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信息服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ITS已成为我国及全球一个热点,各国政府、院校及科研单位、公司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车辆和道路综合考虑,利用新技术分析交通需求,将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应用于交通运输的各个方面,成绩斐然。本文是作者在这方面的工作的主要内容。
     本文有八章,可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UML工具建立的ITS信息服务系统的业务模型,这是ITS信息服务系统的一个高层模型,找到了ITS信息服务系统的Actor和用例(use case),并通过对业务模型的分析总结出ITS信息服务系统的关键技术。二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面向对象的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总体架构,GIS是ITS信息服务系统的—项关键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地理数据的存储与组织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问题,存储与访问地理空间数据的效率是地理空间数据库的一个重要性能。本文提出了地理空间对象中的线、面及地理空间对象间的空间关系的定义,并在这个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分析了这些对象间的逻辑结构,抽象出对象模型,在对象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整体架构。本文还将二叉树作为面的数据结构,并给出点落在面内的算法及其时间复杂度分析。三是空间分析中若干底层算法的分析。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的制图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的根本所在,其性能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性能的重要标志。本文对空间分析所涉及到的若干底层问题(点与线段、线段与线段、线段与BOX间的关系)作了全面的剖析,并给出了高效的算法。通过在PENTIUM系列CPU上比较本文提出的算法和传统的算法发现在理论上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判断这些关系时节省了24%~37%的时间。四是面向对象数据库的版本控制模型及其应用。面向对象数据库是近年来产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其中面向数据库的版本控制是面向对象数据库多用户并发控制的重要机制,与一般的固定基线模型不同,本文提出了一个变基线的版本控制模型。
     本文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以ITS信息服务系统为线索联系在一起的,其中ITS信息服务系统的业务模型是ITS信息服务系统的高层模型,地理信息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系统ITS信息服务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面向对象的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总体
    架构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的版本控制模型均是GIS的关键技术,空间分析的底
    层算法是提高GIS性能的核心技术。
     本文内容除第一部分外,均在武汉瑞得信息有限公司的地理信息基础平
    台中得到应用,也是作者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在武汉瑞得信息有限公司参与地
    理信息平台开发过程中从事总体架构设计与空间分析的算法设计与实现工作
    的总结。武汉瑞得信息有限公司的地理信息基础平台是新一代的地理信息系
    统基础平台,应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分析和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和共性的问题,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发提供支撑平台,以缩短开发周期,
    提供系统的可复用性,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填补了国内空白。该平台已被
    多个省市土地管理部门采用,作为土地管理、规划的基础性平台,收到用户
    的好评。
Nowadays ITS has became a focus in China and the whole world?In order to salve the aggravating problem of transportation , Governments > institutes and firms apply new technology to analysis the transportation requirement and appl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every part of traffic transportation and make good achievement . This thesis is the main content of my work in this field .
    This paper have eight chapters and is divided into four segments. First ,1 applied UML to establish the business model of the ITS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and find out the actors and use_cases of the ITS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The model is a high system model of the ITS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I sum up the key technology of the ITS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from the business model. Second , I establish the framework of the object_oriented geodatabase of generality GIS platform .GIS is a key technology of the ITS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The store and organization of geographical data is a key problem of GIS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store and visiting geographical data is an important performance of GIS. This paper generalize the definition of line , area of geographical object and the definition of spatial relationship in GIS . The paper applied the object_oriented technology to analyze the logic relationship of the spatial objects based these definition and to generalize the spatial object model . The spatial object model become the base of the framework of the object_oriented geodatabase . This paper also find out the bi_tree is a practicable imagery of the area in GIS and give a algorithm of the problem that if a point is in an area and analyze the time complexity of the solution based the imagery Third , the paper analyze some low algorithms of spatial analysis . The spatial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GIS and distinguishes GIS from the general cartographic system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 The spatial analysis performance is an important performance of GIS . The paper analyze some low
    
    
    
    problem of spatial analysis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of point_lint , line_line ,line_box and find out highefficient algorithms of these problem. For example ,if we compare the algorithm in this paper with the algirithm by Pentium CPU , we will find the algorithmes in this paper canreduce time 24%~37% in theory. Fourth is the version control model of the object_oriented databas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object_oriented database is an hot spot the researches into databases . The version control of the object_oriented database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of the multiuser concurrency control .Compared to the solid base_line of the general version control model,the paper present a mobile base_line.
    The four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well integrated with the ITS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The business model of the ITS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is the high level model of the ITS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s a key technology of the ITS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the framework of the object_oriented geodatabase and the version control model of the object_oriented database are the key technology of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 the low algorithms of spatial analysis is the core technology to enhance the GIS performance.
    All content of this thesis ,except the first part , have been applied in the general GIS platform of Cread corporation,Wuhan and is summary of my work 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 of the platform framework and the spatial analysis algorithms. The general GIS platform of Cread is a new generation GIS platform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latform development period and to enhance the reusing ability of platform ,we apply object_oriented technology to analysis the key technology and general problem of GIS . The platform in the lead of this field . The platform is working in a few province and city work as the base platform to manage and scheme land .
引文
[1]US DOT National ITS Program Plan: Valume Ⅰ,Ⅱ 1995.
    [2]IVHS AMERICAN.Strategic Plan Intelligent Vehicle_Highway System United States.1992.
    [3]Koutarou Katou.ITS System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Proceeding of the 5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eoul,1998.
    [4]王文贵,胡剑平,黄敏编 深圳智能交通技术应用研究文集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7月.
    [5]杨兆升 著 城市交通流 诱导系统理论与模型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年1月.
    [6][日]社团法人 交通工学研究会编 董国良 等译 黄永和,赵景华 译校 张正智 审校 智能交通系统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年6月.
    [7]张祖勋,张剑清 城市建模的途径与关键技术 数字城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 2001年9月.
    [8]Moding Our Word, ESRI 技术文档 20001年8月.
    [9]Unstanding ARCInfo ESRI技术文档 2001年8月.
    [10]Unstanding ARCSDE ESRI技术文档 2001年8月.
    [11]方裕 新一代GIS软件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数字城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 2001年9月.
    [12]杨佩昆编著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体系结构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研究报告 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总体战略研究项目组.
    [14][美]Wendy Boggs, Mitchael Boggs著 邱仲潘 等译 UML with Rational Rose从入门到精通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年3月.
    [15][美]Philippe Kruchten著,周伯生,吴超英,王佳丽译Rational统一过程引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
    [16]边馥苓著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17]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8]龚健雅 当代GIS若干理论与技术 武汉:武汉测绘大学出版社,1999.
    [19]李德仁,龚健雅,边馥苓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
    [20]胡毓矩,龚剑文,黄伟地图投影 北京:测绘出版社,1981.
    [21]陈俊,宫鹏,实用地理信息系统——成功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2]郭仁忠 空间分析 武汉:武汉测绘大学出版社,2000年.
    
    
    [23]邬伦,刘瑜,张晶,马修军,韦中亚,田原编著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4]阎正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指南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5]张超,陈丙咸 地理信息系统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6]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中国信息元数据标准研究院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7]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 地理信息系统与决策管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8][美]Don Box著 潘爱民译 COM本质论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 2001年8月
    [29][美]Brent Rector, Chris Selles著 潘爱民译 深入解析ATL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2001年8月.
    [30]潘爱民著COM原理与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年11月.
    [31][美]Dale Rogerson著,杨秀章 译,江英审COM技术内幕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31]周培德著,卢开澄审 计算几何——算法分析与设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
    [32][美]Jiawei Ham, Micheline Kamber著 范明,孟小明等译 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年8月.
    [33]李博轩 著 C++6.0数据库开发指南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33][美]Eugene Olafsen, Kenn Scrbner,K.David White著 王建华,陈一飞,张焕生,钱飒飒等译 MFC Visual C++6编程技术内幕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2月.
    [34][美]Microsoft公司著,希望图书创作室译 Microsoft ODBC 3.0 Programmer's Reference and SDK Guid(第一卷) 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35][美]Microsoft公司著,希望图书创作室译 Microsoft ODBC 3.0 Programmer's Reference and SDKGuid(第二卷)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36][美]Jonathan Gennick, Carol MCCullough Dieter,Gerit-Jan Linker著,赵艳勤,刘冠英,秦玉杰等译,冯燕奎 审校 Oracle8i DBA宝典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年5月.
    [37][美]David Sceppa著肖石钧,葛俊译ADO编程技术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38]石树刚,郑振楣,李涛等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WOODBS的设计与实现 高技术通信,1994,Vol 1,No.4.
    [39][美]Stanley B. Lippman著 侯捷译 C++对象模型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2001年5月.
    [40][美]C.J.Date著 孟小峰,王珊等译 数据库系统导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41][美]Marry Shaw, David Garlan Software Architecture(影印本)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 1998年5月.
    
    
    [42][美]David J. Kruglinski,Scot Wingo, George Sfepuerd著 希望图书创作室 译 Programming Visual C++6.0技术内幕 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1999年5月.
    [43]张海藩著 软件工程导论(第三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44][美]Bjarne Stroustrup著,裘宗燕译 C++语言的设计与演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45]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代数小组编 高等代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
    [46][苏]刘斯铁尔尼克,索伯列夫著,泛函分析概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
    [47][苏]那汤松,实变函数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年.
    [48][苏]庞特里雅金 组合拓朴学基础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4年.
    [49]J.L.凯莱 一般拓朴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年.
    [50]高海龙、张北海、仲崇波、沈鸿飞《紧急事件管理系统的开发》ITS通讯2001总第七期 北京: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51]顾朝林,段学军,于涛方,孙毅中,陈启宁论数字城市关键技术研究 数字城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2001年9月.
    [52]朱炳贵 数字城市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城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 2001年9月.
    [53]周大良 数字城市中的GIS关键技术和应用研究 数字城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 2001年9月.
    [54]赖志斌,承继成 数字城市的数据管理模型研究 数字城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 2001年9月.
    [55]韩雪培,徐建刚 多源、多尺度的城市地理信息整合方法研究 数字城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 2001年9月.
    [56][加]Jiawei Ham, Micheline Kamber著,范小明 孟小峰译,数据控搌:概念与技术,北京:机械出版社,2001年8月.
    [57][美]Geri Schneider, Jason P. Winters著,姚淑珍,李巍等译,用例分析技术 北京:机械出版社,2001年8月.
    [58]钟剑龙 The ITS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the Component GIS.计算机图形学与空间间信息系统应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气象出版社,2002年.
    [59][美]Stroupstrup著 C++语言的设计与演化(英文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60][美]Lippman C++对象模型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年.
    
    
    [61]龚健雅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武汉:武汉测绘大学出版社,1999.
    [62][美]Sahni著,数据结构算法与应用——C++语言描述(英文版) 北京:机构工业出版社,2002年.
    [63][美]Satzinger著,系统分析与设计(英文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64][美]Eckel著,C++编程思想(英文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65][美]dara著,数据库系统导论(英文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66][美]Silberschatz,Sudarshan著,数据库系统概念(英文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67][美]Molina,Ullman,Widom著,数据库系统实现(英文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68]Akio HOSAKA, Hiroyuki MIZUTANI IMPROVEMENT OF TRAFFIC SAFETY BY ROAD-VEHICLE COOPERATIVE SMART CRUISE SYSTEMS IATSS Research.-2000.24(2).-34-42,ISSN0386-1112.
    [69]Ruth W.Stidger,Editor-in-Chie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for Today and Tomorrow,Better Roads.-2001.72(10).ISSN0006-0208.
    [70]Steven J. Cyra,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Wisconsin manages traffic intelligentl,yBetter roads.-2001.72(10).-E2-E2,ISSN0006-0208
    [71]Steve Y. W. Lam and Conrad H. W. Tang AN OVERVIEW OF SURVEYING TECHNIQU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TUNNELS IN HONG KONG, Geomatica.-2001.55(3).-325-332,ISSN1195-1036.
    [72]Nadine Schuurman, Flexible Standardization: Making Interoperability Accessible to Agencies with Limited Resources Cartograph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ociety.-2002.29(4).-E2-E2,ISSN1523-0406.
    [73][美]Barry B.Brey著 金惠华,曹庆华,李雅倩译,80X86,奔腾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