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对外和埠际贸易网络的空间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利用《中国旧海关史料》中的对外贸易和埠际贸易数据,进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贸易流通网络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
     首先,本文选择了12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的研究,分析得到东部地区最为重要的商业城市在近代港口体系中职能分配,以及这种职能分配在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这样的趋势实质上是反映的国外经济因素刺激在空间上的作用强度,及各个腹地这种刺激所作的回应强度。总体而言,对外贸易的空间分异较为明显,长江南北港口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大型港口趋于进出口平衡,小型港口呈现更多的弹性。港口体系在对外贸易方面具有相当的空间极化程度,其整体规模分布呈现标准的“位序-规模”分布状况。
     再者,选择46个港口进行埠际贸易网络研究,分析得到国内流通的网络结构,以及这种结构在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其实质反映的是近代中国中东部较为发达城市(通商口岸)间的物流状况。总结而言,埠际贸易网络从未出现垄断性的港口,亦即埠际贸易网络的空间结构呈现多极发展趋势。而且随着全国埠际贸易的扩大化,存在一个分散化(Deconcentration)的过程。在本文研究时段内,埠际贸易网络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在战前达到其发展顶峰。内部具备巨大规模和职能分异,有一定的轴-辐(Hub-Spoke)网络的特征。
     再次,选择汉口、九江等进行子口税贸易研究。这个部分反映的是通商口岸城市与下一个层次(更低一级的城市或者周围农村)贸易流通状况。本文总结了以汉口为代表的南方港口的子口税贸易模式,并认为子口税腹地的空间分布具有南北的差异:北方地区的子口税腹地经常出现交叉的现象,而南方的子口税腹地在空间上具有较为明显的界限。
     再次,又根据贸易资料,对近代山东和湖南进行典型区域的贸易空间结构分析。最后,本文讨论了对外贸易网络和国内贸易网络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及其在长时间尺度上的发展趋势。本文尽可能的覆盖国内流通的各个层次,从而对于其全国国内流通贸易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最后,本文认为在研究时段内(起码在战前国内贸易的顶峰阶段),存在一个国内的统一市场,这个阶段,也是现代城市体系的奠基时期。
The Space Structure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rade in Late-Qing and Republic of China:Based on the China Imperial Customs Trade Data (1873-1942)
     The link intensity between ports, cities and airports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index of space structure. But researches on stages of the structure evolution over a long period were not extensively conducted especially in Late Imperil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space structure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trade including 46 cities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Imperial Customs foreign and domestic trade data.
     First of all, foreign trade in 12 ports was analyzed. We can get the division of functions of the Eastern region's most important commercial cities in the port system as well as the division's fluctuation in a long period. This reflected the hinterland's response to external stimuli. Overall, foreign trade showed more obvious spatial variation. Ports in South and North of Yangtze River showed different trends. Balance between imports and exports was showed in large ports and small port had more flexibility. Ports system in foreign trade has considerable space polarization, the overall size distribution showed the standard "rank-size" distribution.
     Furthermore, in 46 ports of domestic trade network,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ructure of the domestic distribution network,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 changes in a long time scale trends. The results reflected the logistics situation in the more developed eastern modern Chinese cities. In conclusion, domestic trade network had never been monopolistic port,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network had multipolar trend. And as the expansion of domestic trade, the national ports showed a deconcentration process. In this study period,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network port through three stages and reached its peak development before the war. With great internal differentiation in size and functions, the port system presented a Hub-Spoke network characteristic.
     This article studied Transit Trade in Hankou, Jiujiang, etc. This section reflected the trade flows between treaty port city and the next level cities (lower level around the city or rural area).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ransit Trade patterns of the South China, represented by Hankow. The hinterland of the Northern areas often overlapped with others, the Southern hinterland in space with the more obvious boundaries.
     And according to trade data, the typical spatial structure of regional trade in modern Shandong and Hunan were studied. Finally,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the coupling between foreign trade and the domestic trade network and its long time scale trends. This paper was divided into several sections to cover as much as possible at all levels of national circulation, and thus the flow of trade.Then we had a a basic understanding on the trade.
     Finally, considering the study period (at least in the stage of pre-war, peak of domestic trade), there was a unified domestic market. This stage was also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urban system in the history period.
引文
1施坚雅:《十九世纪中国的地区城市化》,载施坚雅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43页。
    2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戴鞍钢:《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1840-1949))》,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7-434页:夏俊霞:《上海开埠与江南城市格局及发展模式的变迁》,载张国刚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一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77-295页。
    3刘海岩:《近代华北交通的演变与区域城市重构(1860-1937)》,载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城市史研究》(第21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4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0页;樊如森:《华北西北经济现代化与天津开埠》,《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第41页。
    5王茂军、申玉铭、高宜程:《民国时期山东城镇体系的空间组织-基于洋货空间流通的分析》,《地理研究》,2007年第26卷第6期,第1221-1232页。
    6吴承明:《传统经济·市场经济·现代化》,《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7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8许檀:《明清时期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9[美]托马斯·罗斯基著,唐巧天、姜修宪、方书生译:《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10许檀:《明清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江南、华北等若干区域的比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
    11吴承明:《论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内市场》,载《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66页。
    12郑友揆、韩启桐整理:《1936-1940年中国埠际贸易统计》,中国科学院1951年版,第23页。
    13吴承明:《近代国内商品量的估计》,《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4期。
    14吴弘明译:《中国城市史研究之展望-美国亚洲研究学会第52届年会圆桌讨论会纪要》,载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城市史研究》(第22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15桂琦寒、陈敏、陆铭、陈钊:《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世界经济》,2002年第2期,第20-30页;Sandra Poncet:《中国市场正在走向“非一体化”?——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比较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第2期。
    20张利民:《近代环渤海地区经济与社会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63页。
    21庄维民:《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98页。
    22陶水木:《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近代化研究:1840-1936》,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王尚义:《晋商商贸活动的历史地理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戴鞍钢:《近代上海与长江流域市场网络的架构》,《复旦学报》,1996年第5期;王茂军、申玉铭、高宜程:《民国时期山东城镇体系的空间组织-基于洋货空间流通的分析》,《地理学报》,2007年第26卷第6期。
    23这方面的著作颇多,具有代表性的是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日]斯波义信:《宁波及其腹地》,载[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以及王家范、陈忠平、范金民、台湾学者李国祁、范毅军和日本学者森正夫等。
    24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9页。
    25许檀:《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并可参考《明清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清代前期流通格局的变化》,《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
    32金凤君、王姣娥:《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可达性》,《地理学报》,2004年第59卷第2期。
    33周一星、胡智勇:《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网络结构》,《地理研究》,2002年第21卷第3期。
    34顾朝林、庞海峰:《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和层域划分》,地理研究》,2008年第27卷第1期。
    35[美]吉尔伯托·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
    36上文,第159页
    37朱英明、姚士谋:《国外区域联系研究综述》,《世界地理研究》,2001年第10卷第2期,第16-24页。
    38朱英明、姚士谋:《国外区域联系研究综述》,《世界地理研究》,2001年第10卷第2期,第19页。
    39周一星、张莉:《中国大陆对外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经济地理》,2000年第20卷第1期,第18-24页。
    40张文尝、金凤君、唐秀芳:《空间运输联系的分布与交流规律研究》,《地理学报》,1994年第49卷第6期,第490-499页。
    41方修琦、叶瑜、葛全胜等:《从城镇体系的演变看清代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地理科学》,2005年第25卷第2期。
    42姜涛:《通商口岸体系的形成与中国近代城市体系的变动——基于人口史的考察》,《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43邓祖涛、陆玉麒:《汉水流域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探讨》,《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第26卷第1期。
    44王茂军、申玉铭、高宜程:《民国时期山东城镇体系的空间组织-基于洋货空间流通的分析》,《地理学报》,2007年第26卷第6期
    45俞甬军:《赣江流域的空间结构模式的研究》,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
    46刘景纯:《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2002年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
    47陈彦光、余斌:《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的双侧对称性》,《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第21卷第7期;仵宗卿、戴学珍、杨吾扬:《帕雷托公式重构及其与城市体系演化》,《人文地理》,2000年第15卷第1期。
    48曹有挥:《长江沿岸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研究》,《地理学报》,1999年第3期;曹有挥:《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模式研究——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实证分析》,《地理科学》,1999年第6期;曹有挥:《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形成演化机理》,《地理学报》,2003年第3期;曹有挥:《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与竞争格局》, 《地理学报》,2004年第6期。
    49王成金:《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与发展机理》,《地理学报》,2007年第8期。
    50王列辉:《近代上海港崛起的区位分析——兼与宁波港的比较》,《史学月刊》,2009年第8期。
    51[美]托马斯·莱昂斯著,毛立坤、方书生、姜修宪译:《中国海关与贸易统计(1859-1948)》,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52[日]富田和晓:《经济区位的理论与实践》,大明堂1990年版。
    53宋俊岭:《中国城镇化知识15讲》,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
    54叶禹赞:《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55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56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266517/hinterland:Tributary region, either rural or urban or both, that is closely linked economically with a nearby town or city. George G Chisholm (Handbook of Commercial Geography,1888) transcribed the German word hinterland (land in back of), as hinderland, and used it to refer to the backcountry of a port or coastal settlement. Chisholm continued to use hinderland in subsequent editions of his Handbook, but the use of hinterland, in the same context, gained more widespread acceptance. By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e backcountry or tributary region of a port was usually called its hinterland.
    57王列辉:《国外港口体系研究述评》,《经济地理》,2007年第2期。
    58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Horizontal Merger Guidelines, (Washington:U.S. Department of Justice,1997), p4.
    59吴松弟、方书生:《一项尚未充分利用的近代史资料宝藏——中国旧海关系列出版物评述》,《史学月刊》,2005年第3期。
    60郑友揆、韩启桐整理:《1936-1940年中国埠际贸易统计》,中国科学院1951年版,第23页。
    61王水:《中国近代国内贸易统计》,《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
    62吴松弟、方书生:《一项尚未充分利用的近代史资料宝藏——中国旧海关系列出版物评述》,《史学月刊》,2005年第3期。
    63[德]贡德·弗兰克著,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64王成金:《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与发展机理》,《地理学报》,2007年第62卷第8期。
    65吴松弟、王列辉:《唐朝至近代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的变迁轨迹》,《复旦学报》,2007年第2期。
    66转录自:陈争平:《1895-1936年中国国际收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69王玉茹:《增长、发展与变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70何廉:《三十余年来我国已编之物价指数》,《银行月刊》,第7卷第2号。
    71王玉茹:《增长、发展与变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7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131页。
    73周勇、刘景修:《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1876-1949)》,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01页。
    74周勇、刘景修:《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1876-1949)》,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0页。
    75周勇、刘景修:《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1876-1949)》,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7页。
    76周勇、刘景修:《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1876-1949)》,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53页。
    77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第186页。
    78墨贤理:《宁波海关十年报告之一(1882-1891)》,载《近代浙江对外贸易及社会变迁:宁波、温州、杭州海关贸易报告编译》宁波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79王列辉:《近代宁波港腹地的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1期。
    80柯必达:《宁波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载《近代浙江对外贸易及社会变迁:宁波、温州、杭州海关贸易报告编译》宁波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81王列辉: 《近代宁波港腹地变迁的机制探析》,载《历史地理》第2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257页。
    82柯必达:《宁波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载《近代浙江对外贸易及社会变迁:宁波、温州、杭州海关贸易报告编译》宁波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83王列辉:《近代宁波港腹地的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1期
    84阿里文:《一九零二至一九一一年报告》,载《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106页。
    85阿里文:《一九零二至一九一一年报告》,载《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112页。
    86阿里文:《一九零二至一九一一年报告》,载《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132页。
    87庄维民:《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38页。
    88大泷八郎:《一九一二至一九二一年报告》,载《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158页。
    89佚名:《一九二二至一九三一年报告》,载《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227页。
    90王水:《中国近代国内贸易统计》,《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第149页。
    91郑友揆、韩启桐:《中国埠际贸易,1936-1940年之说明》,出版年代未知,第220页。
    92郑友揆、韩启桐:《中国埠际贸易,1936-1940年之说明》,出版年代未知,第221页。
    93好博逊:《海关十年报告之二(1892-1901年)》,载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年:海关十年报告编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7页。
    94裴式凯:《海关十年报告之一(1882-1891年)》,载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年:海关十年报告编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3页。
    95好博逊:《海关十年报告之二(1892-1901年)》,载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年:海关十年报告编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9页。
    96好博逊:《海关十年报告之二(1892-1901年)》,载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年:海关十年报告编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9页。
    97唐巧天:《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年)》,2007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第17页。
    98麦华佗:《领事麦华佗1874年度上海港贸易报告》,载李必樟编译:《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30页。
    99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民国部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5页。
    100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民国部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7页。
    101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民国部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9页。
    102许檀:《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191-207页。
    103[日]滨下武志著,高淑娟、孙彬译:《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8-291页。
    104《海关十年报告之二(1892-1901)》,载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编译》,第37页。
    105《海关十年报告之三(1902-1911)》,载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编译》,第138页。
    106《海关十年报告之四(1912-1921)》,载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编译》,第183页。
    107《海关十年报告之三(1902-1911)》,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编译》,第138页。
    108《海关十年报告之四(1912-1921)》,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编译》,第176页。
    109《海关十年报告之五(1922-1931)》,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编译》,第256页。
    110 Ta-chung Liu, Kung-chia Yah, The Economy of the Chinese Mainland:National Incom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1933-1959 (Princeton,1965), p66
    111[美]托马斯·罗斯基著,唐巧天、毛立坤、姜修宪译:《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1页。
    112金凤君、王成金:《轴-辐侍服理念下的中国航空网络模式构筑》,《地理研究》,2005年第24卷第5期,第775-784页。
    113盛俊:《海关税务纪要》, 财政部驻沪调查货价处1919年版,第110页。
    114[美]托马斯·莱昂斯著,毛立坤、方书生、姜修宪译《中国海关与贸易统计(1859-1948)》,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115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支那省别全志第九卷-湖北省》,东亚同文会,1918年版,第173页
    116苏云峰:《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41)》,1981年版,第427页。
    117苏云峰:《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41)》,1981年版,第443页。
    118王钟麟:《全国商埠考察记》,新世界书局1921年版,第44页。
    119王钟麟:《全国商埠考察记》,新世界书局1921年版,第42页。
    120张珊珊:《近代汉口港与其腹地经济关系变迁(1862-1936)》,2007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第102页。
    122王列辉:《区位优势与自我增强-上海、宁波两港空间关系演变的多维分析(1843-1941)》,2007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第155-156页。
    123王烈辉:《区位优势与自我增强-上海、宁波两港空间关系演变的多维分析(1843-1941)》,2007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第155-156页。
    124朱英明、姚士谋:《国外区域联系研究综述》,《世界地理研究》,2001年第10卷第2期,第16-24页。
    125李娟文、姚华松:《全球背景下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思考》,《世界地理研究》,2004年第4期,第25-33页。
    126刘承良:《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时空演变分析》,《人文地理》,2007年第22卷第1期。
    127刘承良、余瑞林、熊剑平等: 《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 《地理研究》,2007年第26卷第1期,第197-209页。
    128刘承良、余瑞林、熊剑平等: 《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 《地理研究》,2007年第26卷第1期,第201页。
    129刘承良: 《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人文地理》,2006年第6期,第110页。
    130刘承良: 《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人文地理》,2006年第6期,第108-114页。
    131杜国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研究——以中国为例》,《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42卷第2期。
    132黄兴涛、夏明方:《清末民国社会调查及其学术底蕴》,《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11期,第87-91页。
    133王茂军、申玉铭、高宜程:《民国时期山东城镇体系的空间组织-基于洋货空间流通的分析》,《地理学报》,2007年第26卷第6期,第1221-1232页。
    134朱義农编:《湖南实业志·前言》,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136本图和上图引自: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157页。
    137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Horizontal Merger Guidelines, (Washington:U.S. Department of Justice,1997), p4.
    141《水运》,邮传部图书通译局转译自《支那经济全书》,邮传部图书通译局,出版年代未知,第60页。
    142《水运》,邮传部图书通译局转译自《支那经济全书》,邮传部图书通译局,出版年代未知,第60页。
    143选自国防研究院:《港口及内河航运图》,《中华民国地图集》1961年版。
    144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湖南省》,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5年版,第120页。
    145朱羲农、朱保训编:《湖南实业志》,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页。
    146朱羲农、朱保训编:《湖南实业志》,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2页。
    147改绘自:《湖南省地形图·中华民国地图集》,国防研究院,1961年。
    148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6页。
    149 David D.Buck, Urban Change in China:Politics and Development in Tsinan,Shantung,1890-1949,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8), p3.
    150庄维民:《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3页。
    151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5年版,第81页。
    152庄维民:《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9页。
    153青岛市档案馆:《帝国主义和胶海关》,1986年版,第56页。
    154庄维民:《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6页。
    155王茂军、张学霞、齐元静:《近50年来山东城市体系的演化过程——基于城市中心性的分析》,《地理研究》,2005年第24卷第3期,第432-442页。
    156王茂军、申玉铭、高宜程:《民国时期山东城镇体系的空间组织-基于洋货空间流通的分析》,《地理研究》,2007年第26卷第6期。
    157其所谓的黄运地区,是由陇海线、京汉线以及大运河所组成的三角区域,黄河贯穿而过,大概相当于今天的鲁西地区(德州、济宁、聊城和菏泽)。
    158[美]彭慕兰著,马俊亚译:《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159邹君:《湖南省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年第17卷第5期,第80页。
    160吴承明:《近代国内市场商品量的估计》,《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4期,第1-2页。
    161倡议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建成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162滨下武志著,高淑娟、孙彬译:《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6页。
    163郑友揆、韩启桐整理:《1936-1940年中国埠际贸易统计说明》,中国科学院1951年版,222页。
    164吴承明:《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载《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64页。
    165盛俊:《海关税务纪要》,财政部驻沪调查货价处1919年版,第108页。
    166顾家熊:《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上册)(1840-1895)》,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1-72页。
    167莱特:《中国关税沿革史》,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324-325页。
    168班思德著,海关总税司署统计科译:《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海关总税司署统计科1930年版,第77页。
    169顾家熊:《1857年10月1日,渣甸致厄尔金信件提要》,《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上册)(1840-1895)》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7页。
    170莱特:《中国关税沿革史》,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185-187页。
    171麦华佗“《领事麦华陀1875年度上海贸易报告》,载李必樟编译:《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62页。
    172麦华佗“《领事麦华陀1875年度上海贸易报告》,载李必樟编译:《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91页。
    173班思德著,海关总税司署统计科译:《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海关总税司署统计科1930年版,第334页。
    176陆玉麒:《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21卷第4期,第468-476页。
    陈梅龙、景消波译:《近代浙江对外贸易及社会变迁:宁波、温州、杭州海关贸易报告译编》,宁波出版社2003年版;
    顾家熊:《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上册)(1840-1895)》,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杭州海关:《近代浙江通商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浙海关、瓯海关、杭州关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交通部烟台港务局编:《近代山东沿海通商口岸贸易统计资料》,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吴弘明编译:《津海关贸易年报(1865-1946)》,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徐雪筠等译:《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海关总署办公厅编:《中国旧海关史料》,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
    周勇、刘景修编译:《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1876-1949)》,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德]贡德·弗兰克著,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美]吉尔伯托·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彭慕兰著,马俊亚译:《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
    [美]托马斯·莱昂斯著,毛立坤、方书生、姜修宪译:《中国海关与贸易统计(1859-1948)》,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美]托马斯·罗斯基著,唐巧天、毛立坤、姜修宪译:《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浙 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日]滨下武志著,高淑娟、孙彬译:《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日]富田和晓:《经济区位的理论与实践》,大明堂1990年版;《水运》,邮传部图书通译局转译自《支那经济全书》,邮传部图书通译局,年代未知;
    David D.Buck, Urban Change in China:Politics and Development in Tsinan,Shantung,1890-1949,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8), p3.
    Ta-chung Liu, Kung-chia Yah, The Economy of the Chinese Mainland:National Incom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1933-1959 (Princeton,1965), p66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Horizontal Merger Guidelines, (Washington:U.S. Department of Justice,1997), p4.
    班思德著,海关总税司署统计科译:《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海关总税司署统计科1930年版;
    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民国部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陈争平:《1895-1936年中国国际收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戴鞍钢:《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1840-1949)》,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党明德、林吉玲:《济南百年城市发展史:开埠以来的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东亚同文会:《支那省别全志第九卷-湖北省》,东亚同文会1918年版;
    樊如森:《天津与北方经济现代化》,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傅崇兰:《拉萨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版;
    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
    国防研究院:《中华民国地图集》,1961年版;
    莱特:《中国关税沿革史》,三联书店1958年版;
    林满红:《口岸贸易近代中国——台湾最近有关研究之回顾》,载《中国区域史研究论文集》,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1986年版;
    刘景玉、智喜君:《鞍山城市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年版;
    罗澍伟编:《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皮明庥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盛俊:《海关税务纪要》, 财政部驻沪调查货价处1919年版;
    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湖南省》,1935年版;
    宋俊岭:《中国城镇化知识15讲》,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
    陶水木:《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近代化研究:1840-1936》,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王尚义:《晋商商贸活动的历史地理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玉茹:《增长、发展与变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版;
    王钟麟:《全国商埠考察记》,新世界书局1921年版;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吴松弟编《中国百年经济拼图:港口城市及其腹地与中国现代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夏俊霞:《上海开埠与江南城市格局及发展模式的变迁》,载张国刚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一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谢本书、李江:《近代昆明城市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叶禹赞:《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利民:《近代环渤海地区经济与社会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岳麓书社2002年版;
    张学君、张莉红:《成都城市史》,成都出版社1993年版;
    张仲礼等:《长江沿岸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郑友揆、韩启桐:《1936-1940年中国埠际贸易统计》,中国科学院1951年版;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周子峰:《近代厦门城市发展史研究:1900-1937》,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朱羲农、朱保训编:《湖南实业志·前言》,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庄维民:《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Sandra Poncet:《中国市场正在走向“非一体化”?——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比较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第2期;
    曹有挥: 《长江沿岸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研究》, 《地理学报》,1999年第3期;
    曹有挥:《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模式研究——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实证分析》, 《地理科学》,1999年第6期;
    曹有挥: 《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与竞争格局》, 《地理学报》,2004年第6期。
    曹有挥:《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形成演化机理》,《地理学报》,2003年第3期;
    陈彦光、余斌:《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的双侧对称性》,《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第21卷第7期;
    戴鞍钢:《近代上海与长江流域市场网络的架构》,《复旦学报》,1996年第5期;
    王茂军、申玉铭、高宜程:《民国时期山东城镇体系的空间组织-基于洋货空间流通的分析》,《地理学报》,2007年第26卷第6期;
    邓祖涛、陆玉麒:《汉水流域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探讨》,《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第26卷第1期;
    杜国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研究——以中国为例》,《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42卷第2期;
    樊如森:《华北西北经济现代化与天津开埠》,《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
    方书生:《近代岭南商埠格局的变迁(1843-1939)》,《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期;
    方修琦、叶瑜、葛全胜等:《从城镇体系的演变看清代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地理科学》,2005年第25卷第2期;
    顾朝林、庞海峰:《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和层域划分》,地理研究》,2008年第27卷第1期;
    顾朝林:《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地理科学》,1999年第19卷第4期;
    桂琦寒、陈敏、陆铭等:《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世界经济》,2002年第2期;
    何廉:《三十余年来我国已编之物价指数》,《银行月刊》第7卷第2号;
    黄兴涛、夏明方:《清末民国社会调查及其学术底蕴》,《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11期;
    姜涛:《通商口岸体系的形成与中国近代城市体系的变动——基于人口史的考察》,《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金凤君、王成金:《轴-辐侍服理念下的中国航空网络模式构筑》,《地理研究》,2005年第24卷第5期;
    金凤君、王姣娥:《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可达性》,《地理学报》,2004年第59卷第2期;
    李惠村:《南开大学外贸指数研究》,《南开经济研究》,1991年第6期;
    李娟文、姚华松:《全球背景下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思考》,《世界地理研究》,2004年第4期;
    刘承良、余瑞林、熊剑平等:《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地理研究》,2007年第26卷第1期;
    刘承良:《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时空演变分析》,《人文地理》,2007年第22卷第1期;
    刘海岩:《近代华北交通的演变与区域城市重构(1860-1937)》,《城市史研究》,2002年第21辑;
    陆玉麒:《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21卷第4期;
    罗澍伟:《试论近代华北的区域城市系统》,《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王杉:《简析近代东北城市的兴起》,《辽宁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毛立坤:《晚清时期中外贸易的个案分析-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21卷第1辑;
    任放:《20世纪明清市镇经济研究》,《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沈建法:《海外中国城市地理研究进展》,《世界地理研究》,2007年第16卷第4期;
    苏云峰:《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41)》,1981年;
    唐巧天:《从鼎盛到中落-上海作为全国外贸转运中心地位的变迁(18641930)》,《史林》,2007年第6期;
    唐巧天:《从鼎盛到中落-上海作为全国外贸转运中心地位的变迁(1864-1930)》,《史林》,2007年第6期;
    王成金:《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与发展机理》,《地理学报》,2007年第62卷第8期;
    王非:《近现代西北城市体系的空间发展及其影响机制分析》,《人文地理》,1999年第4期;
    王列辉:《国外港口体系研究述评》,《经济地理》,2007年第2期;
    王列辉:《近代宁波港腹地变迁的机制探析》,《历史地理》,2004年第20辑;
    王列辉:《近代宁波港腹地的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1期;
    王列辉:《近代上海港崛起的区位分析——兼与宁波港的比较》,《史学月刊》,2009 年第8期;
    王茂军、申玉铭、高宜程:《民国时期山东城镇体系的空间组织-基于洋货空间流通的分析》,《地理学报》,2007年第26卷第6期;
    王茂军、张学霞、齐元静:《近50年来山东城市体系的演化过程——基于城市中心性的分析》,《地理研究》,2005年第24卷第3期;
    王水:《中国近代国内贸易统计》,《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
    吴承明:《传统经济·市场经济·现代化》,《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吴承明:《近代国内市场商品量的估计》,《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4期;
    吴弘明译:《中国城市史研究之展望-美国亚洲研究学会第52届年会圆桌讨论会纪要》,《城市史研究》,2004年第22期。
    吴松弟、方书生:《一项尚未充分利用的近代史资料宝藏——中国旧海关系列出版物评述》,《史学月刊》2005年第3期;
    吴松弟、王列辉:《唐朝至近代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的变迁轨迹》,《复旦学报》,2007年第2期;
    仵宗卿、戴学珍、杨吾扬:《帕雷托公式重构及其与城市体系演化》,《人文地理》,2000年第15卷第1期;
    许檀:《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许檀:《明清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
    许檀:《明清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江南、华北等若干区域的比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
    许檀:《明清时期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许檀:《清代前期流通格局的变化》,《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
    许学强、周素红:《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经济地理》,2003年第23卷第4期;
    姚永超:《1906-1931年日俄经济势力在东北地区的空间推移-以港口、铁路、
    货物运销范围的变化为视角》,《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1卷第1辑;
    张文尝、金凤君、唐秀芳:《空间运输联系的分布与交流规律研究》,《地理学报》,1994年第49卷第6期;
    周一星、胡智勇:《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网络结构》,《地理研究》,2002年第21卷第3期;
    周一星、张莉:《中国大陆对外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经济地理》,2000年第20卷第1期;
    朱英明、姚士谋:《国外区域联系研究综述》,《世界地理研究》,2001年第10卷第2期;
    邹君:《湖南省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年第17卷第5期;
    刘景纯:《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2002年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
    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
    唐巧天:《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年)》,2006年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王列辉:《区位优势与自我增强-上海、宁波两港空间关系演变的多维分析(1843-1941)》,2007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
    俞甬军:《赣江流域的空间结构模式的研究》,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
    张珊珊:《近代汉口港与其腹地经济关系变迁(1862-1936)》,2007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