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学校园形态的演变总是与其所处国家社会结构形态变化密切相关,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与大学校园形态演变属于内向发生型,与其表现出的渐进性演变有所不同;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再直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及其影响下的中国近现代大学的产生、发展均属于外向发生型,其更多的体现出历史阶段跳跃性特质。因此,中国近现代大学的形态可以说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它依靠改变自己的形式和职能以适应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在各个历史阶段均表现出其独特之处。本文首先从历史阶段的时代特点定位出发,从横向剖面对每一特定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特点及其所处时期社会价值取向的对应关系做了详尽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纵向时间脉络发展为主线,归纳其中起连贯性作用的主要促进因素是:文化特性、国家政治和对大学本质含义的追寻,从整体性的角度研究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
     全文分为上篇、下篇和比较篇三篇,以时间顺序为纲:上篇按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分两章,阐述和分析1860年至1949年建国前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历程和促使这种形态产生的不同大学社会价值取向;下篇则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发展进程分四章,阐述和分析1949年至当前中国现代大学校园形态的演变和其对应的社会价值取向;最后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大学演变进程为坐标,比较同时期基于不同国家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因素中不同大学社会价值取向引导下形成的中西方大学校园形态。
The evolu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morphology has always been tightly coupled with the structural morphology of the society that it is in. In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evolution of the society and university campus morphology appears to be introverted. Different from the characteristic of gradual evolution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trend in China manifests to be extroverted. The abrupt jumps at certain historical stages are a special characteristic for the evolu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morphology in China, which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China was developed from the feudal society to the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society, then directly to the socialism society; and the founding and developing of the Chinese modern universities a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at special social evolutionary morphology. Therefore, the Chinese modern universities' evolutionary morphology is very complex and it varies from time to time, and from location to location. To adapt to a concrete social politic, economy,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t adjusts its own form and functionality accordingly, and reveals a unique merit in each historical stage.
     Embark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exhaustive research has been horizontally carried out in this dissertation on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a specific university campus morphology and the orientation of social value that bears it for each individual historical stage. Based on that, this dissertation makes use of the vertical development along the time as a master thread, and induces the continuous key promotion factors to be: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the centralization control and the pursuing of university essence, which conclud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campus morphology from an integrity point of view.
     The entir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where Section III is for comparison. Taking the time period as the main thread, Section I contains 2 sub Sections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orientation of social value and the Chinese university campus morphology that were born from it, for the time period from 1860 to 1949, right befor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Section II contains 4 sub Sections to elaborate those relationships for the time period after 1949. Finally, this dissertation compares the western university campus morphology with the Chinese morphology within different time period, both of which were formed under certain national social politics, cultures, and economic factors.
引文
3Richard P. Dober, Campus Planning,Rinho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63.
    
    8W. v. Humboldt, (?)ber die innere und (?)uβere Organisation der hoheren wissenschaftlichen Anstalten, in:A. Flitner(ed.), W. v. Humboldt-Schriften zur Anthropologie und Bildung, Frankfurt/M. 1984, P. 82.
    
    9同注释3,P32。
    
    10W.v.Humboldt,Der K(?)nigsberger Schulplan, in:A. Flitner(ed.), W. v. Humboldt-Schriften zur Anthropologieund Bildung, Frankfurt/M. 1984, P. 71.
    
    11Eric Ashby, "Ivory Towers in Tommorrow's World", in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vol.38, No.8, Nov. 1967.
    
    12引自:《辞海》,P2303,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普及本)
    
    1转引自:《中国书院文化与建筑》,P102,杨慎初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2指孔子内心向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仁,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和其弟子颜回所言的“一箪食, 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人生境界。
    
    3引自:《晋书·艺术传》。
    
    4引自:《时代建筑》,“西方教育思想及校园建筑——新校园建筑溯源”,马清运著,2002年第2期。
    
    5引自:《云山书院仰极台池》。
    
    6同注释1,P103。
    
    7引自:《中国书院史》,P153-154,邓洪波著,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
    
    10山长:书院的举建者、主持或管理者。
    
    11所谓存养是指存心养性,所谓省查是指自我反省。
    
    12引自:宋·王应麟《玉海》卷一六七。
    
    13引自:《中国古代建筑史》,P8,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12月。
    
    17引自:《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P24,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徐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12月。
    
    18引自:清·汤震《书院》。
    
    19引自:《熊希龄集》上册,P49,林增平、周秋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
    
    20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经过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打击后,一部分封建官僚为了挽救清朝统 治,主张效法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创办官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以及现代学校培养新式人才等,用以求得国家 “自强”。
    
    21引自:《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2,P46。
    
    22引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洋务运动》(二),P33。
    
    23引自:《中国书院史资料》,P2470,陈谷嘉、邓宏波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
    
    271862年奕訢等在《遵议设立同文馆折》中正式提出具体章程,主要设立天文和算学,并遵照乾隆22年(1757年) 设立的“俄罗斯文馆”模式来设立同文馆,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文馆在整个晚清教育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而且对科举制和传统文化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正如丁韪良所吉:“有希望革新这古老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 的肇端是同文馆。
    
    28转引自:《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陈学恂主编,P566,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29引自:《教育杂志》第四卷,《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蔡元培著,1912年第6号。
    
    30Shigeru Nakayama, Indepindence and Choice: Western Impacts on Japanese Higher Education,收于 P. Altbach and V.Selvaratnam, From in Dependence to Autonomy, P97-104.
    
    31Teruhisa Horio,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Ideology in Modern Japan (Tokyo: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1988).
    
    32引自:同济大学博士生论文《大学形态的设计及理论研究》,江浩著,2005年9月。
    
    33这种理念是基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将城市看作是一件艺术品的城市规划思想,规划师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感受 和构思,注重城市空间效果和建筑本身形态,城市功能方面的诸多问题尚未得到重视。因此,有关城市和建筑物 的视觉表现在理论方面得到了重要发展。例如,欧洲文艺复兴式的城市街道和广场尺度并不由其使用功能决定, 而是取决于形式。
    
    34引自:《东亚同文会史》,东亚文化研究所编,P360、366,东京:财团法人霞山会,1961年。
    
    35因为胡钧往两湖书院毕业后,奉张之洞之命赴日本学习师范教育,后又曾赴日考察,对日本的教育相当了解。
    
    36引自:《教育杂志》,第3年,第3期,宣统三年三月十日,P31-35,“江苏谘议局调查两江师范学堂报告”关于??李瑞清的答复部分。
    
    37引自:《东京大学の百年,1877-1977》,P14-18、101,东京大学出版社。
    
    38相当于日本的高等师范学校。
    
    39引自;《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P58,王建国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
    
    40引自:《三(两)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1903-1911》,P7-8,苏云峰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 月。
    
    42Records of the Third Triennial Meeting of the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17-20, 1899, P.77.
    
    43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7-20,1890, P.497.
    
    44引自:《普遍主义的挑战——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研究(1877-1927)》,P127,胡卫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4月。
    
    45引自:《万国公报》,第14年,第666卷,“中西书院课程规条”,林乐知著,1881年11月。
    
    46孙乐文家中的三个成员教英语,李伯莲、李仲覃兄弟教汉语、数学、宗教等;有学生二十五名,其中大多数已经 是秀才,他们深请儒教学说但渴求西学。
    
    47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国, 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中的赔款是赔给1900年侵华的帝国主义国家的。1900年是旧历庚子年,因 此近代史上把这次赔款叫做“庚子赔款”,得到庚子赔款的共有14个帝国主义国家。1909年,美帝国主义为欺骗 中国人民,缓和人民群众的反美情绪,维持对中国的半殖民地统治,宣布“减免”庚子赔款的大部分款项。其中 一部分作为中国留美学生的费用,用此吸引中国学生留美;一部分用来在中国办学校、医院及其他所谓慈善事业, 比如清华大学就是用庚子赔款创办的。后来,英国、法国等也纷纷效法美国,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48引自:《教会大学在近代中国》,P5,覃双泉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49东吴大学校董会成员之一。
    
    50引自:《东吴大学》(中译本),P20。
    
    51Minutes of the China Mission of Annual Conference of M. E. Church, South. 1900. P.27.
    
    52引自:《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P3,李楚材编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7月。
    
    53Jessie Lutz, China and the Christian Colleges (Ithsca, N. Y.,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1).
    
    63引自:《近代中国教育史料》,“重订学堂章程折”,P4。
    
    64同注释61,P555。
    
    65同注释61,P97。
    
    68例如,C·亚历山大等学者就认为大学校园是城市中的一个社区,而与其它社区相比其特殊之处在于:大学校园有 一个单一的所有者和单独而且集中的预算。
    
    69引自:《城市建筑》,P50,齐康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70引自:《城市空间:形态、类型与意义——苏州古城结构形态演化研究》,P79,陈泳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年10月。
    
    71引自:《中国建筑史》(第一版),P299,《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11月。
    
    72也可以认为是三个阶段,其间虽然有所交织,但整体来看是和当时中国社会进程、大学学术目的、教育哲学以及 价值观取向等的发展相匹配。
    
    58引自:《中外比较教育史》,许美德、玛丽安·巴斯蒂著,“是奴役还是解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南京政府成立后,清华学堂曾更名为清华学校。原英文名Tsing Hua Imperial College,也删去帝国一字而成为Tsing Hua College。
    
    2同济大学在20年代后期变成了国立大学。
    
    3引自:《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P1038,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
    
    4引自:《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P248,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
    
    5引自:《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编),P147,商务印书馆,1948年。
    
    6引自:《中国社会科学》,“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剖析”,孙立平著,1991年第二期。
    
    7引自:《私立震旦大学一览》,土山湾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承印。
    
    8格致是源于中国儒家学说《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用以对西方“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这个学科的称谓, 试图把西方的近代知识分类法纳入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体系中。
    
    9引自:《相思华西坝——华西协和大学》,P14,张丽萍编著,章开沅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10转引自:《中国学术》,2003年第一期,“谱写一首和谐的乐章——外国传教士和中国风格的建筑,1911-1949”,郭伟杰著。
    
    12引自:《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P152,黄新宪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
    
    20引自:《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P316,典士培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21民国初期国立大学每年学费约为10元左右,私立大学为60元左右,而教会大学则要到450美元左右一年。
    
    22引自:《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P115-116,霍益萍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24引自:《湖南自修大学介绍与说明》(全集)第四卷,P245。
    
    25引自:《新青年》第一卷,第一号,“敬告青年书”。
    
    26引自:《中国近代建筑学术思想研究》,P109,墨尔本大学,朱剑飞著“政治文化——中国固有形式建筑在南京十 年(1927-1937)的历史形成的框架”,赵辰、伍江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4月。
    
    36引自:《高等教育研究》第26卷第3期,2005年3月。
    
    37引自:《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P294,毛礼锐、沈灌群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
    
    38引自:《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5日。
    
    39引自:《教育短波》第136期,“教育与建国之要道”。
    
    40引自;《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P83,许美德著,许洁英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年2月。
    
    41引自:《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P571,典士培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42引自:《孙中山先生陵墓图案》。
    
    43引自:《首都建设》,何键题词,1929年10月。
    
    44引自:《首都计划》,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编,1929年。
    
    45引自:《剑桥中国晚清史》(上),P25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46引自:《申报》,“沪华海公司工程师宴客并论建筑”,1924年2月17日。
    
    47在1929年的南京首都规划的竞赛及同年的大上海中心计划的竞赛中均聘请了墨菲作为建筑顾问,而中国第一批建 筑师中的吕彦直、董大酉、李锦沛三人曾在墨菲的纽约事务所中工作。
    
    56引自:《市民记忆中的老成都》,P42,“渡尽劫波说‘皇城’”庄裕光著,冯至诚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年。
    
    58引自:《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六),P182,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云南教育出版 社,1998年10月
    
    60引自:《李大钊文集》(下),P57,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
    
    61引自:《东方教育的崛起——毛泽东教育思想和中国教育70年》,P88,崔相录主编,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10 月。
    
    63引自:《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P90,许美德著(加拿大),许洁英主译,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0年2月。
    
    64林荫大道在西方城市形态历史中,早期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道界限,形态、结构依附于城墙;巴洛克时代开始 城市生长、社会生活日趋丰富,促使城市城墙拆除,这些道路转化为将城市各处公共空间联系起来、人工、抽象 的城市雄伟框架。
    
    65引自:《大学校园群体》,P25,姜辉、孙磊磊等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661917年俄国构成主义运动的发展;荷兰出版《风格派》杂志,开始了新建筑和新设计的探索;德国包豪斯于1919 年在德国的新首都魏玛开设,这三个事件都标志了现代建筑、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正式开始。
    
    67引自:《世界现代建筑史》,P130,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12月。
    
    68同注释26,P63,村松伸、包慕萍著,东京大学,“建筑与东方主义/国家主义”。
    
    1J·Spence,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P.553, London: W. W. Norton, 1990.
    
    2H. C. Barnard, Education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P21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3引自:《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与教育》,P239,“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新潮书店,1951年。
    
    4Basil Bernstein,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Framing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in Michael Young (ed.),Knowledge andcontrol, London: Colier Macmillan, 1971.
    
    5引自:《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的大学改革》,P282,胡建华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24引自:《西安交通大学校址千年历史文化考》,P46,主编李慧,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25当时这一设想困于经济原因并没有实现,而是采用搭建临时大棚作为集会场所。
    
    6尽管那时是在政治上中国与美国冷战的时期,但这一模式与美国的理工学院有点类似,而在苏联模式中两者是按院校分割开的。
    
    7关于中医学院的简史可参看《中国高等院校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151958年7月至10月,“大跃进”期间,康生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教育革命”的进展情况时说:“师大有两大任 务,大办学校,大办工厂。每一个班都可以办一个工厂。大办学校,可以从小学、中学到大学。1958年至少要办 100座这种亦工亦学的学校。
    
    16引自:《清华大学九十年》,P219,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17引自:《重建中国——城市规划三十年(1949-1979)),P102,华揽洪著,李颖译,华崇民编校,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出版,2006年4月。
    
    18关于校园绿地的概念和这一阶段中国城市规划中绿地概念是同步演变的。
    
    21引自:《东方教育的崛起——毛泽东教育思想和中国教育七十年》,P347,主编崔相录,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10月。
    
    22同注释16,P194。
    
    231955年清华大学校务会决议:经考虑使用、投资及路东、西关系问题后决定向路东发展,集中建设。将来土木、 水利、建筑、动力系的热力发电专业以及为一二年纪服务的公共教研组留在路西;机械、电机、无线电及动力系 的汽车拖拉机专业迁到路东另建新楼。
    
    6Yin Qiping and Gordon White, "The Marketiz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A Critical Assessmeat", in ComparativeEducation, Vol.30, no.3, 1994, P217-237.
    
    7横向科研经费主要指大学同国家各生产单位签订科研项目,由企业支付;纵向科研经费主要指由国家和省级财政部 门拨给各大学的专项资金。
    
    10引自:《建筑学报五十年精选1954-2003》(上卷),P298,“中国建筑师走过的道路和面临的问题”,戴念慈,中 国计划出版社,2004年6月。
    
    11同注释10,P326,“中国城市开发过快”,本间义人。
    
    15引自:“对我国高等院校总平面规划的探讨”,梁作范、刘明德等著,《建筑师》第20期,P33,1984年10月。
    
    16转引自:“大学校园规划刍议”,罗森著,《建筑师》第24期,P123,1985年11月。
    
    23引自:“高等学校校园规划设计”,何人可著,《建筑师》第24期,P115,1985年11月。
    
    24引自:《大学校园群体》,P145,姜辉、孙磊磊等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25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尽快弥补文化大革命中国家各项建设和发展的停滞、落后,社会主义建设效率被各方所强调, 尤其是在被列为开放城市的宁波、深圳等地方,政策和国家人力、物力的倾斜使快速建设、发展成为可能,但也 带来由于时间上的仓促而偏向短期效益忽视长期效益的问题。
    
    26国民党时期的西方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建国后的西方则是指前苏联。
    
    27本文第二章已有论述,民国初期中国教会大学在探求校园形态“中国化”表达时,曾经发展了较完整的现代主义功 能分区规划方法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结合的校园形态,但这种探索在1949年社会主义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意识 形态的转变而随着教会大学的全面取缔被切断。
    
    28同注释15,P34。
    
    29引自:“武汉地区高校规划与设计浅论”,李舜华著,《建筑师》第12期,P139,1982年10月。
    
    30老子认为天之道也即是人之法,自然法则也应是人的行为规范,应把对自然法则的认识上升到了人类行为价值的 高度。人类应“放德而行,循道而趋”,“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圣人最显著的品格,就是对自然万物与人类 社会基本规律的掌握与运用,将自己的行为与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融为一体。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这一总法 则,用于修身处事,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便是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圣人抱一而为天 下式”的基本思想。
    
    32参见:同济大学周友超硕士论文《高等学校空间物质环境的改造与更新》P36-37,导师:吴庐生,1989年3月。
    
    36我们不能一味指责这种办学方式的弊端,在城市生活设施尚未发展到学校所处的城郊,社会各级企事业单位都承 担职工各类生活问题的年代,你不能要求某个局部有完全脱离时代、社会背景的举措;因此再次重申本文中国大 学校园形态的演变要与其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社会价值取向相联系。
    
    37引自:《宁波大学——中国新兴高校的骄傲》P5,曹屯裕主编,宁波出版社,2002年6月。
    
    44引自:《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P152,宋泽方、周逸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
    
    4580年代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大多采用了这种方式,其中相似的校园扩建还可见前文已有阐述的武汉大 学文科区规划、设计。
    
    46引自:《拼贴城市》PX,柯林·罗弗瑞德·科特著,童明译、李德华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
    
    47参见:《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P177,赵和生著,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48参见:“校园环境的形态与感染力——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校园规划”,王伯伟著,《时代建筑》2002年第2期,P14。
    
    49同注释48,P16。
    
    6引自:《大学校园群体》P148,姜辉、孙磊磊等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7可以认为中国近现代一共经历了四次社会转型,一是19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炮舰侵略和随之而来的 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开始的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转型;其次是1911年数千年帝制的崩溃和共和政体的 建立,是中国进入了向现代转变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北洋政府统治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三是, 1949年社会主义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四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宣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开始由传统的包括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社会向包括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社 会的新的“转型”。
    
    8这与西方国家的主流理解是一致的。世界银行办了一个杂志,叫“Transition”,有人译为“转轨”。从发表的文章 来看,这份杂志探讨的主要是经济体制转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世界银行合办了一份“转轨通讯”, 为“Transition”的中文版。也有人将“Transition”译为“转型”(参见(英)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 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译序)》,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社会 转型管理(MOST)”规划联络委员会。
    
    14引自:《学校社会学》P85,玛丽·杜里-柏拉、阿涅斯·冯·让丹著,汪凌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 月。
    
    17参见2006年4月,姚国华华中师大讲座整理“文化立国与大学重建”。
    
    18引自:“校园重访:反省台湾大学1980年代的校园规划”,夏铸九著,《城市规划》2002年第5期,P42。
    
    43这里被定义为新兴工业区、科研文教区和现代物流商贸中心,位于昆明市核心区东南面约20公里处,呈西北东南 走向。
    
    44引自:《城市形态》,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6月。
    
    45引自:“现代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何镜堂、郭卫宏等著,《建筑师》2004年第1期,P39。
    
    47参见:《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第二部分“城市多样化的条件”,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 年5月。
    
    48引自:同济大学博士论文《大学形态的设计及理论研究》P84,江浩著,2005年9月。
    
    1引自:《大学校园群体》,P155,姜辉、孙磊磊等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2“空壳”现象指,大学城由于没有足够的生源,教育资源出现空置的情况。
    
    3引自:《2002年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历史的与新设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发展》,黄世孟主编,“城市中的校园与校园中的城市空间”,王伯伟著,P90,建筑情报季刊杂志社出版,2002年5月。
    
    1引自:《时代建筑》,“西方教育思想及校园建筑——新校园建筑溯源”,马清运著,2002年2月。
    
    2Stefan Muthesius, The Postwar University: Utopianist Campus and Colleg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
    
    3Frances Yates, The French Academy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 (The Warburg Institue, University of London, 1947); D.Maclaren Robertson, A History of the French Academy, 1635-1910 (New York: G.W. Dillingham, 1910).
    
    4同注释1。
    
    6Education as Cultural Imperialism, P55, Martin Carnoy, New York: Mackay, 1974.
    
    7"A Structural Theory of Imperialism", Johann Galtung,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 8, P81-117.
    
    8"World Systems Theory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Robert Arnove,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Vol. 24, no. 2,February, 1980, P48-62.
    
    9普遍主义是历史过程和思想过程的统一。作为一种历史运动,普遍主义是指人类逐步从分散、孤立的状态中摆脱出 来,在其活动中呈现出愈来愈强烈的历史同一性;作为一种思想运动,普遍主义不断地深化着关于人类一致性的 信仰,它试图确立一套对所有人都通用、统一的价值准则。普遍主义兴起的第一个标准是对人性认识一致性的形 成;第二个标准是普遍宗教意识的生成;第三个标准则是世界主义的出现。
    
    10引自:《普遍主义的挑战——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研究(1877-1927)》,P33-41,胡卫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
    
    11Gender, Culture, and Christianity: American Protestant Mission Schools in China 1880-1930, P1, Gael Graham, 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1995.
    
    15引自:《大学形态的设计及理论研究》,P15,江浩著,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9月。
    
    16同注释15,P47。
    
    17Stefan Muthesius,The Postwar University Utopianist Campus and College,P31,Yale University Press,2000.
    
    18引自:《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论文集》,P505-535,Sheldon Rothblatt,“Universities and National Identity and Identity Formation”,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19“土货化”的办学思想是1928年春,在张伯苓主持制定“南开大学发展方案”中被正式提出。
    
    20引自:《胡适传——再造文明之梦》,P123-125,罗志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21引自:《中国近代建筑学术思想研究》,P77,王浩娱,“必然性”的启示——中国近代建筑师持业的客观环境及其 影响下的主观领域,赵辰、伍江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4月。
    
    22蓝衣社是1932年由蒋介石在黄埔军校的学生成立的,是一个党中之党,一个为强化蒋介石直接、有效领导和重振 国民党员的意志和纪律的精英组织。
    
    23引自:《蓝衣社资料》P11,“蓝衣社之组织及反满抗日之实例”。
    
    24Hermann Weyl, "Universities and Science in Germany", Mathematics Student, Mardras, India, Vol.21, no.1 and no.2.
    
    25在希特勒《我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一个民族国家的整个教育的主要目标,决不可以只是灌输知识,而是要造就 十足强健的体魄”。
    
    26引自:《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第三章,南京十年时期的国民党中国,www.aikanshu.com/books/8252。
    
    30Stefan Muthcsius, The Postwar University: Utopianist Campus and College, P23,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
    
    31同注释23,P58。
    
    34引自:《俄勒冈实验》,P2-3,C·亚历山大、M·西尔佛斯坦等,赵冰、刘小虎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2 月。
    1, Stefan Muthesius, The Postwar University: Utopianist Campus and Colleg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 Midred F. Schemertz,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McGraw-Hill Campany, 1972.
    
    3, Richard P. Dober, Campus Design,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2.
    
    4, Richard P. Dober, Campus Planning, Reinho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63.
    
    5, Edmund W. Gilbert, The University Town in England and West German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61.
    
    6, Paul Venable Turner, Campus: An American planning tradition, MIT Press, 1984.
    
    7, Richard P. Dober, Campus Architecture:Building in the groves of academe, McGraw-Hill Company, 1996.
    
    8, Richard P. Dober, Campus Landscape: Functions, Forms, Feature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0.
    
    9, Suzanne Stephens, The American campus, Architectural Record; Feb2000, Vol. 189 Issue 2.
    
    10, Carlos J. L. Balsas,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on college campuses, Transport Policy; Jan2003, Vol. 10 Issue 1.
    
    11, Grant McBurnie, Opportunity and Risk in Transnational Education Rissues in Planning for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Oct2000, Vol. 25 Issue 3.
    
    12, John R. Reeve, Master plan, Independent School; Fal194, Vol. 55 Issue I.
    
    13, Master plan for campus. 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Sep2001, Vol. 74 Issue 1.
    
    14, Kenneth J. Stigner, MAPPING THE CAMPUS. 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Aug2001, Vol. 73 Issue 12.
    
    15,Tawfiq M. Abu-Ghazzeh, Communicating Behavioral Research to Campus Design, Environment & Behavior; Nov99, Vol. 31 Issue 6.
    
    16, Campus village creates strong identity. 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Oct97, Vol. 70 Issue 2.
    
    17, Campus Profiles, Assessment Update; Sep/Oct2000, Vol. 12 Issue 5.
    
    18, Carlo Strickland, Architects create pizzazz on campus,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7/21/97, Vol. 89 Issue 164.
    
    19, David L. Marcus, Old is new again on campus, U.S. News & World Report; 01/15/2001, Vol. 130 Issue 2.
    
    20, C. Carney Strange, James H. Banning, Educating by Design: Creating Campus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at Work Brian W. Edwards, University Architecture, 2001.1.
    
    21, George Rosen, Decision-Making Chicago-Style: The Genesis of a University of Illionis Campus, 1980.5.
    
    22, Betty Schmitz, Core Curriculum and Cultural Pluralism: A Guild for Campus Planner, 1992.8.
    
    23, Will Toor, Spenser W. Havlick, Transportation and Sustainable Campus Communities: Issues, Examples, Solutions, 2004.4.
    
    24, 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9,2, P133-140, 'Signposts for a Critical Educational Policy Analysis', Prunty ·J(1985).
    
    25, Shigeru Nakayama, Indepindence and Choice: Western Impacts on Japanese Higher Education, P. Altbach and V. Selvaratnam, From in Dependence to Autonomy,.
    
    26, Teruhisa Horio,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Ideology in Modern Japan (Tokyo.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1988).
    
    27, Records of the Third Triennial Meeting of the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 17-20, 1899.
    
    28, 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7-20, 1890.
    
    29, Minutes of the China Mission of Annual Conference of M. E. Church, South. 1900.
    
    
    
    30、Jessie Lutz,China and the Christian Colleges (Ithsca, N. Y.,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1).
    
    31、Thurston,Matilda. Papers. New York: Burke Library, 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
    
    32、《城市文化》,Sharon Zukin著,张廷俭、杨东霞等译,包亚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
    
    33、《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包亚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34、《后现代都市状况》,Michael J.Dear著,李小科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35、《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学术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2月。
    
    36、《三(两)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1903-1911》,苏云峰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37、《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王建国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
    
    38、《东京大学の百年,1877-1977》,东京大学出版社。
    
    39、《东亚同文会史》,东亚文化研究所编,东京:财团法人霞山会,1961年。
    
    40、《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陈学恂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41、《中国书院史资料》,陈谷嘉、邓宏波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
    
    42、《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徐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43、《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12月。
    
    44、《中国书院史》,邓洪波著,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
    
    45、《中国书院文化与建筑》,杨慎初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46、《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编),商务印书馆,1948年。
    
    47、《私立震旦大学一览》,土山湾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承印。
    
    48、《相思华西坝——华西协和大学》,张丽萍编著,章开沅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49、《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黄新宪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
    
    50、《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P3,李楚材编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7月。
    
    51、《学府记闻》书:《私立燕京大学》,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
    
    52、《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典士培著,山两教育出版社,1993年。
    
    53、《逝去的大学》,周怀宗著“蔡元培:魂兮魄兮何日归来”,谢泳、智效民等著,陈远编,同心出版社,2005年3月。
    
    54、《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霍益萍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55、《湖南自修大学介绍与说明》(全集)第四卷。
    
    56、《中国近代建筑学术思想研究》,赵辰、伍江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4月。
    
    57、《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斯蒂芬·鲍尔著,王玉秋、孙益译,袁振国审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58、《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12月。
    
    59、《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毛礼锐、沈灌群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
    
    60、《中国大学1895-1995 ——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美德著,许洁英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2月。
    
    61、《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译本,费正清、费维恺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2、《市民记忆中的老成都》,“渡尽劫波说‘皇城’”庄裕光著,冯至诚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年.
    
    63、《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力化进程(1925-1939)》,王东杰著,生活·新知·读书三联出版社,2005年。
    
    64、《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
    
    65、《东方教育的崛起——毛泽东教育思想和中国教育70年》,崔相录主编,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
    
    66、《博习天赐庄——东吴大学》,王国平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67、《海上樊王渡——圣约翰大学》,徐以骅、韩信昌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68、《金陵百屋房——金陵女子大学》,孙海英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69、《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曲士培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70、《风物——燕园景观及人文底蕴》,肖东发、李云等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7月。
    
    71、《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肖东发、李云等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7月。
    
    72、《1911-1929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苏云峰著,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1年4月。
    
    73、《大学校园群体》,姜辉、孙磊磊等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74、《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与教育》,新潮书店,1951年。
    
    75、《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的大学改革》,胡建华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76、《重建中国——城市规划三十年(1949-1979)》,华揽洪著,李颖译,华崇民编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6年4月。
    
    77、《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刘易斯·芒福德著,宋峻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
    
    78、《陈赓大将军创建哈军工》,李懋之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79、《西安交通大学校址千年历史文化考》,P46,主编李慧,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80、《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常青、张昕、张鹏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
    
    81、《清华大学九十年》,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82、《中国高等教育百年》,潘懋元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83、《建筑学报五十年精选1954-2003》,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年6月。
    
    84、《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斯皮罗·科斯托夫著,单皓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
    
    85、《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周逸湖、宋泽方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2月。
    
    86、《宁波大学——中国新兴高校的骄傲》,曹屯裕主编,宁波出版社,2002年6月。
    
    87、《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宋泽方、周逸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
    
    88、《拼贴城市》,柯林·罗弗瑞德·科特著,童明译、李德华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
    
    89、《学校社会学》,玛丽·杜里-柏拉、阿涅斯·冯·让丹著,汪凌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90、《2002年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历史的与新设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发展》,黄世孟主编,建筑情报季刊杂志社出版,2002年5月。
    
    91、《城市形态》,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6月。
    
    92、《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论文集》,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93、《胡适传——再造文明之梦》,罗志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94、《俄勒冈实验》,C·亚历山大、M·西尔佛斯坦等,赵冰、刘小虎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2月。
    
    95、《大学建筑》,马丁·皮尔斯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96、《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弗兰西斯·D·K·钦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8月。
    
    97、《总体设计》,凯文·林奇、加里·海克著,黄富厢、朱琪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11月。
    
    98、《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肯尼斯·弗兰姆普顿著,张钦楠等译,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4年3月。
    
    99、《交往空间》,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10月。
    
    100、《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11月。
    
    101、《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11月。
    
    102、《建筑设计资料集》(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1月。
    
    103、《路易·康》,李大夏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8月。
    
    104、《学校建筑——新一代校园》,罗伯特·鲍威尔著,翁鸿珍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105、《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著,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
    
    106、《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克里斯·亚伯著,张磊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107、《城市设计》,埃德蒙·N·培根著,黄富厢、朱琪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
    
    108、《市镇设计》,F·吉伯德等著,程里尧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8月。
    
    109、《城市景观艺术》,G·卡伦著,刘杰、周湘津等译,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
    
    110、《中国城市规划史纲》,汪德华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111、《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田野郁夫著,陈武元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
    
    112、《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2月。
    
    113、《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庄林德、张京祥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114、《广州城市形态演进》,周霞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
    
    115、《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著,任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116、《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张京祥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117、《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王祥荣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118、《学校与社区关系》,唐·培根、唐纳德·R·格莱叶著,周海涛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119、《东京都立大学》,彰国社著,杨小敏、艾宏波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
    
    120、《教育:包袱抑或钱袋——聚焦教育产业》,胡东芳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12l、《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张鸿雁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122、《教育与法律——中国教育关系的变迁》,周光礼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
    
    123、《金陵大学史料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124、《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章开沅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5、《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26、《大学旧踪》,谢泳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7、《四川大学史稿》,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
    
    128、《大学城》,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129、《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1937至1946年的北大、清华、南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30、《后勤跨出大学校门:上海高校后勤文化的探索与实路》,蒋沛建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1、《南开大学校史资料:一九一九一一九四九》,王文俊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
    
    132、《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56年。
    
    133、《建筑的伦理功能》,卡斯腾·哈里斯著,申嘉、陈兆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
    
    134、《北京大学纪事:1898-1997》,王学珍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5、《三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三元一体的创新策略》,埃茨科威兹、亨利著,东方出版社,2005年。
    
    136、《审视中国大学》,黄旭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137、《使命:中国人民大学的世纪传奇》,周兴旺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
    
    138、《深圳大学城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139、《城之理念——有关罗马、意大利及古代世界的城市形态人类学》,约瑟夫·里克沃特著,刘东洋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
    
    140、《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5月。
    
    141、《区域大学的使命》,许同文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142、《杨廷宝建筑论述与作品选集》,王建国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143、《南京大学校史:1902-1992》,王德滋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144、《大学的逻辑》,张维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5、《东北大学八十年:1923-2002》,杨佩祯著,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6、《私立金陵大学一览》,金陵大学秘书处,民国二十二年六月(1933.6)。
    
    147、《宁波大学:中国新兴高校的骄傲》,曹屯裕著,宁波出版社,2002年。
    
    148、《北平私立燕京大学一览》,燕京大学。
    
    149、《国立清华大学一览》,国立清华大学出版事务所,民国二十四年十月(1935.10)。
    
    150、《全国大学图鉴》,中国学生社著,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3年1月。
    
    151、《湖南大学一览:民国二十二年度》,六合公司,民国二十三年一月(1934.1)。
    
    152、《战时全国各大学鸟瞰》,王觉源著,独立出版社,民国三十年三月(1941.3)。
    
    153、《私立震旦大学一览》,土山湾印书馆,民国廿四年(1935)。
    
    154、《国立山西大学一览》,国立山西大学,民国三十六年(1947)。
    
    155、《国立山东大学一览》,国立山东大学出版组。
    
    156、《国立东南大学一览》,东南大学,民国十二年四月(1923.4)。
    
    157、《国立四川大学一览》,国立四川大学,民国二十五年(1936)。
    
    158、《三民主义与大学》,顾实著,中华国学社,民国三十年三月(1941.3)。
    
    159、《演变中之大学教育》,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十五年三月(1946.3)。
    
    160、《国立武汉大学一览:中华民国甘十五年度》,国立武汉大学,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1936.12)。
    
    161、《私立大夏大学一览》,大夏大学,民国二十三年六月(1934.6)。
    
    162、《私立沪江大学一览:民国十八年》,私立沪江大学,(1929)。
    
    163、《圣约翰大学五十年史略:1879-1929》,圣约翰大学,1929年。
    
    164、《国立政治大学校园整体规划》,国立台湾大学园艺研究所造园组著,国立政治大学,民国八十三年(1994)。
    
    165、《科教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
    
    167、《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168、《必要的乌托邦:教育理想的历史考察与建构》,尹艳秋著,福建出版社,2004年10月。
    
    169、《广义建筑学》,吴良镛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
    
    170、《南大百年实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71、《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博克·德坐克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172、《东华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
    
    173、《大学之理念》,金耀基著,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1年。
    
    174、《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5、《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万新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6、《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7、《街道群众办大学的两个好榜样》,张双庆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
    
    178、《剑桥奇迹:高技术产生在大学城的成长》,吴勄著,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
    
    179、《从上海机械学院两条路线的斗争看理工科大学的教育革命:调查报告》,人民出版社,1968年。
    
    180、《中国现代建筑论集》,邹德依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
    
    181、《承传与交融——探讨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本质与形式》,彼得·罗等著,成砚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
    
    182、《城市空间:形态、类型与意义——苏州古城结构形态演化研究》,陈泳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183、《城市建筑》,齐康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184、《城市空间发展论》,段进著,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8月。
    
    185、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近代大学校园研究》,徐卫国著,1989年。
    
    186、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校园设计理念与实践》,尹波著,1999年。
    
    187、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行为心理特征与高校校园户外空间设计》,龚颉著,2004年。
    
    188、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大学形态的设计及理论研究》,江浩著,2005年。
    
    189、《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P84,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
    
    190、《教会大学在近代中国》,覃双泉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191、《万国公报》,第14年,第666卷, 1881年11月。
    
    192、《普遍主义的挑战——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研究(1877-1927)》,胡卫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
    
    193、《建筑学报》、《城市规划汇刊》、《时代建筑》、《世界建筑导报》、《城市规划》等期刊杂志。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