Mean" unity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which ishis thought of "three religions unity" theory.
     Chapter6is the Li Daochun "Transformation of Substance and Function" ideaembodied in the Internal Alchemy theory, think that the science of uniting the theory isbased on "alternating with inaction and noaction"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ointsout that: in Li Daochun Alchemy in learning system, and inaction are used alternately,promising to "Life", that is a reflection of "Function" target; And noaction can led to"Human Nature", this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Function" dimensions. In Li Daochuntheory, the most distinctive "Profound Location" is used, the movement, the change ofinside and outside of channel, the ideas of can not hair, hair, and fit for a, it is also theembodiment of "Sbstance and Function" thought.
     In this paper, after the last one for Li Daochun several classical evaluation as anepilogue.
引文
①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203页。
    ②岑孝清:《李道纯中和思想及其丹道阐真》,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第38至41页。
    ③胡世厚:《白朴交游考补》,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24页
    ④李大华:《李道纯生平事迹与著述考》,载《中国道教》2009年第4期,第32至34页。
    ⑤卿希泰、詹石窗:《李道纯“老学”浅析》,载《船山学报》,1986年第1期,第111页。
    ⑥王家祐:《论李道纯的内丹学说》,载《道教论稿》,巴蜀书社,1987年,第281页。
    ⑦潘雨廷:《论李道纯及其著作》,载《中国道教》,1994年第2期,第17页。
    ⑧岑孝清:《李道纯中和思想及其丹道阐真》,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第43至45页。
    ⑨李大华:《李道纯生平事迹与著述考》,载《中国道教》2009年第4期,第32页。
    ①王沐:《李道纯之道统及其他》,原载《船山学报》,1986年第2期;后收入王沐著《内丹养生功法指要》,东方出版社,1990年5月,第24至26页。
    ②王婉甄:《李道纯道教思想研究》,台湾淡江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第
    74至79页。
    ③陈进国:《李道纯的“三教融合”思想及其以“中和”为本的内丹心性学》,载《中国道教》2001年第5期,第
    10至第12页。
    ④肖进铭:《道教内丹与儒家“中论”的比较——以李道纯为核心的探讨》,载《第十届儒佛会通暨文化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3月。
    ①岑孝清:《李道纯中和思想及其丹道阐真》,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第234至289页。
    ②岑孝清:《李道纯中和思想及其丹道阐真》,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第52至123页。
    ③丁孝明:《李道纯丹道思想的理论与特色》,载台湾《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第13期,2009年12月。
    ④李大华:《李道纯学案》,齐鲁书社,2010年1月,第21页。
    ⑤孙功进:《李道纯内丹“中”论思想探析》,载《东岳论丛》,2010年第7期。
    ⑥杨霞:《李道纯中和观研究——以〈中和集〉为中心》,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第25至28页。
    ⑦卿希泰、詹石窗:《李道纯“老学”浅析》,载《船山学报》,1986年第1期,第111至117页。
    ⑧胡孚琛、吕锡琛著:《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243至244页。
    ①陈进国:《李道纯的“三教融合”思想及其以“中和”为本的内丹心性学》,载《中国道教》2001年第5期,第
    12至13页。
    ②岑孝清:《李道纯中和思想及其丹道阐真》,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第52至123页。
    ③王沐著:《内丹养生功法指要》,东方出版社,1990年5月,第25至26页。
    ④詹石窗:《李道纯易学思想考论》,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一辑:道教易专号,三联书店,1997年10月,第302至308页。
    ⑤吕锡琛:《李道纯的心性论及其与湘学的联系》,载《湘学》杂志第四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第473页。
    ⑥吕锡琛:《李道纯综合南北的心性修炼理论与实践》,载《道家道教与湖南》,岳麓书社,2000年9月出版,第96页。
    ①张广保著:《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三联书店,1995年4月,第156页至179页。
    ②王婉甄:《李道纯道教思想研究》,台湾淡江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第
    68页。
    ③王婉甄:《李道纯道教思想研究》,台湾淡江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第
    57至60页。
    ④李养正编著:《新编北京白云观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月,第435页。
    ⑤陈撄宁著:《道教与养生》,华文出版社,2000年3月第2版,第461页。
    ⑥萧天石主编:《道藏精华》第二卷之二,《重刊〈中和集〉例言》,台湾自由出版社,2000年10月。
    ①王沐:《李道纯之道统及其他》,原载《船山学报》,1986年第2期;后收入王沐著:《内丹养生功法指要》,东方出版社,1990年5月,第23至26页。
    ②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修订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367页。
    ③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722页。
    ④王家祐:《论李道纯的内丹学说》,载《道教论稿》,巴蜀书社,1987年,第295页。
    ⑤王家祐:《论李道纯的内丹学说》,载《道教论稿》,巴蜀书社,1987年,第283页。
    ⑥王家祐:《论李道纯的内丹学说》,载《道教论稿》,巴蜀书社,1987年,第297页。
    ⑦王家祐:《论李道纯的内丹学说》,载《道教论稿》,巴蜀书社,1987年,第283至285页。
    ⑧胡孚琛、吕锡琛著:《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247至248页。
    ⑨王婉甄:《李道纯道教思想研究》,台湾淡江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第
    83至111页。
    ①邝国强:《李道纯三教同玄论思想探析》,载陈鼓应、冯达文主编《道家与道教:第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452至453页。
    ②陈进国:《李道纯的“三教融合”思想及其以“中和”为本的内丹心性学》,载《中国道教》2001年第5期,第
    12至13页。
    ③肖进铭:《道教内丹与儒家“中论”的比较——以李道纯为核心的探讨》,载《第十届儒佛会通暨文化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3月。
    ④白亮:《李道纯内丹思想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13至38页。
    ⑤白亮:《李道纯内丹思想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48至51页。
    ⑥孙功进:《李道纯内丹思想的特色》,载《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⑦孙功进:《李道纯内丹性命思想探析》,载《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⑧岑孝清:《李道纯中和思想及其丹道阐真》,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第179至233页。
    ①盛克琦、果兆辉点校:《中和正脉——道教中派李道纯内丹修炼秘籍》,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8月,前言第4页至第6页。
    ②丁孝明:《李道纯丹道思想的理论与特色》,载台湾《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第13期,2009年12月。
    ③李大华:《李道纯学案》,齐鲁书社,2010年1月,第18页。
    ④李大华:《李道纯学案》,齐鲁书社,2010年1月,第25至26页。
    ⑤王沐:《李道纯之道统及其他》,原载《船山学报》,1986年第2期;后收入王沐著:《内丹养生功法指要》,东方出版社,1990年5月,第24页。
    ⑥刘固盛:《宋元老学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9月,第198页。
    ①詹石窗:《李道纯易学思想考论》,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一辑:道教易专号,三联书店,1997年10月,第297至304页。
    ②蒋朝君:《李道纯易学旨趣探微》,载《第三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论文集》,2001年11月。
    ③章伟文著:《宋元道教易学初探》,巴蜀书社,2005年12月,335至375页。
    ④孙功进:《李道纯丹道易学思想浅探》,载《周易研究》,2009年第2期。
    ⑤岑孝清:《李道纯中和思想及其丹道阐真》,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第124至178页。
    ⑥王卡主编:《道教三百题》《李道纯怎样杂糅〈易老〉?》(此部分为张裕主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2月,第583页。
    ⑦申喜萍:《李道纯的三教合一思想研究》,载《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4期,第115至117页。
    ①王婉甄:《李道纯道教思想研究》,台湾淡江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第
    39至47页。
    ②邝国强:《李道纯三教同玄论思想探析》,载陈鼓应、冯达文主编《道家与道教:第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448至449页,第454至458页。
    ③陈进国:《李道纯的“三教融合”思想及其以“中和”为本的内丹心性学》,载《中国道教》2001年第5期,第
    9至第10页。
    ④白亮:《李道纯内丹思想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39至47页。
    ⑤岑孝清:《李道纯中和思想及其丹道阐真》,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第234至289页。
    ⑥李大华:《李道纯学案》,齐鲁书社,2010年1月,第41至48页。
    ①王婉甄:《李道纯道教思想研究》,台湾淡江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第
    48至52页。
    ②王婉甄:《李道纯道教思想研究》,台湾淡江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第
    60至65页。
    ③王婉甄:《李道纯道教思想研究》,台湾淡江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第
    73页。
    ④杨柱才:《周敦颐〈太极图说〉儒道解之比较研究》,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1期。
    ⑤张兴发著:《道教内丹修炼》,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
    ①孙功进:《李道纯内丹“中”论思想探析》,载《东岳论丛》,2010年第7期,第132页。
    ②杨霞:《李道纯中和观研究——以〈中和集〉为中心》,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第58至66页。
    ③邓红蕾:《李道纯“真常之道,悟者自得”的道教教育思想探微》,载李裕民主编《道教文化研究》第一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9月,第334页至352页。
    ④畅红琴:《李道纯的教育哲学思想》,载《教育史研究》,2005年第1期。
    ⑤申喜萍:《试析李道纯的美学思想》,载《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①李大华:《李道纯学案》,齐鲁书社,2010年1月,第26页至41页。
    ②李似珍:《李道纯“太极”解的天道观意蕴》,载《茅山乾元观与江南全真道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江苏金坛,2012年10月,第565至575页。
    ③金白铉:《后现代主义与老庄以及李道纯的道》,载《茅山乾元观与江南全真道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江苏金坛,2012年10月,第424至433页。
    ④王婉甄:《李道纯道教思想研究》,台湾淡江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
    ①孙功进:《李道纯丹道哲学浅探》,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②张学菲:《莹蟾子李道纯研究》,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③白亮:《李道纯内丹思想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
    ④岑孝清:《李道纯中和思想及其丹道阐真》,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
    ⑤李大华:《李道纯学案》,齐鲁书社,2010年1月。
    ⑥杨霞:《李道纯中和观研究——以〈中和集〉为中心》,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
    ②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8月。
    ③岳麓书社,2010年1月。
    ④The book of balance and harmony(Zhong he ji. English),transla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ThomasCleary. San Francisco: North Point Press,1989.
    ①卿希泰、詹石窗:《李道纯“老学”浅析》,载《船山学报》,1986年第1期,第111页。
    ②王家祐:《论李道纯的内丹学说》,载《道教论稿》,巴蜀书社,1987年,第281页。
    ③潘雨廷:《论李道纯及其著作》,载《中国道教》,1994年第2期,第17页。
    ④岑孝清:《李道纯中和思想及其丹道阐真》,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第43至45页。
    ⑤李大华:《李道纯生平事迹与著述考》,载《中国道教》2009年第4期,第32页。
    ⑥《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91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58页。
    ⑦《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59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36页。
    ⑧《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06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23页。
    ⑨刘俊文总纂,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研制。
    ⑩《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55·同治武冈州志》,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2002年7月,第285页。
    11《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55·同治武冈州志》,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2002年7月,第134、154页。
    ①《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53·道光宝庆府志(三)》,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2002年7月,第133、319页。
    ②岑孝清:《李道纯中和思想及其丹道阐真》,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第45页。
    ③《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62页。
    ④《明会要》卷四,帝系四。
    ①《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54·康熙武冈州志》,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2002年7月,第78页。
    ②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203页。
    ③岑孝清:《李道纯中和思想及其丹道阐真》,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第39至第41页,第51页。
    ④胡世厚:《白朴交游考补》,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24页
    ⑤李大华:《李道纯生平事迹与著述考》,载《中国道教》2009年第4期,第32至34页。
    ⑥《中和集》卷五,《道藏》第4册,第514页。
    ①《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弘治徽州府志》,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
    ②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军进入临安,宋室投降,南宋灭亡。
    ③李大华:《李道纯生平事迹与著述考》,载《中国道教》2009年第4期,第32页。
    ④(元)白朴《天籁集》卷上,水调歌头之九,载《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⑤况周颐著,张秉戊选编:《蕙风簃小品》,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29页。文中所言的太素,即是元代著名戏剧家白朴(字兰谷)。
    ⑥《道藏》第23册,第733页。
    ①《道藏》第12册,第642页。
    ②《道藏》第4册,第506页。
    ③《道藏》第4册,第505页。
    ④《道藏》第4册,第506页。
    ⑤《道藏》第4册,第490页。
    ⑥《道藏》第4册,第482页。
    ⑦《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十五册,上海古籍书店,1981年11月。
    ①《道藏》第23册,第733页。
    ①李大华:《李道纯生平事迹与著述考》,载《中国道教》2009年第4期,第33页。
    ②岑孝清:《李道纯中和思想及其丹道阐真》,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第46页。
    ③《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十三册,中国书店,1992年12月,第831页。
    ④元代张铉撰,田崇校点:《至正金陵新志》,南京出版社,1991年12月,第363页。
    ⑤《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十五册,上海古籍书店,1981年11月。
    ①《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十三册,中国书店,1992年12月,第722页。
    ①《道藏》第12册,第642页。
    ①苗善时撰,王志道编集:《玄教大公案》,《道藏》第23册,第889页。
    ②《道藏》第4册,第514页。
    ③《道藏》第4册,第501页。
    ④《长春道教源流》卷七,民国东莞陈氏刊本。
    ①《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25册·史部·地理类,书目文献出版社,第409页。
    ②《(咸丰)重修兴化县志》卷一。
    ③《道藏》第23册,第733页。
    ④《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弘治徽州府志》,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
    ⑤《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①明代白云霽《道藏目录详注》卷一洞真部即卷三洞神部,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道藏》第4册,第482页。
    ③萧启庆著:《内北国而外中国》,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147至152页。
    ①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四库全书本。
    ②周密:《癸辛杂识》后集,《雅流自居》。
    ③《龙川文集·送吴允成运斡序》,丛书集成初编本。
    ④《龙川文集·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丛书集成初编本。
    ⑤刘子健著,赵冬梅译《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41页。
    ⑥刘子健著,赵冬梅译《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41页。
    ①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6月,第283至284页。
    ①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1《序论》,四库全书本。
    ①方克立:《论中国哲学中的体用范畴》,载《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5期,第185页,195页。
    ①李鼎祚《周易集解》引。
    ②《论语·雍也》。
    ①《孟子·离娄下》。
    ②《孟子·尽心上》。
    ③《通书·师》。
    ④《张载集·经学理窟·气质》。
    ①《河南程氏文集》卷第九,载《二程集》。
    ②《河南程氏文集》卷第九,载《二程集》。
    ③《河南程氏文集》卷第九,载《二程集》。
    ④《朱熹集》三十二,《答张钦夫》。
    ⑤《朱子语类》卷一百四。
    ①《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七。
    ②《象山集·象山外集》卷二,《天地之性人为贵》。
    ③董根洪:《儒家中和哲学通论》,齐鲁书社,2001年4月,第261页。
    ④《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5月,第81页。
    ①《道藏》,第20册,第85页。
    ②王明编校:《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85年第20页。
    ③《藏外道书》第8册,《黄庭经解》,巴蜀出版社,1992年,第557页。
    ④周可真:《顾炎武与中国文化》,黄山书社,2009年,第235页。
    ①王沐:《李道纯之道统及其他》,原载《船山学报》,1986年第2期;后收入王沐著《内丹养生功法指要》,东方出版社,1990年5月,第24至26页。
    ②《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3页。
    ①《莹蟾子语录》卷六,《道藏》第23册,第754页。
    ②《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4页。
    ③《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5页。
    ④《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4页。
    ①《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4至485页。
    ②《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3页。
    ③《全真集玄秘要·太极图解》,载《道藏》,第4册,第531页。
    ④胡孚琛:《丹道法诀十二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31至132页。
    ①胡孚琛:《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393至394页。
    ②《中和集》卷六,载《道藏》,第4册,第516至517页。
    ①《全真集玄秘要》,载《道藏》,第4册,第530页。
    ②《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3页。
    ③《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4至485页。
    ④《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2页。
    ⑤《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3页。
    ①《老子》第十六章。
    ②《老子》第二十二章。
    ③《朱子语类》卷七十二。
    ④《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4至485页。
    ⑤《道德会元》,《道藏》第12册,第642页。
    ①《道德会元》,《道藏》第12册,第642页。
    ②《道德会元》,《道藏》第12册,第642页。
    ①《道德会元》,《道藏》第12册,第644页。
    ②《道德会元》,《道藏》第12册,第644页。
    ③《老子注》严灵峰本,第33页。
    ④《道德会元》,《道藏》第12册,第644页。
    ⑤《道德会元》,《道藏》第12册,第644页。
    ⑥《道德会元》,《道藏》第12册,第652页。
    ①《道德会元》,《道藏》第12册,第650页。
    ②《玄教大公案》,载《正统道藏》太玄部。
    ③詹石窗:《南宋金元的道教》,第134页。
    ④陈进国:《李道纯的“三教融合”思想及其以“中和”为本的内丹心性学》,在《中国道教》,2001年第5期,第8页。
    ⑤《全真集玄秘要》,载《道藏》第4册,第528页。
    ①《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载《道藏》第17册,第141页。
    ②《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8月,第101页。
    ③《中和集》卷四,载《道藏》第4册,第505页。
    ④《清庵莹蟾子语录》,载《道藏》第23册,第743页。
    ⑤《中和集》卷四,载《道藏》第4册,第505页。
    ①《中和集》卷四,载《道藏》第4册,第505页。
    ②《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三,载《道藏》第23册,第743页。
    ③《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498页。
    ④《道德真经玄德纂疏》,载《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①《全真集玄秘要》,载《道藏》第4册,第529页。
    ②《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4页。
    ①《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4页。
    ②《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4至485页。
    ①《中和集》卷一,《道藏》第4册,第485页。
    ②《中和集》卷一,《道藏》第4册,第486页。
    ③《中和集》卷一,《道藏》第4册,第494页。
    ④《清庵莹蟾子语录》卷六,载《道藏》第23册,第762页。
    ①《慈湖己易》,载《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第2467页。
    ②《中和集》卷一,《道藏》第4册,第486页。
    ③《周易尚占》卷下,中华书局,1991年,第76页。
    ①《中和集》卷一,《道藏》第4册,第486页。
    ②《中和集》卷一,《道藏》第4册,第483页。
    ③《中和集》卷四,《道藏》第4册,第503页。
    ①《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5页。
    ②载《道藏》第23册,第737页。
    ③载《道藏》第11册,第397页。
    ①《悟真篇后序》,载《藏外道书》,第5册,第335页。
    ②《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正统道藏》太平部。
    ③《谢张紫阳书》,载《道藏》,第4册,第626页。
    ④《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498页。
    ⑤《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三,载《道藏》,第23册,第744页。
    ⑥在《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二上。
    ⑦载《朱子文集·答黄道夫书》。
    ①载《象山语要》卷一。
    ②《与李宰书》,载《陆九渊文选》卷十一。
    ③张广保著:《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三联书店,1995年,第158页。
    ④张广保著:《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三联书店,1995年,第159页。
    ①《张子正蒙注》卷一。
    ②朱熹:《答方宾王四》。
    ③《朱子语类》卷第九十八。
    ④《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3页。
    ①《正蒙·诚明》。
    ②《语录》卷十一。
    ③《语录》卷二五。
    ④《伊川易传·损卦》。
    ⑤《朱子语类》卷十三。
    ⑥《朱子语类》卷十三。
    ⑦《语录》卷十一。
    ⑧《朱子语类》卷七十八。
    ①《老子》第四十章。
    ②《老子》第十六章。
    ③《老子》第十六章。
    ④《老子》第二十三章。
    ⑤《周易》系辞。
    ⑥《老子注》第十六章。
    ⑦《周易注》复卦。
    ⑧《周易略例》。
    ①《物不迁论》。
    ②《太极图说》。
    ③《答横渠先生书》。
    ④《程氏易传》。
    ⑤《朱文公文集·答胡广仲》。
    ⑥《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⑦《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⑧《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①《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5页。
    ②《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载《道藏》,第17册,第141页。
    ①《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3页。
    ②《全真集玄秘要》,载《道藏》,第4册,第532页。
    ③《中和集》卷四,载《道藏》,第4册,第505页。
    ④《李道纯综合南北的心性修炼理论与实践》,载《道家道教与湖南》,岳麓书社,2000年。
    ①《船山思问录》。
    ②《周易外传》卷六。
    ③《船山思问录》。
    ④《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载《道藏》,第2册,第715页。
    ⑤《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4页。
    ⑥《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载《道藏》,第17册,第142页。
    ①《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第141页。
    ②《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载《道藏》,第17册,第141至142页。
    ③《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载《道藏》,第17册,第142页。
    ④《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载《道藏》,第17册,第142页。
    ①《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载《道藏》,第17册,第142页。
    ②《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载《道藏》,第17册,第142页。
    ③《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载《道藏》,第17册,第141页。
    ④《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498页。
    ⑤《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5页。
    ⑥载《道藏》第23册,第737页。
    ①《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载《道藏》,第17册,第143页。
    ②《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2至483页。
    ①载《道藏》,第4册,第533页。
    ①《清庵莹蟾子语录》卷六,载《道藏》,第23册,第759至761页。
    ①《中和集》卷六,载《道藏》,第4册,第516至517页。
    ②《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498页。
    ③《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2页。
    ④《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497页。
    ⑤《中和集》卷四,载《道藏》,第4册,第506至507页
    ①《全真集玄秘要》,载《道藏》,第4册,第528页。
    ②《清庵莹蟾子语录》,载《道藏》,第23册,第757页。
    ③《太极图说》,载《周子通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页。
    ④《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3页。
    ①《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497页。
    ②《全真集玄秘要》,载《道藏》第4册,第530页。
    ①《全真集玄秘要》,载《道藏》第4册,第531页。
    ①《全真集玄秘要》,载《道藏》第4册,第530页。
    ②《全真集玄秘要》,载《道藏》第4册,第530至531页。
    ③《全真集玄秘要》,载《道藏》第4册,第531页。
    ①《中和集》卷四,《道藏》,第4册,第503页。
    ②《中和集》卷三,《道藏》,第4册,第496页。
    ③《清庵莹蟾子语录》卷六,《道藏》,第23册,第756页。
    ④《三天易髓》,《道藏》,第4册,第526页。
    ①《三天易髓》,《道藏》,第4册,第526页。
    ②《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三,《道藏》,第23册,第742页。
    ③《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三,《道藏》,第23册,第743页。
    ④《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一,《道藏》,第23册,第734页。
    ①《道德会元》卷上,《道藏》,第12册,第644页。
    ②《道德会元》卷下,《道藏》,第12册,第655页。
    ①王沐:《李道纯之道统及其他》,原载《船山学报》,1986年第2期;后收入王沐著:《内丹养生功法指要》,东方出版社,1990年5月,第23至26页。
    ②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修订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367页。
    ①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722页。
    ②李大华:《李道纯学案》,齐鲁书社,2010年1月,第18页。
    ③《清庵莹蟾子语录》卷五,载《道藏》第23册,第751页。
    ④《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502页。
    ①《海琼传道集》,载《道藏》,第33册,第150页。
    ②载《道藏》,第32册,第154页。
    ③载《道藏》,第32册,第154页。
    ④《中和集》卷四,载《道藏》,第4册,第503页。
    ⑤《中和集》卷四,载《道藏》,第4册,第503页。
    ①《中和集》卷四,载《道藏》,第4册,第503页。
    ②《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88页。
    ①参见《中和集》卷二,《道藏》第4册,第491至492页。
    ②《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500页。
    ③《清庵莹蟾子语录》卷六,载《道藏》,第23册,第758页。
    ④《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92页。
    ①《清庵莹蟾子语录》卷六,载《道藏》,第23册,第756页。
    ②《中和集》卷二,《道藏》第4册,第488页。
    ③《悟真篇》卷三。
    ④《清庵莹蟾子语录》,卷六,载《道藏》第4册,第23册,第756页。
    ⑤《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493页。
    ①《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88页。
    ②《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88页。
    ③《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88页。
    ①《清庵莹蟾子语录》卷六,载《道藏》,第23册,第756页。
    ②《悟真篇》,卷一。
    ③《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88页。
    ④《悟真篇阐幽》卷中。
    ①《三天易髓》,载《道藏》第4册,第524至525页。
    ①《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498至499页。
    ②《李道纯道教思想研究》,台湾淡江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第96页。
    ①《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89页。
    ②《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89页。
    ①《清庵莹蟾子语录》,载《道藏》第23册,第734页。
    ②《清庵莹蟾子语录》卷六,载《道藏》第23册,第756页。
    ③《中和集》卷四,载《道藏》第4册,第508页。
    ④《中和集》卷四,载《道藏》第4册,第504页。
    ①《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90页。
    ②《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90至491页。
    ①《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91页。
    ②《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91页。
    ①《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88页。
    ②《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88页。
    ③《全真集玄秘要》,载《道藏》第4册,第530至531页。
    ④《清庵莹蟾子语录》,载《道藏》,第23册,第755页。
    ①《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91至492页。
    ②《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88至489页。
    ③《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502页。
    ④《中和集》卷一,载《道藏》第4册,第488页。
    ⑤《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502页。
    ①《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92页。
    ②《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89页。
    ③《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502页。
    ④《金丹四百字》。
    ①《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502页。
    ②《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503页。
    ③载《云笈七签》,第366页。
    ④载《云笈七签》,第326页。
    ⑤《胎息杂诀》,载《云笈七签》,第346页。
    ⑥坂出祥伸著:《长生术》,载《道教》第一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6月,第214页。
    ⑦《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502至503页。
    ①《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502页。
    ②《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92页。
    ③《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89页。
    ④《中和集》卷四,载《道藏》,第4册,第504页。
    ⑤《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502页。
    ①《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92页。
    ②《道教论稿》,巴蜀书社,1987年8月,第295页。
    ③《清庵莹蟾子语录》卷六,载《道藏》,第23册,第755至756页。
    ①李大华:《李道纯学案》,齐鲁书社,2010年,第19页。
    ②《道藏》,第25册,《重阳全真集》,卷一,第695页。
    ③《道藏》,第4册,《修真十书·金丹四百字》,第163页。
    ④《道藏》,第4册,《修真十书·金丹四百字》,第621页。
    ①《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493页。
    ②胡孚琛:《丹道法诀十二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52页
    ③《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493页。
    ④《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498页。
    ①《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500页。
    ②《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498页。
    ③《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498页。
    ④《中和集》卷二,载《道藏》,第4册,第491至492页。
    ⑤《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498页。
    ⑥《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493页。
    ⑦《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498页。
    ①《中和集》卷三,载《道藏》,第4册,第502页。
    ②《中和集》卷四,载《道藏》,第4册,第508页。
    ③《全真集玄秘要》,载《道藏》第4册,第530页。
    ④《中和集》卷四,载《道藏》,第4册,第505页。
    ⑤《中和集》卷六,载《道藏》,第4册,第516页。
    ⑥《中和集》卷五,载《道藏》,第4册,第512页。
    ⑦参见《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南北朝隋唐五代卷“气法养生”部分,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①可参考吴枫著:《唐代养生文化论稿》,收入《吴枫学术文存》第229页,中华书局,2002年11月。
    ②徐兆仁编:《全真秘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5页。
    ①《元气论》,载《云笈七签》,第324页。
    ②《神气养形说》,载《云笈七签》,第194页。
    ③《元气论》,载《云笈七签》,第327页。
    ④载《云笈七签》,第327页。
    ⑤载《云笈七签》,第331页。
    ⑥载《云笈七签》,第346页。
    ①载《云笈七签》,第332页。
    ②王卡主编:《道教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49页。
    ③王卡主编:《道教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51页。
    ④《延陵君修养大略》,载《云笈七签》,第350页。
    ⑤《延陵君修养大略》,载《云笈七签》,第350页。
    ⑥《延陵君修养大略》,载《云笈七签》,第350页。
    ⑦载《云笈七签》,第359页。
    ⑧载《云笈七签》,第334页。
    ①载《云笈七签》,第194页。
    ②载《云笈七签》,第194页。
    ③《服气精义论》,载《云笈七签》,第335页。
    ④载《云笈七签》,第344页。
    ⑤载《云笈七签》,第331页。
    ⑥《元气论》,载《云笈七签》,第326页。
    ⑦载《云笈七签》,第333页。
    ⑧载《云笈七签》,第339页。
    ⑨载《云笈七签》,第336页。
    ①载《云笈七签》,第327页。
    ②载《云笈七签》,第327页。
    ③载《云笈七签》,第327页。
    ④载《云笈七签》,第327页。
    ⑤载《云笈七签》,第348页。
    ⑥载《云笈七签》,第345页。
    ⑦杨力著:《中医运气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9月,第1页。
    ⑧载《云笈七签》,第372页。
    ①参见《云笈七签》,第371页。
    ②参考孟乃昌、孟庆轩辑编:《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三十四家注释集萃》,华夏出版社,1993年9月,第53-64页。
    ③载《云笈七签》,第339页。
    ④载《云笈七签》,第335页。
    ⑤载《云笈七签》,第336页。
    ①载《云笈七签》,第373页。
    ②《服气精义论》,载《云笈七签》,第335页。
    ③《服气精义论》,载《云笈七签》,第335页。
    ④《服气精义论》,载《云笈七签》,第334页。
    ⑤《服气精义论》,载《云笈七签》,第335页。
    ⑥载《云笈七签》,第344页。
    ①载《云笈七签》,第332页。
    ②载《云笈七签》,第346页。
    ③载《云笈七签》,第366页。
    ④载《云笈七签》,第344页。
    ⑤载《云笈七签》,第347页
    ⑥载《云笈七签》,第348页。
    ⑦载《云笈七签》,第355页。
    ①陈鼓应著:《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5月,第96页。
    ②载《云笈七签》,第326页。
    ③《胎息杂诀》,载《云笈七签》,第346页。
    ④坂出祥伸著:《长生术》,载《道教》第一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6月,第214页。
    ⑤詹石窗著:《道教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246页。
    ⑥载《云笈七签》,第350页。
    ⑦载《云笈七签》,第346页。
    ⑧载《云笈七签》,第378页。
    ⑨载《云笈七签》,第366页。
    ①戈国龙著:《道教内丹学溯源》,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6月,第103页。
    ②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第427页。
    ①杜道坚作《中和集》序,《道藏》第4册,第482页。
    ②《道藏》第23册,第762页。
    ③《道藏》第24册,第97页。
    ①《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十五册,上海古籍书店,1981年11月。
    ②“素庵”应为“清庵”之误。
    ③《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弇州续稿卷一百五十九。
    ④况周颐著,张秉戊选编:《蕙风簃小品》,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29页。
    《道藏》(第1-36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藏外道书》(第1-36册):巴蜀书社,1992年。
    (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等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8月。
    《道书全集》,中国书店,1990年10月。
    (元)李道纯撰,王沐选编:《道教五派丹法精选》(第一集),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
    (元)李道纯撰,《中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
    徐兆仁主编:《天元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
    (梁)真谛译,高振农校释:《大乘起信论校释》,中华书局,1992年4月。
    (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齐鲁书社,1992年。
    (清)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3月。
    震阳子撰:《道德经注解》,大连出版社,1993年5月。
    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年8月。
    陈鼓应著:《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5月。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4月。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2月。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3月。
    (清)知几子集补,蒲团子校辑《参、悟辑注》,存真书斋,丙戌年(2006年)夏季。
    张振国著:《〈悟真篇〉导读》,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2月。
    (金)王重阳著,白如祥辑校:《王重阳集》,齐鲁书社,2005年6月。
    (金)丘处机著,赵卫东辑校:《丘处机集》,齐鲁书社,2005年6月。
    (金)马钰著,赵卫东辑校:《马钰集》,齐鲁书社,2005年6月。
    (金)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著,白如祥辑校:《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集》,齐鲁书社,2005年6月。
    《佛教十三经》,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9月。
    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
    脱脱等:《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
    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83年。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2月。
    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8月。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编写:《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80年3月。
    肖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牟宗三著:《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牟宗三著:《心体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牟宗三著:《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英)李约瑟著,陈立夫等译:《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张立文著:《和合哲学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张立文主编:《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
    方立天著:《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7月。
    庞朴著:《一分为三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
    杨曾文著:《宋元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日)小野泽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编,李庆译:《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与人的观念的发展》,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
    曾振宇著:《中国气论哲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周可真著:《哲学与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周可真著:《顾炎武与中国文化》,黄山书社,2009年10月。
    蒋国保、潘桂明著:《儒释合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潘桂明著:《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11月。
    潘桂明、吴忠伟著:《中国天台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潘桂明著:《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宗派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潘桂明、董群、麻天祥著:《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历史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业露华、董群著:《中国佛教百科全书·教义、人物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罗立刚著:《宋元之际的哲学与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黄钊主编:《道家思想史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
    罗安宪著:《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李仁群、程梅花、夏当英著:《道家与中国哲学》(宋代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张荣明著:《中国古代气功与先秦哲学——兼论宋代理学“静”、“敬”的思想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
    张荣明著:《从老庄哲学至晚清方术——中国神秘主义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董根洪著:《儒家中和哲学通论》,齐鲁书社,2001年4月。
    韩强著:《现代新儒学心性理论评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
    王健主编:《儒学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
    黄夏年主编:《佛教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许地山撰,刘仲宇导读:《道教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
    卿希泰著:《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
    卿希泰著:《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二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卿希泰著:《续·中国道教思想史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修订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1-4册),东方出版社,1994年。
    汤一介著:《早期道教史》,昆仑出版社,2006年3月。
    李养正著:《道教概说》,中华书局,1989年2月。
    牟钟鉴、胡孚琛、王葆玹著:《道教通论》,齐鲁书社,1991年11月。
    胡孚琛、吕锡琛著:《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
    胡孚琛著:《魏晋神仙道教》,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
    潘雨廷著:《道教史发微》,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
    朱越利、陈敏著:《道教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6月。
    朱越利著:《道经总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
    陈兵著:《道教之道》,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6月。
    王家祐著:《道教论稿》,巴蜀书社,1987年8月。
    刘国梁著:《道教与周易》,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年1月。
    (澳大利亚)柳存仁讲演:《道教史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法)索安著,吕鹏志,陈平等译:《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中华书局,2002年11月。
    (法)安娜·塞德尔著,蒋见元、刘凌译:《西方道教研究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姜生、汤伟侠主编:《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两晋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
    詹石窗著:《南宋金元的道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
    詹石窗著:《南宋金元道教文学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
    詹石窗著:《道教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郭武著:《道教历史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11月。
    王卡主编:《道教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卢国龙著:《中国重玄学》,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8月。
    卢国龙著:《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2007年1月。
    张广保著:《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三联书店,1995年4月。
    刘锋、臧知非著:《中国道教发展史纲》,(台湾)文津出版社,1997年1月。
    容志毅著:《中国炼丹术考略》,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5月。
    容志毅著:《道藏炼丹要辑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12月。
    李大华著:《隋唐道家与道教》,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罗伟国著:《佛藏与道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7月。
    章伟文著:《宋元道教易学初探》,巴蜀书社,2005年12月。
    刘固盛著:《宋元老学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9月。
    曾传辉著:《元代参同学——以俞琰、陈致虚为例》,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9月。
    牟钟鉴、白奚、常大群、白如祥、赵卫东、叶桂桐著:《全真七子与齐鲁文化》,齐鲁书社,2005年7月。
    国际道德经论坛论文集:《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4月。
    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编:《道教史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
    孔令宏著:《从道家到道教》,中华书局,2004年9月。
    孔令宏著:《朱熹哲学与道家、道教》,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孔令宏著:《宋代理学与道家、道教》,中华书局,2006年8月。
    孔令宏著:《宋明道教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4月。
    孔令宏、韩松涛著:《丹经之祖——张伯端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3、养生类:
    陈撄宁著:《道教与养生》,北京华文出版社,1989年6月。
    王沐著:《内丹养生功法指要》,东方出版社,1990年5月。
    萧天石著:《道家养生学概要》,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
    陈耀庭、李子微、刘仲宇合编:《道家养生术》,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
    王松龄著:《中国气功的史、理、法》,华夏出版社,1989年11月。
    陈兵著:《道教气功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6月。
    陈兵著:《佛教气功百问》,中国建设出版社,1989年6月。
    李远国著:《道教气功养生学》,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1988年。
    杨力著:《中医运气学说》,北京科学基础出版社,1999年9月。
    杨力著:《周易与中医学》(第二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8月。
    陆流著:《气道》,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1月。
    王唯工著:《气的乐章》,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沈文华著:《内丹生命哲学研究》,东方出版社,2006年12月。
    陈禾塬:《丹道修炼与养生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月。
    洪建林编:《仙学解秘:道家养生秘库》,大连出版社,1991年9月。
    郝勤、杨文光合著:《道教养生——道教长寿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
    洪丕谟著:《中国古代养生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
    张兴发著:《道教内丹修炼》,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
    《中国道家医学文化研究》,黄山书社,1997年10月。
    王卜雄、周世荣著:《中国气功学术发展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7月。
    张广保著:《唐宋内丹道教》,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
    戈国龙著:《道教内丹学溯源》,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6月。
    戈国龙著:《道教内丹学探微》,巴蜀书社,2001年8月。
    盖建民著:《道教医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4月。
    王极盛著:《中国气功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5月。
    赵琦著:《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
    《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12月。
    《辞海》(哲学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
    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12月。
    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8月。
    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编:《道教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4年6月。
    张志哲主编:《道教文化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
    钟肇鹏主编:《道教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2月。
    潘雨廷著:《道藏书目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
    朱越利著:《道藏分类解题》,华夏出版社,1996年1月。
    李远国编著:《中国道教气功养生大全》,四川辞书出版社,1991年7月。
    李永正主编:《中国方术大辞典》,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
    卿希泰、詹石窗:《李道纯“老学”浅析》,载《船山学报》,1986年第1期。
    王沐:《李道纯之道统及其他》,载《船山学报》,1986年第2期。
    王家祐:《论李道纯的内丹学说》,载《道教论稿》,巴蜀书社,1987年。
    潘雨廷:《论李道纯及其著作》,载《中国道教》,1994年第2期。
    邓红蕾:《李道纯“真常之道,悟者自得”的道教教育思想探微》,载李裕民
    主编《道教文化研究》第一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9月。
    詹石窗:《李道纯易学思想考论》,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一辑:道教易专号,三联书店,1997年10月。
    申喜萍:《李道纯的三教合一思想研究》,载《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4期。
    刘固盛:《论李道纯的老学思想》,载《三秦道教》,2001年第1期。
    邝国强:《李道纯三教同玄论思想探析》,载陈鼓应、冯达文主编《道家与道教: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陈进国:《李道纯的“三教融合”思想及其以“中和”为本的内丹心性学》,载《中国道教》2001年第5期。
    孔令宏:《李道纯的道教心性哲学思想》,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孔令宏:《李道纯的真常之道论》,载《天府新论》,2003年第3期。
    申喜萍:《试析李道纯的美学思想》,载《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3期。
    孙功进:《李道纯丹道哲学浅探》,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钟肇鹏:《道教与医药及养生的关系》,载《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1期。
    郝勤:《道教养生源流简论》,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陈兵:《道教与气功》,载《文史知识》1987年第5期。
    陈兵:《中华气功在道教中的发展》,载《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4期。
    (日)坂出祥伸著:《长生术》,载《道教》第1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6月。
    吴受琚:《道教的几种修炼方法》,载《道教与传统文化》论文集,1992年3月。
    郑杰文:《中国古代养生观说略》,载《文史哲》1992年第2期。
    黄渭铭:《道教养生思想的特点与方法》,《厦门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韩建斌:《孙思邈的养生术》,载《中国道教》1995年第1期。
    张钦:《道教炼养学的哲学基础》,载《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3期。
    朱越利:《道教养生术》,载《中国道教》2001年第4期。
    史孝进:《道教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简述》,载《中国道教》2003年第1期。
    吉宏忠:《道教养生思想的基本结构》,载《中国道教》2003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