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国际化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欧洲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直接起源,其诞生之初就有着浓厚的国际性色彩,进入近代社会,民族国家纷纷建立,大学的民族性特征日益突出,但大学的国际性格并没有消失。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球高等教育呈现出开放性、同一性和互动性的特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任务,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就是大学国际化的速度加快。各国大学除了加强留学生教育、国际间人员的流动之外,培养国际型人才、实现课程国际化也成了大学国际化的主要内容,并且在形式上也更加多样化。我国现代大学发展只有百余年的时间,大学国际化的程度还远远不够,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大学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是世界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大学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我国现代大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受到办学理念、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制约,不利于大学的快速发展。如何认识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性,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大学国际化的先进经验,从而建立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路径,是论文关注的重点。论文采用文献法、比较法、个案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国际化的历程进行了梳理,探讨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这两个与我国大学国际化密切相关的理论问题,分析我国大学国际化的现状和问题,并总结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大学国际化的经验,为我国大学国际化提供更好的借鉴。
     首先,论文分析了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国际性格,主要体现在通用的教学语言——拉丁语;教师来源的国际性;学生及社团来源的国际性等方面。对大学国际化的历程分为中世纪、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三个阶段进行梳理并归纳出各阶段的时代特征。认为国际性是以创造知识、追求真理为目的的大学本质的内在反映。据此提出大学国际化是一种过程,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大学改革应达到的目标。
     其次,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与我国大学国际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意识形态与中国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关系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学20世纪发展中所遇到的第一大问题。大学作为意识形态再生产的重要载体,弄清两者的内在联系,对大学国际化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就我国现代大学发展而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利于我国大学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政府主动推进我国大学国际化;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要求大学走国际化道路。民族主义是近代民族产生后,为维护本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利益而形成的一套思想观念和国家政治理论体系。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民族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国际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文从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民族主义思潮与我国现代大学国际化的关系,认为我们应该提倡有利于大学国际化发展的文化民族主义和自由民族主义;反对和抑制极端民族主义的出现,为我国大学的和谐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再次,论文分析了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在办学体制、教育经费投入、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部分大学国际化的相关研究,总结出这些国家的主要经验:政府积极推动大学国际化;提高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有利于大学的国际化;提升办学质量,凸显办学特色是大学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最后,通过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论文提出了我国大学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对策:树立国际化的大学办学理念;加快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强化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注重本土化,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发掘;深化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通过提高我国大学国际化水平,进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
European medieval universities are the direct origin of the modern universities and the beginning of its birth has strong inter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odern society, national states have established and national features of the university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but the university's inter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have not disappeared. Since 1980, sinc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integration have a quicker process, the global higher education shows the features of openness, identity and interactivity.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has brought new challenges and tasks to higher education, among which a very important trend is the accelerated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universities try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of personnel. Besides, they still try to train international talents, and make curricular internationalization with diversity in form which has become the main contents of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universities in China only lasts for a hundred years, so th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not enough. This causes a greater impact to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a cross-border and cross-cultural process in which point of views and atmosphere and university teaching,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s are combined. It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s of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production and spiritual production and it plays the pivotal role in university development. After over a hundred years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has been made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but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inputs still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How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to establish a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y for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This thesis, with literature, comparative laws, case laws, gives a clear outline of the course of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t discusses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socialist ideology and nationalism. It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Japan,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China.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tional character of medieval universities in Europe, mainly in common teaching language—Latin; teache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our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community aspects. The process of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divided in three stages, ie, the Middle Ages, modern times and modern society. This paper holds that to create knowledge and to pursue the truth is the purpose of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also it brings forward that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a process, and the goal as well that our modern university reform should achieve.
     Secondly, it gives an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ocialist ideology and nationalism and Chines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first major problem that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must encounter. Universities,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deology reproduction have strong internation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s. The socialist ideology promot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i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Government's initiative to promot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require the path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China. Nationalism is the ideas and political theories which are formed after modern national production 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nations. Since 1990 the nationalism in China gives a profound impact to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nationalism in China and the moder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from two levels, and it holds we should help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nationalism and liberal nationalism and to prevent the emergence of extreme nationalism in hopes of creating good conditions for harmonious and sound development for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ird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the problems on school systems, education investment funds, curriculum, faculty and so on. With the studies of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Japan, it summarizes the main experiences of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ese countries:governments actively promote th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to enhance the autonomy of university is conducive to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to improve school quality and highlight the school characteristic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Finally, by a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ies, this thesis proposes some measures of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to establish international ideas; to speed up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Staff; to place significance on loca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to pay attention to our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e and so on. Deepen the reform,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y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China, we shoul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overall level of universities.
引文
1 [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M].王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1:1.
    2 董雅华.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高等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07.
    3 顾佳峰.教育全球化:对抗还是对策[J].外国教育研究,2006(9): 37-42.
    4 李文山.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动因及趋势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1):61-64.
    1 寿玉琴.简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12-13.
    2 王庆石.中国大学国际化进程中的道路选择和质量控制[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4(3):18-20.
    1 http://baike.baidu.com/view/59436.htm,2008-12-14.
    2 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6.
    3 郭立明.美国西部高科技产业开发区—硅谷与128公路区的比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8.
    1 栾凤池.略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4):130-135.
    1 王建波.跨国高等教育理论与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度博士论文.
    2 戚德祥.出国留学教育与中国留学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度博士论文.
    3 程建芳.应用型大学国际化教育实践与思考[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
    4 陈学飞.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8691.
    5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历史到理论到策略[J].上海高教研究,1997(11):58-59.
    1 栾凤池.略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4):130-135.
    2 [日]喜多村和之.大学的国际化[J].大学论集,1986(15):41-43.
    3 王颖.近十年大学国际化问题研究趋向[J].江苏高教,2008(3):47-51.
    4 朴雪涛.知识制度视野中的大学发展[M].人民出版社,2007:70-71.
    1 刘国福.大学国际化探讨[J].太平洋学报,2008(2):9-17.
    2 Hastings Rashdall,1936.The universties of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Oxford:At the clsrendon
    press.
    3 [法]爱弥儿·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7.
    1 [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5-66.
    2 [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5.3 丁学良.什么是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0.
    4 赵婷婷.大学何为——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及协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6-127.
    1 朴雪涛.知识制度视野中的大学发展[M].人民出版社,2007:70-71.
    2 [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M]. 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7.
    3 [美]海斯.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M].帕米尔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教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5:13.
    1 [英]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张明明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 [英]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M].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23.
    3 徐讯.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 余建华.民族主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5 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 任丙强.中国民族主义的重新兴起:原因、特征及其影响[J].学海,2004(1):78-82.
    7 高钟等.虚骄,虚无,理性——中国近代语境中的民族主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2):51-55.
    8 吴仲柱.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演化的现实导因[J].广西民族研究,2004(4):6-11.
    9 吴建华.略论当代民族主义思潮对中国的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06(4):108-111.
    1 封海青.全球化还是本土化:高等教育坚持民族文化主体地位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7-9.
    2 廖进球等.我国大学教育应走本土化的国际化道路[J].高校教育管理,2008(2):1-6.
    3 高永红,李全生.浅谈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82-83.
    4 金璐.和而不同: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精神立场[J].现代教育科学,2008(2):24-31.
    5 宋彩萍.全球化民族文化高等教育[J].教育研究,2004(7):66-70.
    1 吴福光.香港中文大学的国际性与民族性[J].高等教育研究,1995(1):10-15.
    2 日本学者今村仁司是这样认为的:每种意识形态,例如在各种领域被生产的意识形态和各阶级的意识形态,是“有历史的”,但是,意识形态一般是没有历史的,或者说是“永恒的”。可参见(日)今村仁司著;牛建科译.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第246页
    3 李情.社会整合视域中的大学意识形态在生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度博士论文。
    1 刘明君等.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5页
    2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 郭文亮.加入WTO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4 [英]大卫.意识形态[M].孙兆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 [英]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M].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 张一兵.问题、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3 [美]古特克.哲学与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M].陈晓端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5 [德]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M].艾彦译.华夏出版社,1999.
    6 [德]卡尔·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M].张旅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7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8 [德]卡尔·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M].艾彦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9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69-280.
    10 张耀南.“知识社会学”在中国[N].光明日报2003-8-13.
    11 [法]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 朱新梅.知识与权力:高等教育政治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朴雪涛.知识制度视野中的大学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加]简·奈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景展望动因与现实[J].别敦荣等译.高等教育研究,2006(1):14-15.
    4 王颖.近十年大学国际化问题研究趋向[J].江苏高教,2008(3):47-51.
    5 汪旭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与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7(8):90-93.
    1 黄福涛.“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2):93-98.
    2 马利·杰克.国际化政策:关于新倾向和对照范式[J].姚加惠译.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3(2):13~14.
    3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宏观考察[C].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2004:79.
    4 陈学飞.国际化——90年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4):19-26.
    5 [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 汪旭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与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7(8):90-93.
    2 顾明远.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5),26-34.
    3 陈学飞.面向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6):25-37.
    4 张东煜,郑燕.国际化: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学术交流2004(8):169-172.
    1 张东煜,郑燕.国际化: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学术交流2004(8):169-172.
    2 徐继宁.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新进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4-9.
    1 徐继宁.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新进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4-9.
    2 李联明,陈云棠.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国际学生流向不均衡现象[J].比较教育研究,2004(2):4-9.
    3 王一兵.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趋势与战略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1999(2):11-15.
    4 程建芳.应用型大学国际化教育实践与思考[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
    1 张东煜,郑燕.国际化: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学术交流,2004(8):169-172.
    1 丁学良.什么是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0.
    2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54-155.
    1 [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页.
    2 陈学飞.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86-91.
    3 王庆石、赵彦志.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基本含义[N].光明日报2003-6-3.
    1 [日]喜多村和之.大学的国际化[J].大学论集,1986(15):41-43.
    2 刘国福.大学国际化探讨[J].太平洋学报,2008(2):9-17.
    1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J].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页.
    1 戴忠信、郭雷.论大学国际化的内涵[J].中国电力教育,2004(4):41-42.
    2 戴忠信、郭雷.论大学国际化的内涵[J].中国电力教育,2004(4):41-42.
    1 [比]里德—西蒙斯.欧洲大学史[M].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第1卷,2008版,第177页.
    2 [比]里德—西蒙斯.欧洲大学史[M].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第1卷,2008版,第16页.
    3 [比]里德—西蒙斯.欧洲大学史[M].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第1卷,2008版,第16页.
    4 [比]里德—西蒙斯.欧洲大学史[M].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第1卷,2008版,第229页.
    1 [英]罗杰.金.全球化时代的大学[M].赵卫平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2页.
    2 [比]里德—西蒙斯.欧洲大学史[M].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第1卷,2008版,第370页.
    3 [法]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4 [法]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8页.
    5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176页.
    1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72页.
    2 [美]T.S.艾略特著.基督教与文化(第1版)[M].扬民生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205页.
    1 [法]基佐.欧洲文明史[M].程洪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0页.
    2 [法]基佐.欧洲文明史[M].程洪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59页.
    1 [法]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页.
    3 [美]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M].梅义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112页.
    4 [法]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1 [比]里德—西蒙斯.欧洲大学史[M].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第1卷,2008年,第8页.
    2 [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知识分[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页.
    1 [比]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34页.
    2 [比]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18页.
    3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M].张澜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
    1 [美]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M].梅义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3页.
    2 [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9页.
    3 [法]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2页.
    1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08页.
    2 [法]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
    1 杨天平,潘奇.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色[J].现代大学教育,2009(1):52-56.
    2 [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M].张澜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277页.
    3 [法]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 王晓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0页.
    4 [法]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0页.
    1 [法]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6页.
    2 鲍威尔,F.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8页.
    1 [比]里德—西蒙斯.欧洲大学史[M].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第1卷,2008版,第313页.
    2 [比]里德—西蒙斯.欧洲大学史[M].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第1卷,2008版,第435页.
    1 [比]里德—西蒙斯.欧洲大学史[M].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第2卷,2008版,第434、437页.
    2 [比]里德—西蒙斯.欧洲大学史[M].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第2卷,2008版,第434、437页.
    1 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5页.
    1 [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59页.
    1 [英]罗杰.金.全球化时代的大学[M].赵卫平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5页.
    2 李文山.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动因及趋势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61-64.
    1 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62页.
    2 《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1页.
    3 郝维谦,龙正中.高等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99页.
    1 张务以,蒋宁.略论国际留学生市场[J]. 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7(1).
    1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4页.
    2 焦国政.蓬勃发展的出国留学工作——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J].中国高等教育,1998(12):6-8.
    1 吴言荪.再谈高等教育国际化[J].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编.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5页.
    2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J].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6页.
    3杨德广.面向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五大发展目标[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3):18-21.
    1 李延成.高等教育课程的国际化:理念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2002(7):47-51.
    2 袁本涛,潘一林.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清华大学的案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9):23-28.
    1 张大良、李联明.研究型大学实施课程国际化的特点与策略[J].高等理科教育2006(2).
    2 胡建华.中国大学课程国际化发展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9):69-71.
    1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J].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7页.
    1 摘自1999年3月11日《中国教育报》:为什么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2 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1 PhilipG.Altbach.TheCostsandBenefitsofWorld-ClassUnversities[EB/OL].InternationalHigherEducation,Fall2003 http://www.bc.edu/bc_org/avp/soe/cihe/newsletter/News33 text003.htm.
    2 方延明.关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思考与实践意义[J].南京大学学报,2000(2):100-104.
    1 徐晴、楚静.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武汉大学一项研究成果发人深思[N].湖北日报,2006.3.11.
    2 摘自《中国教育报》1999.3.11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备哪些条件,还有哪些差距.
    1 王英.规律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1(07):8.
    1 周维利、谭曙光.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误区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7(5):54-56.
    2 袁祖望.论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条件[J].复旦教育论坛,2008(4):33-37.
    1 周维利、谭曙光.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误区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7(5):54-56.
    2 肖地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江苏高教,2007(6):30-34.
    1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9页.
    1 何清.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0页.
    1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ews/1/76786.shtml
    1 刘涧南.中华文化应容得下一枝樱花[J].青年博览,2006(7):16.
    2 孙力.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科技资讯,2008(20):222.
    1 周远清.开放是前提,改革是关键——30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1-2.
    1 米尔顿.弗里德曼(李茂译).竞争将带来更多的好学校[N].中国教师报,2003-01-01.
    2 高叔平.蔡元培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第298页.
    3 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7页.
    1 陈海宁.高校课程改革:问题的提出与视角的选择[J].辽宁教育研究,2004(12):52-54.
    2 陈海宁.高校课程改革:问题的提出与视角的选择[J].辽宁教育研究,2004(12):52-54.
    3 王世华.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7(9):3-6.
    1 李永强、罗云.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J].中国农业教育,2009(3):27-29.
    2 陈昌贵等.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调查及评估指标构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5):116-135.
    1 徐继宁.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新进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4-9.
    2 高长春、吴国新.我国高校办学标准与经费投入配比的现状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9(4):67-72.
    3 吴启迪.认清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6(4):4-10.
    1 刘琨、周菁.从高校负债谈如何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机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156-159.
    2 刘琨、周菁.从高校负债谈如何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机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156-159.
    3 赵媛媛.培养一名理科大本生花六万教育部解释收费依据[N].北京青年报,2005-02-24.
    1 李仙飞.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的意识形态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7(2):43-44.
    2 日本学者今村仁司是这样认为的:每种意识形态,例如在各种领域被生产的意识形态和各阶级的意识形态,是“有历史的”,但是,意识形态一般是没有历史的,或者说是“永恒的”。可参见(日)今村仁司著.牛建科译.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J].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见年,第246页.
    3 [英]大卫.麦克里兰.自由主义[M].孔兆政.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页.
    1 农华西.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页.
    2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72页.
    1 H.Barth,Wahrheit und Ideologie,Eugen Reutsch Verlag,Zurich and Stuttgary,1961,p.27,转引自[英]大卫.麦克里兰.自由主义[M].孔兆政.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页.
    2 刘明君.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5页.
    3 曼海姆认为马克思是把意识形态的特定概念过渡到总体概念的第一位思想家,但是他这样做的方式是保留特定概念的一些要素。他超越特定概念时就是他试图把哲学和理论学说以及观念回溯到它们倡导者的阶级地位,使这些学说和观念根植于他们所表达的那些阶级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中。可参见:[英]约翰.B.汤普森著.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53页.
    4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58页.
    1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2 [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69页.
    3 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4 [英]大卫.麦克里兰.自由主义[M].孔兆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页.
    5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9页.
    1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0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0页.
    1 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5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4页.
    1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40页.
    2 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0页.
    1 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3页.
    2 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0页.
    3 [加拿大]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87页.
    1 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1页.
    2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10页.
    1 季红真.一场瘟疫之后的病理报告——“样板戏”的美学理念[J]. 读书,2009(8):116.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页.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页.
    1 钟 山.开放型经济研究分析[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年,369页.
    2 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80页.
    3 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71页.
    4 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91页.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M]. 人民出版社,991年版,第663-664页
    2 赵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第100页.
    3 杨海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第182页.
    1 李情.社会整合视域下的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
    2 转引自宋惠明.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25页.
    3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1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2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3 J' Ruth A. Wallace, Alison wolf,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Continuing the classical tradition,Prentice-HallInc,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1986, p.31.转引自李情.社会整合视域下的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3页.
    4 “政治社会化”这个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倾向很浓的比较政治学家在将社会学的“社会化”概念用于分析政治生活时提出的,当时主要用于说明政治文化是如何作用于实际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的。不同学者对该概念有不同的定义,美国学者阿尔蒙德的《比较政治学》、英国学者G.邓肯.米切尔的《新社会学词典》、英国学者K.P兰顿的《政治社会化》等著作都对概念做了相关的界定。可参见董雅华.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高等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1 [美]杰拉尔德.古特克.哲学与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M].陈晓瑞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第273页.
    1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33页.
    2 纪宝成.关于提升大学国际性的思考:我们别无选择[N].光明日报,2008年10月22日,第6版
    1 国家公派留学近两年共派出8008人[N].神州学人,2008年10月12日.
    2 赵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3 谢维和.坚持对外开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3.
    1 纪宝成.国际文化交流史大学的第四项基本职能[J].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编,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5-59页.
    1 参见朱旭东.“教育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批判[J].教育发展研究,2005(9B):19-25.
    2 阎光才.全球化:一种意识形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2(3):48-53.
    1 李宏图.民族与民族主义概念[J].欧洲,1994(1):3-7.
    2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主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页.
    3 胡涤非.民族主义的概念及起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10.
    4 Hans Kohn, The Idea of Nationalism, A Study in Its Origins and Background,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1946.
    4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D].民族与民主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3页.
    1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6、8页.
    2 [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叶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2页.
    3 [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44页.
    4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主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1页.
    5 龚永辉.可否引入分形思想——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创新与发展的一点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04(2):16-20.
    1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主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9页.
    2 周平.民族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年,第165页.
    3 胡涤非.民族主义的概念及起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10.
    1 [4]Hans Kohn, The Idea of Nationalism, A Study in Its Origins andBackground,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1946.转引自暨爱民民族与民族主义概念的阐释.
    2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01页.
    3 [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叶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4页.
    4 Ernest Gellner, Nationns and Nationalism,Basil Blackwell,Oxford,1983,p.l.转引自[英]凯杜里.民族主义[D].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第2页(序言).
    1 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的国际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93页.
    2 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49页.
    3 海斯.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M].帕米尔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41、168页.
    1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M]. 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第11页.
    2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11页.
    3 爱德华.萨义德.东方主义(Orientalism)[M].第36页.转引自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
    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8页.
    4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第69页.
    1 [美]唉里.凯杜里.民族主义[M].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导言第7-8页.
    2 [美]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第1-2页.
    3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4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页.
    5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1页.
    1 [美]海斯.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M].帕米尔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页.2 [英]保罗.约翰逊.知识分子[M].杨正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6页
    1 日本筑波大学.现代教育学基础[M].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第59页.
    2 王兆璟、王春梅.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1 徐波、陈林.全球化、现代化与民族主义:现实与悖论——《民族主义研究学术译丛》代序言[J].载于[美]里.凯杜里.民族主义[M].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1 参见许纪霖.在巨大而空洞的符号背后[M].载《另一种启蒙》.花城出版社,1999年,第212页[M].
    2 张永红.当代中国民族主义透视[J].新疆大学学报,2004(2):38-42.
    3 崔文华.《河觞》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4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M].第166页.转引自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9页.
    1 任丙强.中国民族主义的重新兴起:原因、特点及其影响[J].学海,2004(1):77-82.
    2 任丙强.中国民族主义的重新兴起:原因、特点及其影响[J].学海,2004(1):77-82.
    3 李梁.《中国不高兴》引发的高兴与不高兴[N].南方周末,2009-4-2(B9).
    4 罗迪、毛玉西.争论中的“网络民族主义[J].中国青年研究,2006(5):47-51.
    5 杨立英、曾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1 任丙强.中国民族主义的重新兴起:原因、特点及其影响[J].学海,2004(1):77-82.
    2 尹保云.民族主义与现代经济发展[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29页.
    3 王小东.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论[J].战略与管理,2000(5):32-34.
    4 高永红、李全生.浅谈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民族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83-84.
    1 王英杰、高益民.高等教育的国际化——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3-21.
    1 任丙强.中国民族主义的重新兴起:原因、特点及其影响[J].学海,2004(1):77-82.
    2 闫卫华.经济全球化下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浅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10月上旬刊,90-91.
    1 刘涧南.中华文化应容得下一枝樱花[J].青年博览,2006(7):16.
    2 陈学飞.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基本问题[J].载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页.
    3 谢海均.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学校德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68页.
    1 乐黛云.多元文化及其发展中的两种危险[J].东方文化,2000(4):42-45.
    2 陈华、王庆奖.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评析[J].学海,2003(1):162-168.
    3 [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M].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1 [美]杰拉尔德.古特克.哲学与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M].陈晓端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1页.
    1 HildaHemandez-MulticulturalEducation,ATeacher'sGuidetoLinkingContext,Process,andContent[M]·PrenticeHallIn c,UpperSaddleRiver,NewJersey,Columbus,Ohio,2001 ·
    2 刘国福.大学国际化探讨[J].太平洋学报,2008(2):9-17.
    1 朱军、孙晓庆.西方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刍议[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0):126-127.
    1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0页.
    2 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71页.
    3 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46页.
    4 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71页.
    1 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4页.
    1 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4页.
    2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0页.
    3 C.F.Thwing,The American the German University, One Hundred Years of Hestory,PP103---104.转引自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37页.
    1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页.
    2 徐辉.战后国际教育援助的影响、问题及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0(1):35-38.
    1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0页.
    2 刘自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初探[D].西南大学2007年度学位论文,第25页.
    1 曾满超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75-102.
    2 刘自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初探[D].西南大学2007年度学位论文,第26页.
    1 曾满超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75-102.
    2 曾满超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75-102.
    3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宏观考察[EB/OL.]http//www.hoing.netiylt/cxf02.htm.2006.6.6.
    1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1页.
    2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3 [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M]..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4页.
    1 张建新.英国高校学生的国际流动[J].比较教育研究,2003(5):80-85.
    1 张建新.英国高校学生的国际流动[M].比较教育研究,2003(5):80-85.
    2 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74页.
    3刘晖.《罗宾斯报告》到《迪尔英报告》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战略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1(2):24-28.
    4 从统计数字看世界高等教育[J].教育参考资料,2000,(1-2).
    5 刘晖.《罗宾斯报告》到《迪尔英报告》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战略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1(2):24-28.
    1 刘宝存.博洛尼亚进程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走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9(10):1-6.
    2 从统计数字看世界高等教育[J],教育参考资料,2000:1-2.
    3 张建新.英国高校学生的国际流动[J].比较教育研究,2003(5):80-85.
    1 曾满超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75-102.
    2 詹春燕.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英国经验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8(4):180-182.
    1 [英]罗杰.金等.全球化时代的大学[M].赵卫平主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8页.
    2 LIZBURGE.Flexiblehighereducation:internationalpioneersreflect[M].London:OpenUni-versityPress,2007.67,.
    3 詹春燕.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英国经验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8(4):180-182.
    1 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74页.
    2 王留栓.日本大学国际化述评[J].江苏高教,2001(1):112-115.
    1 卞崇道.关于日本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反思[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3):122-125.
    2 李盛兵.日本大学国际化的理念、政策和实践[J].现代教育论丛,1999(3):44-47.
    3 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74页.
    4 胡建华.战后日本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7页.
    1 王留栓.日本大学国际化述评[J].江苏高教,2001(1):112-115.
    1 杨红.试论日本大学的国际化[J].文化学刊,2009(5):60-63.
    1 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0页.
    2 熊博晖.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及启示[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1-96.
    3 任友群.世纪之交的日本留学生政策[J].外国教育资料,2000(3):26-32.
    1 陈俊英.战后日本大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2004(10):44-47.
    2 陈俊英.战后日本大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2004(10):44-47.
    1 王留栓、小柳佐和子.日本大学国际化的进程与回顾[J].日本问题研究,2001(1):37-41.
    2 卞崇道.关于日本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反思[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3):122-125.
    3 杨红.试论日本大学的国际化[J].文化学刊,2009(5):60-63.
    4 [比]里德—西蒙斯.欧洲大学史[M].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第1卷,2008版,第8页.
    1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4页.
    2 张晓鹏.“COE”计划引领日本大学迈一流[J].上海教育,2002(12A):45-46.
    1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7页.
    2 卢娜.哈佛大学国际化特点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中州大学学报,2008(2):82-85.
    3 [英]John Daniel.开放大学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J].中国远程教育,2001,(1):33-37.
    4 王甜甜.英国萨里大学计划推出“全球学位”[J].比较教育研究,2008(1):93.
    1 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26页.
    1 [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J].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页.
    1 魏辉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J].国际经贸探索,2006(4):85-88.
    1 http://www.1025425.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
    1 http://www.1025425.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
    3 参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1 柯闻秀、陶小舟.高校课程国际化背景、涵蕴及实施要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4(2):11-14.
    1 石伟芳.关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几点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6(4):11-13.
    1 阿尔巴特.扭曲的根:西方对于亚洲高等教育的冲击[J].伍振主译.亚洲大学的发展——从依赖到自主[M].台北:台湾师大书苑,1992年,第21页.
    2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183页.
    1 陈觉万、吴端阳.孔子学院的发展历程、动因及特点评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24-26.
    1.[西]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英]阿伦·布洛克.董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4.[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英]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M].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6.[英]安迪·格林.教育与国家形成:英、法、美教育体系起源之比较[M].王春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法]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柏拉图.理想国[M].张子菁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
    9.[英]伯兰特·罗素.社会改造原理[M].张师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0.[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1.[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2.[美]查尔斯·霍墨·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M].王建妮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3.曹荣湘.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4.陈列.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一个世界性的课题[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5.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6.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7.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8.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19.[英]大卫.意识形态[M].孙兆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0.[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
    21.董雅华.知识信仰现代化: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高等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2.[美]杜普伊斯,高尔顿.历史视野中的西方教育哲学[M].彭正梅、朱承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3.[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志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4.亨利·埃兹科维茨.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夏道源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25.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6.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7.[美]哈斯金斯.十二世纪文艺复兴[M].张澜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28.[美]海斯.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M].帕米尔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9.[德]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哈贝马斯文集[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0.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M].刘建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31.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32.霍明远.知识议程——第二次现代化的成功之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3.胡显章.学术国际化与自主性——国家创新系统与学术评价[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4.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5.杰罗姆·B·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M].单正平,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6.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8.
    37.[德]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8.[美]杰拉尔德.古特克.哲学与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M].陈晓端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9.[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0.[德]卡尔·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M].艾彦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41.卡尔·J·达尔曼,让-艾立克·奥波特.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M].熊义志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2.[美].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危机[M].李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43.[德]拉德布鲁赫.社会主义文化论[M].米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44.雷晓云.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及其文化透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5.乐山.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批判的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6.河清.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7.李安山.非洲民族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
    48.刘洪一.走向国际化的高等教育——香港、深圳高等教育通观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9.[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0.[美]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1.[英]罗杰.金.全球化时代的大学[M].赵卫平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52.[英]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M].高湘泽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3.[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54.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55.[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M].郭国良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6.让-佛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车槿山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57.[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8.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59.[德]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M].艾彦译.华夏出版社,1999.
    60.世界银行.1998/99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与发展[R].蔡秋生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61.[英]C·P·斯诺.两种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62.[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M].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63.[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M].邓红凤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64.[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主义的观点:战争即是和平[M].杨祖群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5.吴松.WTO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66.王英杰,刘宝存.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67.王兆景,王春梅.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68.徐复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9.[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世纪的文化冲突[M].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0.[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张弘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2.
    71.[法]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2.杨克瑞,王凤娥.政治权力与大学发展:国际比较的视角[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
    73.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4.[以色列]耶尔·塔米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75.[英]以赛亚·伯林.自由及其背叛[M].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76.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77.[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8.[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M].曹海军、刘训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79.[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80.[加]约翰·范德格拉夫.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1.[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82.应奇.共和的黄昏: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世界主义[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6.
    83.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分析——高等教育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的系统观[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84.[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刘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5.张斌贤等.大学:自由、自治与控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6.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87.张东荪.思想自由与文化[M].张耀南.知识与文化——张东荪文化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88.张德祥.高等教育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9.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0.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18.
    91.周新城.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92.朱新梅知识与权力:高等教育政治学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93.[美]茱丽·A·罗宾.现代大学的形成[M].尚九玉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
    1.毕家驹.大学国际化的实践与展望[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8-12.
    2.蔡贤浩.解读爱丁堡学派的科学知识社会学[D]. 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度学位论文.
    3.陈纪论.中国社会分化中的民族问题[J].青海民族研究,2008(2):93-96.
    4.陈昌贵,翁丽霞.大学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8(6):77-82.
    5.陈润奇.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6.丁三青.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文化学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4(2):9-12.
    7.范笑仙.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综述[J].中国高教研究,2008(3):8-12.
    8.高晓霞.论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内涵、背景、途径、意义[J].管理科学,2007(3):81-82.
    9.高旺.社会政治变迁与中国青年学生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26-29.
    10.贡华南.知识与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11.[美]哈里·李维斯.21世纪的挑战:大学的使命通识教育与师资的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7,3A:1-7.
    12.郝鸿军.知识的合法性[D].吉林大学2007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13.胡辉华.论知识社会学的困境[J].哲学研究,2005(4):93-98.
    14.纪宝成.关于提升大学国际性的思考:我们别无选择[N].光明日报,2008-10-22(6).
    15.季红真.一场瘟疫之后的病理报告——“样板戏”的美学理念[J].读书,2009(8):116.
    16.江圣.意识形态结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理论与改革,2007(6):5-6.
    17.金璐.和而不同: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精神立场[J].现代教育科学,2008(2):24-28.
    18.林孟清.试析法兰克福学派对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批判[J].武汉大学学报,2005(2):167-171.
    19.李情.社会整合视域中的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20.李梁.《中国不高兴》引发的高兴与不高兴[N].南方周末,2009-4-2(B9).
    21.李延勇.美国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7(2):49-52.
    22.李文山.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动因及趋势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1):61-64.
    23.刘川生.建设创新型国家与现代大学的使命[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8-11.
    24.刘智运.现代大学的使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J].美中教育评论,2005(2):32-36.
    25.刘经南,陈闻晋.中国研究型大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8(1):4-7.
    26.娄成武,闫丹.论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途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5):1-4.
    27.卢彩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力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1-3.
    28.栾凤池.略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4):130-134.
    29.罗从正.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与民族文化的冲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4):224-227.
    30.马 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创新,2008(1):147-149.
    31.孟中媛.百年来中国大学的三次转型发展的历史回顾[J].黑龙江高教研,2008(5):11-13.
    32.孟浩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价值原则与目标指向[J].理论前沿,2007(24):30-31.
    33.齐修远.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的两个假设[J].哲学研究,1996(7):8-14.
    34.任丙强.中国民族主义的重新兴起原因、特征及其影响[J].学海,2004(1):78-82.
    35.沈广斌.“国际合作:高等学校第四职能”述评[J].江苏高教,2000,(6).
    36.[美]J·斯科特.大学的使命:中世纪到后现代的转变[J].国外社会科学,2007(6):108-109.
    37.宋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38.谭萍.科学知识社会学:缘起、发展及启示[J].中州学刊,2006(2):98-101.
    39.唐玉光.国际化——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新职能[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05).
    40.王立科.英国高等国际教育政策及其借鉴意义[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5):55-58.
    41.王留栓.日本大学国际化述评[J].江苏高教,2001(1):112-115.
    42.王颖.近十年大学国际化问题研究趋向[J].江苏高教,2008(3):47-50.
    43.王平,靳占忠.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现代大学的使命[J].河北科技大学学,2008(2):85-89.
    44.王英.论默顿知识社会学范式[J].广西社会科学,2006(7):158-161.
    45.王凌皓,王晶.论高等教育中的民族精神培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5(2):38-42.
    46.王春梅.当代西方民族国家教育发展趋势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5(4):72.
    47.汪旭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与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7(8):90-93.
    48.吴建华.略论当代民族主义思潮对中国的影响.重庆社会科学[J],2006(4):108-111.
    49.吴薇.大学使命与文化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9-22.
    50.夏波.曼海姆的意识形态论文与知识社会学[D].安微大学2004年度学位论文.
    51.肖凤翔,王光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107-111.
    52.谢和平.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高水平大学的使命[J].中国大学教学,2008(5):4-8.
    53.谢维和.坚持对外开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3.
    54.许美德,查强.追求世界一流:面对全球化和国际化的中国大学[J].复旦教育论坛,2005(3):59-64.
    55.阎学通.“和平崛起”的分歧、意义及策略[J].中国社会科学,2004,(5):51-53.
    56.杨福家.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J].科教导报,2008(3):1.
    57.羊耕.社会科学方法的发生,范式及其历史性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1994,(1):135-145.
    58.阳海音.论哈贝马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价值和限度[J].社会主义研究,2007(5):92-94
    59.杨建勋.论我国意识形态创新的根据及其方式[J].理论导刊,2007(10):38-40.
    60.杨舒.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及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8(4):60-63.
    61.姚玲.论开放式大学与大学国际化及人才培养[J].高教发展研究,2006(12):9-11.
    62.詹春燕.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英国经验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8(4):180-182.
    63.张安富,靳敏.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之路[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6):15-19.
    64.张涛华.浅析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J].理论月刊,2008(9):159-161.
    65.张兴成.东方主义的全球化逻辑[J].读书,2004,(1):143-149.
    66.赵存生.一流大学与民族复兴[J].求是,2001(19):63-64.
    67.周雪光.方法·思想·社会科学研究[J].读书,2001,(7):32-39.
    68.周民锋.中国和平崛起时期的意识形态观研究[J].探索,2007(3):98-102.
    1. Hastings Rashdall,1936.The universties of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Oxford:At the clsrendon press.
    2. Bourdieu, P. and J.C. Passeron 1990.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Sage.
    3. Weber, E.1976. Peasants into Frenchmen.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Franc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4. Foucault, M.1997. Ethics:Subjectivity and Truth, trans. R.H. Hurley et al., New York:The New Press.
    5. Foucault, M.1988.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A Seminar with Michel Foucault, L.H. Martin, H. Gutman, and P.H. Hutton (eds.), 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6. Vedder, P.1994.' Global Measurement of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A Help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Vol.40, No.1 (1994), pp.5-17.
    7. Vaira, M.2004.' 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Organizational Change: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Higher Education, Vol.48, No.4 (Dec.,2004), pp.483-510
    8. Globaliz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 Author(s):Ann I. Morey Source:Higher Education, Vol.48, No.1 (Jul.,2004), pp.131-150 Published
    9. Epidemiology and the Bologna Saga Author(s):Alberto Amaral and Antonio Magalhaes Source: Higher Education, Vol.48, No.1 (Jul.,2004), pp.79-100[dealing with Bologna process, and possible consequences and impact]
    10. Big Policies/Small World: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 Policy Author(s):Stephen J. Ball Source:Comparative Education, Vol.34, No.2, Special Number (20):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Education Policy (Jun.,1998), pp.119-130
    11. Karl E.Weick. Eductional organizations as loosely coupled system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21, No.1,1976:1-19.
    12. Van Damme, D.2001.' Quality Issues in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Vol.41, No.4 (Jun.,2001), pp.415-44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