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余秋雨散文的修辞世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分别从话语建构、文本建构这两个层面来探究余秋雨散文中的修辞世界。在话语层面,余秋雨散文的话语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易化语言的运用,二是诗性话语的建构,这两套话语共同丰富了余秋雨散文的语言世界。在文本建构层面,余秋雨的“寻找历史——讲述历史——升华历史”的叙事模式和正反对照的叙事模式的使用,以及他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和《霜冷长河》中所体现出来的前后叙述风格的变化,使他的散文在文本建构层面具有了更丰富的文化信息。本文力求通过这两个层面的探讨实现对余秋雨散文中的修辞现象的更为深入的研究。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hetoric character of Yuqiuyu's essay from points of dis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ext construction .On the dimension of discourse construction, the language character of Yuqiuyu's essay mainly included two sides: the first i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popularization language, the second i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poetic language. The popularization language and the poetic language have enriched the essay's language together. On the dimension of text construction, Yuqiuyu had adopted two kinds of narrative
    models. The one is "looking for history--talking about
    history--subliming historic significance of landscape", the
    other is the narrative model of comparison by things' positive effect and negative effect. Moreover, on the dimension of text construction ,we also discuss the change of narrative style in Yuqiuyu 's prosaic world , which enriched the dimension of text construction more cultural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above ,this paper is willing to achieve to study further in the rhetoric world of Yuqiuyu's essay.
引文
1、《文化苦旅》,北京: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2、《文明的碎片》,沈阳:春风出版社,1994年版
    3、《秋雨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4、《山居笔记》,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年版
    5、《霜冷长河》,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6、《千年一叹》,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7、《晨雨初听》,上海:文汇出版社,2001年版
    8、《行者无疆》,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年版
    9、《出走十五年》,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彭武胜 《传统文化现象的当代关注》,《吉安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2、邢跃 《余秋雨散文的人生意识》,《河北学刊》,1994年第5期
    3、冷成金 《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4、陈淞 《生命活力的萎顿与生命潜能的挖掘》,《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5、王传桃 《现代文明的负载》,《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第12期
    6、韩石山 《散文的热与冷》,《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1期
    7、高航 《余秋雨散文特色赏析》,《山东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1期
    8、唐韧 《论余秋雨散文的文体创建》,《辽宁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9、董伟建 《余秋雨散文的艺术创新》,《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6期
    10、宋力《<文化苦旅>朗丁罚豆阄魇υ貉Пā罚?997年第1期
    11、王妍《诗意的凝眸》,《北方论丛》,1997年第3期
    12、郭冬 《余秋雨散文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13、蒋心焕 《文化散文发展的轮廓》,《山东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年第2期
    14、丁莉丽《契合与冲突》,《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5、成秀萍《在历史的坐标中寻找精神家园》,《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
    16、解晓 《余秋雨:行者的闲谈》,《中国妇女报》,1999年第5期
    17、孙叶林、董正宇《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8期
    18、邱顺燕 《生命,在仪式中昄依文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0期
    19、曲慧芳 《秦牧、余秋雨学者散文创作比较》,《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2期
    20、万明华、丁小省《从寻找文化到冶炼生命》,《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21、刁玲《试论余秋雨散文的精英意识》,《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22、龙佩珊《别一种魅力》,《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23、任继梅《超凡的睿智来源于独特的感悟》,《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24、李吟吟 《学者散文的命脉》,《余秋雨散文评论小辑》,2000年第2期
    25、王晓红 《自然与人文遗产中的文化》,《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26、赵桂宁《余秋雨散文研究综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27、俞宇萍《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内涵》,《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28、孙绍振《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论余秋雨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6期
    29、胡俊海《散文四杰》,《东岳论丛》,2000年第7期
    30、董小玉《独特地域渗透着独特情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31、庄若江《辉映海峡两岸的散文双峰》,《江南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32、周继鸿 《长篇散文的崛起》,《廊坊师院学报》,2001年第3期
    33、毛明勇 《论余秋雨的都市文化意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第4期
    34、赵秀媛 《论余秋雨散文的世俗性》,《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35、梁振华 《余秋雨散文忧患意识论》,《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
    36、张继东 《余秋雨散文研究综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 年第4期
    37、李敏霞 《略谈余秋雨的历史散文创作》,《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
    38、许敬华 《余秋雨散文与余秋雨现象》,《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第5期
    39、蔺春华 《中国传统文化对余秋雨散文创作的影响》,《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40、王平《论<秋雨散文>搿岸烙锒薄毕盗猩⑽摹罚吨心厦褡逖г貉Пā罚?001年第9期
    41、陈小霞、古鹏 《远去的“王朝”》,《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0期
    42、邓清《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生命》,《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43、綦桂芬 《余秋雨<文化苦旅>瓜值闹泄糯娜说奈幕烁瘛罚豆使叵笛г貉Пā罚?002年第3期
    44、孙正、段素芳 《论余秋雨文化散文中的写作姿态及其价值》,《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第3期
    45、袁靖华 《殊途同归寻找共同的家园》,《华文文学》,2002年第4期
    46、李劲松 《新保守主义和九十年代文学》,《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第5期
    47、李琼英 《精神旅途中的游子》,《贵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48、於可训 《近十年“文化散文”创作评述》,《文艺评论》,2003年第2期
    1、王一川 《修辞论美学:文化语境中的二十世纪中国文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肯尼斯·博克 《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大卫·宁《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王一川 《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5、童庆炳 《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王一川 《语言乌托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罗钢 《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祝敏青 《小说辞章学》,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9、谭学纯 《人与人的对话》,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谭学纯、唐跃、朱玲 《接受修辞学》(增订本),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谭学纯、朱玲 《广义修辞学》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王建刚 《狂欢诗学》,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13、申丹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朱玲 《文学符号的审美文化阐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