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流行音乐的复苏与兴盛推助了社会文明范式和文化生态的变更,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中国主流音乐。本研究属于文化研究范畴,既关注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内在价值,也爬梳了其在生产与消费关系中的诸多“事实与论争”,分别从消费、技术、意识形态、审美这四方面展现中国流行音乐的现代性特征,力图勾勒出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独特境遇和文化生态。
     第一章以“上海老歌”的“出场”作为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发生与发展研究的起点,通过论述相关中国流行音乐称呼、文化身份、民族风、中国风的论争,得出如下结论:“上海老歌”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生;中国流行音乐从边缘走向了文化的中心地带,审美工具论范式淡出;伴随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大陆流行音乐逐步回归其商业性本质,迎来了“以人带歌”的偶像时代;1994年两岸三地流行音乐进入同步发展时期,提供专供流行的中国风和民族风,获得了主导意识形态和精英意识形态的认可;2000年以后,华语乐坛呈现出与传统迥异的瞬间性、流动性、眩惑性等后现代性症候。
     第二章以中国流行音乐传播媒介及其隐喻功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与阐释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关于大众的身份、技术与人文精神、流行音乐文化与传媒的论争,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开始沦为技术得以呈现的手段,通俗娱乐审美范式兴盛;中国流行音乐文化日渐成为解放大众的媒介,呈现出令人欣喜的现代文化形态,另一方面,技术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霸权主导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还处在仅以高雅和民族素材做点缀的“文化粘贴”阶段;当下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复杂交错,两者之间既有矛盾紧张的一面,也有关联甚至合谋的一面。
     第三章是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意识形态策略研究,通过论述流行音乐文化审美意识形态性、摇滚主流化、网络歌曲低俗化等论争,得出如下结论:流行音乐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公共领域逐步形成,审美批判范式初步发展;汪峰成为走在意识形态平衡木上的成功者,把中国摇滚推向了主流市场;不健康的网络歌曲被误认为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观赏对象,其实质是美学的堕落。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的发展问题,从探究中国流行音乐“媚”趣味的美学特征及其成因切入,厘清社会现代化与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流行音乐“媚”趣味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大众审美经验,在2000年以后走向了极端,煽欲之风此起彼伏,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张力逐日减小;影响很大的周杰伦的合作者方文山的“中国风”词作是启蒙现代性方案被扭曲、异化以及审美现代性被恶搞的典型;民歌流行化是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实践的重要内容;艺术自律是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审美创造性突破的前提条件。
     总之,虽然中国流行音乐现代性是在西方现代性的刺激下觉醒起来的,但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现代性之路表明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是中国自身审美传统的现代化,也是中国自身社会现代性的反映,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审美范式和价值规范的区别,是其作为现代性文化的特点。本研究有利于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流行音乐表达的时代精神和发展趋势,有助于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文化自觉,培育出更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知名流行音乐文化品牌,向世界展示其独有的文化立场和意识形态,满足中国“文化大发展”这一现代性诉求。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nation state, pop music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music,which participates in the change of China's social civilization paradigm and cultural ecology, develops adiverse culture, aesthetic and political criticism “public space”. From the “modernity” angle and twodimensions of material (consumption, technology), spirit (ideology, aesthetic), four research the study ofChinese pop music from four aspects can show “facts and debate” of Chinese pop music in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draw the outline of Chinese pop music cultureunique circumstances.
     First of all, the occurrence of Chinese popular music and rheological studies. Through thecontroversy of concept, cultural identity, theme, style and artistic value, aesthetic tool theory paradigmfaded. Chinese pop music has shifted from the edge to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culture.“Shanghai oldsongs” marks the occurrence of Chinese pop music. Along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national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 mainland pop music gradually returns to its commercial nature, which facesthe idol age of “idols thriving songs” and provides popular “Chinese style” and “national style”. Since2000, the entire Chinese music has present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dernit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such as instant, liquidity and lust and so on.
     Second, the study of Chinese pop music media broadcasting and its material technology change.Along with the controversy of “Mass” identity, technology and humanities spirit, art popularization, popmusic nationalization, elegance of popular music and serious music popularization and talent show, apopular entertainment aesthetic paradigm thrives. Chinese popular music has become a mass medium,showing an exciting modern form; Pop music, on the other hand,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means ofpresenting technology and exposed that Chinese pop music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cultural paste” withthe ornament of elegant and national material in post-media era.
     Third, the study of Chinese pop music ideology and its communication pattern. In the clash ofdisputes such as “aesthetic ideology” and “Chinese rock mainstream”, a pop music “public sphere” hasappeared. Aesthetic criticism paradigm welcomes a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and Wang Feng becomesa winner on the balance beam of ideology and has pushed Chinese rock and roll to the mainstreammarket.
     Fourth, the study of Chinese pop music aesthetic modernity. The controversy of “Kitsch” interestin Chinese pop music exists all through, and “kitsch” has gradually become a kind of common publicaesthetic experience, since2000to the extreme. Kitsch exists here and there, the tension of aestheticmodernity and social modernity decreasing gradually. Fang Wenshan “Chinese style” is the witness ofthe co-existing of Chinese pop music social modernity and aesthetic modernity. Zhang Yimou’s filmmusic can be rated as the creative breakthrough model of the mass culture aesthetic because of its“honor west but not only”,“honor benefits but not only” and “honor low threshold but not only”.To sumup, although the Chinese pop music modernity awakens under the stimulus of the western aestheticmodernity, the path of the modernity of Chinese popular music shows that Chinese pop music aesthetic modernity is the “modern” of Chinese aesthetic tradition itself, which is also the reflection of China'sown social modernit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aesthetic paradigm and value standards, itsperformance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modernity” culture.
引文
①著名作曲家陈钢先生是第一个将“上海老歌”这个说法用于出版物的,他认为“上海老歌”是以通俗白话、民谣体以及略带中国古典韵文意味的歌词,谱以中国民族民间风味的歌调,又辅之以外国舞曲节奏型(如爵士、探戈)的乐队伴奏。(参见王勇,鲍静:《海上留声—上海老歌纵横谈》,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③郭龙:《嫌演讲太无聊,龙应台当众点名马英九:文化是什么》,参见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tw/2012/12-19/4421505.shtml。
    ①[美]詹姆斯·克利福特:《论人类学的自我形成:康拉德与马林诺夫斯基》,转引自张京嫒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9页。
    ②郭景萍:《社会记忆—一种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社会学家茶座》,2010年第1辑。
    ③谭容培,宋国栋:《想象理论新视域:自由的唤醒与物化的拯救》,《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④[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62页。
    ⑤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42页。
    ①段莉:《评析文化研究对跨文化传播的意义》,http://cciidi.sjtu.edu.cn/News_View.asp?NewsID=352。
    ②[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五版),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5页。
    ③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6页。
    ④[德]尔根·哈贝马斯,《论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2-13页。
    ⑤[法]尔根·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85页。
    ⑥[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8页。
    ①寇鹏程:《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页。
    ②陶东风,刘张扬:《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陶东风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7年第7期。
    ③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8页。
    ④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⑤陆扬:《谈文化研究的学科前景》,《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
    ⑥段莉:《评析文化研究对跨文化传播的意义》,http://cciidi.sjtu.edu.cn/News_View.asp?NewsID=352。
    ①陶东风,刘张扬:《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陶东风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7年第7期。
    ①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领域中来之于实地考察的他者的声音》,《人民音乐》,2009年第11期。
    ①许丹华:《金兆钧:流行音乐30年,99%是垃圾》,《武汉晚报》,2008年10月13日。
    ②陶东风,刘张扬:《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陶东风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7年第7期。
    ③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506页。
    ④郭景萍:《社会记忆—一种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社会学家茶座》,2010年第1辑。
    ①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②[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07页。
    ③转引自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6页。
    ⑤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⑥范伯群:《建构多元“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史实与理论依据——撰写<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时思考的几个
    ①刘锋杰指出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审美是它的本体性质,意识形态只是它的功能性质:“钱中文、童庆炳等人试图在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之间建立关联,这产生了文学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意识形态的观点。但从构词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偏正结构”,落脚点仍然在意识形态之上,并没有摆脱“意识形态论”。事实上,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审美是它的本体性质,意识形态只是它的功能性质;文学创作不是一般的反映,而是一种审美反映;对于审美反映来说,现实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是现实生活一旦进入审美反映,则现实生活就转化为了作家的心理现实,进而成为审美的心理现实;审美反映是与表现相统一的,与理论反映是不同的,企图把审美反映与表现对立起来,故意与复制等同起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参见刘锋杰:《“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观点之质疑》,《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①刘新芝:《学术创新必须清楚信息‘垃圾’》,《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21期。
    ①“出场”一词源于舞台表演艺术。在哲学阐释的语义分析中,“出”是摆脱被遮蔽状态而进入某一特定场域中的行动;“场”也不是一个通常剧院的台场,而是人类历史的宏大舞台。“出场”因此而成为人类亲临历史舞台的现身行动。(参见任平:《论马克思主义“出场学”的两个循环》,《学术月刊》,2008年第9期。)
    ①徐国源认为:李欧梵从研究“想像共同体”问题着手,即他认为的民族国家的兴起往往伴随着公开化、社群化的过程,并认定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都市性正是国家现代性的一种,因此,“摩登上海”的想像,也正是对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参见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②老姜:《上海开埠与海派文化之滥觞》,《上海档案》,2007年第10期。
    ③张爱玲:《到底是上海人》,《杂志》,1943年第11卷第5期。转引自王勇,鲍静:《海上留声—上海老歌纵横谈》,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时代曲”顾名思义是指时尚的、适应时代潮流的歌曲。故当时坊间出版此类歌集常以“时代新歌”、“时代名曲”或“摩登歌曲”相称。(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266506.htm)
    ①赤潮编:《流火:1975-2005最有价值乐评》,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04页
    ③高磊:《上海老歌:一座“金矿”待人挖》,《新闻晨报》,2012年1月31日。
    ④王宁:《消费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①王勇,鲍静:《海上留声—上海老歌纵横谈》,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②老姜:《上海开埠与海派文化之滥觞》,《上海档案》,2007年第10期。
    ③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①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②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③范伯群:《建构多元“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史实与理论依据——撰写<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时思考的几个问题》,《文艺争鸣》,2008年第5期。
    ①转引自王勇,鲍静:《海上留声—上海老歌纵横谈》,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②王勇,鲍静:《海上留声——上海老歌纵横谈》,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③王勇,鲍静:《海上留声——上海老歌纵横谈》,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①王勇,鲍静:《海上留声—上海老歌纵横谈》,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71页。
    ①陶东风:《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6页。
    ①王思琦:《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20页。
    ②龙应台说:“我们要厘清“大陆”跟“内地”的差别,比如说,台湾在被日本殖民时期,所以是内地延长,现在香港称大陆为内地,以“中华民国”的立场来说,我们称大陆为内地,是不妥当的。”(参见人民网:http://tw.people.com.cn/n/2013/0108/c14657-20133914.html)
    ③谢轶群:《流光如梦:大众文化热潮三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④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①谢轶群:《流光如梦:大众文化热潮三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②参见和讯博客:http://4314533.blog.hexun.com/21538344_d.html。
    ③邓丽君的父亲是一位随军迁台的老兵,邓丽君政治上是倾向国民党当局的,经常参加慰问台湾国民党三军活动。(参见于今:《狂欢季节——流行音乐世纪飓风》,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④赵蕾:《对话文化部前部长:没让邓丽君来大陆是个遗憾》,《南方周末》,2006年8月3日。
    ①李皖:《花样年华(1966-1980)—“六十年三地歌”之四》,《读书》,2011年第5期。
    ①李皖:《花样年华(1966-1980)—“六十年三地歌”之四》,《读书》,2011年第5期。
    ①黄力之:《当代审美文化史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页。
    ②耿文婷:《中国的狂欢节—春节联欢晚会审美文化透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③中国长城艺术文化中心:《李谷一乡恋》,北京:中国长城艺术文化中心,1999年版。
    ④所谓“扒带”,指的是将流入大陆的港台歌曲进行音乐技术上的解剖与分析,根据录音记录总谱,再进行还原,然后召集国内的歌手进行模仿性演唱,最后由音像公司投放市场发行的一种音乐产业运作方式。“扒带”这种方式,就对港台流行歌曲的直接学习和模仿来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完全超越了最初抒情歌曲中的一些有限的模仿或学习,并且成为大陆词曲作者学习和掌握流行音乐创作的主要途径,培养了大批乐手与乐迷。参见:王思琦:《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30页。
    ①李皖:《花样年华(1966-1980)—“六十年三地歌”之四》,《读书》,2011年第5期。
    ①梁茂春:《通俗歌曲的重要收获——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北京音乐报》,1987年5月20日。
    ①金兆钧:《乐见深圳成为流行音乐之城》,参见新浪娱乐:http://ent.sina.com.cn/y/m/2008-10-14/09282204388.shtml。
    ②陶辛主编:《流行音乐手册》,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189页。
    ①李皖:《西北风,东南风(1986-1989)—“六十年三地歌”之六》,《读书》,2011年第7期。
    ②转引自李皖:《西北风,东南风(1986-1989)—“六十年三地歌”之六》,《读书》,2011年第7期。
    ②《文化部长王蒙说:政府文化部门一般不再审查文艺节目》,《北京晚报》,1988年7月10日。转引自王思琦:《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63页。
    ③李皖:《西北风,东南风(1986-1989)—“六十年三地歌”之六》,《读书》,2011年第7期。
    ①李皖:《西北风,东南风(1986-1989)—“六十年三地歌”之六》,《读书》,2011年第7期。
    ②杨晓东:《音像出版界“引进版风”越吹越猛,控制海外音像制品进口势在必行》,《音乐周报》,1990年4月6日。
    ①帅民:《明星制与流行音乐的明天》,《音乐生活》,1993年第8期。转引自王思琦:《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68页。
    ②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82页。
    ③李皖:《摇滚中国(1987-2009)—“六十年三地歌”之七》,《读书》,2011年第9期。
    ①李皖:《摇滚中国(1987-2009)—“六十年三地歌”之七》,《读书》,2011年第9期。
    ②李皖:《偶像的力量(1994-2009)—“六十年三地歌”之九》,《读书》,2011年第12期。
    ③北京汉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十年——中国流行音乐记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48页。
    ①南里音:《努力澄清思想是非,促进音乐事业繁荣——音乐思想座谈会概述》,《人民音乐》,1990年第5期。
    ①李皖:《偶像的力量(1994-2009)—“六十年三地歌”之九》,《读书》,2011年第12期。
    ①易哲:《杨钰莹毛宁老友相见相拥飙泪,金童玉女再携手》,参见腾讯娱乐:http://ent.qq.com/a/20111224/000087.htm。
    ②李皖:《偶像的力量(1994-2009)—“六十年三地歌”之九》,《读书》,2011年第12期。
    ①祁琦:《朱哲琴用精致的方式传承民族音乐》,参见深圳新闻网:http://www.sznews.com/culture/content/2012-07/12/content_6937617.htm。
    ②祁琦:《朱哲琴用精致的方式传承民族音乐》,参见深圳新闻网:http://www.sznews.com/culture/content/2012-07/12/content_6937617.htm。
    ①李皖:《偶像的力量(1994-2009)—“六十年三地歌”之九》,《读书》,2011年第12期。
    ②李皖:《文字堆成山》,《上海一周》,2009年1月11日。
    ①周杰伦:《我很忙》,台北:新索音乐,2007年版。
    ①陶东风:《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②陶东风:《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7页。
    ③长河:《应当正视“时代曲”的问题》,《人民音乐》,1980年第3期。
    ①于今:《狂欢季节—流行音乐世纪飓风》,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页。
    ①王思琦:《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音乐艺术》,2003年第3期。
    ②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③转引自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页。
    ①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①王世舜:《尚书译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页。
    ②贺沂沂:《<青花瓷>歌词有错?没错?方文山"智斗"马未都》,龙虎中心网站:http://www.longhoo.net/gb/longhoo/news/ent/userobject1ai931939.html。
    ③贺沂沂:《<青花瓷>歌词有错?没错?方文山"智斗"马未都》,龙虎中心网站:http://www.longhoo.net/gb/longhoo/news/ent/userobject1ai931939.html。
    ④段宝林:《林庚先生谈民歌与新诗》,《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3日。
    ⑤段宝林:《林庚先生谈民歌与新诗》,《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3日。
    ⑥华少,刘十禾:《我爱记歌词里的文学蜜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金兆钧:《颠覆还是捧场?》,《读书》,2002年第2期。
    ①黄晓亮:《给“中国风”下一个定义》,参见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5bfba010006z7.html。
    ②徐国源:《审美脱序与大众美学崛起》,《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4期。
    ①寇鹏程:《中国审美现代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页。
    ②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85页。
    ③寇鹏程:《中国审美现代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页。
    ④华少,刘十禾:《我爱记歌词里的文学蜜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①李晓云:《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其隐喻功能的实现》,《新闻界》,2010年第3期。
    ②段书佩:《滚石30—1981专辑全记录》,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①陈宽:《听黑胶,才够潮》,《今日早报》,2012年8月24日。
    ①周伟,常晶:《周璇传》,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王勇,鲍静:《海上留声—上海老歌纵横谈》,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71页。
    ①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一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②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一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①王惊涛:《人民需要轻音乐和抒情歌曲—音代会部分代表座谈散记》,《北京音乐报》,1979年12月1日。第4版。转引自王思琦:《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20页。
    ②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文化艺术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1页。
    ③段书佩:《滚石30—1981专辑全记录》,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
    ①段书佩:《滚石30—1981专辑全记录》,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年版,第14-15页。
    ①段书佩:《滚石30—1981专辑全记录》,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年版,第21页。
    ②寿鹏寰:《唱片已死》,《法制晚报》,2011年10月23日。
    ③寿鹏寰:《传统音乐模式已死》,《法制晚报》,2011年4月21日。
    ①寿鹏寰:《传统音乐模式已死》,《法制晚报》,2011年4月21日。
    ②冯添枝:《血未止望明天(香港唱片业)》,参见:http://tieba.baidu.com/f?kz=179121146。
    ①李兰香:《彩铃单曲是拯救还是瓦解流行音乐?》,《深圳特区报》,2006年2月6日。
    ①“山寨”一词源于南方方言,原意为产业占山为王或者圈地,后来却变异为“作坊货”的代名词。
    ②王俊:《彩铃时代:流行音乐的“救命稻草”还是瓦解》,参见四川在线:http://sichuan.scol.com.cn/scwt/20060303/20063390934.htm。
    ③希腊神话中的这一古老传说,人身鸟足的美女塞壬,居住在地中海的一个小岛上。她们用甜美的歌声诱惑经过的海员,使他们的船触礁沉没。
    ④小樱:《<爱情买卖>的逆袭:流行乐的“后彩铃时代”》,参见:http://ent.qq.com/a/20100823/000302_1.htm。
    ①小樱:《<爱情买卖>的逆袭:流行乐的“后彩铃时代”》,参见:http://ent.qq.com/a/20100823/000302_1.htm。
    ②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2页。
    ③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3页。
    ④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7页。
    ①小樱:《<爱情买卖>的逆袭:流行乐的“后彩铃时代”》,参见:http://ent.qq.com/a/20100823/000302_1.htm。
    ②李兰香:《彩铃单曲是拯救还是瓦解流行音乐?》,《深圳特区报》,2006年2月6日。
    ①李兰香:《彩铃单曲是拯救还是瓦解流行音乐?》,《深圳特区报》,2006年2月6日。
    ②李晓云:《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其隐喻功能的实现》,《新闻界》,2010年第3期。
    ③[北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①李晓云:《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其隐喻功能的实现》,《新闻界》,2010年第3期。
    ②[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③蒋原伦:《媒介批评(第一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④孙永刚:《井上大佑和卡拉OK文化》,《日语知识》,2000年第2期。
    ⑤孙永刚:《井上大佑和卡拉OK文化》,《日语知识》,2000年第2期。
    ①小三:《从卡拉OK到KTV,夜生活主义者的狂欢》,《温州瞭望》,2008年第10期。
    ②蒋原伦:《媒介批评(第一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③丁卫萍:《卡拉OK的弊端》,《音乐天地》,2001年第2期。
    ④蒋原伦:《媒介批评(第一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①段书佩:《滚石30—1981专辑全记录》,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①杨秀敏、张福永:《技术、媒介、流行音乐—大众文化下我国流行音乐新特点》,2008年第10期。
    ②刘冬梅:《卡拉OK著作权管理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③胡康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释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①金兆钧:《MTV,一个现代梦?》,《电视研究》,2006年第1期。
    ②郑建丽:《邂逅、共生与回归——身体景观中的MTV与浪漫“摇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①段书佩:《滚石30—1981专辑全记录》,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②张跣:《从随身听到ipod》,《IT经理世界》,2008年第5期。
    ③王逸凡:《ipod:疯狂背后是文化》,《现代企业文化》,2008年第6期。
    ①黄鸣奋:《iPod:当代西方城市音乐文化一瞥》,《读书》,2010年第8期。
    ②黄鸣奋:《iPod:当代西方城市音乐文化一瞥》,《读书》,2010年第8期。
    ①张颐武:《纯粹觅得好声音》,参见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2/0807/c1003-18681739-5.html。
    ①陶东风:《去精英化时代的大众娱乐文化》,《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
    ②陶东风:《于丹现象解》,《天涯》,2007年第4期。
    ②毛新宇:《“制作人”“监制人”怎么个解释?》,《歌迷大世界》,1994年10-11月。转引自:王思琦:《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页。
    ③秦然然:《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走向》,2011年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①《吉克隽逸、吴莫愁回应质疑》:《南京晨报》,2012年9月30日。
    ①《周杰伦口齿不清成法宝方文山吐露词创作秘诀》参见: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E4NjU0Njg=.html。
    ②段书佩:《滚石30—1981专辑全记录》,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年版,第21页。
    ①杨剑:《<中国好声音>的密码》,参见天涯社区: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music/1/215811.shtml。
    ②徐国源:《审美脱序与大众美学崛起》,《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4期。
    ③徐国源:《审美脱序与大众美学崛起》,《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4期。
    ①[美]万尼瓦尔·布什:《科学的贫乏》,李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5页。
    ②[荷兰]E.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英文本序。
    ①[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4页。
    ①陈小奇,陈志红:《中国流行音乐与公民文化:草堂对话》,新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②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③陈小奇,陈志红:《中国流行音乐与公民文化:草堂对话》,新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④陈小奇,陈志红:《中国流行音乐与公民文化:草堂对话》,新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①陈小奇,陈志红:《中国流行音乐与公民文化:草堂对话》,新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①John Barrow:《Travels in China》,London,1806,315。
    ②张艳:《蒋大为创作“民谣体”新歌》,《扬子晚报》,2010年4月10日。
    ③冯梦龙:《山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①孙莉:《论21世纪中国电视剧的多元意识形态整合》,《新闻知识》,2010年第8期,第36页。
    ①刘迪:《谭盾称除<茉莉花>外中国还可有其它音乐符号》参见:http://ent.zjol.com.cn/05ent/system/2008/08/22/009864746.shtml。
    ①百度文库:《了解中国摇滚必读文章》参见:http://wenku.baidu.com/view/2c7eb33c376baf1ffc4fad。
    ②摇滚在1986年左右成为大众文化后,导致了1990年左右中国现代摇滚队伍的壮大,中国摇滚开始进入主流市场,但好景不长,因其个性表达与当时“名声不好”的港台流行歌曲相近,受“政治主导意识形态”的排挤甚至禁演,中国的大部分摇滚乐迷不再抱有幻想,直接导致了中国摇滚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迷。
    ①汪峰:《关于<春天里>不得不说的故事》,参见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e66b50100p7wp.html
    ②崔健、毛丹青:《飞越摇滚的‘孤岛’》,《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l期。
    ①郭珊静:《魏明伦质疑超女:警惕审美观“苍蝇化”》,《燕赵都市报》,2006年3月8日。
    ②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版,第399、415页。
    ①姜秋霞:《恶搞音乐:十大恶俗网络歌曲排行榜》,参见大河网:
    ①陶东风:《去精英化时代的大众娱乐文化》,《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
    ①陶东风:《去精英化时代的大众娱乐文化》,《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
    ①周宪:《现代性的张力》,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①蒋继华:《媚:感性生命的欲望表达》,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2页。
    ①《摇滚乐流行的科学依据》,《音乐周报》,2001年6月22日第2版,乐乐摘自《浙江工人报》。转引自王思琦:《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78页。
    ②赵健伟:《崔健被禁演内幕》(续一),《音乐生活》,1993年第2期。
    ③[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湄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59页。
    ①丛远东:《港台流行歌曲生产模式化》,《羊城晚报》,1994年3月30日第8版。
    ①张国清:《中心与边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9页。
    ①王国维:《王国维经典文存》,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136页。
    ②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性欲与可爱》,章汉孙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83页。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1页。
    ②[英]汤因比等:《艺术的未来》,王治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5页。
    ③户晓辉:《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155页。
    ④林语堂:《中国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0-91页。
    ①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17-1937·序》,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
    ②寇鹏程:《中国的审美现代性之路:历史与现实的境遇》,《思想战线》,2008年第5期。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09页。
    ②[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周国平译,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①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13页。
    ②[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21页。
    ①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03页。
    ②王一川:《眼热心冷:中式大片的美学困境》,《文艺研究》,2007年第2期,第37页。
    ①胡继华:《后现代语境中伦理文化转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①胡继华:《后现代语境中伦理文化转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第28页。
    ①吴晓川:《现代情绪剪裁古典意象的斑斓拼图——评方文山的歌词艺术》:《词刊》,2008年第4期。
    ②[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①董徐梁:《周杰伦口齿不清成法宝,方文山吐露词创作秘诀》,参见:http://v.ku6.com/show/q_CNkmT3FQ6Cr1L95DXrRw...html?loc=tashangchuan。
    ①乔羽:《歌词创作美学·序言》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①丛宏志:《在雷振邦家过年》,参见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a4b61010004va.html。
    ②李皖:《民歌嘹亮(1957-1966)—“六十年三地歌”之二》,《读书》,2011年第1期。
    ③李皖:《民歌嘹亮(1957-1966)—“六十年三地歌”之二》,《读书》,2011年第1期。
    ①范秀娟:《从审美人类学看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价值及其对原生态民歌发展的影响》,《文艺论丛》,2004年第4期。
    ①格明福:《审美人类学视角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3年第1期。
    ②黄勇刹:《采风的脚印》,北京: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③江明淳:《汉族民歌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④声乐艺术的整体构架包括音乐旋律,文学歌词,书面作品,人声(表演与再创造)音响实体。因此,声乐艺术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本文把宋祖英演唱的歌曲表述为“宋祖英音乐作品”,因为声乐作品是经过了她的二度创作,才由文字和曲谱变成了声音,才能给人带来美的感觉。
    ⑥《穿梭百年的传世之声》:参见http://ent.sina.com.cn/y/a/2005-12-16/1212930930.html。
    ①《宋祖英与周杰伦再合作》:参见http://bbs.hongxiu.com/view.asp?BID=33&id=4419883。
    ②《宋祖英赞周杰伦歌曲时尚:民歌跨界能影响年轻人》:参见新民网:http://ent.xinmin.cn/2012/09/14/16332766.html。
    ①谭盾:《谭盾解读《英雄》音乐,用耳朵“看”音乐》,参见:http://www.cctv.com/news/entertainment/20021120/100352.shtml。
    ①吴炫:《“审美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质疑》,《当代文坛》,2011年第4期。
    ①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9页。
    ②易小斌:《张艺谋电影后殖民批评的反思》,《电影评介》,2007年第3期。
    ③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①沈洪:《寻求中国的现代性》,《南方周末》,2012年11月2日。
    ②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5页。
    1.罗小平:《音乐与文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2.李皖:《听者有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3.陶辛:《流行音乐手册》,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4.崔健,周国平:《自由风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6.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北京:人民音像出版社,2002年版。
    7.郑建丽等:《花园声音:MTV的意义空间》,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8.阿信:《Happy Birth Day:摇滚诗的诞生与转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9.陆正兰:《歌词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方文山:《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11.周伟,常晶:《周璇传》,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12.李皖:《民谣流域》,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陈小奇,陈志红:《中国流行音乐与公民文化:草堂对话》,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
    14.王思琦:《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研究》,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5.王勇,鲍静:《海上留声—上海老歌纵横谈》,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16.华少,刘十禾:《我爱记歌词里的文学蜜饯》,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7.李欧梵:《音乐札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18.李欧梵:《人文文本建筑、阅读、音乐与记忆》,北京:北京人文出版社,2010年版。
    19.尤静波:《中国流行音乐通论》,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20.段书佩:《滚石30:1981—专辑全记录》,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年版。
    2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2.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3.龙泉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寇鹏程:《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25.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6.江弱水:《古典诗的现代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27.李欧梵:《现代性的中国面孔李欧梵季进对话录》,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28.蓝棣之:《正统的与异端的》,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9.刘锋杰:《蜕变与回归: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化对抗》,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30.夏之放:《转型期的当代审美文化》,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
    31.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2.张固清:《中心与边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3.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4.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5.陶东风:《文化与美学的视野交融》,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6.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7.黄力之:《当代审美文化史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8.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9.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40.蒋述卓等:《城市的想象与呈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耿文婷:《中国的狂欢节一春节联欢晚会审美文化透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42.徐国源:《中国朦胧诗派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版。
    43.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45.于洋等著:《文学网景: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46.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47.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49.胡继华:《后现代语境中伦理文化转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
    50.陈平原,王德威:《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1.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一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2.孟建,[德]Stefan Friedrich主编:《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3.李岩:《媒介批评:立场、范畴、命题、方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55.朱志荣:《中西美学之间》,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56.陈惠芬:《想象上海的N种方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7.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8.罗岗:《想象城市的方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9.赵一凡等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60.陈龙,陈一:《视觉文化传播导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61.盘剑:《选择、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及其与文学的关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2.姜进主编:《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3.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4.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5.王晓路等著:《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6.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7.周海波:《传媒时代的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68.路善全:《中国传媒与文学互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9.许纪霖等著:《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0.陶东风:《当代中围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1.谢轶群:《流光如梦:大众文化热潮三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2.徐国源:《传播的文化修辞》,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年版。
    73.陆扬:《文化研究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4.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5.路文彬:《视觉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失聪》,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76.刘悦笛:《视觉美学史——从前现代、现代到后现代》,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77.邹贤尧:《广场上的狂欢:当代流行文学艺术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8.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9.陈平原,王德威编:《西安: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0.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1.吴秀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82.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3.邵培仁,杨丽萍:《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4.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5.蒋述卓,李凤亮主编:《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6.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1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87.周宪,刘康主编:《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8.李勇:《中国当代文艺学的范式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9.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上海:开明书店,1946年版。
    90.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91.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9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93.鲁枢元:《文艺心理阐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94.杜十三:《鸡鸣·人语·马啸:和生命闲谈的三种方式》,台北:业强出版社,1992年版。
    95.罗门:《论视觉艺术》,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版。
    96.西川:《让蒙面人说话》,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97.李泽厚:《美学四讲》,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98.鲁枢元:《生态文艺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9.宋建林:《现代艺术社会学导论》,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版。
    100.蓝爱国、何学威:《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101.马永建:《后现代主义艺术20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102.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3.米金升,陈娟:《游戏东西:电脑游戏的文化意义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4.王一川主编:《京味文学第三代:泛媒介场中的20世纪90年代北京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5.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走向整合的旅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6.朱志荣:《中国现代通俗文学艺术论》,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107.钱锡生:《唐宋词传播方式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8.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109.王宁:《消费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10.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法]贾克·阿达利:《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宋素凤,翁桂堂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德]卡尔·达尔豪斯:《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尹耀勤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3.[美]彼得·基维:《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徐红媛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4.[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杰姆逊教授讲演录》,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荚]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6.[美]斯蒂文,贝斯特,[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7.[美]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8.[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9.[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0.[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1.[英]史蒂义·康纳:《后现代主义文化》,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2.[英J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3.[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4.[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5.[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16.[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单一的现代性》,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美]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18.[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张文定详,北京大学版社,1991年版。
    19.[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20.[美]弗雷德毕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逄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1.[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23.[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5.[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英J特里,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9.[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澳]克利斯·巴克:《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罗世宏等译,台北: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
    31.[法]罗兰·巴特:《罗兰·巴特随笔选》,怀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32.陶东风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版,2006年版。
    33.[英]安吉拉·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李庆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4.[英]约翰·斯道雷:《斯道雷:记忆与欲望的耦合英国文化研究中的变化与权力》,徐德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5.[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美]莫里斯·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方晓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37.[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韩敏中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38.[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9.[法]米歇尔·福柯著:《福柯读本》,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40.[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1.[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42.[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43.[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44.[美]李普曼:《舆论学》,林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45.[法]波德莱尔:《恶之花巴黎的忧郁》,钱春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46.[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批评的激情》,赵振江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7.[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48.[法]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杜小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9.[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0.[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2.[美]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钢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3.[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4.[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55.[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6.[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7.[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8.[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59.[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0.[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1.[法]福柯等著:《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2.[法]朱利安·班达:《知识分子的背叛》,孙传钊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5.[法]皮埃尔·代克斯:《超现实主义者的生活1917-1932》,王莹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
    66.[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7.[英J特里·伊格尔顿:《沃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郭国良、陆汉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68.[美]Edward W. Soja:《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9.[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0.[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71.[英]特里·伊格尔顿:《甜蜜的暴力:悲剧的观念》,方杰、方宸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2.[荷]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何道宽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
    73.[法]乔治·塞巴格:《超现实主义》,杨玉平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4.[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75.[德]阿诺德·盖伦:《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何兆武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76.[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思考》,黄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77.[法]罗兰,巴特:《神话修辞术/批评与真实》,屠友祥、温晋仪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8.[美)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宋素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79.[法]雷米·里埃菲尔:《传媒是什么:新实践·新特质·新影响》,刘昶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0.[英]弗兰克·克默德等著:《愉悦与变革:经典的美学》,张广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81.[美]玛莎·努斯鲍姆:《诗性正义: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丁晓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2.[英]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文化身份问题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3.[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84.[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85.[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6.[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7.[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李平译,南京:译林版社,200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