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国企工人正义观辨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从中国转入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亟待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在社会各阶层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内部实现社会资源的公正分配,继而让社会成员普遍接受一种社会基本制度基于正义的结果性不平等。从根本上讲,这一问题关系到巩固执政党的社会政治基础。有鉴于此,笔者选择了利益受损程度相对较重的国企工人阶层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来探讨一项关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建立的关键课题。
     本课题主要以效益很差的L厂为个案,并且选择了效益很好的G厂作为对比样本。笔者在L厂的实地考察中,借助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方法获得了大量一手材料。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可以表明,目前国企工人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期处于不利的阶层位置上;并且,从“感知、评价、行为”三个社会心理维度来看,国企工人选择了拒绝不平等。在借助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原则对此现象进行分析之后,笔者发现国企工人正义观中有两个基本内涵:其一,与收入方面相关的价值属性的不平等分配应该有利于处在不利阶层位置上的工人,此类收入不平等才是公正的、可接受的;其二,与权利方面相关的价值属性的不平等分配应该有利于处在不利阶层位置上的工人,此类权利不平等才是公正的、可接受的。
     然而,在收入和权利的不平等分配都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作为权利不平等分配中的不利一方,工人们只有通过依附于企业管理层才能推进自己的合理期望;此外,国有企业组织中尚缺乏一种使不平等各方达致权益均衡的调节机制。所以,当不平等分配中两极之间的分化不断加重时,工人们一方面只能继续依附企业管理层,另一方面则是在期望不能得到及时满足后消极怠工,埋怨并责难企业管理层的无能与腐败。由此可见,与权利相关的价值属性的分配是国企工人正义观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变量。
     最后,笔者认为,恰当地配置企业组织治理结构中工人在一定限度内享有的参与权利应当是当代中国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Since China turned into a market economy system, there has been always an unavoidable problem is that how to achieving the fairness distribution to the community-related Source between all levels or sectors of society, and letting members of society to accepte generally resulting inequality in conditions of a social basic system based on justice. Fundamentally to speaking, the issue will have something to strengthening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ruling party. In the view of that, the author chose SOE workers class, whose damage of interests are relatively heavier, as a target of Empirical Study for discussing a key issue related to establishing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lesson selected the factory L whose performance is very bad for individual case, and chose the good G for a contrast sample.The writer acquired a large of one-hand materials by the way of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on the spot. And all datas can express that worker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in a disadvantageous class-position in the social rapid transition of China. From the "perception, evaluation, action"3 social-psychologycal dimensions of view, state-owned enterprise workers chose to reject inequality. After analyzing this phenomenon in the use of justice principles as a fairness of Rawls, the author found that Justice-view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orkers has two basic connotation: firstly, the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the income-related value attributes should help the workers class in a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 just as acceptable income inequality; secondly, the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right-related value attributes should help the workers class in a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just as acceptable right inequality.
     However,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unfavorable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rights, workers as an adverse party of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rights, depended only on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promoting their legitimate aspirations. At meanwhil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f China were lack of regulatory mechanism achieving balance of inequality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Therefore, when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wo poles of unequal distribution has been increasing, workers can only continue to depend on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On the other hand, they were negative in the working and complained or blamed the incompetence and corrup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after not meetting expectations timely. Evidently, the distribution of right-related value attributes may be the key variables in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SOE workers Justice-view.
     Finally, the author believe that it should be the main content of SOE reform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at appropriating within a certain limit the distribution of participating rights of workers in the enterprise governance structure.
引文
① 这一基本问题意识的形成得益于导师黄岭峻教授的点拨
    ② 郑欣.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74~275
    ③ 冯仕政.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社会学研究,2006(3):111
    ① 韩曦.当代中国产业工人阶层结构分析.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1
    ② 许欣欣.中国城镇居民贫富差距演变趋势.见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86
    ③ 转引自张菲,陆卫明.当代我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分析.理论导刊,2002(7):29
    ④ 详见黄岭峻,徐浩然.关于工人阶级政治意识的若干研究范式述论.社会主义研究,2006(2)
    ⑤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96
    ① 马克思.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86
    ②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8
    ③ 布赖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1
    ④ 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4页
    ⑤ Michael Mann. Consciousness And Action Among The Western Working Class. published by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1973. 13
    ① 罗忠勇等.转型期青年工人的阶层意识研究——以10家企业青年工人为例.青年研究,2002(11):13
    ② 李炜.中国与韩国社会阶级意识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4(5)
    ③ 安建华.工人阶级内部的阶层差异.社会学研究,1994(6)
    ④ 冯同庆.工人阶级内部阶层关系的变化与工人阶层的地位.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7(7):19~20
    ⑤ 裴宜理.上海罢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328
    ⑥ 冯同庆.中国工人的命运——改革以来工人的社会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① 刘爱玉.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81
    ② 张静.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③ 冯同庆.中国经验:转型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1~14
    ④ 参见吴清军.西方工人阶级形成理论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2):182
    ⑤ 参见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3
    ⑥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48
    ⑦ 德尔伯特·C·米勒,内尔·J·萨尔金德.研究设计与社会测量导引.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188
    ⑧ 详见附录一.调查问卷
    ⑨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81
    ① 所谓微型社会学,是以一个人数较小的社区或一个较大的社区的一部分为研究对象,研究者亲自参与当地的社会活动,进行亲密的观察.参见费孝通.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17
    ② 笔者在实地研究中,把所见、所访、所谈,皆视为调查对象。其实,也是在尝试曹锦清在实地考察中曾经用过的成功做法,即以一种不设防的闲谈状态收集尽可能真实的材料。参见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6
    ③ 笔者的经验证明,在访谈中记录会影响访谈的自由程度,做记录会使访问员的注意力不能充分集中,更不易捕捉瞬间即逝的重要线索。所以,不做记录可以保证一个流畅的采访过程,还可以使访问员有时间去营造融洽气氛。此外,录音有必要秘密进行,因为一旦录音,受访者就会十分紧张,忌讳甚多,访问员无法获得真实的信息,甚至会得到某类虚假的信息。
    ① 详见附录三.访谈纲要
    ② 在抽样调查中,依据研究目的与理论假设寻找目标群体而进行的非概率抽样同样有其重要价值.相关论述参见风笑天以及福勒有关调查研究方法的最新论述.参见风笑天.英克尔斯“现代人研究”的方法论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4(1):弗洛德·J.福勒.调查研究方法(第3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③ 详见附录二.样本总体描述
    ④ 参见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27
    ① 有关“不平等”概念的详细界定,参见第二章
    ② 在本文,公正与公平没有任何词意上的区别,皆为正义概念的主要内涵。不过,在此需要指明,公正与公平是否可以交替使用在学术界尚存争论。例如,吴忠民认为公正指iusticc,而公平指fairness;在英文中公正更多是指正义的价值观方面,而公平则侧重于公平尺度。参见吴忠民.社会公正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02
    ③ 李培林.话说社会分层.载于李培林等编.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3
    ①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03
    ②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2
    ③ 罗尔斯认为,政治哲学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为解决深刻而尖锐的政治冲突,以达成政治协议并稳定社会秩序;第二,帮助人们思考作为一个整体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以及作为具有自己历史的社会的基本目标;第三,有助于安抚我们的挫折感和平复我们对社会及其历史的愤怒:第四,政治哲学若作为一种现实主义的乌托邦,即可探索政治可能性的界限。参见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上海:三联书店,2003.1~8
    ① 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38
    ① 王列.埃里克·奥林·怀特论不平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4):49~50
    ② 埃里克·奥林·赖特.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398
    ① 刘丽杭.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群体分化与利益整合.社会主义研究,2002(3):50
    ② 马戎.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与社会结构变迁.见社会学的应用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22~148
    ③ 转引自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71.基尼系数越趋近1,则说明贫富差距越大。
    ④ 冯同庆.中国职工变化状况新趋势.经济观察,1996(1):19
    ① 汝信.2004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91
    ② 刘欣.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多元动力基础——种权力衍生论的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05(4):110
    ③ 汝信.2004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87
    ① 克特·W·巴克.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243
    ② 转引自李炜.中国与韩国社会阶级意识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4(5):82
    ③ 蔡禾,张应祥.不同所有制企业职II作满足感比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04
    ④ 夏人.当代职工的自我评价.工人日报(1996年12月14日),转引自冯同庆.工人阶级内部阶层关系的变化与工人阶层的地位.工会理论与实践,1997(7):19
    ① 刘爱玉.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99
    ② 李汉林,李路路.单位成员的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单位组织中依赖结构的主观层面.社会学研究,2000(2):14
    ① 为了尊重曾经接受笔者访问的工人隐私权,本文中(含附录)的姓氏皆为化名。
    ② 该调查所谓的工业企业职工即为本文中的国企工人.赵炜.中国工人阶级的前途——企业职工阶层分化的演变.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22
    ③ 陈敏灿,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3级本科生,本处所使用的数据是她在2007年初对湖南省岳阳市某国有企业的调查结果。
    ① 参见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第4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40
    ① 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60
    ② 汝信.2004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86
    ③ 陈峰.国企改制与工人抗争.2003.http://www.eduww.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15&ID=12771
    ④ 李静君.中国工人阶级的转型政治.载于李友梅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6
    ⑤ 李静君.中国工人阶级的转型政治.载于李友梅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6
    ① 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2):70~72
    ② 李春玲.当代中国人的社会分层想象.载于李友梅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1
    ③ 刘丽杭.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群体分化与利益整合.社会主义研究,2002(3):50
    ④ 详见附录四.录音1,引自冯同庆.中国工人的命运——改革以来工人的社会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67~69
    ① 具海根.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0
    ② 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411
    ③ 埃里克·奥林·赖特.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389
    ①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
    ②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1~12
    ③ 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70,在1971年美国出版的《正义论》中,正义两原则被表述为:“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1,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并且2,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参见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02
    ① 许欣欣.中国城镇居民贫富差距演变趋势.李培林等编.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9
    ② 详细数据可参见附录二的“月平均工资水平表”
    ① 杨伟民2003年下半年的一次“全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杨伟民.当前中国的社会保险在社会分层中的作用.社会学研究,2005(5):148
    ② 详见附录四.录音3
    ① 武润德、高丽荣.国企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101
    ② 引自李培林.走出国有企业的人员过密化逻辑.中国人口科学,1999(2):8,表中保险福利总额指国有经济单位保险福利费用总额。该费用包括医疗卫生、丧葬抚恤、困难补助、计划生育补贴、交通补贴、集体福利设施及事业补贴、文娱体育宣传费等;工资总额指全部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年度工资总额;退休与在职人员之比指国有经济单位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与在职职工之比;国有经济单位也包括国有行政和事业单位。
    ③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39
    ① 详见附录四.录音6
    ② 参见毛寿龙.政治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6
    ③ 参见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4
    ① 蔡禾.企业职工的权威意识及其对管理行为的影响不同所有制之问的比较.中国社会科学,2001(1):125
    ① 详见附录四.录音11
    ② 转引自李铒金.下岗名单的确定——转型期中国国有工业的车间政治.载于孙立平.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2~2003).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221
    ① 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200
    ②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65~493
    ① 刘爱玉.国有企业制度变革过程中工人的行动选择——一项关于无集体行动的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2003(6):9
    ① 参见冯同庆.中国工人的命运——改革以来工人的社会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8
    ② 详见附录四.录音15
    ①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73
    ②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38
    ③ 在《正义论》的语境中,“正义感”与“妒忌心”是一对相反的描述性概念.形成正义感就意味着社会成员接受的不平等分配是公正的;而一旦妒忌心产生,便意味着社会成员对不平等持拒绝态度.
    ① 参见吴忠民.社会公正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227
    ② 程晓农.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体制.战略与管理,2000 (6):116
    ① 在工资方面,G厂工人的收入要高于L厂,尽管这样它们还是共同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此外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难题上,他们实际处在大致相当的水平线上,参见本文第29、30、32页:不过。G厂工人能够得到工会相对多些的援助,加之基本能维持温饱的工资水平,所以,他们对不平等的拒绝程度就相对较低了,参见本文第22页
    ② 详见附录四.录音17,冯同庆.国家、企业、职工、工会之间关系的良性调整——尚存国有企业在改革中的职工参与案例研究.载于冯同庆主编.中国经验:转型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9~130
    ① 因为L厂参加竞聘的人员在竞聘之前均已停职(用工人的话说就是“卧倒”),故此处未加以注明。
    ② 详见附录四.录音16
    ③ 附录四.录音18
    ① 李静君.中国工人阶级的转型政治.载于李友梅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8
    ① 埃利臭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21
    ② 总共排列了七组,工人位居第六组,主要包括无需技术专长的、劳作性的(体力或者半体力的)工人(如建筑工人、矿工、纺织工人、车工、印刷工人、农民工等)、商业服务也员工、农业劳动者和小个体户:另外第七组主要包括:三轮车夫、搬运工和保姆。参见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第4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28~129
    ③ 孙立平.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近中期趋势与潜在危机.载于李培林等编.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61
    ① 孙立平.权利失衡、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战略与管理,2004(1):2
    ② 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23
    ① 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1949~1985.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157
    ②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90
    ① 应该说,这类比较是困难的:一是,收入与权利两种属性的分配都存在不公正的方面;二是,国企变革与中国社会转型交织在一起,收入与权利这两个属性不大容易界定其比较范围。考虑到这些分析的难点,笔者选择以企业组织治理结构为中心去寻找正义观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变量。因为,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个由原来的“阶级政治”转向“单位政治”的过程。与阶级政治相比,单位政治最大的特点是杜会个体通过单位成员的间接身份获得利益分享,单位利益是有边界的,无法提供给单位之外的其他人员共享.参见张静.阶级政治与单位政治:城市社会的利益组织化结构和社会参与.开放时代,2003(2):109
    ② 实际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要比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平均主义分配”公正得多.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了
    ③ 参见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上海:三联书店,2003.58
    ① 参见 E, A. Lind and T. R. Tyler.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Procedural Justice, New York and London: Plenum Press,1988,转引自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49
    ② 参见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64
    ③ 冯同庆.国家、企业、职工、工会之间关系的社会转向:家族企业成长中的职工参与案例研究.载于冯同庆主编.中国经验:转型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97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 [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7] [美]埃里克·奥林·赖特.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M].陈心想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8] [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9] [美]克特W·巴克主编.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10] [美]裴宜理.上海罢工[M].刘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1] [美]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M].郑日昌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2]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3]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14] [美]德尔伯特·C·米勒,内尔·J·萨尔金德.研究设计与社会测量导引[M].风笑天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15] [美]弗洛德·J·福勒.调查研究方法(第3版)[M].孙振龙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16]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17] [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8] [英]伦纳德·霍布豪斯.社会正义要素[M].孔兆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9] [英]布莱恩·巴里.正义诸理论[M].孙晓春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20] [英]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M].钱乘旦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1] [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M].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2] [英]布赖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3] [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4] [韩]具海根.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M].梁光严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5]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6] [德]盖奥尔格·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 版社,2002年.
    [27]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佟德志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28] 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9]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Z
    [30] 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32] 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1949~1985[M].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
    [3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第4卷)[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34] 汝信等编.2004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5] 冯同庆主编.中国经验.转型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6] 冯同庆.中国工人的命运——改革以来工人的社会行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7]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8] 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9] 刘爱玉.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0] 李友梅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1] 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2] 李培林等编.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3] 孙立平等编.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2~2003)[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44]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5] 马戎.社会学的应用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6] 赵炜.中国工人阶级的前途——企业职工阶层分化的演变[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47] 张静.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8] 童星主编.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9]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0]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51] 郑欣.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2] 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53] 吴忠民.社会公正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54] 徐大同等.现代西方政治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55] 冯同庆.工人阶级内部阶层关系的变化与工人阶层的地位[J].工会理论与实践,1997,(7).
    [56] 冯同庆.中国职工变化状况新趋势[J].经济观察,1996,(1).
    [57] 冯仕政.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J].社会学研究,2006,(3).
    [58] 李培林.走出国有企业的人员过密化逻辑[J].中国人口科学,1999,(2).
    [59] 李汉林,李路路.单位成员的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单位组织中依赖结构的主观层面[J].社会学研究,2000,(2).
    [60] 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2).
    [61] 李炜.中国与韩国社会阶级意识的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4,(5).
    [62] 孙立平.权利失衡、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J].战略与管理,2004,(1).
    [63] 孙兴岭.对当前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问题的几点思考[J].理论探索,2005,(5).
    [64] 佟新.社会的变迁与工人社会身份的重构[J].社会学研究,2002,(6).
    [65] 佟新.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6,(1).
    [66] 蔡禾,张应祥.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工作满足感比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67] 蔡禾.企业职工的权威意识及其对管理行为的影响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比较[J].中国社会科学,2001,(1)
    [68] 刘爱玉.国有企业制度变革过程中工人的行动选择——项关于无集体行动的经验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3,(6).
    [69] 刘 欣.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多元动力基础——一种权力衍生论的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5,(4).
    [70] 游正林.国有企业内部的职业声望研究——对北京某机械厂的调查[J].管理世界(双月刊),2000,(4).
    [71] 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J].社会学研究,2005,(5).
    [72] 风笑天.英克尔斯“现代人研究”的方法论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04,(1).
    [73] 韩曦.当代中国产业工人阶层结构分析[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74] 张菲,陆卫明.当代我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分析[J].理论导刊,2002,(7).
    [75] 张静.阶级政治与单位政治:城市社会的利益组织化结构和社会参与[J].开放时代,2003,(2).
    [76] 吴清军.西方工人阶级形成理论述评[J].社会学研究,2006,(2).
    [77] 王思涛,薛建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工人阶级主体意识[J].现代哲学,1994,(4).
    [78] 罗忠勇,陈琦.转型青年工人的阶层意识研究——以10家企业青年工人为例[J].青年研究,2002年11).
    [79] 安建华.工人阶级内部的阶层差异[J].社会学研究,1994,(6).
    [80] 王列.埃里克·奥林·怀特论不平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4).
    [81] 刘丽杭.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群体分化与利益整合[J].社会主义研究,2002,(3).
    [82] 杨伟民.当前中国的社会保险在社会分层中的作用[J].社会学研究,2005,(5).
    [83] 武润德,高丽荣.国企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
    [84] 程晓农.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体制[J].战略与管理,2000,(6).
    [85] 景跃进.比较视野中的多元主义、精英主义与法团主义:一种在分歧中寻求逻辑结构的尝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4).
    [86] 陈 峰.国企改制与工人抗争.2003年——http://www.eduww.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 15&ID=12771.
    [87] Michael Mann.Consciousness And Action Among The Western Working Class.published by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197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