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乐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乐器为研究对象,通过乐器形制、音乐性能及分区研究,对新石器时代乐器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认识与整体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对于我国远古音乐史进行重新审视,对远古音乐的发展得出更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是对20世纪初我国古代音乐史学初兴至今,音乐史类著作中有关远古音乐研究的历时性回顾,提出目前尚存在的问题,以便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对其进行关注。
     第二部分,对目前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乐器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进行概括介绍。本文共收集新石器时代出土乐器740余件,包括击奏乐器:磬、铃、钟、鼓、摇响器及吹奏乐器:笛、哨、角、埙。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及西辽河流域部分地区。
     第三部分,对新石器时代出土乐器进行类型学研究,涉及的乐器种类包括磬、鼓、铃、摇响器、埙、笛、哨等几种,对每种乐器进行型、式划分,并对其形制发展进行整体观察。
     第四部分,对新石器时代出土乐器进行乐学研究,包括对贾湖早、中、晚骨笛音阶调式的再认识及对各型陶埙、石磬乐学特征的分析。
     第五部分,结合出土乐器情况及考古学界对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分区理论,对新石器时代音乐进行分区探讨。对各音乐区出土乐器的发展演变情况进行纵向研究,得出其音乐发展的相关认识。
     第六部分,在之前乐器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新石器时代音乐多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剖析,并对文章第一部分提出的远古音乐史研究中的遗存问题进行再探讨,得出有关我国远古音乐发展的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
     文章的最后,是对我国远古音乐治史方法的思考,远古音乐史的重建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以音乐考古学研究为主,同时结合文献学研究,并适当借鉴民族学、民俗学乃至古地质学、气候学、生态环境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多方协作,共同完成。
In this article, the unearthed instruments from the Neolithic Age are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 By doing research on the shape and music function and zone, people can get a deep and comprehensive idea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instruments. And base on this, we can also and revaluate the ancient music history and get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cognition on ancient music.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is mainly a diachronic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ancient music which exists in works on the history of music from the early20th century when the ancient music first burgeoned to now and this part proposes the current problems that still exist, so that we can pay attention to them in the following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is the overview of the instruments of The Neolithic Age unearthed in China from the types, volume, and distribution. This article altogether collected more than740items of Neolithic Age Instruments, including the Hit Musical Instrument: Qing, bells, chimes, drums, shaking ringers and Wind Instruments: flute, whistle, horn, Xun. They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most parts of China's Yellow River Valley,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and in some areas of the West Liao He River.
     The third part is the typology research on the Neolithic Age unearthed musical instruments, involving the chime, drums, bells, shaking ringers, Xun, flute, whistle and several other types of instruments. We will classify each type of instruments by their shape and style and do overall observation of its shape development.
     The fourth part, the research for the unearthed instruments in the Neolithic Age includes the second realization to the scale and the mode of JiaHu flutes in early, interim and later periods and the analysis to the various kinds of Xun and Qings' characteristics.
     The fifth part, combining with the situation of unearthed instruments and culture division theory in our Neolithic Age from the world of archaeology, discuss in zones about music in the Neolithic Age. The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earthed instruments in every musical zone come to the related knowledge of their music development.
     In the sixth part, based on the preceding research on the instruments, the article dissects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our country's musical pluralistic integration in Neolithic period. What's more, it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again about the remaining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of ancient time music mentioned in the first part, and come to the more overall and thorough understanding about its development.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there are 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ical methods of ancient music. The rebuilding of ancient music history is a kind of comprehensive work which mainly depends on the musical archeological studies, and it combined with the philological studies, meanwhile, it take the example by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ethnology, folklore and even paleogeology, climatology and department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so on. It demands many sided cooperation and achieving together.
引文
①黄翔鹏:《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己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史问题》(上),载于音乐论丛编辑部《音乐论丛》第一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版,第195、197页。
    ②吕骥:《从原始社会到殷代的几种陶埙探索我国五声音阶的形成年代》,《文物》1978年第10期,第54-61页。
    ③潘建明:《关于从原始社会陶埙探索我国五声音阶形成年代的商榷》,《音乐艺术》1980年第1期,第53-59页。
    ④李纯一:《关于正确分析音乐考古材料的一些问题》,《音乐研究》1986年第1期,第8-10页。
    ①孔义龙《我国早期陶埙的乐音选择与多声形态》,《艺术探索》2007年第5期,第38-42页。
    ②吕骥:《从原始社会到殷代的几种陶埙探索我国五声音阶的形成年代》,《文物》1978年第10期,第54-61页。
    ③方建军:《先商和商代埙的类型与音列》,《中国音乐学》1988年第4期,第120-130页。
    ④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386—406页。
    ⑤徐飞、夏季、王昌燧:《贾湖骨笛音乐声学特性的新探索——最新出土的贾湖骨笛测音研究》,《音乐研究》2004年第1期,第35页。
    ①该文原载《文物》1989年第1期,后收入黄翔鹏《中国人的音乐和音乐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②吴钊:《贾湖龟铃骨笛与中国音乐文明之源》,《文物》1991年第3期;童忠良:《舞阳贾湖骨笛的音孔设计与宫调特点》,《中国音乐学》1992年第3期,第43-51页。
    ③萧兴华《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试论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发掘及其意义》,《音乐研究》2000年第1期,第3-14页。
    ④郑祖襄:《关于贾湖骨笛测音数据及相关论证问题的讨论》,《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3期,第50-54页;郑祖襄:《贾湖骨笛调高音阶再析》,《音乐研究》2004年第4期,第60-67页。
    ①陈其翔《舞阳贾湖骨笛研究》,《音乐艺术》1999年第4期,第10-15页。
    ②萧兴华、张居中、王昌燧《七千年前的骨管定音器——河南汝州市中山寨十孔骨笛测音研究》,《音乐研究》2001年第2期,第37-40页。
    ③郑祖襄:《关于贾湖骨笛测音数据及相关论证问题的讨论》,《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3期,第50-54页。
    ④陈其翔:《舞阳贾湖骨笛研究》,《音乐艺术》1999年第4期,第10-15页。
    ⑤陈其射《河南舞阳贾湖骨笛音律分析》,《天籁》2005年第2期,第3-12页。
    ⑥童忠良:《舞阳贾湖骨笛的音孔设计与宫调特点》,《中国音乐学》1992年第3期,第43-51页;陈其翔《舞阳贾湖骨笛研究》,《音乐艺术》1999年第4期,第10-15页;萧兴华:《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试论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发掘及其意义》,《音乐研究》2000年第1期,第3-14页。
    ⑦刘正国:《笛乎 筹乎 龠乎——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质斜吹乐管考名》,《音乐研究》1996年第3期,第66-76页;荣政《舞阳骨笛吹奏方法初探——兼谈“筹”与舞阳骨笛的比较》,《黄钟》2000年增刊,第97-99页;徐飞、夏季、王昌燧《贾湖骨笛音乐声学特性的新探索——最新出土的贾湖骨笛测音研究》,《音乐研究》2004年第1期,第30-36页。
    ①方建军:《考古发现先商磬初研》,《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1期,第82-89页。
    ②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3134页。
    ③高蕾:《中国早期石磬论述》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硕士论文
    ④王安潮:《石磬形态通考》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⑤郑祖襄:《出土磐和编磬的考古类型学分析》,《黄钟》2005年第3期,第61-68页。
    ⑥王子初:《石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2期,第5-18页。
    ⑦石磐起源问题相关讨论参见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王滨、贾志强《五台县阳白遗址龙山特磬及相关问题》,《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4期,第47-48页:王安潮《石磐形态通考》,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9页。“一磬双音”问题相关讨论参见项阳:《山西商以前及商代特磬的的调查与测音分析》,《考古》2000年第11期,第63页;高蕾《河南省出土石磬初探》,《中原文物》2001年第5期,第69页:王子初:《石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2期,第13页;郑祖襄:《出土磬和编磬的考古类型学分析》,《黄钟》2005年第3期,第61页。
    ①牛龙菲:《有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细腰鼓资料》,《音乐研究》1987年第1期,第107-109页;伍国栋:《长鼓研究——兼论细腰鼓之起源》,《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4期,第27-41页。
    ②方建军:《陶鼓之疑》,《音乐研究》1989年第1期,第81-82页。
    ③高天麟:《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陶鼓辨析》,《考古学报》1991年第2期,第125-140页。
    ④陈星灿:《中国史前乐器初论》,《中原文物》1990年第2期,第29-31页。
    ⑤何德亮:《大汶口文化的打击乐器——陶鼓浅析》,《东南文化》2003年第7期,第10-15页。
    ⑥费玲伢:《新石器时代陶鼓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第3期,第295-320页。
    ①陈星灿:《红山文化彩陶筒形器是陶鼓推考》,《北方文物》1990年第1期,第26-29页。
    ②赵世纲:《仰韶文化陶鼓辨析》,《华夏考古》1993年第1期,第69-112页。
    ③何德亮:《大汶口文化的打击乐器——陶鼓浅析》,《东南文化》2003年第7划,第10-15页。
    ④高天麟:《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陶鼓辨析》,《考古学报》1991年第2期,第125-140页。
    ⑤费玲伢:《淮河流域史前陶鼓的研究》,《江汉考古》2005年第2期,第48-60页。
    ⑥马岩峰、方爱兰:《大地湾出土彩陶鼓辨析》,《民族音乐》2010年第5期,第22-24页。
    ①李济:《中国文明的开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②该说参郭宝钧:《巾国青铜器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3页;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页;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另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400页。
    ③蒋晓春:《中国青铜时代起始时间考》,《考古》2010年第6划,第76-82页
    ④同③。
    ⑤张光直:《巾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834页
    ②同①,第834-835页。
    ①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上卷)“总叙”,昌福公司,1922年版,第1页
    ①许之衡:《中国音乐小史》,载于吴梅、许之衡《老北大讲义》,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98页。
    ②同①,第99页。
    ①按照田氏的观点,所谓“印澳大陆”即指太古时代澳洲与印度及阿非利加东边连接而成的大陆板块。参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5月版,第36页。
    ②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5月版,第11页。
    ①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5月版,第39页。
    ②同①,第40页。
    ③同①,第34页。
    ④王国维:《古史新证第一二章》,载于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64页。
    ⑤同①,第6页。
    ①王光祈:《中国音乐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贞。
    ②同①,第21页。
    ③同①,第5页。
    ④同①,第6页。
    ⑤同①,第6页。
    ⑥同①,第3页。
    ①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14-16页。
    ①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出版社,1953年版,第49-50页。
    ①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出版社,1953年版,第75-76页。
    ②李零:《出土发现与古书年代的再认识》,载于李零:《李零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③同①,第24页。
    ④同①,第25页。
    ①李纯一:《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一分册),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第11页。
    ①李纯一:《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一分册),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第22页。
    ②同①,第3页。
    ①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①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第11页。
    ②同①,第18页。
    ③同①,第23页。
    ①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②李纯一:《先秦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序。
    ①吴钊:《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中国音乐史》,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于润洋序。
    ①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42页。
    ②[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94、106页。
    ③[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7页。
    ①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46页。
    ①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85页。
    ②王友华:《先秦大型组合编钟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届博士论文,第29页。
    ①俞伟超:《关于考古类型学的问题》,载于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同①。
    ③汤惠生:《中国考古类型学的形成与发展》,《文博》2006年第5期,第21-29页
    ④苏秉琦:《瓦鬲的研究》,载于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37-156页。
    ⑤苏秉琦:《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十问题》,载于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57-189页
    ⑥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载于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225-234页
    ①俞伟超:《关于考古类型学的问题》,载于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汤惠生:《中国考古类型学的形成与发展》,《文博》2006年第5期,第21-29页。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8-1129页。
    ②王子初:《石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2期,第7页。
    ③同②,第5-18页。
    ①关于石磬的测音及音高问题,本文将在第四章详述。
    ②王子初先生曾指出:倨孔的位置离石磬重心越远,悬挂演奏时磐体重量倒向一边,石磬越稳定。参王子初:《石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2期,第5-18页。
    ①此说最初由大崮堆山1号磬坯发现者陶富海提出,学者多表示赞同。参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①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36-37页。
    ②同①,第35-36页。
    ①尹德生:《甘肃新发现史前陶鼓研究》,《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2期,第31页。
    ①。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省宁县阳圾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0期,第874页。
    ②商县图书馆等:《陕西商县紫荆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3期,第44页。
    ①费玲伢:《新石器时代陶鼓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第3期,第300页
    ②费玲伢:《淮河流域史前陶鼓研究》,《江汉考古》2005年第2期,第53页。
    ③同①,第52页。
    ④同①,第55页。
    ⑤费玲伢:《新石器时代陶鼓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第3期,第300页.
    ⑥同①,第52页。
    ①费玲伢:《新石器时代陶鼓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第3期,第299页。
    ②同①,第303页。
    ③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65年第2期,第35页。
    ①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87页;王友华:《先秦大型组合编钟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届博士论文,第23页。
    ①襄阳地区博物馆:《枣阳县雕龙碑遗址调查简报》,《江汉考古》1984年第3期,第18页。
    ①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页。
    ①湖南省博物馆:《澧县梦溪三元宫遗址》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第471、473页。
    ②武进县文化馆常州市博物馆:《江苏武进潘家塘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1979年第5期,第406页。
    ③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载《考古》1963年第6期,第317页。
    ④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68页。
    ①吴苏:《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8年第4期,第237页。
    ②半坡博物馆等:《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上),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267页。
    ①陈守德:《甘肃省甘谷县大石乡麻坪村陈家河老村出土珍惜文物——陶铃》,《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4期,第101页。
    ②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76页。
    ①嘉兴市文化局:《马家浜文化》,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②宁安县文物管理所:《黑龙江宁安县东异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77年第3期,第175页。
    ①浙江省文物考古所、萧山博物馆:《跨湖桥》,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页。
    ②浙江省文物考古所:《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上册),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97-100页
    ③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3年第6期,第312页。
    ①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等:《河南舞阳贾湖遗址2001年春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2年第2期,第29页。
    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下),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92页。
    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下),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92页。
    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下),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93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等:《河南舞阳贾湖遗址2001年春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2年第2期,第28-29页。
    ③童忠良:《舞阳贾湖骨笛的音孔设计与宫调特点》,《中国音乐学》1992年第3期,第43-51页;夏季、徐飞、王昌燧:《新石器时期中国先民音乐调音技术水平的乐律数理分析——贾湖骨笛特殊小孔的调音功能与测音结果研究》,《音乐研究》2003年第1期,第3-11页。
    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下),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93页。
    ①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第71页。
    ①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391页。
    ②同①,第391页。
    ③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研究室等:《湖北麻城栗山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第458、470页。
    ④吴钊:《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中国音乐史》,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①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392页。
    ②同①,第391页。
    ①李纯一:《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一分册),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第45页
    ②王子初:《音乐测音研究中的主观因素分析》,《音乐研究》1992年第3期,第87-91页;方建军:《出土乐器测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音乐艺术》2008年第4期,第94-98页。
    ③黄翔鹏:《舞阳贾湖骨笛的测音研究》,载于黄翔鹏《中国人的音乐和音乐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页。
    ①荣政:《舞阳骨笛吹奏方法初探》载《黄钟》2000年增刊,第98页。
    ②徐飞、夏季、王昌燧:《贾湖骨笛音乐声学特性的新探索》,《音乐研究》2004年第1期,第32页。
    ③荣政《舞阳骨笛吹奏方法初探》载《黄钟》2000年增刊,第98页。
    ④黄翔鹏:《舞阳贾湖骨笛的测音研究》,于黄翔鹏载《中国人的音乐和音乐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⑤徐飞、夏季、王昌燧:《贾湖骨笛音乐声学特性的新探索》,《音乐研究》2004年第1期,第31页。
    ⑥徐飞、夏季、王昌燧:《贾湖骨笛音乐声学特性的新探索》,《音乐研究》2004年第1期,第33页。
    ⑦方建军:《出土乐器测音研究的几个问题》,《音乐艺术》2008年第4划,第95页。
    ⑧郑祖襄:《关于贾湖骨笛测音数据及相关论证问题的讨论》,《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3期,第51页。
    ①项阳:《山西商以前及商代特磐的调查与测音分析》,《考古》2000年第11期,第63页。
    ②参王子初:《石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2期,第13贞;郑祖襄:《出土磐和编磐的考古类型学分析》,《黄钟》2005年第3期,第61页:方建军:《出土乐器测音研究的几个问题》,《音乐艺术》2008年第4期,第95页。
    ③方建军:《出土乐器测音研究的几个问题》载《音乐艺术》2008年第4期,第94页。
    ④同③,第95页。
    ①缪天瑞:《律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②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0页。
    ③陈其射:《伶伦笛律研究述评》,《音乐研究》1999年第2期,第92-95页。
    ④戴念祖:《中国、希腊和巴比伦:古代东西方的乐律传播问题》,《中国音乐学》1993年第3期,第5-16页。
    ⑤陈其射:《“乐问”对乐律研究的启示》,《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4期,第27-34页。
    ①贾湖骨笛律制相关讨论文章见本文“绪论”部分。
    ②王子初:《音乐测音研究中的主观因素分析》,《音乐研究》1992年第3期,第90页。
    ③方建军:《出土乐器测音研究的几个问题》,《音乐艺术》2008年第4期,第96页。
    ①徐飞、夏季、王昌燧:《贾湖骨笛音乐声学特性的新探索》,《音乐研究》2004年第1期,第30-36页。
    ②参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下卷),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99-1000页。
    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下卷),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7页。
    ②萧兴华:《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试论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发掘及其意义》,《音乐研究》2000年第1期,第12页。
    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上卷),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页。
    ④关于四声音阶在当今民间音乐中的流传,详见本文第五章。
    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下卷,)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3页;郑祖襄:《关于贾湖骨笛测音数据及相关论证问题的讨论》,《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3期,第50-54页;郑祖襄:《贾湖骨笛调高音阶再析》,《音乐研究》2004年第4期,第60-67页。
    ②据考古分析,笛M282:20的制作及应用时间约在B.C.6600-6200年左右。参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下卷),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92-993页。
    ③吴钊:《贾湖龟铃骨笛与中国音乐文明之源》,《文物》1991年第3期。
    ④黄翔鹏:《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已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史问题》(上),载于音乐论丛编辑部《音乐论从》第一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版,第195、197页。
    ⑤孔义龙:《论一弦等分取音与编钟四声音列》,《中国音乐》2007年第1期,第135-136页。
    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上卷),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⑦同⑥,第449页。
    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下卷),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8页。
    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上卷),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第450页。
    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下卷),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第999、1002页。
    ③郑祖襄:《贾湖骨笛调高音阶再析》,《音乐研究》2004年第4期,第65页。
    ①参徐飞、夏季、王昌燧:《贾湖骨笛音乐声学特性的新探索——最新出土贾湖骨笛测音研究》,《音乐研究》2004年第1期,第33-34页。;郑祖襄:《贾湖骨笛调高音阶再析》,《音乐研究》2004年第4期,第62页、67页。
    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下卷),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彩版三九,4
    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下卷),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4页。
    ②郑祖襄:《贾湖骨笛调高音阶再析》,《音乐研究》2004年第4期,第65页。
    ①郑祖襄:《贾湖骨笛调高音阶再析》,《音乐研究》2004年第4期,第63页。
    ②黄翔鹏:《舞阳贾湖骨笛的测音研究》,载于黄翔鹏《中国人的音乐和音乐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③同①,第63-65页。
    ①吴钊:《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巾国音乐史》,东方出版,1999年版,第30页。
    ②陈丽华:《简论湖熟文化的多元性》,《东南文化》1990年第5期,第374页。
    ③向桃初:《二里头文化向南方的传播》,《考古》2011年第10期,第47-61页。
    ①黄翔鹏:《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已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史问题》(上),载于音乐论丛编辑部《音乐论丛》第一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版,第194-195页。。
    ①参黄翔鹏:《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己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史问题》(上),音乐论从编辑部《音乐论丛》第一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版,第184-206页;吕骥:《从原始氏族社会到殷代的几种陶埙探索我国音阶的形成年代》,《文物》1978年第10期,第54-61页。
    ①方建军:《先商和商代埙的类型与音列》,《中国音乐学》1988年第4期,第124-126页。
    ②童忠良:《论宁乡商铙—脉相承的乐学内涵》,《音乐研究》2001年第1划,第37-42页。
    ③孔义龙:《我国早期陶埙的多声选择与乐音形态》,《艺术探索》2007年第5期,第42页。
    ①顾颉刚:《答刘胡两先生书》载《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99页。
    ②同①,第99页。
    ③蒙文通:《古史甄微》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转引自王晖:《古史传说时代新探》,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前言第3页。
    ④转载于《老北大讲义》之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时代出版社,2009年版,第223-257页。
    ⑤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文物出版,1985年版,第38-66页。
    ②邹衡:《关于夏商时期北方地区诸临境文化的初步探讨》,《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70页。
    ③该说法见于《礼记·曲礼》、《礼记·王制》、《礼记·明堂位》及《尔雅·释地》等。
    ④王晖:《古史传说时代新探》,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前言第4页。
    ⑤石兴邦《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体系的问题》,《南京博物院集刊》1980年第2集。
    ①佟柱臣:《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中心发展论和发展不平衡论》,《文物》1986年第2期。
    ②陈剩勇:《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中华文明和国家起源之谜破译》,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264页。
    ③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2页。
    ①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载于《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225-234页
    ②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159页。
    ③吴钊:《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中国音乐史》,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3-21页。
    ①张江凯、魏峻:《新石器时代考古》,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②赵世纲:《关于裴李岗文化若干问题的探讨》,《华夏考古》1987年第2期,第160-175页。
    ③白云翔、张建锋:《黄河流域前期新石器时代墓葬的研究》,《华夏考古》2001年第2期,第14-28页。
    ④同①,第160-175页。
    ①参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舞阳骨笛乐学研究
    ②参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上卷),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0页。
    ③同①
    ④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0-122页。
    ⑤[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下),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84页。
    ①以上诸说分别摘自[汉]宋衷注,[清]秦家谟等辑:《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王谟本第42、孙冯冀本第8页、秦家谟本第363页、雷学淇本第84页、茆泮林本第121页。
    ②[汉]宋衷注,[清]秦家谟等辑:《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雷学淇校辑本第84页。
    ③有关考古学文化与“黄帝”传说的对应关系,除以上的龙山时代说外,还有两种其他的看法,分别是将黄帝族遗迹对应于仰韶文化晚期后冈一期文化及庙底沟二期文化。不过,这两种说法的影响不大,相关文献参刘宝山:《传说中的三大氏族集团在考古学上的反映》,《东南文化》2003年第5期,第21-31页;韩建业:《涿鹿之战探索》,《中原文物》2002年第4期,第20-27页。
    ④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1996年版,第387页。
    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等:《河南舞阳贾湖遗址2001年春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2年第2期,第29页。
    ①[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下),1989年版,第1021-1022页。
    ②对火烧沟陶埙的具体乐学分析见本文第四章第三节新石器时代出土埙乐学研究。
    ①黄翔鹏:《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已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史问题》(上),载于音乐论丛编辑部《音乐论丛》第一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版,第195页。
    ①王光祈:《中国音乐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②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书店,1953年版,第181页。
    ③80年代“燕乐音阶”问题的讨论中,对燕乐音阶持肯定意见的以郑祖襄、何昌林、冯文慈等学者为代表,对燕乐音阶持否定意见的以陈应时、黄大同等学者为代表。相关讨论文章参:陈应时:《“变”和“闰”是“清角”和“清羽”吗?》,《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第13-20页;何昌林:《王光祈先生释“变”与“闰”》,《艺苑》1985年第3期,第81-83页;吕冰:《论燕乐音阶》,《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2期,第60-65页;黄大同:《蔡元定“变闰“新论》,《音乐艺术》1986年第2期,第15-21页:郑祖襄:《宋代燕乐调的变迁》,《交响》1985年第4期,第6-10页。
    ①赵玉卿:《对“燕乐音阶”的再思考》,《音乐研究》2009年第2期,第52-63页。
    ②黄翔鹏:《舞阳贾湖骨笛的测音研究》,载于黄翔鹏《中国人的音乐和音乐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③郑祖襄:《贾湖骨笛调高音阶再析》,《音乐研究》2004年第4期,第66-67页。
    ④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13页。
    ⑤李梦生撰:《左传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第917页。
    ⑥吉联抗:《春秋战国音乐史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⑦黄翔鹏:《均钟考》,载于黄翔鹏《中国人的音乐和音乐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95-197页。
    ⑧郑祖襄:《贾湖骨笛调高音阶再析》,《音乐研究》2004年第4期,第64-65页。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上卷),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1页。
    ③李润英等注译:《山海经》,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356页。
    ④同①,第331页。
    ⑤李梦生撰:《左传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9-1080页。
    ⑥[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页。
    ①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18页。
    ②巍峨:《葛天氏与葛天氏之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第23页。
    ③苏秉琦主编:《中国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6-87页;王勇等编:《中国世界图腾文化》,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110页。
    ①王怀让,冯国彬:《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获重大发现,豫出上甲骨契刻符弓和骨笛,距令八千年,具重要价值》,《人民日报》(海外版)1987年12月13日第1版;张居中:《八千年前的甲骨契刻符号和骨笛在河南出土》,((中国文物报》1987年12月11日。
    ②蔡运章:《舞阳贾湖龟甲与伏羲氏画八卦》,《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第年4划,第11页。
    ③数据材料采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上),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4-455页。
    ①吴钊:《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中国音乐史》,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①赵世纲:《关于裴李岗文化若干问题的探讨》,《华夏考古》1987年第2期,160-175页;张瑞玲、范志文:《陕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人文杂志》1984年第1期,120-124页。
    ②苏秉琦主编:《中国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6页。
    ③苏秉琦主编:《中国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9页。
    ①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391页。
    ①[清]秦家谟等辑:《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秦家谟本第362、363页。
    ②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4页。
    ③同①,第387页。
    ①[清]秦家谟等辑:《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秦家谟本第361贞。
    ②[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中),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51页。
    ③同①,张澍木第13页。
    ④同②,第694-695页。
    ⑤许维遹撰:《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4-126页。
    ⑥[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王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页
    ①李润英等注译:《山海经》,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386页。
    ①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3页。
    ②[清]秦家谟等辑:《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王谟本第39页,秦家谟本第360页,张澍本第16页,雷学淇本第77页。
    ③同②,张澍本第8页。
    ①白云翔、张建锋:《黄河流域前期新石器时代墓葬的研究》,《华夏考古》2001年第2期,第14-28页。
    ②苏秉琦主编:《中国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91页。
    ③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大河村遗址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第342-343页。
    ④车广锦:《中国传统文化论——关于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的考古学研究》,《东南文化》1992年第5期,第24页。
    ①王友华:《先秦大型组合编钟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届博士论文,第34-35页。
    ①韩翀飞:《龙山时代聚落形态研究》,《华夏考古》2010年第4期,第81页。
    ②张学海:《龙山文化》,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③李先登、杨英:《论五帝时代》,《天津师大学报》1999年第6期,第35-45页。
    ④安志敏:《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历史教学》1960年第8期,第11页。
    ⑤同①,第81页。
    ①李润英等注译:《山海经》,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335页。
    ②许维遹撰:《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3-124页。
    ③夏维瑛:《夏小正经文校释》,农业出版,1981年版,后记。
    ④裴修碧:《上古时期扬子鳄分布地域考》,《安徽史学》1996年第3期,第92-93页。
    ①王子初:《鼍鼓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第27-30页;另参裴修碧:《上古时期扬子鳄分布地域考》,《安徽史学》1996年第3期,第92页。
    ①王子初:《石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2期,第13页。
    ①以上《世本》之说分别摘自[清]秦家谟等辑《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王谟本第39页、秦家谟本第361页、雷学淇本第77页。
    ②[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中),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54页。
    ③有关这两点,参见前文仰韶音乐时期“鼓、铃形制与生殖崇拜”及龙山音乐时期“乐器种类及型、式发展”中有关鼍鼓乐器的讨论。
    ①王滨、贾志强:《五台县阳白遗址龙山特磬及相关问题》,《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4期,第50页。
    ②白云翔、张建锋:《黄河流域前期新石器时代墓葬的研究》,《华夏考古》2001年第2期,第14-28页:另参许宏:《略论我国史前时期瓮棺葬》,《考古》1989年第4期,第331-339页。
    ③冯时:《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载《文物》1990年第3期。
    ④同①,第50页。
    ⑤张国硕:《陶寺文化性质与族属探索》,《考古》2010年第6期,第67页。
    ①李丽娜:《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研究》,郑州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1-142页。
    ②[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
    ③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18页。
    ①王文清:《陶寺文化可能是陶唐氏文化遗存》,载于田昌吾主编:《华夏文明》(第一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俞伟超:《陶寺遗存的族属》原载于《考古所四十年成果笔谈》,《考古》1991年第1期,后收录于《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107页。
    ②黄崇岳:《虞代与龙山文化》,《中原文物》1987年第2期,第102-106页;许宏、安也致:《陶寺类型为有虞氏遗存论》,《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6期。
    ③李民:《尧舜时代与陶寺遗址》,《史前研究》1985年第4期:王克林:《陶寺文化与唐尧、虞舜》,《文物世界》2001年第1、2期,第9-17、18-23页;曹艳朋:《陶寺文化研究》,郑州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据近年主持陶寺考古工作的何弩先生研究,陶寺文化早期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300-前2100年,中期年代为公元前2100-2000年,晚期年代为公元前2000-前1900年参何弩:《陶寺文化谱系研究综论》,载于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⑤张国硕:《陶寺文化性质与族属探索》,《考古》2010年第6期,第72-73页。
    ①李伯谦:《东下冯类型的初步分析》,《中原文物》1981年第1期,第27页。
    ②李丽娜:《龙山至二里头城邑研究》郑州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第166-168页
    ③蒋晓春:《中国青铜时代起始时间考》,《考古》2010年第6期,第80页。
    ①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154页。
    ②同①,第136-137页。
    ①参王秀伟:《浅谈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经济形态》,《商业文化》2011年第9期,第106-107页。
    ①刘桂芹等:《山东广饶县五村遗址发现大汶口文化陶鼓》,《考古》1997年第12期,第28页。
    ①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文物出版社,1974年版,第23-24页。
    ②曲广义:《笛柄杯音乐价值初考——对笛柄杯柄部的研究及推测》,《齐鲁艺苑》1986年第1期,第51页。
    ①车广锦:《中国传统文化论——关于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的考古学研究》,《东南文化》1992年第5期,第27页。
    ①李梦生撰:《左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9-1080页。
    ②图片资料采自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莒县博物馆:《莒县大朱村大汶口文化墓葬》,《考古学报》1991年第2期,第180页。
    ③王树明:《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发现笛柄杯简说》,《齐鲁艺苑》1986年第1期,第53页。
    ①张强禄:《马家窑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考古》2002年第1期,第48页。
    ②李振翼:《从地域分布上看马家窑诸文化的族属》,《西藏研究》1996年第3期,第96-99页转36页。
    ③李文芬:《试析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社会性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71-75页。
    ①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民和阳山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5期,第394页。
    ①孙寿岭:《舞蹈纹彩陶盆》,《中国文物报》1993年5月30日。
    ②宗日遗址发掘队:《青海宗日遗址有重要发现》,《中国文物报》1995年9月24日。
    ③邵明杰:《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乐舞资料浅论》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页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6页;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②邱立新:《彩陶“舞蹈纹”盆舞装考》,《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2期,第105-108页:邵明杰:《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乐舞资料浅论》,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1-24页
    ①宋涛:《齐家文化的经济形态和社会性质》,《甘肃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第77页。
    ①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33页。
    ②高蕾:《中国早期石磬论述》,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硕士论文,第13页。
    ①有关这批陶埙乐学性能的具体分析,见本文第四章第三节新石器时代出土埙乐学研究
    ②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231-242页。
    ③吴汝祚:《大溪文化综论》,《江汉考古》1993年第2期,第37页。
    ①王杰:《试论大溪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形态》,《华夏考古》1990年第4期,第65页。
    ②吴汝祚:《大溪文化综论》,《江汉考古》1993年第2期,第34页。
    ①裴明相:《试论屈家岭文化的社会性质》,《华夏考古》1990年第3期,第86-91页。
    ②郭立新:《屈家岭文化的聚落形态与社会结构分析》,《中原文物》2004年第6期,第9-14页。
    ①京山屈家岭遗址出土的18件陶球,有实心与空心之分,另出石球1件;临潼姜寨遗址出土陶响球的同时,还出土有大量实心陶球、石球。参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京山屈家岭》,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21-23页。
    ②吴苏:《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8年第4期,第236-237页。
    ①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76页。
    ②罗运兵:《薛家岗文化研究》,武汉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7页。
    ③徐全:《浅析薛家岗文化》,《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5期,第663页。
    ④郭成杰、刘友忠:《潜山薛家岗文化遗存与镂空陶球活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第116页。
    ①罗运兵:《薛家岗文化研究》,武汉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4页。
    ②杨德标:《潜山薛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3期,第315页。
    ①吴汝祚:《试论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的关系》,《南方文物》1996年第3期,第40页。
    ②王海明:《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关系简论》,《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第15页。
    ①吴汝祚:《试论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的关系》,《南方文物》1996年第3期,第39-40页。
    ②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2页。
    ③王奇志:《良渚文化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试说》,《东南文化》1998年第2期,第109-111页。
    ④卢昉:《良渚玉琮“神人兽面”纹含义新释》,《艺术百家》2010年S1期,第153-155转159页;王弥笑:《发达的良渚玉文化》,《陕西教育》2008年第5期,第67页。
    ①参王海明:《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关系简论》,《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第19-20页;王海明、刘淑华:《河姆渡文化的扩散与传播》,《南方文物》2005年第3期,第117-118页。
    ①郑祖襄:《良渚遗址中透漏出的音乐艺术曙光》,《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第2期,第71-76页。
    ②陈玉寅:《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3年第6期,第311页。
    ③俞为洁:《鸟图腾的起源及崇拜对象》,《民俗研究》1990年第2期,第49-50页;黄厚明:《河姆渡文化鸟纹及相关图像辩证》,《南方文物》2005年第4期,第31-36页。
    ①其中4件保存完整,余残。4件陶铃的型、式分析见本文第三章乐器考古类型学研究
    ②陈星灿:《红山文化彩陶筒形器是陶鼓推考》,《北方文物》1990年第1期,第26-29页。
    ①王立新等:《夏家店下层文化渊源刍论》,《北方文物》1993年第2期,第6页。
    ②何贤武:《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社会经济与社会性质》,《辽宁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第19页。
    ③何贤武:《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社会经济与社会性质》,《辽宁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第22页。
    ④徐昭峰:《夏家店下层文化卜骨的初步研究》,《文物春秋》2010年第4期,第14-18页。
    ①赵世纲:《关于裴李岗文化若干问题的探讨》,《华夏考古》1987年第2期,第160-175页;张瑞玲、范志文:《陕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人文杂志》1984年第1期,第120-124页。
    ①其中4件保存完整,余残。4件陶铃的型、式分析见本文第三章乐器考古类型学研究
    ②王杰、田富强:《论大溪文化与其他原始文化的关系》,《江汉考古》1989年第2期,第41页。
    ③杜金鹏:《关于大汶口文化与良渚文化的几个问题》,《考古》1992年第10期,第915页。
    ①韩种飞:《龙山时代聚落形态研究》,《华夏考古》2010年第4期,第85-86页。
    ②裴明相:《试论屈家岭文化的社会性质》,《华夏考古》1990年第3期,第86-91页。
    ③有关这两点,参见前文仰韶音乐时期“鼓、铃形制与生殖崇拜”及龙山音乐时期“乐器种类及型、式发展”中有关鼍鼓乐器的讨论。
    ①方诗铭、王修龄撰:《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15页。
    ②[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③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13-114页。
    ④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94-595页。
    ⑤俞伟超:《龙山文化与良渚文化衰变的奥秘——致“纪年发掘城子崖遗址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贺信》,《文物天地》1992年第3期
    ①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5-107页。
    ②[清]秦家谟等辑:《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秦家谈本第355-361页。
    ③同①,张澍本第82页。
    ④[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
    ⑤李润英等注译:《山海经》,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352页。
    ①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18-126页。
    ②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
    ③萧兴华:《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试论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发掘及其意义》,《音乐研究》2000年第1期,第12页。
    ①王子初:《论中国音乐史料系统的重构》,《星海音乐学报》2010年第4期,第26-27页。
    ②“满天星斗”说由苏秉琦先生提出,参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5-107页。
    ③[清]秦家谟等辑:《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王谟本第39页,秦家谟本第361页,张澍本第13页。
    ①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39-142页。
    ②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③同②,第137-139页。
    ④[清]秦家谟等辑:《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秦家谟本第355-363页。
    ①李润英等注译:《山海经》,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386、387页。
    ②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8页。
    ③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
    ④[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74页。
    ⑤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上卷),昌福公司,1922年版,第1-3页。
    ⑥李纯一:《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一分册),音乐出版社,1984年增订版,第24页。
    ①[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
    ②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46页。
    ①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②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4页。
    ①参王海明:《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关系简论》载《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王海明、刘淑华:《河姆渡文化的扩散与传播》载《南方文物》2005年第3期
    ②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书店,1953年版,第71页。
    ③蔡正邦:《嫘祖蚕桑文化的形成与生态环境之关系》,《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第1期,第78-83页。
    ④高翔:《从嫘祖传说谈我国蚕桑文化的起源地》,《华夏文化》1994年第2期,第22页。
    ⑤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231-242页
    ①具体参见本文第三章新石器时代出土乐器考古类型学研究
    ②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0-123页。
    ③参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书店,1953年版,第75-76页。
    ①王光祈:《中国音乐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②参见本文第五章中国新石器时代乐器音乐区系研究
    ①[英]托马斯·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翻译组译,科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1页。
    ①李玄伯:《古史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顾颉刚等《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69页。
    ②钱益汇:《论考古学与历史研究》,《南开学报》2006年第4期,第136页。
    ③王光祈:《中国音乐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1.半坡博物馆等:《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2.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4.陈四海:《中国古代音乐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版。
    5.陈剩勇:《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中华文明和国家起源之谜破译》,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6.陈应时、陈聆群:《中国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段泽兴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内蒙卷),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
    8.方建军:《中国古代乐器概论》(远古-汉代),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9.方建军、黄崇文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陕西、天津卷),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
    10.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载于《老北大讲义》,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1.高广仁、栾丰实:《大汶口文化》,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12.高至喜、熊传薪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湖南卷),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13.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4.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
    15.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兖州西吴寺》,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1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嘉兴市文化局:《马家浜文化》,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版。
    18.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
    19.蓝玉崧:《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20.龙虬庄遗址考古队:《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22.李纯一:《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一分册),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
    23.李纯一:《先秦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24.李济:《中国文明的开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5.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6.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27.廖辅叔:《中国古代音乐简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
    28.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2006年修订版。
    29.缪天瑞:《律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30.马承源、王子初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上海、江苏卷),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
    31.南京博物院:《花厅——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32.秦序:《中国音乐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33.山东省博物馆:《邹县野店》,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34.山东大学历史考古教研室:《泅水尹家城》,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35.山东省文物管理所:《大汶口》,文物出版社,1974年版。
    36.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汶口续集——大汉口遗址第二、三次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7.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38.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9.苏秉琦主编:《中国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0.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5月版。
    41.田昌吾主编:《华夏文明》(第一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2.王本兴:《甲骨文小字典》,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43.王光祈:《中国音乐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王晖:《古史传说时代新探》,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5.王勇:《中国世界图腾文化》,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
    46.王子初:《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湖北卷),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
    47.王子初、霍旭初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新疆卷),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
    48.王子初、彭适凡:《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江西卷)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
    49.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
    50.王子初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广东卷),大象出版社,2010年版。
    51.文化部文物局等:《全国出土文物珍品选》(1976-1984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52.吴东风、苗建华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河北卷),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
    53.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54.吴钊:《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巾国音乐史》,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55.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年版。
    56.项阳、陶正刚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西卷),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
    57.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58.许之衡:《中国音乐小史》,载于吴梅、许之衡《老北大讲义》,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59.严福昌、肖宗弟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四川卷),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
    60.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出版社,1953年版。
    61.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上卷)“总叙”,昌福公司,1922年版。
    62.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7月版。
    63.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64.袁荃猷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
    65.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6.赵世纲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河南卷),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
    67.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68.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9.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
    70.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7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白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72.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武功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7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京山屈家岭》,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
    7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
    75.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史图鉴》,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
    76.浙江省文物考古所:《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上册),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77.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瑶山》,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78.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等:《跨湖桥》,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79.郑汝巾、董玉祥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甘肃卷),大象出版社,1998年版。
    80.郑瑾文:《巾国音乐史》,上海望平印刷所,1929年版。
    81.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高等教出版社,2008年版。
    82.郑祖襄:《巾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1.安成邦等:《甘青文化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变化和可能的环境动力》,《第四纪研究》,2006年第6期,第923-927页。
    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望江汪洋庙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6年第1期,第43-60页。
    3.安志敏:《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历史教学》,1960年第8期,第7-18页。
    4.白云翔等:《黄河流域前期新石器时代墓葬的研究》,《华夏考古》,2001年2期,第14-28页。
    5.蔡杰:《论“黄帝时代”乐舞文化》,《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32-34页。
    6.蔡运章:《舞阳贾湖龟甲与伏羲氏画八卦》,《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第年4期,第10-11页。
    7.蔡正邦:《嫘祖蚕桑文化的形成与生态环境之关系》,《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第1期,第78-83页。
    8.曹艳朋:《陶寺文化研究》,郑州大学2009年硕士毕业论文。
    9.常金仓:《伏羲女娲神话的历史考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8期,第50-57页
    10.常兴照:《少昊、帝舜与大汶口文化(上)》,《文物春秋》,2003年第6期,第1页-13页。
    11.常兴照:《少昊、帝舜与大汶口文化(下)》,《文物春秋》,2004年1期,第1页-10页。
    12.车广锦:《中国传统文化论——关于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的考古学研究》,《东南文化》,1992年第5期,第20-61页。
    13.陈晶:《江苏武进潘家塘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1979年第5期,第404-407页。
    14.陈丽华:《简论湖熟文化的多元性》,《东南文化》,1990年第5期,第374页。
    15.陈其射:《伶伦笛律研究述评》,《音乐研究》1999年第2期,第92-95页。
    16.陈其射:《河南舞阳贾湖骨笛音律分析》,《天籁》2005年第2期,第3-12页。
    17.陈其射:《上古“指宽度律”之假说——贾湖骨笛音律分析》,《音乐艺术》2006年第2期,第53-59页。
    18.陈其翔:《舞阳贾湖骨笛研究》,《音乐研究》1999年第4期,第10-15页。
    19.陈守德:《甘肃省甘谷县大石乡麻坪村陈家河老村出土珍稀文物—陶铃》,《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4期,第101页。
    20.陈四海:《巾国古代的口哨——啸》,《乐器》1995年第3期,第26-28页。
    21.陈星灿:《红山文化彩陶筒形器是陶鼓推考》,《北方文物》1990年第1期,第26-29页。
    22.陈应时:《“变”和“闰”是清角和清羽吗?——对王光祈“燕调”理论的质疑》,《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第13-20页。
    23.陈玉寅:《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3年第6期,第308-318页。
    24.楚小龙:《二里头文化初步研究》武汉大学2004年硕士毕业论文
    25.戴念祖:《中国、希腊和巴比伦:古代东西方的乐律传播问题》,《中国音乐学》1993年第3期,第5-16页。
    26.邓建富:《试以文化变迁理论评马家窑文化的起源、发展说》,《中原文物》,1995年第3期,第40-45页。
    27.杜金鹏:《关于大汶口文化与良渚文化的几个问题》,《考古》,1992年第10期,第915-923页。
    28.杜金鹏:《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中的二里头文化因素》,《华夏考古》,1995年第3期,第57-62页。
    29.杜亚雄:《对“燕乐音阶”再思考的思考》,《音乐研究》,2010年第3期,第36-41页。
    30.杜正胜:《夏代考古及其国家发展的探索》,《考古》,1991年第1期,第43-56页。
    31.端居:《齐家文化是马家窑文化的继续和发展》,《考古》,1976年第6期,第352-355页。
    32.段天璟:《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毕业论文
    33.樊力:《豫西南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序列及其与邻近地区的关系》,《考古学报》,2000年第2期,第147-182页。
    34.方建军:《先商和商代埙的类型与音列》,《中国音乐学》1988年第4期,第120-130页。
    35.方建军:《陶鼓之疑》,《音乐研究》1989年第1期,第81-82页。
    36.方建军:《考古发现先商磬初研》,《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1期,第82-89页。
    37.方建军:《商代磐和西周磐》,《文博》,1989年第3期,第36-45页。
    38.方建军:《关于几件先商埙的再商讨》,《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2期,第125-126页。
    39.方建军:《中国出士古代乐器分域简目(1949-1991)》,《乐器》1992年第3期-1993年第4期。第37-39页,第43-45页,第43-45页,第45-47页,第48-50页,第36-38页。
    40.方建军:《中国上古乐器的发现和种类》,《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第29-32页。
    41.方建军:《中国史前音乐的仪式性因素》,《音乐研究》2004年第4期,第68-72页。
    42.方建军:《出土乐器测音研究的几个问题》,《音乐艺术》2008年第4期,第94-98页。
    43.方酉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5年第5期,第215-224页。
    44.费玲伢:《淮河流域史前陶鼓的研究》,《江汉考古》2005年第2期,第48-60页。
    45.费玲伢:《新石器时代陶鼓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第3期,第295-320页。
    46.高蕾:《河南省出土石磬初探》,《中原文物》2001年第5期,第64-72页。
    47.高蕾:《中国早期石磬述论》,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48.高蕾:《考古学的视角看中国古代音乐文化》,《音乐研究》,2004年第3期,第124-126页。
    49.郭立新:《探索与论争: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谱系》,《江汉考古》,2004年第3期,第69-74页。
    50.郭树群:《上古出土陶埙、骨笛已知测音资料研究述论》,《天籁》2008年第3期,第32-41页。
    51.孔义龙:《我国早期陶埙的乐音选择与多声形态》,《艺术探索》,2007年第5期,第38-42 页。
    52.关晓武:《青铜编钟起源的探讨》,《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1年第2期,第35-41页。
    5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巩义市滩小关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2002年第4期,第3-38页。
    54.高江涛:《二里头遗址与夏都》郑州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55.高天麟:《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陶鼓辨析》,《考古学报》1991年第2期,第125-140页。
    56.高炜等:《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第6期,第531-536页。
    57.高翔:《从嫘祖传说谈我国蚕桑文化的起源地》,《华夏文化》,1994年第2期,第21-22页。
    58.郭立新:《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自然环境变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丛论》,2004年第6期,第5-16页。
    59.郭立新:《屈家岭文化的聚落形态与社会结构分析——以淅川黄楝树遗址为例》,《中原文物》,2004年第6期,第9-14页。
    60.韩建业:《中国上古时期三大集团交互关系探讨——兼论中国文明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78-82页。
    61.韩建业等:《苗蛮集团来源与形成的探索》,《中原文物》,1996年第4期,第44-49页。
    62.韩建业《论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的历史地位》,《江汉考古》,2004年第1期,第59-64页
    63.韩榕:《山东临朐朱封龙山文化墓葬》,《考古》,1990年第7期,第587-594页。
    64.韩英:《略论红山文化的埋葬习俗》,《科技信息》,2007年第35期,第147-148页。
    65.韩翀飞:《龙山时代聚落形态研究》,《华夏考古》,2010年第4期,第81-89页。
    66.何德亮:《莒县大朱家村大汶口文化墓葬》,《考古学报》,1991年第2期,第167-206页。
    67.何德亮:《大汶口文化的打击乐器—陶鼓浅析》,《东南文化》2003年第7期,第10-15页。
    68.何贤武:《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社会经济与社会性质》,《辽宁大学学报》,1986年2期,第19-23页。
    69.侯哲安:《伏羲女娲与我国南方诸民族》,《求索》,1983年第4期,第102-107页。
    70.河南省博物馆:《河南禹县谷水河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4期,第300-307页。
    7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葛石固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87年第1期,第3-125页。
    7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舞阳贾湖遗址的试掘》,《华夏考古》,1988年第2期,第1-20页。
    73.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松滋县桂花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6年第3期, 第187-196页。
    74.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等:《宜昌中堡岛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第45-97页。
    75.胡建:《龙山石磬初探》,《文物季刊》1997年第2期,第23-30页。
    76.湖南省博物馆:《澧县梦溪三元宫遗址》,《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第461-489页。
    77.华觉明等:《从陶寺铜铃到中华和钟—双音青铜编钟的由来、衍变和创新》,《清华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第103-110页。
    78.华泉:《前仰韶时期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史学集刊》,1983年第3期,第91-94页。
    79.何顺果等:《神话、传说与历史》,《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第42-51页。
    80.黄厚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中的鸟形象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81.黄厚明:《中国史前音乐文化区及相关问题初论》,《华夏考古》2005年第2期,第35-50页。
    82.黄厚明:《河姆渡文化鸟纹及相关图像辨正》,《南方文物》,2005年4期,第31-36页。
    83.黄翔鹏:《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已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史问题》(上),《音乐论丛》,1978年第1辑,第184-206页。
    84.金戈:《郑州后庄王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88年第1期,第5-29页。
    85.金宇飞:《炎黄传说的考古学证明》,《复旦学报》,2003年3期,第102-108页。
    86.金宇飞:《龙山文化与古史传说的对比研究》,《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3期,第73-77页。
    87.蒋晓春:《中国青铜时代起始时间考》,《考古》,2010年第6期,第7683页。
    88.蒋缵初:《杭州老和山遗址1953年第一次的发掘》,《考古学报》,1958年第2期,第5-15页。
    89.阚续杭:《望江汪洋庙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6年第1期,第43-60页。
    90.孔义龙:《论一弦等分取音与编钟四声音列》,《中国音乐》,2007年第1期,第132-138页。
    91.孔义龙等:《从先秦摇响器看南越王墓摇响器的新生》,《天籁》2009年第2期,第86-91页。
    92.李伯谦:《东下冯类型的初步分析》,《中原文物》,1981年第1期,第25-29页。
    93.李抱荣:《河姆渡文化的文化生态研究》,《东南文化》,1993年第4期,第54-69页。
    94.李成渝:《“篪”考》,《音乐研究》1997年第4期,第59-62页。
    95.李纯一:《原始时代和商代的陶埙》,《考古学报》1964年第1期,第51-54页。
    96.李纯一:《说“簧”》,《乐器》1981年第4期,第1-2页。
    97.李纯一:《关于正确分析音乐考古材料的一些问题》,《音乐研究》1986年第1期,第8-10页。
    98.李纯一:《谈谈音乐史研究的材料和方法》,《交响》,1987年第2期,第11-19页。
    99.李纯一等:《考古发现先商磬初研》,《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1期,第82-89页。
    100.李纯一:《先秦音乐史研究的两种丛本资料》,《音乐研究》,1994年第3期,第34-36页。
    101.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96年6期,第497-510页。
    102.李建:《“女娲作笙簧“神话的文化解读》,《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106-109页。
    103.李文芬:《试析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社会性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第71-75页。
    104.李振翼:《从地域分布上看马家窑诸文化的族属》,《西藏研究》,1996年第3期,第96-99页
    105.李龙章:《湖北麻城栗山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第439-475页
    106.李丽娜:《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研究》,郑州大学2010年博士毕业论文
    107.李先登:《论五帝时代》,《天津师大学报》,1999年第6期,第35-45页。
    108.李学勤:《良渚文化玉器与饕餮纹的演变》,《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第42-48页。
    109.李学芝等:《中国北方地区环境演变对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680页-700页。
    110.李友谋:《中原新石器早期文化问题探讨》,《郑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第29-35页。
    111.林留根等:《湖熟文化族属研究》,《东南文化》,1990年第5期,第347-351页。
    112.林声:《伏羲考——兼论对古代传说时代的研究》,《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第79-83页。
    113.刘安国:《天门石家河出土的一批红陶小动物》,《江汉考古》,1980年第2期,第103页。
    114.刘宝山:《传说中的三大氏族集团在考古学上的反映》,《东南文化》,2003年第5期,第21-31页。
    115.刘桂芹等:《山东广饶县五村遗址发现大汶口文化陶鼓》,《考古》1997年第12期,第28页。
    116.刘恒武等:《良渚文化的聚落级差及城市萌芽》,《东南文化》,2007年第3期,第12-16页。
    117.刘正国:《笛乎、筹乎、龠乎——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质斜吹乐管考名》,《音乐研究》1996年第3期,第66-76页。
    118.刘正国:《贾湖遗址二批出土的骨龠测音采样吹奏报告》,《音乐研究》2006年第3期,第5-17页。
    119.刘忠伏等:《1982年秋偃师二里头遗址九区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12期,第1085-1094页。
    120.刘再生:《原始社会鼓类家族新成员出土——我国首例“陶面鼓”在青海发现》,《人民音乐》,2002年第6期,第38-39页。
    121.卢昉:《良渚玉琮“神人兽面”纹含义新释》,《艺术百家》,2010年S1期,第153-159页。
    122.陆巍等:《中原新石器文化与古气候的关系》,《地理科学》,1999年第1期,第69-72页。
    123.栾丰实:《花厅墓地初论》,《东南文化》,1992年第1期,第71-78页。
    124.栾丰实:《北辛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8年第3期,第265-288页。
    125.罗艺峰:《音乐史撰述方式刍议》,《乐府新声》,1985年第3期,第3-8页。
    126.罗运兵:《薛家岗文化研究》,武汉大学2004年硕士毕业论文
    127.吕骥《原始氏族社会到殷代的几种陶埙探索我国五声音阶的形成年代》,载于《音乐论丛》编辑部:《音乐论丛》1979年第2辑,第54-61页。
    128.吕荣芳:《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印纹陶》,《厦门大学学报》,1959年第2期,第45-56页。
    129.吕昕娱:《红山文化图腾崇拜的产生和发展初探》,《赤峰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第1-3页。
    130.马保春等:《新石器时代晚期鄂豫陕间文化交流通道的初步研究》,《江汉考古》,2007年第2期,第42-51页。
    131.马利清:《夏家店下层文化源流考》,《内蒙古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第24-29页。
    132.苗金海:《三种七声音阶的正名与“燕乐音阶”的争鸣》,《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93-101页。
    133.孟原召:《屈家岭文化的北渐》,《华夏考古》,2011年第3期,第51-63页。
    134.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65年第2期,第9-47页。
    135.宁安县文物管理所:《黑龙江宁安县东昇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77年第3期,第173-175页。
    136.牛龙菲:《有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细腰鼓资料》,《音乐研究》1987年第1期,第107-109页。
    137.潘建明:《关于从原始社会陶埙探索我国五声音阶形成年代的商榷》,《音乐艺术》1980年第1划,第53-59页。
    138.裴明相:《试论屈家岭文化的社会性质》,《华夏考古》,1990年第3期,第86-91页。
    139.裴修碧:《上古时期扬子鳄分布地域考》,《安徽史学》,1996年第3期,第92-93页。
    140.彭明麒:《关于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交集问题的探讨——兼论屈家岭下层及同类遗存的文化属性》,《江汉考古》,1992年第3期,第35-41页。
    141.彭云:《青海民和县阳山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5期,第388-395页。
    142.蒲亨建:《传统七声音阶三分说证伪问题的提出》,《音乐艺术》,1990年第4期,第16-19页。
    143.钱燕:《试论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的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2期,第139-140页。
    144.钱益汇:《论考古学与历史研究》,《南开学报》,2006年第4期,第134-140页。
    145.仇士华等:《有关所谓“夏文化”的碳十四年代测定的初步报告》,《考古》,1983年第10期,第923-928页。
    146.曲广义:《笛柄杯音乐价值初考——对笛柄杯柄部的研究及推测》,《齐鲁艺苑》1986年第1期,第50-51页,转41页。
    147.曲广义:《山东莒县发现竹制笛类乐器图像与虞幕听“协风”新解》,《齐鲁艺苑》1987年第2期,第40-44页
    148.曲广义:《笛柄杯——大汶口文化中发现的唯一一件乐器》,《中国音乐》1987年第31期,第53-54页。
    149.荣世生:《论我国传统的三种七声音阶形式——兼评<传统七声音阶三分说证伪问题的提出>》》,《巾国音乐学》,1998年第1期,第123-129页。
    150.荣政:《舞阳骨笛吹奏方法初探》,《黄钟》2000年增刊,第97-99页。
    151.任宏:《山西出土石磬研究初探》,《天籁》2007年第4期,第10-17页。
    152.任式楠:《我国新石器时代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考古》,2000年第7期,第48-59页。
    153.任式楠:《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显著成就和特色文化现象》,《江汉考古》,2004年第1期,第42-51页。
    154.项阳:《山西商以前及商代特磬的调查与测音分析》,《考古》2000年第11期,第58-64页。
    155.萧兴华等:《七千年前的骨管定音器—河南省汝州市中山寨十孔骨笛测音研究》,《音乐研究》2001年第2期,第37-40页。
    156.宋超:《“长于姜水”、“都陈”与“葬于长沙”——炎帝传说流衍途径考察》,《史学月刊》,2010年第4期,第21-27页。
    157.宋涛:《齐家文化的经济形态和社会性质》,《甘肃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第77页。
    158.宋涛:《齐家文化的经济形态》,《丝绸之路》,1996年第5期,第22页。
    159.宋豫秦:《现今南毫说与北毫说的考古学观察》,《中原文物》,1991年第1期,第23-31页。
    160.宋豫秦:《夷夏商三种考古学文化交汇地域浅谈》,《中原文物》,1992年第1期,第11-19页。
    161.索秀芬等:《红山文化研究》,《考古学报》,2011年第3期,第301-326页。
    162.苏秉琦:《重建中国古史的远古时代——<中国通史>第二卷序言》,《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3期,第1-9页。
    163.苏荣誉:《从技术成因探讨中国冶铜术的起源》,《大自然探索》1991年第3期,第113-117页。
    164.邵明杰:《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乐舞资料浅论》,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65.朔知:《安徽淮河流域早期原始文化略说》,《东南文化》,1999年第5期,第32-37页。
    166.沈长云:《从周族的起源论及黄帝氏族的发祥地》,《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第10-13页。
    167.孙琛:《考工记·磬氏验证》,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硕士论文
    168.孙海:《德国出土的“万年骨笛”》,《人民音乐》2003年第10期,第54-55页。
    169.孙华:《关于二里头文化》,《考古》,1980年第6期,第521-525页。
    170.孙文辉:《古乐《葛天氏之乐》的文化阐释》,《文艺研究》,1997年第2期,第77-86页。
    171.孙永刚等:《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聚落分布、环境变化与农业经济的关系》,《赤峰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第1-4页。
    172.孙毅:《舞阳贾湖骨笛音响复原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73.邵晓洁:《音乐考古学研究方法散议--王子初新著<音乐考古>读后》,《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4期,第134-137页。
    174.童忠良:《舞阳贾湖骨笛的音孔设计与宫调特点》,《中国音乐学》1992年第3期,第43-51页。
    175.童忠良:《论宁乡商铙一脉相承的乐学内涵》,《音乐研究》,2001年第1期,第37-42页。
    176.田君:《炎帝、黄帝关系考辨》,《寻根》,2010年第6期,第10-14页。
    177.唐建:《贾湖遗址新石器时代甲骨契刻符号的重大考古理论意义》,《复旦学报》1992年第3期,第94-107页。
    178.王安潮:《石磬形态通考》,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179.王安潮:《石磬的形态研究》,《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4期,第70-79页。
    180.王安潮:《从早期的石馨形制看石馨的起源》,《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1期,第105-107
    181.王滨等:《五台县阳白遗址龙山特磬及相关问题》,《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4期,第44-51页
    182.王海明:《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关系简论》,《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第13-20页。
    183.王海明等:《河姆渡文化的扩散与传播》,《南方文物》,2005年第3期,第114-118页。
    184.王洪军:《测音数据在编钟律制研究中的可信度分析》,《音乐艺术》2005年第2期,第53-60页。
    185.王吉怀:《论黄河流域前期新石器文化的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东南文化》,1999年第4期,第6-13页。
    186.王建纬:《对“葛天氏之乐”的再认识——兼与<“操牛尾”之质疑>作者商榷》,《四川文物》,1999年第5期,第64-66页。
    187.王杰等:《论大溪文化与其它原始文化的关系》,《江汉考古》,1989年第2期,第41-44页。
    188.王丽芬:《贾湖出土骨笛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4期,第27-29页。
    189.王立新等:《夏家店下层文化渊源刍论》,《北方文物》,1993年第2期,第5-16页。
    190.王立新:《试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的类型与布局特点》,《文物春秋》,2000年第3期,第10-14页。
    191.王敏:《葛天氏音乐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164-165页。
    192.王敏:《论葛天氏地望及葛天氏音乐对中原音乐的影响》,《河南大学学报》,2010年4期,第120-122页。
    193.王奇志:《良渚文化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试说》,《东南文化》,1998年第2期,第109-114页。
    194.王青:《从大汶口到龙山:少昊氏迁移与发展的考古学探索》,《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第46-52页。
    195.王善才:《湖北京山朱家咀新石器遗址第一次发掘》,《考古》,1964年第5期,第215-219页。
    196.王嗣洲:《中国东北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渊源关系》,《边疆考古研究》,2005年第4期,第36-51页。
    197.王少华:《女娲作笙簧的神话意蕴》,《音乐艺术》2002年第4期,第86-91页。
    198.王树明:《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发现笛柄杯简说》,《齐鲁艺苑》1986年第1期,第52-54页。
    199.王太一:《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聚落形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毕业论文
    200.王文光等:《试论中国西南新石器文化的地位》,《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第147-152页。
    201.王文华:《河南巩义市里沟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6期,第526-542页。
    202.王秀伟:《浅谈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经济形态》,《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第9期,第106-107页。
    203.王友华:《先秦大型组合编钟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博士论文
    204.王勇等:《试从陶鼎看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各文化的差异与融合》,《文博》,2005年第3期,第79-83页。
    205.王志丽:《夏家店下层文化族属研究综述》,《赤峰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第1-4页
    206.王子初:《鼍鼓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第27-31页。
    207.王子初:《音乐测音研究中的主观因素分析》,《音乐研究》1992年第3期,第87-91页。
    208.王子初:《石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2期,第5-18页。
    209.王子初:《中国青铜乐钟的音乐学断代——钟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之二》,《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1期,第5-36页。
    210.王子初:《论中国音乐史料系统的重构》,《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23-32页。
    211.魏峨:《葛天氏与葛天氏之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第22-25页。
    212.魏怀珩:《兰州土谷台半山—马厂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第191-222页。
    213.魏峻:《鄂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初论》,《江汉考古》,1999年第1期,第49-56页。
    214.伍国栋:《长鼓研究—兼论细腰鼓之起源》,《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4期,第27-41页。
    215.吴桂华:《贾湖与中山寨出土史前骨笛新探》,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硕士论文。
    216.武津彦:《略论河南境内发现的大汶口文化》,《考古》,1981年第3期,第261-265页。
    217.吴倩:《论二里头文化的来源》郑州大学2007年硕士毕业论文
    218.吴汝祚:《太湖、杭州湾地区的史前文化在我国史前史上的地位》,《东南文化》,1986年第2期,第39-44页。
    219.吴汝祚:《大溪文化综论》,《江汉考古》,1993年第2期,第34-41页。
    220.吴汝祚:《试论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的关系》,《南方文物》,1996年第3期,第33-40页。
    221.吴诗池:《从史前乐器的考古发现看中国音乐文化的本土起源》,《音乐研究》2000年第4期,第75-83页。
    222.吴苏:《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8年第4期,第223-240页。
    223.夏宏茹等:《山西襄汾县张槐遗址出土大型石磬》,《考古》2007年第12期,第85-87页。
    224.肖发荣:《“神话考古”的若十反思》,《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2期,第29-36页。
    225.肖梦龙:《对“湖熟文化”几个问题的再认识》,《东南文化》,1990年第5期,第165-173页。
    226.萧兴华:《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试论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发掘及其意义》,2000年第1期,第3-14页。
    227.谢保成:《神话传说与历史意识——三谈中国史学起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108-115页。
    228.解晓红等:《解读<山海经>中的蚕桑文化》,《丝绸》,2006年1期,第46-47页。
    229.向桃初:《二里头文化向南方的传播》,《考古》,2011年第10期,第47-61页。
    230.幸晓峰:《巫山出土陶响器、石埙、石磬考略》,《四川文物》2002年第5期,第15-17页。
    231.修海林:《原始乐舞的文化心理分析》,《中国音乐》1987年第3期,第25-29页。
    232.修海林:《远古至西周四声音阶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关于音阶史问题的若干思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3期,第81-86页。
    233.徐飞等:《新石器时期中国先民音乐调音技术水平的乐律数理分析》,《音乐研究》2003年第1期,第3-11页。
    234.徐飞、夏季、王昌燧:《贾湖骨笛音乐声学特性的新探索》,《音乐研究》2004年第1期,第30-36页。
    235.许宏:《略论我国史前时期瓮棺葬》,《考古》,1989年第4期,第331-339页。
    236.许俊臣等:《甘肃省宁县阳坬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0期,第869-876页。
    237.徐全:《浅析薛家岗文化》,《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5期,第663页。
    238.徐荣坤:《三种传统七声音阶的问世先后、彼此关系及记谱诸问题》,《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3-14页。
    239.徐荣坤《析舞阳骨笛的调高和音阶》,《天籁》2006年第1期,第19-24页。
    240.许顺湛:《临汾龙山文化陶寺类型聚落群研究》,《中原文物》,2010年第3期,第34-39页。
    241.徐旭生:《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考古》,1959年第11期,第592-600页。
    242.许永杰:《距今五千年前后文化迁徙现象初探》,《考古学报》,2010年第2期,第133-170页。
    243.徐子峰:《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辨析》,《松州学刊》,2010年第5期,第30-38页。
    244.徐昭峰:《夏家店下层文化卜骨的初步研究》,《文物春秋》,2010年第4期,第14-18页。
    245.阎金安:《枣阳县雕龙碑遗址调查简报》,《江汉考古》,1984年第3期,第14-18页。
    246.严文明:《半坡仰韶文化的分期与类型问题》,《考古》,1977年第3期,第182-188页。
    247.杨宝顺:《河南渑池西河庵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5年第10期,第498-499页。
    248.杨德标:《潜山薛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3期,第283-324页。
    249.杨福瑞:《红山文化生殖女神崇拜初探》,《松州学刊》,2008年第4期,第58-61页。
    250.杨国忠等:《1980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3期,第199-205页。
    251.杨国忠:《1981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期,第37-40页。
    252.杨国忠等:《1984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几座墓葬》,《考古》,1986年第4期,第318-323页。
    253.杨泽蒙等:《内蒙古包头市西园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4期,第295-306页。
    254.尤振尧等:《江苏东海庙墩遗址和墓葬》,《考古》,1986年第12期,第1073-1078页。
    255.尹达:《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问题——关于安特生中国新石器时代分期理论的分析》,《考古学报》,1955年第1期,第1-12页。
    256.尹德生:《原始社会末期的旋律乐器——甘肃玉门火烧沟陶埙初探》,《西北师大学报》,1984年第3期,第39-43页。
    257.尹德生:《甘肃新发现史前陶鼓研究》,《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2期,第31-35页。
    258.殷玮璋:《二里头文化探讨》,《考古》,1978年1期,第1-4页。
    259.于孟洲:《东下冯文化与二里头文化比较及相关问题研究》,《文物世界》,2004年3期,第80页。
    260.俞为洁:《鸟图腾的起源及崇拜对象——试论河姆渡文化之鸟图腾》,《民俗研究》,1990年第2期,第49-50页。
    261.袁广阔:《略论二里头文化的聚落特征》,《华夏考古》,2009年2期,第71-79页。
    262.邹衡:《炎帝的原生地究竟在哪里?》,《宝鸡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21-22页。
    263.赵建龙等:《甘肃最早发现的陶鼓研究》,《丝绸之路》2003年S1期,第22-25页。
    264.赵世超:《炎帝与炎帝传说的南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第73-75页。
    265.赵世纲:《关于裴李岗文化若干问题的探讨》,《华夏考古》,1987年第2期,第160-175页。
    266.赵世纲:《仰韶文化陶鼓辨析》,《华夏考古》1993年第1期,第69-112页。
    267.赵晔:《良渚文化人殉人祭现象试析》,《南方文物》,2001年第1期,第32-37页。
    268.赵芝荃:《论二里头遗址为夏代晚期都邑》,《华夏考古》,1987年第2期,第196-204页。
    269.张成志:《从“黄河磬王”谈石磬的起源》,《中国土族》2009年春季号,第52-54页。
    270.张国硕:《陶寺文化性质与族属探索》,《考古》2010年第6期,第66-75页。
    271.张居中:《考古新发现—贾湖骨笛》,《音乐研究》,1988年第4期,第97-98页。
    272.张居中:《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动态思考》,《中原文物》,2006年第6期,第18-25页。
    273.张明华等:《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文》,《考古》,1990年第10期,第903-907页。
    274.张强禄:《马家窑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考古》,2002年第1期,第47-59页。
    275.张曲波:《篪、笛考辨》,《交响》1987年第4期,第14-17页。
    276.张瑞岭等:《陕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人文杂志》,1984年第1期,第120-124贝。
    277.张翔宇等:《试论大汶口文化在河南境内的传播》,《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第75-79页。
    278.张绪球等:《湖北王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第193-220页。
    279.张勋燎:《<关于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几个问题>一文的商榷》,《考古》,1961年第9期,第497-499页。
    280.张玉勤等:《论黄帝、炎帝及华夏文明的起源》,《山西师大学报》,2007年第5期,第69-72页。
    281.张震:《贾湖遗址墓葬初步研究》,《华夏考古》2009年第2期,第42-62页。
    282.张之恒:《中国新石器时代陶炊器的演化规律》,《中原文物》,2007年第4期,第44-47页。
    283.张忠培:《浅谈考古学的局限性》,《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2期,第67-69页。
    284.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第39-94页.
    285.郑莉:《蚩尤和炎帝的关系考》,《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74-78页。
    286.郑乃武等:《河南汝州中山寨遗址》,《考古学报》,1991年第1期,第57-89页。
    287.郑祖襄:《古律探源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第100-103页。
    288.郑祖襄:《历史传说中的东夷、苗蛮和华夏集闭的音乐》,《民族艺术研究》,1988年第3期,第29-31页。
    289.郑祖襄:《关于贾湖骨笛测音数据及相关论证问题的讨论》,《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3期,第50-54页。
    290.郑祖襄:《贾湖骨笛调高音阶再析》,《音乐研究》2004年第4期,第60-67页。
    291.郑祖襄:《出土磐和编磐的考古类型学分析》,《黄钟》2005年第3期,第61-68页。
    292.郑祖襄:《试述中国音乐起源的多地域、多民族现象》,《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33-40页。
    293.郑祖襄:《唐宋“雅、清、燕”三乐辨析》,《音乐研究》,2007年第1期,第38-49页。
    294.郑祖襄:《早期琴的传说与信史》,《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51-56页。
    295.郑祖襄:《十年一回首—漫话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现状》,《音乐研究》,2008年6期,第9-10页。
    296.郑祖襄:《良渚遗址中透露出的音乐曙光》,《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第2期,第71-76页。
    297.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大河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第301-375页。
    298.巾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第30-42页。
    29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资料信息巾心:《1991年以来巾国文明起源研究述评》,《考古》,1998年第6期,第90-95页。
    30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河南舞阳贾湖遗址2001年春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2年第2期,第14-30页。
    301.邹衡:《二里头文化的首和尾》,《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2期,第4-5页。
    302.姿念恩:《辽宁建平县喀喇沁河东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1期,第973-1003页。
    303.赵丽玲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简论》,《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136-137页。
    304.赵世超:《拨不开的迷雾——炎帝黄帝与炎黄文化的南迁》,《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14-28页。
    305.赵玉卿:《对“燕乐音阶”的再思考》,《音乐研究》,2009年2期,第52-63页。
    306.赵玉卿:《“燕乐音阶”申论——兼与杜亚雄先生商榷》,《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2期,第52-59页。
    1.[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2.方诗铭等:《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4.[汉]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5.[宋]金履祥:《资治通鉴前编》,率祖堂丛书,1887年。
    6.[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7.[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2006年版。
    8.李润英等注译:《山海经》,岳麓书社,2006年版
    9.李梦生撰:《左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0.[汉]刘安编、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11.[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2.[宋]罗泌:《路史》,北京图书馆,2003年版。
    13.[清]马骗:《绎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
    14.[清]秦家谟等辑:《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
    15.[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16.[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17.[清]孙诒让点校、吴毓江撰、:《墨子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版。
    18.[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9.[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
    20.[晋]王嘉:《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
    21.[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2.[北齐]魏收:《魏书》,巾华书局,1974年版。
    23.[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24.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
    25.徐宗元辑:《帝王世纪辑存》,中华书局,1964年版。
    26.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
    27.[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
    28.周振甫译注:《诗经译著》,中华书局,2010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