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化土地保障视角下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家庭承包制的推行使土地保障在回归的基础上得到强化,其复位不仅是农户克服生存压力的集体回应,而且承载着农民对公平的诉求。在完成释放家庭承包制制度绩效的历史使命之后,土地保障削弱了家庭承包制演进的路径依赖,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农业经营比较收益下降,非农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不断攀升,导致土地保障不断弱化。“虚化”的土地保障是引发土地频繁调整,阻滞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抑制农地使用权流转以及牺牲农地生产效率的肇因,不仅彰显出新型农地使用制度形态的缺陷,而且严重制约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因此,弱化土地保障成为改革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不容回避的问题。结合弱化土地保障推进农地产权制度改革,须破除均田承包的传统模式,以农地使用权流转取代土地行政性调整,引导农户从短期经营向长期投入转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顺利转移。推行并完善农地股份合作制无疑是弱化土地保障改革农地产权制度的有益尝试和探索。本文以弱化土地保障为视角,在阐述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与土地保障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弱化土地保障改革农地产权制度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并提出通过完善农地股份合作制实现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
The implement of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resumed and strengthened the land security system, which is not only the farmers' group feedback towards the survival stress but also shows farmers' appeal for justice. After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 historic task to releas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of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the land security system weakened the path dependence of the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thus became the shackle of the rural economy. With the restructuring of industrie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the comparative profits of agriculture decreased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non-agricultural incomes increased, which has led to the continuous weakening of the land security system. The weakened land security system reveals the defects of the new farmland use system and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farmland property right system reform and innovation, as it causes frequent farmland adjustment, hinders the moderate scale management of farmland, restrains the circulating of farmland management power, and reduces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farmland. Therefore, it can't be avoid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weakened land security system.To promote the farmland property right system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weakened land security system, we should abandon the traditional contract mode based on equalized farmland, make the transference of the farmland use right replace farmland administrative adjustment, guide farmers to turn from short-term management to long-term investment, and help surplus farm labors relocated in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Implementing and improving the farmland stock cooperation system are undoubtedly a valuable attempt to weaken the land security system and reform the farmland property right system. Taking a perspective of land security system,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weakening the land security system and reforming the farmland property right system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ent farmland property right system and land security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a suggestion that the farmland stock cooperation system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the successful farmland property right system reform and innovation.
引文
① 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A].财产权与制度变迁f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66.
    ② 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A].财产权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97.
    ③ 转引自李会明.产权效率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11.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3.
    ② 参见高尚全,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新型的产权制度[J].经济研究,1991(3).25-29.
    ③ 吕益民.论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J].经济研究,1992,(12).60-64.
    ④ 戚名琛、胡文政.土地产权制度建设若干问题思考[J].不动产纵横,1993,(3).24-29.
    ⑤ 周诚.土地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56.
    ① 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1992(6).30-34.
    ②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A].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75-378.
    ③ 孔泾源.中国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J].经济研究,1992(7).70-74.
    ④ 道·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纲要[A].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
    ⑤ T·W·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A].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53.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30条
    ② 参见国家农委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① 黄祖辉、陈欣欣.农地产权结构和我国的家庭农业[J].农业经济问题,1998(5).16-20.
    ① Scott J.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M].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6. 34.
    ② Dong, Xiao Yuan. "Two-tier Land Tenure system and Sustained Economic Grown in post-1978 Rural China." World Develoment24.5(1996).915-918.
    ① 兰虹、冯涛.路径依赖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演进[J].当代经济科学,2002(6).8-17.
    ① 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3[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323.
    ①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2%[EB/OL].http://www.sannong.gov.cn/qwfb/ncjj/200604240132.htm,2006-3-7.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山东农民收入实现新突破,非农产业成增收亮点[EB/OL].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2007-2-28.
    ③ 郄建荣.建设用地实行信访一票否决[N].法制日报,2006-4-14(8).
    ④ 郄建荣.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底线[N].法制日报,2006-6-23(5).
    ⑤ 薛凯.四大问题冲击耕地保护,国土资源部将采取新举措[J].半月谈,2005-11-11.
    ⑥ 张根生.关于土地经营的调查[J].炎黄春秋,2005(6).17.
    ① 钱忠好.中国农地保护:理论与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2003(10).60-70.
    ①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5年全国农户人均生产投入增长18.2%[EB/OL].http://www.sannong.gov.cn/qwfb/ncjj/200604240136.htm,2006-3-10.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新世纪江苏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出现新变化[EB/OL].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2006-10-16.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EB/OL].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2007-2-5.
    ① 邵夏珍.试析当代中国土地制度对人口生育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0(5).17.
    ① 刘松培、黄大立.土地换保障——改革失地农民安置办法的思考[J].四川劳动保障,2004(4).26.
    ② 陈颐.论“以土地换保障”[J].学海,2000(3).95.
    ① 曹小明.以“土地换社保”——浙江嘉兴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探索、实践与发展思考[J].党政干部论坛,2004(10).23-25.
    ① 参见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208.
    ② 参见周沛.社区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5-32.
    ③ 参见刘继同.略论社区型社会保障制度[J].中国社区工作,1996(5).46.
    ④ 参见杨团、杨体仁、唐钧.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选择[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123.
    ① 杨学成等.关于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政策实施过程的评估[J].中国农村经济,200l(1).32.
    ① 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形态变迁与实证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14.
    ② 实施两田制所需的条件:一是人少地多,能够在保证农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拿出一些地来集中连片招标承包;二是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耕、种、收机械化有一定的基础,农民有一定的知识、技术和经营经验的积累,规模经营有利可图。可见,“两田制”只适合于人少地多或经济比较发达的平原地区。
    ③ 后期两田制在更大范围发生时,纯粹以更多地获取“承包费”和掌握更多的可供社区领导人配置的资源为指标,强制推进“两田制”的行为,偏离了制度设计的原始初衷,因而缺乏持久的生命力。
    ① 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形态变迁与实证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16.
    ① 杨学成等.关于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政策实施过程的评估[J].中国农村经济,2001(1).32.
    ① 于洋、戴蓬军.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3(3).52.
    ① 姚洋.非农就业结构与土地租佃市场的发育[J].中国农村观察,1999(2).35.
    ② 张德扬.广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点与形式[J].南方农村,2004(2).41.
    ① 刘永湘.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论[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46.
    ① 林添福.股份合作制:农地规模经营的一种有效形式[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0.
    ① 陈成、吴群、万丽平.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解释与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62.
    ① 王小映.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3(6).37.
    ② 郭迟、吉宏伟、曾聪.土地股份合作中如何建立风险保障机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25.
    ① 刘芳、郭忠兴.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经济学解析[J].农村经济,2006(6).22.
    ① 初可佳.农村股份合作制研究——基于南海市农村股份合作制发展的实证分析[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2(5).54.
    ② 刘芳、钱忠好、郭忠兴.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制度经济学解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12).55.
    ① 李大胜、刘业华.深圳农村股份合作制度研究[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35.
    ① 傅晨.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产权制度的演进与困扰[J].学海,2006(3).41.
    ① 龚金国.股份合作制的股权流动问题[J].农村经济.2000(3).16-17.
    ① 樊钢.中国股份合作制改革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发展[J].管理世界,1998(2).21.
    ① 王松梅.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与完善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2.
    ① 王玉双.我国农地股份制合作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6.
    [1]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 周诚.土地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
    [7] 杨团、杨体仁、唐钧.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选择[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
    [8] [南]斯·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1999.
    [9]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0] [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1] [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2]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3] 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世纪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4] 金祥荣.转型时期农村制度变迁和创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5] 李胜兰.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城镇化发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16] 徐汉明.中国农民土地持有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7] 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18] 雷原.家庭土地承包制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19] 林善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效率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0] 王琢、许浜.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21] 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2] 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3] 杜润生.中国农村制度变迁[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4] 曲福田.中国土地制度研究——土地制度改革的产权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25] 叶剑平.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6] 王贵宸.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7]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8] 朱冬亮.社会变迁中的村级土地制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29] 陈小君.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0] 贾生华、田传浩、史清华.中国东部地区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模式和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1] 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32]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3] 周沛.社区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4] D. North and R. Thomas. The Rise of Western World:A New Economic History[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3.
    [35] C. Scott. The Moral Economic of the Peasant[M].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6.
    [1]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2):51-53.
    [2] 李炳炎.马克思产权理论与我国现代产权制度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05(1):37-42.
    [3] 曾永昌.土地所有制之争应该从主义回归到方法—兼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自发演生的障碍与动力[J].社会科学研究,2005(1):23-31.
    [4] 张红宇.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中的法律制度建设[J].经济研究参考,2002(25):2-12.
    [5]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残缺与重建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2(2):39-47.
    [6] 徐桂华、管仁勤.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构想[J].经济评论,2001(4):37-40.
    [7] 李自成.解决农村“三农”问题关键是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J].湖湘论坛,2004(5):80-82.
    [8] 朱富强.三农困境导向:近期文献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2004(3):26-31.
    [9] 邓大才.承包土地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矛盾与协调[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2(1):21-23.
    [10] 李郁芳.试析土地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作用[J].暨南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59-65.
    [11] 赖盛中.土地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J].柳州师专学报,2003(3):54-56.
    [12] 姜长云.农村土地与农民的社会保障[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1):49-55.
    [13] 高帆.我国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应逐步弱化[J].经济纵横,2003(6):4-7.
    [14] 刘书鹤.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人口与经济,2002(6):67-73.
    [15] 梁鸿.苏南农村家庭土地保障作用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0(5):32-39.
    [16] 王克强.农村土地基本生活保障向社会保险过渡存在的困难[J].社会科学战线,2005(2):76-81.
    [17] 樊小钢.土地保障功能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J].财经论丛,2003(4):8-12.
    [18] 朱冬亮.土地调整: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控制[J].中国农村观察,2002(3):14-28.
    [19] 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形态变迁与实证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13-25.
    [20] 方青.农村社会保障:回顾与前瞻[J].中国农村观察,2001(3):20-27.
    [21] 兰虹、冯涛.路径依赖下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演进[J].当代经济科学,2002(3):20-27.
    [22] 宋士云、胡洪曙.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农地产权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2):75-78.
    [23] 杜伟、刘永湘.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17.
    [24] 初可佳.农村股份合作制研究——基于南海市农村股份合作制发展的实证分析[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2(5):53-57.
    [25] 王洪友、邹丽萍.论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主体虚位性[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1):24-26.
    [26] 刘承礼.农地股份合作制的过渡性质一种基于内生交易费用理论的评说与前瞻[J].农业经济问题,2003(11):35-40.
    [27] 朱守银、张照新.南海市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2(6):44-47.
    [28] 康宗基.农地股份合作制与农业的第二次飞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8):11-15.
    [29] 史金善.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回顾与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00(1):63-66.
    [30] 于洋、戴蓬军.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3(3):52-54.
    [31] 丁春福.关于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3(3):22-23.
    [32] 孙战文.土地保障功能与土地制度改革[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22-23.
    [33] 赵海林.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5(1):38-41.
    [34] 王勇、付时鸣.我国农地制度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吗[J].经济学家,2006(1):70-76.
    [35] 陈定洋.公平与效率: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博弈[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5):88-90.
    [36] 李关虎.农地股份合作制:中国农地产权创新的目标模式[J].经济精纬,2005(1):121-123.
    [37] 刘芳、郭忠兴.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经济学解析[J].农村经济,2006(6):21-24.
    [38] 刘芳、钱忠好、郭忠兴.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制度经济学解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12):54-80.
    [39] 林添福.股份合作制:农地规模经营的一种有效形式[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10.
    [40] 王小映.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3(6):31-39.
    [41] 张雪玉、范水生、朱朝枝.完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初探[J].引进与咨询,2005(3):19-20.
    [42] 郭迟、吉宏伟、曾聪.土地股份合作中如何建立风险保障机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24-25.
    [43] 陈成、吴群、万丽平.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解释与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61-264.
    [44] 傅晨.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产权制度的演进与困扰[J].学海,2006(3).41.
    [45] 杜伟.完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5(6):37-3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